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赏析

2024-10-01

《高山流水》赏析(共15篇)

1.《高山流水》赏析 篇一

在我们的大地上,没有高山,就不会有流水的叮咚远行,而没有流水的高山,则必定是荒山萎草。 高山和流水,难以分割地连在一起。 高山因流水而更显秀丽,流水因高山而更显活泼。

曾几何时,伯牙在野岭之下,久久寻觅不到知音时,子期来到了!曾几何时,当没有人能听懂伯牙的琴声时,子期听懂了! 他们相见恨晚,把酒言欢,结拜兄弟,约定来年中秋再相会。 然而第二年,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 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伯牙万分悲痛,在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 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碎了。 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能弹给谁听呢?

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 那高山流水的相和之音,至今还在流传。

是啊,欲觅知音,何其不易! 鲁迅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这是他赠给同志瞿秋白之辞。 就像李白和杜甫,虽擦肩而过,但也能将那份情谊珍重保留。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对李白如此赞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这是诗人对诗艺和友情的见解。 他们结伴同游齐鲁,陶醉于山水, 分手后,互寄诗笺倾诉别情。 李白诗曰:“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杜甫也以诗抒怀: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罢席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李杜之间的友情一如这高山流水,绵延不绝。

有人说,“朋友就像文物,越老越珍贵”。 是啊,朋友就像一瓶酒,是珍贵的窖藏,在关键时刻会给你心灵的抚慰。 朋友也像一本书,是贴心的相随,在掌灯时分给予你精神的抚摩。 一个没有友谊的人,等于这个世界上没有同类,唯他孤独一人,不管是精神还是灵魂,都将彳亍而行。 而朋友就仿若另一个温暖的相依,因尺码相同,故而惺惺相惜。

古往今来,你和我唱,高山流水之情绵绵不绝。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何逊的“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百年来,人们念着它们,唱着它们,演绎着一幕幕动人的篇章。

于你我而言,友谊就是一把雨伞下的牵手同行,是一张课桌上的明眸相对,是宏伟乐章上的互补音符,更是高山与流水的相对与相和。

2.高山流水茶盘等 篇二

猫咪公仔饼干

招财猫常常代表着财富与幸运,一家日本的原创设计网站推出了猫版呆萌饼干。三角形的饼干里包裹着手工木制的猫咪公仔,两两一组,只有指头大小。或者双掌合十或者像招财猫一样招手,或者眯着眼睛做不理人的呆萌状,为了这么可爱的猫咪公仔,都要再买一包。至于饼干是什么味道,who cares?

愉悦感彩色银行

by Emmanuelle Moureaux

位于东京的这间银行,希望给顾客轻松、愉快,甚至是幸福一点的感觉,所以请设计师将灰暗的外墙,做成斑斓的立体方格,就像是一个个盆栽堆叠而起。上面有着绿意盎然的植栽,配上不同的色调,像是每一个季节都跳出了不同的声音一般,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充满活力,又在夜晚星空下显得欢腾。

<img alt="" data-cke-saved-src="" src="" qkimages="" nvhy="" nvhy201512="" nvhy20151206-3-l.jpg/vipnlc.jpg"="">

斑斓渍纹衣衫

by Mair / Wennel

3.落花流水散文赏析 篇三

春意阑珊,落英缤纷,流水落花。一池鱼雁无消息。过尽千帆皆不是,正伤心,却是昔日杵臼之交。飞花逐水流,落花的有意,流水的无情编织了一个唯美的神话。落花的坚持遭到世人文辞的践踏,可有谁能够真正理解这份执着。爱就用自己的一生一世,生生世世的追逐,千年轮回的拒绝。她依然坚定不移,她相信她一定能感动上天。而流水呢?千年的花语也抵不上他奔向大海的决心,成就事业者何须在乎儿女情长,他不停息的脚步折服一代代的迁客骚人。也许落花与流水本不该相遇。没有鹊桥,一个远去,一个追逐。

落花,残春也。短暂的一生,飘绕的烟云一去不复返。花自无言鸟自休,花落无声,累洒花枝见血痕。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一看落花,心伤了,心醉了,看她逐水而去,我们流泪了。

回到现实,落花流水成就的意境是否在历史的变迁中演化为飞鸟,飞出文学的宫殿。而后人用落花流水来形容惨败。让其凋了朱颜。不是世人的误解,是文化在积淀过程中走了岔路。我们后人接受了这条另辟的新路,却与她的原意越走越远,本是伤春语,偏解伤心事。一个军队的惨败胜于一春的凋零吗?或许更重吧。可一春的失去有谁来弥补,有谁把落花流水还给春。晚了,在诗歌里同情落花,呵责流水,许下心愿,比翼双飞。而在现在的认知里打得你落花流水,是英雄。

4.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原文及赏析 篇四

姑熟再见胜之,次前韵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浥香泉。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译文

离别已成过去,如一江流水,伤别的眼泪还湿润着香帕。司马相如依旧是清瘦的神仙。住在神仙住的仙宫,令人向往。

纤弱婀娜的身段如雾蒙花那样柔美,如秋风回旋那样纤细。歌声圆润美妙如明珠滴入水中。女子的眉毛刚刚画成,极其美丽。骑马回来时还半遮着脸面。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姑熟:又称姑孰,今安徽当涂县。胜之:徐守君猷的侍女。

次前韵:前韵指《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中的泉、仙、苑、圆、妍、面韵,本词步其韵而作。

浥(yì):湿润。香泉:美人的眼泪。

相如:司马相如。指代女主人公的情人。臞(qú)仙:清瘦的神仙。臞:消瘦。

瑶台阆(láng)苑:仙宫。瑶台:神话中神仙所居住之地。唐李商隐《无题》诗:“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阆苑:阆风之苑。唐李商隐《碧城诗》:“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此处指朝廷。

花雾:《广记》:弱质纤纤,如雾蒙花。萦(yíng)风:回旋的.(秋)风。

歌珠:歌声如贯珠。

蛾:蚕蛾。蛾眉:细而长的眉毛。新作:新画。妍:美丽。

便面:障面,盖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面障面而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

赏析:

这首词上片回忆当年徐守君猷与侍女胜之黄州情。“别梦已随流水”,别离匆匆,如一江流水。“随”字蕴含着年华的虚度,精神的空虚。岁月无情,人生如梦,哀而不伤。“泪巾犹浥香泉”,写当年胜之的娇态。青春、美貌、人格几乎完全衰退的胜之,现在仍然陷入痛苦、哀怨、无奈的变态之中。谁知她当年在太守面前撒娇,泪如泉涌,湿润着香帕。“对人前乔做作娇模样,背地里泪千行”(元代妓女真氏《解三酲》),美中带娇。至今东坡还记忆犹新。“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又写徐守君猷的美好晚景:如风流倜傥的司马相如那样,文采奕奕,风流翩翩,儒居山泽,住在“瑶台阆苑”,成为“臞仙”,令人向往。短短四句,跨越历史的时间和现实的空间,想圆一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梦。

下片,直面无情的胜之,婉而不怨。“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以生动新颖的比喻,写胜之纤弱婀娜的身段如雾蒙花那样柔美,如秋风回旋那样纤细,飘渺不定。随着音乐的节拍,歌声如贯珠延绵,如“滴水清圆”,换来的只是冷酷的现实。较之黄州时期的“双寰绿坠,娇眼横波眉黛翠,秒舞蹁跹”的体态美和舞姿美要逊色多了。她脱离情海,又陷入苦海,不免有些悲哀。最后两句,在哀伤中容颜不减青春美,仍以婉曲出之:“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蛾眉”比不上“眉黛翠”,“十分妍”也不能与“人间谁敢更争妍”(《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同日而语。哪怕是歌声依旧,刚刚画成的“蛾眉”,“十分妍”,留给人们的却是胜之不欲见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今非昔比的印象。不仅不会令人厌恶、反感,反而会令人无限同情。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决定的。

5.高山流水造句 篇五

1、此刻流行音乐充斥,这种乐曲恐怕是高山流水,难有人欣赏。

2、她茑语呖呖,像高山流水。

3、他弹奏的古典乐曲,若高山流水般美妙。

4、从布局上看,这些依偎在高山流水中的楼宇与自然环境十分和谐。

5、小王在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得首奖,高山流水得遇知音,让他激动得流下眼泪。

6、阅读他的作品,墨色团块竟如高山流水湖山云海般壮观,笔墨之间似乎更浸透着他浪漫的灵魂。

7、伯牙抚琴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8、此刻流行音乐充斥,这种乐曲恐怕是高山流水,难有人欣赏。

9、他的作品虽然动听,可惜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10、大会贡献出最新的继续教育课程和交流机会,所有都在这个秀丽的高山流水瀑布的村庄准备好了。

11、这种高山流水之乐,真是人间难得几回闻。

12、他的演奏有如高山流水,美妙动听。

13、西弗吉尼亚:黑水高山流水公园风景图片。

14、我满怀悲伤,最后找到他的墓,并且在他的简陋的小墓前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

15、这位钢琴家演奏的乐曲,有如高山流水,听得人如痴如醉。

16、大约世间之人多是寂寞的吧?未被击节赞美的文章,未蒙赏识的赤诚,未受注视的美貌,无人为之垂泪的剧情,徒然的弹了又弹却不曾被一语道破的高山流水之音……

17、白头偕老高山流水唱歌道:“我获得自由时便有了歌声”。

18、我藉由我的歌声触摸天主,正如高山藉由高山流水触摸远海。

19、音乐,寻的是一份韵律与洒脱。那是高山流水的一声轻叹,一泄千里;那是梁祝化蝶的凄哀婉转,柔情永恒;那是二泉映月的两种甘苦;那是英雄的交响曲,命运的欢乐颂……

20、绿是水的色彩,是山的色彩它覆盖了整个地球高山流水是清幽之景,绿色之致,无论你处何时在何处,绿色总伴你身边,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

21、知音难觅,“牛弹琴”一曲高山流水毕,解放军报忍不住击节叹赏。

22、高山流水,万籁俱静,惟泉水淙淙,疑是十万八千里外,月宫嫦娥抚琴击筑,明快的乐音把人带入了神仙境界。

23、我但愿有朝一日去看看尼亚加拉高山流水。

24、高山流水歌唱道:我得到自由时便有了歌声了。

25、你能够对着高山流水倾诉,小小的眼泪却来自你的心灵;

26、父爱是一杯浓茶,当你疲惫时,只消几口便神清气爽;父爱是一曲高山流水,当你浮躁时,使你如梦方醒;父爱是一根拐杖,为你找好重心,建立起期望的原野。

27、这次钢琴演奏会,他出神入化地弹奏出高山流水的神韵,令人如醉如痴。

28、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29、白头偕老高山流水唱歌道:“我获得自由时便有了歌声”。

30、她莺语呖呖,仿佛高山流水。

31、伯牙抚琴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32、她茑语呖呖,像高山流水。

33、这位钢琴家演奏的乐曲,有如高山流水,听得人如痴如醉。

34、难寻高山流水,千古知音,只求心烦了有人倾诉,迷茫时有人指点前行的路。

35、他的作品虽然动听,可惜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36、人去堂空朝雨暮云难见影,琴调弦绝高山流水少知音。

37、浙江筝曲《高山流水》(改编版)是一首在中国筝曲中流传很广,并且具有务必代表性的乐曲。

38、《毛主席来到俺庄丰产田》《高山流水》等佳作,被业界尊为经典。

39、从大自然和高山流水中,唤醒肌肤之灵性,缔造炫肌之灵动,美肌顷刻清纯如水。

40、前进的.路上一路风雨,一路温情,青春的碎影密密麻麻用友谊粘贴,高山流水,也许我们不曾拥有,但与友促膝而谈,我们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41、于是呢他就在这块大石头上阿支起了琴架,弹奏起高山流水的曲子。

42、高山流水向何处,无情落花任追逐。

43、当芸芸众生还在纸醉金迷中迷失自我,在职场仕途中不能自拔时,这些矗立千年万年的高山流水已在嘲笑着我们。

44、这样,当你萍水间“一见钟情”,那是缘于高山流水般的知音,你当心存感激;

45、这种高山流水之乐,真是人间难得几回闻。

46、此刻流行音乐充斥,这种乐曲恐怕是高山流水,难有人欣赏。

47、今日,人们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心朋友。

48、我但愿有朝一日去看看尼亚加拉高山流水。

49、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50、这位钢琴家演奏的乐曲,有如高山流水,听得人如痴如醉。

51、火车驶过时,我瞥见了高山流水。

52、这种高山流水之乐,真是人间难得几回闻。

53、高山流水讴歌道:“我得到自由时便有了歌声了。”

54、尼亚加拉高山流水位于尼亚加拉河上。

55、火车驶过时,我瞥见了高山流水。

56、整件工艺品的色彩都是棕色的,虽然这种色彩十分单调,但却是一种让人觉得有种神秘感……一只母马和一只骏马的脚下矗立着高山流水,山上繁花似锦,“哗哗”流淌的流水声“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构成了一道美轮美奂的风景线。

57、朋友之间,解意不如远不如会意。我眉一皱,头一点,弦未响,你当解我曲意,这样的绝色聪明才登对。只可惜高山流水是举世无双。

58、弹不出高山流水,就不要抱怨世上没有知音。

59、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文天祥

60、于是我把这曲称为《高山流水》。

61、尼亚加拉高山流水位于尼亚加拉河上。

62、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先生可有鼓我想跟先生和鸣一曲。

63、透过书籍,我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观察百般生态,去感知风花雪月,去领略高山流水,去体验世态炎凉。

64、这种高山流水之乐,真是人间难得几回闻。

65、绿色情人节,恋爱也低碳。将山珍海味换成山盟海誓,将金山银水换成高山流水,将友情祝福换感情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66、当身心疲惫的时候就同溪流一齐嬉戏,聆听溪流发出的美妙音乐,犹如高山流水一般。

67、这位钢琴家演奏的乐曲,有如高山流水,听得人如痴如醉。

68、西弗吉尼亚:黑水高山流水公园风景图片。

69、高山流水亭,位于斗母宫东北经石峪坐落在高岭上。

70、我藉由我的歌声触摸天主,正如高山藉由高山流水触摸远海。

71、他的作品虽然动听,可惜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72、此刻流行音乐充斥,这种乐曲恐怕是高山流水,难有人欣赏。

73、“这几天总让我感到沮丧”我想,这时耳边传来吉他声,高山流水似的。

74、伯牙抚琴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75、人常说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这话是有务必道理的。

76、小王在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得首奖,高山流水得遇知音,让他激动得流下眼泪。

77、他的作品虽然动听,可惜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78、山山君还把会的一些曲子和小调,和绮兰一齐弹弹唱唱什么的,颇有些高山流水之意。

79、蝉同学的琴声如那高山流水优美动听,又如泣如诉引人入胜,实在是美妙绝伦世间仅有阿!

6.《高山流水》赏析 篇六

曾经的童星

俞老师的童星经历是我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五彩路》 (1960年公映) 中的桑顿、《暴风骤雨》 (1961年公映) 中的小猪倌、《粮食》中的儿童团团员以及在《矿灯》《革命家庭》中童年时期的男主角等, 都是俞老师塑造过的人物形象。我们对于俞老师是如何被选为演员、如何演戏、有无报酬、为何没有继续从影等问题十分好奇。面对我们有点八卦的追问, 俞老师尽管有几分无奈, 但还是乐呵呵地一一回应了我们。他当时读小学四年级, 是在马路上演活报剧时被导演看中的。那时没有什么所谓的“星探”, 中小学生有很多机会在马路上表演节目, 无外乎就是在路边找个空地, 说个快板、表演个活报剧什么的, 他就是在这样的路边表演中被导演看中的。他四年级开始接拍电影, 一直演到六年级, 差不多有三年的时间。读初中后因为嗓子变声不适合演小孩子就不再拍电影了。俞老师说, 那时候拍戏很艰苦, 有时候要连续拍3、4个月, 根本不能正常上学, 于是剧组只好找个随队老师给他们补课。拍电影没有报酬, 全是义务的, 如果表现好可能会得到一些奖励, 比如《暴风骤雨》拍完后导演特别满意, 于是就奖励了一本高档笔记本给当时的俞老师。俞老师给我们看了那个保持了将近50年的“美术日记”, 尽管饱受岁月侵蚀, 但它釉黄色的皮质封面依然散发着柔和的光泽, 一如俞老师讲述五彩童年时波澜不惊的淡定和从容。

高中生教初中生

俞老师高中考入了北京四中, 也就是原来的顺天府中学堂。该校一直是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名校。1966年, “文革”开始, 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 教师们大多被打倒、批臭了, 等“复课闹革命”时, 他们这些高中生, 就被用作初中的“临时教员”, 开始登台上课, 而当时的俞老师只是一名高二的学生。面对我们的好奇, 俞老师笑笑, 说他给初中生讲过数学, 至于讲得怎么样, 高中生给初中生上课合不合规范, 这些在“革命”的特殊时期也都顾不上了。他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后, 就随“上山下乡”的浪潮插队去了。

云南建设兵团插队

说到“上山下乡”, 俞老师有两次经历, 一次是在1968年冬天和几个去插队的同学一起去了山西临沂。因为是农闲, 他们被村干部委任去村里小学当“先生”, 每人包一个班, 进行语文、算术、音乐、美术等的全科教学。正在这群插队青年教得有滋有味的时候, 学校那边突然来了通知, 说他们是私自插队, 不算数, 要求迅速返京, 接受正式分配。

第二次的正式插队是在1969年5月份。原本学校工宣队的师傅打算让俞老师去工厂工作, 但因俞老师的家庭问题只好放弃了。这一次, 俞老师去的是云南的国营农场, 后来改建为生产建设兵团, 地处云南瑞丽中缅边境线上。从北京乘火车到昆明需71个小时, 然后还要再坐5天的汽车才能到瑞丽, 之后还要再坐拖拉机才能到农场, 单程就要耗时10天。瑞丽的风光特别优美, 一道道峡谷, 一条条山涧, 满目青翠, 谷深涧急, 和北京相比绝对是另外一个洞天。建设兵团属于戍边的农场, 因此插队青年从编制上来说是兵团战士 (连级以上的正职干部都由现役军人担任) , 干的却是农民的活, 身份还是国家职工, 用俞老师的话讲就是“工农兵”占全了。因为是农场, 所以不像其他地方的知青要挨饿, 肚子还是可以混饱的, 主食是大米饭, 蔬菜全由连队自给, 吃肉的机会不多, “三月不识肉味”是极为普遍的。

俞老师说农活他基本上都会干, 这得益于建设兵团的训练, 犁田、插秧、施肥、割稻, 他样样拿手, 还进行了引进良种和化学除草等“科学实验”。在云南建设兵团干了4年多后, 俞老师于1973年被兵团推荐上大学。当时北京师范学院 (现在的首师大) 中文系的一个老师代表北京去瑞丽招生, 尽管俞老师志愿报的都是理工科专业, 但还是被该老师一眼相中, 于是在北京师院度过了3年的“工农兵学员”生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幼师做了语文教员。就这样, 俞老师的理科梦彻底被打消, 他成了一名“搞文科”的人。

中国第一位教育学博士

俞老师在北京幼师工作了3年, 给幼师的学生上过语文及教学法, 还跟从学生到幼儿园去实习, 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上过“认识环境与发展语言”课, 很受小朋友的欢迎。除去上课外, 他还负责过学校教务处 (当时叫“教育革命组”) 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作, 俞老师专门到北师大旁听了一年的“教育学”课程。正是这样的一个契机, 让俞老师与教育学科结下了姻缘。

“文革”结束后, 国家恢复了高考, 随之恢复招收研究生。俞老师不可能再读本科了, 于是“跃进”报考了研究生, 报考的是中国教育史专业, 考试科目除政治和外语外, 还包括3门专业课, 一门是教育学和中国教育史 (各占50%) 、一门是古汉语, 一门是中国历史。当时没有什么指定教材, 俞老师幸而找到了北师大教育史教研室油印的一本资料。当时王炳照老师在学生宿舍花了2个多小时帮他把中国教育史脉络串了一遍, 考试结果出来, 居然还不错。1979年9月份, 俞老师“带薪入学”, 正式成为北师大的一名硕士研究生, 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2年获国内首批教育学硕士学位 (该学位条例是1981年颁布的, 正式实施是1982年) 。

1981年11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北师大第一批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导师名单, 毛礼锐、陈景磐先生被遴选为教育史方向的导师。博士点有了, 导师也有了, 但学生还没有, 按照陈先生、毛先生的意思, 他们希望能招收几个基础扎实、有工作经验的人来做学生。他们“圈定”了王炳照等从研究班毕业的老学生, 但王老师当时在学报工作, 以年龄大 (当年47岁) 为由婉辞, 并向毛先生推荐了刚留校工作的俞启定。俞老师于1982年入学, 在毛先生的指导下, 选择了《独尊儒术与汉代教育》作为博士论文题目。在1984年论文开题前后, 俞老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游学”, 沿着“北京—西安—上海—杭州—福州—厦门—广州—北京”的路线, 遍访研究秦汉史和中国教育史的老前辈。他第一站就拜访了陕西师大的秦汉史专家林剑鸣先生, 然后到上海拜会了沈灌群先生、张瑞璠先生和李国钧、江铭、张惠芬等先生, 之后上行杭州、福州, 厦门、广州, 拜访陈学恂先生、高时良先生、杨荣春先生、王悦、罗佐才先生等, 这些先生们都很热情地予以了俞老师以指导。1985年, 在王老师的带领下, 俞老师还专门到沈阳拜访了马秋帆先生。当时, 游学的差旅费是学校提供的, 但报销标准很低, 火车是硬座, 住宿只能在低档招待所, 好在俞老师当知青吃苦耐劳惯了, 倒也不在乎。一趟游学下来大概也就花了200多元。提及这段往事, 俞老师很是感慨, 感叹当时老先生们“厚待后生小子”的襟怀, 认为游学对研究生做论文好处很多, 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的眼界。

作为国内第一名教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 俞老师很自豪地讲, 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绝对是豪华阵容。当时主管研究生教育的顾明远先生亲临坐镇, 华东师范大学张瑞璠先生担任答辩主席, 答辩委员由陈元晖、邱汉生、马秋帆、张鸣岐诸先生组成, 论文外审专家有安作璋 (秦汉史专家) 先生等, 答辩秘书是王炳照老师, 就坐在俞老师对面。旁边桌子上放着两个暖水瓶, 给老先生们添茶加水之用。张岱年先生因临时有重要会议未能与会, 但事前专门致电了俞老师的导师毛礼锐先生, 讲他对论文的看法。答辩顺利结束后, 俞老师听取了各位先生的意见, 一番修改后, 《先秦两汉的儒家教育》专著于1987年正式出版。之后, 他先后出版了《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秦汉编) 和《中国教育制度通史》 (先秦两汉卷) , 以研究先秦两汉教育史为国内学术界所认同。

近些年来, 俞老师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把多媒体与中国教育史的教学研究结合起来, 他主编的《中国教育简史》多媒体教材包在2001年获得了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教育》VCD系列光盘于2002年获第四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一等奖, 2004年获第三届国家音像制品奖。目前, 由他主持的大型课题“中国教育史电子资料库”正在进行紧张的审校工作。俞老师说, 他希望能为他的“第一位教育学博士”的头衔多做一点事情。

教学行政双肩挑

在俞老师的教育生涯中, 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工作一直齐头并进着。1987年他担任了教育系副主任一职, 主管教学工作。1994年春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大学访学回来的俞老师正赶上教育系成立教育史研究室, 他顺理成章地就成为了教育史教研室主任;1997年底至1999年底, 他担任研究生院副院长, 2000年以后担任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 (北京) 中心常务副主任。俞老师在这段时间里为教师培训事业的发展尽心竭力, 先后促成了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和国家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建立;完成了从中小幼的“国培计划”到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再到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 使学院业务覆盖了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教师教育体系;还创办了《中国教师》杂志, 将原来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刊为《教师教育研究》, 在教育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开辟职业教育新天地

近些年来, 俞老师将精力更多投放在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上, 放在指导研究生和完成科研项目上。这种“转向”并非偶然。早在1987年, 俞老师就协助高奇老师给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职业教育概论”选修课, 1988年高老师退休后, 俞老师接过接力棒, 将这门课程继续开设下去。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几经波折,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低, 职业教育的研究力量相当薄弱, 研究人员更是凤毛麟角, 与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很不相符。在这种情况下, 俞老师在承担中国教育史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依然坚持着职业技术教育学的教学工作, 并于1997年招收了第一届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硕士研究生。进入新世纪,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 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逐步好转。俞老师经过积极争取, 于2001年将“国家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挂靠在了北师大教师培训学院, 承担起了国家级中职学校骨干校长高级研修以及国家级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2005年, 北师大教师培训学院设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点。俞老师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支撑着这门二级学科走出低谷, 为北师大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俞老师迈入了花甲之年, 虽然卸掉了行政职务的重担, 但压在俞老师肩上的担子仍然不轻。他于2007年底主持申报了教育部、财政部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的“中职校长培训 (高研) ”和“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研究”两个大型研发项目;2008年主持申报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研究”课题, 该课题是教育部在职教领域首次设立的重点攻关项目。2011年2月, 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 俞老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望能为职业教育学科发展开辟更为坚实的途径。

从当初俞老师自己独撑着职教课程到成立职业教育研究所, 再到成立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 一路走来, 俞老师为此付出了很多。在谈到这些时, 俞老师欣慰之余也略有遗憾。他说:“在中国教育史专业领域, 我认为自己还是作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 自问无愧于教授的称号, 但是对于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着手还是晚了一些, 个人的成果也不够理想”。他说自己今后要多努力, 希望能稍许补上这些遗憾。

托付

在访谈即将结束时, 面对我们“俞老师有点像王老师了, 周末也在办公室”的感叹, 俞老师神情突然凝重。他说自己已届耳顺之年, 但还有好多任务要完成, 不仅仅是目前为之操劳的职业教育学科, 还有先生们留下的未竟事业。他谈起2009年遽然离去的王炳照先生, 极为动情。王老师在弥留之际, 将“211重点课题”《中国社会教育通史》 (八卷本) 任务委托给俞老师, 且一并向之托付了未毕业的学生。2010年5月底王老师的学生叶齐练毕业答辩时, 论文封面上的“指导老师”一栏中只有王炳照先生一人的名字, 叶齐练说这是俞老师的意思, 俞老师说他只是在替王老师完成指导学生的任务而已。作为王老师的弟子, 王老师走后俞老师替他做的工作我们也略知一二, 深深为他们的情谊所感动。

7.高山流水唱人间 篇七

别卿三年,此时可安?

思绪不断,萦绕心间,久久不散。不知是因你的忧郁,还是我的珍惜,我的回忆里一直有个你。

如梦花季,你轻轻地来了,在我耳边低语;似水年华,你无声地走了,留我在原地哭泣;过往春秋,你我重温往昔,才发现你给了我最难忘的回忆!

那一年我十八岁,阳光懒洋洋地投在走廊里。我迷离的眼睛无目的地找寻着,忽然碰到了你干净、忧郁的眼神。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窃喜,暗示自己:帮我打开诗情画意之窗的那个人来了,就是你!

令人欣慰的是你也识得了我小小的喜悦与期待,察觉到了我的失落与惆怅。

彼此都似曾相识……

有梦的孩子都喜欢写诗。但不知是独爱诗的含蓄,还是你我的青春如诗意,我们一起的日子是那么美丽,那么凄婉。

曾经很天真地问你:“喜欢古典诗还是现代诗?”

“都可以。”你含笑作答。

曾经写小说,写散文,却总也写不出那种酣畅淋漓的文字,说不出那种引人入胜的话语,但隐约感觉得到,那种深情的美丽,快来了——

或是你的话语,或是你的友谊,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一首《真英雄》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一篇《蝶泣》让你我眷恋着迷;一篇《泥娃娃》让我不再忧郁感伤;一篇《龙归》豪气比云天,志向超河汉……

而今,你在天之涯,我在地之角。当我悒郁寡欢时,会想起你的笑颜;当我踌躇不前时,会想起你的祈盼;当我信心渐落时,会想起你的“笑我天下,谁敢”;当我相思欲穿时,会想起你的“两心犹在,任他海角天边”……

朋友,你给了我许多的温暖与关怀。我们都是彼此人生的过客吗?不,故人犹在心间!这份感激仍在!这份情不变!这如花如梦、非花非梦的过去和过去的你,似一首古乐,流进了我的心里,停在了我的梦里,萦绕在人间,飘荡在人间,成为绝响,唱着——

“山峨峨,水幽幽,问君江南几多愁?……”

知己,知己啊……

一切望安!

知音人:流水不腐

(指导教师:边丽慧)

8.高山流水诗歌 篇八

如情如歌,如醉如痴

万物的种种风情留在了欣赏者的眼里

把模样大致记在心里

把感情融为那一刻 以致此后经年的生命里

情到深处不能自已

心纵容在山水之间 也体验到人间真意

高山流水长远

松寒柏绿幽谧

山水之间 可情真意切

在尘嚣之外醉一把世外桃源

弯曲漫长的小路

从遥遥的`地方进入

通向这里

离开繁华深处

但可不是轻易就会走到这路途

也不会随意就能来到这空灵之境

要听得见鸟儿的歌唱

跟着鲜花的轨迹寻找

加上稳健的脚步

有件事也一定不能忘记

赏识环境的美丽也需要全心的投入

假如心中万千愁绪

即使有人站在这里,在这繁花密林深处

同样不会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心有归属,就能体会到满足

遇见美的世界 就要爱的心无旁鹜

这个世界那么大

很多人都想出去走走

远也好近也好 都是对人生的解读

阅读世界 还有体验生命的不同之处

把心装满了再放空

踏上想去的旅程,追逐着梦

开始一种静心净心走心炼心的体验

人生脚步万千

有几步就该走的云淡风轻

高山流水多真情

9.《高山流水》 阅读答案 篇九

2.根据②到⑥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2分)

.→无精打采→ 。

3.第⑨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2分)

4.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

⒁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像情人的私语。

②世间的音乐家,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了山泉,谁能?

5.汪国真的诗《祝愿》:当你走上峰巅/使走进了风光/也走进了风险/你要当心了/不要在这个时候晕眩/你还要警惕/悬崖裸露在前边/凤躲在后面……我的朋友/愿你/静似青山/动若波澜 与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2分)

10.高山流水,一世相依 篇十

而管仲的名字像一个传奇,他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在京城名声响亮。他并非寻花问柳之人,那日也不过是一时兴起,实地考察自己的政绩。这样的男子令多少女子倾心爱慕,却不敢轻易靠近。

当他来到这烟柳之地想要见识美人芳华时,美人却如受惊的蝶四散而去,偶有几人停留,亦是拘谨小心,低眉垂目。他微微皱起了眉,原来寻欢之地竟如此无趣。正要起身拂袖离去,却见火光跳跃里一个身影从暗处款款而来,像朝阳一点点升起,朦胧到清晰。

她芙蓉如面柳如腰,裙角飞扬处有香气流淌,盈满他周围的每一缕空气。管仲见过无数美人,美貌于他并无稀奇。或许只是想揭开美貌后的真相,他开口,不是甜言蜜语,不是郎情妾意,而是诗词歌赋,天下大势。

他一边侃侃而谈,一边笑眼看她,等她惊慌失措,面红而退。她却始终云淡风轻,微笑在唇边绽开,话语如潺潺流水,清脆而顺畅,一路跃过暗礁,跳过阻碍,从容流淌。

纵是管仲阅人无数,也不禁为她的气度折服。这世间美人如云,但美貌与才情兼具、胆识与机智并存者,却难得一见。看着面前女子,管仲的唇角也绽出一抹笑意。

从此,他开始不断拜访田倩,与她对座畅饮。田倩这个名字也因管仲在京城里流传甚广。但她知道,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一旦贵人恩减,色衰爱弛,等待她的终究是跌落尘埃。所以,即使身处繁华,田倩始终沉静如水,没有丝毫妄想。

她大概从未想过,她与管仲之间居然会有另一种惺惺相惜。她以为,他不过是慕她美色,和其他男子并无不同,但他一次次深夜前来,只是与她把酒言欢,看星星看月亮,看夜幕下飞舞的流萤。他像一道挡在她面前的屏障,阻断那些命运里必须要承受的伤害。因为他的眷顾,她不必再对他人浅言轻笑,看那些暧昧不明的眼光。

他从来不说,只是像春雨般,一点点润物细无声。聪颖如她,又怎能看不出他的良苦用心?她紧闭的心门慢慢敞开,终于一点点看到他的好。他的才情,他的抱负,他所有的一切,都非浪得虚名。她忽然很希望他能得到世间最好的一切。

管仲虽才华横溢,却非圣贤,有时也会妒贤嫉能,不愿与才子亲近。偏偏隐士宁戚数次碰壁,仍不屈不挠,不惜扮作牛夫与齐王相见,并给管仲难堪。管仲何曾受过这等委屈,就连与田倩见面时都郁郁不乐,只是一杯接一杯地饮酒。他有不快,她自然要开解。而他对她也不设防,将实情坦然相告,并不忘表达愤慨之情。

恩客的牢骚,听听也就罢了,她一个青楼女子,卑微如草芥,哪有资格妄论国事。但她自小读书,知晓家国大义,这些年红尘辗转,眼界之宽,并不拘泥于闺房之内,何况宁戚之名她早有耳闻,知他是难得的才子。于是,有些话便不知不觉地讲了出来。

她说太公,道伊尹,谈古论今,并把宁戚比作水中鱼,若齐国不肯钓上岸,必有他国下饵,与其将来树敌,不如现在多一个助手。独木难成林,有众人相帮,他才能如虎添翼,齐国才能日益强大。

这番话皆是她有感而发,说得兴起时,完全无暇顾及管仲眼中的光芒。他看她的眼神从疑惑到欣赏,终于忍不住拊掌大笑,心中嫌隙竟被她这一席话说得不见踪影。

那一刻,管仲才知道,原来田倩除了美貌,还有如此心胸见识。从此,他待她更是不同,不仅听她弹琴唱曲,更与她谈诗论道。

那番话,田倩只是随口一说,只想着能解他忧愁,没想到管仲居然采纳,不仅亲到驿馆向宁戚赔罪,更奏准齐王,封宁戚为副相。

这一连串的举动光明磊落,管仲也像一道影子般渐渐没入田倩的眼里心间。再见时,她眉角眼梢不自觉地染了桃色,眸中渐渐多了些情意。原来,他当真和普通男子不同,那般坦荡光明,配得上传奇二字。

他们的相见忽然就多了几许温情,也多了几分豪爽。她在他面前畅所欲言,那些长篇大论,她一直深藏心底,而今终于有人倾听,愿意欣赏她深藏的光彩。管仲时常坐在田倩面前,听她滔滔不绝、慷慨激昂,会对她的言辞赞誉有加,会与她讨论每一个无足轻重的细节,将她的提议付诸行动。

光影摇曳里,她常常想到伯牙子期,那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情感是世间最美好最难得之事。而她和管仲,不仅相知,更有相惜。

管仲对待田倩自然也不同,这女子与他灵魂相依,怎能让她在青楼之地久居?但他是齐国之相,岂能随心而为?他胸有大志,不愿在江山美人间权衡,亦不愿委屈她半分。于是,管仲便一次次在齐王面前提到田倩,希望齐王准许他娶她为妻。

什么样的女子竟让管仲如此魂牵梦萦?好奇之下,齐王下旨召见。那时的田倩心境早已不同,花丛里走过,片叶不沾身,只因她遇到的那些人都只是渴慕她的美色,未有一人试图走进她内心。唯有管仲视她为知己,与她有高山流水一样的情谊,与他在一起,这余生必会自由洒脱,灵魂有依。

走向君王的那一路,似乎每一步都踏在命运的刀尖上,步步惊心。她看到管仲投来的目光,那样清澈坚定,只一眼心里便释然了。她知道,无论前路如何,她和他始终都不会放开彼此的手。所有的慌乱渐渐平复,她在君王面前从容淡定,对答如流,美貌与见识亦令齐王佩服。于是,齐王亲自做媒,将田倩赐予管仲。

这世间,多少人爱慕你美丽的容颜,但走进你灵魂者,一人足矣。

11.小桥·流水·人家 篇十一

风声、橹声;水流声、叫卖声;尤其是———啊, 脚踏在整齐而狭窄的石板街面上, 发出的单纯的音响, 谁也无法抵御那份自然对心灵的震动。

周庄是水哺育长大的, 面对大自然这九曲回肠的地域组合, 周庄人并不是用精卫填海的办法来改变千姿百态的河湖汊 (chà) 港, 而是用座座桥梁, 把大家相亲相爱地连在一起。

周庄的桥, 或大或小, 或曲或直, 或古朴或新颖。有祈求富裕安康的富安桥, 有因周庄古名贞丰里而得名的贞丰桥, 还有纪念太平军士兵的福洪桥, 而最能体现古镇神韵的当属双桥, 它由一座石拱 (ɡǒnɡ) 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 就像古时候的一把钥匙, 开启着周庄走向外面世界的大门。

桥与日月相伴, 桥与流水媲 (pì) 美, 桥与人家相亲, 桥与小街相连。在这里真是无桥不成路, 无桥不成镇。千百年来, 周庄的桥经受住了无数历史风雨的磨蚀, 可它总是坚韧 (rèn) 地拱起它赤裸裸的脊梁, 默默驮过无数交替的日月星辰, 深情地期待着从天南海北到来的客人。

周庄是水的世界, 清粼 (lín) 粼碧泱 (yānɡ) 泱的南北市河、后港河、车样河、中市河, 像四根透亮飘柔的带子, 绕镇而过。一路不知吻过多少岸边的绿墙, 也不知抚过多少岸边人的甜梦, 现在, 它疲倦了, 疲倦得像个甜睡的宝宝, 静静地躺着, 仰视天上的白云, 做着一个归入大海前的美梦。

由于河湖的阻隔, 使周庄避开了历代兵灾战乱, 保存完好的水镇建筑, 越发显现出它独特的韵味。碧水泱泱、绿树掩映的沈厅, 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的张厅, 以及小镇上一家家粉墙篱窗的房屋, 充满着幽谧 (mì) 的水乡气息。那幽深冷清的石板巷, 那巷中袅 (niǎo) 袅升起的炊烟, 和星星点点的水渍、泥印, 犹如一首古诗, 美得令人心醉。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中间还有个九百岁的周庄!

那是个你应该去的地方!

那是个令你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

12.小学语文《高山流水》教案 篇十二

【教材分析】

《高山流水》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春秋时期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回味。

全文共82个字,3句话,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尤其人物对话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深刻而强烈地表达了“知音难觅”的真挚情感,让人回味无穷。【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话文的阅读基础,在五年级第一学期学过《读 书 有 三 到》、《论语·学而篇》。本课语言极为凝炼,由于古今词义和句式的差异,学生理解文言文会有一定的困难,但课文有“注释”和“译文”,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就词句的理解来说,此文词句很容易理解。就文章所讲述的“知音文化”更为丰富和玄妙,学生较难理解。我期待呈现学生从无到有,从未知到已知的学习提升过程,因此,课前不让学生准备任何对这篇古文的预习,只凭借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文言文。根据“为”的含义了解“为”字不同的读音。在情境中积累描写景色的词语。

2、尝试借助注释、译文,大致了解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故事,并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3、知道“高山流水”的含义,感受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懂得要珍惜知音。【教学过程】

一、纵情吟诵识知音

(一)音乐欣赏,导入课题

1、播放《高山流水》,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欣赏一段音乐。

2、师:你觉得这段音乐怎么样?生谈听后感受

这是一首古筝曲名叫《高山流水》(板书课题:高山流水)这首曲子中还蕴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3、指导朗读课题

(二)通过注释,初通文意

1、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朗读,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注释和译文。

2、师:课文讲述的是谁?(伯牙和钟子期)

伯牙在鼓琴,钟子期在听,他们演绎了“高山流水”的经典故事。抓住了这两个人物,我们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大意。在刚才的朗读中,你觉得哪些句子最难读?

3、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A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指导学生了解“为”因其含义不一样,读音也就不一样了。第一个念wéi,第二个念wèi,为什么不同,借助译文来看看。

(不一样,前一个念wéi,解释是以为认为;第二个念wèi,为了谁的为。)师:含义不一样,读音也就不一样了。(2)断句,读出节奏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破琴绝弦”(xián)

“弦”字的读音读正确

破琴——把琴摔破了,绝弦——把琴弦剪断,“破琴绝弦”就是——把琴摔破了,把琴弦剪断。通过注释我们理解“破琴绝弦”的含义。

(4)“足”(在没有注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来了解意思)

(出示)你觉得“足”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 “ 足:①充足、足够;②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③足以(多用于否定式)”

(5)现在谁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次朗读此句)B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乎”是一个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善哉乎就是——好啊!美啊!秒啊!在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不信我们来找个同学读读。

4、在理解的基础上全文朗读。【说明】

《高山流水》文言文的学习,毕竟是小学生,才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习,如何教会他们阅读的基本方法,并学以致用是很重要的。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理解上两处分别设置“没有注释,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有时候我们可以用现代问汇代替古文词汇”这两种学法,真正实现顺学而导。在这个课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为“熟读成诵”。设置了不同层次、逐步推进的朗读,从读通到读好再到读懂,最后读出情味,还有老师的范读、师生的对读穿插其间,意在渗透古文诵读的断句、延长等技巧,渲染古文抑扬顿挫、古朴悠然的情味。

二、高山流水明知音

1、理解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1)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钟子期有没有听懂伯牙的琴声呢?“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2)理解句子意思,渗透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阅读方法。理解“志”在这里是“想”的意思。

2、理解“善哉乎” 指导朗读

是子期听了伯牙琴声后一种由衷的称赞。谁能把这种由衷赞叹读出来。

3、“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河”体会此处意象(1)理解 “巍巍乎”怎样巍峨的泰山画面?(2)理解 “洋洋乎”,“江河” 长江与黄河

师:好像让我们看到了那宽广的“江河”。呼应着上边的泰山,这里的“江河”也不是一处随意的江河。“江河”在古文里是有特指的(这里的“江河”是指长江和黄河。)(出示学生已经学过的关于长江与黄河的诗句)就是这样的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绵延悠长 就是这样的黄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东流到海 就是这样的长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气势磅礴

就是这样的黄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 波涛澎湃(3)指导朗读文中句子

4、创设情境,积累描写景色的词语。

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巍巍泰山、洋洋江河,他还会怎样的场景呢?(播放音乐,学生畅谈想象的画面)

师:伯牙弹到——绵绵细雨;伯牙弹到——依依杨柳;伯牙弹到——皎皎明月;伯牙弹到——淙淙溪水。(出示画面与词语,同桌合作说话练习)

于是会怎样赞叹呢?(出示句子:善哉乎鼓琴!乎若。)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伯牙鼓琴,志在溪水——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伯牙鼓琴,志在芳草——

师小结:无论你伯牙弹什么,我钟子期都能知道。钟子期听懂这琴声之外,还听懂了什么?(伯牙心里的想法。)【说明】

本单元的目标之一是积累词语。因此在这节课中,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想象画面,再出示具体画面与词语,让学生根据文本中的句式“善哉乎鼓琴!乎若。”同桌进行说话练习,在这样的情境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描写景色的词语,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语言表达上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5、深入理解“知音”,实乃知志

(1)师:看来善听的子期不仅听懂了琴声,还听懂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心声。这样想来,钟子期说“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河”,说的也不仅仅是伯牙的琴声吧?(出示)

“巍巍乎若泰山

洋洋乎若江河”

(2)引导学生思考钟子期不仅在说琴声,也说出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志向和胸怀。

出示: “巍巍泰山一般的志向,洋洋江河一样的胸怀。”(板书:志)

6、顺着 “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接着往下写。(出示)“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 出示《列子》中的一句伯牙的感慨话语“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

心也。”

师小结:好啊好啊!先生你听我的琴声,听到的志向和情怀简直和我心里所想 的一模一样。这两个人之间的默契,用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讲——心有灵犀。(板 书:心)只有这样心有灵犀,只有这样知志又知心的人,才可以叫做—— 知音。(板书:知音)

7、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与快乐,为熟读成诵打下基础。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说明】

在教学中,首先从学生已知中揭示出未知——“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河”说的仅仅是高山和流水吗?这是学生认识的进一步刷新。说到底子期作为伯牙的知音,其实他听懂并且一语道破的就是伯牙琴声中的志向、情怀、抱负和心声,与此同时我又将文中最为重要的富含知音内涵的“志”字呈现,并在此基础上练笔,继而引入《列子〃汤问》中伯牙得遇钟子期的感慨“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如此层层推进,最终明确只有“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只有知志、又知心的人才可以称作是知音”。

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1、痛失知音(从“钟子期死”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他们约定第二年中秋再来相会,等到第二年的中秋,当伯牙兴致满满地赶来与子期相会,(背景音乐《伯牙悼子期》)伯牙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默默,流水无语。(出示:钟子期死)(指名读,缓慢,有悲戚)

(出示: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悲痛欲绝的他在子期墓前写下的一首短歌(生朗读)

(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师:从此还有人能知我之志吗?(擦去板书:志。)还有人能知我之心吗?(擦去板书:心。)

子期已逝,知音不再,知音难觅啊!(擦去板书:知音。)

3、纵情朗读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四、千古传唱怀知音

1、师过渡:同学们,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才使得这个故事更加荡气回肠。从此,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传诵着它!

2、全文分层朗读,感受“知音”故事的代代相传,熟读成诵。

(1)就在故事发生300多年后的战国时期,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出示“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齐读(2)时间在流逝,500多年过去了,秦朝的《吕氏春秋》依然为我们呈现了这对知音相遇时那最美好的瞬间(出示)——男生一起读!(出示)“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3)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1000多年后的唐代,人们在古诗中也都为那伯牙的破琴绝弦叹息不已(出示)——女生一起读!

(出示)“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2000多年后的明朝,人们又用小说传诵着这个千古佳话(齐读全文)

(5)2500年后的今天,孩子们你们也在无限神往地传诵着这个知音故事——高山流水。

3、布置作业

背诵古文 【说明】

这个文本本身就埋藏着相当丰厚的文化内涵,比如“古琴”文化、“知音”文化、“高山流水”文化,“泰山、江河”文化,“绝弦”文化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只有理解和传承了这个符号、这种密码的人才是真正延续中华文化血脉的人。在这一点的落实上,我主要分散在理解语言、诵读语言、品味知音等过程中,最为集中的是课的最后,师生的一段诵读,不仅为学生的熟读成诵打下基础,更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经典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板书设计 高山流水

知音

13.成语故事:高山流水 篇十三

高山流水的故事主要为你讲述的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难求,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朋友有很多种,但是真心知心的朋友却不多,因为朋友当中很少有懂你的人,知心朋友难求,知音更可贵。

高山流水的故事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

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

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高山流水的百科资料

高山流水 (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遇、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高山流水》,汉族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高山流水的出处

《高山流水油画》黄泰华油画《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有同名电视剧《高山流水》。此曲为古琴曲,唐代分为《高山》、《流水》二曲。[2]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并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

高山流水的历史典故

14.周忱的“流水账” 篇十四

刚开始, 人们都不明白周忱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一天, 某县有个人来报告说, 一艘运米的粮船突然遇到风暴, 被吹跑了。周忱就询问他, 船是哪天丢的, 是上午还是下午, 当时刮的是东风还是西风?可那人回答得全不对。周忱翻开记事本——和他对质, 那人不禁惊讶叹服。这时, 人们才恍然大悟, 原来周忱的日记不是毫无目的地随便乱写的。

周忱作为一名巡抚江南的大官, 对于每天发生的事情不分巨细记录, 似乎也不符合“只管大事不问小”的为官之道。但事情就是这样微妙与复杂, 任何棘手的事情总是由小细节组成, 如果重视生活中的细节, 就很有可能从细节中了解事情的整体。

15.高山流水惺惺相惜 篇十五

张仃与齐白石年纪相差五十多岁,生于不同的时代,人生经历、知识背景判然有别。然而,冥冥之中似有一种力量牵着张仃,使他成为齐白石特殊的知音。

在笔者的记忆中,张仃生前谈起齐白石,总是兴致盎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白石老人那首著名的致敬前贤的诗(“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每每脱口而出。看得出,张仃非常愿意步齐白石的后尘,成为徐谓、八大、吴昌硕乃至齐白石门下的“走狗”。当然,对齐白石的艺术独创精神,齐白石的“我家法”、“我家笔墨”,“逢人耻听说荆关”,张仃更是推崇备至。显然,在张仃的心目中,齐白石是“继承”与“创新”的最高典范,是中国绘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物。

张仃生平的第一本画册《张仃水墨写生画》1958年1月由朝花出版社出版,齐白石为画册封面题名,字迹遒劲拙朴,落款“九十四岁白石”,那一年是1954年。是年春天张仃与李可染、罗铭一起赴江南水墨写生,开始“新中国画”的艺术实验;1954年秋,三画家水墨写生画联展在北海公园悦心殿开幕,年逾九十的白石老人亲临现场,用湖南家乡话连声称赞“很好喽”。可惜《张仃水墨写生画》出版时,老人已驾鹤西去。

事实上,在张仃的艺术探索生涯中,齐白石一直是他的精神坐标和艺术创新的重要动力。解读张仃与齐白石的这份“缘”,对于我们理解近代以降中国绘画的艺术嬗变,中国艺术精神、传统文脉的传承,理解艺术创造的真谛,有丰富的启示作用。

先从张仃珍藏的齐白石的作品说起。

张仃生前藏有齐白石绘画四件:《樱桃》、《红荷》、《竹篱葫芦》、《葫芦》,件件都是精品,背后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

《樱桃》人们都熟悉,因为它常年挂在张仃寓所的客厅里,与主人朝夕相处,相看两不厌。此画尺幅不大,只有两平尺,题材也平常:一只灰色的民间青花大瓷碗盛满樱桃,上有两句题诗:“若叫点上佳人口,言情言事总断魂。”行家知道,樱桃缺少形色的变化,不容易画好。然而到齐白石笔下,腐朽化为神奇,大小相似、随意摆布的樱桃,加上错综变化的焦墨短线——果柄之后,顿时生动起来。散落在外的樱桃,与碗内形成微妙的呼应,再加上装饰味十足的瓷碗的衬托,真是光彩夺人,配上两句艳美的题词,更是令人神往!

画的题款是“张仃先生正旧句,庚寅九十老人白石”。庚寅即1950年,那年齐白石实际年龄八十八岁,如此的高龄,笔力依然如此矫健,而且春心不泯,真是令人诧异。那么,张仃是如何得到这幅画的呢?

在笔者的记忆中,张仃老人生前从未披露过这幅画的来历,回想起来不免令人感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等一班喜欢艺术的年轻朋友经常聚集在红庙北里张仃先生的客厅里,赏画谈艺,这幅《樱桃》曾让大家饱尽眼福,居然没有探听一下它的来历。这也证明张仃的低调,不肯炫耀自己与齐白石的关系。直到张仃去世后,有一次我访问张仃的学生、中央工艺美院退休教授罗真如先生,才解除这个悬念。那是1959年夏在颐和园北宫门的松林里,张仃给装潢系学生上国画写生课时捎带出来的故事。罗真如记得很清楚,当时张仃身穿背心,侃侃而谈,兴致极高。以下是罗真如讲述的内容梗概——

1950年的夏天,张仃提了一筐樱桃去看白石老人。不久前,齐白石答应为他作一幅画,一直未见动静,张仃等不及了,便亲自登门拜访。到了齐白石的“铁栅屋”画室,见了面,老人也不客套,收下樱桃,让了座,就径自往画室走去,张仃跟了上去,他早就想亲眼看看大师怎样运笔作画,却被老人拦在画室门外。张仃只好在客厅坐下来,耐心等候。一小时过去了,不见老人出来;两小时过去了,还不见老人出来。张仃有点纳闷,原以为齐白石作画出手很快,看来并不如此。过了一会儿,白石老人略显疲惫地从画室里出来,把刚画完的《樱桃》交给他。看了画,张仃恍然大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齐白石作画原来是那样认真,那样严谨!想必画了不止一张,不满意的扔进废纸缕。难怪花那么长的时间。”想了一想,又不无得意地补充道:“也许因为我的身份不一样,是画家,又是中央美院的教授,齐白石当然不肯马虎。”

齐白石喜欢画荷花,擅长画荷花,同类题材的作品不计其数,然而论笔墨之老辣,构图之饱满,视觉冲击力之强烈,要数《红荷》为最。关于这幅作品的问世过程,四十年后张仃记忆犹新,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辛卯(1951)年元旦,可染约我同去给老人拜年。当时老人客居在一位将军家中。我们到后老人早餐已毕,精神甚好。老人元旦试纸,可染帮助磨墨,我为理纸。我们想看齐老画长线,提议画残荷。因老人晚年画残荷很多,笔墨生辣,构图奇特,集老人平生艺术修养之大成。老人宁神片刻,提笔落墨如锥画沙,数尺长线缓缓而出,互相参差。老人以一生制印经验,计白当黑。不久,荷杆主要构架形成,又以赭石写出大面残叶,以胭脂画花,一大一小。随后又反复推敲,增添小荷杆,更加疏密有致,于是落款“辛卯元旦九十一岁白石老人”。(《李可染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白石老人从容不迫、收放自如的作画过程,也写下了张仃的虔诚与专一。文末一句中“落款”两字后面,张仃略去了“张仃先生法论”。这句话表明,齐白石在作画过程中感受到张仃在场的良好氛围。唯其如此,才将此画赠送给他。《红荷》的收藏,与几个月前的《樱桃》有很大不同,那次张仃被拒之于画室之外,这次则是与齐白石的大弟子李可染一起,为白石老人理纸研墨,亲眼观摩运笔之道,表明他们的关系进了一层。

相比之下,《竹篱葫芦》的收藏更具一波三折的戏剧性。1953年的某一天,张仃忙里偷闲,来到和平门琉璃厂,走进一家画店,感到气场有点异样。果然,文物字画丛中,一幅水墨小品令他眼睛一亮:这不是白石老人的手笔吗?画的是竹篱与葫芦,笔墨酣畅沉雄,举重若轻,精妙无比,附纸还有题跋:“手妙纸佳方有此画(三尺纸之竹篱葫芦也),百年后若不值百金,白石作鬼也应痛哭。壬申五月书此,附画自藏。”看到这里,张仃激动得心狂跳起来,原来是齐白石自藏的心爱之物,不知何故竟然流落到此地。张仃不假思索,当场以高价买下这幅画,送到齐宅。老人见了,又惊又喜,惊的是自藏的宝贝被盗流出而不知,喜的是完璧归赵,感慨之下,老人抽纸提笔,写下:“此葫芦是张仃弟所宝藏,他人不得窃夺去。九十三岁白石重看加记。”郑重地将画交给张仃。张仃将画送到画店重新装裱,齐白石的两段跋并列于诗堂,给此画增加无限兴味。这幅作品一直珍藏在张仃身边,直到1966年“文革”爆发被红卫兵抄走。所幸的是,十年之后完整发还,真的应了白石老人那句话“他人不得窃夺去”。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补题的跋上对张仃的称呼是“弟”,而不是“先生”,这一改变非常重要,表明张仃与齐白石已关系已经发生质的变化。

nlc202309090909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还是齐白石的绝笔《葫芦》,画面上一大一小两个葫芦,藤蔓纷繁,互相缠绕,落款是“九十八岁白石”,其中繁体的“岁”字笔画写错。这一年老人自署年龄应为九十七岁(实际年龄为九十五岁),可见,老人是在神志恍惚的状态下作此画的。关于这幅作品,美术评论家王鲁湘作过细致的考证和论述,在《糊里糊涂画葫芦》一文里,他这样写道:

这张绝笔《葫芦》一直秘藏于张宅,从未发表,但它却是京城美术界一个少数精英圈子里的赫赫明星。张仃先生对我说,当年隔一段时间,李可染、邹佩珠夫妇,黄苗子、郁风夫妇,光宇、正宇昆仲及少数张仃密友,就要相约结伴来到张宅。张仃知道他们为何而来,总是沏上清茶后,恭恭敬敬从画室取出这张《葫芦》挂于墙上,于是大伙儿就开始唉声叹气,啧啧连称,继而有大呼击案的,也有拍腿拍到别人腿上的,如此这般,如醉酒似的疯狂一阵,于是散去。过些日子,再如此这般来一遍。邹佩珠先生回忆说,隔日子长了没看这幅画,就像得了病似的,看完这幅画就像过足了鸦片瘾似的,精神头也足,人也兴高采烈了。我问这幅画妙在哪里?她说她也问过李可染同样的问题。李可染就回答两个字:“绝了。”又问为什么绝了?可染回答说:老人家画到这个岁数,糊涂了,连字都不会写了。当时写这个“九”字,就问可染:“这个九字是往这边拐还是往哪边拐啊?”等到写“岁”字,怎么也记不起来,就写成现在这个样子。人糊涂了,只能画自己最熟悉的物件,当然也就是最简单的物件,那只能是葫芦,而不可能是别的如牡丹之类。即使是画了一辈子的东西,信手画来,还是因为神志恍惚而出错。点了黄颜色画葫芦,这没有错,一大一小,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但用淡墨画叶子时恍惚了,画成葫芦了样子,而且居然从大葫芦留白的地方冒出两笔淡墨,好像这葫芦穿了个洞。等到用浓墨画藤时,又恍惚了,画着画着就勾成葫芦的样子了。但这都不要紧,老人完全是在糊涂状态下用本能在作画。这幅画最绝的是藤蔓,用笔用墨已经是天籁,是神在走,而不是手在走,笔墨中包孕的精气神完全超越了白石老人的身体健康的状态,是一种修养在完全自由自在自为的状态下释放,一个中国画家只有到了这个境界才谈得上是“天爵”,与此相比,包括白石老人以前的作品,所有人的画都只能算是“人爵”。

张仃是如何成为这幅绝笔《葫芦》的收藏者的?这肯定是很多人关心的,其中必有曲折的故事。遗憾的是,包括王鲁湘在内,已经没人能够解开这个悬念。由于张仃的低调、沉默,加上当事人均已离世,这件事将成为永远的秘密。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作为齐白石的真知音、真弟子,张仃成为绝笔之作《葫芦》的收藏者,是顺理成章的,也是令人欣慰的。

张仃与齐白石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当时张仃是一名东北流亡青年,在北平私立美专读书,学习中国画,齐白石则是这所学校的挂名教授。

在张仃的记忆中,作为一名挂名教授,齐白石从来没有到学校上过课。尽管这样,它的意义依然不可小觑。当时的京城画坛保守成风,齐白石作为一个艺术另类,处处受到排挤和诽谤,却得到有识之士(如陈师曾、胡适)的赏识和支持,吸引着叛逆的艺术青年。张仃后来这样回忆:“我的学生时期,学习中国画(人物画),并喜欢作漫画。有人说,罗两峰的《鬼趣图》很漫画,但我无法看到。我第一次看到齐白石的人物画时,就十分震惊,耳目为之一新,印象很深,多年不能忘怀,想学习,却无从下手。”(张仃《大匠之门》)这表明:少年的张仃对齐白石崇拜有加,虽无机会亲炙他的艺术,由于艺术趣味的接近,还是受到他的很大影响。其证明就是,在美专举行的校庆周年展览会上,张仃以丈二宣纸,画了几张罗汉鬼怪之类,结果引起先生与同学们的极大嘲笑。这些作品取材于民间绘画,令人联想起齐白石的人物画,如钟馗、铁拐李之类,都是属于故事新编,具有很强的讽世意味,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张仃后来因参与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左翼美术运动而被捕入狱,中断了学习生涯,从此开始了另一种人生。当时他肯定没有想到,十多年后,经过颠沛流离、天翻地覆的人生岁月,他又回到京城,以革命艺术家的身份结交齐白石,成为他的一名特殊的弟子。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起了重要作用,他就是齐白石的大弟子李可染。

说起张仃与李可染,早在1937年冬他们在西安有过一面之交,当时张仃带领一支抗日漫画宣传队在那里活动,李可染去武汉参加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途经西安。在城北的一个大杂院里,他们匆匆相遇,李可染惊奇地发现,张仃看上去是个半大孩子,张仃则觉得李可染比较拘谨,这些当然只是表面的印象。1949年9月张仃与胡一川、王朝闻、罗工柳、王式廓一起组成“五人接管小组”,代表中共新政权接管旧北平国立艺专,此时李可染就在该校国画系教书。阔别十二年,李可染发现,张仃一身戎装之下,仍是艺术家的脾气。1950年4月,中央美院成立,张仃被聘为实用美术系主任、教授,李可染被聘为国画系副教授,他们成了同事,不久又一起搬进了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央美院的教师宿舍,接触的机会就多起来。

此时的李可染已是国画界名声遐迩的人物,丰沛的艺术天才经受了时代潮流的激荡,尤其在政治部“三厅”工作时与左翼文化精英一起共事相处,艺术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徐悲鸿推崇他的作品,誉为“奇趣洋溢,不可一世”,将他请到国立艺专国画系执教,后来又将他介绍给国画大师齐白石,两人一见倾心,结为师徒。齐白石极为器重这位弟子,爱之极笃,称他是继吴昌硕之后画坛数得上的高手,甚至将他与明代大画家徐渭相提并论。

与李可染接触,张仃眼前敞开一个久违的世界,尤其是李可染津津乐道的齐白石,深深地吸引了张仃。李可染认为:齐白石以天才的创造,解决了旧中国画存在的很久的矛盾——曲高和寡,他的绘画不仅有现代人健康朴素的思想情感,而且包含着深厚的传统和独创性的风格,故能雅俗共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白石老人有绝大的艺术天才,却肯下最笨的功夫,任何平凡的题材,一到他手里,就能化腐朽为神奇,简直到了“点石成金”的程度,齐白石的画气场大,视觉冲击力强,挂在任何地方一眼就能看见。

nlc202309090910

张仃与齐白石的这份默契,与他的童年生活记忆分不开。张仃出生于东北一个有匠人背景的小康之家,自幼受中国北方民间文化和民间美术的深刻熏陶。正如他自述的那样:“童年对于一个人后来的影响,往往是很深的。因为在幼年的时候,喜欢画猴子,直到现在,虽然看过了不少画家的名作,并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仍然念念不忘幼年的时候,从名人画谱上描下来的猴子、母亲纸剪的猴子、药店门口石柱上蹲着吃桃的石猴子,以及许许多多江湖画家笔下的猴子,尤其是蹲在山东卖艺人的肩上穿着古旧红衫的猴子。这些片断的印象揉和起来,才构成了活跃的、闪光的、完整的猴子的形象,而且有色彩、有生命、有诗意。”(《我与中国画》)这种根深蒂固的民间趣味,加上风起云涌的民粹主义思想,对张仃的艺术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纵观张仃的艺术世界,无论漫画、年画、宣传画、装饰画、壁画、水墨山水、卡通、艺术设计,乃至晚年的焦墨山水,无不洋溢着生机勃勃的草根气息,浸透着朴素的民间情调,在这一点上,与齐白石的艺术世界可谓异曲同工。

然而,对于中国画这门艺术积淀深厚的绘画来说,仅仅是民间趣味是不够的。齐白石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他将民间趣味上升到古典品位。这一点李可染有精到的论述:“他把人民群众朴素健康的思想感情与古典艺术高妙的意匠努力揉和起来,(中略)把民间艺术大大地提高,把古典绘画颓废灰暗的一面去掉,因而他的艺术得到了健康的成长。这样就把传统上民间艺术和古典绘画上格格不入的雅与俗统一起来,把形似与神似统一起来,把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起来。最为重要的是,把数百年来古老的绘画传统与今天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距离,大大地拉近了,为中国画创作开辟了革新的道路。”(《谈齐白石老师和他的画》)对此张仃完全认同,他的表述是:“齐白石把俗与雅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把古典与民间融为一体。将其普及到普通老百姓中。齐白石先生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提升了中国的绘画艺术。”(《齐白石先生的艺术道路》)

第三,对中国画笔墨之道的体悟与追求。齐白石以质朴的农夫之心,行优雅的文人画之笔,创造一个清新刚健、精妙绝伦的绘画世界,对于张仃有着不可抵挡的魔力。在《试论齐、黄》一文中,张仃认为:“齐白石先生的笔墨,简到无可再简,从一个蝌蚪、一只小鸡到满纸残荷、一片桃林,都是以极简练的笔墨,表现了极丰富的内容。”这种高超的艺术境界,有赖于画家精湛的笔墨功力。张仃后来进一步认识到,这与齐白石诗、书、画、印的全面修养分不开。他以隶入篆,又以篆入印,在金石上开创一代新风。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齐白石以篆法入画,以金石之笔入画,他的用笔当然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文人画家了”(《大匠之门——齐白石》)。

由于时代潮流的影响,张仃年轻时曾经是“书画同源”的反对派,对传统的文人画几乎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受制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与个人的心情,张仃作画率性而为,大刀阔斧,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而少一点意蕴。晚年张仃为此悔恨不已,苛责这些作品“实在太幼稚、太粗糙”(陈布文《张仃漫画创作的变迁》)。那是张仃追随齐、黄二师多年,窥得中国画艺术堂奥之后的事。

李可染曾为恩师晚年的“白石老人一挥”作解释:“实际上,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是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从来没有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信手一挥过。”(《谈齐白石老师和他的画》)一个慢字,道出了齐白石的用笔之道。这个慢,当然不是凝滞不前,拘谨犹疑,而是沉雄精微,力透纸背,高度控制。对此,张仃心领神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尤其“文革”后期,是张仃全力补传统笔墨课的时期。好在张仃有书画童子功,从小到大经常与笔墨打交道,画漫画、年画、宣传画都是用毛笔,对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性能十分熟悉,登堂入室颇为迅速。这同样体现在他的中国画教学中。据中央工艺美院五七级学生黄国强、冯梅、罗真等如对笔者的回忆,当年张仃带领他们在颐和园国画写生,一再强调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原则,用笔不能太快,蘸墨不要太多,对于初学国画的人来说,堪称金玉良言。用笔慢有助于培养静心,克服浮躁,防止流滑;蘸墨少则可以避免浮烟胀墨,彰显笔力,因为要将笔毫中少量的墨挤出来,达到“万毫齐力”艺术效果,非有过硬的手上功夫。

“文革”后期,张仃发心临习石鼓文篆书,此后一直磨砺不辍,直到去世,这个过程与他的焦墨山水艺术实验基本上同步。张仃这样回顾这个创作历程:“我年近花甲之时,决心从小学生做起,纯以焦墨写生,犹如对自然‘描红’,练眼、练手、练心,促使眼、手、心合一。从实践中悟到,石涛‘一画’说并非玄虚,联系到从赵孟頫到董其昌‘书画同源’论,重视以线为造型手段。经过不断实践,认识有所提高,不知不觉十几年又过去了。艺术劳动,可能也有惯性,每觉得以焦墨写生愈来愈得心应手,愈欲罢不能了。”(《再谈我为什么画焦墨》)

张仃的焦墨山水与齐白石的作品艺术手法上相去甚远,但在精神气质上,却与齐白石惊人地相似,尤其是他的焦墨线条,铿锵顿挫,力透纸背,金石气十足,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正是学习齐白石“以篆法入画,以金石之笔入画”的结果。

张仃、齐白石之缘,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与时代内涵。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国文化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从大的趋势看,是贵族文化衰亡,平民文化兴起,文化重心逐渐下移,传统文脉不绝如缕。在这种背景下,一批布衣天才脱颖而出: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张光宇、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张仃……。惟其布衣,他们懂得民众趣味,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惟其天才,他们不安于平庸粗鄙,追求超凡入胜的艺术境界。齐白石以朴素的农夫之心行优雅的文人之笔,创造全新的艺术境界,张仃与之有特殊的默契。

同样,齐白石巨大的成就与艺术影响力,与同时代艺术大家陈师曾、徐悲鸿的扶持,与文化名人作家胡适、老舍、艾青等的大力追捧,是分不开的。那么,张仃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1954年春,张仃与李可染一起策划国画写生,拉开了新中国画革新运动的序幕。齐白石的艺术实践,其劳动人民的阶级立场,草根民间的艺术趣味,“神形兼备”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成为本次中国画革新的艺术起点。据张仃回忆,南方的山树木茂密,极难表现,他们一起背诵齐白石的诗自勉:“十年种树成林易,画树成林一辈难。直至发枯瞳欲瞎,赏心谁看雨余山?”

nlc202309090915

1956年春,张仃赴法国巴黎任国际博览会中国馆总设计师,特地准备了两件礼物:一对杨柳青门神年画,一套荣宝斋印制的齐白石画集。这是他为艺术大师毕加索精心准备的礼物。遗憾的是,门神年画因涉嫌封建迷信而被扣下;幸运的是,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画册顺利送到毕加索手中,并对毕加索晚年的艺术产生微妙的影响。从中西方艺术交流的角度看,张仃不远万里拜会毕加索,给他送去齐白石的画册,意义非常之大,将现代东、西方两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大师牵到一起。

1957年9月齐白石仙逝,三个月后,齐白石遗作展在北京举行,伴随一系列纪念活动。1958年1月22日,张仃在中央工艺美院作《齐白石先生的艺术道路》的报告,高度评价了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认为齐白石坚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通过对民间艺术和古典艺术精华的继承,通过艺术实践,提升了中国的绘画艺术,为后人留下丰富的艺术遗产。在1958年第二期的《美术》上,张仃发表《试谈齐、黄》一文,提出“南黄北齐”的观点,将黄宾虹、齐白石看作近代中国画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位艺术大师。张仃认为,在艺术上,齐以“简”胜,做的是减法,黄以“繁”胜,做的是加法。齐白石的减法,是对丰富的生活和自然长期观察之后的提炼与加工,这种提炼过程,在画面上丝毫不露痕迹,让人们只看到艺术结果,其艺术上的单纯与惊人的夸张手法,富于说服力,使人们相信,艺术原本就是如此。这是张仃对齐白天石绘画独到的发现。

1983年齐白石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张仃撰写长文《大匠之门——齐白石》,全面回顾了齐白石的艺术道路及其成就,文中认为:宋元以来的文人画,为了去俗求雅,与工匠画划了一条鸿沟,文人画家很少注意民间艺术与民间文学,导致后来的文人画走向衰弱;齐白石与历史上的文人画家,有着完全不同的出身经历,走着一条崎岖不平的特殊道路,他把民间题材引入绘画,使文人画有了新的面貌。齐白石发展了中国水墨画的传统,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他的艺术,不仅影响了现代中国画,也影响到今后中国画的发展,他的影响还将波及亚洲、欧洲与世界艺坛。文章最后,张仃充满激情地写道:“大匠之门,并非都大匠,而‘鲁班门下老齐郎’,却是无可争议的大匠。大匠与名家不同,名家可能很多;大匠是承前启后,对一个时代做出独特贡献的人。大匠是国之瑰宝。齐白石是大匠。”

上世纪末,张仃的老友吴冠中以西方绘画“形式美”的理论解释中国画,发出“笔墨等于零”的宏论,将笔墨视为形式技巧或物质材料,在美术界引起一片混乱。为澄清认识,张仃发表了《守住中国画的底线》与《关于“笔墨等于零”》,指出:笔墨并非是材料,并非毛笔加墨汁,并非仅仅是一种被“内容”决定的“形式”,而是一个文化的概念、美学的概念,笔墨有生命、有气息、有情趣、有品格,体现画家的人格、精神与修养,其中张仃以齐白石的创作为例:齐白石弟子不少,如果他们创作,甚或临摹齐白石一幅作品,即使构图、题材、色彩整个与老师的完全一样,画出来以后与齐白石的作品放在一起,把作者姓名遮住,懂画的内行决不会把两个作者弄混。可是如果有一位观者把两幅画的作者认错了,甚而认为弟子的画比老师齐白石的更好(这种情形常有),那么,与其讨论笔墨问题是困难的。

遗憾的是,吴冠中并没有接受张仃的批评,越走越远,直至发出这样的奇论:“一百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舆论哗然。后来有记者就此问题采访张仃,张仃回答说:“齐白石和鲁迅都很伟大。美术家有美术家的作用,文学家有文学家的作用,他们没有可比性。”

以上的勾勒,足见张仃、齐白石之缘,证明绘画的“寂寞之道”其实并不寂寞。张仃称齐白石为承先启后的大匠、国之瑰宝,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大匠,何尝不是国之瑰宝。正是这种大匠之缘,使他们惺惺相惜,他们在艺术的天国拈花相视而笑。

上一篇:医疗器械价格承诺书下一篇:以五一劳动节为主题的促销策划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