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15《张衡传》学案(旧人教版必修4)

2024-09-22

语文:4.15《张衡传》学案(旧人教版必修4)(精选2篇)

1.语文:4.15《张衡传》学案(旧人教版必修4) 篇一

第4单元 第13课张衡传2

一、双基夯实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西鄂(â)

讽谏(jiàn)..璇机(xuán)邓骘(zhì)..B.辟公府(pì)阉竖(yān)..侍中(shì)无征(zhēnɡ)..C.逾侈(yú)属文(shǔ)..累召(zhào)陇西(lǒnɡ)..D.骸骨(hái)诡对(huǐ)..上疏(shū)篆文(zhuàn)..【答案】 A(B.“辟”读bì;C.“属”读zhǔ;D.“诡”读guǐ)2.下列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②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④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⑤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⑦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⑧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A.①②③

C.①④⑥

B.④⑤⑥ D.②⑦⑧

【答案】 C(①“员”通“圆”;②“傍”通“旁”;④“尊”通“樽”;⑥“禽”通“擒”)

3.下列句中加点词全属于与官职任免变动有关的专用词语的一项是()连辟公府不就.A.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威严,整法度治.

累召不应.B.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治威严衡下车..

举孝廉不行.为河间相C.出.太学因入京师,观.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复为太史令D.再转.俗人不好交接..

【答案】 B(征召/调动/官吏初到任。A.就职/复返/整治;C.被举荐/离京外放/游学;D.官员到职工作/调动/交往接触)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A.妙尽璇机之正 .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C.单于壮其节 .D.大王必欲急臣 .【答案】 C(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5.与“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句式一致的一项是()A.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见犯乃死,重负国 D.求人可使报秦者 【答案】 C(被动句)6.下列各句全能表现张衡人品的一组是()①才高于世 ②无骄尚之情 ③善属文 ④不好交接俗人 ⑤衡不慕当世 ⑥衡下车,治威严

A.①②⑤ C.①③⑤

B.②④⑥ D.②④⑤

【答案】 D(①表现才干,③表现文学才能,⑥表现治理严明)7.下列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张衡小时候就很有文学才华,后经广泛学习,学业精通,才能卓异,只是性格内向,不爱交往,也无心做官,更不关心俗人俗事。

B.张衡有多方面的成就,他擅长术数,精通天文,设计制作了浑天仪等测天仪器,主要著作有《两都赋》《算罔论》和《灵宪》等。

C.张衡共三次出任太史令,其后又做过河间王刘政的相,他敢于和骄奢的刘政作斗争,一举剪除了刘政的党羽,使河间政事清明。

D.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是前无古人的创造,经实践的检验,显示出非凡的性能。由于这一仪器的问世,才开创了地震方位的记录。

【答案】 D(A.“不好交接俗人”不等于“不关心俗人俗事”;B.是《二京赋》;C.应是“两次任太史令”,“党羽”之说也牵强)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文,回答8~11题。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8.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因上疏陈事

陈:陈奏 .B.帝引在帷幄 引:牵拉 .C.衡乃诡对而出 诡:虚假 .D.一时收禽 禽:通“擒” .【答案】 B(引:请)9.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张衡曾经询问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省略主语“张衡”应为“张衡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B.阉竖恐终为其患。这些宦官害怕(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患。省略动词宾语“衡”,应为“阉竖恐衡终为其患”。

C.因以讽谏。于是用(它)来讽喻规劝。省略介词宾语“之”,应为“因以之讽谏”。D.果地震陇西。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省略介词“于”,应为“果地震于陇西”。

【答案】 A(应为省略主语“顺帝”,省略宾语“张衡”)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因而他所担任的官职往往多年得不到提升。本句话充分表明张衡不攀附权贵,洁身自好,不以权谋私。语言凝练平实,从中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

B.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本文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和“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

C.本文介绍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详写了其才能和成就。在介绍其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则较简略。这种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

D.全篇以记叙为主。记叙以时间为经,以张衡的事迹为纬,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记叙为辅。本文以客观记叙为主,但字里行间也渗入了作者的评论。

【答案】 C(详写科学成就,略写政治成就)11.翻译下列句子。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出众,曾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不应召。(2)宦官怕张衡讲自己的坏话,都给他递眼色。

(3)张衡不羡慕高官厚禄,他所担任的官职往往多年得不到提升。

(4)张衡也常考虑自身的安全,认为祸福相倚,幽深微妙,难以看明。于是就写了《思玄赋》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

(5)曾经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启动了,但(人们)并没有感觉到地震,于是京城的学者都责怪它不灵验。

(6)当时朝政逐渐混乱,权力被大臣把持,张衡就上疏陈奏这些事。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也。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太宗在藩,引入幕府,数从征伐,累除车骑将军。太宗即位,迁左卫将军,时将讨吐谷浑伏允,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以君集及任城王道宗并为之副。九年三月,师次鄯州,君集言.于靖曰:“大军已至,贼虏尚未走险,宜简精锐,长驱疾进,彼不我虞,必有大利。”靖然其计,乃简精锐,轻赍深入。道宗追及伏允之众于库山,破之。伏允轻兵入碛,以避官军。靖乃中分士马为两道并入,靖与薛万均、李大亮趣北路,使侯君集、道宗趣南路。历破逻真.谷,逾汉哭山,经途二千余里。转战过星宿川,至于柏海,频与虏遇,皆大克获。乃旋师,与李靖会于大非川,平吐谷浑而还。

太宗征文泰入朝,而称疾不至,诏君集讨之。文泰闻王师将起,谓其国人曰:“唐国去此七千里,涉碛阔二千里,地无水草,冬风冻寒,夏风如焚。风之所吹,行人多死,当行百人不能得至,安能致大军乎?”及军至碛口,而文泰卒,其子智盛袭位。诸将请袭之,君集曰:“不可,天子以文泰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于是鼓行而前,攻其田地。智盛穷蹙,致书于君集曰:“有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丧背。智盛袭位未几,冀尚书哀怜。”君集报曰:“若能悔过,宜束手军门。”智盛不.出,因命士卒填其隍堑,发抛车以攻之。智盛计无所出,遂开门出降。君集分兵略地,遂平其国,俘智盛及其将吏,刻石纪功而还。君集初破高昌,私取宝物。将士知之,亦竞来盗窃,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及京师,有司请推其罪,诏下狱。中书侍郎岑文本以为,功臣大将不可轻加屈辱,疏奏,乃释。

君集自以有功于西域,而以贪冒被囚,志殊怏怏。十七年,张亮以太子詹事出为洛州都督,君集激怒亮曰:“何为见排?”亮曰:“是公见排,更欲谁冤!”君集曰:“我平一国,还触天子大嗔,何能抑排!”因攘袂曰:“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当与公反耳。”亮密以闻,太宗谓亮曰:“卿与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独以语卿,无人闻见,若以属吏,君集必言无此。两人相证,事未可知。”遂寝其事,待君集如初。及承乾事发,君集被收。太宗亲临问曰:“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故自鞠验耳。”君集辞穷。太宗谓百僚曰:“往者家国未安,君集实展其力,不忍置之于法。我将乞其性命,公卿其许我乎?”群臣争进曰:“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请诛之以明大法。”太宗谓君集曰:“与公长诀矣,而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因歔下泣。遂斩于四达之衢,籍没其家。.

(节选自《旧唐书·侯君集传》,有删改)1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次鄯州

次:驻扎 .B.使侯君集、道宗趣南路 趣:追逐 .C.天罚所加,身已丧背 背:背叛 .D.籍没其家 籍:登记 .【答案】 C(背:离开、去世)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侯君集“有功于国”和“居功自毁”的一组是()A.频与虏遇,皆大克获 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

B.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 刻石纪功而还

C.与李靖会于大非川,平吐谷浑而还 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 D.君集分兵略地,遂平其国 我平一国,还触天子大嗔

【答案】 D(A.第二句表现侯君集自夸而非能。B.第一句写其策略,第二句并无“居功自毁”之义;C.第二句是因自己作恶,不敢节制部下)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讨伐吐谷浑的战役中,侯君集把握战机,向李靖建言献策。在以后的战斗中,又艰苦转战,克敌制胜,胜利会师,可谓功勋卓著。

B.在征讨文泰一役中,侯君集率军深入边陲,既示之以礼,又加之以威,最终使敌人开门出降。但侯君集私夺人财物,纵兵盗窃,获罪下狱,前功尽弃。

C.侯君集自以为有功于西域,虽经岑文本向皇上说情获释,但郁郁不乐,待张亮出都城任洛州都督,于是激怒张亮,显示他已有反叛朝廷之心。

D.唐太宗对侯君集十分器重,宽缓有加。但侯君集不思己过,居功自傲,屡屡触犯国法,最后遭受斩刑,完全是咎由自取。

【答案】 B(“纵兵盗窃”与原文语意不合;唐太宗对侯君集评判,并未否定其功绩,因此“前功尽弃”的说法不当)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士知之,亦竞来盗窃,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卿与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独以语卿,无人闻见,若以属吏,君集必言无此。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将乞其性命,公卿其许我乎?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士们知道后,也竞相盗窃财物,君集害怕将士揭发他,不敢加以节制。(2)你和君集都是功臣,君集单独跟你说的话,没有人听到,如果我交付官员查办,君集一定说没这回事。

(3)我要替他求命,你们大概会答应我吧? 【参考译文】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性格骄纵,喜好夸饰,摆弄弓箭却没有成就技艺,竟然称自己十分勇武。唐太宗当时在起义军的藩落之中,推荐他进入幕府,多次随太宗征战,逐渐升官至车骑将军。唐太宗即位后,提升为左卫将军。当时将要讨伐吐谷浑伏允,太宗命李靖任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任命侯君集和任城王李道宗做他的副手。太宗九年三月,部队驻扎在鄯州,侯君集对李靖说:“我们的大部队已到,敌人尚未逃到险要处,我们应该挑选一些精锐的人马,快速前进追赶敌人,他们一定不会料到我们的行动,我们可以获胜。”李靖认为这种策略是正确的,于是挑选精兵强将,轻装追击敌军。李道宗追击伏允的军队一直到库山,打败了敌人。伏允率精兵进入沙漠,来躲避官军。李靖于是将自己的人马分为两部分从两条路上一同进入沙漠,李靖与薛万均、李大亮从北路追击,派侯君集、李道宗从南路追击。侯、王二人一路攻破逻真谷,直达汉哭山,行军二千余里。转战星宿川,直到柏海,多次与敌军遭遇,都大败敌军。于是大军回撤,和李靖在大非川会师,平定吐谷浑回京。

唐太宗征辟文泰入朝做官,文泰假托有病不来,太宗下诏书让侯君集讨伐文泰。文泰听说唐军将来讨伐,对他的国人说:“唐距离我们七千里,要穿越两千里的沙漠,其间没有洼水和粮草,冬天大风凛冽,夏天大风如焚。风到之处,走路的人大多死了,就是一百多人走过来也难以抵达,更何况大部队呢?”等到大军走出了沙漠,文泰病死了,他的儿子智盛继承王位。唐军中的将领请求攻打,侯君集说:“不行,皇上因为文泰骄横无礼,让我们替天惩罚他,现在别人死亡之后袭击他,不是问罪之师该做的事。”于是击鼓前行,攻占田地。智盛愁苦万分,给君集来信说:“对天子有罪的人,是先王。上天已经施加了惩罚,他已经死了,我继承王位不多久,希望您同情可怜我。”君集回报说:“如能悔过,你应到军门投降。”智盛不出城,君集于是命令士兵填平护城河,用车抛石攻击敌军。智盛无计可施,于是开门出城投降。君集分兵占领土地,平定了那个国家,俘虏智盛和他的官员,在石碑上刻下战功返回。君集当初攻破高昌时,私自夺取珍宝和财物。将士们知道后,也竞相盗窃财物,君集害怕将士揭发他,不敢加以节制。等回到京城,官员推究他的罪过,皇上诏书打入大牢。中书侍郎岑文本认为,有功的大将军不能轻易屈辱他,上奏皇上,才释放了他。

侯君集自认为在西域战事上有功劳,竟以贪恋财物被囚禁,心里特别不高兴。太宗十七年,张亮以太子詹事的身份任洛州都督,君集激怒他说:“为什么被排挤?”张亮说:“连你都受排挤,(我)还能怨谁!”君集说:“我平定一国,回来惹怒天子,怎么能忍受这种排挤?”于是携着张亮的衣襟说:“忧郁不能过活,你能造反么?我将要和你一起造反。”张亮把这些秘密告诉皇上,太宗说:“你和君集都是功臣,君集单独跟你说的话,没有人听到,如果我交付官员查办,君集一定说没这回事。两人指证,事情难以查办。”于是平息了此事,像当初一样对待君集。等到太子承乾的事被揭穿,君集被逮捕。太宗亲自审问说:“我不想叫文官们侮辱你,因此亲自审验。”君集无话可说。太宗对百官说:“从前国家不安定,君集的确大展才能,我不忍心让他伏法。我要替他求命,你们大概会答应我吧?”众臣竞相进言:“君集的罪过,天地不能容忍,请求杀了他来正法。”太宗对君集说:“我和你永别了,从今以后,只能看到你的遗像了!”太宗于是感慨落泪。君集在大路口被斩,朝廷登记没收了他的家产。

四、高考热点

16.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下面一则材料的主旨。(限30字)几个人喝同一口井里的水,有人用金杯盛着喝,有人用泥碗舀着喝,有人干脆用双手捧着喝。用金杯者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用泥碗者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用双手捧水喝的人痛快地说:“好解渴啊,甘甜的水!”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只有不受外物左右,才能品尝到人生的真味,享受生活的乐趣。

17.下面是某生给同学写的作文评语,其中有简明、得体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请找出三处并做修改。

①写好抒情散文,关键的地方是要让感情有所寄托,这样才能避免空洞无物的毛病。②你将情感寄托于往事,表达对逝去的昔日时光的留恋,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情感氛围。③看来,你在抒情散文写作方面已经有了极深的造诣。④请在语言方面再下点工夫,古人说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很有道理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删去“的地方”。②删去“逝去的”或“昔日”。③“很深的造诣”改为“较高的水平”。④删去引号内的句号。

18.仿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

诗歌是什么? 是一首永恒的歌。是草堂茅屋里的一声长叹,____________________,是雨打黄昏的一片哀愁。

诗歌是什么? 是一段深深的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上柳梢见证爱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是东篱采菊的一种闲适 慈母手中纺织亲情 烟波日暮寻觅乡情(五)读写创新

1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时下,经典文学作品不受学生欢迎,甚至被弃置一边;与此相反的,以口袋书为代表的地下阅读却蓬蓬勃勃。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认识和感悟呢?请以“地下阅读与文学经典”为思考基点,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佳作赏读】

地下阅读VS文学经典

现在的很多学生,对传统的文学经典不屑一顾,用时髦的话说就是面对经典文学作品一点也不感冒;相反的,地下阅读,搞笑、魔幻、甚至言情类的书籍却大有市场,引得无数学子竞折腰„„(用概要的语言简述现状。)你看,曹雪芹、托尔斯泰的作品都静静地躺在图书架上,很少有人亲近它们;韩寒、郭敬明的作品却光芒四射,与学生的眼睛和心灵多次亲密接触„„(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现状,具体可感。)地下阅读挑战经典阅读,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地下阅读的蓬勃,有学生生活紧张单调的原因。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的学生所受的压力,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三点一线的生活,习题作业的密集轰炸,生活既紧张又单调,而阅读经典,又过于严肃和沉重,所以,轻松活泼搞笑的文学就得到青睐了„„(对地下阅读的原因分析一。)地下阅读的蓬勃,还有作品本身的原因。语言虽然有些另类,但是轻松幽默,夹杂着诙谐和搞笑,读来轻轻松松,能获得一种宣泄式的快感„„(对地下阅读的原因分析二。)当然,学生地下阅读的作品有些是很优秀的,有愉悦身心、增长见识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格调低俗、思想不健康的,需要我们积极引导以增强鉴别力„„(对地下阅读做一分为二的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消退,有其本身的原因。一是过于艰涩难懂,阅历和学识不足的学生,恐怕连登堂都难,更别提入室了;二是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现在的学生要沟通,有时代的较大阻隔„„(对经典文学作品消退的原因分析一,又细分为两个小分论点。)经典文学的消退,还有时代的原因。如今,社会节奏明显加快,动辄百万言的大部头就渐渐失掉了市场„„(经典文学消退的原因分析二,内含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辩证分析。)地下文学与经典文学,各有魅力,但是我们不能为追求轻松而过于迷恋地下文学。对于经典文学,应该有选择地读一些,历经千百年而始终溢彩流芳,自有独特的魅力含在其中,采百花酿香蜜,学识的增长也应该吸收多方面的有益因素„„(总结收束。)

2.语文:4.15《张衡传》学案(旧人教版必修4) 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2.理解内部结构;

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教学难点]

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教学方法]

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四.常见的几种理解:

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亡妻的深情悼念; 3.作者的自伤。

五.分析第一种理解: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对全诗进行大意解说]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

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这样解,虽然近于六经皆我注脚,总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好一些吧?(摘自张中行著《诗词读写丛话》)2.课堂活动:点读练习。请同学们给下面的话加上标点符号。弄清对《锦瑟》的几种解释。

A.朱彝尊:“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B.何焯:“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C.汪师韩:“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摘自《诗学纂闻》)七.作业。同步作业本上的练习。

八.教后记:

1.实践了“用教材教”的思想,不定了学生学教材,老师教教材的做法;

2.倡导了自主自学的学习风气。课堂大开放,让学生自己感悟,老师不必为控制课堂而感到吃力,讲一讲,变成了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

上一篇:卫生院医政工作总结下一篇:创文明城市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