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2024-09-30

《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精选14篇)

1.《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一

数学学习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矩形的.性质” 一课时反思如下:

1、手脑并用 ,走进课堂

以“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变形为矩形的过程”的演示引入课题,将学生视线集中在数学图形上,思维集中在数学思考上,更好地突出了观察的对象,使学生容易把握问题的本质,真实、自然、和谐,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内在需要,加强了学生对知识之间的理解和把握,形成了合本质相关的认知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探索理解。

平行四边形变形为矩形的过程的演示;同时举例生活中给人以矩形形象物体;给学生一个感性认知。学生画矩形;学生探究矩形性质时通过学生主动观察、猜想、测量、交流、归纳、并验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对矩形的性质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利用实验由特殊到一般认识的对矩形的性质研究,得出结论,并让所有的学生用推理的形式给以证明。这种方法是认识事物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这种方法,对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二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 它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 掌握研究函数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熟悉函数的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描述法画图及学生对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发现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提高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进而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案例描述】

我指出, 可以从函数的解析式、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几个方面来考虑。学生很快得出这两个函数底数不同。一个大于1, 另一个大于0而小于1。我及时表扬学生善于观察, 在我的表扬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学习热情高涨。这时, 我再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底数不同的指数函数有什么性质。学生经过认真地探讨后, 很快得出了结论。我任选两个小组的代表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 回答基本上都正确。

【教学反思】

1. 要让学生充分体会认知的过程

2. 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是课改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特征。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彼此交往、团结协作等意识,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而本节课虽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考交流、同学间对比所作图象的环节, 但学生交流不充分, 不到位。由于时间安排上的限制, 未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交流的激情。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 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除了上述内容外,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 对学生合理进行分组。学生进行合作前, 教师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在此基础上, 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合作学习出成果之后, 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

3. 善于运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

3.“小数的性质”教学片段及反思 篇三

片段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动物王国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老师录下精彩比赛的一个场面,想看吗?(课件播放三只小乌龟比赛情景)比赛规则:在一分钟内谁跑得远,谁就获胜。

一分钟后裁判员记录的成绩分别是:1号选手3分米;2号选手30厘米;3号选手300毫米。谁将夺冠呢?

生(争先恐后地):它们跑得同样快,比赛未决出胜负。

师(故作惊讶):怎么会呢?它们跑的路程分别是3、30、300。

生:计算速度的“单位”不相同,但是它们的速度是一样的,即3分米=30厘米=300毫米。

师:那么,根据小数的意义,谁能用同一个单位名称把上面等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讨論片刻,达成共识:0.3米=0.30米=0.300米

课件演示:裁判员用学生尺分别测量出0.3米、0.30米、0.300米的长度并叠放在一起,完全重合。

师:像0.3,0.30,0.300这样的小数虽然写法不同,可是数值的大小完全相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小数的性质”。

片段二:动手实践,理解“小数性质”

1.活动:验证小数性质的普遍性。

师:用大小相同,而平均分的份数不同的纸片,验证写法虽然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小数。

(1)涂一涂,填一填,比一比。

(2)汇报。

生1:我发现:0.2=0.20

生2:我发现:0.5=0.50

生3:我发现:0.6=0.60

(3)概括小数的性质。

师:观察上面的等式并与0.3米=0.30米=0.300米比较,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1:从左往右看,在小数部分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2: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3:我同意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而在“小数部分”添上0说得不准确(说着举起手中的三张卡片),如0.7=0.70,但0.7≠0.07。

师:下面各数中哪些“0”是小数末尾的“0”?

0.0500.2030030.0000

(学生思考后指出:三个小数末尾分别有1个0、2个0及4个0。)

生4: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也不变。

师:是呀,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刚才的发现?

师生归纳: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或”与“末尾”的含意。)

2.判断。(学生仔细倾听、判断,用手势表示对错。)

(1)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两句话的意义相同。(说明理由。)

片段三:巩固深化,应用规律

师:我们学了“小数的性质”,你认为“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途?

(让学生看第59页内容后回答。)

生1:根据“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可以化简小数。

生2:运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

1.化简小数。

(1)下面小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

0.70 105.0900 30.00 10.2000

(2)将上面的小数化简。

2.改写小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例3。(教师巡视指导。)

3.联系生活,灵活应用“性质”。

甲、乙两商店对同样的钢笔标价分别为5.8元和5.80元,它们各表示多少钱?哪种标价更科学合理?

反思:“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对此,数学教学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知识。学生在学习“小数的意义”时,对单位名称的改写已有一定的认知经验。那么,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是直接出示对0.3米=0.30米=0.300米的大小验证,还是从具体情境中引入?笔者认为,后者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起点,更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数学思考。

为使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性质,让学生动手操作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为此,在教学中开展让学生对正方形纸片“涂一涂,填一填,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寻找共同特征中经历“操作、观察、猜想、推理、验证、交流”等一系列探究过程,自主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都相等”的特性千真万确,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内化“小数的性质”中,为避免人云亦云,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判断结果,深入体会数学概念表述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养成“咬文嚼字”的良好习惯,为学习小数性质的应用作了充分的“铺垫”。

教学,有时不完全在于教,而在于悟。学生悟出来的“道道”,远比灌输的“条条”富有魅力。为此,老师应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在创造中达成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

师宗县丹凤镇中心学校

4.矩形的判定教学反思 篇四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和谐配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时,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做适当的评价和提示,以弥补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之处,从而达到化解“难点”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让学生在整堂课中能在不断出现的问题及不断被自己“聪明”的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中进行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

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必作直接的详尽的解答,只对学生作适当的启发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课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5.矩形的性质的随堂练习题 篇五

1、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条对称轴.

2、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对角线AC=10cm,边BC=8cm,则△ABO的周长为________.

3、如图1,周长为68的矩形ABCD被分成7个全等的矩形,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

A.98B.196C.280D.284

(1)(2)(3)

4、如图2,根据实际需要,要在矩形实验田里修一条公路(小路任何地方水平宽度都相等),则剩余实验田的面积为________.

5、如图3,在矩形ABCD中,M是BC的中点,且MA⊥MD.若矩形ABCD的`周长为48cm,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cm2.

6.《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六

什么叫正切函数?(演示定义:设α为任意角,在α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x,y),规定:比值叫做α的正切,即显然,x≠0,即终边不能在y轴上).

如果我们记正切函数为y=tan x(注意:y=tan x中的x,y不是定义里所取任意点的横纵坐标,而是以角度作为自变量,比值作为相应函数值),我们看到,定义并不能直接体现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再思考,除定义外,你还知道与正切函数有关的哪些知识?(同角关系,三角函数线)

回到课题:研究正切函数;方法:从图像到性质.

一、作正切函数y=tan x的图像

1.回顾:常用的作图方法有哪些?列表、描点、作图或利用图像变换.结合上面与正切函数有关的信息,我们选择什么方法?图像变换行不通,超出我们现有的能力;直接描点难度大,因为非特殊角的函数值我们不易求出,即使是特殊角,其纵坐标也很难准确找到.

2.在研究一个函数之初,我们希望尽可能精确地作出函数图像,如何达到这个要求呢?

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任取一点,以O1为圆心做单位圆.取角α,得其正切线.在坐标系下取点遇到问题了:我们看到单位圆中的角度和对应函数值不能直接体现成图像中点的横纵坐标的关系.怎么办?也就是说,对应到坐标系下,横纵坐标如何取?(在弧度制下,对应弧的长度即角的大小,而纵坐标即为正切线长,可通过平移得到)

4.学生画图,亲自体验图像的形成过程.

5.课件演示动态形成过程,描述图像特征:呈蜿蜒向上的趋势,曲线位于两直线之间,向上向下无限接近但始终无法超越(渐近线).

6.那么的图像又如何得到?由诱导公式可知,自变量相差π的整数倍,对应函数值相等.故只需将上述图像以π为长度单位向左、右依次平移即可得在定义域上的完整图像.

7.用文字语言描述总体特征:正切曲线是由互相平行的直线所隔开的无穷多支曲线组成,每支曲线向上向下无限接近相应的两条直线.

(这正是图像作用的体现.对于一个函数而言,图像描绘了函数的大致面貌,帮助我们从直观上认识一个函数的特征.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图像特征挖掘出函数的一系列性质.)展开第二个问题:

二、通过图像探究正切函数的性质

谈函数性质,主要讨论哪些方面?

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

推敲单调性的表述,总结三个错误说法:

说法一:“定义域”.

说法二:“每个周期”.

说法三:“一、四象限”.

三、举例说明图像性质的简单应用

练习:比较大小

方法:利用正切函数的单调性

引申:把角化到同一单调区间

四、小结

从知识角度来说:

1.通过动手描点绘图,亲身感受了图像的形成过程.

2.通过图像挖掘出正切函数的一系列性质.

从数学思想方法来说:

体验到数形结合的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五、思考与拓展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从图像上可以得出,正切函数在是单调递增函数,但只是感性认识.如何从理论上严格证明这一结论?

六、教后反思

7.磁铁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七

生:磁铁能吸铁钉、大头针、回形针

师:其他组是否也都能吸呢?

生齐说:都能。

师:还能吸什么呢?

生:还能吸自动笔铁的部分和桌子铁的部分

生:还能吸一元的硬币和五毛的硬币

„„

生:还能吸一毛的硬币。

我一愣,一元的硬币是镍,都能吸,五毛的有些行,有些不行,可是一毛的硬币都是铝做的,课前自己也试过了,都不行。于是我不假思索就否定了他:“不会吧,你自己搞错了吧?”话刚说出我就后悔了,应该让他验证一下。其他的同学也都喊起来:不会的,不会的,一毛钱的硬币吸不住的,我们早就试过了!因此在我的教案中早就确定一毛的硬币属于不能被磁铁吸引的一类物体。

没想到他居然也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大声说:“一毛的硬币的确能吸,你们瞧!”

他举起用磁铁吸住的一毛硬币的一霎那,我的尴尬使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怎么办?教师的威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沉默几秒之后,我才回过神来,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科学就是需要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谢谢这位同学!”

我走到这位同学的身边,拿起他的一毛硬币一看,原来是二○○五年新版的一角硬币,也是镍币,我还没在市面上看到过呢!看来我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啊。反思:

在这个片段中,学生有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这是我最感到欣慰的,因为科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从教师的设计意图看,只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知道铁一类的物质能被磁铁吸引就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探究出现了矛盾,根据教师的准备,一角硬币是肯定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此时如何处理?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让这位学生在大家面前验证。虽然最后的结果证明教师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我从学生那里懂得了:我们备的不仅仅是教案,更应该备好学生;路培琦老师说过:不要把我们的科学课上成假装学生什么都不知道!有时侯学生比我们知道得更多!我们钻研的不仅仅是教材,更应该好好钻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因为自己原来的知识和经验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过时了。在充分的备课和备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游仞有余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预设和生成并不矛盾,充分的预设准备正是很好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前提。

8.《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八

《小数的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内容,《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在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以及小数的读与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在重点关键处教师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理性思考,为把感性的经验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而突破对于小数的性质这一难点知识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教学时,我没有直接出示例1而是先在黑板上写了三“1”。提问:这三个1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回答。接着,我在第二个1后面添上一个“0”成10,在第三个1后面添上两个“0”成100。再问:现在这三个数还能用等号连接吗?(学生就说不能了。)然后教师引导提问:你能想办法使他们相等吗?这问题情境的创设立即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这个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吸引着学生,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热情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注意力迅速高度集中,纷纷开动脑筋、个个跃跃欲试。通过大家的回答和教师的引导不知不觉引入新课的学习,自然流畅,教学反思《《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师创设例1这一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用具,让学生充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的长度。让他们再进行合作分工把他们量、找出来。这一活动教师给足了学生交流、讨论、动手操作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自主的发现。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探索的活动空间中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亲身去经历和感受了的,活动给他们的体验是很深刻的,同时结合实物的演示进一步感知1分米、10 厘米、100 毫米实际都是同一段,进一步看出0.1 米 0.10 米 0.100米这三个数是相等的。

教师让学生通过横向观察、纵向比较,围绕“变与不变”的特点引导观察、思考、讨论。学生们不仅很快归纳出小数的性质,而且使他们明确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采取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较好的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9.《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九

在学校以“增进教学内容的情境性, 提高学生的情境理解力”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 我通过亲身参与教学设计、上课、反思和评课, 对情境教学有了切身的思考和感悟.

一、创设情境与教学目标的制定

就数学学习的基本目标来说, 情境的设置应该是为了更好、更自然地引入学习主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利于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 从这个角度来说, 情境创设的首要因素便是充分服务于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函数y=Asin (ωx+φ) 的图像和性质”这一块内容的学习要求是:研究函数y=Asin (ωx+φ) (A>0, ω>0) 的图像, 再讨论函数的性质, 进一步领会分解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知道A, ω, 的物理意义及其对函数图像的影响, 通过学习, 学生能够了解三角函数的众多实际应用, 学会用函数的周期性去观察和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面对教学大纲的要求, 我开始冥思苦想导入的情境创设, 我不断问自己,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什么?与学习内容有必要的关联吗?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有益吗?能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的形成吗?

周期性是三角函数特有的性质, 在生活和物理中, 具有周期性现象的事物也很多, 如潮汐、单摆、机械波等等, 最后我选择了摩天轮圆周运动的例子.选择摩天轮不仅因为它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经历, 而且也是一个容易“去生活化”贴近数学本质的例子.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可以不太困难地用函数y=Asin (ωx+φ) 来刻画摩天轮的运动规律, 并在此过程中明确A, ω, φ的物理意义, 意识到研究该函数的必要性, 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自然形成.

二、建立问题“脚手架”, 提高学生的情境理解力

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场景中的数学特征之后, 提取适当的数学因子, 逐步转入数学学习, 这才是设置情境问题的本意.情境设置不应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 还应当在课堂的进一步展开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即应当成为相关学习活动的认知基础.

1.“去生活化”回归数学情境

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 “掌握y=Asin (ωx+φ) 的图像与正弦曲线的变换关系.”是我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从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来说,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么解题, 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启发学生思维的灵动性, 不断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因此, 将情境问题“去生活化”回归数学“本质化”是我接下来的设计思路.

将摩天轮问题“去生活化”之后, 摩天轮的情境便自然转化成了数学本质的情境:如何实现函数图像的变换.

我从摩天轮的例子中学生求出的具体解析式入手, 以抛出问题的形式, 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如何实现函数图像的变换.在函数图像的变换中改变A, ω, φ的顺序对函数图像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难点.在第一课时, 学生已经掌握了A, ω, φ三者单独变换对函数图像的影响, 本节要解决的问题是A, ω, φ三者综合变换对函数图像的影响.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决定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探究,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变换的本质, 从而总结出一般规律.

2.营造美好的课堂情境

一个教育家这样形容,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守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要营造出这样美好的课堂情境, 教师则应是这个旅程里智慧的向导.如何做好这个向导呢, 在几次“磨课”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一些有效的经验.

在设计探究问题时, 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力求建立一个问题“脚手架”, 不断把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问题:①当P0点的初始位置在x轴正半轴时, 写出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undefined

②该函数图像可由y=sint的图像作怎样的变换得到?

③若P0点的初始位置为undefined, 将自变量设为x, 则函数的解析式为undefined, 该函数图像如何由undefined的图像通过变换得到?

这三个问题构成一个问题序列, 有了第一节课的基础, 学生可以不太困难的做出解答, 我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完成一种由y=sinx到undefined的变换, 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究新的变换方法, 在学生回答完第三个问题后, 我强调平移变化时平移量要着眼于自变量x的变化, 为后面难点的突破做好准备.

④刚才我们通过先伸缩变换再平移变换的方法将函数y=sinx的图像变换为undefined的图像, 例如先变换A, 然后变换ω, 再变换φ, 如果在变换时改变A, ω, φ的先后顺序, 怎样将y=sinx的图像变换为undefined的图像?

在两次试讲的时, 我发现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一直碰到这样一个问题:y=sinx (向左平移1个单位) →y=sin (x+1)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undefined倍) undefined这样的变换方法对吗?错在什么地方了?在我的教学设计中, 并没有把这个问题作为分析的难点, 而且我想当然地认为这个问题在学生学完第一节内容时就可以解决了, 为了保证课堂进度, 便有意去回避这个问题.可是, 当我按照自己的设计完成了教学任务时, 总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理想情境.在课后和教研员的探讨中, 我意识到:真正美好的课堂情境不是教师创造的,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应该让他们充分自主地参与实践, 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把做的过程也交给学生, 这样, 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真正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再上课时, 当小蒋同学出现这个疑惑时, 我便把解惑的权利留给了学生, 我问他们:到底这种变换方法正确吗, 能不能做一个检验支持你的结论?学生接着想到通过列表画图来检验, 当学生自己动手列表之后, 便发现, 横坐标的变换也只是针对自变量x的变换, 于是找到了正确的变换方法:“y=sinx (向左平移undefined个单位) undefined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undefined倍) undefined.”

通过自己发现错误并解决问题, 学生获得了由“惑”到“解惑”的体验, 真正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学习数学, 从而提高了探索求知的能力.在成功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 学生遇到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改变周期变换和平移变换的顺序时, 平移量是有区别的”时, 没有遇到什么障碍就解决了, 这是因为学生在前面的问题中收获了答案:通过列表画图检验发现, ω和φ的变换都是只针对自变量x的变换.而此时, 我也为收获了自己的答案而暗暗欣喜.

⑤如何由函数y=sinx的图像通过变换得到函数y=Asin (ωx+φ) 的图像?

最后这个问题是对前面探究内容的归纳, 完成这个问题后, 我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领会化归思想并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也有效达成了.

通过多次“磨课”, 我深刻的体会到, 只有做好这个“智慧的向导”才能营造一个创新、民主、互动的课堂——真正美好的课堂情境.

3.再入情境, 学以致用

情境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具体素材, 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对某个数学知识的学习, 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 基于这个想法, 我设计了最后一道应用题:

已知摩天轮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8米, 直径98米, 坐在吊厢内的游客转一圈需要20分钟.在摩天轮转动的过程中, 可将吊厢看作质点.

(1) 某游人从M点进入吊厢后, 摩天轮转动到8分钟时, 该游人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2) 当吊厢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83.5米时, 可以眺望到世博园, 请计算游人有多少时间欣赏世博园的风光.

(3) 若摩天轮的转动减慢到40分钟一圈, 游人欣赏世博园风光的时间可以增加到多少分钟?

10.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十

等式的性质是本章的基础,是方程解法时的重要依据。解方程就是用等式的性质来施行一系列的恒等变换。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引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直接利用它们讨论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将为后面几节进一步讨论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准备理论依据。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

这节课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等式的二条性质,以及运用这二条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那么怎么来学习呢?如果直接就给同学们讲等式有这样的二条性质,然后就是反复的运用、反复的操练的话,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没有味道,对数学有一种厌烦感,所以我就想到了借助生活实际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利用天平来加强对等式性质的直观理解,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掌握起来也比较的容易。

在新课引入这个环节,我先就利用天平,引出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同时还用了具体的数字等式来验证,而且还让学生用等式来表示这些性质,从本质上理解这些等式性质,从几个方面认识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过渡到等式性质的几个小练习,让学生们练习。在学生的练习中,更加深了学生对等式性质的理解。

在小练习中,学生很容易掌握等式的两边同加或同乘一个数或式子,但是同除一个数时,总忘了这个数不能为0,所以在这里我特意引导学生两边除以一个0时的结果,通过错题来探寻答案,主要考虑到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由此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11.菱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十一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延续性。

通过复习、回忆已经学过的“菱形的性质”为新内容进行铺垫。同时,也为知识间的迁移作了伏笔。《课标》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二、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实施“新课标”,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陈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这一堂课,学生自始至终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例如,在证明定理部分,提出了“你能证明它们吗”问题后,就让学生去自主思考探究,自主解决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老师“出示例题”:“已知菱形边长及一条对角线,求另一条对角线”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求解。学生经过思考、合作探索、尝试列式求解后,终于自行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老师只作积极的组织者和理智的引导者,不作任何的解答。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活动或发明创造都要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如何证明菱形的性质”,是小组合作的契机。通过小组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验证,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然后再小组汇报研究结果以及存在问题。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堂课中的全班交流教学环节,不仅能使学生畅所欲言、共同发展,而且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现代教育的主题。

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与启迪。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变与不变”、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学生新知巩固,知识应用拓展阶段,教师点出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电子伸缩门和衣帽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时也突出了“数学注重应用”的理念。

六、通过课堂检测,当堂评价学生,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七、通过链接中考,使学生接近中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

八、不足之处

(1)在“变式训练”环节“因时间关系没有对王淑敏提出的问题当场给以充分讨论,”这个问题课后,只给学生讨论,没有花费时间去证明以及做练习,造成课后作业错误比较多。

12.《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十二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数学教学的内涵有了新的发展.有学者指出,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关注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本文拟从“模块教学”的角度, 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 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路径和方法.

1 基本模块及模块教学的要义

我们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 往往总是首先识别它是否属于已经解决过的问题类型.如果属于已经解决的类型, 即可提取出已解决该问题的相关信息来解答.这里的相关信息, 我们就称为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模块”.如果不是我们已经解决过的问题, 那么就要进行一些恰当的变化、变换或变式, 同化或顺应相关知识, 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里对问题进行的变化、变换、变式的方法, 我们也称为数学问题中的一个“基本模块”.

显然, 数学模块是指某些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一个“集成块”, 是数学问题中的一个“组合部件”;是解决某些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是人们共有的经历和朴素的做法上升为具体模块识别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方法.其过程涵盖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 数学模块包括知识模块、技能模块、方法模块和经验模块.

模块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用数学“基本模块”来构建数学活动, 积极诱导学生进行数学基本模块的识别和组合, 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2 《矩形的判定》教学个案

笔者在一次课题为《矩形的判定》随机展示课中, 用“模块教学”的教学方法来引领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1 判定方法的探究

首先, 笔者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来引入新课, 以此为基点展开矩形的判定方法的学习活动.主要通过以下问题链和核心知识来探究矩形的判定方法.

(1)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应满足什么条件?

②判定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主要方法 (要素) 有哪些?

③你可以预测一下判定矩形的主要方法 (要素) 是什么?

④在每一种方法 (要素) 中, 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矩形?

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主要围绕问题④进行.于是可以得到:

从“角”这个要素 (方法) 上判定 (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再从“边”这个要素 (方法) 上判定 (满足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 ;

最后从“对角线”这个要素 (方法) 上判定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

在这个探究活动中, 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判定特殊的四边形的方法, 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特殊四边形判定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平台, 并积累为基本的思维活动经验 (这里既涉及到“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落实, 又涉及到“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 , 让学生真正达到“会学”的境界.因此, 教学中自然地形成了下列方法模块:

方法模块 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特殊的四边形的主要方法有——从“角”这个要素上去探索判定条件;从“边”这个要素上去探索判定条件;从“对角线”这个要素上去探索判定条件.

2.2 判定方法的理解

在学生探究出判定矩形的方法之后, 提出下列两个问题:

问题1 对于平行四边形, 满足哪些条件就可以得到矩形?

问题2 对于任意四边形, 满足哪些条件就可以得到矩形?并要求学生判定下列4个命题的真伪性.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④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接着又继续呈现下列两道习题来检测学生对矩形判定方法的掌握程度.

习题1 在下列说法中:

①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③对角线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④一组对边平行, 另一组对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

(A) 1 (B) 2 (C) 3 (D) 4

习题2 如图1, 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给出下列条件:

AB//CD;

AB=CD;

AC=BD;

④∠ABC=90°;

OA=OC;

OB=OD.

请从这6个条件中选取3个, 使四边形ABCD是矩形, 并说明理由.

这个教学环节, 设计的理念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判定矩形的基本思维活动经验.为此, 在判定矩形时要注意研究问题的原始图形是什么 (是任意四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 , 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形成基本的学习经验的载体, 也为所探究的问题形成了下列两个经验模块:

经验模块1 如何从平行四边形基础上来判定矩形.

经验模块2 如何从任意四边形基础上来判定矩形.

2.3 判定方法的运用

2.3.1 用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掌握了矩形的判定之后, 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

怎样用刻度尺检验木工做成的门框是否是矩形?说说你的想法.

一般有以下3种方法:

·先检验门框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 再检验其中的一个角是否是直角;

·先检验门框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 再检验两对对角的距离 (对角线的长) 是否相等;

·检验门框的3个角都是否是直角.

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 主要是将判定方法运用到现实问题之中, 培养学生“数学化”的能力, 积累“数学化”的经验.同时又再一次巩固怎样判定一个图形 (注意这个图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也有可能是任意四边形) 为矩形的方法, 并形成下列技能模块:

技能模块 对问题的变式、变化以及数学化、建模的技能.

2.3.2 用判定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 因此解题是学好数学的主要标志之一.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道习题, 训练学生将矩形的判定方法运用到具体的习题之中.

例1 如图2, 在△ABC中, 点DAB上, 且AD=CD=BD, DE, DF分别是∠BDC, ∠ADC的平分线.四边形FDEC是矩形吗?为什么?

本例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运用下列3个知识模块解决问题:

知识模块1 若BD=DC=DA, 则∠BAC=90° (如图3) .

知识模块2 若AB=AC, ∠1=∠2, 则∠ADB=90° (如图4) .

知识模块3 若∠1=∠2, ∠3=∠4, 则∠COD=90° (如图5) .

例2 如图6, 已知MN//PQ, 同旁内角的平分线AB, CBAD, CD分别交于点B, D, 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

本例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运用下列知识模块解决问题:

知识模块4 若AB//CD, 且∠1=∠2, ∠3=∠4, 则∠AEC=90° (如图7) .

例3 如图8, 在▱ABCD中, 以AC为斜边作Rt△ACE, 又∠BED=90°, 试说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本例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运用下列知识模块解决问题:

知识模块5 若∠ACB=90°, AD=DB, 则AB=2CD (如图9) .

例4 如图10, 已知△ABC中, 点OAC边上的一个动点, 过点O作直线MN//BC, 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 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Ⅰ) 求证:EO=FO;

(Ⅱ) 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 四边形AECF是矩形, 并说明理由.

本例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运用下列知识模块解决问题:

知识模块6 若∠1=∠2, DE//BC, 则BD=DE (如图11) .

从例1-4的教学中可以看出, 本节课设计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现有的认知基点出发, 通过模块识别的教学, 将学生紧紧栓牢在数学思维活动这一具有数学本质的维度上, 这样, 不仅能对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而且还能为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提供有效的活动载体, 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提供保障.

3 模块教学的注意点

3.1 注意模块的提炼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数学模块的挖掘、整理.对一些知识模块要用数学符号将之表示出来.例如, 绝对值非负性可以表示为∣a∣≥0, 还可以表示为若a, b为实数, 且∣a-m∣+∣b-n∣=0, 则a=m, b=n等.对于隐形的定义、规律、法则等都要加以挖掘和提炼, 对于一些方法模块, 则要注意其使用的条件和背景.

3.2 注意模块的发展

数学模块并不是在某一知识点形成的终端产品, 而是伴随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程度的加深, 而不断发展, 不断完善, 它有一个生长的过程.教师要在学生所学知识的关键点上发展模块, 在知识的联结点上生长模块, 在学生能力的生长点上完善模块.

例如, 钟表上时针、分针所形成的“角”的问题, 我们在七 (上) 分为以下3个阶段为学生提供模块:

第1阶段:单一指针所旋转的角度.

基本模块1 对于时针1小时转30°, 1分钟转0.5°;对于分针1小时转360°, 2分钟转6°.

第2阶段:时针、分针形成的角度.

基本模块2 当mn分时, 时针与分针所形成角度为∣30m-5.5n∣ (注意, 由于通常所求的角度为0°—180°, 所以若求出角度超过180°的话, 那么时针、分针所形成的角度即为360°-∣30m-5.5n∣) .

第3阶段:时针、分针重合的问题.

基本模块3 即在mm+1时之间, 什么时刻时针与分针重合的问题.

若设mx分时针与分针重合, 则有5.5x=30m.

不仅要注意对数学模块的提炼和发展, 我们还要注意对数学模块进行积累, 以增加知识的厚度和数学思维的力度.

例如, 求代数的值的方法的积累问题, 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在七 (上) 主要有“直接代入法”, “化简代入法”, “整体代入法”, “非负数性质求值法”, “开放代入法”;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增强, 还要逐步积累“因式分解求值法”, “倒数求值法”, “分解质因数求值法”, “比值求值法”, “用字母表示数求值法”, “△求值法”, “配偶求值法”, “数形结合求值法”, “构造求值法”等等.

3.3 注意模块的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常有多种模块——知识模块、技能模块、方法模块 (数学化) 和经验模块.教学中要有机地寻求这些模块运用的新路径,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去体验数学模块的作用, 去感悟“模块”的魅力.

13.比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十三

我先组织学生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后,让学生回国比与分数、比与除法的关系,猜想比是不是也有什么性质呢?如果有的话,你认为它是怎么样呢?学生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比与除法的关系就自然而然的猜想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随后我出了三道较有代表性的化简比的练习,让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归纳和整理出化简比的方法。教学化简比我让学生自己尝试来解决,通过板演,学生加深了对于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14.《矩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十四

本次的上课内容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我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寻找解决本节难点知识的妥善方法,并制作课件。课讲完后,仔细分析:

一、找准知识衔接点,为新知做好铺垫。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后进行的。而“比’是上个学期学习的知识。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他们的大多数会把学过的不相关的东西忘到脑后,因此,先设计了一组复习题,不仅让他们复习了比的定义,还对化简比、求比值的概念在脑中闪动一下,并通过求不同比的比值的计算,唤醒他们的记忆,为学习比例的意义打好铺垫。因此学生在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时,学生掌握的很好。

二、相信学生的预习能力,大胆放手,使难点变为平常。

本学期鼓励学生预习,大多数学生能认真预习,但也会有个别学困生,只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仅在书上画一画,留留痕而已,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本节概念性的东西较多,学生的理解水平以达到理解:比例的定义、项、内项、外项、内项的积、外项的积等等。因此对此类知识,大胆放手,让学生说,让学生找,这样节省了上课时间,学生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练习由易到难,不仅仅为了小测验的满分数量而选取较简单的习题。

每个知识点都紧跟相应的习题,这样可以及时巩固新知,同时能发现学生掌握的情况。在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我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根据一个乘法等式,写出比例,把那个告知学生有多个比例,这样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类题,是书中带花的题,应该选作,而我在这里选用,意在考察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新知。同时发现规律:可以把等式左边的两个因数,作为比例的两个外项(内项),能学出八个比例。最后课堂测验,我出了两个内项互为倒数这个隐含条件,并且使用字母表示的比例式,应该是有较大的难度,也是为了看学生新旧知识的融合情况。课堂测验看出大多数学生填对了结果是1.还有20个学生填的是其他两个字母的积。设计的实际应用题,学生也能运用反比例分配的方式解决;还有学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列出算式;还有的用比例填空的形式解决了这个问题,挺让我惊喜的,学生的思维很灵动。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有:

一、没能及时抓好课堂生成。

课前预设没考虑到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所以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自己的大脑处于抑制状态,根本没听清孩子的问题,还让他说了两遍,我也没能领会过来。如果当时让孩子直接解答出自己提出的问题,那会让老师如醍醐灌顶,这样可能会创造出课堂的亮点,更可能树立这个学生的自己心,激发他学习的热情。可悔之晚矣!

二、高估学生的能力,放松了一个知识点的讲解。

对于解比例,我以为:学生在学好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解比例应该如囊中取物。因此只让学生口述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因此出现了,未知数写在等号的右边,几个学困生不会解比例。如果加上一个板演,哪怕是只要一步:把比例变成方程,那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每一次的课,总会有一些优点,同时会存在问题,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才能开辟出一片新的绿地。

上一篇:影评初恋这件小事下一篇:风的旋律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