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
1.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调查报告 篇一
写作提纲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写作提纲
我将以分析绿色贸易壁垒为切入点,剖析绿色贸易壁垒的标准以及意义,结合我国主要出口货物类型、出口国家等基本数据。分析出绿色壁垒对于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并针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章节:
1.分析
1.1概述
在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曾经是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曾依靠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与贸易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从而使贸易保护主义从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渐转向非关税壁垒,而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就应运而生了,并成为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限制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一种工具。
以下省略…….2.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2.1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 2.2绿色技术标准 2.3绿色环境标志 2.4绿色包装制度 2.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2.6绿色补贴
I
写作提纲
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出口的影响
3.1对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 3.2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3.3对出口产品成本和企业效益的影响 3.4对进口方面环境保护的影响
4.针对绿色贸易壁垒我国的对策与思考
4.1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4.2建立、健全保护环境的、法规,强化贸易环境执法 4.3盯住国际标准,适应世界潮流 4.4推行环境标准制度,开发环境标准产品 4.5发展绿色市场、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 4.6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利用国际力量,抵制贸易壁垒 4.7财政部门要向绿色产业倾斜,加大对绿色产业资金投入 4.8采取适当的环境贸易措施,严禁国外污染严重产业和不合标准的产品向我国转移
5总结 6.结束语
II
2.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调查报告 篇二
(一)技术壁垒的含义
技术壁垒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简称,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一些阻碍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技术性措施。它由技术规章和规范、包装和标签要求、商品检疫和检验规定、绿色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等五个方面构成完整的体系。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产品出口的第一大贸易壁垒。其中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认证要求、技术标准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包装及材料的要求和环保要求等五个方面;影响农产品和食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对农兽药残留要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细菌等卫生指标要求、食品标签要求和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等五个方面。
(二)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1. 影响的产品种类多。
从传统产品到高技术产品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国家商务部2006年12月25日发布的《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调查报告》显示,在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18类产品由于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而遭受691亿美元的直接损失,约占2005年全年出口额的9.07%。国家质检总局2007年9月11日发布的《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7)》再度显示,受技术壁垒影响较大的行业分别是机电、农食产品、化矿、塑料皮革和纺织鞋帽。
2. 涉及的企业范围广。
2006年我国有31.4%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比2005年增长6.3个百分点。我国各省市出口均因国外技术壁垒而遭受损失,仅湖北省2006年就有12.5%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遭受经济损失达3748万美元。出口企业受技术壁垒限制的比例较高的地区是青岛、安徽、江西等。
3. 造成的损失金额大。
技术壁垒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损失呈逐年递增之势。仅2006年我国全年出口贸易因技术性壁垒造成直接损失就达到359.20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71%。其中受影响较大的机电、农食产品、化矿、塑料皮革和纺织鞋帽,分别占直接损失总额的24.20%、23.77%、23.76%、9.30%和7.72%。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007年9月20日发布文章,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我国出口行业直接损失758亿美元。
4. 对我国实施的技术壁垒花样不断翻新。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标准和制度不断增多,涉及范围越来越广,要求也越来越高,让我国的许多出口产品望尘莫及。同时,增加检验检疫项目、调整技术法规、审查手续复杂、合格评定程序变化,人为拖延检验检疫时间等,也是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不同方式。也就是说,技术贸易壁垒花样不断翻新,它不仅对产品的最终形式有技术性要求,而且对产品的整个生产加工过程、流通过程也提出了技术性要求。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国共出台贸易保护措施23897件,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16974件,多数都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针对我国的措施占比较大的比重。
5. 对我国实施技术壁垒的国家不断增多。
近年来,对我国实施技术壁垒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7)》显示,技术性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排在前五位的是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东盟,分别占直接损失总额的43.59%、23.67%、19.07%、5.34%和2.96%。
二、中国出口贸易遭受技术壁垒影响的原因分析
中国出口贸易遭受技术壁垒影响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技术壁垒本身的特点;其次是缺少全面、统一的国际技术标准;再次国内企业没有自己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出口标准。
(一)技术壁垒本身的特点
1. 形式上的合法性。
技术壁垒是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和标签标准等,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保障国家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可见设立技术法规、标准及检验程序,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WTO中的有关协议也不否认各国技术壁垒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是要求技术壁垒不应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不得具有歧视性。同时WTO也正在制定国际性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从而使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了形式上的合法性。
2. 范围上的广泛性。
技术性壁垒涉及面非常广。从产品看,不仅包括初级产品,还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从过程看,其涵盖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等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领域来看,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3. 名目上的繁多性。
技术壁垒名目繁多,涉及范围广泛。发达国家不断制定各种技术法规、标准,阻挡国外产品进入市场,范围涉及轻纺类、机电产品类、食品化工类、认证注册、标签标识、产品包装等等。具体到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产品的含铅量、皮革中的PCP(苯环已哌啶)残留量、烟草中的有机氯含量、机电产品、玩具的安全指标、汽油中的铅含量、汽车的尾气排放标准、包装的可回收性指标、纺织品纤维及染料指标、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和含有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杂质的化工、医药等产品。名目之多,内容之复杂,令我国出口企业防不胜防,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4. 实施上的隐蔽性。
技术标准过高,检验程序过严,都可以影响国际贸易。而WTO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如地理及消费习惯等制定与别国不同的技术标准,这就使得技术壁垒间接作用于国际贸易领域中,他在看似公平的法律法规中,掺进了国与国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人为的因素,有意把一些标准或规定复杂化,使外国进口商品难以符合这些规定的要求,成为一些国家限制外国商品进入国内市场的借口。他的保护性更为隐蔽,影响更难预测,要区别一项技术标准或检验程序是否合理,是否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往往比较困难,这也是各国愿意利用技术壁垒的主要原因。
5. 方式方法的灵活性。
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技术壁垒多样化的形式为灵活运用技术壁垒提供了条件,技术壁垒也较其他关税壁垒更容易实施。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技术科技上的优势,利用各国标准的不一致性,灵活机动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标准。他们不断提出新的检验方法,盲目提高检验水平,颁布新法规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出口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6. 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公平性。
在国际技术贸易市场上,目前发达国家处于垄断地位,发达国家在保护本国消费者利益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的技术标准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由于这些标准是主要根据发达国家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制定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往往是难以达到的。这些貌似公正实则不公的标准,势必使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技术壁垒这些特性,使其更容易成为关税和直接非关税壁垒的"替身",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一张王牌。
(二)国际标准的不统一
由于工业化程度,科学技术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国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等限制的影响,导致了各国的法规,标准的不尽相同,各国在对外贸易中普遍实行自己的质量认证和安全认证制度,对其进口产品规定检验标准。这些标准如美国联邦标准FS,美国安全标准UL,英国标准BS,加拿大标准协会标准CSA,德国工业标准DIN,日本工业标准JID,澳洲国家协会标准SAA等。不同国家利用本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对进口商品进行检验时,很容易造成贸易壁垒。
同时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技术法规、标准、认证制度及检验制度等的制订水平和内容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其出口商品往往达不到发达国家的规定。
(三)中国国内企业准备不足,产品尚不能与国际市场规则接轨
1. 情报系统不发达。
情报系统不发达,企业不了解对外贸易中的国际标准,对进口国的技术限制知之甚少,在生产过程中又片面追求某种利益而带来负面效应。如农产品生产主要追求数量增长,对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不合格引发的质量问题,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等等。
2. 缺乏与国际接轨的产品标准。
一方面我国企业产品认证体制尚不健全,另一方面则受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的限制,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相应要求。如生态纺织品标准、生态食品标准都未能完全确立(国内获得国家认可的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证书的企业和组织还不到1000家),产品标准化生产还远未实施。而要跨技术贸易壁垒之“坎”,企业除加强情报咨询外,必须实施标准化。我国许多外贸企业的产品虽好,但因没有规范的生产标准,而被外商放弃了订单。
3. 缺乏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缺乏完整的检测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企业出口产品还缺乏完整的检测体系,检测水平不高,现有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尚不够先进,使得许多产品还不能达到国际统一的标准,难以走出国门。
4. 出口产品竞争力较低。
我国出口商品种类主要集中于纺织、轻工和农副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生产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落后,造成出口商品质量不高。另外,由于国内商检部门缺乏测试评价的方法技术和标准样品,不得不进口大量检测检验设备,致使出口产品成本大幅上升,竞争力较低。《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增加的生产成本为217亿美元,约占2005年全国出口贸易额的2.85%。此外,许多企业质量管理意识、卫生检疫意识、环境意识淡薄也是影响出口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中国出口面临技术壁垒的应对措施
(一)我国政府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
1. 建立国外技术壁垒的预警机制。
技术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信息壁垒。这是因为,一国经常对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修订,其它国家在信息不畅的情况下,按进口国原来的标准生产商品,在出口时就会遭遇“信息壁垒”。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国外技术壁垒的预警机制,以负责收集、跟踪国外的技术壁垒措施,建立国外技术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并允许相关部门和企业查询。
2. 建立与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的相互认可机制。
认证是证明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管理体系符合某种标准、法规的合格评定程序。我们要积极建立与国际和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的相互认可机制。相互承认彼此的认证是消除贸易认证带来的技术壁垒的通行作法。我国应积极开展这项工作,针对不同国家的要求,与更多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双边认证,既可提高我国产品的声誉,又节省产品在重复认证中的巨额花费。
3. 加强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许多工业发达国家为了将本国标准的内容纳入国际标准中,通过积极承担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等手段来达到保护本国利益的目的。据报导,欧盟为了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优势,承担了ISO秘书处50%以上的工作。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显得不够,特别是在承担ISO秘书处工作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在ISO/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现行的17000多项标准中,由我国起草被批准的只有20多项,加上现在由中国起草正在走审批程序的共计50多项,只占到3‰。因此,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发达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动态,积极承担ISO秘书处的工作,争取将我国制定的水平较高的标准纳入国际标准中,或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标准期间充分反映和体现我国的意见和利益。
4.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WTO/TBT协定强调在一切需要技术法规或标准的地方,如已有相关的国际标准存在,各成员均应首先采用这些国际标准。通过采用国际标准,不但可以防止和消除技术壁垒,而且可以有效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曾经走过的弯路和付出代价的覆辙。我国目前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不高,难以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所以有关政府部门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采用国际标准的步伐以满足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企业对技术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
1. 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环境竞争力。
环境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新挑战。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在购买某产品时,不仅重视价格和质量等因素,也重视其对环境的影响。无氟冰箱、节能冰箱受消费者的青眯即是一例。同样的家用电器,获得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企业的产品,更易在贸易谈判中取胜。这说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环保因素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面对咄咄逼人的技术壁垒,我国出口企业要积极修炼内功,应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和废弃物回收再生的全过程加强环境控制,取得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
2. 完善企业质量认证体系。
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成为新的非关税技术壁垒。对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质量的各种国际认证也给国际贸易设置了重重障碍。有些国家规定,从2000年起要获得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的生产企业产品才能进入该国市场;要获得UL(美国保险商实验室的简写)、CSA(加拿大标准协会的简称)安全认证的家电产品才能进入美国、加拿大市场;要获得CE安全认证的家电产品才能进入欧盟;生产企业要通过“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质量保证体系的考核才能生产输美食品;水产品加工厂要经过欧盟专家的重新考核认证,才能生产加工输往欧盟的水产品。
目前我国众多工业企业中,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的为数不多。所以,我国企业要积极参与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使自己的产品能够通过这些体系的验证,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又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
3. 积极开发新的贸易市场。
面对技术壁垒日趋严重的形势,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开发新的贸易市场,绕过技术壁垒的限制,发展自己的贸易事业。可以考虑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深层次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发达国家市场与我国有较强的互补性,尽管竞争激烈,但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要进一步有重点、分步骤、深层次地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尽快改变我国出口过分依靠日本、美国、欧盟的格局。二是积极开发新兴大市场。美国商务部把世界上增长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中国、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尼、韩国、波兰、土耳其和南非等10个国家评为“新兴大市场”。据预测,到2010年,这些新兴大市场国家进口将占世界总进口的1/4以上。因此墨西哥、阿根廷等9个国家应该是我国今后积极开发的新兴大市场。三是努力拓展暂时还不成熟的市场。我国物美价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非洲等落后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要学会在尚不成熟的市场中发现机会,扩大出口。
4. 积极寻求与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与外国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在产生贸易出现争端的情况下,应当通过多种渠道解决问题,如:一是充分利用政府间的磋商与谈判机制,加强与贸易伙伴的沟通与理解,申明贸易限制对双方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二是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对企业的组织协调作用,规范出口秩序;三是通过与进口商的联络,争取国外企业的支持,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跨国零售商、品牌商与进口商,庞大的贸易利润可以驱使他们开展政治游说,维护市场开放格局;四是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规定的方式、方法,通过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积极解决出现的贸易争端,争取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2004年我国家具生产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案的态度足以证明这一点:那些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的企业最终只被征收2.22%—16.7%不等的惩罚性关税;而极少数消极企业被征收的关税则达到此类关税税率的最高点198%。应对技术壁垒也要采用这种积极的态度。
总之,WTO体系使发达国家的关税大门敞开了,但贸易壁垒却并为因此而停止一天。技术壁垒作为一项非关税壁垒凭借其合法性、隐蔽性、灵活性、广泛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被各国使用,成为贸易保护的又一把利器。面对严峻形势,我国我国政府和企业都要高度重视技术壁垒,政府承担起保护本国贸易经济的责任,企业通过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国际或对方标准等方式提高自己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同时积极开发新的贸易市场,突破技术壁垒的限制,发展自己的贸易事业,最大限度地消除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争取最佳的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凌善康.绿色壁垒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冲击》[J].WTO经济导刊,2007,(3).
[2]彭红斌.技术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策略[J].理论前沿,2001,(11).
3.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调查报告 篇三
绿色壁垒;农产品;出口;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3-0070-02
当今世界贸易中,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并存。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应运而生,并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所谓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它属于一种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形式。
一、绿色壁垒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形式有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等六大类。这些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形成了巨大的阻力,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壁垒增加了成本,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我国依靠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使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长期拥有价格优势。但是,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使我国农产品出口成本增加,削弱了出口农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使出口农产品的研制开发成本、生产成本、包装成本、流通成本、认证检验成本等开支提高,改变了以往的贸易条件和比较竞争优势,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降低了农产品的出口绩效
近几年来,日本、美国、欧盟等纷纷以绿色壁垒限制我国农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出口的主要市场份额不断减少,有逐渐被具有农产品出口相似性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挤占的危险。
3.加剧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及多边贸易摩擦
农产品出口前经我国产品质量检验检疫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却因为没有达到目标市场国家规定的标准而被禁止出口、退货和索赔事件屡屡发生,这对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国内标准与其他国家标准的差异引发了贸易摩擦,甚至影响到了双方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
4.绿色壁垒增高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门槛,加大了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的难度。实行绿色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绿色技术标准,实行严格而又繁琐的进口检疫制度,限制外国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而且利用WTO协议中关于环境问题规定的漏洞打擦边球,实行贸易歧视政策,增加了中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二、我国应对绿色壁垒应采取的措施
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的非关税障碍。面对日益严峻的西方诸多传统经济强国及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绿色壁垒的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寻找到适合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和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1.重视发展环保农业,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环保农业以及相类似的生态农业、节能农业、立体农业等农业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其特点:一是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二是重视对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进行全面规划,合理配置、节约能源;三是重视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实行合理轮作、间作套作。这些对于开发我国出口农产品货源、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把发展环保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建立环保农业基地,促进我国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开发。
2.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实施农业标准化,既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又可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除了要大力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之外,还应加强对国际农业标准的研究,根据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更新农业标准,并使农产品品质标准与安全卫生、分级、包装、运输标准国配套,通过逐步完善,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3.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企业应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和资金,加大技术投入力度,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流程,重视自主创新,提高其技术、安全、卫生和环保标准,从根本上提高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
4.充分发挥“环境外交”的营销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拒绝接受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环境条款;以国际规范为依据反对进口国的绿色壁垒;注重“环境外交”策略的运用。
以上措施的实施,一定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冲破绿色壁垒的限制,实现我国农产品出口额的突破,更大程度上实现出口创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保证人民健康。
[1]许海清.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史明灿.农产品出口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J].当代经济,2008,(3).
[3]于东.绿色贸易壁垒与中国农产品出口策略分析[J].对外开放,2008.
[4]韩一军.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2008(6):41-44.
4.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调查报告 篇四
会计学143班夏玲 2014244101
一、绿色贸易壁垒:概念及表现形式
绿色贸易壁垒(Green Trade Barriers)是指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健康和安全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或禁止进口的贸易措施。事实上,绿色贸易壁垒是一个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理由,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市场利益不受损害为目的,对外国商品进口专门设置的带有歧视性的或对正常环保目标本无必要的贸易障碍。
概括起来,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五种:一是绿色环境附加税,即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而对那些污染环境,影响健康的进口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二是绿色环保技术标准,是发达国家借环保之名义通过立法而建立的限制他国产品进口,保护本国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标准。三是绿色环境标志制度,是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所签发的图形标签,印制或粘贴在合格的商品及包装上,用以表明该产品质量、功能符合要求,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四是绿色环保包装制度,即产品的包装材料易于回收利用及再分解,以此来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五是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进口国家为确保进口商品的安全性,而对进口商品实行较为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
二、我国茶叶出口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本文收集整理了近几年我国茶叶销往欧盟、日本、美国等地区和国家所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并被通报不合格的数据,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茶叶被通报不合格的次数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欧盟 24 27 31 30
日本 11 4 5 7
美国 7 6 5 9
共计 42 37 41 46 资料来源:整理自 食品伙伴网、欧盟RASFF、美国FDA、日本厚生劳动省
同时,本文也收集了2016年我国茶叶在销往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时,部分茶叶被抽检不合格的原因相关信息,整理如下所示:
表2 2016年欧盟、日本、美国通报我国茶叶不合格信息简表
通报部门 欧盟RASFF 欧盟RASFF
通报产品 茶叶 绿茶
不合格原因
噻嗪酮(0.12mg/kg)、毒死蜱-二乙基(0.17mg/kg)啶虫脒残留(0.051mg/kg)
虱螨脲(0.21mg/kg)、非法物质氟啶脲残留
(0.27mg/kg)
欧盟RASFF 美国FDA 美国FDA 日本厚生劳动省
乌龙茶 绿茶 花草茶 绿茶
噻嗪酮(0.44mg/kg)、吡虫啉(0.25mg/kg)残留 标识无英文;无营养标签;生产工艺未备案 成分不合格(检出氟虫氰0.003mg/kg)检出茚虫威0.03mg/kg 资料来源:整理自 食品伙伴网、欧盟RASFF、美国FDA、日本厚生劳动省
由上表可知,欧盟是我国茶叶出口所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第一大来源地区,而被通报的原因则是农药残留指标不符合规定,严重超标,包装不达标,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日本和美国也是通报来源国家,通报原因也大多是生产技术不符合规定,农药残留超标。由于我国茶叶不符合进口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一旦被检验不合格,只能就地销毁或者被遣返,这抑制了我国茶叶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根据最近几年西方国家颁布的新型标准来看,我国茶叶出口受挫主要是由于农药残留指标超标以及茶叶包装不合规范,有绿色环保技术所形成的壁垒、绿色环保包装所形成的壁垒、绿色卫生检疫所形成的绿色壁垒。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绿色技术、环保标准制定等方面必然处于一定不利地位,但就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来讲,我认为应该予以辩证视角看待。
从积极影响的一面来看,(1)有利于促使茶叶行业优化整合与茶叶质量的提高。尽管绿色贸易壁垒有贸易保护的色彩,但不可否认它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茶叶的发展更加规范,符合国际要求。为了突破这些标准,茶叶企业不得不加大技术投入,通过兼并重组来扩大企业规模,提升竞争实力。企业也会引进与研发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使得茶叶种植、加工环节更为规范,与国际新标准接轨。因此,绿色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会倒逼企业进行技术改进,也会促进茶叶行业优化整合,包括调整营销策略、提高产品质量等。(2)有利于提高企业环保意识,促进我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与生态环境恶化有着内在联系,西方国家所设置的贸易壁垒也有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绿色贸易壁垒在限制我国茶叶出口的同时,也在促进着茶叶企业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为了使茶叶出口符合标准,茶企不得不降低农药使用频率,发展有机茶叶,促进茶叶的生态种植与加工,促进茶叶的可持续发展。
从消极影响的一面来看,则使得茶叶出口所面临的价格竞争优势被削弱,成本上升。茶叶进口国家所推行的绿色贸易壁垒有严苛的技术与检疫标准,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为扩大出口,开拓目标市场,满足出口国家的茶叶进口标准而不得不加大资金投入,改进设备,引进新技术投入生产,从而导致茶叶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得茶叶价格水涨船高,价格优势不再明显。而繁琐的认证环节也会加大企业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削弱产品的价格优势,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
四、我国茶叶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茶叶质量监测体系
我国茶企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有限,各地茶叶的生产质量标准与包装环保标准参差不齐,未能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而各地的茶叶质量监测标准也有所差异,质量检测力度有限,使得茶叶在出口时面临西方国家的新型质量标准时而措手不及。因此,加快茶叶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刻不容缓,政府需要依据国际茶业检测新标准,做出及时调整,与国际的检测标准接轨,加大检测力度,确保质量检测工作的贯彻落实.同时,政府也需要对茶叶的生产进行全程监控,对农药的使用严格规范,全力监测茶叶的农药残留指标。
(二)出台产业政策,支持茶产业发展
我国茶叶企业大多为民营小企业,资金有限,研发能力也有限。而突破绿色贸易壁垒须有大量新生产技术的投入,由于资金有限,无进行生产技术改造的资本。要突破这类瓶颈需要发挥有效政府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加大力度,运用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对茶业产业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与设备改造,提高茶业生产质量。除此之外,政府可采取促进茶叶出口的政策措施,如在茶叶出口征税方面做出适当调整,减收赋税,适当出口补贴,降低茶叶的出口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价格优势提高茶叶的竞争力。
(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在我国茶叶企业中,龙头企业的竞争实力难以与国际知名龙头企业相抗衡,且大多企业都是小规模形式存在,不能有效抵御他国的贸易壁垒的冲击。因此,企业可加强合作,促进企业的并购重组,变小为大,促进行业的整合与优化,提升我国茶叶的产品竞争实力,茶叶企业应当实施品牌战略,扩大规模,利用资金与技术,打造自主出口品牌,做好品牌宣传工作,使我国茶叶品牌深入人心。
(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5.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篇五
回顾贸易保护政策理论的发展史,从最早的重商主义、古典贸易保护政策、凯恩斯的超贸易保护政策,到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直至当今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每个历史时期各国政府采用的贸易政策都是为达到提高本国福利水平或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GATT八轮多边贸易谈判的最终谢幕,作为传统贸易限制措施的关税壁垒得到了大幅度的削减,GATT“东京回合”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税率从40%下降到6%左右,非关税贸易壁垒悄然盛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终结束和W TO的成立,促使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竞争进一步加剧。发达国家转而寻求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保护本国市场,增强产品竞争力,因而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日趋增多,保护贸易政策的措施也从关税措施向非关税措施再到更隐蔽、更难应付的“隐性贸易保护,,措施发展。
二、我国外贸出口的现状
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高速增长和外贸依存度的长期居高不下,使得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但主要是具有低成本的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出口,因而日益受到其他国家的关注和牵制,引起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局部矛盾,并使得贸易对象国家对我国出口采取各种贸易救济措施和贸易壁垒。 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份额比率快速增长,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衡量一国比较优势不仅要看某种产品出口量的多少,也要考虑该种产品的进口量的多少,以及与其他国家该种产品出口量的比较。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大量增加,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发达国家产业政策战略调整的结果,以外商投资为主体的加工贸易企业通过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资本要素,利用其技术优势术优势和我国廉价劳动资源优势,加工制成品后,将之出口到国外。而事实上,这部分产品的附加值并不是很高。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影响
对于不同国家近年来对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程度的趋势,分析其原因,美国和欧盟对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系数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分析其原因是我国和美国、欧盟在世界产业格局上有一定程度的互补,我国出口较多的产业集中在农产品和制造业方面,大多属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美国和欧盟来说正是他们所需的。而日本对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程度的走势,一方面日本也需要大量农产品和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的进口,而另一方面,日本对sPs技术标准限制极为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对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我国出口贸易产生较大的阻碍。而巴西和印度对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程度逐年上升,一方面是由于巴西和日本为应对发达国家技术贸易壁垒而逐渐加强其国内TBT和sPs技术标准的建立,另一方面,也由于其产品结构和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大的竞争关系,从而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和制造业产品对其国内的输出。
四、结论
在大量文献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构造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系数体系,分别从国家维度和行业维度对我国面临的主要贸易对象国在-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系数进行了测度,并分析我国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系数的特征和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量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本文的结论是:
第一,我国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宏观原因分析。我国近年来出口现状表现为我国出口量迅速增长,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出口产品结构制成品比例增长快速,出口对象国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而由于我国国际贸易产品结构的提升、主要出口对象国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高发地和发达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原因引起了我国面临大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二,我国面临的技术性贸易的测度表明,从国家看,美国对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一直维持在较高的程度,日本和巴西对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程度逐年上升,欧盟对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程度有所下降;比较发达国家对我国、印度和巴西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程度,发达国家对巴西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程度下降趋势最为明显,而对印度则一直保持在较高的壁垒水平。分行业来看,主要贸易国家对我国农业和食品行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程度最高,其次是医药化工和塑料,而对冶金、服装和车辆等行业则处于相对较低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程度。
第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影响的计量结果表明,美国、欧盟和日本主要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有明显的负向作用,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日本,其次是美国,影响程度最小的是欧盟。在分产业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系数对我国出口量的影响计量的结果表明,食品产业和农业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程度负向作用最大。
6.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调查报告 篇六
【内 容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入发展,非关税壁垒已逐渐取代关税壁垒成为一国实施贸易保护的工具。随着关税的税率下降,非关税壁垒在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方向的作用不断加强,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关注的焦点之一。非关税壁垒种类包括: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影响有所不同,当某些情况发生变化时,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影响也将发生变化。本文将从非关税壁垒的历史、定义、类型、特点、性质及详细叙述技术性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由此提出我国应对非关税壁垒的建议。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 发展趋势及过程 影响及建议 【论文正文】
一、非关税壁垒的定义
非关税壁垒是政府用以限制贸易的除关税以外的措施。非关税壁垒包括:数量限制、进口许可(进口许可制度,进口许可程序)、差价税、进口配额和技术性壁垒等。
非关税壁垒大致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前者是由海关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品种加以限制,其主要措施有:进口限额制、进口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额制、出口许可证制等。后者是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海关手续或通过外汇管制,间接地限制商品的进口,其主要措施有:实行外汇管制,对进口货征收国内税,制定购买国货和限制外国货的条例,复杂的海关手续,繁琐的卫生安全质量标准以及包装装潢标准等。
非关税壁垒是一些发达国家限制商品进口和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最初,非关税壁垒仅作为限制进口的防御性措施,后来往往用来作为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谈判,迫使对方让步的手段。这些国家还经常利用非关税壁垒来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歧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保护国内工业,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非关税的保护性措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二、非关税壁垒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一)加强竞争的需要
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出现了超贸易保护主义,各国在纷纷提高进口关税的同时,也使用了以限制进口数量为主要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主持下,举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使关税壁垒不断下降。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又出现了较大的经济危机,形成了贸易保护的压力。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各国加强了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措施。
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受到关税减让谈判成果履行的约束,在关税不能随意变动和提高的背景下,转向以更多地采用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市场,进行竞争。
(二)保护生态环境和国民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加强,各国国民对衣、食、住、行的条件、用品的卫生和安全要求予以关注,从国外进口的产品当然不能例外。如美国于1973年成立了消费品安全管理局(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CPSC),颁布了《消费品安全法案》,《易燃纤维法案》,《联邦管制危险物品法案》,《1970年安全包装法案》,《儿童安全保护法案》。这些法规既适用于本土产品,也适用于进口产品,对进口产品既无优待,也不歧视。
(三)WTO允许正当的非关税“壁垒”
如WTO负责实施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规定,成员方政府有权采取措施,以国际标准为基础,若无国际标准或认为不合适时,可自行设立标准以保护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但要非歧视地实施,并保持透明度。
(四)缘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的贸易歧视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歧视由来已久 ,中国的出口贸易迅速发展 ,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这更引起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忧虑。正因为双边贸易差额是引发国际贸易摩擦与贸易保护的主要原因,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才屡屡遭受不公正待遇。例如在对浙江省打火机实施 CR法规一案中 ,欧盟规定销往欧洲、离岸价低于2欧元的打火机,必须加装一个 5周岁以下儿童难以开启的安全装置,而2欧元以上的打火机不受限制。CR法规把价格作为产品的安全标准而加以限制,显然是一种价格歧视。是以“技术标准”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五)发展中国家客观存在着市场秩序不规范的事实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 ,市场秩序尚不规范 ,客观上存在着“出口低价竞销”的事实。外经贸部政策研究室“出口低价竞销课题组”的研究表明 ,我国存在一定数量“多、低、散、乱”的小型生产企业,它们往往依靠低价竞销扩大出口 ,并以次充好或降低产品质量标准。同时,发展中国家还有某些企业为配合进口商偷逃关税低值报关的现象;有某些“三无”企业,在开展对外贸易中制假售假。这类现象 ,虽然只是少数几例 ,但都会授人以柄,激化贸易摩擦。
三、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一)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一般说来,各国关税税率制定必须通过立法程序,并像其他立法一样,要求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如要调整或更改税率,需适应较为繁琐的法律程序和手续,这种立法程序与手续,往往迂回迟缓,在需要紧急限制进口时往往难以适应。同时,关税在同等条件下,还受到最惠国待遇条款的约束,从有协定的国家进口的同种商品适用同样的税率,因而较难在税率上作灵活性的调整。但在制定和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上,通常采用行政程序,制定手续比较迅速,其制定的程序也较简便,能随时针对某国的某种商品采取或更换相应的限制进口措施,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二)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成本和价格,削弱其竞争能力,间接地达到限制进口之目的。如果出口国采用出口贴补、商品倾销等办法降低出口商品成本和价格,关税往往较难以起到限制商品的进口的作用。但一些非关税措施如进口配额等预先规定进口的数量和金额,超过限额就直接地禁止进口,这样就能把超额的商品拒之门外,限制作用远远高于关税壁垒。
(三)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一般来说,关税税率确定后,往往以法律形式公布,依法执行。但是,一些非关税壁垒打着“合理和科学”的旗号,制定繁琐复杂的标准和程序,使出口商难以区分是非,不易对付。
(四)非关税壁垒不断加多
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加剧、保护生态环境及国民健康和安全的需要,在关税壁垒减低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重视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并加速发展,使得非关税壁垒向多样化、细致化、严格化和科技化方向发展,在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基础上,翻新花样,层出不穷。迄今,非关税壁垒多达75种,具体措施达到3000种。
(六)发展中国家难以对付
发展中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检验能力的不足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对发达国家嗦设置的非关税壁垒难以分辨是否科学,有否存在歧视行为,在商品出口上陷于被动地位,在进口商品上,难以通过正当的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市场和生态环境和国民健康。近年来,随着中国出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世界上的贸易排名不断前移,目前中国已跃居仅位于美国、德国之后,成为名副其实世界第三位的世界贸易大国。中国遭受国外非关税壁垒的频率逐渐增多,所受危害也在不断加大,已成为国外非关税壁垒的最大受害者。
中国出口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成本低,因为这个原因,使很多进口国都抵制中国的出口产品,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而他们针对中国所采用的非关税壁垒主要是反倾销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非关税壁垒种类繁多,我就重点从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这两种壁垒来分析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在短期内主要变现为贸易禁止和贸易限制两种经济效应。
1、贸易禁止
由于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具有强制性,实际上构成一种的门槛。中国有相当数量的优势出口产品(包括纺织品、农产品、机电产品),因屡屡遭受国外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的限制而无法进入国际市场,或已经进入因无法达到不断提高的技术、卫生检疫标准而被迫退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1)因实施歧视性标准而难以进入
美国,日本,欧盟是中国三大贸易伙伴,也是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最主要的经济体。我国出口的商品有近75%都销往美、日、欧等国家或地区。这三大经济实体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较高,而欧盟国家是最先意识并研究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其成员国也是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最严格的国家,尤其在有关汽车、电机、机械和制药产业更为明显。并且美、日、欧这些经济实体不同重点、不同程度的对进口商品实施严格、苛刻复杂的技术限制。日本主要集中于我国出口产品的动植物检疫标准;而欧盟是绿色壁垒的发源地,其环境意识最强,对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产品的限制很严;美国除环保方面与欧盟有相似之出,对机电产品和玩具的安全性能特别看重。
(2)因不断提高标准而被迫退出
由于发达国家技术标准要求较高,我国一些产品在环境、卫生和安全技术标准上不符合进口国的要求被限制进口的情况屡见不鲜。基于国际标准化而产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出口影响越来越大。根据国家商务部的调查报告,近十年来,我国有70%以上的出口企业遭遇到国外技术壁垒不同程度的限制,约40%的出口产品,25%出口额受到影响,造成损失超2000亿美元。其中,由于欧盟、美国、日本采取技术壁垒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比重高达95%。未来10年内,技术性贸易措施将替代反倾销措施,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障碍。
2、贸易限制
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还可以因增加粗户口企业的成本,导致其产品价格优势下降而使出口规模受到限制。
1、增加生产成本,减少了企业的利润。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要求我国企业不断加大技术改革和研发的投入。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因不符合国际环保标准而受阻的出口商品价值超过100亿美元。技术标准的提升导致中国企业的技改成本大幅增加,迫使许多企业转产或倒闭。
2、追加符合成本。
我国目前申请IS014001认证,仅咨询费、体系建立费用、审核费和认证费用一般需20-30万元,这还不包括环保设备投入,这对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是难以承担的。
3、提高了销售成本,弱化了市场竞争力。对各国技术贸易壁垒信息的搜集、应对贸易壁垒的投入、达到国际标准、通过国际认证、进行严格的检验、检测都是对企业市场开拓成本和贸易成本的一种增加,在无形中导致了市场竞争力的削弱。
五、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我国出口产品相当大一部分是以初级加工、低附加价值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因而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较大。影响分为消极和积极的。
(1)积极的影响
1、提高科技水平和环境标准,达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
它促使我们努力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提升国家环保技术标准,切实提高产品的环保科 技含量,从而成功突破环境贸易壁垒的制约,达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
2、迫使外贸企业加强企业的环保工作,积极开发绿色产品
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环境因素,而且愿意支付由于加入环境因素而提高的那部分价格。因此,绿色壁垒迫使外贸企业重新审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真正花大力气抓好企业的环保工作;使企业进一步改进产品设计、包装、提高产品的质量。
(2)消极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消极影响是很明显的,几乎波及到我国出口的所有领域,对我国出口造成重大的损失。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对生产成本及竞争力的影响
制造商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的检验、测试、认证等手续,从而发生一些额外支出,使生产成本增加,即环境成本增加削弱了她们的竞争力。
2、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限制我国商品的进入
即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或制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阻止我国相关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参与公平竞争。例如,在服装和纺织品出口方面,欧盟有关国家对进口服装的偶氮游离甲醛等100多种有害物质含量进行限制;这使我国现有的104种偶氮染料的纺织品出口中断。
3、严格的认证标准加大了我国出口商品的难度
从“生态纺织品认证”标签的发展趋势看,申请标准将越来越严格。2002年1月颁布的 的该标签新的申请标准中,对甲醇和锑等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制的要求更加严格,杀虫剂检测的类别也大大增加;在机电产品认证方面,欧美、日本的环保法规是世界上最严格、最完善的,其中有许多条款涉及机电产品的性能、排污量限制、可回收率等方面,并要求在其国内市场销售必须取得相关的认证,因此,相关产品的质量认证是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又一壁垒。
7.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调查报告 篇七
关键词:贸易,贸易壁垒,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攀升, 我国的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深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然而, 面对国际上的贸易壁垒, 我国也要及时地加深认识和了解, 发挥它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积极作用, 想方设法应对其对我国贸易和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 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扫清障碍、保驾护航。
1 关于贸易壁垒的内涵及其特征的简要介绍
所谓贸易壁垒, 是指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进行商品交换时, 通过颁布相应的法律、条例、标准、规定等, 建立起一个规范的技术标准、制度等, 以这样的方式, 实现对国外某一种进口的商品的限制, 制定与技术、环保、卫生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以此提高某一产品的进口贸易技术要求, 进而增加了该产品进口的难度, 最终达到限制这类商品进口的目的。
技术贸易壁垒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 技术贸易壁垒具有广泛性特征。技术贸易壁垒涵盖了某一类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和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的研发到生产运输, 再到产品的销售, 都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近年来, 已经从有形的消费品扩展到了金融、信息、服务等领域, 而且, 一些技术贸易壁垒还会产生连锁性的反应, 从一个国家逐渐扩展到了多个国家。
第二, 技术贸易壁垒具有隐蔽性特征。表面上来看, 技术贸易问题。
首先是对某些产业比较优势的影响, 一旦某个产业的比较优势被削弱, 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由此带来的失业等相关问题将非常严重。不过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并非要建立完全统一的具体标准。此外, 个别企业建立在低社会责任水平上的竞争优势被破坏甚至有助于产业的优胜劣汰。实证表明, 1995年至2007年, 我国纺织、服装及机械设备制造的RCA (显性比较优势系数) 在更严格的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下逐渐上升而非下降。[3]另一问题是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成本问题, 不过成本的可转嫁给我们更多的乐观。产品成本的分担与产品价格弹性有关, 弹性越小, 买方承担可能越大。多项研究表明, 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弹性相对偏低, 影响我国出口的主要因素是外国经济状况。如姚枝仲认为我国短期出口价格弹性为-0.65, 降低产品价格可能导致较大福利损失[4]。因此, 当发展中国家不再把价格看成惟一优势, 更高社会责任水平将提高企业的谈判地位时, 用价格来转嫁部分成本压力是可能的。
4结语
尽管发达国家所提的一系列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标准造成客观贸易障碍, 但其中包涵的许多原则与本国的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在价值、信念、意识等建立社会契约的主要因素方面, 并不存在根本矛盾。我们要重视的是社会微观层面企业间关于改进或变相抵制壁垒没有特别针对于某一国家, 但是其影响范围广、形式灵活、易于变化, 使很多出口国和企业都难以应对, 另外, 还可以利用健康、安全、环境等问题做文章, 把问题转移到健康、环保上, 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特征。
第三, 技术贸易壁垒具有合理性特征。通过设立技术性的法规和检验程序, 可以切实的保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要求各国的技术贸易壁垒要在不妨碍国际贸易的前提下建立制度并执行, 所以说它具有合理性的一面。
第四, 技术贸易壁垒具有动态性特征。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各国生产水平的进步, 国际范围内对环保和卫生都越来越重视, 大家对安全的要求有所提高。这就为技术贸易壁垒的不断优化、更新提供了技术条件, 所以, 技术贸易壁垒相对于其它的贸易壁垒, 就更加容易被接受和实施。
2 贸易壁垒的存在对我国的影响
第一, 技术贸易壁垒会导致国际贸易中利益分配的不平衡情况发生。因为, 现行的国际贸易标准的制定者绝大部分都是西方的发达国家, 而发展中国家通常是作为这些标准的接受者被动的听从标准制定者的指挥。然而, 发达国家并不会为我们的利益考虑, 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 会利用一些技术标准社会责任的博弈, 政府在显性契约的执行上要传达出更明确的信息。当然, 社会、政府、企业会承担相应的成本, 社会需要吸收淘汰企业带来的压力;政府需要用更严格的措施来应对不良隐性契约;而企业在转移部分成本的同时在管理及技术方面要更多的投入, 但理性主动比短视被动好得多, 而一些思想观念通过企业商业行为的传播对我们未来所产生的影响, 如劳动者对自身价值、权利的再认识等则更重要的多。因此, 我们应脱离伦理落后的触底博弈群体, 积极适应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 谋求更高层次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2]王铂.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文献述评[J].商业时代, 2010 (21) .[3]刘付国.企业社会责任贸易壁垒化的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
大学, 2009.
[4]姚枝仲, 田丰, 苏庆义.出口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EB/OL].www.
等来设置针对于某国的贸易壁垒, 甚至还会根据需要发动不同规模的技术贸易“战争”, 从而他们可以持续的控制和牵制发展中国家, 这样就可以长期占据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新技术、新材料等一些关键的技术开发领域, 全球大部分的技术专利都被发达国家占据, 而在发展中国家这方面还是很薄弱的, 这就必然使国际贸易的利益向那些发达国家倾斜和流动, 造成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地位变得越来越低。
第二, 企业生产和交易的成本不断增加, 削弱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受到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 使我国很多出口产品都不符合产品进口国相关的标准, 有的是由于这些标准使出口产品的成本大比例增加, 有的出口企业因为无法承担这部分增加的费用, 而被迫从国际市场退出。长期以来, 我国都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各类产品为出口为贸易的主要部分, 这些产品的进口国制定出很多非常苛刻的技术标准, 我国这类企业在认证费上面花费了大量资金和人力, 同时, 为了适应新的技术壁垒而不断的收集相关信息, 不断的更改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 支付大笔额外的宣传费用, 这样就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总成本, 使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除此之外, 过高的产品出口检验检疫费和认证费会导致我国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有所下降, 使很多企业的出口量和市场份额都相应减少, 使我国企业处于国际贸易的不利地位。
第三, 我国对外外贸的出口总量下降, 导致国内市场的供求失衡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化。技术贸易壁垒涉及范围广, 其中包括多种行业、品种多, 而且要求的技术标准又是非常苛刻的, 而我国的出口商品技术水平、标准要求、环境保护意识等都与其他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特别是发达国家, 所以就导致了一些国内企业的产品出口遭遇各种障碍,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的外汇收入和出口额。如果由于某些意外情况, 不得不被迫让这些用于出口的产品流入国内市场, 就会导致国内市场的同类产品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 造成该类商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 造成企业经营利益的降低, 使部分企业亏损甚至破产。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样会导致我国国内的投资总额下降, 国内商品需求量也会下降, 这样必然会造成经济发展缓慢甚至萧条, 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3 应对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壁垒磨擦是长期存在的, 让发达国家改变他们的贸易政策是不可能的。所以, 针对日趋严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如何应对是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为此, 我国企业和政府都必须有所作为、积极应对。
3.1 对于企业来说
第一, 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 依然是传统的针对价格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 要提高科技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每个国家增强产品竞争力最有效途径。因此, 企业必须始终强化自身技术创新意识、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突破技术贸易壁垒。
第二, 同国际惯例接轨, 实施标准化战略。通过获取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证是我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必然要求。因此, 企业在出口前应当认真开展调查, 并在生产、营销、管理等各环节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 对有特殊要求的国家, 要根据特定的要求达到该国的具体标准。
第三, 了解并合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在我国有一些企业在产品出口遭遇他国技术贸易壁垒时, 多是采取退让的做法, 而不是积极地应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利用好现有的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 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进而避免企业和国家损失的不断扩大。对于滥用技术标准等恶劣行为, 我们应当敢于善于起诉, 维护自身的平等地位, 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3.2 对于政府来说
第一, 建立符合需求的信息服务机构和完善的预警机制。如何为企业贸易做好咨询和服务的工作是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方式, 其中的关键是要彻底、全面的研究有关技术法规、标准的信息。同时, 政府应积极、主动的收集对华贸易的发展趋势等。
第二, 调整、制定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的国家标准。我国的产品质量标准种类多、不规范, 政府应尽快调整、制定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的国家标准, 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调整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 积极推进环保产业, 将环保纳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第三, 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反垄断法。不合理的技术贸易壁垒是权利滥用的结果, 对于滥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行为, 应当加以规制。因此, 我国应该尽快出台自己的反垄断法, 并且建立一个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以维护法律的力度和权威。
参考文献
[1]尹希果, 孙惠.碳关税征收对双边贸易的预期影响——基于中美两个碳经济大国的微观分析方法[J].国际经贸探索, 2010, (10) .
[2]杨小力, 杨林岩, 冯宗宪.国际贸易壁垒变动对企业行为影响的内在机理与演进趋势[J].经济经纬, 2006, (03) .
[3]何元贵, 陈洁.我国出口贸易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深层原因[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 (03) .
[4]孙晓琴, 吴勇.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产业竞争力中长期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四大行业的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05) .
[5]孙晓琴, 黄怡伟.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对美出口机电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J].国际经贸探索, 2009, (12) .
8.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调查报告 篇八
所谓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名通过苛刻的环保、卫生检疫等法规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加以限制的措施。目前它以其明显的合法性、广泛的适应性以及保护的隐蔽性等特点被广大发达国家所采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在环境标准制定实施及资金投入、环境技术水平等方面与欧美日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再加上我国出口商品市场又多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故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阻碍作用不断加强。具体表现在:
1农副产品出口受到日趋苛刻的卫生检疫的限制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茶叶、生猪、家禽、水产品等产量居世界前列,每年大量出口,但由于我国农副产品的生产不同程度存在忽视环保的情况,导致这些产品的出口面临危机。
目前进口国卫生检疫主要措施是严格限定农副产品的农药的残留量。如欧盟对食品中残留的22种主要农药制订了新的残留限量,一经发现超标产品即予以扣押,甚至销毁;日本对每批进口水产品都予以化验鉴定,不合格者采取没收、限制进口的方法。美国从1997年12月18日起,禁止进口未实行HACCP(Harm Analysis Center Control Point)管理体系的国家的水产品和肉食品。
而我国目前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农药高达23万吨,并且农药结构以氧化乐果、1605、甲氨磷这样高效、高残留农药为主,在杀死病虫害的同时也对人畜构成潜在危害和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近几年来我国相当多的农副产品出口空间已越来越小。
2机电产品出口面临国际环境公约和进口国环境法规的限制
如果说初级产品的竞争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劳动力及成本优势的话,则工业制成品、高科技产品的竞争更依赖于科技优势,因此制定先进的技术法规和标准,限制制成品进口的趋势越来越加强。自从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后,就遇到了来自发达国家先进的产品法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安全标准、电磁辐射标准等方面的壁垒。从过程看,涵盖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领域看,已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我国虽是机电出口大国,但绝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设计、创新能力、制造水准及环保检测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结果必然是许多商品达不到进口国环保指标,而被限制进入其国内市场。
现阶段我国深受绿色技术标准阻挡的消费品就是家用电器。一些国家明文规定,禁止进口氟里昂制冷空调、冰箱以及辐射指数超标的微波炉等其他电器产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90亿美元的出口机电产品受到有关《臭氧层保护国际公约》及其国别相关标准的限制而被禁止销售,还有8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绿色标志制度的影响,240亿美元出口产品达不到发达国家环保包装要求而受到间接影响。
3传统轻工产品受出口环保限制越来越大
我国传统轻工产品受出口环保影响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服装、玩具。从服装和纺织品来看,出口环保限制主要来自关于纺织品有害物质的环保规定。其中影响最大是由十家欧洲纺织品检验机构共同组成的纺织品工业协会制定的《环境纺织品标准100》,其专门用于测试所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已知有害物质,并对这些物质做出限量。如由于在生产中大量使用被禁偶氮燃料,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对欧美出口日趋艰难。
从1999年11月开始欧盟开始禁止含酞酸盐塑料玩具的进口,并对原料生产工艺等作出相关规定,这对档次相对不高的玩具带来很大的冲击。
4苛刻的包装增加了相关出口商品的难度
在欧美等国的环保法规中对商品包装材料的易处理性和可回收率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包装材料首先要求的是其安全性,其次是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无害。欧美等国的环保法规中都对动植物检疫提出较高的要求,规定对一些天然材料生产的包装物要进行卫生和动植物检疫,以防止动植物病虫害的传入。我国的包装材料落后、不易处理、可回收率低,对进口国的环境污染严重,这就造成了我国许多产品因为包装问题而无法出口。再加之包装材质较差,不注重上述要求,一再受到进口国的责难和限制,甚至经常因通不过动植物检疫而影响有关产品的出口。
其中木质包装的问题最为突出。美国在1998年9月对离开我国港口运往美国的货物木质包装提出新的检疫规定后,加拿大政府也于该年11月决定对我国出口商品的木质包装提出新的检疫要求。欧盟于1999年6月1日也单方面规定对所有来自我国的货物木质包装不得带有树皮、不能有直径大于3毫米的虫蛀洞、且必须对木质包装进行烘干处理使木材含水量低于20%。
5日益普及的ISO14000与环境标志对外贸出口带来严峻挑战
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TC207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管理领域内的许多问题,ISO14000的颁布和实施,尤其是WTO与ISO合作推广此标准的工作,使得ISO14000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权威性,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开展ISO14000的认证工作,并将其作为能否进入本国市场的重要条件。
环境标志产品是指从研制、开发、生产、使用到回收、利用、外置等符合环保要求而被授予使用特定标志的产品,目前环境标志制度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和推行。
二、对策与建议
1转变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是解决绿色壁垒问题的根本出路。首先广大的外贸工作者和企业领导们应充分认识到环境和贸易必不可分的关系,环境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其次出口企业应把环境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清洁的生产机制,积极开发和引进环境技术,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强调绿色管理,并对高污染企业进行改造。
2建立和完善技术法规和评定程序
尽快建立、健全我国的技术法规体系,尽力扭转以强制性标准替代技术性法规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各行业应分别制定各自的技术法规、规则,对国内现有产品的技术性标准进行整顿。按照国际标准、国际先进标准,逐步提高产品技术标准的标准,以适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接轨,有计划、有步骤的缩小强制性标准的范围,逐步建立真正能把国内外两个市场、两个标准衔接起来的适合GATT新守则和ISO14000要求的国内外都适用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3大力开发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21世纪消费的主流,我们应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改造产品设计、包装,提高产品质量,努力达到技术、安全、卫生、环境标准,积极开发环保成本低、质优价廉,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产品,来占领国际市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绿色产品的高投入、高风险,需要政府加大绿色产业基金的投入,财政金融部门向绿色产业倾斜,国家应把绿色产品的出口纳入进出口银行与出口信贷的范围,出口发展基金应优先考虑绿色产品开发,专门为开发绿色产品出口建立专项贷款和信贷担保,为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服务。
4加强环境立法工作
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针对环保问题使用法律手段,制约企业的污染行为,监督其环保承诺,提高其环保水平。因此在现阶段,有必要修改环境法,制定适合新形势下的环保法规,约束、规范企业国民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研究国际动态,用法律武器抵御绿色壁垒
9.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调查报告 篇九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最近几年,狗肉节这一活动又引起了大量舆论的关注,狗肉节年年都要肆意残杀大量猫狗,这使得社会普遍关注。很多国外的民众因为看到一些我国残杀动物的新闻报道,所以对我国的相关产品有十分强烈的抵制情绪。从这些事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人们关心爱护动物的想法愈来愈强烈,动物福利的理念也已经慢慢地被人们所接受。其实在很早以前的历史记载中也有提及人们对动物福利的态度。而后的朝代中,还有通过法律保护动物的。而西方人对动物保护的态度主要是受文化的熏陶。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在一天天地发展,国际间的交往也在一天天变得频繁。因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动物福利这一理念也逐渐被引入国际贸易的领域。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很早就已经将这两者紧密联系。因为动物福利在渐渐进入人们的眼球的同时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所以影响也逐渐增大。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国家在动物福利上还有很多不足。所以研究动物福利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意义。
我国是农产品大国,我国的农产品常出口到其他国家。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动物源产品的出口贸易也越来越发展,所以我们不断残杀动物。以至于动物福利壁垒对动物源产品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一旦忽视,很多动物源产品产品出口会继续遭遇巨大损失,如水产品、化妆品、禽产品等。所以说为了能够努力去跟上发达国家,我们不得不重视动物福利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动物福利已经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关于动物福利的法案最早是在英国被提出的。一开始提出的时候是遭到质疑和嘲笑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之后查理德马丁的《马丁法案》最终在英国获得通过。后来,其他国家都陆陆续续进行了动物福利的立法,使动物福利壁垒有了法律的支持和依靠。
欧盟在动物福利的倡导上是领头羊,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公约。这些公约都是有关于动物福利的问题的。在欧盟的带领下,其他国际机构、组织也在不断努力。一些国际组织纷纷加入支持动物福利的行列,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及准则。
如今,在国际贸易中,已经形成了动物福利壁垒。在有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有关于动物福利的规定。
2.国内研究现状
和西方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还有亚洲一些例如日本等比较早实施动物福利法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动物福利发展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我国起步很迟,其次进程慢而坎坷。在我国,经常会发生虐待动物的事情。因为利益往往是大家最关心的,所以为了利益,很多养殖场都忽视动物福利,只为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就算政府比较重视动物福利法制建设,但由于其他因素的干扰,立法进程还是相当曲折艰难的。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1.研究方法
①调查法。文中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关于动物福利及动物福利壁垒规律性的知识。
②文献研究法。文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并且以文献为基础进行写作。
③对比研究法。文中通过比较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动物福利水平,进而分析其他一些国家动物福利水平较高的原因。
④案例分析法。因为没有案例的纯文字分析往往会显得比较没有说服力,所以文中引用了一些案例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动物福利壁垒概述。主要是介绍动物福利和动物福利壁垒的内涵,以及动物福利壁垒的一些特征还有产生的原因。
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我国动物产品的动物福利现状。包括生产和出口现状。紧接着是关于禽产品、水产品、中医药产品还有化妆品的动物福利现状。最后分析制约我国动物福利水平提高的因素。其中也指出制约我国动物福利水平提高最直接的一大因素是成本因素。
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全文最主要的部分。主要是关于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的动物源产品的影响。首先对中外动物福利水平进行对比,并分析为什么他们动物福利水平较高而我们较低。接着阐述动物福利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然后从国际组织和进口国两个角度介绍相关的立法依据。最后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对动物福利壁垒的积极以及消极影响进行具体的阐述。
第四部分:这是文本的最后一部分,分别从政府、企业、相关行业协会以及公民个人的四个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应对动物福利壁垒带来的影响。
动物福利壁垒概述
1.1
动物福利内涵
动物福利主要是为了动物的生活,是为了让动物有更好的生存环境。这体现了人们对动物的关心与爱护。一些西方国家近年来成立了一些组织,如动物解放阵线来关心和爱护动物。不过有些观点让人存在质疑,例如有观点把动物提升到人的高度,觉得动物和人是完全一致的。这虽然是为了保护动物,但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动物和人的伦理界限,所以还是有失偏颇。
关于“动物福利”,国内外有种种解释。虽然文字表达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或是相近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动物生活得更好,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
众所周知,家养动物一般是可分为宠物动物和经济性动物。宠物动物又称伴侣动物。宠物动物是人类为了生活上的陪伴和娱乐而饲养的动物,例如狗、猫、兔等。相较于经济性动物而言,宠物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更为亲密,一般会被当做是人类的朋友及家人。宠物福利指宠物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能够更好地生存。西方国家普遍推行替代、减少和优化的“3R”原则。保障宠物的相关权益以及生命安全,有利于维护饲养者的相关利益。
1.2动物福利壁垒内涵
关于动物福利壁垒,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认为动物福利壁垒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当然还有为了人类自身的身体健康,但是还有一种观点觉得发达国家之所以把动物福利与国际贸易紧密联系,无非是为了自身贸易的发展,他们只是把动物福利当做是一个借口,以此来抵制其它国家的产品。
一些人觉得动物福利壁垒是结合道德和技术的壁垒。一方面不断强调动物应该健康成长,应该为动物提供十分舒适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设置了许多的标准来限制技术和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算是道德和技术壁垒的结合产物。动物福利壁垒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文明有推进作用,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积极作用。但是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人们日益增长的动物福利意识来组织进口其他国家产品,其实是贸易保护的一种手段。
1.3动物福利壁垒的特征
1.3.1
动物福利壁垒的合法性
合法性是动物福利壁垒的一大特征。指的是动物福利有法可依。在较早的时候,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有相关的法律。而后欧盟等国际组织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对动物的运输途中时间的规定等。
除了立法比较早的那些发达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有了自己的法是关于动物福利的。WTO也允许成员国采用一系列保障措施。这些保障动物福利的法规成为发达国家对外设置贸易壁垒的法律依据,是发达国家对外设置贸易障碍的强有力的武器。这也使动物福利壁垒有了合理的外衣。
1.3.2
动物福利壁垒的隐蔽性和歧视性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历史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所以在很多事情的态度和行动上也大不相同。因为动物福利水平和成本是呈正相关的,动物福利水平如果需要提高,势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也就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发达国际本来就拥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所以在资金的投入上也较多。但发展中国家无法很好地承受较重的经济压力,所以往往无法严格执行动物福利标准。所以虽然说标准看似是公平的,实质上还是存在歧视性的。
而一些国家打着保护和关爱动物的口号,其实只是为了限制甚至拒绝外国货物进口,以保护本国贸易的发展,所以这也是隐蔽性的一大体现。
1.3.3
动物福利壁垒的严重性
动物福利壁垒的严重性不言而喻。对许多的领域都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很多企业迫于压力纷纷停产,造成了十分重大的经济损失。很多人也因此实业,所以说动物福利壁垒带来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我国虽然是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立法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的。所以我国其实是受害者之一,因此不得不及时采取措施。如果不及时重视起来,其他和动物关系十分密切的动物源产业,例如中医药、化妆品等都会受到影响。
1.3.4
动物福利壁垒的争议性
动物福利壁垒介于合理与不合理之间,它说是为了人类的进步,实质上只是为了不同国家不同的利益罢了,所以就变得更加复杂。
如果是不同国家和地区,那么他们认定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会产生很大的争议。
与此同时,这种争议又是十分难以调和的,争端不断,有时会发生恶化。动物福利壁垒会带来许多不可避免的争议和摩擦,包括文化、贸易和政治。这些争议和摩擦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1.4
动物福利壁垒产生的原因
1.4.1
文明进步
文明的进步能带动人们意识的进步。所以说文明的进步是动物福利壁垒产生的一大原因。
伴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的动物福利意识也在慢慢地增强。以前人们总是觉得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而动物是在较低的位置任人宰割的。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去深入思考,开始去反省。人们发现其实动物和人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动物值得被尊重和爱护。所以人们开始制定法律去保护动物,动物福利壁垒也逐渐形成了。
1.4.2
立法差距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立法,彼此间的立法往往存在着差距,这是动物福利壁垒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
因为立法的差距,发展中国家一直无法克服动物福利壁垒这个困难。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立法早,而且制定的标准高,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立法起步迟而且过程曲折,而且无法达到像发达国家那样的标准,所以差距由此产生。
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发展中国家是不及发达国家的,所以在资金等的投入上也是比不上发达国家的,因此动物福利水平往往较低。其次大家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所以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全球化的一个标准。
1.4.3
政府目标
政府的目标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是动物福利壁垒形成的主观原因。
政府作为决策的制定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决策的执行者。政府很多时候为了追求利益,往往会忽视动物福利这一问题。有时候出口处于劣势,政府为了出口,就会不得不实施进口国的标准,从而提高动物福利水平来促进出口。所以这也成为动物福利壁垒产生的一大原因。
1.4.4
WTO规则
WTO协议中有一些有关动物福利保护的规则,这让动物福利更具操作性。WTO本身就有许多有关于动物福利的一些规定来提高动物福利水平。例如GATS中就有许多条款有相关规定。此外,有时候一些发达国家是凌驾于WTO之上的,他们会用自己较高的国际地位向WTO施压,强迫WTO加大对动物福利的关注,他们试图使自己的立法受到关注和肯定。
1.4.5
安全意识加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地加强。如果说以前的人们只关心能不能吃饱,那么现在的人们最关心的是这种食品是否安全。食品安全已经得到十分大的关注。对于食品的质量安全人们给予了高度重视。
如果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制作,那么可想而知是会存在质量问题的,这样就会或多或少影响人们的身体安全。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安全,发达国家就会制定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进口产品的质量安全。这样一来,动物福利壁垒也就逐渐产生了。
我国动物源产品动物福利现状
2.1
我国动物及其产品生产和出口现状
2.1.1
我国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现状
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当然也是水产品的生产、消费大国。每年都会有许多肉类出口。如今我国的饲养业也一如既往地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早在10多年前,我国猪肉的产量就已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一直到现在,我国的肉类总产量以及水产品总量在世界还是遥遥领先,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肉类、水产品生产大国。
但是,虽然我国肉类的产量成绩十分傲人,生产现状看似可观,但是作为原材料的各类动物的状况却十分令人着急。饲养者只为了自身的利益,完全不顾及动物,肆意大量虐待和杀戮动物。这也使得饲养者和动物间的关系急剧恶化。受多种因素的限制,我国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上都无法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例如我国目前还无法实现真正的无痛屠宰。
2.1.2
我国动物及其产品出口现状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就以迅猛的速度在发展。早在2005年,我国就已经超过法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此外我国进出口贸易也已经位居世界第三位。到2010年,我国成为了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贸易国。时至今日,我国对外贸易对世界贸易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不同于生产现状,我国动物产品出口现状主要是出口呈下降趋势,而进口呈增长趋势,于是贸易逆差也不断增长。以猪肉为例,2016年出口11.6万吨,出口额
6.7亿美元;进口56.8万吨,进口额13.8亿美元,逆差达7.1亿美元。我国动物产品出口远远小于进口,贸易逆差十分之大。
目前,由于技术壁垒的使用受到了更进一步的规范,动物福利壁垒受到了发达国家的青睐,频繁地出现在禽畜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动物福利壁垒作为非质量性标准进入了贸易壁垒。动物福利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在刚出现的时候还未引起禽畜行业和水产养殖业的足够重视。因为缺乏适当的动物福利标准和立法,已经使我国的相关动物产品出口困难,因此动物福利壁垒将是我国禽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此外,除了动物福利壁垒的因素,还有是因为我国自身出口动力不足,所以才导致出口贸易逆差严重。从种种数据来看,一些禽畜产品国内市场目前还供不应求,因此暂时根本不需要考虑出口。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因素。
2.2
我国主要动物源产品的动物福利水平
2.2.1
禽产品动物福利现状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好处之一就是促进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我国的畜牧业一直在全球处于相对比较领先的地位。甚至一度还处于领头羊的地位。虽然曾经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我国畜牧业发展稍显无力,但是后来几年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又获得了复苏。
然而畜牧业产品出口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今世界经济是全球化发展的经济,我们既然是全球化大军中的一员,就不得不遵循其中的规则。我国畜牧产品在出口时就不得不考虑很多之前可能无需考虑的问题。例如产品质量必须达到国际标准。又例如出口会受到货币贬值的影响等。因为我国加入了WTO,,所以我们也必须遵守国际组织的规则。
2016年1-5月我国畜产品出口情况如下:畜产品:1-5月,进口94.4亿美元,同比增11.6%;出口21.5亿美元,同比减9.0%;贸易逆差72.9亿美元,同比增19.7%。其中,猪肉进口56.8万吨,同比增1.2倍;猪杂碎进口54.7万吨,同比增66.6%;牛肉进口23.8万吨,同比增66.3%;羊肉进口11.8万吨,同比增2.3%;奶粉进口45.0万吨,同比增19.0%。
此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是可以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但是也带来了有关动物福利的话题。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方式目的是追求对畜禽进行高度集中与密集饲养方式以提高生产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动物福利问题。例如中国蛋鸡饲养方式以笼养为主,蛋鸡笼养虽然可以有效地避免疾病传播,减少发病率,但同样会引发蛋鸡福利问题,如限制行为表达和导致骨质疏松等等;针对畜牧生产中的动物福利问题,国内也有相关研究与实践,通过改进传统的养殖模式将动物福利引入具体的养殖实践中。目前,中国的养猪企业也逐渐开始关注动物福利,慢慢接受动物福利理念,改变养殖方式。
2.2.2
水产品动物福利现状
我国水域面积较大,因此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所以我国是世界上较大的水产养殖国家。但是我们只注重发展这个产业并从中获得利益,却不懂得保护水生动物。所以我国的水生动物福利观念十分落后,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在同一个层级上。
水生动物福利是主要针对水产品的福利。主要是让水生动物有更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在安乐的状态下生存,提高水生动物的健康质量能为人类提供健康的水产品,从而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
目前,我国有关水生动物福利的法律还十分欠缺。只有一小部分法律有这方面内容的涉及。我国水产品动物福利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在关于水生动物动物福利立法上我国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在水产品进出口方面,据中国水产频道报道,2018年1月,水产品进口数量为35.05万吨,同比增加42.58%,出口数量43.63万吨,同比减少0.34%,从数量上看,水产品净出口8.58万吨;水产品进口金额为10.45亿美元,同比增长48.71%,出口金额为21.97亿美元,比同期增加8.86%,从金额上看,水产品净出口11.52亿美元。以此看来贸易顺差有所收窄。
2.2.3
中医药动物福利现状
中医药是我国特有的药材,作为中医药生产大国,我国的中医药在世界上也享有较高的名誉。
然而随着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对一些野生动物药材的需求量也大量增加。于是出现了许多随意捕杀的情况,造成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严重破坏。如今有很多人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导致资源严重枯竭。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后果不堪想象,不仅会对野生动物药材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更会严重影响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关措施保护作为中医药原材料的动物资源。
2.2.4
化妆品动物福利现状
化妆品动物福利也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家通过了禁止化妆品开发中的动物实验的法律。例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升动物福利水平,就明确立法禁止在化妆品开发中用动物进行实验。
我国在世界上是属于一个较重要的化妆品出口国,但是很多化妆品的原料又都是从动物身上提取的。所以又涉及到了动物福利的问题。首先,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及国际组织是我国化妆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但是我国化妆品产品动物福利无法达到他们的标准,于是出口受到限制。其次,在短时间内我国无法寻找相应的替代品,所以不可避免地受到舆论关于动物福利的压力。
2.3
我国动物源产品动物福利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
2.3.1
成本因素
制约我国动物源产品动物福利水平提高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成本因素是最直接的一大因素。动物福利水平与成本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相关的关系。为了提高动物福利水平,有时候需要配置更好的设备或者置办更好的设施,这就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就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所以说高动物福利水平往往对应的是高成本。
西方国家就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所以不惧怕高成本,而我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像西方国家那样投入大量的资金,无法很好地承受提高动物源产品动物福利水平提高带来的成本的增加。因此,成本因素成为制约我国动物源产品动物福利水平提高的一大重大因素。
2.3.2
技术因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还较为落后。发达国家因为拥有比较先进的技术水平,就可以制定比较高的标准并努力达到。而我国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达到如此高的标准。俗话说: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我国的动物福利水平自然也就无法很好地提高。
2.3.3意识因素
动物福利这一概念在很长时间内都不被人熟知,更别说是认可了。早前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是有悖于我国的国情的,所以是彻底反对这种观念的。而民众往往会比较相信学者的说法,所以民众也是不接受这种观念的。而人们的意识往往决定他们的行动,所以说意识也是制约动物福利水平提高的一大因素。
2.3.4
信息因素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媒体的影响力也空前强大。传媒的发展也就导致新闻的迅速传播。我国遭遇了较多的动物福利壁垒,因此也有较多的新闻报道。但是因为每个国家的立法标准不一致,而报道却没法十分专业和全面,这就使得出口的企业以及市场不能对每个出口国都有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信息也严重不对称。
2.3.5
法律因素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动物福利立法起步比较迟、进展缓慢且过程坎坷。我国只有专门保护野生动物和实验动物的相关法律,对其他动物的保护的法律还十分欠缺。而现有的法律可以操作的条款也比较少,可操作性不强。所以如果不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动物福利水平的提高的。
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动物源产品出口的影响
3.1
中外动物福利水平对比及原因分析
3.1.1
中外动物福利水平对比
日本
现代日本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尊重动物福利和权利的思想渗透到了每个日本国民的内心。思想在不断渗透,动物福利观念也渐渐进入民众的心里。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动物保护立法,参与一些保护动物的活动。他们的动物福利理念成熟度非常高。
不仅日本的公民十分注重动物福利,日本的各种机构和组织也十分重视动物福利。不仅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把动物福利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而且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动物福利体系。由此可见日本的动物福利水平较高。
英国
英国是最早提出动物福利这一观念的国家,也是较早制定动物福利法的国家。英国有专门的法律来保护动物福利。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完善。所以英国的动物福利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最重要的是英国在动物福利立法上还带动了其他国家,对世界的动物福利水平的提高都有重大的意义。
美国
美国虽然在立法时间上没有像英国那么早,但是美国的发展却比英国好。美国动物福利法涵盖范围比较广,且执法力度大。美国的动物福利水平甚至已经赶超英国。在美国,各行政机关分工明确,都各司其职来促进动物福利水平的提高。且互相严格监督,所以说美国对动物福利采取的措施也十分值得借鉴。
中国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动物福利立法起步比较迟、进展缓慢且过程坎坷。我国只有专门保护野生动物和实验动物的相关法律,对其他动物的保护的法律还十分欠缺。而现有的法律可以操作的条款也比较少,可操作性不强。所以如果不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动物福利水平的提高的。
3.1.2
一些国家福利水平较高的原因
相较于日本、英国和美国等国,我国的动物福利水平较低,而它们的动物福利水平较高。这是有多种原因决定的。
首先主要是因为我国动物福利开始得比较迟,而进程相对比较缓慢;而一些西方国家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十分重视动物保护并开始着手于动物福利法的颁布及实施。其次,那些国家的公民的动物福利意识较强,而我国公民的动物福利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有一部分公民甚至目前都还没有动物保护的意识,这也是那些国家动物福利水平较高的原因之一。此外,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经济水平明显高于我国,能承受住提高动物福利水平带来的成本压力。当然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他们的技术水平也远远高于我国。
3.2
动物福利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3.2.1
影响需求
动物福利对需求有影响。在影响需求方面主要是通过宣传的方式,通过对动物福利进行宣传,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偏好及其选择。例如曾有新闻报道有些餐馆从活鹅的肚子里硬生生地抠出鹅肠;还有把活鱼除去鱼鳞就直接下锅。这些行为是十分残忍的,然而目的只是为了能够让顾客吃得鲜一点。这样虐待动物的方式被媒体报道后,就必然会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影响,消费心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消费需求,所以消费者就会减少会此种产品的需求。
影响需求的有效手段是贴标签。贴标签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在产品上标明一些相关的具体信息,通过哪些信息让消费者来决定是否需要实行动物福利,以及到底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实行动物福利。此外,动物福利标签也会形成产品的成本,影响动物产品的成本及供给。不过贴标签给产品带来的额外成本往往比较小,对产品的供给影响也比较小。因此动物福利标签主要影响的还是动物产品需求。
3.2.2影响供给
而动物福利在影响供给方面又有所不同。不同于影响需求是通过宣传,影响供给主要是通过动物福利立法。主要是强制实施动物产品生产、运输和处理的细则从而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的提升最终会影响供给。
西方国家不但为动物设立了各种动物福利法案,还规定了相对应的实施细则。动物福利只有在影响供给时才会形成贸易壁垒。此时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的生产者就会被排斥在市场之外。
3.3
动物福利壁垒影响我国动物源产品出口的立法依据
3.3.1
国际组织有关动物福利的条款
动物福利条款是自由贸易协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自由贸易协定的推进,中国FTA动物福利条款亟需完善并与国际规则接轨。
许多国际组织的相关条款都明确规定要保护动物福利。例如在欧盟与智利FTA附件中,对晕及屠杀有关动物的标准有所规定。同时在脚注中还指出,联合管理委员会应在本协定生效起1年内制定其他动物福利标准的工作计划。据此可知,协定中有关动物福利的标准并非永久不变,缔约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动物福利的标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国际组织的相关条款都有保护动物福利的规定。
3.3.2
进口国国内有关动物福利的条款
除了国际组织有关动物福利的条款,发达进口国国家也都有自己的动物福利法,例如美国、英国等。这些国家都在各自的动物福利法中有相关的规定。
他们通过这些法律对我国动物源产品的出口都有很明确的限制,以此来限制我国的出口贸易,保护他们本国的贸易发展。而当他们在出口的时候,又可以适当放松限制,即使违反了规定,也不用承受较大的处罚。所以说进口国国内有关动物福利的条款也是我国动物产品出口的一大绊脚石。
3.4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动物源产品出口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3.4.1
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动物源产品出口的积极影响
虽然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因为动物福利壁垒而屡屡碰壁,但是不得不承认动物福利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动物源产品出口还是有积极影响的。例如中国的产品在出口时遭遇了困境,这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出口产品必须要达到国际标准,才能够顺利出口。所以这就会引起相关重视。出口企业会在质量上更加严格把关,促使他们认识到动物福利的重要性。这样也就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3.4.2
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动物源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1.减少出口数量,增加出口成本
动物福利壁垒最直接的消极影响是减少了我国的出口数量,增加了我国的出口成本。
就畜产品而言,2016年1-5月我国畜产品出口情况如下:畜产品在1-5月进口94.4亿美元,同比增11.6%;出口21.5亿美元,同比减9.0%;贸易逆差72.9亿美元,同比增19.7%。
为了提高动物福利水平,出口企业就不得不在设备设施等地方加大资金的投入,也不得不在生产过程中改进技术和提高标准。这样一来出口成本便大大增加。成本一旦增加企业就不得不提高出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以获得经济利润。然而低廉的价格一直是我国最大的竞争优势。如果出口价格提高,那么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就大大下降,所以出口数量也就大大减少。总而言之,动物福利壁垒使得出口数量的减少和生产成本的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正常开展。
2.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增加产品出口难度
动物福利壁垒还提高了市场的准入门槛,增加了产品出口的难度。
早在十年前就有不少国家对我国宣布封关,宣布不进口我国的相关产品。还有一些国家甚至提高了对我国出口的动物产品的检验标准。其实这些行为都是为了拒绝进口我国相关产品,这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使我国大量产品滞销,大量企业破产以及大量人员失业。严重影响了我国正常贸易的开展,对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国际形象受损,抑制出口贸易
此外,动物福利壁垒还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国际形象,抑制了我国的出口贸易。
近年来只要我国的产品在出口时遭遇动物福利壁垒,就会有许多来自国外民众和组织的抵制,他们都纷纷抵制进口我国相关动物源产品。再加上很多不负责的媒体夸大其词随意报道,导致我国形象一落千丈。
在动物福利标准方面,WTO虽然有对发展中国家的斜视保护,然而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我国一旦遭遇该壁垒,必定会影响出口贸易。如图1所示,假设没设置动物福利壁之前,进口国A对出口国B的某动物源产品存在着对其的不变进口需求D,出口国的供给为S,均衡贸易条件下的产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p和q。进口国提高动物福利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市场价格上升到p’,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到S’,均衡条件下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下降到q’。
图1
3.5
相关案例分析
3.5.1
广州动物园终止马戏表演
2017年8月30日,广州动物园发布声明称将终止园内的马戏表演。然后把动物行为馆打造成宣传教育馆,并向市民免费开放。
虽然这一案例不是出口贸易中的相关案例,但是在动物福利相关案例中也比较具有代表性。告诉我们动物福利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能产生冲突,要妥善处理这两者的关系。
3.5.2
出口羽绒及其制品出口遭遇瓶颈
几年前,瑞士的一家新闻媒体报道称中国、波兰等国家的羽绒制品都是从活鸭上拔下来的鸭毛,这方式十分残酷。于是又煽动了大家的动物福利保护的情绪。部分消费者纷纷抵制进口我国的羽绒制品。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对我国的羽绒制品企业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产品都面临出口困难的问题,出口都遭遇到了瓶颈。也有许多国家提高进口标准来促使我国相关企业重视动物福利。
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到,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动物源产品出口的影响还是十分大的,我们只有采取相关措施来应对,才能减少损失。
3.5.3
肃宁裘皮案例
“中国裘皮看肃宁,肃宁裘皮看尚村”。河北肃宁尚村镇是中国最大的生产交易市场,年交易额35亿元,占全国皮张购销量的60%以上。但是为了能够获益,那些生产商都是不顾动物的动物福利的。在剥皮过程中,动物始终是十分清醒的,这是极其残忍的。于是当外国的进口商亲眼目睹这一幕时,就立刻取消订单,对肃宁的经济造成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所以从这个案例中也可得出结论,只有把动物福利置于经济利益之上,我们才是能真正获益的。在动物福利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今天,在动物福利壁垒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注重动物福利,以实际行动关爱和保护动物。
3.5.4
归真堂中医药“活熊取胆”事件
归真堂的事件在当年震惊一时,在活熊身上取胆是何其残忍的行为,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所以当时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各个动物组织都强烈反抗,人们也纷纷抵制。一时之间归真堂成为了众矢之的。
所以这一案例也警示我们,企业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与动物保护之间的平衡。企业应始终把动物福利牢记心中,协调好追求利益与提升动物福利之间的关系。
应对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动物源产品出口的影响的对策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动物福利问题。动物福利往往以贸易壁垒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线中,而且它作为一种贸易壁垒对我国动物源产品的出口产生了巨大的消极作用,这就很容易使人们忽视动物福利两重性的本质。
动物福利的提出是基于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双重考量。一方面,人们极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并且促进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另一方面也为动物提供康乐的条件,给动物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道德水平提高。
此外,重视动物福利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一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倡导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且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在对外贸易方面,全面提高动物福利水平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所以,为了应对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动物源产品出口的影响,我们应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个人采取对策。
4.1
政府加强宣传与补贴,完善法律法规
首先,政府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向广大消费者宣传相关的科学知识,培养消费者理性的消费观念。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提高中国公民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其次,政府应增加对企业的相关补贴,因为动物福利水平的提高必然会使成本增加,所以政府应该给予补贴,增加资金的投入,使相关措施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最后,法律才是最强有力的武器。所以政府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动物福利有法可依。
4.2
行业协会增进服务与监督
全面提高动物福利水平,难免对动物源产业有所影响,例如禽畜业、水产业及中医药等。这就需要行业协会通过制定相关的标准来监督企业动物福利的执行情况,从而提升动物福利水平。行业协会也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时刻关注市场动向,并及时做出调整。
此外,行业协会需要增进服务,在一些国际纠纷中积极调解,帮助解决矛盾,促进国际贸易更好地发展。
4.3
企业改善产品与市场
作为产品生产者,我国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尊重动物福利的原因有好几种。首先是成本原因,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提高动物福利水平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所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选择忽视动物成本。针对这种情况,出口企业应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动物福利存在的必要性,把提高动物福利水平进行真正的落实。其次是经营传统陋习原因,有些企业因为一直保留着传统经营中的一些陋习,以至于会忽视产品的质量,不尊重动物福利。但是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在动物产品生产中,出口企业应从饲养方式、运输、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等方面施加对社会责任的要求以此来改善产品质量以及改善出口市场。此外还有品质因素,有些生产者道德低下,生产的产品质量往往不过关,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动物福利知识的普及,提高其动物福利意识。
中国本身是动物源产品的巨大消费市场,因此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动物养殖和加工行业的负面影响还有限。然而,对于以动物为原料的行业来说,它对出口的潜在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说除了加工行业需要采取措施,更重要的是下游出口企业按进口国标准去约束上游动物源产品的供应商。只有严格要求供应商,才能促使他们提高生产标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4
公民增强道德意识
【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绿色壁垒与我国的对外贸易09-24
论如何应对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06-21
腐败对社会的影响及关于腐败的一些思考09-20
绿色贸易壁垒特点10-18
本科绿色贸易壁垒论文09-12
关于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08-29
关于绿色出行的征文08-06
关于微信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调查心得07-02
四年级关于植物的作文:绿色小生命的故事07-06
浅析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障碍和对策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