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课堂提问物理教学反思(精选8篇)
1.巧设课堂提问物理教学反思 篇一
巧设课堂提问激发探究学习
张炜华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中学)
摘 要:课堂提问是老师和学生沟通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深入了解知识内容,老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本方式。但是如何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做到最好的“问题教学”,就要以激发探究学习为目的,以课堂提问为手段,将课堂学习效果发挥到最好。
关键词:课堂提问;探究性学习;积极性;兴趣
语文是高考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一门以提高文化修养、丰富语文内涵为教学目的的科学。它不像是数学、物理有着“懂与不懂”明确的分界线,而是每个人对不同的文字和段落有着不一样的理解。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构建更好的思维宫殿,及时纠正错误思路,拓展学习能力,激发探究性学习的精神,这些都将在课堂提问中一一实现。
一、联系学生自身,巧妙设计课堂提问
语文是融入我们生活当中的知识,也是丰富我们阅历的.一种学习途径。从学生的自身来讲,他们认为语文枯燥,觉得那是文人们“闲来无事的呻吟”,认为是“故作病态”的一种累赘。所以想要提高教学质量,一开始就需转变学生的观念。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出发,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巧妙问答。如,在讲解《我有一个梦想》时,可以先询问学生有怎样的梦想,他们愿意为梦想做怎样的宣传。然后再对比马丁路德的梦想,或许就能够发现大胸怀和大理想的共同所在。
二、开放学生的思维,利用假设性问答提问
假设性的问答能够开启学生的思维模式,让他们“身临其境”“带入身份式”回答各种问题。“假如你是主人公”“假如这件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随意带入身份,可以站在另外的角度去观察文章,收获不一样的东西。例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许多假设性的问题,如果你是“秦王”,如何庆幸劫后余生;如果你是“荆轲”,如何表现自己当时的紧张,如果你是“历官”,如何记录史实。
三、放宽问题答案,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面对同一段文字,往往大家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或是说引发的感情是不同的。老师切忌不要以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为了能够让学生记住标准答案而进行提问和讲解。老师要将理解性的教学放在首位,要把握答案的精髓,具体的语言组织还是每个人都有所不同的偏好。
总之,课堂提问是师生沟通的良好途径,老师要把握提问的方式、内容和讲解,将提问式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好。
参考文献:
周在广。用最美的语言浇灌诗意的根:论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语言艺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09)。
编辑 鲁翠红
2.巧设课堂提问物理教学反思 篇二
课堂提问被众多英语老师广泛应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有些老师出的题目难度过大, 问题提出后, 没有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担心回答的不正确别人会笑话自己, 这样一来非但不能引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反而造成学生怕老师提问的现象。二是有些问题比较模糊, 概念不清晰, 和上课内容相关性不大, 问题本身意义不大, 学生对于这种问题持有怀疑态度, 也不愿意回答。三是让学生回答问题时, 老师没有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思考空间, 自己给出问题又自己说出了答案, 提问的效果不大。除了这些常见的问题外, 还存在很多细节上的小问题, 比如回答问题老师经常点成绩好的学生, 忽视了部分学困生;还有的老师不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导致课堂主体地位倒置;提出的问题没有给学生及时解答等。这些不良现象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干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 实现在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中打造高效乐学课堂的目标, 各位教育同仁要静心思考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努力克服, 不断提高。只有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学习情况,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频率和难度, 鼓励学生参与回答问题和发挥学生提问的主动性, 才能更好地激活英语课堂教学。
一根据学情, 把握提问的方向
俗话说:“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课堂学习犹如指挥学生作战, 不断攻克难题, 走向成功的彼岸。若要老师成功地指挥学生打赢课堂学习的战争, 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 提出的问题针对学情有的放矢。比如学习现在进行时的时候, 笔者根据上一节课学生的反应以及他们课后练习的情况, 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现在分词转变方法还不熟练, 于是课堂上就专门设置了几个词型转换的问题给他们完成, 以强化他们对该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一些常考的变换“ski”、“put”、“make”等;还有些学生句型掌握不牢, 变换否定形式时把否定词“not”放错位置, 因此也针对这方面薄弱的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 让他们主动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 自觉地改正和跟进, 完善自己的学习, 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获得的成就感。老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性更强, 课堂效率更高, 符合新课标要求。
二适度提问, 掌握提问频率
通过老师的提问频率能体现师生沟通交流的频率和课堂节奏的变化, 体现老师对整个课堂的掌控能力。通过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听课注意力, 引起学生思考, 让一直处于听课状态的大脑得到思维转换, 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睡觉、走神等情况。因此课堂提问的频率略显重要:如果老师提问频率太低, 学生会注意力分散, 开小差现象增多;如果老师提问过于频繁, 学生思维紧张, 处在紧张状态下学习效率并不高, 而且容易造成疲劳。提问频率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而定, 与学生心理变化相适应。课堂提问还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根据教学重点设置提问。比如学习7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时, 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当你早上遇到老师或同学的时候, 应该怎么打招呼啊?”“当别人对你说‘Thank you!’时, 你通常可以怎么回答啊?”等等。老师可以根据讲解速度和学生给老师的回馈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下一个提问。确保提问发挥其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使其乐于表现自己, 促进师生更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利用好课堂提问能做到教学频率适中、起伏有致, 创造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 培养学生信心
学生回答问题时内心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 希望能在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愉悦的学习过程。老师对学生及时鼓励能促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提高自信心。然而有些老师却没有注意评价学生的艺术性, 说话过于直接, 有时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 打击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比如某次听课时听到老师提问一个学生:
T: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
S:I…
T:Did you play basketball?
S:No, I watched TV at home.
T:Sorry, you are so lazy.Sit down please.
这位老师这么讲虽然不是刻意批评学生, 但会让该学生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如果老师注意说话的艺术性, 避免直接说“lazy”这种批评性的话语, 尽量鼓励学生。这位老师可以这样表达:“You’d better watch less TV, and do more exercise.It’s helpful for your health.OK?”这样能促进学生缓和紧张的情绪, 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 增加学习自信。
四自主设疑, 发挥学生主动性
课堂提问由老师问学生变成学生主动问老师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思想观念, 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有了自主学习意识能更加积极地学习, 会自觉查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比如笔者所教班级学生在学习“动名词”概念时提出疑问:“动名词的形式和现在分词相似呀, 两者有什么区别呢?”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 因为之前学习的现在分词是在动词后加“ing”, 动名词的变化也是如此, 很容易混淆, 学生在此迷惑很正常。接下来笔者将动名词与现在分词的区别列举出来 (1) 动名词强调的是偏重名词。 (2) 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提高做题的正确率。笔者经常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发现学习的乐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学习中尽情地展现自己,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3.巧设课堂提问 提高教学效果 篇三
关键词:课堂提问 提问的作用,提问的时间 方法 针对性和难易程度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提问设计得好,教学效率就高。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发挥教师在教学当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大量的语言交流互动,这无疑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提高他们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那么该怎样来进行课堂提问,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进行课堂提问。
1 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
提问时机的把握程度如何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任课教师对问题的设计需要通盘考虑,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
授课伊始提问——引人入戏。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比如一出戏开头先设置悬念,激起大家的兴趣,使人由疑问到思考,尽快入“戏”。如在学习新课标Book 1 Unit 1 ANNE’S BEST FRIEND 之前我们可以这样设问:“Who is Anne’s best friend? Is it a person or anything else?” 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会很快开始浏览课文。
(1)重点难点处提问——突破认知矛盾焦点提问设疑不可过难,要“问“到点子上。教材的重点恰是教学重心所在,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在重难点处设置提问,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精神振奋,积极思维,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学习新课标BOOK 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通过设置如下两个问题:1.Why do you think that the brothers choose Henry for their bet ? 2.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Henry is? Why do you think so? 来制造一些悬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
(2)结束处设疑——锻造智力悬念的衔接环。一堂成功的课,也应以设疑提问而终,使其课虽尽,意无穷。根据知识结构,教师在结尾处提出问题,既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能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铺垫。以新课标BOOK 3 Unit 2 Healthy Eating 为例:在学完COME AND EAT HERE (I) 以后我们可以设置这样两个问题:(1).What is the strength and the weakness of the diet in Wang Peng’s restaurant ? (2). How do you think the story will end? 通过问题(1)的检查、了解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况以及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同时,问题(2)又为课文的下一部分COME AND EAT HERE (II)埋下了巧妙的伏笔。
2 准确把握提问的方法
提问的方法对英语教学非常重要,既要面对全体学生,也要照顾个体,尤其是英语较弱的学生。
根据提问时要求回答的人数的多少我们可以把提问的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单独提问,学生个别回答;小组提问;学生小组回答;全班提问,学生一起回答.
例如,在讲授新课标BOOK 2 Unit 1 Cultural Relics 中Reading时,可以穿插以下的一些问题:
1)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2)Who made the Amber Room? Why?
3)How did the Amber Room get lost?
4)Is it worth rebuilding lost cultural relics such as the Amber Room or Yuan Ming Yuan in Beijing?
1)、2)問题比较简单,可以在书本上找到答案,且答案唯一。因此这样的题目可由单个的学生来回答。而问题3)、4)较难,由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对学生思维活动的不同要求,我们可以把问题细分为以下几种:展示型问题(display questions)、参照型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s) 和评价型问题(comment questions)。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求尽可能地对各种类型的问题进行提问。
2.1 展示型问题
展示性问题是教学中提问的一种方式,它通常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展示一些简单的问题。以便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提问适用于对课文内容的浅层理解阶段(快速阅读,前2-5分钟)。
如快速阅读新课标 BOOK 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 中的Reading :A STUDENT OF AFICAN WILDLIFE 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有关情况,涉及相关的要点,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展示型问题:
① Who is the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
② What did the group do first in the morning ?
这种封闭式的提问较简单,主要是面向平时英语较差的同学设定,不宜过多。
2.2 参照型问题
参照型问题也是浅层性理解,适合英语成绩较弱的学生。这类问题可以从课本直接找到答案。如在表层理解了新课标BOOK 4 Unit 4:BODY LANGUAGE 之后,教师可提出以下2个参照型问题:
① How can we know other’s feelings, even if they do not speak to us?
② Why should we be careful of our own body language ?
这种问题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评价型问题
评价型问题是指教师为了让学生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与自身的背景知识及思维观
紧密联系而向学生提问。这种问题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启发学生的心智。如在学完人教版新课标高二必修Book 3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之后,教师可顺理成章地提出这样的评价型问题供学生讨论:
Why can London win the chance to hold the 2012 Olympic Games?
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须依据课文内容及自身的知识面进行深层次的逻辑思维,并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3 准确把握提问的难易程度
问题的设置应该使优、中、差学生都可以获取所需信息,起到“优生能吃得饱,差生能吃得了“的良好作用,启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系列提问,从易到难。
以新课标BOOK 1 Unit 4 EARTHQUAKE 中的Reading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为例:为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可以按课文顺序尝试设计以下问题:
1.When and where were the strange things happening? What are they?
2.What are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t?
3.What shall we do to reduce the damage of an earthquake?
问题1相对容易,学生可以直接从课文找到答案;问题2、3相对偏难,问题的答案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将语言重新加工,比较适合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较难的问题简化为若干个小问题。比如,问题3可以进一步分成以下几问:
①Is it a good idea to built houses along the lines where two of the earth’s plates join together?
② Is it a good idea to build houses on sand?
③ Can weak buildings stay up in an earthquake?
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注意自己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肯定或鼓励,鼓励时应给出正确答案,以培养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平时提问注意准确把握提问时机,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精心设计问题的难度,肯定会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提问,相信每位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北师大外语系课题组.全国第二届中学英语优质课竞赛课堂教学观摩分析报告(上).
[2] 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课堂提问的教学反思 篇四
正如杨老师所讲,教师在备课时,主问题的设计是不可少的,而课堂问题的设计首先要求老师正确解读文本。教师把文本读懂读透,教师尽可能去揣摩学生在课堂里可能会提出的疑难问题,做到胸中有“丘壑”,课堂就活了。
今年春天,县教研室杜主任要求我去龙泉中学讲示范课,我选择讲《那树》。我当时特意把文章多读了几遍,力求读懂读透。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1.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我还要求学生用“那是一棵的树,因为课文第段中说。”的句式回答。这是一个具有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学生不可能用“是”或“不是”来做简单作答。
这样,学生就必须在全文中搜索答案,要么用原文回答,要么简单概括作答。我认为,学生认真做完本题之后,会对大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事实也确是如此。
主问题:2.人们对不同时期的大树态度如何?
要求学生用“我认为人们××(感激……)大树,因为课文第段中说。”的句式作答。这也需要学生逐段看课文,学生认真回答本题之后,会把人们分成赞成砍伐、漠视(也就是无所谓)、不赞成砍伐三类。
在那次示范课上,这两个主问题让学生观点得以表现、情感得以流露、表达能力得以锻炼。从这个意义上讲,好的课堂提问对语文教学而言,真的是功不可没。
5.巧设课堂提问物理教学反思 篇五
课堂提问是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的提问,比较简洁,比较直白,往往答案唯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路,造成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觉得课堂提问不妨模糊点。这样的提问,问题的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也具有不确定性。这就迫使学生绞尽脑汁,尽可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去寻求更多更新的答案,甚至产生前所未有的创新想法。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后,给学生出示画出12个圆的图形,让学生用学过的有关知识说出几个分数。学生可能有下列的说法;把12个圆平均分厂12份,每份是总数的1/12;把两个圆看成1份,那可以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总数的1/6;把3个圆看成一份,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总数的1/4;把4个圆看成一份,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总数的1/3,还可以把6个圆看成一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总数的1/2。
教师模糊的提问,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正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点燃了思维的火花,也博得了学生多种精彩、新颖的回答.
6.巧设教学主题,营造魅力课堂 篇六
摘 要: “主题”是教学的灵魂,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把握好教学的“主题”,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让每堂课都扎扎实实地成为学生成长的奠基。本文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题把握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教学主题
一切教学活动都无法脱离实践而进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以“做”为“教”与“学”的核心主题,其意在于此。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赋予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让学生在主题的引导下感知政治理论,体验理论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严格来说,学习始终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虽然目前的课堂还需要传统讲授的存在,但巧设教学主题,引导学生于主题下探寻属于自己的认知方法、学习方法和思维过程更重要。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把握好主题设计,以此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魅力课堂。
一、把握主题从预设开始
教学设计是每一位教师授课前必做的第一门“功课”,课堂活动能否有效开展起来,“预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很多教师显然将预设理解成了对各个知识点的简单整理,忽略如何通过一个或多个主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他们自主攻克难点与重点知识,对政治理论有清晰的认识。对此,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教材与新课标的基础上,在对教材中呈现出的学习素材进行客观分析的前提下,以学生实际作为预设的出发点,把握好主题在每一个学习环节都有所呈现。如在学习“行为与后果”时,可以从现实出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分析行为与后果两者的关系。教师可设计几个主题引导学生探究,例如:①为什么会发生“沙尘暴”这种现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引导学生从最常见的现象中探究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总结滥砍滥伐导致大自然被破坏;②那么从人为的破坏雨林,到导致大量水土流失,最终引发沙尘暴的这个链条中,我们能够想到什么?这时学生自然而然地将行为与后果联系在一起,不良的行为就会导致不良的后果;③想一想,在生活中的很多行为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比如说随地吐痰会可能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反之,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行为都是哪些?如此,从多个角度让学生认识“一行多果”和“一果多行”,无需教师运用过多的导语,仅仅凭借一系列提问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共鸣
在课题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从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象中获得更多感性认识与直观体验非常重要。通过主题情境的创设,可为学生勾画出美而和谐的场景,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政治语言的无限魅力,引发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如丝丝细雨,如潺潺流水,潜移默化地熨帖学生浮躁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共鸣。如在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可先为学生展现一个美的意境:在生活的世界中,处处都能感受到绿意盎然,我们的地球是绿色的,绿色是未来与生命的象征(这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一幅幅绿色的美景:切入西藏阿里的风光)。假如说没有绿色,那我们的世界将会是多么不堪入目。学生看到此时阿里的美丽景色了吗,但是在三十年前,人们却无情地将他们的生存之树亲手毁掉(切入红柳树被毁灭的画面),而著名的女性作家毕淑敏,用她的笔写下了“离太阳最近的树”,她以深沉而平静的笔调为我们唱响了一曲生命颂歌,也是一曲生命的悲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首作者用心谱写的悲歌……画面的反复切换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伴随着画面的流转,伴随着教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学生的情感随之发生着起伏变化,仿佛自己就是作者,正带着一颗悲悯的心仰望那些离太阳最近的树正逐渐远去。而这正是政治课的魅力所在,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是引发学生共鸣的重要因素,更是构建灵动课堂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主题情境的创设发掘这些资源,用语言描绘情境,用情境活跃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三、用主题控制课堂节奏,提高教学质量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学生的思维、教学方法、教材处理、课堂节奏、教学语言与环境创设等,其中的重点在于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掌控与把握。那么,何谓课堂节奏?综合来说,课堂节奏即是“教节奏”与“学节奏”的有机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每当一个知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或教师讲述、学生学习等方式展现出来,即如读书般形成一个“段落”,而每一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因此,可以说主题是控制课堂节奏的重要媒介。在实践中,知识始终是按照一定顺序呈现的,在主题与主题之间,上段与下段的有效衔接需要学生的表象与思维达成一种完整的契合,假如学生的思维始终慢半拍,当教学进入下一个主题,而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一阶段,那么,学生下阶段的知识吸收肯定会有所阻碍。因此,把握好主题设计,掌控好课堂节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同时有助于营造灵动的课堂氛围。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教学主题,以此科学规划教学的段落与节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把握好主题设计的技巧,用主题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7.巧设课堂提问物理教学反思 篇七
问题情境就是解决问题的情景。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疑问, 渴望参与活动, 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育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 一知半解, 不确定的问题情境, 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巧设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 把握好提问方式, 提问内容, 提问对象, 提问时机, 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巧设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创设问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 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进行, 创设问题时首先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太深, 学生无法着手回答, 容易形成“死水一潭”, 问题太浅则造成课堂表面上的活跃, 学生疲于应付、懒于思考。创设的问题只有稍高于学生实际水平, 使他们跳一跳都能够得着, 使他们感到答案若隐若现, 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激活他们的思维。提问时可以通过层递式提问, 将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 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 通过一环扣一环, 一层进一层的提问, 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推进, 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解疑明理的高峰。
例如, 我们在学习液体压强知识时, 通过水对容器侧壁的压强的实验, 让学生观察然后设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何水从三个小孔中射出?为何最下面的小孔水射得最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这样逐级递进, 把学生思维一步一步推向一个高潮。
例如, 学习密度知识后, 有一杯盐水, 如何测出盐水的密度?
学生讨论后得出答案一:先用量筒量出20 m l的盐水, 然后测出空烧杯质量, 再将20 m l盐水倒入烧杯中, 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算出20 m l盐水的质量, 从而得出盐水的密度。方案二: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再倒入一部分盐水, 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算出盐水的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 从而得出盐水的密度。学生得出这两个方案后, 老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这两个方案, 从理论上都可行, 但是按照第一个方案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引起什么误差?第二个方案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引起什么误差?为了避免出现误差, 你有什么最佳方案吗?这样乘胜追击, 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严密起来, 从而得出了最佳方案。
学习物体沉浮条件, 我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 它马上沉入水底。于是设疑:谁有办法使这块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都想来试一试。果然, 橡皮泥浮在水面上。为何同样一块橡皮泥有时会沉入水底, 有时会浮在水面上?同学用什么办法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实质上是改变橡皮泥的什么因素?那么物体浮沉的条件是什么?通过层层设疑, 同学们解开一个个疑团, 从而也引起了他们探究物体沉浮条件的欲望。
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 引导学生一级一级的上台阶, 逐渐登高远眺, 把学生思维一步一步推向高潮, 培养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
二、巧设问题的曲与直
“直问”是指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 以便直接寻找答案。直问可使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 使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 很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针对学生疏漏、模糊处, 抓住关键词为突破口进行曲问。会使学生翻然醒悟, 从而加深对正确结论的理解。教学中, 直中有曲, 直曲结合, 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巧设问题的正与反
平时, 我们思考问题习惯于从问题的正面着手。从问题始态到终态, 顺着事物发展的过程去思考问题。课堂提问也是这样, 习惯从问题的正面提出使学生思考, 从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但如果从问题反面提出假设, 制造矛盾, 这样更易激发学生的联想, 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思维向对立的方向发展, 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 从而找到问题的本质。
例如, 学习摩擦力知识时, 学生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后, 为了能使学生加深理解, 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假设没有摩擦, 世界会变得怎么样?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 我们通过测碳酸钠与盐酸 (装置与一气球相连) 反应前后质量来探究质量是否守恒。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反应后质量变小,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设疑:这个反应是否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如果不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那么导致质量变小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还使学生清楚了空气的浮力对实验的影响以及引起实验误差的因素, 使学生加强了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应用, 使思维更加严密。
通过反问,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创新思维。
四、巧设问题的虚与实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被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所困惑, 此时老师若及时地给予点拨指导, 学生即会有疑团大解, 拨开乌云见青天之感。在提问时也可故弄玄虚, 编拟一些隐含思维错误的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真假虚实辨析, 使学生达到豁然开朗的境地。
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 我们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4 g碳与8 g氧气反应生成12 g二氧化碳。学生看到后一下议论开了, 有些同学没有异议, 有些同学有点疑义, 有些同学提出异议。这个结论是否正确暂且不论, 我们先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8 g氧气只能与3 g碳完全反应, 实际上有1 g碳并没有参加反应, 按照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生成11 g二氧化碳。这下学生恍然大悟, 上了老师的当。但是,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没有疑问了。
在科学学习中, 对一些概念、定理的理解, 有些学生往往会觉得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模棱两可。通过虚虚实实的设问, 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气氛, 而且可以使学生心中的疑点、难点得以化解。
五、巧设问题的点与面
新课程下的科学知识, 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在科学教学中, 利用不同的科学领域知识, 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进行教学, 有利于各学科之间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交叉和渗透, 有利于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融合。在课堂提问中也是如此, 以点带面, 由此及彼, 能使学生学习纵横交错、触类旁通。
在学习盐酸的性质后, 我们知道硫酸也是一种酸。那硫酸具有哪些性质呢?它的性质与盐酸相似吗?酸具有什么通性?为什么酸具有通性?通过盐酸的性质引发学生探究硫酸性质以及酸的通性, 从而使酸的性质系统化。
把所学内容与相关内容联系起来, 以点带面, 能够使学生以旧带新, 温故知新, 融会贯通, 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迁移思维和发散思维。
总之,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 更是一种艺术。高质量的提问不仅能“吹皱一池春水”, 还可“激起千层细浪”,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 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巧设各种问题情境, 提高提问的技巧, 把握提问的时机, 掌握提问的分寸, 考虑提问的层次, 优化提问的方法, 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效率, 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春玉, 张旭东.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技巧[J].课程·教材·教法, 1996 (2) .
[2]何元秋.谈启发教学中的“问”[J].物理教学探讨, 1995 (1) .
[3]王超良.对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 1997 (2) .
8.巧设提问,成就精彩课堂 篇八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62-2
新课程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恰当有效的提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还可以促进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教师通过适时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诱导和提示,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师生之间的有效问答,还可以作为教师检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获取真实反馈信息的手段,这将有助于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并采取切实有效的矫正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高中生物学教学成为有效教学。
策略一:课堂提问难易度和层次梯度的把握
有些教师张口就是一个问题,随意性太大,什么都要问,像“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没有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表面上是提问,实际上是“灌输”。还有一些教师只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很少提问成绩差的学生,或者提问时没考虑题目的难易,随意点学生提问,这样没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获得足够的教学反馈信息。所以要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这种力量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努力的学习。在问题设置过程中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梯度,能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譬如在复习渗透吸水原理时,设计一组问题:提问1:渗透装置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成熟的植物细胞哪些地方具有渗透装置的条件?提问2: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若把洋葱表皮细胞先用盐酸处理,再做实验,能否出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提问3:在做上述实验时,若用KNO3溶液代替30%蔗糖溶液,则镜检时,能观察到质壁分离,但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这是为什么?提问4: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人体细胞没有液泡,所以人体细胞不会发生渗透作用,这句话对不对?由于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有效地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处发展。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创设这种“阶梯式”提问情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有重要的意义。
策略二:课堂提问时机和节奏的把握
提问时机要结合课堂教学而变化,抓住关键点,明确什么时候该问,什么地方该问。教师的提问事先应有所准备,不要临时想到什么就问什么,这不利于对知识的系统理解与整体把握而且会使课堂显得松散,甚至起不到提问的作用。问题应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引入新课时,会创设一定的情景,提出一两个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的问题。比如在讲细胞核时,用细胞结构模型先复习上节课内容后,学生自然而然注意到还有个在中心部位的结构——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没学习,由此自然引入新课。而在课堂进行中的提问要注意抓住重难点,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有梯度、有层次。比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一节时,当学完三种运输方式后再提问三者的区别,引导学生列表比较,此时学生马上就能把刚学的分散的知识点加以小结,及时突破了本节难点。课堂将要结束时的提问要为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为课外延伸做好准备。比如学完酶的特点后提问,家里的加酶洗衣粉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效果最好?又是由酶的哪些特点决定的?不仅帮学生巩固了新学知识,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此外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语速适中,问题清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得懂,提出问题后要保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不要因为怕冷场而匆匆改叫其他同学补充回答,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回答紧张甚至失去回答的兴趣。学生答完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要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指出其不足,提出期望。不可对答错的学生白眼相待,甚至讽刺挖苦,但也不能无原则的赞美。教师应该给予每个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同时给他(她)指明努力的方向。整堂课设置的问题不宜过多,力求精简。提问过多不仅繁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解决,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
策略三:设置的问题应具备启发性和趣味性
问题的设计一般是以旧知识为铺垫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复习旧知识,并有机地把新知识联系起来系统地掌握知识。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就高中生而言,吸引他们的不是课本中已有的现成答案的问题,而是通过分析、比较、推理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必须是具有启发思维的、富有训练价值的。例如某教师一上课就问学生:“什么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是什么?”等,没有任何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对此类机械化的提问提不起兴趣,因为这些只要机械记忆就可以了,不需要动什么脑筋。真实有趣的提问,使问题能够持续发展下去,提问成为学生继续讨论和不断追问的原动力。在一个提问所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充分地从一点到另一点作连续的活动”,只有这样的提问和问题,才能带领学生进入
真正的、深刻的、有效的活动中。
此外,有效课堂提问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普遍发展是现代教育追求的一个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在备课时教师要注意“备”学生,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采用引路性提问,提出偏难的问题;对于中等生,采用锻炼性提问,提出稍难性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问题,采用鼓励性提问,提出较容易回答的问题。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可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2.注意降低问题难度。
教师要善于把较难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巧设“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向“已知区”转化,然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巧设“坡度”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
3.注意提问的灵活性。
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回答。在提问过程中,就同一内容,学生回答的角度、思路及语言表达彼此之间不尽相同,与老师之间也不相同。此时教师要在辨析学生答案正确性的同时,灵活迅速地接受其中有益信息,相应调整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切忌“削足适履”,将自己的答案定为唯一标准,不分青红皂白搞一刀切,以致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4.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被肯定和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巧设课堂提问物理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如何设置课堂教学提问地理教学反思10-1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10-10
政治课堂教学提问与设计07-22
课堂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08-03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10-28
有效的课堂提问07-05
优质课堂的提问07-09
英语课堂提问方式09-11
浅谈课堂提问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