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诗歌(16篇)
1.我的理想诗歌 篇一
我——
不曾厌世
也没有独行
我——
也正快乐地穿行在——
这个慢慢红尘中
但我真正的快乐——
不是灯红酒绿
也不羡慕那些倾城之富
我只在乎——
一琴一剑一杯茶
那样的云水禅心
那样的雅道生活
或许我会躬耕陇亩
寂守田园又何尝不想
但我更想活在——
我的理想国
我的理想国
是一片净土乐园
园里开满了莫可名状的花
雅而不俗
媚而不妖
不争艳
不争宠
只有护花使者
没有盗花之人
雨——
是天降的玉液
露——
是地煮的茗茶
乌云——
即使电闪雷鸣
那也是雅音过耳的提示
只是告诉人们
居安思危
高山仰接流水
碧海不拒竹筏
飞燕感恩绿树
空谷迎纳芝兰
我的理想国
也是一个大同世界
在这个国度里
王权不再是高高在上
而是与民同乐
与民同忧
众乐乐
才是真乐乐
在这个国度里
你能看到——
大地没有污染
天空不再雾霾
没有诡诈奸贪
也没有你争我夺
那里的人们不再有疾病
个个具足身相
功德圆满
心自在
障碍无阻
这个理想国啊
爱是在梵音里起舞
爱是各自无猜
爱是同体大悲
在这个国度里
你还能看到夜幕下的愁容吗?
你还能听到无助者的呻吟吗?
但我知道——
那个理想国会被现实撕的粉碎
那我也会——
身在红尘
心会永驻
我的魂儿
已在那个理想国
安家了
2.我的理想诗歌 篇二
理想就像高山上的雪莲,那么纯洁;理想就像歌曲中的一个音符,那么美妙;理想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那么明亮。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长大些后更喜欢读《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每当我沉浸在书的海洋中时,就觉得自己仿佛长了一双翅膀,尽情地在书的世界里翱翔,充分享受书带给我的乐趣。
比如读到“黛玉葬花”时,我不由得也会落泪,心情也会沉郁起来;读到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读到他打死恶霸镇关西、为金氏父女打抱不平时,我由衷地佩服他的力大无穷,武艺高超,更被他的一身正气所感染。我觉得中国的古典文学是那么富有魅力,富有内涵。渐渐地,我就想为什么不好好研究一下它们呢?
后来,我看了《百家讲坛》这个节目,这种渴望就越发强烈了。我想:那些主讲人可真了不起,懂得那么多知识。中国古典文学博大精深,需要更多的人去研究它。如果我长大后也能从事这个行业多好哇!
当然,实现我的理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要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就像建造大楼一样,打好坚实的地基。再有就是饱览群书,积累知识,用大脑思考,用双眼观察,用心灵体会。我要徜徉在书的花园里,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去吮吸书中的甘露,做一个正直、勇敢、富有爱心的人,这样才能实现我的理想。
3.我的理想诗歌 篇三
你只有把本年度发在网络、纸刊(含民刊)上的所有诗歌认真读过(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才有可能弄出一本本年度的最佳诗歌来;即便如此,由于你自身的局限:认知(的局限)、审美(的偏执)、良知(是否公正)、喜好(喜、好因而无法总览)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你也是无法把自己的选本称得上最佳的——实际上弄出一个年度最佳选本是不可能的。也许你自身地位很高,那么,你只能称你的選本是权威的;但是任何现时代的权威在时间面前又显得十分可疑。因此,斟酌再三,觉得还是把自己的选本称作“2007年优秀诗歌范本”较妥!
目的是倡导各种流派,鼓励各种风格的创作即个性创作,不鄙薄网络、民刊,放下喜好,把良知放前一些,尽可能公正一些、公平一些、问心无愧一些,旨在引导一种向上的正直的健康的创作,尽可能地为各种风格的创作提供一种良好的参照!
任何写作决不是为了当下,它是受“当下”的启发、触动而写的,但它应该更前瞻一些、远视一些;拘泥于当下的写作无疑是没有出路的。隐含生机和张力的,应是那些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作品。在诗歌前面冠以燕赵两字,实际上就是一种理想的自觉。水想着远处,流向了大海;云想着远处,活泼了禾苗;时光想着远处,使我们有无尽的可以畅想的未来。不光要低头写作,还要把头抬起来,在心里把头抬起来……让自己尽可能宽广一些、善良一些、忧思一些、担当一些,时刻提醒自己,你不是为自己写作,你的写作关乎着你生活的那个时代,你不是一个写字匠,而是一个时代的忧思者、生活的担当者、未来的畅想者……写作,就是它们的集体发言。
4.六年级作文[散文诗歌]我的理想 篇四
歌]我的理想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我也有。虽然我的理想很平凡,很普通,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改变过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老师。
我有一个藏在心底的秘密,那便是长大了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古往今来,有多少歌颂老师的优美诗篇,让我为之感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蜡烛多像那辛勤耕耘的老师啊!她们孜孜不倦地把知识传授给我们,让我们从“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可她们却变得白发苍苍。老师像辛勤的园丁,我们便是那园中的花朵,是老师在呵护我们成长,是老师把我们从一个不懂事的学龄前儿童培养成一个满腹诗书,知识丰富的小学生,老师是多么伟大啊!
我会想当一名老师,是因为在小时候,我还在上学前班的时候,就看到老师站在讲台上,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我看到的老师是威风的,我便萌发了长大了要当老师的念头。渐渐长大后,我明白了,也看到了老师的劳累,我这时看到的老师是辛苦的,是无私的,于是将来当老师的理想就在我心中扎根了。
岁月匆匆,花开花落,是亲爱的老师像一位温和的母亲哺育我们成长,在您温暖的怀抱中,获得了知识的琼浆,智慧的力量,做人的道理。我梦想有一天,我也像我的老师一样,带领着我的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5.理想的诗歌短篇 篇五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理想,不是空想,你要为此付出艰辛和汗水。为了我们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是一件快乐的事。关于理想的诗歌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喜欢。
《寻找梦想》
作者:武晓秋
曾经,
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后来,
变成随风飘摇的梦想。
在懵懂中。
梦想早已飘远。
在茫然之中,
我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在执着中,
曾为伊消得人憔悴。
可是忘了那指引路灯的人。
终于,
在时间的冲刷之中,
顿悟,生活告诉我,
去寻找丢失的梦想。
于是,
我寻寻觅觅,
看见远处的它在向我招手。
那是通向梦想的路,
那是我与少年相聚的路口,
只是这条路充满荆棘。
但生活说,
没有残酷,便没有勇气。
庆幸的是,
千百次的追寻,
终于眺望到了它,
从此,
便只顾着风雨兼程。
《走吧青春走吧梦想》
作者:江雨
舞室里大家的脸,
暗淡了我的双眼,
看不到未来的我们,
在一天天成长和蜕变,
撕心裂肺鬼哭狼嚎,
我们天天都在体验,
曾经徘徊在十字路口,
找不到成功的航向,
终于我们来到了梦的彼岸,
相信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只要努力梦想并不太遥远的。
这是我们的战场,
战斗的号角早就已经吹响了,
青春的斗志昂扬,
我们从此之后就不再彷徨。
踏着黎明的曙光,
迎接胜利的光芒,
走吧青春走吧梦想,
不要再迷茫不要再惆怅,
揣上自己的自信和自己青春的渴望,
带着父母和老师的殷切盼望,
最初的梦想就握在了自己的手里怎能半路返航。
走吧我的青春,走吧我的梦想,
让我们在阳光灿烂的早晨中破茧成蝶,
托起明天最美丽的的太阳。
《我的梦想》
苏尘
我的梦想是搁浅的孤船
瘦骨如柴,皲裂疲倦
斑驳的漆皮,折断的桅杆
那一层层白皑皑的海盐
是倾泻的泪干
许多次,也曾扬起风帆
遵循蔚蓝大海彼岸的召唤
向着未来,满载期盼
不过短暂如一支烟
风浪的怒吼如野兽的狂欢
一次次如同梦魇
千疮百孔,苟延残喘
我的人生是辗转飘散的青烟
我的未来是深不见底的黑渊
一回回支离的梦幻
一段段伤心的遗憾
我的悲伤在一万年前已注定:
不屈的灵魂总是历经艰难。
《梦想在废墟上开花》
古月湖
天空依旧昏沉
如同灰色的.心绪仍未启封
昨夜惊心动魄的夜雨
洗去黯淡的失望
望着眼前片片的废墟
阳光之后我再慢慢捡拾
看见碎瓦片上的青苗
我忽然信心满满
等待着乌云散去
等待着破晓的鸣啼
薄翼的蝴蝶振翅
我见证着它的一生
这是时常幽暗的一片荒野
冷色调的身影昭示无奈的寂寞
或许源于乌云的捉弄
或许源于命运的偏爱
阳光极少认真的光临
野芳也挑剔着不愿涉足
偶尔山风轻抚过荒凉的痕迹
呜咽中似乎夹杂难言的苦痛
历史的声音记录过
这一片曾经辉煌的乐土
而今
不过是时光的循环
而今
它只是遗忘的废墟
不知道是那一年
但确定不太遥远
可能是因为寂寞
依旧是一只漂亮的蝴蝶
不忍之心作崇
或者它本就野心勃勃
一只灰白色的茧意外出现
碎石上同时长起嫩绿的新叶
以为那茧不过蛾子一时的冲动
以为那绿叶不过贪心的鸟儿无意遗落的一粒草子莫名发芽
以为这片天地永远难见希望
以为这片天地永远只是废墟
谁又哪怕投予丝毫注目
于是谁也都忽视了曾经山风里带出的絮语
那是废墟所剩唯一不多的梦想
是梦想发出它的祁愿
随手种下它最后的种子
如果命运曾无意扫视这一片废墟
它定会摇头然后肯定
除非梦想的力量
废墟将永远只是废墟
当终于等得再一次乌云散开的时刻
灰白的茧破开小小一条缝隙
嫩绿叶上吐出了粉红的花蕾
缝隙渐渐开裂将外面的天光深深渗入
粉红的花蕾逐渐膨胀成长散发出清香
薄翼的蝴蝶振翅飞起时
花蕾开成了完美的花朵
美妙的梦想一经播种便覆水难收
希望只需要探见一丝光明
乌云已经散开
废墟上梦想的花朵婀娜动人
于是命运的安排不可逆阻
一切有梦想播撒的土地都有华丽的逆袭
不必担心一片废墟从此失去辉煌
梦想是一切失落与遗忘的希望
那一颗无意的种子就能收获一个新的春天
蝶蛹是希望
绿叶是希望
废墟总留存在我们心上
废墟无处不在
而只有梦想
6.理想和现实诗歌 篇六
今生,我的胸脯背叛着天空
天空是高飞的梦想
我的头颅习惯了在雨中想像阳光
我的`灵魂也必将葬于那遥远而广漠的天空
今生,我的脚步忠诚于大地
大地是最慈祥的母亲
我的心脏习惯了在夜晚聆听庄稼的成熟
我用锄头支撑着生命站立
其实,头顶上是光荣而灿烂的希望
脚底下是忙碌而快乐的现实
我用身体连接着它们
它们之间的距离
是我今生存活的高度
把相忘的离别在晓风中飞舞
一双翅膀穿越千年
终于还是带不走你的孤独
在一河秋水的岸边
不再梳洗那渐老的颜色
夜晚在身后嘲笑着我的痴情
晓月如烟/露中的星辰
滚落了记忆中最动人的乐曲
不知道我今生离开了
来世你会不会来
不再是那个春天
7.我的理想诗歌 篇七
1 诗歌的分类与中西诗歌的传统
(1)诗歌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诗歌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但选其荦荦大端,诗歌主要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诗体戏剧(诗剧)、诗体小说等。在中外文学史上,不同类别的诗歌都有光辉灿烂的典范之作。比如,叙事诗有荷马史诗,欧洲中古英雄史诗,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等;而西方自古希腊琴歌(萨福、阿拉克瑞翁和品达等人的作品)开始,中国自《诗经》开始,抒情诗可谓层出不穷,名家名作不胜枚举。其中,中国抒情诗更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规模宏大,源远流长;诗体戏剧(诗剧)有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戏剧,莫里哀的部分喜剧(如《太太学堂》、《伪君子》),歌德的浮士德》等;而诗体小说方面的杰作则首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中西诗歌的传统
西方以史诗开头,形成了强大的叙事诗传统;中国以抒情短诗开场,形成了灿烂的抒情诗传统。西方的叙事诗传统和神话息息相关;中国的抒情诗传统和功用(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服务)密不可分。
1)西方的叙事诗传统
西方叙事诗的第一个里程碑是荷马史诗,这部巨著被马克思称为“高不可及的艺术范本”。从荷马的《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开始,后经赫西俄德的《神谱》,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湼阿斯纪》,到中世纪的英雄史诗,从神界的英雄到人间的英雄,以力量、勇敢、强悍、智慧为特征的英雄成为民族崇拜的英雄,从而表现出西方人的人生理想。从此,西方形成了叙事长诗的传统,又先后诞生了但丁的《神曲》,斯宾塞的《仙后》,莎士比亚的《维纳斯与阿都尼斯》,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歌德的《浮士德》,拜伦的《唐璜》,雨果的《历代传说》等。
2)中国的抒情诗传统
与西方强大的叙事诗传统相比,中国诗歌从《诗经》开始,一直以抒情诗为主,形成了灿烂的抒情诗传统。无论是先秦两汉诗歌,还是唐宋明清诗歌,无论是古代的旧体诗(格律诗),还是现当代的新体诗(自由体诗),抒情诗都是中国诗歌百花园中最繁茂、最华丽、最丰富、最耀眼的花朵!除了《孔雀东南飞》、《长恨歌》之类的少量叙事诗外,汉语言文学领域的叙事长诗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因此,我们看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叙事长诗可谓屈指可数,而异彩纷呈乃至家喻户晓的抒情诗精品却是层出不穷。屈原、曹氏父子、陶渊明、鲍照、谢朓、张若虚、王维、孟浩然、“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韦应物、李贺、李商隐、杜牧、欧阳修、苏氏父子、陆游、辛弃疾、高启、杨慎、徐志摩、朱湘、戴望舒、郭沫若、穆旦、冯至、卞之琳、艾青、北岛、舒婷、顾城、海子、李金发、余光中、郑愁予、洛夫、席慕蓉……上面列举的这些诗人,只是中国抒情诗人中的部分杰出代表。他们的形式多样、内蕴丰美的抒情诗,为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带来了无上荣光。
2 诗的外形美:意象性、跳跃性、非常性与唯美性
(1)意象性
诗歌是缘情言志的产物,而诗人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的根本方法就是用意象说话。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情志的载体,它能引起读者无限的联想,让读者像禅家所谓“悟道”那样领悟人生的真谛;诗歌中的意象,跟诗人的直觉与灵感关系密切,它可以无限放大诗歌的内在意蕴,使诗歌变得摇曳生姿,余味无穷。可以说,没有意象的作品不能称其为诗歌,至少不能称其为好诗,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朱光潜,2008:49)
例证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色彩斑斓的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从诗句的表层意思来看,这里的抒情主人公离家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一年之中,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已经尽在不言中了。作为读者,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或者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他们也要等到重逢的那一天。因此,我们还能进一步想象:一个人顶雪冒雨在踽踽独行,但远处有一盏灯火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的温暖、希望和动力。为了再见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短短几句诗歌,充满着人性之美,也能让我们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状态。正因为诗人用“杨柳”和“雨雪”这样的意象说话,我们看到的杨柳和雨雪不再只是自然界中的简单物象,它们更是抒情主人公不断飘扬和飘洒的情思。
例证二: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The apparition of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艾兹拉·庞德,《在一个地铁车站》)
庞德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意象派诗人的杰出代表,意象性在他的这首诗中非常突出,具体表现为意象单纯性与意象丰富性的结合。
先说意象的单纯性。全诗就那么两句,面孔、黑色枝条、花瓣是仅有的意象。庞德不像其他诗人(尤其是中国诗人)那样描绘密集的意象群(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作品给人缤纷意象扑面而来的感觉。
再说意象的丰富性。其一是意象感觉化。试看这几个意象,有诉诸视觉的,如人群中的面孔、枝条上的花瓣;也有诉诸触觉的,如“湿漉漉的黑色枝条”。只不过,这是在视觉之外隐隐地透出触觉,是一种特殊的奇异的感觉。其二是意象流变性。在诗人笔下,现实意象顷刻之间转换成臆造意象,即“人群中这些面孔”是现实意象,“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是臆造意象。换言之,前一个意象是从现实中撷取的,后一个意象是凭想象创造的,后一个意象以前一个意象为依托,使来源于现实美的艺术美变得更有深度和张力。其三是意象背景式。“人群”成为“这些面孔”的背景,“枝条”成为“许多花瓣”的背景,有如西方的油画,虽然背景暗淡,但笔体粗放,物象鲜明。
(2)跳跃性
散文的情思和语言往往需要连贯性,而诗歌的情思和语言则常常具有跳跃性。因此,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文体特征。诗歌是最高的文学形式,以短小精悍为艺术追求。一首抒情诗往往比一篇抒情散文要短得多,一首叙事诗也往往比一部小说要短得多。诗人总是苦心孤诣,通过浓缩、省略、跨越乃至飞翔等方式让自己的作品变得短小精悍,于是诗歌在很多方面就表现出了跳跃性特征。而读者要想真正地理解一首诗歌,光靠基础知识与生活常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诗歌的这一审美特性,并借助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充分的判断力。我们不妨回过头来,再次把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拿来作为例证之一,看一看诗歌的跳跃性特征。
初读这首诗,很多人可能会产生语言的“眩晕感”:仅有的两行诗句,表面上缺乏关联性,也许中间只有用“宛如”或者“好似”之类的词语“焊接”一下,才能使语意前后连贯、情思天衣无缝。但那毕竟只是普通人的表达习惯,而不是诗人的表现方式。假如庞德真的那样写了,原诗的精美和余味就会大打折扣。
诚然,原诗没有像诗人后来回忆的那样交代巴黎与巴黎的协约地铁车站,甚至没有提到“人群中”的美丽女人和美丽儿童(诗刊社,1984:241),只有两个独立的词组,而且这两个词组并无完整的主谓宾结构,中间只用了一个分号隔开,根本没用任何连接词或转折词。但正是这两行相对独立的诗句,形成了语言的跳跃、想象的跳跃、情思的跳跃乃至诗意的跳跃,而作者创作思维的跳跃又带动了读者鉴赏思维的跳跃。这里的跳跃性所导致的“眩晕感”,实际上是普通人的常性思维对诗人非常性思维的不适应,换言之,就是常规的心理图式遭遇陌生化挑战所形成的“内在动荡”。因为常人思维总是有迹可循的,循序渐进的;而诗人思维则是诡形异迹的,无影无踪的。其中,跳跃性是诗人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有四种功能:感受(由外转内接受信息)→贮存(对感觉进行整理)→判断(甄别、分析、评价信息)→想象(将原信息按新方式创造)。常人思维即为四个过程的完整表达;而诗人思维呢,略去中间的过程,仅取首尾两头,直接从感受到想象,从而形成了思维的跳跃。当然,这里的思维跳跃性具有奇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证,这就是卞之琳的抒情诗《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关于卞之琳的《断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不过,我们可以把诗人自己的阐释作为理解《断章》的钥匙:“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这里,我们撇开这首诗的哲理性与意象美不说,单看其跳跃性。《断章》用简洁的文字点到了桥、楼、明月、窗子、梦以及两个至关重要的观景人,然而,那广袤的原野、远天的云霞、桥下的流水、游弋的小船、飘扬的柳丝、飞翔的小鸟……诗人却没有去刻意描绘,而是把它们作为水墨画里若隐若现的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像。从桥到楼,从你到她,从白天到夜晚,从现实到梦想,甚至从此风景(自然)到彼风景(人),到处都是跳跃,这些当然也造成了语言、想象、情思和诗意的跳跃。诗人将笔墨的重心落在了两个看风景的人身上,表现了他们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充满情趣的戏剧性关系: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了桥上人的多情,而桥上人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回报楼上人的一片美好情意呢?诗人以“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一神来之笔对此作了饶有情致的回答,从而使楼上人在现实生活中本来毫无希望获得回报的美好情意找到了宣泄的通道。诗里虽然没有一句爱情的直露表白,但一个玫瑰色的梦又把那没有表白的爱情映衬得十分热烈而显豁,而由这个梦再来反思白天的那一“看”,更是让人觉得那质朴无华的一“看”包含着千般美意万种风情,让人遐思无限,感叹不已!由此可见,诗歌的跳跃性非但没有影响读者的审美感受,反而增添了诗歌的余味,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3)非常性
常性主要是指人的心智活动和外部行动的正常性、通常性、常规性等,即遵循由民族心理、历史传统与自然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共同准则或规律。常性包括:正常性、理性、逻辑性、科学性、文化与历史的传统性、自然的有限性,等等。这些范畴有时交叉或部分重合。非常性包括:非正常性、非理性、非逻辑性、疯狂性、非科学性、不朽性、非传统性、自然的无限性,等等。这些范畴有时交叉或部分重合。
例如:松树的生物性或植物性、鹰的动物性是常性,而它们暗含的或诗人赋予的“人性”是非常性。反之,人的人性通常是常性,而人的“物性”,如雪莱化为西风、济慈化作夜莺、华兹华斯化为游云,或庄生化作蝴蝶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性态(性质和状态),是非常性。当然,单纯的人性也包括常性和非常性。当松树、鹰潜在的或由诗人赋予的“人性”从植物性或动物性的禁錮中解放出来时,诗便产生了;当人的“物性”从人的“人性”中获得突破,或者伟大、崇高的人性将平凡、卑贱的人性彻底战胜时,诗便产生了。
例证一: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小松》)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言志,意味隽永,令人深思。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傲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初露“凌云”的锋芒。“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小而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从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和强大的生命力,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里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将来的“凌云木”,并且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更有意义,那才是伯乐之所为。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吗?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例证二:
本性生来爱野游,
手携竹杖过通州。
破篮向晓提残月,
歌板临风唱晚秋。
双足踏平南北路,
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未用嗟来食,
村犬何须吠不休。
(佚名《绝命诗》)
相传清代嘉庆年间一位乞丐(可能是虚构的)乞讨途中饿死在通州,人们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上面这首《绝命诗》。笔者在前面说过常性和非常性的问题。乞丐通常有的一切内部和外部属性,可以概括为丐性,丐性是乞丐的常性。但是,如果在一个乞丐身上发现了普通乞丐没有的人格的光辉,那就是找到了充满诗意的非常性。这首七律足以让我们看到,这个乞丐几乎摆脱了全部丐性,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他保持着不屈的尊严与独立的人格,而这种尊严与人格甚至在很多上层社会的人物身上都无法找到。因此,他的常性(丐性)被推翻,非常的性态获得解放,他身上闪耀着崇高的人格的光辉。简言之,非常性突破常性,便产生了诗性。
(4)唯美性
古今中外的诗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具有某种唯美主义的倾向。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调动一切艺术要素,为我们酿造诗歌的玉液琼浆,使诗歌成为激情的火焰和语言的花朵。从形式到内容,诗人都在最大限度地追求美感。所以,在读者中间广为流传的诗歌,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唯美性,这种唯美性主要通过诗歌的音乐感和画面感得以表现。
例证一: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过去的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年轻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的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叶芝《当你老了》)
When you are old—William Butler Yeats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 re,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a little sadly,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威廉·勃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他生于都柏林一个画师家庭,自小喜爱诗画艺术。1884年就读于都柏林艺术学校,不久违背父愿,抛弃画布和油彩,专门从事诗歌创作。1888年在伦敦结识了萧伯纳、王尔德等人。1889年,叶芝结识了女演员毛特·岗,她是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的骨干之一,也是叶芝长期追求的对象,《当你老了》(1893)就是为她而创作的。这首诗的音乐感、画面感既反映了诗人的家学渊源、个性气质,也反映了王尔德等人的唯美主义对叶芝诗歌创作的影响。1896年,叶芝又结识了贵族出身的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叶芝一生的创作都得力于她的支持。她的柯尔庄园被叶芝看作崇高的艺术乐园。他这一时期的创作虽未摆脱19世纪后期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影响,但质朴而富于生气,这一时期的著名诗作有《基督再临》、《为吾女祈祷》、《1916年复活节》等。1923年,叶芝因为杰出的诗歌艺术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例证二:
世界小得像一条街的布景
我们相遇了——
你点点头
省略了所有的问候
省略了往事
也许欢乐只是一个过程
一切已经结束
可你为什么还戴着那块红头巾
看看吧,枫叶装饰的天空
多么晴朗
阳光已移向最后一扇窗户
巨大的屋顶后面
那七颗星星升起来
不再像一串成熟的葡萄
这是又一个秋天
当然,路灯就要亮了
我多想看看你的微笑
宽恕而冷漠
还有那平静的目光
路灯就要亮了
(北岛,《枫叶和七颗星星》)
北岛,原名赵振开,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是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先后旅居欧美各国,创作成果丰硕,曾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等,并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还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自2007年至今,由北岛创办的香港国际诗歌节,在当代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有几十位在国际诗歌界享有盛誉的诗人受邀进行了诗歌交流。2013年11月24日,由北岛主持的第三届香港国际诗歌节在香港圆满闭幕。
北岛的主要诗集有《陌生的海滩》、《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太阳城札记》、《开锁》、《零度以上的风景线》、《北岛与顾城诗选》等。北岛写过许多新诗,其中有一首诗很特别,诗的标题只有两个字“生活”,而诗的正文只有一个字“网”。然而,这首诗确实是诗人深思熟虑的产物,具有远见卓识,而且穿透力很强。面对这一个字,我们不禁陷入沉思之中:生活的网来自束缚,而束缚又造就了希望的网孔。诗人正是在被束缚的网中探寻网孔里那若隐若现的希望。这是一种挣扎,一种无奈,一种失意与希冀的交融。其实,《枫叶和七颗星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曾经的欢乐稍纵即逝,只有美好的回忆留在心中。依然是那块红头巾,依然是那片被枫叶装饰的天空,但发生在两个秋天的相遇却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一种感受温暖如春,另一种感受寒冷如冬。抬眼望去,虽然屋顶后面升起的七颗星星“不再像一串成熟的葡萄”,但毕竟“路灯就要亮了”,抒情主人公的希望之火不会熄灭!通过红头巾、枫叶、星星、葡萄、路灯,北岛将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与象征相结合,使他的诗歌蕴含着一种色彩绚烂而又深不可测的美!
3 诗的内蕴美:自我之歌与理想之歌
诗歌既关注他者,也张扬自我;既描绘现实,也表达理想。不过,自我与理想始终是诗歌的灵魂。在这一点上,古今中外的诗人,概莫能外。无论是感伤纤弱、自怨自艾的自我,还是强健有力、奋发向上的自我,无论是虚无缥缈、若即若离的理想,还是脚踏实地、矢志不渝的理想,这一切在优秀诗歌的字里行间都是那样让人迷醉,令人神往!在世界文学史上,有无数诗人在自己的作品中满怀激情地唱出了自我之歌和理想之歌。他们的吟唱异彩纷呈,繁花似锦,构成了中外诗歌丰厚、深邃、高妙、宽广的内蕴美。
例证一:
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
我所承担的一切你也得承担起来,
因为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都同样属于你。
(惠特曼,《自己之歌》)
I CELEBRATE myself,and sing myself,
And what I oodassume you shall assume,
For every atom belonging to me as good belongs to you.
(Song of Myself)
华尔特·惠特曼,一个宇宙,曼哈顿的儿子,
狂乱,肥壮,多欲,能吃,能喝,善于繁殖,
不是感伤主义者,不凌驾于男人和女人之上,
或远离他们,
不谦恭也不放肆。
(惠特曼《自己之歌》)
Walt Whitman,a kosmos,of Manhattan the son,
Turbulent,fl eshy,sensual,eating,drinking and breeding,
No sentimentalist,no stander above men and women
or apart from them,
No more modest than immodest.
(Song of Myself)
“自我”是《草叶集》中反复渲染、反复歌咏的一大主题。不过,要很好地欣赏惠特曼的《自己之歌》,就必须深刻理解惠特曼所谓“自我”的多重涵义。第一是惠特曼本人,他在诗中有种种自白,这一点不难看出。第二是象征的“自我”,代表各种各样的人在发言、感受、行动,等等。第三,在某种情况下,这里的“自我”是宇宙万物乃至宇宙“本我”,是一种泛神论生命力的人格化。诗人站在一个特殊的时代,通过他选定的个性即“我自己”,对美国的环境、民主、自由以及美国人进行了赞美、沉思、描写和议论,从而表现了“自我”由内到外、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的发展,逐步与集体、国家、全人类乃至永恒世界相互融合,最后形成了一支歌唱民主精神和世界大同的狂想曲。从这首诗可以看到,一个由“小我”走向“大我”的时代来临了。惠特曼承担起了时代的重任,将曾经统治欧美文坛的唯心唯美的诗风转变成唯物唯善的诗风。他用华丽的语言与朴实的意象,以高亢激昂、自由开放的姿态歌唱“自我”,使他笔下的“自我”成为民主、平等、乐观、自由、坚强和崇高的象征,几乎达到了完美的境地。读过这首诗后,我们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甚至感到自己十分迫切地希望加入这个新时代的行列。可以说,这正是惠特曼诗歌《自己之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之所在!
例证二: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是我国当代杰出的青年诗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写于1989年1月13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两个多月后的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附近卧轨自杀。这一悲剧事件,使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表面的轻松欢快与实际内涵之间产生了某种分离。也许,正是透过这首诗欢快的面纱,我们得以窥见诗人最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忧思。这个用心灵歌唱着的诗人,一直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
海子的抒情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使用的是质朴的语言和本色的意象,思路飘逸,形式工整,读后令人感到意犹未尽。这首诗最令人难忘的就是题目,以及它所包含的意蕴张力。大海是海子诗中的核心意象,它广阔浩荡,生机勃勃,同时又神秘莫测,喜怒无常。它既是搏斗之所,更是理想之乡,是海子作为“大海之子”的精神归宿,是他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当然是一种海市蜃楼,然而这也是海子魂牵梦萦的理想的生活图景:享受自觉自愿的劳动(喂马、劈柴)的幸福,享受自由自在的旅游的幸福,享受自给自足的物质生活(粮食、蔬菜和房子)和无拘无束的精神生活(和亲人通信、给山河取名)的幸福。但他在追求幸福生活的时候一点也不自私,所以他向陌生人表达了最美好的祝福,期待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惺惺相惜!可以说,通过这首诗,海子以健康的精神状态,表达了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表达了令人向往的民族理想乃至人类理想。
4 结语
诗歌是文学的最初形式,也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诗歌是激情的火焰,是语言的花朵。我们把文学达到的最高境界称为诗境,把阐释文学的各种理论称为诗学。诗歌往往通过以意象说话这一基本手法去描摹现实与他者,但它归根结底却是诗人的理想之歌与自我之歌。只不过,诗歌中的理想既有个人理想也有民族理想乃至人类理想;而诗歌中的自我当然包括小我和大我。正因如此,成功的诗歌总是有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而读者要理解诗人的良苦用心,就必须具备诗人那样的眼界和情怀。只有这样,读者才能真正获得美感,受到教益;也只有这样,诗人才能真正呈露心扉,完成使命。无论是对诗人还是对读者来说,诗歌都是一条赖以跨越痛苦找到快乐、超越现实达成理想的最有效的艺术途径。
摘要:诗歌是文学的最初形式,也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我们把文学达到的最高境界称为诗境,把阐释文学的各种理论称为诗学。虽然中西诗歌具有不同的艺术传统,但它们的本质特征却是大同小异,即诗歌的外形美主要表现在意象性、跳跃性、非常性和唯美性方面,而它的内蕴美则依赖诗人的自我之歌与理想之歌来呈露。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而读者要理解诗人的良苦用心,就必须具备诗人那样的眼界和情怀。无论是对诗人还是对读者来说,诗歌都是一条赖以跨越痛苦找到快乐、超越现实达成理想的最有效的艺术途径。
关键词:自我,理想,诗歌,特征
参考文献
[1]诗刊社.世界抒情诗选[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
8.我的教育理想 篇八
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我们教育中的民主精神还不够,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我们经常抱怨社会还缺少一些民主,可是社会民主的基础是学校的民主,没有学校的民主,谈不上社会的民主。民主精神的培养,要从小开始。民主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教师与学生讲话、交流的方式,似乎是小事,但都体现着一种民主。中国的学生上课都是正襟危坐,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学生都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在外国教育家看来,这些是不可思议的——一个问题怎么可以齐声回答?
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角色。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知道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知道失去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我始终认为,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
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我们很多家长,在为孩子挑教师、挑班级的时候,都喜欢挑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富有经验”的教师。我对他们说,你们不要这样,教育家不分年龄。今年全国十大杰出教师候选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很多都非常优秀同时又非常年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他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一个人为什么能够成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
所以我说,如果你不信,你从今天开始,你就写教育日记,就做一个有心人,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今天发生了一个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产生了一个挫折,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把这些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五年以后将那些最精彩的东西选编出来就是最精彩的书。那些“火花”的东西,对读者会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多人,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下,没有付诸笔端,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做一个有心人,什么都能做学问。在有心的前提下,才能把各种碎片串成最美丽的服装。本来那碎片的东西,单独看好像没有价值,那不是因为它们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的价值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利用。如果你把它们加以组合,它们就会光彩夺目。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心人。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这样的教育科研应该鼓励。当然这并不排斥我们的教师和专家合作,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但毕竟中小学的教育科学研究和大学老师的研究是不一样的。我非常赞赏教师记教育日记,让教师将自己的体会都记在本子上,就拿这个本子,可以在中国出版“中国教师日记丛书。”
我们的教师,还应该创造与众不同的品牌,打出自己的旗帜。实事求是地讲,现在我们有很多教师,包括评选出的许多优秀教师、特级教师都没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现在评选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时,往往是看他发表的论著多少,而实际上很少探究他独特的一面。我认为只有真正建立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才能成为一个教育家。“风格即人”,只有形成风格、体系,才能成为大家。
9.诗歌理想点亮人生 篇九
你是一张不褪色的旧画
或许浓墨飞扬
或许轻描素装
看,那青春的轮廓
抱着这份理想
挥洒在这年轻的战场
你是一句不朽的佳话
听,多少次,多少人
呼唤着你的名字
重温着你的气息
你是我不愿错过的年华
我在流星划过的夜晚
等着你
你从那沾满汗水的`书页中走来
招着手
你沿着我流过泪水的目光中走来
带着笑
回忆那段为梦想奋斗的历程
曾在梦里千次万次的呼唤着你
十月的秋风、十月的雨
悠长的梦想
它的脚步停歇在何方
寻梦?
远方的星星点亮脚下的路
带着几许星光
望着黑夜的迷茫
你悄然出现在我身旁
拉着我的手
走向我该去的地方
依旧是理想
依旧是方向
是你点亮我的人生
让我追逐最美的太阳
心随你一起飞扬
夕阳
映照在我的脸上
理想
指引每一个寻梦的孩子
10.描写理想诗歌 篇十
我们的一生却一直都在寻找着。
我们反复地徘徊,我们焦躁,不安,甚至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痛哭。
这时,我们听到了远远的,一阵梵音飘来,我们看到了露珠在花蕊上滚动,我们听到了越来越近的急骤的雨声。。。。。。
我们躁动不安的心静了下来,那一刻,我们忘记了寻找。我们静静地站在那里,同天,同地,同过去、未来和现在融合在一起。
这就是我们的诗歌。
其实,我们一直寻找的,只是一首小小的诗歌。
一首能让自己的心灵平静下来的诗歌。
★ 描写荷花语句
★ 描写泉水的语句
★ 描写燕子古诗语句
★ 描写春天古诗语句
★ 描写唯美爱情的经典语句
★ 描写爱情的唯美语句
★ 描写忧伤的情感语句
★ 描写春天景物的语句
★ 描写燕子的古诗语句
11.我的理想血压 篇十一
我今年49岁,最近刚刚发现有高血压。体检时,大夫测量我的血压为140/95mmhg,说我患了高血压,需要吃降压药。
我以前的血压从来没有高过,对这方面的知识一点儿也不了解。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专家:我没有其他疾病,像我这种情况,一定要吃降压药吗?我可以尝试改善生活方式降低血压吗?在服用降压药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后,继续服药是否会造成低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还会再高吗?如果血压还会增高,我把血压降到什么程度比较理想呢?
北京读者 王女士
调查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几乎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每2个老年人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据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有2亿,与此同时,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却非常低,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1.我的理想血压水平是多少?
答:高血压通常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损伤心脏、肾脏、脑、血管等靶器官,最终导致心室肥厚、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冠心病等并发症,甚至致死、致残,危害极大。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不同的人群,所需要达到的理想血压水平也有所不同。一般高血压患者只需要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但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稳定的冠心病或缺血性脑卒中时,将血压控制到130/80mmHg以下比较理想;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适当放宽要求,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2.高血压是否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在服用降压药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后,继续服药是否会造成低血压?
答:高血压往往是一种长期的血压升高状态,它是生活饮食方式、环境因素、基因遗传易感性、神经内分泌异常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降压药物无法从根本上去除高血压所有的致病因素,因此,当服用降压药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后,仍需要长期口服降压药物维持治疗,以免血压反弹,导致不良的心血管事件。
人体有其自身的神经和激素调节系统,当血压降至一定水平,人体会有相应的代偿调节机制避免血压降得过低。长期的降压治疗一般不会导致低血压,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可调整药物剂量。
3.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长效降压药有哪些?安全性如何?
答:根据我国《2010年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高血压患者应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避免血压波动过大,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线降压药物有五大类型: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这五类降压药均有不同的长效制剂,如CCB中的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ACEI中的培哚普利、福辛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ARB中的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奥美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β受体阻滞剂中的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利尿剂中的吲达帕胺缓释片等。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有各自的优势和优先选择人群,只要遵从专科医师的医嘱和指导,监测相应的不良反应,这些药物都是相对安全的。
4.如果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出现了低血压,应该如何处理?
答:若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出现了低血压,首先应该注意排查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降压药的使用是否规范:有无自行加大剂量或者改变服药时间,如果是因为药物过量引起,则需考虑将相应药物减量,同时监测血压的变化。
②是否为降压药的不良反应所致:如常用的α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一些制剂均有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刚开始服用这些药物时,应该小剂量起始、逐步加量,同时注意体位变化动作要缓和,必要时可以换用其他类型降压药。
③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不少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当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时,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发低血压。当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同时合并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大汗等可疑症状时,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5.是否可以短效和长效降压药混用?
答:一般不推荐同一类型降压药的短效和长效制剂混用,这样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大,很难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不利于保护心脏、肾脏、脑以及血管等靶器官。但出于经济方面因素的考虑,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是可以联合应用的,比如选择短效的钙拮抗剂联用长效的ACEI或β受体阻滞剂,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效制剂必须一天多次给药,遵从医嘱服用,并注意监测血压。
6.改善生活方式能否降低血压?主要包括哪些措施?
答: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任何时候,对任何水平的高血压患者,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血压、控制其它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尤其对轻度的高血压患者(血压<160/100mmHg),甚至可能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控制血压而不需要服用药物治疗。所以,读者王女士确实可以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尝试控制血压,经过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效果,再口服降压药。
主要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包括:
①清淡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最好每天少于6克),增加钾盐摄入。
②控制体重,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③戒烟限酒:戒烟的益处十分肯定,而且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白酒、葡萄酒(或米酒)与啤酒的量分别少于50ml、100ml、300ml。
④增加规律运动:建议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⑤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专家简介:
苏冠华,医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力衰竭、冠心病与血栓领域的研究,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诊治。
12.我的理想诗歌 篇十二
《我的船》一开篇, 张洁就提出了一个意象“海市蜃楼”。这个意象既生动又虚无缥缈, 它摆在那里, 成为理想的某种化身。“明知是假, 还会一唱三叹, 流连忘返”。“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并未在血乎剌剌的生死搏斗里泯灭。”这“美好境界”与“血乎剌剌的生死搏斗”的对比, 一下子拉开了人们的想象。
现实生活的“血乎剌剌”, “搏斗”的激烈持久, 对于张洁, 这样一个曾经经历过种种艰辛磨难的女性来说, 其残酷, 是让人万分痛苦, 然而却不得不冷冷静静地面对的。面对着这样的生活, 尤其是挎着“人类的许多不幸”的生活, 张洁应是怀着一种深切的痛恨和怜悯。
而理想呢, 那些美丽的文字, 优雅的图画, 动听的音乐, 种种艺术的美, 由创造, 而带来一个新鲜的纯洁的世界。张洁认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艺术作品任何时候都不及现实的美或伟大。”过于偏颇, 其原因即在于张洁对理想的美的赞同超过了现实。
于是, 张洁“愿意生活在书里, 永远不走出来才好。”“现实中彼此的不能理解, 不能对话”把张洁敏锐的灵魂推向了书中的世界。这里,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轮廓已完全展现出来。
但张洁并不单纯只是向往、赞美。她有着自己的深层次的关于文学理念的思考。“那些理念也许不那么科学, 不那么完美, 其中有些甚而至于就是促使我碰得头破血流的潜在因素。”这理念的最大核心, 我以为就是“理想主义”四个闪着耀眼金光的大字。对于理想、唯美、公正的不懈追求, 是张洁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当这种特质使她在现实中成为“毒草”, 成为特定历史社会背景下的“罪人”时, 她仍不放弃心中的追求。她的态度是“并不追悔”。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注定理想要头破血流。但这种“付出”与“牺牲”恰恰成了张洁感恩的因素, 是她所欣喜的, 因为她成为“一个有缺陷的, 然而是活生生的人, 具有体会一切的直觉。”就这样, 回忆过去种种的被打击和被迫害, 反而成全了张洁对自我人性的肯定。那段惨不忍睹的, 在大多数人眼里黑暗、罪恶的日子成了张洁眼中需要正视、反思, 给予一定地位的“历史”。“我们并不因为排泄粪便, 就诅咒食物。”没有愤懑、偏激的攻击与指责, 我看到的是达观、公正的评价, 深刻、独到的反思。“我们什么都怕, 却偏偏不怕自己退化成野兽。”也许这样的话, 便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最好的注解了吧。看清现实里人的兽性, 谁能否认我们体内潜藏的欲望?于是, 寻找出口。出口在哪里?出口或许就是理想的彼岸。
张洁终于直白了自己的追求:“愿生活更加像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这种华丽绝美的想象使张洁全身心扑进了文学的怀抱。在文学里找寻自己本真的人性和人格, 在文学里找寻生活的纯真和可爱, 在文学里找寻人的美丽, 哪怕仅仅是一点一滴, 例如对美的理想的追求;在文学里找寻乌托邦似的客观公正的社会体制。然而, “一个人, 能够找到自己, 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张洁这样的感慨是出自于其本身对唯一、绝对的一种信念。但信念往往是与实际格格不入的。张洁边感叹, 边寻找, 边以独特的文字记录下寻找的艰辛历程。这历程, 表层上是苦, 是痛, 是丑恶, 是沮丧, 但实在地浸润了美、善和希望。
还有真实。文学的真实性和生活的真实性, 很多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它们混淆起来。张洁追求真实, 这是基于其对理想主义的执着和信念。但“真实”亦会带来困扰。而那些困扰, 又是如此贫乏、愚昧和穷极无聊。忍受吗?虚伪的尊严, 可以称其为最严吗?张洁逆着这种强加的“真实”, 成为殉道者一样的角色。
追求, 追求却带来苦痛。
终于, 张洁看到了一艘船。这“一艘船”是来自冯骥才先生的馈赠, 也是来自张洁自身的灵魂, 带着海盗的冒险精神, 不屈不饶的探索和追求意识。
于是, 这个“船”的意象成为其精神核心的代表。面对小小的漩涡, 那些隐藏了巨大诱惑的陷阱, 这船牢牢把着自己思想的舵, 以一种坚毅而决绝的姿态, 驶向理想的彼岸。张洁把这船珍藏在心中, 成为其作品里隐隐驶这着的魂魄。
虽然, 对于病老无可奈何, 虽然, 对于诅咒毫无办法, 亦不想想办法, 张洁秉持着理想主义的信念, 将自己的船, 推进了海。明了粉碎的结局, 对归宿怀着平和的心态, 一个理想主义者又将起航!
参考文献
[1]许文郁.张洁的小说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张锲.你不是孤独的长跑手[J].北京:《文学报》, 2000年8月.
[3]张英.文学的力量:当代著名作家访谈录[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0年12月.
[4]王绊.张洁对母亲的共生固恋—一种文学之恶的探源[N].长春:《文艺争鸣》1994年第4期.
13.理想的短诗歌 篇十三
文/灵璧曙光
――理想和梦想的区别,就是一个属于向往,一个属于奢望……
当我的梦想最终成为渴望
当我的思绪衍变成了彷徨
那些曾被标杆的目标
某一天坍塌在依旧澎湃的心上
曾经为了奋斗错过的风景
纪录片都被转播的冗长
踩着强人迂回脚步
可能会在其中迷失了方向
土豪们都任性的烧钱
法拉利别着警车在一路嚣张
盯着他们飞奔的速度
心底有了冲动欲望
平房过道里并排着忧伤
儿子的学费爹娘的口粮
沿着工地的楼层爬高
薪水是混凝土堆砌的犒赏
老板在幸福的折磨钞票
工友们领着血汗钱珍藏
我与我曾经骄傲的理想
躲在梦的最深处迷惘……
14.唧呱论坛:我的理想寒假 篇十四
季雅雯:
在寒假里,没有作业,没有爸爸布置的习题,只有棒棒糖、电视和电脑的陪伴才是最棒的。不过如果有机会我想去威尼斯,那里有许多的船和水,那里的孩子一定每天都会打水仗。我还想去美国迪士尼玩,我要和米奇、米妮、唐老鸭和高飞一起玩。
沈昱舒:
我理想中的寒假没有作业;可以无?比无虑地跟着爸爸妈妈去旅游,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参观名胜古迹。然后我会和家人一起回老家看望亲人,或者和别的同学一起玩耍。最后,我要抽出一天时间和家长做个游戏:家长当一天小孩,我来烧饭、做家务,体验爸爸妈妈的辛苦。
黄睿:
寒假里,我会用自己的零花钱请公公、婆婆吃一顿,因为他们平时照顾我很辛苦。写完寒假作业_我会穿上运动鞋,拿着羽毛球去运动一下,或到楼下和邻居们玩,或请他们到我家狂欢。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会拿上钥匙,带点钱,骑着自行车独自去中山陵看风景。当然,我会在门上贴个字条,让他们放心。
巫倩云:
我理想中的寒假是愉快的,没有约束,可以去游乐场痛快地玩一玩,可以去农场挤牛奶,拔萝卜。如果有可能,我还要去收集一些贝壳、标本、游乐币和照片。我想这一定是最美好的寒假。
孙懿:
我心目中的寒假没有学习压力,能够享受大自然,能够在郊外尽情地玩耍。在今年寒假,我想去哈尔滨看看雪景、滑滑雪。我还想回到家中尽情地看一些课外书,如《朝花夕拾》《家》等。我心目中的寒假是个无忧无虑的美好寒假。
吴玉涵:
我理想的寒假是快乐又充实的。每天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例如,和同学们一起去养老院陪伴孤独的老人,诸如此类有意义的事情,不虚度光阴。当然,我也想出去旅游,去看看迷人的风景,或者去同学家串门,讨论一下如何完成集体作业。有这样舒心的寒假,在梦里也会笑吧!
凌尘鱼:
假如我只有一点点作业,我会用一天时间把作业做完。然后每天都出去与小伙伴打雪仗,每天都可以尽情地玩,不用受大人们的约束。我还会乘车去北京、桂林等旅游胜地好好玩玩,如果可以吃到各种小吃就更好了。
施天一:
以前的寒假,是用大量的作业和很多的课程拼凑起来的。我理想中的寒假是:上午读自己喜欢的书,再写一会作业:下午,去楼下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累了可以躺在床上休息。这就是我理想中的舒服的寒假。
潘宇静:
我希望寒假期间,学校开设几节滑雪课,让我们娱乐一下,运动一下,免得一些人赖在家休息会长胖。这样还可以让我们学到新东西,若天天在家上网看电视,对视力也不好嘛。
刘千子:
我的想法很简单,每天都能陪家人外出散心。和家人在一起,我觉得是最快乐的。
陶叶馨:
我的寒假是轻松的,快乐的。寒假里,我想去海边,在沙滩上拾拾贝壳,或者一边聆听海浪拍打石头的声音,一边画画,、我还想在家里编故事,编属于我自己的长篇小说
你们的想法真是太有意思了。有人想出去游山玩水,这是享受大自然,你会感觉很美妙;有人想打雪仗、堆雪人、上滑雪课,这是享受冬天的恩赐,你会感觉很快乐;有人想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与家人在一起,这是享受亲情,你会感觉很温馨……总之,不管你想干什么,只要是积极的、健康的、快乐的,那就大胆地去做吧!
15.教育者的理想(诗歌) 篇十五
台商投资区洛阳中心小学 杨敏霞
九月, 当大地褪去夏日的狂热, 秋风和着落叶低语, 沐浴着晨曦的光晕, 带着几许懵懂,几许期待, 几许彷徨,几许希翼, 你灿烂的笑脸, 永远芬芳今秋的记忆, 轻轻地驻进我的心房.对生命的探索, 在这里启航.我只是大海中的一盏标灯, 为了让启航的你, 在**里,不会迷失方向.我伴随着你, 在激流中勇进, 分享着你所有的快乐和忧伤.课堂上,奔腾着你追逐梦想的脚步, 我和你一起探寻知识的殿堂;灯光下,印记着你俯案奋读的身影, 我和你共同等待明日的曙光;操场上,回荡着你自由而稚嫩的欢乐, 我和你一起沐浴着童年的光彩;舞台上,炫动着你灵动的身姿, 我和你一起诠释着生命的精彩.你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 你叮咚的泉声, 清凉的慰藉, 丰腴我沉寂的心田;你是我青春的芳草地, 感受着大地的绿意, 嗅着小草的清香, 生命如此美丽, 我无权懈怠;
你是等待我开恳的土地, 富足又肥沃, 愿我的稼穑, 丰盈你人生的四季.当槐花飘香, 当离歌唱响, 我面朝大海, 目送你驶向远方.岁月沧桑, 韵光带走我的年华, 积淀我的期望.繁华唱尽, 我愿为你驻足;暮然回首, 我仍为你歌唱.因为你—— 是我的学生, 坚实你—— 扬帆千里的心, 温暖你—— 劈风斩浪的手, 这是我不倦的追求,也是我——
16.把我的理想分你一半 篇十六
冯fénɡ楚chǔ楚chǔ问wèn:“米mǐ小xiǎo扬yánɡ,你nǐ的de理lǐ想xiǎnɡ是shì什shén么me?”
米mǐ小xiǎo扬yánɡ攥zuàn攥zuɑn拳quán头tou:“长zhǎnɡ大dà以yǐ后hòu,我wǒ要yào把bǎ杜dù春chūn生shēnɡ打dǎ一yī顿dùn!”
冯fénɡ楚chǔ楚chǔ说shuō:“我wǒ的de理lǐ想xiǎnɡ是shì成chénɡ为wéi太tài阳yánɡ城chénɡ大dà学xué的de学xué生shenɡ。米mǐ小xiǎo扬yánɡ,要yào不bù我wǒ跟ɡēn你nǐ分fēn享xiǎnɡ我wǒ的de理lǐ想xiǎnɡ吧bɑ!你nǐ也yě把bǎ太tài阳yánɡ城chénɡ大dà学xué当dànɡ成chénɡ你nǐ的de理lǐ想xiǎnɡ,然rán后hòu,我wǒ们men相xiānɡ约yuē在zài未wèi来lái的de大dà学xué里li见jiàn面miàn,好hǎo不bù好hǎo?”
米mǐ小xiǎo扬yánɡ打dǎ着zhe哈hā欠qiɑn说shuō:“好hǎo吧bɑ!”
【我的理想诗歌】推荐阅读:
理想现代抒情诗歌07-25
理想与现实诗歌品读11-21
孤独的人不再有理想诗歌07-15
我的理想——关于理想的作文09-27
我的理想演讲稿高中与我的理想职业演讲稿08-27
我的理想作文08-15
我的理想作家作文06-30
我的教育理想演讲07-27
我的金色理想作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