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景的古诗词

2024-09-29

江景的古诗词(精选9篇)

1.江景的古诗词 篇一

描写江景的诗句(精选50句)

1、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4、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

5、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7、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8、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9、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久来。

10、日假何道行,雨含长江白。

11、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12、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

1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4、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6、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

17、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

18、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

19、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2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1、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22、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23、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24、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25、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26、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

27、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28、江水流春去欲尽,江谭落月复西斜。

29、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30、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31、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32、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3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4、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35、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36、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37、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38、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3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0、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

41、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4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3、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44、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45、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46、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

4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8、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49、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50、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2.江景的古诗词 篇二

可是,如今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古诗词教学已经逐渐沦为文言文教学的附庸,并在渐渐丧失它的审美属性。当前语文教学开始呼吁语文的“本色”回归,古诗词教学也应返璞归真,以期还原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那么,就应该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透过文本本身去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一、从形象中观察美

诗词的形象就是浸润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它是诗词艺术的灵魂,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词所追求的是生动而美妙的艺术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创造出富有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是诗词艺术创造的根本宗旨。我们应该在鉴赏诗词的同时感受诗词的形象美。如杜甫的《登高》中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景物。全诗连用多个意象,既展示了节序的苍茫、凄清、肃杀的气氛,又烘托了诗人悲怆、愁苦的情怀。

二、从意境中感知美

意境是古诗词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但意象的选择只是诗歌的基础。

三、从语言中品味美

古典诗词是一种典型而精美的语言艺术的存在,给人以美感的享受,所以我们在品读诗词的时候同样也能从诗词的语言中品味美。首先从韵律上来看,古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抑扬顿挫、平仄中清晰的音乐美。

四、从情感中体悟美

诗词是诗人用自己充沛的热情、睿智的眼光去审视、感悟生活后,呈现出的产物,所以诗词必然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是人性的展示,是情感的宣泄。阅读诗词,我们要通过解读诗词,去理解作者的情感,体验他们别样的人生,从而感悟作者的人格美。

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中发掘审美因素,能够使学生更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研究更是应该得到重视,更多地应用到课堂中,从古诗词的方方面面去感受古诗词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

3.江景的古诗词 篇三

苏宁滨江壹号由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公司澳洲五合国际倾力规划,三幢鼎足而立的祥云体建筑奇观,对望云端之上,昭示着中国建筑世界的影响力。新颖雅致的祥云造型纯白立面,拒绝烦琐装饰,简约中彰显明媚,与贵族气度不谋而合。

独创“云中墅”概念

南京苏宁滨江壹号的祥云造型与建筑的突破性嫁接,在建筑工艺上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圆弧形设计的成本也比一般方正设计高出许多,每个弧形模具都定制精铸而成,施工难度超乎一般楼盘,只为打造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契合祥云概念的整体性,苏宁滨江壹号项目即便是岗亭的弧形顶棚都是以云朵造型铸造而成,整体材料采用硬度高、耐磨性高、耐酸性强的珍珠白石材。这是一种较为稀有的花岗岩石,在许多高端社区中用在主体建筑上,而在滨江壹号连岗亭都采用如此华贵的用材。项目围墙均采用3.6米×1.6米的大幅鏤空式祥云图案的16毫米钢化玻璃,立柱采用真石漆制作而成,配合整块雕刻的36厘米珍珠白柱帽,新中式古典韵味令人回味悠长,祥云概念的细节延伸,异常美观。

项目主入口喷泉水景力求以华美的厚重感,呈现滨江壹号的磅礴气势。古铜色镂空球形雕塑预示纳祥聚和,环绕球形雕塑四周的6块黑金砂,每块重5.5吨,从缅甸整块进口,价值不菲。而迎宾水景又与南侧的喷水池形成阴阳对称的八卦阵仗,在风水上具镇宅、祈福之意,令宾客出入尽显奢华气度。

苏宁滨江壹号设计出了三幢“祥云”造型的超高层,

从天空俯视,宛如长江边飘浮的三朵祥云。

4.描写江景的古诗句 篇四

1、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6、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0、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1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5、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1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8、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2、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2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25、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6、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初去郡》

34、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3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8、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39、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0、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1、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4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4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6、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4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9、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5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1、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5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5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5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5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寒食》

57、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5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59、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6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6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63、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扛晚景〉》

6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65、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6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7、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6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6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7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

7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7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江城子·江景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五

江城子·江景原文、翻译及赏析1

江城子·江景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翻译

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丽。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什么地方飞过一对白鹭,它们也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美丽。

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注释

凤凰山:在杭州西湖南面。

芙蕖:荷花。

娉婷:姿态美好,此指美女。

江上:宋袁文《瓮牖闲评》引作“筵上”。

筝:弦乐器,木制长形。古代十三或十六根弦,现为二十五根弦。

湘灵:湘水女神,相传原为舜妃。《楚辞·九歌》有《湘夫人》。

赏析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有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

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从结构上看,这一表面写景,而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喻写她,不仅准确,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

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甚、极的意思)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后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与此同时,“依约是湘灵”这总绾乐曲的一句,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词的最后,承“依约”一句正待写人,却又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人不见,数峰青”两句,用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又不露痕迹。它不仅意象动人,而且在结构上还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把上下用典结合起来。“数峰青”又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江城子·江景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弹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译文

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丽。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什么地方飞过一对白鹭,它们也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美丽。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注释

1.湖:指杭州西湖。张先:北宋著名词人。2.凤凰山:在杭州西湖南面。3.芙蕖:荷花。4.娉婷:姿态美好,此指美女。5.江上:宋袁文《瓮牖闲评》引作“筵上”。6.筝:弦乐器,木制长形。古代十三或十六根弦,现为二十五根弦。7.湘灵:湘水女神,相传原为舜妃。《楚辞·九歌》有《湘夫人》。

江城子·江景赏析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有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

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从结构上看,这一表面写景,而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喻写她,不仅准确,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

6.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篇六

一、重朗诗吟诵, 读出诗词的韵律美

古典诗词非常讲究韵律, 不仅要求押韵, 还要求平仄相间, 这是诗词朗朗上口的重要因素。朗读是诗词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诗歌的意蕴固然要深刻领悟, 但在学习阶段要想深入领会诗意, 须进行有效的诵读。因此, 诗歌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朗读又特别强调把握感情, 没有感情地朗读就不能深入品味诗词的语言;缺乏感情地朗读就无法领略诗的意境;矫揉造作地朗读就会歪曲形象, 亵渎感情。因此, 要指导学生把握诗词的主题和感情基调。另外, 在语音、语调和感情方面的表达也有一定的要求,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朗读要尽量做到语音准确、吐字清晰;妥善处理语调, 做到轻重有致、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速度, 做到快慢适中、节奏和谐。例如, 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时, 笔者先让学生听录音, 对词的内容感知了解, 再让学生朗读, 开始时学生只是机械朗读, 没有读出凄楚哀婉的情感节奏。笔者就指导学生:词的上、下片句式及字数均相同, 每片四韵, 两平两仄, 仄在前, 平在后, 整片应是先抑后扬, 谓之升调, 要读出对比情调才好。笔者边讲解边声情并茂地示范, 再让学生朗读, 此时效果就好很多。再趁势从背景分析入手, 把握“故国之恋”的主旨: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 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 朗读自会明白此理。笔者又播放歌曲《虞美人》, 让优美凄清的旋律伴着这首词的内容深深烙在学生们的心里, 达到了朗读吟诵理解把握词意的效果。

二、重赏析品味, 品出诗词的意蕴美

“品味”就是从“美”的角度、“妙”的角度、“好”的角度对诗词进行体味、揣摩、品评, 欣赏文中不同凡响的表达艺术。品味可以从诗词的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 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 品出丰富深厚的意蕴。例如, 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 诗人准确选取“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这些最能表现秋天气氛环境特征的景物, 烘托出寂静、肃穆的氛围, 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的特定心境。其中“自”和“空”二字用得极妙, 既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解人事变迁和朝代更替的意思, 又慨叹人们对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事业有所遗忘, 表面上写荒凉之境, 实际却是抒发寂寞之情。由于自己心目中所景仰的英雄已经见不到了, 所以尽管映带在台阶两边的碧草并非不悦目, 那藏身柏叶中的黄莺的歌唱也并非不悦耳, 但诗人都无心赏玩。“自”“空”互文对举, 可以“互训” (互相对调, 无妨原意) 。唐人李华《春行寄兴》“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中的“自”“空”二字亦可“互训”。诗人在此明为写景, 实为抒感, 寄情于物, 托感于景。这两句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奠定了基调, 只有细细品味, 才能体会出诗人锤字炼句的语言功底和深沉悲痛的感情。

三、重感受领悟, 悟出诗词的境、情、理

1.悟境

意境就是作家的主观感情和客观情景或氛围的有机融合, 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间、物我同感的美好的艺术境界。读诗词就是要运用形象思维, 使词语文字转化成可见可感的生活意境, 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善于捕捉形象, 领略意境, 让诗词中描绘的景、物、人、声、光、色, 能像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例如, 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两句, 要领悟出月光流泻、松影婆娑的动景, 给幽冷的松林笼上一层柔和的月光, 避免过强的色调反差, 造成一种朦胧的美感。两句有明有暗, 有动有静, 意境宁静清幽。

2.悟情

“融情于景物之中, 托思于风云之表” (费经虞语) ,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语) 。情和景是诗词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谋, 情乃诗之胚” (谢榛语) , 古诗词不但意境引人入胜, 情感更是深沉多样。因此, 读诗词就要准确和深入领会作者在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例如,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两句画面惨淡, 气氛悲凉, 映照出诗人心里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 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 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从落叶的“萧萧”声, 长江的“滚滚”之势, 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 有韶光易逝之感, 从而加重了作者的乡愁, 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这四句将诗人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 若不能从景中深层领悟到作者深沉的感情, 则是很大的缺憾。

3.悟理

古诗词虽是意境优美, 语言凝练, 感情真挚, 但有些古诗词在显明诗情画意时, 还给读者以某种哲理的启示, 在意境美之外还蕴藏着理趣美。宋人徐林在《韵语阳秋》序中写道:“理与情者, 志所寓也, 苟通也, 辞为可略。”即“理”和“情”是“志”的寄托, 那么作为“言志”的诗就寓“情理”于其中。例如, 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 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 具有相当高的理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现在又赋予它“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是客观规律”的深刻理趣。还有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等, 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7.古诗词中“琴”的意象 篇七

夫妇情笃和谐的象征古人常以琴瑟合奏, 两者的声音和谐悠扬。因此它常寄寓着美好的爱情。“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诗·郑风·女曰鸡鸣》, “妻子好合, 如鼓琴瑟。”《诗小雅·常棣》,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诗·周南·关雎》。后来就以“琴瑟和同、琴瑟和好、琴瑟相调、琴瑟和鸣”比喻夫妻不离不弃、相谐相和。“翰林无双鸟, 剑水不分龙。谐和类琴瑟, 坚固同胶漆。” (唐代魏氏《赠外》) 如胶似漆, 可见他们爱情深挚。可惜不是想往“琴瑟和鸣”的夫妻都能和鸣一生, 所以, 古代才有了“断弦”一说。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因为陷入党争而倍受排挤, 一生都在潦倒中度过的。他的妻子王氏清贫自守, 默默地承受了很多苦楚, 为了功名与生计, 李商隐多年里一直寄人篱下做些小官, 在外久久飘零。数年间夫妻短短相聚又匆匆离别, 人生的艰辛痛苦, 唯有两心相知。各种惆怅难言的情绪纠结于心, 诗人写下了让无数文人猜测不已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那刻骨铭心的情爱尽在琴声里。

兄弟朋友情谊的见证琴还被赋予了高洁的意义, 通过琴和琴道交往成了古人对理想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寻求之道。俞伯牙遇钟子期, 有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我有嘉宾, 鼓瑟鼓琴。” (《诗经·小雅·鹿鸣》) 朋友相见, 情深意厚。“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试》) 好友即将远行, “离堂”把臂, 伤“琴瑟”之分离, 离情缠绵, 令人感慨欷歔, 友情真挚, 令人击节赞叹。李白与友人的情谊更是超凡脱俗,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 话说得直率, 情表达得酣畅。既然是朋友, 当然要遥寄相思。“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诗人闻风起思, 什么时候故人能够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 我当重理丝弦, 一奏绿琴, 以慰知音, 那有多么好啊!有时诗人也有知音难觅的悲怆:“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 诗人想收复旧山河, 却遇到朝廷上下偏安一隅, 不思进取, 怎能没有英雄独弛荒野的孤寂与悲慨?

才子佳人知音的媒介琴也成为男女之间爱情的“缘牵”, 南朝宋时女诗人鲍令晖有诗叙说她爱的人曾送她一张琴, 他们之间或许也因此发生过曲折而生动的情事:客从远方来, 赠我漆鸣琴。木有相思文, 弦有离别音。终身执此调, 岁寒不改心。愿做阳春曲, 宫商长相寻。———鲍令晖, 《拟客从远方来》汉赋大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可说是“琴为媒”里最著名的一段了。司马相如以琴代言, 奏了一首《凤求凰》, 卓文君久慕司马相如之才, 遂躲在帘后偷听, 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子, 如何听不出相如琴中求偶之意。两个人由此互相爱慕、情意暗通, 并私奔回到司马相如的家乡成都。李清照闲居小院, 形单影只, 了无心绪, 只得把所有的情思倾注琴音:“小院闲窗春已深, 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云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纱》)

人生理想志趣的寄托古代文人抚琴奏曲往往都是孤芳自赏, 抒发己趣。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 受司马昭集团迫害处死, 临刑时还索琴, 从容弹奏了一曲他最喜爱的《广陵散》;唐朝一代文豪独孤及晚年不幸患眼疾, 却拒绝医治, 表示失明后可以使自己听琴更为专心;著名的孤寒诗人贾岛, 一生穷愁苦吟, 但始终离不开自己冻折过琴弦的一张古琴。在文人心里, 琴已经成为一种神圣的精神力量, 有高不可攀的庄严。“息交游闲业, 卧起弄书琴。” (陶渊明《和郭主簿》) “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 (王维《酬张少府》“风林纤月落, 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 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烛短, 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 扁舟意不忘。” (杜甫《夜宴左氏庄》) 一张素琴, 一卷诗书, 足可悦目, 足可怡情。琴还可代表正直:怜琴为弦直, 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 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 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 不系有兴亡。 (刘一止《小斋即事》) 方直操守不变, 落得小斋独处, 无关乎国家兴亡, 诗人感慨颇深。

8.走出古诗词教学的误区 篇八

古诗词由于年代久远,远离学生生活,跳跃性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一直是一块短板。近日,笔者观摩了一次古诗词专题教学比赛。两位教师同时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渔歌子》。为了教学好古诗词,执教者可谓想尽了办法,制作精美的课件,搜集大量资料,有时以读为主,有时又想象画面。但总感觉没有上出诗歌教学应该有的那种意境、那种韵味,引起了笔者对古诗词教学的深入思考。

一、朗读要得法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易于记忆。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读曾经是古代授课的主要形式。在历史典籍和现代古装剧中随处可见私塾先生摇头晃脑唱读的身影。从声律启蒙到四书五经,哪一部不是要求学生背得滚瓜烂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更是被奉为成功的法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古诗词学习的基本方法。

执教《渔歌子》,两位教师都采用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策略。但采用的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第一位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诗句,接着出示诗句指名试读,提醒学生注意“飞”“肥”“归”这三个韵脚,然后齐读诗句。第二位教师在进行诗句朗读时,侧重方法指导。先出示诗句让学生自读、标节奏,然后出示带有节奏的诗句让学生诵读,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停顿的技巧,不能简单地停顿,要有藕断丝连的感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古诗读得抑扬顿挫,有模有样。

学习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更要习得基本方法。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就朗读诗句而言,我们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并内化为学生诵读的技能,这才是提高诗句朗读效率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像上例中的第一位教师从自读,到指名读,再到齐读,可谓逐层推进,形式多样,但收效甚微。学生经过三轮诵读以后,虽然读熟了,但没有读好。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读不得法。而第二位教师采用标节奏的方法进行诵读指导,效果明显。学生习得了古诗词停顿的基本方法,运用起来也就轻车熟路了。我们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习得学习古诗词的基本方法。唯有如此,才能找到一条学习古诗词的捷径,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

二、说话要具体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说话训练,作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前教师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说”能力的训练。有关调查显示,许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落后于书面表达,这充分说明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是如此迫切和重要。

执教《渔歌子》,两位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要求学生说出诗句的主要内容。第一位教师要求学生画出诗句中描写的景物,然后说出这首词所写的景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东一句西一句,语言干瘪,几乎体会不到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第二位教师在要求学生说话时,借助填空的形式,出示一组填空题:( )的西塞山、( )的白鹭、( )的桃花、( )的流水、( )的鳜鱼、( )的箬笠、( )的蓑衣、( )的斜风、( )的细雨。学生说得非常具体,不仅准确把握了诗句的意思,也体会到了春天景色的特点。听着学生的交流,我们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水乡春天风光图。

由于古诗词跳跃性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具体准确地说出诗意往往成为学习的难点。许多教师采用学习前置的策略,从预习入手,引导学生借助资料自学古诗词,尝试把意思说具体,课上交流时适度完善。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在方法上引导学生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既注意词义上的一一对应,又注意与整句诗乃至整首诗词的意境相衔接。对一些理解上有难度的词语,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讲解,如“箬笠”“蓑衣”等。这样就把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较好地结合起来。像上例中,教师借助填空的形式,把诗句的意思说得非常具体。通过说话训练,学生对古诗词的意思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整首诗词的意境有了初步的把握,为深入理解古诗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想象要入境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古诗词的内容年代久远,远离学生生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古诗词,理解内容,许多教师采用了想象画面的方法,引导学生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还原当时的情景。

执教《渔歌子》,两位教师都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第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诗句中画出的九种景物想具体,说清楚。学生基本上是一个景物一个画面。第二位教师在完成诗句意思填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春天的美景美在哪里。学生也基本上是一个诗句一个画面。这两位教师在想象画面时都采用了顺学而导的方式,尊重学生的解读,鼓励学生把景物想具体,但没有考虑到整首诗的整体意境,导致大部分学生基本游离于意境之外。

就诗歌而言,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单个意象,像《渔歌子》中的桃花、渔翁。但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境才是目的。上述两位教师之所以没有把学生带入到意境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意境的整体性。无论是单个景物,还是单个诗句,只有放在特定的意境之中,才能显示出其应有的意味。学习古诗词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这里的意境,不是诗中九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融合,组成一个整体,让一幅优美的水乡春天风光图整体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我们在学习古诗词时,一定要借助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把学生带入诗句所描绘的特定意境中。要从诗歌的整体意境出发,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画面呈现、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完全融入其中,深入感悟作者的心境。

四、“开发”要聚焦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积极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必须转换角色,不能仅仅充当课程的实施者,也要主动地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创造性地去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在执教《渔歌子》时,两位教师都有极强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第一位教师在理解“不须归”时补充了作者与白鹭飞走的传说、好友颜真卿的评价,出示了作者哥哥张松龄写的另一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第二位教师在学完诗句以后,出示了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了作者的小故事。应该说,这些课程资源都和作者有关,也具有一定的开发与利用价值。

从以上两位教师的做法中我们也发现,两位教师一味追求内容新、数量多,造成资料的堆砌,反映出不少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方面出现的误区。一方面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另一方面大搞名人聚首,凡是和课文相关的名人故事、名人名言、名人名篇,都一览无余地呈现给学生,冠之以“帮助学生理解”的美名,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们不反对进行必要的资源开发,因为这样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语言积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帮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一定要注意聚焦,聚焦到诗歌的中心、作者的情感上来。有时候过多的资料反而干扰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像上例中,第一位教师补充的资料重复,第二位教师补充的资料基本与诗歌的中心无关。可见,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性需要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重视。

9.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感想 篇九

一、语言环境陌生。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得晦涩难懂, 优秀的古诗词, 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 深奥难懂, 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 所以语言环境的陌生, 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但这些古诗词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 如果学生不喜欢就自然不会去读它, 那么就会出现如钱穆先生所说的“书不焚而自焚”的可怕现象, 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就难以传承下去。

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动力不足。班级里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古诗词经常自觉阅读课外古诗词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没有养成情感诵读或自学古诗词的好习惯。而且, 高中阶段繁重的课业和升学压力, 使得学生对语文尤其是古诗词的学习劲头不足。

三、教师不重视文本解读。我们现阶段的古诗词教学, 很多老师急于从标准答案里去解读文本却忽视了阅读的本质、文学素养、阅读审美的培养, 这种把阅读看成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的方法, 无法让学生深入对文本的探究, 领悟其丰富内涵。

但是不管有多困难,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都必须引起重视和加强。《新课标》在明确“阅读浅易文言文, 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的课程目标的同时, 亦强调了“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 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的阅读教学要求。因此, 体认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应是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而古诗词教学是促成学生了解、认同, 进而传承民族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的动力, 是对学习材料的兴

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古诗词阅读能力的形成同样是以兴趣为前提的。

利用多媒体技术, 借助于声、光、色的功能, 对古诗词的情景进行虚拟再现,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有效地提高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效果。如学习《琵琶行》《雨霖铃》《春江花月夜》等古诗词时, 利用网络资源下载相关图片背景及歌曲, 制成图文音并茂的课件, 让学生观听之后, 感受阅读古诗词的良好氛围, 激发学习该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可以引导学生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源, 丰富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将搜集到的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图文资料制成幻灯片课堂交流, 激发其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只要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了, 老师再定期推荐学生阅读经典的古诗词, 如果每周3首诗, 一个学期就可以积累60首, 一年就120首, 那么高中三年下来, 至少有300首古诗词打底, 我们还用愁学生读不懂诗歌吗?并且只要有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了, 自然就会影响周围的同学, 就能在班级形成良好的读诗的风气。

二、加强对古诗词的诵读

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诵读能增强语感, 促进理解课文, 应予重视!新课程改革目标也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古诗词语言整齐、节奏感强、音韵和谐, 非常适合朗读, 我们要让学生反复诵读, 因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使学生不用等待老师讲解, 就理解了课文的意思, 甚至连文章的主题都能明确地表达出来。因此让学生通过诵读直接感受古诗词的语言, 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 进而去感悟诗文, 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和背诵是古诗词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 学生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能力的高低, 也是提高学生古诗词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

三、立足文本,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我们现阶段的古诗词教学, 很多老师急于从标准答案里去解读文本却忽视了阅读的本质、文学素养、阅读审美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 不能把阅读看成是单纯的解题训练, 而忽视了文本的丰富内涵。应立足文本,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因为语文源自于生活, 语文的学习, 课内与课外应融为一个整体, 古诗词的教与学也是一样的道理。老师上课要善于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五官来联想和想象, 根据自己所读过的诗歌以及生活经验, 把文字变成一幅幅的画面, 就如《红楼梦》四十八回中香菱讲自己学诗的体会。“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据我看来, 诗的好处, 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 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 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 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 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 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香菱就是调动她的经验去联想和想象, 才能“见到这景”, 揣摩古诗词语言的优美, 进而慢慢品味诗中的意境。

总之, 我们要做好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 就应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立足文本, 感受到古诗词语言的优美、文章的意蕴, 确实提教学的效果, 提高古诗词的素养, 传承中华文化遗产。

摘要:古诗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艺术象征与审美情感的象征, 对于滋养学生性情、陶冶学生精神、重铸民族灵魂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变迁, 语言环境的陌生, 高中阶段繁重的课业, 教师对文本的不重视, 使得学生们对古诗词难以热爱。要改变这样的现状, 我们应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加强诵读, 深入对文本的探究, 领悟古诗词的丰富内涵, 确实提高语文素养, 增强文化意识, 重视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文本,阅读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 语文》第一册——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年5月版.

[2]钱穆.《中国文学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一篇:优质教育教学成果先进个人事迹下一篇:南山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