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说课稿

2024-09-20

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说课稿(精选9篇)

1.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说课稿 篇一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八册第82页例3。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组成特征。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标准,熟练灵活地应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数学严谨性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它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引悟教育的目标,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由“获得知识结论快乐”转变为“探究发现知识快乐”。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引悟教育的目标、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以及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实践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

2、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猜想验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教学难点

理解性质中的“任意两边”。

二、说教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因此,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导入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等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三、说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剪一剪、围一围、比一比、想一想、议一议等活动中提高能力,获得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几个教学环节。

(一)置境引入,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成为一种需要。

教育情境的设计,是引悟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这种带有准备性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悟,以及悟的成果。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节课开始,我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数学情境:(课件出示小明上学的路线)小明去学校一共有几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走哪条路更近,但却苦于表达不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就使得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内化成学生的一种需要。(适时板书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二)联结感悟,经历、体验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形成、发展过程。

借鉴杜威“做中学”的思想,我在设计本课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猜想、质疑、验证、探究、测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得以发展。

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二个层次的操作活动:

活动一、动手操作,大胆猜想

为每位学生提供小棒,让学生用剪刀随意剪成三段,试着围三角形。在围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我抓住这一契机巧妙设疑:为什么都是三段小棒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不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呢?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带着疑问开始活动二。

活动二、小组合作,再次操作,深入探究

每个小组用老师前面发放的四组小棒摆三角形,并做好记录。(出示表格)

小棒长度(厘米) 能或不能摆成三角形 任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4 、5、6 4+5○6 6+5○4 4+6○5

2、5、6 2+5○6 5+6○2 2+6○5

4、6、10 4+6○10 6+10○4 4+10○6

2、3、6 2+3○6 6+3○2 2+6○3

经过这两个操作活动后,我让学生观察表格结果,说一说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为什么?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又有什么规律?得出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从而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接着提问“这样的归纳全面吗?”这使学生敏感的意识到这种表达可能有问题,问题出在哪呢?学生不得不深思。最后学生终于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任意”二字的理解,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认识得到了深化。

(三)前后呼应,快乐生成

有了前面的感悟,此时再回到第一环节中的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从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让学生用自己的发现解释,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生成新知,生成能力,生成智慧。

(四)构建模型、联系实际

本着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趣味性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几组练习题:

1、教材P86第四题。

在学生完成后,我继续提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得出只要比较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了。

这一题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基本的知识点,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还提高学生对组成三角形的规律的认识,掌握了更好的判断方法——较小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

2、教材P88第11题。

题目:用长分别是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吗?

此题设计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进一步理解,加深“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这个知识点的印象。

3、思维拓展题

题目:小猴盖新房,他准备了2根 3米 长的木料做房顶,还要一根木料做横梁,请你们帮他想一想,他该选几米长的木料最合适呢?

这一题不仅充满趣味性,而且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合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五)延伸

近下课时,我反问学生:这节课,你觉得自已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太理解?然后让学生发表意见,自己梳理一下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给他们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2.三角形的外角的说课稿 篇二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实验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第二节中的:三角形的外角。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及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的教材力求体现“课程标准”实质,体现义务教育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取知识和技能,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上述特点。同时,这节课内容也是今后三角形、四边形等有关图形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足模仿力强,喜欢动手,思维活跃,同时学生已学过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和等概念,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一定的训练,这就为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验,讨论交流、尝试说理做好了准备。

三、教学目标分析

经过认真研读课标及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我为这节课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是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分解为四方面的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是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简单说理。

2.数学思考目标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3.解决问题目标是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猜想、归纳、推理的活动过程;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证实结论,达到通晓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4.情感态度目标是通过射门集锦短片欣赏,增强学生对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课堂中的激情气氛,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团队协作、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由于三角形的外角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新课程中又特别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活动,探索、发现、归纳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2、由于新课程标准对图形内容的要求,一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习惯和能力,而后者是初中学生(尤其初一学生)所不足或缺乏的,因此,学生探索出的外角特征的说理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及学法分析

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有时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容器”把知识往里塞;也不能把学生训练成一个只会解题的“机器”,而应该让他们投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在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展现思路和方法,学会学习;从过程中建构进取型人格,通过过程中的“成功感”来完善自我,我觉得这是目前学生最需要的。因此本节课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在学法指导中,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自主探索,概括出三角形外角的两条性质:并通过交流探讨,说理论证,加深认识三角形的外角两条性质,进一步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在课堂上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学习的规律,即:发现知识,认识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五、教学过程分析

环节一、展现问题:

观赏足球比赛射门集锦,激发学习欲望,带着问题学习。

(设计目的:创设问题情境,新课程比较注重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引起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赋予数学一种生活气息,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对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一种培养,也为后面探索外角问题埋下伏笔。)

环节二、学习几个概念

我结合图形,讲解外角的概念,并特别注意“不相邻”的意义,后辅以练习,加强巩固。

(目的是对概念难点的突破,能在复杂图形中辨析外角。)

环节三、自主探索外角与不相邻内角的关系

体现课改精神,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设计了△ABC中,∠A=70°,∠B=60°,∠ACD是△ABC的一个外角,探究∠ACD与∠A,∠B有什么关系。并注重说理引导。并开拓学生思维,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解法。

(设计目的:课堂上要大胆让学生动起来,老师“沉”下去,要努力转换教师角色,要相信:给了孩子权利,他会选择得更好;给了孩子条件,他会锻炼得更棒。)

在学生得出三角形的外角结论后,我故意说:这些结论不一定对,我画的那个三角形可能是老师故意设计好的,其它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结论呢?大家试一试,尽量画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并验证(如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我相信大家能成功!

(设计目的:我想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不能满足于一个现成图形的结论,而要有一种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精神,要注意问题的一般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投入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设置及时练习的目的是依据学习策略中的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的效果设计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的有效性。

环节四、提升能力,挑战自我

设置一道思维性强,拓展性高的题(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维,感受成功的喜悦。)

环节五、勇攀高峰

继续提升外角运用得几何价值,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目的是遵从课改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理念)

环节六、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谈收获,我给出知识点

(目的是归纳所学知识)

环节七、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讨论者,只有变换教师位置才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在教学中要关注预设于生成的关系,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要尊重书本知识,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向前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3.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说课稿 篇三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复习内容可分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形(三角形、四边形)与圆两部分。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运动和变化,把圆与直线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深化和延伸,是研究直线形与的有关性质的基础。其中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尤为重要。(2)直线形与圆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内切圆、圆内接四边形的有关性质等,不仅对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切线长定理等知识点进行了复习,还为将来复习正多边形与圆作了铺垫。

依据教学大纲和对教材的理解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基础,确定本单元的复习目标为:(投影)

认知 三角形的内心、外心的概念,切线的定义

掌握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切线长定理

应用 会用尺规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内切圆;

会用本单元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智能 通过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分类,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

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 通过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变化,渗透运动观点

布鲁纳说过:掌握数学思想可以使数学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本单元复习过程中,注重分类讨论思想和运动观点的渗透。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基于这些想法,我确定了以上的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本单元的重点是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切线长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投影)由于学生如何从图形中观察、分析出比较隐蔽的数量关系的方法较弱,且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因此本单元的难点有两个:一是领会图形运动变化的规律;二是综合运用知识解题。(投影)突破难点一的关键在于抓住分类讨论思想,通过动画发挥直观到抽象的支柱作用;突破难点二的关键是通过知识的梳理与沟通,形成知识本质上的融合。

二、教法、学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在数学复习课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他们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也是教师应当掌握的一门艺术。为此,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采用教师指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发现法。具体是用题组或基本图形网络知识点,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之;教师必要时进行引导或点拔;最后由师生共同小结,实现真正的意义建构。在实际教学中做到:

动:教师精心备课,使用多媒体动画,促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变:教师设计变式题组,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 刻性;

点拔:在学生思维受阻或某些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教师予以点拔;

渗透:渗透分类讨论、观察猜想等数学思想和运动观点;

5、小结: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小结,以及学法的小结。

三、教学程序分析

本单元复习预计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复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复习直线形与圆的有关性质,另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补充适当的综合训练题。

教案基本按以下流程设计:(投影)

教案设计流程图

复习目标 — 基础过关 — 小结 — 能力提高 — 小结 — 达标训练

基本题组 基本图形 引申变式 综合运用 分层练习分层指导

教案的处理:1、可提前将教(学)案发给学生,题组一可安排在课内或课前完成;题组二由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完成;题组三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视情况予以点拔。2、题组的设计以课本为蓝本,并结合学生实际和中考要求作了适当的补充。

现就主要环节说明如下:

关于复习目标

数学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要复习的内容都是学生早知道的。不必转弯抹角,应当直接

了当地进入主题,点明复习目标。并指明复习内容在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地位和作用。这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始点。教师在提出复习目标时应注意:第一,目标要全面,既要注意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落实,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第二,目标要准确,即针对性要强;第三,目标要具体。(投影)

教学目标做到: 全面 准确 具体

教师在提出单元复习目标后,对于每一课时应有更详细、更具体的目标,甚至可以具体到题组或题型。例如在复习“直线形与圆”时,我将知识要点整理成基本题组,让学生课前完成,这样做复习目标明确,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效果很好。

关于基础过关

复习目标的提出从心理角度讲,激发了学生“认识、理解的需要”,为了满足学生的需

要,又要提高复习效率,教师选择代表性的例题十分必要。例如复习“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可选用下面的例题:(投影)

C

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O过BC的中 D

点D,DE⊥AC。E B

求证:DE是⊙的切线。A O

A

已知:如图,AB切⊙于A,CD切⊙O于C,且 B

AB∥CD。 O

求证:AC是⊙O的直径。(至少用三种方法)

C D

对于例1主要是复习切线的判定定理,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证明。学生完成后可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切线的判定方法;教师强化,视情况让学生回答教材P95—例4、L1、2各用何种判定方法,并加以区别。

例2主要是复习切线的性质及推论。考虑证明中要证三点共线,学生不易把握,教师处理时可将三种证明方法呈现出来,让学生指出划线处分别应用了切线的什么性质。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就起到了“以少胜多”、“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大减少了题量,提高了复习效率,实现了复习目标提出的要求。

此时,学生的自主性可以体现在多“讲”、多“议”上面。例如对上面的例题,学生通过思考能够讲得出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讲解,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教师只重点讲清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以及常用的辅助线作法这类学生较模糊的内容。所以使学生越听越专心,越听越有劲,这样上课效率会倍增。

数学复习课的另一个特征是回忆。回忆,应尽最大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常用的办法如独立默写、同桌互说、启发得结果等。但回忆往往造成知识不系统、不完整,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梳理。例如复习“切线长定理”及相关结论时,学生印象较深的只是定理本身,而对基本图形的识别和相关结论的回忆则显得把握不住重点。教师在处理时设计这样一道多结论的开放题加以梳理。(投影)

DMC

例3、如图,⊙O为等腰梯形ABCD的内切圆,M、M、P P

为⊙O与AB、CD、BD相切的切点,由这些条件, O

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要求:结论不添加字母和A

辅助线) N B

此时,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在多“想”上面。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过早的把结论告诉学生,而采取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方法。上例中,即使基础很差的学生,稍加思考也能说出二、三个正确结论。这样可以扩大参入面,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必要时,教师进行分类提示。(投影)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求异,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回忆是实现复习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进一步强化记忆的过程,还是互相启发获得联想结果的过程。

关于能力的提高

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间的沟通是否顺畅。沟通是数学复习课鲜明的特征。因为新授课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点分化,把握单个知识点的本质属性,一般很少也不可能同后继知识发生关联。复习课中,正好就是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沟通起来。这就是所谓知识的泛化。沟通不同于知识间的简单联结,而是知识本质上的融合。因此,沟通不仅有异中求同,而且也有同中求异,是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沟通,选题应具有层次性。一是题目应有一定的“坡度”,对一些难题可以增设一些“台阶”;二是选题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层次,更须定准的“难度”,恰当的难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

例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中,为沟通圆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例题,同时训练了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投影)

已知点A(0,6),B(3,0),C(2,0),M(0,m),其中m﹤6,以

M为圆心,MC为半径作圆,则

(1)当m为何值时,⊙M与直线AB相切?

(2)当m=0时,⊙M与直线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当m=3时,⊙M与直线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由第二题的验证结果,你是否得到启发,从而说出在什么范围内取值

时,⊙M与直线AB相离,相交?

本例是为沟通圆与平面直角坐标系而设计的。第(1)(3)问属条件开放,(2)属结论开放。三个小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一般,(1)(2)两小题是(3)的铺垫,(3)是对(1)(2)的引申和抽象概括。

分析时引导学生画出图形,找出关键是确定⊙M的半径和直线AB到⊙M的距离的大小关系,从而引出辅助线,方向已明。

考虑学生识图困难,用多媒体动画演示m在范围内移动,直线与圆的各种位置关系。(演示)可见相切是各种位置关系的界点,从而正确引导学生把m值进行正确全面的分类讨论,进而突破了难点。

复习课上沟通的目的不仅仅是求同与求异,更重要的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因此,选题要有思考性。思考性强的习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有利于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例如教案中对题组一的第2题进行变式,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本例的原型来自书本)(投影)

原型(A2):如图,AB是⊙O的直径,⊙O过BC的中点D,CD

DE⊥AC,求证:DE是⊙O 的切线。

变式(一):若∠ACB=90°,其他条件不变,除上述结论外,E

你还能推出哪些正确结论?请画出图形。 A B

变式(二):若点O在AB上向点B移动,以O为圆心,OB

长为半径的圆仍交BC于D,DE⊥AC的条件不变,那么

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变式(三):如果AB=AC=5cm,sinA=,那么圆心O在AB的什么位置时⊙O与AC相切?

三个问题的结论未定,有待探索,而且要求学生自己画出图形。这无疑对学生的能力水平是一个挑战,正因为结论不定,才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兴趣。在设计中注意与教材的呼应,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并运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动态地演示出问题原形经过平移、旋转形成变式题的全过程。(动画演示)通过动画让学生对图形和图形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形成知识本质上的融合。

4.关于归纳与小结

复习完本单元内容之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甚至可以布置学生进一步在课后写出单元总结。这不仅有利于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形成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扫清障碍。例如复习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后,教师应及时将其置于“圆”这一知识系统中,认清“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与其它图形与圆位置关系的异同及相互关系。进而得出运动变化是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分类讨论是研究图形运动变化的基本思想方法。

5、关于巩固训练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而数学思维能力是通过各种训练才能逐步形成的。数学复习课的训练,不是知识的被动再现,不是让学生扎进题海,重要的是通过训练,使学生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和高度去审视,思考学过的内容,达到深化认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能力的目的。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我设计了:A组,教材跟踪训练题;B组,综合应用创新训练题。

四、教学评价分析

4.三角形三边关系听课心得 篇四

我有幸听了这节课,授课时引入新问题,自然切题,练习落实较合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几点我的听课体会:

1、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了以往“打乒乓球式”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教师进行了角色的转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没有人为的灌输,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因为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积极探究的情感,把学生带入一个乐于参与的开放的教学环境。

2、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注意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探索,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留下真实体验。老师先由没有围成三角形而产生为什么围不成的疑问,再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围不成的原因在于“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小棒”,自然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上;接着猜测“两根小棒长度之和与第三根小棒存在的什么关系时才能围成三角形”,最后学生动手操作用数据说明“任意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进行准确的判断,教学效果确实不一般。

3、注意让学生合作交流。特别注意全班学生的学习互动,各位老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活动中不仅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而且通过向小组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反思自我的认知,从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5.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初稿) 篇五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P8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能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获得成功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难点:探索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棒(可以是教师自己找人做,四根2厘米、4厘米、6厘米、8厘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教授新课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的定义,谁来说说看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生: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三角形大家都会画了吧,今天老师要叫大家亲手搭建一个三角形。要求是每一个三角形只能用3根小棒,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这里不太说的好,4根小棒的长度怎么交代。)

这里应该提出要求,不管能拼和不能拼都要想想为什么。这里可以设计一个环节猜想,教师让学生猜,你们认为拼了会出现几种情况。生:想。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开始活动,4人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活动)

四人还是同桌?

师:每个小组利用桌上的四根木条共搭建了几个三角形? 生:很多,师:那老师想问一下,你们有碰到3根小棒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的情况吗? 生:有

师:那么是哪3根小棒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反馈)生1:2 4 6

生2: 2 4 8 生3:2 6 8

这几种

师:为什么这几组小棒都不能拼成三角形,你们在拼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

学生1:我们将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加起来还没有另外一根木条长。2+4<8 师:那么如果不是最短的2条加起来呢 怎么表示? 生:2+8>4 4+8>2 学生2:我们把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加起来不是没有另外一根木条长,而是同另外一根一样长。2+4=6 2+6=8 师:同样的 不是最短的2条加起来,怎么表示? 生1:2+6>4 4+6>2 生2:2+8>6 6+8>2(这里教师穿插一个概念 就是要学生用算式表示怎么表示。)

师:那么哪3根小棒又是可以拼成三角形的呢?你们找出几组了? 生1:4 6 8 师:就一组? 这里思考 仅仅一组 会不会太少了。生:恩

师:那你们观察这一组的三根小棒为什么能拼起来呢?

生:我发现这里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加起来比另外一根木条长。用算式表示是4+6>8。师:那么老师想问了,还有2条边加起来呢? 生:4+8>6 8+6>4 师:如果这里3种表示方法叫你用一句话总结 你怎么说。生:我们可以说是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学生这里无法说的很准确可以叫学生翻开课本或者教师总结,大致意思说出来就好了)

师:你看课本上是这么总结的,谁来解释一下。首先我们来找出关键的字 哪些词比较重要。

生1: 任意两边 生2:大于 生3:之和 生4 :第三边 师:谁来说说任意两边什么意思?

生5:任意两边就是三角形随便哪两条边加起来的长度都比剩下来的第三条边的长度长。

生6:“任意两边”就是指三角形三边中的每两条边加起来的长度都比剩下来的第三条边的长度长。

生7(老师):也就是说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三条边都存在这样一个特征: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可以课件出示,也可以翻开课本。)

二、巩固联系,形成能力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非常棒,你们棒在不仅爱玩,而且能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探讨,你们也能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三角形的另外一个特征,现在你能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给出的三条边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能!

师:请同学们翻书到第86页,自己独立做第4题。(学生做完后汇报展示,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学生1:(1)、(2)、(4)这三组中的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3)中的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我是把每组中的三条线段两两相加,再与剩下的第三条线段相比较,其中(1)、(2)、(4)这三组中的线段每两条线段之和都大于第三条线段,所以它们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而(3)中2+2〈6,所以这组中的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2:我的结论同学生(1)一样,但我的判断方法与他不同,我是先找出较短的两条边,比较它们的和与剩下的第三条边的大小,如果和大一些,则能拼成三角形,如果和小一些,则不能拼成三角形。学生3:学生(2)的方法只是一种巧合,他没有判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种方法不行。

(学生对学生(2)的方法产生了争论,学生讨论一会儿后)

学生4:学生(2)的方法是对的,因为较短的两条边之和如果大于第三条边,则说明任意一条较短的边与最长的一边之和肯定大于第三条边,这也就更进一步说明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学生5:看来在判断某三条边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时,用学生(2)的方法既快又对。

三、结合实际,学会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们不仅掌握了判断某三条边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且还找出了最佳的判断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只要同学们肯动脑思考,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小明上学示意图(电脑出示书第82页示意图),如果小明想走离学校最近的路,你认为他会选择那条路上学?

学生:他会走中间这条路。师:你们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1:因为中间这条路是直的,其它的路是弯的,所以中间这条路最短。学生2:如果小明走通过邮局到学校这条路上学,小明家、邮局、学校则构成一个三角形,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知道,小明家到邮局,邮局到学校这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即中间这条路,所以中间这条路最短。

师:思考问题既要靠直觉,更要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就像学生(2)一样。另外请问从这副图还可以看出连接两点的线中,哪条线最短?

学生:线段最短。

四、拓展延伸,丰富充实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不仅能自主、能动地学习新知,而且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下面老师这儿有几道题不知怎样解答,谁能帮一帮老师?(电脑出示题目)

题目一:已知两条线段a、b,其长度分别是2.5cm与3.5cm。另有长度分别为1cm、3cm、5cm、6cm、9cm的五条线段,其中能够与线段一起组成三角形的有哪几条?

学生1:长度分别是3cm、5cm的两条线段中任意一条线段能与a、b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3+2.5>3.5,2.5+3.5>5。

学生2:长度分别是1cm、6cm、9cm的三条线段中任意一条线段不能与a、b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1+2.5=3.5;2.5+3.5=6;2.5+3.5<9。

题目二:用长度为2cm、2cm、6cm、6cm、6cm这五条线段中的任意三条线段拼成一个三角形,你能拼成几种不同的形状?拼成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1:我用长度为2cm、6cm、6cm三条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学生2:我用长度为6cm、6cm、6cm三条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学生3:我用长度为2cm、2cm、6cm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因为2+2<6,所以他们不能拼成三角形。师:刚才学生

1、学生2所说的三角形是两种较特殊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我们将在下次课中学习研究。

题目三:用15根等长的火柴棒摆成的三角形中,最长边最多可以由几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1:我想最多可以由9根火柴棒组成。学生2:我觉得最多可以由8根火柴棒组成。┈┈

师: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想,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很好。不过同学们如果能通过实践,讲究事实依据,用理由来说服人那就更好了!

(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摆)

学生1:我们通过实践知道,最长边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2:我们通过讨论知道,最长边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组成。此时另外两条较短的两条边的和为8,大于最长边7,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知,此时能拼成三角形,且最长边由7根火柴棒组成,为最多。

6.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边关系 篇六

教具学具

课件、用木条(或硬条)钉成的三角形 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我们已经知道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2.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三角形(书律 3.称能说出生活中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师:老师也找到了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着 4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这些图形都含有三角形。师边演示边讲解,这些图形都含有三角形

设计意图:由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三角形入手,从直观上感知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引出今天要学的内容。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三角形的特性

师: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那么多的广泛应用,那你知它们有什么作用吗?(课件)

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而不用其他形状的图形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师出示学具,请你拉一拉,并思考发现了什么?(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篱笆图,哪个比较牢固,为什么? 椅子摇晃,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师:你是运用什么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

师:现在你知道北京鸟巢体育馆为什么用那么多的钢管搭成了三角形吗?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三角形的特性呢?(汇报、交流、课件演示)师: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我们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2.猜想探究,揭示三边关系

师: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准备了4根木条,请同学们任选3根木条,摆成一个三角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开始活动(学生分小组活动)

师:谁能展示一下你们组摆的三角形?(学生纷纷展示)

预设:如果学生没有出现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教师则采用以下策略

师:你们都能摆成三角形啊!真能干,我给你们选3根,你们摆摆试试。(学生动手摆)师:能摆成吗? 生:不能

师你们知道这三根木条为什么不能摆成三角形吗?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三根木条怎么连也连不到一起

师:“这三根木条怎么连也连不到一起”说明了这三边在长短上有某种关系,你们能找出这三边在长短上的关系吗?

生1:我们将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合起来还没有最长的一根木条长

生2我们通过用直尺分别测量这三根木条的长度,再计算发现:较短的两根加起来是9厘米,而最长的那根木条的长度为10厘米 师:下面我给你们3个三角形,你们分别量出三边的长(学生动手测量所给的三角形)

师:如果将其中任意两条边的长度相加,同第三条边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生1:我发现较短的两条边加起来比最长的一条边长,同刚才的结论正好相反。生2:我发现我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加起来的和都比第三边长。师:“任意两边”是什么意思?

生:“任意两边”就是指三角形三边中的每两条边加起来的长度都比第三条边的长度长。

师:也就是说,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三条边都存在这样一个特征: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长度之和都比第三条边的长度长书中也有这样的结论,我们一起看看吧。(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交流讨论、发现归纳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发现中感悟,化静为动、学做合一,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亲身体会“做数学”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善于思维、勇于实践、合作交流的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师生共同讨论“练一练”的第1题,重点让学生说说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为什么。

2.让学生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第2题,让学生动手用小棒实验,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完成“练一练”中的习题,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体验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补充练习家白阶三(1)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非常棒,你们能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现在你能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给出的三条边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①3、4、5,②2、2、6 ④3、3、5(学生做完后说明判断的方法)

(2)小明想制作一个帆船模型,船帆要求做成三角形。现在老师提供了长分别是2厘米、4厘米、5厘米、7厘米、8厘米和10厘米的小竹竿。你们能不能帮帮小明,选取其中的3根小竹竿制成三角形的船帆呢?

设计意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应用所学的知识“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3)椅子腿活动了,怎么办?你遇到过这种事情吗?你是怎样解决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体验到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

7.《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七

而我对这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首先我出示了分別由三条线段组成的三个图形,让学生说“哪个是三角形?”学生很容易找到,接着问他们“什么是三角形了?”学生说后出示小学和初中课本中的三角形定义,目的是为了夯实三角形的概念,从而为下面的动手实践“围三角形”扫清障碍。接着,我安排了两次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中,初步感悟,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为下一次环节规律的总结,知识的建构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用课件直观演示“围三角形”的过程和用投影仪展示“画一画,比一比”的结果,使学生理解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再次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规律内涵的理解。最后,再出示“小明去学校”的主题图,让学生说“为什么选择中间那条路?”让学生深刻的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世界。练习设计力求多层次,让学生的思维在巧妙的设疑中引向深入,做到学以致用。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认真思考、合作交流、共同分享,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既注重数学知识教学,更注重数学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从而养成深入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这一节课也有很多遗憾的地方。比如:在汇报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数据时,有位同学说:“9厘米、10厘米、11厘米能围成三角形时,教者并没有记录,而是强调要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数据时,这样做打消了这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同学回答不够全面时,教者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以上情况出现时,教者没有及时给予启发,引导学生得到正确、完整的答案,让学生能“体面的坐下”,这说明教者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灵活的教学机智,以后要多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积极性评价。

8.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说课稿 篇八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2、感受动手实验是探索数学规律的途径和方法。

3、培养初步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观察、操作、比较、分析中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难点:应用三角形边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法学法

观察、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每小组准备9条比10厘米长的纸条,1把剪刀,吸管1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观察课本62页例3情境图。

1、提问:小明上学有几条路线可以走,你认为走那条最近?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小明上学走“小明家→学校”这条路线最近。

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

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二、自主探究,研讨问题

我们来做个实验。

1、实验1: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5根小棒,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随意拿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摆成三角形。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2、实验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

(1)每个小组用以下四组小棒来摆三角形,并作好记录。

(2)观察上表结果,说一说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为什么?

(3)再请能摆成三角形的学生汇报用哪些尺寸的小棒摆成了三角形。学生汇报。

(4)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展示交流,建模问题

1、画一个三角形,用刻度尺测量出三条边的长度。再算一算,看看任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2、判断下面哪一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不能摆成的你能换一个数让它能摆成三角形吗?2、4、65、3、56、2、5

四、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1、填空谁最棒。

(1)由三条线段()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条高、()条底。

(3)三角形具有()性。

2、如果让你把吸管剪成三段,你怎样剪能保证一定摆成三角形?哪个位置不能剪?第二剪要在哪里剪才能大于第三边呢?如果要剪一个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怎么剪呢?请同学动手剪一剪,再拼一拼。

3、如果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4

cm和6cm。那么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几cm?学生先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就可以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五、归纳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关于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还有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比如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与第三边有什么样的关系?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己探索。

六、作业设计

练习十五第4题。

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6+7>8、6+8>7、8+7>6

4+5=9、4+9>5、9+5>4

3+6<10、6+10>3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a+b>c

a+

c>b

c

+b>a

《三角形边的关系》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边的关系》,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等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我来说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分析。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它包括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以及部分练习。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三角形还具有稳定性等知识,为今天探究三角形新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做好了知识迁移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打下坚实基础,还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将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积累知识经验。

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基于四年级学生刚刚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探究过程,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强烈的探究愿望。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过程,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会判定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2、结合动手实验、交流讨论等探索活动,提高学生观察、操作、独立思考,推理、概括的能力。

3、经历实验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的的科学精神,获得探索、发现的成功体验。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的难点是: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指的是“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而学生往往会以偏概全。

接下来,我说学法指导和教法设计。

陆游曾在一首诗中写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知识的取得贵在实践,数学中的很多知识,只有自己去亲身体验,才能深知原因为何!所以我在设计课程方案时,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在猜想、质疑、探究、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想一想,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通过协作互助、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来发现规律。这样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协作互动、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以发展。为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落实学法,我设计了这样的三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猜想”。

1、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是基于学生对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他们知道走哪条路更近,但却表达不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就使得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内化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2、提出猜想。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爱因斯坦说过,源于兴趣的动力是无穷的。问题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心理动力。思维经常从问题开始,引发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问题不管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1、实验法初步感知

(PPT)我这样先实验后讨论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活动二。

2、深入实验、构建新知。学生经历实验的过程直观的发现规律。这里是预设孩子们发现的规律(PPT),只要孩子们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管正确与否,都要给予鼓励,并集中对以上的几个结论进行点评。

3、画图法验证结论。

设计三个层次的实验环节,意图是使学生亲身经历三次完整的、由易而难的科学的研究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联系生活、解释与应用。

1、前呼后应、快乐回归。

让学生用规律解释“为什么小明上学走这条路最近?”目的是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

2、本着练习要有层次性、典型性、趣味性的原则,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l)

基本练习。

这部分的练习重在巩固基本的知识点,强化教学重点。

(2)专题训练。

此题设计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进一步理解,加深“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这个知识点的印象。

(3)

拓展练习。

意图是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面对全体学生的情况下,促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维的发展。

最后我来说板书设计。我将板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将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简明概要地呈现,让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更加直观、一目了然,便于发现规律。

9.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说课稿 篇九

教案

[背景与导读]:“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中的第三课时,该课时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熟练灵活地运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数学严谨性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它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喜欢玩的天性,首先设计让学生搭建三角形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可产生认知冲突,为后面的学习铺好路。在教师的引导下,当学生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后,教师这时再出示书上的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接下来教师出示书上的情景图,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看书,毕竟书本是我们学习最直接的资料之一,我们应好好的加以运用。本节课的后半部主要是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地过程中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片断一]:动手操作,产生问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封闭图形,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利用你们桌上的木条亲手搭建一个个的三角形,要求是每个三角形只能用三根木条,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想!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开始活动。

(学生分小组活动)

师:每个小组利用桌上的六根木条共搭建了几个三角形?

学生:我们搭建了一个三角形。

师:剩下的三根木条能搭建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不能。

师:你们知道剩下的三根木条为什么不能搭建成一个三角形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发现剩下的三根木条怎么连也连不到一起。

学生2:我们也是这样的。

师:“剩下的三根木条怎么连也连不到一起”说明了这三边在长短上有某种关系,你们能找出这三边在长短上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学生1:我们将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和起来还没有另外一根木条长。

学生2:我们把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和起来不是没有另外一根木条长,而是同另外一根一样长。

学生3:我们发现的结论与学生(1)相同,我们是通过用直尺分别度量这三根木条的长度,再计算、比较后发现的。

学生4:我们发现的结论与学生(2)相同,我们也是通过用直尺分别度量这三根木条的长度,再计算、比较后发现的。

师:下面我们将能拼成三角形的三边分开,象上面一样比较一下这三条边在长度方面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后汇报)

学生1:我发现较短的两条边加起来比最长的一条边长,同刚才的结论正好相反。

学生2:我发现我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加起来的和都比第三边长。

学生3:我的发现同学生(2)一样,也是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加起来的和都比第三边长。

学生4:“任意两边”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懂。

学生5:“任意两边”就是指三角形三边中的每两条边加起来的长度都比剩下来的第三条边的长度长。

学生4:原来是这样的。

(学生都有同感)

学生6:也就是说,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三条边都存在这样一个特征: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学生7: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吧。因为我们的三角形不一样,但我们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

学生8:我看到书上也有同样的结论。

(学生都翻书看)

[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开拓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有意设置这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由让学生在高昂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

[片断二]:及时练习,形成能力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非常棒,你们棒在不仅爱玩,而且能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探讨,你们也能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三角形的另外一个特征,现在你能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给出的三条边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能!

师:请同学们翻书到第86页,自己独立做第4题。

(学生做完后汇报展示,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学生1:(1)、(2)、(4)这三组中的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3)中的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我是把每组中的三条线段两两相加,再与剩下的第三条线段相比较,其中(1)、(2)、(4)这三组中的线段每两条线段之和都大于第三条线段,所以它们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而(3)中22〈6,所以这组中的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2:我的结论同学生(1)一样,但我的判断方法与他不同,我是先找出较短的两条边,比较它们的和与剩下的第三条边的大小,如果和大一些,则能拼成三角形,如果和小一些,则不能拼成三角形。

学生3:学生(2)的方法只是一种巧合,他没有判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种方法不行。

(学生对学生(2)的方法产生了争论,学生讨论一会儿后)

学生4:学生(2)的方法是对的,因为较短的两条边之和如果大于第三条边,则说明任意一条较短的边与最长的一边之和肯定大于第三条边,这也就更进一步说明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学生5:看来在判断某三条边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时,用学生(2)的方法既快又对。

[反思]: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学中老师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即让学生用所学内容来说明为什么这一环节。同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通过练习,学生还在原来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原知识又有发展,找到了最佳的判断方法。学生的能力不可限量啊!

[片断三]:结合实际,学会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们不仅掌握了判断某三条边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且还找出了最佳的判断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只要同学们肯动脑思考,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小明上学示意图(电脑出示书第82页示意图),如果小明想走离学校最近的路,你认为他会选择那条路上学?

学生:他会走中间这条路。

师:你们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1:因为中间这条路是直的,其它的路是弯的,所以中间这条路最短。

学生2:如果小明走通过邮局到学校这条路上学,小明家、邮局、学校则构成一个三角形,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知道,小明家到邮局,邮局到学校这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即中间这条路,所以中间这条路最短。

师:思考问题既要靠直觉,更要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就像学生(2)一样。另外请问从这副图还可以看出连接两点的线中,哪条线最短?

学生:线段最短。

[反思]:教材是学习的载体,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而不要把教材撇开一边。从上面可以看出,这副图既能让学生领悟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又能从中学到另外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片断四]:拓展延伸,丰富充实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不仅能自主、能动地学习新知,而且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下面老师这儿有几道题不知怎样解答,谁能帮一帮老师?(电脑出示题目)

题目一:已知两条线段a、b,其长度分别是2.5cm与3.5cm。另有长度分别为1cm、3cm、5cm、6cm、9cm的五条线段,其中能够与线段一起组成三角形的有哪几条?

学生1:长度分别是3cm、5cm的两条线段中任意一条线段能与a、b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32.5>3.5,2.53.5>5。

学生2:长度分别是1cm、6cm、9cm的三条线段中任意一条线段不能与a、b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12.5=3.5;2.53.5=6;2.53.5<9。

题目二:用长度为2cm、2cm、6cm、6cm、6cm这五条线段中的任意三条线段拼成一个三角形,你能拼成几种不同的形状?拼成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1:我用长度为2cm、6cm、6cm三条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学生2:我用长度为6cm、6cm、6cm三条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学生3:我用长度为2cm、2cm、6cm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因为22<6,所以他们不能拼成三角形。

师:刚才学生

1、学生2所说的三角形是两种较特殊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我们将在下次课中学习研究。

题目三:用15根等长的火柴棒摆成的三角形中,最长边最多可以由几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1:我想最多可以由9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2:我觉得最多可以由8根火柴棒组成。

┈┈

师: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想,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很好。不过同学们如果能通过实践,讲究事实依据,用理由来说服人那就更好了!

(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摆)

学生1:我们通过实践知道,最长边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2:我们通过讨论知道,最长边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组成。此时另外两条较短的两条边的和为8,大于最长边7,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知,此时能拼成三角形,且最长边由7根火柴棒组成,为最多。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非常棒,不仅能猜想,而且能通过实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为你们骄傲,我相信,只要同学们一如既往,灿烂的明天一定会与你拥抱。

[反思]: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敢于放手,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如此定会别有洞天。

上一篇:车展活动主持词开场白下一篇:消防训练决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