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2024-09-25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共9篇)

1.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篇一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证明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证明是证明某个事实的一类文书。写证明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家庭贫困证明,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1

xxxx学校:

贵校学生xxx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x人,家庭成员组成:xxx

家庭年收入约xxx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xxxxx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有重病医疗开支是否较大,是否有残疾,收入来源是否单一,劳动力是否较少)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xxx

xx年xx月xx日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2

一、申请家庭需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一)户口簿及家庭成员的居民身份证;

(二)家庭成员中的非户内户籍登记人口须提供其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以及现居住地派出所出具的户籍不能迁入证明;

(三)房地产证或住房租赁证或住房租赁合同,其中,属承租私房居住或在其户籍地址以外的亲属或非亲属处居住的城镇居民家庭,还须提供市或区、县(市)房产管理部门出具的无自有住房和未承租公房的情况证明;

(四)家庭成员的工资、养老金、生活补贴等收入证明,其中,单位在职人员除须提供所在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外,还须提供本人的工资单或单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储蓄存折;

(五)储蓄及其他金融性财凭证;

(六)非共同生活的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家庭成员的收入证明;

(七)赡养(抚养、扶养)协议或有关法律文书;

(八)失业人员应提供《失业证》,以及区、县(市)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推荐就业情况证明,其中已领取《就业援助证》的人员还须提供《就业援助证》;

(九)法定劳动年龄内无劳动能力的失业人员,应提供市或区、县(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出具的丧失劳动能力鉴定证明;

(十)法定劳动年龄内因患严重疾病暂失业就业能力的失业人员,应提供本市二级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疾病诊断书和建议病休期间的证明;

(十一)因住房拆迁而人户分离的,被拆迁人应提供《住房拆迁协议》;

(十二)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的,应提供《残疾人证》,其中,无生活自理能力又无经济收入的重度残疾人员还须提供区、县(市)残联机构出具的无生活自理能力、无经济收入证明,无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员还须提供区、县(市)残联机构出具的无就业能力证明;

(十三)家庭成员从事个体经营活动的,应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和纳税凭证;

(十四)农业家庭应提供土地(山林、水塘)承包或租赁合同,以及由村民委员会出具的农业收入和其他收入证明;

(十五)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组成的家庭,其中属农业户籍的配偶应提供其户籍所在地镇(乡)人民政府出具的享受村集体福利待遇的证明;

(十六)其他必需的有关证明。

二、下列收入不予计入家庭收入:

(一)优抚对象及政府给予特殊照顾的其他人员所享受的待遇;

(二)政府、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对工作、学习优秀者颁发的非报酬性奖励;

(三)因劳动合同终止(包括解除),职工依照国家和本省规定所获得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或一次性安置费;

(四)丧葬费、抚恤金;

(五)人身伤害赔偿中生活费以外的部分;

(六)经省民政部门确认的其他特殊收入;

(七)百岁老人长寿保健金;

(八)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

(九)计划生育家庭按规定享受的一次性计划生育公益金补助费;

(十)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十一)残联机构发给的残疾人生活困难补助费;

(十二)高温清凉补助费;

(十三)因住房拆迁,被拆迁人按照《住房拆迁协议》规定所获得的搬家补助费或临时安置补助费;

(十四)政府给予的社会保险费补贴。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3

__________学校:

贵校学生__________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其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______人,家庭年收入约________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收入来源单一

□劳动力较少

□医疗支出较大

□其它_________________(填写)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__________村委会盖章

地址: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经办人:__________

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___________盖章单位联系电话:_________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4

姓名

学号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公民身份证号码

家庭所在地详细住址

邮编

家庭联系电话

学院

专业

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姓名

与本人

关系

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

月收入情况

家庭经济贫困情况说明

监护人

意见

我同意该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监护人签字:

年 月 日

当地民政部门及政府意见(乡,镇或街道一级)

(意见,如:情况属实)

经办人签字

村,街道办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意见,如:情况属实)

经办人签字

乡,镇民政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意见,如:情况属实)

经办人签字

县级民政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证明单位联系电话

说明:

1、填写时必须用黑色钢笔或黑色签字笔;签字必须为父母(监护人)亲笔签字。

2、姓名等信息必须与身份证一致;家庭住址必须到最小单位:农村到组到户,城镇到街道门牌号栋号单元号。

3、盖章必须是民政部门公章,若无“民政”字样,须再多加一枚盖当地政府公章(盖章必须是县级或县级以上)。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5

我是XX学校X班的`XX,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家里有六口人,家中的劳动力只有父亲和母亲,可是他们一直有病在身。因为没有文化,没有本钱,只好以做苦工短工为生,十几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小时候,家中四个小孩一起读书,父母亲为了让我们都能上学,日夜劳碌奔波,但是他们那些辛苦赚来血汗钱根本不够我们几人的学费,只能想亲戚借。那时候真的太困难了,大姐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回家帮忙;二姐和我一起初中毕业,也想读高中,可是家里真的无法担负我们的学费,所以二姐也把上高中的机会让给了我,自己回家帮忙。

兹有贵校学生X,性别男□女□,系我村村民。现居住在XXX,属城乡结合部。该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以上四种情况的证明,有工作单位的由工作单位证明,无工作单位的城市人口由社区居委会证明,上报街道办事处核准;农村人口则由村委会证明,报乡政府核准。

一、全家总人口X人,家庭年收入微薄,生活贫困简朴;

二、主要收入来源:

通过一年多的大学生村官工作和学习,使我收获很多,成长很多。在此期间,我虚心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请教,尽职尽责当好村支书记和主任的参谋助手,个人素质有了一定的提升,村里的各项工作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大学生村官”让我学到了步入社会的第一课,现在我把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情况和心得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作简要的汇报。

XXXXX,除此以外,无其他收入来源。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收入来源单一□劳动力较少

□医疗支出较大□其它(填写)

上述情况,确属事实,特此证明。

X县X镇X村委会单位盖章

X年X月X日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6

xxxx学院:

xxx(学生本人姓名)系xxx省(市、自治区)市(县)xxxx(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人,20xx年考入贵校,其家庭(以下填写申请人家庭经济情况介绍)生活困难,父母在家务农,以种田养蚕为业,每月收入约300元左右,其哥哥在广州某电脑学校工作,每月收入600元左右。20xx年秋季与其弟弟同时考上大学,家庭经济收入少,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拟申请助学贷款,望贵校予以资助。

特此证明。

经办人:xxx签字)

xxx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盖章)

20xx年x月x日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7

xxx:

兹有学生xxx,性别xx,现居住在xx市xx镇xx村,属城乡结合部。该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全家总人口xx人,家庭年收入微薄,生活贫困简朴;

二、主要收入来源:以父母常年在家务农,除此以外,无其他收入来源。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收入来源单一,劳动力较少,医疗支出较大。

上述情况,确属事实,特此证明。

xx大学

20xx年xx月xx日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8

敬爱的学校领导:

我是贵校系)专业xx级学生的家长。我同意我的子女在校期间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成为我的子女国家助学贷款的永久联系人,及时向学校和银行提供我的子女的联系方式。我将积极配合学校和银行教育我的子女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人,毕业后按期履行还款义务。

再次,真挚的感谢各位领导!

此致

敬礼!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9

xxx: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xxx(父母亲姓名)之子(女)xxx(学生姓名),于xx年xx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xxx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xxx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xxx居委会等(公章)

xx年xx月xx日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10

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___________同学是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县、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人,_______年升入_____________学校,其家庭因(以下填写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致使家庭经济困难,请学校给予相应资助。

特此证明。

经办人:

村(居)委会或乡镇(街道)民政等部门(公章):

年 月 日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11

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贵校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同学(性别),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数人,家庭年收入约元,家庭人均年收入元,

我地区人均家庭年收入元,是否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父亲姓名:工作单位:单位联系电话(无单位填写证明人电话):母亲姓名:工作单位:单位联系电话(无单位填写证明人电话):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家庭困难原因:、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委员会)

证明人:

公章

年月日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乡、镇(含)或街道以上民政部门

证明人:公章

年月日

盖章单位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注:贫困证明的有效期仅一年,当年出具当年有效。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12

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

是xx省(县)xx镇(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人,20xx年考入XXXX大学,其家庭因(以下填写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原因)该家庭生活困难,父母在家务农,以种田养蚕为业,每月收入约300元左右,其哥哥在广州某电脑学校工作,每月收入600元左右。20xx年秋季与其弟弟同时考上大学,家庭经济收入少,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拟申请助学贷款。

特此证明。

村民(或居民)委员会(公章)

上述情况属实。

经办人:xxx

街道办事处、镇或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公章)

20xx年xx月xx日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13

兹有本村居民______,男,汉族,19___年___月___日日出生,家住开封市尉氏县大马乡门张村,其家庭生活非常贫困,______于___年___月___日考入贵校学校。由于其母______,汉族,___年___月___日出生,没有工作。其父______,汉族,___年___月___日生,没有固定工作且患有胃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人均收如不足20xx元,且欠有外债万余元,无法应对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用。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______村公章

___年___月___日

______镇民政部门公章

___年___月___日

______县民政部门公章

___年___月___日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14

为进一步完善我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做好本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以下简称认定工作),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教师家庭贫困证明。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xx〕8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办法》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实施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院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的学生。

二、本办法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院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意保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认定工作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采xue用民主评议和学院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四、认定工作的标准是: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分为两档:特别困难和一般困难。

特别困难,是指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400元(农村年收入低于3200元),依靠自己和家庭,根本无法承担其在院期间学费和生活费的学生。或者虽然人均月收入高于400元或年收入高于3200元,但由于特殊原因(如家庭成员生并负担过重等)导致家庭经济非常贫困的学生。

一般困难,是指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600元的学生(农村年收入低于4800元),依靠自己和家庭,无法承担其在院期间学费和生活费的学生,或因突发事件(如因灾、因病等)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二)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虽然在评定标准以内,但是该生已经享受到学院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奖学金或社会捐助等资助政策,能够解决全部和部分经济困难的,将认定为非困难学生或调整其困难级别。

(三)家庭人均收入虽然在评定标准以内,但是该生消费超出困难学生应有水准或有明显浪费现象的,评定为非困难学生或调整其困难级别。

五、认定工作的组织分工是:

(一)学院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领导组,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担任,成员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团委领导组成。

(二)各系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审核组,具体负责实施本系的认定及审核工作。

认定审核组由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学生辅导员等担任成员。

(三)各系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成立认定评议组,负责认定中的民主评议工作。

认定评议组组长由辅导员担任,组员由学生代表组成。学生代表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班级或专业总人数的10%。认定评议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应在班级或专业范围内公示。

六、认定工作的程序是: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学工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各系认定审核工作组、班级或专业认定评议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共同完成认定工作。

(一)每学年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学工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应同时寄送《上海市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以下简称《认定申请表》,详见附件1)。

在每学年结束之前,各系应向在校学生发放《认定申请表》。(二)每学年开学前,需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如实填写《认定申请表》,并由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在《认定申请表》上签章证明该生家庭经济困难状况。如未盖章或经办人未签名的视为无效。

(三)每学年开学的第一周,学生将《认定申请表》交给辅导员,辅导员负责按时收齐学生《认定申请表》。

学生逾期不交的,视为自动放弃。

(四)班级或专业认定评议组负责对提交《认定申请表》的学生开展民主评议。

新生的评定工作应在新生报到后的一个月内进行。评议组根据《认定申请表》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状况进行评定。经过民主评议,认定评议组填写《认定申请表》中的“民主评议意见”后,报各系认定审核工作组进行审核。

(五)各系认定审核工作组负责审核认定评议组申报的初评名单。

如有异议,在征得认定评议组意见后予以修改。初评名单通过后,要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将本系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审名单公示5个工作日。师生如有异议,可通过书面方式向本系认定审核工作组提交异议材料。认定审核工作组在接到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师生如对系认定审核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书面方式向学院学工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复议。学工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接到复议申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情况属实,应做出修正。

(六)公示通过之后,系认定审核工作组负责组织填写《认定申请表》中的“系审核意见”,确定本系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审名单,并填写《上海政法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审名单汇总表》(详见附件2)文本及电子文档(数据库格式),报学院学工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

(七)学工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汇总各系审核通过的《认定申请表》,报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领导组审批。

同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

(八)每学年开学后八周内,学校学工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本学年《上海市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信息汇总表》(详见附件3)文本及电子文档(数据库格式)一并报市教委学工办备案。

七、学校和系每学年应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受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八、对于因突发事件,使学生家庭经济遇到重大变故等需要临时认定的学生,可由学生本人向系认定审核工作组提出认定申请,并参照正常认定工作流程执行。

九、本意见自颁布日起施行。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15

中国银行并xx大学:

xxx是xx省xx县xx乡xx村(xx单位)人,xxxx年考入山东大学,其家庭因xxxxxx原因,经济困难,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申请给予助学贷款支持。

特此证明。

xx省xx县xx乡xx村(公章)

20xx年xx月xx日

2.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篇二

一、大力开展资助工作是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有力保障

(一) 坚持资助工作公平原则, 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设。

我系通过加快教育发展,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我系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一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 加快资助工作的发展和改革,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 严格执行资助政策,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的透明度。

我系严格执行政策, 对所涉及的各类奖助学金的分类、能够兼获等问题提请上级领导进行审批, 并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层层落实, 逐个把关, 严格工作制度, 规范工作程序, 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善于把“奖助与教育”相结合, 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有效方法

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是党和政府对品学兼优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励和扶助, 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报效祖国。我系在工作中, 进一步充分利用这个契机, 加强对大学生的励志、诚信和感恩教育。如, 通过召开获得奖助学金学生颁奖大会、奖助学金获奖学生音乐会、系级班级表彰会、专题班会、签订承诺书等形式, 加强对大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意识和感恩的教育, 让广大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誉, 使他们学会饮水思源。

三、配合资助开展教育工作, 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有力途径

(一)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教育。

据调查,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极易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空虚。他们缺乏信心, 缺乏理想追求, 缺乏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对于这样的学生, 仅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给予精神上的援助。我系主要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方法, 在救困的同时, 给学生精神上的帮助和心灵上的关爱。

我系P09动漫三班的王同学, 在刚刚迈入大学校门没多久就提出退学。她性格活泼开朗, 非常喜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在得知是因其家庭经济困难时, 辅导员及系主任耐心访谈该同学及其家长, 使他们了解了学院的助学贷款和助学金资助政策, 该同学又建立起了继续完成学业的信心。

(二)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

学校在资助贫困生时, 不仅要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的困难,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我系成立了受资助学生自愿服务部, 通过去敬老院、承担校园卫生清理与绿化维护、对教室等公共区节能巡护等一系列志愿活动, 树立感恩典型, 使他们真正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行动来回报学校和社会。

(三)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

为使资助工作能稳健地开展起来, 我系坚持自身诚信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一方面, 把诚信教育纳入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作为重点来开展, 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地开展诚信教育, 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另一方面, 我系通过学生艺术实践演出等形式, 帮助和奖励部分贫困学生, 在困难学生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使真正困难的学生能正常地学习、生活。

四、资助与教育的有效实施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

(一) 加强励志教育, 引导学生消除心理负担, 使其重树对美好未来的信心。

励志教育是人生观教育,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系列的励志教育, 不仅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重树他们对美好未来的信心。

(二) 开展感恩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规范。

通过感恩教育, 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规范也有所提高。一些助学金获得者在维护寝室卫生、各项纪律等方面起到很好的榜样, 也能带动其他同学形成良好的班风系貌。

(三) 完善诚信教育, 通过完善我系信用制度来规范学

生的诚信行为, 形成合理的他律机制, 自律与他律二者相互结合能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 促使学生培养诚信的品质。

今后, 我系将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推进该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努力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结合学院实际, 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构建起制度完善、体系健全、特色鲜明, 具备学院特色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 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坚强后盾和有力保障。

摘要:把“奖助与教育”相结合, 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与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相结合,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为他们搭建成长阶梯。

关键词: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成长阶梯

参考文献

[1]西南大学关于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实施意见, 西校[2007]303号.

[2]沈宝莲.论高校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3]刘彬霞, 陆蓉, 江浩斌.对在大学生奖助学金评比中引入积分制的探索.教育探索, 2010 (7) .

3.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篇三

一、 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为有条件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河北省内本科高校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在本次调查中随机的从在校贫困生中抽取农村贫困大学生80名,共发出调查问卷80份,收回调查问卷8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73份,有效率达到91%。

二、 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从河北省内高校的贫困生中随机抽取了80名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发出问卷8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数73份,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在这73人当中男生为26人,占总人数的34.25%,女生为47人,占总人数的64.38%;在年级的分布上,大一的为19人,占总人数的26.03%,大二为53人,占总人数的72.6%,大四为1人,占1.37%;家庭总收入在当地农村属于较高水平的占2.74%,属于一般水平的占73.97%,属于较贫困的占10.96%,属于贫困的占12.33%。

(二)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月消费情况

调查对象的的月消费额的分布情况,200元以下的占16.44%,200—300元之间的占35.62%,300—500元之间的占42.47%,500元以上的占5.48%,这些数据说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月消费额普遍较低,大部分在200元到500元之间,更有16.44%尚不足200元,月消费额300元以下的占52.06%,月消费额在500元以下的占94.53%。

调查对象期望月消费额的分布情况,期望月消费额在400元以下的有26人,占总人数的35.62%,期望月消费额在400—600元之间的有36人,占总人数的49.32%,期望月消费额在600—800元之间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9.59%,还有4人期望得到800元以上的月消费额,占总人数的5.48%。

(三)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来源情况

学费的来源中父母收入占78.08%,助学贷款仅占9.59%,校内勤工助学占6.85%;生活费来源中父母收入占72.60%,助学贷款为0%,校内勤工助学占12.33%,校外兼职占4.11%。

三、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中发现的问题

(一)农村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拮据,影响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正常进行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月消费的主要项目上伙食费占了84.94%,学习费用仅占17.81%,服装、通讯费等其它费用占15.0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依靠父母微薄的收入解决吃饭问题,对于日常生活用品和其它一些消费品,他们不敢奢求。

(二)现阶段各高校建立的奖、贷、勤、补、减为一体的助困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就学难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贫困大学生普遍月消费水平比较低,仅仅能解决吃饭问题。

(三)农村贫困生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的机会少,成本高、风险大

面对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大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都希望能在校内勤工俭学或在校外兼职解决一部分问题。对于校内勤工俭学,根据我们的调查,43.84%的贫困生偶尔参加校内勤工俭学, 34.25%的人是有就参加,没有就不参加,从不参加的占到13.7%,这说明在高校中勤工俭学的机会很少,这必然促使他们选择在校外兼职,校外兼职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家教或者促销等,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收入比较低,还要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即使是这样兼职的机会也不多,并且校外兼职的风险比较大,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没有必要的劳动保障。

四、完善农村贫困大学生就学的建议

(一)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

第一,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多元化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在助学贷款的种类上,尝试建立新型种类的助学贷款,例如建立担保性低利息的商业贷款和一般的商业贷款等助学贷款种类。

第二,建立合理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当前在我国必须建立合理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相应的风险也应在国家、金融机构、学校、大学生四位主体之间合理分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理应出面给贫困生贷款做担保,承担主要拖欠风险。金融机构尽管是经办政策性贷款,但同时也有收益,应当承担相应风险。对高校而言,国家助学贷款解决了学生的学费问题,同样也是受益者,一旦学生违约,学校应当承担一定的损失。而作为借款人的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是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笔信用记录,还本付息是天经地义的。

第三,建立专门的助学贷款征信系统,加强学生的还贷管理。在我国信用制度不发达,个人征信系统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可以先尝试建立大学生助学贷款信用系统,信用查询系统有利于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动态监管、对贷款的回收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以政府组织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加快立法步伐,贫困大学生社会保障应该有相关法律的支持。我国对高校贫困生的支持应该有严格的法律规范,使其规范化、有序化。国家应尽快制定支持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专门法律,明确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等在支持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使得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支持有法可依。

第二,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优惠政策。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应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而政府应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力度。例如设立政府基金工程,由政府从其它经费中拨款资助贫困生就学和就业,也可以由政府规定高校将学费的一定比例留存用于资助贫困生。政府应该吸引慈善组织和民间团体利用本身社会支持的优势,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专项课题,项目编号:06020241)的阶段性成果)

4.中国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动态研究 篇四

减少和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回顾21世纪的头十年, 我国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近年来, 我国反贫困效率低下, 贫困线标准偏低, 家庭脱离贫困又再次陷入贫困等现象比较突出。阿马蒂亚·森 (2001) 指出, 贫困的根本原因是贫困主体获取收入“能力”的低下, 而不是简单的收入或消费低于预先设定的贫困线, 因此对待贫困问题应从多个角度去理解, 才能揭示贫困问题的本质。从阿马蒂亚·森的能力集及能力方法出发, 关于多维贫困指数, 张建华, 陈立中 (2007) 介绍了几种多维贫困测度, 包括H-M指数, HPI人类贫困指数, W-M指数等。目前Alkire和Foster (2011) 提出“双界线”方法构造的多维贫困指数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应用。

近年来, 关于贫困问题研究正在由静态视角向动态视角转变, 学者们意识到从静态视角去研究贫困问题, 仅仅揭示了单一时点上个体或者家庭所处的状态, 但是在时间的维度下, 贫困是不断变化的。从动态视角去研究贫困问题, 张清霞 (2008) , 江山 (2009) , 叶初升等 (2013) 对国内外动态贫困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述评。而基于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视角, 动态研究中国多维贫困变动情况则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从动态角度, 国内学者邹薇, 方迎风 (2011) , 蒋翠侠, 许启发, 李亚琴 (2011) 分别采用“双界线”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 对中国农村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考察。上述学者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计算了中国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指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这种分析方法能有效的反映中国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的整体变动趋势。

在时间的维度下, 可以将贫困分解为慢性贫困和暂时性贫困, 类似的, 对于多维贫困, 可以将总体多维贫困分解为慢性多维贫困和暂时性多维贫困,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贫困主体表现贫困状态的不同, 影响到政府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对于慢性多维贫困家庭, 主要特征是长期处于多个维度同时贫困的状态, 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 无法摆脱这种状态。导致慢性多维贫困的因素包括居住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基础设施环境较差;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以及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对于暂时性多维贫困家庭, 主要特征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 处于多个维度同时贫困, 但通过家庭的努力在短期内可以摆脱某个或某几个维度的贫困, 进而摆脱多维贫困。导致暂时性多维贫困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家庭主要劳动力患病;教育支出等一些偶然因素。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首先, 借助于Alkire and Foster (2011) 提出“双界线”方法, 介绍多维贫困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多维贫困的动态研究方法;其次, 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的微观面板数据, 从教育、健康、资产、生活质量4个维度8个指标, 计算中国农村家庭2004年、2006年、2009年、2011年4个年度的多维贫困指数, 研究多维贫困的总体变动情况;再次, 根据章元, 万广华, 史清华 (2012) 提出的修正贫困分解方法, 将总体多维贫困分解为慢性多维贫困和暂时性多维贫困, 并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 研究中国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动态性与家庭特征之间的关系;最后, 给出本文结论。

2 多维贫困指数与动态研究方法

2.1 多维贫困指数

借助于Alkire和Foster (2011) 提出“双界线”方法以及蒋翠侠等 (2011) 对测量多维贫困指数“双界线”方法的数学归纳, 基于贫困发生率FGT (0) 构建多维贫困指数测度方法和步骤如下:

得到贫困剥夺矩阵G。

第三, 维度权重。对于维度权重可以采用等权处理和非等权处理, 对贫困剥夺矩阵G按列进行赋权:

第四, 多个维度 (k) 被剥夺识别。

第五, 识别多维贫困个体数。

得到多维贫困个体数矩阵q。

第六, 计算多维贫困综合指数。其中

2.2 研究方法

章元, 万广华, 史清华 (2012) 提出如下公式度量暂时性贫困T:

当M=1时, 慢性贫困为0, 暂时性贫困等于总贫困;当M1时, 暂时性贫困等于总贫困与慢性贫困的差。

3 数据、指标、临界值设定与权重

3.1 数据选取与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 该数据库从1989年开始, 最近一次调查来自于2011年, 中间每隔2到3年调查一次, 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9次。调查包括9个省份, 这9个省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由于本文需要考察中国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的动态特征, 因此需要构建至少两年的平衡面板数据, 同时为了保证有足够多的家庭参与计算和CHNS数据库自身的特点, 最终选取2004、2006、2009、2011年4个年度的调查数据。经过STATA12.0进行匹配, 以户为分析单位, 剔除无效样本, 最终以4个年度都参与调查的1817个中国农村家庭作为研究样本, 占各年度总样本的比重均达到60%以上。在四个年度的平衡面板数据中 (如表1所示) , 每个年度样本比重最大的为贵州省, 为13.43%, 最小的为辽宁省, 为8.31%。整体来讲, 样本平均分布9个省份,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3.2 指标选取、临界值设定与权重

多维贫困指数的计算涉及三个问题:维度和指标的选取;各个维度和指标贫困的识别;各个维度和指标权重的确定。在维度和指标的选取方面, 刘泽琴 (2012) 指出, 虽然表达方式有些差异, 但常见维度可列举如下: (1) 货币性维度:收入、消费支出; (2) 非货币性维度:饮食、营养、健康、医疗、公用事业的可获得性, 居住条件, 某些耐用品的使用情况, 教育, 社会关系, 心里状态等因素。在各个维度和指标贫困识别方面, 国内外学者多结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对各个具体指标的相关技术规定来确定临界值。本节结合相关学者关于多维贫困维度与指标选取和贫困识别的研究, 最终选取教育、健康、资产、生活质量4个维度共8个指标, 各个指标被剥夺的临界值如表2所示。需要指出的是, 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中, 教育和健康保险是个人指标, 根据被剥夺临界值的界定, 本文应用STATA12.0转化为家户指标。

在各个维度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面, 可以采用等权重和非等权重处理, 如蒋翠侠, 许启发, 李亚琴 (2011) 使用了非等权方法, 权重通过主成分分析来完成;邹薇, 方迎风 (2011) 分别采用维度等权重和指标等权重两种方式计算多维贫困指数;而王小林, Sabina Alkire (2009) 和王素霞, 王小林 (2013) 以《人类发展报告》为基准, 均采用指标等权重方法。

具体各年的指标权重见表3, 从表3可得, 在每年的指标权重中, 其中维度电、住房和饮用水的维度较大, 这说明在权重的处理上以满足生活最基本需要为前提, 如果在此三个指标上出现贫困剥夺, 也说明家庭的贫困剥夺比较严重, 因此权重较大。其次考虑教育、做饭燃料等指标。

4 中国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整体变动趋势

根据多维贫困指数计算步骤, 计算结果 (如表4所示) , 得到各年度多维贫困指数 (M) 、多维贫困发生率 (H) 和剥夺强度 (A) 。当考虑4个维度9个指标中的任意一个指标的贫困时, 贫困发生率从2004年的0.2988下降到2011年的0.1596, 多维贫困指数从2004年的0.0068下降到2011年的0.0029, 剥夺强度从2004年的0.0227下降到2011年的0.0180。整体来讲, 随着指标数K取值的变大, 多维贫困三个指标均呈下降趋势。

5 中国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构成与影响因素

5.1 多维贫困的动态构成

按照章元, 万广华, 史清华 (2012) 提出的分解方法, 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中国农村家庭的总体多维贫困, 慢性多维贫困和暂时性多维贫困分别为0.0798, 0.0285和0.0513。通过比较可以得到, 暂时性多维贫困在总体多维贫困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慢性多维贫困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 分别为0.6429和0.3571, 因此中国农村家庭更多的表现为暂时性多维贫困。

5.2 多维贫困动态性与家庭特征

多维贫困的不同表现形式, 对应的家庭特征有何区别, 本文将从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规模以及地理位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5.2.1 户主年龄。

表6列出户主年龄与多维贫困动态之间的关系。第一, 当户主年龄升高时, 总体多维贫困、慢性多维贫困和暂时性多维贫困呈U型趋势。第二, 在不同户主年龄层面, 暂时性多维贫困比重均大于慢性多维贫困比重。具体来说, 暂时性多维贫困比重最低为0.5206, 高于同年龄阶层慢性多维贫困比重。第三, 暂时性多维贫困比重随着户主年龄的上升呈倒U型趋势, 而慢性多维贫困比重随着户主年龄的上升呈U型趋势。

5.2.2 户主受教育程度。

表7列出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多维贫困动态之间的关系。第一, 随着户主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总多维贫困、慢性多维贫困和暂时性多维贫困均逐渐变小;第二, 在户主受教育程度的不同阶层, 暂时性多维贫困比重均大于慢性多维贫困比重, 具体来说, 暂时性多维贫困比重最小为0.5272;第三, 随着户主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暂时性多维贫困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 而慢性多维贫困在总体多维贫困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5.2.3 家庭规模。

表8列出了家庭规模与多维贫困动态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说, 第一, 家庭规模为1人和5人以上两个阶层总体多维贫困、慢性多维贫困和暂时性多维贫困相对都较高, 而2到3人和4到5人两个阶层总体多维贫困、慢性多维贫困和暂时性多维贫困相对都较低, 整体呈U型趋势。第二, 在家庭规模的不同阶层, 均表现为暂时性多维贫困比重大于慢性多维贫困比重。第三, 随着家庭规模的变大, 暂时性多维贫困比重呈倒U型趋势, 慢性多维贫困比重则相反。

5.2.4 地区。

从地区的角度来看, 第一, 与东部相比, 西部和中部的总多维贫困和慢性多维贫困均高于东部, 而暂时性多维贫困均低于东部;第二, 从不同地理位置来看, 暂时性多维贫困占总多维贫困的比重均明显大于慢性多维贫困比重。第三, 慢性多维贫困比重表现为西部最高, 为0.4658, 暂时性多维贫困比重表现为东部最高, 为0.9424。

6 结论与分析

从多个维度去测度贫困, 比传统的以收入或者消费为基准测度贫困能更加准确地反映某一地区或者国家的贫困程度。从动态的角度去研究多维度贫困问题, 可以深化对贫困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本文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四轮面板数据, 测度中国农村家庭2004, 2006, 2009, 2011年4个年度的多维贫困指数及其对总体多维贫困进行分解, 并考察了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规模以及地理位置与多维贫困动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1) 总体来讲, 中国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指数, 多维贫困发生率和剥夺强度均呈下降趋势。

主要原因在于近十年来, 随着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调整, 以及近几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对农业税的减免, 同时加大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等, 这些都为农村家庭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和微观保障, 从而从多方面多个维度降低了中国农村家庭陷入贫困的程度, 使得中国农村家庭的某些指标呈现脱贫状态, 提高了反贫困的效率。

(2) 从总体多维贫困的分解结果来看, 中国农村家庭暂时性多维贫困状态占主导地位。

对于多维贫困家庭, 表现为家庭多个维度同时处于贫困状态。当家庭遭遇风险冲击和偶然性的自然灾害侵袭时, 可能短期内在几个维度同时表现为贫困, 但在宏观经济良好的条件下, 以及家庭通过风险分担平滑自己的收入和消费, 短期内就会摆脱一个或几个维度同时贫困的状态。

(3) 从户主特征与多维贫困动态性来看, 暂时性多维贫困比重随着户主年龄的增长, 家庭规模的扩大呈倒U型趋势;随着户主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在不同地理位置, 暂时性多维贫困的比重表现为东部最高, 慢性多维贫困的比重表现为西部最高。

户主的年龄和家庭规模偏小和偏大时, 暂时性多维贫困比重偏低, 而慢性多维贫困偏大, 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家庭人力资本情况较为薄弱, 户主创造财富能力不强, 家庭有效劳动力稀缺, 一旦同时陷入几个维度的贫困状态, 短期之内无法通过有效渠道缓解贫困, 最终陷入慢性多维贫困。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 表现为人力资本的提高, 相对应的改善现有生活的能力变强, 慢性多维贫困比重下降, 而暂时性多维贫困比重开始上升。从地理位置来看, 我国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高于东西部, 在经济增长的涓流机制和扩散机制的作用下, 对于缓解农村家庭慢性多维贫困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表现为暂时性多维贫困比重东部较高, 而西部慢性多维贫困比重较高。

摘要:利用2004—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4轮农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 选用教育、健康、资产和生活质量4个维度8个指标, 计算中国农村家庭的多维贫困指数, 并将总体多维贫困分解为慢性多维贫困和暂时性多维贫困, 同时考察多维贫困动态性与家庭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整体多维贫困指数, 贫困发生率和剥夺程度均呈下降趋势;中国农村家庭更多表现为暂时性多维贫困;暂时性多维贫困比重与户主年龄和家庭规模呈倒U型关系;与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负相关;慢性多维贫困比重则相反。

5.为更多贫困家庭圆“安居梦” 篇五

8月,烈日炎炎,小丽和老公打着遮阳伞站在正在施工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丽湾阁小区外。小丽告诉记者,这里即将成为他们的新居,几乎每天他们都要到工地上来看看。看着自己的新居拔地而起,心里有说不出的愉悦。

工地负责人介绍说,丽湾阁小区是棚户区改造回迁安居小区。小区无论是质量、绿化,还是配套设施方面,都不比商品房差,甚至超过有些商品房的品质。丽湾阁小区从去年7月份开始施工,规划总用地面积5.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户型最小的40平方米、最大的100多平方米,明年底将有2138户棚户区居民迁入新居。建成后的新小区不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而且体现出健康、安全、自然、和谐等时尚元素。

小丽说,在这之前,她和丈夫住在一间使用面积只有1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进家门就是床和衣柜。”就因为地方太小,她家3岁的孩子一直住在其父母家,由孩子姥姥、姥爷照顾。“这回可好了终于可以把孩子和父母接过来一起生活了。”

齐齐哈尔市大面积的棚户区改造从2008年开始,改造前市中心城区共有集中棚户区681.2万平方米,涉及11.3万户、33.7万人。2008年到2011年,市中心城区共完成投资100.23亿元,拆迁棚户区518平方米、8.3万套。一大批棚改回迁房,使众多困难家庭圆了楼房梦。

统筹规划,多元投入

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城市,齐齐哈尔在“一五”、“二五”时期建设了一批工业企业,为了安置产业工人和职工家属,建设了大量平房和简易楼,由于退出计划经济较晚,受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困扰,齐齐哈尔城市建设一直相对滞后,许多群众多年居住在棚户区。为了让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住上新房,市政府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模式,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注入新活力。

建设棚改回迁房打破“小改小造”的思维习惯,实施高起点规划、高层次布局。对要求不高的棚户区居民,重点规划建设相当数量的多层住宅,满足其住进相对较好楼房的需求;对基础经济较好的棚户区居民,统筹规划配建一部分高层住宅,满足其一步住进高楼大厦的良好愿望。

“原来我的家就是现在丽湾阁小区所处的位置,这里属于市里的黄金地段、依江傍水、交通便利,最重要的是周围有市重点小学和中学。动迁前,我真怕保障房会建在偏远的郊区。”小丽说,保障房能建在这里实在太让人惊喜了,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

据相关部门介绍,齐齐哈尔市政府吸取某些城市集中改造、统一安置、成片建设保障房,形成棚户区居民扎堆“贫民窟”、高端人士独享“富人区”差距悬殊的教训,实施改造、开发相结合,让贫民既住进新区,又接受新事物,形成各阶层共享优质服务和优良资源格局,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2008年以来,齐齐哈尔市区棚户区改造完成投资100.23亿元,而国家到位补贴只有2.5亿元,巨大的资金缺口成为一道似乎无法跨越的门槛。

“钱从哪里来”,—直是决策者头疼的问题。全市开动脑筋、创新思路,以资金筹集为突破,多元投入,创新出借款、贷款、现有土地变现、垫资、募集、招商引资、募捐等12种筹资办法。通过实施多种融资模式,基本满足了棚改资金需求,成为黑龙江省各市地破解城乡建设“资金难”的成功范例。

有情拆迁,惠民利民

“还是现在的楼房好,每天儿媳和女儿们会来我这里做饭,大家在一起吃饭、聊天,饭后还可以在广场遛弯。再也不用烧炕、搬煤气罐了。”新合社区的76岁老人贾秀兰乐呵呵地说。

贾秀兰原来对动迁并不赞成。她说,住了一辈子的老宅已经有了感情,那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她和老伴亲手盖的,对他们老两口来说有很特别的意义,现在说拆就拆,实在合不得。况且,原来住的200多平方米的平房是和6个儿女在一起,虽然房子破旧,生活不方便,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倒是其乐融融。如果房子拆了,儿女们就不能和自己在一起住了'老人觉得很孤寂。

棚改办的工作人员多次上家里耐心的给老人做工作,儿女们也懂事地劝说老人:其实,拆迁后大家还是住在同一栋楼,生活比过去会更好。

最后,贾秀兰和老伴同意了拆迁。不久后,贾秀兰一家搬进了新居。

齐齐哈尔市委副秘书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孙立凯向记者介绍说,在推进和谐征收上,他们充分征求被征收居民意见,对80%以上同意的地段实行征收。对部分不愿搬迁的被征收入,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动员工作,入户反复做工作,化解抵触情绪,争得理解和支持。对征收后期的滞留户,实行领导干部包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亲情去感化一个个被征收人。

“原省农机厂地段一位80多岁的动迁户,他年轻时精神受过严重刺激,身患多种疾病,因为家里穷,一直拖着没治疗。他在拆迁时也很不配合,工作人员多次做工作都没有起到效果。”孙立凯说,后来,他亲自到医院请专家,上家里为老人治病,经过几次就诊,老人的失语和其他病症得到好转,使老人深受感动,立即表示积极配合拆迁。

孙立凯介绍,为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齐齐哈尔市把依法征收与阳光拆迁有机统一,在调查论证基础上,相继出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和《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等配套政策,做到“执行政策、补偿结果、确认补偿标准、工作人员、照顾对象确认程序、举报上访渠道”等六公开,将征收拆迁置于阳光下,消除了被征收人晚迁得利的侥幸心理。

他强调,为保证更多弱势群体住上新房,坚持有证房“征一还一”、无证房“征二还一”的惠民征收政策,对回迁房不足40平方米的特困户、残疾户,不收任何费用直接安置到40平方米的保障性户型;对确实住不起楼房,享受低保政策的,确保其住上廉租房;对上起楼住不起楼的,在物业费、取暖费、燃气费等方面适当减免;对不符合低保条件但又确实交不起差价款的棚改居民,给予混合产权房,待居民有条件购买剩余产权时,仍可按当时建筑成本购买。

严把质量,环境优美

“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住在新合社区的57岁的张丽兴奋地说。

张丽退休前在一民营企业做仓库管理员,月工资1400多元钱。老公几年前得病去世了,她和儿子住在2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相依为命。“平房冬天取暖要烧煤,做饭要劈柴。”这些力气活,对从小一条腿有残疾的张丽来说,非常困难。眼看儿子都20多岁了,因为居住条件不好,也很少有人给介绍对象,张丽心里很是着急。自打2009年初搬进了70多平方米的新房,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给儿子介绍对象的媒人也多了起来。

“现在厕所在室内、做饭有天然气、洗澡有热水器。小区内还有运动健身器械,小区门口有农贸市场、公交车站,生活真是越来越好。”张丽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乐得合不拢嘴。

孙立凯告诉记者,在工程质量上,他们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义务监督员全程监督制,并由承建单位、监理单位、规划设计单位、回迁居民代表等共同组成的质量管理系统,对资质准入、施工工艺、材料选择、质量验收等关键环节严格把关,使保障性住房在结构、外观、设施、质量等方面,与一般商品住宅楼没有区别,98%以上被拆迁户选择了回迁安置形式。

6.家庭贫困证明怎么写 篇六

(你们村的办理)

时间

我觉得这个应该他们写的,这是他们给出的证明啊,自己写还证明什么 啊~~

你自己去好好的说下,让他们给你写最好了啊~~(礼貌点,客气点,再求求人)

记得盖章,还有你们民政局的章

申 请

某某单位(居委会):

申请人,某某,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家庭人口数量。

申请人家庭贫困原因(因何病(最好有病情证明书)、双下岗或其它原因导致)。恳请某某单位(居委会)领导给予发放困难补助。

7.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篇七

“家庭希望计划”的资助对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家庭收入在印尼“全国贫困家庭数据库”中处于最底层(10%);二是家庭中有孕妇和(或)18岁以下子女。根据家庭人口规模,每个贫困家庭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现金资助,平均每个家庭每年可以获得180万印尼盾(约合152美元)的资助,这大约是贫困家庭一年支出的15%。获得资助的前提条件是贫困家庭的子女保持在校学习,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到健康诊所接受必要的医疗服务(如产检、免疫等)。印尼国内大约有1.1万名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帮助这些家庭达到计划所要求的资助条件。

为了促进贫困家庭的行为发生积极变化,该计划开始组织母亲们参加相关培训,内容包括健康与营养、父母教育实践、儿童保护、家庭支出管理等。相关评估结果表明,印尼学生完成小学教育后继续接受中等教育的几率提高了8.8%,初中注册入学人数增加了一成。同时,接受产前检查的人数增加了7.1%,儿童发育迟缓病例的发生率下降了3%。如今,“家庭希望计划”帮助贫困家庭进行小型创业以补贴家庭收入。小型企业的女性创业者可以申请小额贷款。这些举措的重点不在于增加家庭收入,而是让贫困家庭的儿童有更好的机会摆脱贫困境况。

8.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篇八

1 基本情况

于洪区在沈阳市辖区内, 农业人口28.2万, 占全区总人口的80.5%。三级预防保健网健全。辖区内无正规的精神疾病治疗机构。2005年以来, 我们对该区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建立家庭病床、免费诊治工作, 到2007年12月, 共有335例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接受了免费服药的家庭治疗。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辖区内家境相对贫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共335例, 其中男148例, 女187例;年龄18~71岁;病程:0.5年~, 2例 (0.6%) ;1年~, 23例 (6.9%) ;2年~, 54例 (16.1%) ;5年~, 69例 (20.6%) ;10年~, 110例 (32.8%) ;≥20年77例 (23.0%) 。在接受治疗的3 3 5例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中, 精神分裂症3 1 6例 (9 4.3%) , 躁狂症5例 (1.5%)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7例 (2.1%) , 偏执性精神障碍4例 (1.2%) , 抑郁症2例 (0.6%) , 反应性精神障碍1例 (0.3%) 。既往接受治疗情况:从未接受过正规治疗62例 (18.5%) , 曾接受过治疗后又中断的178例 (53.1%) , 正在服药治疗95例 (2 8.4%) 。

2.2 方法

(1) 由经过培训的各乡 (镇) 防保站精神病防治 (精防) 医生、村医、社区精防人员对患者进行调查摸底, 对其家属进行宣传、说服工作。 (2) 由区卫生局聘请专职精神科医师深入到全区各村、社区和患者家中, 对患者进行逐一诊治, 书写病历, 提出治疗方案 (个别症状明显, 不能服药患者需住院治疗, 好转后再建家庭病床) 。 (3) 患者家属按医嘱监护患者服药。 (4) 乡 (镇、街) 防保站精防医生或乡村医生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将病情及时反馈给精神科医生。

3 结果

经过阶段性治疗后, 全部恢复社会功能 (能参加生产劳动) 44例 (13.1%) , 部分恢复社会功能 (从事简单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 272例 (81.2%) , 无明显改善者19例 (5.7%) 。

4 讨论

4.1 免费家庭治疗的优点

4.1.1 减少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接受免费治疗的患者家境贫困, 多数靠政府的最低保障金生活。免费服药家庭治疗使贫困家庭增强了对患者康复的信心。

4.1.2 提高患者康复率

免费服药家庭治疗给患者接受正规治疗提供了保障, 患者的治疗率得到提高。由于精防医生和乡村医生深入到患者家中, 使那些多年未治疗或从未接受过正规治疗的患者得到救治。

4.1.3 提高了用药依从性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致残率相当高的精神疾病, 林海程等报道[1], 精神分裂症的致残率为82.4%。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是抗复发、防止残疾、促进康复的有效方法[2]。免费服药家庭治疗, 一方面使那些因病致贫而放弃治疗或将要放弃治疗的患者得到继续服药治疗的支持;另一方面乡 (镇) 防保站精防医生、乡村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督促按时按量服药, 掌握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把病情复发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而保障患者接受长期维持治疗, 稳定了病情, 减少了病残。4.1.4促进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患者在家中除能得到医疗上的照顾外, 病情控制稳定后还可因地制宜地从事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 参加一些集体和社区的活动, 对于他们增强自信, 回归社会大有益处。

4.1.4 促进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患者在家中除能得到医疗上的照顾外, 病情控制稳定后还可因地制宜地从事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 参加一些集体和社区的活动, 对于他们增强自信, 回归社会大有益处。

4.2 问题与对策

4.2.1 不能及时发现并发症

服药期间由于多数患者家属出于某种原因而不能按时带患者去医院接受必要的检查, 使得一些由药物引发的并发症未及时发现。

对策: (1) 社区精防医生应加强巡诊, 督促患者家属定期带患者去正规医院接受各种相关的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 建议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实施免费家庭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减免规定项目内的检查费用, 以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3) 普及家庭监护知识。精防医生加强对患者监护人的培训, 除了要求监护人按时照顾患者服药外, 还应普及药物疗效观察、病情观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以提高监护效果。

4.2.2“三无”患者的治疗问题

少数患者属“三无”人员 (无法定监护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 , 自己单独居住, 患者不能在家中接受免费服药治疗。

对策: (1) 为每位“三无”患者指定1~2名有效的监护人。 (2) 对监护人培训并每年接受考核, 签订监护人协议,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保证在对患者进行监护期间按照培训内容给予其生理、心理、生活的全面照顾和管理。 (3) 政府应每月给予监护人一定的监护补贴费用。

4.2.3 加强基层精防医生的培训

做好对乡 (镇) 、村 (社区) 级精防医生的培训, 使他们熟悉重性精神病的诊断、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家庭监护知识以及如何对患者进行随访、病历书写等。定期对基层精防医生的工作责任心、工作质量等考核。

参考文献

[1]林海程, 刘珍妮, 郭光全, 等.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分析[J].中国康复, 2000, 15 (2) :123-124.

9.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篇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快速增长产生的涓流效应和扩散机制使得中国的贫困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绝对贫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1]。不过,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内部农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经济增长带来的减贫效应已不再显著[2]。目前农村地区的贫困现象表现出“大进大出”的特征,有些农户的贫困状况在贫困线上下来回波动,每年脱贫和返贫的农户数量还较多[3],即贫困演化成动态贫困。动态贫困研究是分析个人或家庭在贫困位置上的流动状况(进入、停留或脱离)以及地位转变的原因[4]。早在20世纪初,B.Rowntree[5]就研究过动态贫困。关于动态贫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发生贫困的概率与脱贫的概率,以及影响因素;二是长期贫困和短期贫困的发生率,以及影响贫困的决定性因素;三是减少短期贫困和长期贫困的政策措施研究。

当前,有关学者就中国动态贫困开展了较多的研究。Jalan J&Ravalion M[6]利用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四省1985—1990年的数据研究得出,短期贫困在总贫困中均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全部样本永久性贫困为62%,长期贫困为14.4%,短期贫困为33.4%。Addabbot Baldinim[7]考察了动态贫困的区位差异,指出无论短期贫困还是长期贫困,贵州地区均比我国广东地区高。汪三贵、李文[8]通过对国内部分贫困县的研究表明,1997—2000年处于短期贫困状态的农户占比31.0%,处于长期贫困状态的农户占比27.9%,在贫困线上下波动的占31.1%。结合以上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将继续对我国动态贫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将采用CHNS数据,重点分析我国农户动态贫困特征,以及剖析影响贫困动态演化的主要因素。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

根据以往研究结论,影响动态贫困的因素主要有:户主特征、人口特征、人力资本特征、生产特征和区位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1. 户主特征。

户主特征一般包括户主的年龄、性别、婚姻状态以及民族。以往研究表明,这些特征影响着家庭的贫困状态。一般认为,女性、高龄、非婚、少数民族户主的家庭易发生贫困[9]。

2. 人口特征。

人口特征如家庭人口数,小孩与老人抚养比,以及家庭学生人数。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许多家庭规模庞大,而随着家庭规模的增大易诱发出家庭贫困。现有研究认为,小孩、老人抚养比较高的家庭,因负担过重,容易发生贫困;家庭在校学生数量的增加易发生教育贫困[10]。

3. 人力资本特征。

人力资本一般用受教育程度,及是否受过技能培训来衡量。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很早就提出增加农户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有助于消除贫困。国内已有研究证实,人口素质低下、观念落后是引发贫困的重要因素[11]。而贫困人口素质低主要表现在受教育水平的普遍低下[12]。

4. 生产特征。

家庭生产特征包括人均耕地面积、土地灌溉面积以及牲畜饲养等直接影响家庭福利的指标。生产资源充沛的家庭,更具有潜力增加收入,从而贫困发生率较低[13]。不过,至于耕地面积的充裕却并不一定能降低家庭的贫困发生率,杨国涛等[9]的研究显示人均耕地面积越多,家庭贫困发生率却越高。

5. 区位特征。

经济地理学认为贫困源自于生存空间的不足,这种观点认为贫困是由居住环境的恶化诱发的,例如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资源贫瘠、水资源匮乏、自然灾害多发、交通条件不便等[14]。Singer[15]等人从国际贸易的视角分析了出口致贫的原因,指出了存在资源诅咒的现象。当前我国减贫的主要区域集中在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等地理环境较差的地区,这也间接地暗示着地理区位因素影响了贫困的发生率。

(二)研究方法

1. 动态贫困测量。

关于动态贫困的影响因素,部分学者采取统计描述的方法,例如阿玛蒂亚·森[16]在对孟加拉国农村家庭脱贫返贫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采取的就是描述统计分析方法。部分学者则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贫困的跨期变动因素。例如,Mc Culloch、Baulch[17],Andy Mc Kay、David Lawson[18]在对贫困分析中,根据家庭贫困状况的差异,将全部家庭分为:慢性贫困家庭(chronic poverty)、暂时性贫困家庭(transitional poverty)和非贫困家庭(never poverty)四类,并用排序Logit(ordered logit)和多元Logit(multinomial logit)的计量方法考察了家庭贫困动态的影响因素。其实质上考察一段时期内家庭陷入贫困次数,以此判断贫困程度或类型,作为动态贫困的研究起点。

结合以上研究,本文拟选择一段时期内家庭陷入贫困次数,作为农户动态贫困的测量的指标。其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本文根据家庭可比收入中位数的50%为贫困线,在每个时期内将全部家庭分为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其次,将统计时期内家庭陷入贫困的次数作为研究因变量。

2. 模型选择。

由于因变量序列数的特征,本文采用有序Logit模型考察一定时期内家庭贫困状态变化的决定因素。其具体的Logit模型为:设t时期段内农户家庭陷入贫困次数为因变量Y,若Y是最大值为k的有序变量。XT=(x1t,x2t,…xnt)为自变量矩阵。记等级为j(j=0,1,2,…k)的概率为:P(yt≥j∣xt),则等级大于等于j(j=0,1,2,…k)的概率为:

P(yt≥j∣xt)称为等级大于j的累计概率,对上式做Logit变换:

Logistic回归定义为:

等价于

模型中αj和βi为待估参数,估计系数βi的含义为:当其他变量不变时,某个自变量Xit的两个不同取值m与n,其比数比OR=exp[βi(m-n)]。若βi的取值大于0,即OR取值大于1,意味着随着自变量Xit取值越大,农户贫困次数增加的概率会越高。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描述统计

(一)数据来源、变量选取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和中华预防科学医学院联合调查和创建的CHNS的微观面板数据。CHNS在1996年对调查省份进行了调整,为了避免构造平衡面板时的数据损失,本文选择2000年、2004年、2006年和2009年构造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本文首先测算2000年、2004年、2006年和2009年家庭陷入贫困次数,作为因变量。由于农村家庭户主特征、人口特征、人力资本特征、生产特征和区位特征是影响农户贫困动态转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本研究的自变量选取中,主要是从这个五个方面选取指标。

根据CHNS现有统计数据,农村家庭户主特征方面选取的变量有户主性别、年龄(以及年龄平方)、民族(是否为汉族)和婚姻状态(是否在婚);人力资本以户主受教育年限来表征,计算方法为“教育年限=不识字或识字很少×1+小学×6+初中×9+高中或中专×12+大专或大学×14+硕士及以上×15”[3];人口特征以家庭人口规模来衡量;区位特征以省作为虚拟变量进行区分;生产特征用家庭上年人均耕种土地面积来衡量。这些变量的赋值情况如表1所示:

(二)描述性统计

1. 农户动态贫困状态。

通过对CHNS数据的整理,本文共获得914户农户2000年、2004年、2006年和2009年的贫困状态数据。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指标判断贫困状态,所有收入数值都经过CPI平滑到2009年价格水平,并划当年农户中值收入为当年贫困线,即每年的贫困线为农户的中值收入。农户动态贫困状态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四个统计年中家庭从未陷入贫困状态的户数为158户,占比17.29%;仅一次陷入贫困的家庭有198户,占比21.66%;两次陷入贫困的家庭有197户,占比21.55%;三次陷入贫困的家庭共208户,占比22.76%;四次统计都处于贫困状态的家庭有153户,共占总数的16.74%。

2. 自变量取值与农户动态贫困状态分布。

户主、人力资本、人口、生产特征与农户动态贫困状态分布。表3反映的是各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括号外的是均值,括号内的是标准差)与农户陷入贫困次数的关系。随着家庭陷入贫困次数的增多,具有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变化的变量有家庭规模与上年人均耕种土地面积。不难发现,这两个变量的均值随着农户陷入贫困次数同步增加。其他变量虽无同样的变化规律,但是均值的分布与家庭陷入贫困次数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例如,1~4次贫困家庭户主性别均值逐步下降,意味着男性户主家庭易陷入贫困。年龄方面也有类似关系,如2~4次贫困家庭户主年龄均值也逐步下降,反映出户主年龄越小家庭越易陷入贫困。

区位特征与农户动态贫困状态。表4反映的是区位特征与农户动态贫困状态之间的分布关系。例如,辽宁省2~4次贫困家庭比例明显高于0~1次;黑龙江省0~4次贫困家庭所占比重依次上升,该地区贫困深度较为严重;湖北省0~4次贫困家庭所占比重逐次降低,即当地农户贫困程度较浅。其他地区尚无表现出如此明显的贫困分布趋势。由此可见,农户动态贫困状态在不同区域之间,现状表现差异较大。

四、农户动态贫困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通过以上描述性分析不难发现所选择五方面的变量与农户动态贫困状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结论与理论框架的假设较为一致。然而,这些变量与农户动态贫困之间是否显著,其影响程度究竟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的计量实证分析。

(一)模型估计

本文选择了2000年、2004年、2006年和2009年的CHNS农村家庭调查数据。根据现有数据类型,本文选择混合截面数据的有序Logit模型估计分析,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注:括号外的数值为该变量的估计系数,括号内的数值为该系数下的P值;其中,***、**、*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

方程(1)在回归模型中只考虑了户主特征和人口特征,估计结果显示户主性别、户主年龄、年龄平方和家庭规模是农户动态贫困的显著性决定因素。

方程(2)在回归模型中增加了人力资本特征变量,发现新增的户主受教育年限是影响农户动态贫困的显著性变量。在加入人力资本特征变量后,原方程(1)中显著的年龄平方项不再显著,年龄的显著性水平有所降低,但是其他变量的显著性水平与方程(1)相同。

方程(2)与方程(3)共同探讨了模型是否应该加入户主年龄的平方项。方程(3)在去掉年龄平方项后,我们发现年龄的显著性水平明显地得到了提升,方程(3)的Pseudo R2相比方程(2)变化幅度不大。前三个方程估计结果都显示年龄对农户贫困状态深度具有负的影响,即户主年龄越大家庭陷入贫困概率越低;而方程(1)年龄平方项估计结果显示年龄具有正的效果。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论来看,户主年龄均值是随贫困深度加剧而降低的。同时,方程(1)年龄的显著性水平高于年龄平方,而且年龄的估计系数的绝对值也明显大于平方项,由此可见年龄对动态贫困的影响总体上是负向的。因此,模型去掉年龄平方项后不影响估计结果。

方程(4)在方程(3)的基础上加入生产特征变量后,原方程(3)中显著的变量,如户主性别、年龄、家庭规模和户主受教育年限在方程(4)中依然显著,而且显著水平不变。不同的是,伴随家庭上年人均耕种土地面积变量的加入,方程(1)与方程(3)中一直不显著的变量“户主是否在婚”,在方程(4)中表现为10%水平下的显著。而且“家庭上年人均耕种土地面积”显著性水平也十分高。然而,单独研究户主是否在婚与人均耕种土地面积这两个变量时,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十分强,P值达到0.000水平,即人均耕种土地面积与户主是否在婚具有很强的内生性。这一点较符合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特征,一般而言我国农业是建立在家庭经营之上的,户主在婚有利于家庭经营农业。当对方程(4)略加修改后,即去除户主婚姻状态的影响后,上年人均耕种土地面积仍对农户动态贫困程度具有正向的显著的影响。

方程(5)与方程(6)考虑了区位因素对农户动态贫困程度的影响。方程(5)与方程(6)未将户主民族特征纳入模型,一是因为方程(1)~(4)中民族变量一直都不显著;二是因为民族变量与区位因素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将民族变量与区位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P值为0.000,去掉民族变量后能更好地反映出区位因素对动态贫困的影响。当考虑区位因素后,模型Pseudo R2值明显地得到了提高,而且变量的显著性水平表现出了区位特征,如户主的教育年限在区位因素影响下显著程度有所下降。方程(5)与方程(6)还考虑了户主婚姻状态与家庭人均耕种土地面积在区位因素下的影响程度,发现户主婚姻状态显著,而家庭人均耕种土地面积不再显著。

(二)估计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估计结果可知,在不考虑区位因素的情况下,家庭规模、户主性别、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和家庭上年人均耕种土地面积是影响农户动态贫困状态的主要因素。(1)男性户主家庭更易陷入高程度的贫困状态,这一点与一般研究结论“女性户主家庭易贫困”不同,从本文所选取的样本来看,女性户主家庭仅占总数的5%,这一点可能对估计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年龄方面,表现为户主年龄越大家庭陷入次数概率越低,这反映了我国农村社会户主经验与年龄对家庭贫困状态的正面影响。(3)家庭规模对农户贫困深度具有正面影响,即家庭规模越大,一段时期内家庭陷入贫困次数会增多,反映出了家庭人口负担对致贫的影响[10,19]。(4)户主受教育年限对家庭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户主受教育年限越长,家庭在同时期内贫困发生次数越低[1,3]。(5)上年人均耕种土地面积越大,家庭贫困状态易演化成深程度贫困,折射出了农业致贫的社会现状,即以农业为主的家庭贫困发生率高,与我国农业贫困人口众多的现象相一致。

当考虑区位因素时,户主性别、年龄和家庭规模对农户动态贫困的影响仍保持在1%水平下的显著,而户主受教育年限的显著性由1%水平下降到5%水平(方程(5))、10%水平(方程(6)),体现了户主受教育年限区位差异对动态贫困的影响。家庭上年人均耕种土地面积在区位因素的影响下,由动态贫困的显著性因素变得不显著,不过其作用方向并未发生改变。值得关注的是,方程(6)中户主婚姻状态表现出1%水平下的显著性,即纳入区位因素分析时,户主在婚家庭多次陷入贫困概率较低。在方程(5)与方程(6)中,辽宁、黑龙江、江苏、河南和湖北等变量对动态贫困具有显著的决定作用。从辽宁、黑龙江、江苏和河南等省的估计回归系数来看,这些地区的家庭贫困发生率较高,易诱发家庭多次陷入贫困;但是湖北地区呈现相反情况。因此,农户动态贫困在辽宁、黑龙江、江苏、河南和湖北等地区具有很强的区位特征。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动态贫困研究是从中长期考察家庭贫困状态,相比一般的贫困研究,其研究结论更具有时期上的稳定性,更能反映家庭贫困的脆弱性与贫困的发展演变。本文研究了我国农户的动态贫困问题,并重点探讨了动态贫困演变的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

1.农村家庭户主特征、人口特征、人力资本特征和生产特征对农户动态贫困演变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具体地说,从户主特征来看,男性户主、年轻户主的家庭更易于演变成贫困或深度贫困家庭;从人口特征来看,规模较大的家庭在一段时期内较容易多次陷入贫困状态;从人力资本特征来看,户主受教育年限有助于家庭抑制贫困发生的概率;从生产特征来看,农业为主的家庭更易发生贫困。

2.我国农村动态贫困具有很强的地理区位特征。从研究结论来看,辽宁、黑龙江、江苏和河南等地区的家庭贫困发生率较高,易诱发家庭多次陷入贫困;而湖北地区农村家庭多次贫困发生概率较低。此外,在区位因素的影响下,在婚户主家庭深度贫困发生率低。

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减少贫困具有如下政策意义:第一,细分贫困人口类型,从动态的角度细分贫困人口,实现扶贫目标从贫困地区向贫困村进而向最贫困人口转化,提高瞄准的精确度,并对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不同的对策。第二,实施贫困家庭教育补贴制度,增加对贫困家庭的职业培训支持,以提升家庭人力资本的方式实现农户自我扶贫。第三,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尤其是帮助贫困农户发展非农经济或开展高附加值的农业生产,着力改变“农业致贫”的现状,建立高产值农业扶持贫困家庭的扶贫开发机制。第四,开展有区域性的扶贫开发工作,对辽宁、黑龙江、江苏和河南等贫困易发生区实施重点扶贫。

摘要:动态贫困研究是从中长期考察家庭贫困状态,关注家庭贫困状态的脆弱性与发展演变。采用CHNS家庭微观数据,通过对我国农户动态贫困的研究发现:男性户主、年轻户主、人口规模较大、低人力资本、人均使用耕地面积越多的家庭,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贫困发生概率较大;此外,我国农户动态贫困还表现出较强的区位特性。减贫政策应该从以下四方面改进:一是细分农村贫困人口类型,实施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二是建立贫困家庭教育技能补贴制度;三是帮扶贫困地区开展非农或高附加值农业经济;四是建立有区域特征的扶贫开发机制。

上一篇:书法之美初二作文下一篇:《西方哲学史》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