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构论文(精选8篇)
1.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构论文 篇一
教育经济学五位一体的板块体系建构论文
自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来,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教育经济学从而获得了独立的学术地位,并迅速在世界广泛传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教育经济学的实贱研究日益丰富成熟,基础理论也有了很大的推进。相对而言,这门学科的基本体系,却仍停留在学科初创时的基本结构。后人虽然试图增加一些新的学术研究,但与原有学科体系的关系并不一致,显得格格不入,从而不能得到学科的“合法性”地位,这样,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建构问题就成为了制约这门学科发展的瓶颈。
一、传统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特征
西方欧美教育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和价值理论基础之上,把教育作为可以带来价值增殖的逻辑起点,因此,它的整个体系结构是以“投资一生产一利润”过程为系统,把教育过程与物质生产过程作为一个过程来考虑的。在这种构建思路的指引下,除学科基本问题的探讨外,他们确定的学科核心体系一般是由教育投资、教育经济效率、教育经济收益等内容组成。教育经济学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如沃尔什、舒尔茨、丹尼森、韦锥、布劳格、希恩、萨卡罗普洛斯等,他们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基本上都是这种体系。有学者对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进行了专门的统计比较,如下表所示:我国台湾学者林文达、盖浙生等所出版的《教育经济学》大学用书,与西方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具体材料的不同,他们提供了大量台湾本土的研究数据。此外,个别内容也有作者的创新。林文达着作增加了“教育市场”一章,分析了教育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以及政府的干预特征。盖浙生用“教育生产力”概念分析了教育效率的问题。
我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经济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国家图书馆数据统计,自1980年我国第一本教育经济学问世以来,各种普通教育经济学着作:即不包括高等教育经济学或职业教育经济学)已多达30余本。但是,在这种出版繁荣的背后,我们也感到学术创新的不足,研究内容甚至数据资料都比较一致,学科体系没有形成突破,更没有关于这种体系结构的逻辑解说。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年所出版两本教材为例(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三版,;范先佐,《教育经济学》,),靳希斌着作包括绪论共十六章,增加了“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和“教育产权和学校经营”等特色内容;范先佐着作共十三章,增加了“学生资助制度”和“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等特色内容。应当说,这些内容都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但是,它们在教育经济学体系中居于何种位置,换言之,何以成为了教育经济学的内容,与其他章节的逻辑关系如何等,书中并没有清晰的体现或明确的说明。
二、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分析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已经取得了基本的共识,但具体的学科组织体系仍有很大的差异。这当然并非要求学科体系形成一致,但是,对于当前所出现的认识分歧,我们也应有基本的判断。其产生分析的主要原因,除了作者个人的学术偏好之外,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对这门学科的性质认识存有分歧,由此而导致研究问题的分野。
对于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认识的不同,也反映了人们对其学科性质认识的差异。由于教育经济学处于经济学与教育学的交叉中,所从事研究的学者既有经济学界的,也有教育学界的,所以,在学科性质上也就有不同的立场。大体上有经济学立场者、教育学立场者与综合论者。
其一,经济学立场者认为,教育经济学属于经济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新领域,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可称之为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他们侧重于从经济角度出发,用各种经济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预测教育发展、寻找解决教育问题的办法。
其二,教育学立场者认为,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科群中的新兴领域,是一门新的教育学科,通过借助于经济学的研究而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学的认识,推动国家的教育投资与学校效益的提高。《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将其列为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之一,解释为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投资及其经济效益的一门学科。
其三,综合论者认为,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既不是严格的部门经济学,又不是规定的教育科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属性,人们从不同立场所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更有益于学术的发展进步。确定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应该从学科的全部内容出发,视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实际上,关于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的分歧,其实质并非是成立或者不成立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何为”的目的.性问题,是人们对认识标准分歧的反映,即如何来认识一门学科的性质问题。我们认为,教育经济学表面上具有更多的经济学属性,这是因为它更多地要借助于经济学的研究方式,但是,借用的目的恰恰是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服务,其宗旨又回归到教育学领域,是一门源于经济学而回归教育学的这样一门交叉学科。若从其学科的目的论考察,我们认为,它更应该体现教育学科的基本性质,是教育学的基本学科。或者说,作为经济学科的分支,教育经济学并不足道,但作为教育学科的分支,它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学基础,是该专业学生的必学领域。
三、“五位一体”的板块体系建构
总的来说,早期的教育经济学学科体系内容相对单一而显得单薄,主要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论述教育的投资与收益问题。后来教育经济学的内容虽有丰富,却又陷入章节凌乱的困境,缺乏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缺乏内容的概括性。
我们立足于为教育发展改革服务的教育经济学立场出发,在充分借鉴经济学研究方法与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该门学科的体系已经比较丰富,根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学术原则,整体可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板块结构体系,即以“教育经济原理”为主干、以“教育财政”和“学校校能”为实贱两翼、以“学科概论”和“教育发展”为前后支点,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贱浑然一体的严密逻辑体系,这就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原理(人力资本)——投资——效能——发展”这一基本思路(作为这种体系的创新尝试,杨克瑞所着《教育经济学新论》已于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具体的基本内容与逻辑关系是:
(一)学科概论篇
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方法范式的确立,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前提问题,也是对该门学科体系建构的学科论基础。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立,首先应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等方面明确自己的特殊性,并拥有确定的研究方法。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说明,构成了学科概论的核心。此外,关于这门学科成长的学术思想历程,也是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一门学科的历史研究,既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也是一项基本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的基础。这样,学科概论部分的阐述,是该门学科研究的切入点,而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二)教育经济原理篇
经济学的研究是从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发展为逻辑展开,这同样是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但是,教育经济学的需求首先是从教育的社会需求展开,从分析教育与社会经济二者的基本关系分析入手,通过实证的分析,揭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而确立了人力资本理论,构建了学科的独特理论基础。教育的经济功能蕴藏在社会的劳动力之中,它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或各种专门技能,通过劳动者的就业,即现实中的生产过程而实现。因此,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需求与供给、教育就业等问题构成了教育经济的基本原理篇章。
(三)教育财政篇
教育投资的理论研究构成了教育经济学的核心,甚至成为该学术研究的重要使命。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就意味着必须重视教育的投资战略,这就需要对教育投资的标准、内外结构比例、教育投资的效益等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才可得出科学的决策。教育财政问题的研究,既要注意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教育投资问题,也应重视国际比较问题。此外,教育投资的具体途径又是多样的,既可以直接举办教育机构,也可以通过资助受教育者的方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学生资助在世界各国通常也为教育财政问题的基本内容。
(四)学校效能篇
对于学校办学效能的重视,正是教育学与教育经济学联姻的重要成果。这是因为,无论何种性质的学校,其活动本身都以经济运行为基本内容,体现了资本的投入与产出,如何提供学校的办学效益,也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教育效能观的确立,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的产权及其性质,这首先需要对教育制度有全新的诠释。在此基础上,具体展开分析学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问题,诸如产学合作、教育融资以及相应的教育成本控制问题等,从而构成了相对独立的教育效能篇章。
(五)教育发展篇
经济学对教育的启示,不仅仅在于学校发展的微观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的宏观发展。教育发展问题作为教育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篇章,人们对此往往会有争议的。特别是将教育经济学视为经济学立场的学者,更不会重视这部分的内容,他们认为:“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的科学。”3]
事实上,对教育经济问题的研究,其目的就在于教育的改革发展,借用经济学的视野分析教育发展的得失利弊,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其一,正如过犹不及,教育发展也应注意教育过量问题的发生。其二,教育的整体发展不仅仅是公共教育的问题,还应通盘考虑如何鼓励民办学校的发展。其三,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教育问题又构成了教育经济学的新课题。其四,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一样,需要对其未来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做出科学的预测,能够利用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规划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教育发展状况,以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等。此外,我们在重视传统的人力资本观的同时,社会资本理论的出现,又构成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内容,它是对传统人力资本观的发展,是教育综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2.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构论文 篇二
1. 政府一方应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政策, 加大资金投入。
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呈现出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 教育事业的发展受经济的制约, 也呈现出这一特点。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发展不够平衡。显然,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各级政府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进一步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果和“两基”攻坚工作绩效, 改善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设施匮乏的现状, 促使农村教育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另外, 除了中央投资和国家则政的补贴农村体育经费外, 还应通过广泛吸纳社会捐赠、资助、基金会资助、团体和个人赞助等形式增加建设投入。
2. 教育主管部门一方应健全机制, 加强资金管理, 合理分配体育教学资源。
教育主管部门要真正落实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管理和使用, 把农村小学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除全部兑现学生公用经费外, 还要切实解决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校舍建设、教育装备等资金缺乏问题。着力资金调控, 建立资金流失、浪费追究制度, 实行资金收支报批制度, 强化领导资金责任审计, 严格控制非教育经费资金开支, 尽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抑制债务,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核实各校债务, 帮助学校制订还债计划, 监督学校逐步偿还债务。国家从2007年起, 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是一件惠及亿万学生和家庭的大事、好事, 我们一定要把这件大事、好事做好、做实、做到位。我们要精心部署, 认真做好工作, 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 特别是各级财政投入的落实和及时到位。要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巩固和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保证教师的合理收入。[1]地处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期待各级财政投入的落实和到位, 希望为发展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事业做出实事。
3. 学校一方应具体落实学校建设问题, 拓展信息交流渠道, 积极开展素质教育, 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新义务教育法已经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确定下来, 党中央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为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建立合理的分担公共教育的长效机制,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 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各地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 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改变思想观念, 大力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 建立起城区学校带动农村中心校、农村中心校公里带动各村小学, 强校帮弱校、弱校学强校的网络机制, 从而使校际间健康协调发展。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各项工作条例, 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 转变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教师的教育观念, 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全面发展。
另外, 随着国家在远程教育方面的投入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 现代远程教育有了突破性进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云南省为例, 据统计“云南远程教育工程已投入资金4亿多元, 建设教学光盘播放点12993个、卫星教学收视点10006个、计算机教室1435间, 工程建设已经覆盖全省16个州市的97个县, 覆盖率达到全省农村中小学的73%, 其中9个州市全面完成工程项目建设任务”[2]。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更应该与外界建立信息交流渠道和平台, 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远程教育灵活多样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
4. 教师一方应整合教学资源,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育部2007年度工作会议上谈到:“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规模。继续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实施, 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1]这给了我们一个导向和要求, 教学资源配置和整合势在必行。改变城区教师过剩, 而农村小学缺编严重的现象。各级政府应加大布局调整力度, 将办学条件差、生源不足的村小撤并、整合。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 应迅速建立健全、科学、全面的教育评价体系。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有关职能部门扩大专科毕业生的分配比例, 要想方设法引入年富力强的人才, 逐步改变教师老年化的状况, 使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尽快达到年轻化、专业化。继续加强教师基本技能的培训检测, 教师进修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业务培训, 扩大业务培训面, 拓展业务培训深度。各校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业务轮训。要充分发挥支教教师和特岗教师的作用, 多为本校教师上示范课。举行诸如“骨干教师引路课”、“学科带头人示范课”、“教研组研讨课”、“期末复习引路课”等活动, 锻炼课堂教学艺术, 促进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广泛开展教师帮扶活动, 认真做好业务尖子、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训, 采取切实措施, 优化、调整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质量。另外, 当前最重要的是向广大教师宣传新课改的重要性、必要性, 宣讲新课改的做法、途径, 提高教师投身课改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使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改革。
5. 学生应该积极向应素质教育参加体育锻炼, 积极学习。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成功的本钱, 健康是最重要的, 没有健康将一无所有。学生应积极响应素质教育, 参加体育锻炼, 以健康的身体为认真学习提供保证。2008年奥运会我国取得了空前成功, 但温家宝同志多次强调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 而不是一个体育强国。我国绝大多数的人在农村, 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增强国民体质的基础。我所在的学校学生的抗病能力较弱, 在冷空气过后患感冒等呼吸性疾病的小学生比较多。在许多农村医院儿科正在成为医院的主要阵地。以耿马县的医院为例, 每天就医的儿童达到一百多名。遇到气温下降, 流感肆虐的季节, 患儿多达三四百人。有些学校班级在感冒频发的时候, 请假的孩子接连不断。这些事例都说明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 但孩子的身体素质下降了。由于体育事业的滞后, 许多体育先天条件优秀的农村孩子得不到应有的训练而被埋没。这些问题在许多农村学校都是存在的。农村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祖国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重视体育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此, 农村小学生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积极学习, 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素质。
总之, 要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建构“五位一体”体系, 各方要践行“五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思想。政府负责投入, 教育主管部门搞好分配和管理, 学校整合校内资源, 加强建设, 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身体素质, 积极参与学习。五方共同发挥主观作用必定能够促进民族地区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济.扎实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育部2007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 2007-01-02.
3.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构论文 篇三
【关键词】创意 创造 创新 创业 培养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创业热潮不断升温、创业研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与大学创业教育是社会与学者们长期关注、亟待深入研究的热点课题。教育界与社会各界已从不同的角度去关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普适性与成效性,积极探索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并付诸于各种形式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以研究大学生创意、创造、创新、创业能力四位一体培养体系,改变高等教育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不注重能力培养;只注重理论教学,不注重实践创造;只注重按部就班,不注重社会需求;只注重个人就业,不注重创业带动的人才培养观念。尝试去探索一种思维与实践、创新与创业相结合,为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的新思路,推进大学创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创意、创造、创新、创业能力概述
一是创意能力是指在以一定的知识为其前提之下,创意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心理学家如吉尔福特等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合表现。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辐射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创意能力主要指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更倾向于一种综合的能力,它包括一定思维模式和知识经验的综合。
二是创造能力是善于运用前人经验并以新的内容和形式来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是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既要遵循一定规律,应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工作的需要进行创新、补充和完善。
三是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事件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四是创业能力可概括为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进创业活动顺利进行,闭关能够创立和发展一项或多项事业的主体心理条件。这种主体心理条件虽然与其先天的某些性格、气质有关,但主要是来自于后天的学习、锻炼。
二、创意、创造、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创意、创造、创新、创业”这四个词与学生、高校、企业、政府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内核,经济发展的内核,也是个人成长的内核。当今社会,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都将与这三个“创”紧密相连,休戚相关,死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缺一不可。
(一)创意是创造创新创业的基础
人人皆有创意,但非人人都能够科学地把握创意。创意“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捕捉那转瞬即逝的灵光,用创造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和创业的形式赋予其“有形的翅膀”,每个人的创意都可以创造出奇迹。
(二)创新是创意的飞跃
创意和创新并不仅仅是一字之差,“意”更在于出发点,“新”更注重结果;从需求、产生环境、保障机制、可实现性上来说,创新和创意都是不同的。第一,创新与创意在思维方式上不同。从思维类别上看,创意以形象思维为主,以表象为思维要素。而创新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把一系列表象概念化,通过逻辑思维,把感性色彩浓厚的创意上升为理性思维居多的创新。第二,创新与创意在稳定性方面上不同。创意的过程往往是突发性、突变性、突破性的综合。创新又是概念化、逻辑化的创造方案,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创新来源于创意,但高于创意。创意是创新的设想,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和目标的召唤,还要有一个发明的实现过程和产品的检验环节。
(三)创新是创造的本质
创造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创新的本质在于创造。创造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在“首创”或“第一”问题上是绝对的,就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来说具有两面性,即既有积极的创造也有消极的创造。创新则是一个经济学范畴,必须有收益,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更强调永无止境的更新,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来说必须是积极正面的。创新比创造更强调效果,创新是创造的实际运用并获得社会承认的效果。
(四)创新是创业的基石
从经济学范畴讲,创业主要是指为了创建新企业而进行的、以创造价值为目的、以创新方法将各种经济要素综合起来,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而获得利润的一种经济活动。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里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新价值、开辟新道路的过程。不断创新可以保护创业成果。创新可以推动创业持续发展。改革创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创业者有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就会引导企业不断地创新,这些创新是创业者的成功之道,企业的生命之源。
三、大学生创意、创造、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生创意能力培养
创意能力是指通过和运用创意思维获得创意的能力,是人的一种实践能力。一是在创新教育中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使创意者得到智能支撑和人格导向。二是培养和开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和应用创新技法来提高创意活动效率,运用创造教育的有效教学手段和思维能力训练,进一步提高创意活动的效率。三是开展创意活动,激励创意行为,体验创意自我效能感来提升完成活动任务的自信。
(二)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
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大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及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技能,还要促进学生的智力、意志、情感的发展,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发掘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是要培养大学生创造多种思维形式的协调活动,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三是培养大学生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作用,引起新颖而有创造性的观点。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创新能力虽然人人都有,但为什么仍有很多人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呢?原因就在于存在妨碍创新主体发挥着创新能力的创新障碍。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潜能,是人自身在自然中“沉睡”的力量,如果不被开发,将会萎缩乃至泯灭。因此,创新能力需要开发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最为根本的途径就是创新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大学生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和教育,注重整合学习资源,开拓学习内容,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同时,营造良好的师生和谐、平等、民主的环境氛围,积极鼓励大学生创新思想、创新发现、创新创造,赋予大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使他们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和提高。
(四)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创业能力是一种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与创业的成败直接相关。大学生创业应着重培养和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充满了竞争和风险,创业者要使自己的创业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必须重视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向贵,杨永锋.创意与创意能力.创造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国际创造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2006.
[2]仲伟合.论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5-16):34-36.
4.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构论文 篇四
大学体育服务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到诸多要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组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协同作用,建立一个高效且有序的大学体育服务体系,需要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考量,对组织、策划、管理和有序运行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大学体育服务体系是一个有机系统,要特别注重系统化建构,对大学体育服务的机制、设施、机构、内容、队伍以及各种功能结构、体系布局进行科学规划,研究生态文明背景下大学体育服务需求。通过构建大学体育服务体系,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样式、相互协同的大学体育服务供给系统,惠及每名大学生。
3.2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公共性特征
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价值取向的公益性,大学体育服务以努力实现大学体育权益、学生需求为准则,追求学生、学校、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第二,服务主体的公众性,大学体育服务主体应该也必须面向所有大学生,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大学体育服务,所有的体育服务设备和措施,都应该无条件的向广大学生开放,接纳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接受广大师生的管理和监督;第三,服务供给的公平性,所有大学生及教师都是大学体育服务的参与者、主导者,在整个体系里都具有主动性和公平性。
3.3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服务性特征
大学体育服务作为高校体育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不同程度肯定了大学体育管理者的服务性特征。顺畅民意表达大学生体育锻炼利益诉求的通道,保证其公共性和服务性;公开有关信息,赋予大学生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4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保障性特征
从制度管理、财政投入、决策参与当面来体现大学体育服务体系具有的保障性特征。一是从制度管理上确保所有大学生在享有和参与大学体育服务方面的权利均等,每名同学的机会是均等的;二是从财政投入方面确保全体大学生在参与大学体育服务方面的资源是均等的;三是从决策参与方面确保所有大学生在参与大学体育服务方面的效果是均等的。
3.5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科学性特征
大学体育服务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其具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根据其学校的经济情况,社会需求及体育发展需要的状况,建立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服务效率高、服务品质好、科学性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软”、“硬”并重,加强以制度管理和服务理念为核心的软件建设,在强化科学、充分地利用大学体育设备和设施,努力提高和完善大学体育服务的功能和水平。
3.6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与时俱进性特征
大学体育服务体系不是单项性的学校体育职能,更不是由某一个学校体育主管部门行使其职能的体育项目计划,它是学校体育服务创新功能规范化、公开化、制度化、均等化和可持续化的体现。同时,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管理和运行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并且可以尝试建立责任问责制度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制度,将其作为推动和激励服务体系创新的动力。
4结语
5.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构论文 篇五
一、理工科学生实习就业面临的困境
1.学校缺乏专门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指导是每一个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就业服务体系, 大多数都纯粹是为学生搜集与其专业相关的企业或者公司的基本信息, 采取海报、网站、QQ、邮件等方式宣传, 力争让理工科学生了解一些基本就业信息, 鼓励大学生找寻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主动应聘。然而大部分毕业生对自我认识不够, 不能客观地分析自己优势, 对每个就业机会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简历随处乱投。高校负责就业管理的老师一般没有经过特定的培训, 在一定程度上尚不能给学生较完整细致的指导和帮助, 学生临近毕业就处于高度迷茫中。
2.就业岗位单一化和形式化。高校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的岗位内容单一化, 涉及工种少, 所需学生数量也极少, 让毕业生无从选择。据调查, 由于学校的就业专项资金问题, 部分国内高校提供最多的就是大大小小的招聘会, 学校对学生是否具备成功找到工作的能力, 如何引导怎么找工作, 以及对工作前景的分析千篇一律, 没有针对性。这直接致使准毕业生深刻体会到就业的压力, 自信心严重匮乏, 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优势。
3.理工科大学生专业意识淡薄。理工科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最不容忽视的是他们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大学阶段没有主动和系统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 对所学专业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专业知识不牢固。一方面, 大学生不会合理管理时间, 不会处理学习与娱乐的关系, 缺乏自控能力, 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 有些理工科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产生厌学心理。加之老师教学氛围较为宽松, 要求不严格, 学生对学习根本不重视。长此以往, 学生偏颇地认为学习就是应付期末考试。
4.理工科大学生缺乏正确定位。我国就业形势从总体上看是供大于求的。面对纷繁的就业大军, 部分理工科大学生眼高手低, 忽视技术工人岗位, 宁愿做低薪白领, 也不愿意做高薪蓝领。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着许多误区, 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 纷纷选择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去争取千载难逢的就业机会, 就业观念紧密跟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 一切向钱看, 偏爱工作时间短、工作环境优越、工资待遇高的职业, 不愿轻易降低“大学生身份”。
理工科大学生毕业人数年年攀升, 就业压力逐年上涨, 解决大学生就业矛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解决这一热点问题, 社会、家庭、学校、大学生必须四位一体, 积极配合, 创建“四位一体”就业模式, 即是上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 为理工科准毕业生就业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二、建立“四位一体”就业新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是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 应该具备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认知自我、明确职业目标、制定职业规划、增强综合素质、顺利融入社会的功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教育和指导。实施“上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四位一体的实习就业模式, 就业质量高, 就业稳定性好。“四位一体”就业模式指导和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生涯的规划, 主动了解规划职业生涯, 掌握一定的择业就业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的实践能力, 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拥有持久的竞争力。
1.课程结构多样化。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设置多元化, 课程内容范围安排广泛, 可以从选修课和必修课同时设置, 课内外均设置活动课, 借用网络进行上课学习替代单一的教与学的模式。第一, 课程突出职业素质训练, 采用不同的学习模式, 比如在课堂上让同学体验职业规划, 还可以让同学自主学习, 了解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第二, 以探讨式教学, 激发同学们积极思考的思维, 通过真正的情景模式锻炼自己的能力。第三, 定期开展交流会, 利用上课时间进行交流, 学生各抒己见, 最后由教师总结。第四, 课堂要丰富多彩, 结构多样, 避免单一的教育模式, 教师上课的方式应该有所创新, 尽量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第五, 通过建立专门网站, 让学生参与到其中, 网络内容涉及测试、指导和建议等, 通过网络教学, 效果会事半功倍。
2.实习岗位定向化。实习是大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社会, 高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习活动, 建立校与企业的合作方式, 及时地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方法。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企业, 经企业考核后满足条件就可以开始实习;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 层层选拔, 挑选能胜任工作的准毕业生进行实习或者就业。岗位定向化可以增加实习就业的机率,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的机会。
3.实习训练实践化。建立校外的实践基地, 加强实践实习就业, 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了解自己的专业, 及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特点, 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以及专业的就业形式和发展的趋势。理工科大学生通过展开多种多样的情景模拟实践, 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的责任心和耐心、工作效率, 不断适应新环境, 增长社会经验, 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4.毕业设计规划化。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就业有力的叩门砖。一份优秀的毕业设计离不开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教师在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教师应该大力度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倡导大学生结合自己专业知识和兴趣, 设计高质量高水平的毕业论文。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 保证理工科大学生的职毕业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断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的核心力量, 走专业化的道路。
5.就业渠道多样化。学生和高校同时付诸行动, 努力找寻多种多样的就业渠道。高校应加大力度宣传,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吸引企业, 建立多边合作的方式,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就业渠道, 使学生的选择更趋于自由化和多样化,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自信心。学生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广泛地关注社会的就业信息, 理解多渠道的实习就业方式, 随时了解新的就业形势, 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当然, 理工科大学生也可以打破传统思维, 尝试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就业或择业。
6.五年制高职:体系建构的探索创新 篇六
1985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同意试办三所五年制职业技术专科学校的通知》,之后,西安航空工业学校、国家地震局地质学校、上海电机制造学校就开启了举办五年制高职的历程。五年制高职的大规模践行首推江苏。成立于2003年6月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超大规模的五年制高职院校,学院实行“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模式,下设46所分院、40个办学点及9所高等师范院校,开设130多个高职专业,在校生近20万人,就业率达95%以上。这种以小带大的“蛇吞象”模式,是江苏职业教育勇于探索创新的首创。
这次《规划》明确提出“完善五年制高职”“支持办好重点培养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急需人才的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可以说是对长期以来人们积极探索举办的五年制高职这一办学形式的明确肯定和积极回应。在政策给力的背景下,五年制高职重整行囊、名正言顺地再次上路,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
五年制高职是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五年制高职是典型的中高职衔接的办学模式,它直接将中职和高职相互打通,将同一类型、两种不同层级的职业教育融为一体,体现了教育整合的创新。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多渠道、多机制、多类型整合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丰富了办学类型,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贡献功不可没。
五年制高职具有人才培养上的连贯优势。一是教学上的连贯优势。技术、技能的形成同知识的积累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在校时间长,有利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系统地进行课程实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和训练,能比较系统地掌握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保证较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二是课程上的连贯优势。中职和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一直是困扰高职教育的一个难题,中高职课程“两张皮”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通常中职或高中阶段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或专业基础知识需反复学习,造成课程内容重复和学时浪费。而五年制高职由于将中职和高职教育两个学段结合为一个整体,统筹安排教学计划,设计课程体系,有效避免课程的重复设置,内容的交叉学习,学时的浪费损耗,提高教学效益。
五年制高职是中职发展重要的政策利好。当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效应显现,就学人数开始进入下降通道,生源衰减成为趋势和常态,僧多粥少的竞争日益突显,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又陷入新的困境。许多学校招生人数锐减,校园冷清,人心涣散,学校的发展面临新的生存拷问。五年制高职利好政策的出台,无疑给困境中的中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他们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中高职联办可以大大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人才需求的“高移”,中职学历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五年制高职为这些基础差、起点低,希望读大专的孩子提供了圆梦的机会,因而可以激活招生,恢复学校办学的景气度。五年的大专学制比三年中职延长了两年在校时间,可以增加两年的办学收益,而且五年制高职使中职校获得多元办学发展的机会。五年制高制都是中职起点的学校,中职和高职不是排他的、非此即彼的,完全可以中高职并存。即一所学校既可以办三年制中职,也可以办五年制高职,这就多了一种生存之道,一种路径选择,对中职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7.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构论文 篇七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需要。中国人口非常多,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虽然人口多,但是发展不均衡,需要在当前新形势下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创新建设的步伐,鼓励并支持全民创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非常强,而且具备良好的创业创新条件。但是从实际情况而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率非常低。加强创新创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才能更好的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就业。
(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高职院校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随着我国不断升级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知识理论、技能水平都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高职院校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具备创新意识和精神,在创业中成就事业。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拓展就业思路,树立创新精神,转变就业观念。
二、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转变旧时观念,改革传统人才培养的方式。我国长期以来,奉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这样一来就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面临就业困境。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顾及眼前就业需求,没有重视培养学生未来发展的能力,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都缺乏创新创业精神、创新意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削弱了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因此,要及时转变旧时观念,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确定以培养目的来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的勇气。
(二)加强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奠定创新创业理论基
础。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到专业教育计划当中,加强建设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当结合专业课程体系,而且创新实践活动也要与衔接专业实践课题,突出专业特点,加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除了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之外,还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综合性,因此,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改革,同时还需要大力改革传统考试制度,不能用一张试卷去考察学生的未来,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定,比如论文、调研、竞赛等等。
(三)加强建设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确保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顺利开展。建设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保障手段吗,高职院校应当支持。鼓励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参与社会创新创业项目,促进教师论文水平及指导能力的提升,而这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高职院校与企业结合,从社会中聘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走进学校开展讲座,让学生从创新创业人士当中汲取创业经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四)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锻炼学生创业技能。高职院校有很多社团,都是通过相同的兴趣爱好而组成的,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这对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来说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高职院校社团倾向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式高素质技能人才,学院团委牵头,由专业教师指导、学院党委领导,创建与专业相关的学习型社团,依托学习型社团参加各种技能竞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业能力。此外,院校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促进学生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加强就业几率。
三、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的“反思”
在培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之前,首先要反思创新创业狭义和广义的概念,要努力做到统筹兼顾,根据我国实际国情来制定培养体系。其次,要“反思”创新创业教育对象,创新创业教育对象是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不合时宜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当中来,统筹协调局部与全面的关系。然后,要“反思”创新创业教育哲学,创新创业教育本质要有价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育内容,满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将价值、目的、本质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出发点。最后,我们要明确我们是以什么样的目、站在什么样的高度、立足什么样的现实的来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
总结: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主流就是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将创新创业精神贯穿于教育各个环节当中。通过反思,积极探索培养的有效途径,深化改革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8.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构论文 篇八
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旨在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并行之有效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所谓“三位”,指的是“阅读到位,探究到位,检测到位”;“一体”,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并借此树立“问题意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真正进入状态。而“创新型高效课堂”,就是要使“三位一体”有机融合,形成足以催生创新火花的理想效果。
一、阅读到位
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前提。毋庸置疑,阅读———引领学生一以贯之地读书、品书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主线。一个好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爱读书、善读书并积极引领学生读书、品书、将书视为一生精神食粮的真正的“读者”和“学者”,是学生学习乃至未来人生的引路人。
我们经常谈及一个话题就是“阅读”。不仅要阅读专业书籍、教育教学杂志之类的理论书籍,以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还要有计划、系统地阅读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文艺类书籍。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点评。这是构建“留痕迹阅读”(眉批、旁批或写读书札记)、营造书香之气,丰富语文滋养的必要途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凸显的文人品质,便很好地揭示了阅读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探究到位
过去,人们在强调“学贵有疑”时,常用“打破砂锅———纹(问)到底”这一歇后语来表达“质疑问难”的特点与重要性。的确如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是我们“充电”的重要方式,而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探究则是“头脑风暴”过后的归纳、整合、扬弃、吸收的必要途径。所以,只读不思,所读便成了过眼烟云;荀子所谓“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便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把这里的“学”换成“究”———“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究也。”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探究,这是我们做学问特别是语文教学最可宝贵的品质。清代“过目成诵”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戴震“难师”的故事可作为我们质疑问难、思考探究的典范。
故事约略如下:
(戴震)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戴震)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文意疏通:(戴震)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老师教《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老师:“这(段内容)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曾子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却是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这是朱文公说的。”(他)马上问:“朱文公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孔子、曾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周朝人。”“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回答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既然这样,那么朱文公怎么知道这些?”老师无言以对,说:“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
阅读上面一则短文后,不知你是什么感觉?反正我已经拍案叫绝了:《戴震难师》真是太精彩了!我们总是抱怨学生不读书或不会读书,那么,看了《戴震难师》之后,我们难道没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感觉吗?
这里面,有“六问一难”。这“六问”可谓步步紧逼,既问得在情在理,又刀刀见血。虽然师傅应对从容,也挡不住学生咄咄逼人的那种刨根问底的气势。最后,终于问到“师无以应”(难倒老师)才作罢。
虽然我们不是戴震,也很难达到像戴震那样“过目成诵”,但是,他那种难能可贵的勤于思考、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却是今天我们读书、做学问、打造“创新型高效课堂”的不二标杆,甚至可以成为我们思考探究的偶像。
在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能“提出问题”比他们会分析、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质疑问难是获取真知灼见的前提。有人在强调“记忆”的重要性时常常用“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来渲染。其实,“质疑”不亚于“记忆”,这是读书人必备的素质。只有“质疑”,才能引人寻根问底,进而合作探究。
那么,有了“刨根问底拦不住”的精神之后,我们获取知识的效果到底如何?还需要科学检测来验证。
三、检测到位
阅读效果如何,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是否有效,我们通常有两个评判标准:一是备课、上课环节的“单元明,段段清,不欠帐”———做到“课课清、节节清”;二是通过定期监测评价,看“学生会不会,做的对不对”。会不会,解决的是平均分、及格率问题;对不对,解决的则是优秀率问题。
这里有两个案例很能说明问题:过去我曾工作过的学校,一个老师很擅“讲”———从例题到课后练习题,几乎道道不落。在他看来,自己讲得明白,学生听得心领神会、颔首称是,师生之间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老师也因此露出一种自鸣得意的神色和成就感。而另一位老师刚好与之相反:她很少讲解,而是把问题尽可能地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组内探究的积极性,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而且,老师将学生每堂课所学过的内容精心设计成难度系数合理的“闯关题”让学生“小试牛刀”———定期跟踪检测,然后小组交换评卷。并建立“错题集”———让学生纠错并分析错误原因———检测反思———最后达成共识。
这样,一个学期下来,经过期末检测,前面那位“善讲者”成绩稀里哗啦,惨不忍睹;而后者成绩则大放光华———三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分别高出前者20多分!实践证明:熊瞎子掰玉米式的教学,其致命缺点是“掰一穗丢一穗”———缺乏积累,不够系统;缺乏检测,随学随丢: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及时巩固、消化、吸收。而“单元明,段段清,不欠账”式的“课课清、节节清”这种注重检测的教学策略,则成效明显。
由此可见,监测评价是积累知识、巩固知识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过去,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不无道理;现在,我们要将此言上升到新的高度———反思乃成功之母。检测后的总结、反思正是我们扬长避短的最佳途径。
从语文课堂上来凸显检测评价的作用,应该体现在三个环节上———阅读评价(阅读的音调、节奏、情感,等等,都要给予恰当的评价)、问题评价(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问题是否接地气,等等,要评价)、探究评价(对课堂上同学们在阅读、讨论、探究过程中所发表的意见是否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要评价)。可以说,课堂上的评价,也是一种“检测”———是一种“有声检测”。这种形式的检测,往往更能激发人的生命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心灵深处的智慧的火花,使同学们获得一种成就感———我们称之为“二度创作”。
【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构论文】推荐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论文10-16
大学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运用论文09-24
大学生创新毕业论文10-10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讨论文08-01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论文09-07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创新论文11-26
第九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09-11
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08-24
谈如何辅导学生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 论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