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整村推进打破扶贫开发瓶颈

2024-11-03

用整村推进打破扶贫开发瓶颈(4篇)

1.用整村推进打破扶贫开发瓶颈 篇一

霍邱县冯瓴乡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

(2011-2015年)

霍邱县冯瓴乡人民政府印制

2010年8月

霍邱县冯瓴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

第一章 概述

一、区位和乡情

冯瓴乡位于霍邱东部,淠河西岸,总面积99平方公里。全乡共18个行政村,其中岗区9个行政村,湾区9个行政村,行蓄洪区面积45平方公里,行蓄洪区人口29268人,行蓄洪区耕地19909亩。扶贫以来贫困人口()人,减少()户。因交通闭塞,生产方式单一,贫困家庭年收入达不到()元。

二、行政区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010年底,我乡总人口52840人,农业人口49432人,耕地面积48292亩。

2010年底我乡地区生产总值达33412万元,财政收入5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43元。目前,已形成50亩养殖基地,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发展养殖大户89家,形成以淠西、冯台、柳台为中心,辐射周边个私经济园区,年创利润1000万元。鼓励汤大湖渔场发展高效立体养殖业,并着力抓好一村一品,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运则运,不拘一格,多头并举,壮大发展提高冯台村竹编工艺规模和档次,增加东王台村木器加工从业数量,马台运输业等。利用我乡经济区优势,发展高效农业,调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教育、计生、城建、通讯、农网改造,退耕还林有明显进步,全乡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扶贫开发成效

“十一五”扶贫规划实施年以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万元,开发项目()个,累计新增产值()万元,利税()万元,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人。扶贫规划以来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了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累计投入扶贫资金()多万元,修建村级水泥路()公里,改变了几个村不通路的历史。开挖当家塘()座,使农作物灌溉得到保障。帮助发展养殖业,白鹅、生猪、山羊、麻黄鸡、樱桃胡鸭已形成规模养殖。

四、贫困现状和原因

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较差,农户负担沉重。主要表现在:

1、基本生活条件急须改善。低收入农户由于经济拮据,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一些生活的基本条件仍未完全具备。至2009年底,全乡仍有()户农户饮水困难,21户44间农村草危房需要改造,近2/3的农户仍没有安装有线电视。低收入农户生活存在“道路不畅、信息不灵、饮水不便”等问题。

2、医疗费用超出广大农民特别是特困家庭的承受能力。目前农民最担心的有两件事:一是养老,二是看病。近年来,一些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癌症、肿瘤等重病、大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再加上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升,低收入家庭收入拮据,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已成为严重阻碍上兴乃至整个老区农民生活的障碍之一。此外,调查中也发现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于报销条件、报销金额的限制(比如住院才给报销),但有的人患的是慢性病,一直在看病吃药,花钱不少但是不能报销,也影响一些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贫困农民的医疗负担。

3、教育费用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负担较重。由于生活状况的不断改善和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极希望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通过上学来改变命运。目前上兴农村虽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的有关政策也相应得到落实,70%以上农民子女可以继续进入各级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接受高等教育,但他们的教育支出就成了一笔巨大的投资。这些人在成为老区人民骄傲的同时,也成为了家庭沉重的负担。同样,目前高校的高额学费,超出现阶段大多数农户的承受能力,许多农户因病因学导致生活水平不同程度的下降,农民不得不为自己子女的就学付出巨大的代价,重新面对贫困,甚至出现因学返贫的现象。

4、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目前乡镇的广播线剪了,阅览室空了,原有的文化场所和设施被鲸吞、蚕食、挤占、废弃,原有的文化娱乐用具、器材,图书都已散失殆尽。随之,一些打牌赌博、修庙建坟、攀比铺张、打架偷盗等腐朽文化和丑恶现象乘虚而入,死灰复燃,给一些精神空虚、理想迷茫、整日无所事事的无业游民有了可乘之机。

第二章 资源状况

我乡土地总面积90平方公里,耕地48292亩,水面()亩,可养殖水面()亩。我乡处亚热带湿润地区,常年平均温度15.4°。有丰富的粘土资源。农作物主打产业为水稻、小麦、玉米等。生猪、白鹅、淡水鱼类养殖渐渐发展成规模。我乡外出务工人员()人,务工收入()元。

第三章 主导产业和开发重点

一、主导产业

(一)种植业:我乡种植业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

(二)养殖业:我乡主导畜禽类养殖以生猪、白鹅、山羊、黄麻鸡、樱桃胡鸭等。

(三)农副产品加工:打瓜子加工、销售;林木加工等。

二、开发重点

(一)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期间,我乡计划改造中低产农田()亩,平整土地()亩,开发荒地()亩;培训科技种田技术人员()人,提高粮食产量()公斤。对现有水面进行修缮开发,使水产养殖增加()公斤。对上规模养殖大户,加大扶持力度,使畜禽出栏量提升()%。全面建立起以粮食产业为主导,养殖业为辅助,农副产品加工同步进行的经济体系。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摆脱贫困现状。

(二)基础设施建设。

1、水利技术设施项目:“十二五”期间,我乡计划修建排灌站()座,筑防洪坝()座。修建渠系配套()套,截水闸()座。

2、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十二五”期间,我乡计划修建村组水泥路()公里,砂石路()公里,防汛撤退路()公里。方便群众们的生产生活。

第四章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乡为单位,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整乡推进、连片开发为主,稳定解决贫困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关键,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突出抓好基础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基本队伍建设,一次规划、整体推进、综合开发,建立脱贫致富长效机制,扫除贫困死角,全面解决整乡脱贫问题,巩固提升扶贫开发成果,实现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0年全乡生产总值为33412万元,预计到2015年年底,全乡生产总值可达到()万元,年递增率为()%;2010年全乡贫困人口()人,预计到2015年年底,贫困人口为()人,年递增率为-()%;2010年全乡总人口为5.28万人,预计到2015年年底,总人口为()万人,自然增长率为()‰;2010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443元,预计到2015年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年递增率为 %。“十一五”期间,不能晴雨通车的 个村实现路面硬化,每年建设扶贫砂石路 公里,共 公里。2015年年底重点村全部实现晴雨通路。“十二五”期间,我乡计划新建排灌站 个,挖当家塘 口,打深井 眼,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 万亩,2015年底基本解决贫困地区人畜饮用水问题。

三、实现目标任务的主要措施。

为切实做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工作,按质按量圆满完成规划设计的工程项目,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得以顺利实现,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和人大主席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乡直各单位负责人、11个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

导,并下设办公室和抽调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明确班子领导为扶贫项目建设主要责任人,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其余人员为具体责任人。

2.用整村推进打破扶贫开发瓶颈 篇二

自2006年启动并实施扶贫开发以来,该村按照“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发展产业为载体,全面实施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建设典型示范村,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 1个自然村全部开展了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新桥村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中,积极开拓,大胆实践,依靠勤奋努力取得了可喜成效。

一、选好带头人,配强村班子

2005年,在确定新桥村为“十一五”扶贫开发重点村之后,瑞昌市扶贫办与夏畈镇政府一道,结合村级换届工作,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调整充实了该村村级班子,选配了事业心强、有开拓精神、文化素质高的村两委班子。2006年以来,全村在村支书周友兴的带领下,敢闯敢干、吃苦耐劳,想办事、能办事、办事成。载止2009年底,11个自然村全部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平均每年有3个自然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点,其中的工作难度和力度可想而知。但村干部们走家串户,排除万难,成就了今天新桥村的新面貌。

二、强化基础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规划不合理是制约新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彻底改变落后面貌,新桥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每个自然村进行统一规划,分期分批进行综合治理。经过4年的建设,现在进村4公里村道和2.4公里连接各组的道路全部硬化,水泥路组组通、户户通;新建改建民房343栋,每户还配套新建了厨房、卫生间、浴室;改水改厕工作全面完成,并荣获九江市先进。水塘、水沟、水渠全部修建一新,彻底铲除了血吸虫之害。每户一口深水井,村民100%用上了洁净水;房前屋后、村旁路边种树种草,进行了绿化、美化、净化;新建了村部大楼、村卫生所,村部办公条件和群众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村小学和各组都建起了蓝球场,公益事业不断完善。一个舒适宜人、和谐幸福的新桥村,使广大群众幸福指数大为提升。

三、选准发展路子,培育支柱产业

为促进农民尽快脱贫致富,该村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他们因地制宜,确立了以油菜与西瓜种植为主、生猪养殖为辅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按照开发式扶贫的工作思路,大面积推广耕地种植油菜、套种其它农作物。全村1830余亩耕地,油菜播种面积就达1000余亩。由于耕地少,该村发动群众开发荒山荒坡600余亩,轮作西瓜、套种其它经济作物,仅油菜、西瓜两项产业就让全村人均增收200-300元;通过“1+10”滚动发展模式,该村利用扶贫资金先后三次从外地引进良种母猪60多头,分别扶持四个养殖能手。在其形成规模后,再用仔猪抵其得到扶贫资金的80%分发给其他养殖户。如此形式的滚动发展,带动了全村生猪产业迅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新桥村生猪规模养殖户达20多户,其中养殖30头以上的大户有10余户,生猪养殖正成为该村一大支柱性产业。

四、开展技术培训,实施智力扶贫

只有提高贫困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巩固脱贫成果,稳定收入来源,增强发展后劲。为此,新桥村首先把技术培训、智力扶贫作为切入点。每年油菜、西瓜播种之前,瑞昌扶贫办都聘请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授课,从播种到施肥、防虫治病、田间管理等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对生猪养殖户,则请畜牧专家就选种、配种、防病防疫等各项养殖技术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培训一户成功一户,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对于部分剩余劳动力,则组织他们到市劳动力培训基地参加各项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1—2门专业技能,培训结业后统一送到本市工业园或外地企业务工,劳务输出收入已成为贫困村民收入一大来源,占农民收入的40%以上。

五、整合各类资源,保证建设投入

为筹集更多的资金,该村在瑞昌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以国家扶贫政策为引子,以整合各类资源为抓手,广辟资金筹措渠道。一是利用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用好用足优惠政策,争取交通、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水产等部门政策倾斜和支持;二是利用帮扶挂点单位优势和人脉资源,获得更大的支持;三是发挥本村在外工作、经商、办企业人士多的优势,用乡情亲情感染的方式,促使他们为家乡建设捐资出力。通过多种途径的筹措与整合,新桥村社会帮扶资金投入达110万元,为整村推进典型示范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早谋划早行动,占主动得先机

该村班子意识到,如果按部就班是不能出高成效的。因此,他们坚持提前谋划、超前行动。一是项目启动早。每年年初,当大多数村还在为启动资金发愁时,他们却主动自筹资金率先启动项目;二是建设速度快。他们与施工方签订合同,规定建设时限,建立严格的“超时罚款、提前完工有奖”等激励机制,使工程进度得到了有效保证;三是诚实守信,按时履约付款。第一年施工项目如期付款后,施工方主动要求参加第二批、第三批建设项目。由于项目进展快,各帮扶单位在外乡亲看到了成效,都乐意合作。因此,每年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第一个拨付就是新桥村。这样,就形成了项目进度快、各项资金到位快的良性循环,这也是新桥新农村建设赢得先机、整村推进效果好的关键。

3.用整村推进打破扶贫开发瓶颈 篇三

关键词: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机制创新

随着农村反贫困工作的深入,贫困人口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征,以县为单位的瞄准机制已不适应现实需要,瞄准机制迫切需要进一步精确化。2001年中国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贫困农户参与、多部门协调配合、制定扶贫规划、集中资金和力量,围绕帮助贫困农户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这“三个基本”实施整村推进。

一、“整村推进”模式的理论基础

赋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内源式发展理论,可以为整村推进扶贫模式提供理论支撑。赋权理论中的“赋权”一词来自阿马蒂亚·森的《贫困和饥荒》,赋权理论提出了“参与式发展”的扶贫模式,即以赋权为核心,利用政府注入的资源,扶贫对象介入扶贫开发全过程。整村推进推广参与式扶贫,注重对贫困村和贫困人群“赋权”。整村推进将村作为扶贫单位,赋予了贫困群体自主确定发展项目和安排社会公共产品分配的主体资格。整村推进将扶贫单元下沉到村,使贫困村和贫困者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和权利,赋予他们独立决策、管理资源以及收益分配的权利。“赋权”确立了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消除贫困的最大贡献就是要打破贫困、环境破坏、欠发达状态下的“累积恶性循环”。从某种程度上说,贫困问题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贫困与生态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是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非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整村推进将扶贫单元集中到村社农户,从居住环境改造、村社组织制度建设、文化卫生设施建设、劳动力培训和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等方面人手,着力改善贫困人口生存发展所依存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产业环境,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内源发展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促进适应各国社会实际和需要的内源发展和多样化发展过程的社会文化条件、价值体系以及居民参加的动机和方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内源化是外来现代性和内源传统性的完美结合。整村推进在将扶贫单元下沉到村的同时,在理论上已经充分考虑到贫困村之间的差异性、村落内部不同群体的异质性等问题,将外在的扶贫资源与贫困村的文化属性、人口特征、资源禀赋等结合起来,寻找适合村落特点的扶贫发展模式。

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及实施情况

按照《纲要》要求,2003年贵州省作出《关于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决定》,提出对100个一类重点乡镇进行重点倾斜扶持,同时每年实施1000个村以上的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首先在一类重点乡镇的贫困村开展,然后再有计划地逐步向二、三类重点贫困乡村推进。从2004年起,贵州省开展整村推进试点,之后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了使整村推进能按计划顺利实施,贵州省配套了专项资金并逐年加大投入。2004年,在1124个贫困村,安排1.38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占财政扶贫资金总额的22.1%,每村平均投入12.28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788个;2005年对1100个整村推进村每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从2006年起,除了每村安排2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外,省财政还安排了2000万元小额信贷贴息资金,确保每村贴息20万元以上;2008年,全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2亿元实施整村推进,平均每村投入35万元,其中人口较少民族所在贫困村和国定革命老区贫困村,每村投入50万元以上;从2009年起,全省对未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每村投入财政扶贫50万元以上,同时,要求大连、青岛、深圳、宁波四个城市的对口帮扶资金,50%以上要用于贵州的整村推进项目。有了资金保证,整村推进顺利实施,到2009年,全省累计实施8775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计划,占13973个扶贫开发重点贫困村总数的62.8%,其中实施“两个确保”贫困村2060个,占“两个确保”贫困村总数的75.18%。2010年将实施2000个村整村推进,剩余680个“两个确保”贫困村和所有一类重点村将全部纳入整村推进计划。

三、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的评价

(一)增强了扶贫开发的瞄准性,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贵州全省有1397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占全国14.8万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9.44%,其中7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13973个贫困村。贫困人口向“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集中分布的特征,使得以县为单位的扶贫开发方式相应转变为以重点村为主要对象的整村推进,增强了扶贫开发的瞄准性。围绕解决“三个基本”问题,扶贫重点村重点实施了交通、水利、种植、养殖、文教卫生、培训、农电等扶贫项目,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例如思南县自2007年实施整村推进以来,在91个扶贫重点村投入资金5410.6万元,实施了579个扶贫项目。贫困村人口从2007年的3.22万人减少到1.76万人;岑巩县到2008年共实施整村推进40个,投入资金5534.8万元,实施了275个项目,重点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1470增加到2008年的3006元。

(二)提高了扶贫资金整体效益,促进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的相结合

整村推进搭建了整合各类资金的平台。有利于探索整合资金连片开发机制。2007年,贵州省在贫困地区开展以“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试点工作,印江、黎平、罗甸、普定4个县成为首批试点县。印江县自2007年成为首批试点县以来,在杉树乡14个贫困村集中连片的特困区域,以茶叶为核心产业,共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5175万元,2008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992元,比上年增长50.9%;2009年被列为试点县的正安、江口、长顺、织金4个县,除每县1000万元试点资金外。共整合部门项目资金13955.16万元(不含信贷资金),整合资金比例为1:3.49。2009年,全省共整合涉农资金39806万元投入整村推进。通过资金整合,发挥了扶贫资金的整体效益,促进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的相结合。

(三)增强了农户参与意识,转变了农民的观念和提高了农民技能

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主要集中在与解决贫困地区“三个基本”问题息息相关的领域: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包括修建通村公路、改造和新建人畜饮水工程、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农村沼气池建设等;二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茶叶、马铃薯、辣椒、烤烟、优质果品等特色产业基地、扶持农户发展畜牧业等;三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以上项目的实施效果关

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增强了农户参与整村推进的意识,克服了以往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在产业化项目实施中,项目县以职校、农广校、电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载体,对特色种植、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户的生产技能和素质。另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市场意识。

采取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贫困地区在解决“三个基本”问题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整村推进专项扶贫资金总量仍然偏少,资金整合难度大,群众对连片开发的政策认识不够透彻、参与不高,产业化发展在整村推进中核心地位不突出,整村推进项目缺乏后续管理等。针对以上问题,必须在机制上进行创新,以实现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目标。

四、创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机制的建议

(一)创新“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与产业化发展有效衔接机制

“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要把产业化作为核心内容,建立产业带动、连片开发、规模经营、长期效益的扶贫开发新机制,促进整村、数村、整乡、数乡整体推进。首先,结合贫困片区的区域特点,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制定连片开发的整体规划。在区域连片开发板块,根据区域优势培育一批产业优势强、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区域性主导产业,避免以往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偏小、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打造“多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品牌,使之成为产业链、产业群,形成规模效益。其次,推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同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经营形式,实行“公司十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户”等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发展和市场扩张利益。

(二)创新“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资源整合机制

贵州贫困乡村大都集中连片分布,每个贫困片的自然资源条件、致贫因素相似。针对这些特征,贵州省实施了“县为单位、整合资源、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试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扶贫资金少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促使扶贫开发方式由分散单一的贫困村整村推进向整乡数乡区域连片开发为主整体推进的转变,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机制。首先,成立县级“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支农涉农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编制“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规划、整合资源、申报和实施重大项目等;其次,整合连片开发区域的财政支农政策、农业投入政策、财政贴息政策、农业税收政策、财政扶贫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挥支农惠农的强大政策效应;最后,以规划引导项目,以项目带动资金整合,所有渠道的资金以项目为载体,遵循“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进行整合,将分散在各部门的项目整合成功能相互完善和配套的大项目。

(三)创新整村推进的群众参与机制

贫困农民是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受益主体,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直接决定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效果。因此,要发挥贫困群众在整村推进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整村推进的群众参与机制。成立专门的扶贫事宜民主决策机构和扶贫项目实施管理小组,项目村要在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大会上把各类项目的投资、建设方式、经济效益、时间质量要求等基本情况向广大群众讲清楚,再由群众通过扶贫事宜民主决策机构自主决策,并制定项目规划。项目确定后,由扶贫项目实施管理小组召集村民代表对项目资金统筹安排,组织农户参与项目实施管理。从各项措施招标采购、农户协调组织、材料验收发放到施工组织管理、具体问题解决落实都要由农民自我管理实施。群众主动参与到扶贫项目选择、实施、管理等各个环节,增强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果。

(四)创新整村推进项目后续管理的长效机制

在《贵州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每个村整村推进实施期原则上为一年,已实施完毕的村,不再安排整村推进。实际上,整村推进扶贫项目除种植项目外,大多数项目实施当年并不能见到效益。由于整村推进实施期短,基本上是一次性投入,没有形成连续投入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局面,使得有些项目还没有发挥效益就已经结束了,甚至出现“今年建、明年拆”的现象。为了让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项目持续发挥效益,必须建立和创新项目后续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整村推进项目的考核、验收机制,对实施好的乡镇奖资金、奖项目,对实施不好的乡镇进行处罚,收回资金。对已经完成整村推进项目的村进行跟踪调研,总结经验,寻找薄弱环节,强化后续管理。建成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交由村委会管理,建成的生产经营性项目,应建立农业产业协会,完善协会运作机制,增强协会对农民培训、管理、产品销售等服务功能,并按发展需求进行项目续建。

参考文献:

[1]沈茂英,“整村推进”综合扶贫模式的理论基础[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26)

[2]赵瑞芬,王俊岭,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与整合[J],经济研究导刊,2007,(1)

[3]刘国勇,新阶段新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与机制创新[J],新疆财经,2009,(4)

4.用整村推进打破扶贫开发瓶颈 篇四

于受历史、地理和自然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制约,xx县贫困村的人居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难度较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和重点。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抢抓机遇,着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加快贫困村建设步伐,构建和谐新农村。

一、xx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构建新农村现状

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启动以后,xx县深化县情认识,分析贫困原因,找准扶贫的切入点,对贫困村采取以整村推进为主的扶贫开发方式,使贫困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整村推进扶贫方式已成为xx扶贫开发的新亮点和构建和谐文明新农村的好抓手。

(一)整村推进规划符合新农村建设。xx县围绕农民增收、基础设施、生产开发、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内容,对贫困村进行了总体规划,为建设新农村指明了方向。在2006年完成55个重点村整村推进的基础上,正组织实施第一轮整村推进27个贫困村,建设内容均突出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农民增收、科技培训、社会事业,既有助农增收的短平快项目,又有配套实施基础设施、种养业产业建设等富民富乡项目。

(二)整村推进为建设新农村注入了活力。在整村推进规划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群众参与扶贫的理念,广大群众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建设新农村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2006年,xx县创新扶贫思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金”的工作原则,全面实施了以整村推进为主体的扶贫开发,取得较好的成效。全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000多万元,实施了55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改造了3651户安居房,培植了一批养殖业,直接受益人口达3.9万人。通过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全县贫困村道路、卫生路面、饮水、用电、上学、就医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改观,产业发展不断状大,2006年,整村推进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564元,解决3.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三)社会帮扶为建设新农村形成了合力。国家、省、州、县和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贫困地区,上海对口帮扶、中信公司定点联系帮扶等为xx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06年,上海、中信、省发改委、州属24个部门及县属87个单位围绕所挂钩贫困村的困难实际,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积极为贫困乡村谋划发展。全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90万元,引进资金2185万元,上项目31个。

(四)整村推进使群众思想观念不断改变。通过实施整村推进,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科技观念日益增强。通过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公益事业进一步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增强。民主意识和文明意识日益增强,干群关系得到改善,村级班子得到加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现象已在贫困村里蔚然成风,社会稳定的基石进一步得到了夯实。

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xx县通过“七七”扶贫攻坚和新阶段扶贫开发以后的巩固,全县的贫困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由于xx县境内自然条件恶劣,产业结构单一,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贫困状态。与全州其他县市相比,xx一方面肩负着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的重负,另一方面存在着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压力,与发达地区区域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一)全县贫困人口比例偏高。2006年,全县贫困人口还有15.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0.5%,其中人均收入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8.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668元—924元低收入贫困人口6.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分别比全省、全州平均基数还高。

(二)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恶劣。xx的贫困村大部分地处偏僻,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设施系统脆弱,交通、通讯、饮水、用电等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滞后。目前,全县还有6个村委会560个自然村没有通公路,50个村委会没有完小,270个自然村没有通自来水,37个自然村不通电,16万贫困人口饮水较困难,因病因灾返贫的状况依然存在,特困户中8151户36981人需实施易地搬迁扶贫。

上一篇:排球学习心得下一篇:秋天的花园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