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改革三十年(精选13篇)
1.广汉改革三十年 篇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2)
改革开放三十年,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致富,奔向小康,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先拿列车提速来说吧。从90年代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六次列车大提速,分别是1997年4月7日,1998年10月1日,2000年10月21日,2001年10月21日,2004年4月18日,2007年4月18日。不仅列车提速了,铁路也在一刻不停地向四面八方延伸。目前中国铁路里程7。7万公里,相当于地球的一圈半,位居世界第三,占世界的6%,运输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它穿过了世界屋脊昆仑山的岩石和坚冰。它和神州六号载入飞船升空、三峡水电站建成称为发展中国家的三大奇迹。一个外国朋友说:“中国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再让我们来看看身边的。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棚户区的人们走进了宽阔的楼房中了,不再漏雨,不再透风。如今已有212万平方公里的棚户区消失。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公路修好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奔上了小康之路。
我想:这些辉煌成就,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使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致富路。
要我说: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什么路?我认为是一条致富路,让我国人民走向富裕,奔向小康!
2.广汉改革三十年 篇二
上世纪80年代, 法国的教育还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 如高淘汰率, 即从小学到大学的每个阶段都要淘汰一批学生。1982年年底, 路易·勒格朗在向政府提交的《为建立民主的初中而斗争》文件中指出:“据统计,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有15%留级, 初中四个年级的平均留级率达12%。”教学内容和方法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以致教育成为法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在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 在国际社会经济竞争的强烈要求下, 被称为“教师党”的法国社会党自1981年5月开始执政以来, 即着手对教育进行全面改革。法国的教育研究者开始从学校的微观角度入手, 试图彻底改进教学质量, 使得法国中小学课程经历着一次深刻的改革。本文试图阐述法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并与其他国家作一比较。
二、法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一) 提高教育质量
20世纪80年代, 法国课程改革的问题一再出现, 包括课程内容亟待更新, 许多学校对学生发展多种能力的需求手足无措, 许多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合格, 使得80%的学生获取学士学位的目标遥不可及。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法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 课程内容发生激变, 但是教学方法和组织方式没有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变化有关。这与美国在1983年《国家在危难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文件颁布后唤起美国课程改革新一轮实现“教育优异”一样, 80年代的法国民众开始关注公共教育的质量问题, 并且对当时的教育现状不满, 政府开始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
法国教育部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如加强个别化教育, 积极推广和落实自1975年《哈比改革法案》以来的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制度;在高中和大学加强方向指导;增加教学的应用性;以及提高师资水平。其中, 1989年7月10日的89—486号教育条文, “着眼于满足社会的需求:为所有年轻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并保证每人都能获得一份文凭。”以法律的形式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到了20世纪90年代, 在课程改革中提出“共同基石”和“共同文化”的概念, 通过课程的统一来提高教学质量。2004年, 法国政府又颁布了《为了全体学生的成功》, 提出了“共同基础”核心概念,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能力的提高。这与美国2001年布什政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计划颁布以及加拿大所强调的“共同基础课”理念类似, 关注每一个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提高。
(二) 注重课程整合
在分科和整合课程中, 法国80年代之前是课时三分制, 1985年开始实行分科制, 但到了90年代, 在分科教学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定的综合, 存在着明显的“钟摆”现象。新的课程改革认为, “课程的建构应立足于共同基石的概念, 共同基石的概念遵循这样的逻辑:在尊重各学科本身的逻辑的同时, 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人, 学科的多重性应该在其身上得到统一。”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力求各个年级和各个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和谐统一。在横向上划分“学科级”, 在纵向上划分“学习段”。1997年, 国家教学大纲委员会提出了“参考教科书”的计划, 阐明各个学科的最基本的侧面, 明确表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从而建立一种真实的“横向联系”。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按照各个学习阶段 (les cycles) 组织课程内容, 而不再有年级的概念, 建立了课程“纵向联系”。
注重课程整合是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俄罗斯在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中独树一帜, 2002年, 它将12年制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设置不同类型课程:入门阶段 (1-7年级) , 设置综合课程;基础阶段 (8-10年级) , 设置分科课程;专业阶段 (11-12年级)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此外, 美、英、法、日等国的小学都设有“科学” (或“理科”) 课程, 其内容涉及生物、气象、物理、天文、环境、保健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这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完整地理解和掌握各门知识以及其相互联系, 又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三) 强调弹性化课程
1980年以来, 法国义务教育在数量上得到实现, 但由于过分强调教育的平均主义, 导致学校文化危机、教育水平的降低, 以及课程设置过分整齐划一, 使得改革势在必行。首先, 法国在课程管理上原先实行中央集权制,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加强“分权放权”。通过扩大地区、学区和省的权利, 最终扩大学校的自主权。例如, 法国相对自由的教科书出版和使用制度, 以及教师和学生有自由选择教科书的权利, 为课程改革增添活力;上世纪80、90年代, “学校计划”、“学校合同”理念的提出、90年代以后设置了专门时间来保证学校和教师从事课程开发与研究, 调动了各方办学的积极性。到2005年《学校未来的导向与纲要法》颁布, 都充分体现了扩大地方学校自主权的思想。其次, 课程改革注重培养个性化的人才。针对平均主义带来的危害, 法国通过“共同基石”“共同文化”“共同基础”等理念的提出, 以及“教学阶段”, “学科极”等教学方式的改进, 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的调整, 给予学生充分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和主动进取的精神。学生个性化发展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例如, 上世纪90年代加拿大“新教育”计划的实施, 以及日本新世纪“彩虹”教育计划的实行, 通过课程设置, 为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环境,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 设置现代化课程
80年代以来,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学习的内容有了相当大的变化。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引入课堂, 自然科学、现代外语、数学、理化、经济、管理、商业及技术性学科的比重在不断增大。在课程内容选择上, 法国课程改革优先考虑信息技术和外国语。以计算机为例, 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 1985年提出了“大众计算机计划” (PIPI) ,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将“计算机入门”列入“科学与技术”课程中, 作为必修内容, 以实现“学校电子化”。因此, 新的教学大纲规定, 每个初中生必须接受200小时的计算机操作训练, 在高中将计算机列为选修课, 从1988年开始列入高中毕业会考。英国和日本也类似, 到1985年英国90%的小学配备了计算机。1990年英国各小学共拥有82400台微型计算机, 这个数目是1985年的两倍。根据日本1987-1990年期间作的调查, 日本普通中小学引进计算教育的学校达50%-60%。这些数据在当前都有上涨的趋势。
三、法国课程改革的评价
在对法国近三十年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阐述之后, 比较美国等其他国家的课程改革, 我们不难发现:
首先, 课程改革体现时代性。课程中体现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 为学生准备了现代科技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训练项目。当然, 美国作为西方先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 法国的课程改革也具有浓厚的“美国色彩”。例如, 80年代法国课程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 受到了美国“教育优异”思想的影响。
其次, 课程改革外延扩大。当今法国的课程改革不是独立的单单是课程领域的改革, 而是整个国民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在课程改革的同时, 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民主化的深入, 也都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从另一方面促进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 法国课程改革不仅在内容上有了改进, 而且从课程设计、实施、监督, 到课程的评估, 都出现了许多新方法和新要求, 推动课程改革的进行。
第三, 课程改革体现民主性。法国是把民主概念与知识紧密联系的国家, 这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内容。例如, 1989年《初等教育方向指导法》中调整课程设置, 把小学的7门课分为3组, 从而减少课堂教学时间, 使学校有更多的机会适应学生的个性需要。此外, 法国还设立“优先教育区”, 简称ZEP。目的就是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平衡。
然而, 进入21世纪以来, 教育失败现象仍然严重;“尽管法国小学入学率已达百分之百, 但令人担忧的是1/3以上的小学生不能按期完成五年学业, 进入初中。”另一方面, 无资格无文凭的青年有增无减。教育公平、学业失败、失业等问题仍然困扰着法国。
3.改革三十年感言 篇三
最重要的感受,是认识到无论有多大的问题和困难,基层总有一些解决的办法,总有一些自发的对付困难的努力。这点不会改变,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首先总有人吃了苦头,或者让人不满意,所以总有人试图去应对,尝试解决一下。真正有挑战性的,是这些分散的、自发的、零碎的努力,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汇聚起来,集中成为政策和制度。
三十年前的农村是什么问题?就是农民太穷、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那是离谱的贫困与短缺的并存。不是社会不需要农产品,急迫地需要,可就是没有供给,同时农民太穷,把整个国民经济都拖住了。这样老大难的问题能解决吗?
你要是在乡下待过,就知道同样的天气和技术,农民也能把那块小自留地种好。为什么呢?就是体制上有差别:自留地也还是集体所有的土地,但归农户管理,责任归农户,收成也归农户。就这点小小的不同,结果农民的行为就完全不一样。那么,能不能把自留地的面积扩大一点呢?其实,这就是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的包产到户的由来,无非就是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到每一家农户,承包给农户经营。包产到户早在一九五六年的浙江永嘉县就有了,问题是一九五九至一九六一年大饥荒之后,自留地得到了合法承认,但包产到户还是得不到。
所以我们要晓得,不管中国经济遇到什么困难,要解决什么问题,首先自发应对的并不是经济学家,是身在其中的实践者。就像当年,农民穷难道农民不知道?农产品短缺难道城里消费者不知道?都知道。也总有人自发地试图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就是自发的民间努力能不能得到国家政策的合法承认。这非常关键,一九五六年支持包产到户的那位永嘉县委书记,倒是给了农民提供了政策承认,但他本人却因此“犯了错误”,被开除了党籍和公职,回乡当农民一直当到一九七九年。这说明,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早就有,历史上有、现实也不断地冒出来,困难是合法承认的门槛太高。
什么是改革?改革就是把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合法化。并不需要什么人高高在上想出一套办法“指导”老百姓如何解决问题。政策制定者只要眼睛向下,各地自发的行为里有足够多的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中国农村改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一点。农民穷、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早就知道,能解决的办法也早就有了,但过去就是多年不承认,有时不但不承认,还要斗、斗、斗,非把适合生产力的办法当资本主义去批,口号越喊调门越高,可是路却越走越窄。
直到改革开放,思想路线端正了,决策人和决策机关眼睛向下,实行一种当年万里副总理讲的“事后承认主义”,先各地试验、地方承认,逐步被吸收为中央政策,最后立法承认。
难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制度要发生变化,非要等到原体制的维护成本非常高,高到几乎转不动了,才有可能改。这样高昂的体制运转成本,还要广为人知,才能内生出变革的意识和实践冲动。决心面对现实的政治家,愿意用自己的政治权威,为自发的改革实践提供试验的保护和合法的承认——这就有“戏”了。从这点看,邓小平和他那个领导集体,对改革的贡献在历史上站得住脚。没有这个条件,底层自发的改革常常自生自灭,不能汇聚成制度变革的伟大力量。
现在人们一般承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历史地位。回头看那些政策文件,其实并不是用来教育农民的。农民早就知道包产到户管用,早就想搞、也多次自发搞了起来。一号文件主要是教育干部的,说服国家机器的方方面面,用党中央的权威肯定改革的路数,启动合法承认改革的程序。这个经验说明,离开了“官场”的一致认识,仅有底层农民自发的包产到户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研究者、调查者、学者的工作,也帮了一些忙。因为制度变迁之所以发生,除了原体制的运行成本足够的高,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变革体制的成本要足够的低。降低这方面的成本,最重要的就是降低信息成本。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底层的实践丰富得很,这里有这个,那里有那个,到底实际状况什么样,有哪些可能的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引出了哪些新问题,非有系统而不是零碎的调查研究不可。机缘巧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参与了一点降低信息成本的工作,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关于制度变迁的知识。
这样来看改革,有两个力量非常重要。一个力量早就存在,凡遇到困难、有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总有人想办法突破。讲到底,每个普通人、普通家庭、企业、基层和地方,总有改善生活、发展经济的愿望,因此总有人出头来面对困难抓新的机会。这个力量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另外一个力量在“上层建筑”里,就是国家机器的方方面面,对底层的、地方的自发改进、改革的做法给予合法承认、保护、完善、提升,使之成为政策、成为国家制度。
三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上述两种力量连接到了一起,打通了经脉,使中国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和将来,中国的经济还会有问题,还会有困难,比如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几年没有碰到过的。怎么应对新挑战,事先没有完全确定的答案。这样,我们就有必要从改革三十年的经验里吸取力量,在底层的自发努力与国家的权威运用之间形成制度变迁的合力,使分散的利益结合成为建设中国经济的伟大力量。
(本文是作者二○○八年七月九日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举办的“《中国改革三十年》新书发布暨二○○八经济问题点评会”上的发言。此次发表作者做了文字修订)改革三十年的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让我们觉得有很多话可以说。以农村改革为例,当年我们都在乡下生活过,恢复高考后上的大学,听说农村有了变化,不那么相信。因为多少年农村就没有大变化,贫困就像自然现象一样。后来杜老给了点条件,我们利用暑期到安徽做农村调查,看到了改革引起的变化,更知道改革来得多么不容易。从此就卷入了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最重要的感受,是认识到无论有多大的问题和困难,基层总有一些解决的办法,总有一些自发的对付困难的努力。这点不会改变,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首先总有人吃了苦头,或者让人不满意,所以总有人试图去应对,尝试解决一下。真正有挑战性的,是这些分散的、自发的、零碎的努力,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汇聚起来,集中成为政策和制度。
三十年前的农村是什么问题?就是农民太穷、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那是离谱的贫困与短缺的并存。不是社会不需要农产品,急迫地需要,可就是没有供给,同时农民太穷,把整个国民经济都拖住了。这样老大难的问题能解决吗?
你要是在乡下待过,就知道同样的天气和技术,农民也能把那块小自留地种好。为什么呢?就是体制上有差别:自留地也还是集体所有的土地,但归农户管理,责任归农户,收成也归农户。就这点小小的不同,结果农民的行为就完全不一样。那么,能不能把自留地的面积扩大一点呢?其实,这就是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的包产到户的由来,无非就是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到每一家农户,承包给农户经营。包产到户早在一九五六年的浙江永嘉县就有了,问题是一九五九至一九六一年大饥荒之后,自留地得到了合法承认,但包产到户还是得不到。
所以我们要晓得,不管中国经济遇到什么困难,要解决什么问题,首先自发应对的并不是经济学家,是身在其中的实践者。就像当年,农民穷难道农民不知道?农产品短缺难道城里消费者不知道?都知道。也总有人自发地试图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就是自发的民间努力能不能得到国家政策的合法承认。这非常关键,一九五六年支持包产到户的那位永嘉县委书记,倒是给了农民提供了政策承认,但他本人却因此“犯了错误”,被开除了党籍和公职,回乡当农民一直当到一九七九年。这说明,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早就有,历史上有、现实也不断地冒出来,困难是合法承认的门槛太高。
什么是改革?改革就是把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合法化。并不需要什么人高高在上想出一套办法“指导”老百姓如何解决问题。政策制定者只要眼睛向下,各地自发的行为里有足够多的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中国农村改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一点。农民穷、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早就知道,能解决的办法也早就有了,但过去就是多年不承认,有时不但不承认,还要斗、斗、斗,非把适合生产力的办法当资本主义去批,口号越喊调门越高,可是路却越走越窄。
直到改革开放,思想路线端正了,决策人和决策机关眼睛向下,实行一种当年万里副总理讲的“事后承认主义”,先各地试验、地方承认,逐步被吸收为中央政策,最后立法承认。
难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制度要发生变化,非要等到原体制的维护成本非常高,高到几乎转不动了,才有可能改。这样高昂的体制运转成本,还要广为人知,才能内生出变革的意识和实践冲动。决心面对现实的政治家,愿意用自己的政治权威,为自发的改革实践提供试验的保护和合法的承认——这就有“戏”了。从这点看,邓小平和他那个领导集体,对改革的贡献在历史上站得住脚。没有这个条件,底层自发的改革常常自生自灭,不能汇聚成制度变革的伟大力量。
现在人们一般承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历史地位。回头看那些政策文件,其实并不是用来教育农民的。农民早就知道包产到户管用,早就想搞、也多次自发搞了起来。一号文件主要是教育干部的,说服国家机器的方方面面,用党中央的权威肯定改革的路数,启动合法承认改革的程序。这个经验说明,离开了“官场”的一致认识,仅有底层农民自发的包产到户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研究者、调查者、学者的工作,也帮了一些忙。因为制度变迁之所以发生,除了原体制的运行成本足够的高,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变革体制的成本要足够的低。降低这方面的成本,最重要的就是降低信息成本。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底层的实践丰富得很,这里有这个,那里有那个,到底实际状况什么样,有哪些可能的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引出了哪些新问题,非有系统而不是零碎的调查研究不可。机缘巧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参与了一点降低信息成本的工作,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关于制度变迁的知识。
这样来看改革,有两个力量非常重要。一个力量早就存在,凡遇到困难、有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总有人想办法突破。讲到底,每个普通人、普通家庭、企业、基层和地方,总有改善生活、发展经济的愿望,因此总有人出头来面对困难抓新的机会。这个力量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另外一个力量在“上层建筑”里,就是国家机器的方方面面,对底层的、地方的自发改进、改革的做法给予合法承认、保护、完善、提升,使之成为政策、成为国家制度。
三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上述两种力量连接到了一起,打通了经脉,使中国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和将来,中国的经济还会有问题,还会有困难,比如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几年没有碰到过的。怎么应对新挑战,事先没有完全确定的答案。这样,我们就有必要从改革三十年的经验里吸取力量,在底层的自发努力与国家的权威运用之间形成制度变迁的合力,使分散的利益结合成为建设中国经济的伟大力量。
4.我与改革开放三十年 篇四
wanghongbin51168(http://blog.sina.com.cn/511689whb)
如今奔三之人,与改革开放同生长,就通过自己的生活,见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变化。听奶奶说:她们以前吃树皮,过荒年,去远方讨饭过活自己,看看自己,这衣食无忧的生活,怎一个幸福了得!作为享受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奇特变化,奇迹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叫人像做梦一样穿梭在生活中。
小时侯,收庄稼的过程中经常是没日没夜。割麦是一镰一镰的割,碾场是用牛一圈一圈的碾,自己当时还小,还没机会参与劳动,但却渴望着赶快长大,好替父母分担一下辛苦。这样的收获,要遇到下雨天,无论是大人,或是小孩,保护麦子不被淋湿就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充满着火热的激情。现在想起来,总觉得很刺激,好想挑战吉尼斯记录一样,真是与天斗,其乐无穷啊!过了几年,拖拉机纷纷登场,割麦不在依靠手工,被拖拉机取代了。有了拖拉机割麦和打场,我们总觉得轻松了许多。
我上初二那年,大型收割机渐渐进入百姓的视野,活跃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这是一场伟大的收麦变革。只要它在地里溜上一圈吐出就是一仓仓麦子,人们无不欢欣鼓舞。过去用半月时间没日没夜的辛苦,现在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解决了,太神奇了。
收麦彻底实现了机器化。秋季的玉米收获过程还停留在主要依靠人力,无论掰玉米,或是砍玉米杆,光玉米叶剌着人的脸和手,就够让人滋辣辣的疼痛的委屈几天,辛苦程度让人心怵。所以,每次收玉米我就会默默祈祷,啥时候才不用这样辛苦啊?所以,!虽在以前也听说别的地方已经使用大型收玉米机,打碎玉米杆,很神奇,但始终没有亲眼目睹,总觉得有点遥远。但今年,我看到了玉米穗在机器仓里出来,不仅掰了玉米,更粉碎了那“剌人”的的秸秆,周围的爷们无不啧啧称赞它之神奇!那一刻,我激动了,父亲笑了,我们的梦实现了!关于秋忙,不止一次的叫我为难,但次次都是狠心的割舍对父母的孝顺!我在城里上班,到了秋收,父母问我有空吗?偏偏这个时候工作往往抽不开身,若是请假就不能对学生负责,总是让我左右为难!一边是孝顺,一边是学生,尽管是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但心里满满的都是愧疚、愧疚。如今,收玉米全权由大型收玉米机代理,父母都轻松的有点飘,那会再要求我回家呢?即使在忙季,老家的爷们,却是闲的在一块兴致勃勃的打牌,真是忙季也闲哉!真替咱老百姓高兴,如今咱老百姓真是幸福啊!
小时侯,若是吃顿肉,可是求之不得的事。肉是最稀罕最上等等佳肴,不像现在,小孩子吃肉都嫌腻了!因此,每当过节,我和妹妹必定在菜盘子里来个“筷子战”。因为有肉,让我抵挡不住它的诱惑,即使失去理智,也要满足自己的食欲,而我身为大哥,也完全不在乎父母批评的眼光,肉欲熏心啊!确实,那时侯贪吃很可笑,但却是内心的一种强烈的食欲需要,一种控制不了的食欲,有着狂热的冲动!毕竟那时候吃顿肉不是等到过年,也要半载,见到了肉,怎不叫人嘴搀呢?哪能给现在比呢!现在的百姓家里,平常都是鸡鸭鱼肉不断。光看看小孩子,在餐桌上上不再是像我那时寻找新大陆一样寻肉,而是更喜欢吃青菜,难道不是生活富裕的一种佐证吗!
那时钱挣着确实不容易,花钱是一种奢侈的事。记得有一次农村一年一度的看戏,母亲给了我两块钱,尽管我拿着从来没拿过的大钱,但看着眼花缭乱的好吃的,却就是舍不得花,就这样足足让我欢天喜地了一整天。作为那时的小孩子,给两块钱是相当奢侈了,因为平常是没有零花钱呢?哪能像现在的孩子,一天至少要有几块钱的消费,尤其是家长领着孩子的时候,小孩子看中哪种玩具,只要一个“指令”下达,几秒钟后就属于自己的了。而不像我们那时,看中一件喜欢的玩具:观望一次,想要;观望两次,还是想要;观望三次,仍是想要;结果却是,还是放在那里比较合适,因为,它不属于自己!因为在那时,即使你要求父母给你买,但父母挣个钱实在不容易的,“一块钱要掰成几掰花”,不像现在的百姓,即使在工地上干活,一天也能争上百而八十。腰袋鼓起来了,花钱怎不阔绰呢!
从小我和家人住在一间草坯房,大概五六岁时,那间小屋变成了漂亮的瓦房。尤其是最近两年,家乡人盖房子,都嫌那种“下三间,上三间”的传统式的楼房过时了,不够大气了,而是套房式的楼房,有宽敞的客厅,上上下下都十来间呢?即使存的粮食囤,也能享受到独居一室的魅力。家里有个十来多口人,也不会觉很宽敞。从远处观赏我的村庄,一排排的楼房崛起于村庄,巍巍壮观,实在看不出是农村或是城市!在我村里,即使前几年仍是草柸房的哪个大叔,他既不出去打工挣钱,儿女也不拿回来了什么钱,照样崛起了新式楼房。当和父母谈起他家的致富途径,母亲说:“光那十来亩地,一年收入就一万多,再喂几头猪,几年下来,盖个楼房的钱不就垒起来了吗!”在室内方面,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了,就连包窗户、吊顶、铺地板砖等这些城里人的装修风格也已经在农村风靡起来。如今不一样了,百姓纷纷买起了电脑,有啥问题,学会向电脑学习了。老百姓自从知道了电脑的神奇,有着无所不能的功能,无论是查找某项技术,或是经济方面的政策和变化,都会向电脑指点迷津!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走进养猪户,或是商店、饭店,在某一角摆放着同一样的东西,就是电脑!一次和养猪兄弟谈起了电脑,他自豪的说:“自从买了电脑后,喂猪的很多好办法,国家的好政策,猪的价格都可以随时掌控,不用像以前猪出了状况,价格的涨落,都是一到事上,成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主。这个电脑,可真是俺的好宝贝”。因此,电脑的方便快捷的好处,正在农村迅速扎根;为百姓的发家致富插上了翅膀。
5.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 篇五
物流101班 廖耀南 学号10615118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这3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用说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消费的变迁,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最直接地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最细微、最形象地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可以透过不同时代人们的穿衣变化来寻找到最为直接、细微的答案。今天,当我们再次审视那段逝去的岁月,会惊奇的发现30年的服装变革史就是一部写在每个不同年代的中国人身上,鲜活而富有说服力的改革开放发展史。改革开放30年,一些渐渐消失的服饰词语,记录着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今天当我们重新回忆它们,除了苦涩、辛酸、亲切,还有不尽的感慨: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时代在变,观念在变。服装,这一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进步、创新,透过衣着的变迁,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开放的中国。
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之“衣”
30年前,在所有人的身上,绿、蓝、黑、灰颜色的衣服一直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也许,稍微鲜艳一点的衣服就会引来“资产阶级思想”的指责;30年前,一家几口人一年四季的衣服,一个衣橱就可以轻松装下。用好听的话讲,人们的衣着穿戴以艰苦朴素为荣,其实还是供应紧张。那时买布得有布票,一个人一年就给三四米布,加上挣得也少,一个月三四十元钱的工资,想置办件新衣裳得在过年时。如今,人们大衣柜里五彩缤纷,很多女性朋友开始不得不为换季时清理衣柜而感到烦恼„„30年前,走在大街上,千篇一律。可是对于很多现代女性来说,最尴尬的事恐怕就是“撞衫”了。30年前,绿军装,小白鞋,是最时髦、最时尚的装束。谁要是穿有颜色的服装,自己都不好意思出门。在那清一色的年代,没有人讲究服饰衣着。
改革初期:走出“灰暗”的年代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老百姓服饰的春天开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小青年身上。当年最抢眼的就是大街上横扫而过的大喇叭裤。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它的轰动效应不亚于现在的裸奔。所谓喇叭裤,因裤子形状似喇叭而得名。裤腿上窄下宽,从膝盖以下逐渐张开,裤口的尺寸明显大于膝盖的尺寸,形成喇叭状;裤长一般盖住鞋跟,走起路来,兼有扫地的功能。虽然喇叭裤作为一种“怪现象”出现,但是它却打破了之前中国服装的“统一制”,让人们大开眼界。随后,像什么“港裤”、“体形裤”等各种新潮的服装相继涌现,让人们紧跟潮流走。体形裤也流行了相当一段时间。当时特流行,凡是女生,无论年龄大小几乎都穿过几条。冬天天冷,为了保暖,大家还都在里面套毛裤,箍紧的双腿就像圆规,现在看起来是有些可笑。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的确很时尚。” 《霹雳舞》是20世纪80年代最震撼中国青少年的歌舞片,身着蝙蝠衫,头上裹布,脚踩高帮运动鞋,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动作的情景,成为当时年轻人的追逐。于是,蝙蝠衫成了那个年代的流行装。蝙蝠衫宽宽大大的袖子,一改传统服装的样式,让人们耳目一新,当时穿上很时髦。牛仔裤在那个年代曾掀起过热浪。现在它被大众所接受。但在当时也是‘不良青年’的专利,由于它过于颓废、前卫,被大多数人所拒绝。不过经过时间的磨砺,牛仔裤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不光年轻人喜欢,上年纪的人同样可以穿牛仔裤,它成了最招人喜欢的服装。”
80年代:色彩缤纷时代的来临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中国人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人们看到大喇叭裤、蝙蝠衫、还有健美裤和连衣裙。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中国,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80年代。街上流行红裙子.80年代流行一部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反映的是纺织厂的女劳模与漂亮裙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由当时的偶像级女星姜黎黎和赵静主演,影片的创作人员在拍摄时也许没有预料到,这部影片会成为那个年代中国人服装革命的写照。80年代初,封闭的大门被打开,外面的世界使中国人眼花缭乱,别人的生活方式使中国女性开始以审视和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的穿戴——随着对文革极左思潮清算的深入与扩大,中国人开始认同这样一个真理:美是没有阶级性的,穿衣戴帽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必然相连。银幕上的“红裙子”是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的一个标志性道具,一个多样化、多色彩的女性服装时代正式到来。
比基尼的中国“处女秀”
1985年8月,全国体育界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国家体委规定,参加第四届全国健美比赛的女运动员,必须穿三点式泳装,因为这样才符合国际标准。可是,各地的选拔赛穿不穿三点式,没有规定。于是许多大城市一次一次地讨论研究,一次一次地请示报告。结果,这么大一个中国,竟没有一个城市敢领这个先。而第一个穿着三点式在选拔赛上成功地登台亮相的,竟是广东省的一个体育健美专业户——熊国晖培养的四名女运动员,因为,他不需要那么多的研究、请示、汇报。这就是在今天已经极为平常的比基尼首次在国内亮相。多少年来,封建思想的幽灵顽固地盘桓在中国人的脑海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穿衣不能露出皮肤,笑时不能露出牙齿的陈规陋习,如同一道道镣铐,紧紧地束缚在中国女性的身上。即使时间已跃进到80年代,即使改革开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世界,即使我们已拥有了众多女政治家、女教育家、女企业家等中国女性的骄傲。西方有句俗语:“比基尼告诉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就是自由。”对于80年代的中国,“女性的形体不能袒露于众”——这种观念如同最后一道镣铐,仍然紧紧地锁着国人的心。一个巨人苏醒的年代,凌乱和杂芜是它的必然特征。当第一个女人战战兢兢地把自己美好的肢体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时,整个民族对美好的追求开始对全世界表露。“新浪潮”大概是这个时代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世界以真实的面目呈现在中国人面前时,中国人也以极快的速度赶上了世界的潮流,而女性服装往往充当着潮流的风向标。女性自我性别意识的觉醒是一个社会的幸事,无论是哪个时代都存在这这样一条真理:女人漂亮了,世界才美好——改革开放的中国人更加相信这一点。
90年代:这个世界变化快 1998年,某时尚杂志上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大意是:假如昨天在米兰或巴黎发布的一种时装款式今天出现在北京或上海一位女性的身上,你千万不用奇怪。90年代,中国服装至少在高端人群中已经实现了与世界的同步。奢侈、豪华、昂贵不再是用来批判西方生活方式的专用词,而成为人们理直气壮追求的生活目标,对名牌的崇拜成为高尚品位的表现。从地摊货到专卖店 90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变化最快的年代,一种潮流还没有形成几乎就面临着过时的尴尬,一群北京女孩托一位在广州上大学的同学捎带当时很时髦的健美裤,没想到同学暑假回北京时带的好几条健美裤大家都不愿意要,原因是健美裤已经过时了。在大城市里,这一时期女人都习惯到专卖店买衣服鞋子,而低收入的城市女性则更多地光顾各种服装摊,那里有更大量的款式与花色的服装供人选择,价格也更加便宜。而统治了中国消费市场几十年,高不成低不就的国营百货商店的服装柜台,一时间门可罗雀,除了外地旅游者,几乎无人问津。就连学生们也开始纷纷追求所谓的品牌服饰,于是“真维斯”、“班尼路”等各个品牌专卖店遍布于京城热闹的新街口、西单等繁华地区。昂贵的专卖店和便宜的地摊,成为90年代中国年轻女性们选购服装分化的两极,中间地带
几乎不存在。这一时期,中国人的日常着装意识在这个年代发生了一次彻底的革命,他们从长期以来注重价格和款式变化为更注重品牌。着装的品牌档次成为人们身份和品位的主要标志。尤其是中国女性,当她们开始以更独立的身份出现在重要的社交及商务场合,“没有件名牌的行头没法见人”成为普遍女白领的共识。是“寒流”也是“韩流”
除了对品牌的追崇外,服装的大胆尺度也开始挑战中国人的眼球。内衣外穿、露脐装、哈韩服等站到了流行前沿。当露脐装、吊带装最早在中国出现时,让很多人的眼光无所适从。天寒地冻的严冬季节,你能看到穿着单薄的美女袅袅婷婷掠过你的视线,“要想俏,冻得跳”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私人汽车的普遍、办公条件的优越足以使更多的女性把夏天的轻衫薄裙一直穿到雪花纷飞。哈韩族的主要服饰特征则是穿着肥大并伴有大窟窿的及地牛仔裤和牛仔服招摇过市,很多人都以为是穷得没钱买衣服,只有少数经常阅读时尚类杂志的人才知道这是一种新潮流。其实这种服饰很不适合东方人过于矮小身材,然而这样的穿着搭配方式如寒流一般瞬间席卷中国,而这股潮流恰好叫“韩流”。
21世纪:个性才是王道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人对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展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中国元素2001年在上海APEC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章子怡在柏林电影节领奖台上惊艳亮相的一袭肚兜式晚礼服更是让中式服装跻身世界时尚前列。这种东方韵味十足的唐装,使穿惯了现代时装的人们产生了亲切感和新鲜感。于是乎,唐装也随着这股热潮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老人春节置办一身唐装尽显雍容华贵,孩子过百岁穿上唐装小袄越发喜庆可爱,时尚女性身穿经过改良的中式礼服参加小型party,所有男士都会行“注目礼”。有句话叫:“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服装作为时尚的风向标早已超越了民族的范畴,只有当传统和现代真正结合的时候,当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时候,时尚才能展现出最为夺目的光芒。我的衣服我做主
对于很多现代女性来说,最尴尬的事也许并不是穿了一件不得体的衣服,而是发现居然有人穿了一件跟自己一模一样的衣服,这叫“撞衫”,这是现代女性最不能容忍的。如果说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女性对于服装的追求要通过品牌穿出品位和档次,那么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女性对于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一部分有条件的高端女性开始向世界著名品牌商定做衣服。追求个性、标新立异是现代女性服装需求中最重要的元素。对于一个真正时尚的女性来说,如果有可能的话,她可以从北京专门飞到广州或香港,而目的仅仅好似为了买一双跟自己的服装匹配并且是全中国独一无二的袜子。当然,寻求个性化服装也是要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马小姐可以说是生活在时尚最前端的人群之
一。开着宝马车的她曾一度是世界名牌的忠实推崇者,Gucci,Prada, Chanel, Fendi等世界级品牌都是她衣柜里的“常客”。她最喜欢的电影是《穿Prada的女魔头》,最懊恼的事情是“撞衫”,最常说的口头禅是:“这可是限量版噢!”她经常会突发奇想的来一些DIY的独创,例如把一条新买牛仔裤的裤边剪掉,然后做成一对蝴蝶结缝在裤腿的两边,或者是把长袖外套的袖子剪掉改成马夹。在平时的穿着搭配上她也经常会不按常理“出牌”,西服下面配运动裤,连衣裙下面穿旅游鞋,她不无自豪的说:“我现在的穿衣风格就是“混搭”加“个性”,我要穿出我自己的独特魅力。” 在网络上,我们经常会“遭遇”80后的年轻人在自己的博客中大“晒衣服”,意思就是把自己钟爱的服装拿出来展示,供网友欣赏。其中不乏有DIY的作品,也有在不起眼的小店里淘到的精品。每个人都希望通过服装来体现自己的独特品味、灵感创意,以不媚俗、不趋同、不随波逐流来彰显自我。当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人们从简单的跟随潮流到现在的引领潮流;从盲目崇拜名牌到现在DIY个性服装的盛行,无不体现出了时代的更替和进步。21世纪是张扬个性的时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更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自由时代。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须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通过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新时期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坚持和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和主要内容。一方面,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确保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确保了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实行改革开放,就是对原来僵化、缺乏活力的旧体制进行全面的变革,使之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更加符合现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从而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
改革开放的意义
6.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 篇六
沐改革春风品幸福生活
无锡市东方娃实验幼儿园陈小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就是这个时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四川汶川发生了地震,近半个中国都有震感。泪水中坚强如钢。在地震灾区,8万多名群众从废墟中被抢救出来,9万多名伤员迅速得到救治,1000多万名失去家园的受灾群众在短短3个月内得到妥善安置,300多万名中小学生9月1日全部走进课堂„„“中国加油”的呐喊,从汶川到北京绵延不绝。
2008年8月8日20时,经受巨灾考验后的中国,用微笑欢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出席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运动员相聚北京,刷新了38项世界纪录、85项奥运会纪录。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评价说:“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7日下午,中国人历史性地走出太空第一步。
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到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经受了检验和洗礼,谱写了一曲民族精神的赞歌。回望1978年,邓小平同志以农村和城市为背景,设计了一幅强国蓝图,然后站在中国经济的制高点上把手一挥,封闭已久的国门便敞开了。刚毅沉稳的姿势,恢宏的战略构想,给贫瘠的中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令华夏子孙精神大振,同时世界的目光一起聚焦,开始正视中国这条东方巨龙。30年过去了,今日的中国与时俱进,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一摔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今日百业兴旺,万象更新,处处呈现这片古老大地的新生。
作为一个被亲切称为“80后”的我,虽然不曾感受六十年代的“大跃进”,七十年代的“文革”,但却伴随着祖**亲变革、变化的过程而成长,成为与“改革”二字有着深刻不解情缘的一代。改革的每个进程所带来的新生活和新变化,在我的记忆深处被流逝的时间划下了不可泯灭的印痕,让我在无声无息中细细地品味,慢慢地体会。
小学时,我们成为了教育改革的直接受益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于是,在学好语数英的同时,我们也接触音乐和美术,开明的父母甚至着手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由于素质教育的恩泽,我们的童年几乎无忧无虑,课业不再是唯一面对的事情。
中学时代,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扩招政策的出台,更让我们在“众人争过独木桥”的压力面前,幸运地走入了高校的大门。
大学时期,学校的培养重点已经从重视学习成绩发展向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转移,大学校园里,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之外,各类社团、讲座、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形式的教育方式的积极填补,我们的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真正做到了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彻底摆脱了单调乏味追求学习成绩而奋斗不息的“填鸭式”传统学习方式。
当我们踏入社会,虽然没有了以前的“包分配”,就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我们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我这样一个外专业的毕业生也能一圆小时候的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我始终以老教师为学习的榜样,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弥补专业上的不足。同时,认真对待日常教学活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们。我觉得在北塘教育良好的氛围中,年轻教师获得了更多的成长。
当社会各界对80后诸如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沉迷于网络、热衷网络游戏、“月光族”、“啃老族”等质疑时,人们担心五四精神的历史火炬能否在80后手中继续传承。然而,面对考验,青年人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青春乐章,彰显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新一代”的青春风采。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交出了“特殊团费”,我们中的另一些人加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更有人成为光荣的支教成员奔赴四川一线支教。面对社会弱势群体,我们组成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家庭,积极帮扶。我们在沐浴着改革春风的同时,也在积极履行着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我们更加明白生命的全部意义不在于享有,而在于奉献。
7.改革开放三十年岐山财政结硕果 篇七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陕西省岐山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观,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狠抓增收节支, 不断深化财政改革, 努力加大财政监管力度, 强力推进依法理财, 克难奋进, 开拓创新, 财政发展历经艰难与曲折, 经历了从“统收统支型财政”到“吃饭困难型财政”再到“公共服务型财政”三个阶段, 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2007年, 全县财政收支实现了双跨越, 全年财税总收入突破40 000万元大关, 达到41 841万元;地方财政支出达到41 817万元。财政收入的快速稳步增长, 不仅为岐山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更为岐山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8.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 篇八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迅速扩大,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人民生活福利整体上有了巨大改善,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与过去相比,经济体制变活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起到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大消除了传统僵化体制的消极影响,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了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总之,我们对这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无比欢欣鼓舞,成绩不容否认。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一面,要看到成绩。同时,也要看到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机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推动我国经济生动活泼地向前发展。在全部商品流通总额中,目前市场调节部分已占到90%以上。几年前有人估计,我国市场经济在整体上完成程度已达到70%左右。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
但是,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充分、不够完善,市场经济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如资源要素市场、资本金融市场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到位。也有因经验不足、犯了市场幼稚病,从而导致过度市场化的地方,如在教育、医疗、住宅等领域不该市场化的部分也搞市场化,以至于发展到对市场迷信的地步,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市场经济初步建立之后,市场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充分展现出来。市场经济在发挥激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等优越性的同时,其自身固有的缺陷经过三十年的演变,也逐步显露出来了。特别是在总量综合平衡上、环境资源保护上,以及社会公平分配上引发的问题,在我国不是市场经济本身能够解决的。因此,三十年的结果,一方面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绩;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出现新的矛盾,资源环境、分配民生等矛盾越积越多。这与国家宏观计划调控跟不上市场化的进程,有一定的关系。
本来,我们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就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这一根本点在1992年就明确地写入了党的十四大文件。这些年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不断前进,我们在短期经济波动的控制上,先后取得了治理通货膨胀和治理通货紧缩两方面的成功经验。但是,国家计划对短期和长期宏观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明显减弱,计划本身多是政策汇编性的,少有约束性问责的任务,计划的要求与执行实绩相差很大,国家计划控制不了地方盲目扩张行为。总之,国家计划失之软弱,变成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影响到宏观调控的实效,造成国民经济发展许多方面失衡。
现在是到了继续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同时,需要加强宏观计划调控的作用,强调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指导作用的时候了。针对国家宏观计划调控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状况,十七大提出“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十七大重新强调多年未提的发挥国家计划的导向作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家知道,宏观调控有这么几种主要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计划手段。只有少数市场经济国家设有计划机构,并编有预测性计划,一般不用计划手段。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有必要在宏观调控中利用计划手段。至于产业政策,则属于计划手段。规划也是一种计划。所以,主要就是上述三种手段。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财政、货币、计划三者关系中,计划应是财政货币政策的指针,财政、货币政策要有计划的指导。国家计划与宏观调控不可分,计划是宏观调控的主心骨。国家计划有年度计划,还编制五年、十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包含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额、财政预算、信贷总额、外汇收支、失业率、物价上涨率和人口增长率等指标。每年都由国务院提出、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应当是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这些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都应该在宏观调控中起导向作用,具有约束力。关键之处还应问责和追究法律责任,这样的国家计划才能对宏观调控起到导向作用。
在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市场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充分展现之后,目前在“市场化改革”口号下,迷信市场成风,计划大有成为禁区的趋向。在这种氛围下,重新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也要加强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看来十分必要。
十七大重新强调了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并不是如某些人所歪曲的那样,“要回到传统计划经济模式”。重新强调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不同于过去“传统计划经济”,而是计划与市场这个问题在更高层次上的新的结合。其主要表现:一是现在的计划不是既管宏观又管微观无所不包的计划,而是只管宏观层面,微观的事情主要由市场调节。二是现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是市场,计划是弥补市场缺陷与不足的必要手段。三是现在的计划主要不再是行政指令性的,而是指导性、战略性、预测性的计划,同时又要有必要的约束和问责的功能。
国家计划导向下的宏观调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不能把“计划性”排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有计划的”。我们要依照这个精神,努力改进国家计划工作和宏观调控工作,使之名副其实地起导向作用,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市场与计划的更高层次的综合。
9.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 篇九
“将军楼主题公园6月25日就要开园了!” 妈妈兴奋地说。这件事我也知道。这几天我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望见将军楼公园的建筑用墙已经拆了,绿树红花相映,青山碧水相接,“天路纪念塔”、“将军博物馆”、“巍巍昆仑”等气势磅礴、婀娜多姿的大型建筑和雕塑点缀其中,音乐喷泉、休闲广场美观大气。老师说这里还将成为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使我不禁想起了以前的将军楼。
在格尔木市区西北角一个不惹人显眼的院落内,被四周林立的高楼所包围。这是一座中式建筑,坐北朝南,砖墙瓦顶,门窗在岁月风霜的侵蚀下变得斑驳脱落,几块破损的玻璃,在诉说着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从小格子的窗玻璃看进去,耸立着慕将军的半身塑像,一束从窗玻璃投进的阳光,正好照在他那凝神的双眸上,将军的神情似乎还沉浸在50多年前他们为开通青藏线浴血奋战的那一幕当中。听爸爸讲,那时的格尔木还只不过是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名称,空旷的原野上没有一顶帐篷,甚至连一棵树都没有,有的只是遍地枯草、大漠戈壁和狂风卷起的飞石黄沙。飞雪中,只见一行队伍风尘仆仆开到这里,随行同志问带队人,格尔木到底在哪里?只见那位英武的军人将手中的拐杖向地上一戳,“我们的帐篷扎在哪里儿那儿就是格尔木,格尔木就在脚下”,此人就是青藏公路的开拓者——慕生忠将军。从此,人类开始了修建第一条穿越青藏高原的公路。如今,在昆仑山下果然出现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格尔木。
可你知道吗?格尔木的第一座建筑,就是这座将军楼。它是我市标志性建筑,作为我市历史和城市发展的坐标点,它见证了格尔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昔日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车多了,人多了,楼房多了;现代化的城市设施、通讯、娱乐、广告新鲜出炉。来来往往内地的、藏区的、头戴小白帽的穆斯林,以及偶尔出现的外国游客,做生意的老板,开店的小贩,四面八方来的打工者,不仅构成了高原之城特有的景观,也占据了这座高原第一城的全部空间„„这一切变迁都离不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是近些年来强劲的西部大开发之风,给这里带来的不可抗拒的变化。
10.思想汇报(改革开放三十年) 篇十
今天我阅读了胡锦涛主席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他深入阐述了我们党、我们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并明确指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根本保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这让我思考很多,我在不断的尝试思考这句话的深刻涵义。
这三个内涵丰富的“不”,蕴藏着我们对旗帜、道路问题的深刻理解,包含着我们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我们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三个不”掷地有声,表明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表明了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心声。
30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的潮流。这样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变革,已经被世界所公认,为历史所记载。回首这不同寻常的30年,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年来,我们也曾遭遇到困难挫折,有过风险考验,但在每一个历史关口,旗帜和道路没有变,改革开放的航向没变,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正是因为有了这30年始
终如一的坚持,有了这30年日积月累的进步,才有了30年的辉煌,30年的巨变。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这是30年改革开放经验的深刻总结。回头再看,过去30年,是中国社会发展最快的30年,也是空谈最少、实干最多,干扰最少、实惠最多,折腾最少、稳定最多的30年,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共同奋进的30年。这充分说明,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而言,坚持旗帜道路不动摇是多么重要,坚持团结奋进是多么重要,坚持发展稳定是多么重要。我们不能动摇,因为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封闭僵化的老路,还是改旗易帜的邪路,都行不通,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不能懈怠,因为同我们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长期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我们不能折腾,因为30年改革开放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必须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纵观当今世界,中国正面临百年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30年的积累让我们处于一种主动的态势,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展望未来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
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必须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从历史来看,我们曾多次与机遇擦肩而过,如果我们因为动摇、懈怠、折腾,错失时代给予我们的机会,我们将愧对前人,愧对子孙。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需要我们从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11.改革开放三十年国企改革之路 篇十一
关键词:改革开放;国有企业;计划;市场
自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至今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在这伟大的三十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上升为2008年的25万亿元,平均增长为9.7%,而世界经济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长,进出口总额比1978年增长104.3倍,年均增长17.4%,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从0.8%上升到7.7%。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实践
(一)国有企业在经营权方面的改革
1.利润留成制度
1979年,政府在四川省进行了利润留成制度的试点,规定企业比原来多的利润可以留一部分在企业,用于养老基金,医疗保险等方面。一开始试点非常成功,国有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当推广到全国后,企业上缴的利润却逐年减少,原因是当时中国并没有充分反映企业经营的信息指标,因此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严重。当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利润留成权后,就有动机谎报企业利润,从而侵占国家赢得的利润。
2.“利改税”,“拨改贷”
“利改税”即国家财政收入与税收挂钩,企业收入与利润挂钩的机制,从而划清了政府财政收入与企业可支配收入的界限。“拨改贷”即将企业所需的投资国家财政计划内的无偿预算拨款改为企业向银行贷款,从而加强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但是这种协调也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原因在于按照基数法确定企业所得额,所得税后的利润又采取递增包干上缴等方式上缴国家,造成企业创造利润越多,上缴国家的部分就越多的“鞭打快牛”现象,压抑了企业的积极性,于是企业采取各种各样变通的手法来增加自己的所得,规避赋税,政府的财政收入并未像预期那样稳定的增加。
(二)国有企业在所有权方面的改革
1.承包制
1986年,政府决定实行承包制,推进经营全层面的改革。承包制主要的形式是“两保一挂”,即一保上缴税利,二保企业的技术改造,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在推行伊始确实提高了财政收入,但1987年以后,财政收入却出现了低增长,主要原因有:一是企业在签承包合同的时候具有信息不对称性,厂长经理有动机只注重短期行为,只关心自己承包期内的利益;二是在承包合同兑现时,即使有亏损,国家的惩罚是有下限的,造成负盈不负亏的局面,增加了企业的道德风险问题;三是国家在实行承包制时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导致高通货膨胀下国家的利润不足。
2.股份制
几乎与承包制同时发生的所有制层面的改革是股份制,股份制的目的是要改变由国家垄断的企业产权制度,使国有企业内部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对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有效的激励,由广泛股民来监督企业,国家搭股民的便车。但是由于当时很难找到非国有的投资主体,股份制试点只能在企业内部职工中展开,由于内部职工的筹资能力有限,股份制改革难以进行。另外,由于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厂长和经理只占了所有股份的很小一部分,他们几乎没有产权却控制了企业,所有者的缺失导致了厂长经理有激励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源的流失。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进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设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概括起来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又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除了继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外,提出“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加快国有中小企业非国有化的过程。2002年年底,中共十六大报告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作出了调整,对于国有资产,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分别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职能,享有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2003年3月召开的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组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用同一的事权来解决国有企业的管理问题。
二、未来的发展道路
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为了激发微观主体的积极性,下放权力,调整各方的利益,从“放权让利”、“承包制”再到所有权层面的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化遇到了所有现代企业都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前提是要创造公平的競争市场,但是由于我国国企背有沉重的政策性负担,产生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公平竞争市场的建立,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剥离企业的政策性负担。
对此,林毅夫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一文中根据国有企业产品和国有企业自身的特性,主张采取几种不同的策略:
第一,对于其产品是国防上绝对必要,而又不可能从国外取得相应产品的国有企业,继续依靠财政拨款支持其生产、经营。这类企业的数量不会很多,在任何国家也都只能靠国家财政拨款来维持其生存。
第二,对于那些资本很密集但其产品有很大的国内市场的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和发达国家的同类企业合资,以取得资金、技术或是直接到国外的资本市场上市,来克服我国资本相对短缺,资本的价格相对高的比较劣势。
第三,对于那些资本很密集,而其产品已经没有国内市场,但拥有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并在以往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相应的技术和经验的企业,可以扬长避短,靠其人力资本的优势,转产有很大国内市场而在技术上又劳动力较为密集的产品。
第四、对于那些产品没有国内市场,也没有人力资本优势的国有企业,只能是破产,将其支配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喧嚣的九十年代[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林毅夫,蔡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3]陈清泰.国企改革:过关[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林毅夫.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3,(10).
12.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企业文化 篇十二
7年前,美国海氏咨询公司在对《财富》500强评选的总结中指出:“公司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文化”。被称作世界头号CEO的杰克·韦尔奇就是文化管理的大师。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文化是GE不可替代的一个资本。”中国海尔公司CEO张瑞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海尔文化。海尔的什么东西别人都可以复制,惟独海尔文化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企业文化的理论,大体上诞生于1979至1982年的美国,很快便传到了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中国企业于1984年至1988年期间,经历了第一次企业文化建设热潮。当时,许多中国企业对西方的企业文化理论进行热烈的研讨,并结合中国企业情况,完善了自己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等等。诸如大庆、二汽、鞍钢、长钢、北汽、吉化、南京无线电厂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的前身)、上海嘉丰棉纺织厂北京第四制药厂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云南玉溪卷烟厂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等国有企业,是当时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与第一次企业文化热潮相伴随的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企业初步从计划体制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开始树立商品经济观念、顾客至上观念、开拓创新观念;同时,中国国有企业以极大的热情学习西方18种现代管理理念,在管理上推进变革。这第一次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以国有企业为主角,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1989年“六四风波”后,至1992年,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低潮。在批判“全盘西化”思潮过程中,把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也看成是“全盘西化”的表现,说企业文化这种西方的理论,冲击了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关于企业文化的研讨停顿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也陷入迷茫。1991年,我的专著一一《中国企业文化一一现在与未来》即将出版,一位部长曾答应为这本书题词,这时却食言了,可见当时的政治压力有多大。非常感谢袁宝华和陈清泰同志,他们的题词使这本书增色不少。袁宝华同志的题词是:“艰苦奋斗,爱厂如家,开拓创新,振兴中华”。陈清泰同志的题词是:“建设企业文化,开发精神力量”。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决策,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更深入的阶段。1 993年至2000年,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进入了恢复、创新和变革阶段。一大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其企业文化也进一步与市场经济相匹配,与此相伴的是一次更大、更深刻的观念变革。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像青岛海尔、联想集团、中兴通讯、华为、同仁堂集团、宝钢集团等企业,不仅成为制度变革的排头兵,而且成为观念变革和文化创新的佼佼者。他们的企业文化不仅进一步与市场经济合拍,而且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他们的企业文化不仅对内发挥了凝聚人心的作用,而且对外发挥了塑造形象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品牌建设。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以联想、海尔、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与此同时,东北、西北、西南、中部地区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型国家”,以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崭新的观念。2001年以来,第二次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已经如火如茶。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学习企业文化的理论,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企业文化策划和企业文化更新列上议事日程,越来越多的学术团体和政府部门召开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研讨会。这标志着中国企业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已经开始,它所解决的课题是:中国企业如何走上国际化经营之路,如何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如何应对知识经济,如何为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经营和管理。诸如“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间的竞争是你死我活的竞争”等观念将被淘汰,而“企业应追求合理的利润”、“建立企业联盟,实现多赢局面”等崭新观念被更多的中国企业所接受。现有的“利益导向的文化”,将向“诚信导向的文化”演变。一个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企业文化修炼热潮,必将推动一批又一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经济的航空母舰和高效的潜水艇。
笔者认为,在第二次企业文化热潮中,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的课题有:1.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2.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持续发展;3.加入WTO与中外企业的文化较量;4.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同步建设;5.企业文化与名牌战略;6.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7.中国企业面临的思想道德课题;8.中国企业文化的操作艺术;9.企业重组与文化融合;1 0.企业改制与观念更新;11.知识经济与文化管理;12.加入WTO与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13.加入WTO与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14.在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15.企业经营者素质与企业核心价值观;16.构建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建设;17.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特殊问题;18.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伦理;19.和谐社会与企业文化;20企业文化与自主创新。
中国的第二次企业文化热潮要想取得实效,有赖于管理学界、企业界、政界的密切结合,有赖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有赖于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的进一步改善,虽然困难不少,但我们没有理由悲观。
13.《爷爷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作文 篇十三
引子:爷爷是一位六十多岁的退伍老兵,一九七八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爷爷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作文1500字。在绵阳一个工厂从事人事工作,现已经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他是绵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见证人,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爷爷总是喜上眉梢、眉飞凤舞……
一九七八年,我从部队转业到绵阳工作,住在厂里一间平房里,(当时算是比较好的待遇。)全家五口就一间房,白天是书房、客厅,晚上铺开床是卧室。每次一打雷下雨就是我们家的“苦难日”也是家里最忙碌的日子……“为什么呀?”因为房屋是砖头和石灰砌成的,不结实,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家里的脸盆、茶缸、痰盂就发挥了它们的功效———接雨。一张吃饭的桌子总是要用砖头支起来才能用。做饭用的是蜂窝煤,炒菜用的肉,穿衣用的布……那可都是排很久的队才用供应票买到的。起早摸黑的工作,苦巴巴的干一个月就五十多元的工资,把你妈妈他们学费交了以后,精打细算才能熬到月底,如果遇到谁生病、谁娶亲嫁女,那将会捉襟见肘。整个厂里就一台黑白电视,厂里的孩子会早早端上小凳子,一个台也看得津津有味……
就在那一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个体、农民企业相继出现,中国的生产力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绵阳———这座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成长起来了,一项项重大的科技成果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绵阳变样了。改革开放成为绵阳科技城发展的动力。
7月1日,我国对香港恢愎行使主权,这位远离母亲温暖怀抱1的游子终于回来了。
7月13日,万众瞩目的08奥运会举办城市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中揭晓,中国北京凭借过人的优势、完美的报告,脱颖而出,取得举办权,亿人喝彩。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了,大家记住了航天英雄的名字:杨利伟。
黑瞎子岛的收复,中国成为了陆地面积第二的国家。非典、百年不遇的雪灾、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曾经让中华儿女彻夜难眠,“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到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斩钉截铁的声音响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中华儿女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中国圆满举办两个同样精彩的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受到了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中华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奋勇拼博,有力的证明了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神七、神八在世界人民的欢呼声中,带着中国人盼望已久的心愿相继问天……
爷爷喝了一口茶,继续说:“现在国家减免了你们的学费,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前的教室只有又旧又破的课桌,坐上去吱吱呀呀的响,现在是崭新的课桌椅,明亮的教室,一流的师资。条件这么好,应该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更加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你再看啊!就绵阳来说,以前的水泥路变成了一条条宽大的柏油路,车水马龙;一座座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好又多、沃尔玛、百盛、茂业百货、梅西百货……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购物天地;公交车、的士、自行车、私家车、火车、飞机……人们出行多方便啊!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家里有电视机、空调、电脑、冰箱……这都很普遍,不足为奇。每天吃肉、喝牛奶、穿新衣服……再也不是一件奢望的事了。做饭用微波炉、电饭锅、燃气灶、电磁炉……可口的饭菜,舒心的日子……人们追求的都是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努力就会被社会淘汰……”
【广汉改革三十年】推荐阅读:
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08-28
我与改革开放三十年09-13
剖析改革开放三十年09-14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三十年11-20
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征文07-14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农村变化07-11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小论文08-31
建设魅力广汉06-12
广汉市足球训练营招生简章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