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精选6篇)
1.《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篇一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1.说教材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用饱醮着热泪,用悲愤的笔调写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既有对爱国青年沉痛的悼念,又有对反动派愤怒的控诉,也有对觉醒的国民的呐喊。《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一课的讲读课文。文中描摹人物的音容笑貌,叙述人物的行为事迹,都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对学生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强调了要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记念刘和珍君》感情真挚,感悟深刻,具有典型人文性。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①教学目的: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
②教学重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③教学难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
2.说教法
散文教学应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3.说学法
①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朗读、质疑、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大意。
②探究法。
4.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背景导入法,“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200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它又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耻辱。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背景导入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②阅读全文,理清思路。围绕“记念”,引导学生认识第3、4、5节为叙述的主体,介绍了刘和珍君生前与遇害的情况,第1、2
节交待了写作的缘由,第6、7节揭示了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③结合课后练习二,整体感知,课文记叙刘和珍的事迹,包括预定《莽原》、反抗校长、虑及母校、参加请愿等,认识刘和珍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从容勇毅的精神。结合神情“始终微笑着的”感受刘和珍的乐观坚毅的性格。
④探究课后练习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含义,以及探究第二节第一二两句“真的猛士”的含义,了解作者对反动政府暴行的愤怒、对走狗文人的抨击、对战斗者的激励的感情。并背诵第二节。
⑤朗读第四节,探究第四节的几个独立段作用以及“沉默”段与“当三个女子”句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激愤感情。
⑥借助陶潜的诗以及“至于这一回”“苟活者”句的理解,认识第六七节中关于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⑦探究“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的含义,进一步认识当时社会的状况。
⑧课堂小结。作者通过纪念刘和珍君,表现了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揭露了反动政府的残暴罪行、走狗文人的卑劣无耻,同时激励战斗者“更愤然而前行”。
⑨作业。搜集鲁迅、刘和珍相关资料互相交流。为刘和珍塑
像设计说明书,200字左右。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社会,关切民族命运的精神,关注当前的焦点、热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时代的精神,表达你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写一篇文章。
5.板书设计(略)
2.《记念刘和珍君》二辨 篇二
其一,第七部分开头段写道: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这段文字,很讲究遣词造句,在精彩的议论中,纯熟地交替运用了“这样”、“如此”、“如是”三个同义词语。在文章三个关键语句同一位置上,使用这三个不同代词,恰当地表达了列举的事物,又使行文富有变化,读来更加流畅有力。
但是,这段文字如从语义上看,作者所说出乎“我的意外”的三点,笔者认为其中的第三点,在表达上与前文之间存在一种逻辑上的失误。
分析起来不免有点罗嗦。作者说“出乎我的意外”的有三点,其前提为开头句所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第一点意外“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这样凶残”是说“当局者”比意料的还“凶残”,而“当局者”在我“推测”中就是凶残的;二是“流言家竟如此之下劣”,意思是说“流言家”比意料的更“下劣”,因“流言家”在我“推测”中也是“下劣”的。这两点在“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前提下,表达没有问题。问题是第三点的表达,作者说意外之三“是中国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这点从开头句的前提推理,是有悖逻辑的。按前两句的推理,意思应为“‘中国女性这回更加‘从容”了,而“中国女性”原本就是“从容”的。那么这种“从容”显然不该是作者“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的”。
纵观全段,第三点的“意外”这句表达,不宜与前两点并列,大致可说成:“此外,更没料到中国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这样,与开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句就不会矛盾。
其二,文章第五部分有一句:“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对这个句子,历来争论颇多,理解也是众说纷纭。其焦点为“这”所指代对象及“惊心动魄的伟大”是“正语”还是“反语”?
《教师教学用书》“有关资料”引许振兴《试析〈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两个疑点》(载〈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10 期),倾向于许文观点。许文从语法结构角度分析,认为介宾短语一般是不能充当主语,应删去“当”“的时候”,使“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这一主谓短语作主语,这样,“这”所指代的对象就明确了;同时“惊心动魄的伟大”其陈述对象也就清楚了;且总观介词短语中的主谓短语的语义,赞颂是主要的,“惊心动魄的伟大”当为正语。
是否如此?单从语法结构角度分析,孤立地从这一个句子看,许文的观点或许没有问题。但联系上下文,似乎问题又不是这么简单。
诚然,介词短语一般不能当主语,但删去“当”及“的时候”,恐怕是削足适履,只能削弱原文的表现力。原文这一介词短语当为先生别出心裁,而非简单的表示时间;“的时候”后而是隐藏着“的情景”三字。
在这句前文一节中,记述了刘和珍等人惨遭“枪弹攒射”的情景,也即“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的情景。对“……的情景”的记叙,先生是重在那些“士兵”的“枪弹攒射”“三个女子”,以揭露杀人者的凶残,并没有着力赞扬“三个女子从容转辗”。那么,“这”所指代的对象——“当……的时候”的情景,说其是“惊心动魄的伟大”,应是一种反语正说。
再说从下文看,这一个句子与“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并列,而“伟绩”及“武功”为明显反语,那么也不能排除“惊心动魄的伟大”其为反语;此外,本文言辞激烈,亢奋慨然,文字犀利,从“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的语气语调看,也可理会;而这一部分结语说“中外的杀人者居然昂起头来”,不也是说他们自觉“伟大”?
因此,笔者倾向“惊心动魄的伟大”当作反语说。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尚待求教于大方之家。
3.《纪念刘和珍君》 篇三
教学目标与要求: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教学设计:讲读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请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对于鲁迅先生,我们大家已十分熟悉了,在初中时我们学过了他的一些小说和散文,今后我们还将学习他的杂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纪念刘和珍君》。背景介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注释1)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
文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思路的起点是本文写作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第二层面:
关于写作缘起:思路分两步走
第一步:“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为纪念死者。
问: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表达缘起的相关语句。(见教材)问:第一部分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悲哀--悲愤--出离愤怒)第二步:为使庸人不致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问:请学生们阅读第一部分,划出能表达缘由的相关句子。(见教材)如:“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关于烈士事迹,思路是以时间为顺序的,从平时到遇害。问:请同学们概括第三、四、五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三: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
四:“始终微笑着,态度温和”的刘和珍君遇害,而且被反诬。
五:详细记述刘和珍遇害的经过。问:请学生们概括思路。(见前面)
关于惨案的意义:
问: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表示肯定,而鲁迅则不是一味地肯定,那么请同学们分别划出表示肯定和不赞同的语句。(见教材)
问: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概括思路:肯定的同时,指出不足。小结:全文的思路是:
写作缘由--烈士事迹、遇害经过--惨案的意义
布置作业:
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二、四部分。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文章的总体思路: 理清局部思路:
第一步:把握句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含义:A、从思路上说,这里说的是纪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B、“淋漓的鲜血”是“四十个青年的血”。
C、“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上的飞跃。D、“哀痛者”指他们要承受起超乎寻常的哀痛。
E、“幸福者”,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所以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含义:A、“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B、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3、“当三个女子从容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抹杀了。” 含义:A、“伟大”,指三个女子的伟大。
B、“从容辗转”是对当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即她们相互救助的情况。C、“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青,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D、“八国联军”指1926年,日本纠合的八国军队。
E、“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将更奋然而前行。”
含义:A、“苟活”意为苟且偷生,贬意。“苟活者”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
B、“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第二步:分析局部思路:
问:请同学们思考各部分的局部思路。明确:(略)小结:
处理课后练习: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课课练》。
教后感:教学目的(1)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根据思路,探索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
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
八”惨案的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
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教学重点:理清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设想:着生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在此基础上,理解关键文句,进而把握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设计一: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板书)。
设计二:忘不掉那南斯拉夫大大使馆被炸的硝烟;忘不掉那打着“民主”旗号的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谰言;更忘不掉我们的三位记者不幸以身殉职。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三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整体思路呢?这节课我们就看看鲁迅先生为了“记念刘和珍君”是如何布局全文思路的。
二、背景资料
“三•一八”惨案是继“五”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1926年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
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党的领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展开了。3月17日下午,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政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上午10时,李大钊作了演说,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高唱《国民革命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驱逐帝国主义公使出境”“取消不平等条约”等口号,进行游行。女师大学生会主席刘和珍欣然前往,并担任指挥;女师大进步学生杨德群等沿途散发传单,群情激昂。
刘和珍等到就是此时遇难的。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先生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鲁迅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出了《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篇章。
三、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
问题设计:本文思路的起点是什么?(分解为以下几个小问题)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明确: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至此形成板书)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训练重点:理清思路
一、写作缘起(1-2)记念
二、记念主体(3-5
三、教训、意义(6-7)
四、分析局部思路
关于文章的局部思路,既指一个语段中的几个句子的思路,也指一个部分中几个层次的思路。
(一)结合课后练习一的第2小题来分析第一部分的思路。问:第1、2节都说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一再强调这一点?
明确:第一个“必要”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君,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祺瑞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是要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所以第一部分两次强调、突出了本文的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由爱到憎是按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形成板书)
悼念遇害者 爱
一、写作缘起 必要 控诉政府暴行 逻辑(一、二)痛斥走狗文人 顺序 必要 唤醒庸人 憎
(二)第二部分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这一部分则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叙写烈士生前事迹,再详细叙述遇难经过,整个部分的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
(三)第三部分关于惨案的意义,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何以体现?
明确:先否定了这种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由否定到肯定也是明晰的逻辑顺序。
(形成板书)
二、记念主体 生前事迹 时间(三、四、五)遇难经过 顺序
三、教训、意义 否定 逻辑(六、七)肯定 顺序
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理解和把握第二节的语段的思路
我们知道局部思路不仅包括各层次之间的思路,也包括各个层次段落中句子之间的思路。请大家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中的思路。
明确:第一自然段共5个句子,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两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定位在: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二、背诵第二节
三、理解和把握第四节的语段的思路
这一部分共5段13句。理清思路可以粗一点,也可以细一点。
粗理,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第一步是听到噩耗,第二步是听噩耗后怀疑的态度,第三步是见到尸骸,第四步是听到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诬蔑,第五步是悲叹思想统治令人窒息,发出冲破沉默的吼声。
(这样理清思路,特别是注意写噩耗之后为什么思路展开到怀疑上去,就能对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有更深刻的理解。)
细理,要一句一句地揣摩。拿第1自然段4个句子来说,从听到噩耗到产生怀疑,怀疑又有三步,先说自己当时的怀疑,再说明怀疑的原因,推进一步,再从刘和珍的角度说,怀疑的理由又多一层。
四、齐读第四节
五、从理清思路入手解读难句(结合练习二)
遇到难句,只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就容易理解了。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一把钥匙。所谓“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就是根据思路去解读。举几个例子。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记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种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懑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这意思是说,让它们去快意于我的苦痛吧,让魔鬼们去狞笑吧,我不但不感到难堪,反而感到幸福。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明确:“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套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③“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理清第五部分思路,这两句就不难理解。也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正确理解。
第五部分第2自然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思路接着这两个方面展开。
第3自然段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思路远接上一段所说的执政府的凶残,近接上一句中“枪弹的攒射”,给段政府以辛辣的讽刺。“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00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苟活者”指什么人呢?
第一节中,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第三节中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在不断地从奋斗者身上汲取养料形成的。所以“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女子如此,男儿自不待言,中国人并非一团糟糕,“三•一八”惨案表明勇毅者大有人在,这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这世上固然一片“浓黑”,路正长,难见“尽头”,希望也只是微茫的一点,但是毕竟还有希望,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
六、小结
本节课学习重点为:理清思路。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叫思路?理思路该从哪些方面下手?怎样理清思路呢?
明确:思路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思考的线索。理清思路,是指在阅读中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考的线索,即从什么地方了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什么终点,都要清清楚楚。理思路的重点是文章的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
怎样理清,(1)把握主旨;(2)理清脉络;(3)弄清顺序;(4)列出纲目。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理解了全文的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就自然地探究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了解了作者深刻的思想,达到了化旧为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4.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篇四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鲁迅在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文章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耐人寻味。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拿来主义》一文以小见大,就近取譬,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的比喻来阐明一个抽象的深刻的道理。还运用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衬,使文章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针对的事情距今已久,所以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即使如此,因为鲁迅杂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学生阅读文本有一定难度。唯有促使学生在课上积极思考,才有可能学懂这篇文章。学生对课文的前半部分把握相对比较容易,尤其是对课文前半部分即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的把握不难,但对第8、9自然段的领悟却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这首先涉及到课文后半部分即“主张拿来主义”大量的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的理解不容易,同时升华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就更为不易了。学生极易将“拿来主义”仅仅理解为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接受,而缺乏用现代的眼光去关照“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整体教学流程中对课文两个层次的定位大致为“读好”前半部分,“读懂”后半部分。加之,意将本课教学时间定为2课时,因而,第一课时主要重在对文本的解读,回到作者那个背景中去理解文章。第二课时重在对文章论证方法的讲解,文章思想内涵的升华。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应落在对“拿来主义”的理解上,以领悟寓意,获得启示。
根据学情、课文特点、课时安排等,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作者详情,从历史的角度了解但是社会背景下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
2.能力目标:理清课文思路,品味犀利幽默和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感悟“拿来主义”,掌握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3.情感目标:结合对作者的了解和对语言的品味,由文及人,由论及人,领悟“拿来主义”对当下的指导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感“拿来主义”
(一)课堂导入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一位作家的杂文,“像投枪,像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同学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鲁迅)
(二)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以及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四)《且介亭杂文》的缘起及文体简介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现实。
杂文:是报刊上常见的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是以形象说理为主的,短小,活泼,犀利的文学体裁,是“战斗性的文艺作品”。
杂文的基本特征:
感应敏锐,战斗性强;内容博杂,手法灵活;
亦庄亦谐,议论形象;以小见大,文短味长。
(五)带着问题听朗读
问题:
1、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拿来主义”,请大家找出这句话?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请同学对以下字词进行注音和改错。
(六)初步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层次感和结构特点。举出例子,“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占有,挑选。”“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这几个句子之间就有层次性。提出文章先破后立的结构特点,引起学生思考。
二、细悟“拿来主义”
(六)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2〕。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3〕,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1、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学艺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2、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①“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②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③“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4〕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5〕。
1、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若“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2、“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说明怎样 “拿”? “送来”不等于“拿来”;“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送来”的是别人剩余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2、“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我们要运用脑子,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
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7)。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大宅子”就是“文化遗产” 不敢进门 放火烧光 接受一切 “拿来!”
孱头 昏蛋 废物 不敢接受 全盘否定 全盘肯定 辩证吸收
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态度?吸收
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批判地吸收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坚决抛弃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一言以敝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先占后挑.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 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要“拿来”!
2、怎样“拿来”?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3、“拿来”有何意义? 建设民族新文化
4、怎样才能“拿来”?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两个字概括)创新
(七)理清全文思路与结构
1、课文的第5自然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简要说说:前面4个自然段讲的什么问题?后面5个自然段讲的什么问题?
3、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面花大量笔墨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 ◎第5自然段是过渡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前面4个自然段,揭示什么是“送去主义”及实行“送去主义”的危险性;后面5个自然段,论证什么是“拿来主义”及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
4、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因为 第一层:只是送去,有往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
第二层: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
第三层: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
三、超越“拿来主义”(1)把握中心思想
1.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请归纳本文中心。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 ②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 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2)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1、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
阅读第8、9两段,想想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方法: 第8、9两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2、阅读第3段,这段是否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这里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它与比喻论证有明显的区别: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作比较,比喻论证是用不同类的、只是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3、请重新阅读8、9两段,想想作者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除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之外还用了什么方法:
作者的目的是要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为什么还要分析“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
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论证方法叫对比论证。对比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本文的论证艺术
①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②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③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3)“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学生自由发挥(围绕“创新”等)
(八)板书设计
拿来主义 鲁迅
第一课时
(破)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孱头
(破)旧人 昏蛋
废物
(立)拿来主义
鱼翅 吃掉 精华
鸦片 送药房 糟粕但有价值
(立)新人
(占有 挑选)烟灯烟枪 送 毁掉 旧形式
姨太太 走散 腐朽的封建文化
⑦分析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 中心思想:
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 ②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 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本文的论证艺术
①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②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③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板书设计意图的说明:
5.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蕴藏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2、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领会本文的写作目的。
3、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鲁迅地思想感情的陶冶,接受鲁迅先生嫉恶如仇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等精神。还要学习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可以联系时代背景,调动学生已有的中国现代史知识,认识“三一八”惨案的背景、过程、影响等,并了解刘和珍等学生的情况,以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文中关键句子,从而把握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愤”的情感。【教学难点】
领会文章的写作主旨:哀悼死难者,控诉反动派,唤醒麻木的民众。【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想】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弄清楚文章回忆了刘和珍的那些事,刘和珍为什么而死,作者对待她的死情感、态度如何,抓住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揣摩体会。
2、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诵读、讨论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年是鲁迅逝世七十周年纪念。七十年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记念着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到他的《故乡》寻找过他,我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寻找过他,我们在《社戏》的时候寻找过他,而先生的心里却时时记念着别人。从孔乙己到阿Q,从闰土到祥林嫂,今天我们要认识到一位女子就是80年前鲁迅深情记念过的刘和珍君,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记念刘和珍,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这段历史去看一看。
二、背景介绍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暴行,会后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造成了死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阴风在呼号,血衣在飘荡,青年的血迹还没有干透,执政府却发表通电说请愿学生是暴徒,更有甚的是一些执政府的走狗、帮凶文人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这些青年学生是受人利用,白来送死的。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是鲁迅先生,他把这一腔悲愤之情诉诸笔端,既是对反动政府的控诉,也是对牺牲青年的纪念。
三、研习文章
(一)从文章第四部分切入,研习第四节。抓住关键句子、词语体会作者在惨案发生后内心的情感。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叙述这次惨案发生经过的章节。
教师明确:第四、五部分。
2、学生齐读第四节。
问:惨案发生后,鲁迅先生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关键词语:“居然、怀疑、不料、不信”等说明鲁迅对惨案发生的惊愕。
“无端”:爱国学生是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大旗去援助外交的,但段祺瑞主持的执政府却命令士兵开枪射击。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想不到的。但是,事实就摆在面前。
作者情感:惊愕、悲愤(板书:悲愤)这种悲愤之情一直贯穿全文。
(二)揭露反动政府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
1、反动政府的暴行。(抓住“虐杀”一词,分析虐杀的整个过程)
A、教师范读第五节。B、讨论分析虐杀过程。
问:哪些细节描写突出了这是虐杀?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如“从背部入”、“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一个兵„„” 说明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乱枪射击,以杀人为乐、残无人道的屠杀。这就是他们的“伟绩”、“武功”,作者用反语辛辣地讽刺了执政府的暴行。幻灯显示:“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2、流言家的下劣。
三个沉勇而友爱,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女子,却段政府及其帮凶文人说成是“暴徒”,“受人利用”的。
幻灯显示:“流言使我耳不忍闻”,教师总结: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使作者悲愤到了极点。“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七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我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此时此刻鲁迅先生为什么说不出话来? 悲愤到了极点,有很多要说的话却说不出来。再次强调板书:悲愤 悲——哀伤 愤——憎恨
(三)赞颂青年
1、“但是,我还有话要说。”青年们的血不能白流,鲁迅先生要让中外的杀人者看清楚,他们杀害的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 学生先试作回答。
2、在四十七个遇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在文章中,作者对刘和珍奉献了自己最大的悲哀与尊敬。
从文章标题中的“君”就可以看出鲁迅对她革命者深深的敬意。让我们从刘和珍身上来看看这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作者记忆中的刘和珍是什么样子的。“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一个多么善良温和的女子,每遇到什么事都能够一笑而过。
3、问:文章中鲁迅追忆了刘和珍的哪些事? 个别学生找出
幻灯显示:
毅然定《莽原》——-追求进步
坦然对偏安————坚毅乐观
黯然虑母校————忧思深远
欣然去请愿————勇敢无畏 这样一个善良温和的女子怎么会是“暴徒”呢?
这样一个国立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请愿是欣然前往的,怎么会是“受人利用”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却惨死在自己国人的屠刀之下。
3、鲁迅先生对革命青年的赞颂。
品味:“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幻灯出示)请一男生读,全班齐读。问;什么是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真正勇敢无畏的革命者。他们对黑暗的反动统治奋起反抗,他们能把惨淡的人生变得有意义,他们在敌人的血腥屠杀下毫不回避,毫不退缩。哀痛者——以„„为哀痛 幸福者——以„„为幸福
问:这些革命者以什么为哀痛?以什么为幸福?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哀痛国家民族的悲惨命运,为改变黑暗的社会现实,他们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总结:杀死这样优秀的青年,就是扼杀了中国的未来。“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当局者的凶残,让鲁迅先生愤慨!青年临难的从容,让鲁迅先生敬佩,而我们的国民呢,他们的反应如何?
(四)唤醒民众
1、请接着这一段看,鲁迅先生用了一个转折性的关联词。
学生朗读“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问:淡红的血色、微漠的悲哀,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除了象鲁迅、朱自清、林语堂等少数觉醒的人起来呐喊外,广大的民众对革命者的牺牲是如此地冷漠,甚至过不了多久就会把他们遗忘的。鲁迅深感痛心。烈士的血不能白流,为了唤醒麻木的民众,鲁迅觉得该写点东西了。幻灯出示:“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现在“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挖掘国民麻木的根源。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问:为什么我们的民族会默无声息?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麻木的国民群体庞大,历史悠久,他们之所以默无声息,可以追溯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满清的文字狱,到今天段祺瑞执政府的武力镇压、流言诽谤,这些有形、无形的刀枪已经构成中国专制统治的残暴,野蛮而严厉的统治已经使我们广大民众感怒而不敢言了,使我们的民族正义感逐渐衰亡。鲁迅对这类人是深有感受的。
看看《孔乙己》中鲁镇酒馆中拿孔乙己当笑料的酒客们,看看那些特意跑来听祥林嫂说“我真傻”的女人们。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青年为革命流血了,牺牲了,其中的价值有多少人看得到。只不过给这些“无恶意的闲人”增添了“饭后的谈资”罢了。鲁迅痛感人民的不觉醒,所以唤醒民众的意识一直强烈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面前的路有两条:要么就这样一直沉默下去,最后走向灭亡;要么就让这如洪水般的愤怒爆发出来。很显然,我们的民族要生存,要发展我们必须爆发,必须用行动来反抗敌人的暴行。所以鲁迅忧国忧民发出了激烈的呼告: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鼓舞生者
学生齐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 我们要从革命者等流血中吸取经验教训,看到希望的曙光。呼唤所有的有志之士行动起来,投身到革命实践中来,虽然革命的征程很坎坷,但希望还是有的。至少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烈士的鲜血,循着烈士的足迹继往开来。
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仅以此文作为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四、结束语
今天我们和鲁迅先生一起记念刘和珍君,同时也是记念伟大的鲁迅先生,让我们把最诚挚的敬意奉献在逝者的灵前:长歌当哭,控诉卑劣行径;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希望是有的,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出示幻灯)
【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悲——哀伤
唤醒
愤——憎恨
6.《记念刘和珍君》中的鲁迅思想 篇六
鲁迅先生的创作体裁涉及到方方面面,小说,散文诗,杂文等等。在他的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敏锐犀利的思想深度。鲁迅先生对木刻有着独特的兴趣,其实这也正如他的文章,入木三分,深刻见理。他有很多以“记念”为题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忆韦素园君》、《忆刘半农君》,还有一本题为《朝花夕拾》的散文集。然而《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少了回忆的温馨气息,多了一些悲愤情绪。
这场杀戮事件的惨烈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先生的想象范围。受害者都是年轻的女学生。在人类文明的血战前行的历史中,她们的牺牲更显得触目惊心。在柔弱的女性躯体的祭奠中,当时社会的黑暗就不言而喻了。
这篇文章篇幅并不算长,但是却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思想的几个基点。一是深刻揭露社会的黑暗,“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样的世界”就是鲁迅先生所谓“铁屋子”的比喻。这个铁屋子,是社会黑暗的形象化。20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而对于当时的鲁迅来说,这样的黑暗犹如一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里面困住了“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但是如何打破这样的僵局,早期鲁迅的思想中并没有这个答案。以至于他在《〈呐喊〉自序》中说出了这样的话,“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的起他们么?”这是在《〈呐喊〉自序》中的一段话。也是鲁迅早期思想的凝滞点。因为太过犀利深刻,使得鲁迅失去了积极乐观的调子,而“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直到鲁迅彻底接受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之后,这种情绪开始变得积极有力起来。
第二个便是鲁迅对国民性的深刻批判。文中的“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几乎是鲁迅所有的文学创作的主旨,揭露病痛,寻找疗救的良方。《狂人日记》中几千年“吃人”的历史,《阿Q正传》中的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孔乙己》中旧式文人的陈腐和辛酸,在这些小说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刘和珍等人的遭遇,又何尝不是在现实层面见证这样一种国民的劣根性,“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而唯一让“我”惊奇的便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在这些年轻女子牺牲的参照下,国民的劣根性就更加明显了。
而对青年的看法,鲁迅也经历了很大的转变。在一段时间内他信奉“进化论”,认为青年必胜于老年,所以他非常扶持青年人,对于一些受难的青年,常常伸出援助之手,包括经济方面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但是后来鲁迅放弃了这个观点。“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睱,往往给我十刀,我只还他一箭。然而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这并非唯物史观的理论或革命文艺的作品蛊惑我的,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在受到了这些年轻女学生英勇事迹的感染后,鲁迅的这种进化论思想也已经在慢慢动摇了。
同时,对于青年示威游行,鲁迅并没有表现出很积极的看法。“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鲁迅并不主张徒手的请愿,他认为这种形式没有多大的意义。然而毕竟这些年轻人唤起了铁屋子内人的勇气和信心。对于社会革命,早期的鲁迅并没有抱很大的希望,正如对流血示威游行一样,在当时的鲁迅看来,惊醒沉睡的人但是又无路可走不如让人们继续沉睡。
《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体现出鲁迅思想一贯的深刻性。分析精辟透彻,一语中的,这是鲁迅作品的独特之处。这种切入方法也运用在他小说中。与这篇文章相似的是《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忘却的记念》也是一篇回忆性质的文章,记念左联五烈士的。但却多了很多回忆的场景,在对他们的缓缓记忆中透露出鲁迅对牺牲者莫大的哀悼之意。而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事发两年之后的纪念日了。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会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淡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在这里,鲁迅赞颂这些不畏强权勇敢坚毅的年轻女子,给她们以“真的猛士”的称呼,这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虽然造化是庸常的,但是那些淡红的血迹终将为黯淡的现实增添一抹色彩,就像鲁迅在其小说《药》中为革命者所奉献的“一圈红白的花”。
鲁迅先生说过,“感情正烈时不宜作诗,否则会将诗美杀掉”,这种创作体验,恰恰在他的这两篇记念性质的文章中体现出来。当激愤的情绪主宰着创作主体时,创作出来的作品可能仅仅只是情感的发泄,而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更广阔的发散空间。在感情被沉淀以后,所有当时的激愤情绪都变成了对黑暗现实的理智批判和控诉,这便是鲁迅的风格。
【《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推荐阅读: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09-25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08-04
记念刘和珍君学案教师版07-26
纪念讲话06-18
纪念英雄07-10
召开纪念10-30
纪念孔子诞辰11-10
纪念爱情说说11-19
结婚纪念日祝福语,结婚纪念日的祝福语11-06
纪念建军节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