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全面发展的教师

2024-10-23

做全面发展的教师(12篇)

1.做全面发展的教师 篇一

弘扬雷锋精神 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3月5日上午,伴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学雷锋活动启动仪式‛在道北西街小学拉开了序幕。‚今年是雷锋殉职50周年,也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9周年。四十多年来,‘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甘于奉献、诚信友爱、学无止境’ 的雷锋精神一直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不断进步…‛校长热情洋溢的讲话把学雷锋活动引向深入。一(2)班小朋友表演的男女诗朗诵《颂歌献给党》更把学雷锋活动推向高潮!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学校还对‚

六、三‚班牛子腾同学,捡到钱包主动想办法归还失主的拾金不昧精神进行了表扬。号召同学们在学雷锋活动中,争当排头兵!

道北西街小学 胡亚文 2012、3、5

2.做全面发展的教师 篇二

一、高职英语教师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一) 高职教育发展新的趋势。

国家密集的出台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尤其是高职教育, 国家决策层面已经意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当前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错位, 尤其是很多专业的培养和设计与区域经济无法融合, 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以及大量的公共资源, 最后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 国家教育顶层设计部门在审时度势之后, 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且出台了国家到2020年的职业教育规划等等。在发展决定中对高职教育提出了诸多的要求, 尤其提到了全面提高高职的教育质量。高职英语教师作为高职重要的公共课的任课教师,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 如何适应国家的要求, 提高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教学水平是当前很多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二) 高职学生新的特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 家庭经济的提高, 手机电脑的普及对目前在校的学生的影响很大,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在增多, 传统的课堂很难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除此外, 由于独生子女的数量增加, 留守儿童问题和单亲家庭等社会问题不断出现, 部分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很多学生由于心理压力增大, 无法用心学习, 高职英语教师也要主动担起责任, 除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问题, 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外, 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解答学生在成长中的困惑, 除了扮演教师的角色外, 成为学生喜欢的朋友, 跟学生打成一片。

(三) 高职英语教师的“生存危机”。

很多地区的高职都是一个地区的多个中专合并而成, 以前每个中专学校都有英语教师, 合并而成后, 英语教师数量巨大, 加之由于生源的缩紧, 招生政策对招生人数的限制, 当前很多学校的实际情况是高职英语教师存在数量过剩的情况。高职教育的模式也在改变, 有些学校尝试了“2+1”模式, 大力增加了实践课程的学时, 不得不减少英语课程的学时和种类, 目前很多学校基本只开设大学英语或者叫综合英语一门课程, 总的学时大约在120学时左右, 一年级上下两学期开设, 以前部分学校的英语课程至少是三学期甚至四学期。随着留学回国的就业人员增多, 外界的英语培训机构逐渐的品牌化, 教学质量也有保障, 这些外界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高职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从以上的几个方向分析, 多重因素的直接影响下, 高职英语教师在高职整个教育体系的角色中存在一定的“危机现象。”

(四) 高职教育对教师新的要求。

教育部的文件多次提到要打造一支促进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素质队伍, 高职教师与普通的高校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差异, 高职院校教师除应具有高本科教师一般的素质外, 如学历学位、专业能力、科研能力。高职教更重要的是具备职业教育的各种职业素养, 除了有对教师职业爱岗敬业精神外, 更重要的是要有职业教育意识、动手实践操作技能和对课程改革的能力等方面。以上就是要求高职教师具有双师素质, 但是职业素质在很多高职英语教师是很缺乏的, 很多高职英语教师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后到职业院校任教, 接受的是纯粹的英语语言或者是文化教育, 很多教师仅仅在教学中关注语言教学本身, 这点与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是背道而驰的。为了更好的符合教育部对高职英语教师的实践能力的要求, 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要全面发展, 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二、高职英语教师全面发展的方向

(一) 提高职业道德和思想素养。

任何行业都应该把职业道德和道德素质放在工作的首位。由于最近中国校园发生了很多令人发指的教师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事件, 尤其是高校, 很多教师都是痛心疾首。教育部在2014年10月9日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 划出对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并建立问责机制。高职英语教师首先就应该用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来武装自己。只有有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高职英语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关心学生, 积极与学生互动, 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解答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高职英语教师不应该只出现在课程中, 上完课就直接离开, 很多学校建立了导师制, 高职英语教师可以作为学生的生活导师或者班主任, 除了上课外, 可以通过现代的信息沟通方式与学生在课下积极的互动, 如邮件、微信、短信等等。

(二) 学习高职新理论, 改变教学。

面对高职教育新的变化和教学对象的变化, 高职英语教师要学习新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如在教学方法中, 要改变传统的教授方式, 要把积极与学生互动教学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 多采用职业教育中常见的教育方法, 如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等等。除了在课堂提高教学能力外, 教师还要投入到课程的改革中去, 如建立精品共享课程, 参与学校各项的技能和教学比赛。如说课比赛、微课程比赛、信息化技能教学比赛等等。

(三) 高职英语教师的双师化。

为了解决高职英语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差的问题, 实现双师化的步伐, 高职英语教师要积极的提高自己的实践素质, 在学校可以与其他专业的教师学习, 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 逐渐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向, 从公共英语到专业行业英语,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职学校英语教师过剩而产生的生存危机, 分流一部分英语教师投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去, 如英语教师可以承担外贸相关专业的《贸英语函电》、《国际商务单证》课程, 可以尝试双语教学。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除了在校内学习外, 还可以通过假期的企业实践, 通过企业实践来提高实际的动手能力。目前, 国家为了提高高职教师的能力, 已经出来了高职教师国培计划, 国家财政部还有一定的经费支持, 高职英语教师也应该积极的争取。

(四) 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科研能力。

高职英语教师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要积极的投入科研中去。教学和科研是一种工作的两个方面, 原是相辅相成的。科研能提高教学质量, 增加教学效果;教学能够指出科研的方向, 显示科研的作用。当前很多高职学习的英语教师普遍存在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较差, 科研成果少, 质量偏低等问题, 为了全面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 高职学院要积极的给予重视和支持, 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水平。如在经费上支持, 课题可以配比一定的经费, 积极为高职英语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科研的机会, 培养突出的英语科研的带头人, 通过带头人带动整个高职英语教学团队的科研能力。

(五) 积极与区域经济互动。

高职教育另一个重要的属性就是与区域经济的紧密结合, 很多高职学院在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中取得了很好的典范和效果。最简单的模式是为地区行业发展培养急缺的人才。高职英语教师作为职业教育中重要的资源, 也应该积极投入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中, 如为相关区域企业的人员培训英语, 提高企业人员在职培训的效果, 教师还可以做一些公益事业, 为社区服务, 教授社区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基础, 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 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教师发展是一个终身的事业, 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 教师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 接受外界的变化, 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师从毕业走上讲台到退休有将近30年以上的时光, 高职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学习, 抓紧时间, 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为中国职业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高职英语教师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高职英语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必要方式, 高职英语教师的全面发展包括: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高职教育理论、双师素质提高、科研能力和积极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英语教师,教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黛琳.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外语界, 2012.4.

[2]王可飞.高职英语教师自主发展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0.7 (下) .

3.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篇三

进入中学以来,她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成绩连年优异。各阶段各项文化素质检测,她的成绩一直位列学校年级前10名之内,并多次位居年级前三名。她怀抱一个永不放弃的理想:那就是考入自己向往的大学,学有所成,从而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为此,她时时告诫自己:取得理想的成绩时决不骄傲,一定要再接再厉;如果一时受到挫折,决不气馁,一定要找出原因再登高峰,凭借自己的耐心、毅力去完成一个接一个的挑战。她就是用这种永不言弃的信念,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优异成绩。连续五个学期获得校三好学生,连续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

在认真刻苦完成学校各科文化知识的同时,她还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文艺活动与比赛,并取得显著成绩。参加连续四届的校演讲比赛,都获得第一名。在县里举行的首届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中,获初中组声乐类、舞蹈类一等奖。获驻马店市首届艺术节大赛三等奖。参加市教育局、文化局“首府杯”歌手大赛获少年组三等奖。她的这些“特殊才艺”都是在业余时间炼就的。通过刻苦练琴,她通过了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考级最高级。期间,她还不断学习民族舞蹈并通过了中国舞考级的第六级。通过不断的刻苦训练与学习,她在艺术上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这些为健全其人格,将来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学习各项知识技能之余,她不忘加强体能锻炼。在近几届的学校运动会上,她先后获得女子100米、800米冠军,跳高、跳远冠军。从而在体格上,为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做出了榜样。

她是校园播音员,同时,经常主持学校升旗仪式,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好少年。

她热爱劳动,经常参加学校举行的义务劳动,同时,热心帮助他人,经常帮助学习落后的同学,为她们解难答疑。只要能够帮助别人,她就会伸出友谊之手,这是她做人的高尚品格。

这就是全面发展的好少年——王一菡。

4.教师要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篇四

大部分中学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没有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我们教师应担当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让课堂教学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努力实践:

(一)、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积极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摒弃陈旧的教学目标观、努力优化学科课堂教学(三)、立足语文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铸造学生健全人格

(四)立足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知难而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品格

课堂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主渠道,课堂训练坚强的毅力,应该成为最重要的方法。

1、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涉及良好意志品质培养的课文。

2、针对初一抗干扰能力差这一特点,进行抗干扰训练。在课堂上,让单数行学生背课文,双数行学生做阅读分析题,然后总结分析。这样双数行学生的意志在训练中的得到培养。

3、学生写作业的过程不能单纯看做巩固知识的过程,这也是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极好机会。因为,作业规范要求学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学生在作业的时候,常常遇到一些难题一时解不出来,这是市努力思考还是打退堂鼓,或者去问别人,或者去抄袭人家的作业。这就有一的意志的考验。教师应适时引导,以培养学生知难而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品格。

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准,首先必须有高的理想。国外有实验专门研究过人的抱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作为教师,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锁定在这个目标上,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否则会走弯路,会荒废时间及精力。

教育和其他职业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教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是其他事业所不具备的,它要求教师富有更高的灵性与悟性。

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与内涵。教育家读懂这首诗的前提是什么?是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我要读懂它。如果没有解读这首诗的愿望与冲动,你永远不会读懂,也不会写出精彩的诗篇。马卡连柯曾经把他的著作称之为“教育的诗篇”,我觉得很有道理。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写诗是要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育家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冲动停止,教育就会终结。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对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平静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我们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但是他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涌起一种爱的热潮,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

我在大学教书的时候,我们的师范生在离校时请我给他们留言,我写得最多的一句是:挖掘你生活中、你职业中的内在魅力。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东西是他的职业。你是厌倦它还是喜欢它,对整个心理的发展,对你的幸福感、成就感的获得,都是至关重要的。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你不爱教师这个职业,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

我们过去经常说:“家有二斗粮,不做孩子王”。和孩子打交道确实是一件非常烦心的事,每天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境,每天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烦恼。但是我说,大烦恼才能有大乐趣,大问题才能有大成就。你仔细去挖掘教师这个职业,就会发现它实在是美,可以说,世界上没有比教师职业更美的东西。

教育家要有梦,连梦都没有你还能做什么教育家?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的乐趣,因为我们每天拥抱的是一个新的太阳,我们每天面对着的都是一些个性迥异的孩子,都是一个个前程不可限量的个体。他们当中可能会有今后的政治领袖,可能会有今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只要你精心地去照料他们,哺育他们,只要你帮助他们去找回自信,只要你帮助他们去挖掘潜力,他们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是会远远超出你所能想象的。一份耕耘会给你多少倍的回报

培养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决定人的前途与命运的最在因素之一是高考成绩,高考成绩的高与低,除了受到学生本人的智商因素影响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心理素质。多年来,通过高三补习班的班主任工作,我认为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心理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高考成绩,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方面应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又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一、注意增强学生主体的自我心理修养

我班从“三自”入手,让学生学会“自评、自慰、自信”。

自评:人贵有自知之明,具有良好心理修养的人,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能

对自己做好客观的自我评价。我班安排了每周二的班会课,让每个学生在六人小组中进行本周《规范》训导情况的自评,同时通过小组内互评及班主任的评价,帮助学生适当调整,逐步帮助学生做到客观认识自我,培养客观地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慰:健康、稳定、乐观的情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但许多学生却经受不住轻微的挫折和失败,比如说某一科单元考成绩不理解,所以要求学生学会合理化的主动自慰,缓解改善不良的情绪,当某个同学考试不理解,要学会自慰:“我得到了一次吸取教训的机会,现在我在这题多做一遍,比别人记得更牢了。”合理化的主动自慰,可以帮助学生从挫折的被动承受转为主动调节,从而走出痛苦和烦恼,保持健康、稳定、乐观的情绪。

自信: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内在因素,一个信心十足、热情洋溢、精力充沛的学生,就会有健康的心理生活。要求学生学会勇敢地说:“我能行!”帮助学生们面对困难的问题,学会自我激励、自信、自强。这样,那些学习有困难、上课不敢发言的同学,从自卑和压抑中解脱出来,大胆地从心底喊出:“我能行!”

二、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

通过补习班的班主任工作,我逐步地了解了高三补习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制定相应的内容,采取相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首先,采用《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评定。综合考察了我班学生在学习、情绪、性格、社会适应、品德、行为习惯等六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连同学生的有关背景资料,建立起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据此,我开设了开设了每周五课外活动这一节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包括促进学习、开发智力、陶冶情绪、塑造个性、培养品德、进进社会适应力的内容,在方式上以趣味性、活动性为基本特色,将心理健康的意义蕴含其中。

三、注意创设和谐、公平的氛围

创设和谐、公平的氛围,是保证有效进行昼教育的首要条件。

我班十分注意创设和谐的氛围,在师生和谐方面进行了作业评价和目标品德评价的改革,采用充满爱心、充满激励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和学生亲切交流。我班要求教师在认真批改作业的同时针对每一位同学的不同情况,写一句富有感情的短批;期末评语,我侧重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满腔热情地与学生亲切交流。

四、注意家校结合,构成家校网络

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应加强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学校重视了教师——家长——学生构成的心理教育网络,让心理教育走进家庭,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合作,拓宽和深入教育的领域。

首先,在学期初开办专题讲座,让家长们了解孩子在学校里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做家长的又该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了解学校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教些什么、家长应配合做些什么。其次,我通过印发心理教育的有关资料提供家长学习,开展健康心理问卷征答。提高家长对孩子们心理素质的重视和了解,以形成学校、家庭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共同关心的新格局,提高教育实效。

总之,通过培养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使学生们能够健康、平稳地发展,并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近几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老越受到重视,为此,树立“为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把办学思想逐步由“应试教育”转变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上来。合格人才的要求是在德、智、体、美、劳、心等方面全面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被摆在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早,并且扎实有效,所以带动了学校其它工作的发展。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领导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认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出现了障碍,只要持之以恒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正确的教育方法、途径,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充分认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无疑是促进受教育者迅速而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从一定角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因为人类自身的活动不外乎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两个方面,生理活动是外显形式的,它可以通过体育来求得发展,心理活动是内隐的,具体表现为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个性、道德行为、智慧行为、审美行为及劳动技术教育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途径。如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引起个体行为的变化,而行为变化又依赖于心理活动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认识、情感、意志及个性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解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问题的基本方法。智育的目标是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掌握知识的标识就是将客观存在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大脑中的认识结构,其本身就是心理活动过程,其引起的变化也是心理变化。由此不难看出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得以实现,也可以通过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的直接培养和训练来完成,后者往往更直接更有效。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两项任务。

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指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是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特别是自我能力素质方面的认知,帮助他们认识和开拓自身的潜能,不断突破自我的种种局限,实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其目标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它是针对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认识发展规律,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补救教育是指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忙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恢复健康心态,主要是针对学生在生活和学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整,更好地处理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类问题,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适应能力,为自己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二、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学校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管理体系之中,大力拓宽教育渠道,调动学校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1.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从高校引进了几位高素质心理学业专业毕业生,让他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活动。学校多次派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培训活动,同时,也聘请校外专家给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2.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途径。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心理课引入教学计划安排固定课时。为加强心理教学,我们根据学科特点,从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到教学效果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教学原则上在依据新课程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求任课教师做到:(1)观点正确,说理明白;(2)以情感,情理交融;(3)加强针对性、讲求实效;(4)坚持教育的一致性;再如,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引人入胜的开头,生动直观的讲述,深入浅出的明理,联系实际的辨析,恰如其分的导行,简单明了的结尾。

此外,我们还制定了心理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求教师做到:(1)教学目的正确;(2)教学重点突出;(3)教材处理恰当;(4)联系实际密切;(5)教学结构合理;(6)教学方法灵活;(7)教师基本功扎实;(8)教学效果明显。

这样,由于我们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了心理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2.抓好学科渗透。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切学科一切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运用包括一切学科在内的丰富多彩的载体,对学生施加生动活泼的熏陶、渗透和影响。为此我们加强了对任课教师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并要求他们结合本学科特点,依据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施教,做到既教书,又育心。

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由于每名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个人素质差异等各不相同,其心理素质也不相同。为了做到因材施教,我们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我们认为,要使心理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要对学生给予信仰、给予理解、给予温暖,能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我校二年八班学生张某某,家庭贫困,该生因此产生了自卑感,曾先后几次辍学。心理教师多次找到她,与之促膝谈心,交流思想,帮助她排除思想包袱,培养他热爱生活的情感,正确体验逆境与失败等,通过教师的心理辅导和矫治,使该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信心,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该生考上大学后,回校向全校师生介绍了自己怎样克服心理障碍,重返校园努力读书的经历。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

心理健康档案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里面包括学生的自然状况、心理测试、结果反馈,学生对测试结果的收获体会,学生在课堂上一些相关资料等。老师通过对有关资料的研究能及时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从学生的档案中,能发现学生的群体特征,存在普遍问题,针对问题寻求解决策略,并服务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当然心理档案的建立必须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必须保密,除非必要,心理档案的个人情况是不能给班主任和其他老师看的。

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发布者:陈燕双发布日期:2011-11-03 20:51:26.0

一、循循善诱,它是指教育者要有步骤地引导、教育学生,即教导有方。这是对教育者在“智”方面的要求。教育者要用知识、用智慧来有步骤地引导学生。

二、诲人不倦,它是指教育者教导学生时要特别耐心,对工作不厌倦。这是对教育者在“德”方面的要求。教育者要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这些是教师爱岗敬业的最具体、最核心的体现。

三、因材施教,它是指教育者要按照学生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的差异性规律,来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教育者要视学生的不同需要和不同知识、技能、能力基础,以其可接受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成长。

5.做全面发展的教师 篇五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提高个人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勤奋努力,走过的每一步,都留下坚实的脚印。点点滴滴的积累造就了优异的成绩,靠的是每一天的坚持和努力,把握住每一个今天,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那么,新的一天就要确立新的目标,落实新的方法,创造新的成绩。

首先,要勤奋学习。在学生时代,大家要牢固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希望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刻苦钻研,做课堂的主人,做时间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学习成绩与技能水平。我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进入到”我要学“的境界,在”我要学“的境界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磨练意志的过程;在”我要学“的境界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强的能力;在”我要学“的境界里,去迎接中考,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要快乐生活。学校是我们“温馨的家园,成才的摇篮”,我们在这里,不但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劳动和处事,学会感恩与回报。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才会充实,才会有意义。为了充实大家的学习生活,本周重点工作就是全面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为的就是让大家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自己,让大家感到快乐,并将愉快的心情带入到学习中,主动的学习、快乐的学习。

第三、全面发展。未来是充满挑战的,要求人的知识面更广,综合能力更强。所以我们不但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团队活动,培养自己的爱好兴趣。为此我校把下午自习二全部改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同学们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总之,多一项爱好,多一项技能,就多一点成功的希望,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缕阳光。

“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是社会向所有青少年提出的希望。也应该作为每一位在校的学生的历史责任和努力方向。

同学们!让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我们以昂扬的姿态和坚定的步伐,在素质教育的阳光大道上阔步前进。

6.做全面发展的教师 篇六

个人情况

我是xx小学的语文教师xxx。

对学校的印象

2000年9月踏入xx小学,第一印象是学校的环境很美,老师之间相处很和谐。在这6年中,我了解着学校的过去,从2003年建校以来,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环境方面:我们来看看两张老照片,以前的足球场、篮球场;

学生人数:建校初的xx余人

在这6年中,我看到了、参与了学校的改变:

校园环境:雅致、温馨,绿意盎然;

学生人数:现在的xx余人

校园文化:明确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

未来五年的规划

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我工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对孩子的期望:拥有感恩之心,传递正能量

这位孩子叫xx,因为家庭原因,一度想辍学,上课睡觉,好几次测验考20多分,还欺负班上的男同学。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在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后,借学校开展心理个案辅导的机会,请专业的老师为她进行疏导后,她的行为有所改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课堂上我不断的鼓励她;生活中,带她去吃寿司。那一次,她一个人就吃了10份。看着孩子吃得心满意足,我的心里满是内疚,为什么没有早点带她出来呢?心里满是感慨,家长要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陪伴孩子呢?

可是这个孩子懂感恩,在毕业后,经常问候为她做心理疏导的老师;也经常到校来看我,诉说现在的学习、生活情况;她还在班级中,去开导郁郁寡欢的同学,倾听同学的心声,帮他们排忧解难。

感恩的心是积极心态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当我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学生时,被学生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学生对你的尊重和认可而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我发现学生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

我想,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的学生,也一定会给同学们力量与信心。一个幸福快乐的学生,才会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个人成长:拥有平常之心,与自己和解

平常心是一种冷静、客观、理智、忘我的心态。海明威曾经说过,现实不一定总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拥有一颗面对美好的永恒的心。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沮丧和抱怨,而是应该接受现实。

我们每个人在面临一项自己不擅长的事务时,都会有为难情绪。但当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去思考,努力去做时,就会发现这件事也并不是那么难。

事情做完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潜力无限,心里颇有成就感。通过一件件事情,我每一天顿悟,当某件事成为我的拦路虎时,问问自己的心,怎样去走接下来的路,努力去战胜自己知识上的匮乏、工作中的倦怠。

希望自己在以后能拥有一颗平常心,了解自己,战胜自己。

对学校发展的期望:

经常听到老师在音乐室练琴的声音,我想这是她放松的一个场所

建议学校可以再布置一些让老师放松身心的地方,比如茶歇处、瑜伽室等。

希望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身心健康,建议每天课间操、眼保健操和同学们一起做。

7.做、学、问: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篇七

一、做:勇于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否则教师专业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大凡教育家都是很注重实践的。陶行知先生原名陶知行,当他认识到“行而后知”的道理后,改名陶行知,这是他的“行以求知知更行”哲学思想的体现。陶行知对此有十分精辟的论述:“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言下之意:没有行动这个老子,怎能有知识这个孙子?更谈不上有创造这个孙子。他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成功地实践了“乡村教育”思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既是苏联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又做过班主任,还教过许多学科。他所著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被称为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之“圣经”。因为这本书是他专为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写的。由此可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才是教育科研的根本出路。

一般来说,教师获得专业知识和智慧的途径不外乎三种,即正规的学校教育,上岗前培训,教学中的“做中学”。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说,我认为第三种途径是最主要的,并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二、学:善于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

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善于学习尤为重要,其原因有二:

第一,学校的教育功能要求教师学习。要指导学生怎样学习,教师应是学习的典范,应该率先学会怎样学习,“教学相长”是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职业原则。

第二,知识迅猛更新的时代客观上要求教师学会学习。西方白领阶层目前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率”: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面对知识大爆炸的现实,我们必须学会从中筛选、检索、加工、整理,从中提取出最有利于自我

四、提高青年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组织青年教师参与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的工作,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与技术培训工作。可以通过学院内设项目,也可以是学院对外承担的项目在培养青年教师,每一项目都应包含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有具体的培养措施与途径,通过项目的实施和完成,使青年教师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方法,提升运用知识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使青年教师在项目的带动下不断走向成熟,从而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五、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

青年教师培养必须与人才激励制度相结合,从制度上、任用上、待遇上、管理上通过合理的激励措施,赋予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动力。一是要将青年教师接受培养的情况记入《教师业绩档案》,作为对青年教师评优评先、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二是学院要在经费安排、教学任务分配等方面为青年教师培养提供便利。三是要让通过培养取得较大进步的青年教师发展的信息,居高临下地把握当今教育教学及研究的焦点、热点与难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桶里”有长有水,有活水。这样才能真正站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用最新的教育理念看待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从而找到最佳策略与方法。

三、问:勤于思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关于思考,有一个小故事使我触动很深。

卢瑟福是一位大科学家,一天他走进实验室,看见他的学生正在伏案工作,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学生回答:“我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干什么?”学生回答:“我在工作。”卢瑟福进一步问:“那你早晨也在工作吗?”学生以期待老师赞许的神情说:“是的,早上我也在工作。”卢瑟福迟疑了一下,说:“那么,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如果不能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可以说就是最大的资源浪费了。正如古人所云:“心,灵物也;用则常存。小用则小成,大用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

1. 随时思考,化解教学、科研难点。

教师在读书看报或学习其他教师先进经验的同时,都要有随时思考、随时撰写教育教学随笔的良好习惯。教育科研随笔,是一种自己日常的教学教育记录,再加上体会与灵感。然而这些记录是深入思考和创造的源泉。一个教师如果养成了勤于思考、勤于记录的习惯,点点滴滴,集腋成裘,则终成大用。

2. 聚合思考,突破教学、科研难题。

光有零星或随意的思考是很不够的,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必须具有针对性,要清楚自我研究的目标与方向,同时要充分保证深度与广度。通过一定时间的零星思考,对某一问题这方面积累的材料进行整理,作聚合性思维,以便突破临界状态,使问题研究进一步深入,达到一定高度。

3. 笔耕不已,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教学、科研的最终目的不是写文章,但教师要获得高速度、高层次的专业发展,又不能不写好教育教学文章。通过教育教学文章的撰写,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教训、体会认识加以提炼与归纳总结,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真正得以提升。撰写教育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及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享有优先权。

青年教师的培养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应从学院的现实与发展战略出发,适应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满足学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培养质量,确保教师经过一定培养后专业知识更厚实,专业能力更强,教学方法更娴熟,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提升。要注意将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学历提升与能力提高相结合,学校培养与企业锻炼相结合,通过多样化、动态化、实效化的培养途径,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教学骨干,成为学院改革与发展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

中学历史新课程教科书体例的弊端及高考复习策略

———以人民版为例

杨玉凤

(江苏省阜宁中学,江苏阜宁

中学历史新课程教科书是按模块、专题、中外历史混合编写的,这种模块专题体例给中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诸多弊端。本来人类历史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前到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相互联系地发展着的,但新课程教科书的模块体例人为地割裂了历史的横向联系,割裂了历史事件的完整性,使很多完整的历史事件呈现在不同的模块中,造成了历史事件的支离破碎,造成了知识点的分散、重复、缺失,学生学起来好比盲人摸象,弄不清事件的原委,说不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专题体例又人为地割裂了历史的纵向联系,使很多历史事件在缺乏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孤立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只能孤立地一个一个地硬性接受历史知识,弄不清历史的发展脉络。同时这种模块专题体例,又打乱了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先发生的后发生的,中国的外国的,交错编排,造成了时序上的错乱。《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这种体例不但不利于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反而几乎造成了历史知识的混乱,学生分不清个先后,道不出个原委,理不清个脉络,“历史变成了一团难理的乱麻”。

但不管怎样,课标就是课标,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怎样有效地使用新课程教科书,怎样有效地进行高考复习,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我设想如下。

一轮复习打乱模块界限,重构通史体例,以恢复学生因模块专题体例而造成的时序错乱,大致理顺历史的发展脉络。这里说的时序,不是指所有事件的时间,主要是指重大事件的时间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这轮复习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用数轴图示按中国史、世界史分别构建宏观知识框架,即将三个必修模块的各专题按古代、近代、现代的类别分列于中国史、世界史的数轴上。因目的是纠正学生错乱的时序概念,初步理顺历史的发展脉络,因此一定要用数轴图示构筑时间的空间概念,不能简单地用文字表述。具体图示如下:

一、中国史数轴图示

教学文章,它的好处主要是培养深度思维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正确表述自我观点的能力、锤炼词句的能力和甘受寂寞的坚韧品质等。

教育教学文章分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故事随感、教学设计与案例评析(可以是针对自己的,也可以评析别人的)。不要拘泥于形式,各种方式的写作都要学一点,懂一点,但主要还是以教学案例与教育故事随感为主。

写教育教学文章克服惰性是很重要的。有人曾经研究过,诺贝尔奖获奖者很少有第二次获奖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人有天生的惰性。克服先天的惰性,需要有坚强的意志,这是

通过以上图示,学生可以大致对中国的、世界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有个初步印象,形成肤浅的宏观概念。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中国史、世界史分别编制,切不可混编,因学生的时序早已错乱,混编不利于更好地纠正学生错乱的时序概念。

第二步是不按模块顺序复习,而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顺序学习,即先将三个模块中的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学完,再制作一个标有年代和历史分期的中国古代史数轴图示,然后将三个模块的中国古代史基本史实填在数轴上的相应位置,这样便形成了一个简单明快的中国古代史数轴图示。因为有了在各模块中基本史实的学习,再加上这个简单明了的图示,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基本上也就理顺了,错乱了的时序概念也可得到纠正。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按同样的方法复习和制作图示(注:图示中的事件与时间不一定完全相符,只是大致地表明时序概念)。具体图示如下:

一、中国古代史图示

三、中国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图示

获得成功的关键。

8.立足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篇八

一、专家引领,以理念为先导

为了树立新理念,学校可以倡导“走近名师”行动。

一是教师通过书本走近名师。引导教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从而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本领和廉洁从教的自觉性。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为教师创造一个终身学习和跨越时空的学习环境。学校可以专门成立读书委员会,引导师生把读书当成一种内需,一种习惯,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并实现与学校整体工作的结合:即“营造书香校园”与新课改结合,与德育工作结合,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通过营造书香环境,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读书体系,制定保证教师、学生阅读的运作机制,从而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开阔视野,明确服务育人的思想,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二是学校可以聘请市、县教育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引导教师了解教育前沿动态,让教师多跟大师对话,不断充电,开拓他们的视野,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邀请名师到学校上示范课,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给教师很好的启发与借鉴,使他们取长补短,快速成长。组织青年教师到名校实地参观、考察、学习,学习名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先进办学理念。提高师德修养,增强责任意识;学校还要经常指派多名教师参加省、市、县级的各项提升能力培训,听取专家的报告,吸收特级教师、名师的教学精华,并将所学的经验、先进的理念以报告会的形式传达给每一位老师,以此来引领和推动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多渠道的培训,使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

二、注重实际需求,避免华而不实

1.培训内容来源于“本土化”。在开展校本培训前,学校首先要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实际需要,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学校可以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访谈、数据分析等,对本校的学科教学以及教师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差距或不足。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力求找到教师的需求与学校的发展之间的最佳切合点,摸清真正存在的问题,精选培训内容,为下一步安排校本培训做好充分准备。

2.培训成果能转化为“生产力”。校本培训是行动研究和应用研究,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教学方法。那种为研究而研究或为任务而研究就像是“长不了的兔子尾巴”,不会产生实际工作的成效。只有自觉地学以致用,才会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培训。

3.学校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激励教师选购适合自己的读物。学校对于教师征订的与本学科内容相关的刊物,在经济上给予相当的补助。多举办读书交流评比活动,激发教师坚持读书的热情和决心,增强教育教学智慧,为培养理论水平高、学识过硬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校用专题讲座的方式,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行为进行培训;学校统一制定校本培训内容材料,引导教师逐步提高业务水平。

5.借鉴他人的办学经验。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本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坚持多年的做法。近几年来,学校共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代表将近30人次参加各级培训和参观学习。为了放大考察学习的效能,必须考虑建立外出学习报告会制度。因为外出学习报告会制度能将先进的办学理念、思路、经验、最新信息由个体、部分辐射到全体,实现考察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6.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加强对教师校本培训过程的调控。“记录袋”中记录了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一些原始的资料:一份自己最满意的说案、教案、教学评析、读书随笔、教学案例、论文、教学反思、教学实录等。通过这些过程的记载,了解教师学习与提高的过程,并作为教师期末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注重创新,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以学案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已成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学案为手段、为载体、为依据、为引导,对教学内容进行主体性探究,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教学中可以是以“自主学习”为主,利用学案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在课下结合相关的教辅资料、网络等来解决学习问题、掌握知识,然后通过课上的展示、探究,实现“兵教兵、兵练兵”的学习目的,实现知识共享;也可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学案的导向性,对知识进行探究,通过组内的“探究———交流———共享”来完成学习目标。虽然是统一的模式,我们看到的是各学科有各自的风格,同一学科不同课节又有不同的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特点,但模式的主旨、理念是一致的,内涵是统一的。

四、立足校本教研,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以课题研究带动培训。课题研究是引领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实验田”,教师必须通过这个载体来实现自我的提高。科研兴校应该是学校主要的办学思路之一。重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可以带动教师培训,形成每个学科有课题,每位教师搞科研的局面,达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成长的目的。

李镇西曾说:“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不比千千万万的一些普通老师高明多少。如果硬要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些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还写成了书。仅此而已!”因此,专业写作对教师的成长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是培训,每位教师就应该是学员。因此,布置适当量的作业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可以围绕培训主题撰写论文,可以依据所读书目畅谈读后心得,也可以写一写课后反思,教育叙事等。学校可以在每年度开展相关的评比活动。促进教师在学中写,在写中思。

以反思为轴心,丰富校本教研内涵。首先,引导教师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确立反思教学目标;反思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反思教师的教学方式;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反思师生关系;反思教学过程师生的交流互动;反思教学手段。学校要求教师及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作出反思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推进教师自主反思、行动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校本教研逐步深入。这种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课例研究为抓手,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自我反思为轴心的“参与式”校本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机会和空间,挖掘了教师教育教学中蕴藏的丰富的教学智慧和创造能力,有效地推动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五、加强培训,整体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鼓励教师制订既切合实际,又适度超前的个人成长计划,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明确自我发展方向,从教师的能力水平和实际需求出发,分类培训。

1.开展“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发展。学校安排教学能力强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采取“捆绑制”激励发展,制定成长目标,徒弟成绩的好坏要与师父挂钩,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共同成长。主要是抓好“四带”工作:一是带德,就是使自己的“徒弟”具有良好的师德,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二是带才,就是要对“徒弟”进行业务指导,解答疑惑,传授方法,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三是带教,就是指导“徒弟”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共同评课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四是带研,就是带领“徒弟”从事教研和科研,走科研兴校之路,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共同搞教科研,督促青年教师总结工作经验,鼓励青年教师抓住机遇、自我加压,争创一流。对青年教师的帮扶,努力做到“手把手”,从基础入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带动课前课后的各个环节,精心指导,发现不足,积极引导,耐心帮助,一旦有了成绩,及时表扬鼓励,使青年教师较快地成长起来,逐渐成为学校的希望之星。

2.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骨干教师不但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分享教育教学上的经验与得失;也可以通过区级或校级示范课、研讨课的形式就新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如合作学习的开展、探究学习的运用、学案导学法的应用等)予以解答或点拨;也可以带领身边的教师围绕有效课堂教学组织相关课题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提升教师们的实践能力,探寻教育规律。所以,骨干教师参与校本培训能够做到与日常教研活动有机结合,目的性、针对性更强并使培训常态化,形成持续的专业发展推动力。另外,当地的骨干教师是一个队伍,分布在不同的学校和教研组,能够做到资源共享、以点带面、多点联动,形成了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上的燎原之势。

9.做全面发展的教师 篇九

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特征,具有鲜明的辩证统一性。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战略命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一种系统设计,是一种底线限定,是一种战略规划,是一种自身建设,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新突破。

一、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解

何谓全面从严治党?这是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问题和逻辑起点。

一就是“全”。要以很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全面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全面增强党对国家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全面提高党的自我提高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自我净化能力和自我革新能力,以确保党自始至终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主体上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从内容上全面涵盖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从依据上严明党的纪律并坚持党内法规和宪法法律相结合,从时间上经常抓和反复抓,从方式方法上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并发挥人民监督作用。

二就是“严”。要坚持党的思想教育从严,党的作风建设从严,党的组织建设从严,党的制度建设从严。也就是党建内容的方方面面都要严格地设计、严格地推进和严格地考核,同时党的所有建设主体要全部动员和全面覆盖。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把讲认真贯彻到党建工作的全过程,使从严治党具体地、深入地、一以贯之地落实到位,即要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三就是“治”。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以思想建党为根本,以从严治吏为重点,以改进作风为突破口,以反腐肃贪为要务,以制度治党为保障。从转变作风入手,通过反腐败发力,用制度作为保障,用信仰塑造灵魂。涵盖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思想理论建设、工作作风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和制度体制建设等各个领域。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治”,即真管真治,要有纪律、有规矩;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严”,即严管严治,要严纪律、严规矩;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即全面管全面治,要健全纪律、健全规矩。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途径

如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因而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必须在以下方面加以努力。

1.坚定理想信念,塑造精神家园的守望者。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习近平同志强调“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加强党的建设,要求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履行新使命适应新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自觉做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增强政治意识,塑造立场坚定的清醒者。要坚定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从思想源头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强化理论学习武装头脑,加强党性修养历练,自觉抵制不良思潮,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充分相信组织、信任党中央,坚决听党话、跟党走。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与战斗性,消除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随意化、庸俗化和平淡化等倾向。要严肃党的纪律,主要是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严肃党的组织纪律。要避免党内搞团团伙伙与帮帮派派,以形成民主、团结与和谐的党内关系。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积极开展健康的思想斗争。

3.切实转变作风,塑造清廉为民的先行者。通过转变党的作风治病救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切入点。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实、不正和不廉严重影响党在人民当中的形象,已成为党“亚健康”的主要症状。部分党员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党的政治生态就不可能风清气正,全面从严治党就无从实现。改进党的作风,必须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通过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党的作风改进固然具有明显的效应,但要使党的作风建设成果真正得到巩固,党的作风真正得以纯洁,就必须把党的作风建设纳入制度轨道,利用制度的力量构筑不正之风的坚强屏障。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独有的优势,运用和发挥好这个优势,党就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党就能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

10.做全面发展的教师 篇十

[学习进行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习近平强调,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全面从 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两学一做”为何要抓住基层?基层开展“两学一做”需要注重哪些方面,其效果用什么来检验?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 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着》,为您解读。

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党 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点解决“关键少数”存在的突出问题。而近期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则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使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习近平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净化基层组织,激发基层力量,才能更好地协调推进整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学一做”着眼于基层,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着。

强根固本 抓好三个“第一线”

抓好组织建设的第一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支部是党的组织结构中的基本单元,是各项大政方针落实的主体,支部的状态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的效率和成败。

2015 年1月,习近平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曾语重心长地说,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要 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偏了。他勉励党员干部“位卑未敢忘忧国”,尤其要重视把牢政治方向,守好政治规矩,在党忧党,时刻不忘自己的义务和责 任。这样才能团结统一,把基层支部建设好,让中央大政方针原原本本地落实好。

抓好联系群众的第一线。基层党员干部直接接触群众,代 表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正所谓,“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基层党员的形象和作风,直接影响着人心向背。党员干部的一 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要得到群众真心拥护,党员干部必须真心想着群众。习近平曾以“塔西佗陷阱”理论来劝诫党员干部:当公权力 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他引用“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这句古语深刻揭示这个道理。如果基层党员干部宗 旨意识淡薄了,作风问题突出了,党的形象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还可能引发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大问题。

抓好创新创业的第 一线。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落实中央的各项改革方案,不能大而化之、一刀切。要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 际相结合的问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集众智、汇众力,特别是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想招出力。只有基层党员干部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改革才能接地 气,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当前,基层面临的改革环境比较复杂,制约基层改革创新 的,既有不作为、不担当的态度原因,也有学习不够、领悟不透的能力原因。要让基层改革创新更加充满活力,需要加强引导与管理,唤起创新的精气神;也需要针 对基层工作特点和难点,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各方面的学习,不断形成鼓励基层改革创新的合力。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调研。这是4月24日下午,习近平在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申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取法于上” 建设高素质队伍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尤其需要一支能“打硬仗”、“啃硬骨头”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习近平一贯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多次讲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拘一格降人才。

“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党的人才队伍,最广泛的来源正是基层。

基层承担的责任大、处理的事务多,需要方方面面的经验,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沃土”。更重要的是,真正身处基层,同群众共同战过风险、渡过难关的党员干部,往往在关键时刻能够豁得出来、顶得上去。

要培养这样的干部,首先应立下一个高的标准。习近平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他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对广大党员立起高标准。习近平强调,要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

要契合这一标准,离不开深入的学习。习近平近日在安徽调研时强调,“两学一做”,基础在学,首先要学好党章。全党学习贯彻党章的水平,决定着党员队伍党性修养的水平,决定着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水平,决定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水平。

因此,“两学一做”这项部署可以说是扭住了党员干部成才的关键。

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后,习近平与研修班学员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效果检验 “六个实际”“六个最”

基层开展“两学一做”需要注重什么,其效果用什么来检查?

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时具体指出了学习党章需要联系的六个方面的实际:

要 联系党的历史和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实际,联系党的理论发展和今天坚定理想信念的实际,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今天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联 系党的性质宗旨和今天更好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联系党员义务权利和今天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际,联系党的纪律规矩和今天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实 际。

习近平系列讲话,无一不紧密联系这“六个实际”,因此,联系六个方面的实际,也可以说是对“两学一做”的具体要求。对于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党组织来说,更同其工作实践紧密相关。“六个实际”联系得如何,不仅是对“学”的检验,也是对“做”的检验。

习近平强调,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纾难解困,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

习近平强调的这六个“最”,可谓是基层工作之“魂”,也是检验“两学一做”效果的试金石。

11.做全面发展的教师 篇十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为使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全体教师快速成长,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可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引领课堂走向生本、高效。

一、与学生同行

教师的一切行为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并且能使他们得到成功的状态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变得勤奋,并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因此教师从教学的角度,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起点、文化起点、时代起点等个性化因素,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拐棍”,培养更多孩子的自尊感。普鲁塔卡说:“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二、与问题同行

作为一线教育教学实践者,与问题同行应该是我们进行教育教研活动的起点,只有时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问题研究成为一种文化才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问题同行,是我们成长的沃土和进步的基石。与问题同行这一理念应该植根在我们的心中,让问题融入课堂,植根在课堂的分分秒秒中,植根在教学行为的点点滴滴中,这也可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生本意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更有效地引领我们的课堂走向生本、高效。

三、与专业阅读同行

在课堂上,有的教师能旁征博引,对问题分析得入木三分;有的教师妙语连珠,对听者而言是一份享受。这无不与他们的丰富的专业阅读有关,正因为他们具备了渊博的专业知识,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专业阅读必不可少。我校在引领教师专业阅读方面也做着许多努力,比如不断在专家的指导下充实学校图书馆的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引领教师与专业阅读同行,向老师们推荐优秀的专业图书等;充分利用每周二晚上两个小时的“芦苇沙龙”等读书活动提升教师专业阅读热情和水平。通过专业阅读,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眼界和水平,还让教师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

四、与课堂同行

与课堂同行,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堂观察也是一种与学生的合作,在与学生的课堂交流碰撞中,可以突出个性,也达成共识,对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突出作用。

我校高度重视以课堂观察实践与研究,各学科、各年级,教师人人执教观察课,与课堂同行,践行高效策略,引领我们从教师的起点做研究,逐步树立起研究的枝干,让我们的课堂研究成系列。

五、与思考和日常研究同行

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及研究能力,引导他们与思考和日常研究同行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思考,通过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够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新的东西、新的特征、新的细节,且这又是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教师本人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成长,成为积极作用于学生的个性力量,乃至去创造教育现象。如果教师没有学会思考和研究,不去分析细节和事实,那么教育教学工作在他看来就是枯燥的、单调乏味的,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失掉兴趣。而如果教师没有对教育教学产生兴趣,那就会耽误学生。

12.做全面发展的教师 篇十二

教师属于专业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高超的专业技能,知识需要不断的更新,而技能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造与重建,以便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知识的更新与技能的改造和重建都需要教师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内涵与修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而读书是基本途径。一个要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必须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读书是提高教师教育技能技巧的关键措施。

1. 读什么

对于许多教师来说,需要阅读的东西很多,教育学、心理学可以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我们的理论修养,把握教育规律;专业杂志可以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活化思维;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可解决我们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从没有中断过阅读,也深深体会到阅读给我带来的帮助。

2. 怎么读

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工作性质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有实效性地读书要注重三个结合: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阅读将获得的思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用教育教学理论去检验教学实践,这时常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将会得到理论的导引,同时也能将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笔者发表的许多案例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第二,读书与交流分享相结合,古人也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读书在强调个人阅读钻研的同时,也要注意找名师、专家指点,乐于旁问,向一切人请教,也要适度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第三,读书与研究写作相结合。读书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教师带着学习、质疑的态度读书,将认同与质疑的观点及时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将是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这里的写作,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所做、所思、所言的记录,是搜集积累自己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教育艺术的过程。与一般的所谓规范论文不同,教师的“写作”具有“日常性”和“叙事性”特征,它是教师点点滴滴教育心得的积累,是教师鲜活的教育经验的总结,是教师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

二、思: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思就是思考、反思,教师在读书、教学、研究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反思。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法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并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主人,实现专业发展。

1. 在教学实践中反思

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可以从教学活动的成功之处、课堂上突然出现的灵感等去反思,也应当更多地去反思课堂上、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不当、失误之处,也要去反思教学活动的效果,采用的新方法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等,激发自己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2. 在理论学习中反思

完全凭经验、没有理论支持的教学反思,只能是低水平上的反思,只有在适当的理论支持下的教学反思,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进行教学反思之前,必须要进行有关理论的学习。因此,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可以使我们对一些问题找到与自己不同的解释与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接受新的信息、观点,并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付诸实践。

3. 在相互借鉴中反思

教师之间多开展相互听课、评课等观摩活动,只要有可能就不要放过听课的机会,不要放过任何细节,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学生情况、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客观、公正评价其得失。教师对所听和观摩的每一堂课都要研究、思考、探讨,并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扬弃、集优、储存,从而走向新的境界。

三、写: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

教师的成长为什么要写作?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在其《生活体验研究》一书中有精辟论述:“写作即思考和行动的调和。”教师的写作不仅仅是写作,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

为了促进自己能坚持每天写一点,建议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博客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是工作的、生活的,只要能从中获得感悟,都是写作的论题。自己的感想与工作的点滴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升华,形成自己的经验总结,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便能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建议教师加入相关学科的博客圈,因为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同行的阅读与交流,在这种圈子里不仅能学习到其他教师的文章,学习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同时自己也能在第一时间参与其中,获得进步。有心的教师只要每天坚持写那么一点点,从短到长,从日记到随笔,形式上力求创新,内容上力求有吸引人的细节或思想火花。文字朴实明白是基础,文字清新流畅是佳作,文字撼人心灵是力作,文章深刻富有哲理是精品。我相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坚持三五年,写作能力必定上一个台阶,写作水平必定提升一个档次。

四、做: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足点

这里的“做”包括许多方面,除了上面所讲的读、思、写,还有一些常规工作与提高专业水平的其他做法。

1. 常规工作

不同学科的教师所面对的工作有所不同,如,体育教师每天坚持做好大课间、课外活动、业余训练等工作,语、数、外等教师主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与中层干部等要做好教育管理工作等。无论哪种学科的教师都要从教书育人的大局出发配合学校做好基本工作,因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学校中都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需要全体教师做好不同内容的组织教学与管理工作,这也正是作为一名教师基本价值的体现。因此,所有的教师都应配合学校以谦逊的态度、无比的耐心、高超的专业水平做好一些常规工作。

2. 教学工作

离开课堂不能称之为教师,因此,课堂也是教师的主阵地,也是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场所,一个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在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上。为了做好教学工作,需要教师所做的工作很多,首先是要备好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为了能备好课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需要查阅许多资料,了解教材还要了解教法,了解学生等。备课的成败就需要在课堂上去检验,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备课情况认真上课,课后则需要加强教学反思,总结课堂得失,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3. 教研工作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说过:“不上课就不是教师,不做科研就不是好教师!”因此,教师除了做好各种工作以外,还要参与教学研究,其实我们平常所做的工作,如,常规工作、教学工作等,都是我们参与教学研究的基点,如果离开了常规工作与教学工作去做科研,做出来的文章也是假大空,没有一点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多用心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将工作中的问题作为科研对象去研究,一定能找出解决策略。其实,我们前面所讲的读、思、写本身就是研究的一种方式,读书能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理论修养,也能找出工作中的解决策略,而工作也是寻找问题的一个关键切入口,开展研究工作是不能离开教学与工作实践的,将工作中的问题上升到论文与课题的形式就提高了自己的品位。

4. 教学创新

一个不甘平庸的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成长起来的。只有创新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取得进步。在我们周围不难发现,那些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教师大多在工作中是比较平庸的。教师的创新并不是非要出创造性成果,而是能够不断革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改变自己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方法而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包括根据学校与学生实际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改变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等进行有创新性的教学,有目的、科学有效地教育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上一篇:街道文体站工作计划下一篇:2016街道办基层工作者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