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数学教案

2024-07-16

高中二年级数学教案(精选8篇)

1.高中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2.理解掌握“奚以„„为”句式的特点,归纳“志、图、名、置、穷”五个词语的义项。

3.理清思路,背诵第1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教学重点

归纳五个多义词“志、图、名、置、穷”义项,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教学难点

庄子思想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庄子思想,熟读课文,理清思路,并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阂,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也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今天,我们学习《逍遥游》一课,来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二、庄子及庄子思想简介

结合注释①教师补充

投影:

庄子是一位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属于道家学派。他继承老子顺其自然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无可奈何的叫“命”,不可违离的叫“天”,一切都只好任凭它的摆布。他的思想相当复杂,攻击儒、墨,主张回归自然;愤事嫉俗,痛恨黑暗现实,楚威王重金聘他为相而遭拒绝;富于批判精神,但同时又想取消斗争。他的人生观很消极,带有浓厚的悲观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三、熟读课文

1.听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投影生字难词,通过做练习的形式,来强化掌握。

投影: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1)其()若垂天之云

(2)海运则将()于南冥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阙()()者

(6)()与学鸠笑之曰

(7)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8)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9)适百里者,宿()粮

(10)小知不及大知()

(11)斥鴳()笑之曰

(12)而()征一国者

(13)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14)彼且恶()乎待哉?

学生看课本,查阅工具书,思考,回答。

明确:⑴翼 ⑵徙 ⑶ ⑷ ⑸ ⑹蜩 ⑺

⑻ ⑼舂 ⑽ ⑾ ⑿ ⒀ ⒁

3.叫3名同学朗读课文,检查掌握字词的情况,如有问题,师生及时纠正。

4.教师做朗读提示。

第一段:“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要把选择问句的语气读出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句中“且夫”是发语词,读“夫”时可稍拉长一些,“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也”后停顿一下,千万注意,“也”作为语气词应放在上半句尾,即“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下文如有类似情况,朗读方法相同。

第二段,应重读“此小年也”“此大年也”“此小大之辩也”中“小”“大”“辩”。

第三段,“故夫”“若夫”中“夫”作为发语词,朗读方法同第一段“且夫”的“夫”;最后,“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读得干脆而响亮。

5.各自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标出不懂的地方,向小组其他成员提问,帮助自己解决。教师巡视中可参与小组的活动。

6.学生齐读课文。

四、引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提问:题目《逍遥游》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的意思。

提问: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鲲鹏之大?(要求学生能合书回答。)

明确:“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提问:形体硕大无比的鲲鹏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书里如何说?(学生看书思考,合书回答。)

明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提问:这说明鲲鹏上九万里,非逍遥,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

明确:是海运时的六月巨风。

提问: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

明确:“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明确:“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提问:蜩与学鸠“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说明什么?(学生讨论)

明确:照样说明它们也非逍遥,都是不自由的。

教师对第1段稍加点拨,带领学生背第1段。

学生齐背第1段。

明确:“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教师点评:在五彩缤纷,变换无穷的大千世界里,有动物、有植物、有云气、有人类。其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所占空间,大者大,小者小,绝不相同。自然界如此,社会亦然。

第3段。

明确:同样说明两人也还未逍遥。

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最后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回顾,归纳写作方法,先破后立,从而明确庄子散文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的特点。

由学生概括、归纳、最后再由教师明确。

齐背第2段,齐读第2、3段。

五、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做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文言知识,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庄子散文风格,并对本课小结。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学生熟背课文情况

1.单独背、齐背

2.小组比赛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投影:

1.通假字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三飡而反(2)小知不及大知(3)此小大之辩(4)而征一国者(5)旬有五日(6)御六气之辩

2.特殊句式

找出下面特殊句式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奚以„„为

答案:1.(1)“飡”同“餐” “反”通“返”(2)“知”通“智”(3)辩”通“辨”(4)“而”通“耐”(5)“有”通“又”(7)“辩”通“变”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再往南去呢?

3.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三。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志

class=normal width=237> 例句

class=normal width=109> 出处

class=normal width=118> 释义

class=normal valign=bottom nowrap width=237>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lass=normal width=109>

《陈涉世家》

class=normal width=118> 志向

class=normal width=237>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class=normal width=109>

《训俭示康》

class=normal width=118> 立志

class=normal width=237>

《齐谐》者,志怪者也 class=normal widt

2.高中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2.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 (x) 满足以下条件:

(1) 对任意的x都有f (x-3) =f (3-x) ;

(2) 对任意的x都有f (x+2) =f (2-x) ;

(3) 当x∈[2, 4]时, f (x) =lnx.

那么f (-7) , f (-4) , f (-2) 的大小关系是 ()

4.如果对于任意实数x, 都有

成立, 那么m的最大值是 ()

5.在正八棱锥中, 相邻两个侧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记作α, 那么α的取值范围是 ()

(英汉小词典:ellipse椭圆;unit vector单位向量;magnitude大小、数量)

8.设a>1, α, β是方程ax|logax|=1的两根, 则αβ与1的大小关系是 ()

(D) 不确定, 与a有关.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21.已知正四棱锥S ABCD的底面边长为a, 侧面三角形的顶角为30°.

(1) 求正四棱锥S ABCD的相邻两侧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2) 一个动点从侧棱SA的中点M出发, 陆续穿过四个侧面 (不经过顶点) 又回到M点, 求这个动点经过的路程的最小值.

(1) 试判定数列{an}的单调性, 并证明你的结论;

(1) 求点M的轨迹方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由条件知, 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

又n (n+1) 关于n (n≥1) 单调递增, 故只须λ<2即可.

选 (A) .

2.由条件 (1) , 知

所以y=f (x) 是偶函数,

x=0是函数y=f (x) 的一条对称轴.又由条件 (2) , 知

所以y=f (x) 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选 (C) .

所以m的最大值为10042.

选 (B) .

5.利用极端化原理.

如图2, 设正八棱锥为P ABCDEFGH, O为底面的中心, 在射线OP上, 当P→O时, 相邻两个侧面趋向于一个平面, 于是α→π;当P→∞时, 正八棱锥趋向于一个正八棱锥 (高趋于无穷大) ,

选 (B) .

不妨设点B (x0, y0) 在第一象限, 令

选 (C) .

选 (D) .

8.原方程可以写成

选 (C) .

9.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作BH⊥CD于H, 交EF于G, 折起平行四边形EFCD后, H点到达H′点,

设BC=2a, 则

由勾股定理, 得

选 (D) .

10.由已知的椭圆方程, 知

由焦半径公式, 知

又由椭圆第二定义, 知

选 (D) .

二、填空题

由图6知

因此, 当0<x≤100时, 方程lgx=sinx+1的解有31个.

13.依题意, m的取值应满足

(1) 当0≤m≤1, 则0≤1-m≤1时,

f (x) 是单调递减的,

所以由-2≤-m<-1, 得

故1<m≤2适合条件.

解当A邮箱无信时, 则3封信投入B、C邮箱, 有4种方法: (3, 0) , (2, 1) , (1, 2) , (0, 3) ;

当A邮箱有1封信时, 则另2封信投入B、C邮箱, 有3种方法: (2, 0) , (1, 1) , (0, 2) ;

当A邮箱有2封信时, 则另1封信投入B、C邮箱, 有2种方法: (1, 0) , (0, 1) ;

当A邮箱有3封信时, 则B、C邮箱无信, 有1种方法: (0, 0) .

所以, 当固定下A邮箱后, 共有

4+3+2+1=10 (种) 方法.

两式相减, 得

17.如图8, 连接OA, O1A.在Rt△OO1A中,

所以O1A=槡3R.2

由平面几何, 知

连接OB.在等腰△AOB中,

18.由条件知, F2对应的方程是

F3对应的方程是

故F3的焦点的坐标是 (5, 2) 或 (5, -8) .

由∠BAC=90°, 得

所以A (4, 0) 即为椭圆右焦点, 如图10所示.

设椭圆的左焦点为A′ (-4, 0) , 连接A′B, 并延长交椭圆于点P′, 则

由椭圆定义, 知

三、解答题

21. (1) 如图11,

作BE⊥SC于点E, 则

由余弦定理, 得

(2) 将正四棱锥的侧面沿棱SA剪开, 展成平面图形, 如图12所示.

显然, M和M′之间的最短距离就是线段MM′, 因此, 从M点出发, 陆续穿过四个侧面又回到M点所经过的最短路程是

以此类推, 知

故直线AB的方程为

当y=0时, 解得x=2p.

因为p是定值, 故直线AB过定点C (2p, 0) .

(2) 当k=±1时, 可求出

由平面几何知识知, 点M的轨迹是以线段OC的中点E (p, 0) 为圆心, p为半径的圆 (除去点O和点C) .

当点M与点C重合时, 即M (2p, 0) 时, 由 (2) 知满足题意.所以, 点M的轨迹方程为

(2) 如图13,

直线AB的方程为

3.高中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转变方式;操作能力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课程教学的生命力,主要是关注学生在课前做了什么准备,在教学中能够学到什么知识,在课后是否有一定思考的问题,这是有效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也是美术教师积极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美术课程教学不是艺术时尚,而是要作为一门科学技术来看,因此,要真正做到课堂有效教学,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课前的有所准备、课堂积极所学、课后不断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和课题教学水平。在此,结合我多年的美术教学研究和实践基础,试论如何有效地进行美术课堂教学,主要概况如下几个方面:

一、兴趣引导,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1.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知识源泉和动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学习美术方面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好美术的关键。我们知道万事开头难,因此,教师在其中应该做好引导者的角色,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就把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方式,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2.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乏味,主要以教师个人“表演”为主,而这种教学方式下来并不理想。因此,我们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我们要在基本教材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根据社会的发展安排一些课新型课题或题材,拓展新的素材、新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和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对美术的修养。

新时代需要不断探索美术教学方式,积极创新,教师在积极展示个人魅力的同时,也要积极去转变以往课堂教学的方式,在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方案和内容,在此也要积极拓展美术家教学方面的探索,把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关键部分,积极培养和激励学生兴趣和爱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积极组织和开展课外美术活动,亲近大自然,真正让学生热爱美术这门学科。

二、营造情感的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要想真正地学好美术这门课程,必要情感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使学生的情感在特定环境受到感染下,从而激发灵感创作。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我个人认为,积极利用好声音、视频、动画、文字等现代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技术,它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是非常好的媒介,它不但能够将美术与作品相关的内容和信息以图文并茂、声像具备、动静结合的方式表现出来,也能够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多媒体技术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思想受到感悟,心灵得到升华。

例如,在教授《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时,上课之前,我们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不同类型的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和视频素材放映在电脑投影屏幕上,如,民间皮影戏、年画、玩偶、雕塑、刺绣染织、服饰、剪纸等等,根据这些素材,引出民俗题材的素材意义,使学生真正理解到民间美术是极富精神内涵的表意艺术。

这样通过运用多媒体等技术,使民间美术文化能够以比较生动形象、逼真而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就能够很好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情感以及热爱,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魅力所在,并树立起继承民间艺术、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怀。

三、在积极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新课程美术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知识层次、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都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和目标,因此,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有效总结和反思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基本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要大胆地创新教学方式,把总结以往拓展未来教学的理念贯彻实际的教学中,积极和不同学院或美术学者进行交流,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教学模式。

总之,美术课程教学不是艺术时尚,而是要作为一门科学技术来看,因此,要真正做到课堂有效教学,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课前有所准备、课堂积极所学、课后不断反思。教师主动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案、教学手段进行反思和总结,在教学中积极加强个人在美术学等方面的素质修养,努力提高美术学知识层次水平,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大根.创建更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J].中国美术教育,2007(5).

[2]吴蓉.反思美术教学的新观念,探究聋校改革的有效性[J].中国特殊教育,2007(6).

[3]卢娟.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3(3).

[4]颜景涛.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美术情感教育欣赏课探析[J].艺术教育,2011(3).

[5]赵伦.提高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12).

4.高中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

3、使学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4、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

5、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

6、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两种生物界最重要的两种生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二、能力方面

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2、通过让学生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培养学生列表比较能力和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提出使作物增产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理解,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科学的意识,同时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以及呼吸作用的意义等四部分内容。

1、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材中提及的呼吸的概念基本上和初中生物课本中提到的类似,只是更加强调发生的部位在细胞中,氧化的底物不只是葡萄糖,还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呼吸作用原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有氧呼吸

教材首先指出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接着教材给出了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阐述了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并且指出了各阶段进行的场所: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脱氢,产生还原性氢、丙酮酸和少量的ATP,这个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进行。

第二阶段是丙酮酸继续脱氢,同时需要水分子参与反应,产生还原性氢、二氧化碳和少量的ATP,这个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第三阶段是前两阶段脱下的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这一阶段产生了大量的ATP,这个阶段也在线粒体中进行。

3、无氧呼吸

教材首先说明生物一般是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并分别阐述了高等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及其场所、高等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及其场所。

然后教材对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部分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也可以产生乳酸又做了补充说明;同时教材还用小号字对有氧呼吸的进化做了简要的介绍。

教师在这里应补充无氧呼吸与发酵这一组学生易混淆的概念。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教材是以图表结合讲述的形式,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进行了比较。

5、呼吸作用的意义

教材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呼吸作用的意义,其一,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二,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能量;在这里教师有必要对呼吸的意义作适当的补充,如: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进行各物质转化的原料;再如有氧呼吸的出现对生物进化速度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等。教法建议

1、引言

因为呼吸作用在初中生物课上也是重点学习的重要生物学原理之一,所以学生对呼吸作用的最基本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还是有基础的,因此引言可从学生已有的对呼吸的理解作为切入点,教师可设计问题串检测学生对呼吸的理解程度,并把引言和教材中的呼吸作用概念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2、有氧呼吸

(1)让学生比较初中和高中生物学课本所给的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在比较中体会有氧呼吸的产物与反应物都需要水这一事实。

(2)有氧呼吸的过程

①有氧呼吸过程程中的物质变化和ATP的产生

在引导学生讨论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时,可采用如下教法:教师一边写化学反应程式,一边让学生配平反应式,同时参看课本图解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A、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

B、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

C、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ATP。

教师可指导学生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进行表解分析。

(3)有氧呼吸过程中能量变化

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1mol的葡萄糖在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有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4)在学生完全清楚了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后,教师应提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深化对有氧呼吸过程的理解。

为使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同时也是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复习,教师还可以提一些利用有氧呼吸原理用于生产实践的相关问题,供学生讨论,同时加深对有氧呼吸的理解。比如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如果有人向你请教怎么能长期储存农作物种粒、蔬菜或水果,你能利用学过的呼吸作用原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或措施吗?”

3、无氧呼吸

(1)无氧呼吸的概念

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生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供氧不足?”,这样很自然地有了下一设问:“在缺氧条件下,生物体如何呼吸呢?”从而引入对无氧呼吸的学习。教师应向学生解释我们平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实际上指的有氧呼吸,它是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高等生物称为无氧呼吸,如果是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则习惯上称为发酵。

(2)无氧呼吸的过程

教师可采用一边写化学方程式,一边让学生配平反应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高等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及其场所、高等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及其场所。最后总结无氧呼吸的全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

为使学生加深对无氧呼吸的理解,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从葡萄糖到丙酮酸这一阶段完全相同,只是从丙酮酸开始它们分别沿不同的途径形成不同的产物。

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表解的形式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教师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讨论话题,以强化对二者联系的理解。如可提问题:

①你每天都进行很多运动吧?你是否想过,当你进行不同形式的运动时,你的身体其实采用不同的方式为你供能呢?

②病毒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

5、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异同

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表解的形式比较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异同。

此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供讨论的与人类生产实践相联系的话题来分析,以训练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可问:

“你能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理,提出在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吗?”

6、呼吸作用的意义

教师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呼吸作用的意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能量;

(3)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进行各物质转化的原料,例如,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迅速转化为甘油、氨基酸、酶、色素、植物激素等各类物质。可以说,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各种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它把生物体的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等连成了一个整体。

(4)有氧呼吸的出现对生物进化速度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题】 第七节 生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呼吸作用的本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的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手段】挂图、板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言

因为呼吸作用在初中生物学课上也是重点学习的重要生物学原理之一,所以学生对呼吸作用的最基本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还是有基础的,因此引言可从学生已有的对呼吸的理解作为切入点,教师可用下面的问题串检测学生对呼吸的理解程度:

你能写出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

呼吸作用的最本质的物质变化是什么?

呼吸作用最本质的能量变化是什么?

呼吸作用发生在生物体的哪个部位?

呼吸作用的原料是什么?等等

因此,可以把引言和教材中的呼吸作用概念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2、有氧呼吸

(1)让学生比较初中和高中生物学课本所给的的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在比较中体会有氧呼吸的产物与反应物都需要水这一事实。

(2)有氧呼吸的过程

①有氧呼吸过程程中的物质变化和ATP的产生

在引导学生讨论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时,可采用如下教法:教师一边写化学反应程式,一边让学生配平化学反应式,同时参看课本的图解的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A、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

B、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

C、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ATP。

教师可指导学生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进行表解分析,如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线粒体

反应物

葡萄糖

丙酮酸和水

还原性氢和氧气

生成物

丙酮酸和还原性氢

二氧化碳和还原性氢

产生ATP数量

少量(2)少量(2)

大量(4)

需要ATP数量

需要(2)

不需要

不需要

氧的关系

无关

无关

有关

(3)有氧呼吸过程中能量变化

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1mol的葡萄糖在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4)在学生完全清楚了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后,教师应提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深化对有氧呼吸过程的理解:

①如:教师应使学生明白有机物在体外氧化(即燃烧)与有机物在体内氧化的化学本质是完全一样的,但其化学反应的历程却是不一样的,为此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说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就是葡萄糖在体内的“燃烧”过程,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

本题涉及到了生物体的另一项极其重要的生理过程,即呼吸作用。首先分析一下葡萄糖在细胞内的这种生理作用为什么可以叫“燃烧”,我们从对下表的分析入手,深入了解一下呼吸作用。

②再如:引导学生分析明白有氧呼吸为什么是一个氧化分解过程,教师可提出这样问题:“你能分析一下为什么呼吸作用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同一个含义吗?”

5.高中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五

作者 唐牧歌

教材:人音版高中(全一册)第五单元之三民族乐派第一课

授课:唐牧歌 南山育才中学

课题:《沃尔塔瓦河》

课型:音乐欣赏课

年级:高中二年级

教具:钢琴、电视机、音响、VCD机、录像机、投影仪、CD(沃尔塔瓦河主题歌)、VCD(索尔第指挥巴伐利亚广交乐团演出实况)、VCD(民族乐派介绍,斯美塔那介绍)、VCD(日本HHK拍摄的沃尔塔瓦河实景音乐风光片)、画图(德国史密斯先生为“沃尔塔瓦河”所作7幅插图)。

教学目的:

1、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

的代表作,并认识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

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

教材分析:

捷克作曲家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了《沃尔塔瓦河》这部交响

诗,它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教学方法:

以视听欣赏为主,与听、唱、打节奏、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放送《沃尔塔瓦河》主题歌曲。(放CD,由上海春天少年合唱团演唱)

1、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它的旋律优美、委婉如歌,知道它是哪个国家哪位作曲家的

作品?

(它是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曲,由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创作。)

2、这首旋律有什么特点?它措绘了什么景色?

(这首旋律流畅舒展,优美迷人,富有诗情画意。e小调,它描绘了捷克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选自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第二首,是六首交响诗中最通俗、最受欢迎,也是在世界乐坛上代表捷克民族音乐之魂的一首)。

二、简介斯美塔那和他的代表作《沃尔塔瓦河》

(放VCD——02)斯美塔那(1824——1884)在少年时期就是才华惊人的音乐神童。

他1848年参加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布拉格起义。起义失败后在国外流亡五年,1861年回国。他是李斯特的学生,他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丰富了世界音乐文化宝库。《我的祖国》是他失聪后之作。

《沃尔塔瓦河》1874年11月20日——12月8日写作于布拉格。它是一部风格奇特,

构思新颖,近似于音画的作品,它运用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描绘了发源于舒马瓦山的两条小溪,汇合后成为沃尔塔瓦河,流经了森林、田野、峡谷、布拉格,最后归入易北河的全部流程。它描绘了两岸人民的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

三、让我们通过分段赏析,来沃尔塔瓦河上作一次音乐之旅吧!

(每部分都采用介绍,看音像、提问讨论的方式)

1、两个源头(投影图(1)德·史密斯画源头插图)、(放VCD索尔第指挥交响乐团

演出,03——2分30秒)

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流经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倾听作者用什么乐

器和音色,哪种音型来描绘?(第一源头用长笛轻飘飘地奏出,第二源头用单簧管吹出,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配器清淡、用波浪式音型)。

2、沃尔塔瓦河(VCD——3分30秒)(投影主旋律,并唱会它。

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逐渐充满力量形成巨大洪流,这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

题——一支朴素的捷克民歌,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主题以大小调交替方式显示)

3、森林狩猎(投影图(2))(VCD——5分05秒)

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它们穿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倾听作者用了什

么乐器,什么音色、节奏来表现。(圆号、小号来表现,大调色彩、八六拍的节奏)

4、乡村波尔卡午曲(投影图(3))(VCD——5分23秒)

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传来民间波尔卡午曲,它纯朴、明朗、典雅、活泼,表现了

村民们的婚礼场面。大家拍唱下面的节奏……。

请问乐曲用了何种乐器?什么样的力度变化?(单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渐强,又由强

渐弱,给人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去的感觉)

5、月光下水仙女起午(投影图(4)、投影旋律)(VCD——6分54秒)

夜幕降临(大管)。这段音乐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的午蹈,宁静而又神秘,表

现在朦胧的月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现,悠扬地歌唱。(女同学哼唱旋律)。请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色彩如何?(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长笛象水波和仙女的午姿。色彩朦胧而神秘)。

6、沃尔塔瓦河(VCD——9分09秒)

沃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逐渐紧 张起来的音乐,预示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

第一小提琴、双簧管演奏,共它弦乐器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

7、圣约翰峡谷(投影图(5)(VCD——10分26秒)

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

斗。喻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请听用什么乐器表现?力度和情绪又如何?(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

8、宽阔的沃尔塔瓦河(投影图(6)(VCD——11分34秒)

这是沃尔塔瓦河冲出峡谷、重新奔腾,更加波澜壮阔的形象。它来到了布拉格,来到

了象征光荣历史传统的维谢格位德古城堡。乐曲主题变成了(E大调),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它再次说明了捷克民族是伟大坚强的.民族,它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9、沃尔塔瓦河奔向远方(投影图(7))(VCD——12分50秒——13分24秒)

音乐逐渐平息,沃尔塔瓦河不停地翻滚奔流向前,最后在远方消失……。

四、完整地欣赏全曲(VCD沃尔塔瓦河音乐风光片)

一边欣赏一边请大家指出乐曲所描绘的画面及所在的哪一部份结构。

(投影结构图)

引子:(两个源头)

A:(沃尔塔瓦河)

B:(森林狩猎)

C:(乡村婚礼)

D:(水仙女之舞)

A1:(主题再现)

E:(圣约翰峡谷)

A2:(宽阔的沃尔塔瓦河)

尾声:(流入易北河)

五、讨论总结什么是民族乐派?音乐上有何特点?代表人物?(VCD——02——3分

01秒,解说民族乐派,以及各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像)

民族乐派是十九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中后期,在俄罗斯、东欧、北欧各国兴起的,在浪漫主义的整体风格下派生出的一种具有强烈民族个性和斗争精神的音乐流派。它主要以民间歌曲、午曲,民族史诗传说,以及人民解放斗争的事迹为题材,作品都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的爱。代表人物有(俄)格林卡,紫科夫斯基等,(捷克)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波)肖邦,(匈)李斯特,(挪)格里格,(芬)西贝柳斯等。

六、合唱《沃尔塔瓦河》主题歌结束,(放CD)

让我们合唱《沃尔塔瓦河》、将那美妙的旋律和那迷人的风光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凤阳花鼓 (初中一年级)

日期 -6-1

作者 肖丽娣

年级:初中一年级

执教:深圳市华强中学 肖丽娣

教学目的任务

为了宏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参与活动,为《凤阳花鼓》进行再创作。

重难点是歌曲中的附点掌握,打击乐合奏。

教学过程()

1、课前放录音《鄂伦春小唱》给学生听。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1) 用“u”音唱(问学生学过力度记号f、p运用发声中)

6 - - - | 6 - - - ||

u

(2)

4、提问课前听过什么地方的什么歌曲?

(回答: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小唱》)

5、归纳引入新课:我国的同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板书)(书23页)。

(1) 老师范唱。

(2) 节奏训练:8小节板书。

(3) 视唱(难点 附点)(2遍)。

(4) 用节奏读歌词。

(5) 歌曲的分析:(先让学生讲,老师再补充,后听录音)这首歌曲是流传于安徽的一首民间歌舞曲,旧社会里淮河流域的人民在剥削阶级的压迫和连年水患下迫于生活,向外逃荒,有的沿街卖唱,《凤阳花鼓》就是当时卖唱者的舞歌,史书记载:“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子跟着跑”描写了街头卖艺者的情景。

歌曲是八小节为一段,共二段,词句精练质朴,前四句直接指出了明王朝统治下的饥荒景况,后四句叙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

歌曲开头由四小节的锣鼓点作前奏,唱腔分两个乐段,一段唱后又以四小节锣鼓点为间奏,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反复句,最后又有四小节锣鼓点结束。曲调具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互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听录音)

(6) 填词演唱(2遍)

(7) 提示:今天我们过着辛福生活,不要忘记过去的苦,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更加繁荣富强起来,不能让这种沿街卖唱的现象在我们国家重演。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在第一段的歌词的基础上,再创作出第二段词,中心是反映新社会的美好。(尽量减少改动的字词,还要压韵。这是老师的创作。尽量鼓励学生创作。)

说风阳,唱风阳,风阳就是好地方。

自从来了共产党,一年更比一年强。

大户人家种田地,小户人家来经商。

俺家喜欢卖杂货,身背货担走四方。

(随着录音演唱第二段)

6、下面我们认识几件打击乐器(鼓、锣、钹):

这是我们民族打击乐器,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大体分为鼓、锣、钹、梆子四种,打击乐器经常运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1) 简单介绍各种乐器的打法。

(2) 练习(看小黑板)少数人打打击乐器,多数人用手拍打。

(3) 我们二段合起来演唱、演奏(看效果如何,可轮换)。

(4) 完美的演唱:

要求:二段应有对比。

小结

6.高中二年级英语作文 篇六

Almost everyone has an idol in their hearts. Some adore the great men in the history, some admire the athletes, but most teenagers’ idol trends to be the singers and actors. Many young people are so crazy about their idols and sometimes they do some unwise acts. A wise fan can figure out what should he do to follow his idol. In order to know his idol better, he will watch the films and songs that are related to his hero. Even to make a video, he will learn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During the process of chasing idol, a fan gets improved for their ability. The power of idol can make a person better.

参考翻译

几乎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偶像,有些人崇拜历史上的伟人,有些钦佩运动员,但大多数青少年的`偶像都是歌手和演员。很多年轻人非常喜欢他们的偶像,有时甚至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理智的粉丝总能辨认出应该做些什么来追随他的偶像。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偶像,他会观看偶像相关的电影和歌曲。甚至为了做一个视频而去学习计算机技术。在追逐偶像的过程中,粉丝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偶像的力量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好。

7.如何培养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习惯 篇七

本人所教的二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许多不良习惯,如:许多学生坐姿不正,导致视力下降.有些学生书写歪七扭八,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便有了不良习惯的积累,严重地影响了后继学习.结合这些不良习惯,对照数学学习习惯基本要求,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要求二年级学生:

一、在常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1. 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以往,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者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时间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2. 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是良好课堂秩序的一种保障,学生每次上完课后及时收拾好上节课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用品如课本、工具书、练习本、笔记本、文具等并要按一定顺序摆放.这样既避免了课堂上杂乱无章的现象,又节省了课堂时间.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1. 培养良好的坐姿习惯

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柔韧性非常好,但同时也非常容易受到“冲击”.小学生在读写时如果坐姿不正确,久而久之,将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很有可能造成骨骼的变形,不利于身体保持平衡,出现驼背或肌肉疲劳等症状.为了改变这种不良习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要用一句话来提示学生,“坐如钟”一句简短的语言,能提醒学生及时改变不良的坐姿.我还经常告诉学生坐姿与自己的视力也密切相关.不正确的坐姿会造成眼睛的疲劳、使眼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以往,势必导致视力的下降.不良坐姿也会影响自己将来身体美,不良坐姿还会影响将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信正确地引导培养,学生均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2.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首先,重视学生书写的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来分析为什么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而且书写质量很差,这跟书写习惯的养成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书写姿势的培养.严格要求,反复强化.良好习惯的形成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如:坐时要端正,腰杆挺直,要求眼睛视线与水平面接近直角,距离在1厘米左右,这样既保证了脊椎正常发育,又做到了用眼卫生,书写时不要求多,也不要求快,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书写习惯.除严格之外,还有一个反复强化持久要求的问题,只有反复不断地强化练习,才能使学生逐渐适应,最终才能养成习惯.所以书写习惯的培养就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课堂上只要是提笔书写,我就让学生想口诀:书写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这样学生通过简单的儿歌来强化记忆书写的正确姿势.长此以往,一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受益终身;然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坚信,只要锲而不舍,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然会逐步形成.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还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是学生学习了混合运算之后,先后顺序搞不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认真读题,抓住关键字眼,找出已知条件,认真分析,每道题至少读两遍,达到题意弄明白方可解答.

要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应用题的解答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学会认真思考、认真检查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不愿意检查,也不会检查.既然学生在这一方面有欠缺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指导、多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检查方法,在检查中使学生意识到认真检查的重要性,从而能坚持认真去做.

认真验算的习惯,很多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每次写完题之后就感觉万事大吉,大功告成了,常此以往很多老师采取批评的态度,但结果没有太大的改进.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的方法,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等书写清楚规范,竖式要写清楚,排列整齐,以便检查.培养学生学会认真审题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平时多引导、多检查、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逐步养成.

8.试论高中数学二次函数的教学方法 篇八

关键词:高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二次函数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阶段的二次函数因为是理解内容,没有纳入到考试内容中去,使高中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有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必须注重巩固和复习初中二次函数的内容和知识点,同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合理地进行二次函数教学,确保获得较高的效率和质量,达到提高高中生数学成绩的目的。

一、加强对二次函数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高中数学的二次函数教学主要建立在初中二次函数的知识和定义基础上。在定义和解释二次函数的内容和知识过程中,教师主要利用集合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来解释二次函数的定义。因此,高中数学的二次函数教学与初中二次函数教学之间存在本质区别,这就造成了在二次函数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适应和接受二次函数的定义。在高中数学的二次函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初中二次函数的内容和定义,引导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相关知识,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函数知识。

在二次函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复习和回顾初中阶段掌握的二次函数知识点以及相关定义,并且与高中数学的二次函数内容相比较,这样学生就能对二次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对应关系以及值域等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讲解例题:f(x)=x2+1,求解f(2)、f(a)、f(x+1)的过程中,若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定义以及概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就可以看出该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代换问题,学生只需要将自变量进行替换,就能求解出问题的答案。但是,在解答这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概念加以认识和理解,如在f(x+1)=x2+2x+2中,学生需要认识到该函数值的自变量是x+1,而不是x=x+1。

二、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二次函数教学

在高中数学的二次函数教学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数形结合教学法。在二次函数教学过程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图象,同时还有利于解决各种各样的二次函数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提高二次函数教学效率的目的。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二次函数教学,所运用到的图像既能将二次函数的性质变化、奇偶性、对称性、最值问题以及变化趋势很好地反映出来,同时也是学习二次函数解题方法以及有效开展教学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在二次函数的教学过程中,需采用由浅至深的方式进行教学,合理把握和控制教学的难易程度,在学生了解和熟悉二次函数图像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总结和认识其性质变化,从而达到顺利开展二次函数教学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绘制二次函数图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绘制简单的二次函数图像,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图像性质。如采用描点法绘制二次函数图像f(x)=-x2、f(x)=x2、f(x)=x2+2x+1等。在学习绘制函数图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例题,如“假设函数f(x)=x2-2x-1,在区间[a,+∞]中,呈单调递增的变化,求解实数a的取值范围”,或者“已知函数f(x)=2x2-4x+1,且-2

三、采用开发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的二次函数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范围广,所占的比例也相对较大。因此,教师在开展二次函数教学的过程中,其涉及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路也非常多,教师需要合理选用教学思路和方法,這样才能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例如,在二次函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求解下列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以及外延,并思考和总结出求解二次函数的思路和方法,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已知函数y=mx2+nx+c,其中a>0,且f(x)-x=0的两个根,x1与x2满足0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的二次函数教学过程中,由于二次函数是该阶段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且涉及初中二次函数的一些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初中二次函数的内容,采用合理的方式来展开二次函数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高红霞.高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方法的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1).

[2]郗红梅.例析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J].甘肃教育,2015(19).

上一篇:旅游规划设计原则下一篇:测绘技术岗位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