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共13篇)(共13篇)
1.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 篇一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铁路
快速发展要求,要增强五种意识
铁路实施重大改革和快速发展,是铁道部、铁道部党组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提供强大可靠的运力支持的具体体现。
面对铁路快速发展对安全生产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每个管理者必须要从理性上进行思考,如何积极探索安全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如何提升全员的作业标准,确保安全生产,是我们要着力研究和亟待解决的课题。经过广泛的调研和认真的思考。我认为,在不断深化安全管理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的同时,更重要的环节就是强素质、练内功。各级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对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的培训,特别是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学习和培训。通过学习,使大家深刻认识到铁路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通过培训,不断提升技术业务水平,增强适应快速发展的五种意识。
一是要树立紧迫感,增强责任意识。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时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
实现我国铁路快速发展,是解决铁路运力不足,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的必然选择,是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运输业的运输时间、运输质量和服务标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们各级干部必须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身体力行的为实现铁路快速发展做出贡献。发扬敬业爱岗、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的精神。带动和凝聚广大职工,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做好旅客和货物的运输,为旅客和货主提供安全快捷优质的服务,重塑起铁路在快速发展中的新形象。
二是要树立整体观念,增强全局意识。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铁路发展事关全局。这一基本性质决定了必须把铁路摆在先行的位置上,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可靠的运力支持。
所以说,铁路快速发展是指全路各行业而言的,是一个整体性全局性的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工程。不是说哪一个单位、哪一个部门的快速发展,更不是说哪一个人的快速发展。它是整个铁路发展的战略构想,是一个总体设计。作为我们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加速学习不断培训,在铁路快速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在实际工作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抓住工作的突破口。
三是要树立新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十七大报告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当今世界正处在一
个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急剧变革时代,你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时不我待。与时俱进,核心在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进步的标志,更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象征。
作为快速发展中的铁路员工,要树立新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克服照抄照搬、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和固步自封的落后思想,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促发展。用改革的思路、开放的思想和发展的思维,向一切老的观念、老的方法、老的规律挑战,打破常规,与时俱进。努力开拓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的创新格局。
四是要迎接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实施铁路快速发展,既给传统的中国铁路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也给铁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要把握住难得的机遇,积极行动起来,在铁路快速发展的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智,展现自己的作为。
五是要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工作意识。良好的形象,是一个人各方面素质的外在反映。古人云:‚诚于中而形于外‛,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作为我们党支部书记来讲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除了外在的仪容姿态之外,主要是从政治角度,强调先进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在注重学习,加强修养的同时,要紧紧围绕本单位的中心任务,主动超前的努力工作,不断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按路局和本单位党委的要求,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要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法律法规、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本职业务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
2.坚持讲政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大局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3.严格学习制度。坚持学习出勤制度,力求学习质量高,效果好。集中学习、自学每月不少于一次,每次学习要达到四小时以上,并做好学习笔记。学习笔记要做到‚有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心得体会‛。
4.理论联系实际。对车站、班组的政治学习要抓紧抓实,落实‚每周一课‛制度,抓好职工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5.坚持民主集中制。班子成员要严格执行车站《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制度》,认真落实‚站务公开‛制度。每月召开全站职工大会,向职工公布收入、支出、奖金分配、工资结余等情况,自觉接受职工的监督。
6.严格组织生活制度。班子成员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正措施。
7.班子坚强有力。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密切配合,自觉维护班子团结,齐心协力开展工作。班子成员之间坚持谈心和沟通制度,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进相互理解和支持。
8.坚持求真务实。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树立起管理者的良好形象。
9.保持廉洁自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管好自己,管好职工。坚持经常性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10.全面完成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安全生产、经营指标、路风、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均实现规定的责任目标。
11.关心职工生活。不断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真心实意为职工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
12.政治工作作用突出。全面落实《铁路企业党支部建设纲要》、《党支部工作基本制度》。带领车站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深入开展争创‚四强‛党支部、争做‚四优‛共产党员活动;党员‚创岗建区‛效果明显;党员在安全生产、生产经营、构筑党支部‚安全屏障‛工程中作用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形式多样;干群凝心聚力,职工队伍稳定。
13.自觉遵章守纪,起好表率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关键作业上岗卡控、非正常行车上岗把关,确保行车和人身不发生任何问题;普通党员要带头做到:落实规章,严守‚两纪‛,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说标准话、交标准班。
14.强化学习,提高业务和服务水平。党支部要强化对党员业务知识的学习,做到每班一背,每班一练,每班一评与党员‚创岗建区‛写实和考核评比结合起来。
随着铁路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深入,面对安全生产与管理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将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运输经营‛等工作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进一步搞好党支部建设,紧紧抓住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职能作用。
2.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 篇二
一、高职英语教学问题分析
1.片面注重专业实践课的教学, 忽视英语教学
在目前的高职教学中对待公共英语, 学校、教师甚至学生往往都忽视了其重要性, 采取应付的态度, 英语教学更多的是课程设置的需要, 是考试的需要, 是考证、考学的需要, 对于英语在实践中的运用缺乏意识。
2.课程设置陈旧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英语课程设置上都缺乏创新, 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体系老套, 只是一种以知识传授和课文讲解为中心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英语口语课、听力课、写作课、专业英语课开设得很少, 不能体现高职英语的特色。
3.英语教师素质差异明显
高职学校由于其特定的学校性质决定其师资力量的特殊性, 学校中的部分教师往往是聘请其他学校的教师甚至是一部分在校研究生, 高职英语教师由于其存在一定的缺口, 往往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
4.学生英语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成绩好的学生英语整体水平高, 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成绩不好的学生, 还达不到优秀初中生的英语水平, 这样的学生可以想象其英语学习的兴趣必然不足。在这样强弱能力对比明显的情况下, 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来进行英语教学, 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1.改革总方针
(1) 以学生为中心, 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教师应从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入手, 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实施情感教学。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 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2) 加强对英语教师的检验和培训
在教学过程中, 不定期组织专业英语老师听课, 认真分析其听课后的反馈, 站在公正的角度对任课教师进行建议的提出和肯定。定期组织任课英语教师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与专业知识, 重点包括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培养和运用, 为教师提供适当的教学指导材料。
(3) 构建高职英语听说培养模式
在新形势下, 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已经从传统的以阅读为主发展到以听说为主。目前强调的是口头优越于文章, 强调的是“原描”教学法, 即不强调语言本身, 重要在于开口说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把发言的主动权留给学生, 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 变消极为积极,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大量的操练, 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有成效, 养成了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组织形式多样化
(1)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是根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 按照学生的成绩、要求将学生整体分成不同的层次, 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在教学中,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面向中等生, 照顾后进生, 提高优等生。
公共英语教学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求以及真实能力, 再结合学校教师等诸多因素, 将所有进行公共英语学习的学生按照整体水平的高低分成不同层次 (班级) , 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等, 突出学生的差异来进行教学。
(2) 采用灵活的考试评比原则
增大平时成绩的分数, 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把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
(3) 刺激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
近几年来, 语音室、多媒体教室, 这为教师的教法创新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舞台。我发现, 在英语课堂上偶尔使用幻灯片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情趣状态, 缩短师生的距离,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针对高职高专的学生主动性差, 但活跃的特点, 在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排练英文短剧、购买英文书籍等。在观看电影之前, 向学生讲解与电影有关的英文词汇及文化背景, 从社会的各个角度让学生了解外国社会的人文风情、民族特色。学生在观看后, 普遍觉得不仅可以学习到一些比较地道的英语, 并且还锻炼了听力, 对外国的文化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可谓寓教于乐, 一举两得。
3.教学方法多样化
(1) 营造轻松氛围, 倡导快乐式教学
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进入思考状态中, 把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 然后加以解释说明, 5分钟后, 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 (每次轮换作代表) , 将讨论的最终观点展示给全班同学, 各小组展示完毕后, 教师加以全面评判总结。英语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大方, 在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沟通、交流, 这是做到快乐式教学的第一步;要想尽办法把课堂变得既严肃, 又欢快, 这是第二步。
(2) 选择性精讲在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课文教学见什么讲什么, 所以老师永远说课时不够用, 这样既浪费了时间, 又导致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试想一个老师如果什么东西都教得很细, 什么内容都教得很详, 那么学生就没有思维, 成为了一个被动学习的机器, 永远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因此我在处理比较简单的课文时, 就不再通讲全文, 而是采取让同学提问的方式。比如, 我给学生一定时间浏览全文并找出问题, 让其他同学讨论并解答, 学生们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和乐趣, 如果全班同学都不知所答, 我在这个时候给学生讲解疑难, 学生们很容易接受而且印象深刻。
(3) 创设情景编对话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 在课堂上尽量设计一些贴近生活题材的话题让学生操练。在这个阶段中, 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 适时引导学生广泛地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题材相互间进行会话, 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逐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些话题贴近学生生活, 富于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结束语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将以上若干教学环节进行恰当地整合, 从大纲、教师、学生及教学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地改革, 才能达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整体优化的目的, 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摘要: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 分析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并从总体方针、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三个方面, 提出了改进高职英语教学的手段, 以期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形势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浅议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3.
[2]张爱华.个性教育的发现激励原则.中国教育学刊, 2001.
3.党员教育培训要适应新形势 篇三
强化思想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员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结合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谈心交心等,加强对广大党员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通过持久、深入的灌输,使他们进一步意识到,参与党组织开展的党员教育培训活动,以及经常性地加强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工作能力,不仅是一名党员的基本权利,更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应付学”向“认真学”的转变。要结合推行党员承诺制,深化党员先进性管理等工作,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情况的跟踪管理,把党员参与党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活动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落实党员奖惩的重要内容。
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要在继续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头脑的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党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知识培训,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着眼于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着重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做到懂全局、融全局、促全局。对流动党员,注重宣传贯彻中央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技能和维权知识等方面培训,增强党组织对他们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教育培训的形式上,一要注重“请进来,走出去”。如,可以采取定期邀请领导或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到先进基层党组织参观学习。二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党建网站、手机短信等现代技术平台加强教育培训,变传统培训为现代培训,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三要互动交流学习。在集中学习的形式上可采取互动交流、随机定人即席发言、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讨论。四要探索提升个人自学质量的有效方式。要在如何提升党员个人自学质量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制订出学时学分的量化办法。党组织提出学习目标要求,提供相应学习资料,由党员个人进行自学,并经过一定形式“考学”后,进行学时登记,累计达到规定学时的确认为达到教育培训要求。在教育培训时间上,各级党组织要统筹兼顾,在不影响党员正常工作、生活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党员集中培训时间。在阵地建设上,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员活动室等教育培训阵地建设,切实做到有固定场所、有教学设备、有活动内容和必要的活动经费。
完善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上新水平。搞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从机制上入手。一是要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的战略规划,积极制订自身工作规划的基础上,各级党组织每年还要结合自身规划制定《年度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对全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总体部署,重点是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订好本单位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建立完善促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切实抓落实。二是要建立协调互动机制,建立以组织部门牵头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形成推广应用的畅通渠道。三是由于各单位经济状况的差异,完成党员教育培训任务与落实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的矛盾比较突出。要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的经费保障机制。四是建立完善党员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档案,并把党员培训纳入单位的党建目标考核。对工作成绩显著的党组织给予表彰,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党组织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把遵守培训纪律、思想认识与能力考核评估结果等情况,作为组织部门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以激发党员干部自己要学的积极性,不断促进党员队伍的发展进步。
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能否搞好,关键在于组织领导上的强弱。一是要明确责任,促进工作落实。各级党组织要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制订工作规划,研究工作措施,定期分析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是抓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能,真正做到书记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要整合资源,营造工作环境。各级党组织要从党员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综合改革,实现资源合理调度,统一使用。三是要深入调研,拓展工作思路。搞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搞好调查研究,深入到工作一线,全面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分析、解决基层在实践中提出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特别是要多到情况复杂、困难较多的地方,督查指导工作,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的意见,帮助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责任编辑:陈海峰)
4.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 篇四
推行农业综合执法 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调查报告
推行农业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确立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是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执法体制的一项创新,是一件新事物。我区于4月在省厅、市局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经区编委批准正式成立了“xx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经过五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们的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几点认识简述如下: 一、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做法 我局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思路是:以综合执法为主,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走综合执法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路子。设置法制工作机构,组建专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明确职能,理顺行政执法、执法监督、依法行政的关系。1、建立执法机构 明确界定事权194月5日,综合执法大队经区政府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现有的行政管理职能为限,相对集中行使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执法主体的行政处罚权。具体负责包括种子、农药、肥料、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蔬菜基地建设保护、植物检疫等方面违法案件的查处。对于种子质量检测、植物检疫、土肥检测等专业性强的管理仍有事业单位负责。目前,我区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机构设置合理、运行有效、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明确了事权,理顺了关系。2、制定规章制度 规范行政行为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制度是保障。我局自成立综合执法大队之时就建立了十七项规章制度,其中核心制度是四个方面:一是执法责任;二是执法程序;三是考核监督;四是错案追究。五年来,我局一直按规范依法行政,直接查处的`案件148起,案件查处率100%,准确率100%,没有一起案件的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3、突出工作重点 履行执法职能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重占是维护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针对我区的实际情况和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农药、种子、化肥为重点;以生产企业和批发商为主要对象;以产品质量和标识标注为主要内容;采用日常管理,集中检查和根据举报重点调查以及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突击检查等方式及时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力争从源头上堵住违规农资进入市场,将假冒伪劣农资消灭在农民购买之前,减轻农民损失。五年来,我们共查处各类违反农业行政管理秩序的案件148起,其中立案查处的82起,涉案货值198万余元,目前已全部处理结束,结案率达到100%。 二、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成效 通过五年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一定的成效。1、推行综合执法 突出执法主体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将原分散在各科、室和技术推广、经营服务机构中的行政处罚权剥离出来,有效地克服政、事、企不分的状况,使执法机构专司执法,规范了执法行为,解决了过去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公平现象,体现了农业行政执法的公正性,也使农业系统的推广、经营机构能够专心致志抓好本职工作,促进科技与生产的结合。同时,将过去的多头执法、分散执法改变为现在的综合执法,也有利于明确和突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较好地解决过去农民对农业案件投诉难、处理难、维权难的问题。2、增强执法合力 提高执法效力推行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有效地克服过去执法机构分设过细带来的人、财、物分散和执法无力的状况,形成整体执法的优势,提高执法的威慑力和办案的效率。执法队伍实现了专职化,执法人员一心一意搞执法,认认真真学法律,不仅掌握实体法,而且熟悉程序法。同时,便于规范学习制度,更新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推行综合执法,还有利于对一些重大、疑难和复杂案件进行集体研究,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快速反应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3、树立执法权威 塑造部门形象过去农业执法职能分散,有些执法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农民有事难求,农业案件投诉难,处理难,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推行综合执法,便于加强内部管理,一个部门对外,有效地克服过去分散执法那种手段落后、着装混乱、力量分散、力度不大的状况。推行综合执法能使农业部门在社会上的影响扩大,威信增强,地位提高,得到了领导的支持,社会的认可,塑造了农业部门新的执法形象。 三、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体会 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首先要明确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原则,即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依法行政的原则为总的原则。“三个代表”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搞好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时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严格依据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这是衡量我们行政机关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标准。五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必须要掌握好以下几项原则:1、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要把推行行政综合执法,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我局原有执法队伍全部分散在种子、植保、土肥、蔬菜、农能、推广、科教等七个部门,执法力量分散,执法效率低下,执法成本高。实行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就是把人员减下来,把原七支执法队伍合并为一支执法队伍,由原来的24名执法人员精简到现在的8人,精简了67%。人虽然少了,由于实现了“一队多权,一人多能”,执法力量更集中、精干和强化,执法主体更加明确,执法效能比以前有了显著提高。2、权力和利益彻底脱钩原则推行行政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本身就是对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与机制进行改革与创新,目的就是为了摒弃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防止部门利益渗透到行政权力的行使过程中,决不能出现“自费行政”、靠权力“吃杂粮”、屁股指挥脑袋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权利本位”。推行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这就对执法质量、执法的公平、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执法中掺杂了经济利益而“歪着斧头砍”,势必影响到老百姓的利益,引起老百姓的反感,而这笔帐最终会记在党和政府的头上。因此,推行行政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必须坚持行政权力与部门利益彻底脱钩的原则。执法经费应当 全额拨款,保证执法机关“吃皇粮”办“公差”,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防止部门利益渗透到行政权力的行使过程中。3、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原则职权和责任始终伴随着行政活动的全过程,只要有行政活动的地方,就必然有职权和责任的存在,就必须既履行职权,又承担责任。而推行行政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所确定的执法部门与原执法部门相比,执法范围更广,权力更大,责任更重,要求更高,更要给他套上责任之枷,否则就会失衡、失控。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享有与其职位相应的权力与待遇,因而应当承担与这种权力和待遇相应的具体责任。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机关和执法人员的法律监督,在赋予权力的同时,附加相应的责任,做到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我局全面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3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农业法》第八十七条第三款中明确提出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健全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力和水平”,把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上升为法律规定。总之,全面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符合“依法治国”方略精神,符合法律规定,是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有效途径,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
5.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 篇五
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我局从2003年起,按照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制订了一系列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在6个科室和8个二级机构着手实施,取得一定成效,增强了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的责任心,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推动了怀化的城市建设。同时,为下一步的人事制度改革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人事制度改革的初步尝试
1、选准突破口,从全局各科室和二级机构正职领导实行公开竞争上岗入手,迈出改革的第一步。只有破除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人事制度,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房产事业的发展。一是要找准关键敢于突破。二是要确保人事制度改革的公平、公正。全局有14人报名参加上述12个职位的竞岗,经过述职演讲、民主投票、组织考核、拟任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了竞岗职位人选。
2、理顺机构设置,调整人员编制,对二级机构上岗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优化人员组合。2003年以来,我们对二级机构150个职位的上岗人员实行了全员聘用制。一是调整了二级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撤销物业管理中心,新成立房产管理局城东管理所,对部分编制适当进行调整。二是推行上岗资格证制度。要求业务岗位所需人员必须通过业务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书,以此作为双向选择、聘用上岗的必要条件。三是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择优选聘,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不拘一格选人才,对各二级机构副职领导实行公开竞聘,着力培养房产后备干部力量。2004年我局对二级机构10个副职领导职位实行了公开竞聘。全局18人报名参加竞聘,最终对9名拟任人选进行了公示和聘任。这次副职职位的竞聘与正职职位的竞聘相比,有两个不同的特点:其一,竞争上岗的对象范围明显放宽。只要是二级机构在编在职、转正定级二年以上的工作人员,均可参加竞争上岗。这样,有利于在较大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其二,在综合评分上,对竞聘人员的水平、业绩等都实行了量化计分。这样,有利于多方位多角度地去对竞聘人员实行综合评价。
二、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变化
变化之一,服务意识明显增强。通过改革,全局上下形成了热情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的良好氛围,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03年以来,我局连续七年保持了市级红旗单位的光荣称号。另外,多个二级机构被授予市级“文明窗口”和“全省建设系统文明服务示范单位”等。2005年,产权中心杨月明同志被评为省劳动模范。2006年,我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红旗单位。
变化之二,职工素质不断提高。由于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上岗人员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局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局战略。近7年来,每年都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业务知识考试。目前,职工自觉参加深造学习的风气浓厚。全局有40人取得大专以上文凭,其中有15人还获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变化之三,房产管理得到加强。随着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我局的房产管理事业蒸蒸日上。一是实现了房产办证现代化。建立了房产管理电脑局域网络,实行“一个窗口收件,一个窗口发证”。二是加强了房产管理信息的宣传。建立了怀化房产网,创办了《怀化房产信息》。三是促进了房产管理健康稳步发展。完成各项规费收入逐年增长,从2003年的876万元增长到2009年2300万元;为市政府代征契税从2003年的550万元提高到2009年的2500万元,呈现出连年递增的良好态势。
三、加快人事制度改革还任重道远
一是人员身份的界线应打破。在改革过程中,从我局二级单位中层领导的任命文件来看,是干部身份的属于任命,是职工身份的则是聘任。显然,事业单位干部身份还是没有打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后,应破除干部终身制。只有职务能上能下,工资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才能脱颖而出。
二是内部分配机制应尽快建立。目前我局二级机构(属自收自支性质)人员还是按档案工资标准获取劳动报酬,干多干少一个样,没有真正体现出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原则。这就要求在今后的改革中要尽快建立内部分配机制。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允许自主决定内部分配。
6.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 篇六
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20日上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说,胡锦涛总书记在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重点工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第一责任,切实抓紧抓好。
***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让群众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社会管理合力。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及时发现矛盾问题。注重从源头加以解决,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正确反映和协调各种利益诉求,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尽可能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协调、教育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形成依法办事、守法光荣的社会风尚,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同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进行社会管理。
***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绝不能全盘否定过去,另搞一套。要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借鉴国外有益成果,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各级党委要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群众谋利益的战斗堡垒,让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体现先进性。各级政府要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形成与党委、政府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要动员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指出,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创造了不少社会管理新经验。比如,把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流动人口身上,使他们进入城镇社会管理工作范畴;对特殊人群实行特殊关爱,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培育综合性社会组织,努力把各类社会组织纳入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体系;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在征地拆迁中充分保护群众利益,努力实现征地拆迁一片、安定和谐一片;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整合基层资源和力量,形成社会管理合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学习推广好这些成功经验,及时转化为社会管理的政策措施、长效机制、制度规范。
***强调,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要完善居民身份证制度,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提高对实有人口的管理服务水平;在经济组织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要建立分类发展、分类管理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在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管理方面,要建立联合管理机制,保护正当交往合作,依法加强管理;在互联网管理方面,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综合管理格局,促进健康发展;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要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主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社会治安方面,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既加大对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的防范打击力度,又着力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要建立社会诚信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在精神卫生方面,要建立预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
7.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 篇七
1. 顺应时代要求, 完善企业文化
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人类社会发展主题, 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所关注的焦点。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企业永续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 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忽视的重要价值。企业文化规护着企业成为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健康细胞,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阵地, 是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保证。伟大复兴呼唤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同样也呼唤着企业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新时代的发展, 新科技的突破,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化, 对企业提出了新要求, 展示了新机遇, 也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新经济时代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观念的竞争、速度的竞争、理念的竞争;人们面前展现着越来越多重没有过的新突破、新变化、新问题, 并且以空前的速度在飞快更新;经济对环境的伤害导致对生存的威胁, 人类对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企业仅靠规模、资本和效率可以独霸天下的传统做法已失去优势, 面对新挑战, 企业必须重铸自己的竞争优势, 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的企业文化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完善和发展。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必须构建更强大的学习能力, 迈开知识经济脚步, 扩展全球经济视野, 跟上信息时代节拍;必须培养更强悍的创新能力, 拥抱机遇迎接挑战, 引导变化领先潮流, 展现强大的生命之光;必须树立更自觉的环保意识, 绿色经营美丽建设、节约能源严控污染、确保和谐的永续发展。总之, 企业文化必须顺应变化发展, 不断改进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回应时代的要求和呼唤, 交出满意的答卷。
2. 扩大视野更新理念, 崇尚知识培育人才
新科技给经济带来的最大特点就是知识经济力量越来越强, 无形资产的占比日益增大, 文化作用日渐重要, “文化人”的地位更加突出, 崇尚知识与重视人才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2大基本点。企业需要扩大视野、转换观念、更新理念, 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必须要以更开放、博大的胸襟融合、吸纳先进的知识文化;以更快的学习速度适应和超越时代的变化;以更科学的文化技术催生知识产品;以更合理的引导方式培育、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劳动;以更人性化的思维理念生产出满足顾客终极需要的服务和产品。
今天企业的学习文化已不是传统意义上以按部就班、机械的学习方式进行狭隘的知识积累, 而是更加注重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弃舍过去的那种机械僵化观念指导下的做法, 以一种更能适应人潜在自我发展的要求、更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能鼓励个性化的思维和服务、更能够激发创造性活力的方式去培育、引导、激发学习的能力和效果;新时代的学习文化更被赋予了速度的内涵, 企业必须具有敏锐捕捉最前沿信息、快速吸收最新知识、迅速转化最新技术、果断应对最接挑战的能力;企业的学习文化应与当前推崇个性思维、价值取向多元、文化来源丰富的趋势特性相适应, 以开阔的胸怀海纳百川, 吸取各类文化中的有益因素, 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 与企业的客观实际相结合, 不断自我完善, 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学习型的企业文化还必须培养出永续发展、终身学习的基因, 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体系、理念和精神。
新经济时代知识已经代替资本、劳动力、土地成为主要生产要素, 高素质人才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建立起吸引和培养人才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 打造各类人才能够充分发展、尽情施展自身才华的平台,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新科技促进社会飞速变化, 人们的价值选择日趋多样, 对实现自身发展的渴求表现出从没有过的强烈, 人才越来越渴望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并最大限度激发和发挥潜能的平台。丰富的个性发展为社会进步带来了勃勃生机, 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人才战略中, 应当尊重和珍视这样的变化趋势, 必须敏锐地觉察到自己所缺人才的内心深处的渴求点, 并做出相应的回应, 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发现、留住人才。企业文化在今天应当回到个人与企业共赢、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修正过去仅为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使用人才的传统观念。采用军营式的硬性管理思想, 忽略自身的个性发展需要, 推行机械刻板的管理制度, 越来越多地暴露出自身弱势和缺点, 不仅无法积极调动人们的劳动热情, 而且已遇到了实施中的困境。有人说:“在新经济时代的经营管理中, 职工多元化的价值在其本身, 它不仅仅是需要满足的需求, 而且是创造力的源泉。职工以自我价值观和文化参与企业创造实践, 他们就是企业的‘文化人’。‘文化人’不同于‘社会人’和‘经济人’, 他不是被动和服从的, 而是主动的和自主的, 他所做工作是作为企业和工作的主人由衷地去做的, 他的工作是受到充分尊重的。”这是很有道理的。实际上人力资源的开发的相关理念并不是新鲜的概念, 这里强调的是在今天的实践当中需要特别加强这方面的努力, 突出这方面的改进。尊重人、关心人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或是简单的增加待遇上, 良好的文化氛围、合适的软环境建设同样显得相当重要!企业文化需要从深度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出发, 激发员工创造性劳动的激情, 鼓励他们自主工作的热情, 尊重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通过各种理念引导、制度保证、个性化的组织架构设计, 方便和吸引他们将自己的个性才华、激情才智、多元价值融入工作中去。在整个体系架构中, 提供他们进行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是很重要的一环。高效径短的扁平化组织、基于项目的团队组织等适合企业的高速进步;而很多更基础的是基于现实情况下全员参与的文化改善, 这是一种渐进的氛围, 适合于企业发展平稳期的不断改进;这些都是企业和职工共同不断学习、实现自我超越的良性机制。
3. 追求卓越挑战风险, 强化创新文化建设
新经济时代风云变幻, 风险和机会随处出现, 创新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更是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必须大力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强化创新文化的建设与完善。创新文化应当包含3个层次的内容:危机意识文化、追求卓越文化和创新能力建设文化。在这个体系中, 危机意识是前导, 只有看到危险、标明问题才能让团队感受不创新、不前进必然会导致失败的压力;追求卓越是目标, 宏伟愿景、明确标杆方能指明方向, 激励团队产生实现目标、开拓创新的扩张性激情和动力;创新能力是保障和根本, 最终使企业跟上时代的节拍, 战胜风险与挑战, 焕发生机和活力。
树立强烈的居安思危、警觉风险的危机意识。让企业不论处在什么发展阶段, 都保持警醒的头脑, 经常告诫全体成员自身问题是什么、最大敌人在哪里、竞争对手在干啥、潜藏风险自何方, 让大家明白任何的短视保守、懈怠自满都会把企业引向失败的迷途, 惟有激起创新的勇气胆量, 开创局面、开拓发展, 才能在市场上立住脚跟, 争取主动, 征服对手。许多优秀企业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 国内最突出的要数华为。虽然企业一直处在高速发展阶段, 但老总任正非常常亲自撰文警示企业, 从当年的《华为的红旗能打多久》《华为的冬天》到《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 时刻要求大家警惕身边风险, 兢兢业业, 不断进取。强烈的风险意识文化激发起员工克服困难的胆识和勇气, 催促着华为人不断创新变化, 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返观曾几何时风光无限的国内彩管行业, 都几乎没能在最辉煌时对行业的转型危机施以足够的重视, 在平板显示大行其道的今天, 已见不到几家彩管厂能够存活下来或是成功实现转产。
培养强烈的引导潮流、追求卓越的领先意识。当年的乔布斯以生命融入引导世界最新潮流的产品, 将苹果公司从谷底再次领上业界的颠峰, 正是源自于他对卓越的执着追求。应当让全体成员建立这样的观念:只有成为产业的领导者、行业的领跑者、专业的领先者, 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掌握主动权、拥有话语权、巩固生存权, 才能有相对稳定的份额。应当在企业战略、项目任务、工作要求、岗位职责中建立起明确清晰的愿景或目标, 让全体成员在各自工作中看清方向、明晰目标、充满激情、主动养成争先创优的意识。吸引全体员工在不断追求中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 培育乐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激情。成为激发全体员工挑战风险、开拓奋进精神的动力。
丰富激励创新理念, 完善形成创新机制。知识经济下的企业必须以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 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保持强大的团队学习能力, 形成培育创新的活力源泉, 为企业构筑持久稳定的创新能力的基础;营造浓烈的创新文化氛围, 倡导创新, 表彰创先, 鼓励冒险, 允许失败, 通过各种文化建设导向鼓励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培育创新理念, 激发创新热情;加强创新骨干队伍建设, 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敏锐洞察力、深刻思考力、独特爆发力的创新型人才骨干, 引领企业创新进入更高的层次;注重创新速度能力培养, 要能以敏锐的市场捕捉、迅捷的资讯传递、快速的创新反应, 构成创新力的核心内容;建立完善不断创新、快速创新、持久创新的机制, 从激励和保障2方面着手、加大资源投入, 培养企业敏捷、高效、独特的创新能力, 让创新真正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力量。
4. 践行社会责任, 重视生态环保
呼吁生态文明, 提倡绿色环保, 是当下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环境的污染、自然条件的破坏已严重危及人类本身, 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化环保意识、发展绿色经济成为整个人类的共识, 是文明社会对现代企业发展方式的严格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社会的发展、严峻的现实、日趋严格的外部环境要求, 逼迫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充实企业文化中建设生态文明注重绿色环保的内涵。我国很多单位的企业文化中尚没有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环保意识的缺失加剧了自然环境的伤害。《企业文化》一书作者刘光明说过“规则每天都在变化, 企业应对明天负责, 一个真正希望出类拔萃的企业必须着眼于以舆论形式出现的社会演变趋势和发展哲学。这将形成明天的法律。没有超前的意识, 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企业将被挤出商界。”在今天生态保护体系日趋严格的形势下, 企业如果还不警醒并尽快将企业文化中注入绿色生态的内涵, 现代社会的环保文化将会使企业为发展付出惨痛的代价。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并大力加强绿色生态文化建设。从环保意识抓起, 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意识,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将企业进步纳入文明发展、永续生存的轨道;从企业经营理念上落实, 站在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角度, 全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降低消耗、保护环境, 在努力实现企业完成社会责任更高境界的同时, 也为企业增加更多的财富;着力生产绿色、环保、安全、无公害产品, 绿色经济将带给企业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应当敏锐地抓住这一时代的机遇。生态文化的融入扩大了企业文化内涵, 形成了与外部环境的良好交流, 有利于不断开拓生存空间, 与社会一道共同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长远目标。
8.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 篇八
一、强化学习动力,让学习成为一种追求
“学则明,不学则愚”。近年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领和推动下,自觉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学习蔚然成风,发展卓有成效。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跟不上形势需要,学习动力弱化,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成效欠佳。究其原因,主观上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客观上主要是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没有很好地履行学习的组织责任,对学习抓得不紧不深,没有合理设置课题,没有量化学习标准,没有硬化学习指标,没有形成科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少数党员干部把学习当成了软任务。
针对问题,我市从观念上、实践上、制度上切实加以重视,多管齐下,努力让学习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习惯和终身追求。一是从思想上“引”。树立鲜明的学习导向,使党员干部清醒地认识到,不学不足以适应时代要求,不学不足以完成跨越发展的重任,做到“以学习为荣,以不学为耻”,真正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二是从考评上“逼”。通过建立学习考评体系,制定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制定量化的、可操作的目标体系,将领导干部学习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评价体系和领导班子建设目标管理体系,纳入年终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管理考核、党建评比和中心组学习考评。考评结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特别是考核主要领导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使学习变成硬任务,促使各级党组织一把手、领导班子像抓发展、抓经济建设一样狠抓学习。三是从保障上“促”。为建立学习的有效保障机制,我市开展了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干部队伍创建活动,成立专门办公室,对全市学习的策划、组织、考核进行总体管理,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统筹抓学习,切实转变了过去那种学习多头管理、缺乏统一考虑、缺少互动响应的状况。建立经费保障机制,通过有效投入,提升讲座、论坛的层次,拓展学习交流活动的形式,有效地调动党员干部参加学习的积极性。
二、活化学习形式,让学习成为一种常态
进一步探索完善各种学习形式,努力营造时时处处学习、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的氛围,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健全学习管理、督查、考核等制度,在规范和示范上下功夫,把中心组学习与领导干部年度学习会结合起来,每年集中3—5天,闭门学习,通过与专家、同事、学者的交流,理清思路、提升能力,共同为本地发展把脉;把集中学习与专题学习调研活动结合起来,每年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确定专题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定期开展调研交流;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定期赠书、读书节、征文、知识竞赛、大讨论等活动深化学习。
学习载体品牌化,进一步办好“领导干部新知识讲座”,坚持每月一讲,精心选题、精心选人、精心选时、精心组织,把讲座办得让领导干部感到解渴。各地、各部门在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根据需要举办具有本地、本行业特点的讲座、报告会,或纳入到“领导干部新知识讲座”、或联办、或作为分讲坛,合力打造全市领导干部学习的品牌载体。
学习形式多样化。鼓励和支持领导干部参加网络教育、函授教育及各种专题研究班、进修班、培训班;有效、有序地组织领导干部赴高校及境外、国外培训,把日常学习、短期集中培训、脱产学习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学习实效。倡导领导干部带头开办博客,架起与群众无障碍的沟通渠道,多做解惑、解难、顺气的工作,凝聚跨越发展合力。准备开办领导干部学习网,逐步推行网络学习学时、学分制,促进领导干部阅读方式的革命。通过活化学习形式,构建领导干部学习的立体课堂。
三、优化学习内容,让学习成为一种兴趣
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更加贴近党员干部的需求,更加贴近镇江跨越提升的实际,设定有针对性、有吸引力的学习内容。
注重导向性,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坚持以学习党的重大理论为根本,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加强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指导具体实践的方式、方法、手段,切实提升科学发展的水平。注重用好用活第二、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加强总结消化,进一步丰富和提炼,研究规律性,指导跨越发展新实践。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世界观、人生观,提升拒腐防变能力。通过“大爱镇江”活动,在领导干部中倡导“大爱精神”,学习“大爱精神”的精髓和实质,砥砺品质,形成风尚。
注重时代性,强化现代知识的学习。按照“急用先学、缺什么、补什么、学用结合”的要求,深入学习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现代经济知识,提高适应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紧密结合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题,学习主导产业、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高效农业等方面知识;围绕镇江“南城北水”建设、“青山绿水”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生态城市创建等内容,学习城乡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知识;围绕体制机制改革,学习农村体制改革、基层党建、医疗体制改革、社保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办法。学习领域涉及文学、自然、历史、科技等方面知识,使领导干部在博采众长、广泛涉猎、兼收并蓄中实现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
注重实践性,细化业务知识的学习。以提升业务专长为主,坚持“干什么,想什么,学什么”,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行业发展重点、岗位职责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注重培养业务专长,重点加强行业领域先进理念、尖端知识、科学方法的学习,努力把领导干部打造成为业务精通、理念超前、本领过硬的行家里手。注重研究业务问题,通过开展各类主题的学习论坛、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主题学习调研活动等,促使领导干部经常研究事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判断发展趋势,总结提炼发展规律,思考推动事业跨越发展的良策,研究破解事业发展瓶颈的新办法。
四、转化学习成果,让学习产生工作实效
注重学习成果的转化,着眼于新形势下的新实践和新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在改造主观世界、指导工作实践上见成效。
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创新能力,引领发展潮流。学无止境,解放思想亦无止境。我市坚持把学习的过程变为解放思想的过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把解放思想的关键放在与时俱进、不断进取上,把学习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想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动力,把学习达成的共识转化为跨越发展的理念、眼光。
转化为转变工作作风的助推动力,打造魅力镇江。市委、市政府通过强化学习,狠抓作风建设,出台《关于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以硬措施建设软环境,有力地改进了全市机关作风,提升了全市机关效能,使学习成为提升执政为民本领、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促进各级党员干部作风更优良,成效更突出。
转化为引领科学发展的实践能力,建设活力镇江。去年,联系镇江跨越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县处级干部为重点,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镇江新跨越”的专题学调活动,形成了一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调研成果,有效地指导了跨越发展的实践。今年,将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继续以“每年一个专题、一份调研报告、一本调研文集、一次学习调研文稿评比、一批学习调研成果”为基本目标,努力把学习调研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方略、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9.芦溪县城区治安巡防形势浅析 篇九
构建社会治安巡防体系,是维护和确保社会治安稳定的基本要求,是公安部提出的“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向纵深发展,芦溪县城区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社会处于动态环境之中。县域总面积960平方公里,辖45镇 5乡,总人口30万,全县五分之一强的人口聚居在城区,县城工业园有企业70多家,流动人口至少1.1万,城区成为当地各种矛盾的相对集中点,每年所发刑事案件占全县总量的70%以上,面临的治安和维稳压力大,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公安工作如何适应社会大市场、大流动、大开放的动态环境,如何加强城区社会治安巡防体系建设,增强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为经济建设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成为当前改革和加强公安工作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值得研究。
一、芦溪县城区的治安现状与特点
随着芦溪县“东扩北提”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城镇化加速和外来人口的快速增长,必将导致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利益分配机制变革的加快,城镇因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将有所增加,群体性事件和刑事治安案件总量已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伴一定的发案规律及特点。
(一)发案呈分散趋势,随机性大。案件多集中在城区居民住宅区、街道广场、商业场所、城乡结合部等地。这些地方频发的原因在于地域巡防力量相对薄弱,人流量大,外来人口多,群众安全意识相对淡薄,邻里守望的意识不强,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违法分子可轻易锁定不设防的侵害目标。一旦作案成功,就在纵横交错的街巷里弄和茫茫人海中自由逃窜,迅速逃离现场,而公安民警往往在接到报案后赶赴现场,案犯却早已凭借便利的交通条件逃之夭夭。
(二)侵害以易携带财物为主,呈多样化趋势。犯罪行为的侵害目标广泛,多以现金、家用电器、金银首饰、交通、通讯工具等为主,且以价值含量高、携带转移方便、容易转化成现金的物品为首选。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案件呈多样化趋势,突出的有盗窃工业原材料、城乡通讯电缆设施等,且案值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城镇的机动车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而社会对机动车管理的配套措施相对滞后,群众防盗意识薄弱,将机动车随意停放,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致使盗窃机动车犯罪出现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
(三)发案时空的全方位性和相对集中性。不同地区的人员已形成自己的一套作案手法,专业性和地区性很强。如侵财性案件的作案时间大多集中在上午8时至11时、下午2时至4时、凌晨1时至5时等居民家中无人或夜深人静居民睡熟之时,以爬窗、爬落水管、撬防盗门窗、插片入门等手段入室盗窃,且一些不法分子形成了团伙,以游击战的方式,形成偷盗、转运、销赃一条龙作案渠道,大肆流窜作案。
(四)作案人员本地化、外来化和年轻化交错。从近年来芦溪县治安刑事案件作案人员来看,本地人员占打击处理总数的70%,且存在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联合交错作案,作案人员的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在所有侵财性案件中,作案人员年龄在14岁至36岁的占打击处理总数的75%。从作案人员的地域分布和成员组成来看,打破了原有作案人员单一集中团伙型的格局,发展到了多籍贯、松散型团伙。
(五)侵财性案件占据刑事治安案件的重中之重。从全国的治安形势看,侵财性违法犯罪活动在刑事案件中占有很大比例,是导致刑事案件高位运行的主要因素,这也是我国刑事犯罪的基本特点。今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211.5万起,其中侵财犯罪案件181.1万起,侵财犯罪占全部案件的85.6%。芦溪县也不例外,侵财性案件亦是拉动刑事发案的主要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85%以上,而城区更是案件高发区域。可以说,遏制全县刑事案件的发案势头,关键还是要控制城区侵财性案件的发案率。
二、制约芦溪县城镇治安巡防体系建设的难点分析
虽然芦溪县公安局围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各警种的合成作战能力和应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城区已初步形成了动态环境下的治安防控机制,但仍存在不少影响和制约着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面对新的治安形势,城区治安防控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
(一)城区治安防控工作形势严峻。违法犯罪活动仍呈高发态势,侵财性犯罪面广量大、居高不下,且犯罪分子在街面作案突发性强,取证难度大。从近年来发破案情况来看,全县共发各类刑事案件861起,其中侵财性案件756起,占总发案数的87.8%,其他案件4起,仅占总数的0.5%。发现受理治安案件866起,查处525起,查处率为60.6%。这些案件面广量大,城镇高于农村,占总数的70%以上。
(二)治安巡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实战要求。在巡防体系建设中,一直以来公安机关往往重视片面措施忽视系统研究,重视防范投入忽视防范产出,重视人海战术忽视科技应用。动态巡逻人员和岗亭哨卡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对特种行业的查控运作不够规范,警力投放不科学,巡逻方式不灵活等。虽然最近几年的理念和做法有所改观,但要适应实战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主体角色偏失,治安防控薄弱。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主力军,但无法承担全部的防范工作,防范责任必须由全社会共同承担。但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多数人的观念中,公安机关成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事实上的唯一主体,孤军作战。大部分的基层治保组织名存实亡,使群众对基层治保组织的作用产生怀疑。从群众的个体素质和参与意识来看,很多群众邻里间互相照应不够,邻里关系淡漠,不少居民认为治安防范事不关已,存在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消极思想,法制素质和参与意识不强。
(四)治安防控的保障机制不完善。基层民警队伍不稳定,存在着调动频繁等问题;补充警力不足,没有很好地形成“老中青,帮传带”的队伍结构,影响了治安防控工作的延续性;基层民警承担了大量的份外工作,牵制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线民警因忙于工作,缺乏业务、技能培训,整体素质不高,与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五)城区治安巡防与形势仍欠协调。对城区治安存在阵地控制薄弱,防控不严的现象。城区很多老住宅区,仅以一扇铁拉门和一把挂锁防盗,容易入侵。一些住宅区外可供攀登物多。虽然社区等组织建立了一些社会综合防范机制,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群众参与热情不高,起不了大的防范作用。公安机关的路面巡逻,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空档,住宅区往往成为巡逻的死角。
三、芦溪县城区治安巡防的浅析与思考
建立现代治安巡防体系,触及公安工作的思维理念、警力布局、职能定位、勤务制度、队伍管理、警务保障等多方面的调整和改革。工作中,首先要保证理念上的先进性,坚持把服务发展大局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围绕服务现实斗争,在实效上下功夫,坚持与时俱进,始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要建立符合芦溪社会经济发展和治安形势的运行机制,加强信息化、科技化建设,把先进的信息手段、科技手段运用于巡防体系建设,实现打防控一体化。再次要打破突击型、随意型、分割型、零散型的工作模式,讲究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做到人防、物防、技防、意识防整体推进,专业化、社会化同步运行,点、线、面多管齐下,打击、管理、防范、控制一体运作,全面提升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
(一)从“四个突破”探索新形势下的治安巡防之道。一是从街面突破。通过建立打击街面犯罪警组、便衣巡逻队、治安信息员、安装动态视频监控探头等工作措施,警力前移,囤警街面,加强面上控制,重点防范和控制抢劫、抢夺和入室盗窃、盗抢机动车等犯罪的发生。二是从重点部位突破。通过层层摸排,确定治安重点辖区进行集中整治,理顺治安重点部位的管理体制,建立阵地控制治安防范体系。如工业园区、出租户聚居街、娱乐场所密集区等。三是从机关企事业单位突破。以开展“创安”活动为载体,建立起单位内部治安防范体系,实现机关企事业单位治安防范工作的落实,建立内部治安防范体系。四是从城镇小区突破。把社区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综治工作人员等工作机制和治安室、门卫室、自行车停车棚、机动车停车场以及其它技防设施纳入总体规划,一并研究部署和建设,建立区域治安防范体系。
(二)构建治安巡防体系。一是加强对治安岗亭的建设。必须在城区内的重点路段和治安复杂区域建立治安岗亭和安全哨,整合现有警力资源,调整工作模式,实行弹性工作制,增加对重点地段的设卡巡逻力量,增加对重点时段的巡逻频率,实行24小时动态巡逻出警,及时发现可疑人员。把警力最大限度地拉到街面,强化震慑和控制力度,逐步完善网格化的治安巡防体系。二是建立健全专、兼职巡防队伍运行机制。针对城区发案集中、人员集中的特点,走群众路线,组建多种形式的巡防队伍,巩固现有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防范考核机制,发挥群防群治的优势作用,激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优势,形成社会治安大巡防的局面。建立严格的巡逻盘查登记检查制度,根据发案实际,设定必巡点,要求参加巡逻的队员每隔一定时间到必巡点签到,并把巡逻中检查到的人员和各种情况如实登记在盘查登记本上,接受不定时的抽查。同时根据发案特点规律,调整巡逻时间,实行“猫鼠同步”,缩小犯罪空间。对社区实行分片包干巡逻制度,逐步形成与专职巡逻队重点路段、街道、场所的重点巡逻相辅相成。进一步发挥小区治安积极分子和街道、社区巡逻队的作用,加大治安巡查力度,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三是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交叉巡逻。开展机动性强的车辆动态巡逻与自行车巡逻、徒步巡逻结合的原则,增强巡逻密度和频率,把巡逻的触角延伸到每一角落。值班备勤民警带处警队员每天晚上实行有警接警、无警巡逻,与线、面巡逻的力量互联互动,充分发挥以快制快的动态治安巡防优势。四是严密重点行业的治安管理措施。通过对“二手机”市场、金银手饰加工点、机动车修理业、废旧物品回收站进行集中检查,加大管理力度,落实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工作底线,对行业实行分层次管理,切断违法犯罪的销赃渠道和落脚点。同时,进一步深化与重点单位结对制度,针对云和工业园区案件多发的特点,上门督促检查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范的薄弱环节,发放安全防范建议书和宣传资料,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自防意识。
(三)强化社区治安巡防工作。一是以创建安全责任区为契机,转变观念,拓展视野,着眼于社区警务的新实践和新发展。要牢固树立扎根责任区、面向群众抓基础、搞防范的“创安”意识,把社区治安巡防工作转化为社区警务行为、社区企业行为与政府属地行为“三位一体”的社区综合治理巡防体系。二是深化社区警务建设,全面推行社区警务室分级制。针对辖区治安特点,整合社区警务室设置,改变执勤模式和工作方法,实现以收集信息为主体、以组织群防群治工作为核心、以巡访为重要工作方式的勤务工作机制,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三是以创建平安社区为契机,积极依靠社区组织,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动员居民走出家门,开展邻里守望、看楼护院、门梯共管、联户联防、店铺互防等群防群治工作, 喊响“我为社区守一夜、社区为我守一年”的口号,共保社区平安。
(四)狠抓防范机制建设。一是积极探索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新机制。首先要全面落实“谁用工,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责任制度,实行建筑工地外来人口的“公寓式”管理和用工企业外来人口的“旅馆式”管理模式,通过以房管人,使外来暂住人口的登记、发证率达到95%以上。其次要抓好对流动人口住宿点、工作点、活动点的三大管理环节,对租房内有摩托车的、昼伏夜出的、无正当职业的、经济反常的人员进行重点管理,使外来人口管理真正做到“情况明、底数清、人来登记、人去注销”。二是坚持治安情况通报例会和向群众汇报工作的制度。派出所要采用多种形式定期对各村、社区、治安重点单位发布警情,对每月的发案情况、作案规律和特点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及时弥补防范工作中的漏洞。对受害人以《建议整改通知书》的形式,针对存在的隐患限期整改,预防类似案件再次发生。派出所要以《平安信息栏》为依托,针对辖区发案苗头,把各类案情和治安信息通报给基层治安保卫组织,拟出各类《预警信息》及时进行张贴和分发给辖区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
(五)重视技术防范工程建设。在当前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只有走科技强警之路,才能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要以创建 “平安芦溪”为契机,积极争取政府在财力上的支持,不断加大技防投入,大力推广安装与110联网的自动报警系统。一是构建动态视频电子监控系统。在县城布建一定数量的监控探头,如城镇车流人流较集中的街面十字路口、县城出入口、居民小区、江滨休闲地带、公园偏僻处等,使监控网络覆盖整个县城,并与公安110指挥中心联网,实现24小时全程监控,一有案件发生,警察将在第一时间准确地达到第一现场,从而确保各类发案的及时破获,特别对破获“两抢”等发案快取证难度大的案件,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二是在机关、企事业单位财务室等重点要害部位大力推广安装与110联网的自动报警系统。向规模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发放安装自动报警系统建议书,阐明“花小钱买平安”的目的和意义。动员各单位在财务室、重要仓库、电脑室等重点要害部位安装与110联网的报警器、区域防盗报警器等安全防范设施,确保落实“三防”措施覆盖面达到90%以上。三是按照创建平安芦溪、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开展城区小区建设调研,大力推进封闭式小区建设。对条件不具备的开放式小区要推广安装分户防盗门和单元电子对讲门,设置自行车存放处,实行专人看管等办法加强防范;对条件具备的开放式小区,要多改建成封闭式小区,动员业主把四周围墙加高;对主要出入口、通道、四周围墙要推广安装监控设备,监控报警系统逐步与110指挥中心联网。对农村居民住宅要动员农户加固门窗,大力推广安装家庭型防盗报警器,逐步扩大农村居民住宅的技防措施覆盖面。
10.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 篇十
-------------浅谈如何发挥办公室参谋服务职能
办公室是党委、行政的指挥机关,是总参谋部、政治部、后勤部。党委、行政的所有工作都要通过办公室去贯彻。一个地方能不能搞活、搞得活不活,与办公室的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尽管党委、行政主要领导或领导班子有水平,但办公室不配合,整个工作也落实不到基层。作决策离不开办公室,贯彻决策也离不开办公室,办公室代表着党委、行政的形象,因此做好办公室工作极为重要,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这种形势下为办公室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那么如何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怎样做好办公室的工作呢? 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本人一些提出粗浅的看法。
一、充分发挥参谋作用,提高服务水平。
办公室是一个服务机构,也是参谋部。“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自古时候起人们就十分重视“辅佐”的工作,“辅佐”实际上就是参谋。办公室工作主体在政务,政务成果的体现主要靠文字,通过高标准、高质量的文件、报告等文字材料进入领导决策,产生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重中之重是为政府领导当好参谋,搞好政务服务。
1.研究新形势,吃透政策,头脑要清醒。作为办公室的同志,特别是做文字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学习上级部门关于当前各项工作的文件,对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的指示精神要吃得非常透,好好研究中央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心、政策、决策,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了解得非常清楚,做到胸有全局,高屋建瓴,领会透精神实质,把握好政策界限,提高政策水平,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和预见性。以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给党委当好参谋,提高参谋服务的时效性,所出的点子、建议才能符合上面的精神,不偏离方向。这是办公室的重要任务。
2.加强基层调研,了解下情。办公室即为领导服务,又为基层服务,所以要正确处理对上和对下关系。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人生产一线,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方方面面的情况,重点、难点、热点、敏感点问题,把群众的呼声和人民的要求全面了解掌握起来,及时地、真实地反映给领导,供领导决策时参考。及时发现不易进人领导视线的潜在性的情况,在想领导之所想的同时,想领导之未想,谋领导之未谋,为领导搞好参谋,提出相应措施,服务领导决策。不深入实际,就掌握不了下面的情况,就是瞎参谋。
3.横向交流,扩大信息源,及时掌握各种动态。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单一的思维、狭窄的视野、“纯粹”的政工以及只靠坐在屋里“写材料”已远远不适应需要。新形势下要求办公室有广泛的知识面,广泛的信息源,广泛的研究点,广泛的接触面。一方面扩展自己的了解范围,增加相关知识储备,必须视野开阔,跟踪最新形势发展,从多渠道包括会议、文件材料、表报、1网络以及各方面的交流沟通等等,广采博收,尽可能多地了解各方面情况和信息,了解周边及其它兄弟单位,总结好的经验。好的经验有全局指导意义,既能为领导所关注,提供解决某个问题的思路,又能为各单位所借鉴。办公室要通过各种交流、信息渠道及时发现和总结典型经验,揭示事物闪光点,把好做法、好经验拿过来,向领导通报,吸收到决策中去,为推动全局工作服务。
4.勤于思考,敢讲实话,出好点子。办公室的同志在领导身边工作,工作受表扬和奖励不多,但受批评挨埋怨不少。特别是办公室主任,要宰相肚里能撑船,一定要容得进批评,受得起委屈,一定要有这个肚量。对待事业、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有敬业精神,要忠诚;一定要敞开思想,敢于讲真话,敢于反映实际问题。当办公室主任如果不敢直言,什么东西都看领导眼色行事,顺杆爬,害人误事。领导也是人,不是什么时候都高明,什么决策都正确。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当办公室主任或秘书无论在汇报工作的时候,还是在起草文件的时候,都要开诚布公,决不能知情不报,或报喜不报忧。出的点子要精,管用,办法要灵。当参谋,不是什么事都要请示报告,大事小事都讲。出点子也不是什么点子都出,点子一定要精,既要落实上面的精神,又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5.用心领会,把握意图。办公室的同志与领导朝夕相处,应当做一个有心人,仔细观察、详细了解领导的性格、习惯和特长,认真领会并准确把握领导的意图,坚持超前性,把握准确性,注意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做到问题准、内容新、层次深、来源广、传递快,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供领导之所需,使领导感到得心应手,最大限度地满足领导要求。
6.要提高工作质量。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办公室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就是细致严谨,精益求精。要从严求细,做每件事情包括文字校对,办事传文等,都要一丝不苟,不出纰漏;要高效率,雷厉风行,防止拖沓;要有主动性、超前性、创造性,不要被动地等领导出题目,给任务,而要主动地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经常不断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建设性意见,做到领导未谋有所思,领导未决有所知,领导未动有所行。如果只停留在领导部署什么就干什么,领导咋说就咋干,事事跟在领导后面跑,甚至跟都跟不上,那么即使工作再热情,职能作用发挥也是无力的,领导也是不会满意的。
二、强化内部管理,实现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正规化、制度化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办公室内部不管哪一个岗位、哪一项工作都要有所遵循,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轨道。
1.要明确标准,建立制度。要建立健全规范的运行机制。规范的运行机制是工作达到高效、优质的重要保证。不论是整个办公室,还是每个岗位都要建章立制,做到目标明确,制度健全,责任具体,程序清晰。不能凭经验管理,对办公室办文、办会、办事的各个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操作程序,明确了每个环节应该怎么做,以及怎样才算达到标准。
2.加强制度的落实。办公室主任是抓落实的责任人,负责日常制度的检查、监督。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严格实行追究制度,无论是办文、办事、办会,只要出了差错要严格按规章制度考核。在此基础上,落实了逐级负责制度,科员对主任负责,主任对书记、行政领导负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共抓落实的局面。同时,实行工作日记制度,要求每位同志每周一制定本周工作计划,每天对自己的工作情况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回顾总结、详细记录,下周一由科长、分管主任点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考核、及时改进,逐步使每位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激发人的潜力能够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在思想上,开展了广泛的谈心活动,拉近了领导者与被领导间的距离;在生活上,关心每一个人,对有困难的同志,及时送去大家庭的温暖。团结、和睦的气氛,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工作上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特别是鼓励同志树立干好工作的信心,并在工作上敢于大胆对他们压担子,促使他们通过实践增长才干。建立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论功行赏、赏罚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办公室形成比着干工作、比着做贡献、争先创优的工作局面。
三、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办公室是一个重要的工作部门,也是一个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场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确保办公室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办公室人员都要达到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双过硬”。
1.加强政治学习。严守政治纪律,任何时候都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深入持久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增强全办人员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特别是做文字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学习上级部门关于当前各项工作的文件,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的指示精神要吃得非常透,做到胸有全局,高屋建瓴,领会透精神实质,把握好政策界限,提高政策水平,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和预见性。这样才能给党委当好参谋,提高参谋服务的时效性,所出的点子、建议才能符合上面的精神,不偏离方向。同时加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意识。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率先垂范,做到既与众不同,又不搞特殊,在单位做一个优秀工作人员,在社会做一个优秀职工,带头无私奉献,自觉履行职责。
2.同时加强业务方面学习。成功离不开知识,做好办公室工作,需要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办公室人员必须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各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还要认真学习各种办公业务知识和现代化办公技能,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公文写作知识、综合协调以及应变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务使每人都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适应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要积极进取,严格要求。横向敢于和周围同事比,争取走在最前面。各个方面都要高点起步、争创—流。要把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作为工作追求的目标。力争做到处理的每份文件、起草的每份文稿、办理的每件事情都是高质量、高水准的。
3.树立强烈的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精神,甘于寂寞,甘为他人做嫁衣,甘当无名英雄。敬业爱岗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前提。只有热爱所丛事的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而做好工作。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办公室人员更应进一步认清所从事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眼务水平。对名利要有淡泊宁静之心。办公室工作难出名,难得利,难得闲。要干好这一行,就要做到“无人喝彩自钟情”,不断克服各种浮躁心理,始终以一份恬淡平和的心境求真务实。要正确对待名利地位包括个人的进步问题。我们提倡对工作积极进取,对名利地位却不可有过高的奢求和索取;对个人进步问题可以想,但不可太热烈地追求。如果过分看重个人名利地位,就会有失落感和吃亏感,只有以工作为重,才会有充实感和荣耀感。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成绩和人生价值。办公室工作是一项”无名的事业”,它不显荣于人前,却辛苦于人后。办公室人员的劳动成果往往是以领导的名义或以单位的名义显现的,其人生价值是通过自己任劳任怨地做好服务工作,在默默无闻的平凡事业中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在地位和成绩面前,办公室人员一定要认清职责,谦虚谨慎,耐得寂寞,甘当配角。要相信一条,只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把工作做好,组织上是会看得见的,领导对每一个同志是公道、公平的只要自己德才兼备,政绩突出,就一定能得到上级的认可;只要热爱这项工作,勤奋拼搏、淡泊名利,在无私奉献中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要廉洁勤政,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尽管办公室的同志职务不是很高,绝大多数都处在不管钱、不管物、不管人的岗位上,但大家在领导身边工作,绝对不能放松要求。要树立起全面的廉政意识,不贪污,不受贿。任何时候,都要老老实实地做人、扎扎实实地做事。自觉做到思想上不浮,作风上不躁,生活上不贪,为人上不骄。以清贫为荣,以辛苦为乐,于无声处创造自己的价值,构造完美的人生。一个人出了问题,哪怕是些小问题,也会使办公室的整体形象受到损害。
11.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 篇十一
【中图分类号】 F40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30-01
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为实现富国和强军的战略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导。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是富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我们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紧贴空军部队实际,科学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式空军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建设。
一、基本原则
构建军民融合式空军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以社会保障资源为依托,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健全组织机构、理顺工作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一)军地共建,军方主导。一方面,军队要积极参与和推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的建立完善,确立军方在谋划决策、协调指导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要立足实战需要科学界定军地双方保障任务,在实现军民一体化保障的同时,努力提升军队核心维修保障能力,确保军队保障力量牢牢把握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的主动权。
(二)着眼需求,统筹规划。要站在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着眼空军部队可能担负的装备维修保障任务需要,将社会大系统和空军保障系统连成一个整体,统一筹划,使军队装备维修保障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不断提高整体装备保障能力。
(三)平战结合,突出重点。要按照“平时战时结合、经济军事兼顾、市场战场双赢”的思路,突出抓好组织指挥、力量抽组、物资储供、维修保障等重点建设。在资源配置上实现平时和战时的结合,在指挥体制上实现应战和应急的联动,在能力建设上实现战场和市场的兼顾,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能力互补的局面。
(四)优势互补,互惠共赢。要根据军地保障资源的状况和军队保障需求,科学区分军地双方职能和责任,使军民通用的保障资源优化配置、有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充分优化军地双方保障资源,形成规模适度、结构科学、布局合理的军地保障资源体系,从而充分发挥军地资源整体优势,实现互补双赢。
二、主要内容
军民融合式空军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具有空军特点的军民融合式空军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必须根据装备保障体系各个系统、各个要素的构成,抓住影响和制约其效能发挥的关键环节,扎实抓好各项任务建设。
(一)军地一体,健全军民融合式空军装备维修保障运行机制。一是需求对接机制。军队按照规范的途径、程序和方法,及时提出联合保障需求,由主管部门组织需求论证,分解落实保障任务。二是计划保障机制。根据保障需求和保障能力,制定军民融合保障总体方案和专项计划,统一整合军地保障资源,明确保障目标、职责、任务和方法。三是市场保障机制。遵循市场运行规则,建立健全“合同式采购”、“订单式配送”、“契约式管理”等保障模式,实施定点式、伴随式、配送式保障等集约高效的保障方法。四是联训联管联用机制。按照场地设施权属明确军地使用和管理职责,对于权属地方的,平时由地方管理,训练时由部队使用;对于权属部队的军民兼容场地设施,在不影响战备训练的情况下适当向社会开放,提高资源利用率。五是检验评估机制。建立军民融合保障检验评估标准体系,规范评估内容、程序和方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严肃追究责任。
(二)科学统筹,构建精干过硬的技术保障力量。一是通用装备保障力量。根据保障任务确定专业保障队伍,按照专业设置岗位,针对岗位编配人员。二是高科技装备应急保障力量。主要是根据装备型号和任务需求,从装备承接单位、大修基地、科研院所选人编组。
(三)就近就便,创立精确顺畅的装备器材储供网络。一是建立标准体系。在装备物质储备供应潜力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可能担负的任务本地区装备资源潜力实际,坚持科学决策、统筹规划,认真研究制定装备物质储备标准体系,科学合理地确定储供规模、种类及建设标准。二是优化储备结构。按照支援方向实行配套储备,使每个任务单位既能独当一面,又能互相支援;以作战任务为牵引,实行网络化定点供应,确保装备潜力随时转化为保障力。三是完善管理措施。要严格各项手续,防止装备动员物质因管理不善丢失损坏,杜绝装备动员物资被非法侵占、挪用等问题发生。
(四)拓宽渠道,加强军民融合式装备人才的培养交流。一是建立军队人才培养联席会议制度,军地双方定期讨论分析军队人才培养形势和任务需求,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军队和地方相关部门要联合建立军地通用高科技人才库,成立预备役专业分队,全面提高装备后备力量综合素质。二是建立军地互访交流制度,地方高校、科研场所、装备生产厂家领导要定期到部队考察了解装备发展和用人需求,部队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及时走访人才培养单位,在增强相互了解中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达成共识;三是建立联合育才制度,根据部队实际需要,有计划地选派人员到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学理论,到装备厂家学技术,切实做到学有所用。
(五)强化演练,下大力提高保障能力。一是统一制定训练计划。由军区空军装备动员办公室统一制定年度演练计划,统一安排和规划年度装备演练内容和大项活动安排,并负责大项活动和综合训练的组织指导。二是适时组织联训联演。充分利用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处置突发事件等时机,对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进行检验;利用野外驻训和实兵演习等时机,对预编人员和预征装备进行针对性和适应性训练,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三是认真搞好训练保障。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将动员训练保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根据年度训练任务和拉动规模,安排专项经费,切实搞好训练保障。
三、关键环节
(一)强化一体化观念。军民融合式装备维修保障是一个互相关联、互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必须把维修保障工作贯穿到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的规划设计、论证研制、试验定型、订货采购、操作使用、维护整修、退役报废的全过程。要统筹各种保障力量建设,形成整体合力,引导地方保障力量由分散保障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保障发展,建立与部队装备部署相配套的地方保障力量布局,形成“小核心、大外围”保障格局,将装备保障的各个阶段和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军地各种保障力量的整体作用,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各种手段保证装备维修保障体系高效运行。
(二)坚持战斗力标准。构建军民融合式维修保障体系,必须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以战斗力为标准,以提高装备保障利为目标,突出战时装备维修、器材筹措建设,在做好平时维修保障工作的基础上,筹措平时和战时维修保障需求,优化配置军地保障资源,形成平战一体、军地保障力量有机衔接的军民融合式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必须着眼任务需求,规范军队与地方、平时与战时的装备保障任务分工、力量编成运用、保障方式选择、手段条件配套。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进行动员潜力调查,制定完善地方装备保障资源战时动员预案,组织以实战为背景的军地联合保障演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军地双方装备保障整体优势,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保得了。
12.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 篇十二
我国经历了建国以来60多年以及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近年来, 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相关工作已被国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的加大, 给农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作为农机管理工作者, 如何抓好农机维修工作, 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服务,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 我国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 我国的农机维修网点大多是1984年以后,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 主要是以个体为主, 国营、集体的农机维修厂、点已逐步退出了主导地位。随着土地承包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建立, 个体农机维修网点大量涌现。个体农机维修网点的迅速发展, 对于发展农村经济, 使广大有机户解决农机维修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由于我国个体农机维修网点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并迅速发展起来的,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起点低、时间短、规模小、缺乏经营经验, 而我们的农机维修管理工作是在个体农机维修网点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开展起来的, 因此, 农机维修管理工作还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缺乏成功的管理模式
目前, 我国对农村维修网点的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着多重管理的现象。据了解, 目前对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的部门有工商、税务、交通运管、公安、电力和农机部门。农村维修网点的管理工作存在职责不清的问题, 对农机维修网点怎样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分清责任, 分门别类明确由哪个部门来管理。目前的多重管理, 增加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的负担, 不利于农机维修网点的健康发展。
1.2 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规范
目前, 我国已明确了农机维修执法主体是县、区人民政府农业机械主管部门, 而一些县、区人民政府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还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例如:有的县、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缺少必要的交通工具、管理经费、农机维修方面的管理人才。另外, 对管理好农机维修网点, 还缺乏规范性管理措施, 怎样管理, 管些什么, 农机主管部门应该有一整套的操作规范。
1.3 农机维修管理队伍素质偏低
从目前我市的农机维修管理队伍来看, 我们的农机维修执法队伍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一是缺乏对农机维修执法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二是缺乏必要的农业机械方面的理论知识, 如农业机械构造原理、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三是缺乏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因此, 面对需要农机主管部门裁定的维修纠纷、维修质量投诉、因维修引起的事故等方面的问题时, 往往束手无策。
1.4 缺乏长期管理农机维修网点的思想
从目前我市农机维修管理工作来看, 普遍存在缺乏长期管理农机维修网点的思想, 个别县、区不将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当成自己份内的工作, 不是义不容辞、全身心地去抓好, 而是能抓多少算多少, 能抓成什么样算什么样。作为农机维修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广大农机维修从业人员服务, 将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真正将农机维修网点管理工作抓好。
1.5 存在着严重的没有管理经费的问题
农机维修执法工作是县、区人民政府农业机械主管部门的行政职能, 从目前我市各县、区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工作来看, 普遍存在着没有管理经费的问题。现在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工作不允许收取任何费用, 下乡等一些必要的费用应当由财政部门给予保障, 但是我市有的县、区连工资都不能正常发放, 更谈不上下乡的管理经费了。因此, 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存在着工作不到位和无法管理的现象。
2 对加强维修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2.1 全面提高农机维修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
从我市目前农机维修执法队伍的人员素质来看, 还存在着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问题, 这支队伍的基本素质还有待于提高。作为一名农机维修执法人员, 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农业机械基础理论、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农机维修执法的相关知识, 需要懂得农机维修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如:懂得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农机管理条例、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办法等。因此, 我们要做好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就必须对农机维修管理队伍加强培训, 提高农机维修执法队伍的人员素质。
2.2 明确农机维修管理工作规范
目前, 从全国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工作来看, 还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规范。对农机维修网点怎么管理、管些什么,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办法和规定, 应当尽快建立操作规程来规范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工作, 使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
2.3 分清职责, 避免重复管理
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应该有一个职责划分, 哪些维修网点归农机部门管理, 哪些维修网点归交通部门管理, 可以按照维修网点从事的维修业务范围划分, 从事修理农业机械的农机维修网点归农业部门管理, 从事修理汽车等机械的维修网点归交通部门管理, 业务上有交叉的维修网点应当按照自愿的原则归属一个部门管理, 避免多方重复管理, 给维修网点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2.4 定期培训农机维修执法队伍
针对目前农机维修执法队伍素质偏低的现象, 今后应当重点对农机维修执法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农业机械的基本原理、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基本知识和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及农机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农机维修执法人员知法、懂法、依法行政。
2.5 政府财政部门要保障农机维修管理经费
13.适应形势变化 改进工作方式 篇十三
适应形势变化 改进工作方式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文化不断变革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工作环境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要十分重视和研究这种变化,不断改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并取得最佳效果。
一要关注工作
对象和工作环境发生的新变化
首先,要关注“四个多样性”带来的新变化。随首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而且,这种多样化的趋势还在发展。它带来的结果是,人们获得社会利益的渠道更为广泛和多样,人们对自身行为方式的选择更为自由,原有的各种社会行政组织对人们社会活动的约束力不断弱化,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企业单位管理变成直接由社会管理。
其次,要关注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新变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因特网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又一新的传播媒体。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即时性等特点,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更为灵活方法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从为有过的挑战,由于网络扩大了受众接受信息的自主权,使得我们对舆论导向的控制力明显减弱,这就给我们用正确、先进的思想引导人带来了新的困难。
再次,要关注企业出现的贫困群体的思想状况。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由于利益的再调整和再分配,出现了一些下岗职工、困难职工。近年来,企业许多矛盾和焦点问题,就集中在这些群体中。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强调,要弘扬务真求实的作风,切实解决各种困难群体的生活。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方面更是责无旁贷。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工作环境发生的新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机遇。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针这种变化,更新方式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二、改变单纯依靠说教的方式,把说理教育和事实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说理教育过去是今后仍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用事实来说话”的教育应当是一种更重要的方法。因为事实最有说服力。事实,既是职工思想形成的基础,又是检验思想、道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试金石。现在职工群众认识事物的显著特点,就是注重事实,厌恶空洞的说教。因些,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做到事理相符,讲理符实。
进行说理教育,必须做到事理相符。讲道理要从实际出发,据实讲解,实事求是,使所讲的道理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让职工群众一听就觉得讲的道理实在,事就是这个事,理就是这个理,可靠可信。用事实进行教育,关键的是办事合理,即严格按照道理办事,拿出与道理相一致的事实让教育对象看。这也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拿实事来说话”。重要的是领导者、教育者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合理的新事实让职工群众看。领导者、教育者自己的行动就是摆在群众面前的事实,只有首先用自己讲的道理来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行为的结果同所讲的道理相符合,职工群众才会觉得领导者、教育者是真正相信这些道理的,进而也才会相信这些道理是可信、可行的。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为职工群众用科学道理指导行动树立起一个好样子,创造一个好环境,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说服力。
三、改变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实行双向、多项交流式
目前,职工群众思维特点,就是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增强了,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明显增加了。随着社会信息传播渠道 和外部影响因素的增多,他们不愿意象过去那样在封闭的环境中简单地盲从于上级的说教号召,而是遇事会进行一番独立的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他们不愿再单纯处于被别人教育的地位,而是希望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交换意见,希望自己的合理想法能够得到别人的重视、认可和尊敬。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改变过去那种“我讲你听”的单纯灌输方式,实行双项或多项交流的教育方式。
进行双向或多项的交流,除了要给教育对象提供说的机会和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外,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把理论灌输和启发引导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地了解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对职工思想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通过对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帮助职工提高辨别能力,学会自觉吸收积极影响,抵御消极影响。二是要把外部灌输与内部发掘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发掘和调动职工思想中原有的积极因素,及时予以肯定、支持、鼓励和吸取。因为职工在接受教育时头脑中并不是真空,而是已经有许多相关的思想认识,其中包含着许多积极而合理的成份和创造性的见解,发掘和吸收这些积极合理的成份,既有利于用职工的先进思想教育职工,又可以弥补由于教育者自身认识和知识的空白,使自己的思想更加
文章标题:适应形势变化 改进工作方式
适应形势变化 改进工作方式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文化不断变革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工作环境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要十分重视和研究这种变化,不断改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并取得最佳效果。
一要关注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发生的新变化
首先,要关注“四个多样性”带来的新变化。随首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而且,这种多样化的趋势还在发展。它带来的结果是,人们获得社会利益的渠道更为广泛和多样,人们对自身行为方式的选择更为自由,原有的各种社会行政组织对人们社会活动的约束力不断弱化,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企业单位管理变成直接由社会管理。
其次,要关注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新变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因特网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又一新的传播媒体。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即时性等特点,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更为灵活方法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从为有过的挑战,由于网络扩大了受众接受信息的自主权,使得我们对舆论导向的控制力明显减弱,这就给我们用正确、先进的思想引导人带来了新的困难。
再次,要关注企业出现的贫困群体的思想状况。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由于利益的再调整和再分配,出现了一些下岗职工、困难职工。近年来,企业许多矛盾和焦点问题,就集中在这些群体中。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强调,要弘扬务真求实的作风,切实解决各种困难群体的生活。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方面更是责无旁贷。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工作环境发生的新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机遇。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针这种变化,更新方式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二、改变单纯依靠说教的方式,把说理教育和事实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说理教育过去是今后仍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用事实来说话”的教育应当是一种更重要的方法。因为事实最有说服力。事实,既是职工思想形成的基础,又是检验思想、道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试金石。现在职工群众认识事物的显著特点,就是注重事实,厌恶空洞的说教。因些,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做到事理相符,讲理符实。
进行说理教育,必须做到事理相符。讲道理要从实际出发,据实讲解,实事求是,使所讲的道理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让职工群众一听就觉得讲的道理实在,事就是这个事,理就是这个理,可靠可信。用事实进行教育,关键的是办事合理,即严格按照道理办事,拿出与道理相一致的事实让教育对象看。这也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拿实事来说话”。重要的是领导者、教育者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合理的新事实让职工群众看。领导者、教育者自己的行动就是摆在群众面前的事实,只有首先用自己讲的道理来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行为的结果同所讲的道理相符合,职工群众才会觉得领导者、教育者是真正相信这些道理的,进而也才会相信这些道理是可信、可行的。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为职工群众用科学道理指导行动树立起一个好样子,创造一个好环境,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说服力。
三、改变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实行双向、多项交流式
目前,职工群众思维特点,就是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增强了,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明显增加了。随着社会信息传播渠道 和外部影响因素的增多,他们不愿意象过去那样在封闭的环境中简单地盲从于上级的说教号召,而是遇事会进行一番独立的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他们不愿再单纯处于被别人教育的地位,而是希望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交换意见,希望自己的合理想法能够得到别人的重视、认可和尊敬。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改变过去那种“我讲你听”的单纯灌输方式,实行双项或多项交流的教育方式。
进行双向或多项的交流,除了要给教育对象提供说的机会和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外,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把理论灌输和启发引导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地了解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对职工思想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通过对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帮助职工提高辨别能力,学会自觉吸收积极影响,抵御消极影响。二是要把外部灌输与内部发掘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发掘和调动职工思想中原有的积极因素,及时予以肯定、支持、鼓励和吸取。因为职工在接受教育时头脑中并不是真空,而是已经有许多相关的思想认识,其中包含着许多积极而合理的成份和创造性的见解,发掘和吸收这些积极合理的成份,既有利于用职工的先进思想教育职工,又可以弥补由于教育者自身认识和知识的空白,使自己的思想更加[page_break]接近实际,接近生活,接近群众,从而增强教育的说服力。还可以使教育对象产生受尊重之感,真心地接受教育,“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丰富而实际的教育资源”的论断,就包含着这个意思。
【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推荐阅读: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018年中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试题07-19
适应新常态_展现新作为(演讲稿)06-22
适应教育工作总结11-04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适应07-28
适应学生发展 实施硬笔行楷教学07-23
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地学高职人才09-11
城区家政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文章09-14
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