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电影和书籍(共11篇)(共11篇)
1.人格心理学电影和书籍 篇一
班级:物电11级2班
姓名:杨慧
学号:1109030220 学习人格心理学的感受和体会
在学习《人格心理学》之前,我对人格的理解几乎是片面的,琐碎的,但是从我参加第一堂人格心理学开始,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对心理学的浓厚的兴趣,对人格心理的理解与认识更加深入和系统。懂得了人格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个体差异。并且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教授之下我知道了几大心理学大师对人格的理论总结,并深入学习了人格心理学,从19世纪至今,共8大理论体系,分别是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质论、交互作用论生物学论、行为学习论、人本主义与认知论等等。我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就是弗洛伊德和荣格对梦的阐述与解释。
梦,最普通的一个特征就是怪诞。在一个主题单一的、似乎是连贯的梦里,你的大脑就可能构思出一种情景。人的视觉所见变成梦,人的听觉所闻变成幻想,人的性欲冲动变成神经官能症。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我们最早的精神意象和史前冲动的载体。因而梦就是认识思维起源的门户,它不仅涉及个人的生活,而且涉及整个人类的生存。弗洛伊德这样解说梦:“做梦就是向做梦者初始状态回归的典型,童年的复苏,也是制约童年本能冲动的复苏的典型,而且还是一种 以利用的表达方式的复苏典型……梦保存的思维遗迹远远超过了 们的想象所及。”
一个学期下来,除了学习厚实的理论基础之外,最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习了人格心理学,对我最大的改善是做人做事上面,一个人的好与伟大是不需要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被别人看到的,所以,在这里只想一下自己的不足以及人格心理学对我的影响。学习了人格心理学后我对我自己的缺点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及深刻反省,记得不知道谁说过中国人的最大劣根性其中一个就是爱面子,不敢承认错误,因此,我认为清楚了解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改善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当初,选择心理学,就是为了想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达到更加好的状态。
第二就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在写人格论文的时候,了解了许多关于治疗的方法,然而,对我影响最大,最有启发的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适时地应用,更加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个人就可以更加平静客观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学会了宽容。
一个学期在不知不觉中就要结束了,在这里要感谢吴老师的教导,这门课程的收获远胜于我笔下的言词,更多的体会未能表达出来,但是我相信从《人格心理学》课程学习到的东西将会受益终生!
2.人格心理学电影和书籍 篇二
关键词:老年淋巴瘤患者,人格特征,心理护理
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同时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严重疾病。老年淋巴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恶心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使得老年人恶心肿瘤, 特别是老年恶性淋巴瘤的比例逐渐增高[1]。据文献记载, 有40%左右的肿瘤患者有明显心理应激反应或心理障碍[2]。心理护理对于减轻肿瘤患者的心理负担, 使患者摆脱情绪困扰, 提高生活质量,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对50名老年淋巴瘤患者和50名正常人进行了测试。分析人格特征与淋巴瘤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住院的老年淋巴瘤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69~82岁, 平均 (75.3±5.7) 岁, 文化程度:7例大学, 18例高中, 14例初中, 6例小学, 5例文盲。所有患者均已确诊。对照组, 男26例, 女24例, 年龄67~83岁, 平均 (74±7.5) 岁, 文化程度:5例大学, 19例高中, 12例初中, 10例小学, 4例文盲。无合并危及生命的疾病, 精神正常。两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EPQ进行调查, 根据4个分量表, 即内外向 (E) 、神经质 (N) 、精神质 (P) 、掩饰 (L) 计算标准分。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EPQ调查结果
观察组P分和N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E分低于对照组, 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L分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淋巴瘤患者较正常人更加内向, 精神不稳定。具体结果见表1。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两组性格特征比较
淋巴瘤患者的性格特征以内向型居多为62%, 其中不稳定型所占比例较大占46%, 正常老年人以外向居多为66%, 其中情绪不稳定者仅有5例 (10%) 。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具体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老年淋巴瘤患者的人格特征
有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老年淋巴瘤患者大多数为内向型性格, 情绪不稳定。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处理应急源的方式有性格特征决定, 性格因素引起应激, 继而引发机体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从客观上说明了性格特征与心理、生理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不良的情绪通常有不良的性格引起, 而良的情绪将会导致病情反复, 并有可能加重躯体症状。恶性淋巴瘤患者存在恐惧、紧张、焦虑或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 这些不良心理反应对患者的疾病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行干预。掌握老年淋巴瘤患者的性格特征, 在对其治疗的过程中, 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消除不良性格特征对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促进淋巴瘤患者尽快尽早的缓解病情, 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3]。
3.2 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3.2.1 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心理特点
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衰减, 对自身状况比较悲观, 心理上突出表现为无价值感和孤独感, 非常希望被重视, 被尊重。虽然老年人的记忆功能减退, 但对长期记忆较好, 经常回忆过去, 不愿意面对现实。因身患淋巴瘤, 极易产生悲观、失望、抑郁的心理, 情绪低落。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命不久矣, 不愿意积极的配合医师进行治疗。有的老年人担心自己的疾病会给家里带来经济问题, 认为自己不但不能为家里人做什么还要成为拖累, 每天心事重重, 忧郁悲观, 拒绝介绍治疗。
3.2.2 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老年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忘、眼花、耳聋等老年症状,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于老年人接触时要有耐心、细心、不怕麻烦, 一定要注意语言和态度。老年人一般都害怕孤独, 渴望被尊重, 护理人员要专心倾听、耐心陪伴。并且多鼓励患者家属前来探望, 多与老人交流, 减少孤独感和被遗弃感。针对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该鼓励老年人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热情的与他们交谈, 耐心和蔼的教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告诉他们肿瘤虽为难治之症, 却非不治之症。鼓励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肿瘤长的不同位置, 进行手术、化疗、放疗, 争取延长或保持生命。护理人员要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根据个人特点, 制定合理的心理护理计划, 实施相关的措施。帮助老年人克服生理功能减退带来的不便, 减少老年人的心理压力。在老年人对自己的疾病没有信心、表示绝望, 拒绝接受治疗时, 护理人员不可强制和责难, 要有耐心, 有耐性的解释, 缓解患者的悲观情绪。主动的和老年人患者谈心, 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 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给与安慰, 减少患者的心理痛苦。有的老年人喜欢回忆过去, 这事护理人员要有耐心的倾听, 对于他们过去的成就给与肯定, 是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贡献, 重新认识自己, 评价自己, 改善心理和情绪, 乐观积极的面对人生的最后阶段。对于老年患者出现情绪不稳定时要保持镇静, 正确引导, 不可态度过硬或回避, 要理解患者的一时之过, 并鼓励老年淋巴瘤患者之间相互交流。鼓励亲人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如经济, 家庭等。
从医学模式上来看, 人是一个整体, 真正的健康, 不仅指身体上而且包括心理上。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现在医院护理中, 心理护理已成为现在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淋巴瘤患者有特定的人格特征,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针对性的帮助患者缓解精神、心理压力。临床实践证明, 护理人员热心接待, 重视健康教育, 良好的语言表达, 可以使绝大多数患者能够正确面对事实, 认识到凭借现代先进的医疗手段, 淋巴瘤还是有可能治愈的, 鼓励满足患者的感情寄托及心理需要, 使患者建立起与疾病抗战的心理准备, 对未来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 熊蓓, 陈燕.老年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6, 19 (5) :276-278.
[2] 黄芳.不同年龄阶段肿瘤患者的心理及护理体会[J].柳州医学, 2012, 25 (4) :230-232.
3.人格心理学电影和书籍 篇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和人格因素相关性研究
本研究选取<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山东大学级全体新生(6976人,男4378人,女2598人,年龄17-20岁)进行了测试结果分析,探讨两量表间的相关性.经研究发现心理健康量表的`12维度与人格量表中的活跃、坚韧、处世态度、重情相关性较大;从典型相关所提取的七对典型变量来看,这七对的典型相关系数都是显著的,且前三对典型变量贡献率较大.<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与<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 者:吴少怡 王瑞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 刊 名: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 年,卷(期): “”(4) 分类号:G444 关键词:心理健康 人格 社会退缩 依赖 mental health personality social withdrawal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4.人格心理学电影和书籍 篇四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后,分析了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等,以求通过大学生这一观众群体来了解我国电影观众的特性和电影文化的现状,分析我国电影产业面临的问题,并为探寻可能的出路提供依据。
【关 键 词】国产电影 电影院 电影文化 大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业余生活时间逐渐增多,休闲娱乐内容也日益丰富多样,电影作为一项雅俗共赏的娱乐活动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而在电影观众群体中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同时因其兼具了电影的艺术与商业双重身份所延伸出的艺术探索和轻松娱乐两种相对典型性的受众心理特点,研究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观影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了解当前众多电影观众的特性。为此,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群体收看电影的具体情况,并加以分析和探讨。
本次调查在今年四、五月间展开,为期约三周时间。考虑到研究成本和操作的可行性、便利性,随机选取了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五所大学,共发放了调查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2份,回收率为93.8%。其中男生178人,占42.2%,女生244人,占57.8%,女生略多于男生。
具体调查主要由选修《大众传媒文化》课程的部分同学实施。采用的调查方式以书面问卷调查为主,同时也结合了网络调查等形式。
调查的主要内容围绕着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度、喜好度、观影动机、观影途径、观影行为及对电影的认知、评价、态度等几个方面展开。下面就这次调查结果做分析。
1.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较多,喜好度颇高
本文对大学生电影接触度的调查,在对调查结果汇总梳理后发现,6.5%的大学生最近一个月来一部也没看,53%的大学生看了1—5部,29.1%的大学生看了6—10部,而看了10部以上的占11.3%,中位数是5部,可见,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程度相当高。
就大学生对电影的喜好度而言,回答“非常喜欢”的占23.7%,“比较喜欢”的占51.4%,二者合计达75.1%之巨,回答“一般”的占22%,表示“不太喜欢”的有2.6%,没有人“很讨厌”。这表明了电影这一集娱乐休闲、教育科普、艺术品味等于一身的文化艺术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明显的受喜爱程度。
从性别分析来看,男女之间在电影的接触度和喜好度方面差别不明显。
2.大学生看电影主要出于娱乐放松的目的,不少人也看重其艺术性,为精彩的经典情节而看
在被问到看电影的主要原因时,有51.9%的被调查者回答“娱乐放松”,此外,“为精彩的经典情节而看”占43.8%,“为大片新片而看”占30.6%,为了“丰富见识或感悟生活”的占26.5% ,为了“关注自己喜欢的明星”的占28.2%,“为学习外语”占13.7%,“其他”占0.9%。因此,大学生观看电影的最主要动机为“娱乐放松”和“为精彩的经典情节而看”,这也可以概述为娱乐性是大多数大学生看电影的动机,而艺术性也是一个被看重的电影元素。娱乐放松与艺术享受,也正是电影的商业与艺术的双重特性所延伸出来的受众观影动机的反映。
3.从喜欢的电影类型与电影产地来看,呈现集中化态势
对“您所喜欢的影片类型”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最喜欢的影片类型依次是喜剧片(51.9%)、动作片
(47.4%)、爱情片(42.4%)、科幻片(28%)、动画片(27.5%)、文艺片 (25.1%)、故事片
(23.9%)、悬疑惊悚片(23.7%)、战争片(19.7%)、历史纪实片(13%)。可见,从大学生所喜欢的电影类型上看,喜剧片、动作片、爱情片在观影群体中呈现集中化趋势,三者所占比例均在五成左右。喜剧片在大学生最喜欢的影片类型中占据了首位,这与大学生观影的动机密不可分。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大学生看电影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娱乐放松,而喜剧片正是以或诙谐幽默、或搞笑另类的风格满足了他们的这一观影需求。
通过性别分析,发现男女之间在最喜欢的影片类型上差别较大。就男生而言,他们最喜欢的影片类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动作片(64.6%)、科幻片(44.9%)、战争片(40.4%)、喜剧片(40.4%)、惊悚片(30.9%)。而女生最喜欢的影片类型依次是喜剧片(60.2%)、爱情片(53.7%)、动作片(34.8%)、动画片(32.4%)、文艺片(27.5%)。这与男女两性的心理特点直接相关,男性相对而言更加侧重追求视听美感的享受,对恢宏大气、场面壮观的动作片、科幻片、战争片更为青睐。而女性则更加侧重寻求情感寄托,感情细腻,偏于感性思维,自然对喜剧片、爱情片、文艺片情有独钟。
关于大学生对电影产地的偏好,调查显示,美国电影最受喜欢,占51.4%,其次是欧洲,占22%,港台,占20.9%。接下来依次是中国大陆(16.6%),韩国(14.7%),日本(7.8%),其他(1.4%)。显然,中国大陆电影并未得到大学生的推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分性别来看,男生对于欧美电影较女生更为喜欢,而女生对于韩国等亚洲地区的电影比男生更喜欢些。其中,男生中66.9%最喜欢美国电影,女生为34.8%;26.4%的男生最喜欢欧洲电影,女生为18.9%;而对于韩国电影,男女之间比例相差有一倍强,男生为8.4%,女生为19.3%。这种差异与不同国家的影片在风格和类型上明显不同有很大关系,欧美电影中科幻片、战争片相对较多,对男生有吸引力,而韩日则爱情片较多,对女生吸引力较大。此外,也与大学生在观看电影时所注重的因素有较大关系。
调查显示,影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情节(72.5%)、题材(45.5%)、演员(42.9%)、视听效果(41.5%)、思想性(35.8%),此外为导演(6.6%)、票房(5%)、获奖(2.6%)、其他(0.9%)。应当说,从整体上来看,欧美电影在情节设计、题材选取、演员角色塑造、制作水准以及所彰显的思想内涵方面都较我国大陆电影有客观的优势,再加上美国电影以及香港电影多年来一直处于一个系统和完善的电影工业循环之中,己经开拓了较为稳固和良好的受众市场,他们在大学生中的受喜爱是不难理解的。
在“视听效果”、“导演”与“演员”方面,男女之间差异明显。其中,53.4%的男生更注重视听效果,而女生为32.8%;因导演因素而去观看电影的男生为11.8%,女生为2.9%;在演员于影片的吸引力方面,女生为52%,男生为30.3%。这说明了男生更加注重电影的视听效果,对恢宏大气、场面壮观的影片更为青睐,而女性更侧重于寻求情感寄托,偏于感性思维,对韩国电影以及好莱坞电影中所涌现出的俊男美女、好莱坞巨星更为追捧,她们当中有一部分人是追星族,因此在观看电影时也更为注重演员等个人因素。
4.通过网络观看电影成了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首选,去电影院的比例很少
随着媒体的日益发展,人们观看电影的方式与途径也日趋多样化。在被调查对象中,最经常观看电影的途径是通过网络,占84.8%;其次是通过电视(上的电影节目),占19.2%;再次为去电影院观看,占15.4%。另外依次是“在教室看”(9.5%),“VCD或DVD”(8.1%),“其他”(0.5%),“录像厅”(0.1%)。通过性别分析,通过电视(上的电影节目)来进行观看的差异较大,男生为12.4%,女生为24.2%,其他差别不大。这与女性为电视媒介的主要观众直接相关。
可以说,网络时代已经到来,大学生作为网络媒体的重度接触者,通过网络观看电影渐成潮流。这与网络的普及性、便捷性、共享性与经济性有很大关系。电影院作为一种传统的观影方式,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选择去电影院观看电影的比例只有15.4%。在被问到“您最近一次去影院看电影距离现在有多长时间”时,回答“1个月内”的占23.7%,“1-6个月”的占24.4%,“7-12个月”的占10.2%,“13-24个月”的占5.5%,“24个月以上”的达36.3%,男生回答“24个月以上”的比例更是高达43.3%。这说明许多人长期地远离电影院,几乎不去电影院看电影,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美国电影业的发达与其有庞大的青少年观众群是分不开的,为此我国电影业有必要加强营销,吸引更多的人前往电影院看电影。
在“影响您不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主要因素”的回答中,“票价高”的占44.3%,“有其他渠道(网络)可看”的占43.4%,“没时间”的占23.7%,“没兴趣”的占16.4%,“交通不便”的占15.9%,“其他”为4.5%。其中,女生中有52.5%是因为票价高而不去电影院看电影,50.6%的男生是因为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观看电影。可见,票价高与网络上影视资源获取的便捷性、经济性是大学生不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毕竟是无经济收入的纯消费群体。
关于大学生所能接受的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票价问题,15.2%的被调查者认同5元以下,19%接受5-10元,回答“10-15元”的有23.7%,“16-25元”的占15.6%,“26-40元的”占21.3%,5.2%的被调查者接受40元以上的电影院票价。接受15元以内的比例为57.9%,其中,女生选择15元以内的比例为65.2%,远高于男生的47.7%,而选择16元以上的男生比例要高于女生,男生为52.3%,女生为34.8%。这说明女生对价格高度敏感,如果降价将有可能吸引不少的女性观众。
关于去电影院观看电影的原因,调查显示,因“约会需要”的占36.7%,“影片本身的号召力”占33.4%
,“感受好莱坞大片的视觉冲击”占26.5%,“打折/赠票”占21.8%,“关注参演的`明星”占15.6%,“常规的文化/社交消费”占13.5%,“好友推荐”占11.8%,“其他”为4.5%。除“打折/赠票”与“关注参演的明星”项,男女有一定差别外(女生中有29.5%的人是因为有打折/赠票,男生为21.7%;11.2%的女生是因为关注参演的明星,男生为7.3%),其他选项男女间差别不大。调查结果说明,由于约会等社交需要是大学生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主要原因,由于电影本身的因素(包括视听效果),也是重要的原因。而打折、赠票等价格因素,吸引女生去电影院的比例较高,不少女生也会因为电影中有喜爱的明星而去电影院观看。
大学生除了观影的途径主要以网络为主之外,他们对最新电影资讯的了解也大多借助网络,占67.8%,其他为报刊杂志(44.3%)、听别人说的(28.4%)、电视(21.3%)、电影海报(20.6%)、广播(2.4%),另有1.9%的被调查者不关注。就男女性别分析,除通过电影海报项有一定差别外(女生25.4%,男生14%),其他比例趋于一致。可见,对于电影资讯的宣传渠道,可以考虑更多地倾向于网络媒体。
5.大学生观看电影的行为调查
在“您一般会和谁一起看电影”项的调查中,63%是与朋友同学一起,33.9%是约会男(女)朋友,6.9%是陪同父母长辈,5.5%是一个人去观看,“其他”项为1.7%。整体而言,大学生较多地与朋友同学和恋人一起看电影,电影成了一种聚会或约会,增进彼此的感情的方式。而陪同父母长辈一起看电影的情况很少,究其原因,一是大学生在家时间不长,有时间上的局限性;二是在观看口味与类型上出现代沟;三是在电影市场中较少老少皆宜的影片。相对而言,女生较男生更倾向于与朋友同学一起(女生为67.2%,男生为57.3%)、陪同父母长辈,而男生则较多地为约会恋人(男生为39.3%,女生为29.9%)或独立看电影。
关于大学生对观看外国电影的原配音选择上,76.8%的被调查者选择原音观看,10.7%选择中文配音,其他则持无所谓态度。大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好,在观看电影时颇为看重那种原汁原味的氛围。
6.大学生对电影的认知、评价和态度
关于电影在哪些方面对大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回答“改变看待事物的角度(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占59%,41.2%的被调查者认为看电影对他们平时行为处事的方式态度有影响,回答“时装时尚方面的导向”的占31%,“语言”占24.6%,其他为5.2%。男女间除“语言”项无明显差异外,“改变看待事物的角度(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男生为53.4%,女生为63.1%)、“平时行为处事的方式态度”(男生为35.4%,女生为45.5%)和“时装时尚方面的导向”(男生为26.4%,女生为34.4%)方面均有一定差别。随着西方电影的大量入侵,其价值观乃至意识形态也潜移默化地得以渗透,它们将其所宣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形象化、生活化、情感化,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社会化过程还在进行,心理发展具有鲜明的过渡性质,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往往会通过相同认识的共鸣与反差认识的冲击而不断整合与变动。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含色情暴力内容影片的看法较为理性也较为开放,回答“只要对影片的主旨表达有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但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的占52.4%;认为“人大了,自己有判断力了,小孩子还是别看的好”的占27.5%;回答“这是每个人的可选择的权利,没必要禁止”的有12.8%,男生更是高达21.9%;回答“很排斥,但别人看不看与我无关”的占5%,其中男性为3.4%,女性为6.1%;认为“无所谓,偶尔看看,消遣消遣”的占3.3%(男性为5.6%,女性为1.6%);也有不少的人认为应该禁止。相对而言,男生更倾向于接受,而女生倾向于排斥。大学时期正是性成熟和易于模仿的阶段,但特殊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大学生又必然处于性压抑,外在评价与内心感受相冲突的阶段,这种矛盾必须正确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和规范坐标,如果正面引导不够的话,很容易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
那么,中国电影是否有必要学习西方实行分级制呢?38.9%的大学生认为“要分级,这样才能保证未成年人不看到暴力色情的影片”;28.8%认为“不必分级,但要把好关,保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就行”;13.5%认为“反正网上都能搜到,分了也没用”,其中男生高达22.4%;另外18.8%持“无所谓,与我无关”的态度。整体而言,对于电影分级,支持和反对的大学生势均力敌。
7. 结语
从调查结果来看,就像可口可乐、麦当劳一样,西方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电影,也以它不同的生活形态和艺术表现,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占领了我国电影市场相当大的份额,包括大学生这一年轻而重要的受众群体,这是值得反思和重视的。
当前,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愈演愈烈,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冲突日趋明显,我国电影业显然已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电影的渗透和挑战,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面临着全球化浪潮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全方面影响,中国大陆电影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全球化与现代化以及民族化的多重悖论之中”。①可以说,已到了迫在眉睫,必须寻求创新突破的时候了。
近年来,中国大陆本土电影每年生产上百部,但其中大多数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入到国内影院发行,有些被禁,有些由于资金等其他问题所限。而美国和印度等国家每年有上千部电影进入商业运转,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谈我国民族电影业与好莱坞电影的抗衡,无异于螳臂挡车。“‘民族电影’这个概念在中国成为一小部分艺术电影和每年政府投资拍摄的没有票房的‘主旋律电影’的可怜拼凑”。②显然,我国电影产业的出路堪忧。
“美国电影是在工业化的商业机制里运转,中国电影是在计划下的政治体系里运转,少数中国艺术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对于中国电影工业来说没有任何大的起色和良性循环”。③为此,有必要解决我国民族电影业中各个环节的弊病,建立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鼓励个性化电影与商业主流电影共存,减少政府对于电影创作的干涉,重建相对宽松的审查制度,规范电影产业环境,是拯救目前国产电影的必经之路。而将富有我国文化、民族特色的,又有时代感、全球化特性的电影给广大观众,并将我国电影推向世界,提升我国的电影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这应该是我国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①蔡晓芳:《大学生视野中的中国大陆电影调查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69页。
②郭小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电影——一次有关电影的调查报告》,《电影艺术》,期,第23页。
5.心理学经典书籍 篇五
《普通心理学》孟昭兰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
《儿童发展心理学》 刘金花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张春兴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莫雷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释梦》弗洛伊德 商务出版社《梦与人生》 夜未眠著
《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徐光兴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登天的感觉》 岳晓东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石林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心理障碍自疗》 巴巴拉•谢尔等著 刘庆双等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心理治疗基础》 许又新著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认识领悟疗法》 钟友彬著 贵州教育出版社
《行为疗法》 张亚林著 贵州教育出版社
《行为主义》 华生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现代心理学》 张春兴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6.职场心理学书籍 篇六
作者:[美]史蒂夫科恩
内容简介
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生活境况如何,你都有需要同别人达成协议的时候,但很多人不能在交锋中把握关键、掌握主动、争取到最大利益。国际顶级谈判专家科恩教授利用其20多年的实战与教学经验,化繁为简,精选生活情感、职场商务、财产债务、跨文化跨性别、法律争议与难缠的僵局等经典案例,教你专业与创造性地解决各种谈判挑战,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变得游刃有余。
推荐理由
7.心理学书籍推荐 篇七
这本书也是讲实验的,老外写的,更好玩儿。当然,内容不全是心理学,但是心理学为主,封面这个大猩猩图就是特别有名的顿悟实验。以时间顺序,写的生动有趣,而且考证的是比较严谨的,比如斯金纳到底有没有把他闺女放在箱子里面养。
2《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算是畅销书,今年又出了一本完整版。当年在精神病院实习,一开始挺压抑的,后来这本书让我明白要换一个视角去理解患者。对我帮助不小,但是见的患者多了,也知道这本书有的地方写的过于玄了,有虚有实吧。如果对精神病真的有钻研兴趣的同学,可以找一本《变态心理学》或者《异常心理学》的教材看,那是科学严谨的,但是确实没这本书好看。
3《自知心理学》和《一分钟心理学》
这两本都是壹心理网站原创的科普书籍。《自知》因为参与作者比较多,讲的领域跨度也很大,质量参差不齐,可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一分钟》文字不多,但是用图解的方式解读心理问题,一分钟就能看懂一篇,符合现在快速阅读的习惯。虽然很多内容网站上都能找到原文,但是对于壹心理的粉丝来说,还是有很大收藏价值的。
4.《公主向前走》
没错,推荐的第一本书是童话书,可谁规定的童话不能是心理学书籍呢?实话实说,前段时间刚看完。我大学教《青少年心理咨询》课程的老师,自打看过这本书之后,她会对教过的每一届学生都推荐一遍,然后呢, 她每一届看过这本书的女学生里面,都会有那么几个像打了鸡血一样喜欢这本书。内容确实精彩,让人想到《苏菲的世界》,结尾处也和苏菲的世界一样不够完美。
5《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如果对心理学感兴趣,又受不了艰深的术语,可以看这本书。这本书的第一作者是杨治良,如果你遇到一个学心理学的人,注意我说的不是心理咨询,你说你完整的看过杨治良编写的书,他会对你肃然起敬。因为杨治良是国内核心期刊《心理科学》的主编,搞学术的人都知道核心期刊主编的分量。但是这一本书一点不难懂,因为他是一个面向中学生写的科普书籍,内容很通俗有趣,但是不失严谨。
6《乌合之众》
当你看过一些学实验介绍之后,知道了从众实验、斯坦福监狱、服从实验后,再读这本书,你会沉淀下很多东西来,在面对一些历史事件、社会现象,你会冷静地 思考。但是这本书因为互联网的宣传,火的不行,版本数可能都要比《梦的解析》还多,所以不放图了,大家一定挑个读着顺的译本。推荐配套电影,德国人拍摄的《浪潮》。
7.《心理学与生活》
特有名的一本书。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大爱,但可能未必适合大家读,毕竟是按照教科书的角度去写的,所以说选读。这本书让我觉得最好的是他的三观导向比较正。这本书太厚了,大家可以搜索《探索心理学》,那是津巴多主持的一系列视频,和本书算是配套的。
8.《改变心理学的40研究》
大学老师让我们必读的书目。讲了40个重要心理学实验,同样的一个实验,趣味性不如前面提到的两本,但是更专业,想更科学的学习心理学的朋友,可以看这本书。
9《梦的解析》
与《周公解梦》齐名的经典,弗洛伊德凭借此书一炮成名,荣格看了这本书投入弗大爷的怀抱,《武林外传》里检验变态杀人狂的第一题(妹妹参加葬礼后把姐姐杀了)就出自这里。但是,挺不好读的,里面长篇大论太多,而且译本质量参差不齐,我手里的中译本就挺差的。选读。
10《谁会认错?》
这是老版本,前两年中信出版社把书名改成《错不在我》,出了一个新版本。译者都一样。我看完这本书之后,只要给学过心理学的人推荐书,我都会提这本书。因为他很深刻的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会不爱认错,死不认错,一错再错 。看完之后,你会对催眠、司法刑侦、政治决策还有自己的认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11《直视骄阳》
欧文亚隆的经典作品。欧文亚隆是美国心理咨询界的大咖明星。因为他的咨询理念是结合了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所以他的作品哲学味儿特别浓,比如“活在当下”就被他反复强调,而这本书是从死亡角度展开探讨,看完之后你会感觉你的思想性更深一层。
12《爱的艺术》
8.心理学励志书籍推荐 篇八
荣格跟弗洛伊德“分手”之后,沉淀了好几年,思考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有的时候“鸡同鸭讲”,相互之间完全不能理解对方?荣格发现,原来每个人的人格类型是不一样的,我们既是这个世界上普通的一个人,而又是如此与众不同的个体。学习人格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基于荣格的心理类型,现在可以用MBTI测试来测试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人格。MBTI是近来世界上广为使用的一个测验,测验从四个维度考察个人的偏好:
1态度倾向:Extraversion (E) v s. Introversion (I) 外倾/内倾
2接受信息:Sensing (S) vs. iNtuition (N) 感觉/直觉
3处理信息:Thinking (T) vs. Feeling (F) 思考/情感
4行动方式:Judging (J) vs. Perceiving (P) 判断/知觉
二、《天生情人十六种》
这本书呢,是基于MBTI测试的一本书,MBTI测试不仅可以跟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联系在一起,择偶的时候,也是可以起到作用的噢,帮助你寻找最佳恋人。
三、《欣赏你的大脑》
绝对的良心之作啊,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岳晓东博士,也就是《登天的感觉》的作者啦,是心理学向脑科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里面的内容深入浅出,帮你更全面、立体的了解大脑。比如:你知道为什么青少年的情绪难以控制吗?那是因为,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脑发育也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时期,掌管情绪的前额叶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因此情绪容易起伏、易怒,且难以控制。
四、《心灵游戏》
毕淑敏老师的经典之作。里面的游戏都非常经典,适合夜深人静的时候,帮助你认真的探索自己。其中有个生命线的游戏,我做过好几次,每次都印象深刻---你心我心原本白纸,形形色色的人在上面涂抹过痕迹,纸变得斑驳芜杂。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无论你为自己设置的结尾是多么遥远,总有一个尽头。当一个人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我们的生命有结束的那一天,我觉得这是一件幸事。青春是可以稍微挥霍一下的,但要有一个限度。你可以挥霍早春,但不可以挥霍夏天。如果你忘记在春天播种,过了节气,收获的谷粒就无法饱满。 生命线不是掌握在别人手里,它只有一个主人,就是你自己。无论你的生命线是长是短,每一笔都由你来涂画。
五、《害羞心理学》
这本书是菲利普·津巴多的作品,这本书中所描写的社交恐惧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其实身边有社交恐惧症和社交心理压力的朋友一点也不少,害羞其实不仅仅是胆小那么简单,尤其是在中国特有的内敛价值观环境下,有这样心理特征的人越来越多,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内心远远没有外界看到的那么强大,而害羞会给很多人带来很多障碍,所以一定要及时认清自身的特点,了解自己的心理,让自己更加自信、阳光。
六、《怪诞心理学》
你走路的方式会透露出你的哪些性格?为什么女性的征婚广告最好由男性来写?全世界最好笑的笑话是什么?我觉得书籍的立意比较巧妙有趣,讲一些日常不注意的现象背后是什么原理。仅供借鉴,作为入门书籍比较好~因为有趣得让人会一直坚持看下去。
七、《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最有影响的,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对集体行为及社会心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反正作为一名正在研究新闻传博的同学,这本书是必读的大师之作。
八、《犯罪心理学》
本书从心理学观点来探讨犯罪问题,旨在综述和整合近年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用传统的研究取向对他们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犯罪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引导读者全面正确地对待复杂的犯罪行为,以避免对犯罪问题作简单、片面和武断的结论。本书可供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和参考。
九、《我已经够好了》
这真的是一本让我很感动的书,我们总是习惯找自己身上各种各样不好的地方,总把减肥挂嘴边,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广告,好像女生不美不瘦不打扮不化妆都有罪。其实,我们已经够好了。不是你不好,而是那些好你还没看见。喜欢自己是件挺难的事, 因为总会有声音提醒我们“ 不够好”。不够漂亮,不够有钱,没别人的人缘好,比不上人家能力强……一个又一个的“不够好”冲击着我们本就不那么强悍的自信心,让我们慢慢变得自惭形秽,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为什么总是不如别人?难道我生来就是个loser ?”这种将自己视作卑微的感受,便是自卑。自卑中的我们自己瞧不起自己,常常因为一个缺陷,就把自己看成是商场里低价甩卖的残次品,不配被人珍惜被人爱。我们的身体虽然存在于人群之中,内心却早已给自己关了禁闭,在自我营造的封闭空间中,不断反刍着对自己“不够好”的焦虑,直等到有朝一日痛感退去。然而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在我们沉溺于此的时候,还将因此失去些什么。
十、《释梦》
9.色彩心理学书籍推荐 篇九
评分:7
这一类的书都挺有趣,讲一些日常不注意的现象背后是什么原理。
2.《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评分:8.5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最有影响的,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对集体行为及社会心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3.《社会心理学》
评分:7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
4.《引爆点》
评分:7
营销心理学,创业的人也可以看看,产品是如何一夜之间爆发的。什么是时尚,也在里边阐述了。
5.《进化心理学》
评分:8
相亲前必读。
6.《心理学与生活》
评分:9
杂糅了很多门心理学分支在一起,所以每一门都没办法写得很深。不过作为一本入门的教材了解心理学的概况已经很不错了。
7.《说谎》
评分:7
don’t lie to me.
8.《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评分:8
本书和《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我见过心理学书籍里的两个极端。前者只讲HOW,心理学研究是如何做的,所有的研究成果不过是用于讲解方法时所举的例证;后者只讲WHAT,心理学研究有哪些牛掰的成果,所有关于方法和过程的描述不过是用来支持成果的合理性。虽然大相径庭,两本书却同样精彩,都给人以深刻的教益。
9.《睡眠与做梦》
评分:7.4
对梦境好奇的可以看看。
10.《3分钟爱上心理学》
评分:6
适合完全不懂的人看,入门级
11.《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9版)》
评分:8
读了那么多心理学的书,终于读到了一本集大成的书。 我是一边读《心理学的故事》,一边读的《心理学导论》,感觉启发很大。 强力推荐大家去读一下这本书!
12.《社会性动物》
评分:9
《社会性动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仍然是最好的……是一部杰作”(Contemporary Psychology的评价)。本书从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具影响的著作。
13.《怪诞行为学》
评分:8
又一本有趣的经济行为学
14.《别做正常的傻瓜》
评分:8
从心理学阐述经济行为学。
15.《拖延心理学》
评分:8.4
关于拖延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两位加利福尼亚心理学家在她们治疗拖延者的实践中精准地捕捉到了拖延的根本原因,向拖延恶习开刀去吧~
16.《少有人走的路》
评分:8.4
作者是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医生,以他的经历及专业写出来的一本书,看了很有感觉。
17.《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评分:8.8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
18.《影响力》
评分:8.8
心理学类别的畅销书,挺经典的
19.《当下的力量》
评分:8.4
蛮好读的一本书,倾向于心灵启迪。
20.《改变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
评分:8.8
主要是心理研究的实验,比较学术,也很科普。
21.《追寻记忆的痕迹》
评分:9.0
精分类的作品,关于人类对记忆研究上的探索。
22.《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评分:7.8
对成功人士的统计学
23.《直面内心的恐惧: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大人格心理分析》
评分:7.8
如果你是心理学的门外汉,对心理学一窍不通,却想认识人类性格的差异,那么《直面内心的恐惧: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大人格心理分析》所概括的内容和易于理解的叙述方式,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性格心理学”入门书。
24.《生命的重建》
评分:8.3
心理励志畅销书
25.《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评分:7.7
改善两性关系,对了解异性心理有点帮助
26.《拆掉思维里的墙》
评分:8.3
挺热的一本书,也耐读
27.《登天的感觉》
评分:8.1
心理咨询方面的书籍,岳晓东在哈佛大学做的十个心理咨询个案,还不错的。
28.《遇见未知的自己》
评分:8.3
都市心灵励志方面的书籍,教会我们爱自己,以不一样的视野面对世界。
29.《你的误区:如何摆脱负面思维掌控你的生活》
评分:8.0
自我挫败行为及其解脱办法是令人感到头痛的领域。看看此书,也许能为你解答些什么。
30.《身体语言密码》
评分:7.9
10.暑假心理学书籍推荐 篇十
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B.Cialdirli)
"影响力教父”,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工作影响力公司(INFLUENCE AT WORK)的总裁,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先后在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执教多年,现为名誉退休教授。
内容简介:
在这本书中,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6大心理秘笈,正是这一切的根源。那些劝说高手们,总是熟练地运用它们,让我们就范。
在这本书中,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一一拆解他们的招术,学会保护自己以及让这6大秘笈为我们所用。
读过此书之后,定能使你做到以下两件事:一是当你真正的意图是要说“不”时,你不会再说“是”,二是可以令你自己变得比以前更具影响力。
推荐理由:
没有影响力,就没有追随力!
11.心理学考研书籍 篇十一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基础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基础考试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心理学考研必胜全书》(内部资料)
2、教材类参考书
心理学导论: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第4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理查德?格里格:《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忠良、伍新春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孟庆茂、常建华编著:《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治良著:《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心理统计与测量:
张厚粲主编:《心理与教育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日昌等著:《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戴海崎等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
备注:每一学科学员可以其中一本教材为主,再多选择几种版本的辅导教材,或相关的辅导资料,加大复习广度和深度,以保证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的更透彻。
1.心理学入门书籍
2.行为心理学书籍
3.心理学书籍
4.心理学书籍下载
5.心理学书籍排行榜
6.教育心理学书籍
7.管理心理学书籍
8.教育心理学书籍推荐
9.管理心理学书籍推荐
【人格心理学电影和书籍】推荐阅读:
心理学之九型人格分析11-25
研究分析大学生健全人格取向心理健康论文09-20
心理学书籍推荐06-28
经典心理学书籍推荐07-29
人格特色作文07-05
人格初中作文08-17
岗位人格特质11-29
高中心理咨询室书籍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