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共18篇)(共18篇)
1.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 篇一
活动目标
体验生病的小朋友的情绪、情感,学习用各种方式关心、帮助生病的同伴。
活动准备
录音机、空白磁带、信笺、笔、制作礼品的材料等。
活动过程
1、引出情境。
(1)用“点名”的方法让幼儿意识到某个小朋友缺席。
(2)请幼儿猜测小朋友缺席的原因。
(3)此时,事先安排好的一位教师来班告知小朋友因病请假一周的消息。
2、启发提问。
(1)你生病时是怎么样的?心里会感到怎么样?会想些什么?为什么?
(2)现在小朋友生病在家,他心里会怎么样?
(3)人在生病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3、分组讨论:怎样帮助生病的小朋友?
4、请幼儿按意愿选择“关心病人”的方式,参加相应的小组活动。
(1)幼儿口述,教师代笔,共同给病人写一封问候信,送上大家的祝福。
(2)把自己想与病人说的话录音,通过录音带把问候和快乐传递给病人。
(3)为病人制作一些有趣的小礼品,祝他早日康复。
2.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 篇二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是一类新型光功能材料, 在日光或其他光源照射下能够快速地由无色或浅色变成红、绿、蓝、紫等各种颜色, 而用另一光源照射或避光后又能回到原来的状态, 并可反复可逆变化。
南开大学学生毕业证防伪印章, 也是该技术在防伪识别技术上的最早应用。随后该技术相继应用在服装、装饰、油墨、涂料、塑料等领域, 生产出变色服、变色凉鞋、变色眼镜等;在军事隐蔽伪装材料上也开发成功, 变色龙迷彩服等变色材料应用已日趋成熟。2010年天津孚信科技有限公司对该技术进行产业化升级, 使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技术从实验室进入产业化阶段, 生产出十多种具有国家发明专利技术保护的新型光致变色材料, 成功进入市场应用, 同时已开发出多种民用光致变色制品。
光致变色材料应用的五大方向是:
民生应用领域主要有光致变色涂料、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光致变色服装、纺织品、服饰品、儿童服装、T恤等已进入成熟应用。光致变色油漆、油墨、涂料、装饰材料等已开发成功多个品种。光致变色眼镜、工艺品、装饰品、儿童玩具、智力魔方、光笔无尘黑板、光致变色树脂塑料薄膜、光致变色塑料制品等已面向市场。
光信息存储材料光致变色材料是双稳态材料, 光照前后都是稳定的, 用一种光照可以把信息存储进去, 用另一种光照后又可以把信息调取出来, 存储信息量大、性能稳定, 可用于制R-CD光盘、光致变色计算机, 它比电子计算机存储信息量大, 集成度更高、计算速度更快 (可提高2~3个数量级) , 结构更简单, 并且不会发热, 是非常热门的高新技术项目。
自显影感光胶片和全息摄影材料 利用光致变色TECHNOLOG材料对光辐射敏感特性, 可以制备非银特殊感光胶片, 这种感光胶片经过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可显影, 用另一波长的光照射可将记录信息全部擦除, 既解决了银盐的毒性问题, 又可反复使用, 省去胶片反复加工处理过程。利用光致变色材料制备全息胶片, 省去胶片加工繁杂处理过程, 而且还具有解像力高、信噪比更高等优点。
防伪识别技术 光致变色材料可用于贵重商品防伪识别技术。独有光致变色材料用于贵重商品防伪识别技术, 可直观地进行双重防伪识别, 光照下防伪标记变色, 既可以大众防伪识别, 也可仪器测试识别, 用可见-紫外光谱仪测其独有的吸收波长, 可辨别真伪。
军事隐蔽伪装材料 光致变色材料既可在固定的建筑物、国防和军事目标隐蔽伪装材料方面应用, 把这些目标利用光致变色材料颜色变化, 使它们融入大自然中隐蔽伪装起来, 卫星等侦察手段不易发现它的庐山真面目;也可以将该材料应用于活动的军事目标、人、武器装备、运输工具等进行隐蔽伪装, 把这些目标利用光致变色材料颜色变化, 使它们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使卫星等侦察手段不易分辨真伪, 达到防御的目的。
日本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研究, 但因当时应用领域较窄而未进一步开发, 目前仍停留在上世纪的研发水准上, 工业上无大规模生产。近年来, 欧美也开始涉足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应用领域, 但其主要技术源自于日本。
3.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 篇三
关键词:五大领域综合理念;自制玩教具;应用策略
一、教育部门方面
(一)组织专家制定相关评估和考核机制
相关教育部门一方面应邀请和组织专家商讨如何使五大领域综合理念更有效地应用在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中,另一方面要制定关于应用五大领域综合理念来自制玩教具的评估和考核机制,并结合开展相关展评活动,对当地各级各类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不断提升其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的自觉性。
(二)对教师进行相关文件的学习活动
当地教育部门应定期开展幼儿园教师培训活动,在注重培养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幼儿教师进行学前教育领域相关引领性文件精神的学习和贯彻,促进幼儿教师进一步理解五大领域综合理念对3~6岁幼儿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例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二、幼儿园方面
(一)应用五大领域综合理念建设特色幼儿园
五大领域综合理念是一种具有新颖性、科学性的教育理念,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我国各个幼儿园都在实践中逐渐摒弃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式,提倡整合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创办特色幼儿园。为了满足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需求,我们应该利用五大领域综合理念办园,将五大领域综合理念融入幼儿园建设中去,应用到教师自制玩教具中去,制作出具有园本特色自制玩教具,建设特色幼儿园,使幼儿在良好的园风中潜移默化地成长和进步。
(二)成立自制玩教具的教研团队
五大领域综合理念的合理利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发现教师在研究自制玩教具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幼儿园教师队伍对五大领域理念的理解不到位,缺乏相关教研制度。教师的专业发展动机不明确,缺乏自主发展的意识。基于此,笔者认为幼儿园应成立应用五大领域综合理念自制玩教具的教研团队是当下最重要的策略之一。构建五大领域综合理念自制玩教具队伍,形成自制玩教具的思路,从而更好地为幼儿的发展做铺垫。
三、教师方面
(一)关注幼儿整体的发展,遵循各领域教育基本规律
《指南》中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和整体性发展原则,也就是说不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还是在制作玩教具方面都应注重各领域间的综合渗透,注重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二者不应该是孤立的、单一的、片面的,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幼儿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已成为当今幼儿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落实和贯彻《指南》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综合培养,遵循各领域教具的基本规律,使幼儿在幼儿园能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成长。
(二)坚持一物多用,充分发挥自制玩教具中的价值
幼儿园的玩教具从制作到使用应遵循一物多用的原则,将它们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重视五大领域综合理念在自制玩教具中的重要价值,有效利用自制玩教具,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自制玩教具恰恰可以达到一物多用的功效,以五大领域综合理念为基础,引导幼儿使用自制玩教具,充分利用玩教具不同的玩法发挥其功能和价值。
(三)坚持一物多玩,加强五大领域综合理念在自制玩教具中的应用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制玩教具,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创新玩教具的功能,使其达到“一物多玩”的效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比如,幼儿在玩呼啦圈的过程中,可以将呼啦圈由颈部转到腰上再到腿上,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可以将呼啦圈当铁环从起点向前推进行小组竞赛,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呼啦圈摆出不同的图案;也可以创编呼啦圈操,配上孩子喜欢的音乐,随节奏表演,这一点体现了幼儿艺术领域方面的发展等,对于呼啦圈还有许多不同的玩法。如下图所示: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以幼儿为中心,因此在玩教具的制作与应用方面,应该多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兴趣,让幼儿参与其中,使玩教具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增进对五大领域综合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如:利用大众传媒积极了解幼教的相关内容;积极参加集体培训学习活动;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并做好记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五大领域综合理念灵活自如地应用到自制玩教具中。
参考文献:
[1]刘婷.智能建构设计—玩教具设计新理念[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幼儿园大班五大领域教案 篇四
1.知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了解教师节的意义。
2.学习用不同的方式祝贺节日,能大胆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与班级幼儿的合照,卡纸、油画棒、水彩笔、贴画、剪刀等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1.我们的回忆。
(1)播放教师与幼儿各种活动的合照。
(2)请幼儿观察照片并对当时的情景进行回忆,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怀,回忆与老师之间的美好瞬间。
2.引出教师节话题,了解教师节的由来,讨论如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谢意。
3.教师介绍教师节的由来。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问候和谢意。
4.小小贺卡。
(1)出示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谢师卡。
师:教师节是我们老师的节日,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制作漂亮的卡片送给老师,祝福老师节日快乐。
(2)教师出示卡纸、油画棒、水彩笔、剪刀等制作材料,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制作谢师卡。
5.我们的悄悄话。
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帮助幼儿写上一句表达感谢的话和祝福语。
活动延延伸
幼儿分别向全园老师赠送谢师卡。
课后反思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孩子们的爱心。爱心是一种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她需要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的向上的、俱有情感的教育。
因而,在这个特定的节日里,充分利用小朋友一次表达情感的行动,发挥这个主题的内涵,给孩子们一个集创造和语言于一体的活动,表达孩子们的心声,激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的灵感。
5.幼儿园五大领域目标及内容 篇五
社会领域,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科学领域,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艺术领域,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目标及内容
1、帮助幼儿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引导幼儿愿意吃各种食物。
2、引导幼儿独自、按时入睡,会脱简单衣物,并放在固定位置。
3、不害怕健康检查和各种健康接种。
4、引导幼儿外出时不离开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不跟陌生人走。
5、能用普通话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6、培养幼儿能口齿清楚地与老师、同伴交流,理解故事内容并较连贯说出主要情节,接触多种题材的文学作品,获得聆听的乐趣,适当丰富幼儿的词汇,会仿编儿歌。
6.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及教育目标 篇六
一、健康 ——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一)目标 1.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分析:①健康的身体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并且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和旺盛,存在较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幼儿生理方面要进行教育和管理。
②大班的幼儿对自我保护也比较有意识,当在生活中遇到危险,如地震、火灾、闪电等情况时该怎么做。但在户外活动进行跳绳时,有的幼儿跳绳的技能有点弱,以后的户外活动将着重对此进行练习。
二、科学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一)目标 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分析:幼儿对于比较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但对于抽象的事物常常没办法了解清楚,例如雾、云、闪电、打雷等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因此,对于幼儿在科学这方面要逐步灌输知识,使其发现周围一切有趣的事物,对大自然感兴趣。
三、社会 ——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一)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 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分析:
幼儿对节日了解得不是很多,大部分幼儿只是知道元旦、六一、三八妇女节等少数节日,对节日的含义也不是很了解。另外幼儿在实践题上表现的分类明显,基本是三个观点,每个班幼儿的持有观点基本一致,问题是“当你向小伙伴借一本书,而他又不愿意借给你时,你会怎么办?”,回答是 “回家让我妈妈买”“他不借我就不看”“和他商量一下,把自己最喜爱的玩具拿来和他交换”。差异明显,值得反思。
四、语言 ——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
(一)目标: 1.喜欢与人谈话、交流; 2.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分析:
幼儿在老师的要求下,能随意的朗诵一首已学过的诗歌,朗诵时很熟练。故事讲述时,语言流畅,能绘声绘色地进行讲述。可在根据图片进行创编故事,语言稍显贫乏,想象力也不丰富。
五、艺术 ——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一)目标
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3.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7.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 篇七
关键词:玩教具,自制,设计,开发
玩具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各种感知觉刺激和可操作的、具体形象的“概念框架”, 为幼儿动手动脑主动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幼儿对玩教具材料的操纵活动, 是幼儿感知和发现问题的途径, 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形成多种操纵性学习方式, 开展创造性学习活动, 同时是幼儿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玩教具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是幼儿交往、合作性学习的物质条件, 有助于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终身发展的培养目标。 自行开发和利用自制玩教具有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助于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 玩教具制作以创新、实用、开拓幼儿思维为目标, 价廉物美, 经久耐用, 好玩无损, 广泛适用于幼儿娱乐和教学活动。
一、统一提高思想认识
自制玩教具是相对于需要花钱购买的商品化玩教具而言的。 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 厉行节约、勤俭办园, 减轻幼儿园在购置玩教具方面的负担, 是倡导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重要原因。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 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由于材料形状各异、用途不固定和玩教具玩法不受限制, 这样启发性较强, 联想的范围较大, 探索余地较宽, 容易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
自制玩教具是教师了解当前幼儿各方面发展状况的过程。 在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中, 通过教师传授制作方法、经验和共同制作, 成为幼儿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 便于更好地与幼儿沟通, 也让幼儿更多地了解教师, 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既提高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又便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自制玩教具还可以集中运用当地的教育资源, 因地制宜, 因陋就简, 反映出当地民族特色、社会文化。 这对幼儿园开展园本课程和特色校园的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巧用废旧物品
在让幼儿制作玩教具前要做多种准备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各种玩具和研究玩具等, 课下不断充实自己, 更新知识体系, 然后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制作出适合的玩教具, 这个制作的过程就是教师提高自我专业水平的过程。
玩具的具体形象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决定了玩具作为幼儿学习的“课本”的年龄适宜性。 对原材料采取教师找、幼儿集、家长帮的形式予以完成。 在主题理念方面, 小班主要以引趣为主, 中班以启智为主, 大班以联想创意为主。 为了寻找资源, 教师、幼儿、家长通力合作, 收集各种废旧物品, 充分利用资源的形状, 经过精心策划、认真构思, 进行创作。 如大二班的“巧手比一比”, 是教师指导幼儿用树叶、 旧毛线、 布头和种子等粘贴的作品, 形象逼真, 颜色自然。
孩子们主动地把家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带来和老师一起制作, 孩子们感受制作过程中的快乐, 一件件旧物品在师生的手中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像这样的环境创设既环保又经济, 还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并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从而使幼儿养成了节约的良好习惯。
在玩教具制作过程中, 我园既注意发挥每个教师、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又提倡发扬团队精神, 提倡通力合作, 发挥集体智慧。 大家以班集体为单位, 协商合作, 策划、设计制作方案, 一人主制, 其他人打下手, 交流谈笑中一件精美的玩教具就诞生了。 在玩教具制作过程中, 幼儿们也积极参与, 兴致盎然。 他们奔来走去, 给老师递东西, 帮助老师擦擦汗, 显得既自然又亲切, 制作场面积温馨又亲切。
三、应用玩教具, 开展体育活动
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 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 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了丰富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 使户外活动器械及材料得到优化, 我们具体的做法是有效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型体育玩具;充分挖掘体育器械的潜力, 以物代物, 一物多玩。 如酸奶瓶用松紧带连接成拉力器, 增强幼儿的臂力;旧布和棉花做成飞镖, 让幼儿进行投掷活动。 多样化的活动器械, 多样化的玩法, 激发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满足了幼儿探索和发展的需要。
四、应用玩具, 开展区域区角活动
在“娃娃家”中, 我们用海绵和碎布缝成包子、馒头、扁食等;在“理发店”区域中, 幼儿从家中带来的洗发水瓶、化妆品瓶子成了他们百玩不厌的玩具;在“操作区”里, 我们将果冻盒涂上不同的颜色, 让孩子按颜色和大小排序;在“美工区”里, 我们引导幼儿用瓜子壳、碎布、旧报纸装饰成漂亮的画和手工作品等;在“音乐区”, 我们用油漆桶做成小鼓、果冻盒做成碰铃、方便面桶做成铃鼓等, 使幼儿在学学、找找、玩玩中学到更多数学和环保知识, 同时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五、应用玩教具, 改变家长观念
自制玩教具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与幼儿沟通的桥梁, 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互相探讨、研究、交流, 家长开始了解幼儿的想法,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 能够独立解决困难。 家长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应多鼓励幼儿, 让幼儿体会到与父母在一起做玩具的乐趣, 从而增进亲子感情。 孩子的权利就是玩, 学会玩, 在玩中学, 10岁前的孩子要学会玩32种游戏, 有玩泥团;捏泥人;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用手脚作画, 用旧物改做玩具, 这都是国际儿童游戏协会推荐的部分儿童游戏活动, 也是我们小时候爱玩的。
我们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教具, 既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又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 改变了以往的买现成玩具的观念。
总之, 我们坚持“变废为宝”“贴近生活”的原则, 多渠道收集各种废旧物品, 自制成玩教具充分运用到幼儿园活动中, 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不但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而且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美德, 促进了幼儿不断探索、玩出新的花样, 保证了各种活动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发展了对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谢宁.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9) .
[2]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3.
8.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 篇八
【关键词】推进 教研 社会领域 流程策略 共同愿景
幼儿园社会领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关系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情绪情感的发展。由于社会领域活动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存在一定困难,社会课往往被老师们视为是比较难上的课。那么,如何层次推进区级幼儿园社会领域教研活动,让广大教师开拓思维,勇于实践,不再畏惧社会课呢?作为南京市幼儿园社会教研组核心成员,参与过市级教研活动之后,引领自己所在区域的幼儿教师进行社会领域的教学研究,是我责无旁贷的任务。为此,我做出了以下的思考与实践。
一、 情感推进
(一) 激发个人情感,分享互促提升
区级幼儿园社会教研组的教师来自区内所有的幼儿园,她们具有不同的学历水平、教学素养。有的是稚嫩迷茫的年轻教师,有的是人到中年的发展期教师,还有的是成熟稳重的骨干教师。每位教师进入社会教研组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教师是主动参与,有些教师是领导安排,有些教师是盲目跟从,还有些教师是临时顶替。如何引领这样一支队伍对社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呢?我认为,需要从情感入手,让教师们对社会教研组产生喜爱、依恋的情感,愿意投入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在民主、平等、开放、包容的环境中进行教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教师对社会教研组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应该是“社会”这个教研组带给教师们不一样的成长感受。
为此,我们在社会教研组内营造了紧密的人际联系体系,组内建立了QQ群、博客圈,还有年级组、地区小团队,这样可以让区级教研组这种松散组织中的成员跨越时空的界限,通过各种方式时常得以联系沟通;同时在组内大力倡导一种共同愿景,那就是“凝聚智慧、携手前行、真诚开放、自我超越”,提倡组内的教师无论是何种年龄、何种资历、何种级别都要做到与人坦诚相待,互帮互助。于是,每次观摩活动前,组内的几位骨干教师都会帮忙为执教者备课,贡献自己的智慧,启迪他人的思考;将个人的冥思苦想变成集体的思维碰撞,以此减轻执教者的压力,不再将开课当成是一次个人的孤独奋斗;将开课教师的教案发到群里,提供给其他教师相互质疑、相互研讨和相互鼓励。这样一来,组内教师们的交流互动多了起来,如李老师的教学实践部分用红花、蓝花找朋友,是否能更改成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交往片段的回放,这样会令孩子熟悉一些;王老师这次活动的设计突破了我的想象,好期待看到你的教学现场呀;等等。而当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QQ群、博客圈、区级教育信息网中一定会及时发布关于课题的新闻稿件,将本次教研活动中最为突出的部分提出表扬,梳理大家的意见建议,指明今后的研究方向。当开课教师的亮丽风采迅捷展现,当大家的赞扬鼓励洋溢四周的时候,执教者的成功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 营造宽松氛围,等待渐进成长
教研组一般以三年为一个研究周期,在这三年中,我们力求让每位教师都能尝试在组内执教一节社会课,体验一下社会教学活动的基本流程和实践策略,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社会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教师积极报名,希望能够借助这样的机会锻炼自己、尝试实践,有的教师自信不够,退缩不前。为此,我们尊重每位教师的选择,让她们在自己认为的恰当时机展示课题。一旦教师接受任务,我们便为他们提供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如开课需要的材料、图片、幻灯、视频等,做到组员共享,避免了由此而来的资源浪费。在开课之前,我们为执教者磨课试教,让执教者对于社会课题的开展方式和组织流程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力争能够在社会集体教学中创造多元情境和开展行为实践,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获得社会领域核心经验的感悟理解,实现知情意行的成长体验。一般来说,教研组内的教师经过前期的集体备课、教案研磨、一到两次的试教反思,在组内展示课题的时候还是相对成功的,基本能够把握社会教学活动的流程策略,实践方式也较为生动丰富。这样的成功给了组员们很大的鼓舞,她们回园之后多半成了园内社会课题的先行者和领头人。
但是,社会教学毕竟不同于其他领域,不是在新授知识,而是帮助孩子们梳理经验。在这之中,只有教师对孩子的前期状况具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才能以自身的教育智慧与孩子进行有效互动。在组内进行观摩教学时,部分教师还是将社会集体教学理解操作成为一节干巴巴的“说教课”。当这样的情况发生后,我们与其耐心沟通,记录课堂实况,帮助她们分析活动中幼儿的情绪情感反映、提问互动效益、目标达成效度等问题,以此来反思“是否能有更加适宜的方式实践此课题”“是否从孩子的角度关注教育活动的有趣有效”, 鼓励教师为观摩活动的辛苦付出,表扬她们的点滴进步。如教学幻灯的制作技术全面、课题内容的选择巧妙适宜、为教学活动而做出的知识储备深入完善等等,以此为她们卸下失败的包袱,敞开心扉,听取建议。因为,教育是一个慢生长的过程,不疾不徐,方能达到心灵上的从容。作为社会课题研究者,更加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教师的成长,允许失败,鼓励进步,保持激情,如此才能使教师在宽松的氛围下有勇气和信心投入到今后的教研活动之中。同时,我们允许组内部分教师做一个冷静观望者和安静聆听者,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水平各不相同,不能希望所有教师在刚进入教研组时就能够具有研究的热情和开课的勇气,允许部分教师有一个适应过程,暂时隐蔽退后,当组内团结愉悦、开放进取的教研氛围逐渐形成时,这些教师的默然观望也逐渐变成了殷切期待和勇敢尝试。
二、 策略推进
(一) 成熟课例引领,学习思考跟进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之中,社会课因其实践操作上的不确定性,以至于很多幼儿园不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实践课题,而是将社会课“渗透”掉。但是,社会课还是有其独特的价值的,它能够集中解决在某个发展阶段孩子共同面临的问题。另外,社会教学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孩子生活,又服务于孩子生活。为此,我们将南京市幼儿园社会教研组的一些成熟经典课例引入教研活动中,让教师们从模仿学习开始,逐步探索社会集体教学的实践方式和指导策略。
我们从自我意识、规则、交往、民族文化四个方面找寻一些经典课例,让教研组内相对成熟的一些老师尝试执教。如九月份时执教小班的自我意识类课题《好听的名字》,教师以喜羊羊的形象出现,邀请幼儿去羊村做客来展开教学,通过和羊羊家族的成员打招呼,幼儿主动介绍自己的名字,达到愿意说出自己名字的目的。继而创设灰太狼来袭的场景,引导幼儿听到自己的名字后给予应答,增强孩子对自己名字的敏感性。整个教学活动犹如童话剧,充满游戏性、趣味性。四月份时执教中班的文化类课题《美丽的家乡南京》,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出现,带领着孩子们乘坐“大巴车”游览中山陵—紫金山—梅花山—莫愁湖—夫子庙,在看山看水、吃吃玩玩、走走说说的过程中了解南京的名胜风景和相关文化,最后加入“招聘小导游”的游戏活动激发孩子积极性,帮助孩子重温自己曾经去过的景点,活跃气氛引发感受。整个活动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边游览边学习,在自然的状态下梳理经验,补充知识。这些较为成熟的经典课例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教学现场,让组内的教师们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和经验概括,知道了社会课可以用“游戏体验”为桥梁,引发幼儿思考;也可以凭“生活经验”为通道,催发情感抒发;还可以引“操作探究”为载体,强化感同身受。
(二) 勇于挑战失败,思索构筑新篇
当经典成熟的社会集体教学实践一段时间之后,我们鼓励教师们从模仿学习逐步走向思考创新,针对曾经执教不太成功的课题或是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课例来重新尝试。这样一来,教师们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的课题,到底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是将社会集体教学流于说教,毫无趣味,孩子们没有获得真正的体验;还是为了追求热闹,特意制造了许多环节和情境,孩子的经验却是在原地不动?例如,大班社会活动《宝贵的时间》,为了让孩子们理解“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教师使用了观看植物动物生长图片、重温一日作息时间表、观看动画片“叮铃的一天”、观看小视频“小猴子等明天”等多种手段。一节课纷繁复杂,教师和孩子都忙碌不已,最后的结果却还是看到了孩子们迷茫不解的眼神。为此,我们请教师思考,原因出在哪里?最后教师们得出结论:幼儿的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因为孩子的学习方式是“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因此,必须改变繁杂的环节,用孩子能够熟悉认同、操作理解的素材实践这节课。于是,教师们选择了能够让孩子做出直观对比的婴儿爬和长大跳绳的照片以及穿小时候的衣物等感受自己随着时间流逝而长大,再用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对应孩子的生活内容感受一天的时间,然后孩子们尝试两次操作练习(做10以内计算题、包糖果、穿珠跳绳等)用来对比数量,体验1分钟时间可以做些什么,最后通过观看刘翔夺冠的视频来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可以通过刻苦练习来完成得更快更好。孩子们在这些具体的情境和熟悉的人物中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对“时间”这个抽象概念的认同实现了经验重组上的大步提升,教学活动中充满了趣味性、适宜性和挑战性。教师们在课题研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教学方法手段是为提升儿童经验服务这一主旨,对社会教学活动的素材选择和策略运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 方法推进
(一) 反思传统方式,重建教研文化
传统的区级教研活动多半以课例研究为主,每一个月集中一次,听课评课,结束领任务,期末交小结。教师们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方式单一,因而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在我区社会教研组中,我们常说,我们的社会教育要让孩子“融入社会、快乐成长”,那就必须从自身做起,让教研活动的形式丰富而多元,让参与者的状态轻松而快乐。因为,教师是文化的体现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教研氛围中,才能将外在责任与义务内化为自身的发展动力。在教研活动中,对于最具操作性的问题,我们请年轻教师说说,对于比较灵活复杂的问题,就请有一定经验的老师回答。这样可以避免年轻教师因受到成熟教师的观点影响而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看法的现象发生。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年轻教师变得更加大胆主动,突破惰性,积极参与。我们根据教研组内大部分教师都是孩子妈妈的情况,请她们分类阅读不同的书籍,如男生的妈妈阅读台湾作家刘墉的成功系列全书《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创造自己》,女生的妈妈阅读池莉的《怎样爱你都不够》《来吧,孩子》《立》,孩子正在上小学的妈妈阅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孩子是小宝宝的妈妈阅读《二十一世纪我最棒系列丛书》——让教师们通过这样的阅读学会从多个视角了解孩子,结合自己孩子的成长轨迹探索更加符合儿童心理的教育方法。在这样的教研论坛上,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意犹未尽,这样的活动让教师们觉得自己在组内不仅仅是被培训、被引领,更是在民主、平等的交流谈话中发现自我、成就自我。那么这样的教研活动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专业成长,还有通过阅读和思考带来的比专业成长更具价值的心灵的成熟。
(二) 尝试交流互动,携手开创未来
随着区级社会教研活动的深入推进,我们开始尝试跨区交流。 因为我们知道,较之其他领域的教学,社会领域在园内受重视程度不高。因此,借助教研组的力量,借助集体的智慧,我们跨区进行社会领域的研究。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大家感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着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都愿意深刻领悟和悉心研究社会课题,那么,我们并不孤单!我们走出城北小镇,来到宁南郊区,送教了一节中班的社会活动《萤火虫找朋友》。当送教活动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时,宁南郊区社会教研组的老师们说:“原来社会教学还有这么多流程和策略,这下我们理解了;原来孩子们的生活中,还有这么多可以挖掘的线索啊,掩卷深思,这样的交流活动带给我们一些欣喜,一些感悟。”
1. 跨区交流活动让我们的老师更加自信。身处城北小镇和宁南郊区,我们的教师接受市级培训的机会并不多,相对于底蕴深厚、快速发展的市区名园来说,我们更加需要从最基础的课题实践做起,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师在行动中思考,在研究中总结。跨区交流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一个具有普遍话题意义、操作性强的课题在另一园所的成功实践也告诉我们,我们必须遵循教育家杜威先生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让我们教研组实践出来的课题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这也让我们同处于郊区的幼儿教师,在课题实践之后,对社会教学活动的把握更有自信。
2. 跨区交流活动让我们的研究更加深入。我们知道,每到教师公开课中,教师选择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的内容较多。这是因为社会教学中,教学素材的选择、找寻比较困难;活动的把握随机性大;教育的效果不像其他领域那样立竿见影。那么,跨区交流活动也让新成立的宁南郊区的幼儿园社会教研组看到了社会集体教学活动轻松快乐的一面:我们可以用表演律动引出话题,以欣赏故事作为媒介,以是非判断作为核心,以迁移经验来巩固,以快乐体验为结束。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对社会课题的认识,走出单纯说教的牢笼,关注教学细节,把握社会教育的契机,不断提升教学艺术与能力。
3. 跨区交流活动让我们的目标更加明确。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课题的研究一定要立足幼儿发展的实际,一定要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既考虑到各园的园本化发展,更要考虑大众化需要。因此在课题的选择及施教时,我们不刻意追求课题高大、形式的新颖,而要注重操作的简便易行、活动的趣味适宜。我们认为这才是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我们倡导社会教研组的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对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要贯穿在生活中,因为社会教育的契机原本就是来源于生活。让我们在孩子的世界里学会聆听、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引导,用智慧的眼睛和宽容的胸怀引领孩子们的成长。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当我们层次推进区级幼儿园社会领域教研活动之后,“凝聚智慧、携手前行、真诚开放、自我超越”的共同愿景在区幼儿园社会教研组成员深深浅浅的脚印中由口号变成了现实,至此,我们有了脚踏实地、深扎泥土的感觉。
【参考文献】
[1] 吴立保.社会资本视野中的园本教研支持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5(12).
[2] 曾艳.基于专业学习的园本教研的内涵及其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4).
[3] 陈里霞,毛龙珍.园本教研制度建设之案例解析——以江西师大幼儿园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4] 罗晓红.园本教研引领 提升教师专业水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3).
[5] 孙丽华.浅谈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J].现代交际,2014(6).
9.中班幼儿五大领域发展基本目标 篇九
健康领域
1、学习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适应集体生活,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人有亲切感、信赖感。
2、了解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生活基本能自理。
3、正确使用学习、生活用具和简单的劳动工具,遵守规则。
4、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动作协调。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尝试用各种材料做各种动作游戏,初步学习连续拍球。
语言领域
1、喜欢与周围的人交谈,态度友好大方,愿意说普通话,会用普通话与大人交流。
2、耐心地听完别人的讲话,理解对方话语的意思。
3、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喜欢翻阅图书,对故事、图书的内容感兴趣。社会领域
1、能参加各项活动,体验参与和成功的乐趣。
2、主动与人交往,学会协商,能帮助同伴,关爱弱小者。
3、理解并遵守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规则,初步辨别是非。
4、愿意做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
5、喜欢过集体生活,关心集体;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科学领域
1、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规律感兴趣。
2、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活动。
3、学习用多种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简单的数、形、时空等概念。学习使用比较、分类、排序、测量等方法。
5、喜欢种植、饲养等活动,初步感知和体验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艺术领域
1、能初步感受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和艺术的美。
2、能参加艺术活动,能表现自己所理解的事物和喜欢的角色。
10.五大领域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 篇十
——语言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育活动中,提问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教师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巧妙设问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并使之落实到教育行为上,觉得在活动过程中应设计开放性的提问,提问的答案应是不确定的、可发散的,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去理解文学作品内容,鼓励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象,从而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多向性、独特性和变通性。
一、角色设问,按“形”迁移,激发想象,体验情感。
抓住故事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提出问题,且提问要有创意,具有开放性,能激励幼儿产生联想、展开想象,进行创造,使他们能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来探索问题的多种可能性。以角色的身份设问,能够为幼儿营造故事的情境氛围,使孩子们一下子就投入到故事的情境之中,展开想象。如故事《会爆炸的苹果》中就可以在讲述前段故事的基础上以狐狸的口气设问:“我是小狐狸,小猪的苹果又大又红,我该想个什么办法才能吃到小猪的大苹果?”这样使孩子们以角色的身份投入到故事的情境和氛围之中,想象狐狸以“红气球”来骗小猪的故事情节。
二、中断设问,按“需”迁移,激发想象。
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进行中断设问,可以让孩子们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对故事作适当的想象和创编讲述。孩子们可以依据故事中角色的行为,调动生活经验,思考故事的内涵、人物的心理活动等,在创造性的想象空间中将思维引向深入。仍以故事《会爆炸的苹果》为例。当讲述到“狐狸以红气球充当新品种的大苹果来跟小猪换苹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中断讲述设问:“小猪会上当吗?这可怎么办呢,谁来帮帮小猪?”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小猪,从苹果的形、色、味等方面入手,采用比一比、闻一闻、摸一摸等方法揭穿狐狸的鬼把戏,创编讲述新的故事内容。
三、按位设问,按“情”迁移,展开联想。
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把自己假想成故事中的角色,能够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的行为和心理,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较为合理的假想情节,在满足幼儿好模仿的心理的基础上,发展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如故事《门铃响了》中,当每人只有一块甜饼的时候,门铃又响了,沙沙要不要去开门呢?面对这一两难的问题,教师提问:“如果你是沙沙,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从而引导孩子从沙沙的角度思考与想象,做出分析和判断。
四、联系设问,按“理”迁移,引发讨论。
根据故事中事物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设问,可以引发孩子们的积
极讨论,使孩子从事物的不同侧面去了解事物,开阔思路,形成多种答案,并在一定程度上增添活动的情趣,激活孩子们的情感与思维。如散文诗《小草的梦》中,让孩子们想想说说“小草的梦除了是绿绿的,还会是怎样的?小花的梦呢?还有谁也爱做梦?它的梦又是怎样的呢?”这一系列开放式的提问,会引导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做出各种不同的回答,从而使孩子们的扩散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另外,有些判断性问题、假设性问题也有利于孩子们进行判断、想象和推理,如“你喜欢……为什么?”、“如果……你会用什么办法?”,这些问题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另外,要使提问更好地促进师幼之间互动,教师必须了解幼儿发展所需和把握教材内涵重点。注意提问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使问题对幼儿形成一定的挑战性。在一个教学活动整体中,可以按照“由老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幼儿思考回答→教师倾听、判断并给予回应或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幼儿再思考回答……”的步骤来进行,使提问抓住重点,形成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让语言教育活动成为师幼双方积极互动的过程。
教无定法,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提问方式和内容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不断调整着,改进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关注孩子们的反应,敏锐地觉察并抓住关键问题给予引导,顺应并努力促进幼儿的发展。
11.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 篇十一
一、创设动态情境,扩展幼儿社会认知经验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导致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短,而社会领域活动又是对相关理论的讲述,比较枯燥,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集动画、图像、文字、视频为一体的特征创设动态情境,将活动目标贯穿其中,帮助幼儿理解和内化相关社会认知概念。如,大班社会活动《勇气》,其目标是“了解勇气的多种形式。能够结合生活经验,积极表达对勇气的理解。勇于接受挑战,体验付出勇气后的成功和快乐”。目标更关注的是勇于接受挑战,体验付出勇气后的成功和快乐的情感发展,而情感的培养一定不是单纯说教可以达到的,以情移情是引导幼儿情感发展的有效方法。为此,教师让幼儿看图文声像并茂的视频:跳水运动员面对高高的跳板时害怕的神态、小姑娘面对美丽的鲜花时矛盾的神情、小学生面对一大堆作业犯愁时的沮丧,这时候需要什么呢?因为获得了强烈的心理触动,体验到了真实隽永的情感,使幼儿自然融入了战胜害怕、赶走懒惰、抵制诱惑都需要勇气的情感情境中,勇于接受挑战的心情和情绪意识自然生成,真实的感知到了生活中处处需要勇气这一社会认知经验,这样情感体验是强烈而持久的。
二、丰富讲解情境,促进幼儿社会能力提升
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将比较枯燥的、抽象的交往技能和社会知识以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讲解方式传递给幼儿,必须借助多媒体优化教学活动,创设一种比单纯的语言讲解更加丰富、多元的讲解情境,让幼儿在多元感官的刺激下达到理解社会概念、提升社会能力、发展思考力的目的。
如,小班社会活动《大大的拥抱》,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拥抱是爱的表达,并且乐于与同伴交往,增强同伴间的亲密感情,教师播放课件:嘟嘟要起床了,妈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嘟嘟要上幼儿园去,爸爸给了他一个很有力量的拥抱,来到幼儿园,老师给了嘟嘟一个大大的拥抱,好朋友咪咪伤心地哭了,嘟嘟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汪汪获奖了,嘟嘟也给他一个大大的的拥抱……此时,教师设置了开放性的问题请幼儿来思考:谁给了嘟嘟一个大大的拥抱?嘟嘟又把大大的拥抱给了谁呢?小朋友想给谁一个大大的拥抱?在强烈的视觉刺激和教师语言讲解的情境中,孩子们回想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发自内心的表达:他们也仿佛进入了这个充满爱和快乐的世界,个个投入、积极地与同伴、老师相互拥抱,真正感受到了拥抱时的温暖和幸福!可见,多媒体教学在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使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更为直观、浅显、具有动感,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提升。
三、优化互动情境,促进幼儿社会情感升华
学习不仅仅是一种个体通过内化获得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过程。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更加有利于幼儿与环境、同伴、他人互动的空间,不仅有利于幼儿对相关社会知识的了解,更有助于幼儿良好社会情感的养成,而对幼儿进行社会情感的培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社会领域重要的教育目的。为此,我们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创设了更加多元的互动情境,使幼儿在更加多元、真实的互动中社会情感得到升华。如,小班《快乐的小气球》中,教师以生动形象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悠扬悦耳的音乐的多媒体课件,把小气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乐于帮助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小气球关心他人的情感让幼儿不再觉得陌生,变成了可以“触摸”到的感受,唤起了幼儿效仿的欲望……主动帮老师搬书柜、整理图书,一个幼儿因摔倒书包里的东西洒了一地,有的上前去扶他,有的帮着捡东西,虽然故事中的小气球遇到的事情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能遇到,但是幼儿还是能做一些生活中帮助别人的小事情,学习小气球助人为乐的精神,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促进了幼儿社会情感的升华。
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它大大拓宽了社会教育领域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使社会教育活动的教与学融为了一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巧妙的动态情境吸引了幼儿注意的指向,为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提供了前提条件;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情境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为促进幼儿社会的发展架起了桥梁;多元化的互动情境调动了幼儿真实的情绪情感,为幼儿社会情感的提升提供了推动力。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无疑将成为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也一定会让其更加精彩。
12.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 篇十二
近日, 第八届NI高校教师交流会 (Professor Day 2012) 在哈尔滨举办, 来自全国22个省/直辖市、110所高校的244余名教师受邀参加。NI的高校教师交流会一直致力于用NI先进的科技与全新的理念, 为高校教师提供分享工程教育的创新理念与前沿技术的交流平台。
今年的高校教师交流会以“图形化系统设计助力创新型工程教学与高效率院校科研”为主题, 包括创新性教学、高效率科研及未来工程师专题在内举办超过10场专题讲座, 4大展示区域、20余个产品应用展示的为期3天的4类专业技术培训。在今年的会议上, NI中国继续倡导其引领中国教育发展潮流的“Do Engineering”的创新教育理念, 并且特别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彭喜元做了题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的主题演讲。
在现场的展示部分, 不仅有各类基于NI各种技术的教学实验案例与竞赛作品, 更多的是展示NI在高校五大类重点基础课程 (电子电路、通信原理、信号处理、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测试测量) 的辅助教学方面所做出的成果, “这些应用案例不仅能提升学生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并且让学生在动手中加深对理论的了解, 并且切身做到活学活用, 将工程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NI中国市场经理徐赟这样评价这些应用案例的价值, 作为多年一直负责院校市场开拓的负责人, 徐赟更自豪的是NI有了自己的高校计划团队, 每个区域都有相关的院校市场工程师专门负责该区域高校的技术支持, 这在其他相关的企业中是不可想象的, 这也说明NI对中国高校市场的重视与支持力度。
13.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 篇十三
1、能在掌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诗歌的寓意。
2、能大胆地朗读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户外散步时观察牵牛花,狗尾巴草,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主题:“你知道的牵牛花,狗尾巴草是什么样子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2、结合教学挂图,教师朗读诗歌,提问:
(1)、为什么“我”喜欢牵牛花,牵牛花是怎样的?
(2)、为什么“我”爱狗尾巴草,尾巴草是怎样的?
3、幼儿学习朗诵诗歌,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4.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 篇十四
一、清楚知道科学领域的总目标: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清楚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科学领域的目标 自己看书《纲要》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 发展性 趣味性 开放性 活动性 整合性
发展性包含:①活动应适应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应以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程度为基础;②活动应促进学前儿童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趣味性是指在指导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并能激发儿童学科学的兴趣。
开放性是指,科学教育活动应为幼儿创设操作的环境、给予探索的线索、鼓励幼儿产生多种多样的想法、得出不同的结论。活动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以活动为基本形式 整合性表现为: • 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整合 • 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 • 科学教育活动形式的整合
四、活动设计的步骤
1.教材分析:幼儿情况分析(亦可是设计思路或设计意图),体现的教育理念:“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可达到的目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2.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设计:
(一)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二)确定合适的目标 确定适合的目标:
活动目标应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终期目标相一致
活动目标的内容应包括括认知、、能力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可突出重点。
认知目标:(掌握、学会、了解、感知、学习、知道)能力与技能目标:(尝试、运用、发展)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乐于、主动、大胆、敢于)活动目标的表述应明确具体 小班科学目标:
1、情感方面
(1)激发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2)萌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 (3)使其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
2、方法技能方面
(1)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的外部特征; (2)帮助学前儿童学会使用简单工具;
(3)帮助学前儿童学会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体大小和数量的差别;
(4)引导学前儿童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
3、知识方面
(1)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周围常见的个别自然物(小猫、小狗、小草、石头等)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学前儿童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2)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学前儿童生活的关系; (3)引导学前儿童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有多、少和一样多的概念;
(5)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的空间方位;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形成早、晚的时间概念。中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1、情感方面
(1)发展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学前儿童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2)培养学前儿童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2、方法技能方面
(1)学会比较观察不同物体或同类物体的特征; (2)学会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
(3)学会比较和概括,即对直接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比较和概括,认识到事物的不同和相同;
(4)引导学前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并学会运用其他手段
(如图表、绘画、作品展览等)展示自己的科学活动结果。
3、知识方面
(1)帮助学前儿童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学前儿童了解一年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学前儿童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5)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形成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1、情感方面
(1)激发和培养学前儿童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 (2)激发学前儿童对自然环境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的广泛兴趣,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3)使学前儿童喜欢并能主动参与、集中于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和制作活动;
(4)培养学前儿童主动关心、爱护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2、方法技能方面
(1)学会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运动和变化,即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
(2)学会实验操作验证推论和预测,并能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调整和修正;
(3)学会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能够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4)学会推论和预测,即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推想它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释,得出结论,并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现象;
(5)引导学前儿童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做法、想法和发现,以及能够表达发现的愉快。
3、知识方面
(1)帮助学前儿童初步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向学前儿童介绍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3)帮助学前儿童获取有关季节、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
(4)引导学前儿童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
(5)能对10以内的数进行数的组成和分解;能做简单的计算;
(6)逐渐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能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形成星期几和一年四季的初步概念。
重难点:幼儿难以掌握和本节课要必须达到的目标为重点。幼儿难以掌握的内容为难点
3.活动准备(从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两方面着手)4.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的目的要引起幼儿的兴趣、学习积极
性,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入活动。
利用多种物质材料 利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 利用情境表演 利用环境布置 利用直接指令或提问 通过幼儿直接操作材料 活动结尾设计:
(1)和幼儿一起总结评价这次活动。
(2)提出要求或建议,让幼儿在活动结束以后继续探索,使活动继续延伸。
(3)制作活动,以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制作成品结束。(4)以艺术的方式结束。
(5)迁移。可由教师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情境,让幼儿用已有的经验去解决,检验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活动延伸:设计出本次活动在课堂教学之外扩展和延伸的具体方式和要求,如:其他领域中的渗透、活动区活动、户外游戏活动、家园配合等
6.反思:设计好评价的标准和范围,增加语言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便具体的教育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评价(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改进,在研在上)案例
常绿树和落叶树(中班)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比较、观察、概括的能力;
2、知道树落叶和枯黄的原因。 活动准备
1、让幼儿搜集各种树叶;
2、有关常绿和落叶树的课件;
3、常绿树、落叶树的树干各一棵。 活动重点:知道树常绿和落叶的原因。 活动难点:提高幼儿观察、概括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激发幼儿兴趣
师: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看片中有什么?(幼儿看录像)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许多大树,许多黄黄的叶子,有的落到地上,还在空中飞舞)
二、探索感知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树叶,请你们打开看一看吧。(引导幼儿给树叶分类)
师:请小朋友摸一摸两种颜色的叶子,说说自己的感觉。幼儿通过触摸得出:黄叶子薄薄的、软软的、表面粗造。绿叶子厚厚的、很坚硬、表面光滑。
三、总结点题
请幼儿观看短片,再现树叶飘落的景象,并告诉幼儿:像这些秋天到来树叶飘落的大树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落叶树。像松树、柏树这些树叶常年绿绿的大树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常绿树。
四、师幼互动、做《树叶找家》游戏
1、教师出示一棵落叶树的树干,模仿落叶树妈妈的口吻说……
2、老师出示一棵常绿树的树干,模仿常绿树妈妈的口吻说……
活动延伸
15.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 篇十五
策略一: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 变摆设式环境为幼儿的“第三任教师”
正如蒙台梭利所主张的那样:幼儿通过有趣的“工作”来塑造自己的精神。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 教师可以根据绘画活动的主题, 利用教室的三维 (地面、墙面和空间) 空间, 精心创设与主题息息相关且不造作的环境, 关注环境创设中布局的美感和色彩的搭配, 在第一时间给予幼儿视觉上的冲击, 引发其创作的共鸣。在《海底世界》中, 我们将教室布置成“深海”, 蓝色为背景主色调, 不同种类的海底生物有的悬挂于天花板, 有的在墙壁上的水草间穿梭, 有鱼儿在和螃蟹、海星交朋友, 也有色彩斑斓的鱼儿在孤芳自赏……形象丰富, 加之音乐声效的渲染, 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 “快看, 上面有一只可怕大鲨鱼”、“海星怎么躲在水草后面啊”、……活动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海底世界”主题墙上, 教室宛如一个汪洋大海。诸如此类的环境创设并不是随意摆放, 尽可能做到让幼儿获得美的享受与体验。
策略二:情境线索贯穿活动过程, 变教师传授为幼儿主动获得
在活动设计时, 教师可根据教学设计合理的游戏情节, 使幼儿直置身于游戏之中, 引起情绪共鸣, 激发其对各种物体形象、结构等特征进行富有个性的表征。在《小猪的新房》中, 教师结合《三只小猪》的故事情境, 和幼儿一起“小猪盖新房”, 教师分别扮演“猪妈妈”和“大灰狼”, 幼儿扮演“小猪”, 活动经过“猪妈妈吩咐小猪盖新房———大灰狼出现抓捕没有房子的小猪———因大灰狼的不断破坏而改进新房———安全躲避大灰狼, 庆祝胜利”四个活动过程, 幼儿被引入到跌宕起伏、循序渐进、具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 画面上很快就出现了“小泡泡房”、体积很小的“微房”、东倒西歪的“危房”、“别墅”、“汽车房”……在这样的活动中, 教师努力营造一种新奇又有趣的活动氛围,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理解并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更主要的是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得到发展, 充分体会游戏化美术活动所特有的魅力。
策略三:技能教学内隐于游戏规则, 变教师的要求为幼儿的内心需求
自主表现和技能教学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放弃教学技能, 幼儿不会画;太重视技能教学, 又会给幼儿的自主表达带来限制。将枯燥的教学技能隐性地渗透于游戏规则中, 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技能, 获得新的绘画经验。在《小猪的新房》中, 教师转变“教”的角色, 以大灰狼的身份参与游戏, 有目的、有层次地提出游戏规则:“我要抓没有新房的小猪” (要求:人人参与) 、“小房子会被我很快吹倒的” (要求:注意画面空间安排) (要求:色彩丰富、涂色均匀) 、“歪歪扭扭的房子我一碰就散了” (要求:线条流畅) 等, 原先的“小圆圈泡泡房”被换成“大圆圈热气球房”;只能容纳一只脚的“微房”变成了可以开聚会的大新房;造型简单的“简易房”被改装成外观优美、层层叠叠的“别墅”、跑得快的“汽车房”、功能丰富的“百变房”……孩子们创作出的房子涂色均匀、线条流畅, 教学目标如此自然地转换于游戏规则中, 不再“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机械的言语干预”而烦恼, 正是由于他们心中充满了对“被大灰狼抓住的害怕”, 如果离开了这一动机, 关于涂色、线条的技能学习就会变得枯燥而失去意义。
策略四:游戏化语言巧妙导引, 变教师的直接干预为幼儿的自主表现
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他们对干涩的语言符号缺少耐心, 不易理解, 富有童趣的语言易让孩子产生轻松、愉悦的游戏心理, 使他们能大胆地表征意愿。在《海底世界》中, 有的幼儿情绪容易被影响, 创作断断续续, 画面单调;有的幼儿作品粗糙、散乱;有的孩子无从下手, 有畏难情绪。于是教师利用教具小丑鱼采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对幼儿的进行提示、指导和鼓励:“如果海里有海藻有珊瑚, 我会更喜欢”、“这条小鱼真好看, 可惜没有朋友陪它, 你帮它找几个朋友, 好吗?”、“我多想有件彩虹衣啊”……由于教师采用拟人的方式以小丑鱼的口吻进行指导, 使孩子们在无拘束的情况下绘画, 使教师用最少的语言发挥最大的指导作用,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策略五:利用创作成果开展游戏, 变活动余兴为预设活动, 满足幼儿的成就感体验
美术活动结束部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它能激励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且枯燥, 评价主体缺失, 真正带给幼儿的成就感体验上收效甚微。我们尝试了利用创作成果来开展游戏, 如“大班绘画活动:手型彩绘”, 幼儿根据手的造型利用水粉颜料想象彩绘各种动物形象, 然后根据各种动物形象进行组合创编, 同伴合作现编现演小故事。有时根据情节发展还要添加角色, 幼儿就再一次进入彩绘创作状态。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绘画———成果———创编故事———即兴表演———再创作”的循环反复阶段, 每个阶段中的不同体验都给幼儿极强的成功感。这样的结束方式比起将作品进行展示, 集中交流的枯燥评价方式, 更能吸引幼儿。创作成果也不再是最后的摆设, 而是幼儿进入另一个游戏的载体, 既满足了幼儿的成就感体验, 又达成了教师预定的教育目标, 达到了双赢。绘画活动的结束部分可以以多元的形式呈现:或与同伴互赠“自制项链”礼物, 或与树妈妈一起载歌载舞, 或开个交通工具展览会等等, 让幼儿的活动余兴变为预设的游戏环节, 延伸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成就感体验。
16.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 篇十六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愉快心情。
2、大胆想象,并能用较清晰的语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萝卜兔的故事》
2、认识了解萝卜的基本特征。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分段欣赏,逐一展示多媒体课件,启发幼儿讲述。
重点提问:
A、猜猜看,萝卜兔会怎么去旅行?
B、萝卜兔怎么过沟?
C、萝卜车掉到沟里去了怎么办呢?
以三个主要问题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请幼儿自由表达,这些问题都是开放式的提问,一问多答的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课堂中,老师充分运用鼓励表扬等方法,如:你真棒、你很聪明等,来激发幼儿讲的欲望,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能行,自己一定能讲的很好,从而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幼儿完整听故事。
这个环节中,教师将完整的听故事变成小白兔的自述。变成幼儿与多媒体课件之间的互动,幼儿在感受旅行经历的同时,完整欣赏了故事,大大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三、幼儿互讲故事。
请幼儿把萝卜兔的故事相互地讲给好朋友听。充分体现了幼儿语言学习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四、个别幼儿讲故事。
鼓励幼儿大胆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描述简单的故事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五、幼儿集体跟讲故事。
17.语言教育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之一 篇十七
作品交互性好、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易于在幼儿语言教学领域推广使用,为幼儿园教师制作语言课件提供了示范。
该作品涵盖了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所有授课类型,包括:讲故事、识字认词、古诗教学、猜谜语、音乐中的语言教学和游戏中的语言教学六大部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充分运用了色彩丰富的图片、音视频、动画等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制作技术上,包括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CoolEdit声音采集与编辑技术、Flash动画制作技术,以及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制作技术等。
作品交互性好、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易于在幼儿语言教学领域推广使用,为幼儿园教师制作语言课件提供了示范。
18.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 篇十八
一、课程设置规范化
21世纪初期, 在促进幼儿教育公平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背景下, 世界发达国家改变过去零乱的幼儿教育课程设置, 开始制定统一的国家课程或出台幼儿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设置出现规范化的趋势。规范化的前提是尊重所有儿童的权利和价值, 为所有儿童建立发展目标。课程规范化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美国虽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 但从2001年布什政府颁布《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教育蓝图后, 对幼儿的学习标准进行了立法。到目前为止, 美国的50个州中已有46个州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习标准。[1]加拿大由各州或行政区制定课程标准。新西兰1996年就颁布了面向0~5岁儿童的国家课程, 目前正在积极实施。
200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面向0~3岁婴幼儿和3~5岁幼儿的国家课程, 对相应机构提供信息和指导, 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此外葡萄牙、挪威、瑞典等欧洲国家也出台了国家统一的幼儿教育课程。
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也有统一的幼儿教育国家课程或幼儿教育课程纲要。比如, 日本2000年颁布了《幼儿园保育大纲》, 对全国的幼儿教育进行指导, 韩国有统一的幼儿教育课程。
二、课程目标全人化
世界发达国家主张培养“完整的儿童”, 强调采用主题、单元或领域等各种形式整合学科, 从而使知识之间, 认知、情感、体验之间, 学科和儿童生活形成有机的联系,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课程目标方面, 虽然世界各发达国家幼儿教育课程的目标各不相同, 但大多强调课程要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设立了众多的发展领域。
美国幼儿教育的课程目标, 既注重学术目标也注重社会性目标, 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身体发展确定为幼儿教育的目标基础。以美国的河滨街课程模式为例, 该课程认为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和审美的各个方面, 各方面的发展是相互关联、不可分离的。因此, 银行街方案运用“整个儿童”表达儿童发展的整体性。
英国的幼儿教育也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 并将教育内容划分为交往、语言和读写、数学发展、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创造性发展、身体的发展、了解和理解世界等领域。
新西兰新的国家课程的培养目标也强调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强调课程要使幼儿成长为有能力和自信的学习者;成长为思想、身体、精神都健康的公民;成长为建立了牢固归属感和获得了为社会做出贡献所需要的知识的人。
日本文部省1999年对《幼儿园保育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 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新大纲强调幼儿的个性化和保持幼儿本色, 要让幼儿表现愉悦的情绪情感及其自发性与主动性, 并要求教师在指导中要以幼儿为本, 以情感、态度的培养为重, 反对抹杀个性的、成人化的教学。
三、课程内容多元化
在教育民主化的浪潮之下, 世界发达国家纷纷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幼儿教育的目标, 相应的幼儿教育课程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幼儿教育课程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多模式、多领域, 而且还包括多元文化的渗透, 尤其是一些移民国家和多民族国家。
美国幼儿教育的课程模式有多种, 主要包括:海伊斯科普认知取向课程模式、河滨街模式、直接教导模式、发展适宜性课程、显性课程等。“先行计划”、海伊斯科普课程模式等都很关注多元文化背景的儿童。
英国强调多元文化教育。在威尔士等地普遍实施双语教育, 并鼓励开办以威尔士语教育为主的保教机构;同时, 关注机构中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 如天才儿童, 学习障碍儿童, 单亲家庭儿童, 移民家庭儿童, 少数民族儿童等, 为他们及其家庭提供多元文化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专业支持和帮助。[2]
挪威的“幼儿园架构计划”强调幼儿园活动中必须体现当地的文化价值观和国家的文化传统。特别提到了沙米人社区应以沙米语言和文化作为基础。丹麦的幼儿教育机构中, 政府给移民儿童安排相同国籍讲同种语言的教育和教育辅助人员, 同时还专门为移民儿童培训教师, 使教师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会讲不同国家的语言。[3]
加拿大政府已开始关注土著儿童的教育, 实现教育公平, 思考构建融合课程的问题。新西兰的幼儿教育课程重视多元文化教育, 关注原住民的融合问题。如新西兰政府2002年出台了幼儿教育的10年战略计划, 着重体现了多元文化和反偏见教育的理念, 为毛利人和太平洋岛国人提供了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四、课程实施游戏化
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儿童通过与他们周围的人、事物、环境的互动进行学习, 儿童的学习是建立在游戏和意义建构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课程实施途径方面, 许多发达国家都强调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学习。
美国的幼儿教育机构也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如美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海伊斯科普课程模式以主动学习为核心, 围绕发展所必须的一系列关键经验, 创设学习环境, 引发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 从而促进其发展。
英国幼儿园所有的学习都以有目的的、自由的和有组织的游戏为基础, 教师的重要任务是选择材料和提供设施。儿童在游戏中积累了学习的经验。教师通过干预、评论和提问的方式, 鼓励儿童通过活动来学习。意大利著名的瑞吉欧课程采用结构化的游戏活动。瑞吉欧的游戏材料丰富, 游戏品种繁多, 既有社会戏剧游戏和建构游戏, 还有精细运动和大动作活动。
德国的幼儿园一般并没有正规的课程, 不进行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的教学, 也不教授外国语。而是以游戏等自由活动为主。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包括由教师讲故事、教唱歌、做手工、会话和带领儿童接触大自然等。
日本幼儿园正规的教师组织的知识性教学极少, 重视开展游戏, 特别注重让儿童在户外进行活动性游戏和密切接触大自然的游戏。[4]韩国的幼儿园既安排有活动区 (包括积木活动区、角色活动区、语言活动区、操作活动区、科学活动区、木活动区、艺术活动区、电脑活动区) , 也安排有多种多样的室外游戏。
五、课程资源社区化
儿童的发展是儿童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促进儿童的最终发展, 就必须把各种教育因素统一起来, 综合利用教育资源, 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幼儿教育机构与社区的沟通和结合, 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重视。幼儿教育社区化正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不仅以社区为基础开发幼儿教育课程方案, 而且充分地利用社区资源。
美国和加拿大教师经常带领儿童到博物馆、动物园、电脑房、展览馆去参观学习。英国的幼儿教育注重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亲密合作,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教育, 鼓励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日本鼓励建立幼教机构与社区的双向联系网络,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儿童馆、公民馆等公共设施, 积极参加社区的节日活动, 并从社区中招募幼儿教育志愿者。[5]韩国幼儿教师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社区资源, 定期带领儿童外出参观、游览。如组织幼儿参观首尔国立民俗博物馆, 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到美术馆看画展, 学绘画, 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卢美贵.美国幼儿学习标准简介[J].早期教育, 2007, (1) .
[2]胡福贞.当代英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特征[J].幼儿教育, 2007, (7-8) .
[3]陈时见, 严仲连.当代国外幼儿园课程的发展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 2002, (1) .
[4]张燕.日本幼儿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教育科学, 2003, (4) .
【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推荐阅读:
幼儿五大领域发展评价10-05
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教学总结07-15
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活动教案:消防演练12-10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实施方案08-18
幼儿园社会领域总目标10-16
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教育目标08-08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冬季取暖10-05
幼儿指南社会领域目标10-02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计划07-12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研究 改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