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采风报告范文桂林

2024-12-14

艺术采风报告范文桂林(2篇)

1.艺术采风报告范文桂林 篇一

采风报告

班级:09级艺术设计2班 学号:2009055228 姓名:李有伟

采风地点:湖南凤凰古镇,贵州西江苗寨

采风时间:2012年2月22日——2012年3月4日

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脉南部,云贵高原东侧,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湘西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我们在冬末的季节来到这个名副其实的“小”城,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最美的一颗“湘西明珠”,冬末的寒气掩不去它的迷人风采,只平添了一层神秘面纱。

西江苗寨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位于雷公山东北面,距州府凯里39公里。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所以称为“千户苗寨”。西江苗寨是中国仅有的、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素有苗都之称,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建筑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关于两处的建筑,建筑风格都有苗寨的样子,却各有特色。

凤凰古城以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城。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如今更加生机勃勃。

最具特色的是沱江吊脚楼,沱江是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凤凰古城的吊脚楼大都依沱江而建,吊脚楼很多都是飞檐翘角,三面环廊,吊着的脚都刻着很好花纹,做工特别的精细,有绣球或金瓜的悬柱,壁板漆得很光亮,并装有花窗,花窗上刻有“喜鹊恋梅”、“双凤朝阳”等图案,古朴而富有雅性。

苗寨以青石板路串连,枫树成林。这里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西江苗寨依山傍水南而建,远看苗寨,吊脚楼层层叠叠,呈金字塔形。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观景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

资料。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苗族服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从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达功能。由于历史的久远,这些图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传达的特定含义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无法完全解读,这也是苗族服饰图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湘西多半的亮色,几乎是苗人服饰带来的。居住在湘西的八十八万苗人,用斑斓的彩线,为本民族的文化做了最精湛的注解。

凤凰苗族的服饰像其他地区苗族服饰一样精美,并且具有自己的特点。而他的精彩在于刺绣、银饰、和纺织,这三方面在头饰上都有很完整的表现。

西江地区女服色彩艳丽,工艺考究。其上衣与台拱地区相同。与上衣相配套的带裙,系由二十余条花带排列组成。每条花带又分为上中下三段,均绣有不同花纹。西江刺绣花图案大都是苗族人民喜爱的龙凤、鸟蝶和牡丹、石榴等动、植物花纹,图案造型富于想像而又生动逼真,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特色。

苗族银饰与刺绣

在凤凰或者西江的苗寨里,都可以看到苗族银饰和刺绣的影子,或苗人身上的衣服装饰,或街上的很多店铺。

进入苗族社会的银饰决不单纯表现为某个民族专有的艺术形态,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合体。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都是由苗族银匠精心做成,据说已有千年历史。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个别地方还有脚饰。

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蝴蝶、龙、飞鸟、鱼、圆点花、浮萍花等图案都是《苗族古歌》传唱的内容,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苗族刺绣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

总结

为期两周的采风结束了,这次的采风活动让我感受良多,虽然由于天气寒冷的原因有所不适,不过还是达到了采风的目的。我们深入到民族风情如此浓郁的地方,感受到了无比淳朴浓厚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感受到了古朴悠久的历史气息。学习到了很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和设计的结合,对于我们以后的设计创新有很大的思维开发。

2.桂林采风报告 篇二

时间:2012年3月26日—2012年4月7日

地点:广西桂林

3月27日(达阳朔)、3月28日(兴坪古镇、福利古镇)、3月29日(自行车行、印象刘三姐)、3月30日(自由行,阳朔公园、徐悲鸿故居、博物馆、孙中山下榻处)、3月31日(黄姚古镇)、4月1日~4月2日(龙脊梯田、壮族村寨)、4月3日(田头苗寨)、4月4日~4月5日(程阳风雨桥、侗族村寨、)4月6日(象鼻山)。

携程老师:徐百佳、范伟焱

3月27日

20多个小时的车程,同班同伴在一起加上一颗对未来几天能见能闻的憧憬的心时间度过得分外轻松。

初至桂林。列车轨道间的断垄上,看到很多新生的杂草丛,点缀着扎眼的小黄花还有闻讯而来的蝴蝶。广西位处中国的低纬度的区域,致使它更早一步地踏入了春天,和煦的春风,随风而动的草叶、沁心的空气,不由得让我想到儿时家乡的春天,同是南方,同样的妙不可言。

至阳朔已是入夜,夜晚的西街是狂热喧嚣的,特有的民族产物让这里的餐饮、服饰、街边硬件独具一格。游逛在山峦间的小城,我们满怀惊喜。3月28日

广西最具特色的应该数山,无论在哪个角落。破水而出巍峨地耸立一面面直入云端、似刀锋、似瀑布、似屏障的山。这也是畅游在兴坪古镇的漓江水面

上才有的深切体悟。忽来的一阵春雨洒在浩浩渺渺的江面上,水雾缭绕,让人产生一种遨游仙境,雾里探花的朦胧臆想。春雨过后,万物俱新,像是扫却人间尘埃无数,倍觉神清气爽。九马画山的线条也一路驰骋,堪比脱缰的野驹,国画言此为‘馒头山’却是觉得有失偏颇。

幽静的福利古镇里,结伴而行,怀着一种对山水花草的亲赖,我们用笔默默的书写着··

3月29日

一路的欢声笑语,听说是要去一个有月亮的地方。中途出现不少小坎坷,可依旧不挡我们一颗向往炽热的心。眼前那一片延伸到山脚让瞳孔大幅度收缩的油菜花田,缤纷鲜妍的巨幅黄绿色油画尽收眼底,不知是该感叹大自然的伟大,还是赞赏村居人民的辛勤。碧水上的泛舟,若实若虚,像是空明载物,静谧通透,水面三三两两枯黄,岸上群群簇簇凤尾,俯首直探水中游鱼,这一切,无不深深震颤我们的心魂。

时至中午,山面徒然镂空一神似月亮的山峰,真是天工造物。

月亮山,承载着亘古不变的神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榕树,1300多年的历史,独木成林;壮家祈福的图腾柱,续写着变迁和传承的信仰。

印象刘三姐,集众多少数民族特色、风土人情、形式美感和舞台格局于一身的实地取材演出,让曾经也作为一名对舞台剧工作者的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3月30日

阳朔公园,像所有公园一样,来划剑、太极、舞蹈的人很多,不一样的是,公园内山石的堆叠极富桂林特色,撩人回味。观览了徐悲鸿故居,我们和他一

样作为绘画艺术类工作者,无不对他的过往事物和艺术造诣推举、崇敬。作为缅怀,我们便在院落席地而坐,操起画面勾勒关于他和他故居的情愫。在孙中山下榻处和博物馆,参观了许多人文物品,对设计学习者来说这些地方是提高艺术修养和借鉴取材的不二之选。

3月31日

黄姚古镇,古香古色的街道,民风淳厚的村民,各有千秋的牌坊,味香俱全的当地特产。这里有最原始的豆腐作坊,最古老的酿酒工序,最琳琅的的家族祠堂。土墙黑瓦青石板,枯藤古树官员第。小桥流水,深井浣池,曲径通幽。盛一碗豆腐脑,嚼一块艾叶糍,听鸟雀欢鸣,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了··

4月1日~4月2日

夸张点说,千山万水,历尽险阻,身心俱惫的4个小时路程,把我们带到了这座独特的山里-龙脊。

恢弘磅礴的群山全部被线条所替代,山与山之间链锁着从凹壑里衍生的线条,线条之间的反复的叠加、覆盖,给人一种生生相惜、延绵不绝的视觉冲击感。忽而婉转内敛,忽而洒脱飘逸,这就是既无华又非凡的龙脊梯田。春天里,尚未耕种灌溉的梯田仍不失风范,田间熟朱红色的萍子和新生植被的草绿让层次异常分明,远山迂回跋涉而来的甘霖沿着竹筒汩汩地滋润大地··

少不了的新奇,数不清的震颤。

4月3日~4月6日

田头苗寨、程阳风雨桥、侗族村寨、这些都是拥有悠远历史的人文产物,清一色的木质构架楼房、用以供奉和祭祀的方塔、屋前檐后的参天大树,星星点点地分布在寨子里,依山傍水,清雅肃静。风雨飘摇的岁月留下的沧桑墙角

和时隐时现的斑驳树影似乎在合奏着一曲属于他们民族的笙歌。

在寨子里,有一种莫民亲切的冲动,苗家人民热情好客,盛装迎接,美食相送。特色的油茶,激动人心的斗马,壮族青年载歌载舞,以他们特有的一种方式表达对远方来客的欢迎。夜晚的寨子生活是纷繁的,在篝火旁苗家青年们牵起我们这些汉族人民的手,铸就了一个美好的友谊之圈。

上一篇:有关理解话题作文七年级下一篇:怎样提高计算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