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共14篇)
1.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一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呢?我就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谈谈自己几年来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参与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参与教学过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取出所需要的资料,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主动学习,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要能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就是要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或者对他人意见做出评价,做到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预习、主动复习,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等。
比如,我在上《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对于草原,很多山村的孩子只从一些片段或者是一些图片上有一点认识,真正到过大草原的根本就没有,我也没去过大草原!那怎么办呢?我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布置各种不同的任务,从各个渠道去收集和认识大草原,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孩子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师的表扬,自己要求学习的劲头、求知欲望更浓,对课文理解就更深刻,就更能感受到作者文章要表达的情感,课文教学目的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老师也成功的把学生引上爱学习的路上!比起老师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灌输,学生被动的当录音机效果,不言而喻!
另外,课堂教学应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二,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小组合作研究是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许多创新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就学习而言,学生学会合作,享受到合作学习的成功喜悦,便会加强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学习。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合作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在《东郭先生和狼》一课中,我没有急着讲授课文内容,我也没要求学生要怎样去了解课文,我只布置一个任务:全班同学在各组组长的组织下,编演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看哪个组是我们班的演艺明星?这样老师只担任评委的角色,不用在课堂上大喷口水!当然,我也不是放任自流,在旁边留意每个小组的情况,及时帮助。并且利用每个细节帮助学生们从表演中理解课文。比如,有同学很不想演东郭先生,我就要求他要说清原因,又叫他能否有能力找到人换角色,同时借机表扬他们组的合作精神。这样,不但学生在合作中了解了课文含义,而且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懂得同心协力互相进步!这种教学的效果,靠老师的口干舌裂地讲解是达不到的!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合作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摸索出进行合作学习,体现伙伴学习关系的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合作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探究学习是学生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和科学结论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亦称发现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地学。如以“校园一角”为话题作文,不少学生把目光放到了优美“校园一角”中的另一面:有人把纸屑、食品包装袋、饭盒等随手丢在校园一些角落中,这在美丽的校园中是多么不和谐的一幅画面啊。这些现象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他们探究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探究治理学校环境的方法,探究学校的管理漏洞。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有收获,写出一篇篇好文章,还收获了人生美德的感悟!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教材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在课堂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走在正确的教育道路上!
1——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探究性学习理念
探究性作文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问题或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习写作的综合性作文训练。它把生活的需要、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学生心理的发展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生活与作文、作文与研究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自主性和研究性的特点。
高考作文进入话题作文时代,可以说是历年来高考命题中的一个最成功的改革,它改变了记叙文、议论文两大文体在作文命题中轮流坐庄的单一局面,使作文教学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为了适应话题作文的要求,我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的根据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对作文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究。
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因此探究性作文训练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要注重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一是思维独立性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习惯。二是思维深刻性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选材中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三是思维广阔性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既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事物的重要细节。四是灵活性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辩证思维的良好习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探究性作文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自主探究法
探究性作文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写作。因为学生只有融进生活,有丰富的感受,才有作文的愿望,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如同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让学生自主探究性作文,正是为了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积极参与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例如以“母爱”为话题作文,学生写歌颂母亲,感谢母亲,不少作文总给人一种矫揉造作之感,原因之一是学生平时已习惯于母亲的付出,而对母亲的“伟大”并未有真正的体会。我作了这样的尝试:让学生写一篇《妈妈一天纪事》,这就要求学生对母亲一天的所有事情进行跟踪记录。对学生而言,这样的作文任务比在课室里凭空想像更饶有趣味,更引人入胜,而且更能加强自己对母亲生活的艰辛,工作的忙碌,为家庭做出的无私奉献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说:“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那么,所有课堂教学以及课外作业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对于礼物,学生是乐意领受的”。
二、情景探究法
情景探究法要求教师要创设探究性作文的情境,创造业种宽松、自主的探究环境,让学生在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情感化学习氛围中进行探究性作文。只有把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出来,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情境:一对新婚夫妇在路上遇到了一起车祸,在千钧一发之际丈夫用尽生命的最后一丝气力,推开了新娘,自己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学生听后眼眶湿润了,随即便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在探讨“什么才是真挚的爱”的过程中,学生一下子切入了文章的主题,并且明白了很多。学生这种结合自身感受的畅所欲言,有的不仅是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更多带来的效应是学生在评价的同时,学会了对美与丑,善与恶的审视,道德情感得到了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积极性,更乐于去探索未知领域的东西了。
三、多向探究法
多向思维方法,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多方面去阐述,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纵横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如以“校园一角”为话题作文,不少学生把目光放到了优美“校园一角”中的另一面:有人把纸屑、食品包装袋、饭盒等随手丢在校园一些角落中,这在美丽的校园中是多么不和谐的一幅画面啊。这些现象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他们探究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探究治理学校环境的方法,探究学校的管理漏洞。
如此多角度、多侧面地训练,学生的作文必定会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鲜活充盈;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必定会思维活跃,文思泉涌。
四、合作探究法
合作探究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主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以产生1+1>2的效果。
我根据高考命题以话题作文为主的趋向,吸收外地教师的成功经验,尝试进行专题读写活动,即围绕一个主题,如“体察亲情”“关爱生命”等,搜集一组多种文体的佳作,自己创作一篇,写上一段序言,整理成册,定期进行交流,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在这个合作探究活动的推动下,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不少学生注意了思考,重视了摘抄积累。大家纷纷亮出精心制作的专题,如《生命的本色》《成长的足迹》《倾听动物的呼声》„„ 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学生的写作活动不再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或仅仅作为个人情感的宣泄通道,而是将其视作一种创造性活动,并把自己独特的创造贡献出来,影响其他同学,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五、读写结合探究法
阅读与写作各有自己的目的,但阅读与写作又是密切联系的,阅读是写作的重要源泉。动人的故事,美丽的景色,独到的见解,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都会在同学们的心底激起波澜,使他们产生写作交流的冲动。
譬如我在教《阿Q正传》时,要他们在认真阅读课文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一为阿Q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自传,二代理法院写一份判决书,三为阿Q写一份上诉书,然后进行交流。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进行了多种文体训练。当然,探究性学习方法还有许许多多,在运用中重要的是能根据具体的内容和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综合使用。关键用之合适,行之有效,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教亦多术矣,动用在乎人”。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本次课改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呢?笔者将从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角度阐述,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乐学、愿学、会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1.创设参与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参与教学过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取出所需要的资料,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主动学习,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要能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就是要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或者对他人意见做出评价,做到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预习、主动复习,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等。另外,课堂教学应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2.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小组合作研究是物理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许多创新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就学习物理而言,学生学会合作,享受到合作学习的成功喜悦,便会加强物理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物理。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合作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合作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摸索出进行合作学习,体现伙伴学习关系的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合作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物理的兴趣,觉得物理不再枯燥,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探究学习是学生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和科学结论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亦称发现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地学。综上所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物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教材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在课堂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
2.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二
一、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数学是一门十分灵活的学科, 较为固定的思维方式并不利于数学成绩的提升。初中生的创造能力正处于提升时期,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思考, 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例如, 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以及证明时,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 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这一概念。
其次, 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个容易理解的证明方法, 如老师可以在课前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纸质的三角形, 然后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编注不同的号码, 通过不同号码顺序的组合, 再加上量角器的辅助, 就可以很容易得出其内角和为180度。在学生了解这一简便的教学方法之后, 再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让学生思考证明三角形内和定理的其他方法。例如, 运用平行线。这种循循渐进地教学方法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 从而更加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另外, 为了能够丰富学生知识, 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了解这一定理之后, 对其进行延伸性的讲解。
二、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数学问题可以在数学情境中直接提出, 也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师创设的情境提出问题。问题的产生, 可以给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 教师有时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确定本节课需要解决的知识重点。学生根据各自的水平自主发挥, 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反馈, 引出这节课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难点, 从而更出色地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一来, 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欲望便产生出来, 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三、重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法的好坏, 决定了学习效果和效率, 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老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首先, 老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 如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从而使得他们可以自己对课本进行学习, 这样就更有助于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进而自己解决问题。其次, 老师应当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就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在课堂上, 当老师讲解时, 学生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 主动地思考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只有通过思考学生才能发现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四、自我反思, 课后延伸
反思性教学, 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 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 运用教学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地检验自己, 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的涵盖量就很大, 如教学计划中的目标设定是否合理, 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 目标达成是否合理, 等等。同时它研究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如何“学会学习”, 即学习方式的改变, 更强调教师如何“学会教学”, 即教学方式的改变, 进一步理解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角色及行为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 而学者型教师除了具有专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力外, 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不可奢望仅靠职前师范教育就可获得这些特征, 而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 掌握科学研究的本领。
反思性教学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的教学, 而是教学主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不足) , 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案组织教学内容, 通过解决问题,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反思型教师在反思性教学之后, 不仅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 而且要对结果及有关原因等进行反思, 因此总是喜欢问“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 往往促使反思型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 所以它是一种千方百计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
五、总结
总而言之, 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注重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基础的数学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设计尽可能多的具有探索性的教学方案,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性学习空间, 同时注重对学生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 促进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推广。通过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形成师生之间合作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的风气。
摘要:利用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是可行的, 其效果是明显的, 其教学流程和评价是较科学合理的, 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和新的课程理念。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有利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具有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 也发现许多仍需探讨的问题。如对数学探究性学习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 其内容较零碎, 未成系列;对学生而言, 探究性学习如何进行更有效的评价, 我们还未找到更好的方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 如何更好地组织中下层面学生探究学习, 等等, 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探索。面对以上问题, 课题组全体成员有决心继续开展深入研究, 力争早日使探究性学习方法整体研究走向成熟, 使我们的学子能真正“学”有所获, “探”有所得!
关键词:自主探究,数学,应用
参考文献
[1]赖海燕.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李保宝.中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4.
3.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三
发现是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一种教学质量观的问题,是学生观的反映。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绝大多数教师已形成共识:只有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正因为这样,我们说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教师必须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与学习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提到点子上,才能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许多问题的发现,不仅使课堂处处闪烁探究、创新的火花,更使学生进人到深层次的学习探索阶段。
在课中,做完一个动作后,多问学生“有什么感受?还有新的想法吗?”让学生阐述内心真切的感受。正因为重视了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探究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才会产生标新立异,具有时代气息的感受!这样学生在尝试、自悟、自问、自解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尝试性探究学习的成功喜悦,从而唤起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内驱力。
2、鼓励参与合作,追求探究性
创设条件,激发兴趣,提供主动探究的空间。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创新型、研究型的人才。我们必须相信学生,乐于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指导。许多教育家都论述过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术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字一样。这说明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主动参与的空间,学习效果才能得到增强。
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提供主动探究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定的权力,每一个学生应该有选择学习的权力,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出一些自由空间让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动作;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练习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在课堂学习中想自己所想的,做自己想做的……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建立合作小组,提供主动参与的合作伙伴。课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如“主持人”(掌管小组讨论的全局,安排练习次序,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报告员”(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检查员”(检查小组成员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完成学习任务)、“教练员”(纠正小组同学的错误,正确示范动作)、“形象大使”(观察组内同学合作技巧的表现,如练习时能否相互提醒、做动作时能否相互帮助)等,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做到组内互助合作,小组间竞争夺标的氛围。
选择专题,分工合作,加强主动探究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可紧扣教材,选择重点、难点、疑点作为专题,运用研究性学习,分工合作,提高学生完成动作的主动性,研究性和发现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在探究过程中满足了研究的需要,体验到成功,更重要的是在探究中学会了怎样合作。
为了减少学生研究探索学习的梯度,课堂上利用教材特点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更多的在课外搞好人际关系,创设愉悦的合作氛围。为此要学生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寻求帮助,要热情地帮助他人排忧解难。使自己在学会探究的同时,更学会做人。
3、激活变通思维,培养独创性
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师的教学中,通过表达方式的变异,理解角度的变更,思考方法的变迁,练习设计的变化等来提供多形态的信息,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接通多方位的解题思路,从而促进内容的深化,理解的深入,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定势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4.探究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四
陕西永寿县中学(713400)刘耀斌
按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生的知识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由学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主动建构的。物理教育属于科学教育,科学的本质是求真、探究和创新。所以物理教育应该以探究性教育理念为指导。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作为载体的,许多的现象可以说明所要讲述的物理知识。在教学中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寻找知识。探究实验的教学首先要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要注意问题的提出要新,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要引导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科学猜想,鼓励大胆提出假设,开展讨论,分组设计检验猜想的实验方案,包括选用哪些实验器材、先后测量哪些物理量、具体如何操作等。
再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取得合理实验数据,通过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检验假设,最后得出 结论获得知识。这一过程是探究教学的关键,在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合理的实验方案,强调实验的要点,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原理,自发的完成实验。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实验器材不要过于复杂,实验过程中要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将有关现象、数据记录下来,对于实验操作难度大 或误差过大的实验,也不宜学生自我实验探究,因为学生很难处理好实验操作与思考探究的关系,他们会在实验过程中忙乱不堪,防碍学生正常思维的发展,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最后,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学习要给予充分肯定,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似问题导向指路,这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另外还可以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多给学生动脑、动手、实践、探究 的机会。
通过探究学习课堂教学的实践,深深体会到探究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勇于探索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十分有必要。
邮箱:yaobinliu@163.com
5.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五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明确倡导在教学活动中确认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就是为了激发、引导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欲望和要求,帮助学生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协同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充分的动眼、动耳、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在亲自感知、操作和思考的过程中,乐于学习、学会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作模式是:从“自主”中产生问题……从“合作”中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得出理论……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实践途径是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有效途径之一,重视学生发展自我能力;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重视个体激励的原则;强调团体合作精神。
“自主”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例如,学习《春天的手》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方式。有的学生建议老师先教,学生跟着读;有的学生要求自学;有的要求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等。这时,我提议,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课文,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习《水乡歌》时,介于诗歌内容几小节比较相似的特点,建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选择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诗歌,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起初,我很担心这样的方式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差。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强,伙伴之间有集体读的,互教互学,集体表演等,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划一的要求,面面俱到的学习,反而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我把它理解为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怎样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认为改变学习方式是关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在课堂中教师要坚持“少讲多学”,即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坚持放手原则: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和练习时间。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求,我采用了开放教学空间、教学内容以及教法与学法,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自我预习、自我质疑、自我反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临下课时,我还让学生自我反思与小结。反思与小结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对知识本身的小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内化,促进新知识结构的形成与加固;另一方面对学法进行反思与小结,让学生画知识结构图或画学习地图。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我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学法,在获取成功的道路上登上了一个个新的台阶,获取了一次次心理上的愉悦,为新的自主学习奠定了自信的基础。
作者邮箱: ccl1125@126.com
6.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六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关小学 冯多平赵吉平743000 【摘要】 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探究,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教师要改进教学策略,为此,本文从利用问题情景,营造兴趣氛围;提供探究空间,适时设疑促思;调整评价方式,构筑民主课堂等五方面入手,探讨了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数学教学;自主探究;有效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并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意识,提高其探究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已经成为数学教师的共识.教师不仅要努力更新教学观念,更要在新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调整和改进具体的教学策略,真正使学生能自主探究,获得全面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五方面改进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一、利用问题情景,营造兴趣氛围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一环节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简短的导入是为学生探究作铺垫,学生对“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探究的目标是挖掘学生潜力,发挥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其终身受益。教学中我们会提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是充斥着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 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如果我们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究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构建起新知识的意义。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问题”的必要条件。有了时间保障,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究“问题”的空间。通过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同时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不断创设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探究
每个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在探究过程中开展独立的、个人化的自主学习,其形成的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见解,是合作性学习交流与合作的基础;而合作学习促使探究结果的提升,它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但学生又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往往就是很好的课程、教学资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指导学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小组的组建,一般需要教师的参与。如粜让学生自由组合,往往会形成同质分组,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一组,成绩差、能力弱的学生在一组。教师参与质分组时要均衡学生的成就、能力、性别和家庭背景,保证同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内有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有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有观察能力强的学生,有思维比较深刻的学生等;同一小组内有男有女,有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成员,可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共同努力,积极的相互依靠,促进性的相互作用,承担个人责任和学会社交技能和评价反思。同时,保持小组的小规模。小组的规模越小,个人责任就越大,一般以3-6人为一组合适。问题的难易分为A、B、C三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去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层次低的同学通过合作交流得到成功。开展知识教学分层次递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巩固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划,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综合应用的过程。数学可以帮助人们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解决问题。所以,数学探究式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在“水中学游泳”,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五、激励评价,提高探究能力 激励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主动发展的动力和和主动发展的能力。激励评价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以下两点:一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合作发现、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对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真正领悟课改理念,贯彻落实课改精神,认真总结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7.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七
在一堂公开课上, 本人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注重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 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 逐步形成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学片段 (一)
师:同学们都一定很喜欢看动画片吧?
生:喜欢.
师:我们就一起来看一段关于蓝皮鼠和大脸猫的动画片, 看看他们今天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动画片, 引出问题) 一张饼要分给他们两个来吃, 怎样分才能公平合理?同学们你们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
生:愿意.
师:下面我们就用准备好的这个圆来代替饼分一分.
(学生动手折一折, 剪一剪)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正好是半个饼.
师:同学们分得不错. (师贴出学生分好的圆形纸片)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样大的, 谁能说说, 这分得的一份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你能用什么数来表示? (继后出示实物的二分之一, 引导学生说出把一个大饼平均分成两份, 表示这样的每份是大饼的二分之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出并书写二分之一, 书写过程同桌进行交流.)
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及一条线段,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折一折, 涂一涂, 说一说怎样得到他们的二分之一?
学生纷纷动手操作, 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然后组织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用电脑演示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师:为什么不同的图形, 都可以用来表示?
生:它们都是平均分的.
生:它们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它的.
这一片段, 由学生分大饼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 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使抽象的分数变得可触及, 学生觉得抽象的知识原来是这么简单有趣.问题的探究越接近生活, 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好分数的信心.
教学片段 (二)
师:刚才通过分圆形纸片、折纸,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 你们还想认识另外的分数吗? (学生探知欲望佷高)
师:好!现在就请你们运用手中的学具 (各种形状的纸片和一条线段) , 折一折, 涂一涂, 创造出你最喜欢认识的分数.
(学生忙着折折涂涂, 一会儿, 他们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然后, 举起各种各样的纸片, 展示他们的创造成果.)
生:我认识了, 把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它的.
生:我也认识了, 把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它的.
生:我也认识了,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它的.
师:那怎么写呢?谁愿意到前面来写? (学生板演) 该怎么读呢? (学生自读) .
生:我认识了, 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 每份是它的.
生: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 每份也是它的1/4.
生: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 也能得到它的1/4.
(把学生关于的不同的表示方法一一呈现在屏幕上.)
师:看了这些图形, 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可以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一条线段来表示.
生:我发现他们虽然都可以表示, 但形状不同, 大小也不一样.
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他们都是把一个图形或线段平均分成了4份, 所以每份都是它的.
师:你们还想到了哪些分数?
生:我还认识了, 只要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 也就是平均分成8份, 每份就是这张纸的.
生:我认识了, 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 每份就是它的, 我涂了3份, 就是它的. (举起分好的图形展示)
师:大家能不能都得到呢?请你们很快地表示出.
(学生折一折后用彩色笔涂一涂, 教师用投影出示的图) 看到表示的这个图, 你有什么发现?
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 涂3份就是它的.
生:有这样的3个.
生:3个是.
生: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合起来正好是.
师:大家发现得真不错!你们还认识了其他分数吗?
生:,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5份, 每份是这张纸的, 3份就是它的.
师:谁能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
生:生日蛋糕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 用剪一剪, 折一折, 涂一涂的方法, 认识了好多分数, 像等都是分数.
在本片段的教学中,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剪一剪、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 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同时适时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为学生拓展探索的空间.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 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 合作交流,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表达等探索活动, 获得了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较好地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探究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上述案例中我通过“一张饼要他们两个人来吃, 怎样分才能公平合理?”这一生活中的实例引入, 试图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同时, 又使他们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 能进一步地认识到现在的数学学习“有价值”, 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2.学习方式自主化
本教例中通过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创造出你最喜欢的分数这一活动, 大胆地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自主学习方式,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 反复比较及折、涂、剪等一系列有效的探究手段, 试图通过知识建构, 让数学思维在这种展开了的过程中附着在典型的知识和问题上.同时, 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中, 使学生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每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 能在交流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 成为学习的主人.
3.合作、交流有效化
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到教室学习, 在共同学习分享这些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 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我们要把这么多鲜明的个体联合在一起,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交流、合作的机会, 增强学习的效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 在初步认识了后, 让学生自己动手折自己想认识的分数, 后四人小组交流说说你认识的分数是怎样的.也听听组里别的同学不同的折法和想法.在学习分数的写法之后, 同桌检查写的分数是否正确.小组里的成员马上会告诉他, 帮助他改正, 建立正确的知识概念.在折纸的过程中, 有的同学试不出来, 同桌会帮助他.学习共同的知识, 迎接共同的挑战, 解决共同的问题, 体验不同的思想观点, 把学习的状况从孤立的变成相互帮助, 相互依存的.让每个学习者都能获得更多的帮助和交流的机会, 提高学习的效率.
8.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八
所谓自主探究,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背景,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习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作用,重视从问题出发,设计以解决问题的活动为基础的数学认识过程。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进行探究,以凸显学生的探究过程。如教学面积公式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求图形的面积?你能否把这个图形转化为一个已学过的平面图形?你是怎样拼的?学生拼后,再引导比较、观察。原来的图形与新拼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新拼成的图形面积怎样计算?原图形的面积又怎样计算?这样的探究经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目的的过程。教学中,学生个体经过自主探究,对解决问题有了初步答案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合作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通过互动学到数学知识与经验、思想方法,获得自己反思和修正的机会与体验。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在做好铺垫、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与方法进行独立探究、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创新,是“课堂是创新教育主渠道之一”这一理念的具体实施。同时,这种探究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可以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还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新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可见,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做保障。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自由的发展,还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探索时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做到“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自己思考的,教师不暗示;学生能自己评价的,教师不先表示。”如教学单项式与多项式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先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在全班作汇报交流,然后再组织一场答辩会,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由中心发言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进行评价。这样,给学生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提问题和组织别开生面的答辩会,将这一单元的重点、难点及概念易混处都在学生的探讨交流中解决了,既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合作学习观念的引入,不仅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改中新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能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许多过去课堂上需要老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由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教师也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并且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合作”。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进行学习,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又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养成做好每一件事都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积极配合,懂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培养目标的达成,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的问题,已摆到我们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而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大多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就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彻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以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以发展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性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9.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九
我们都知道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大量多媒体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使得教师摆脱了以前三个“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的呆板教学模式,这一新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使我们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新颖有趣,从而创设出一种为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这一技术给我们教学到底带了多来的收益,我相信在座的老师们在教学中都深有体会
一、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数学课堂教学改变了学生传统的知识获得模式。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利用互联网搜索更多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获得知识的平台,从而使学习由变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或是图形的教学,都需要教师通过一定数量的板书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采用当堂板书则会占用相当的教学时间。在练习中也会出现大量的书写,如填空、计算题和应用题的解答等,都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如果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课前预制的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密度,使有限的教学时间产生更高的教学效益。(出示几个网址)
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传播媒体也从单一的粉笔加黑板向多媒体转化。多媒体课件可以使原来一些比较难以表达的分析过程变得直观形象,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预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密度,为实现减负增效提供了支持。在数学教学中,有些习题的分析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是比较困难的,例如传统的媒体就很难实现相向相遇问题中两个物体同时行动的演示,如果采用信息技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一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通过下载的Flash多媒体课件,直观地演示了四种车轮的行驶情况,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概念。在同一课件中,还直观演示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同一圆中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圆是轴对称图形等知识以及直观演示了利用各种工具绘制圆的方法。
三、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来源
传统的纸质教材由于受篇幅、编写周期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知识的容量和对最新知识的及时更新,所以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则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学生通过互联网的支持,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自主地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搜索相关的信息,实现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更新。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通过课堂的传授使学生获得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去搜索相关的知识,拓展知识面,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扩展。例如,在
教学《年月日》时,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与年月日有关的信息,了解二月是28或29天的来历,了解了闰年产生的原因等知识。
四、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教师利用互联网可以快速搜寻更多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图片等),还可以搜索和下载合适的教学课件,使单纯的自制教学课件发展为自制教学课件和通过网络搜索和下载适用的教学课件互为补充,从而节约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纸化教案设计不仅可以方便地进行教案的实时修改,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以上所讲上的几点是需要我们的老师们必须要具备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那如何使我们的老师们能够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为课堂服好务呢?我们学校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上具体的工作有以下几点:
1、在座的各位同项基本上都参加过文轩的电子白板培训,培训的内容多而杂,因此每次培训完后,我都会把培训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分类,在分类的时候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学校老师的年龄及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进行整合,以保证开展校本培训的时候每一位到场的老师都能听懂,并能基本掌握学习操作的步骤。
2、每学期我们集中对全校老师进行信息技术及电子白板的集中培训两到三次,并且在学期教学过程中不段的收集老师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分时段分学科的进行小组培训和一对一的培训。
3、把信息技术与学校的教学教研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比如,在教学节上我们要求名师上示范课,骨干教师上观摩课,青年教师上研讨课,在这些展示课上教师都要用课件辅助教学,教学节后老师们在集中评课的时候都要参与讨论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哪些有效哪些还需要改进和补充。
4、全校40以下的老师全面铺开实行电子备课,老师们根据所在班在学生情况,自身的教学特点及教学方法,自已撰写或二次修改电子教案,自从实行电子备课,老师们都觉得大大的增加了课前思考和准备的时间。
10.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
隆阳区瓦渡乡中心学校 吴延快
【摘要】
数学课的内容有的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常会感到枯燥无味。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引入游戏能够有效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提高课堂活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再者,许多山区小学都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白板、投影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这就无疑雪上加霜,教学这门特殊的艺术全靠老师这位“智多星”来导演。而对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同时转化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神秘的动力,那么让游戏走进山区小学数学课堂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关键词】
山区小学
数学
课堂游戏
应用
【正文】
在一次执教“圆的认识”公开课后,学生下课的第一句话“太好玩了”、“太开心了”、“太有趣了”,这个小小的反应给了我一个方向——“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古往今来,数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可以证明游戏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对此,马丁.加德纳曾经作了相当正确的评价:“唤醒学生的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假如每一节课都是游戏,而且能在游戏中学到知识,那该多好呀。”接下来,笔者从课堂游戏的作用、素材和组织实施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游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游戏能调动学 生的多感
官参与学习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知时,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元角分有所接触,往往不能引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我组织了“争当优秀售货员”的游戏进行教学,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动手选商品,动脑算总价,动口回答应付款和应找回款,变枯燥乏味的简单货币的学习为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
2、游戏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而新颖、活动、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兴奋灶,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而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只能连续集中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收到良好效果。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教师首先设计一个摆小棒的游戏:每个学生从13根小棒中任选几根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再重复摆这个图案,看看用这13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几个这样的图案。这个活动本身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摆三角形(摆了4个三角形,还剩1根小棒),有的学生摆正方形(摆了3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有的学生摆五星(摆了2个五星,还剩3根小棒)、还有的学生摆小金鱼(摆了2条金鱼,还剩1根小棒)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通过让学生说说他摆小棒的过程,促使学生认识到游戏本身蕴涵的数学内容,使数学游戏和数学模型之间建立了联系。紧接着,结合学生用13根小棒摆三角形的例子,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13÷3),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促使学生对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等知识体验深刻、理解到位并能正确掌握、主动建构。3.游戏有利于数 学思维的 培养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强。他们渴望学到新的知识,但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他们年纪比较小,注意力不稳定,单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就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而游戏正可以顺应儿童的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新的知识。并且,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得的知识不容易忘记,课后意犹未尽之余还能产生联动学习,让学生接着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一年级的《分类》这一课时的内容,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分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设置“给小动物找家、文具回家、汽车开进停车场、水果放进果盘中”等游戏,引导启发学生把同一类物品归在一起,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情调,让学生始终被愉悦的气氛所陶冶、感染,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学会分类的方法。课后,学生很容易产生联想,学习更多生活中的分类。
二、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游戏的素材
长期以来,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来辅助教学,其中比较适合山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以下几种:
1、讲故 事。
对于数学知识,我们可以把知识寓于故事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而且讲故事能够引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它具有让学生们了解数学、引导数学志趣、熏陶精神和情感的特点与功能。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们去认识数学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观 察。
观察能力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训练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小学数学可以实物材料为“第一性材料”,以课本文字插图为“第二性材料”,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实物材料,结合课本材料来学习数学。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数学现象,培养与加强“数”与“形”的基本概念、培养数学意识与敏锐的观察力。
3、猜想。
猜想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让学生们展开和培养想象力,并且培养合理地推测和验证能力。在数学游戏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们进行猜想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们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们猜一猜,估一估,促进思维培养,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二年级“观察物体”学习了立体图形的观察后,教师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从隐藏的空间里拿了一个物体,告知学生,“我看到了一个正方形”,让学生猜这是什么立体图形。通过这个游戏,加强了对知识的表象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活动。
作为活动的形式,是数学游戏教学法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包括实验、模拟、绘制、创造等具体形式。这些活动形式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加强对数学的理解等。对于小学生来学说,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浅显而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通过活动来学习数学,促进他们学习数学兴趣与能力的提高,在玩中学习数学。
5、竞 赛。
它是指以比赛的方式进行的游戏,它包括智力、体力和技巧等方面的竞赛游戏。比赛游戏形式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使学生们精熟“数”与“运算”的能力,培养动作或思维的快速、敏捷的团队精神等。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不但是让学生学习到了数学知识,而且从思想上也得到了培养、熏陶。在课堂教学中,小组之间,或个人之间的竞赛,是最常用的竞赛方式。在整理和复习表内乘法时,教师设计了一个玩扑克牌的游戏,即两人一组,每人1—9共9张牌,每人出一张牌,谁最先说出两张牌的口诀,谁获胜,所出牌归谁,到一定时间,数谁的牌多,谁获胜。通过这个竞赛游戏,让学生更能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加强记忆。
三、课堂游戏的组织实施
1.设计明确的目 标是关键
通过游戏辅助完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任务和计划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也是决定游戏是否有效的关键。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并获得真实的提升。在游戏过程中,要做到不忘初心。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以七巧板、玩具等不同的道具为材料开展游戏,通过巧妙的设计提高了游戏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明确自己的目的,通过多样化的游戏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物体和图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认知。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会有意识地询问学生:“同学们手里拿的文具盒是什么图形?桌上用小棒拼凑的又是什么图形?”通过教师的询问,学生就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获得认知,达到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目的。2.趣味性和生动 性是有力 保障
教师必须明确的是游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和优势就在于其具备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更进一步说,游戏化教学就是利用游戏的形式完成教学,而游戏具有十足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对小学生有充分的吸引力,这是游戏化教学能够赢得教师认可与肯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要让小学数学课堂能够拥有更大的乐趣,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例如,在《可能性》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安排了抽奖的游戏环节。首先,教师来到讲台,并将一个用来抽奖的不透明箱子放在讲台上,告知学生将要在箱子里放入红、白、黑三色的小球,挑选几名学生到讲台上抽奖。游戏的具体规则是,一名学生在抽取小球后需要将其重新放入,抽到同一中颜色的学生要站在一起,最终同一种颜色最多的学生为游戏的赢家,能够获得一定的奖励。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投入的小球个数是不固定的,可以是三个红球、两个白球和一个黑球,也可以是三个红球、三个白球和三个黑球。教师通过对小球的控制,能够改变学生抽奖的可能性。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以在改变小球数量后询问学生:“同学们,现在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台上的同学你们对此有没有意见?”教师的提问就是在指明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可能性。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善于调节活动的气氛,利用提问、激励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抽奖这个形式对其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再加上奖励的刺激,能够让学生获得充足的乐趣。这就保证了游戏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使课堂游戏的有效性得到提高。3.利用编组的形 式提高游 戏质量
教师应该意识到游戏是一个团体性的活动,组织团体游戏能够加强游戏的互动性,让学生在充分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以此提高游戏教学的质量和效力。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编组的形式开展游戏,要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游戏中,引起学生的充分交流与互动,让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和谐与轻松。例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法时,教师编排了一个快乐加6点的游戏活动,教师讲清楚游戏规则后,请小组示范,然后是小组游戏,游戏一开始,课堂上马上活跃起来,每个小组都尽情地投进入到游戏活动中,有的同学在抽数卡,有的同学在计算数卡上的点数,有的同学在做记录,还有的同学在做小老师,就连平时最不喜欢讲话、成绩比较差的几个同学也是那么认真!在此过程中,教师组织所有学生参与到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合理分组,完成不同的分工,加强了学生的交流,也提高了游戏的趣味性,进而提高了游戏教学的质量。4.选择山区实惠 实用的特 殊道具
农村小学有一些特殊的道具可以为我们的教学增添色彩。如:教学低年级数学时可以用竹棒、豆子、玉米辅助数数和拼图。“农村劳动就是天然的课堂”针对农村孩子的特点,设计一些农村孩子感兴趣的游戏。在《分数的认识》我给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不同的东西,有玉米、南瓜、果子、树叶„„让学生自己分给同学。看看自己带的东西能平均分给几个同学,东西是一份一份的分给同学,还是把一整个分成几份给同学的,经过游戏活动,学生很快就认识到了什么是分数,如何把一堆或一整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整个游戏活动中,运用农村孩子特有的认知经验,每一个学生都敢说、想说、抢说,营造了积极探索、主动求知的氛围。
11.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一
【关键词】自主探究 高中物理
传统高中物理课堂上,学生往往都是被动的接受者,很少有人能主动学习物理,更不用说相互之间探讨问题,属于典型的被动式接受学习,非常不利于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标准要求,高中课程教学中要倡导自主、探究与实践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创造”,逐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与能力。由此看来我们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维和主动学习物理的能力 。
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尽可能地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研究和领悟得出的结论,从而达到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定位于突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现的,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通过自主探究式、分组合作式、课堂讨论式学习,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自主,课堂教学体现自主,课后作业形成自主,从而达到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物理探究既是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物理学习的方式之一。物理探究应该以教师启发学生体验和局部探究为主。探究教学可以对传统讲授式教学进行改进,更能让学生体验物理活动的魅力,真正领会物理的思想和精神,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在教学中使用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符合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自主探究式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团体协作和探究的机会,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习物理的行为习惯。要想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求教师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促进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全面交流和互动。作为教师不仅要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还应该熟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尤其是能够丰富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兴趣的相关素材和案例资料;其次要求教师平时注意案例素材的积累,在课堂上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再次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通过巧妙的提问,来活跃课堂气氛。
为了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能够体现上述效果,以下方面的努力不可或缺:
一、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定位于突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二、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现的,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课前预习,培养自主,课堂教学,体现自主,课后作业,形成自主。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归纳总结的方式,学生从围观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完成教学任务,在探索过程中研究和领悟得出的结论,学生享受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提升,从而达到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才能成为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让高中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终身发展,势在必行。
四、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能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分组布置前置作业、小组讨论、层层设问的方式,分散难点,师生互动、生生讨论、课后翻转,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享受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提升,学生从围观到参与教学活动并完成教学任务,教与学做到有机结合。
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高中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终身发展,势在必行。
教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形成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从扶到放”,循序渐进的转化过程。如果因为初级阶段的艰难与失败而导致教者信心的缺失,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那么学生将永远停留在被扶着走路的阶段,依旧停留在接受学习的区域,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再创造”学习。教师应坚持“宁愿在尝试中失败,不愿在保守中成功”。
立德树人是高中文化课程的重要功能。高中物理课因其枯燥难学而成为最不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学生长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困惑,改变这种状态绝非朝夕之功。高中教育不能功利,应以培养学生态度为核心,形成学生能力迁移,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陪伴学生成长为知识型发展型人才,真正做到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郭玉敏;浅谈自主探究式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2)
[2]赵静;浅谈探究式学习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物理学习与研究, 2016(14)
12.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二
自主探究模式, 就是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通过想和合作、相互帮助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模式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 自己学习, 自己练习, 在中间寻找和解决问题。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团结协作能力。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自主性,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学生仅仅是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想法被动的进行练习, 这儿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进行自主的学习, 并且在学习工程中通过和老师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探讨, 研究, 进一步的提高学习效率;另外自主探究式教学过程式一个开放的过程, 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 既是学习者也是教学者。
自主探究模式的形成了新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 在这一点上就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完全就是下意识的跟着教师在走。然而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中, 重视了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作用, 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探索和发挥。另一方面, 把学生的个体行为变成了集体行为, 能过增强学生发集体感, 团结协作, 不轻言放弃的精神。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换个角度说, 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也促使学生的观念发生了转变, 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获取得的成果, 能够让学生更有成就感, 记住获得知识的过程, 这样才能理解的更深, 记忆的更牢固、深刻, 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也加强了学生自主的意识;另外通过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应用, 加强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 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协作, 不仅提高的学生的能力, 也使教师的知识库在与学生的探索和交流中得到更新。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多项调查研究的报告中都达到共识的一点, 学习兴趣式能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的大学生中劝很多人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的一个愿意就是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 可以看见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限制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也就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因此, 要重视学生的兴趣,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在自主探究模式教学中, 确定目标是关键,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确立好目标, 学生在围绕这个目标而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有了相应的目标和和导向, 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有了自主学习, 主动发现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潜能, 最终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要求。体育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互动形式, 体育课堂上的互动就是通过学生和老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产生的相互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场地、器材的布局与设置, 让学生能够很快的找到兴趣点, 多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自己的机会,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另外教师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 与学生保持一样的积极性, 与学生保持一致性, 让学生在学习中多进行互评和自评, 找到优点, 也发现不足, 当练习有了一定的效果, 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总结, 促使学生有进一步提高的信心。
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习惯是随着特定的情绪刺激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经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形成体育学习习惯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我们要通过自主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 来促进他们的良好习惯养成, 为今后的各个方面提供参考和帮助。
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是在新形势下一种具有极高的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完全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榆次同时在实施自主探究模式的过程也要注意一些相关的问题。例如, 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 不被完全统一的大棒哄, 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分析, 分层次设置分组、目标以及内容。另外在自主探究模式实施的同时也要注意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控制。总之, 教学中要有法可循, 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为以后的各项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晖.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建筑排水教学为例.宁德师专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2]杨永欣.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的最佳模式.教育探索, 2002.
13.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三
关键词:新课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
过去的语文教育是专制的教育, 教师霸占讲台, 教师讲授, 学生接受, 这种教育方式无疑是被动消极的, 首先, 教师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千篇一律的教法使学生乏味, 教师教的辛苦。其次, 学生被动接受, 成绩得不到有效提高, 没有学习兴趣, 长此以往学习能力差, 只知道教师给出答案, 记笔记, 背诵要点, 不知思考, 对思维能力的提高毫无益处,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新课标提出了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既提高了学习效率, 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 自主探究模式逐渐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可, 成为一种教学风尚。初中学习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是学生长身体长智慧的重要时期, 初中的语文教学不仅能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 还能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自主阅读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的内涵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 内涵
所谓自主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自己的试探与求索、总结与概括, 获得经验与体验, 发展智慧与能力, 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实践活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有四个基本要义:一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二是以学生的自主、能动和创造为基本特点, 三是强调学生自主建构, 四是强调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和动态性。以上述基本理念为依据构建的教学模式即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国外, 不少学者对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进行过探究, 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流派, 如布鲁纳的发现法、萨其曼的探究训练模式、施瓦布的生物科学探究模式, 等等”。
自主探究阅读教学, 是在阅读教学中以自主为原则, 以有效方法为条件, 在探究精神支配下, 通过教师与学生与文本主体间的对话,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质疑能力和探究意识的一种动态的教学过程。
(二) 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实施的过程
语文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课前预习、课中指导、课后复习。因为其本身的特点, 所以要求积累的知识较多, 实践性也较强, 所以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很关键, 活动前指导, 活动中交流, 活动后评价, 才能保证自主探究教学的正常施行。
课前: 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指定阅读篇目。在语文阅读学习中, 课前预习至关重要。学生的课前预习能为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了解文章思想感情奠定基础。语文阅读的学习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所以在预习前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效的预习, 掌握预习的方法, 是学好知识的前提,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语文自主探究阅读的课前预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 阅读材料, 对阅读材料的大意有自己的体会, 即感性认识;第二, 总结文章的主旨、艺术手法等内容;第三, 总结对文章的初步理解, 即文本解读。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 可以使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防止填鸭式教学的产生, 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印象深刻, 提高学习效率。
课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种探究不是对学习的所有内容都进行探究, 而是在该探究的地方实施探究。在该探究的地方, 教师进行有效的提问, 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生按照教师的提问以及提示积极进行探究, 由表及里的进行学习。教师的提问应讲究艺术,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不可提出过难的问题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自主探究外, 还可以在适当的内容上以小组探究的形式进行, 学生可互相交流经验、感想等, 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
课后: 鼓励学生课外学习, 课后探究。语文的学习是积累的过程, 不仅仅是课堂的学习就一劳永逸, 对课堂之外的阅读要重视积累, 语文的学习讲究整体性, “听说读写”四位一体, 所以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之外可做适当的拓展延伸, 由阅读延伸到读写等, 增强语文实践性, 既提高了语文素养, 又提高了学习成绩, 一举两得。
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语文阅读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 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教师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引导和提示, 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 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与以往相比, 新的语文观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工作, 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借此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也可由此及彼拓展到多种层面、多种文体, 此外, 语文知识具有较强的生活性, 教师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对文本的理解, 也可用讲故事、戏剧表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投身语文阅读学习中, 兴趣大增, 事半功倍。在此期间也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强化自主意识。自主是形成能力的前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以文本的情感体验也需由学生自主完成, 教师只能起到“引导”作用, 应学会“放手”, 切不可喧宾夺主, 代替学生完成体验, 使学生与阅读文本相剥离, 只有“自主”, 从自身知识结构、情感体验出发, 才能产生阅读兴趣,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其次要弘扬合作意识。尽管我们要强调“自主”意识, 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的差异, 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合作意识, 学生之间交流不同的体验产生出的思想碰撞往往是知识的创新和互补, 所以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在合作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要培养探究意识。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情境,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 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也更有目的性, 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下培养积极思维,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和所要探究的内容相联系, 这样学生才能印象深刻, 提高学习阅读积极性。
(二) 教师的巧妙引导是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的关键步骤
自主探究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不是所谓的让学生探究就与教师无多大的关系了, 相反, 它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更高,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指导, 学生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 让人措手不及, 所以教师应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对文本进行透彻的分析, 然后进行巧妙的引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启发引导, 循循善诱, 层层深入, 有计划、有条件的逐层展开。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 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 对《范进中举》的讲解, 就可以通过图片观赏、视频播放的方式, 让学生清晰了解范进中举后疯癫的状态、更加痛恨科举制度的罪恶, 进入批判的教学情境。
三、实施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要注意的问题
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在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广泛施行, 但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把握好自主探究的度
自主探究也要掌握好“度”, 防止过犹不及, 要恰到好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控制深浅和掌握全面。
一要控制深浅。所谓“深浅”是指阅读探究的难易程度, 太难的话就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让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 容易产生挫败感。太易则不利于能力的提高, 所以需要教师能掌握好度, 量体裁衣。具体操作过程中, 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因材施教, 即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所要教授内容之间的关系, 采用正确的方式;二是层层深入, 即在引导学生思考时, 从简单、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 学生解决后再一步步加大题目的难度, 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 和已解决的问题之间建立起联系, 或从学生已知的地方入手, 由已知推导出未知, 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工作。
二要掌握全面。所谓的全面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仅仅拘泥于文本内容, 要根据文本的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 从而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 分析问题更加全面, 理解、彻底“吃透”文本,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 在细节上进行完善, 阅读的讲解切记表面化, 学生云里雾里, 不知所以然, 考试时更容易丢分, 所以要“吃透”, 二是要学科之间相联系, 语文是一门百科全书, 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密切,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把语文阅读与其他学科相联系, 或许就会产生“化学反应”, 迸射出思维的火花。这里的“全面”教师不应断章取义, 不可所有的问题都拿来自主探究, 只能用于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上, 如果所有问题都拿来探究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倦心理。
(二) 完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过程评价主要应以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表现为主, 即在一定的评价体系指导下, 按照三个阶段的要求, 对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不只是看中结果这一表面化的概念, 要找出缺点, 加以改进。这不仅具有诊断、导向、激励作用, 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教学水平。该模式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阅读成绩作为参考, 结合学生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文本难度, 实际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考量, 使多种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 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 由于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一个新生事物, 更待发展和完善, 所以对其模式的评价体系仍然在艰难地探索中, 不能急于求成, 需要后来人加以继承和发展, 推动语文阅读教育事业的进步。
四、结语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形成学习能力。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不但能培养语文的阅读能力, 更是在探究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 让学习充满乐趣, 在轻松的氛围里学习到真本领, 开阔视野, 拓宽知识面, 摒弃死读书、读死书的被动学习方法, 让学生从痛苦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 从而爱上语文课, 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刘立青.初中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2]徐翠梅.浅析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J].语数外学习, 2012 (12) .
[3]语文课程标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4]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 1997 (7) .
[5]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魏明宠.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教育, 2003 (4) .
14.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四
关键词:自主学习;中学体育;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自学能力培养及主体地位也愈发重视起来。而自主学习更是所有学习方法中效果最直接也最为科学的方法,只有学生发挥主动性,参与到教学当中,才能有效提高成绩,使学生的整个精神面貌及身体状态都得到相应的改善。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更是如此,若是运用得好自主学习,不仅能够快速达到理想的体育教学目标,还能够培养学生自我探索、思考及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精神。
一、自主学习模块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民主性原则
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指导式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此,中学体育教师就需要端正自己的姿态,站在正确的角度来履行自身的体育教学事业。而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融入学生集体当中,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自主性原则
体育的项目类型及形式都相对较多,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大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体育学习项目的选择权教师应当给予尊重,并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体育兴趣爱好,以此为基础展开体育教学,才能使学生充分提高自身体育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针对性原则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所以在同一个体育项目教学中学生所呈现的体育素质也存在一定差异性。为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体育素质的了解,继而做出相应的指导性教学,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模块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一)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若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教师还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例如,在教学田径运动相关课程前,教师在课前可事先进行调查提问:本节课同学们对于田径运动这一项目有多少了解?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更喜欢的体育考核方法是什么?紧接着,当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后再进行备课。如此让学生自行设计的课堂教学便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意识自然而然地被提高。抑或是通过“一主多辅”的体育教学模式,在课堂的前半部分,让学生根据课标规定进行基本知识学习,而后半堂课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进行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
(二)开发学生喜欢的游戏教学
在升学压力下,在中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大都只是传授一些技术技能型的动作,难度较大。尤其对女学生而言体育课难度较大,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相互学习能力的丧失。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大胆开动脑筋,进行创新抑或是让学生提出建议,开创出学生所喜欢的游戏教学,如此方可积极调动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例如,在原有的体育教材上,教师可以积极开发体育教材的多重功能,如一球多用、一绳多用等;也可改变运动项目的内容,如简化项目考核方法,降低项目难度等;抑或是教师也可积极引入新兴的运动项目,如瑜伽、网球等。此外,根据学校的条件,教师还可以将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开发,例如,太极、五禽戏、抖空竹等开发成学生所喜欢的教学;还可以将女学生较为喜欢的健美操教学、韵律操等带进课堂。如此不仅丰富了中学体育课程资源,更有利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充分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体育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发展皆不一样,有的学生悟性高对于体育兴趣浓厚,体育自主学习自然热衷,而有的学生动作反应较慢,体育兴趣不高,所以怎么学都学不会。但是无论如何,教师都应秉承一视同仁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差异性存在,才能让不同的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敢于提出质疑,大家共同商讨适宜的又符合大家共同学习的体育课堂,这样才能有效创设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都能平等受益,体育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学生才能彻底放开自己的大脑和手脚,敢去尝试体育、敢于说出自己喜欢的课堂,最终将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和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兴趣爱好等来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而有必要将自主学习模块更好地运用于中学体育教学当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兴趣,还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等来展开有效的教学,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体育技能技巧的同时,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础,最终形成终身学习、终身体育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震伟.例析自主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5:22-24.
[2]朱玉莲.探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策略[J].才智,2014(9):30-32.
【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荐阅读:
浅谈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10-15
浅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06-29
论PPT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11-08
浅谈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08-10
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7-06
现代信息技术在聋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09-21
谈海莲的论文《游戏教学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1-01
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12-01
试论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要素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