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教学大纲72课时动画(精选10篇)
1.设计素描教学大纲72课时动画 篇一
(一)课程性质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中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素描这一概念的提出,从广义讲,他泛指一切单色绘画。除了色彩方面的内容外,素描包含了一切造型艺术的基本法则、规律和要素,对于造型基础训练,素描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内容。本大纲是结合绘画艺术专业教学的普通性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制定的,在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的分配上做了科学、具体的设计。
(二)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丰富的绘画表达语言,达到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对象。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训练学生对构图、形体、结构、空间、色彩、光感、质感、量感等视知觉要素方面的敏感感受与把握。
2、在写生训练中掌握技术性表现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造型能力素质,在形象中寄托个人造型理想。
3、通过写实素描、设计素描、意象素描内容的进行,解决学生在设计范围内的造型意图。注重理性认识、结构认识、形式法则的认识。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素描的造型过程中去发现设计,为后面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
素描基础理论(素描的概念、素描的观察认识及表现) 素描基础技法
1、静物素描写生 (石膏几何体写生、玻璃金属器皿、水果蔬菜、鸟禽标本、五金制品、石膏像等各类静物写生练习)。
2、人物头像、胸像、半身及全身素描
3、人体素描
4、风景素描(速写)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在
一、
二、三学期开设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每周 8--14 学时,总课时为 1 72 学时。共
10 学分
第一学期:石膏几何形体、静物、石膏像写生72学时;
第二学期:人物素描、人体写生 70 学时; 第三学期:风景素描30学时。
(五)教学方法
以课堂写生为主,辅以速写、默写和临摹等。
1、在方法上注重基本功训练,注重写生练习,在写实素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到设计素描、意象素描(此部分可安排在课外进行)。在时间安排上,中、短期作业与速写练习相结合。
2、教材编排、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应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静物、石膏像、人物头像、胸像、全身及人体写生密切结合,穿插进行。
3、坚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启发学生独特的艺术感受,引导学生研究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注重构成结构、线结构、明暗结构等反面的研究。
4、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的掌握,运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式,引导学生研究把握形体、结构、空间、体积、色调、质量感等的表现。
5、课堂作业以写生训练为主,速写、默写相结合,以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分析和想象创造能力。
6、利用各类资料和电化教学手段,观摩和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素描作品,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六)面向专业
艺术设计系:公共艺术与装饰绘画方向、视觉传达方向、服装设计方向、商业展示与室内设计方向。
第一章 概述 [教学目的]
1. 明确素描的基本概念,了解素描艺术发展与演变。 2. 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表现方法,培养正确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表达能力。
[基本要求]
逐渐深入引导学生对造型的进一步认识,明确造型观念 ,强调整体观念,启发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要点]
加强对素描概念的理解,强调素描观念的转变,明确素描训练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时数] 4学时(理论讲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素描的概念
素描的原义是用较为简单的工具和单一的颜色画在载体上的图画,在绘画艺术中是相对于色彩而言的,从广义上讲它泛指一切手绘的单色图画。素描有着多姿多彩的风格样式、方法流派和理论体系。
第二节 素描的分类及学习素描的价值意义
素描是每一位画家和艺术设计类的起点,根据艺术设计类教学的目的,本大纲论及两大类素描:写实素描和形式意向素描。
1、写实素描的表现方法
[1]以线带调子式 [2]体面式 [3]结构式 [4]光影式
2、形式意向素描
意向,指绘画中纯形式意念及其处理取向。它是绘画语言因素中不依赖自然形象而独立存在的一种形式结构。而以这种形式结构为表现主题的素描,即为意向素描。
2.高考素描色彩课时安排计划 篇二
高中一年级:
上期:因学生来源不同,水平参差不齐,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素描写生的作画步骤,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掌握石膏几何体的透视,并能运用明暗关系表现物体的体积、空间、质感和量感。下期:掌握静物写生的技法,对物体应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能运用各种手段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建立整体、立体的观察及表现方法。
高中二年级:
上期:初步了解人物头像的解剖结构,教会学生描绘石膏头像五官的结构特征和形象特点,通过对头骨不同方向的描绘,使学生了解石膏头像的本质特征。
下期:让学生掌握石膏头像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头部的形体与比例,了解头、颈、肩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的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能运用明暗调子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和特征。高中三年级:
全学年的要求:本学年从当年的九月一日至下一学年的三月中旬,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高一级艺术院校输送合格的人材,其教学任务是结合两年所学的素描知识,以静物、石膏人像为主,人物头部为辅的教学目标,进行有目的,综合性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为学生报考艺术院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及时间进度: 高中一年级上期:(72学时)1.1. 静物(入学摸底)8学时 讲解(素描的总要求,正确的观察方法,作画 方法及步骤)2学时 3. 石膏几何体:六面体、柱体的透视 6学时 4. 石膏几何体;六面体、柱体、球体 8学时 5. 石膏多面体:柱体、三角体 16学时 6.石膏几何体与有色物体 16学时 7.陶罐、方盒、小瓶 8学时 8.壶、锅、饭盒、勺等(考试)8学时 高中一年级下期:(48学时)1 石膏五官 8学时 2 头骨不同方向 12学时 3 石膏头像结构素描 4学时 4 石膏肌肉头像 12学时 5 青年头像(石膏)(考试)4学时 高中二年级上期:(48学时)1.人物头部解剖知识 4学时 2.高尔基头像结构素描 4学时 3.鲁迅头像(明暗)8学时 4.伏尔泰头像 8学时 5.布鲁德头像 8学时 6.中年男子头像 16学时
高中二年级下期:(48学时)1.荷马头像 8学时 真人头像(老人)16学时 3.男青年头像 8学时 4.女青年头像 8学时 6.考试 8学时 7.莫里哀胸像 8学时 高中三年级上期:(48学时)
3.男、女青年头像 32学时 4.鲁迅头像 8学时 5.考试 8学时 高中三年级下期:(80学时)1.老人头像 20学时 2.青年头像 30学时 3.石膏头像 28学时 4.静物 12学时
色 彩 部 分
一.色彩教学目的与任务:
1,学习并掌握色彩基础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对写生色彩:变化规律的认识以及敏锐的色彩感受能力。2.了解水粉静物的艺术特点,熟悉工具材料性能,并在实践中运用。3.掌握水粉静物的作画步骤及其方法。
4。能正确地观摩色彩,从整体出发,通过比较的方法区别色彩倾向,表现出它们之间的色彩关系。在色彩练习实践中逐步掌握色彩调配规律,色彩对比和调整的规律。
5.具有色彩的感受和表现能力,能运用色彩塑造型体,能正确地表现立体空间关系。6.能认识画面整体效果的重要性以及获得画面整体感的方法与能力。7.能熟练地掌握水粉画学习的一般技法,正确地描绘比较复杂的物象。8.理解通过色彩表达感情的知识,能把所学的色彩知识应用于创作之中。
二、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在写实方法指导下的写生练习,是训练学生掌握写生色彩变化规律的主要途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以色彩塑造形体。
2.教学安排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繁,由室内到室外,以静物练习为主,适当结合风景练习。
3.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敏锐的色彩感觉能力,使学生在各种光线变化的条件下,观察和描绘物象,捕捉色调,学生练习时间一般不宜过久(初中4—8学时,高中8一16学时),画幅以八开纸为主,适当作一些四开作业。
4.课堂作业的布置,不仅应符合色彩教学的要求(即有明确的色彩对比关系,也应有色块布局配置的恰当安排和明确的色调),而且还应符合健康的美感要求。5.每次练习均应有明确的要求,每幅作业之间要有连续性。
6.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推进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7.教师应按习作进展情况,适时适量地由浅人深地向学生讲授色彩理论知识,教育学生重视理论学习。感觉是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去感觉它。9.临摹和示范表演是色彩的技法重要途径,教师不可忽视。
(二)高中阶段:三年共300学时 教学重点: 向学生传授色彩的基础知识,写生色彩的基础以及水粉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水粉静物写生基本技法。
学年结束时,学生能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能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及简单的写生技巧,能较正确地表现物象的色彩关系。
高中一年级上期:(64学时)1.讲解:学习色彩的重要意义,着重说明本学的基本要求及教学方法,讲授写生色彩的基础知识。本期在讲解色彩知识的同时与作品欣赏相结合进行。(8学时)2 配色练习(8学时)3 临摹(8学时)4 单色静物写生练习:水果、陶罐(8学时)5 讲解:色彩的观察方法,作画步骤,水粉静物的基本画法。(8学时)6 水果、陶罐、白盘子(8学时)7 水果、玻璃器皿、陶罐(8学时)8 考试(8学时)高中一年级下期:(48学时)色彩要求单纯。鲜明,有一定质感对比。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形成,色彩透视、提高学生敏锐观察能力和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色块的组织能力,以及把握调子的能力。水果盘、水果若干(8学时)2 陶罐、白碗、水果若干(16学时)3 花瓶、鲜花(16学时)4 鲜花与花篮(考试)(8学时)高中二年级上期:(40学时)1静物写生:(黑陶罐、水果、灰台布)(8学时)2静物写生:(石膏几何体与绘画用品)(8学时)3静物写生:(蔬菜与铜器)(8学时)4静物写生:(玻璃器皿、铜器、水果)(8学时)5考试(8学时)高中二年级下期:(40学时)进一步端正色彩观摩方法、掌握色彩变化规律、能够准确地把握画面的调子关系,能较熟练地运用水粉的基本技法,加强用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1 鲜花、花瓶、玻璃杯(16学时)2 白盘子、面包、饮料、玻璃杯(16学时)3 学习用具:台灯、书、笔筒(8学时)高中三年级:共112学时(上期40学时,下期72学时)
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高考强化训练,为适应高考,本学期应多进行高考模拟考试练习,把静物学习(考试)与默画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习水粉画的表现技巧,能较熟练地处理画面,做到主次分明,色彩丰富、统一、响亮。学生默写2幅(8学时)2 命题静物默写2幅(8学时)3 提高难度注重变化(16学时)4 命题默写考试(8学时)高三年级下期从寒假至每年三月中旬为美术强化时间。为拓展学生的视野,深入生活,每年暑假组织10天的外出风景写生活动。
风景写生教学的基本目的和任务。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选材,构图能力。2,了解大自然的色彩变化规律,并掌握其表现方法。3.了解色彩透视规律,掌握其空间表现方法。4.锻炼用色彩塑造各种不同景物的形体和质感能力。5.了解并掌握水彩风景画的一些特殊技法。
3.设计素描教学大纲72课时动画 篇三
《专业速写》《工业设计工程基础》《素描II(设计素描)》《二维构成》《三维构
成(工业)》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速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专业速写
英文名称 Speciality sketch 课程代码 1261026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 分 2 总 学 时 36 先修课程 素描、透视原理等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课程概要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从绘画基础过渡到设计基础的桥梁课程,在本课程教学中介绍了专业速写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专业速写的特点、作用和意义以及与绘画速写的区别;并通过具体课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单线速写、线面结合、综合技法速写的工具和方法,同时分析了设计速写中常见的弊病。教学目的及要求
专业速写是工业设计的基础性课程。使学生掌握专业速写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扩展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而编写的,主要介绍产品速写,并且对不同工具的用法作了详细的介绍。最后一部分是附图,提供了大量的工业产品快速表现图稿,供学生学习时参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手绘表现技法教程》王亦敏、张海林 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思维的再现》 周波、林璐 主编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关于专业速写(2学时,了解)
了解专业速写是一项集科学和艺术为一体,以产品为对象,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经济规律为手段,是专业基础课。
1.1 设计速写在产品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透视原理
重点:专业速写的基本概念、包括哪些作用。第二章 单线速写(2学时,理解)
以单线为基本训练的教学环节。2.1 单线速写的工具 2.2 单线速写的基本方法 2.3 形态的过渡及处理 2.4 单线速写弊病的克服 2.5 速写从何处下笔
重点:单线速写的基本方法,形态的过渡及处理。
第三章 线面结合的速写(2学时,掌握)
在单线训练的基础上加入明暗关系增加空间感。
3.1 工具及适应范围 3.2 明暗调子及其表达 3.3 排线的综合运用 3.4 排线的练习
重点:掌握线面结合的基本要求,介绍明暗调子及其表达的运用,进行排线的练习。第四章 综合速写(6学时,掌握)
专业速写就是综合速写的诸多因素,然后选择最佳的组合方式。
4.1 彩色铅笔的基本用法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4.2 马克笔的加入
重点:了解彩色铅笔的基本用法及马克笔画法的知识
第三章 块面速写的基础知识(12学时,掌握)
块面速写是对产品特征及表现方法的综合性练习的重要环节。
5.1块面速写及表现方法 5.2块面速写造型关系 5.3块面速写的构成和造型规律 5.4速写训练 5.5速写工具 5.6速写训练的方法 5.7产品快面速写训练步骤
重点:头部的构成和造型规律,手、脚的结构和造型规律,人体的构成关系及造型规律,人物半身像和全身人像速写要点。
第四章 产品专业速写(12学时,掌握)
产品专业速写是进入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环节。
6.1 产品专业速写的目的和内容 6.2 产品专业速写的要求和特点 6.3 产品专业速写的工具 6.4 综合产品专业速写技法
重点:产品专业速写的目的和内容,综合产品专业速写技法。
总学时:36学时 教学时数(授课36学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课上作业、课上辅导。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以结构为主的观测对象,独立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分析、达到认识和掌握,现场辅导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产品设计CAI教学软件。
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习题课:安排单线速写,线面结合的速写、综合速写,产品速写
(2)课外习题
进行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家电器具为主的产品专业速写的练习
(3)答疑和质疑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对每个学生根据其绘画特点进行答疑或质疑。
4.课程设计
课上专业速写练习时间为三周,以学生课堂设计教师辅导教学为主,学生可以按教师给定的内容或自选的命题进行速写练习。
要求:线条速写练习20张、线面结合练习10张,块面速写练习10张。
5.考试环节
采用课程作业的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执笔人:王亦敏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
英文名称 Engineering foundation of Industrial Degin 课程代码 1261036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 分 4 总 学 时 64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设计概论、人机工程设计,大学物理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考试课;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概要
设计工程学基础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将设计理念与科学知识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向学生讲授工业设计过程中对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构相关工程技术的学科结构体系。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要旨在于帮助学生建构相关工程技术的学科结构体系,了解和掌握其基本术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相关科技文献的能力及积极关注科技领域动态与发展的习惯,搭建与工程技术人员有效交流的知识平台。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设计工程学基础》江建民 蒋娟 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1] 《产品设计工程学基础》 刘立红 主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电路》 徐熙文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质(8学时,掌握)
第一节 零件的受力与应力(6学时,掌握)1.物体的受力与约束 2.构件的内力与应力 3.材料的力学性质
4.温度与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安全系数与许用应力 6.应力集中 教学要求:
1.掌握力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几种约束、分析物体受力的基本方法。
2.了解构件的受力及截面法求解构件的内力。3.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质及温度与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掌握安全系数与许用应力等基本概念 第二章:构件的强度和刚度(2学时,理解与掌握)
1.概述
2.等截面杆件的强度
3.等截面构件的多种载荷形式联合作用时的强度问题
4.刚度概述
重点:了解构件分类、结构和工艺与强度和强度的关系
第二篇:材料各论(18学时,了解、掌握)第三章 金属
1.概述 2.认识金属 3.常用金属材料特性 4.金属材料成型工艺 5.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
重点:掌握金属的基本特性、常用金属材料特性,了解金属材料成型工艺。
第四章:塑料(3学时,了解、掌握)
1.认识塑料
2.常用塑料特性及应用举例 3 塑料成型加工工艺 4.塑料的二次加工
重点:了解塑料分类,掌握塑料的一般特性及其应用,了解塑料成型加工工艺。
第五章:木材(3学时,了解、掌握)1.原木与原木的加工 2.人造板与板式家具
重点:了解原木的分类与构造,原木的力学性质,原木制品的加工工艺。第四篇 机械基础
第六章:机构与动态设计(6学时,掌握)
1.认识机构 2.机构的应用举例
3课堂上进行学习交流,引导学生公正客观地谈论历史大家的观点。
重点:掌握基本机构类型,了解机构的应用。第七章:期中教学测验(2学时,掌握)
1.通过开卷论文形式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第五篇 电器基础(30学时,掌握)
第八章:直流电路和基本元器件(4学时,掌握)
1.直流电路 2.导体和绝缘体 3 电池
重点:掌握直流电路基本物理量、电路的三种状态,串并联电路及其应用。第九章:正弦交流电(3学时,掌握)
1.概述
2.交流电路的参数 3.三相交流电路
重点:掌握频率、周期、幅值有效值等基本概念及三相交流电路原理。
第十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3学时, 掌握)
1.磁路概述
2.磁导率与铁心线圈电路 3.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4.变压器 5.电磁铁
掌握:表征磁场特性的物理量,磁导率与磁性材料性能,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第十一章:电机(4学时,掌握)
异步电动机 同步电动机 直流电机 控制电机
重点: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直流电机、控制电机的工作原理。
第十二章:电气测量、显示和控制(4学时,掌握)
电气测量 电气量的显示 电器控制
重点:熟悉电器测量的电流表和电压表,万用表。了解用电桥法测量电阻、电感和电容。第十三章:日用电器(6学时,掌握、了解)
1. 概述
2. 电冰箱和空调器 3. 电热电器
4. 电动电器 5. 照明灯具
重点:了解日用电器的分类、电冰箱和空调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几种电热电器的工作原理。第十四章:工业电器设备(2学时,了解)
1. 工矿电机车 2. 工业电炉 3. 电焊机 4. 电动工具
本章要求:对工业电器设备有一般性了解。第十五章:安全用电(1学时,掌握)
1. 电对人体的伤害 2. 安全用电的一般原则
第十七章:电子电器概述(3学时,掌握)
1. 二极管和整流器 2. 三极管及其放大原理 3. 集成电路 4. 电子电器
重点:晶体二极管工作原理、三极管及其放大原理。了解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电子电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总学时:6 4 教学学时:64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课上作业、课上辅导。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产品设计CAI教学软件。3.实验环节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1)实验要求:
通过对夏利汽车生产线的参观,使学生对现代工业生产线有直观了解。
(2)实验内容 参观夏利汽车生产线。
4.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习题课:安排设计工程学基础习题,并于课上进行解答。
(2)课外习题
进行课外资料收集及市场调研、参观、将所学知识与设计结合起来。
(3)答疑和质疑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对每个学生根据其绘画特点进行答疑或质疑。
5.考试环节
采用课程作业与期末课题设计评分方式。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 设计概论、人机工程设计,大学物理等。
执笔人:曹铁铮
《素描II(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素描II(设计素描)英文名称 Design sketch 课程代码 1261216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 分 2.5 总 学 时 40 先修课程 素描1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考试课; 课程概要
设计素描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研究设计基础的系统性和技法的实用性的主干学科基础课。适合具有一定素描造型基础并且为设计专业学生提供基础性训练的方法。教学目的及要求
设计素描是一种现代设计的绘画表现形式,是运用线描写生的手法,表现形态结构及其规律,使学生在专业设计中能灵活运用造型设计及表现出自己的构思创意,培养学生构成“眼、脑、手”综合艺术创造活动,是使学生敏锐的观察形态的内部结构关系唯一有效的方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设计素描》田敬、韩凤元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2]《设计素描》刘国余编著,上海交大出版社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设计素描的概述(2学时)
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在专业设计人才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了解设计素描与素描从观察方法到表现方法的不同,从感知出发,以透视学为依据,经过严谨的逻辑思维探索,以线条为基本表现形式表现对象结构构造的专业 基础课。
素描与设计
设计素描的表现特征 设计素描教学的认识 绘画工具与材料 “线”的表现与分类 形态结构的剖析
了解对象的组成关系,对形体的理解、对形态的分类以及形体的形成基本概念。
重点:形体的形成基本概念、设计素描训练的方法与内容。
第二章 透视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表现(2学时)
设计素描采用线条表现立体形态,主要依赖于 5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规律及原理。并在透视原理的基础上对形体、形态有逻辑性分析的依据。
透视基础 透视角度的选择 徒手绘制透视形态 透视形态的空间变化 透视框架与产品形态
重点:透视图的绘制方法,徒手绘制透视形态。第三章 单件产品形态的分析表现(2学时,掌握)
对单件产品形态进行具体的分析表现,以及把一个单件产品形态分解为许多基本形体,在几何形态中产生,在几何形态的组合中演变发展。
单件产品表现对象的选择与划分 单件产品表现的大致步骤 基本形态的单件产品表现范例 组合形态的单件产品表现范例
重点:分析归纳单件产品的几何形态以及几何形态的组合中所产生的规律,所产生的共享线、共享面等。
第四章 产品空间组合的分析表现(2学时,掌握)
对两件以上单件产品的空间组合进行具体的分析表现,要准确地表现各产品的形态、结构、比例和透视关系。
产品空间组合表现的意义 产品空间组合的形式 产品空间组合的表现范例
重点:同一透视平面上的产品组合表现形式、同一透视空间内的产品组合表现形式
第五章 产品局部构造的分析与表现(2学时,掌握)
产品的局部构造是该产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局部构造决定了产品的局部外形。
产品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表现产品局部的作用 典型的局部与结构表现
重点:形态上的配合关系、功能上的关键部分、结构上是较复杂的和重点的部分
第六章 产品装配关系的分析和表现(1学时,掌握)
是指形成一件产品的所有组成零配件,按照其装配关系,在画面的透视空间中分别表现出来的一种表现形式。
1、产品装配方式的表现意义
2、产品装配表现的形式
重点:加强对透视的理解、加强对结构的认识 第七章 设计素描作品点评及作业辅导(讲课1学时,课堂辅导28学时)
掌握设计素描的基本知识;了解形态的组合方式及产品装配表现的形式;了解设计素描的表现方法和表现手段。
重点:运用设计素描的基本规律和逻辑性观测方法,以线条的形式来表现。
总学时:40学时,教学时数(讲课12学时,课堂辅导28学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作业、练习辅导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插播教学录象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电子教案、CAI 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幻灯片、范图,CAI教学软件。 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 单件产品形态的分析与透视为平时作业,产品装配关系与空间局部构造为结课作业。
答疑和质疑随堂辅导解决。 4.课程设计
本课程为40学时,五周,每周8学时。单件产品形态的分析16学时,产品装配关系与局部构造24学时。6.考试环节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单件产品形态的分析与透视为平时作业占30%,产品装配关系与空间局部构造为结课作业占
70%。
执笔人:王春涛
《二维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二维构成 英文名称 Plane Sructure 课程代码 1261226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素描;色彩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以课堂训练的综合能力及课程作业完成效果的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
二维构成是工业设计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它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它与工业设计专业的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后期设计课程中形式及色彩创意的重要依据。教学目的及要求
二维构成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要素的特点、组合形式规律、色彩体系的形成及色彩的审美心理和色彩的设计应用等,从而培养设计人员的审美能力、形态的构成能力,它的作用是:以便将构成理念熟练地运用到各专业设计之中,为设计创意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刘春明编,《平面构成》,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2月1日第一版
[2]张彪主编,《色彩构成设计》,安徽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1日第一版 参考书:
[1]蓝先琳编著,《平面构成》,中国轻工出版社,2004年5月1日第一版
[2]蓝先琳、张玉祥编著,《色彩构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1日
[3]黄英杰、周锐、丁玉红编著,《构成艺术》,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平面构成部分: 第一章 概述(1学时)
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在培养艺术设计人才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了解平面构成体系的发展历史。
1.平面构成的概念 2.平面构成的来源与作用(1)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2)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 3.平面构成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态(1学时)
了解形的概念,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而是从中归纳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规律性。掌握形态的类型及表现方法。
1.形的概念
2.形态的分类及特点:具象形态、抽象形态 3.形态的获取方式 重点:形态的分类及特点。难点:形态的获取方式。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线、面(2学时)
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变化组合规律,了解视觉错觉的形成与利用,掌握点、线的加法、减法、位移、旋转的组合方式,掌握通过点、线、面的排列组合表现千变万化的视觉效果。
1.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 点的概念
点的形态、作用、性格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点的错觉
2.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线 线的概念
线的形态、作用、性格 线的错觉
3.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面 面的概念
面的形态、作用、性格 面的错觉
4.点、线、面的综合构成
重点: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线、面各自的形态特征、性格以及相互关系、相互作用。
难点:点、线、面的综合构成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2学时)
了解和运用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1.对比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节奏与韵律
第五章 基本形、骨骼的概念(2学时)
了解基本形的定义及其构成形式,掌握形的群化构成设计;了解骨骼的概念及应用。
1.基本形的定义
2.基本形的形成方式:切割、相加、相减、相切。
3.基本形的群化构成设计 4.骨格的概念及应用
重点:基本形的群化构成设计。第六章平面构成形式的设计实践(16学时)
理解平面构成设计是形与形之间有秩序的、非秩序的排列组合关系,掌握平面构成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构成形式。
1.重复构成 2.近似构成 3.渐变构成 4.发射构成 5.特异构成 6.对比构成 7.空间构成
8.肌理构成
重点:渐变构成、特异构成、对比构成、空间构成、肌理构成形式
难点:形象的渐变构成、对比构成、矛盾空间构成形式 色彩构成部分: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2学时)
了解色彩产生的必要因素及形成的规律、即光与色彩,光与视觉、物体色、光与色的混合规律。理解色彩的体系及色立体的特点用途,掌握色彩三要素的属性。
1.色彩的形成 2.色彩的属性 3.色彩的混合
4.色彩的表达与色彩体系
重点:色彩的属性及相互关系,色彩混合的基本类型,色彩体系。
难点:色彩的空间混合、色彩的表达 第二章 色彩知觉(1学时)
了解色彩知觉的主要现象,如色彩的明暗适应、色的易见度、色的同化性、色的恒常性及色彩的错视(残像)等,掌握色彩三要素的特点。
1.色彩的知觉现象
2.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重点:色的易见度、色的同化性。第三章 色彩的情感与视觉心理效应(3学时)
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及色彩的通感。掌握色彩与心理联想的关系,并通过想象合理运用色彩。
1.色彩的语言与视觉心理效应 2.色彩的联想与象征
重点:色彩的联想、色彩的象征意义 难点:色彩语言的联想与表达 第四章 色彩对比设计实践(8学时)
了解色彩对比类型,了解和运用色彩的基调对比关系,掌握色彩的组合搭配在应用中所遵循的对比规律。
1.色相对比 2.明度对比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3.纯度对比 4.冷暖对比 5.面积对比 6.色彩的明度九调
重点:明度对比、冷暖对比、色彩的基调对比。难点:色彩的明度对比、色调的运用。第五章 色彩调和设计实践(10学时)
理解色彩调和的原理、色彩之间的协调方式,掌握色彩调和的方法,掌握色彩的采集与重构表现方法。
1.色彩调和的概念 2.色彩调和的一般原理 3.色彩调和的方法(1)类似调和(2)对比调和(3)均衡调和 4.色彩的调性表达 5.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重点:色彩调和的方法、色彩的调性表达。难点:色彩的采集、重构。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上作业练习、解析和辅导、讲评。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突出重点、难点,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分析与训练认识和掌握知识。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CAI课件讲授、优秀作品赏析、辅导与讲评。
2.教学辅助资料
该课程CAI教学课件、范图、电子图库。3.课上练习、作业、答疑和质疑
(1)课上练习:基于典型、重要的构成形式安排作业6幅,如“点”、“线”、“面”的综合构成、对比、形象渐变、肌理构成。色彩的空间混合、明度推移、色彩感觉的表达、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等。以课堂辅导教学为主,学生按命题进行设计制作。
(2)课外作业
进行课外资料收集,对讲授的知识点进行分析,继续完成课上练习的内容。
(3)答疑和质疑
答疑和质疑随堂或集中安排时间解决。4.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用单元作业的综合评定作为考核标准。评分标准为平时成绩30%,结课成绩70%。
执笔人:韩君
《三维构成(工业)》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三维构成(工业)
英文名称 Solid Sructure(3D Design)课程代码 1261236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 分 3.5 总 学 时 60
先修课程 二维构成、透视原理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课程概要
本课程属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研究三维立体造型能力的主干学科基础课。通过将各种素材作为构成体进行立体构成造型训练,初步掌握各 9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种块、线、板材的材料特性及构造、形态、加工方法等技法的同时,培养空间想象、美感和创造性思维,为进入立体设计打下基础。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立体形态的创造规律的分析及研究,扩大和提高学生对形态的想象能力,发掘和培养学生对三维形态的创造能力,提高对抽象形态的审美和空间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进入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设计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钟蕾主编,《立体造型表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2]吴翘旋主编,《立体构成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6月
[3]钟霄蕾主编,《从构成到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8月
[4]赵志生、王天祥主编,《立体构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概述(1学时,了解)
1立体造型表达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2立体造型表达所涉及的范围 3立体造型表达的构成要素 4立体想象与立体感觉
5立体造型表达的学习要点及目的
第二章 立体造型表达的形态要素(2学时,掌握)
1点的造型语意 2线的造型语意 3面的造型语意 4块的造型语意 5体量的造型语意 6空间的造型语意 7典型课题训练
第三章 立体造型表达的材料要素(4学时,掌握)
1材料探索 2材料的分类 3材料的造型感觉 4活用材料
5材料的表现技法与成型工艺 6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材料 7材料要素总结 8典型课题训练
第四章 美感要素(1学时,理解)
1生命力 2动感 3量感 4对比统一 5空间感 6肌理 7意境
重点:立体造型离不开材料,材料的体验和认识是学习立体造型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难点:形态要素、材料要素、美感要素三者有机的结合,合理的再创造。
第五章 立体造型表达的形式与方法(8学时,掌握)
1面状结构的表达
重点:了解面材的形态及工艺特性 2线状结构的表达 3柱体结构的表达 4仿生结构的表达
难点:仿生结构,了解线材的形态及工艺特性 5仿生造型与工业设计 6块状结构的表达
重点:了解块材的形态及工艺特性 7多面体 8典型课题训练
第六章 立体形态研究(4学时,理解)
1形态的意识 2立体形态分类 3立体形态研究 4产品形态语意
5工业设计中形态设计的位置 6材料、加工、工艺对形态的影响 7典型课题训练
第七章 综合造型的表达(12学时,掌握)
1强调废弃物再利用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2强调光的利用 3强调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4强调新媒体艺术 5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6强调运动式表达
第八章 设计思维表达(4学时,理解)
1设计思维的概念 2设计思维的要素 3设计思维的过程与方法 4设计思维的辩证逻辑 5设计思维与设计观念 6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第九章 立体造型表达与设计(立体造型表达的实践与延展)(12学时,掌握)
1立体造型表达与工业设计 2立体造型表达与包装设计 3立体造型表达与POP广告设计 4立体造型表达与展示设计 5立体造型表达与室内陈设设计 6立体造型表达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重点:三维构成与设计的思考、结合。难点:三维构成是研究形态创造规律,是三度空间的一种体验,是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新立体的探求包括对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对材料强度,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两方面。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的基础之一,而现代设计又可以说是再加上实用性,生产性,社会性等功能要求的构成。从单体构成到组合构成,由浅入深着重理性分析,力求把造型训练与科学分析,艺术表现紧密结合,探求构成形式的变化,创造新的造型。总学时:60 教学学时:48 实验学时:12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课程作业、课外作业、实验、考查等。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三维立体造型及立体想象的能力,通过典型课程作业练习实践和辅导实验制作获取设计基础知识,增加讨论、交流、参观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3)计算机的应用
逐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构思表达设计草图。
2.教学辅助资料
三维构成幻灯片、三维构成CAI教学课件、三维构成与设计优秀示范作品。
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
本课程的实验环节是学生利用实验室设备完成面材构成、线材构成、块材构成、综合构成等课程作业,实验环节是根据学生设计构思选材而定,如果学生使用纸以外的其它材质则需使用实验室的一些手版制作仪器设备完成课程作业。
(2)实验内容 A.面材构成 B.线材构成 C.块材构成 D.综合构成
4.课程作业、课外作业、讨论交流、讲评(1)课程作业: A.面材构成 B.线材构成 C.块材构成 D.综合构成
围绕以上构成沿展的典型课题训练若干个,注重本课程所学知识的更新与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结合训练。
(2)课外作业
准备完成课程作业所需的材料,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课内未完成的作业课外补充完成。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3)指导和讲评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指导和讲评。
5.课程设计
三维构成课程设计时间为五周, 以课堂讲授为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立体造型设计的研究为辅。学生可以按教师给定的题目进行面材构成、线材构成、块材构成、综合构成,最后创造性
完成与专业相关的立体造型与设计的结合性基础研究。
要求:完整的立体造型设计表达作品。6.考试环节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执笔人:钟蕾
《专业表现技法(工业)》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专业表现技法(工业)
英文名称 Specialty Expressive Techique 课程代码 1261246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 分 2.0 总 学 时 36 先修课程 设计素描、色彩、透视原理、三大构成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课程概要
专业表现技法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研究工业设计表现形式的主干学科基础课之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本课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表现技巧,画面具有说服力,能够分析所要表达对象的特点及构成的要素,并在实现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特的创作风格,用视觉语言来做出有创造性的表现。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思维的再现》 周波、林璐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手绘表现技法教程·工业设计篇》王亦敏、张海林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中的表现技法(讲课4学时)
详尽的讲述效果图表现的本质及它与其他设计环节中的内在联系;了解工业设计效果图的特征、意义及分类。
第二章 产品表现技法的基础训练(讲课10学时,实验4学时)
针对表现形式的特点及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和讲解:
一、设计草图 1.设计草图的种类 2.绘制草图的材料与用具 3.设计草图的基本技法
二、色彩归纳
分析色彩归纳的三大要素:色彩的明度、色相及纯度
三、透视的表现
主要讲解一点透视与两点透视
四、质感的表现
理解物体表面肌理的视觉特征 重点:设计草图与色彩归纳的制作技法 难点:对透视方法在设计图纸上的运用与掌握
第三章 效果图表现技法的种类与绘制方法(讲课10学时,实验4学时)
一、钢笔淡彩画法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二、水粉画法
三、透明水色画法
四、麦克笔画法
五、色粉画法
六、喷绘画法
重点:设计图纸表现技法:钢笔淡彩画法,麦克笔画法,色粉画法。第四章 教学作品分析(讲课4学时)
针对学生作品的设计创造性,表现形式的说服力进行评析;并针对个别问题给予详细解答。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课外作业、实验、机构创新课程设计、考试考查等。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自由的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具有实践性的资料(幻灯片、印刷品、实物作品)、电子教案及多媒体教学系统作为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产品设计表现技法的整体步鄹图(设计草图、色彩归纳图、产品效果图);多媒体教学课件及优秀的设计样稿。
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产品设计图的表现力、说服力;并启发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与创新。a、对于产品的形体、形态的分析与表现,形体材质,形态构成的要求。
b、色彩的整体配置,依据色彩的属性规律与构成,强化产品的造型表现,加强画面的感染力。c、质感的表现,准确的运用视觉语言反映物体表面肌理的特征效果。
d、整体处理:按视觉造型艺术的规律,加强画面艺术效果,达到说明性强,明确设计主题的目的。(2)实验内容(建议选择以下几项) a.思考性草图与记录性草图 b.色彩归纳表现图 c.产品效果图
4.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
(1)习题课:安排在设计草图的制作,色彩归纳图,效果图表现技法的种类与绘制方法(钢笔淡彩画法、透明水色画法、麦克笔画法、色粉画法)等章节中。
(2)课外习题
八张设计草图,一张色彩归纳图,两张透明水色图,一张钢笔淡彩图,一张水粉图,一张精致效果图。14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内未完成的作业课外补充完成)
(3)答疑和质疑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 5.课程设计
专业表现技法课程设计时间为七周,以产品外观的造型表现能力为主,学生可以按教师给定的产品外观题目或自选产品题目进行正确的设计表现,从创意思考的记录到最终的完稿;锻炼与培养学生准确、系统的表现手法。
要求:设计与绘制一套完整的设计图纸,包括:设计草图五张、设计的定稿效果图三张(不同的三个角度)、最终完稿的设计精致效果图一张。
6.考试环节
以教学课程中作业练习完成的质量为评分的标准,(包括设计草图、色彩归纳图、产品表现图与精致效果图);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4.人物形象设计素描教学大纲 篇四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01031320 2.课程名称:人物形象设计素描
3.英文名称:Figure Image Design Sketch 4.课程简介:人物形象设计素描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从分析素描作品赏析入手,着重教授人物素描基础知识与人物素描表现的基本规律和技巧,锻炼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和敏捷的感悟能力,提高形象思维与审美意识。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人物形象设计素描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和建立科学的观察和认知方法,使学生掌握人物写实造型的基本规律、法则,培养学生的造型意识与造型能力,达到用艺术的手段进行艺术设计和艺术创意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2.先行课程:无
3.周课时、总学时:周课时为3课时;总学时为42课时,其中理论课12课时,实践实验课30课时
4.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5.教学方法:欣赏、讲授、示范与实践相结合
6.考试方法:平时作业、考勤占3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50% 7.实验、实习、作业:课堂讨论、画室实践
8.教材:《人物形象设计素描》,芦岩主编,姜广宇副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9月
9.教学参考资料:《素描》,帅斌,吴骊英著,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素描与设计素描》,席跃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素描材料
一、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素描常用的工具、材料以及相应的技法
二、教学重点:常用工具、材料的使用
教学难点:特殊工具、材料的使用
三、授课时数:理论3学时
四、教学内容:
素描所用的材料、素描的支持体、材料的使用及其特点 第二章 素描造型原理
一、教学要求:培养素描写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掌握写生的构图原理、造型原理,培养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教学重点:观察方法、构图原理、轮廓造型、空间造型
教学难点:观察方法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目测原理
2、写生中的构图原理
3、轮廓造型原理
4、空间造型原理 第三章 头部结构基础知识
一、教学要求:从本质上去认识人物头部的骨骼、肌肉基础知识,把握人物五官的结构和造型特征以及头部的明暗规律。
二、教学重点:头部的骨骼、肌肉基础知识,五官的结构和造型特征,头部的明暗规律。
教学难点:头部的骨骼、肌肉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骨骼、肌肉基础知识
2、五官的结构和造型特征
3、头部的明暗规律 第四章 素描临摹
一、教学要求:从临摹中学习原作的处理方式、表现技巧。转换对素描的认识。理解临摹与专业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学习原作品独到的处理方式和表现技巧
教学难点:改变自己原来的应试素描的表现形式和习惯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对素描的理解、分析临摹图片的信息
2、对所用材料的理解、试验
3、学习原作品独到的处理方式和表现技巧
4、对素描与形象设计专业联系的理解 第五章 素描写生
一、教学要求:在写生过程中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及造型技巧,掌握对人物的分析、概括、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及造型技巧,对人物的分析、概括、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把握人物的规律和特点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10学时
四、教学内容:
1、男青年肖像写生
2、女青年肖像写生
3、自画像练习
4、人物表现性写生练习第六章 人物速写与素描创作
一、教学要求:培养造型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概括力以及快速表现能力。设定主题的素描创作,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静态和动态的人物速写
教学难点:躯干的形体结构与比例
三、授课时数:理论1学时,实践5学时
四、教学内容:
1、躯干的形体结构与比例
2、静态和动态的人物速写
3、人物组合速写
5.组合素描静物临摹教学设计 篇五
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选择美术绘画专业,学习的功底不是很杂实,必须加强素描造型训练提高他们绘画技能。为了能充分地吸引他们,激发他们对美术绘画的学习兴趣,我决定用实物展示的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宽广,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设计理念
高中美术课除了对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外,还有绘画应用领域,在美术绘画中素描静物是一切美术形式的基础,要开好这个头,必须进行大量的临摹、写生训练来提高学生整体构造能力,素描静物的临摹必须建立在三个准确基础之上,即构图准确、形体刻画准确、结构把握准确。这些将决定他们以后绘画的优秀与不优秀。通过系统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一整套针对物体的观察与结构剖析的塑造能力,掌握美术绘画中的自然规律。
要点分析
素描静物的临摹可分为单体和组合,可适当地开设针对单体静物的练习课,常见到的静物要对它的结构剖析有所掌握,画单体静物要把重点放在形、结构分析与找取上,要理解它的每一块体面,可以在组合静物上节省时间,可以让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寻找空间关系上。单体静物基本没有问题以后要进行组合静物临摹练习,千万不要盲目地取临摹,要有针对性,一开始不易过多,有三两个静物就可以了,主要练习它的构图、透视关系、结构分析,最终用明暗关系塑造画面,使得物体既结实,又有写实风格,整体看上去美观、生动。教学目标:
1、用实物展示,打聚光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2、学会观察、分析组合静物的构图,理解形体透视关系,使学生更好的表现画面。
3、能区分开黑、白、灰三大面之间关系。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各个物体内部结构,找出并画准明暗交界线部分
2、掌握三大面的表现及线面穿插 教学难点:
准确地表现出三大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摆放好一组实景静物并打开聚光灯
2、画架,作画用具准备齐全,便于做示范给学生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6.设计素描教学大纲72课时动画 篇六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设计素描/ Design Sketch
2、课程代码 162Y001
3、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4、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5、学时/学分
/ 4
6、先修课程 基础素描平面构成
7、适应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目的:通过结构素描练习,学习排除光影的因素,用立体的严格的透视分析方法、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推理来表现物体,使学生学会从表面现象中直接分析出物体形体的本质特征,从而建立全局观察和整体表达的观念以及创新方法,达到设计中自由创意表现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结构篇:结构素描基本概念和透视知识。结构素描平面直角立方体透视分析方法、立体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推理方法和训练。排除明暗色调、材质肌理等非结构的影响,准确表现客观物体结构方法和训练。
2.抽象篇:抽象素描主观表达形式、依据、规律和方法和训练。抽象创意
语言的概括力、单纯性和创新和训练。
3.意象篇:意象艺术主观表达形式、依据、规律和方法和训练,意象创意的形态的联想及类型方法和训练。
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指导实际,系统训练,使学生科学的较熟练的表现和创意。
第一章 设计素描概念(2学时)了解:素描的分类。
理解:认识素描学习设计素描的必要性。掌握:具象素描创意素描的区别。
教学重点:具象素描、创意素描的结构分析和表现方法。教学难点:透视与结构的分析方法。第一节:素描的分类。知识点:认识素描。
第二节:具象素描、创意素描的结构分析和表现方法、透视与结构。知识点:具象素描结构分析和创意素描的表现方法。第二章 结构素描(38学时)了解: 普通静物的结构素描写生。
理解:认知结构素描。结构素描透视要求和表现方法。
掌握: 结构素描的多角度观察、研究、表现物象的写生分析方法。结构与透视关系。
重点内容:1.结素描基本概念和透视知识。
2.平面直角立方体透视分析方法、空间逻辑思维、科学的推理。3.排除光影、单色线条来表现物象结构。
教学难点:把握形体的比例、结构与透视关系。第一节:结素描基本概念和透视知识。
知识点:结构素描平面直角立方体透视分析方法。第二节:立体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推理方法和训练。
知识点:排除明暗色调、材质肌理等非结构的影响,利用立体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推理,准确表现客观物体结构。
第三节:静物写生。
知识点:1.结构透视分析与表现要领。
2.物体局部与整体的组合、分离关系。3.多角度观察、研究、表现物象。4.感性与理性的交叉换位意识培养。
第三章 设计素描抽象创意(12学时)了解:静物抽象素描表现。
理解:抽象表现、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掌握:从具象到抽象表现和创意的方法。
重点内容:1.抽象艺术主观表达形式、依据、规律和方法。
2.抽象绘画语言的概括力、单纯性和创新。3.黑、白、灰、点、线、面、形运用。
教学难点:抽象绘画语言的概括力、单纯性和创新。第一节:抽象艺术主观表达形式、依据、规律和方法。知识点:抽象素描的表现,平面构成抽象表现。第二节:抽象绘画语言的概括力、单纯性和创新。知识点:抽象表现和创新。
第四章 设计素描意象创意(12学时)了解:静物意象素描表现。
理解:意象表现、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掌握:意象素描表现和创意的方法。
重点内容:意象艺术主观表达形式、意象素描创意的形态的联想及类型。教学难点:意象素描创意的形态的联想。第一节:意象艺术主观表达形式。知识点:静物意象素描表现。
第二节:意象素描创意的形态的联想及类型。知识点:联想与创新。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形式:考试
题型构成:空间造型40%,构图技巧30%,明暗色调30% 成绩构成: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四、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中国]王冬梅、张志强、张向荣.编著.《结构设计素描》.(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年9月。
(二)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唐鼎华 编著.《设计素描》.(第一版).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4月。
[2].[中国]颜铁良 编著.《素描》.(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五、其他说明
1.本课程没有先修透视基础,本课的透视知识作为重点要求,需贯穿结构素描全部。
2.对于抽象与意象素描训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因材施教。3.课程结束后学生优秀作品由主讲教师推荐,交教研室留存并发给《优秀作品留存证》。
撰写人(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院(系、部、基地)院长(主任)(签字)(盖章):
7.设计素描教学大纲72课时动画 篇七
摘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实施,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及时调整思路,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从而实现从基础教学到设计创新的思维转变,引发学生的创造力,使素描到设计“智”造基础教学更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才能符合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设计素描;创新思维
一、引言
5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而也迫切需要一大批有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设计师,它不仅是中国设计师的责任,更是培养中国设计人才的高等艺术设计院校的责任。素描教学被视为艺术设计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程,素描教学目的也应从传统的研究客观物象外在特征的表现性素描转向研究事物内在结构形态特征的研究性素描,经过不断提炼、设计,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形态,理性推导代替了传统的感性表现,学习过程应该成为一个不断思考、体验、探索的过程。通过素描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审美意识及实践能力,适应国家“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下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要求。
二、用创新思维引导设计素描的创新实践教学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创新能力是设计素描的灵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衡量艺术设计人才素质最重要的条件。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的先导,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素描基础不是一种公式,没有任何一种形式的基础是万能的,关键看它教学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有利于培养人才,一成不变的对基础的要求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这就是说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对基础的界定标准应该是多元的,不是一种模式、一个面孔。比如:客观再现物象的准确性、技能性是基础;将立体形态转换成平面的线描表现是基础;把人物特征和表情加以夸张表现也是基础;将自然形态概括为抽象形态同样能反映出基础水平。对素描基础测试的标准应该是弹性的、多元的,不应该以一种统一的框架衡量所有的学生,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处理画面,立体的、平面的、具象的、抽象的、表现的、黑白的、色彩的、肌理的等。尤其是在课题设计和教学方法探索上要勇于创新尝试,避免老师大包大揽,让学生在动手作画前,每个人都有各自事先准备好感兴趣的表现题材,引发其创造的愿望。并可通过运用多种媒介来发展创造技能。如用笔作画外,还可鼓励学生用吹、拓、撕、塑、吸附、泼洒、拼贴以及计算机等手段进行创作,使新观念在与新技术和媒介材料的相互碰撞中产生新思想,来解决设计的形式问题(诸如形体、色彩、明暗、点线面等)。艺术基础教育现在讲柔性化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强调模糊性(画种的模糊、专业界线的模糊、表现形式的模糊),有利于拓宽学生对现代意义上的基础的理解,取得多元化交叉的发展空间。用创新思维探索素描造型的各种可能性,用浓厚的好奇心认知形态世界、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意义胜过了单张作业的完整性。不同表现方法的训练都强化这种深度的视觉经验,并最终形成有素养的直觉判断。完成作业的整个过程应保持开放性、实验性,以便探索艺术设计的思维、语言、逻辑和形式,并从视觉的认知形态过渡到心理的感受形象,最后完成审美的造型表现,从而将物象与精神性的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
三、通过专题训练培养以创新为目的的物象重构和意象表现能力
设计素描是以表达创意意图为目的,以设计创新为核心,以创造性思维方式作研究,理解并赋予联想,是拓展视觉经验的过程,也是引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的过程,从而实现基础教学到设计创新的思维转变。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创的、高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聚合和汇拢,从而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东西。主要包含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想象性思维、联想性思维。心理学研究证明,发散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相对性等特征,是一种辐射性的、扩散性的思维方式,是创造力的主要构成因素。它是通过一个问题主线或是一种情感主体进行放射性的思考,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的扩散性思维方式。无论是扩散性的思维方式还是聚合式的思维方式都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素描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锻炼学生这两种思维方式,才能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进行相应的专题训练。例如,“物象的解构与重构”“思维逻辑变异”“比例逆反”“材质变异”等专题训练。对“自然物象的解构与重构”,是设计素描教学中进行思维扩展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结构分析、单元提练、形态分割等方式,研究内部、外部结构与形态的丰富性,从而获得形态分析的方法与经验,探寻形态基础单元结构的构造原理,重新感受自然存在的丰厚之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对形式要素的感悟与提练能力,最后达到对纯粹形态的图示语言的主动创造。例如,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从外部到内部的研究(如大蒜的剖析)、形态单元分析(如花瓣的分析)、微观图形分析(显微镜下的形态)与宏观景象的对比等,将分解的形态、单元形态之间的关系、肌理的提取、色彩等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将局部分析与整体把握结合起来,形态内在层面所隐含的各种形式要素将成为观察、解析、表现的要点。最后利用解析的`结果以透叠、交错、切割、局部放大或缩小等手法,借用分析的色彩和肌理的语言发展成一张或系列变化习作,或将积累的形态单元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从而寻求画面里可能的有造型意义的抽象形态,重新架构起当代设计的形态基础。这种从自然的立体形态到结构形态的平面元素,再到重新创造的、反映意象思维的立体形态的表现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表达过程,因此,意象表现也是设计素描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
四、构建适应创新观念的素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设计艺术是运用美学原理,参与人类物资生产和精神生活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传统的素描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随课程性质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课程名称也作相应调整。目前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名称是造型基础或设计素描,而设计素描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而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生产,再复制,也不是通过对现存对象的描绘去作意识形态的反映。正是这种属性决定了设计基础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和敢于创新、敢于想象的综合素质能力。首先,我们的素描练习表达的对象是直观形态,也就是看着对象写生,虽具有“画准、画立体、有技术”的特点,却往往会使学生的作品缺乏艺术表现力和创新精神。使思维徘徊在对自然形象的个体描绘上,会造成思维的凝固,同时也限制学生认识这种物象之外诸多构成形式的可能性,也就阻碍了学生发现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而也就造成了学生一旦脱离了具体的实物也就困难重重。设计师他注重的不应该是直观形态,而是虚拟形态,如果只会模仿,还要设计师干吗?设计素描教学创新绝不是满足将绘画当作客观世界的复制,设计素描教学创新的实质是将设计素描视作一种发现行为,积极探索形式,将素描基础视作创造性思维的媒介,在任何时候,都要将基础看做是人的精神所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强化“变”与“创新”意识,充分发挥视觉的能动性,将基础设定为创新能力的储备。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办法是构建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体验式”“讨论探索式”“实践发现式”等适应创新观念的素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氛围,从而在教学中构建对学生良好健全的独立人格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其次,作为专业素描教学,还必须准确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含文化特征、美学特征、技术特征、经济特征、管理特征等。设计学科的素描教学应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区别进行。以某一学科的造型训练内容统一给另外不同的学科,这是不科学的。这样势必会造成“打基础”与“搞设计”之间存在一个界线,使两者之间缺少联系。毕竟产品设计、环艺设计、装潢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内含各不相同,因此特定的艺术学科的基础素描教学应选择或调整相应的基础训练内容与方法,在训练中有一定的侧重点。并与之相适应,逐渐形成设计素描教学的整体化、系统化。改变重技能轻理论的思路,强化文化艺术理论修养的学习,艺术设计是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的,设计若离开文化的支撑则如同无源之水。文化不可能是通过临摹和借鉴就能表现出来的,设计是文化这个领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在文化中才能确定其价值,而文化又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伦理等部分。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既要学生关注素描本身的技能要领,还必须把握文化及其传统与设计的重要关系,使之能自如地驾御素描工具表现文化内容,同时也激发学生对物象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设计素描教学任务与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造型创意表达能力,增强其设计素质和审美素养的需要,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加以取舍,融入设计意识,注重强调诱发想象力与创意能力的素描训练方法。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比单纯的训练他们手头绘画能力、表现效果更为重要。设计素描是要通过理性和严谨的分析,认识形体结构的变化规律,发现他们所具备的审美因素以及实用价值。也就是通过素描形式,认识自然,从中发现设计因素,是主动性的思维训练,从而让素描走向设计。
五、结语
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以及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跨界整合将颠覆制造业的原有知识结构,这要求艺术设计的教学,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构建与“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对人才需求相配套的基础教学体系,全面地规划设计,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的课程体系都要围绕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心目标,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掘课程资源,认真设计切实可行的路径方案,否则所培养的人才将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从根本上认识设计素描教学的内涵,应该是通过素描认识自然、发现设计、走向创新。以设计创新为核心,以创造性思维方式作研究,拓展思维空间的过程,从而实现基础教学到设计创新的思维转变,引发学生的创造力、让设计素描教育在真正意义上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才能符合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改革路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62-164.
[2]张可永.创新观念下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J].东华大学学报(4):343-346.
8.设计素描教学大纲72课时动画 篇八
第四课
汇报展示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汇报展示提高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展示交流体会寻找、探索的乐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重点、难点:
学生走进动画的天地,从中会体会到寻找、探索的乐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教师:评价表
学生:汇报资料
活动过程:
一、回顾引入
播放前期学生活动的图片,让学生回顾前期都进行了那些活动?活动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事情?谈谈活动体会。
二、汇报展示
1.老师:我们四个小组分别进行了:你喜欢动画片吗?每天收看动画片的时间为?演一演大家喜欢的动画片?这四个方面的研究。下面按组的顺序依次进行展示。
第一二小组展示:你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什么风格的动画?(研究报告)
1.小组汇报;
我们小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对中高年级约60多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这是我们的问卷(投影仪展示)从中发现有90%的同学喜欢动画片,从中可见动画片是深受同学喜欢的。在学生喜欢的歌曲中数《熊出没》最受欢迎,有将近
%的同学喜欢。
2.师:真不错,我想采访一下你们小组,你们的问卷是如何统计出来的呢?
生:我们是小组合作一条一条统计出来的,遇到不懂的就问老师。
师:你们小组合作得很好,不耻下问的精神更值得发扬。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只要敢于问、勤于问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点评:
展示调查报告。综合实践成果汇报形式是多样的。通过调查问卷,形成调查结论,以报告的形式告知大家是必要的,是有一定说服力的,用数据说明同学们喜欢动画片等,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精神与态度,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方式之一。
第二小组派代表汇报:每天收看动画片的时间为多长?
1.师:每天收看动画片的时间为多长?看动画片会不会耽误学习呢?同学们有没有去想过这个问题呢?我们有一个小组去研究过,是哪个小组呢?
2.学生汇报:我们小组针对小学生每天看多长时间的动画片、会不会耽误学习等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别对低、中、高年级约10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每周看动画的时间随着年龄的不同呈现不同的趋势,中低年级一般在3个小时到6个小时,而高年级基本上在5个小时,有的甚至10个小时以上。其中认为会影响学习的占
44%,他们的理由是:影响视力;耽误学习;思想不健康的还会影响身心发展;认为完全不会影响的占52.4%,他们的理由是:只要不看过量,不但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调节情绪。
3.师:看动画片到底会不会影响学习呢?如果像下面这位同学这样看动画片,那就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4.小品表演(某学生因沉溺于看动画片,常上课迟到,且上课无精打采。被老师知道后,受到老师的批评。该同学认识到沉溺观看动画的危害,明白了学习与观看动画的关系。)
5.师:同学们看完后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看动画要把握时间。
生2:要在作业做完了才能看。
生3:且每天看动画片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在半个小时就足够了。
„„
第三小组派代表汇报:表演喜欢的动画片?
1.表演动画片。
(学生自编自演《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一段)
2.表演动画片。
(学生自编自演《熊出没》中的一段。)
三、评价。
填写评价表
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写什么?对同学的评价也好,谈收获也好。
2.写一篇活动总结。
关于小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最近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是《动画乐翻天》,想要了解您对于动画片的看法及相关信息,您所填的信息仅供研究使用。希望您认真填写,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
()
A.男
B.女
2.您上哪个年级
()
A.一二年级
B.三四年级
C.五六年级
3.您喜欢看动画片吗?
()
A.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
4.喜欢什么风格的动画?【可多选】
()
A.欧美风格(如:猫和老鼠、加菲猫、海底总动员、怪物史莱克等)
B.日韩风格(如:机器猫、聪明的一休、龙猫、倒霉熊、名侦探柯南等)
C.传统风格(如: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葫芦兄弟、宝莲灯等)
D.都喜欢
5.您经常看的动画片是哪种类型?
()
A.知识类
B.推理类
C.搞笑类
D.体育类
E.武打类
F.其他
6.您看过的最棒的动画片是哪一部?
7.您为什么喜欢这部动画片?【可多选】
()
A.故事情节很令人兴奋或感动
B.角色造型可爱,招人喜欢
C.希望自己也能像动画中的角色一样
D.没有理由,就是喜欢
E.其他
8.您一般什么时间观看动画片?
()
A.一回家就开电视看动画片
B.吃完晚饭休息的时候
C.只要是有空余时间,就会看动画
D.周末看动画
9.请问你每天收看动画片的时间为
()
A.半小时
B.一小时
C.一个半小时
D.两个小时以上
9.《故乡》课时教学设计 篇九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2.作了解性阅读,理清全文脉。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二)整体感知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日趋衰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他思想家的敏锐感觉,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在他许多的以农民、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进行了形象地剖析、透视。《故乡》一文,认闰土、杨二嫂十年的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索、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1)听录音朗读一遍,思考本文的线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2)学生讨论后,对上三者明确。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指一名同学朗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
“我”渐近故乡时的心情怎样?
明确:漂泊的艰辛,思乡的深切,返乡的激动。
(2)渐近故乡时,“我”见到的故乡的景象如何?这时“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景象是“萧索”心情是“悲凉”。
(3)小结景物描写的作用:
勾画了一幅萧条、荒寂的现实的故乡冬景图,初步表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状况,为闰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闰土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凉心情。
(4)见到故乡冬景图后,“我”的感受怎样?用文中话回答。
明确:“啊!„„好得多了。”
(5)怎样理解“啊!„„好得多了。”
明确:写出了现实与记忆中的故乡的反差之大,饱含着对故乡竟然如此的惊异之情。
4.分析第二部分
(1)“我”记忆中的故乡怎样?文章第31节说“似乎看到了我美丽的故乡了。”记忆中的故乡到底美丽在何处呢?
提示:景、事、人。
(2)分析景点:
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少年闰土月夜刺猹图)
景物:天空、圆月、西瓜、沙地。
色彩:深蓝、金黄、碧绿。
景象特点: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
上一段说:“没有一些活气”,那么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岁”“银圈”“捏”“刺”,又给人什么感觉呢?(充满生气和活力)
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作者用这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3)分析少年闰土(事、人)
“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的肖像怎样?(“紫色”“圆”“小”“明晃晃”可见少年闰土健康可爱。)
“我”回义了少年闰土哪几件事情?可见他是个什么样的农村少年? 明确:教“我”雪地捕鸟—活泼多知。
邀“我”着瓜刺猹一朴素,热情勇敢,多知。
告诉“我”贝壳,跳鱼儿—见多识广。
哭着不肯分离,互赠礼物—友谊深厚、纯真。
作者怎样更好地突出闰土说话滔滔不绝的?
明确:用了许多省略号。
(4)小结:故乡到底“美丽”在哪里?
明确:美在有许多新鲜景,美在有许多新鲜事,更美在有心里装着无尽希奇事,有着深厚、纯真友谊的童年伙伴。总之,美在儿时的记忆中。
(四)总结、扩展
全文按“我”“回故乡一在故乡一离故乡”的活动为线索,记叙“我”的所见、所闻、所惑。本节课所学内容,除了初步展示现实故乡的萧条外,多在回忆,突出了记忆中故乡的美。在对比中,写出了反差之大,反映了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现实。
(五)布置作业
1.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2.预习下文,思考杨二嫂的及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
(六)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分析闰土,杨二嫂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二十年前少年闰土的形象,本节课我们将见到二十年后的闰土,在对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及杨二嫂的变化的分析中,努力探究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及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预习:
(1)二十年前后故乡的景象有哪些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中,又重点以写谁为主?
2.分析中年闰土
(1)少年好友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肖像变化:
“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问:中年闰土的脸色为什么会变得“灰黄”?“很深的皱纹”和“松树皮似的手”说明了什么?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松树皮”似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结果。)
问:59节中“终于”一词,体现了闰土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明确:重逢的喜悦—想要叙旧、畅谈—想到自己的现状、凄凉—自卑自贱—终于恭敬地称“我”老爷。
称呼的变化:
问:“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闰土心目中两人之间的什么变化?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
问:“厚障壁”比喻什么?
明确: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语言变化
问:中年闰土的话中也有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显示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神态变化
问:神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怕羞”“高兴”天真活泼—“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问:“石像”这个比喻说明闰土的精神状态起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问: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用文中话回答,并理解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意思的巨大作用。
明确:“多子„„木偶人。”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问:闰土为什么要拣“香炉”和“烛台”?
明确:把未来寄托神佛。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2)小结: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分析杨二嫂形象:
(1)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日肖像: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体现性格波悍、放肆、尖刻
语言、行动:尖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讨东西、造谣,“塞手套”—体现性格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昔日“豆腐西施”,终日坐着—体现性格安分守己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的另一个侧面。
(2)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用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扬二嫂的善良、朴实。
作用二,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
4.见到故乡的景和人发生如此变化后,“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由下文“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可见“我”对故乡巨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十分失望的。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闰土是解放前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勤劳、善良、忠厚,但因长期遭受经济的压迫和思想上的愚弄,他被那个社会折磨得像个木偶人。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对老一代农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关心和同情。杨二嫂是一个城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是一个既遭受压迫、侮辱,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被扭曲了的人物形象。从她身上,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她的种种恶习是持否定态度的。
文中,作者着力写两个人的今昔变化,通过对比,深刻地揭示出两个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并揭示出小说的主题。
(六)板书设计(略)
第三课时
(一)分析课文第77~78节,理解作者的希望,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1.提一生朗读77~78节,其他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1)渐离故乡时,“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师生议论后明确;先是气闷、悲哀,然后寄希望于下一代,继而害怕希望得不到实现,最后又振奋起来。
(2)“我为什么”感到气闷?“高墙”比喻什么?
明确:“高墙”是比喻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人们精神上的“厚障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儿童时亲密的伙伴闰土与“我”隔膜了,杨二嫂对“我”不了解,也隔膜了,所以“我”四面像竖起了“高墙”,所以气闷。
(3)“我”为什么感到“悲哀”?“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师生讨论后明确:
“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我”所以感到“悲哀”。
三个“辛苦”在“辛苦展转”中的意思为奔波劳碌,在“辛苦麻木”中意思为“辛勤、劳苦,”在“辛苦恣睢”中意为“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4)“我”希望下一代怎样?不希望下一代怎样?
(5)“我”为什么寄希望于下一代?
明确:一方面,“我”对自己这一代的社会表示否定,另一方面又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所以只有寄希望于下一代了。
(6)“我”想到希望,为什么“害怕”?
明确:想到希望,就想到希望的实现,如此凄惨的故乡现实,又使我觉得希望实现的渺茫,所以“害怕”。
(7)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的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我”对新生活的希望念念不忘,但又没有找到实现新生活的道路,所以说和闰土一样是对偶像的崇拜,而且“茫远”。
(8)划出文中表明“我”充满希望,精神振奋的语句,并理解其含义。明确:语句即最后一节。特别是“我想:希望„„成了路。”
含义:希望的有无取决定于人是否努力,光有希望而不努力奋斗,希望就不会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努力奋斗、实践,希望就可能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无”。全句强调了要为新生活的到来而努力奋斗。以路为喻,形象,且富含哲理,深化了主题,给人以信心和鼓舞。
(9)“我”是一个有怎样性格的形象?明确“我”不等于作者自己。明确:“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文中对“我”的形象刻画,着重运用心理描写。“我”为寻找新的生活,过着辛苦展转的生活,看到故乡惨淡的情景,“我”感到悲哀,失望,但又不甘心故乡坏下去,为故乡的远景构制着蓝图,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二)结合全文,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笔下的闰土,杨二嫂形象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师生讨论后明确:
闰土是旧中国尚未觉醒的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作者满怀深情地刻画他,写他的种种不幸,正是在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的社会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作者深刻地揭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改变农民命运,必须改变整个腐朽的社会制度。
杨二嫂是个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通过这一形象,人们可以看到随着农村经济的破产,小市民阶层也日益贫困化的现实。
2.作者对闰土,对杨二嫂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对闰土,作者寄予的是深切的同情,而对杨二嫂,作者对她身上的种种自私和恶习是取批判态度的,但对她的处境也是同情的。
(四)总结、扩展
1.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一在故乡一离故乡”的顺序安排情节,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巨大变化,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动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写作中,通过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3.刻画形象,采用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及对比的方法,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了主题。
(五)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法,以“家乡”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课外练笔。
10.Flash动画教案两课时大全 篇十
信息技术课中的Flash动画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但一直以来也是学生觉得难学的内容。笔者让学生把Flash动画制作与拍摄电影的工序相比较来进行学习,学习效果比以前好多了。制作Flash作品,就像拍摄电影一样,首先要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是Flash动画的“导演”,这个“导演”同样拥有像拍摄电影那样所拥有的三个必备条件:演员、舞台和影片录放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开始要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基本制作技巧,如:直线动画、路径动画等等。然后,引导学生去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技巧,使动画变得更加形象。另外,在时间轴上创作Flash动画的思路是多渠道的,并且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也是多样化的,让学生尽情地在时间轴上发挥他们的想像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学习目标与任务
1.掌握动画制作的概念、术语,熟悉软件操作界面、工具、菜单及设置面板等;
2.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过程。学习过程
一、引入
列举网页和教学中的典型动画,明确学习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二、简单介绍动画文件的格式和常见多媒体文件播放器
三、认识Flash MX
1.Flash MX的操作界面
2.认识时间轴窗口,借此讲解动画原理,并注意传统动画与电脑动画的比较,培养学员对信息技术的情感。
3.熟悉Flash的场景编辑区
4.初步掌握图形操作工具
5.演示简单动画的制作,让学员了解动画制作的大概过程,并让学员觉得经过自己努力后是可以掌握的,能到学员的共鸣。
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进一步熟悉图形工具的使用。
2.探究“一条直线由中间向两边延伸”的动画制作方法。
3.总结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教学后记:
Flash作为一种网页制作软件,严格地说它又是一种动画(电影)编辑软件,实际上它是制作出一种后缀名为.swf的动画,这是一种交互式矢量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矢量动画插件。
制作Flash动画之补间动画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动画的制作原理
2.了解工具箱里工具的使用,掌握工具箱中的常用工具。
3.体验使用flash创作运动补间动画的过程,完成自己第一个动画作品。过程与方法:
通过作品欣赏和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完成任务。在完成两个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工具箱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运动补间动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信息技术的热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情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学会对身边的人感恩,热爱自己的父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动画才能;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使用工具箱中的椭圆,颜料桶工具,任意变形工具来制作简单元件。2.合理运用flash的补间动画设计简单对象动画过程的制作方法。难点:在移动过程中实现元件的变向移动。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flash动画作品《family公益广告》
2、问:大家欣赏的这个视频,好看吗?反映了一个什么主题呢?
3、这个动画是用什么软件来做成的?
二、讲授新课
1.播放示例——跳动的小球
问:大家想一下,我们要完成这颗跳动的心需要几步呢? 展示课件中两个任务: 任务一:画一个小球。任务二:让小球跳动起。
生:先画一个球,然后再让小球跳动起来。完成任务一:制作元件-小球
教师示范制作过程,介绍各种工具的使用。
完成任务二:让球掉下来(学习运动补间动画的制作)2.学生探究:让球弹起来,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制作元件。请一学生讲解演示
学生通过对任务
一、任务二,完成了自己第一个动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对完成后面的探究,充满了信心。
三、小结
动画的三个步骤:
1.设置一个起始关键帧; 2.设置一个终止关键帧; 3.创建补间动画
【设计素描教学大纲72课时动画】推荐阅读:
设计素描教学案例07-20
设计素描教学计划09-06
素描 鸡蛋的教学设计06-09
素描及设计素描教案08-29
论设计素描教学中学生创造性的培养09-09
设计素描课程介绍06-27
素描高级教学10-20
素描课程教学计划08-15
动画专业中Flash动画设计的教学探讨10-03
素描知识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