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鉴赏

2024-07-11

红楼梦诗词鉴赏(8篇)

1.红楼梦诗词鉴赏 篇一

《红楼梦》诗词鉴赏

蔡义江

柳絮词(第七十回)

如梦令 史湘云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鉴赏】

《柳絮词》又都是每个人未来的自况。我们知道,湘云后来与卫若兰结合,新婚是美满的。所以词中不承认用以寄情的柳絮是衰残景象。对于她的幸福,有人可能会触痛伤感,有人可能会羡慕妒忌,这也是很自然的。她父母双亡,寄居贾府,关心她终身大事的人可能少些,她自诩“纤手自拈来”,总是凭某种见面机会,以“金麒麟”为信物而凑成的。第十四回写宾客为秦氏送殡时,曾介绍卫若兰是“王孙公子”,即说湘云《红楼梦曲·乐中悲》中的所谓“才貌仙郎”。词中从占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而且情绪上是那样无可奈何,这正预示着她的所谓美满婚姻也是好景不长的。

南柯子

贾探春(上阕)贾宝玉(下阕)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鉴赏】

探春后来远嫁不归的意思,已尽于前半阕四句之中。所谓白白挂缕垂丝,正好用以说亲人不必徒然对她牵挂悬念,即《红楼梦曲·分骨肉》中说的“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奴去也,莫牵连”。这些话当然都不是对她所瞧不起、也不肯承认的生母赵姨娘说的。作者安排探春只写了半首,正因为该说的已经说完。同时,探春的四句,如果用来说宝玉将来与黛玉生离死别,不是也同样适合吗?“空挂”“难羁”云云,若解作《红楼梦曲·枉凝眉》中所预言的被羁留的宝玉对黛玉命运的“空劳牵挂”,不是也恰好吗?是的。惟其如此,宝玉才“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开了机”,提笔将它续完。这一续,全首就都像是说宝玉的了:“落去”正可喻黛玉逝去,“休惜”犹言惜不得。“飞来”者,非魂即愁,梦中心头,当然只有“自知”了。“莺愁蝶倦晚芳时”,也正是“红颜老死”之日。《葬花吟》中“明年花发虽可啄”,与这里说“纵是明春再见”是一样的意思。不过,“人去梁空巢也倾”说得显露,“隔年期”说得隐曲,其实,也就是说,要与柳絮再见,除非它重生,要与人再见,除非是来世。总之,探春与宝玉若各自填词,因同隐别离内容而难免措辞重复。现在,这样处理,巧妙灵活,又不着痕迹。书中说宝玉自己该做的词倒作不出来,这正是因为作者觉得没有再另作的必要了。

唐多令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毯。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鉴赏】

黛玉这首缠绵凄恻的词,不但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愁,而且也有着那种 预感到爱情理想行将破灭而发自内心的悲愤呼声。全词语多双关,作者借柳絮隐说人事的 用意十分明显。如“草木也知愁,韶华竞白头”,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 死,完全切合黛玉,而且也能与她曾自称“草木之人”巧妙照应。

临江仙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鉴赏】

宝钗与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不同的。作者让宝钗作欢娱之词,来翻黛玉之所作情调缠绵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写诗词吟咏上互相争胜,实际上这是作者借以刻画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种艺术手段。

但是,作者所写的钗、黛并非如续书中所写的那样,为了争夺同一个婚姻对象而彼此成为情敌;作者也并不想通过他们的命运,来表现封建包办婚姻的不合理;作者所描写的宝黛悲剧是与全书表现封建大家庭败亡的主题密切相关的。细看词的双关隐义,不难发现“蜂围蝶阵乱纷纷”正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纷乱情景的象征。宝钗一向以高洁自持,“丑祸”当然不会沾惹到她的身上,何况她颇有处世的本领,所以词中以“解舞”“均匀”自诩。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像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了。4.《如梦令》一词中从占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的语句是什么? 5.其他人都是独立填词,为什么却让探春和宝玉合填?结合作者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

6.《南柯子》鉴赏中“惟其如此”一句中的“此”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7.作者认为《唐多令》一词在语言表达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8.概括《临江仙》鉴赏文字的中心观点。

4.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5.探春与宝玉若各自填词,因同隐别离内容而难免措辞重复。6.探春只写半首。7.双关。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8.从本诗亦可看出全书表现封建大家庭败亡的主题。

2.红楼梦诗词鉴赏 篇二

中国文化走出去, 无疑是要将所包含的中华特色的文化知识传播出去, 《红楼梦》中的诗歌体裁丰富, 涉及诗、词、曲、赋、诔、对联等多种形式, 对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由于其诗歌系统庞大、特色文化知识纷繁复杂, 给翻译造成了不小的挑战。虽然目前有不少学者就诗歌英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 却仅限于翻译策略、接受美学和典故等, 很少有人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红楼梦》的诗词进行文化对比。因此, 该文旨在从文化语境的一个分支——地域文化语境着手, 以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英译版本进行对比研究, 找出两个译本中诗歌所反映出来的中西之间的地域文化差异。

1 地域文化语境

孟德斯鸠曾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 一个国家的领土、气候、土壤等因素, 对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族性格、道德面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众往往对于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见解, 进行不同的表达, 主要表现在审美价值、文化意象和思想认识上。例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社会, 敬重天地乞求风调雨顺, 因而在中国文化中龙王形象是一个让人敬畏的神。而英国是一个海洋性的岛国, 为了发展它必须通过海洋向外扩张, 因而成为海上霸主对于他们而言才能获得强大和生存。

不同的地域环境导致了两个完全迥异的民族。同样也因为中西方之间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国古典文籍的外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尤以《红楼梦》中的诗歌英译为突出。因而如何恰当的处理其中出现的文化内涵值得人们思考。

2 东风和西风

东西风如何翻译最为妥当一直是译者思考的一个问题, 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东、西风这样的自然形象在东西方读者的眼中却是只能“冷暖自知”, 各取所好了。

2.1 东风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中国文化不乏与“东风”有关的诗词, 这与其地域环境有相当大的关联。中国是一个亚热带国家, 地处太平洋西部, 春暖花开之时盛行东南风, 这股风是一股温暖和煦的风, 往往给人希望与雨水。但东风却在英国不受欢迎。英国地处欧洲大陆西北部, 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从海面上吹来的风都是温暖的。但是东风却是一股从欧洲大陆上吹来的风, 往往给人一种严寒之感, 让人颇为厌恶。若将中国诗词中的东风直译为“the east wind”那中国人民心中温暖和煦的东风却成为了英国读者可怕和寒冷的象征了。

《红楼梦》中借东风抒情的诗相当普遍, 那么《红》中的“东风”一词到底应当如何翻译最为恰当, 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这三位大名鼎鼎翻译家将会展示他们的不同处理方法。

例1:

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第五回)

Through tears she watches the stream

On the Clear and Bright Day;

A thousand li the east wind blows,

But her home in her dreams is far away. (Yang)

In spring through tears at river’s bank you gaze,

Borne by the wind a thousand miles away. (Hawkes)

对立东风里, 主人应解怜。 (第十八回)

Facing each other in the soft east wind

They surely bring their mistress peace of mind! (Yang)

Their Mistress, standing in the soft summer breeze,

Finds quiet content in everything she sees. (Hawkes)

凭栏人向东风泣 (第二十二回)

At sunset, she leans alone on the balustrade;

Then, shedding tears in the soothing breeze. (Yang)

She leans there at the sunset hour, in the soft evening breeze

In the soft breeze the lady’s face is wet with many a tear (Hawkes)

上述三首诗歌中, “东风”这一形象在杨宪益译本中偏向于保留“东”这个方位, 尊崇原文中东风的形象, 分别译为“the east wind”、“the soft east wind”和“the soothing breeze”, 而霍克斯则翻译成“the wind”、“the soft summer breeze”和“the soft evening breeze”避开了“east”这个词。从杨的译法中, 不难看出他所采用的偏向直译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语文化。虽然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但为了让更多的西方读者能够体会中国文化的内涵, 英译汉文化经典时同样还是需要重视源语内涵。

2.2 西风

相对东风在英国人心中寒冷的形象, 西风则带来的是春的希望和温暖, 它被视为生命的催化剂。它带去充沛的雨水, 给予动植物以生机。英国浪漫主义代表诗人Shelley还曾写下著名的Ode to the West Wind (《西风颂》) , 其中的名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坚定地信心。英国人对于西风的喜爱却往往与西风在中国不收欢迎形成鲜明地对比。

西风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股寒冷的风, “昨夜西风凋碧树” (晏殊《蝶恋花》)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西风悲画扇?” (《古诗十九首》) ······因而西风是无情的, 它们带走生机, 留下寒冷和凋零。所以, 中国古诗中“西风”与英国人心中的“西风”是无法画上等号的。那, 译者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例2: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第三十七回)

Silently, shyly, with never a word of complaint,

She reclines in the autumn breeze as night descends. (Yang)

Which now, like bashful maids that no word say,

Lean languid on the breeze at close of day. (Hawkes)

怅望西风抱闷思, 蓼红苇白断肠时。 (第三十八回)

I gaze around in the west wind, sick at heart;

A sad season this of red smartweed and white reeds. (Yang)

The autumn wind that through the knotgrass blows,

Blurs the sad gazer’s eye with unshed tears. (Hawkes)

杨宪益对于这两处“西风”, 风别采用的是“the autumn breeze”与“the west wind”这两种译法, 而霍克斯省略了中国文化中西风的“西”这一方位词, 取而代之“the breeze”和“the autumn wind”。其实, 因西风多发生在中国的秋季, 所以中国文学自古就有悲秋的情节, 给人一种凋零和凄凉的感受, 譬如“雨色秋来寒, 风严清江爽” (李白《酬裴诗御对雨感时见赠》)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 所以西风的形象便与悲秋联系在一起, 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一说法。

3 龙与凤

由于不同的地理特征, 不同的民族对于同一种动物的形象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念, 这种价值观念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表现, 展示了不同民族的差异心理。中西方文化中, “龙”与“凤”就是这样两个典型的代表。

3.1 龙

中国传统文化中, 龙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是五千年文明的东方古国和中华民族的象征。与凤一起, 被认为是祥瑞之兽。但在西方, “龙”是一只会飞、能喷火, 给人们带去无尽恐慌的可怕怪兽。无论是在《贝尔沃夫》的传统剧目中, 还是在现代《霍比特人之史矛革之战》中, 龙是一个长相邪恶, 生灵涂炭的恶魔。因而, 在西方文化中, “龙”象征着邪恶、凶狠的形象, 常指凶狠的人或是悍妇。

可见, 中西方文化中“龙”的形象差异巨大, 所以在英译《红楼梦》中“龙”的形象时更应该多注意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民族心理因素。

例3:

美彼之态度兮, 凤翥龙翔。 (第五回)

Sweet her face, compact of fragrance, carved in jade;

and she bears herself like a phoenix or dragon in flight. (Yang)

And I admire her queenly gait,

Like stately dance of simurgh with his mate. (Hawkes)

在这一例子中, 杨依旧忠实于原语文化“龙”的文化形象用“dragon”一词。对中国人来说, 龙是吉祥的象征, 故中国人又自称为“龙的传人”。但是, 由于西方对于“龙 (dragon) ”的巨大认知差异, 若贸然用dragon取代中国的龙, 文化色彩就会突变由吉祥的神兽蜕变成邪恶、恐怖。霍采用的是“simurgh”意为波斯神鸟, 与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大致相似的分量, 但这样处理不免让中国文化的意味彻底消失, 因为这样的翻译并没有完全能够让中国文化的深层蕴含被世界读者所领悟。

3.2 凤

在中国文化中, 凤与龙一道被认为是祥瑞之物, 且多以雌性形象出现。她存在于中国古代传说之中, 与龙一样也是一种凝聚着人们美好想象的形象。她被视为鸟中之王, 是一种高贵的象征, 古代天子多以龙为代表, 而皇后则被视为凤, 故帝王的婚姻则有“龙凤呈祥”一说。西方文化中的凤凰是一种生存于阿拉伯沙漠之中的美丽神鸟, 是长生的象征。这种鸟每经历500年的生命就会在自焚中浴火重生, 循环往复。根据《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的释义, Phoenix的第二种意思则来自于rise like a phoenix from the ashes, 即在看似彻底失败后取得成功, 起死回生。

如此一对比, 不难看出中国文化中的凤凰和西方的Phoenix还是有所差异, 应当根据具体的语境情况进行翻译。

例4:

秀玉初成实, 堪宜待凤凰。 (第十八回)

The fruit fresh formed on jade stalks rare

Makes for the phoenix fitting fare; (Yang)

Perfected now at last, this place is fit

For Bird of Paradise to enter it. (Hawkes)

这个例子中, 杨依旧是保留中式文化用英文的词语“phoenix”, 而霍克斯用Bird of Paradise来指代中国的凤凰一词。

值得注意的是, 原诗中的“凤凰”一词指代元妃贾元春。原句中将元春比作凤凰赞其地位高贵与永生没有关系。霍克斯的“Bird of Paradise”回译则为“天堂之鸟”多取永生和圣洁之意。但中国文化中富贵且地位高的人比较忌讳与“死亡”扯上关系。西方的天堂虽在宗教里是比较高洁, 众人渴望之地, 但毕竟是人死之后会前往的一个灵魂安放之处, 故用来描述元妃这样一个地位和荣华正处于鼎盛时期的贵妃不合适。

所以, 哪怕看似比较合适的文字上的翻译, 其实也是很难在深层次的文化层面上重演中国传统的韵味。特别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之下, 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应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被保留, 不应当随着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铿锵而民族的东西却逐渐消失殆尽。

4 植物

除却东西风文化内涵的不同, 地理环境差异也使得中西方对植物的体会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对于中华民族这个擅长借物咏志的民族来说, 不同的植物被给予不同的文化内涵。譬如, 中国人喜欢“竹”因为它有独有的“节”, 象征着传统伦理道德中所尊崇的气节, 形容有气节的中国人, 故被列为四君子之一。但英国文化中bamboo仅被当作是一种植物。因为竹子多生长于中国, 所以对于这些英国读者而言, 自然是无法领略其中的独特文化。植物的翻译虽很不起眼, 比不上“东西风”那般猛烈, 也不如“龙凤”那般高贵和祥瑞, 可是却组成了文化翻译药剂中一剂甘草, 缺之不可。

例5:

枉自温柔和顺, 空云似桂如兰。 (第五回)

Nothing avails her gentleness and compliance,

Osmanthus and orchid within her fragrance vie. (Yang)

What price your kindness and compliance,

Of sweetest flower the rich perfunme? (Hawkes)

桃李春风结子完, 到头谁似一盆兰。 (第五回)

Peach and plum in spring winds finish seeding,

Who can bloom like the orchid at last? (Yang)

The plum-tree bore her fruit after the rest,

Yet, when all’s done, her Orchid was the best. (Hawkes)

对此两处“兰”的翻译, 杨分别译为“orchid”和“the orchid”紧扣兰花原形象, 而霍则分别用“sweetest flower”和“her orchid”。

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梅“竹”“菊”一起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自古文人墨客就对兰花宠爱有加, 将诗文的美称为“兰章”, 视君子之交为“兰交”, 人品则用“兰品”来形容。兰多用来形容洁身自好, 至死不渝的信念。但对英国读者而言, 以兰喻人让人倍感奇怪, 兰无非一种花草而已, 何以被冠上如此之高的品行。所以对于兰的理解对于中西方读者而言不能同一而语。

因而, 从原作角度出发不难发现杨的翻译将“兰”的形象用一个“orchid”全盘保存下来, 但是霍克斯却分别强调的是兰的芬芳和兰这一种花。要强调的是, 在中国的文化中, 诗文中出现的植物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与国外读者理解的植物完全等同, 除却植物本身的形象之外它还被赋以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即以物喻人。

5 杜鹃

杜鹃鸟, 在中国俗称布谷鸟是提醒农民春季播种的象征, 同时又名子规, 是凄凉哀伤的象征。传说古神话中, 蜀王杜宇 (又称望帝) 被臣子逼宫篡位, 不得已退隐居山林之中。死后其灵魂幻化为一只杜鹃, 夜夜啼叫, 其声哀怨, 类似于“不如归去!”更有“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著名诗句。因此, 中国古诗词中的杜鹃也就成为了哀怨、凄凉的象征。

例6:

一声杜宇春归尽, 寂寞帘栊空月痕。 (第七十回)

A cuckoo-call and spring is left behind,

Onlyfaintmoonlightfallsonthelonelyblind. (Yang)

A nightingale is singing a dirge for the death of spring,

And moonlight steals through the casement and dapples the silent walls (Hawkes)

这句诗来自林黛玉的《桃花行》。与《葬花吟》相比这首词更衬林在贾府孤苦的寄人篱下之感。杜宇一词, 即杜鹃的啼叫, 不免让人倍感凄凉和孤单。杨在对这个形象进行翻译时, 用的是“cuckoo”坚持自己的直译。可能是杜鹃在西方文化中不同的文化内涵, 西方读者难以像原语读者一样完全体会到这种意境, 霍克斯将杜鹃的形象换成“nightingale”即夜莺。但, 原语的文化感情色彩却被完全颠覆。

提到夜莺, 就会联想到著名诗人济慈的《夜莺颂》。夜莺在西方文化中是与和平、宁静、以及心灵的慰藉有关。它的歌声委婉悠扬, 被称为动物界的歌手。其声欢快清亮, 多在傍晚时分啼鸣, 给人的是一种快乐和活泼的感受, 与中国的杜鹃形成反差。杜鹃是哀怨、悲伤和凄凉。而夜莺是活泼, 欢快与宁静。原作意境中的氛围完全由凄凉转变成欢快和宁静。通统观全文, 结合林的身世、性格, 这不可能出现。再之, 夜莺与杜鹃啼血这一哀伤场合也不相符合。怎么可能从一种悲凉的气氛通过翻译变成了欢快的场面!若中国文化以这样完全被颠覆和损坏了的形象走出去, 那又何必走出去!

6 总结

地域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赋予事物不同的文化内涵。以上六个例子包含多种中国特色文化内涵, 如何恰到好处的在翻译中对他们进行处理是让译者很头痛的问题。由于杨、霍两位译者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持有的目的不同, 译文呈现出各自的文化特色。杨力求尽可能的忠实原作并传达其中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而霍则立足目的与读者, 尽可能将原文的内涵处理得贴近译入语文化减少西方读者的阅读障碍, 甚至不惜将原作的内涵改得面目全非。

中国文化走出去, 是为了让西方读者接受典籍中所传达的文化内涵。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将典籍中的中国文化替换成西方读者耳熟能详的文化意象, 那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否算得上成功。民族的文化底蕴应当有其独特之处, 中国文化走出去任重道远, 万不可为走出去而走出去。

摘要:作为中国的一部文学经典, 《红楼梦》中包含了许多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中国古诗词的丰富内涵, 文化语境成为了《红楼梦》特别是其古诗词翻译的棘手问题。该文从文化语境的一个分支, 地域文化语境的角度出发, 对诗词中翻译中西方地域差异之处进行研究, 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拙见。

关键词:《红楼梦》,诗词,地域文化语境

参考文献

[1]Chen Yamin.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West Seen From the Poetry Translation in Hong Lou Meng[D].Shijiazhuang:Hebei Normal University, 2010.

[2]David H.The Story of the Stone[M].London:Penguin Group, 1973.

[3]Li Huijuan.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in Honglou Meng[D].Baoding:Hebei University, 2008.

[4]Liu Man.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he CulturalContent of the Poetry in Hongloumeng[D].Wuhan:Huazhong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2006.

[5]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6]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7]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8]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9]张洪萍.从英汉对龙、凤的不同寓意看中西文化差异[J].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0 (2) :45-47.

3.红楼梦诗词全钞 篇三

我这本《红楼梦诗词全钞》,抄录了《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通行本中所有的诗、词、曲、赋、联、令、谜、偈、歌,共245首(篇)。诗、词、曲、赋的概念是明晰的,不用解释。“联”,指对联;“额联”,指匾额与对联配套者。“令”,不是词牌中的“小令”,专指酒令。《红楼梦》中的酒令名目繁多,尤其由贾母领衔、鸳鸯当令官、刘姥姥参加的那次牙牌令,对答妙趣横生,精彩纷呈。“谜”,指元宵节灯谜。贾母常会在年前布置孙辈们准备新年元宵节灯谜,这些灯谜均以诗的形式出现。《红楼梦》中的半数灯谜诗,至今仍未猜得能获世人共识的谜底,魅力永存。“偈”,指佛经中的唱词,形式同诗。“歌”,有的是《红楼梦》作者标明为“歌”的,如《好了歌》《警幻仙姑歌》等;还有像贾宝玉所作的《芙蓉女儿诔》,诔文是赋体,核心部分是一首歌行体诗,书中标明“乃歌而招之曰”,这些均归入“歌”一类。以上统称红楼梦诗词。

世传《红楼梦》版本很多,不同版本中的诗词也有异同。我只抄录《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通行本中的诗词,这是经过许多专家学者研究、校订过的。用了不同出版社的两套本子作为底本互为参照,一套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红楼梦》(书中简称人文版《红楼梦》),另一套是北方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红楼梦》(书中简称北方版《红楼梦》)。后者比前者出版发行晚了35年,吸收了不少红学研究新成果。但后者有错字,故凡遇疑问处,皆从人文版。校对过程中,有些文字又根据2000年人文版《红楼梦》进行了校改。

我在手抄的每一首诗词后面均写有一篇长短不一的“按”文,也是245篇。

红楼梦诗词怎么定位?《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之作。《红楼梦》小说中的大量诗词,使这部小说融进了中国古典文学诗词门类的丰富养分,极大地提升了这部小说的艺术品位,丰富了这部小说的精神意蕴。这些诗词是《红楼梦》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当它们附着于《红楼梦》小说“母体”时,才使它们与这部伟大小说一起闪耀出夺目光彩。一旦把它们从《红楼梦》小说“母体”中“剥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实体”,放到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中国古典诗词中去比较,它们将立刻被高峰耸立的群山所淹没,不显其峰峦,尤其无法与唐诗宋词相比肩。因此,我写“按”文的首要目的,是把每一首红楼梦诗词放到小说原著的特定语境中去解读。

具体而言,我写“按”文的着眼点有四:

其一,着力还原每一首诗词出现在《红楼梦》小说中的特定情节、氛围和相关人物的情感活动。凡诗词,单靠一些抽象枯燥的词语去解释,是很难传达出每一首诗词的全部内在意蕴的。为了保持“原汁原味”,我有时甚至不惜大段抄录小说原文,使读者能够结合小说的特定情节与氛围去理解每一首红楼梦诗词。考虑到当今读者的理解习惯,我在抄录小说原文时,把女性的“他”均改用了“她”字。

其二,发表我的一些独立见解。诸如“三春去后诸芳尽”中的“三春”,“秀玉初成实”中的“秀玉”等,它们究竟是什么含义?我都谈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其三,围绕宝、黛、钗三人的爱情纠葛,由此牵动贾母以下芸芸众人对“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错综复杂的明争暗斗,以及与宁、荣两府败落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我也透过小说“隐真示假”的迷雾,作了必要梳理。但是,我只依据《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通行本的“文本事实”去解读这一切,不去作旁枝斜逸的所谓“考证”与“解惑”。实在解不通的地方,我干脆不解。如《红楼梦》中的大量灯谜诗,与其瞎解,还不如不解。陶渊明教了我们一个不求甚解的办法,用在这里也是允许的。我辈“求其解”尚不能完全做到,何谈“甚解”?

其四,对每首诗词中引用的历史典故、涉及的历史人物,以及引用的某些唐宋诗词等,也顺便作些简要注释和介绍。

我认为,对于《红楼梦》诗词,无论思想性、艺术性,都不宜作过度解读。尤其不宜贴太多“思想性”标签,因为曹雪芹的思想观念尚未达到今人的水平——这绝不是贬低曹雪芹,而是历史地看问题。以往有些红学书籍及文章,尤其是“文革”期间的这类书籍文章,对《红楼梦》的解读就过于“当代化”“政治化”了。

我是一名普通的《红楼梦》读者。红学常红,深不见底。我写作此书,参阅了部分红学家及《红楼梦》研究者的书籍和文章,凡有所引用者,均写明了作者及出处。

老来抄诗不知倦,只为打发闲工夫。本书错谬难免,切盼指正。

是为序。

无材补天偈

释文: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按:

这四句“偈语”,说的是大荒山青埂峰下那块“无材补天石”。偈:佛经中的唱词,形式与诗歌相同。一部惊世骇俗的《红楼梦》,曹雪芹从“女娲补天”遗落在青埂峰下的这块“无材补天石”写起,真乃奇思妙想。贾宝玉出生时含在口中,后来一直挂在胸前的那块“通灵宝玉”,就是由这块石头幻化而成的。

说是当年女娲炼石补天时,在大荒山无稽崖下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锻炼成补天材料,女娲补天时用去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丢在青埂峰下。谁知这块唯一的“遗石”经过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它见众石俱得补天,唯独自己无材不堪人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忽一日,一僧一道远远而来,至石下席地而坐长谈。两人看见地上有一块鲜亮莹洁的美玉,扇坠般大小,可佩可拿。那僧将美玉托在掌心,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用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不能禁,问僧人道:“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僧人答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僧人将这块鲜亮莹洁的美玉藏在袖子里,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不知去向。

又过了不知几世几劫,有一位空空道人求仙访道,路过大荒山青埂峰下,看见一块大石头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他驻足读毕,方知这些字迹说的是这块石头因无材补天,幻形人世,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nlc202309082139

一般认为,这几句偈语也是小说作者曹雪芹的自况。他生于封建社会末世,曹府这个封建大家族的衰败,使他看到封建制度之“天”已破,自己却无材去修补,枉此一生,只能将自己的身前身后事写成这部小说,让后人“记去作奇传”。实际上,曹雪芹已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在书中给予了无情揭露。

从人间现实到仙界幻境的自由“穿越”,出入自如,显示了《红楼梦》的一大艺术特色:即严谨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与空灵飘忽的魔幻主义“写虚”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如果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写实”手法的代表,《西游记》和《聊斋志异》是魔幻主义“写虚”手法的代表,那么,《红楼梦》则两者兼具。通灵宝玉和太虚幻境这条“虚线”与以荣国府为主要场景的现实生活这条“实线”,并行缠绕,贯穿全书,浑然为一。

如今风靡世界的“魔幻现实主义”,如果追根溯源说起来,这种创作手法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早就有了。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当然,我们不能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土壤中产生的文学现象混为一体。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红楼梦》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自题五绝一首

释文: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按:

这是曹雪芹的一首自题五言绝句,说的是他写作《红楼梦》的心路历程。《红楼梦》是曹雪芹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以曹家的衰败家史和曹雪芹的亲身经历为基本创作素材。曹雪芹在这首诗中感叹的辛酸,不仅包含他为写作这部伟大小说所付出的巨大心血,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在诉说家族的衰败和他亲身尝遍的人生辛酸。曹雪芹的伟大在于,他并没有停留在为家族衰败而哀叹、为自己的辛酸而诉苦的层面,而是将曹家转化为贾府这样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族,通过塑造贾宝玉这样一位背叛封建制度的“孽种”,表达了他对封建制度的彻底否定和深刻批判。贾宝玉身上有曹雪芹的影子——但书中的贾宝玉已不是曹雪芹的“翻版”,而是从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的文学形象,更具典型意义。

且说空空道人读完刻在青埂峰下那块石头上的《石头记》,与石头有一大段对话,这其实是曹雪芹借用空空道人与石头展开对话的方式,在表达他写作本书的宗旨。书中写到,空空道人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并改书名为《情僧录》手抄本流传过程中,又由“东鲁孔梅溪”改书名为《风月宝鉴》手抄本“传”到曹雪芹手里,“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由曹雪芹亲笔写出的上述《红楼梦》版本“流传”过程,半真半假。其实,哪里有什么石头上“编述历历”,又哪里有什么“空空道人”和“东鲁孔梅溪”,这些都是曹雪芹的“假托”,为的是“将真事隐去”,以规避文字狱风险。

《红楼梦》版本史纷繁复杂。现在通行的说法,《红楼梦》有两大版本系统:一是脂本系统,也称抄本,共八十回,一般称《石头记》;二是程本系统,共一百二十回,一般称《红楼梦》。

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专家整理、标点、注释,于1957年出版了《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通行本。后又经修订、补序,于1959年印了第二版。现在,《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通行本已有了各地不同出版社出版的不同版本。同时,各地出版社还先后出版了“甲戌本”“庚辰本”“程甲本”“程乙本”等各种不同古抄本、古刻本。

太虚幻境石牌坊对联

释文: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按:

这是太虚幻境人口处刻在石牌坊两边的一副对联,概括起来就是“真假有无”四个字,意思是说《红楼梦》中的故事人物,大多在“真假有无”之间。甄士隐是《红楼梦》中第一位出场的人物。曹雪芹为何要设计甄士隐这位人物?他在小说开头已经言明:“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甄士隐谐音“真事隐”,将真事隐去之意。甄土隐虽是“虚拟”,书中却把他的来历写得“真实”可鉴。说是姑苏城有座城门名叫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户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

却说当时正是炎夏,甄士隐在书房中小憩入梦,梦中听见一僧一道两人在说:“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甄士隐欲知“蠢物”所指何物,上前施礼请教。二人告诉他“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甄士隐将“蠢物”接在手中看时,原是一块鲜亮宝玉,上面镌刻“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那僧便说已到太虚幻境,将那块宝玉夺了过去。他们来到一座石牌坊前,上头悬着太虚幻境匾额,两边便是上面这副“真假有无”对联。一僧一道穿过石牌坊去,甄士隐却被一声巨响惊醒,未能跟了过去。

太虚幻境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造的一个神仙世界,贾宝玉、甄士隐、癞头和尚、跛足道人等几位人物,通过“人梦”,在现实生活与太虚幻境之间自由穿越。曹雪芹利用这种虚虚实实、亦虚亦实、真真假假、亦真亦假的写作方法,对全书情节和各类人物的命运结局进行预判,然后循序渐进地展开,熨帖自然,不着痕迹。太虚幻境对《红楼梦》全书结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红楼梦》里还有另一户甄姓望族,就是在第二回中首次出现的“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与贾府是老亲。甄家是贾府的一面镜子,一直隐隐约约与贾府相伴起落。甄家有个儿子甄宝玉,小时候长相、性格、脾气和贾宝玉一模一样。贾雨村曾做过甄宝玉的家塾先生,甄宝玉道:“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但在高鹗所续的后四十回中,甄宝玉已完全“改邪归正”。贾宝玉早先一直渴望能与甄宝玉相见,心想他必定是位知己,结果令他大失所望。

nlc202309082139

金陵甄家,与甄士隐不相干。

讽甄士隐

释文: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按:

甄士隐在书房中小憩入梦,跟随一僧一道梦游了一番太虚幻境。忽听霹雳一声,从梦中惊醒,所梦太虚幻境之事忘了大半。他从奶母手中抱过小女儿英莲,荡到街上去看热闹。

小说第一回的时间跳跃很大,纵贯三个季节:甄士隐在书房一梦是“炎夏永昼”;他抱了女儿英莲到街上去看热闹是梦醒后的当天;而诗中出现的“雪澌澌”“佳节元宵后”,是指第二年的“元宵佳节后”。

甄士隐抱着女儿到街上看了一会儿热闹,刚要转身进府,只见那边走来一僧一道两人(其实就是他在梦中遇见的一僧一道)。那僧人癞头跣脚,那道人疯疯癫癫。那僧人看见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突然大哭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舍我罢,舍我罢!”甄土隐一听癞头僧人说的全是疯话,不去睬他。甄土隐转身要走,那僧人便念出上面那四句诗来,暗指英莲将在明年元宵节后发生重大变故。

英莲后来的名字叫香菱,她的坎坷曲折经历和悲惨结局,要随小说故事慢慢展开。

小说的头几回,曹雪芹通过描写癞头和尚、跛足道人、甄士隐、贾雨村、冷子兴等这几位人物,对贾府的历史背景和“通灵宝玉”的来龙去脉做了大量铺垫性介绍。这样,《红楼梦》故事就在整个封建制度的宏大背景上,被聚焦到荣国府,再聚焦到大观园,层层集中,而又全方位展开。这是曹雪芹“借船渡河”的写作方法,非常高妙。通过这种虚实相映的写作方法,把过去和现在,天上和人间勾连起来,使《红楼梦》故事具备了悠远的历史纵深度和宏阔的现实横断面。荣国府是整个封建大舞台的中镜头,大观园是特写镜头。《红楼梦》里的众生相,都将走到台前来演绎他们各自的生命轨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皇妃太监,主子丫鬟,官场情场,书房闺房,春夏秋冬,夜以继日,饮酒行令,赏月赋诗,喜怒哀乐,勾心斗角,轰轰烈烈,冷冷落落,直至走完他们各人的生命历程。

五律中秋咏怀

释文: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按:

贾雨村,本名贾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湖州人氏。此人祖上有些背景,现已破落。他胸有抱负,赴京赶考,途中断了经济来源,流落在苏州葫芦庙中。甄士隐乃官宦人家出身,他家与葫芦庙相邻,与贾雨村这位落魄书生经常交往。这一天,贾雨村上门来拜访甄士隐,甄士隐正抱着小女英莲倚在门上看街景。贾雨村上前施礼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士隐笑道:“非也,适因小女啼哭,引她出来作耍,正是无聊之甚,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彼此皆可消此永昼。”甄士隐将女儿英莲交给家人抱去,两人入斋,方谈得三五句,忽报来了客人。甄士隐请贾雨村小坐片刻,他去去就来。贾雨村无聊,踱到窗前往园内一看,有个丫鬟正在窗外撷花。贾雨村见她“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竟一时看得发呆。丫鬟名娇杏,她正欲走时,猛一抬头见窗内有人在看她。娇杏见那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娇杏忽然想起,此人定是主人甄士隐经常说起的贾雨村,情不自禁又回头看了他一眼。

时光飞逝,忽至中秋。贾雨村只身困顿在葫芦庙中,一阵孤独感袭上心来,望月思人,想起那次在甄士隐家看见那丫鬟在园中采花,曾回顾他两次,暗自觉得此女是个知己。今夜中秋月圆,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口占了上面这首五言律,说是“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诗的结尾又道:“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这表明,贾雨村虽然身处漂泊潦倒的窘境,却时刻不忘“蟾宫折桂”“美女入怀”。功名尚未到手,他却先对甄士隐家那丫鬟萌生了情爱心、占有欲。

中秋咏怀联

释文:

玉在椟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

按:

这是贾雨村的一副中秋咏联。还是那个中秋夜,贾雨村吟罢前面那首五言律,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吟出此联,表达远大志向。当夜,甄士隐来葫芦庙邀请贾雨村去家小酌赏月,恰好听到他吟出此联,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

贾雨村听见甄士隐夸他,笑道:“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他说吟的这副对子是“前人之句”,但古诗词中查不到此二句出处,应是曹雪芹为他“量身定制”的。贾雨村问甄士隐:“老先生何兴至此?”甄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贾雨村心里正念念不忘甄士隐家里那个丫鬟,怎会推辞!便笑道:“既蒙厚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贾雨村便相随来到甄士隐书院饮酒赏月。

有的“红诗”评论家在此引出脂批“二宝合传”之语,认为此联中的“玉”指宝玉,“钗”指宝钗,从而将此联解读为是对贾宝玉和薛宝钗婚姻的暗示。这一观点太过牵强,值得商榷。单说上联“玉在椟中求善价”放在宝玉身上就很不“合体”,因为宝玉对宝钗从未产生过“求善价”的想法,他心中眼中的爱恋对象只有林黛玉。何况下联更嵌入了贾雨村自己的字“时飞”,贾雨村口占五律一首、对联一副、七绝一首,都是同一个中秋之夜的作品,不能割裂开来解读。上联语出《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对于贾雨村这类一心于功名的读书人,应是信手拈来之句。故这副对联无疑是贾雨村“一想功名,二想美人”的心情流露,“玉”乃贾雨村自比,“钗”指甄士隐家的丫鬟。这同他在上一首五律中所表达的“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的意思是一致的。红学研究也不能搞“凡是”:凡是“脂批”的文字一定都是对的,未必。只要此人不是曹雪芹本人,那就存在哪怕几万分之一的误读、误解的可能性。

nlc202309082139

七绝中秋咏怀

释文: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按:

话说贾雨村跟随甄士隐前来,到甄士隐书斋坐定,须臾茶毕,酒菜上齐。书中写道:“二人归坐,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他念的就是这首七绝。

三五:农历每月十五的别称,这里专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晴光:即月光。玉栏:月宫护栏。全诗由中秋圆月起兴,表达了贾雨村的胸臆:渴望与甄士隐家丫鬟“团圆”,也渴望自己“飞黄腾达”。甄士隐听他吟毕此诗,大声赞曰:“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己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贾雨村乘机向甄士隐诉说“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甄士隐慷慨表态:“兄何不早言……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指春季举行的会试)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缠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

贾雨村此人是《红楼梦》中封建官僚代表人物之一,他这时尚未考取功名,但封建官僚气却已开始暴露。甄士隐满腔热情地“当下即命小童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送他,真可谓雪中送炭。然而“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他官服尚未上身,“官架子”已端了起来。就这样,贾雨村得到甄士隐资助,进京赶考,得中进士,这是后话。

曹雪芹描写贾雨村这个封建官僚人物,自始至终围绕封建阶级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去写他。中秋之夜,贾雨村在葫芦庙中口占了一首五言律、一副对子;来到甄士隐家小酌赏月时,又在醉意朦胧中吟出这首七绝。两诗一联,所表达的核心内容都是“一想功名,二想美人”。这也是曹雪芹在为后面即将写的《好了歌》做铺垫。《好了歌》所讽刺的四样东西是功名、金银、娇妻和儿孙。这四样东西,贾雨村一样也忘不了啊!读者必须提前看透贾雨村的人生目标,将他作为封建官僚的“标本”,与《好了歌》对照起来读,才能真正读懂《好了歌》矛头所向;也才能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看清贾雨村之“假”,看穿这个封建官僚的丑恶嘴脸。通过贾雨村这个人物在官场的所作所为,可以加深理解贾宝玉为何如此厌恶“读书”和“功名”,故写贾雨村也是曹雪芹的着力点之一。

但是,由于贾雨村没有类似贾、史、王、薛般“四大家族”的背景,故他在封建官场终究成不了气候,一而再、再而三地败下阵来。这又从封建官僚个体的丑恶,深入到了揭露封建制度整体的丑恶,更显其深刻。

好了歌

释文: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按:

话说转眼到了第二年元宵节,甄士隐命家中仆人霍启抱了小女英莲到街上去看社火花灯。逛到半夜,霍启要小解,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回来,英莲已被人拐走。霍启不敢回家禀报,逃往他乡。甄土隐丢失独生爱女,无处寻觅,痛不欲生,夫妇俩一齐病倒。

不想才过了两个月,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掌灶和尚不加小心,油锅火逸,烧着纸窗,火势又从纸窗逸出户外,烧着竹篱。竹篱上的火势又一路烧将开去,将葫芦庙隔壁的甄士隐家全部烧光。甄士隐夫妇只逃出性命,无处可去,只得去大如州乡间田庄上岳父家借住求助。他岳父姓封名肃,此人缺乏同情心,没好脸色给女婿甄士隐看,令甄士隐在此度日如年。

忽一日,来了一位跛足道人,一路走,一路念出这首《好了歌》。这首《好了歌》的积极面是对封建阶级以追求功名、金银、娇妻和儿孙为目标的人生观作了全盘否定和深刻批判,它的消极面是陷入了人生虚无主义和轮回说,觉得人生的任何“追求”“愿望”都不值一提,人们只是在这种无谓追求中代代相因循环往复而已。被否定的全否定了,应该追求的是什么,不知道。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人生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亦然。这表明,曹雪芹虽然是封建制度的叛逆者、批判者,但他还不足以成为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者,因为他提不出新的人生目标。毛泽东对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创作方法评论道:“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还是想补天的,想补封建制度的天,但是《红楼梦》里写的却是封建家族的衰落,可以说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他的创作发生了矛盾。”

当时,贫病交加中的甄士隐,听完跛足道人的这首《好了歌》,居然“彻悟”。迎上前去对跛足道人说:“且住!待我将你这首《好了歌》解注出来如何?”跛足道人笑道:“你解,你解。”

好了歌解

释文: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垄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按:

那位疯疯癫癫的跛足道人,听罢甄士隐这篇《好了歌解》,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出乎所有人意料,甄士隐竟将跛足道人肩上的褡裢抢过来自己背上,不再返回岳父家中,跟了跛足道人飘然而去。当下轰动街坊,众人当做一件新闻传了开去。甄士隐夫人封氏哭得死去活来,遣人各处寻访不得,只得依靠父母度日。幸得身边还有两个旧日丫鬟服侍,主仆三人,日夜做些针线,卖些小钱,帮衬父亲贴补用度。封肃虽然日日抱怨,也无可奈何了。

这首《好了歌解》同《好了歌》的思想倾向是一致的,对人生充满了悲观情绪和宿命论思想,似乎人生经历的一切都是无可奈何、徒劳的,最终都要走向主观愿望的反面,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这固然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存在的大量社会现实,但它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根源。这是曹雪芹的局限,他不可能用唯物史观的眼光去观察一切、解释一切,更不可能为人们指明新的人生方向。曹雪芹只是曹雪芹时代的曹雪芹,如果我们苛求于他,那是我们自己违背了唯物史观。曹雪芹的伟大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关于什么是封建制度的百科全书,对封建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描写得无比真实又极其丰富,这一点已经无人能够企及,更无人能够超越。

把《红楼梦》称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这是毛泽东提出的观点。他说,《红楼梦》是“写得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不读《红楼梦》,就不知道什么是封建社会”。

4.红楼梦诗词鉴赏 篇四

《红楼梦》一开头,就写了甄士隐和乐甜美的小家庭破败的惨剧,脂砚斋批语称之为“小荣枯”。甄士隐家的败落,是从元宵节英莲被拐子偷走开始的。惟一的爱女丢了后,甄士隐夫妇痛不欲生,接着三月十五隔壁葫芦庙起火;殃及甄家,把一个小康家业烧得一干二净。好好一个家庭就这样急剧地瓦败冰消了。

从癫头和尚口里念出的这几句诗,就是甄家由荣到枯的“谶语”。所谓谶语,是一种神秘的预示吉凶的预言。勿庸解释,这是不科学也不足信的。作者从自身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中,看到许许多多人事的兴衰,觉得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的力量在支配着,感到无可奈何,这就使他思想上染上浓厚的宿命论的色彩。

作者在全书开头插进一段甄家小荣枯的故事,是有深意的,它是全部《红楼梦》描写的贾家大荣枯的一个缩影。甄士隐的出家也是对后采贾宝玉出家的一种暗示。全书开始就造成一股悲剧气氛,即使后来写到贾家烈火烹油、穿花著锦的富贵荣华时,也常常有一种悲凉的气息透出来,使人预感到下场不妙。这是一种极高明的艺术手法。

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

5.红楼梦诗词鉴赏:副册判词 篇五

画: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方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注释]

这一首是说香菱的。

1.根并荷花一茎香——暗点其名。香菱本名英莲,莲就是荷,菱与荷同生池中,所以说根在一起。书中香菱曾解自己的名字说:“不独菱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八十回)

2.遭际——遭遇。

3.“自从”二句——这是说自从薛蟠娶夏金桂为妻之后,香菱就被迫害而死了。“两地生孤木”,两个“土”字加上一个“木”字,是金桂的“桂”字。“魂返故乡”,指死。册上所画也是这个意思。

[鉴赏]

香菱是甄士隐的女儿,她一生遭遇是极不幸的。名为甄英莲,其实就是“真应怜”。

6.曹雪芹《红楼梦》的诗词鉴赏 篇六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古诗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第一回中。甄士隐抱着可爱的独生女英莲到街上散心,突然走来一个癞头和尚和一个破足道士,那癫头僧看见甄土隐怀中的英莲便放声大哭,说她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让甄士隐把孩子舍给他。甄士隐以为是疯话,转身回去,那疙头僧便指着甄士隐大笑,念出这四句谶语式的诗。

《红楼梦》一开头,就写了甄士隐和乐甜美的小家庭破败的惨剧,脂砚斋批语称之为“小荣枯”。甄士隐家的败落,是从元宵节英莲被拐子偷走开始的。惟一的爱女丢了后,甄士隐夫妇痛不欲生,接着三月十五隔壁葫芦庙起火;殃及甄家,把一个小康家业烧得一干二净。好好一个家庭就这样急剧地瓦败冰消了。

从癫头和尚口里念出的这几句诗,就是甄家由荣到枯的“谶语”。所谓谶语,是一种神秘的预示吉凶的预言。勿庸解释,这是不科学也不足信的。曹雪芹从自身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中,看到许许多多人事的兴衰,觉得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的力量在支配着,感到无可奈何,这就使他思想上染上浓厚的宿命论的色彩。

7.红楼梦诗词鉴赏 篇七

1 目的论及其主张

目的论 (Skopos Theory) 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家费米尔 (Vemeer J.Hans)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Skopos是希腊语, 意思是“目的、动机、功能”。翻译目的论的主要内容为: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 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而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标准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 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预期达到的一种或若干种交际功能。通常情况下, “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翻译的目的分为三种:译者的目的 (如赚钱) ;译文的交际目的 (如促进交流) ;以及使用特定的翻译策略或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 (如为了说明原语特殊的语法结构而采用直译的方法) 。

根据目的论, 所有翻译必须遵循的首要规则就是“目的准则”, 即一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方法, 译者只有了解了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功能, 才能做好翻译。译者可以为了所达到的目的而采取任何他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

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由于受到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制约, 译文功能与原文功能可能相似或保持一致, 也可能完全不同。功能翻译派创造性地提出的目的性原则, 突破了传统对等理论的限制, 强调的不是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 而是注重译文的预期目的是否能实现。诗词的译文首先要通顺、达意, 为译语读者接受, 并不能以是否忠实于原文作为第一准则。在复杂的诗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 出现意象偏移、漏失以及不对等替换等等是在所难免的。由此可见, 要求翻译活动必须依据翻译目的, 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规则使得翻译更贴近实际, 对诗词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目的分析

不同的参与者, 不同的文本类型在翻译要求和目的的形成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杨译本中, 外文出版社是其翻译的发起者和委托人, 该出版社专事外文图书的编辑出版, 长期以来用英文翻译出版了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 力求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灿烂成就。这与杨宪益本人的想法不谋而合:让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外国人所了解。但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翻译创作却受到了六十年代所处的恶劣的政治环境的限制。与之不同的是, 霍译本的发起者和委托人是霍克斯本人及企鹅出版社。大卫·霍克斯曾在1945至1947年间于牛津大学研读中文, 1948至1951年间为北京大学研究生, 毕业后在牛津大学担任中文教授, 后成为牛津大学All Souls学院的研究员, 是著名的汉学家。霍克斯酷爱中国古典文学, 迫切希望与西方读者分享《红楼梦》这部惊世之作, 而企鹅出版社也希望能够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学中一部经典的社会风俗小说, 因此霍译本应运而生。

译本接受者的定位在翻译要求和目的的形成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本接受者指的是译者所预期的目标读者。杨译本的目标读者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并有一定基础知识的西方读者, 霍译本则是面向西方大众, 不太了解中国但有一定兴趣, 他们阅读主要为了消遣。实际上, 这两个英译本的文本接受者不光是西方读者, 还包括中国的英语爱好者, 特别是翻译研究者。由此, 杨译本和霍译本形成了各自的翻译要求和目的, 并在其指导下, 选择了恰当的翻译策略。杨宪益为了保存并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 而霍克斯为了让西方读者易于接受并得到愉悦享受, 考虑到可读性与可接受性而更多地采用归化译法。

3《红楼梦》诗词曲赋中的意象及其翻译

《红楼梦》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代表之一, 其中两百余篇优美的古典诗词曲赋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这些古典诗词之所以魅力无穷, 是因为它们蕴涵了层出不穷的意象。“意象分‘意’和‘象’两个方面, 前者指人的主观情意, 作者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后者指客观物象” (罗平2006:77) 。我们看到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都是“象”, 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些事物在不同的人的头脑中形成的主观印象是不尽相同的, 当它们入诗的时候就会被“意”化, 也就是经过了艺术加工之后, 融入了作者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意”和“象”相结合构成了“意象”, 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庞德 (Ezra Pound) 认为意象是深深地融合在中国古典诗词之中的, 甚至于每个汉字都具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意象。《红楼梦》诗词曲赋蕴涵了小说发展的情节脉络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因此较其他古典诗词更具有鲜明的特色。下文列举两例从《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两个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的偏重及翻译效果几个角度来具体分析。

例一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杨译:

Alas for her wifely virtue,

Her wit to sing of willow-down, poor maid!

Buried in snow the broken golden hairpin

And hanging in the wood the belt of jade.

霍译:

One was a pattern of female virtue,

One a wit who made other wits seem slow.

The jade belt in the green wood hangs,

The gold pin is buried beneath the snow

这是对书中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典故与意象结合于一体。“停机德”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乐羊子读书中途辍学回家, 其妻获悉此事斩断自己正在纺织的布匹, 劝诫丈夫求学正如纺纱织布, 如果半途而废就会前功尽弃。在此诗中是赞美具有贤妻良母品德的薛宝钗;“咏絮才”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据书中记载, 东晋谢安的侄女谢道蕴极富才情。冬季赏雪时谢安命众子侄作诗咏雪, 道蕴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令众人自愧弗如, 此后人们便用“咏絮才”喻指才思敏捷的女子。在此诗中是赞美才华横溢聪慧脱俗的林黛玉。“玉带”、“林”、“金簪”和“雪”四个意象则充满了丰富的隐喻。“玉带”象征着优越的贵族生活, “林”用汉字的拆字法既双“木”, 也就对应书中贾宝玉看到的判词上画的两株枯木。“金簪”暗喻宝钗, “雪”的意象是晶莹剔透, 暗喻宝钗大气宽容的性格。四个意象的相互组合也暗示了两人的名字:“玉带林”即是林黛玉三个字倒过来的谐音, “雪”谐音“薛”, 而“金簪”意同“宝钗”。钗、黛最终命运已在诗中隐约写出———“薛”埋而“林”枯!谐音析字辞格的巧妙应用使得判词中的意象隐约而朦胧, 可谓其精髓所在。

通过对比杨译和霍译, 我们可以发现两家译文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是不尽相同的, 这主要体现在对原诗中意象的处理方法上。在翻译第一句典故时, 杨译和霍译采用了相同的翻译策略———意译来翻译“停机德”。在翻译第二句典故“停机德”时, 两个译本表现出了较大的不同。杨译旨保存中国传统文化, 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保留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咏絮”的意象;霍译由于了解到西方读者对于该典故的接受性不强, 摒弃了“咏絮”这个意象, 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表现出林黛玉的文才出众。杨译虽然忠实于原文, 但不容易为西方读者所接受;霍译虽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但不足以体现出诗歌的意境, 与原文有些出入。诗中第三、四句中的意象在杨译里得到了较多的保存。在翻译“林”这个意象时, 杨译的“wood”显然要优于生机勃勃的“greenwood”。在翻译“金簪”这个意象时, 杨译还在前面加了定语“broken”, 这是因为译者深刻意识到诗中暗示的薛宝钗的悲惨命运, 尽力传达原文所表达的意象。正是由于二者翻译的目的性不同, 才会导致两个译本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产生不同的翻译效果。杨译的翻译目的是传达文化价值, 重在译文的文化传播功能;而霍译的翻译目的是传达审美愉悦和读者的可接受性, 重在译文的文字自然流畅。

例二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

杨译: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to riches and rank each aspires;

The great ones of old, where are they now?

Their graves are a mass of briars.

霍译: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But with ambition won’t have done, have done.

Where are the famous ones of days gone by?

In grassy graves they lie now, every one.

在这首“好了歌”中, 两个译本在处理“神仙”这个文化意象上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在中国道教的概念中, 长生不老、变“神”成“仙”是其最高境界。杨译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突出强调“永生不死”这个概念, 直接将“神仙”译为“immortals”;霍译为了使西方读者易于接受, 对原文进行了大胆的变通, 将其译为“salvation” (救赎) 。因为在基督教的概念中, 人生来就是有罪的, 从罪恶中得到“救赎”是基督徒的最高理想。两个译本所选择的翻译方法存在着差异, 原因就在于二者的翻译目的性不同, 目标读者不同。杨译尊重作者的意图, 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翻译的结果自然会使那些不了解中国文化也不愿意接受中国文化的读者不容易理解, 但它却为那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并有一定中国文化基础知识的读者增加了阅读乐趣, 并为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架设了桥梁。曹雪芹在写作时不可能想到“基督救赎”的概念, 霍译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大胆变通, 尽量用译语文化来取代原语文化, 让西方读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美好感觉, 这样的文化形式和语言形式让读者倍感亲切, 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享受。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翻译的目的性决定了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带来的不同的翻译效果。

4 结束语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极其注重意象的, 意象的表现和处理蕴涵了诗词的风格, 是我们翻译和鉴赏古典诗词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比两个译本对《红楼梦》诗词中意象的翻译, 我们可以发现两个译本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原则。这体现了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也会产生不同的翻译效果。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 应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 即遵循译文的目的性原则, 翻译应从译文语体、读者反应以及译语文化三个方面着手, 采取各种灵活的译法, 最终确保译文功能的顺利实现。功能派提出的目的论对于翻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其核心原则是“目的准则”, 这一理论超越了传统的“等值”或“等效”的翻译观。在目的论指导下, 翻译方法就呈现出了多样性。从这种目的论延伸出来的译文评价标准不在于译文是否绝对忠实于原文, 在语言和文化形式上与原文等值, 而是在于翻译的目的性是否得到实现, 是否在译语情境中实现了译文的预期功能。

参考文献

[1]David Hawkes, John Minford.The Story of the Stone[M].London:Penguin Books, 1973.

[2]Nord Christiane.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M].Amsterdam-Atlanta:GA, 1991.

[3]冯庆华, 罗平.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4]何广军, 柯文礼.文化融合视域下《红楼梦》的英译[J].南开学报, 2003 (4) :118-124.

8.红楼梦诗词鉴赏 篇八

关键词:林黛玉  诗词  修辞

《红楼梦》作为世界文学殿堂的瑰宝,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有二百多首,其中林黛玉笔下的诗词共22首(以前八十回为准),其艺术价值很高,好似花的精魂,更似诗的化身。林黛玉的诗词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体现了修辞艺术的丰富性。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本文拟从语音、词汇、修辞格三个角度,对诗词所运用的修辞及其所表达的效果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诗词的语音修辞

语音修辞是修辞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语音在突出语义和增强音律美方面为修辞提供了条件,丰富了修辞研究的内容;修辞则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功用。常见语音修辞有押韵、叠音、叠韵、平仄等。黛玉的诗词中运用叠音和叠韵,使诗词具有韵律美。

(一)叠音

叠音作为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式,是重叠同一个音节所构成的词。运用叠音词不仅可以增强语句的韵律美和画面的形象性,还可增加感情色彩。如:“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题帕三绝》)中“点点”与“斑斑”是对黛玉哭泣时流下伤心眼泪的生动描绘;“泪烛摇摇爇短檠”(《秋窗风雨夕》)中“摇摇”形象地描绘出了烛火的跳动;“娇羞默默同谁诉”(《咏白海棠》)中的“默默”;“喃喃负手叩东篱”(《问菊》)中的“喃喃”;“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菊梦》)中的“依依”与“故故”;“连宵脉脉复飕飕”(《秋窗风雨夕》)中的“脉脉”和“飕飕”等,使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同时也传递给我们一种悲伤之情及对现实的无奈。

(二)叠韵

叠韵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叠韵是将两个韵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读起来自然顺口,流畅动听。叠韵可以使语音本身具有协调美和音乐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如:“尺幅鲛绡劳解赠”(《题帕三绝》)中的“鲛绡”用了叠韵,增加了诗的韵律感。“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秋窗风雨夕》)中的“萧条”和“滴沥”都用了叠韵,在句中对仗工整,增加了凄美的神韵。《葬花吟》中“不管桃飘与李飞”中的“桃飘”“明媚鲜妍能几时”中的“鲜妍”等都运用了叠韵,在无形中增加神韵。

二、诗词的词语锤炼

词语的锤炼,古人叫“炼字”。锤炼的目的在于用最恰当的词语,使表达更加准确完美。词语锤炼注重意义和声音的锤炼。意义锤炼就是要达到用极少的字传达出美的意境。修辞艺术是博大精深的,要展现修辞的魅力,“炼字”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如:“尺幅鲛绡劳解赠”(《题帕三绝》)中“鲛绡”用词甚佳,韵律统一,若此处换成它的同义词“手帕”虽通俗易懂,但不如用“鲛绡”更有诗意。“娇羞默默同谁诉”(《咏白海棠》)中的“娇羞”表现了白海棠羞涩动人的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葬花吟》)中“风刀霜剑”说寒风像刀,严霜像剑,实指黛玉在贾府生存环境的恶劣。词语的精选不仅从词的内容方面考虑,还应在声音上进行编排,要注意音节整齐、声调平仄相间、韵脚和谐自然等。如:

(1)《菊梦》

睡去依依随雁断, ︱ ︱— — —︱︱

惊回故故恼蛩鸣 。— —︱ ︱ ︱— —

诗中平仄相间,诗词音调抑扬起伏,有一种悦耳动听的音乐美。

(2)《螃蟹咏》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无尝。

螯封嫩足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斟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花霜。

诗中“忘”“尝”“香”“觞”“霜”押的是“ang”韵,韵脚和谐自然,音节匀称,整齐而有节奏感。

三、诗词的修辞格式

(一)比拟

林黛玉诗词中的比拟十分精彩,黛玉一生所作的诗都离不开花。《中秋即景联句》中的“冷月葬花魂”,诗中“花魂”词用了拟物的手法,实指黛玉自己的灵魂十分凄美,这是黛玉呕心沥血用生命谱出“灵魂”绝唱。这些诗都让我们看到了黛玉艺术形象的与众不同,她是花的化身,也就是修辞学上说的比拟,以花拟人的手法。如:《咏白海棠》中,用“白海棠”来比拟林黛玉自己,用梨花的白净和梅花的风韵衬托白海棠的纯洁,表现出黛玉像白海棠一样的高洁。在《葬花吟》中比拟手法的运用更为精妙,如:“鸟自无言花自羞”这里把“鸟”和“花”比作人,让花有了人的娇羞之态,这里黛玉把自己的忧伤感情都倾注在花的身上,使花处处充满人的感情。“花魂鸟魂总难留”中“花魂”和“鸟魂”是自己的灵魂,这里是拟物。比拟手法在黛玉的众多诗篇中的应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比喻

林黛玉的诗词,常常借助比喻来表达情感,既含蓄,又生动形象。如:《唐多令》中“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写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和居住燕子楼的关吟吟,都是红颜薄命。黛玉在这里意在自喻,暗示了自己的命运。“一团团,逐对成毯”用柳絮的漂浮不定来比喻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葬花吟》中有很多地方用了比喻,如:“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中“风刀霜剑”比喻贾府及其整个封建礼教对黛玉的摧残和压迫。整句话暗指黛玉在贾府的生存环境恶劣,无依无靠,只能听凭命运的安排。

(三)借代

林黛玉的诗词也用借代的手法进行艺术换名,使诗词用字更加精湛,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如:《世外仙源》中,“花媚玉堂人”一句用“玉堂人”来指代元春,诗意倍增。在《题帕三绝》一诗中,“抛珠滚玉只偷潸”一句用“抛珠滚玉”来指眼泪。《葬花吟》中有一句为“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诗句中用“香丘”指代花的坟墓,表现花“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归宿,暗指黛玉的坟墓。“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诗句中用“红颜”代指美丽的女子,在小说中实指黛玉自己,写出了黛玉对自己悲惨处境的沉痛预言。

(四)顶真

林黛玉的诗词运用顶真,句句顶接,顺势而下,环环紧扣,引人入胜。例如:“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和“独依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葬花吟》)“天尽头”和“洒”上递下接,首尾蝉联,突出了事物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尽黄昏”这四处都是《桃花行》中的诗句,运用了顶真,使诗更有韵味,在诗中也起到了强调、过渡的作用,形式上给人别致的感觉。

(五)对偶

林黛玉的诗词广泛运用对偶,令诗词对仗工整。如:“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杏帘在望》)中“一畦”对“十里”和“春韭绿”对“稻花香”两句一气呵成,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别样的景致,写春韭的“绿”和稻花的“香”意境呼应,句式对仗工整。“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中秋即景联句》)中“鹤”对“花”正是动物对植物;“鹤影”对“花魂”一个是具体意象,一个是抽象事物,“寒塘”对“冷月”给了我们一个绝艳凄惨的大背景,充斥着一股哀愁,对林黛玉的情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偶诗句还有很多,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偷来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缕魂”“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等。

四、诗词的修辞效果

(一)构筑醇美的诗歌意境

诗歌修辞艺术中,每一种辞格都呈现出一种语境,这就是说,在每一种意境中都有一群意象在流动。这一群群诗歌意象便构筑了醇美的诗歌意境,或深邃,或优美,或高雅。

黛玉的《杏帘在望》,单从题目就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诗中虽看似外景描写,句句对偶,平仄相间,但句中每个精选的词都有色彩画面感,能让人透视到农家的生活:“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两句意义指向十分深厚,这长着菱角和紫红水草的浮着鹅儿的池水一定距离那家农舍之门不太远;那能让燕子筑巢的梁下,一定是一座有堂屋的大宅子。而“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又是说这里又有“菜”又有“粮”的。整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人们生活惬意、安居乐业的画面。在《题帕三绝》中有好多的意象,如“泪”“鲛绡”“香痕”等,这些词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凄美的意境。再如《秋窗风雨夕》中“风雨”“秋情”“泪珠”“寒烟”“秋雨”等也写出了一种悲凉的意境。这都是选词精炼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每一首诗不管是喜调是悲调,都会呈现出一种完美的艺术意境。

(二)探求丰富的审美客体

审美客体又称审美对象,指能引起人的美感的客观对象。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满足主体所需要的审美价值。在诗词中需要很多的审美对象,才能展现出唯美的意境,才能让读者从意象中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思或所颂扬的品格。

黛玉运用修辞手段,创造了令人赞赏的审美客体。比如在《咏白海棠》中黛玉用“白海棠”自拟,用梨花的白净和梅花的神韵衬托白海棠的纯洁,实则写黛玉自己。由此可以看出比拟辞格的运用,为诗增添了不朽的艺术光彩,为写黛玉的纯洁品格提供了有力的艺术手段,从而为我们创造了“白海棠”这一永恒的审美客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葬花吟》)中“风刀霜剑”作比喻给人一种环境恶劣的感觉,这也是审美对象所起的效果。“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葬花吟》)中“香丘”指花的坟墓,花是美好的事物,葬花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被侮辱的纯净的地方。“香丘”借代指黛玉的坟墓,也指出了黛玉不愿受辱,不甘低头的性格。这才是“香丘”所要表达的思想价值所在。总之,修辞格的运用,为我们留下了寓意深刻的审美客体。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林兴仁.《红楼梦》的修辞艺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4.

[4]李庆荣.现代汉语实用修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00.

[5]王希杰.汉语修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7.

[7]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上一篇:钻井队党支部工作总结下一篇:《叶子变变变》大班美术优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