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共11篇)
1.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一
价格理论体系研究综述及发展新趋势
----------------吉林省物价局
一、价格理论体系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综述
价格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价格理论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已经成为了区分不同学派的重要依据之一。价格理论体系从研究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第一,对价格本质的研究,即对价格形成的根本决定因素的确定,这个问题是价格理论中运用规范研究方法最为明显的部分,对价格本质的讨论一般会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第二,对价格运行机制的研究,即对影响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如何在价格的调控作用下实现平稳运行;第三,是如何利用现有价格指标对整个经济运行态势作出正确判断,从而制定宏观经济或微观产业发展的政策。
对价格理论体系这三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受到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在社会蕴涵着生产关系变革的时期,或者处于不同阶级的经济理论家对不同制度优越性论战的繁荣时期,对于价格本质的研究比较突出,特别是市场经济兴起后这个特点越发明显。经济思想史上一般把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作为经济学成体系研究的开始,斯密的自由市场思想为提高国家财富水平提供理论指导,从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斯密关于价格本质的探讨为代表先进生产力水平的新兴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提供经济学上的合理性解释。在斯密的思想体系中渗透了价值是商品价格的本质内容,而劳动是价值创造源泉之一的不彻底的劳动价值理论,这种不彻底性反映了斯密的思想为掌握资本的新兴资产阶级推翻不创造价值的食利阶级提供合理性解释,所以,斯密的理论最终被萨伊发展成为“三位一体”的庸俗理论。
马克思在继承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合理性部分的基础上,成功批判“三位一体”庸俗理论的虚伪性,并揭示出价格的本质是价值,而价值的唯一源泉就是物质生产劳动,价值量取决于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时间。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是迄今为止体系最为完整、逻辑最为缜密、思想最为深刻的对价格本质研究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从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是劳动阶级被压迫最为沉重的年代,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以及以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剩余价值理论的诞生,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确立政权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理论在当前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对于价格理论体系第二个组成部分的研究是对价格运行机制的研究,一般而言,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多出现在当经济社会已经确立了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生产关系时期,研究者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如何
使得整个经济在价格的调控作用下平稳运行,并在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建议,也就是关于价格理论体系研究的第三方面内容。西方资本主义政权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之后,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了对价格运行机制的研究,其转变的社会背景是西方学术界已经成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主义的优越性,并确立和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价格的调节下平稳运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支持。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确立之后,许多有影响力的理论研究虽然标榜是对价值的研究,但究其根本都是对价格和价格政策的研究。无论是供给创造需求理论,还是主观效用决定价格,甚至是马歇尔在整合供给理论和边际学派的需求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供求决定均衡价格理论,从本质上看都是对价格运行机制的研究,可以看出在社会生产方式基本确立的时期,价格运行机制的研究在价格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价格本质的研究体现了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本质。对价格运行机制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策建议体现了经济社会运行的平稳性和健康度。在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指导和正确判断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我国逐步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论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对于价格理论体系的研究重点,应该在坚持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价值是价格本质的基础上完善价格运行理论,善于发现新形式下影响价格运行的新因素,为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平稳发展提出合理化、科学化的政策建议。
二、影响我国价格平稳运行的新因素和现实问题
目前我国的价格理论研究依然要以马克思的科学价值理论为基础,价格的本质是价值。如何评价科学劳动价值理论在我国的应用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协调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在我国有效结合的问题。为了适应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而违背历史条件的修改科学劳动价值理论,或者僵化应用劳动价值理论而否定市场经济建设进程,都是不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马克思所描述的是在经历物质极大丰富后,由资本主义向价值不再是唯一衡量尺度的按需分配的社会主义演进的理论。其本质揭示的是如何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方式。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发展生产力是一个特殊性的问题,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寻求最适合的发展道路。僵化科学劳动价值理论是危险的,但忽视这个基础更加危险。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一些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引起广泛关注的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国有资本流失等带来的社会不稳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忽视了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结果,所以,新形式下对价格理论体系的研究一定要以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激励资源有效配置、合理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任务。在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运行机制,应该是我国价格理论研究的重点,在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水平日益加深,国内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日益成熟的新形式下,出现了影响价格平稳运行的新因素,如何把这些新的影响因素整合到价格运行理论中,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对经济运行发展的合理化政策建议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007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2.7%,比去年同期高出1.5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的涨幅达到3.3%。这一轮的价格总水平变化是近年来波动较大、影响较广的。目前,理论界把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归结为:一是由于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二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拉动了消费物价指数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三是由于持续对外贸易顺差和固定汇率双重影响下,我国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影响;四是我国资本市场较高的收益率带来的国内资本和国际资本的踊跃;五是近两年来生猪、玉米等农产品短缺带动的价格上涨。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但在这些解释的基础上提出的政策建议呈现出了政策对价格水平的超调或者调整不到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政策加剧经济波动。以上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大类:一是成本拉动;二是流动性过剩。具体分析,对于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和央行投放基础货币是我国改革过程中具体制度变迁的结果,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要求。而劳动力价格上涨、资本市场活跃以及具体农产品价格波动则被看作是劳动力、资本以及生产资源市场上供给和需求量出现不均衡。具体到每一个影响因素都可以用传统价格运行机制的供求理论和货币理论予以解释,并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平稳价格运行的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的基本思路是当供给或者需求出现短边时,运用经济的或者行政的手段加强对短边的支持,使得价格向均衡价格方向调整。但是这些政策没有考虑到在政策出台后不同行为人的不同反映,特别是在市场参与者中起主导作用的群体的反映,所以,即使确定了价格波动的方向和范围,也很难准确确定和预测价格形成到新的均衡点的具体位置,出现对于价格的超调或者调整幅度过小而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甚至会出现调整方向与预期相反的不良反应,使得政策调节本身加重了经济波动的幅度,造成了更大的不均衡。
综上所述,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价格形成的基点,供求理论、效用理论确定价格的波动范围,而确定价格形成的准确位置是新形式下价格运行机制研究新的趋势。
三、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价格运行机制研究的新思路
当价格偏离均衡位置而给经济造成波动时,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由市场主导调节,相信市场有能力使偏离回到均衡位置,这种古典调节造成的波动很小,同时经历的时间一般较长,社会经济可能会经历长时间的萧条;二是由政府宏观政策主导调节,以外力推动经济回到均衡位置,这种调节使得回归均衡的速度加快,但是可能会出现超调或者力度不够而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当前世界上还没有政府完全放任经济自我调节而不加干涉,所以,如何避免对价格的超调或者调节力度不够,成为了价格运行理论研究的重点。
一般而言,政府对价格水平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时采取的调节政策,是假定政策对于受众的影响相同的,即使考虑到受众对政策的反映不同,也是反映程度的不同,受政策影响作出决策的趋势是一致的,很少关注主导群体对政策的反映,所以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却常常出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例如,对于我国资本市场近期过于活跃而采取的多次加息,这个政策本身是一个平抑资产价格的信号,但是这个信号的强度没有对起主导作用的投资群体产生预期影响,使得资产价格没有向合理水平收敛,也正是因为资产价格上涨的具体位置不确定,使得市场非理性行为越来越明显,给政策调节带来巨大难度。
这个问题在农产品消费市场、劳动力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表现也非常明显。近期消费物价指数快速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禽蛋、肉类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对生猪等养殖户的补贴,但是在排除了生产周期影响因素之外,价格向合理水平收敛的趋势并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策对于供给短边中起主导作用的群体,即有优势长期从事专业生猪养殖,向其他产业转产的转换成本高的养殖户的短期补贴,不能使他们对未来生产产生良好预期,而这些群体一旦转产会造成供给长期的短缺。
劳动力市场工资上升带来的生产成本升高,也不能完全用劳动力总量已经出现短缺来解释。由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对于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上升,但客观上需求的增加在总量上并没有超过劳动的供给,结构性的供给短缺可以通过培训的手段予以弥补。当前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是由于需求增加后,劳动力供给者谈判地位的提高,增加了价格向更高位置达到均衡的趋势,劳动力工资的增加是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进步表现,但是在过高位置达到均衡,不仅会削弱我国的比较优势,还会造成城市化进程的不可持续。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衡量不同地区劳动力供求失衡的程度,判断劳动力供给短边明显的区域中劳动力供给群体的特征和行为方式,引导非关键地区劳动力供给群体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补充到需求量较大的地区,从而合理引导劳动力价格向合理位置回归。
同样,央行被迫投放基础货币也不能用我国大量贸易顺差予以解释,其中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国际资本对于人民币价格具体位置预期的不确定性造成的。造成这种不确定性的原因是没有准确判断出对人民币
价格起主导作用的国际、国内投资群体的行为特征,从而很难判断其未来的行为以及由此对人民币价格产生的影响。
所以,确定价格的具体位置,比预期价格波动方向和幅度在现阶段的价格运行过程中更为重要,而区分主导群体是首要的任务。由于市场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投资者、投机者之间并非同质的,识别不同市场活动参与者的类型,汇总不同类型参与者的投入产出分析以识别和预测价格的具体位置,并针对不同类型群体提供不同的政策予以规制,特别是对起主导作用的群体的规制,是达到最优调控的关键。
识别不同市场参与者类型的关键指标就是群体的行为特征,特别是在考虑了其他参与者对自身影响的基础上的行为。例如,研究表明证券市场投资者之间的互相模仿行为是导致市场整体供需剧烈波动的内在原因。我国的证券市场投资者也是以群体形式存在,而且群体是随机形成的,群体内部的成员有相同的市场行为特征,而且不同群体作出的投资决策是相互独立的。准确描述在证券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行为群体,是规制证券市场和预测证券市场价格具体位置的最有效途径。同时,以行为为依据正确识别不同地区起主导作用的劳动力供给者和需求者的效用函数水平,是确定劳动力价格具体位置的前提条件。
四、结论
价格形成和运行呈现的特征是:价值决定价格形成的基点,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波动幅度,而市场参与者中主导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对政策的反映形成价格的稳定点。稳定价格和保证价格体系平稳运行的政策,就需要围绕如何正确理解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如何有效引导主导群体的行为,以及如何正确应对个体行为带来的对政策作用的抵消,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性。近年来,博弈论、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为分析和预测不同行为者的效用函数带来了可能性。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认为行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并且系统地违反传统主观效用理论,假设归属不同群体的行为人在相同条件下具有同样的行为趋势或者对相同政策有趋同的反映,一定会带来政策调整的超调或不到位。在价格运行体制中,应当运用博弈的思想,通过实验的方法准确识别不同行为人的效用函数,正确判断主导的行为人对经济形式和政策的反映,才能确定和预期价格水平,从而提出有效的政策予以应对。
本文在坚持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价格运行机制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势,后续的研究将集中在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关键商品市场中运用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把参与者分成不同类型,找出关键的行为群体,拟合出关键行为群体的效用函数,从而判断在不同的经济形式和政策指导下行为人的反映程度和趋势,从而得出在主导行为人影响下不同的行为群体对劳动力、资本和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确定价格水平的具体位置,为价格平稳运行提供有价值的政策指导建议。
2.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二
1 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的应用与发展
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是我国的地质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 也是目前地质勘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依据。为了能够使其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我国很多地质高校都将水工环地质理论课程作为重要的必修课, 并培养了大批优秀地质勘探人才, 同时也做出了很多科学研究, 以进一步丰富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具体来讲, 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和自身的发展方向主要如下所示:
1.1 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的应用
近年来, 人们逐渐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开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始由早期无节制的开发各种资源, 开始逐渐转变为节能环保的重要基础工作环节。现如今的水工环地质工作更多的是注重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生态问题的解决以及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尤其是在城市环境污染监测、土地规划设计等领域中具有发挥重要作用。当然, 尽管当前水工环地质工作逐渐转移了工作重心, 但是其在地质勘探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并未受到影响。从整体来看, 当前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应用最多的领域仍然是地质勘探领域和工程建设领域中。例如矿藏探明、采矿技术条件分析、工程水文地质评价、水利工程建设等多个方面。
1.2 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的发展
由于新时期下社会发展对水工环地质工作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种要求, 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的研究方向逐渐开始转变, 向着更加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向不断发展。并且随着信息科技等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水工环地质的工作技术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 这在促进水工环地质工作发展的同时, 也极大的丰富了现代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 为其注入了一些新的科技理论, 促使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当前的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的发展中, 其重点发展内容依然是地质勘探, 并且发展方向逐渐体现在三个阶段上, 即初测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技术设计阶段。水工环地质理论发展在初测阶段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勘测位置准确度的提升、覆盖地区范围的扩大和水下测量精度的提升。水工环地质理论在初步设计阶段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设计技术与应用水平的提升如磁性勘测技术的应用等。水工环地质理论在技术设计阶段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矿体及围岩稳定性的确定、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及径流情况, 地下水渗透活动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程度及提出解决方案等。这三个阶段促进并完善了水工环地质理论的发展, 对于相关技术勘查的进行、综合测试结果精准度的提升、勘测误差的减小的重要意义都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
2 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应用与发展
2.1 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应用
岩土工程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是西方国家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土木工程发展过程中新开发出来的一种新的工程技术理论。岩土工程的发展历程已经超过五十年并且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完善与发展。岩土工程的进行通常分为三个部分, 分别是地上工程、地下工程、水中工程, 这些工程被施工人员和研究人员统称为土木工程。通常而言岩土工程理论的应用主要包括岩体与土体工程性质的求解、建筑所用地基类型及地基牢固程度研究、工程边坡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等方面。众所周知的是岩土工程理论作为地质工程学的重要分支, 其理论基础和理论研究具有很大的地质学价值和工程学价值。我国的岩土工程的进行已经有了很长一时间, 并且在工程建设方面已经较好的实现了市场化和现代化, 但是同时也应当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岩土工程自身所特有的行业分散、集中度过低的问题始终存在。因此岩土工程的工作者为了更好地促进岩土工程的发展与进步,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注重理论知识的有效应用并抓住理论发展的机遇, 在完善理论体系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岩土工程的健康发展。
2.2 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发展
岩土工程施工水平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岩土工程理论发展的支持。在学科设定上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分支, 因此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与发展。
岩土工程理论发展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与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融合, 在完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促进学科适用性的不断提升, 并且在岩石、土木工程的相关技术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 岩土工程理论发展主要可以使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等环节得到很大收益, 其提升范围涉及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 当代岩土工程理论的发展对于房屋、市政、能源、水利、道路、航运、矿山等基础设施的高效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作为地质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多与地质勘探相关的社会发展行业领域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使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并丰富其理论体系, 将一些新兴科技理论融入到现有的地质研究理论体系中, 在提高地质勘探技术水平的同时, 促进其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会敏.试论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中的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3 (7) :44-46.
[2]李磊.浅述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3 (7) :79-81.
3.中国法学理论体系发展初探 篇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发展初探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必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界最重大的研究课题。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既一脉相承又步步推进的解答中,法学家切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步伐、能动跟进和萃取不断充实丰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法治思想和法治智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的构建问题保持着接续不停的、与时俱进的追问和解答,并形成和积累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中国社会法的兴起与社会法理论的诞生是中国法律发展和法学繁荣一个重要体现和表征,社会法概念的提出、阐释与运用也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法由其自身的部门法精神和品格所决定,其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权益、追求社会实质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价值取向。社会法凭借倾斜保护与平衡协调的制度机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担负着更大的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体系主要由社会法本体理论、社会权利理论、和谐劳动关系法律建构理论和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障理论所构成。社会权是社会法学的基本范畴,社会法是保障和捍卫社会权的法律制度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权利是社会法的神圣使命和时代担当。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持续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为中国法学的理论探索开辟了广阔天地、指引了正确方向。伴随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接力递进,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稳步构建,法学研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接续不停地进行着观念更新和理论创新,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科學把握社会主义法治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发展和完善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有力地回应和解决着实践中所提出的时代性课题,牵引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步。
可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法学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构筑奠定了丰厚扎实的学术资源基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就是对这些理论成果的整合与提升。经由中国法学界的解放思想和拨乱反正,法学的知识体系得以重构、法观念得以更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的核心命题得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的构建思路亦得以明晰,以“独立的范畴体系和知识体系”、“社会主义特质”、“中国特色”为形式和实质标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已然成型。②
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推进,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由传统的工业化社会向风险社会迈进的过程。在传统的工业社会,财富增值和经济发展是人的行为和社会运作的主要目的和方式。在风险社会中,当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防范不明的或无法精确预料的社会风险便成为了个人行为与社会运作的主要目的与方式。我国的当下社会正处于以工业化发展模式为主体又兼具风险社会的某些特征的特殊阶段。因此,时代要求我们既不能无视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要求,也不能回避风险社会的运作方式为我们提出的各种挑战。这也就是说,在生态环境领域,我们当下社会遭遇了一些应当“历时性出现”但需要“共时性解决”的问题。这样的社会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摒弃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的发展模式,进而开发出一系列既能应对工业社会的旧问题又能应对风险社会的新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在这样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作为调整生态关系、保障环境安全的主要手段的环境法应该适应这样的要求并有所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为我国环境法研究提出了挑战和机遇。③为了应对这样的挑战,我国环境法研究也正在发生转型。如环境法律的预防机制、合作机制的研究受到重视。
总之,法学理论具有实践性,也是超实践性的。它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实践经验和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并能通过开启法律实务者的智慧,作用于法律实践。西方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法学家与法律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颇有成效的努力。在我国的法治进程中,澄清法学理论的实践功能,谋求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法学理论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显然具有很强的可欲性。
注释:
①冯彦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当代法学》,2012年第3期
②姚建宗、黄文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2期
③李拥军、郑智航:《中国环境法治的理念更新与实践转向——以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转型为视角》,《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张文显等.《中国法理学二十年》,《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5期
[2]张文显.《世纪之交的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与教育咨询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赵耀彤.《论裁判规范》,《 法律方法》,第6 卷,2007版
[4]苏力.《法官素质与法学院的教育》,《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
4.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载体,是在与时俱进的实践中破解难题、创立发展的。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得更加壮阔、更加优美,就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实践基础上,始终不渝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与时俱进的历史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进程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每一步进程,都透射出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充分体现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21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创立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正式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项基本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更加系统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体现了拓展深化的发展逻辑。
事实证明,正是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品质,我们党才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历史任务,才在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与时俱进的理论逻辑
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发展过程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从实际出发,破解和回答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从而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中国要不要改革?怎样推进改革?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石。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给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使改革开放在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展开。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是理论逻辑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为什么改革开放前会发生很多曲折失误?为什么改革开放中会遇到很多犹疑困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这个基本问题完全搞清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是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怎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词。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我们党同样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这是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进一步延续和升华。
总之,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与时俱进,书写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给了我们诸多历史启示。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必须继续坚持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中与时俱进、书写未来。这是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的思想法宝。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强调党的思想理论必须紧紧跟上时代潮流,不断发展,充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强调对一切科学的思想理论,必须始终继承和坚持,但对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和过时的思想理论,就要坚决抛弃,敢于从长期形成的“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对社会主义某些并不科学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停滞、僵化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
和严谨的态度,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尚空谈,崇尚实干。
在实践创造与理论探索的辩证统一中与时俱进、书写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是实践创造与理论探索的辩证统一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改革开放的实践,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从全局和更高层次上指导和推动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今后,我们与时俱进,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必须正确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真正在实践中把它们辩证统一起来。
5.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五
来源:未知 时间:2010-12-19 字体:[大 中 小] 收藏 我要投稿 浏览:236 【摘要】ESP是一种探讨各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理论。它应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趋势。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探索、师资的培训、教学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ESP理论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教学体系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0.11.014
当前外语教学正处于重大的变革时期,而变革的宗旨是将外语教学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调整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根据社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不同需求,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及研究的特长和学生的兴趣动机,制定出一套全新的教学体系。在研究中,笔者发现Hutchinion和Waters提出的ESP(English forSpecific Purposes)理论能够很好地引领我国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Hutehinion和Waters认为,ESP是一种探讨各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理论。也就是说,ESP教学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以便获得自己所从事专业或不同体裁的知识或技能,它注重学习者的目的。即通过ESP教学,学生既学习了专业,同时又提高了英语水平,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ESP教学具有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需要分析之上和注重语用能力培养的特点。
一、构建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的现实理据
我国现有1000多所高等院校,有本科与专科、重点与非重点、沿海的与内地的,各类学校的生源水平、师资条件不尽相同。一个教学大纲、一种教学模式显然不切实际。不同的大学应有不同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推动我国大学英语发展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其他门类繁多的考试已不太适应人们提高外语水平的需求。而且,许多大学的英语教学都是围绕着四级应试展开的,四级考试通过后的英语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我国,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指的是大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教学、达到大纲规定的基础阶段教学目标后而开设的高年级阶段英语教学,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获取并掌握专业所需的英文信息和基本技能,以英语为工具并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在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方面,一些外语工作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如朱万忠和韩萍、谢济光和田穗文、陈昌勇、郑大湖、黄映秋、马海燕等,他们的后续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虽在局部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全国整体范围内来说,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有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根据张玲、胡金环的调查数据表明,由于资金、设备、师资、管理等因素的制约,58%的高校仍未能把后续英语教学纳入正常教学计划,教学管理不正规,没有统一规划、统一要求。教材陈旧,质量不高,缺乏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从事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教师都是从本专业的英语较好的教师中挑选出来,英语教学只是机械的单词灌输,没有达到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训练与提高,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由于受专业的限制不可能达到专业的要求,且没有机会进修。而大学英语后续教学在很多院校还没有起步。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课只在一、二年级开设,由此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弱,学生在完成一、二年级英语学习后,到三、四年级出现断层,使学生未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语言技巧应用提高的目的;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外语技能普遍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有关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近几年来毕业的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感到不满,对口语和写作能力则更为不满,他们认为口语能力强或非常强的仅为5%,认为一般的为52%,差或极差的为37%,能顺利听懂或基本听懂国际会-议发言的仅为16%,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参加国际会议讨论的仅为7%;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参加对外业务谈判的仅为14%。对于英语写作能力,他们认为非常强或强的仅为11%,差或极差的为24%,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写作的仅为12%。同时,原有英语水平因英语断层而下滑,导致英语能力减弱,制约了科研能力的提高。这与学生实际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也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对此,有72%的被调查者表示这一矛盾影响实际工作,并且认为有必要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实际的综合能力。因此,实施大学英语后续教学,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是顺应广大师生愿望的,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具体实施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上,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ESP应是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趋势。笔者对清华同方数据库(1994~2007年)上关于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浏览,累计文章37篇,其中外语核心期刊文章3篇,其他省级期刊文章34篇。除了4篇论证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文章外,33篇文章中有30篇直接或间接地提到了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课程设置应考虑到学生的专业需要。这就意味着大学英语后续教学应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为目的。曾祥发、张洁、对成都医学院2005级各医学专业随机抽取的126名学生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选课情况统计也表明,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后续课程备受学生青睐。而这一点正是ESP理论的精髓之所在。令人遗憾的是,在笔者所检索到的37篇关手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研究的文章中,没有一篇文章提出要以ESP理论为基点来构建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更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设想。因此,笔者拟弥补这一缺陷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构建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的设想
笔者认为,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探索、师资的培训、教学的管理等方面。
(一)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
首先,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计应按ESP课程的原则来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弄清他们来参加后续学习的目的。Tom Hutchinion和Alan Waters认为,影响ESP课程设计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什么;二是怎么学;三是为什么学。也就是说,在设计ESP课程时,需要考虑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需求分析。三者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其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的构建。第一,在新生人校学习大学英语一年后的第三学期,同步开设公
共专业基础课程,如为经贸类的学生开设商务英语或经贸英语,为他们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和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奠定良好而扎实的基础。第二,在第四、五、六学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专业发展方向而开设众多的ESP课程,具体为以下三类:一是职业英语即EOP/EV;二是学术/教育英语即EAPfEEP;三是科技英语即EST。同时,选择一些经贸类学科课程实行双语教学,选用国外原版教材或国内出版的双语教材并系统使用5d%以上的英语授课,这是因为双语教学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科知识,来实现学习者掌握并提升外语能力的目的。第三,在第四、五学期,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和进一步出国深造及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良好愿望,开设高级英语课程,以实现巩固、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为学生参加雅思、托福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夯实基础。第四,本科生毕业前夕,再为学生开设部分有关雅思、托福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辅导课程,以实现学生考前的最后强化和冲刺。与此同时,也为其他准备毕业后马上就业的同学,开设部分需要进行英语测试的专业技能考试的考前辅导课程,如全国外贸岗位证书、涉外导游证,为学生从事相关行业工作获得必要的资质和资历。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可用图2表示。
(二)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模式的构建
试图将语言学行为主义(behavior-ism)和心智主义(mentaLism)交叉理解,以建立起有效的第二语言习得教学模式一语感训练模式,而且按语感训练模式多维操练,尽力追求清晰、准确,以缩小语言公差(1inguistic tolerance),语感训练模式如下:
听读(听英语讲授课)
书写(用英语做笔记)
背诵(背诵经典段落)一获得语感一语篇一认知世界
阅读(大量阅读教材)
会话(师生互动交流)
视听(感受语言语态)
此外,笔者还将进一步增加各个学科课程的双语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和学科知识的习得水平。具体可用图3表示。
(三)大学英语后续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后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推行“把教变为学”的一部分的教学理论,即打破旧的定势——学为教的一部分。同时,还应强调服务一过程一质量。其含义在于教师自始至终的服务意识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运用一切先进、合理、科学手段,以求达到理想的优质结果,即培养合格的懂专业技术知识,且具备良好的对外交流、合作、磋商、协调的外语表达能力。此外,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四)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选定后续英语课程的双语教学过程中,一是尽可能使用国外原版、影印版学科教材,或选用符合我国国情、由国内高等学校所编写的高质量全英文版教材。全部教学活动实行50%以上的英语教学,创设一种全新英语学习所需要的听、说、读、写、译的环境。二是大力开发和推行新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大力推广电化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编写电子教材,研制电子课件。三是在具体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语境教学、反思教学、多智力协同式教学、任务式教学、图式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是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五)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师资培训
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课程体系决定了任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又要有相当的专业素养。因此,应该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师资培训,一方面让对某一学科有兴趣的英语教师进修或攻读第二硕士学位;另一方面,让英语基础好、懂专业的教师到外语院校或国外进修。同时,引进专业对口的外籍教师,配备中国教师助教,实施在岗在职的培训。通过这样的途径培养出的教师就能担任后续教学阶段的教学任务。
(六)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管理
学校职能部门应关注后续教学,抓紧后续教学的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建议把后续教学课列为必修课,强调学分要求,保证足够学时,建立奖励机制,可与奖学金挂钩。成立后续英语教学教研室,稳定师资,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可允许学生提前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及早进入后续教学阶段学习,从而充分发挥优生的学习积极性,改革测试体系,突出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在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加大主观题的考试比例。同时,建议在学生毕业时进行一次专业英语水平考试,形式上可以全校统一,也可分院、系实行统一联考。
综上所述,笔者揭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解读大学生们对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需求,寻求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新路径,构建一种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新的后续教学体系对于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真正培养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推动大学英语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为如何培养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具有丰富和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与改革理论的重大意义。
6.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六
一.单选题
1.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1分)
D.战略思想
★标准答案:D
2.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1分)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标准答案:D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1分)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标准答案:B
4.道德,是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包括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关系的()。(1分)
A.价值观念和法律义务的总和
B.行为规范和法律义务的总和
C.权利和义务的总和
D.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标准答案:D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是()。(1分)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D.依法治国
★标准答案:B
6.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1分)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社会基本矛盾
D.社会主要矛盾
★标准答案:D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1分)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标准答案:A
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坚持()。(1分)
A.社会主义道路
B.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专政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标准答案:B
9.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问题上放在首位的是()。(1分)
A.党的思想建设
B.党的组织建设
C.党的作风建设
D.党的制度建设
★标准答案:A
10.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1分)
A.遵义会议
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D.中共七大
★标准答案:D
1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1分)
A.社会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马克思主义
★标准答案:B
1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分)
A.根本属性
B.基本属性
C.重要属性
D.本质属性
★标准答案:D
1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1分)
A.实现祖国统一
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标准答案:D
14.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的原则是()。(1分)
A.党指挥枪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民主建军
★标准答案:A
15.“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1分)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C.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非发展中的一般性变革
D.改革是对原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标准答案:C
1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指()。(1分)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 一致向前看》
D.《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标准答案:C
17.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1分)(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标准答案:D
18.检验真理的标准是()。(1分)
A.马克思主义著作
B.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C.实践
D.党中央文件
★标准答案:C
二.多选题
1.巩固和加强工农联盟的主要条件有()。(2分)
A.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E.不断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水平
★标准答案:A,E
2.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2分)
B.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
E.党的建设
★标准答案:B,D,E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2分)
A.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
B.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C.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D.在目标层次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
E.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标准答案:A,B,C,D,E
4.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是建立()。(2分)
A.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是建立()。(2分)
A.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标准答案:A,B,C
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2分)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标准答案:A,B,C,D
7.实现共同富裕是()。(2分)
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内容
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D.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E.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标准答案:A,C,D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发展进程看,其特征有()。(2分)
A.它是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B.它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C.它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D.它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标准答案:A,B,C,D
9.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2分)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标准答案:A,C,D
10.我国现阶段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坚持()。(2分)
A.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B.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
D.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政治稳定,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标准答案:A,B,C,D
1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2分)
A.全方位
B.多层次
D.宽领域
★标准答案:A,B,D
12.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2分)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标准答案:A,B,D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动分配外其他分配方式有()。(2分)
A.按资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标准答案:A,B,C
14.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是()。(2分)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标准答案:A,B,C,D
15.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2分)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标准答案:A,B,C,D
16.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培育“四有”公民是指()。
A.有道德
B.有文化
C.有纪律
D.有理想
★标准答案:A,B,C,D 2分)(17.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2分)
A.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
B.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
C.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标准答案:A,B,C,D
18.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问题上,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倾向是()。(2分)
A.教条主义
B.经验主义
★标准答案:A,B
19.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它()。(2分)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C.对当今时代特点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标准答案:A,B,C,D
20.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2分)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的目的为了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E.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标准答案:A,B,C,D,E
21.江泽民在《论科学技术》一文中指出:创新是()。(2分)
A.一个民族的灵魂
B.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标准答案:A,B,C
三.判断题
1.我们党能够永葆生机活力的一个重要法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分)
★标准答案:正确
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2分)
★标准答案:错误
3.社会主义民主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之处就在于它由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2分)★标准答案:错误
4.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2分)
★标准答案:错误
5.我们党之所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因为过去曾犯过急躁冒进的错误。(2分)★标准答案:正确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分)
★标准答案:错误
7.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完全一致的。(2分)
★标准答案:错误
8.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分)★标准答案:错误
9.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分)
★标准答案:正确
7.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七
1 职业病发病现状
治理职业病的成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4]。随着新材料的使用,新的化学物质与潜在的职业病危害不断产生[1],导致职业有害因素逐步显现隐匿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其危害也以罹患职业病为主向远期作用、慢性作用及致多发病为主转变。吴红英[5]报道,从2000—2009年10年间新发117 812例职业病,其中91 993例(78.09%)尘肺病、11 414例(9.69%)慢性职业病中毒,5 812例(4.93%)急性职业病中毒,平均每年新增职业病病例超过1万例(2004、2005年除外)。
林永昕等[6]报道职业病新发病例有上升趋势,其中尘肺、职业中毒等发病率明显,职业病病例总数80%为尘肺,平均每年新发尘肺病病例近万例,年均增长8.5%。当前职业病危害问题形势严峻,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1.1 职业病危害与特点
截至2006年,累计报告职业病676 562例,死亡146 195例,病死率21.6%[5]。职业病患者大多会丧失劳动能力,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仅2006年给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8 000亿元人民币。有研究对2005年尘肺病病例住院期间交通费、护理费、营养费、门诊费、补助费及诊疗费等总体估算,造成平均每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6 000元,住院总费用占98.9%[7]。尘肺病患者人均一生社会生产力的损失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方法计算达60.85万元[8,9]。职业病患者法定待遇如得不到保护,也极易成为社会不和谐因素。
职业病具有病因明确、病因与疾病有剂量(接触水平)-反应关系的特点,接触同一有害因素劳动者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大多数职业病无特效疗法,发现愈晚,疗效愈差,且诊疗个人无助于控制群体发病[10],是人为的疾病,与生产活动及职业病防治效果息息相关。有报告显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多,发病数量大,近年新发尘肺病人平均近1万例[11]。1991—2006年总计职业中毒38 412例,其中急性中毒21 482例、慢性中毒16 930例,其他职业病21 708例;危害分布范围广,中小型企业相对重,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转移严重,我国约2亿劳动力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在从事有毒害作业,接触职业病危害状况相当复杂;职业病有隐匿性、迟发性等特点,容易被忽视,特别是尘肺和某些化学中毒的潜伏周期长,发病后难以治愈,病死率高。
1.2 职业卫生相关现状
1.2.1 立法体系
资料显示,我国职业病防治立法体系体现了着重经济发展而不是社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为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及权利,促进经济发展;而欧美等国立法主要以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为目的,着重社会性[12]。体现其立法目的与欧美国家有所区别。
1.2.2 监管体系
当前职业卫生监管方法落后,被动,反应慢,影响了监管工作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有:监管体系及职责的划分变动对正常的监管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也有影响;职业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匮乏,中小型生产性工厂企业的职业卫生自主管理体制尚未健全[13],而工厂企业数量急剧增多,构建和实施其自主的职业卫生管理体制非常重要。此外,企业还存在信息缺乏、指导援助体制尚不完善等情况。
1.2.3 信息体系
职业卫生统计一般依靠网络直报,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原则是分级管理、逐级报告[14]。目前,职业病网报相对滞后,监管机构与技术服务机构缺乏实时沟通,信息不畅,存在迟报、错报、漏报现象,技术服务覆盖率低,监测信息来源单调。另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化不断推进,经济效益差的用人单位不委托监测,数据难以反映实际情况[15]。还存在着职业卫生档案不全、形式各异和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监管数据资源不统一,影响信息的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职业卫生信息系统尚未普及应用,现有的又互相独立,未形成联接用人单位和监管部门的综合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16],难以整合来源不同的信息资源,形成信息孤岛,严重制约了我国职业卫生监管网络的建设和应用。
2 公共产品
2.1 公共产品类型
根据公共产品定义[17]可将职业病防治服务划分:纯公共卫生产品(满足消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2个条件),如:健康监测、职业病监测与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准公共卫生产品(满足任一条件),如:免疫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等,具有消费竞争性,即采购者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有消费竞争性;私人产品(不具备消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个人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和医疗服务等。
2.2 公共产品属性、生产与供应
公共产品特征是公共性,体现如下:公众性,即社会公众为受益对象;公用性,即公共服务内容涵盖了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公益性,即实现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公平性,即涉及的是公众的基本权益。纯公共产品通常由政府承担费用,由其生产或提供,或通过财政渠道向市场采购;私人产品通常由消费者个人承担费用。政府的属性主要是为公众服务,所以私人产品留给市场,由市场生产提供,消费者根据意愿自行购买;准公共产品由政府和个人承担费用,生产或提供者可以是政府和市场,个人根据意愿自行购买,政府提供补贴。
3 职业病防治理论
我国当前采用“三级预防”防治职业病,即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健康促进与康复及职业病患者待遇。病因预防主要用于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相关要求;“三早”预防是对生产过程的职业病危害控制,对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对其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以期早发现职业性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最后是职业病患者的权益与保障,对疑似职业病患者依法诊断、诊断鉴定,法定待遇应予以保障。对不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应妥善安置。
此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卫生部及相关机构制定发布了17个配套的法规、办法,修订职业卫生标准667条、放射卫生防护标准93条、职业病诊断鉴定标准97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42条及制定了众多技术性规范[18]。职业卫生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体系化及规范化管理轨道,改善了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障条件;且对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及职业病防治机构的职责、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相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有清晰的规定。
4 公共产品理论与职业病防治
从公共产品理论角度剖析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病防治主体和对象深入分析,实施职业病防治的主体可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或政府,对象则是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所以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政府。
宏观地制定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调动各种职业卫生相关资源改善劳动者健康安全是政府的职业病防治内容;积极履行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创造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是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内容;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技术服务水平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业病防治内容;学习职业卫生和职业病个人防护知识,掌握标准操作规程,促进自身职业健康安全,是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内容。职业病防治内容具有相对性,且不同的内容其所需提供的产品性质和提供者也不尽相同。根据其性质分类,可进一步分析其产品(职业病防治)服务如何提供,为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4.1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属准公共产品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技术性服务,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鉴定等。其服务对象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采购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产品,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获得保护,用人单位经济行为免于劳动者职业健康损伤影响,经济效率得到保障且从中受益。即劳动者为产品直接获益者,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保障间接获益,但劳动者会流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利益相互独立而非一体,即用人单位采购产品必然使劳动者受益,但不是仅使得自己获益。因此,用人单位采购产品行为存在外部效应,即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后劳动者直接获益,其他的用人单位因为人力资源得到保障(劳动者流动)也潜在获益。劳动者是家庭经济支柱,其职业健康有利于家庭稳定。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最为活跃的要素,其职业健康安全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该产品具有特殊的外部效益,且其外部性是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源,而技术服务机构的资源有限,不能无限制提供,所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消费有竞争性,即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消费竞争性,属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和用人单位共同采购。
4.2 职业病患者保障属私人产品
职业病患者保障是依法对职业病患者在康复、赔偿及善后等方面的措施。尽管其属社会保险制度范畴,但其缴费制度、保障受益对象等与普通社会保险不同。普通社会保险是调节社会公平的杠杆,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公众利益均可实现,但劳动者罹患职业病是用人单位因经济活动产生的外部性行为所致,是因追逐自身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而导致的后果,是经济活动外部性问题影响社会的具体体现。因此,尽管劳动者是职业病患者保障的受益者,从消费的竞争性、效用的可分割性角度考虑,职业病患者保障应属私人产品,但劳动者不是采购该私人产品的责任主体,政府亦然,而是用人单位。理解该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有观点认为职业病归因于政府,认为其保障应是政府职责,或认为政府与用人单位皆为责任主体。此观点将使用人单位免于或减轻其应承担的职责,即用人单位违反了义务而无需承担或只承担部分责任,其不妥之处在于将政府定位为责任主体,导致政府替用人单位承担责任,最终影响每个社会成员,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公。所以职业病患者保障虽应属私人产品,但责任主体是用人单位。
4.3 职业卫生监管属纯公共产品
职业卫生监管是规范用人单位和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管理行为,使其规范性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保证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卫生监管应具备公正、权威。用人单位之间无相互监管动机,也不可能具备公正、权威,不可互相监管;用人单位与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是产品的采购者与供应者,两者监管难以公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地位实际并不平等,更无监管的权威性可言。唯有政府或其委托的组织,以行政权为依托,具备了监管的权威与公正,其具有消费非竞争性、受益非排他性、效用不可分特征,劳动者及公众受益,有明显的外部效应,属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采购。
5 讨论
近年职业病事件此起彼伏于媒体,劳动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付出与其受到的损失之大、维护自身权益之难形成强烈的反差,反复叩问当前的职业病防治体系[19,20]。中国常年接触职业病危害人群超过2亿人,对职业病防治投入不足及对经济所持“发展优先”的观点所导致的效应正在不断凸现[5],所以职业病防治主体各方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5.1 政府角色
职业病可对劳动者最重要、最基本的健康权乃至生命权造成损害,政府必须介入职业病防治体系,而职业病防治体系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有机结合体。政府职责主要有:为职业病患者权益保障提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监督管理的保证;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职业病防治产品的采购,还应保障其供应的充足与便利,健全职业病防治的网络建设,卫生部组织对17个省市、自治区各级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的结果显示,职业病防治基础好的广东省,平均每万名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才仅有职业病防治技术人员2.2名,存在着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技术人员少,网络不健全的状况,健全网络建设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21];而在职业卫生监管方面,政府是唯一责任主体,是整个职业病防治体系有效运作的保障。职业病导致的危害无法弥补,所以政府应采取事先调整的方法来监管职业病防治工作,即落实贯彻“三级预防”措施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相关制度等。
5.2 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角色
职业病防治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重点在于“预防”,因此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开展情况[22]。职业病防控机构是指为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服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国家制定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其即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参与市场的竞争者,也是政府公共职能的具体执行者。刘武忠等[23]认为职业病防控机构应加强“机构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机构技术服务绩效”、“机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健全机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科学管理,保障机构正常执业活动,不断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改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提高运行绩效,促进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
5.3 用人单位角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24]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完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提高防治水平,对自身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职责;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公示制度等,对职业病患者承担民事责任,接受政府监督,对职业病的防治有着绝对的影响力,所以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的成效有决定性作用。张敏等[25]采用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评估指南提出其评估标准、重点和依据,如: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前期预防、原辅材料与设备管理、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公示告知、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应急救援、职业健康培训、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权益保障、职业卫生监督等,给出了各条目内容的分级方法及管理要求,将职业病防治工作评估指南量化反映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健康问题和薄弱环节。
摘要:运用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理论对当前职业病防治体系加以剖析,从公共产品的特性出发,分析当前我国职业病防治体系的关键问题,职业卫生监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及职业病患者权益保障等是职业病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等。因此,对其准确理解有助于定位政府、用人单位等核心主体的职责,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职业病防治体系及相关模式与制度才能深入其根本并促进有效治理。并从公共产品的视角阐述相关各方在职业病防治领域中应履行的职责,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8.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八
关键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4.017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自身要求就是要随时代、历史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内容。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新的发展阶段,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七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指出,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革命导师们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自身解放创立的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思想精髓,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必须坚持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使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打算为未来理想社会设计一套周详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制度安排,从来没有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作是达到“千年王国”的操作方案,他们提供的只是对现存社会的“正确的认识”。未来社会应该由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依据当时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研究当时社会主义运动的特殊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深入研究现实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情况和特点,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创造出不同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体现其生命力,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也是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再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适时转换社会主义发展主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同的理论形态。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初的历史发展中得了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末这一阶段,针对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主题,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世界历史”、“东方社会”和“跨越卡夫丁峡谷”等极有价值的探索基础上,提出了“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这一阶段,列宁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总体涵盖了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问题。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多个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针对社会主义如何与资本主义合作,在斗争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严峻形势,马克思主义陷入了危机与探索、创新与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必须对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并存的现实作出科学的解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涉及时间继起性基础上的空间并存性问题,时间继起性是空间并存性的前提,只有在科学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并存关系。空间并存性是时间继起性的过程形式,因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并存,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以及资本主义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各民族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充分展示其作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的应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先后肩负了革命救国和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程中,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提炼时代主题,总结根本经验,顺应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形势,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历史潮流,明确指出,搞社会主义必须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并把党的思想路线丰富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成功地推向21世纪,针对我党所面l临的新的历史任务,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向新时代,回答新问题,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路线的内涵,提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和社会转型变革时期,我们特别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求真务实”,并对其做了具体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着“继承和发展”的要义,继承就是坚持和一脉相承,就是不丢“老祖宗”,就是恪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发展就是创新和与时俱进,就是说出“老祖宗”未曾说过的新话,就是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
原则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又一个的新成果。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形态,它依然不是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若干理论新观点;党的十四大和党的十五大报告阐述的许多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文风和党风运用于全面深刻地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矛盾,在不断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在深刻认识“三大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的根据;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必然会促进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进程是有一定规律的,问题只在于发现这些规律。每一个人都按照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些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和目的及其对外部世界作用力的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历史的创造者能否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并且以此指导未来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在探寻社会前进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条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总结这些基本经验时,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有80年的奋斗历史,有创立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实践,有国内外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只要我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我们就能够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做出贡献。”
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明确了通过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硬道理”,从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两个文明”一起抓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解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和条件等问题的实践,是社会主义矛盾理论的正确运用和对当今全球化时代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正确应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与时代特征相符合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的实际,科学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和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矛盾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要求,总体布局“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同时,我们党一直关注以什么样的党来执政和领导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党”,对“执政党应该是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算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等有关执政党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改革开放新时期,江泽民同志基于时代特征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我们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执政兴国的重大使命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当具备的特殊品格——始终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把它概括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和人民性,强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些思想和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党建领域的
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党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也达到了相应的理论自觉。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我国实情和发展目标相结合,在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长期发展后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的基础上,始终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相统一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本质,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等与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策略方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自身建设的实践中,紧紧抓住“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两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把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紧密结合起来,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体现社会主义发展和执政党的先进性。在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的新阶段,党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等基本问题,把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传统发展观进行了历史性的超越。中国共产党科学地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促进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更加合理地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就在于在这些领域不断升华和提炼“三大规律”,不断赋予其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并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新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列宁晚年在回答苏维埃俄国如何巩固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这一崭新课题时强调,“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也反复强调,“中国搞社会主义,强调要有中国特色。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发展中国的经验总结,又是发展中国的理论指导。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与时俱进,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鲜经验,开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才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在不断解决改革攻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既要继承前人总结的经验和规律,更要植根于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立足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但无论坚持还是发展,都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在解决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即是说我们的发展进入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的新起点。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党必须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全球化发展浪潮的世情,准确把握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国情,牢牢抓住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党情变化,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同时,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各种困难、风险,直面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直面社会活力不断进发,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情况下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扩大的新课题新矛盾,致力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少,“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改善”,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仍需加强等等。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如何又好又快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我们思考一切社会问题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所遵循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曾有过违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性;也违背过真正把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诉求的价值前提,导致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把不断提高公有制的社会化程度,把平均主义和消灭人的个性差异以追求社会平等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诉求,使社会主义建设发生重大挫折。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本质与中国具体历史的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什么时候就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执政规律有了充分认识的情况下,更加理性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阶级政党领导,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等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巩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灵活地运用于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中,在解决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中善于发现问题,达成理论自觉和创新;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在理论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着力于深入思考和研究:高新科技革命浪潮中现代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社会主义体制模式危机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与社会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与社会和谐与公正的关系;坚持改革开放与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等等。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必须始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特别强调的是,在思想理论领域,针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要高度重视对意识形态价值观层面的国民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入研究,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核心和根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身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我们要树立科学的问题观和强烈的问题意识,客观而勇敢地正视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矛盾新冲突,在用“发展”来解决“发展”问题的实践中,概括提炼新观点、新理论,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又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体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以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立足于当代中国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深刻把握社会主义阶段性特征,积极面对当前中国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4.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2.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列宁全集:第1 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09.
[7]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1.
9.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九
——从ECFA看两岸经济发展前景
摘要: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两会领导人签订ECFA。2010年8月17日,台湾立法机构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的签署是两岸经济合作路线中至为重要的一步,是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所作的特殊安排,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次签署的协议确定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基本精神、内容、目标和措施;将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协议签署后,以往两岸经济往来的间接、单向、局部的不正常状况将得到改变,迈向直接、双向、全面的两岸经济往来新格局,有望最大限度地实现两岸优势互补,最大可能地促进两岸互利双赢。关键词:经济 CECA ECFA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原称为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或称两岸综合经济合作协定(英文简称CECA)
2005年4月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历史性的会谈后共同发布的《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明确提出:“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到了2008年 海峡两岸关系出现历史转折后,台湾方面先提出希望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2008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的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海峡两岸可以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于是2009年12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在台湾省台中市举行第四次会谈,同意将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纳入第五次两会协商重点推动的议题。2010年1月关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两会第一次专家工作协商在北京举行。海峡两岸就《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名称、基本结构、建立协商工作机制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取得多项共识。2010年2月~6月的5个月里,两会又分别在台湾省桃园县和北京举行了两次专家工作协商,逐渐敲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文本构成、早期收获计划等重要内容。2010年6月29日两会领导人第五次会谈在重庆举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会谈中就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两会后续商谈议题等交换意见后陈云林和江丙坤分别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上签字,然后互换文本。2010年8月17日晚间台湾立法机构二读表决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9月11日两会完成换文程序,同意《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于2010年9月12日实施。至此再一次见证了海峡两岸历史性的时刻——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从此开启新篇章。
在从提出到签署ECFA的过程中台执政当局与工商界积极主张两岸签署ECFA,但其出发点并不完全是“互惠互利”的,不是实现“双赢”,而是完全是在站在对台湾有利的一面,是如何让大陆开放市场,如何让大陆取消关税与非关税障碍,而台湾却不仅在政治立场上十分坚定,以“守护台湾主权”为前提,而且在经济领域坚持“不该放的坚持不放”,要“拿得多,给得少”,其实就是要“政经利益两得”。
马英九在选举时就提出了“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这一处理两岸关系尤其是两岸经济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台“陆委会”负责人具有强烈的“本土意识”,在ECFA问题上,不断强调“以守护台湾为原则”,“不容许台湾主权有丝毫的损害”。“陆委会”主任赖幸媛在《联合报》发表的“守护台湾,经济协定非倾中”一文中,尽管是驳斥民进党蔡英文反对两岸签署ECFA,但却一再表示,“未来不管以哪种协议的形式出现,台湾都不可能向中国大陆‘全面开放’,八百项农产品也不会开放大陆货登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不容许台湾主权有丝毫的损害,力求在主权与繁荣两方面‘人财两得’”。台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表示,“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过程,不能伤及国(岛)内产业”。可以说,台湾方面完全是在想搞一套“只利己”的经济合作协议。
在两岸经济整合机制问题上,大陆方面原本倾向借鉴内地与港、澳签署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模式,有关主管部门官员曾多次公开表达了这一立场。但台湾方面一直认为CEPA模式是将台湾香港化,是矮化台湾,表示了反对意见。于是马英九提出两岸可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认为CECA是介于自由贸易协定(FTA)与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之外的“第三模式”,于是CECA就成为马英九当局执政后极力推动的两岸经济合作或整合模式。
在两岸关系尤其是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大陆方面从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出发,正面回应马英九关于CECA的提议。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期待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经济合作制度化,两岸可以为此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这是大陆首次明确提出两岸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概念,也是对马英九提议的善意回应。尽管目前马英九将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名称调整为“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但两岸经济整合或制度化合作的内容不变,两岸共同推动的方向与立场不变。
大陆在明知道台湾只想签“只利己”的经济合作协议下仍积极回应并与其签订ECFA表明了中国收复台湾的决心,协议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所作的特殊安排,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协议还确定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基本精神、内容、目标和措施;确认将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协议签署后,以往两岸经济往来的间接、单向、局部的不正常状况将得到改变,迈向直接、双向、全面的两岸经济往来新格局,有望最大限度地实现,从这份协议中我们也看到台湾经济越来越依靠大陆,经济将与大陆越走越近。
参考文献: [1] 王建民,《对目前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势的几点观察》,《台声》,台声杂志社,2009年第5期。
10.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学生的有效学习成为有效教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密切相关。
有效教学包括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有效的“学”两个方面。从本质上讲,所谓有效的“教”,是指能够促进学生有效的“学”。有效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离不开教师的教,也就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密切相关:学生的有效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保障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教师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通过学习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由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其内涵包括多个方面。
1、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的发展。
2、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11.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篇十一
[关键词] 大学体育俱乐部;评价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1-0032-02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地方,其体育教学应当体现专业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不仅要注重体育实践教学,而且要注重学生体育技能与能力培养。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标准化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测试、书面测验、教师观察等手段,综合这些测验结果决定学生课程等级。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并奖励少数优秀者,同时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评价具有明显的终结性特征。而且在性质上经常是人为的将运动技能分离开来进行评价,这对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整合以及学生实际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没有太大价值。
一大学体育评价体系研究的理论背景
1实证主义理论
实证原本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注重观察与实验,看中知识的实证性和准确性。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培根,他强调运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倡导将科学方法实践于教育研究之中,注重对有关学习者的资料进行定量化的精确处理。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标准化学力理论是我国大学体育考核与评价的理论基础,把考核与评价视为目的,将其结果视为评定学生成绩优劣的标准,注重考核与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然而,这种考核与评价方式不利于长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又名“刺激——反应”学习论,其代表性研究者是斯金纳。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刺激情境的一种反应,通过学习所掌握的行为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要将学习对象以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从而对学习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其最终掌握知识。行为主义理论对大学体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有很大的启示价值,它是考核与评价中的反馈与激励功能的基础。
3整体教育理论
整体主义以永恒主义哲学为基础,认为世界是和谐的关联性存在,任何事物都以某种方式与其他事物相关联。作为教育思潮,整体教育倡导“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文、科技、创造的有机统一为目标。整体教育承认教育的非线性和复杂性,鼓励发扬人性优先的原则,主张培养受教育者与生俱来的成长的可能性是教育的本质目的。在考核与评价方面,整体教育认为,应尊重每个学习者,他们都是拥有各自的独特价值,是有个性的存在,因而统一的考试制度和成绩考核并不可取。相反,考核与评价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反馈,分数考核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无益,它会抹杀了学生的个性。
二大学体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考核与评价的目的不只是考察学生对大学体育的学习效果,其目的还在于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并激发学习兴趣。因此,考核与评价体系应当具有多样性、灵活性,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还是在高等教育中,应试始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甚至是绝对比例,考试已经成为评价体系的惯有模式,尽管教育改革正在深入展开之中,但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评价体系依然大行其道,它能给教育教学者以轻车熟路的便捷感,大学体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也不例外,考核与评价方法不多样、不灵活的现象普遍存在。
就我国高校大学体育的教学实际而言,大多数高校只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64学时的体育课,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给教师和学生双方都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一方面,体育教师为完成教学的任务,将固定的教学内容挤压,造成了课堂教学知识密度的增大,教学内容死板、枯燥,没有吸引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这直接造成了学生学习质量的下滑,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受到限制,无法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掌握足够的体育运动技能。上述两种事实加剧了大学评价体系的不合理性。因此,大学体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与重构势在必行,大学体育教育教学者应充分结合体育教学的特征以及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建构科学而合理的评价体系。重视自我评价,减少他人评价,加强自我评价。如果教师完全地评价学生,则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很少有一个主体性认识,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采用学生自己进行体育学习小结的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会有较大的帮助。注意在实施自我评价时还应考虑学生的自身素质,如果有些学生的素质偏低,自我评价时自然就会有较大的水分,这样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所以此项分值不宜过大。
三大学体育评价体系的优化与构建策略
1综合运用形成性考核、诊断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首先,按照过程考核理论的要求,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尤其对某一章的学习结束后,应进行及时的形成性考核,检验学生对刚刚学过的知识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对有待进一步理解的内容作再次的讲解。值得注意的是,形成性考核不以分数的形式做量化评分,其目的仅仅是让教师和学生了解是否已经按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对学生已经学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评析,这有利于对下一步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规划。形成性考核还有一个作用,即反馈评价,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表现有个相应的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对自己的大学体育学习进行持续的改进和提高。
其次,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形成性考核与诊断性考核的有效结合。《纲要》要求,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应将对学习过程及效果的考核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大学体育的学习考核中,应注重将诊断考核与形成性考核充分配合起来加以实施。具体来说,首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实施诊断性考核,其最大作用是能够准确找到学生的学习难点,将这些困难进行分类整理,以备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给予学生相应的辅导。
最后,在大学体育教学完成后,要组织一次终结性考核,它是对一段时期里学生在大学体育上的收获的集中检验。如果说诊断性考核与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微观评价的话,那么终结性考核就是对其最终的、整体性、宏观的评价,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能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性的评价体系。
2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考核与评价并非仅限于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之间,同学、家长等角色也可以参与进来,而其不同之处在于由谁来收集信息。无论是自我考核还是他人考核,都应被融入到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等考核过程之中。所谓自我考核,即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考核,究其本质来说,是学生对自身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的反思和调整,是其进行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分析,最终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自我考核有一个规范而严谨的过程,具体来说,包括下面几个阶段,它们以螺旋形的结构开展:一是确定自我考核目标;二是制定自我考核计划;三是收集并整理自我考核所需要的信息;四是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实现学习上的自我矫正。
与传统的来自教师的统一体育考核评价方式不同,如今,大学体育考核评价更为注重来自学生自身的自我考核,在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自我考核的目标、标准、工具和方法等,从而为学生的自我考核做出多个方面的有效引导。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反复实践“学生学习的表现——反馈——修改”的考核评价思路,除了统一的他人评价外,应鼓励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考核与评价,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
3转变考核与评价目标
大学体育的评价体系重构应以考核和评价目标为中心来展开,而非以考核和评价过程中的技术性或工具性因素为中心。那么,大学体育学习考核和评价的目标是什么呢?就传统的大学体育考核评价而言,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甄别或选拔,以分数等评定结果为依据,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无疑,这种考核和评价方式很难准确地检验出学生的真实体育水平,分数并不等于能力,能力也并非一定能够转换为分数。因此,应重新理解大学体育考核和评价的目标,回归本质与初衷。首先,通过有效的引导,教会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考核与评价,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的热情;第二,要提高对考核与评价的反馈性作用的重视,以考核和评价为契机,明确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好准备;第三,注重相对评价(进步度),注重相对评价即进步度,例如,有些学生在大一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成绩特别差,经过一年的学习后,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此时就应根据学生自身的进步情况给以适当的评价。采用进步度,就可以较科学地实现对这种学生的评价。
总之,大学体育考核和评价的目的并非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审查,而是为了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继续进步。换言之,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是考核和评价的主要目标,大学体育评价体系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要改变固有的以选拔、甄别为主要目标的评价体系,丰富考核、评价的形式和方式,优化考核、评价结构,以多种方法重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2]蒋先军.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体育“三自主”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3]钱杰,姜同仁.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唐道武,牛金成.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性质[J].教育评论,2009(6).
[5]罗智勇.普通高校体育课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再思考[J].体育科技,2006(2).
[6]姚应祥,王益平.高职体育“职业实用性身体练习”课程的开发[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推荐阅读:
20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试大纲08-16
复旦大学大学生资助学体系简介06-25
北京大学贫困家庭学生助学体系12-20
立足学生发展 构建体验作文体系10-07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06-11
南开大学组织理论10-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论文10-16
华东政法大学 军事理论 同济大学出版社09-05
武汉大学分子轨道理论07-26
云南大学638传播理论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