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2024-10-19

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共8篇)

1.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篇一

放大族缘优势引带村民走出国门“赚洋钱”

我们**村是鲜汉两族聚居村,有4个自然屯,其中鲜族屯3个。全村共306户、1316人,其中劳动力680人,有耕地7600亩。近年来,在县乡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们**村充分挖掘鲜族村的亲缘、族缘优势,积极组织村民向外大搞劳务输出,特别是跨国输出。目前,全村共输出劳务440人,占全村人口的34%,其中向韩、日等国家输出197人,年劳务总收入可达800万元以上。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能人领着走,跨出国门口。通过能人引带,使我们**村劳务输出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跨国输出总量快速增长。早在2003年,本村的*****,还有几个思想活跃的鲜族村民,就通过亲属联系,尝试着到韩国打工。起初,村干部也没往心里去,有的村民还议论纷纭,抱着观望的态度。两年下来,出去的都发了,看着买回来的各种高档家用电器,村民们眼热心跳,在村里引起了很大震动,他们也成了村民心目中的大能人。从此,村民的心开始动了,特别是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听了国外见闻和致富经历,纷纷寻找门路往出走。实践已经证明,外出打工是条富路,那么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出去呢?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能人带出去。因此,我们鼓励有外出经验的村民,带着大家一起走出去赚钱。村民**必经过多方联系,先后带出30多名村民到马来西亚打工。村民***在日本打工6年,回国后到上海做起了服装生意,不但购买100多万元的商品楼,还带出5名村民到上海做买卖。通过劳务输出,我村存款超过百万的村民有近20户。现在,我们村有123户、近380人,举家搬迁在国外定居或打工。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第二,干部作示范,带着村民干。去年县里出台政策,鼓励乡村干部带领农民外出打工。我们按照县里的要求,把那些想出去、没门路,又不敢出去的村民作为重点,帮助他们联系活源,寻找门路,有的还由村干部直接带领。对带领农民外出打工的村干部,我们除按县里要求保留其职务和工资外,村里还出台了更优惠的政策。今年3月,我们村党支部副书记***带领11人到阿联酋从事空调安装,月薪都在4000元以上,我们村两委经过研究,如果能再带过去10人,月薪都保证4000元以上,***2.5万元的出国费用就由村里报销。目前,这10名农民正在办理手续,近期即可出去。我们不但干部带头,还鼓励干部亲属先走出一步,干给村民看。2005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儿子、女儿、女婿都分别到韩国打工,每年都能收入5-10万元。

第三,收入不断涨,服务作保障。通过劳务输出的拉动,我们大兴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而且收益不断增加,总量日益扩张,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力的服务作保障。一是帮助解决出国资金。对出国资金有困难的村民,我们采取贷款担保、垫付资金等形式,保证他们能够顺利走出去。今年3月末和村党支部副书记**一起前往阿联酋打工的两名村民就因经济情况拿不起出国费用,村领导在了解情况后,村支书***亲自为其联系担保贷款5万元,使他们都顺利走出了国门。今年初以来,村干部已为近10位村民联系、担保、办理了贷款。二是协调办理有关证照。为了缩短出国证照办理周期,我们在县劳转办和镇里的支持下,积极与公安局、外事办等部门沟通和联系,协调办理出国手续和证照,保证村民早出去、早挣钱。三是全力搞好生活服务。村民外出打工流转土地,村委会全程代理。一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我们村支部和村委会组织党员及干部对他们进行帮扶,帮助他们购买各种生产资料;对无力种的土地统一竞价发包,并要求转包者要每年把作物秸秆送到老人家里做烧柴,并提供300斤口粮;出现老人生病、孩子上学等生活难题,村里积极出面帮助协调解决。

2.脱贫攻坚典型经验材料2020 篇二

xx县20xx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xx年以来累计建档立卡x个村x 户 x 人。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举措命中靶心、见到实效。到 20xx 年底,贫困发生率由 20xx 年的 x%降至 x%。

一、聚焦五大攻坚体系

一是攻坚统筹有力。实行脱贫攻坚双组长制,建立 x 个由县领导任团长的扶贫工作团,x 个行业部门分线作战,x 个乡镇分块作战,实行帮乡、包村、帮户,一包到底。二是精准帮扶有力。组建 x 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x 个帮扶单位 x 名帮扶责任人倾情帮扶,落实网格化、捆绑式责任体系。三是资金整合有力。统筹整合各类资金 x 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实现一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四是社会扶贫有力。积极衔接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xx、x 集团、xx 区结对帮扶,争取帮扶资金 x 万元。五是督促考核有力。组建 x 个督察组、x 个暗访组,一月一督查,两月一排名,出台激励问责办法,脱贫攻坚一线提拔x人,重用x人,处分x人。

二、聚焦六个攻坚重点

一是精准识别对象。严格按照精准识别标准和程序,识别临界对象x户x人,新增贫困对象x 户 x 人,清理四类人员 x 户 x 人。二是改善基础条件。立足解决八难、实现八有,累计新建(改扩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x个,标准化卫生室x个,文化室、广播站实现全覆盖,累计完成道路硬化x公里,人行便道x公里,新建集中供水工程x处,实施分散式供水工程x处。三是推动产业覆盖。立足4+3+X产业布局,因地因户订制特色脱贫产业菜单,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覆盖贫困户x万人。四是落实到户政策。对照x系列精准扶贫政策,教育资助x万人次,健康扶贫坚持医生一对一签约服务,实施住房改造x户,高山生态扶贫搬迁x万人,安全饮水户户通新增x万户,四合一政策兜底x人。五是从严监管资金。聘请 x 家中介机构,全面清理扶贫资金、项目,建立扶贫项目廉政责任书,落实村级扶贫义务监督员,确保用好每一笔资金。六是党建引领扶贫。坚持一网覆盖、一户一策、一人不漏、一包到底,调整村级班子x人,转化x个后进村党组织,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打造 x 个脱贫攻坚模范村。

三、聚焦七项创新探索

一是金融扶贫撬动产业兴。推出两免一贴 5 万元以下小额信贷,成功放款 x户,放款金额 x 亿,放款额度居全市第一。二是电商扶贫激活新业态。x 个贫困村建立电商服务站,为全国网络扶贫示范县、电商脱贫样板县,带动 x 万户贫困户增收。三是集中供养释放劳动力。建成 3 个集中供养中心,供养贫困户家庭失能人员x人次,累计释放劳动力x余人。四是健康扶贫让就医便利化。构建健康扶贫五张网,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实行报账一站式结算,建卡贫困患者平均自付 x%。五是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x 个行政村每村补助 x 万元发展集体经济产业,x%以上集体收入用于贫困户和深度贫困户分红。六是统筹镇村发展均衡化。识别 1 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平安乡、x 个县级深度贫困乡镇、x 个县级深度贫困村,对 x 个非贫困村每村安排 x 万元,推动均衡发展。七是强化扶贫扶志扶智三结合。深度挖掘自立自强、脱贫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x 余名贫困户主动提出脱贫申请,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全面激发。

四、聚焦八个到户到人

一是干部到户、见面到人。帮扶团长、帮扶单位负责人、帮扶责任人每月到乡镇不少于 x 天,驻乡、驻村工作队全脱钩、全脱产、全天候、全身心帮乡扶贫,做到家家到、户户清,走访覆盖所有人。二是工作到户、政策到人。对照 1+18 和

1+3 政策体系,查漏补缺两不愁三保障,做到一户一策、一人一法。三是产业到户、收入到人。围绕一达标,引导每户贫困户培育形成 XXX 个增收产业,掌握 XXX个增收技能,确保长效收入精准到人。四是问题到户、解决到人。重点关注深度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残疾户、临界户等困难群体,走访排查问题、收集问题,建立三级问题处理体系,解决反馈到人。五是挂牌到户、信息到人。对未脱贫户、脱贫户、稳定脱贫户建立人口信息户情档案,分成红黄蓝三类,挂牌明确,全面排查杜绝漏评、错退。六是环境到户、文明到人。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开展清洁家园、和谐邻里活动,变脏乱差为洁净美。七是满意到户、引导到人。坚持工作落实是前提,关系融洽是基础,教育引导是重点,解决问题是关键,教育引导上访户、缠访户、有怨气户、不感恩户,提升群众满意度。八是效果到户、佐证到人。围绕户脱贫、村销号、县摘帽,全面开展脱贫效果回头看,收集佐证资料,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帮到最关键处。

xx为全面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创新XXX余万元金融扶贫小额贷款产品,为x户贫困户发放贷款 x 亿元,探索创新增收模式,拓宽衍生增收渠道,在一村一品全面形成的基础上,贷款贫困户 x%实现自主创业,x%与企业、大户进行利益联结,户户都有 XXX 个增收产业,实现脱贫有保障、致富有门道,探索出一条贫困户贷款发展产业与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深度融合的脱贫致富路径。

一、创新工作方式,推进贷款落地

一是政银联动能贷。按照有尝使用、安全收回、个人自愿、发展产业的原则,县政府携手农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研究出台金融扶贫贷款政策,实行政府、银行风险共担,为有意愿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提供两免一贴(免担保、免抵押、政府贴息)x 万元金融扶贫贷款,贷款期限为 13 年,贷款还清后,银行根据贫困户产业发

展实效,征求贫困户的意愿后,可以续贷。

二是调查摸底愿贷。组建x个金融扶贫调查管理团队,组织x名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长,x 名村支两委负责人,x 名帮扶责任人,全部深入到村到户进行实地调查,全面了解贫困户贷款需求及意愿,全程负责金融扶贫贷款的入户宣传、入户调查、项目规划和项目实施。编制《小额信贷十心》顺口溜,讲述身边的金融扶贫贷款故事,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贫困户从不愿贷款创业向贷款意愿强烈转变。

三是简化流程快贷。过去贫困户贷款需要房产抵押、担保手续,且手续繁琐,贷款到户至少 x 个工作日以上。针对贫困户贷款不方便、影响项目实施进度的问题,将贷款服务送上贫困户的家门口,由各帮扶责任人、银行工作人员深入贫困户家中办理,帮扶责任人成为信贷员,切实减少了贫困户往返多次跑贷款手续。从收集并签署相关贷款资料,贫困户只需单一登记、由调查团队指导填写三表一合同,足不出户实现 x 个工作日之内贷款到户。

二、建立管控机制,保障风险归零

一是产业发展有保障。各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布局,与贫困户共同规划产业发展项目,因村因户施策,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累计召开院坝会、家庭会等 x 万场次。采用分片轮训、现场培训、因户实训等方式为贫困户提供种养技术,落实帮扶责任人邀请种养能手到户指导,每月 2 次到户跟踪项目推进情况。保险公司为贫困户购买种植养殖保险和受益保险,将保险费用控制在保额的 x%,财政补贴 x%保费,确保贫困户贷款后有产业、有收益、有保障、能致富。

二是责任捆绑有保障。为确保贫困户的贷款资金全部用于发展产业,由帮扶责任人配合贷款银行对贷款资金的使用合规性进行监督,按季度填写《建卡贫困户

精准扶贫小额贷款项目跟踪表》。捆绑帮扶责任人承担贷款推荐风险,对 3 万元以内的贷款承担额 1%赔偿金;贷款金额在 3 万元以上的,超过 3 万元的部分,帮扶责任人承担贷款金额 5%的推荐风险金,对于扎实帮助谋划产业、指导产业、监督管理的予以尽职免责。从抽样的 x 户贷款贫困户调查满意度看,对帮扶责任人的满意度达 XX%。

三是信用体系有保障。推进信用示范村和信用示范户创建,对产业发展好、征信好的贫困户实施梯度增信,逐年上浮 XX%授信额度;对没有出现 1 户信贷失信的村,给予 50XXX 余万元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奖励;对违约不按时还款的村整体下调贷款额度,对失信贫困户家庭成员进行捆绑诚信惩戒,确保信用还款。每年通过评选 3000 户信用示范户、XXX 个信用示范村,提高整体信用意识,有效降低信贷资金风险。通过承贷银行催收、帮扶责任人督促等方式,对贷款利息采取先缴后补,全年收回利息 x 万元,实现了利息回收 XX%,县财政全额兑现了利息补贴。

三、拓展增收模式,促进产业贷动

一是推广金融扶贫+骨干产业+贫困户模式。指导贷款贫困户围绕 4+3+X 特色产业选择产业项目,其中 x 户发展脐橙等四大主导产业,1078 户发展高山蔬菜、中山油橄榄、低山脐橙等三大优势产业,x 户发展小水果等特色产业,户均年增收可达5XXX元以上。如x乡利用高山特有的地理环境,在全乡推广以x、x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覆盖率已达 XX%。

二是推出金融扶贫+创新项目+贫困户模式。引导x户贷款贫困户加入x个电商合作社,通过发放种苗、保底回购、线上销售的方式,带动户均年增收 1 万元;立足白帝城瞿塘峡和天坑地缝两大景区,引导 x 户贷款贫困户发展农家乐,连线网上村庄,实现产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带动户均年增收 x 万元。

三是推行金融扶贫+到户产业+主导示范产业模式。将贫困户贷款产业规划与

本土现有主导产业相结合,让贫困户增收有保障。深度贫困村平安乡带动 x 户贫困户发展豆腐柴 x 亩、牡丹 x 亩、中药材 x 亩,实现户均年增收 x 元。

四是创新金融扶贫+贫困户带动贫困户模式。动员先富裕的贫困户带动其他贫困户共同发展。x 村贫困户刘学练贷款 5 万元开办农家乐,2 个月创收 x 万余元。为扩大经营规模,引导吸纳 2 户贫困户贷款 XXX 余万元入股,每年给予股金 x%的保底分红,旺季优先用工和优先购买其农特产品,带动每户年增收 1 万元。龙桥乡通过此模式,带动 x 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 x 元。

五是引导金融扶贫+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模式。乡镇引导本地集体经济收纳贷款贫困户参股,入股贷款户可获得无偿技术培训、销售渠道、年底分红等。冯坪乡百福村全面整合XXX余万元金融扶贫资金、政府x万元奖扶资金和x万元集体经济资金,共发展 x 亩贝母,让 x 户贫困户可享政府投入部分 x%的保底分红,实现户均年增收x元以上。其中x户金融扶贫贷款户可另享金融扶贫资金投入部分的保底分红,实现户均年增收 x 元。

近年来,xx 县借电商促扶贫、互联网减贫的东风,让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力,走出了一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天吃空气的新路。作为全国网络扶贫试点县、电商扶贫样板县,20xx 年电商交易额突破 x亿元。

破中求立:一根网线破冰,农村电商消除瓶颈,点燃群众发展致富的希望

xx 资源富集,但群众生活却不富裕,农村电商为我们绿色发展、脱贫致富注入新动力。一是拥有丰富的农特产品。目前,我县布局 4+3+X 特色产业,发展 x万亩脐橙、XXX余万亩油橄榄、XXX余万亩蔬菜、XXX余万亩蚕桑、XXX余万亩中药材、XXX 余万亩小水果,着力打造一人一亩高效田、一户一个标准园。二是面临

产品销售的困惑。我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交通基础设施差,物流成本高,信息闭塞,农产品难以形成商品,小产品难以对接大市场,农产品销售困难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必须另辟蹊径。三是互联网带来的希望。2014年起,中央对农村电商进行部署,20xx 年印发了《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我们积极与阿里巴巴集团对接,推进农村淘宝千县万村工程,搭上阿里巴巴这艘飞驰的巨轮,从容走上农村电商之路,给农民带来了致富希望,给农业带来转型希望,给农村带来了振兴希望。

立中求变:一艘快船起航,农村电商异军突起,实现从无到有渐优的蝶变

我们借助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村淘,突破信息和物流瓶颈,农村电商塑造了 xx发展新形象。一是创下了 xx 速度。与阿里巴巴合作,从初次接洽到开业,仅两个月时间,完成 x 个村淘选点、合伙人招募培训、特色馆布展等工作,这个速度被阿里巴巴誉为 xx 速度。二是树立了 xx 标杆。xx 村淘开业创下四个全国第一:首批开业村点全国最多 x 个;到村物流线路里程全国最长 x 公里,目前已达 x 公里,覆盖全县 x 个村(社区);开业总交易额全国最多 1XXX 余万元;开业单个村点交易额全国第一 x 万元。三是打造了 xx 样板。打造村淘文化样板,引导村淘合伙人做创业开路人、致富带头人、诚实守信人、邻里和谐人,形成独特的村淘文化;打造村淘合伙人样板,将村淘合伙人培育成为村民联系的纽带;打造电商活动样板,成立电商夜校,开办电商沙龙,承办淘宝大学领路人高级研修班第六期,全国各地 30多位县委书记、县长到xx培训。四是提升了xx影响。随着农村淘宝蓬勃发展,xx电商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凤凰网等媒体报道转载 x 余次,其他省、市、县 x 多批次到 xx 学习考察。

变中求为:一种业态兴起,农村电商如火如荼,推动从下行到上行的均衡

我们在做好工业品下行的同时,全力推动农产品上行。一是坚持以大平台带

动大生态。构建 1+4 的电商生态体系,1 即阿里巴巴农村淘宝,4 即引进重庆猪八戒网为服务商,引进杰夫电商为运营商,引进甲骨文科技公司做农产品溯源,引进菜鸟物流黄马甲。二是坚持以大孵化推动大发展。实施免费电商培训 x 余期,培训人次 x 余人,发展电子商务企业 x 家,各类网店 x 余个,淘宝店 C 店达 x 余家、微商突破 x 家。三是坚持以大节会打造大销量。利用双 11 年货节等消费节点,通过聚划算、淘抢购等网销平台,推出网络脐橙节等促销活动,销售高峰期每天销售 xx 脐橙 1 万余单,带动 xx 脐橙价格每斤上扬 x 元,推动腊肉、香肠、蜂蜜等其他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四是坚持以大品牌实现大效益。20xx 年开始,政府每年拿出 x 万元资金,以网店信用体系评分和销量为依据进行奖励,确保网销农产品品质和口碑。xx 脐橙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网络声誉 x 强,品牌价值达 26.3 亿元、位居全国橙类第一名。

为中求进:一个目标体系,农村电商华丽转身,构建大数据智能化的时空

我们立足新的起点,着眼长远发展,着力建设产业强县、质量强县、网络强县和数字 xx、智慧 xx、信用 xx。一是坚持以大数据支撑精准扶贫、社会治理。全力建设大数据中心,构建以户为单元、以机关单位企业为模块、以地理空间为载体的三大数据资源库,搭建政务共享、信息惠民、信用建设、社会治理四大应用平台,以大数据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服务社会广大民生。二是坚持以大网络连通城乡、一体发展。我们以全国网络扶贫试点县创建为契机,融资 XXX 亿元,全面实施网络覆盖工程、农村电商工程、网络扶智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网络公益工程,拆除城乡隔离墙。三是坚持以大平台整合资源、激活要素。加强与阿里巴巴深度合作,力争未来三年,孵化各类网商x家,打造x平方米电商产业园,充分整合网商力量,发挥电商人才的集聚效应。四是坚持以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抢占智高点,加快智能化改造、发展智能产业,推动技

术进步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为彻底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织牢织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网,xx 县出台《健康扶贫实施方案》,全面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在全市率先织牢贫困户医疗保障五张网,实现贫困群众医疗保障全覆盖。

第一张网基本医保网,实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网内对象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2 万人)。20xx 年开始,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提高贫困人员医保报销比例 XX%,降低贫困人员住院报销起付线 XX%。个人年缴费标准为一档x 元,二档 x 元。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公立医疗机构住院,一级医院报销起付线 x元,目录内报销比例 x%;县域内二级公立医院报销起付线 x 元(其他 x 元),目录内报销比例 x%(其他 x%);三级医院起付线 x 元,目录内报销比例 x%。

第二张网大病医保网,实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全覆盖。网内对象为住院总费用(医保目录内)自付部分达到x元(其他x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对象总数根据患者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额度确定。同时,在降低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x%的基础之上,启动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x 万以内自付部分按 XX%的比例报销,x 万元以上自付部分按 x%的比例进行报销。

第三张网救助救济网,实现民政医疗救助救济全覆盖。网内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患肺癌、胃癌等 x 类重特大疾病者。对符合救助患者的自付部分(医保目录内)按不低于 x%比例进行救助。民政扶贫济困医疗基金救助对象为医保目录外医疗费用在 3XXX 元以上分段按 XX%-XX%予以救助,补助对象总数根据患者患病种类和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额度确定。

第四张网商业保险网,实现精准脱贫商业保大病补充险全覆盖。网内对象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2 万人),主要针对住院患者医保目录外自付费用超过5XXX 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由县扶贫办为贫困家庭统一购买 1 份精准脱贫保险。该保险保费 XXX 元/人,其中 XXX 元专项用于大病补充商业保险。达到理赔标准后,按照 XX%-XX%的比例分段实施理赔。该保险理赔业务已于 11 月 1 日实现网上一站式结算,并与全县公立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窗口并轨结算,减少以前由各承保机构进行理赔的多项申报环节,节约群众理赔时间和办事成本。

第五张网专项救助网,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医疗专项资金救助全覆盖。网内对象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 年统筹资金 3XXX 余万元,专项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的医疗救助。贫困患者在县内公立医院住院费用享受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精准脱贫保大病补充商业险、民政医疗、民政扶贫济困基金等报销理赔救助后,再按照医保目录内自付部分 XX%、目录外 XX%的比例在出院时现场救助,患者只需支付自付部分;县外公立医疗机构住院自付部分超过 1XXX 元的贫困患者,患者只需提供规定内的证件,由户籍所在地卫生院代为申报救助事宜,经乡镇初审、县卫计系统两轮核定后,按医保目录内 XX%、目录外 XX%的比例发放救助金到申报单位并进行第三轮最终核定后,打卡发放给贫困患者。

五张网系统一站式结算,实现贫困患者救治费用报账方便快捷。将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确定为贫困患者集中救治定点单位,设置贫困患者综合服务窗口,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并研发县内公立医疗机构一站式费用结算系统,实现五张网一站式结算,减少了贫困患者住院报账来回跑,报销费用更方便快捷。20xx年底,五张网内有x万余人次享受医疗补(救)助x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最后自付 x 万元,平均自付比例仅 x%。

20xx 年 x 月起,针对贫困户中 x%的失能人员家庭,我们对特困家庭的失能人员探索实施集中供养,建成草堂、吐祥、永乐等 3 个困难家庭失能人员养护中心。截至目前,累计入住失能人员453余名,释放劳动力XXX人,推动贫困家庭每年可增收 x 余万元。

一、严格准入,从普遍救济转向精准帮扶

杜绝撒胡椒面式的救济方式,采取集中供养精准帮扶。一是加强制度设计。出台《xx 县贫困家庭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救助办法》,明确集中供养对象为农村五保户、城市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农村建卡贫困户等贫困家庭中的失能人员。同时对申请条件、申报程序、入院管理、档案管理等事宜进行了规范,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二是畅通申请渠道。县民政、残联先从残疾、低保、五保等数据库筛选出准入人员,再通知乡镇(街道)、村(社区)及个人核实、说明情况,按照自愿原则进行申报。同时,对于新的失能人员,由村(社区)、乡镇(街道)逐级上报,由县民政、残联把关,确定是否纳入集中供养范围。三是严格准入程序。对于核准申请的准入人员,由县民政、残联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采取申报、核实、审批、公示四步程序,确保每个申请人员符合条件,经得起检验。

二、规范管理,从生存照管转向专业护理

改变原有分散的家庭照管方式,实现集中式、规范化、专业性护理服务。一是强化日常管理。由县民政局牵头负责管理、聘请专业人员,对福利院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每名人员持证上岗,减少失能人员、护理人员意外。二是制定服务制度。明确集中供养人员饮食、卫生、安全等事宜,安排每名护工人员服务 5-7 名失能人员,每增加 10 名失能人员再增加一名工作人员,保障服务精细化。目前,3 个困难家庭失能人员养护中心配有专业管理、医疗、护理、餐饮等工作

人员 50 余名。三是专业医生定期检查。县卫计委指派全科医生,每周一次对失能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和常见病处理,并为每个人建立健康档案。失能人员在专业的护理照顾下,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如:xx 因生活不能自理,捆绑了两个劳动力在家照顾,镇政府将他安排到福利院集中供养后,又帮助其家庭成员寻找务工岗位,家庭年收入增加 3 万元,彻底摆脱了贫困。

三、政策集聚,从家庭累赘转向政府兜底

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将贫困家庭失能人员集中到养护中心供养,解脱贫困家庭的束缚,保障失能人员的正常生活。一是政策打捆保障资金。目前,福利院工作经费按1XXX元/月人的标准保障运行。现集中供养的345名失能人员年运行成本约 XXX 余万元,通过整合特困救助、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资金,完全可满足运行需求。二是政策联动帮扶家庭。联合卫计、社保、教委等部门,对于失能人员及其家庭在医疗帮扶、再就业培训、教育费用减免等方面分别提供了相应帮扶政策,确保早日促进其家庭脱贫。三是带动贫困人口就业。集中供养带动的公益岗位优先考虑贫困家庭人口,每增加 10 名集中供养人员,可带来就业岗位 3.5 个,同时释放近XXX个劳动力在当地就业,实现月均工资收入2XXX元/人,有效带动了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四、动态调整,从无限救济转向有限帮扶雪中送炭而非大包大揽,失能人员入住供养中心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地住下去。一是实行有序退出。对每名集中供养人员建立动态管理档案,每个季度对释放出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务工和产业收入进行回访,对情况变化不符合集中养护救助条件,或家庭已脱贫发展到有供养能力,该失能人员退出政府兜底保障,家属将其接回家或转送其他福利机构。二是实行动态管理。为保障这项惠民措施的可持续,集中供养一年以上,对情况变化不符合集中供养帮扶条件且仍需在中心入住的,经县民政局审批,实行有偿

3.扶贫办亮点典型经验材料 篇三

今年以来,我办紧紧围绕“X”工作法,积极推动扶贫开发特色亮点工作,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引领扶贫开发工作,促进了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加大争取力度,X万元“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落户我县。今年x月,在省扶贫办组织的“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专题答辩会上,我们通过精心部署、认真准备,提交的X县“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答辩材料获得与会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顺利使总投资X万元的“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落户我县。中央专项公益金资助是以全国贫困革命老区中的贫困村为单元,按照集中连片、整合资金、群众决策、科学规划的原则,通过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而开展的扶贫开发建设项目。此次获批的X万元项目资金,将全部用于我县X个贫困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二、加大跑办力度,财政扶贫资金额度实现新的突破。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争取力度,积极与省市扶贫部门沟通联系,最大限度的争取财政扶贫资金,做好贫困村项目准备工作,为实施启动扶贫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到目前,已争取到位财政扶贫资金X万元,其中,一批资金X万元,二批资金X万元,项目主要涉及X个贫困村的设施蔬菜种植、食用菌、肉猪养殖以及修路、引水等项目,所有项目正在实施中。

三、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贷款项目。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进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贷款项目,通过X县农户自立服务社,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发放明白纸等形式进行动员,截至目前,已发放小额贷款X万元,为X个贫困户发展种养项目,推动农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四、加大组织力度,认真开展扶贫培训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依托省、市扶贫办确定的培训基地及省外培训学校,今年以来,组织贫困剩余劳动力参加了电脑、电焊、数控机床、电工等方面的培训班,已培训输出贫困劳动力X人次。二是举办科技扶贫培训班。今年以来,先后举办养殖技术、农业种植技术培训班X期,培训群众X人次,聘请农技专家深入贫困村进行技术指导X余次,覆盖贫困群众万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广大贫困群众依靠科技实现脱贫致富的能力。

4.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篇四

自我县进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实施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以来,极大地激发了我局广大干部职工加快发展、扶贫攻坚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近几年来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现将环保部门有关片区政策衔接落实与项目对接情况汇报如下:

一、政策落实及项目对接与实施情况

(一)加强了生态保护力度。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实施”的原则,以重点项目的实施,带动生态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一些能产生效益的项目推向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政府引导型的多渠道投资机制。先后开展了生态风景区、无公害蔬菜基地、有机茶基地、土地整理等重点项目建设。21个乡镇先后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并向省环保厅申报省级生态乡镇,待省环保厅组织验收通过后命名。

(二)强化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2011——2020年《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以及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构建生态大县,也是实现城乡统筹、改变当地落后面貌的重要一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国家级生态县具有巨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20xx年我县选取位于我县城乡接合部的、竹市两镇选取13个行政村积极申报20xx年省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建设。20xx年6月,我县被确定为20xx年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获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1500万元,县级需配套资金642.9万元,计划总投资2142.9万元。获得批准后,我县精心组织实施,按时保质完成了项目建设。一是狠抓农村饮用水安全,对示范区内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建立严格的保护措施。二是狠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三是狠抓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四是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20xx年1月省环境保护厅、省财政厅组织联合验收工作组进行了验收,我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建设验收合格。

(三)积极申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工作.力求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逐步形成生态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在改善和提高生产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引导居民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向持续发展型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此我局积极与上级联系,进行项目对接,积极申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项目总投资4269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省财政资金5336.25万元,地方财政资金4695.9万元,各部门整合资金12380.1万元,社会资金3201.75万元,农民投工投劳折算资金17076万元。

(四)积极申报垃圾填埋场及周边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工程项目XX县粮食主产区土壤环境优先保护区项目。我局于2011年申报了“垃圾填埋场及周边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工程项目XX县粮食主产区土壤环境优先保护区项目”,经多次与省厅、市局汇报衔接,市环保局就项目的申报按照省厅精神召开了专题项目对接与项目技术方案编制会议,20xx年8月,已将所有申报材料上报省厅,并呈报国家环保部。垃圾填埋场及周边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2.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1.8亿元,地方配套资金3000万元。县粮食主产区土壤环境优先保护区项目面积499平方公里,资金未明确,视项目单位申报材料的可行性,经专家评审通过后,由国家、省等多级进行适当土壤环境保护补偿。

(五)积极申报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和重金属污染整治项目.2011年,为威凌金属公司脱硫工程争取省级环保专项资金80万元;20xx年,为云峰食品冷冻公司废水治理项目争取省级环保专项资金46万元;同年,为我县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争取省级环保专项资金110万元;20xx年,为华兴锰业公司争取重金属治理资金300万元。为解决我县花园铅锌矿采区历史遗留尾矿及废渣的污染问题,服务于全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大局,我局全力以赴配合全省完成国家、省规划确定的任务,消除环境风险隐患.在项目对接上,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汇报,积极申报我县花园铅锌矿采区废渣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000.02万元,申请中央资金15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和自筹资金1500.02万元.二、请求和建议

(一)要完善政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需要政府相应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建议政府在充分调查、认真研究、科学统筹的基础上,从资金扶持、项目安排等各个方面出台支持政策。在资金扶持上,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污染项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在项目安排上,要以县为单位,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和涉农环保资金,建议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饮水工程、农村

自我县进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实施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以来,极大地激发了我局广大干部职工加快发展、扶贫攻坚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近几年来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现将环保部门有关片区政策衔接落实与项目对接情况汇报如下:

一、政策落实及项目对接与实施情况

(一)加强了生态保护力度。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实施”的原则,以重点项目的实施,带动生态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一些能产生效益的项目推向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政府引导型的多渠道投资机制。先后开展了生态风景区、无公害蔬菜基地、有机茶基地、土地整理等重点项目建设。21个乡镇先后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并向省环保厅申报省级生态乡镇,待省环保厅组织验收通过后命名。

(二)强化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2011——2020年《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以及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构建生态大县,也是实现城乡统筹、改变当地落后面貌的重要一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国家级生态县具有巨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20xx年我县选取位于我县城乡接合部的、竹市两镇选取13个行政村积极申报20xx年省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建设。20xx年6月,我县被确定为20xx年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获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1500万元,县级需配套资金642.9万元,计划总投资2142.9万元。获得批准后,我县精心组织实施,按时保质完成了项目建设。一是狠抓农村饮用水安全,对示范区内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建立严格的保护措施。二是狠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三是狠抓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四是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20xx年1月省环境保护厅、省财政厅组织联合验收工作组进行了验收,我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建设验收合格。

(三)积极申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工作.力求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逐步形成生态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在改善和提高生产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引导居民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向持续发展型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此我局积极与上级联系,进行项目对接,积极申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项目总投资4269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省财政资金5336.25万元,地方财政资金4695.9万元,各部门整合资金12380.1万元,社会资金3201.75万元,农民投工投劳折算资金17076万元。

(四)积极申报垃圾填埋场及周边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工程项目XX县粮食主产区土壤环境优先保护区项目。我局于2011年申报了“垃圾填埋场及周边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工程项目XX县粮食主产区土壤环境优先保护区项目”,经多次与省厅、市局汇报衔接,市环保局就项目的申报按照省厅精神召开了专题项目对接与项目技术方案编制会议,20xx年8月,已将所有申报材料上报省厅,并呈报国家环保部。垃圾填埋场及周边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2.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1.8亿元,地方配套资金3000万元。县粮食主产区土壤环境优先保护区项目面积499平方公里,资金未明确,视项目单位申报材料的可行性,经专家评审通过后,由国家、省等多级进行适当土壤环境保护补偿。

(五)积极申报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和重金属污染整治项目.2011年,为威凌金属公司脱硫工程争取省级环保专项资金80万元;20xx年,为云峰食品冷冻公司废水治理项目争取省级环保专项资金46万元;同年,为我县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争取省级环保专项资金110万元;20xx年,为华兴锰业公司争取重金属治理资金300万元。为解决我县花园铅锌矿采区历史遗留尾矿及废渣的污染问题,服务于全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大局,我局全力以赴配合全省完成国家、省规划确定的任务,消除环境风险隐患.在项目对接上,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汇报,积极申报我县花园铅锌矿采区废渣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000.02万元,申请中央资金15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和自筹资金1500.02万元.二、请求和建议

(一)要完善政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需要政府相应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建议政府在充分调查、认真研究、科学统筹的基础上,从资金扶持、项目安排等各个方面出台支持政策。在资金扶持上,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污染项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在项目安排上,要以县为单位,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和涉农环保资金,建议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饮水工程、农村

改水改厕、农网改造等有机整合起来,聚有限财力,集中区域,统筹使用,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

5.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篇五

--达来呼布镇旅游扶贫典型事例简介

近年来,达来呼布镇积极探索扶贫新模式,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依托,以重点扶持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特色优势产业为思路,开辟出一条“旅游+”的旅游扶贫道路,一手抓旅游,一手抓扶贫,使旅游反哺牧业,扶贫依托旅游,实现贫困户脱贫“摘帽”,旅游扶贫效果明显。

采取“旅游+企业+牧民”模式脱贫-那次格家 乌兰格日勒嘎查牧民那次格于2014年4月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纳入贫困户,达镇党委、政府通过研究分析那次格家所处位置、环境,充分利用滨河防汛路沿线“胡杨长廊”的自然优势,发展中高端精品旅游服务。通过旗委、政府推动、部门扶持的方式,达镇党委、政府积极联系旅游局、旅游企业,密切景区和农牧民的利益联结,采取“旅游+企业+牧民”的模式,带动农牧民就地转产,发展乡村旅游增收致富。帮扶联系企业大漠胡杨林旅游公司为嘎查牧民那次格投资了20万元新建房屋、搭建了13顶蒙古包,创建蒙古风情宿营地,建设木栈道、路引标示并进行民俗特色的装饰美化,帮扶单位红十字会有的放矢,购置全套餐饮桌椅设备。拥有了硬件条件,那次格开始经营牧家游餐厅,共经营一个大厅、两个雅间、并设置有16顶蒙古包,牧家游餐厅仅每年胡杨节期间收入近10万元,2016年那次格家已实现正常脱贫。

采取“旅游+项目+牧民”模式脱贫-阿拉腾苏和家 为突破一批因缺乏基础资金而致贫贫困户的发展瓶颈,镇党委、政府按照“扶持带路”的扶贫思路,采取“旅游+项目+牧民”的发展模式,积极争取自治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美丽乡村”建设、“三到村三到户”项目、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等,使农牧民在自我发展上得到了补足,谋求致富的发力点上得到了加强。牧民阿拉腾苏和于2014年4月因缺资金纳入贫困户,通过“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获得2.1万元购买骑乘骆驼2峰、幼驼1峰,巧抓金秋胡杨旅游契机,利用两峰外形高大美观、性格温顺可人的骆驼在黑城旅游景区开展骑乘服务,平均每天纯收益达600元左右,在高峰期可达到2000元/天,持续半个月的金秋胡杨旅游节阿拉腾苏和家的旅游骑乘收益额可达30800元,2018年1月阿拉腾苏和家已实现稳定脱贫。

6.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篇六

瓜州是甘肃省移民安置的重点县,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安置“两西”建设、疏勒河项目和九甸峡库区移民及外来租地农民8.25万人,占到全县农村人口的79.7%。今年来,xx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一批”和“六个精准”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总体部署,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和农业农村发展,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彻底转变,确保贫困群众得到有效帮扶,稳定增收,精准脱贫,有力推进了扶贫攻坚进程。

精准对象,解决“扶谁”问题。按照市委“深化双联、精准帮扶、责任到人、限期脱贫”的工作思路及“四个六”的总体要求,xx县把“扶谁”的问题瞄准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对象上,先后安排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3000余人深入全县13个农村乡镇、74个行政村,逐村逐户调查产业状况、致贫原因、收入现状等情况,严格执行省、市“五步一公示”(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乡审核、县审定,公开公示)的工作程序,先后开展6轮入户,6轮公示,将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的农户全部列为扶贫对象。同时,对确认扶贫对象情况进行了登记造册,建立了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档的四级管理网络。全县共识别贫困户7468户、29905人,其中:精准确认的帮扶贫困户4277户、19020人,做到了对象精准。

精准目标,解决“脱贫时序”问题。对照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千名干部深入开展县情民情大调研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建议、谈想法、话发展,逐村逐组逐户摸清底数、算清基础帐、增收帐和条件帐,区分类别,对全县6个移民乡、33个贫困村、4277名精准帮扶贫困户,自下而上、逐户确定帮扶目标、发展规划。按照xx市提出的移民乡“442”脱贫时序,结合各乡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等实际,确定到2017年,全县13个农村乡镇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其中,老乡镇贫困户2015年实现整体脱贫,移民乡贫困户2015年实现40%脱贫、2016年实现40%脱贫、到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力争突破1万元的奋斗目标。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将贫困户家庭状况、产业发展、干部包抓情况、包抓措施、减贫目标、脱贫时间、产业培育、帮扶责任等以责任书的形式全部“上墙”,实现了精准扶贫“挂图作战”,使贫困户对远景目标和当前扶贫措施做到了“心中有数”。在继续完善县级扶贫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xx县强农惠农政策汇编、精准扶贫工作典型培育宣传方案和乡村三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完善了精准扶贫挂图攻坚示意图、精准扶贫组织机构示意图、贫困户花名册、精准扶贫帮扶干部花名册、“六落实”责任卡、惠农政策一卡清、乡级三年脱贫规划、村级三年脱贫规划“四个二”(二图二册二卡二规划)的工作规程,确保了精准扶贫的精准性和工作的时效性。

精准内容,解决“扶什么”问题。全力推行“321”精准扶贫富民工程(户均养羊30只,人均2亩高效田,户均1人搞劳务),通过引导扩种高效田、发展家庭养殖、庭院林果、手工制作,让农民在产业链、产业带上实现增收,力争到2017年,移民乡建成3000亩日光温室,发展10万亩枸杞,养羊30万只,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的“3131”增收目标。坚持把加快贫困村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实施的重点,通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合理推进,改良土地12.7万亩,乡村道路通畅率达到100%、住房改造率达到100%、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80%以上、水资源利用率达到58%以上,力争到2017年实现“4个全覆盖、4个全配套”。特别是针对今年脱贫目标,重点落实五个方面的帮扶内容,一是帮促扩大养殖规模。制定《xx县基础母羊调引实施方案》,组织各级帮扶干部对贫困户脱贫需求进行了详细摸底,计划调引带胎或带羔母羊1.6万只,补助资金1120万元,计划当年脱贫的9212名贫困人口人均可增加收入300元以上;

二是着力提升高效产业效益。大力引导贫困户发展枸杞产业,2015年移民乡新增枸杞8500亩,累计达到5万亩,通过专业合作社、经销大户共销售枸杞4700吨,9212名贫困人口年内人均可增加收入650元;

三是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坚持把劳务产业作为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统一组织贫困群众在本乡或临近乡镇采摘枸杞,全县移民群众参与枸杞采摘人数达到2万人,预计增加枸杞采摘收入1500多万元,移民群众人均可增加收入340元。同时,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利用媒体、短信等形式,发送致富信息、用工信息,动员富余劳力出外务工,至目前,已输转移民群众剩余劳动力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亿元,人均可增收650元。四是全力帮促农产品销售。市县乡村紧密配合,切实加大农产品市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全县162个专业合作社和800多个大场大户的作用,帮助销售枸杞等农产品,确保了贫困户收入稳定。五是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按照省上统一安排部署,完成了全县贫困群众一、二类低保提标,基本实现了政府兜底脱贫的目标。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至2434元,年人均补助水平增加241元,增长11%。通过以上五个方面措施,预计2015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1500元以上,如期完成2015年2035户、9212名贫困户脱贫任务。

精准措施,解决“怎么扶”问题。一是建立扶贫资金项目库,在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县上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5%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县财政将单列民生改善、项目建设、社会保障等领域用于扶贫开发的资金,当年清理收回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真正用到扶贫开发上。二是制定《xx县精准扶贫到户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办法》,按照“一保底”(户均享受5000元产业补助)、“两公平”(按人、按户公平)、“三统一”(统一管理、统一分户保底、统一定向使用)的原则,采取市县财政配套、市县帮扶部门单位帮扶,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为每户贫困户提供5000元精准扶贫帮扶到户产业项目资金,定向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枸杞、大枣种植、养殖圈舍修建、基础母羊调引等。三是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上,县财政已按时上缴省财政风险补偿金251万元,争取到位专项贷款5954万元,按照制定的实施方案,已经完成贷款需求摸底,正在有序组织实施。四是积极探索实施小额担保基金、产权抵押贷款、光伏扶贫“三步曲”发展战略,助推农民群众稳定增收。全面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率先在全省开展农业设施产权登记颁证,492户农户、525座日光温室取得《农业设施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发放产权抵押贷款460万元,形成了“贷款建棚、以棚贷款、靠棚脱贫”的良性循环路子。参照国家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做法,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60万元,组建成立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29个,撬动金融机构贷款2.4亿元,有效解决贫困户生产缺资金难题。县财政注资200万元,开设担保基金专户,结合农村产权登记颁证,按照1:10比例,向贫困户提供抵押担保贷款,扶持发展设施农业,现已投放基金担保贷款460万元。加快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科学编制《光伏扶贫实施方案》,计划实施温室大棚光伏电站、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和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通过积极争取已获批25兆瓦光伏份额,该项目已上报省扶贫办,现已开工建设,年内建成投运。五是统筹抓好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为贫困家庭学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助学金,为每名乡村医生增加村医补助300元,从2015年起,对全县所有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从2016年起,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大病报销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精准保障,解决“谁扶”问题。制定《xx县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xx县推进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办法(试行)》,《xx县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县上成立了精准扶贫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下设精准扶贫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和精准扶贫考核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保障扶贫的鲜明导向。按照“地级干部包片抓组、县级干部包组抓户、科级干部蹲点包户”帮扶原则,科学划分16个片区、113个小组,按照两个“321”模式,将贫困户分解到16名市级干部、563名县级干部、1811名科级干部和801名一般干部头上,建立了片区由市级领导主抓、乡镇由县级领导包挂、村组由县直部门负责、贫困户由干部职工包抓的工作机制。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xx县委常委亲自包抓移民乡,并从县直机关选派39名科级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到6个移民乡33个移民村挂职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村党组织副书记或副主任。各移民乡也成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设立精准扶贫工作站,强化了组织领导,进一步靠实了主体责任,整合了帮扶力量,市、县、乡、村四级干部交叉帮扶,帮扶责任实现全覆盖。同时,组建了由市选派挂职干部、市帮扶单位领导干部,县选派挂职干部、县帮扶单位等领导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74个、队员327名,帮助乡村理清发展思路,编制发展规划、计划,推进重点帮扶项目落实;

开展技能培训,培育增收产业;

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帮助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等,做到了联系群众“面对面”,服务群众“零距离”,反映问题“直通车”,真正发挥了驻村帮扶工作队“五员”(宣传员、信息员、技术员、调解员、推销员)、“五队”(民情调查队、政策宣传队、贫困帮扶队、矛盾排查队、技术服务队)的作用。

7.某镇某村“扶贫双到”工作计划 篇七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某市委、市政府及某市委、市政府扶

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要求,市某局、市某局、市某中心为切实抓好2011年某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确保抓出成效,在深入某村调研及与镇、村委会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本计划。

一、村委会基本情况

某村下辖7个自然村,共192户725人,有党员32人。

其中,有300多人外出打工。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基础设施差、种养业缺少资金、村民文化程度低。2009年有22户

贫困户,经帮扶单位大力帮扶,2010年已脱贫15户,现还有7户贫困户。全村共有耕地面积 945 亩,其中水田716亩,旱地229亩,南药210亩,现有生猪存栏量200多头,家禽存栏量4500多只。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以水稻和南药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某电站股份,年收入不足1000元,通过2010年扶贫开发“双到”期间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扶,2011年集体经济预计收入可达到3.68万元。

二、2011年帮扶措施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和市扶贫办的具体部署,统筹安排、求真务实、扎实推进。继续以帮思想、帮门路、帮资金、帮技术为主要内容,重点改善庞西村的生产生活设施和提高村民的劳动技能。通过帮扶实现该村有1至2项特色产业,每户要有一项稳定收入的脱贫项目,完成泥砖房改造任务,帮助村完善村级管理制度等。

(一)帮扶到村。

1、整治农田水利设施。修复大坡水利设施,该水渠长约1000米,可改善农田灌溉250亩。可以带动当地农民增产增收。计划投资20万元,下半年动工,年底完工。

主要措施:积极争取省、某市和某市有关部门支持建设资金20万元。

2、修建村小学花基。投资2.5万元修建村小学的花基,改善村小学办学环境条件。项目计划7月动工,8月底完工。

主要措施:三个帮扶单位共同筹措资金2.5万元。

3、培训工程。根据调查,凉粉草、沙姜、藿香等是当地的特色农作物,但部分贫困村民由于文化、技术等原因,农作物的种植效益较差,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低而致贫。对于这部分贫困农户,根据当地的种植资源优势,开展实用种养技术培训,指导每个贫困家庭发展1-2个特色种养项目,掌握科学种养技术,提升自立能力和科学种养能力,达到增产增收脱贫。依靠镇农业推广中心、畜牧兽医站等部门定期举办种养技术培

训班,提高贫困户种养技能。经费预算:今年举办四期培训班,按每期培训经费0.4万元(含书费、餐费和误工补助等),共需1.6万元。

主要措施:充分利用某局的资源优势,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种养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进行智力帮扶,提高贫困户种养水平。培训资金由3个帮扶单位共同解决。

4、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充分利用某村水资源丰富的特点筹集资金32万元,兴办一个15亩的鱼苗孵化场,发展鱼苗孵化,预计年纯收入增加2.5万元以上。

主要措施:一是资金筹措,争取上级扶持资金25万元,三个帮扶单位支持6万元,发动当地外出人员捐资,其余由村自筹解决;二是提供技术指导和联系销售渠道。

(二)帮扶到户。

1、发展种养业。当地以种植水稻、南药为主,发展种养业符合庞西村实际,根据贫困户意愿及该村实际种养经验,充分调动贫困户种养积极性,为贫困户提供各种种养信息,大力帮助该村群众发展种养业。

主要措施:一是免费为个别贫困户提供必要的种子、种苗、化肥、农药、饲料等。二是及时为贫困户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帮助贫困户种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业品种,从而增收快富。

2、推动劳动力转移。转移劳动力就业比较容易实现脱贫,当地村民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在珠三角地区。

主要措施:根据需要,对有意愿的贫困户,适时组织劳动力进行岗前培训,为就业创造条件,积极联系,推荐就业,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

3、对五保、低保户进行慰问。发动社会力量救助和重大节日开展慰问活动,需资金1.44万元。

4、解决困难户子女读书难的问题。

主要措施:通过发动帮扶单位干部职工、社会各界捐赠等方式,筹集助学资金,确保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不辍学,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对有意愿的贫困户子女免费就读劳动部门开设的短期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培训班。

5、泥砖房改造。今年有12户人有进行泥砖房改造的意向。主要措施:因人而异,宜建则建,宜修则修。充分运用省、市各种优惠政策,实行政策支持一点、农户自筹一点、亲友赞助一点的办法筹集改造资金。今年拟支持资金12万元。

8.包村扶贫工作典型材料 篇八

一、夯实组织基础,继续抓好村级班子建设。

村级班子建设是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帮扶工作的各项措施也都得靠班子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该局坚持始终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为提高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 “双带”(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活动。紧紧抓住村干部带头示范、带头致富,率先勤劳致富这根主线,村民跟着学、跟着干,跟着致富,由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局一把手到点26次,蹲点干部坚持每月驻村20天以上,与村民“三同”,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

二、因地制宜,促进支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该局协助该村一是推广种植了500亩的优质脐橙;二是对100亩的水面养殖进行了改造,改进放养品种,提高放养效益;三是继续壮大圈养肉猪产业,养殖户由原来的1户增加到3户;四是引进外商在该村进行锰矿开采和石灰石的加工,壮大了集体经济;同时,继续在几个村组推广沼气池灶,农民使用效果很好,既美化了村里的环境,又方便群众生活。

三、挤出资金,做好帮扶工作。

2006-2009年,该局累计帮扶该村5.6万元,同时利用部门优势,争取省、市、县资金3万元用于该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标准篮球场一个,室外健身路径一条、室外乒乓球台两张,丰富了农民群众业余生活;协助村里新建了3公里的通村水泥公路,全村通组水泥路全部建成,新农村建设点通户路100%,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改善了农民饮水条件,2007年在xx河开挖取水井,新建了一座水塔,使该村800余人用上了自来水。

四、想方设法,搞好村民的劳务输出。

上一篇:振兴教育大讨论发言稿下一篇:四年级国庆节快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