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人体结构教学

2024-12-07

小学体育人体结构教学(12篇)

1.小学体育人体结构教学 篇一

第四课 人体的组成

一、目的要求:

1.能用类比的方法举例说明人体的构成。

2.能借助工具(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3.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各种细胞的外形有什么区别。

4.能归纳出绝大多数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5.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关系,同时说出细胞是怎样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不断提供物质和能量的。

二、教学重点

1.能用类比的方法举例说明人体的构成。

2.能归纳出绝大多数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教学难点:

1.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各种细胞的外形有什么区别。

2.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关系,同时说出细胞是怎样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不断提供物质和能量的。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A.让学生分析校园建筑物的构成。

B.说说过年时吃的鸡有哪些器官构成。

2.学习新课:

▲认识人体的组成:

A.活动目标

1.能在自己的身体相应的位置找出自己知道的器官和系统。

2.能用类比(建筑物的层次结构)的方法举例说明人体的构成。

3.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关系

B.活动过程

1.提问:人从外部形态上人体分为哪几部分?

2.鼓励学生在一张纸上将自己所知道的人体的内部器官写出来。

3.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从而对学生已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让学生把想象中的人体内部器官的样子画出来,实现学生思维的可视性,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4.让学生将自己所画的内部器官与教材第20页图进行比较.然后对照图将人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在自己的身体相应位置指出来。

5.理解——器官:肝脏.胃.肺.心脏等。

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6.在学生对人体的主要内部器官有所了解后,告诉他们教材中的每幅图都表示一种系统,让学生对人体的构成先有一个总体的.概括的了解。

7.在分析人体的结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自然地将话题转到上单元研究的建筑物的结构上,从而引领学生对建筑物和人体的构成作类比研究。

8.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的循环系统,将人体的结构层次逐一与建筑物的结构层次进行类比,可以鼓励学生回答图中细胞相当于楼房结构中的哪一部分,组织.器官分别相当于楼房中哪个部分。

通过类比,逐渐认识到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某某细胞某某组织一某某器官一某某系统有机体”是人体构成的基本层次构成。用类比的方法去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9.仿照刚学到的方法将人体的结构或身体内任意一个系统与某种机器或植物进

行类比,强化对人体基本结构的认识。

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

铁分子——各种形状的铁块——各种零件——各种操作系统——机器

▲观察细胞

A.活动目标

1.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

2.能描述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形状。

3.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各种细胞的外形有什么区别。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细胞是怎样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不断提供物质和能量的。

B.活动过程:

1.洋葱切片—— 为学生多提供一些不同细胞的标本。

2.活动开始,学生描述自己对细胞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积极性。

3.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根据本书提供的资料弄清显微镜的基本使用要求。有关显微镜的使用在中学生物课中还会作进一步学习,让学生对显微镜进行简单的操作,观察时要睁开双眼.尽量做到规范操作。,五、小结:

1.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等关键词打乱顺序,让学生将其迅速排列,根据学生的正确程度对其进行评价。

2.复习:

细胞相当于“砖结构楼房”中的砖;

组织(由许多细胞组成)相当于墙(由许多砖砌成);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相当于房间(由不同的墙面围成);

系统(由不同的器官组成)相当于单元(由多个功能不同的房间组成);

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相当于楼房(由多个单元建成)。

2.小学体育人体结构教学 篇二

1 人体结构模块课程的设置

人体结构模块教学涵盖正常人体解剖学,包括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正常人体影像学、外科学、内科学和耳鼻喉科学等相关临床应用解剖学基础,总学时为204学时,由各相关科室共同完成。教学实施分为2个学期进行,第1学期教学内容为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及其相关功能,共105学时;第2学期内容包括局部解剖学、正常人体影像学以及人体解剖学在外科学、内科学和耳鼻喉科学等临床学科中的应用解剖学基础,共99学时,见表1。

本设置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①理解和掌握人体系统和局部的组成与功能;②学习并掌握临床医疗工作中常用的临床检查和操作;③掌握人体系统、部位的应用知识和专业术语,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中、英文专业词汇,可以进行专业问题的交流。

2 人体结构模块教学的实施

2.1 理论课

人体结构模块教学经相关专业教师集体备课、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详细、周密的安排,使教学内容从编排上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有利于人体基本结构及功能的学习,又将人体结构解剖学知识与临床专业知识有机联系,学生在学习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与影像学的Ⅹ光片、CT、MRI立体及动态图像进行比较,并与临床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临床检查方法密切联系,有利于感性认识与理性知识的融汇贯通,促进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2]。授课教师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作为蓝本,以英文版教材作为参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参照人体结构模块教学大纲的要求,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图、文、声的结合和形象生动的动画技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由断层、局部到整体等不同层面,充分显示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并通过基础与临床学科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探索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结合双语教学方式授课,较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理论课授课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和各系统或章节的总论部分;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如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联系临床的内容。并将教学大纲、CAI课件及涵盖有关教学内容的复习资料上网,供学生随时调用、参考和复习。

2.2 实验课

实验理论课:相关内容由授课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人体标本、模型、尸体和影像片进行授课,根据实验的原理、要求或正确操作要点进行讲解,并从第一次实验课开始,强调解剖学知识及正规手术操作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无论是解剖手法、或是手术器械的使用,都要求学生接受严格训练,使其掌握正确规范化操作并完成实验。

实验观察与操作:在教师巡视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结合专业理论对人体标本、模型、尸体和影像片进行观察或解剖操作,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人体系统和局部正常的组成与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正确规范的操作技术,为临床治疗操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3 互动形式

医学生都有早日进入医生角色的愿望,因此对于学习与临床有关的内容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利用这一心理动因,开展讨论式教学,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使学生能够以相关的知识为依托而学习新的内容,学会整理和归纳所学的知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

2.4 开放实验室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逐步学会独立摄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正确的操作与动手能力,实行课余时间定期开放实验室的制度,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此外,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科研,使学生通过科研实践,开阔知识面,拓宽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

3 人体结构模块考试方式

考试原则:考试实行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终考试相结合、基础专业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中文试题与英文试题相结合的原则。

考试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操作能力、基础专业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应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体结构模块教学的考试采用综合的考核方式:①平时考试,根据课堂提问和讨论、实验报告书写、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剖操作能力和标本制作质量进行考核。②实验考试,主要采用统一命题形式的标本考试;③理论考试,采用中英文结合和多种题型组合的考试方式,包括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填图题、问答题等等。考试评分按平时成绩占10%;实验考试成绩占20%;理论考试成绩占70%综合计算总成绩。

4 教学实施效果及其评价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人体结构模块的设置,与传统的医学教育相比较,课程体系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以器官系统整合、以基础和临床课程的整合替代以基础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基础医学与临床的衔接与渗透更加紧密,具有引导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加强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积极作用。配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启发式教学、探索式教学和互动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课堂讲授内容,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思索和学习,学生通过举一反三、合理的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得以纵向和横向联系,严格的操作技术培训为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为了检验相关考试的制度与方式是否能够适应新教学模式的要求、检验教学的质量,我们对新教学模式实施前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实施新教学模式后人体结构模块考试成绩稳定并略有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提示综合的考试方式可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

* 与2000级学生成绩比较,P<0.01;# 与2001级学生成绩比较,P<0.05

人体结构模块教学为学生营造了综合的、广泛的、协调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获取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作用[3]。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目前尚缺乏适合模块教学的相应教材,从教材形式上制约了基础与临床知识的有机渗透与整合,对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过程也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编写能够适应新教学模式的教材,是新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于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将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萍,杨棉华,林晓珊,等.以系统整合为基础构建临床医学本科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5-7.

[2]涂良携,罗映晖.在多元化模块教学中优化解剖学教学的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19(2):120-121.

3.小学体育人体结构教学 篇三

【关键词】医学院校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体育学 理论教学

运动人体学科学是一门医学、生物学、体育学相互交叉的学科。培养掌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理论和试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1988年30多所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相继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同意、备案,泰山医学院、温州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6家医学院校相继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概论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等体育学课程列为泰山医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必须课程或选修课程。

最初,由于是医学院校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医学、生物学课程依托医学背景,而体育学教学,我们与体育院校相比,我们没有雄厚的体育专业师资背景,体育学理论课程由基础部体育教研室教师担任,尽管教师具有多年的体育授课经验,与体育院校体育理论专职教师相比,还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当等现象。再就是从学生调查中显示96%的学生没有运动训练实践的基础,学生对体育学知识的领悟能力和感知能力差,经常存在教师讲课,学生茫然的现象。这两个方面影响了体育学的授课质量。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内涵建设的发展,我们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学理论的教学,在体育学理论教学中也取到了较好的成果。结合近年来该专业体育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对体育学理论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加强教学管理,以科研促教学

充分利用2006年我校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契机,充分探讨体育学理论授课存在的师资情况,通过学校有关部门,从基础部体育教研室选调部分责任心强、有上进心、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到运动人体科学系体育理论教研室,相对固定了体育学教师的授课课程和研究方向,同时外派学习和进修。由2至3名教师固定教授1门课程,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学术讲座等教研活动,以此提高教学能力和改进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省部级等课题,以科研促进教学,目前,教师承担校级课题9项,参加省部级课题3项,逐渐形成了教师人人有课题的良好局面。

二、师生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法

学生从第二学期就逐渐学习体育学的各门理论课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往往还沿袭着高中时代的学习方法,但面对厚厚的书本和大量的陌生知识,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如何才能掌握和理解这些内容。作为教师,如何为他们架起一座从中学到大学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成功的关键,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转变教师和学生思想,更新了观念,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地推进了创新性体育学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密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合理分配教授任务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体的体育学知识与运动技巧固然重要,学习方法及对正常人体的认知能力更加重要。学生将来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康复指导与医学相关的工作,不可能在学校把知识都学到,将来工作后还要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细化、强化。对他们来说掌握所有体育学理论知识显然不现实,能够更好地将体育学理论和他们的专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显然更为重要。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体育理论,了解国家体育战略方针,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影响与需求;教授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课程,让学生理解、掌握运动的基本规律、训练原则、训练方法、队员、学生的心理状况等基本知识,结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大纲,重点突出“运动与医学”的结合,使学生形成较强的专业知识体系,为胜任未来从事的运动康复、体育健康促进、运动医学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主动式实践教学法,使学生称为教学主体

主动式实践教学法正是基于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这一指导思想,着眼未来而构建的,它主要是实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PBL强调“先问题,后学习”,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同等重要,包括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是促进者和设计者。应用于体育学教学的主要过程是: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针对某一阶段要学习的体育学理论内容先自学,在自学中提出许多问题,针对问题去积极查阅参考资料,并且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进行讨论,每组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做中心发言,其他学生作补充发言,甚至可以争论。老师只是针对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课堂的主体不再是老师,而是变成了学生。

五、增加学生体育实践的机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是从高中理科招生的,大部分学生没有运动训练的实践基础,学生对运动知识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较差,缺乏对体育理论现象和运动规律的了解,这就不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体育学理论。为之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也取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体育术科观摩课,包括田径、球类及武术等课程;第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运动训练和比赛;第三,充分利用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体校、运动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运动现场情况。

六、积极开展网络教学

结合我校开展网络教学,体育学理论课程大部分进行了网络课程制作。通过网络课程的开设,补充了书本上没有且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网上进行模拟测试,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通过视频资料下载观看,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抽象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网络教师及时布置作业,通过答疑讨论区及时解决了学生提出的困惑与疑问,通过交流,解决了学生与老师当面不方便交流的问题,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密切联系程度。

总之,进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课程教学探讨,主要是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专业特色,培养高级人才。以上是笔者在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教学和管理的一点体会,仅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姚洪恩.等,办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理论与实践.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1.

[2]李裕和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结构调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4):188.

[3]曹兰菊.加强体育院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着力点.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35(3):231.

4.实验报告人体结构学实验报告 篇四

班级

姓名

学号

总成绩

任课老师

护理职业学院医学基础部解剖教研室

实践技能训练一

一、实验内容

显微镜的使用、细胞的观察

二、实验要点

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

2.能在镜下辨认细胞。

三、实验材料

1.显微镜。2.单层立方上皮(肾切片,HE染色)。

四、实验方法

(一)显微镜的使用(示教、学生自己操作)

(二)细胞(学生自己观察)

五、作业

用红蓝铅笔绘高倍镜下的细胞图,注明细胞质、细胞核。

图:细胞

5.小学体育人体结构教学 篇五

110513 人体工程课,是一门健身课程。它以身体适量运动为主,主要涉及身体形态、肌肉练习、心肺功能和基本身体素质在内的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

它能充分发挥其健身功能,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及身体适应能力。这学期的主要内容就是3000米跑,上课时老师先带领同学进行必要的准备活动,然后大家开始进行跑步的训练和测试。

记得刚了解到人体工程要测试3000米成绩的时候自己很是郁闷和害怕,3000米啊,我想都不敢想,当时的1000米测试跑下来都觉得有些难受更何况三千米呢。开始上课的头几节老师就要求我们进行测试,当时的感觉还记忆犹新,我在我的前方寻找着目标,把他们作为前进的动力,我慢慢的去超过他们,然后再寻找下一个目标,这成为我跑步的一个动力,这招还是挺管用的,至少他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前七圈,但剩最后半圈的时候自己真的是快要没力气了,发了狠向终点冲了过去,但没有一直冲到终点,还是在半路就减速了,不过最后的成绩还是不错的,我跑了十三分零八秒,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以后的课程中只要天气好我都会争取跑跑试试,虽然成绩上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却锻炼了我。

课程的训练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素质同时也锻炼了我的意志,让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面对困难不退缩不畏惧,只要我们去做了,很多问题都会变得十分的简单,就像跑步一样,原来三千米也不是那么的困难。

现在我已经能够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了,因为老师使我认识的强健的体魄对学习对生活对人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了健康你拥有的再多都是浮云,都相当于没有。高中三年来自己很少的进行体育锻炼,总认为学习好了就行,但来到这里我明白了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你的学习高效的进行下去的。

最后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坚持锻炼,不畏困难。

长跑运动的运动处方

110513 长跑运动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也是战胜“文明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长跑运动的好处:

1通过长跑可以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它能够提高人的耐久力,使人长时间的坚持工作和学习而不易疲劳;还能提高人的新陈代谢水平,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控制体重,预防肥胖。

2长跑运动需要我们不断克服出现的极点现象,这很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力,对于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长跑运动适宜的人群:男女老少都适宜。长跑运动注意的事项:

跑步应注意循序渐进,每周跑的次数极距离要逐渐的增加,不要急于求成,即要合理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一般跑步以有氧代谢为主,采取匀速跑30~40分钟,心率在120~140次/分为宜。

跑前做好准备活动,跑后做好放松活动。

要注意加强自我医务监督,身体不适时,不要勉强跑步(特别是体弱者和中老年人)。注意要领:

长跑的正确技术要领很重要,要注意掌握号呼吸的节奏。要让呼吸与跑的步子频率配合好。一般采用的2:2呼吸节奏,即“二步一吸,二步一呼”的方法。最好采用鼻吸口呼的呼吸方法。掌握好节奏,跑起来就会感到轻松自如。

当跑出一段距离时,会感到腿发软、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的状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种状态叫做“极点”。这时只要稳定情绪,加深呼吸,调整跑速。“极点”即可消失,继续跑下去,身体会感到轻松许多,呼吸正常,进入一种稳定状态,这是“第二次呼吸”。在锻炼中不断克服“极点”,才能逐步提高人体机能。

长跑运动的小计划

锻炼次数 每周2~3次 锻炼强度 心率120~140次/分

6.小学体育人体结构教学 篇六

2013年10级学生干部卸任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代表10级学生干部做卸任发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曾不止一次的面对同学们发言,但是今天是我心情最复杂的一次,甚至可以说比我10年刚走进体院竞选班长的那次发言还要紧张。因为这是我最后一次以一名学生干部身份面对大家了,非常舍不得这些合作了一年的学弟学妹们,也非常舍不得我们共同撑起的每一个学生组织。在过去的一年里,每一个学生组织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下面我简要的进行一下总结:

一、学生会工作有了新的突破。2012年5月第五届学生会干部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两大主题开展工作,积极为广大同学服务,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在享受往届学生会工作成果的同时,我们不断进行工作创新,完善组织建设,深化制度改革,精心培养学生干部预备人才,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努力完成各项工作,成功的在2012年院团委学生会评选中获得第一名。除此之外,在2012—2013各项评选中有1人被评为“社会实践之星”,9人被评为“社会实践优秀个人”,4人被评为“优秀学生会干部”,使学生会的发展又迈进了一大步。

二、社团工作稳步发展。过去一年,社团联合会依托康复保健协会发挥专业特色,不断在全校范围内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完成“康复保健进校园”,“康复保健进赛场”,“康复保健进社区”等品牌活动的同时,还多次与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组织联谊活动进一步扩大康复协会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专业,认可我们专业。在服务他人的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另外,社团联合会的其他组织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定时组织电子竞技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为社团发展贡献力量。在2012—2013年院团委各项评选中被评为“优秀社团组织”,以及9人被评为“优秀社团干部”。

三、志愿者工作步入正轨。相比学生会,社团来说志愿者协会还属于比较年轻的学生组织。在三届志愿者干部和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从一无所有参加志愿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40余名会员,组织机构清晰,各项制度相对完善的青年学生组织。一年来,协会先后组织参加了“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以及“系列学雷锋活动”等,同时曾被长春电视台,东亚经贸新闻报道,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效果。另外,在院团委的评选中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协会”以及5人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干部”。为今后青年志愿者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建议与期望。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10级学生干部即将告别我们曾经奋斗过的舞台,今后11级甚至12级的学生干部们将成为各个学生组织中的骨干力量。在此,结合以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我代表师哥师姐们向在座的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与期望。

1、作为学生干部要端正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着眼大局努力为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

2、组织内部一定要统一思想,团结协作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3、不断完善各组织的量化考核制度,干部选拔制度在组织逐渐壮大的将来,摒弃干部选拔的任命制。

4、努力提高学生干部的个人素质,打造精英团队,树立学生组织的公信力。

5、在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培养学生干部预备人才,保证组织的稳定发展。

最后,祝愿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共青团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希望新一届学生干部不辱使命,勇往直前。

7.小学体育人体结构教学 篇七

1 现状分析

我国师范类院校体育专业人体科学实验室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1.1 人体科学理论实验室不受重视

很多师范类高校实验设备资金主要投向理科或工科专业,对体育实验室的支持不够,这一方面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理论知识差,其理论要求不高,实验课程可有可无,另一方面也可能对新形势下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缺少了解。这些想法不仅仅存在于非体育专业教师,一些体育学院或系领导和教师也对此不够重视,还沿用老一套的培养方法,重技术,轻理论。可能受到整个环境的影响或自身认识不足,学生们对人体科学实验课的态度不够端正,加上教师对要求不够严格,有兴趣的同学去玩玩,没兴趣的跟着看新鲜或干脆不去,人体科学实验课就像是杂耍课,想去就去,不想去也没有大碍,反正实验课考核都能及格。

1.2 实验室自我封闭,资金少

实验室已有设备陈旧,年久失修,老化损坏严重,新设备缺乏,无法保证正常实验开展,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实验室建设与维护资金少,实验室本身又自我封闭,不能服务社会,资金来源更加困难。

1.3 设备使用效率低,隐形浪费很大。

学生仅能在固定的实验课中使用,在实验课结束后学生便无权使用这样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课以外的时间内便一直闲置,有的实验室间隔一学期才安排实验课,在没有安排实验课的整整一学期内实验仪器设备尘封,闲置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不高,无形中造成了隐性的资源浪费,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1.4 无专业实验人员,管理制度如同虚设

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实验员,由任课教师兼任,实验课不独立于理论课程,占用理论课课时,使得本来就很少的理论课时更加捉襟见肘,实验课的课时自然压缩,有的学校干脆没有实验课。各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基本上都具有,但真正能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的少之又少,管理制度只是一种摆设。

1.5 实验内容落后,实验教学方法僵化,实验课中学生参与少

大多数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实验项目来源于基础医学实验,和运动训练脱钩,没有专业特点,没有针对性,操作繁琐,不少体育教育专业同学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做完了实验学生还不明白是在干什么。实验课老师把实验演示一遍后,仅仅部分同学能够参与到实验中,很多同学很少真正参与实验。

2 开放式实验教学探讨

南开大学的陈翠英潘元胜在1994年发表的《实验教学开放模式的探索》一文中提出教学实验室的开放模式主要有五种:开展设计性实验、吸收学生作为科研的助手、改革常规实验的内容、选修实验与兴趣小组教学、实验室功能的开放。本人认为实验室功能的开放模式比较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理论基础。能够解决人体科学理论实验所存在的问题,能够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 大纲要求基本实验方面

2.1.1 拓展实验时间与空间

长期以来,实验的空间普遍局限于教室或实验室,实验时间也局限于一节课的时间,扩招以来,学生数量大大增加,而体育实验的规模还没有及时跟上,实验时“一人表演,少数人观看,多数人闲聊”体育实验课情景较普遍。开放式教学打破这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验空间由室内向室外延伸,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体育专业学生大多数时间活跃在体育场,而体育场也可以作为一个实验室,可以把实验仪器拿到体育场进行现场试验,增加了实验的针对性。

2.1.2 实验教学目标的多层化、实验内容选择的多样化

体育教育专业同学基础理论水平总体不高,参差不齐,对于水平较差,实验水平不高者可以通过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来促使其完成基本实验要求,如当体育专业的同学了解到运动状态时,尿中肌酐系数含量的变化可作为检测运动员运动强度的大小、训练效果等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时,他们兴趣盎然,表现得格外兴奋。他们都想通过检测自己的尿标本,来了解自己的运动强度大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对于较好者,可以在完成基本实验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其实验的复杂性。如综合分析性的问题,例如:对有氧耐力的评定,涉及多个指标的测试,进行综合评价等等。

开放式教学的实验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应鼓励学生运用实验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实验内容。运动训练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作为实验的内容。另外,减少一些必修实验中验证性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和创新性项目,拓宽实验内容。

2.1.3 实验设计的自主性

传统的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是由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根据教材或教师设定的实验步骤和方法“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操作,然后按照规定的格式来完成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局限于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实验效果不好,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式教学打破这种模式,先由学生独立自主的设计实验方案,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评价、完善实验方案,并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来完成实验操作以获取结论。

2.2 实验课程的拓展——实验室面向社会开放

人体科学实验室包括运动生理学实验室、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室、运动保健学实验室等,拥有一套完整的体质监测设备,如身体成分测试仪、生化分析仪、心肺功能测试仪、心电图机、肺功能测试仪等,拥有一套康复保健仪器如远红外按摩床、各种电针仪、理疗设备。另外相关授课教师基本经过正规康复医学教育,所以人体科学实验室具备了对外开放的条件。由于实验室功能开放增大了实验室的负荷,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仪器的老化和损坏增加。实验室的实验管理方案尤为重要,教学管理采取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管理。一方面,采用行为量化评价的方法,加强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并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习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来加强学生个体之间、学习小组之间的相互管理。另一方面,通过自荐、推荐和选拔相结合选取学生管理者(学生实验员和组长)来加强对班级和小组进行指导和管理。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验室的管理,提高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大了就业面。增加了实验室资金来源,使设备得以更新。老师通过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科研能力,增加了教师收入。

3 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意义

3.1 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

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解决了体育专业实验课程开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解决了学生对实验课的轻视和排斥,提高了他们上实验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实验,和教师的积极互动,不自觉中提高了教学效果。

3.2 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使运动生理学实验和运动训练结合起来,优化了运动生理学实验内容

运动生理学实验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把握运动生理学的发展方向,摒弃过时的实验内容,实验课走向操场、赛场,与训练结合起来。不再沿用医学专业的实验内容,培养的不是医学生,而是具有懂得科学训练和运动医务监督的体育生。

3.3 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促使实验室、教师、学生三者的良性发展

开放式实验教学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促进了实验室的良性发展。教师通过实验过程提高了实践水平,提高了个人知识水平,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真正的参与了实验,提高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中的合作交流,提高了团结协作意识。

4 小结

体育教育专业人体科学实验课程通过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包括基本实验课程开放式教学和实验室功能的开放,切合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特点,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教学效果,增强了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增加了实验室资金来源,使实验室、实验教学良性发展。

摘要:针对体育专业人体科学理论课程实验开展过程存在问题,如:实验项目落后,实验方法僵化、针对性差、实验效果较差,实验室仪器落后、利用率低等,提出了适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际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实验室功能的开放。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运动生理学,开放式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邱红霞.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2005,26(2):77- 79

[2]黄英,任传忠,刘洪涛.解剖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18(2):152-153

[3]王斌.浅论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科学.2008,2:35-38

[4]吕艳欣,金松,王玉,等.医学遗传学试验开放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2008,21(1):42-43

[5]李艳,杨拯,周佃波,等.医学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研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119-121

8.人体适应能力结构维度的理论研究 篇八

关键词:体质;适应;应激;结构维度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05-04

本研究力图建立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模型,为今后研制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奠定基础,为全面评价人体体质做出贡献。

1有关适应的研究背景

1.1适应的概念适应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在英语中有两个与适应意义很接近的词:adaptation和adjustment,我国心理学界通常把adaptation译为“适应”,而把adjustment译为“顺应”。在国外心理学研究中,有时这两个词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使用更为广泛的是adjustment。

1.1.1适应的生物学概念在生物学中,适应性是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的能力。适应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性状)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张仲林,200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以有两种方式来完成:一为现象型适应(Phenotypic adaptation),也称非遗传型适应。一为基因型适应(Genotypic adaptation),也称遗传型适应。现象型适应对环境的反应规范,在自然情况下可以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做出调节,这种在短时间内进行的形状和功能的适应并不具有基因遗传的特性。而基因型适应需经遗传特殊化来完成适应作用,基因型的改变可与新环境形成一种新的反应规范,原有的方式则无法适应这一环境。对于人类,不仅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同时包括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

1.1.2适应的心理学概念对适应或适应性研究最多的是心理学领域。张宏宇(2000)在他的研究中将适应定义为:个体和他所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环境之间保持适当关系以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他将其解释为主体在与环境之间成功的、一贯的调和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并被社会认可的行动来缓解个体的紧张情绪、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而适应性则指个体在环境适应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及结果。显然这个适应定义更偏向于心理适应,而忽视了个体对环境变化的生理调试和遗传因素在适应能力中的地位,强调成功的适应,忽视了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也会有失败的适应方式。谭玉兰,宋玉兰(2002)则认为适应是一个促进生理、心理和社会完整性的过程,也是一种达到生存、成长、繁衍、主宰和自我实现的最终状态。生理方面的适应反映生理健康,自我概念方面的适应反映心理健康,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方面的适应反映社会方面的健康,而不适应则导致疾病。笔者更倾向于这一适应概念。

1.1.3体质研究中的适应概念日本体力学会测定评价专科分会对“体力”(相当于我国的体质)所下定义为:指人们为从容应付日常生活和偶然事件所必需经常保持的行动能力和抵抗力。所谓行动能力,主要由发动行为的能力(由肌肉力量、速度、投掷力、爆发力等素质指标反映)、持续行为的能力(由心肺功能、运动系统耐久力等反映)和控制行为的能力(由平衡能力、灵敏性、协调能力反映)组成,它们都是抵抗力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而日本学者所说的“抵抗力”即我们研究的适应能力。在陈明达和于道中编写的《实用体质学》一书中, 适应是指:人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采取的一系列被动性和主动性调整,包含机体内部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全部保护性反应。并具体指出适应能力的定义有以下3个方面:1) 对身体内外环境变化的调整适应能力;2) 对疾病和有害生物因素的抵抗能力;3) 对各种社会、心理紧张刺激的应激能力。

1.2适应的特征从理论上说,人类适应环境的良好结果是身心健康,但身心健康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量化的特点。所以很多适应性研究都关注适应过程,归纳适应过程的特征如下:1) 适应是一个全身性的综合反应;2) 心理反应是适应的中介过程,无论是什么样的应激源,都可以引起人相应的心理反应;3) 适应能力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同样的刺激对一个人构成应激,对另一个人可能就构不成应激,或应激反应的水平不同;4) 各种形式的适应均有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两个层面;5) 适应都有一定的限度,这种限度的高低取决于人的体质状况、人格特征、教育程度、和行为规范等因素。

1.3体质研究领域中适应能力定义的分析本研究所探讨的适应能力是在体质研究这样一个大前提下的,这就意味着本研究所指适应能力与生物学和心理学中的适应概念不完全一致。需要在体质研究领域内给适应能力一个更有利于操作、更确切的定义。自1979年起,我国各方面的体质专家和权威机构即对人体体质的概念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并就体质的理论基础方面大体取得了共识,认为:体质反映人体质量的高低,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1) 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以及身体成分;2) 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与各器官系统达到的工作效能;3)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和走、跑、跳、投掷、攀爬、负重等身体活动能力;4) 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即人体的本体感知能力、个性特征、意志品质等;5) 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它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源的抵抗能力等[4]。虽然在体质定义中没有直接说明适应能力,但在体质五因素理论中明确说明了适应能力的含义,体质五因素理论在体质理论研究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适应能力的解释也成为很多研究人员的参考依据。但这个对适应能力的解释并不能算是适应能力的正式定义,分析其中各因素之间关系,似乎存在着矛盾的地方:1) 社会环境一层含义应该指的是适应能力的社会性,即社会适应性。笔者认为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工作的适应,工作压力来源于日常工作任务、工作发展、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工作中的规章制度等方面;(2)对社会规范的适应,包括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法律规范 ;(3)工作之外的人际关系的适应,主要指工作以外的社会人际交往。各种生活紧张事件应该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事件,如升职、调动工作、失业、与领导或同事关系紧张、家人生病或去世、结婚、生子、与邻居吵架等等,在这些生活紧张事件中也包括了社会适应中的一些因素。即适应能力的解释中“对社会环境和对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有重复的因素。2) 对适应能力的解释中,“对疾病和其它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源的抵抗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前述内容也有重复的地方。按照适应大师Selye的理论,应激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良性应激源(eustress),它可以给人振奋,增强动力,带来益处;另一类是不良性应激源(distress),如给人带来悲痛和苦恼的事件。不良性应激源可以来自于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是工作方面的,可以是家庭方面的,也可以是社会规范方面的。3) 前人研究表明:在生活中积累的生活事件得分越高,人们就越有可能感到压力,长期在压力下生活而又得不到缓解,可以导致机体健康状况下降,甚至引起疾病。给人们带来压力的不仅仅是不良性应激源,良性应激源累计得分过高同样给人们造成压力。因此,在适应能力的解释中,“对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源的抵抗能力”的提法似乎不妥。《实用体质学》(1993)中《体质与适应能力》一章再次对适应及适应能力作进一步解释,认为适应是指:人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采取的一系列被动性和主动性调整,包含机体内部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全部保护性反应。适应能力由3部分组成:1) 对各种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调整适应能力;2) 对疾病和有害生物因素的抵抗能力;3) 对各种社会心理性紧张刺激的应激能力。关于适应的进一步解释为我们了解适应能力奠定了基础,明确了:1) 适应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2) 适应过程包含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层面;3) 强调适应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发生变化时人体的一种反应。但当我们想对适应能力做深入研究时,发现还有一些不明白或不确切的地方:1) 这一解释强调人与周围环境间关系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反应,忽视了人体对内环境改变的适应,人体内部环境条件的改变同样是一种应激源,对于这种内源性应激源的适应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机体内部的各种稳态系统如:血氧浓度、血pH值、体温恒定等是机体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础。2) “人体采取的一系列反应”句中的“采取”有主动适应之意,但人体的适应也包含着不知不觉的或无法控制的被动适应。3) 在研究适应时,总是强调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的反应。实际上,我们每天面对的各种环境并不总是改变,或者说我们需要努力适应的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际关系等等,并不只是环境变化时才需要适应。

2适应能力的定义

综合有关适应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影响体质的适应能力包含内容非常广泛,一方面包括内环境的改变,其中有:正常生理性变化,由生物、化学致病因素引起的病理性改变,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变化;另一方面还包括对外环境的适应,其中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此,笔者将体质研究领域内所说的适应能力总称为人体适应能力,以区别生理学中提到的生理适应和心理学中提到的心理适应及社会适应。并给出了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定义和操作定义。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定义是:人维持身体与内外环境间平衡的能力。人体适应能力的操作定义:个体维持自身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理环境间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健康的能力。在理论定义中,只是笼统地说人体与内外环境间维持平衡的能力是适应能力,这样在理论上将人需要适应的内容全部包含,即包含对环境的动态适应也包括静态适应,作为高一个层次的理论研究是可以的,但具体研究适应能力时,受到研究目的、研究可行性的限制,无法完全按照理论定义进行。这就像任意一个测量值理论上都可以分解为指标真值与误差之和一样,真实值是永远无法得到的,只能用一些方法近似地得到,但这并不妨碍有关测量值的理论研究。人体适应能力的操作定义明确指出:人体适应能力专指个体对其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及自身的生理状态的适应,这样定义有利于后续研究中对人体适应能力结构维度的研究。操作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人体对日常生活中自然、社会及生理病理的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与相对稳定的环境间的协调能力;第二,当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调节自身,努力与环境协调一致的能力。

3人体适应能力理论模型的建立

3.1理论模型的初步建立体质研究中早已明确地指出,体质包括五个方面: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因素和适应能力。为方便起见,本研究将此称为体质五因素理论。五因素理论中与体质适应能力平行的一个因素就是心理因素,在适应能力的研究中,无法回避心理因素对人体适应能力的影响,人对自然、社会、乃至生理的适应或多或少都包含了心理因素的影响。但笔者认为,可以把心理因素对人体适应能力的影响看作是适应过程的一种中介机制。本研究的重点是确定测量个体适应结果的主要维度,并非研究适应过程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将精力集中于人体适应能力的评价上。我们以人体适应能力的操作定义为基础,从成年人生活中所接触的环境入手,参考陈建文(2001)和杨兴国(1997)对社会环境的分类方法,提出人体适应能力六因素模型(图1)。

3.2专家访谈访谈专家有邢文华教授、季成叶教授、于道中研究员、江崇民研究员、蔡睿研究员、王梅副研究员、贾志勇副教授、廖文科司长、张芯、林婉生教授、张一民副教授、周琴路研究员。笔者就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初步形成的人体适应能力理论模型向上述专家进行了一一访谈,访谈时间为2003年8月初至9月底。整理访谈结果为: 1) 以上几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成年人的全部生活环境,可以反应适应能力的各个方面;2) 笔者所列人体适应能力的六因素不在同一分类水平上,建议调整。

3.3面向专业人员的开放式调查在向体质研究专家进行访谈后,为了更广泛地了解人体适应能力的结构维度,笔者采用开放式问卷A于2003年10月在北京老山向参加全国成年人体质监测培训班的39名学员进行调查,这些学员主要是各省市体委群体处具体负责当地体质监测工作的人员,他们是比较熟悉体质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的目的是:向体质研究专业人员了解他们对体质适应能力结构维度划分的看法。在39名被调查对象中有87.2%的人认为适应能力影响人体体质,说明了体质研究专业人员对适应能力有初步的认识。有79.5%的人认为笔者按照成年人生活环境分类,将适应能力划分为六部分是合理的。其余受试者认为划分不合理,原因主要是分类不平行,与专家访谈结果一致。该调查结果说明作者从成年人的生活环境入手对适应能力进行的分类还是比较全面的,存在的问题是将现有分类在相互关系上再理顺一些。

3.4人体适应能力模型的修改综合专家访谈结果和对体质研究专业人员的调查结果,将人体适应能力理论模型调整为:人体适应能力(一级指标)的结构维度划分为3个二级指标:1)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2) 对社会环境的适应;3) 对自身生理性改变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又续分为4个三级指标:1) 对气候的适应;2) 对地理位置的适应;3) 对环境污染的适应能力;4) 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适应。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又续分为3个三级指标:1) 对家庭环境的适应;2) 对工作和学习的适应;3) 对其它社会环境的适应。

对自身生理性改变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又续分为4个三级指标:1) 患病及恢复情况;2) 生活习惯;3) 耐饥渴及适应其它生理性改变的能力;4) 抗疲劳能力(图2)。图2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模型-2人体适应能力理论模型的的进一步解释:1) 有关应激研究中的一类就是人体对寒冷、高温、缺氧、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外界自然环境的应激反应,作者将其归为一类,作为适应能力的一个方面。2) 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家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30~49岁年龄段的人绝大部分都已组成自己的家庭,并且育有子女。养家糊口是该年龄段人的重要压力来源,同时也担负着对父母及亲属的照顾责任。但家庭也是其获得支持的重要来源。在有关生活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应激研究中,许多生活事件都与家庭有关。3) 在工作方面,30~50岁年龄段的人往往是所在部门的中坚力量,与工作有关的事件产生的应激是此年龄段人应激的主要来源。4) 社会环境包括除家庭、工作环境之外的所有社会因素。5) 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包括了个体对生物、化学应激源及生理病理性应激源的抵抗能力。6) 人在适应环境变化时都会产生一些心理反应,这些反应与个体的性格有关,心理反应反过来又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我们可以将心理反应看作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中介反应,它存在于人对各种环境变化适应的过程中,心理反应可以体现在个体对各种环境变化的认知和行为上。同样一个应激源,由于个体心理反应不同,最终带来的压力也不一样。本研究关注的是个体适应的结果,我们研究如何测量人的适应能力,而不探讨适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此外,在体质五因素理论中,心理作为一个与适应能力平行的因素影响着人体体质,关于心理因素是如何影响体质的,以及如何测量人的心理素质将是另外一个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仲林.例析生物的应激性与适应性[J].甘肃教育,2001,3:42.

[2] 张宏宇.应激、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贫困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关系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

[3] 潭玉兰,宋玉兰.运用ROY适应模式管理护士职业压力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2):95-97.

[4] 陈明达,于道中.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

[5]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6] 杨兴国.初职大学毕业生在企业中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997.6.

[7]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1.

[8] 徐斌.心理应激,见杜文东主编医学心理学(第三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69-80.

[9] 许锋.社会心理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127-128.

[10] 朱敬先.健康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13-317.

9.小学体育人体结构教学 篇九

3.1适用范围

在体育教学中,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都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自我控制与评价及对肢体的协调控制能力等,同时要求教学组织形式、方式方法与手段要灵活多样。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能力与品德结构,且其体质健康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起伏变化较小;高校体育课程采取大课时、小班授课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因此,“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为高校体育课程。

3.2教学原则

“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除了依据一般的体育教学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明确化原则。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空间,明确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明确考核目的与要求;②可行性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切实可行,教学内容的选用要与学生已有水平相适应,教学测量要易于操作;③多样性原则。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方式方法与手段等要多种多样,灵活多变;④互动性原则。积极调动教学双方的互动,既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动性,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

3.3应注意的问题

3.3.1突破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局限,树立教学思想新理念

“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局限,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引用到体育课教学中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掌握一定的结构化与定向化体育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师在运用该模式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大学生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现象在所难免。因此,教师要坚定信念,耐心地帮助学生学会动作,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动作练习困。

3.3.2关注学生原有状态,力求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学生原有经验的准备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空间的确定,由于身心发展水平及后天学习效果的不同,每个学生原有的能力与品德结构必然存在差异性。教师要在总结共性的基础上,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力争在教学中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3.3.3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中四个环节的教学内容

在“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中,教师在制定教学程序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任务与作用,做到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并能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加以调整,如练习时间、练习强度、练习重点等。同样,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等的采用也应实现多样化,并做到弹性灵活。

4 结论与建议

“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从构建学生心理结构的角度出发,依据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观念及操作技能形成规律,开展各种体育教学活动。

“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适用于高校体育课程,但在运用中要充分考虑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及其掌握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10.小学体育人体结构教学 篇十

关键词:体育;教学;人体科学;教材;建设

在我国大学体育专业的体育理论课程中,人体科学部分是重要的系统的基础理论。人体科学基础课程中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程,是专业教学的主干课程、学科基础。它们在整个教学构成中,占有的比重大,基础作用强。在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在人才将来工作时的知识构成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在这一系统课程的教学及教材建设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奠定了发展的坚实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又取得了全面、突出的进展。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的更高要求和人体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体育专业人体科学课程的教材建设问题仍具有突出的位置。其主要标志是,这三类教材有的经过重新编写,有的经过重新修订,在质量上有了明显提高。如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时出版的李世昌主编的《运动解剖学》、王瑞元主编的《运动生理学》、姚洪恩主编的《体育保健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根据对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新现实,结合历年教学实践的体会,依据所见的新旧教材,提出关于教材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进一步将各门教材整体设计,统一安排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都是人体科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门学科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们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可能是学习下一学科知识的基础。如果缺少这一基础,就没法进行科学学习、整体掌握。各科之间的知识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各科教材之间的分散与互不联系,直接影响该系统各科学习的整体理解。在教学实践中,“体育保健学”的课程往往安排在后面,就经常有学生按“运动生理学”中的概念(由于编写者的不同,常常有概念的定义差异)来回答问题,不能从“体育保健学”课程的知识角度来理解问题,影响了新知识的接受。这表明,各门教材之间,缺乏科学的良性的相互衔接,致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产生偏差。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前面学习的知识水平上,而对新课程的知识淡化,影响了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妨碍了学习的深入。

以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心脏”为例,有的《运动解剖学》教材,对这部分是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的顺序结构,来单独地、静止地讲授。学生了解人体“心脏”的基本结构,类似于美术专业学生学习的静态图谱。而有的《运动生理学》教材中,这部分是从生理功能的角度按血流的顺序,加以系统地、动态地讲授(这是正确的)。如果孤立地看,也可能不是什么问题。可是,作为需要全面了解人体运动科学、先后上这几门课程的学生来说,问题就突出了。学生面对不同的教材、相同的知识,先后理解和掌握的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必须先用一种思维去思考,而后再困难地建立两门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果开始在《运动解剖学》的教材中“心脏”部分的学习,便能够考虑到《运动生理学》的学习,使用动态的讲授,就会明显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在人体科学课程教学系统中,许多相关的知识内容应该是连贯性的,应该作为整体来进行设计。人体科学课程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应注意各门教材相关联的结构、功能及对运动产生的影响,对运动所发生的作用(良好的作用与不良作用)的完整性结合。让学生由浅入深,从基础到实践,产生系列、完整的知识框架。也可以考虑将学科知识分为两个类别:一个是人体科学基础知识,一个是人体科学的运动知识。人体科学基础知识集中、完整的学习,可以避免过多的重复,也节约了教学的精力与时间。人体科学的运动知识更加深厚,有利于专业的发展。这样,也可以相应避免以往在教材中出现的某些知识分布不够合理,同一事物术语不同,概念出现突然无序,相关内容重复过多等问题。

二、进一步突出新观念、新内容

目前体育界获得的共识是“健康第一”和“健身体育”。“健康第一”是体育运动特别是体育教育及大众体育的核心思想。而人体科学学科教育的中心目标就是“健康第一”。体育界也正由“应赛体育”向“健身体育”的转化。教材应该促进大众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好地贯彻“体育健身,健康第一”的方针,树立相关的新观念,增加相关的新内容。但是,在21世纪初编写、出版的一些人体科学教材,还是沿袭着原有的竞技运动为基础框架,缺少大众体育、健身体育的重要内容。而现在体育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数人不是去从事竞技运动,而是去从事学校体育、大众体育或其他方面的工作。现行教材的内容偏重于竞技能力的阐述,这使学生对体育与人体科学的认识,局限于竞技体育的范围。这对学生认识的思路和体育活动的方式,必然产生片面影响,不利于参加、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及大众体育的开展。

随着大众健身运动的开展,运动伤病事故时有发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在《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教材中,应该在相关章节,增加运动伤病事故的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保健意识。《体育保健学》教材中,应增加预防“现代疾病”的体育运动与保健知识,扩大医疗体育的内容,与全民健身的现代要求相适应,避免一些运动伤害事故,有效预防运动猝死的发生。

在大力开展全民体育活动的今天,如果体育工作者,因其运动技能和运动理论,作为运动指导现有的知识相对充足,而因其健康知识的拥有量甚少,明显不适应于多数普通人群(非运动员)的运动指导。在现实中,参加运动的大量普通人群,健康状况及运动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一些人身患各种疾病。而对常见的一般身体健康知识的掌握,应该是体育院校学生必须具各的,才能充分发挥在社会中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进一步精简内容、突出重点

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人体科学知识,主要目的是为自身和他人参与体育运动提供科学的指导。“运动解剖学”是以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运动后的结构变化为主要内容。“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运动能力及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机能为主的学科。“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保健规律与措施的科学,它是从卫生保健的角度,对不同人群、健康、体质、环境、运动能力等各方面去研究运动的影响,主要是区分运动与健康和运动与疾病界限。不同学科的差异,在教学中所要求的也有所不同,应该在教材中体现各自的主次和重点。

在整体的教材建设中,应该突出各门学科的重点,对各学科的基本内容进行重点论述,进一步简化已经在其他学科中学习过的内容。教材应以人体的运动系统为重点,以与运动系统关系密切的其他系统为次重点,其他部分则尽可能简略。在整体上突出对人体运动部分的论述。“运动解剖学”的重点在于人体器官、系统的分布与构成。它是“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学习的重要基础。“运动生理学”重点在于人体器官、系统的机能与运动的关系。它是“运动解剖学”知识的深化与延伸。“体育保健学”的重点在于运动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综合应用。

现有的人体科学各科教材中,存在内容重复过多的明显问题。比如,在《运动解剖学》的呼吸系统中,最后一节是体育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该节中所论述的内容是《运动生理学》呼吸部分相同内容的简化、缩写。

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中,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内容是较为难学的,而体育学生实际应用的内容又较少,应该只要求对其大致结构、位置、功能,有一般的了解和掌握,就可以达到实际需要的目的。现在的教材内容过多过细。“运动解剖学”主要是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主要侧重于体育运动与正常人体解剖两者的关系,重在结构、形态学上的变化。但目前所通用的许多教材却是面面俱到。在同一教材中,常常同时包括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的许多内容。

《运动解剖学》中的消化、泌尿、生殖、呼吸、内分泌和感觉器官的大部分知识,可以依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做大幅度的精简,减少教材的容量。对《运动生理学》中的物质代谢体系中的许多内容,也同样可以做大幅度精简,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主编,学校体育教学的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李世昌主编,运动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瑞元主编,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姚洪恩主编,体育保健学(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1.小学体育人体结构教学 篇十一

一、确立改革目标

(一) 确立指导思想

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学和科学探索过程中,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严谨周密的工作作风、团队协作的集体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实验课的指导思想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创新能力, 而不是掌握某个具体实验如何去做。

(二) 确立目标

专家在设置实验课的初衷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但是, 目前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的实验课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机械性地、被动地学习实验过程, 教师做完基本操作后学生再去模仿老师实验教学的过程, 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 束缚了学生创造力, 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验教学的目标如下。

1. 希望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通过实验课来发现新的问题, 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忽视用什么方法和策略来使想学生学习, 最终学生对实验原理和过程的掌握程度还是一知半解, 当换成一个实验原理相同的实验, 让其独立来完成时还是不能完成, 这样最终只能培养出一个高分低能或者低分低能的学生。这掩盖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致使学生学习知识的缺陷暴露在今后就业工作中。

教师应该改变以往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应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学会科学地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二、具体改革措施

(一) 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进行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一个系统的项目, 不是让学生漫天遐想, 而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之后主观积极地创造性思维, 因此这个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实现。

1. 大学一年级时候的应该开设一些以介绍实验仪器操作为主的实验课内容, 这门课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更多地介绍给学生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 只有在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 学生才能够用实验工具解决类似的问题, 学生才有可能使用各种仪器进行交叉研究, 达到创新的目的。将沈阳体育学院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具体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全部教给学生, 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是可以由每名教师负责自己专业的部分, 这样既相对地减少了工作量, 同时也能保证教学质量。

2. 大学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可以实施一些验证性实验课内容, 开设这些实验课的目的是以学生观察某些实验现象、验证某些结论、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操作为主, 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机能。

3.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 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学习了一些专业课基础上, 可以增加自主创新设计性实验、综合实验,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 自主创新设计性实验可以以实验技能大赛的形式开展, 目前我们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实验技能大赛已经开展了几年, 对于学生机能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是在自主创新性实验的创新性和应用性上还不够, 还应该强调应用性。通过自主创新性实验的实施帮助学生实现创新, 培养独立思考创新能力。

(二) 增加自主设计性实验比例

目前我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虽有自主设计性实验内容, 但比例过小, 从教学大纲上来看只有一次课, 根本没有起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实验还是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这些实验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 偏重于演示实验、验证理论。自主设计性实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自行确定研究项目、实验设计过程、查阅资料、实验具体操作、数据统计分析、最后评价。

考核对于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时至关重要的, 自主创新性实验在整门课程的成绩中应该占有较大比例, 这样也会迫使学生重视自主创新性实验。主要从学生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实验操作过程和表现、最终报告形成三个方面评价。一些非常好的实验设计, 实验实施得到数据后, 经过老师的修改形成一篇科研论文可以投向核心期刊, 这样增加了学生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三) 实验教学管理

自主创新实验的实施必然会使教师的工作量增加, 教师会很辛苦, 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务部门应该提供相应的奖励。同时教务部门还应该确立认定学生实验成果的相关政策, 以确保自主创新实验教学能顺利进行, 学校教务部门可以给予学生奖励。另外, 实验室管理上应该更加具有灵活性, 对于学生感兴趣的, 想作为今后自主创新性实验中重点开发研究的实验仪器应该开放给学生, 学生按照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使用实验仪器, 这样一是提高了我院实验仪器的利用率, 增加科研成果, 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手段。

总之, 体育专业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对培养体育学院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研作风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关于“三性”实验的精神, 对体育专业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实验教学应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 有机的整合实验内容, 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 灵活安排实验课时,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来促进当代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探索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开展实验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目前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课的教学情况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的设想, 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养成科学求真的态度。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自主设计实验,创新性,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晓慧, 娄淑杰, 张剑, 魏安奎.“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04) .

[2]王玮.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 2007, (05) .

[3]薛鹏, 胡振东, 李蕾.从学习主动性角度谈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 2010, (34) .

[4]高俊, 付艳敏.普通高校体育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07) .

[5]周进, 陈丹, 李军汉.开设运动生理学综合性实验的实践与体会[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 (01) .

12.小学体育人体结构教学 篇十二

摘要:体育活动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在具有体育特征的时空中进行的体育实践和体育精神的总和。体育活动包含了很多因素,主要构成因素为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关注体育活动的方式、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活动的功能开始趋向多样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本文基于时空结构针对高校有效体育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 时空结构 高校体育教学 教学有效性

高校体育教学能够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打下基础,因此高校必须重视体育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情况不尽如人意,成为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基础体育教育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发展,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让每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充分的发展,是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相关概念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针对有效教学的概念分为三类,第一是教学的效益或者效果,也就是高效益、高效率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第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教学,如果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那么就能称之为有效地教学;第三是有效教学的结构化分析,有效教学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树立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恰当的运用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让这种教学转化为师生协调、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的教学形态。所以,社会环境、教学条件不同,有效教学的定义也不同,这个概念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革新的概念。

(二)高校体育的有效教学

一些学者认为,高校体育的有效教学就是教学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尽可能的用最少的精力和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体育价值需求和社会需求等。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体现在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显然教与学分开的教学并不能称之为有效的教学,应该在分析学生运动行为和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去认识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教学理论基础、教学价值观、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变化会影响这个概念的内涵和意义。基于时空结构的高校有效体育教学,指的是在高校体育场地和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有效教学。

(三)时空结构

高校体育教学中各种因素的融合,如场地因素、设施因素、师生因素等,是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形态存在的,这是构成体育教学中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主要因素。空间结构就是体育活动所在范围和地域,时间结构就是体育教学发生的过程,时空结构就是时空要素结合而成的各种关系。高校体育教学冲突发生在同一个主体时,聚会表现为复杂的内时空结构,也就是学生学习体育和学习其他科目之间产生的时间冲突,如果高校体育教学冲突发生在不同的主体时,就会表现为外时空结构,例如体育课中不同学生的不同课堂时间、场地、器材等组合方式。

二、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时空结构分析

以苏州某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8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问卷736份,回收率92%,,其中女生227人,男生509人。然后使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此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集中在下午和晚上,也有一些学生选在在早晨进行体育活动,而在上午和中午几乎没有学生安排体育活动,实际上这是由于大学的课程安排导致的,一般的高校都严格要求学生上早自习,一部分学生也会用于准备一天的学习生活或者用来睡懒觉等,下午或者晚上,一天的课程结束后,学生的空余时间较多,因此一部分会选择开展体育活动,下午和晚上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还能锻炼学生体质。很多高校都为学生配备了照明设施,方便学生在晚上进行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余暇时间是学生用于娱乐和休息的,这段时间对于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成果至关重要,也是学生接受体育教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大学生的体育生活基本都是发生在余暇时间,余暇时间的利用率也反映出他们的体育活动质量。

对于大学生的体育活动空间现状,校内和校外的免费体育馆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活动场所,一部分学生也会选择收费的体育馆。

三、高校体育教学时空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时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学习的有效性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这取决于体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和数量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学生如果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就能获取更多的知识,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关键,学生的学习效率决定于教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衡量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时间的一个标准。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教学时间、教学器材和学生有效的整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想要掌握一个技术动作,就需要一定时间的反复练习,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如何有效地安排和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高校有效体育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高校体育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都存在时间安排不恰当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問题,例如高校体操教学中,如果是将15名学生聚集在双杠附近进行为时30分钟的教学,,那么每个学生都只有30秒时间练习动作,平均每位学生每节课都只能在双杠上练习4次共2分钟左右,其中28分钟的时间学生都是不活动的,如果将学生每次练习的时间缩减到15秒,那么每个学生每节课可能在双杠上练习8次,但是这样的练习显然难以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因此,如果教师能够精心安排教学时间结构,就能够大大减少时间浪费的情况,也就能够有效改善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个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不感兴趣的问题。

(二)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高校都为学生配备了体育学习所用的设施和场地,但是教师对于器材、场地的利用不当的问题却仍然显著,教师不知道恰当的安排和组织教学空间、教材器材和学生,导致每个学生的练习时间大大减少。同时,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时空结构,如果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将会更快,学生之间也能够达到良好的协调,有效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

四、基于时空结构的高校有效体育教学策略

(一)充分利用空间和节省时间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尽量减少每位学生排队等待练习的时间,让每位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练习体育动作和掌握体育知识,有助于调动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因素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都会对教学有效性产生影响。从内在时空结构来看,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课堂练习效果,协调空间资源的使用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体育。

(三)通过布置场地提高空间利用率

体育一般是室外活动,对于器材和场地的依赖性较强,每节体育课基本上都需要器材或者场地作为辅助练习的工具,但是也需要教师对场地和器材进行恰当的设计与布置,才能充分发挥场地和器材的功能。例如在练习羽毛球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发球、吊球、步伐等技巧,每种技能都可以构成一个练习任务,如果能够科学的布置场地和器材,为学生提供能够同时练习这些动作的空间,就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循环进行体能测试,运用恰当的教學组织方式,更好的利用器材和场地空间,这种组织安排的方式也可以用于足球、篮球和网球或者其他体育活动。

五、结束语

综上,目前我国仍在大力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但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始终是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就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在有限的时空结构内,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参考文献:

[1] 周建华.“教育规划纲要”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05):32.

[2] 闫洪涛.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研究[J].体育时空.2016,(13):56.

上一篇:漂亮又简洁珍惜水资源手抄报内容资料下一篇: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