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

2024-10-10

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12篇)

1.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 篇一

信息系统上线管理办法

信息化项目实施完成后,进入系统上线阶段。系统上线阶段分为上线评审和系统试运行两个步骤进行控制和管理。

一、上线评审

上线评审条件:系统实施单位提出申请信息系统上线评审;相关业务部门已提交系统上线运行管理办法;对于新老系统切换上线情况,还需提交新老系统详细迁移方案和系统应急预案。

上线评审重点:重点检查合同对照表,确保合同任务目标达到要求;对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文档检查、数据准备、数据备份、管理办法等进行评审,检查项目文档的完整性、系统测试结果的合理性和系统上线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备性。

上线评审流程:对于200万以下项目,由公司生产技术部会同各业务部门,成立系统评审组,并召开评审会议。评审组出具上线评审审查报告。对于200万以上的项目,由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华电贵州公司)组织评审,并将结果上报集团公司

批复

四、文档管理

项目文档内容必须健全,文档编写应完整、详细,并确保与系统相一致。

2.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 篇二

1 因电能表和采集终端自身故障造成采集系统采集失败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1.1 电能表自身故障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是电能表在故障之前采集数据稳定, 在某一天突然出现缺抄情况, 且不能进行数据补采和系统直抄, 现场呈现电能表黑屏、烧坏等情况。 这类故障只能对故障电能表进行现场更换, 故障即可消除。

1.2 电能表通讯模块故障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是电能表在故障之前采集数据稳定, 在某一天突然出现缺抄情况, 且不能进行数据补采和系统直抄。 现场电能表运行正常, 能正常查询数据, 但是载波通讯模块无通讯灯闪亮。 这类故障能通过更换电能表载波通讯模块处理。

1.3 电能表通讯地址错误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这类故障较为隐蔽, 主要表现为电能表一直不能实现远程采集, 且采集系统参数无误、现场运行正常、载波模块运行指示灯正常, 但是无通讯收发灯闪烁。 运维人员到现场通过电能表按键调出电能表通讯地址来进行核对, 并将正确的表地址反馈回主站, 在采集系统中进行相应修改, 故障即可消除。

1.4 电能表时钟错误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电能表可以通过实时召测成功, 但是采集系统不能自动冻结零点日数据。 通过召测电能表时钟, 判断故障是否由此造成, 并下发正确的时钟消除故障。

1.5 采集终端载波模块故障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采集系统显示采集终端在线, 且能正常召测总表数据, 但是所有载波通讯户表不能采集, 现场终端载波通讯模块无通讯收发灯闪烁。 这类故障能通过更换采集终端载波通讯模块处理。

1.6采集终端SIM卡故障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采集系统显示采集终端不在线, 现场采集终端运行电源正常, 但是终端无法获取移动通讯信号, 工作人员手机在现场可以正常连接移动公网。 这类故障只能通过更换SIM卡消除故障。

2 因参数错误造成采集系统采集失败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2.1 终端通讯参数错误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采集系统显示采集终端不在线, 现场采集终端运行电源正常, 终端移动通讯信号良好, 但是终端不能登录主站服务器。 这类故障需要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终端通讯参数设置核实通讯参数:终端行政区号、终端地址、登录IP地址、端口号、APN通道、心跳时间、登录方式等, 修改错误参数故障即可消除。

2.2电能表通讯参数错误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采集系统显示采集终端在线, 但是不能正常采集电能表数据, 现场采集终端接线正确。 通过现场核对电能表通讯参数:规约、电能表地址, 并上报主站进行系统修改消除故障。

2.3用户类型选择错误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采集系统终端在线, 能够正常召测电能表实时数据, 但是无系统零点冻结数据, 且电能表时钟正确。 这类故障需要核对采集系统中用户类型和表计型号来消除, 如三相电能表用户类型或表计小类号错误选成单相, 就会出现这类故障。

3 因现场与系统不一致造成采集系统采集失败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3.1 台区归属关系错误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部分电能表长期不能实现远程采集或部分电能表从某天开始突然不能采集, 现场排查发现这些电能表集中在一个区域, 且运行正常。 要消除这类故障需要现场核对台区归属关系, 并且与配网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 一旦出现因调整负荷而造成的台区关系变动, 应及时在营销系统和采集系统中作出相应调整。 对于城区棋盘路交错供电的台区, 应给现场运维人员配置台区归属识别仪, 用于故障排查。

3.2 有卡无表情况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少量电能表在采集系统中长期不能实现远程采集, 现场找不到对应设备。 这类故障需要到现场进行排查, 对销户用户、拆迁用户、虚拟用户等及时在系统中作出调整, 并更新采集终端档案, 故障即可消除。

3.2 现场电能表为非智能表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少量电能表在采集系统中长期不能实现远程采集, 现场排查发现这些电能表是不具备远程通讯功能的非智能表。 消除这类故障只能及时将现场非智能表进行更换, 并更新采集终端档案。

3.3 电能表资产编号不一致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少量电能表在采集系统中长期不能实现远程采集, 现场排查发现电能表运行正常, 载波模块运行指示灯正常, 但是无通讯收发灯闪烁。 运维人员到现场核对电能表资产编号与采集系统中档案比对, 及时修改错误参数, 并更新采集终端档案, 故障即可消除。

4 因人为因素造成采集系统采集失败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4.1 剪断电能表通讯线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某块电能表突然出现连续几天采集失败的情况, 且采集终端运行正常。 运维人员到现场核查电能表运行状况, 及时恢复电能表工作电源, 故障即可消除。

4.2 关闭电能表进线开关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某块电能表突然出现连续几天采集失败的情况, 且采集终端运行正常。 运维人员到现场核查电能表运行状况, 及时闭合电能表进线开关, 补齐封印, 故障即可消除。

4.3 屏蔽移动通讯信号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采集终端某天开始突然掉线, 通过手机发送重启短信显示设备无回执。 运维人员到现场排查采集终端通讯信号是否异常, 通过调整天线位置、找到干扰源、联系移动运营商等方式消除故障。

4.4 暂拆电能表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某块电能表某天开始突然出现连续采集失败的情况, 到现场排查发现电能表已经不在原先位置。 这类故障需要联系用户确认是否为用户因建房等原因自行拆除电能表, 及时在系统中修改电能表状态, 故障即可消除。

5 因接线错误造成采集系统采集失败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5.1 RS-485 通讯线安装错误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公、专变总表缺抄, 现场采集终端运行正常。 运维人员到现场通过量通断、测接口电压等方式进行排查, 恢复正确接线, 故障即可消除。

5.2 采集终端三相电源安装错误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为载波通讯电能表缺抄, 一旦采集终端工作电源少接入一相或两相电压时, 就会导致这一相或两相上供电的用户电能表出现长期采集失败的情况。 运行人员到现场恢复采集终端工作电源, 故障即可消除。

6 因移动通讯故障造成采集系统采集失败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6.1 移动信号弱或无信号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采集终端长期不在线或出现频繁掉线的情况。 这类故障通常需要运维人员到现场, 通过调整天线位置、联系移动公司加装信号放大装置等方式消除。 目前, 随着新技术的引进也可以通过加装天线延长装置、 更换4G通讯模块等方式解决。

6.2 存在多服务基站信号

现象分析和解决办法: 这类故障主要体现采集终端出现频繁掉线, 现场显示移动通讯信号正常。 运维人员到现场确认移动通讯信号稳定性, 并联系移动运营商确认该地区是否存在多个服务基站交汇处, 通过调整天线位置、绑定移动SIM卡上网参数等方式消除故障。

6.3 位于多地区移动信号交叉位置

3.谈信息时代新闻档案的管理办法 篇三

摘 要:当前,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单位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文字材料,随之出现的新闻档案也就受到了社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个级别的新闻单位不仅重视舆论的宣传与单位的管理工作,更提高了对新闻档案的管理。首先分析了当前新闻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然后就新闻信息档案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信息时代新闻档案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信息时代;新闻档案;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171-02

现在我国的新闻事业正在飞速的发展,并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笔和纸等传统的新闻必备品正在逐步地退出新闻的领域。在新闻发展的过程中,新闻工作中所积累的新闻资料也变得越来越多,那么新闻档案管理也就成为了新闻行业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要想让新闻档案发挥更多的作用,就必须把这些珍贵的资料保存下来,这便是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但是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档案保存方法在现代暴露出很多问题,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所以必须采用新的技术和手段来管理新闻档案。新闻单位必须为新闻档案管理建立起自己的独特的办公管理模式,并且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电子信息为主体,纸质档案为辅助,建立健全档案类别存储机制,进而使得新闻档案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一、当前新闻档案管理的弊端

新闻档案管理涉及很多部分,重点在于新闻资料的收集以及资料的保管,正是这两个部分环节最容易出现问题。档案管理常常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以及记录该事件的文件、物品和书报等作为管理对象,并用纸质记录保存下来,并且按照类别存放在档案室。这时候由于技术手段的落后,导致很难在新闻的“收集”、“管理”、“保存”、“借阅”等问题上不出任何差错,很容易使得档案保存出现丢失现象。下面具体说一下传统新闻档案管理的弊端。

第一,传统档案是实体纸质的档案,如果要借阅的话就必须去档案室,在大量的文档中选出自己所需要的那一个档案,如果档案编号不健全,或者忘记在哪一个类别里面存着,找这一个档案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有时找不到。

第二,传统档案存储空间必须很大,并且还要有预留空间。因为大量的纸质需要很多空间,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的数量也会不断地增加,当档案增加到备用空间也占满时,那么将给档案管理造成很多不便,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三,由于纸质的档案是易燃、易腐烂的物品,在保存上增加了难度。很多档案由于存放时间过长,保存不当等原因导致新闻档案受损,如果发生火灾那么损失将更加严重,这是档案室不可逆的损失。

这便是传统的新闻档案管理存在的弊端,需要我们采用新的措施与手段来进一步改进。

二、信息时代新闻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技术与因特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新闻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方法也发生了全面的改观。在新闻档案管理技术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新型的管理思想也在信息化发展的同时,逐渐涌现出来。当然,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新闻档案管理思想没有存在的价值,在实际的新闻档案管理工作中,保持纸质信息与电子信息同时应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文件生效的标志就是印章与签署,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仍然有一些具有法律效力,以及具有凭证作用的文件需要使用纸质保存。由于电子文件载体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而且信息技术也不稳定,同时电子文件还容易修改,所以将电子文件拷贝存档也是保证数据安全的途径之一。当前,将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进行转化,使其成为新闻档案,通常采用的归档形式为双轨制。换言之,就是要将新闻信息的纸介质与磁盘、光盘等介质一起进行有效归档,进而形成内容一致的档案,双重保险。在进行新闻信息的归档时,最好使用不同的存贮装备,以及不同的目录编制方法。档案相关部门不仅要在每一卷纸质档案上进行备考表的设置,而且还要通过目录备注来将电子信息对应的编码注明,为日后对档案信息的利用提供方便。

当前,磁介质与光介质的耐久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其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与纸质档案并存。从长远的眼光来看,等电子档案的存储介质实现了进一步的技术改进之后,对于一些具有在参考与情报方面有重要价值的文件档案采用光介质与磁介质归档方式为主、纸质介质归档方式为辅的归档方式进行新闻档案的归档。而对于一些在凭证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新闻档案,要采用以纸质介质归档为主、光介质与磁介质归档为辅的方式进行归档。这样的新闻档案管理方式,不仅能够使得新闻档案的管理效率提高,使得馆藏档案管理更加优化,而且能够使得档案库房紧张的现状得以缓解。此外,将两种不同的新闻档案管理方式进行综合利用,不仅要谨慎,保证新闻信息归档的万无一失,而且要采用分类的方式进行归档,最好能够保存简报、报道等信息的实质性内容,为日后档案信息的使用提供便利,成为日后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新闻单位采用双套制的档案归档方式,不仅能够为档案查询工作提供良好的便利条件,而且通过对电子档案的利用,还能够实现快捷查询。在对新闻档案进行日常的使用时,可以首先选择电子档案,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但是一旦电子档案出现了问题,就体现出纸质档案的重要性了。因此,新闻单位对新闻档案进行双套制归档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信息时代新闻档案的管理方法

新闻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区别,尽管二者在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是特殊性也非常明显。在新闻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应重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一)加强新闻信息的储备管理

新闻信息量非常大,必须要经过全面、科学的组织管理之后,才能够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资源。要想在茫茫的新闻信息中,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理,就必须要加强新闻信息的储备管理,将开发价值大的信息纳入到新闻信息档案资源的范畴之中。在新闻单位的档案收集方面,要提高对新闻档案归档与新闻档案接收工作的传统渠道的重视,扩宽新闻档案收集的非主渠道,主动收集、监控新闻档案的相关信息。与此同时,要对原始的新闻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将新闻信息资源的可开采性与价值性充分地体现出来,进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信息储备与信息需求的统一。

(二)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新闻档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当地历史的记录,因此,新闻档案管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在新闻单位的新闻信息档案管理方面,要不断加强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在光盘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缩微技术等方面,这些技术在进行新闻信息的组织管理中显示出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新闻信息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然而,就目前新闻档案信息化管理而言,新闻单位的档案网络管理化水平仍然比较低,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要在当前新闻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引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而促进新闻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价值。

(三)加强新闻档案的人文管理

从新闻档案的内容方面考虑,有很大一部分新闻档案信息都是对人民群众呼声的反映,因此,加强新闻单位新闻档案的人文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在新闻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呼吁新闻档案的人文管理并不是历史的倒退,反而是时代的进步。尽管新闻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新闻档案的人文管理仍然是新闻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我们不得不承认,信息技术毕竟只是一种管理技术,或者说是一种管理方法,而人不仅是新闻信息的产生者,而且是新闻信息的组织人员,同时还是新闻信息的管理者与决策人员。所以说,人在新闻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才是决定性的。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用来管理信息的工具,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想保证新闻信息资源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保存好档案信息的原始性凭证,仅仅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人的有效参与。

(四)提高新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新闻单位的新闻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大,要求的技术水平高,与此同时,需要新闻档案工作人员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当前,在计算机技术日益成熟的同时,新闻单位对新闻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逐渐提高。新闻单位的新闻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能够仅仅局限在传统的信息收集、信息归档,以及信息整理上,而是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熟悉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够独立有效地使用档案管理软件,同时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创新意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新闻单位的新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不断加强新闻管理的新技术与新方法,而且要善于使用新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新管理方法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最终使得新闻档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四、总结

新闻档案管理工作逐渐成为新闻单位的主要工作之一。新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对新闻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且要不断加强新闻档案服务机制的创新,在进行新闻信息的分类、加工,以及处理工作时,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手段,提高新闻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进而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实现新闻档案的全面管理,提高档案资料检索的效率,最终实现新闻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于雷.信息时代的新闻档案工作[J].青年记者,2003,(2).

[2]陈秀荣.祁疆.论信息时代的新闻档案管理[J].黑龙江史志,2009,(9).

[3]邱小燕.浅析档案社会宣传的新思路[J].法制与社会,2008,(31).

[4]张伯阳.新闻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陕西档案,2011,(6).

[5]所莉莉.多角度提升新闻档案的作用[J].山东档案,2008,(4).

[6]李东艳.孙学良.王凤荣创新档案宣传工作的新思路[J].大庆社会科学,2006,(3).

[7]陈冬.论新闻档案管理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7).

4.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 篇四

发布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03-30

一、为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护,提高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确保上海金融学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连续、稳定运行,特制定以下办法。

二、信息办负责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升级和维护服务;负责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日常检查、安全管理、应急处理的相关制度;负责对管理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负责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置、运行、使用进行监控,若发现问题或隐患,将及时处理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

三、各单位要规范信息维护、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和机制,及时补充和更新本部门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四、各单位要严格信息发布审核制度,未经审核的信息内容不得发布。各单位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负责。

五、各单位有人员变动或岗位变更时,应及时报信息办更改用户设置。

六、各系统用户要妥善保管好账号和密码,定期更新密码,防止密码外泄。在发生密码遗忘或者外泄的情况时,要及时报信息办处理。管理员密码建议不少于10个字符,采用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组合。

七、各单位和个人要对自己所管理的数据负责,保证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漏。由帐号和密码丢失引起的任何损失由本人负责。

八、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管理信息系统侵犯他人隐私,窃取他人账号和密码,假冒他人名义发送信息;未经允许不得修改、删除、增加、破坏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程序及数据;不得从事任何危害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

九、违反本管理规定的,视情节轻重采用以下其中一种或多种处理措施:

(一)限期整改;

(二)封账号1至3天;

(三)封账号3天以上;

(四)报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或当事人所在单位处理;

(五)触犯法律法规的,将移交司法、公安部门处理。

5.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办法 篇五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本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区信息系统的变更和发布管理,变更和发布管理作业操作流程和控制要点,确保变更需求的受理符合业务的优先需要,并使变更和发布过程规范化,控制变更对银行业务和已投产系统安全运行的不利影响。达到降低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风险的目的。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 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高新区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第三条 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区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第四条 定义

(一)软件产品:泛指信息技术开发的生产业务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软件项目。

(二)生产业务系统:指我区从事金融服务的应用网络系统。

(三)管理信息系统:指我区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具体指OA办公系统、信贷管理、报表系统等用来进行内部管理的应用软件系统。

(四)业务部门:指我区相关业务部门。

第五条 遵循原则

(五)监督制约原则:针对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

(六)计划性原则:信息系统发布应纳入每年计算机应用计划,确保全行计算机系统资源、应用环境、维护力量、操作技能能满足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

(七)可行性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八)风险控制原则:

若为新项目或新业务功能变更和发布,需进行以下风险分析: 1.备份机建设情况;

2.应用系统投产后的集中监控方案; 3.生产数据备份方案; 4.程序及系统备份方案;

5.数据库建库/建表/建索引方式等; 6.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第二章 组织与管理

第六条 职责划分(一)需求部门:

1.提出需求,并确认《用户需求说明书》;

2.用户测试阶段确认用户测试计划、记录用户测试问题、确认用户测试报告;

3.接受用户培训并提出反馈。

(二)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

1.在需求阶段审阅和提出风险控制、合规和稽核方面的要求,在项目开发阶段对有关风险控制、合规和稽核方面的测试结果进行审阅;

2.在项目实施后审阅阶段对有关风险控制、合规和稽核要求的实施效果进行审阅。

3.负责受理所有变更和发布需求,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变更和发布需求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意见向部门领导汇报;

4.在详细设计阶段审阅和提出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方面的配置和容量要求;

5.在设计与编程阶段提供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参数配置; 6.在测试阶段配合项目组设立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环境; 7.配合对系统进行联合测试,把信息系统版本软件、相关配置文件、标准数据和相关文档提供给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

8.将信息系统发布到使用部门,系统上线时会同项目组搭建生产系统并进行程序移植,组织定期对变更和发布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9.接收管理和备份软件开发中心提供的源程序、相关标准数据、配置文件、相关文档;

10.负责设计、编程、纠错和开发质量控制,编制《系统设计规格书》; 11.落实项目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手册的编制工作,参加制定上线方案制定,编制《上线实施计划》;

12.负责系统切换上线的技术支持工作;

13.负责项目验收资料整理汇总,配合项目验收工作。14.负责对需要测试评估的软件进行分析测试; 15.负责提交测试分析报告。

第三章 信息系统变更

第七条 信息系统变更,指由于新增信息系统功能、系统逻辑改变、系统错误修正、系统补丁安装及版本更新、系统配置修改及业务参数修改等原因,而对已投产系统进行局部改变的一切活动。已投产系统变更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情况:

(一)由于业务快速发展,业务部门对现有已投产系统的功能或设置进行变更或通过新增功能来满足需求;

(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操作错误,或技术人员、监控管理软件自动发现的故障或事件,需要通过安装程序补丁或修改配置等操作进行修改;

(三)厂商定期发布的系统补丁,涉及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漏洞,需要在已投产系统中进行安装;

(四)由于系统容量扩充或与已投产系统存在数据交换或数据共享的其他已投产系统发生变化后引发的已投产系统变更。

第八条 信息系统变更的提出,必须由申请部门填写《系统变更流程单》(附件1)第一部分,申请信息。在申请信息填写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一)申请人需选择变更类型;

(二)描述变更内容和目的;

(三)是否存在其他措施满足变更需求;

(四)如不实施变更可能对客户、合规、外部利益相关方、内部管理和操作、安全控制、系统可用性和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五)选择变更的急迫性。

第九条 申请部门主管审批签字后提交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进行处理。第十条 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收到变更申请后,和变更申请部门充分沟通,理解变更需求的合理性,审阅变更的影响和急迫性,并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可行的变更实施方案和变更对已投产系统的影响做出评估,最终形成建议的变更日期,填写至《系统变更流程单》第二部分,变更需求评估信息,交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负责人进行审批。

第十一条 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组织变更需求评估时,应充分考虑系统是否已存在满足变更需求的功能或设置;是否存在其他操作手段,能达到同样的变更需求效果。

第十二条 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组织变更需求评估时,了解实施变更:(一)是否需要进行开发,以及开发的工时;

(二)是否需要进行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硬件和网络的变更;(三)是否需要进行后台数据变更;(四)是否存在信息安全控制的考虑因素;

(五)结合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现有的资源,统筹安排变更实施时间表;

(六)实施相关变更时,可能导致的业务中断或服务水平下降。

第十三条 综合对变更需求合理性的评估和变更实施影响的评估,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在《系统变更流程单》的第二部分提出变更的建议日期,并进行资源协调。在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负责人进行审批后,通知相关部门:

(一)如不建议实施变更,则向变更申请部门说明理由;

(二)如建议实施变更,则告知建议变更的时间及对客户服务和内部操作的影响,要求变更申请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准备;

第十四条 对涉及软件开发的需求变更,向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提出申请。

第十五条 对不涉及软件开发的需求变更,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根据需要,提交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相关人员负责制定变更的测试步骤,落实测试人员在测试环境中对变更进行测试,测试人员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并签字确认。

第十六条 信息安全人员对变更进行上线前审阅,确保系统变更过程中的系统安全。信息安全人员完成上线前审阅后,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进行上线处理。信息安全人员根据变更的风险程度,进行上线后审阅,确保达到变更目标。

第十七条 为控制已投产系统的变更对客户服务和业务操作带来的影响,确保生产环境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应制定一系列控制变更的策略和制度,严格控制变更的规模、涉及面及信息安全风险。包括:

(一)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负责人每周对集中的变更工作计划进行审阅,确保充分有效的技术资源或系统供应商/开发商技术资源,保证变更的有序进行;

(二)除非是需要立即实施的特急变更,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应选择非业务繁忙时间,如凌晨、周末或公众假期进行变更上线;

(三)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进行周密计划,包括制定意外应急措施;(四)分离已投产系统与开发或测试系统的管理职责;

(五)保证已投产系统和开发或者测试系统相分离,禁止开发人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进入已投产系统;

(六)只有在得到管理层批准执行紧急修复任务时,开发人员才能访问已投产系统,所有的紧急修复活动都应立即进行记录和审核;

(七)开发人员对已投产系统进行变更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和控制;开发人员访问已投产系统时必须由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系统管理员对其访问进行监督和记录,并在访问结束后系统管理员及时禁用或删除开发人员在已投产系统中使用的账号;

(八)对已投产系统进行变更必须经过严格的授权之后才能进行操作实施,操作实施过程必须受到严格监控。

第十八条 变更实施上线前需进行用户测试,并在变更上线后由变更申请部门负责人对变更进行签字确认。

第十九条 对于上线过程可能导致业务暂时中断或导致业务操作发生重大变化的变更,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必须在上线前以书面方式告知相关业务部门影响的业务范围和时间,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第二十条 变更上线执行的工作内容和相关要求进行。

第二十一条 变更计划与步骤、回退计划与步骤、测试步骤与结果、信息安全审阅意见、用户测试确认等变更实施信息记录在《系统变更流程单》第三部分,变更计划和测试接受信息。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负责人负责对变更实施信息进行审阅。

第二十二条

急变更是指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对已投产系统需要在没有完整的系统测试,或无法完成正式审批流程的情况下进行的变更。如:因系统缺陷需要对已投产系统进行立即修补,或突发的监管要求对已投产系统进行紧急变更。

第二十三条

紧急变更应由变更申请部门相关负责人提出,获得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负责人的审批或者授权方可进行。可以接受的审批方式或者授权是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负责人的口头授权或邮件授权等,并在紧急变更实施之后,补足相应的《系统变更流程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员签字,进行备案。

第二十四条

在紧急变更实施前,须进行测试。紧急变更前未能实现测试的,须事后补足相应的测试及测试文档,并由相关测试人员签字。

第二十五条

紧急变更应记录日志,由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和变更申请部门共同审核和签字确认,并进行程序和数据备份,以便必要时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程序版本和数据版本。

第二十六条

变更实施后,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对变更实施的结果进行定期集中评估,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变更实施的情况进行总结:

(一)变更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二)变更是否存在负面影响;

(三)一段时期内实施的变更数量(包括总量以及按变更类型分类的数量);(四)变更以及变更请求的理由清单和类型分析、以及未来控制变更数量的跟进措施;

(五)变更回退的数量及其原因。

第二十七条

《系统变更流程单》填写完整后由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进行整理,并由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负责人安排人员进行定期审阅,最终交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归档。

第四章 检查监督

第二十八条

检察监督

(一)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管理员在系统切换发布前对系统切换发布的版本进行检查控制;

(二)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系统管理员在系统更变和发布前对系统进行检查控制;

(三)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每季度对项目文档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检查监督;

(四)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中心安全科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

第五章 附 则

6.各信息化系统推广管理办法 篇六

关于实施《集团公司各信息化项目推广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单位/部门:

为加强集团公司各信息化项目的推广与实施,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使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及执行,我部门特制定了《集团公司各信息化项目推广管理办法》。现将本办法进行印发,并于2013年11月25日起正式实施,请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学习。

特此通知!

信息中心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IT通知(2013)013号 集团公司各信息化项目推广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集团公司各信息化项目的推广与实施,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使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及执行,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作用于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所有信息化项目,适用于集团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章 名词解释

第三条 域名: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

第四条 网站空间:指存放网站内容的空间。网站空间也称为虚拟主机空间,网站空间能存放网站文件和资料,包括文字、文档、数据库、网站的页面、图片等文件的容量。

第五条

网站:在因特网上一块固定的发布消息的地方,由域名(也就是网站地址)和网站空间构成,通常包括主页和其他具有超链接文件的页面。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布自己想要公开的资讯,或者利用网站来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

第六条

网站管理员:负责网站信息发布及更新,处理用户的留言及评论,负责网站信息统计与分析并及时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的人员。

第七条

网络营销员:负责网站及电子商务平台上产品信息及新闻等内容的更新与发布,并通过一系列网络推销手段,实现网上销售的工作人员。

第三章 项目开发

第八条 各单位提出信息化项目需求后信息中心需配合需求方在3个工作日之内完成立项报告的拟定。

第九条 立项报告完成拟定后必须由需求方及建设方双方负责人进行签字

IT通知(2013)013号 确定。

第九条 项目立项成功后双方需确定系统开发的各自第一对接人,确保系统后期开发过程中的有效对接。

第十条 成功立项的项目必须在2周之内完成需求的调研及需求报告初稿的拟定。

第十条 项目需求报告初稿拟定后,信息中心根据需求难易情况力争2周内完成系统页面初稿的设计。

第十一条 系统页面初稿设计完成后双方必须进行至少3次的对接,并完成需求报告的优化,确定项目需求报告定稿。

第十二条

项目需求报告定稿确定后,双方负责人需进行签字确定,并按照需求报告上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予以实施。

第十二条

项目开发过程中需求方若有需求变更必须按照需求变更表进行变更申请,且经过需求方部门负责人签字确定后才予以生效。

第十二条

系统完成开发后,信息中心需对接需求方在1周内进行系统测试数据的收集、录入及测试。

第十二条

系统数据测试无误后开始进行系统的试运行,系统需求方及建设方进行内部验收及优化。

第十二条

系统试运行通过后,需在3个工作日之内对接集团公司确定系统最终的验收时间。

第十二条

系统验收前信息中心必须完成系统需求报告的拟定及系统需求方案及变更申请等所有项目开发材料的收集及整理。

第十二条

系统验收时必须由需求方及建设方第一对接人及单位负责人在场,同时集团公司需派综合管理部副部长及以上岗位的人员参与验收。

第十二条

系统验收完之后,根据验收后上提出的修改方案,信息中心拟定计划表并提交至需求方签字确定,同时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系统的完善。

第十二条

根据系统验收提出的修改方案完善对系统的优化后,需求方需在2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对验收报告的签字。

IT通知(2013)013号 第十二条

系统验收报告签订后,针对系统的新功能方面信息中心暂时不予以受理,需求方必须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将新需求予以收集并整理,系统至少使用3个月以上后,统一提交系统新版本的需求至信息中心进行系统版本的升级。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十二条

第四章 信息的发布

第十三条 网站后台账号及密码由信息中心分配给相应单位的网站管理员,各网站管理员负责网站信息的发布及更新;网站超级管理员账号及密码由信息中心保管及使用,各单位网站管理员及信息中心不得向权限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泄露网站管理的账号及密码。

第十四条 信息作为网站的灵魂,各单位与信息中心签订网站开发的需求报告后必须进行相应网站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保证网站开发完的一个星期内完成全部资料的上传。

第十五条 网站上线后,网站管理员需时刻注意并跟进公司动态,及时督促对应责任人完成网站新闻的拟定及资料的收集,并确保事件发生或事物确定的3天之内完成网站信息的上传或更新。

第十六条 网站上线后,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发布信息或更改网站页面版式及内容。

第十七条 任何人不得在公司网站上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有损国家利益、国家形象以及不道德的言论。

第十八条 任何人不得利用公司网站传播反动、淫秽、不道德以及其他违

IT通知(2013)013号 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的信息。

第十九条 任何人不得利用公司网站发布虚假信息或违反公司规定、影响公司形象、泄露公司机密的信息。

第五章 网站的运用

第二十条

网站推广是网站发布上线后的核心工作,包括内部的操作培训及对外的推广宣传。

第二十一条

网站上线后,系统管理员需组织对委托单位的网站管理员进行相应操作的培训,并在之后的需求中提供相应的培训指导及技术支持。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网站管理员、网络营销员及系统管理员必须熟记网站的网址,网络营销员上班后必须登录35KF系统。

第二十三条

网站管理员及网络营销员负责网站上所有业务流程及网站功能的熟识,必须熟练掌握网站所有的操作,确保信息的有效发布以及与客户的有效交流与指导。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网络营销员需对网站及相应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可以通过网络邮件,发布供求信息,QQ交流,软文拟写,帖子和博文的发布等网络宣传手段进行网站及产品宣传,每周五提报有效的业务信息并完成汇报工作。

第二十五条

对于进入53KF的访客,需礼貌接待,细心指导,如果遇到决策性的问题,先让对方留下联系方式,然后转交给部门负责人。

第二十六条

若客户通过53KF、联系我们等模块进行了留言,网站管理员或网络营销员需在24小时之内进行相应信息回复。

第二十七条

网络营销员每周六下班前需完成新闻更新数、产品及工程更新数、网站每天IP 访问量、PV 流览量、各搜索引擎收录量、网站的排名等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并上传至部门文件柜。

第六章 监督与考核

第二十八条

信息中心负责对集团公司及子公司网站管理办法实施的监督

IT通知(2013)013号 管理。

第二十九条

若因信息中心在网站开发及维护中操作不当,导致系统信息丢失,网站长时间无法使用等后果由信息中心承担,并予以相应责任人100元以上的处罚。

第三十条

若因网络管理员未及时登录网站并对网站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造成网络或服务器故障,则予以相应责任人30元以上处罚。

第三十一条 若因网络管理员每周未做好网站数据的备份工作,导致网站服务器硬件故障或招病毒、黑客攻击后数据丢失且无法恢复,则予以相应责任人100以上的处罚。

第三十二条 若网络管理员每月未对服务器硬件设备进行检修,导致网站运行缓慢或运行不稳定则予以相应责任人50元以上处罚。

第三十三条 当网站出现故障后,信息中心未能在半小时之内进行相应处理且没有给对方进行任何解释而招到投诉的,则予以相应责任人100元以上处罚。

第三十四条 未经部门负责人或集团公司领导许可,私自将网站管理员或超级管理员的账号及密码进行转告或泄漏,则予以相应责任人100以上的处罚。

第三十五条 网站管理员未及时进行网站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使得网站开发完的一个星期内未完成全部资料的上传,则予以相应责任人50以上的处罚。

第三十六条 网站上线后,网站管理员未及时督促对应责任人完成相应资料或新闻的收集与拟定,导致3天之内未完成网站信息的上传或更新,则予以相应责任人30以上的处罚。

第三十七条 网站上线后,未经相关领导批准,随意发布信息或更改网站页面版式及内容等现象,则予以相应责任人30以上的处罚。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查明属实的予以相应责任人100元以上的处罚。

(一)在网站上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有损国家利益、国家形象以及不道德言论的;

IT通知(2013)013号

(二)利用公司网站传播反动、淫秽、不道德以及其他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信息的;

(三)利用公司网站发布虚假信息或违反公司规定、影响公司形象、泄露公司机密信息的。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查明属实的予以相应责任人20元以上的处罚。

(一)系统管理员未积极组织对网站操作的培训,或在后期未提供培训指导及技术支持的;

(二)系统管理员、网站管理员及网络营销员未能熟记对应网站地址的;

(三)网络营销员上班后未登录35KF系统的;

(四)网站管理员或网络营销员对网站中所有的功能及操作不熟悉,导致信息发布或营销推广中与客户的交流出现故障的;

(五)对于进入53KF的访客,未礼貌接待,细心指导;遇到决策性的问题,未要求对方留下联系方式,且转告给部门负责人的;

(六)客户通过53KF、联系我们等模块进行了留言,网站管理员或网络营销员未及时进行信息回复的。

第四十条

网络营销员在对网站及相应产品的进行宣传推广中,未及时提报有效的业务信息并完成汇报工作的,则予以相应责任人50元以上的处罚。

第四十一条

网络营销员未及时将新闻更新数、产品及工程更新数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上传至部门文件柜,则予以相应责任人50元以上处罚。

第四十二条 各单位/部门或者个人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经信息中心核查属实,对举报人员给予20—100元奖励。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信息中心制定,并负责解释,后期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完善。

第四十四条 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内部网站管理办法,应

IT通知(2013)013号 当先报送信息中心审核备案。

第四十五条 有关网站使用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3年5月13日起实施。

信息中心 二〇一三年五月九日

7.自动配煤系统配料称标定管理办法 篇七

在焦炭生产工艺过程中, 需要将肥煤、焦煤和瘦煤等各种煤按一定比例配成混合煤, 送入焦炉进行高温炼焦。现在配煤的煤的种类很多, 价格因煤里面的成分不同均有高低差异, 为了进一步降低配煤的生产成本, 在保证焦炭质量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将低价煤种掺入比例逐步提高, 通过试验得出最佳配煤比。

所以自动配煤皮带秤系统的快速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一旦出现任何故障, 将直接影响的焦碳质量和生产成本。所以说配煤秤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提高配煤的准确率, 减少配煤成本对生产的影响很大, 且配比的准确性以及配煤系统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焦炭产品的质量。

某厂在配煤控制系统中, 共有40套电子皮带秤, 分为三个系统。主要负责焦化厂焦炉的配煤计量, 其配煤系统电子皮带秤标定的准确性将导致配合煤质量是否达标。而配合煤质量的达标将直接影响到焦炉出焦焦炭的质量。

2 配煤常见标定方法

对于配煤系统电子皮带秤标定方法一般有实物标定和挂码标定两种方法。

实物标定方法是电子皮带秤标定中最可靠的方法。需要将截取的物料进行人工称重, 然后再送入生产线。此外实物标定往往不是一次就能把皮带秤的精度调到符合要求的误差范围, 而要经过多次标定才能完成, 标定次数每增加一次, 工作量就增加一倍。

因此实物标定不仅受现场空间的制约, 同时也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繁重且耗资较大的工作。由于焦化厂目前现场实际工艺状况, 不具备良好的工作条件。

挂码标定方法虽只需2~3人在现场进行挂码操作, 但挂码放置的正确位置很难找, 对标定的结果影响很大, 在标定过程中经常延误时间, 并且实际标定出来的结果往往误差也特别大。只能基本满足电子皮带秤的配比要求。

3 配煤改进标称方法

针对上述情况, 总结实际应用经验, 摸索出模拟实物标定的方法。而该标定方法即解决了实物标定方法存在工作环境的问题, 也解决了挂码标定方法误差大的问题。具体操作方法步骤如下:

3.1 模拟标准物料备妥

1) 准备同样规格尺寸的小型编织袋, 将沙子分别均匀装入编织袋内并对其封口。

2) 进行人工称重, 准备标准物料至少300kg。

3.2 配煤标称前准备工作

1) 检查并与工艺核对所标定仪表的总累计量、日累计量、班累计量、月累计量各项参数示值。

2) 检查标定仪表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 检查要标定、检验的配煤称的速度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称重托辊、称重托辊外延辊工作正常与否, 确保以上部件运行良好。

4) 实物标称时的模拟物料已经备妥, 运至现场。

5) 配煤系统标定检验表格准备完毕。

3.3 键控调零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小皮带运行稳定、匀速、无跑偏。

2) 皮带上无物料。

3) 下料口物料无自流。

4) 零点值进行核实, 至少大于重量采样值。

3.4 键控调零

1) 对配煤系统皮带秤开始调零。

2) 调零过程中查看通道零点的显示, 观察零点的变化。

3) 调零结束后, 对通道零点值, 做记录。

3.5 配煤标定

1) 对配煤系统皮带秤进行实物标称, 仪表进入实物校验准备状态, 表示标准物料可以开始通过皮带秤了。

2) 将准备好的物料袋匀速、稳定放入运行中的皮带上。此时, 仪表显示通道的流量值和实物检验累计值。

3) 物料袋全部通过皮带秤, 且皮带转到正数圈后, 零点补偿结束。仪表显示本次实物校验的最终累计值。

4) 仪表测量结果在实际允许误差范围内, 则校验结束。

5) 如若仪表结果不在实际允许误差范围内, 对其进行【标定】, 仪表将计算出新的量程系数并保存。

6) 重复1、2、3步骤, 直到仪表测量结果在实际允许误差范围内。

3.6 标定记录

1) 将标定结果填入标定检验表格中。

2) 仪表的零点、量程系数参数值做好相关记录, 并保存。

3) 对标定仪表的总累计量改为标定前示值。

4 改进实施后的效果

1) 可任何状态下对皮带秤进行标定, 解决了实物标定受空间限制的影响。

2) 标定过程, 减少了挂码标定带来的误差大, 为仪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3) 标定工作不繁琐且耗资较小, 节约了标定的成本。

4) 提高的标定的效率。彻底消除了标定过程中由于挂码位置难找, 实物标定大车往返路途中说延误的时间。

5) 此标定方法相对挂码及实物标定方法简单实用, 减轻了维护人员每次标定的劳动强度, 加强了标定的质量。

5 总结

以上为模拟实物标称方法, 该标定方法即解决了实物标定方法存在工作环境, 是否具备工作条件的问题, 也解决了挂码标定方法误差大的问题。

8.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 篇八

关键词:包钢;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

包钢已经建立了包钢管理信息系统,硬件是小型机站,网络是企业网络,管理系统使用关系型管理系统,目前基本做到无纸办公。如何在这种基础上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既做到利用原有资源,又要做到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开发利用,还要顾及地理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这需要在包钢的顶层做好设计。

1 包钢地理信息系统顶层设计

1.1 包钢企业组织现状及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包钢集团公司拥有两个上市公司,一个是包钢钢联公司,一个是包钢稀土公司,还有白云鄂博、乌海卡布其、固阳矿、澳大利亚合作矿山等矿山公司。包钢集团公司的母公司还有全资子公司西创公司,下设许多辅助单位,包钢地质测绘研究院是其中中之一,它是专门从事地质、测绘、水文、工程地質、勘探、物理勘探等专业。包钢的管理信息系统设在集团公司,在集团公司的办公厅成立了信息处专司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维护。基于包钢的现实情况,在建立包钢的地理信息系统时,应统筹考虑。

1.2 包钢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根据包钢的企业组织体系的特点,系统设立三级体系,即集团公司为一级,钢联公司、稀土高科、西创为二级,其下属单位为三级。厂区及包头市内的企业和单位使用包钢企业网。而各矿山使用互联网来传输各种信息。包钢交通公司为信息中心,钢联公司、稀土高科、西创公司为分中心,其他二级厂矿、单位为信息使用终端用户。包钢信息中心有计算机网络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生产指挥系统、应急指挥系统、辅助决策系统等组成,并与上级相关部门联网。分中心设在钢联公司、稀土高科、西创公司,由计算机系统、通信组件、应用软件、局域网等组成,拥有自己的数据库,负责采集并维护本公司的数据。各二级厂矿、单位为信息使用的终端用户,由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应用包钢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程序软件以及局域网组成。

1.3 组织机构设置。包钢集团公司办公厅的信息处,是包钢信息管理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包钢整体信息化的组织、领导工作。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是专门从事地质、测绘、水文、工程地质、勘探、物理勘探等专业的主要队伍,从包钢1954年建厂以来就为包钢服务,积累了大量的地质、测绘、管网、水文、勘探等的资料,也就是说所谓的空间数据集中在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所以,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离不开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此外,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人才、掌握MAPGIS、ARCGIS应用软件的人才也集中在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人才、数据以及未来空间数据的采集的专业队伍测量队都在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理所当然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是建立包钢地理信息系统的主力军。我认为,把地理信息系统建在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由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来具体实施。相关单位协助,如包钢设计院、厂区各厂矿、各矿山等。在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增加存储大容量的空间数据的磁盘阵列或光盘塔,存储包钢空间数据库相关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以及专业数,增加网络接口,形成分布式GIS应用系统。从虚拟角度来讲,包钢管理信息系统与包钢的地理信息系统是整体设计、整体实施、整体应用,但通过分布式GIS系统,分散了空间数据的存储空间,分散了数据的采集空间、分散了空间数据的维护空间,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数据存储、采集的资源,这就是网络带来的方便和巨大的效益。

2 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硬软件及相关采集空间数据设备的考虑

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拥有具体建立和实施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随着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北斗卫星定位技术、雷达扫描技术、地下探测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的技术的发展,空间数据的采集手段越来越多,作为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专业从事空间数据采集的企业,也应该引进和完善采集空间数据的外业设备。

2.1 空间数据采集设备及计算机硬件设备

1、采集空间数据的外业设备

遥控飞行器,用来获取遥感图像。

雷达扫描仪,用来获取三维数据。

高精度GPS定位仪。

地下管网探测仪。

野外Mobile、ArcPad

2、数据输入设备

大幅面扫描仪,用来获取矢量化地图。

高精度航摄像片扫描仪,用来获取航空底片信息。

3、存储设备

大容量硬盘、光盘塔。

4、处理设备

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器、输入输出通道、选件板等。

5、输出设备

显示器:分辨率320*200~1280*1024,颜色32位以上位色。可以显示专题图、栅格数据图。

绘图机:矢量绘图机、扫描绘图机。

打印机: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液晶打印机、喷墨打印机。

6、 网络设备

局域网:外网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等。

2.2 软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 MAPGIS和ArcGIS,根据国内情况两者并用。根据软件的功能及完善程度还有未来二次开发的空间,推荐引进ArcGIS软件。ArcGIS桌面系统采用级别高ArcInfo,ServerGIS三种服务端产品ArcSDE、ArcIMS和ArcGIS Server都应引进,满足空间数据服务、GIS地图、数据和元数据发布还有应用服务等。Mobile GIS则是满足测量队的野外作业并与室内联网做内业,提高测绘效率和数据的现势性,也为测量作业的现代化走出一条新路。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引进Embedded GIS,为二次开发GIS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欧阳霞辉,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大全,科學出版社,2010年:1—25页。

9.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 篇九

第一条 为保障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的平稳、有效运行,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的操作和使用,根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收集人民币跨境收付及相关业务信息,对人民币跨境收付及相关业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监测。

第三条 依法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银行应当接入系统,并按照有关规定向系统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人民币跨境收付及相关业务信息。

第四条 银行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保存、使用人民币跨境收付及相关业务信息,依法保守秘密。

第五条 银行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六条 银行可以通过直联方式或间联方式在其注册地一点接入系统。直联方式是指银行将其相关业务系统与系统直接对接,并通过其相关业务系统直接报送和查询人民币跨境收付及相关业务信息的连接方式。间联方式是指银行用户通过登录系统报送和查询人民币跨境收付及相关业务信息的连接方式。

直联方式作为主要接入模式,间联方式作为辅助的、应急的接入模式。银行应当争取从自身业务系统中抓取人民币跨境收付业务的交易主体、发生日期、金额等基础信息,在补录相关信息后,报送系统。

第七条 银行按照以下程序接入系统:

(一)向注册地人民银行提交“系统接入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就城市金融网的接入情况做相应说明,如未接入城市金融网的一并申请接入。

(二)注册地人民银行通知银行领取测试用户及口令,向银行发放系统的接口报文规范。如未接入城市金融网的,通知该银行按规定办理接入手续并进行系统联调测试。

(三)银行调试成功后,应当报告其注册地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组织对银行接入系统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四)对通过验收的银行,注册地人民银行在系统中创建并激活该银行总行(总部)系统管理员用户,将生成的系统用户身份文件(包括用户标识和口令)套封发放给该银行,并留存银行用户身份信息登记表。

第八条 银行以间联方式接入系统的,系统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设置银行用户。

本办法所称银行用户,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使用系统的银行的使用和管理人员。

第九条 银行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和业务操作员两类。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本级业务操作员和下级系统管理员。业务操作员负责人民币跨境收付及相关业务信息的报送工作,并根据授权查询有关信息。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管理银行总行(总部)的系统管理员。银行依据业务和分级管理的需要可逐级开设系统管理员和本级的多个业务操作员。

第十一条 银行的用户文件、操作员口令管理由各银行按内控要求自行负责,风险自担。

第十二条 银行系统管理员和业务操作员均凭用户标识和口令两个要素办理信息管理业务。用户标识由系统自动生成并恒定不变。

第十三条 银行可借助系统履行交易真实性、一致性的审核义务,通过系统查询下列信息:

(一)跨境人民币业务关注企业名录;

(二)为企业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所需的物流背景信息;

(三)系统对本机构履行交易真实性审核情况的考评情况;

(四)本机构所报送的信息;

(五)其他可以查询的信息。

第十四条 银行不再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应当书面报告注册地人民银行。注册地人民银行在确认该银行相关业务信息报送无遗漏后,为其办理退出系统手续。

第十五条 银行未按照有关规定向系统报送人民币跨境收付及相关业务信息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禁止其继续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并予以通报批评。

第十六条 港澳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跨境收付及相关业务信息的报送及监测,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与港澳人民币清算行签订的《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修改。

10.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 篇十

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办法

建质安[2006]820号

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理,促进我市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有效防止重大伤亡事故,根据《天津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指应用视频信息网络对建设安全生产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场容环境、作业条件进行远程实时图像监控管理,包括视频采集、传输、编解码和终端监控、录像。

第三条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管理信息系统,是对工程建设相关各责任主体履行安全文明施工责任的强制性监控措施,纳入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责任管理体系。

第四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市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站负责日常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监督。

第五条 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建设工程,必须应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接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一)中央及市、区县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

(二)单体建筑面积达到5000m以上或者群体建筑面积达到10000m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

(三)投资规模(含设备投资)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工业及其他建设工程;

(四)城市基础设施、铁路、交通、水利等专业建设工程的立交桥、22跨河桥、隧道、地铁、车站、港口建设工程;

(五)建筑物(构筑物)整体迁移工程;

第六条 凡属于第五条规定工程的建设单位,应于工程开工之前,委托具有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安装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并交纳设计、安装和传输等相应的服务费用。设计、安装和传输服务的费用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嫁给监理和施工单位。

第七条 建设单位在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安全施工措施备案时,应当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安装委托书(合同),作为建设工程相关各方履行安全责任的书面承诺的附件,一并提供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站,并办理工程远程视频监控注册。凡未提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委托书(合同)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安全措施备案。

第八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置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指挥中心。通过集中管理软件直接对施工现场摄像机进行远程操作,对施工现场进行24小时实录监控。

第九条 受远程视频监控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必须设置监控室并配置符合《天津市工程施工现场远程监管系统技术规定》的高清晰彩色摄像机、终端计算机。施工现场设置的监控室应符合监控系统硬件运行的防尘、使用温度和防静电要求。监理单位负责监控室的管理,实行24小时专业操作员值班。

第十条 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应按照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软件,将包括工程概况、管理组织架构、安全文明施工责任承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检查和环境整治、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队伍等情况输入计算机,通过视频网络传输到市指挥中心,供市指挥中心实时浏览、调取有关资料和数据。市指挥中心应2 负有对相关资料保密责任。

第十一条 工程建设单位应督导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时完善、补充有关资料和数据,并保证及时有效传输。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可使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实施管理。

第十二条 提供远程监控系统服务的单位,必须保证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图像的清晰度、网络安全和功能质量;摄像机实时图像采集的设置,必须保证市指挥中心能随时实施对施工现场全方位、全过程和画面的切换、局部放大及定位监控;在市指挥中心实施定位监控时,施工现场监控操作员无权操纵摄像机实时图像显示及安全管理资料的输送。

第十三条 各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局、集团(总)公司,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企业可按照各自职能和管理需要,在系统技术满足的前提下,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局域监控网。

第十四条 市指挥中心发现受远程视频监控施工现场存在安全事故隐患时,应立即告知施工现场,并要求有关单位及时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有关单位的整改情况,应及时反馈市指挥中心。

第十五条 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及时通知提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服务单位,拆除视频监控设备,并到市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站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六条 施工现场各有关单位应保护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设备设施,不得擅自挪动、撤除。发现擅自挪动、撤除的责令立即恢复,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设备出现故障应在24小时内修复。

第十七条 凡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建设单位,未按本规定设置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属于安全措施不到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以颁发3 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的,除责令停工并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外,并依据《天津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附件: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系统框架如图所示:

按照《天津市工程施工现场远程监管系统技术规定》提出下列要求: 网络视频服务器技术要求

实时监视图像分辨率:PAL:704*576(D1);NTSC:704*480(D1)。回放分辨率:

PAL: 176*144(QCIF),352*288(CIF),704*288(2CIF),528*384(DCIF),704*576(D1);

NTSC:176*120(QCIF),352*240(CIF),704*240(2CIF),528*320(DCIF),704*480(D1))。

视频输入:4路(NTSC,PAL制式自动识别),BNC(电平:1.0Vp-p,阻抗:75Ω)。

视频输出:1路(NTSC,PAL可选),BNC(电平:1.0Vp-p,阻抗:75Ω),可切换,支持1/4/9/16画面分割。

视频帧率:PAL:1/16—25帧/秒可调;NTSC:1/16—30帧/秒可调。码流类型:可选择单一视频流或复合流,自定义。

视频压缩输出码率:16K~2M可调,也可自定义(单位:bps)。音频输入:1-4路,BNC(线性输入,2 Vp-p,阻抗:1kΩ)。音频输出:1路,BNC(线性输出,阻抗:600Ω),可切换。音频压缩标准:OggVorbis。

音频压缩码率:16Kbps。

语音对讲输入:1路,BNC(线性电平,阻抗:1kΩ)。

通讯接口:1个RJ45 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口,1个RS232口,1个RS485口。

键盘接口:1个。级联接口:1个。

硬盘IDE接口: 4个IDE接口,支持8个IDE硬盘; 支持的每个硬盘容量达2000GB。

USB接口:1个,协议:USB1.1;支持U盘,USB硬盘,USB刻录机。VGA接口:1个,分辨率/刷新频率:800×600/60Hz,800×600/75Hz,1024×768/60Hz。

报警输入/输出: DS-8004HC~DS-8010HC:8个输入/4个输出; 报警输出支持开关量或干结点方式。

电源:90~135VAC或者180~265VAC,47~63 HZ。功耗:20W~42W(不含硬盘)。工作温度:-10℃~+55℃。工作湿度:10%~90%。

尺寸:19英寸标准机箱(450mm*450mm*95mm)彩色摄像机技术要求:

制式 PAL standard制/ NTSC standard制 图像传感器 1/3inch Super HAD IT CCD 象素数 扫描制式 清晰度 最低照度 信噪比 处理电路 Built-in DSP 10 bits 1024 gray 视频输出 Composite video signal: 1.0V(p-p),75 ohms 自动跟踪白平衡背景光补偿 ON/OFF(super dynamic active histogram BLC)电子快门选择 ON动:8-speeds 日夜转换点 Approx 1.0Lux 镜头光圈驱动 Video/DC镜头安装方式 C/CS mount by moving CCD chip 电源供应 12V DC/~24V AC +15% 功耗 工作温度-10 C0to +50 C0 7

≥470,000

≤2:1 interlaced, 625 lines ≥510 lines线 ≤0.001Lux勒克斯 ≤52dB(AGC:OFF)分贝

11.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问题;措施

1.进行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医院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且巨大的工程,它涵盖的范围很广,主要的核心模块分为以下四种,一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二是检验信息管理系统;三是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管理系统;四是电子病历系统。只有让这四大模块统一起来,才能更好的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达到完善医院管理和服务大众的目的。

对医院信息系统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你是否能想到我们为什么要大力推广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下面,本文就着重分析一下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从医院自身的角度出发,医院每天都要接触很多病人,办理很多业务,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数据,如果仅仅靠人工来整理这些数据,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根本是施行不通的,这时就必须运用网络的力量,所以,医院信息系统应运而生了,它可以帮助医院快速的整理数据,整合資料,使医院的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运行下去。

其次,从病人的角度出发,病人来到医院是来看病的,对于那些有过往病史的人,医院必须要做好整理,记录在案,在病人有要求时,可以为病人提出个性化的服务,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医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还可以使病人得到满意,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最后,医院中有着较多的设备,产生的数据资料也是巨大的,那如何将这些数据资料整理汇合在一起呢?这时就要利用医院信息系统了,因为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将资料记录在案,可以随时的进行存储,检索,这样才能以备不时之需[1]。

总之,医院信息系统有着它存在的必要性,也有着本身独特的意义。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工作,优化工作中的程序。对于病人来讲也可以缩短周转时间,同时也可以减轻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提高办事效率。

2.医院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2.1医院信息系统没有较为规范的标准与制度

尽管医学发展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是医院与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流还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医院信息系统没有统一标准的医学术语,缺乏激励与约束,而且法律对这方面也是相当模糊,没有任何的法律予以保障。虽然我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不错的进步,但是依旧缺乏一套成熟全面的体系,从而使得各个系统之间都难以融合集成,给医院造成了诸多麻烦[2]。

2.2“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及信息利用效率低下

虽然许多大医院已经开始重视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并且也购买了大量昂贵的设备,聘用了许多专业人才来建设医院信息系统,但是因为各个系统之间的融合性较差,不能及时的得到资源共享,沟通相当的不便,这便使得“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信息停留在一个个孤立的小岛上,小岛之间没有桥梁可以接通,使得彼此之间的信息匮乏,效率低下。

此外,有的医院虽然也建设了医院信息系统,但是却只是停留在简单初级的层面上,不能更加深入的研究,导致对医院信息系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这样就背离了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初衷。

2.3有关医院信息系统的专业维护人才匮乏

现在,国家缺少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例如那些不仅懂得计算机还有深厚的医学经验的人是少之又少,即使有的话,又因为体制的不健全,得不到晋升机会,而使人才流失。现在对信息维护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但是因为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导致出现了问题也不能即使解决,耽误了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效率。

2.4管理者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意识薄弱

许多医院的管理者对于购置高额的设备及其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重视,但对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却不管不问,甚至有的管理者认为,医院信息系统就是购置一些计算机设备,然后聘用一些专业人才就万事大吉了。管理者们的这种意识也在影响着医务工作者的认识,极大的降低了医务工作者对于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中的普及推广[3]。

3.对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建议

3.1做好医院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一系列的信息标准软件

要建立医院信息系统,需要建立系统化的信息体系,注重规划的整体性和信息接口的适配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第一,选取经过实践检验的较为成熟化的医院信息系统;第二,开发适用程度较高的信息系统软件,在系统的成熟度、稳定性和功能全面性上加大研发力度;第三,在信息系统的接口使用上,坚持标准化,如采用HIS、HL7等通用标准,此外,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各类代码也要符合国家统一的标准,加强信息的交互性。

3.2提高数据的利用

医院信息系统建立完善以后,运行过程中所采集保留的数据,如果没有办法共享和使用,那就是资源的浪费。医院在进行信息软件规划时要注重数据的统一性和信息的共享性,着力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的共享,缓解医院人员的工作强度,对数据采取一次性采集,借助信息系统改进医院工作,疏通医院运行机制,实现对医疗数据的动态掌握。完善信息系统的丰富性,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利用效率。

3.3逐步培养复合型人才

因为人才的匮乏导致方案实施的不完善,所以要加快人才的培养。管理者们平常要注重对医务工作者的计算机教育培训,使他们可以对计算机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认识能力,以及很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和操作能力,也逐步培养他们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意识。

3.4管理人员要强化意识,做到管理认识双重到位

医院管理者要把握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将信息系统建设作为实现医院建设发展的立足点,将信息建设纳入医院议程,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时间用于系统建设中[4]。首先,要做好信息系统的筹化工作,确定各归口的管理小组;其次,要阅读筛选信息系统的各类信息,及时发现信息系统的不足之处,予以改进;最后,要运用管理的相关原理,对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更新,做到信息系统的适时优化。

4.结语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是21世纪医院水平不断提升的主要标志,尽管现代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有着诸多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终将被一一得到解决。只有我们针对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才能使得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逐步走向完善,使得医院中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同时也能为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们带来福音。 [科]

【参考文献】

[1]吴宣树,陈巨涛.项目管理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1):121-122.

[2]毕占岁,李洁.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沟通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3,(9):102-103.

[3]马珂.项目管理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3,(15):119.

12.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 篇十二

第一条 为加强玻璃纤维行业准入管理, 发挥先进企业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促进玻璃纤维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依据《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 (2012年修订)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46号) 的有关规定,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以下简称省级工业主管部门) 负责本地区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准入公告申请的受理、审核、推荐, 以及监督检查。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和专家对各地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复核和现场抽查, 并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形式公布符合《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的生产企业名单。

第二章 申请与审查

第三条 申请准入公告的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 符合《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中生产企业布局、工艺与装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条款的相关要求;

(三)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 具备以上条件的现有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可自愿向所在地省级工业主管部门提出公告申请。

第五条 企业申请准入公告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一) 玻璃纤维行业准入公告申请书;

(二)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 项目建设核准文件复印件;

(四) 项目建设土地审批文件复印件;

(五) 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审批文件和竣工验收文件复印件。

第六条 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对材料齐全的公告申请应予以受理。对申请材料不全的, 应及时告知申请企业需要补充的全部内容。

省级工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必要时应到现场核实工艺、装备等情况, 并于每年6月底前将符合准入条件要求的企业申请材料和审核意见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七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相关中介组织和有关专家对各地报送的企业材料和审核意见进行复核, 并进行现场抽查。

经复核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上进行公示 (10个工作日) 。对公示期间有异议的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对无异议的企业, 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方式予以发布。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八条 进入公告名单的玻璃纤维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准入条件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每两年对照准入条件开展一次自查, 填写《玻璃纤维行业准入公告管理企业年度自查报告书》 (见附件2) , 并报送省级工业主管部门。

第九条 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对公告企业保持准入条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审查企业自查报告, 并于每年4月30日前将监督检查结果和企业自查报告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方面对公告企业进行抽查。

第十条 公告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 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整改, 整改不合格者, 报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撤销其公告资格。工业和信息化部拟撤销公告资格的, 应当提前告知有关企业, 听取企业的陈述和申辩。

(一) 不能保持准入条件;

(二) 报送的相关材料有弄虚作假行为;

(三) 拒不接受监督检查;

(四) 发生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为;

(五) 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生产和污染环境事故。

被撤销公告资格的企业, 经整改合格满一年后方可重新提出公告申请。

第十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除外) 所有玻璃纤维生产企业, 包括玻璃球、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加工生产企业。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玻璃纤维行业准入公告申请书 (本刊略)

上一篇:配电室管理制度下一篇:线路维修服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