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区管委会管理制度

2024-07-02

集聚区管委会管理制度(共10篇)

1.集聚区管委会管理制度 篇一

宁陵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关于开展“三治 三提”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学习讨论阶段

自查报告

县“三治三提”活动办公室:

我单位按照县“三治三提”活动办公室的安排部署,及时成立组织,健全机构,精心安排组织学习,严格按照县委《关于学习”三治三提” 推进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及时制订了《宁陵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关于学习”三治三提” 推进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宁陵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开展学习”三治三提” 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学习阶段工作计划》并及时上报县“三治三提”活动办公室。我单位严格按照县委的活动要求,认真组织本系统的学习贯彻活动,使单位广大干部职工都能熟悉活动开展的具体内容、步骤和要求。目前,全单位上下形成了学习贯彻“三治三提”活动的浓厚氛围,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组织纪律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真心待人 用心工作”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庸懒散”不良现象得到了遏制,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工作氛围更加浓厚。总之,“三治三提”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单位整体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单位在“三治三提”活动的学习讨论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自县委召开全县“三治三提” 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动员会议后,我单位迅速召开了由党委书记张天会同志组织的全单位“三治三提” 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的动员大会,并于当日下午把单位学习活动的贯彻执行情况及时上报给了县“三治三提”活动办公室。在会议上,张天会书记传达了县委《关于学习”三治三提” 推进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开展学习”三治三提” 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学习阶段实施方案》,要求全体干群一是要做好学习记录和写好学习心得笔记;二是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并当场宣读了“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学习“三治三提” 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领导组”名单,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副书记李永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开展;三是在单位迅速掀起关于“学习三治三提,我是企业服务员”为主题的活动高潮。

二、制定方案,确保实效。

单位党委高度重视“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的开展,管委会“三治三提” 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办公室及时制定印发了《宁陵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关于学习”三治三提” 推进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宁陵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开展学习”三治三提” 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学习阶段工作计划》,并把“两个”文件及时上报县“三治三提”活动办公室。“两个”文件的制定实施,为管委会圆满完成市委、县委关于开展“三治三提” 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学习保障。

为了及时贯彻落实该活动的实施方案,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我单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把“两个”文件印发并下发到各科室,让单位全体同志都能掌握活动开展的主要内容、目的和要求。二是把单位队伍建设和目标管理始终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大对单位内各项规章制度和重点目标进度的落实进行督察检查的通报力度。三是把市、县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收集汇总供单位全体干部学习先进经验,吸取负面教训,引以为戒,把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四是要求每位同志认真记录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真正克服“庸懒散”的不良习气。

总之,通过认真组织学习活动后,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干群的工作作风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工作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真心待人 用心工作”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庸懒散”不良现象得到了遏制,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工作氛围更加浓厚。但也在活动开展中极个别同志不能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而发生请假无假条现象。我们将在下步活动中,精心组织,严密操作,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圆满完成市委、县委开展“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推动机关作风和工作纪律进一步提高。

宁陵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2011年7月31日

2.区纪委常委会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 篇二

为全面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促进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中央、省、市、区委关于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要求,结合委局机关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领导

1、中心组由区纪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区纪委常委参加。中心组学习由组长或副组长主持。

2、中心组组长的职责是:根据上级纪委和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确定全年理论学习的主题,审定学习计划和季(或月)度学习安排;确定每次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时间;督促、检查、指导中心组成员的理论学习;组织中心组成员的理论学习交流活动。

3、办公室的职责是:负责中心组学习通知,安排集中学习地点,做好有关服务工作;当好学习参谋;拟定学习计划,提供学习文件和参考材料;做好学习提示,邀请专家辅导;负责学习笔记、学习签到和学习档案工作。

二、学习要求

1、学习内容:主要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要论述,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决 1

定,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科技知识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2、坚持自学。按照学习计划安排的内容,坚持自学并联系理论和实践中重要问题以及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

3、坚持集中学习。原则上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一次,时间定于每月上旬。中心组学习成员参学率不得低于90%,每次集中学习各位中心组成员都要积极踊跃发言,并围绕学习专题,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讨论共同研讨反腐倡廉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4、坚持集中学习前的调查研究。根据中心组组长提出的调查研究的任务,每个中心组成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基层对实际问题开展系统调研,全年写出不少于1篇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解决新形势下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的办法。

3.产业集聚区汇报材料 篇三

按照市委、市政府2010年产业集聚区建设要有大突破的要求,柘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和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体部署,坚持‚膨胀总量、优化结构、做强骨干、培育支柱、发展龙头、壮大实力‛的发展方针和‚又好又快、能快则快、更好更快‛的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填空计划‛、‚栋梁计划‛、‚壮骨计划‛、‚融资计划‛、‚筑巢计划‛,举全县之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截至目前,累计落地工业项目99个,总投资62亿元,其中建成项目73个,在建项目26个,从业人员达到20600人。2010年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6月份,我县产业集聚区代表商丘市迎接了全省的巡回观摩,省、市两级对柘城县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现将产业集聚区2010年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柘城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的西部和东北部,全区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5.7平方公里,发展和控制区面积 8.3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以机械制造(金刚石及其相关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和医药制品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坚持二、三产业和物流融合发展,达到宜业宜居,1

产城融合。

二、科学编制规划情况

按照‚现代产业、现代城镇、自主创新‛三大体系的要求,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集约经营、循环发展的原则,遵循‚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建设理念,完成了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全方位编制了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区域环境评价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了‚三规合一‛。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按照‚七通一平一大一美‛的建设要求,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多元化投入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机制,优先安排集聚区内道路、环保、通信、消防、垃圾处理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通过政府投资、BT融资、招商引资、贷款融资、土地置换等多种渠道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实施了土地平整、道路、绿化、亮化、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西核心区形成了‚四纵四横‛、东核心区形成了‚四纵一横‛的交通网络。特别是今年以来,投入资金超16亿元,实施了北海路、大连路、广州路、苏州路、杭州路、迎宾大道、未来大道等道路的拓宽、硬化、绿化、亮化、供排水、天然气、弱电入地等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了学苑路、长江一、二、三路、学府大道,加快了容湖生态公园和千树园项目建设。

为了增强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县委、县政府在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厂壳经济‛。截止目前,累计投资9.8亿元,已建成标准化厂房98万平方米。

四、工业项目建设情况

2010年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35.64亿元,落地集聚区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8个,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14个,3亿元以上的项目9个,具体是德兴纺织、力量新材料制造集团、华商药业、海乐电子项目、惠丰金刚石、海涛面业、恒生药业、来堂服饰、哈药集团项目。

五、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10年招商引资要有大动作的要求,我们把2010年确定为招商引资提升年,进行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

1、完善招商措施。一是严格奖惩;二是加大项目扶持;三是加快项目组装。

2、优化投资环境。近年来,柘城县产业集聚区为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兴业,牢牢抓住环境建设这个重要环节,构建招商引资平台,增强集聚区吸引力和承载力。

3、转变招商方式。我们转变传统招商思维定式,主动与外地品牌企业协调对接,围绕对象企业的扩张需求,多元化筹集财力、物力,营造厂房、购置配套设备,吸引对象企业投入流动资金和一流的经营团队来我县开办分厂或第二车间。大力发展‚厂壳经济‛。我们称这种招商方式为‚造车找驾‛,转变了尾随发达地区的被动局面,使做大做强高科技产业、高税收产业有了可能。

4、有针对性招商。针对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新动向,把承接转移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作为,大力承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电子、医药制品等产业转移项目。

五、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规划建设了金刚石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医药制品产业园和纺织服饰产业园,为项目的集中布局、集群发展搭建了平台。金刚石产业园已集中了以力量新材料制造集团、新源超硬材料为龙头的15家金刚石微粉及制品生产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已入驻的企业有河南省白师傅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河南泰森食品有限公司、柘城春海辣椒食品有限公司、柘城县恒星食品有限公司、柘城万昌食品包装有限公司等8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纺织服饰产业园已集中了德兴纺织、永利服饰水洗、财通制衣、双丰制衣、顺丰制衣等8家纺织服饰企业,并逐步形成了纺织、水洗、制衣较为完善了的产业链条;在医药制品方面,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医药制品产业园主要企业有河南华商药业有限公司、商丘坤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盛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南老君堂制药有限公司、河南恒生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产品涉及兽药、沙坦类医药中间体、保健药品等,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产值高。集聚区

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基本实现了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基地化发展。

六、积极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加快产城互动发展情况

1.选准破解资金瓶颈突破口。柘城县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财政穷县、经济弱县。在基础较差的情况下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必须解决原始积累问题,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问题。我们从旧城改造入手,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精心选址。二是和谐拆迁,为破解拆迁这一旧城改造的主要难题,我们始终把握以‘三合’、‘三公’、‘三深’促进‘三动’。坚持‚三合‛原则,即合法、合情、合理,科学制定安置补偿方案,采取货币补偿、回迁安置、异地安置等灵活多样的安置方式,使被拆迁居民能够自主选择。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赢得被拆迁户的信任;引导干部深刻领会方案精神、深入居民家中、深情开展思想工作,算好经济补偿帐、环境改善帐、生活质量帐和就业岗位帐,从而促进被拆迁户达到‚三动‛,即感动、主动、行动。三年来,实施拆迁项目46个,动迁面积160万平方米,拆迁居民5680多户、2.8万人,实现土地出让收入4.5亿元,有力地支撑了产业集聚区建设。

2.靠产城一体做强集聚区配套服务优势。根据我县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我们把产业集聚区分成西区和东北区两个

4.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篇四

调研报告

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是加快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是我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重要推手。为进一步规范产业集聚区发展,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人口承载能力,必须通过集聚优势要素,打破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依托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依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经济循环”的发展思路,大力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近几年来,*区非常重视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全区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时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改善税源结构的有效载体和解决土地资源平静问题的着手点,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本文结合温岭市产业集聚区的先进经验和*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就如何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步伐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对*产业集聚区的快速、稳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的先进经验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位于温岭市东部滨海区域,规划范围主要为沿海高速公路以东及临金清港的部分区域,主要涉及东海塘围涂区、松门镇、石塘镇,以及滨海镇、箬横镇等。规划范围约310.87平方公里,建设重点区面积约为152.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56.51平方公里(8.48万亩)、道路用地22.6平方公里(3.4万亩)、居住用地17平方公里(2.55万亩),南部农业及围垦片、滨海旅游与近海保护片。规划总体布局结构为“一群、一心、六片”。一群,即贯彻“东西互动”、陆海联动”的整体开发与保护思路,协调相关规划,整合东部产业集聚区内的城镇组团、工业区块、特色农业及旅游业,形成一体化的东部产业群;一心,即依托松门镇与温岭大港港区开发建设区域及松门港水域,形成东部产业集聚区复合中心;六片,分别是北部综合发展片、中部综合发展片、南部综合发展片3个重点建设片和中部农业片、南部农业及围垦片、滨海旅游与近海保护片3个农业及生态控制片。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在建设发展中曾经存在很多的问题:

①管理体制不顺。东部产业集聚区由上马工业区块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承担建设,但各区块都有各自的建设指挥部,东海塘围垦区有东海塘建设指挥部、东南工业区块由松门镇人民政府负责,各区块按照各自的规划进行组织

块、东南工业区块在建设过程中都遇到了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而东部产业集聚区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拆迁征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⑤政策优势不明显。东部产业集聚区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但目前为止并无专门支持区块发展的统一性实施意见和扶持政策,特别是在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具体工作方面缺乏统一性的政策,导致具体工作无法开展。

经过以下一系列的措施,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原本存在的发展障碍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①加强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由一位副市长或市委常委兼任东部产业集聚区指挥部总指挥,专职负责东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指挥部设若干名副指挥,兼任松门镇、石塘镇、箬横镇、滨海镇党委书记或镇长,指挥部统一负责规划范围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对各相关乡镇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专门的目标考核责任制度,由指挥部对各乡镇的工作定期进行考核、评比和表彰,以推进工作进展。

②统筹规划,做好规划协调工作。抓紧编制了东部产业集聚区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滨海区块和南部综合发展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实施。同时,注意做好与台州滨海产业区及温岭市域总体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各工业区块自有规划的衔接工作,使东部产业

行政区划,强化区域经济联系,加强合作,联动开发。二是工业用地扶持指标上尽量向东部产业集聚区倾斜,市里在统筹安排农保地转换指标时,优先解决东部产业集聚区,以满足大规模开发的需要。三是加强区块软环境建设,在企业服务上下功夫,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提倡部门放权,各职能部门在东部产业集聚区建设指挥部派驻一名副职以上领导干部,专门负责东部产业集聚区内项目的报批工作,确保每个项目在区内即可完成相关报批工作,以便更快的启动建设,为区块在招商引资上创造良好环境。

二、*产业集聚区现状

安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首批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安阳市中心城区南部,西临107国道与京广铁路,东至京港澳高速,南至胡鹤公路,安林高速与城市南外环从中穿过,将该区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以南区域隶属于安阳市*区,规划面积13.68平方公里,规划主导产业为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含新能源)和现代化服务业四大产业。规划中的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分区将具备完善的城市功能,形成“一心、一轴、一带、三园、两区、两组团”的空间结构。一心:规划提出的融合中心,包括产业研发创新区和商务办公区,是整个集聚区规划的重点,该区域将引领集聚区今后的发展。一轴:安阳市生态城市轴线,贯穿安阳市中心城区的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并延续至集聚区的融合中心。这条轴线使中心城区的发展格局得到延续,并使集聚区与中心区互为呼应、协调发展。一带:白沙河景观绿化带。三园:西北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东南部电子信

道正在进行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将于明年春季开工建设。在现有110千伏、35千伏以及在建的220千伏变电站基础上,今年又投资700万元新建10千伏开闭所,目前已完成前期选址、勘测设计工作,正在协调进地,将很快开工建设,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行。集聚区新建办公楼及展厅共投资1300万元,其中展厅已基本装修完工,将于月底前投入使用。办公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将于年底前投入使用。

标准化厂房建设方面:1-10月份,投资5000万元,新建标准化厂房1万平米,同比增长300%。同时,我区与北京天创公司签约,合作开发标准化厂房产业园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完成了选址,其他各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

招商引资方面:1-10月份,共完成签约项目15个(鹤展羽锻压、吉姆克能源机械、现书高科特种铸件、路德药业、北方起重机生产基地、乾康药业、电主轴、活塞式空压机、五金标准件、LED灯、台湾产业园、新动力汽车、商务中心名企总部基地、标准化厂房产业园、高速机车铸铝变速箱),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28亿元,其中已落地项目9个。

项目建设方面:1-10月份,投产项目1个(剑龙针织厂),新开工建设项目9个(鹤展羽锻压、吉姆克能源机械、现书高科特种铸件、路德药业、北方起重机生产基地、乾康药业、电主轴、空压机、五金标准件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9.87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3个。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集聚区累计在建项目达到12个,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5个。

三、*产业集聚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地指标少。今年上报的1100亩土地指标还未批复,现有指标已用完。

部分企业和项目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中小企业贷款成功率普遍较低,贷款抵押条件也较多,集聚区担保公司在短期内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建议市相关部门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切实解决企业融资困难。

产业集聚区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体制没有完全到位、投产项目少,管理人员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构想和建议

下一步,*产业集聚区将按照“四集一转”要求,在强化针对性招商引资,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有效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瓶颈制约,加快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开拓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产业集聚区更好更快发展。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运行机制。建议区委领导专人负责,实行领导分包重点项目责任制,每周召开四大班子联席会,由县级干部汇报分包项目及项目进展情况,盯紧项目,召集由区财政、发改、住建、环保、商务、土地、交通、工信、集聚区等部门负责人,在集聚区管委会会议室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产业集聚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

5.产业集聚区2017年工作汇报 篇五

2017年,产业集聚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和百亿级无人机产业基地两条发展轴线,按照“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战略部署,规划先行、引导提升、精准招商、强推项目,园区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2017年,产业集聚区二、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亿元,税收完成3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3000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3亿元,限上工业企业产值完成22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一、2017年工作回顾

(一)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承担区级以上重点项目30个,其中纺织服装产业项目4个,无人机产业项目8个,工业项目3个,房地产项目2个,服务业项目3个,基础设施项目4个,绿化项目5个,教育项目1个。

1、纺织服装项目

印染示范园项目已完成土地征收,环评已完成审批,正在与中信、中圣、凤竹三方就项目建设进行深度对接,预计18年开工建设。

广州童装城项目2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全面开工建设,4家企业入驻投产。

迪尚集团安阳公司项目落地投建,项目建成后可达到40条自动化生产线,1500个机位,2000名工人,年产800万套品牌服装,实现年产值10亿元,税收2000万元。

佰源针织科技园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可达到大圆机、梭机500台,实现年产值18亿元,利税9000万元。

金马纺织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建成后可达到大圆机、梭机400台,实现年产值12亿元,利税6000万元。

2、无人机项目

无人机大厦(京膳堂科研楼)装修工程稳步推进(已装修至第10层),部分楼层已投入使用。

无人机试飞场项目一期建成启动试飞。壮龙无人机项目落地投建。

3、两个中心建设

纺织品检测中心、无人机检测中心建设完成,即将正式投运。

4、基础设施项目

8号路、3号路、盛业大道三条道路共2.5公里即将完工。

市政建设道路漳河大道、S301省道的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服饰、皇家宝贝服饰、布依服饰、尚海服饰、益田服饰、广州童玥服装、泉州佰源、金马产业园、民旺电脑绣花、广州昕宸企管、PP贝婴童服饰、安阳纺织服装交易中心项目。

建筑、商贸项目4家:北控集团安阳公司、安阳城建建设集团、安阳润安建筑有限公司北关分公司、安阳局气贸易。

在淡项目5家:(搜于特)品牌管理公司、卜硕织造、大龙织造、天津婴童园、小安猫咪服饰。

跟踪项目2家:广州帕伯户外、山东帝威服饰有限公司。2017年,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的扩区规划已报省发改委审批,全省第一家印染产业园项目环评已顺利通过省环保厅批准,纺织服装检测中心和纺织服装“云”交易平台即将投入使用,品牌服装招商取得实质性突破,产业提升工作已初显成效。

二、2018年工作打算

(一)围绕晋位升级,制定发展目标

由发改委、统计局牵头,结合园区发展实际尽快制定新一年的发展目标,并围绕产业集聚区考核的各项经济指标制定具体措施,全力冲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

(二)围绕大纺织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引入城市供水网络,实现七通一平;二是完成广州童装城22万平方米、金马产业园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三是探索合理建设模式,再谋划新建10-20万平方米的

强公共服务内容;五是加快童装城公寓、迪尚公寓建设,谋划并建设(改造)京膳堂公寓、沃森公寓以及新建区域公寓,争取建成职工公寓1500套以上。

(六)围绕新形势新常态,加强作风建设

一是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分包项目,靠前指挥,加强与项目方沟通联系,做好跟踪服务;二是继续对重点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倒排工期,分解细化任务,层层落实责任,确保项目按照序时进度扎实推进;三是坚持并完善指挥部例会制度,提高解决问题、落实工作的效率;四是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创新、难点在一线突破、作风在一线转变”;五是建立重点项目考核奖惩机制,由指挥部办公室定期督导检查、狠抓工作推进、严格考核奖惩。

6.产业集聚区上半年总结 篇六

中共汤阴县委 汤阴县人民政府

(2010年7月)

2010年元月以来,汤阴县委、县政府借助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东风,举全县之力,坚持以“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为总要求,以《汤阴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为理论支撑,以集聚区软硬件建设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项目带动为着力点,立足实际,克难攻坚,进一步增强了产业集聚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推动了产业集聚区各项建设迈向新台阶。今年2月份,汤阴县产业集聚区被授予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成为全国唯一县级食品类产业集聚区;5月份,被省政府评为“发展又好又快先进产业集聚区”。

一、总体情况。汤阴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东部和北部,分为“东部产业发展区”和“北部城市拓展区”两部分,是我省确定的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

1、经济规模和建设规模。汤阴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7.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9.2平方公里,发展区3平方公里,控制区5平方公里。集聚区以食品、医药为主导产业,以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业为辅助产业,目前落户企业118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

业16家,已形成粮食加工、肉食品加工、蔬菜加工、生态医药等支柱产业。2010年上半年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23%;税收收入完成2505万元,同比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9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基础设施投入7.1亿元,同比增长507%,标准化厂房投入3.3亿元,同比增长300%,工业项目投资9.5亿元,同比增长36%;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5亿元,同比增长51%。

2、功能完善程度。产业集聚区水、电、路、气、通讯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倾力打造了7大公共服务平台,即展览交易中心、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培训中心、信息化服务中心、投融资服务中心、企业担保中心。在土地、资金、人才使用等方面制定了多种优惠政策,如土地使用方面,对招商引资企业实行灵活多样的用地方式,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优质服务;财税方面,设立了“企业发展基金”,鼓励集聚区内企业发展;配套服务方面,开工建设了医院、学校、星级酒店、物流中心,规划了职工公寓和金融、商业中心,构筑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3、规划建设水平。产业集聚区坚持了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聘请国内一流的策划咨询机构——王志纲工作室、深圳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和郑州大学共同编制了《汤阴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汤阴县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发展规划》、《汤阴县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汤阴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这些规划已通过省组织的专家评审,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了实施。同时,为促进集聚区循环经济发展,加快集聚区“两化融合”步伐,2010年上半年,产业集聚区已经申报了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河南省“两化融合”试验区,目前正在评审当中。

4、发展速度。2010年上半年,产业集聚区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入驻亿元以上企业8家,在建项目37个,产业集群规模扩大迅速,新增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2008年的6.7平方公里,已发展到现在的9.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总体框架和城市规模进一步拉大。集聚区内食品产业特色鲜明,医药产业生机勃发,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和最具生机活力的新高地。

二、产业项目建设情况。集聚区着眼于延伸产业链、搞好产业配套,培育产业集群,综合运用土地、环保、项目准入等条件,吸引了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入驻集聚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食品医药产业集群。

1、项目产业层次。集聚区内骨干企业生产工艺先进,33家企业通过ISO系列和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区内已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科研机构1家,申请专利176件,授权专利160件。集聚区内“江顺”饼干、“甲家”面粉、“永达”肉鸡、“众品”冷鲜肉等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永达、健丰、丹尼斯克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了集聚区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

2、项目与主导产业关联程度。在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注重培育食品主导产业,着眼民生,突出特色,立足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围绕农业产业化已具有一定基础这一比较优势,依

托汤阴县连续三次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这一金字招牌,强力实施招商引资,着力培育食品龙头企业,拉长食品产业链条,唱响食品产业发展主旋律,全县食品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入驻的食品和医药企业中,上下游分工合理、产业间紧密联系、企业间互动发展。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形成了小麦、玉米、肉鸡、食用菌、生猪、蔬菜、中药材、肉奶牛8条农产品加工链条。

3、在建项目规模与数量。2010年上半年,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37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2个,分别是投资5亿元的服装工业园、投资4.2亿元的益海嘉里、投资3.7亿元的福鑫威尔药业、投资3.5亿元的阳光油脂、投资3.5亿元的科邦生物医药、投资2.6亿元的大洲药业、投资2.3亿元的昌达医用玻璃、投资1.7亿元的九州药业、投资1.5亿元的奥克啤酒(二期)、投资1.3亿元的众品食业(二期)、投资1.2亿元的东泰制药、投资1.2亿元的华通粮贸等项目。这些项目正在紧密锣鼓、紧张施工中。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集聚区基础设施已累计投入7.1亿元,完成了服务中心、铁路专用线、天然气入园、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进一步提升集聚区承载能力,汤阴县将今年确定为“产业集聚区建设年”,集中各方力量,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2010年上半年,掀起了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热潮。

1、路网建设。汤阴县产业集聚区已形成三纵四横的路网格局,工纵二街、工纵三街、工横二路等6条集聚区道路已经竣工通车并完成绿化亮化工程。2010年上半年,又同时开工建设了总

投资9.68亿元,总长度63公里的17条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使全县城区框架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了一倍。目前,东部产业发展区7条道路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工纵四街、工纵四街南延、工横一路、工横五路等部分主干道已经竣工;北部城市拓展区10条道路中人和路、文王路、光明路、御路、北环路、中华路、安汤快速通道等7条道路正在抓紧建设,其他道路已全部完成拆迁工作,正在进行招投标。

2、标准化厂房建设。集聚区规划建设了1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以其为补充吸纳小型食品企业;该项目由泰盛源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2.4亿元,主要包括标准化厂房26栋,结构分别为二层框架和四至六层框架,容积率为1.1,建筑密度为36%。已于 2010年4月份动工,正在抓紧施工中,建设期限为一年。

3、配套设施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大楼、污水处理厂及管网、110千伏变电站及线网、天燃气入园、通讯线网等重点工程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铁路专用线已全部完工;众品冷链物流园已建成投产,集聚区物流基地已完成规划,即将开工兴建。同时,集聚区正在筹备建设3.9万平方米职工商住小区和2.5万平方米商务中心项目,通过吸纳产业工人入驻,实现乡镇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聚集,进一步提升集聚区承载能力和产城互动水平。

四、招商引资情况。以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强力实施招商引资激励约束机制、服务环境末位淘汰机制,突出招商理念、方式和环境创新,着力打造食品医药产业集群,叫响汤阴食品医药品牌。1、2010年以来落地项目数量。2010年元月以来,集聚区共

引进项目32个,落地项目27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8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亿元以下工业项目2个。另正与盼盼集团、三全集团、思念集团等知名企业进行洽谈,已和台湾食品工业园、新加坡食品工业园等 6 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近期可望签约。投资5亿元的意大利BPP公司年加工30万吨回收油项目已于5月中旬顺利签约。

2、融资规模。2010年上半年共签约资金24.8亿元,企业融资规模达到13亿元。

3、投入基础设施资金量。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动已签约项目开工建设,狠抓项目跟踪服务,着力提高办事效率,促进了签约项目及早开工,今年上半年入驻集聚区的企业投入围墙、厂房、车间、仓库、办公房和其它生产用房等基础设施资金达9.5亿元。

五、投融资平台建设情况。为拓宽投融资渠道,我们通过与战略伙伴合作,建成了3个服务集聚区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在集聚区道路、铁路专用线、标准化厂房等共用平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投融资公司资产规模。3个投融资平台分别为:汤阴县产业集聚区弘达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805万元,融资能力1.9亿元,目前已将集聚区3100万元资产完成评估,6月底前注入该公司,同时吸纳外部资金4000万元,形成亿元以上资金规模;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注册资金1500万元,融资能力达7500万元;集聚区弘达公司与永达集团合作,成立了注资资本3000万元的财达投资担保公司,融资能力可达到1.8亿元。2、2010年以来融资规模。截至目前,产业集聚区投融资规模4600万元,其中财达投资担保公司支持新建肉鸡养殖小区20个,扩大肉鸡养殖规模约2000万只,可新增畜牧业产值2亿元。带动养殖农户纯收入增加4000万元左右,带动集聚区内肉鸡加工企业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实现利税超5000万元。3、2010年以来投入基础设施资金量。通过融资平台融资,投入基础设施资金4600万元,其中用于集聚区23公里道路建设2850万元,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1030万元,集聚区铁路专用线建设720万元。

六、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情况。为了形成服务和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进一步完善了集聚区管理体制和机制。

1、管理机构健全合理。高规格组建了产业集聚区建设指挥部和管理委员会。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为副县级格,全供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0人,内设机构8个:办公室、财务部、招商部、项目实施部、规划部、乡村工作部、融资部和产业开发部。高规格组建了集聚区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了集聚区公安派出所,对周边环境进行经常性治理,维护了项目建设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2、具有相应经济管理权限。产业集聚区实行“委托管理、集中办公”制度,即由管委会牵头,将省政府确定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所涉及的12个县直职能部门,以及有关乡(镇)派驻工作人员统一到产业集聚区联合办公,并委托派驻工作人员负责产业集聚区内项目、行政审批及涉企、涉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事

务等。

3、工作机制建立。产业集聚区建设指挥部对集聚区建设负总责,统筹集聚区与区外事务的协调,适时组织召开由有关部门参加的集聚区联席办公会议,研究解决集聚区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集聚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区内的日常事务和管理。同时,加快探索建立“政区合一”封闭式管理体制步伐,将集聚区规划范围内村庄划归管委会实行封闭式运行,最终实现高效、通畅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4、直通车制度落实到位。入驻集聚区的项目备案、核准已交由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直接办理,需上报市审批的事项已由集聚区管委会直接报送,同时抄送县级主管部门备案。直通车制度实行以来,产业集聚区已备案项目8个。同时,建立完善了项目审批无偿代办、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重大项目联审联批联办等一系列制度,对进入“绿色通道”的招商项目,实行首问必接、联审联批、限时办结、超时问责。

七、集约节约发展情况。为实现有限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汤阴县产业集聚区本着“节约、循环、复合、紧凑”的理念,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集聚区竞争能力。

1、开发建设符合功能布局。按照集聚区“一心两翼”腾飞计划,在县产业集聚区东部片区,重点发展食品和医药产业,将食品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医药工业作为战略产业,着力打造粮食深加工、肉类深加工、蔬菜深加工三大食品产业集群,同时延伸发展医药保健产业。北部片区作为城市拓展区,在其西侧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东侧集中发展新兴食品产业。同时,按照“产业集群

化发展,企业区域化布局”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物流等生产要素加速聚合,形成“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规模适度”的局面。

2、投资强度符合规定标准。要求企业落地必须符合“投资强度、环保标准、科技含量、企业规模、能源消耗、亩均效益产出”等“六个标准”。食品医药企业固定投资低于5000万元的不单独供地,非食品工业项目低于1亿元的不得进入集聚区。项目投资强度不得低于120万元/亩,容积率不低于0.8。统一整合污水管网、燃气入园、用电规划等服务配套设施,避免了重复建设,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

7.集聚区管委会管理制度 篇七

况汇报

区产业集聚区2015年上半年建设情况汇报

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按照现代复合型“明日新城”的要求,正在积极推进各类开发建设项目。上半年全市17家产业集聚区考核排名中居第7名。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情况 上半年共有亿元以上在建、新开工和拟开工工业项目8个,总投资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亿元,已完成亿元。

1、续建项目2个,总投资约亿元,今年计划完成亿元,已完成投资5800万元。主要是:中信重工液压与电气控制装备

基地项目,总投资13亿元,今年计划投资4亿元,已完成4000万,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备案、环评、安评、土地手续已办理,围墙圈建完毕;洛阳烟厂烟用材料生产项目,总投资亿元,今年计划投资8000万元,已完成1800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备案、总平面规划图、安评等前期手续,围墙圈建已完成,环评按专家要求正在补充修改,环评按专家要求正在补充修改,项目建设指挥部正在搭建,地基拟于8月1日正式开挖。

2、新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约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已完成亿元。主要是投资亿元年产5万吨轨道车辆铝型材及车体大部件项目、投资亿元的洛阳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轨道车辆铝型材项目、投资亿元的兰迪新型中空玻璃产品及设备产业化项目、投资亿元的通达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导线、承力索和500mw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项目。

3、拟开工项目2个,总投资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主要是:投资

18亿元的轴承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亿元的年产15万吨多金属复合板带产业化项目。

二、民生项目

计划拆迁33个行政村,建设安置小区10个,总占地面积3290亩,总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总投资108亿元。今年计划完成小区建设投资18亿元,已完成投资亿元,具体为:

1、二季度在建安置小区项目6个,总占地面积2052亩,总投资60亿元,计划建设安置楼193栋,总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工101栋,今年计划投资10亿元,累计已完成亿元。

2、新开工安置小区4个,分别是六、七、九、十号安置小区,总占地面积1237亩,总投资48亿元。计划建设安置房111栋,建筑面积260万平方米,今年计划开工90栋,计划完成投资8亿元。

3、我区拆迁目标任务为270万平方米,上半年完成拆迁140万平方米。

三、千万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

基础设施项目51项,总投资约亿元,今年计划完成亿元。

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

道路桥梁等基础共实施项目38个,总投资6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亿元,已完成投资15亿元。具体为:

1、在建项目14个:主要是10条城市城市大路、4座跨伊河大桥,总投资26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3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11亿元。主要是大道、希望路、高铁大道、协和路、吉庆路、玉泉街、开拓大道等,计划年内全部通车。

2、新开工项目12个:主要是4条城市道路、2座桥梁、伊滨区供水厂及配套管网项目、1号热源厂项目、煤气管网及调压站项目、龙飞线改线项目、高铁大道跨伊河桥引线、希望路跨伊河桥引线等项目,总投资21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亿元。

3、拟开工项目12个:主要是团结路、石安街、兴隆街、西环路、滨河路、环湖路、朝阳路、兴业西街、李马路、兴

业街、和平街、平安路等12条城市道路,总投资13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亿元。职教园区项目

职教园区项目4个,占地3355亩,总投资亿元,已完成投资亿元,今年计划投资亿元。

市商务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总投资亿元,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年底完成;绿业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总投资亿元,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年底完成;洛阳龙华中等专业学校,总投资亿元,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年底完成;洛阳师范学院搬迁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今年计划投资4亿元,已于4月29日举行奠基仪式。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项目

中央商务区在建项目8个,占地251亩,总投资亿元,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计划建设100至120米高层高档写字楼16栋,今年计划完成投资亿元,已完成投资4亿元。具体是:投资9亿元的海港城项目、投资亿元的隆安明珠

广场、投资5亿元的工商联商会大厦、投资亿元的科技大厦、投资亿元的彤辉实业大厦、投资亿元的传媒大厦、投资亿元的金融服务大厦、投资亿元的祝福大厦等。

第一人民医院迁建项目

占地面积约625亩,总投资20亿元,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今年计划完成投资亿元,一季度开工建设。

四、标准化厂房建设和入驻情况

1、一期标准化厂房区项目,占地亩,总投资亿元,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已入驻四家中小企业。

2、二期标准化厂房区科技城项目,项目用地约200亩,拟投资2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15万m2,主要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提供创业平台,该项目于6月份开工建设。

五、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进展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要求,在产业集聚区内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要奔着“招大、招强”的原则引进

中国、世界500强,投资规模在5亿元以上、投资强度超过230万元/亩的项目。

今年以来,产业集聚区已成功签约10亿元以上大项目5个,投资总额达亿元,分别是:总投资亿元的麦达斯轨道车辆铝型材及车体大部件项目、总投资亿元的新型中空玻璃设备及产品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轴承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导线项目及总投资亿元的500mw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项目。目前,重点跟踪在谈的项目是一拖集团年产10万辆重卡项目,预计总投资30亿元。

六、集聚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动迁群众临时过渡问题。我区计划拆迁面积250万平方米以上、动迁群众1万多户。随着过渡安置群众的增多,过渡住房房源减少且租房价格上涨,再加上务农方便和学生上学等实际原因,部分搬迁群众希望就近租房,导致动迁农

户难以找到合适的临时过渡房,增加了拆迁工作的难度。

2、基础设施配套还需进一步完善。园区当前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班加点、昼夜施工,但主要干道仍未完全竣工,当前集聚区内供排水、燃气、热力等城市配套设施尚未完全到位,给大项目入驻带来一定困难。

3、大项目引进任重而道远,真正市外项目少。目前,园区已引进的项目中,除麦达斯轨道车辆铝型材及车体大部件项目外,真正的市外项目少。

4、世界500强项目市外还未实现零的突破。今年以来,在市领导的指导和园区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已赴4家世界500强企业考察洽谈项目,截至目前,园区已引进项目中,世界500强公司投资项目仅有2个:中信集团的中信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和国机集团的轴承科技产业园项目。由于企业方对市场的考察、研究、决策周期比较长,项目的推进过程相对较慢,目前园区市外世界500强项

目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七、下步工作打算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

针对目前集聚区基础实施相对薄弱的现状,将继续加大道路交通建设,去年开工的“二桥九路”今年要全部竣工通车。今年还要新开工26条主次干道、3座桥梁,同时,加快推进伊河治理、水厂建设、热源厂等大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升集聚区投资形象,逐步改善集聚区投资环境。

2、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项目建设进度

一是围绕集聚区主导产业进行招商,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选择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入驻集聚区。二是围绕节会招商,积极组织参加牡丹花会、世博会、豫商大会、广交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形成内引外联、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协调联动机制,提

高项目签约率和入驻率。三是加快推进二期、三期标准化厂房区建设进度。做好项目协调,力争一季度全面开工,年底前形成规模。

3、加快撤村并城安置小区建设 围绕“依法行政、和谐拆迁、超前建设、亲情安置”的工作思路,对已实施拆迁的地块进行扫尾攻坚,集中力量做好入户丈量、协议签订、交房等重点环节,提前介入工作,使拆迁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各类重点项目顺利施工,早日建成。尽快启动其他安置小区建设,使附近群众早日住进高楼,利用置换出来的土地大力发展产业,发展经济。要在已开工建设四个安置工作小区的基础上新开工六个安置小区。

4、努力推进职业教育园区、伊河治理、中央商务区建设

从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入手,切实加大项目服务协调力度,真正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切实加快三项综合项目建设进度。

8.产业集聚区十二五规划 篇八

紧紧围绕“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以深化规划、创新体制、构建平台、完善功能、落实政策为抓手,大力实施投资倍增计划和大招商行动计划,形成产业项目建设的高潮。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优化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原则;坚持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金属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产业主导,将卢氏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改革创新试验区、经济发展核心增长区和人口与产业双集聚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二、发展目标

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发挥项目集聚效应,着力培育金属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支柱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靠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和特色产业,增强产业集聚区发展潜力。到“十二五”末,集聚区建设发展框架全面形成,环境建设不断完善,逐步成为构建卢氏现代产业、现代城镇和自主创新“三大体系”的有效载体,逐步成为拉动卢氏经济增长、引领转型升级、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载体,成为卢氏经济发展新的、主要增长极。

到2011年,实现集聚区内入驻工业项目10个以上,项目建设投资达到1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 15亿元,利润3亿元,税收9000万元。重点抓好续建的中康中药饮片公司项目、晋豫铸件项目、中金集团中原矿业公司一期建设项目、华阳食品核桃仁加工项目,促其尽快建成投产;同时立足总体产业规划发展布局,有重点地引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的科技含量高、能够拉长产业链条的重点产业,进一步膨胀产业集聚区发展规模。

到2012年,集聚区内入驻项目20个以上,项目建设投资达到20亿元,投产项目15个,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利润10亿元,税收1.8亿元。

到2013年,集聚区内入驻项目30个以上,项目建设投资达到30亿元,投产项目25个,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利润15亿元,税收3亿元。

到2014年,集聚区内入驻项目40个以上,项目建设投资达到50亿元,投产项目30个,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利润25亿元,税收4.8亿元。

到2015年,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利润30亿元,税收6亿元。

(三)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始终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摆在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位置,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定期听取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

汇报,研究确定产业集聚区发展目标和发展意见;建立了由县长为总召集人,主管县长为常务召集人,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协调、解决产业集聚区工业项目建设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具体工作,重点协调推进产业集聚区的重大项目建设。

2、完善推进工作机制。在建立联席办公会议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细化各职能部门职责。产业集聚区、各职能部门要对照各自职责分工,明确招商引资责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保工业项目建设目标落到实处,从而形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全力推动的产业集聚区推进工作机制。

3、加大招商力度。构建大招商格局,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打破地域观念,积极向产业集聚区引进项目,今明两年内,全县除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外,其余7个工作领导小组要分别向产业集聚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个;19个乡(镇)要分别向产业集聚区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个,税收6:2:2比例分成,并将此项工作作为评定各领导小组、各乡(镇)整体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严格奖惩兑现。组建专业招商队伍,继续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成立专业招商小组,精心筛选项目,分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以及省内郑州、漯河、洛阳、南阳、焦作、济源、偃师等地常年开展驻地招商工作。加大对外联络和宣传,通过现有企业和其他兄弟县市集聚区牵线搭桥、发送《快速发展中的卢氏》画册和资料、举行洽谈会、发布媒体信息等方式,宣传卢氏的资源优势和产业集聚区优惠政

策,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创业。

4、强化管理与服务职能。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县赋予产业集聚区的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对产业集聚区重大项目的核准、备案、规划、土地和环保手续,要采用一站式办理、全过程服务的方式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限期办结,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对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等办法,给足用活政策,确保项目正常建设。不断深化“企业服务年”、“项目建设年”和“环境建设年”活动,实现了县域投资环境的根本好转,各乡(镇)和县直职能部门,更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全面提高服务质量,设身处地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使入驻客商消除各种思想顾虑,一心一意搞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环境建设力度,积极打造“六大环境”,严格规范部门行为,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程序,对依法保留的收费项目要向社会公开,严格按标准收费,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等行为。同时对到企业无理取闹、干扰、阻碍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秩序的各种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影响项目建设的反面典型公开处理,做到曝光一个,教育一片,切实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通过积极探索、尝试,逐步建立产业集聚区资产运营管理机构,负责集聚区的建设和服务。积极搭建公共融资平台,发挥企业贷款担保机构作用,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5、强化项目建设的目标考核机制。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按照省、市制定的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办法对产业集聚区及各职能部

门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综合考评。各职能部门在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重用;工作不力者,对其部门负责人分别予以诫勉谈话、警告、停职乃至免职等处理。产业集聚区经省、市考核达到标准要求、位次前移、受到上级肯定,相关人员将予以重奖重用。反之,考核成绩较差或被省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办公室考核淘汰出局,将予以相关人员相应处罚。

卢氏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9.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战略思考 篇九

提要 本文对河北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资源禀赋和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提出河北重点建设的十个旅游产业集聚区及发展目标,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河北;旅游产业集聚区;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和主导产业来培育。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后,河北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落实文件的具体政策措施,新增旅游产业基金1.7亿元,加大了对旅游业的引导和支持。全省上下对旅游业作为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形成了统一认识。政府主导明显加强,旅游大发展的环境基本形成。

一、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概念

(一)旅游产业集聚

1、产业集聚。波特指出,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产业集聚的竞争力。国外学者根据波特的产业集聚理论从产业链和提高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界定旅游产业集聚,提出了“旅游竞争集聚”的概念,认为旅游集聚是由有效的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其目的是旅游目的地所有单位协同作用以便提高目的地的竞争力。

2、旅游产业集聚。国内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的定义有以下共同之处:一是倾向于将旅游产业集群定义为旅游相关企业围绕旅游核心吸引物集聚的一种现象;二是强调旅游相关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

(二)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指依托相应资源,以旅游设施聚集为主体,形成的规模型区域。产业集聚区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实施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战略,是将休闲旅游业相关企业、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业协会等机构加以整合,形成产业链、产业群和产业面。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核心是产业要素,是集聚在一定地域空间的核心吸引物、休闲旅游供应商和服务商以及相关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协同协作,提高综合竞争力。

二、河北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条件

(一)同城效应促进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战略需要。随着城市和区域间交通设施的完善、信息沟通的加强以及要素流动的加快,京津冀“同城化”效应日渐显露。随着京津冀协商对话机制、协作交流机制、重要信息沟通反馈机制的形成,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和环渤海旅游协作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根据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河北是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休闲旅游业将会得到政策支持而优先发展。另外,河北与京津之间的产业梯度转移方面,旅游相对于其他产业更加容易承接北京、天津的产业梯度转移,引领河北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的转变,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二)全省旅游交通和项目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全省20多条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30多条高速公路、4个机场正在加快建设,3年内主要景区将全部通高速公路,阻碍河北旅游发展多年的交通瓶颈即将打破。此外,“十一五”

期间投资建设的大批休闲旅游项目将在“十二五”期间投放市场,形成接待能力,为河北跨越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三)河北旅游发展缺乏龙头型旅游目的地。从国际国内的视角来看,河北尚未形成游客的首选地和优选地,与北京、山东、河南等周边省市相比,落差较大,尤其是缺乏龙头景区,缺乏有影响力的经典线路和旅游品牌。同时,由于旅游市场竞争主体“小、散、弱”,缺乏产业带动力强、能与世界知名品牌企业同台竞争的龙头企业,严重影响了河北省旅游产品在国内国际上的竞争力。

(四)与京津市场需求对接不够。面对京津旅游市场的巨大需求,河北环京津地区观光产品偏多、休闲度假产品少,一般产品多、旅游精品和品牌产品少;由于基础设施的欠缺,旅游线路、交通设施、信息平台、咨询服务等与京津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影响了与市场对接和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

(五)面对周边省市竞争激烈。针对京津客源市场,河北旅游业不仅面临北京、天津自身发展旅游的竞争,也面临山东、辽宁、山西等周边省份争取京津地区客源的竞争;面向中远程市场,由于北京的排斥性竞争,大大增加了河北旅游产业和产品的增长成本;同时,区域整合、产业融合需要多区域、多部门合作,体制、机制问题协调难度大。

三、河北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战略思考

“十二五”期间,要以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为核心,统筹环渤海、环京津、环省会旅游圈的发展,优化河北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和各区域的产业布局,根据资源禀赋和旅游经济发展情况,重点打造十大旅游产业聚集区,形成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探索旅游业发展新模式。

(一)秦皇岛-唐山湾滨海度假带。指秦皇岛和唐山湾沿海的带状区域,其中秦皇岛市以北戴河区、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新区为核心,唐山以菩提岛、月岛、祥云岛、曹妃甸及周边陆域为中心。以北戴河新区和唐山湾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为契机,打造环渤海地区顶级滨海度假带、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会议、会展为一体的国际热点旅游目的地和度假海滨。

(二)白洋淀温泉休闲聚集区:包括安新县、雄县、高阳县、容城县、高碑店市、白沟新城、霸州市、固安县和任丘市。规划以白洋淀为核心吸引物,重点建设环渤海地区的温泉休闲示范地,建设集湿地生态、温泉休闲、商贸购物、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型休闲旅游区和国内热点旅游目的地。

(三)廊坊商务休闲聚集区:包括廊坊市区、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以全面对接和融入京津商务与生活休闲为主要切入点,重点提升廊坊市区和“飞地三县”(三河、香河、大厂)的商务休闲功能,将廊坊打造成为环京津第一商务休闲城市,构建与京津两市同城效应突出的复合型商务休闲功能区,打造京津首选、环渤海首位的商务休闲目的地。打造专业会展中心,建设综合商贸基地,建设京津第一休闲运动中心和面向京津的温泉养生名城。

(四)张承草原生态度假区:包括张家口的张北县、沽源县、尚义县,承德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和隆化县。打造华北最具吸引力的草原避暑休闲度假区和国际水准的自驾车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国最大自驾车旅游公园,形成草原风情与皇家文化相融合的生态度假区。

(五)崇礼-赤城冰雪温泉度假区:包括张家口的崇礼县、赤城县。构建华北冬季旅游胜地、国家级滑雪运动基地、山地温泉度假区,打造以滑雪休闲运动为主的国内热点旅游目的地。

(六)桑洋河谷、昌黎葡萄酒文化休闲聚集区:包括张家口的桑洋河谷(怀

来县、涿鹿县、宣化县相关区域)、秦皇岛的昌黎县。建设集葡萄种植、采摘以及葡萄酒生产、包装、储存、品尝、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葡萄酒文化聚集区,打造国内一流的葡萄酒庄园聚集区和葡萄酒文化体验地。

(七)邯郸广府古城文化旅游区:包括广府古城、永年洼湿地。突出太极修学、健身养生、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的特色,创建“中国太极养生第一城”,建设世界级太极文化旅游综合体。五年内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世界知名的太极拳修学目的地和国内著名的热点旅游目的地。

(八)石家庄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区。主要指平山县域,并包括以西柏坡为中心向外2个小时能够到达的区域。以西柏坡革命遗址遗存为核心吸引物,以红色文化为主导,做大做强西柏坡红色旅游品牌,建设河北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体验、生态旅游、温泉休闲、避暑度假、历史文化观光、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国内热点旅游目的地。

(九)太行山-衡水湖山水生态旅游区。本旅游区包括两大组团:一是邢台的太行山旅游带;二是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的沿湖区域。整合周边的旅游资源,以山水生态为核心吸引物,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建设以生态山水休闲、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旅游产业聚集区。

(十)沧州吴桥杂技文化旅游区。以吴桥杂技大世界为核心吸引物,构建集杂技表演、杂技文化交流、教育培训、道具研发生产等为一体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综上所述,全省要着眼于差异竞争和错位发展,以大聚集催化大产业,构建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旅游产业聚集区;同时,要突出重点,以规划为指导,以项目为支撑,集中力量率先把资源品质优、区位条件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旅游产业聚集区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分工合作,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体系。

四、河北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依法管理的发展思路,加快旅游业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旅游资源与产业管理一体化、景区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规范化、经营主体与配套服务市场化,从根本上解决条块分割、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各级政府要抓紧建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他部门在专项资金使用中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要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

(四)支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培育新兴旅游发展主体,加快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旅游集团,推动合资合作发展经营。

(五)加快人力资源培育。设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形成“基地+市场”的人力资源培育模式;旅游部门要制定旅游人才规划和培训计划,推进旅游人才政策创新,指导企业旅游开展人才规划,使旅游人才培养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能满足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10.产业集聚区工会工作总结 篇十

工作总结

邓州市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集聚区”和“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9.3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17平方公里,区内配套修建了主次干道及区间道路总长135公里,供排水管网220余公里,电力线路240公里,形成了五横十纵主干道道路骨架,并同步配套建设220KV变电站、自来水厂、污水厂、客运站以及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公共服务设施。区内入驻企业102家,其中四上企业7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家,初步形成了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三大产业集群。

2013—2016年,邓州市产业集聚区连续四年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称号;2014年被省产业集聚区联席办评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集聚区”;2014年被省政府评为“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产业集聚区”;2013—2015年,被邓州市总工会评为全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被省总工会评为“全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

近年来,邓州市产业集聚区工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紧紧围绕省委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宗旨,务实重干,开拓进取,全面加强产业集聚区工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强化自身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证近年来,为了调动和发挥企业工会组织和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在已创建了职工之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自身建设。一是健全和完善了工会组织机构。重新调整了产业集聚区工会委员会和女工委员会成员等领导机构,加强了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二是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工会工作有章可循。制定了《工会主席职责》、《工会委员会职责》、《女工委员职责》等规章制度,使工会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投入大量资金,加大了工会活动室建设力度,购置了电视、VCD、书籍、象棋及各种健身、娱乐器材,建成了高标准的工会活动室,使职工们在业余时间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为工会开展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四是工会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制定了工会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完善了工会工作机制,提高了工会工作水平。

二、真抓实干,认真贯彻落实《三年规划》

在贯彻落实《三年规划》上,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建立倒逼机制和分包制度,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印发了《邓州市产业集聚区工资集体协商操作办法》,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利用产业集聚区网站和信息平台,向企业广泛宣传《三年规划》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营造出深厚的工作氛围;狠抓工作落实,以每年三月的工资协商要约行动月活动为契机,对区内企业建制情况和工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摸底调查,对没有建制的企业积极指导帮扶,使区内企业建制率达到99%;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列入企业包服单位目标责任制,并由市委办定期调度考核,督促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有效落实;建立工作督查长效机制,每季度组织一次检查,及时跟进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并建立台帐,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加强工作指导,深入开展企业建会

充分运用产业集聚区网站、制作展版、深入企业宣传等形式,重点宣传工会的性质地位职能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工会工作体制机制,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营造出工会组建的良好氛围。同时坚持“台账管理、源头参与、跟踪服务”建会管理制度,做到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进驻一家、服务一家、建会一家、规范一家。对园区内企业工会提出指导性意见,主动与企业进行沟通协商,解决基层工会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企业工会开展职工之家建设、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实施“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发挥好基层工会的职能作用。采取多种模式加强企业工会干部培训,提升辖区内工会干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依托“河南职工网〃河南工会会员卡”职工服务平台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打造职工服务网络体系,经常组织开展适应职工需求的网上网下服务活动。积极开展职工就业培训、在岗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广泛开展活动,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上一篇:我们的花园六年级作文下一篇:有关描述亲情的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