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类型并翻译

2024-09-30

文言文句式类型并翻译(4篇)

1.文言文句式类型并翻译 篇一

新修订的2004年普通高招语文科《考试说明》中,有关文言翻译方面的要求稍有变化,其一“文言翻译可能另选一段”,与第一卷文言阅读语段脱钩;再者“文言句式隐性考查”。2002年普通高招全国卷文言文翻译试题第1题即考查了后一要求。原文“其李将军之谓也?”这个句子既是疑问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同时又包含“其……之谓”这一固定句式。如果考生不具备文言句式方面的知识,翻译时就会出问题。如何在高三迎考复习中紧扣“文言句式隐性考查”这一新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下面就翻译文言句式方面举例说明。

一.翻译出句间隐含的关系

古汉语句间关系与现代汉语句间关系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其意合成分较浓,很少用关联词语,而现代汉语复句间的关系多用关联词语表达,因而翻译时需把古汉语句式中暗含的句间关系用关联词语补出。

例(1)求其生而不可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2002年上海卷)

译文:(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却不能做到,那么死囚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

此文言句式暗含假设关系,翻译时要补出。

例(2)太宗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1996年全国卷)

译文:(因为)宋太宗多次穿便衣到功臣家,(所以)赵普常常退朝后也不敢换便服。

此句暗含因果关系,皇帝可以穿便衣到功臣家而臣子却要穿朝服才礼貌。赵普不敢换衣服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宋太宗可能路过或突然到来,届时仓促来不及换衣服拜见皇上。

例(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偏爱我。

文言文中表示解释的句子,在被解释的事物和解释的句子之间往往不加关联词语,翻译它们时要灵活加上。

二.有些特殊句子,翻译时需要合并或扩充。

例(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

译文:从前令人感到喜悦的事物,很短的时间就已经成为往事。

文言四字句中有些往往是半句话,翻译时要跟邻句合为一句完整的话。

例(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译文: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古汉语中有些篇目,为了增强气势,行文时加以渲染藻饰,翻译时需要合并处理。句中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如果一一翻译出,就显得赘余。

例(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译文:小的方面(却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是明智的。

例(4)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致?(《论积贮说》)

译文: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这类句子言简意丰,只有充实内容,才能翻译通顺完整。文言文中有些短句,也可能包含两层或两层以上意思,为了表明句间关系,翻译时要把它们分为两句或两句以上。

三. 特殊句式的翻译

要翻译的句子往往包含某种特殊句式,因而应首先把握这些句式的特点,翻译时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1.翻译省略句时要补出省略成分

古代汉语在一定条件下常常省略一些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于”等句子成分。考试时要翻译的句子往往有一些省略句,翻译时要及时补出这些内容。

例(1)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2002年全国卷)

译文: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与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原文中“知”、“为”后面省略了宾语,翻译时要补出“他”。

例(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您看廉颇将军跟秦王相比那一个更(厉害)?

原文中“秦王”后面省略了谓语“威”,翻译时要补出。

例(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书》)

译文: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像水一样)能够承载船只,也能够颠覆船只,这应当谨慎地对待。

如果在翻译时两个分句间不补充“老百姓像水一样”,那么译文就不连贯。

2.倒置句式的翻译

古代汉语中有些倒置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谓倒置等。翻译它们时要换为现代汉语的常式句。

例(1)何由济乎?(1995年全国卷)

译文:凭什么才能成功呢?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不能翻译为“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

例(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译文:烧死淹死的人马很多。

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把定语“烧溺死者”放到中心语“人马”之前。

例(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译文:荆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而在人民方面不足。

如果译为“荆国有多余在土地方面而不足在人民方面。”就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应该按要求把“在土地方面”调到谓语“有余”之前,把“在人民方面”调到“不足”之前。

3.疑问句要翻译出疑问语气

古代汉语中的疑问句,一般借助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构成,另外有一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如“如……何?”、“奈何?” 、“不亦……乎?”、“何……为?”、“何……之有?”等,要翻译出疑问语气。

例(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译文:哪里管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例(2)独五人之皎皎,何也?(《五人墓碑记》)

译文:只有这五个人光照日月,是什么原因呢?

例(3)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4.判断句的翻译

古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一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的,一般不用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是”,因而在翻译时要加上“是”。古汉语常用“者、也、者……也、为、为所、为……所、乃、则、即”等表判断,或直接用主语连接谓语表判断。

例(1)师者,所谓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译文: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释疑难的。

例(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译文:这就是登上岳阳楼观赏到的最美景象。

例(3)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译文:刘备是天下的英雄豪杰。

5.被动句的翻译

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常用“于、见、见……于、为、为……所、为所等表被动,或不用被动词直接表被动。翻译时要将这些词译为现代汉语的.“被”。

例(1)为巡船所物色。(《指南录后序》)

译文:我被敌人的巡逻船搜寻。

例(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担心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王。

例(3)予羁縻不得还。(《指南录后序》)

译文:我被软禁而不能回朝。

四.特殊句式中需要删略的一些词语

文言助词“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翻译时可以删略。 “者”在判断句中,用在名词或名词性成分之后,兼有标明语音停顿、引出下文的作用,“也”助判断,翻译时均可以不译出。凡是只表示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的虚词,都可以省略不译。

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晓得标点断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例(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杰出将领。

五.固定句式的翻译

古汉语中,有些固定句式,例如“无(有)以”可译为“没有(有)……的办法”;“无(有)所”可译为“没有(有)……的人、物、事”;所以:用来……的,……的原因;无乃(得无)……乎:恐怕……吧;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孰与、与……孰:跟……相比哪一个;其……之谓等第。

例(1)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忘纳谏》)

译文:我跟徐公相比哪一个更漂亮。

例(2)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译文: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

要翻译出固定句式“孰与”、“其……之谓”。

2.把握文言句式,提高翻译得分 篇二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句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116

高考文言文翻译是课标卷文言文阅读的重中之重,赋分10分,占总分的一半还多。它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要注意把握整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做到句不离篇,这样才能表达正确。还要注意实词、虚词的翻译,语气的表达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它赋分点多,几乎一字之译关乎一分,绝对不可马虎大意。

一、判断句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常见的形式有三种,一是以“……者……也”“……也”“……者也”“……者,……”作标志的判断句;二是以“为”“乃”“即”“则”“皆”“是”等作标志的判断句;三是无标志的判断句。判断句在翻译时一般译成“是”“就是”。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中的“是”一般不作今天的判断动词“是”,而是作指示代词“这”等。

判断句一直是高考翻译题中的重点,每年都有多套试卷考查到。如2010年湖南卷第10题“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这是一个没有标志的判断句,翻译时要考虑到这种句式特点。

例如:翻译下面的句子。

1.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参考译文: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教师存在的地方。

2.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参考译文: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这吗?这就是我此次游山的收获。

二、被动句

被动句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个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值得注意的是“被”字,它在文言文中有时表示被动,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多数情况下为动词,如“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被动句也是高考翻译题常考的句型之一。如2010年山东卷第13题“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中“常不见听信”就是一个用“见”表示被动的句子。

例如:翻译下面的句子。

1.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参考译文: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2.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参考译文:(墓中的)五个人,是在周蓼洲先生被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在这件事上的人。

三、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在文言倒装句中最为复杂,有三种类型: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二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如“沛公安在”“不然,籍何以至此”等;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如“夫晋,何厌之有”“无乃尔是过与”等。

宾语前置句虽是《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句式,但在高考翻译题中并不常见,只是视选材而定。如2010年浙江卷第21题“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何为”就是一个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的例子。可译为: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例如:翻译下面的句子。

1.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参考译文:虽然这样却还不能称王的,这是从未有过的事。

2. 其李将军之谓也?

参考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四、介宾短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也叫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是指在文言文中带“于”“以”的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后面的句型。翻译时,一般按照现代汉语习惯将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这种句式虽然《考试说明》未作要求,但因为它在文言文中很常见,所以高考翻译题中经常出现。如2012年江苏卷第8题第(2)句中“贤于言事官远矣”,可译为“比那些言事的官员好多了”。不过,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并不是一定要提前的。

例如,翻译下面的句子。

1.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参考译文: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他们,用威严的盛怒来震慑他们,他们最终也只是苟且以求免于刑罚却并不怀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却不会在内心诚服。

2.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参考译文:老虎犀牛从木笼中逃了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是谁的过错呢?

五、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一般以“……之……者”“……者”为标志,将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句在高考翻译题中极少考到,但并不是不考。如2011年江苏卷第8题第(1)句中“毁淫祠数百区”“数百区”是个特殊的定语后置,译时需提至中心词“淫祠”前。

例如:翻译下面的句子。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参考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所见到的全是这样。

3.文言文句式类型并翻译 篇三

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1、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其如土石何?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③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例: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2、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3、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例:①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⑵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例: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5、何(奚)以为(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何(奚、曷)译为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6、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何一般作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4.文言文句式知识 篇四

[固定结构]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经常搭配在一块使用,形成基本固定的格式,表达基本固定的意思,现总结部分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5、如何、若何、奈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 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吾知所以拒子矣。

7、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何以伐为?《论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8、得无……乎,得无……耶,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9、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如: 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以上所归纳的只是常见到的一些固定句式,像这样的固定句式还有很多,平时注意积累、归纳,这对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会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一)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

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承后省”、“对话省”等形式。如:

1、承前省 (1)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2、承后省 (1)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入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殽之战》)

3、对话省 (1)(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独乐乐)不若与

人。”(《孟子》二章)

(2)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

(二)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其中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句子的表达。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

2、承下文谓语而省略。 (1)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追之。(《列子·歧路亡

羊》)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1)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2)后公攻(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和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促织》)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之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文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省略介词 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1、省介词“于”,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2、省介词“以“,如:

上一篇:卫生室新农合承诺书下一篇:5以内的相邻数中班数学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