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评考试

2024-07-31

心理测评考试(精选8篇)

1.心理测评考试 篇一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天才在于勤奋”说明()

(A)非智力因素很重要

(B)智力因素很重要

(C)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同样重要

(D)天才是天生的[分值:1.0]

2.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医院门诊中,有()的病人发病原因与心理因素有关

(A)10%

(B)20%

(C)30%

(D)50%

[分值:1.0]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事实表明,()是人格面貌的归宿

(A)认识

(B)意志

(C)情感

(D)理性

[分值:1.0]

4.“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惫”说明()

(A)心理健康最重要

(B)生理与心理的健康问题是互为因果

(C)生理与心理的健康问题没有关系

(D)生理健康最重要

[分值:1.0]

5.心理保健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增进心理健康。

(A)预防心理疾病

(B)预防生理疾病

(C)保护身体

(D)治疗疾病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分值:1.0]

6.在社会交往中,有些人予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发泄不满,这种情绪就是

(A)自卑心理

(B)报复心理

(C)猜疑心理

(D)浮躁心理

[分值:1.0]

7.嫉妒心理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争强好胜

(B)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C)感到别人的存在对自己构成了威胁

(D)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分值:1.0]

8.常见的心理亚健康不包括()

(A)虚荣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B)攀比心理

(C)猜疑心理

(D)乐观主义

[分值:1.0]

9.“他人高马大,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头轻些儿。”说明要正确认识()心理

(A)攀比

(B)虚荣

(C)嫉妒

(D)自卑

[分值:1.0]

10.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说明()

(A)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B)心理健康标准的绝对性

(C)心理健康标准的整体性

(D)心理健康标准的局部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分值:1.0]

11.“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说明了人格的()

(A)可塑性

(B)层次性

(C)倾向性

(D)独特性

[分值:1.0]

12.关于人格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格是一成不变的

(B)人格整体的差异并不意味着组成人格整体的各个因素之间完全存在着差异

(C)人格在其发展过程中不表现出相对稳定和不断变化的特征

(D)人格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分值:1.0]

13.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的精神面貌是()

(A)经济状况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B)政治体制

(C)科技进步

(D)工作压力

约占(有关

[分值:1.0]

14.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

(A)20%

(B)40%

(C)50%

(D)70%

[分值:1.0]

15.虚荣心是一种常见的心态,因为虚荣心与()

(A)自尊

(B)自信

(C)自爱

(D)自卑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分值:1.0]

16.挫折锻炼的实质是获得(),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A)信息

(B)感受

(C)锻炼

(D)挫折体验

[分值:1.0]sun.jdbc.rowset.SerialClob@7a1116

17.替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A)表同

(B)投射

(C)升华和补偿

(D)反向作用

[分值:1.0]sun.jdbc.rowset.SerialClob@1f7c6e1

18.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

(A)本我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B)自我(C)超我(D)人

[分值:1.0]

19.心理因素引起的挫折不包括()

(A)自我估计不当

(B)抱负水平过高

(C)动机冲突而引发挫折

(D)目标未能实现

[分值:1.0]

20.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形象地说明了((A)人格的他控性

(B)人格的稳定性

(C)人格的可变性

(D)人格的自控性

[分值:1.0]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1.对人际交往认识错误的是()

(A)期望值不要太高

(B)有选择

(C)单向

(D)平等

[分值:1.0]

22.在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是()

(A)外貌

(B)幽默

(C)坦诚

(D)乐观

[分值:1.0]

23.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开始的(A)自己

(B)别人

(C)别人的评价

(D)自己的评价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分值:1.0]

24.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人际关系是()

(A)父母

同特征。

消极情绪

(B)同学

(C)师生

(D)同事

[分值:1.0]sun.jdbc.rowset.SerialClob@21f246

25.()是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切成功者的共

(A)自强不息

(B)急躁

(C)乐观

(D)心胸狭窄 [分值:1.0]

26.()是一种感到无力应对外界压力而产生的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焦虑

(B)忧郁

(C)冷漠

(D)易怒

[分值:1.0]

27.()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没有什么情绪反应,即使有点反应,也不知如何处理

(A)迟钝型

(B)暴躁型

(C)迁怒型

(D)转移型

[分值:1.0]

28.()作为一种体验性的心理过程,就像我们心灵的晴雨表,反映着我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A)挫折

(B)意识

(C)情绪

(D)人际关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分值:1.0]

29.怎样表现不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A)沉默

(B)微笑

(C)真诚

(D)鼓励

[分值:1.0]

30.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圈子主要是()

(A)医院

(B)酒桌

(C)单位

(D)户外

[分值:1.0]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有人强调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是()兼顾

(A)生存标准

(B)发展标准

(C)动态标准

(D)静态标准

[分值:2.0]

2.就我国当代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心理健康的标准大体有以下()

(A)身心感觉良好

(B)过度自信

(C)智力表现正常

(D)过度自卑

[分值:2.0]

3.人的身体健康观和保健工作模式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A)单纯治疗疾病

(B)预防疾病的发生

(C)过度悲观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注重强身健体

[分值:2.0]

4.对个体而言,健康的内容应包括:()

(A)身体发育情况

(B)心理发展状态

(C)社会化的程度

(D)道德文明水准

[分值:2.0]

5.感情与家庭的变故包括()

(A)失恋

(B)亲人的离去

(C)夫妻不和谐

(D)婚外情

[分值:2.0]

6.中国专业技术人群的心理压力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来自()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生活环境

(B)社会变迁

(C)经济环境

(D)竞争程度

统,它以([分值:2.0]

7.嫉妒心理的主要特征有()

(A)争强好胜

(B)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C)自恃自己的条件好

(D))感到别人的存在对自己构成了威胁[分值:2.0]

8.人格的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为其特征

(A)积极性

(B)消极性

(C)选择性

(D)被动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分值:2.0]

9.人格的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主要包括()

(A)需要

(B)动机

(C)理想

(D)信念

[分值:2.0]

10.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会诱发()等结果

(A)抑郁症

(B)自闭症

(C)自卑

(D)过度自信

[分值:2.0]sun.jdbc.rowset.SerialClob@a91155

11.挫折产生的组织因素有()

(A)组织中领导不当

(B)组织中人际关系不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组织内部制度不健全

(D)组织内部利益分配不公

[分值:2.0]sun.jdbc.rowset.SerialClob@1b0f019

12.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

(A)生理

(B)心理

(C)生活阅历

(D)个体需要和动机的强烈程度

[分值:2.0]

13.塑造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人格包括:((A)现代科学意识的陶冶

(B)超前创新意识的激发

(C)全面开放意识的加强

(D)民主法制观念的强化

[分值:2.0]

14.人与人的吸引建立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熟悉

(B)个人特质

(C)喝酒

(D)相似互补

[分值:2.0]

15.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人际关系()

(A)父母

(B)同学

(C)老师

(D)宠物

[分值:2.0]

16.不合理的观念有()

(A)此事不该发生

(B)以偏概全

(C)无限夸大后果

(D)从困难中看到希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分值:2.0]

17.当挫折感产生时,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

(A)冷静分析,正确归因

(B)及时调整,以利再战

(C)积极转化

(D)合理宣泄

[分值:2.0]

18.沟通能力要注重()的培养

(A)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B)心理素质修养

(C)思维能力修养

(D)沟通技巧修养

[分值:2.0]

19.专业人员交往的艺术有()

(A)语言艺术

(B)非语言艺术

(C)行动艺术

(D)非行动艺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分值:2.0]

20.人际交往的技巧有()

(A)谦虚谨慎,摆正位置

(B)平等相待,真诚相处

(C)打开心窗,主动开放

(D)合作协助,友好竞争

[分值:2.0]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扩大交往是矫治狭隘性格的有效方法

(是)

(否)

[分值:1.0]

2.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需要学会进行换位思考

(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否)

[分值:1.0]

3.急躁性格的人,对看不惯的事或不称心的事,习惯直露心事,而不大考虑效果

(是)

(否)

[分值:1.0]

4.人能够容忍别人对他们的索取甚至一定程度的侵犯是有修养、脾气好的表现,值得称道。

(是)

(否)

[分值:1.0]

5.心理状态正常不意味着一点问题都没有,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性的异常心理现象,称之为“正常的异常心理”,由于时间短、程度轻,所以还不能称之为心理疾病

(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否)

[分值:1.0]

6.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人际关系好的人一定心理非常健康,人际关系不良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是)

(否)

[分值:1.0]

7.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是)

(否)

[分值:1.0]

8.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充分发挥自己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潜能,具有生命的活力。

(是)

(否)

[分值:1.0]

9.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医院门诊中,有50%的病人发病原因与心理因素有关。

(是)

(否)

[分值:1.0]

10.感情受挫和婚姻变故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

(是)

(否)

[分值:1.0]

11.技术进步虽然减少了人们重复和简单劳动的时间,但是人们感到越来越多的知识需要学习,这种学习压力也会产生紧张和焦虑。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是)

(否)

[分值:1.0]

12.一般而言,社会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已经和犯罪、精神崩溃、家庭分裂和其他社会问题密切相关

(是)

(否)

[分值:1.0]

13.按照马斯洛的五种需求学说,幸福感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需求

(是)

(否)

[分值:1.0]

14.具有虚荣心理的人,多存在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的缺陷

(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否)

[分值:1.0]

15.人格的独特性可以通过人格测验来测量,但不能通过日常观察来了解。

(是)

(否)

[分值:1.0]sun.jdbc.rowset.SerialClob@162fb33

16.需要来源于外界现实,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

(是)

(否)

[分值:1.0]

17.心理学在对人格的界定中,适应性定义认为人格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

(是)

(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分值:1.0]

18.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个体的各种心理品质逐渐发展并在与外界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的一系列有异于病人的心理特征

(是)

(否)

[分值:1.0]

19.心理学在对人格的界定中,总和式定义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的特质的总和

(是)

(否)

[分值:1.0]

20.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分为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五大类

(是)

(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分值:1.0]

21.体弱多病或有生理缺陷的人比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对挫折更加敏感,容忍力高。

(是)

(否)

[分值:1.0]

22.造成挫折的主观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

(是)

(否)

[分值:1.0]

23.挫折泛指人们的行为受阻、事情进展不顺利,含有阻挠、受挫、失败之意。

(是)

(否)

[分值:1.0]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4.人格的稳定性特征中,稳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是)

(否)

[分值:1.0]

25.神经衰弱的具体症状包括:身体紧张、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对未来无名的担心、过分机警。

(是)

(否)

[分值:1.0]

26.神经官能症属于严重的心理异常。

(是)

(否)

[分值:1.0]

27.当情绪困扰严重而自己又一时难以调节时,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是)

(否)

[分值:1.0]

28.音乐具有明显的调节情绪的功能,因此也是缓解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

(是)

(否)

[分值:1.0]

29.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者某种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

(是)

(否)

[分值:1.0]

30.迟钝型的人天生没有情绪,不论遇到什么事,他都没有感觉

(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否)

[分值:1.0]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2.心理测评考试 篇二

一、引起高中生考试作弊的因素

(1)自尊心的需要。高中生还处于青春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逐渐地学会认识自我,越来越重视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因此,成绩不好,直接影响其在群体中作用的发挥。所以说,满足自尊的需要是中学生考试作弊心理产生的直接诱因。

(2)压力过大。在学生的生活中,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的望子成龙,给孩子造成了太大的压力。于是,为了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部分学生就用作弊的方法来使自己有个好成绩。此外一些家长平时又不注意对孩子进行理想、道德、成才等方面的教育,也在无形中促使了学生作弊心理的形成。这是导致中学生作弊心理形成的家庭因素。

(3)仗义心理在作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帮助圈内的“小兄第”闯过考试关,不惜采用协作作弊的错误做法。这种协同作弊往往手段巧妙,也比较隐蔽,即使被老师抓住,也不肯交代出来。部分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相对较好,但是性格里却有一股很强的同情心和侠义之气,是非不分,仅凭义气。面对同学的“求助”,不加思考,慷慨地伸出“友谊”之手,岂知害人害己。

(4)教育者的松懈、放任。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考风考纪不重视,监考松散,对作弊的学生有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形之中为学生作弊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增加了他们作弊的可能性。因此,教师监考不严也是造成学生作弊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应对高中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考试作弊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把考试作弊当做耻辱,把“诚信”当做美德。学校应主动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学生形成远大务实的理想追求,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奋发进取的学习动力。这样,作弊就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就没有了市场。

(2)引导学生变压力为动力。部分学生常承受不了家庭、学校所给“得高分”“争名次”“考重点”的压力而又不愿让关心自己的人失望,于是,他们选择了走“捷径”。学生要学会把压力转变为动力,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结果不论如何,都是自己真实实力的表现。

(3)强化自我意识,避免仗义心理的出现。第一,让学生始终明确现在是在考试,必须管好自己不能作弊;第二,让学生始终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始终认识到自己在考场上的责任,不能为了义气而帮助其他同学。第三,设立自我监督体系,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4)增强教育者的责任感。为避免考试中作弊现象的出现,学校应该有严格的制度,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监考教师应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监考,这既是对学生负责, 也是对自己负责。

3.心理作用与考试技巧 篇三

(一)稳定情绪开好头

沉着降低难度,轻视忙中出错。做题开始,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要沉住气。一开始就要沉着冷静,利用好手中的硬件——日积月累的知识,再加上临门一脚的心态,你就放心去做吧。相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寻找感觉早入境

有的同学不能迅速进入做题状态,不知道分秒必争,总觉得刚开始时间长着呢,磨磨蹭蹭,岂不知别人已做了三四题,你还在第一个题犹豫,已经落后,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导致前松后紧,匆匆忙忙写作文,草草收场甚至写不完,语言表达马马虎虎甚至空缺。语文成绩一下子低别人十几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大学呀!

时间分配上因人而异,但每一块出入不能太大。第一卷12个选择题控制在40分钟之内;第二卷主观题增加,书写量增大,控制在55分钟之内;作文至少50分钟,留5分钟检查。

(三)第一直觉很重要

语文是文字学科,丰富庞杂,难免有些模棱两可题。这时怎么办?你有没有总结过经验?有的同学可能尝过甜头——凭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敏锐是语感最可贵的品质,也是解答问题的最有力的武器,并不是瞎蒙。你挑最先想到的或第一直觉的答案,虽然带有一些蒙的成分,但很大程度上是潜意识的长期积累的语感在起作用。这时即使选错也不后悔遗憾。这样稳中有快,一步到位。

(四)“弃卒保帅”最明智

实在答不出的题可“弃卒保帅”,暂时不要太勉强,做好记号先放着,检查时突破,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五)做好一题忘一题

不要只顾留恋身后的小花小草,眼前,更有春光一片。有的同学对前面做的题总是耿耿于怀,老想着哪一题没做好,这样势必会影响后面的做题效果,适得其反。这时这样想“我不会的别人也未必会”“只要把该拿的分拿下来,分数就不会太低”。

(六)慢看轻读快答题

审题过程也是思维过程,不能草草一读“依葫芦画瓢”,而应“咬文嚼字”,慢看轻读。比如“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几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三处并加以修改”,就要慢读出“某同学”“讨论会”“不得体”“三处”“修改”这些有效信息,做题时目标更明确,答题效率更高。再如如果慢读“表达方式是什么”就不会答成“对比”“排比”了,慢读出“基本事件”“汉语地位”就会找到相应的答题区域,快速做答。作文审题更不用说,03年“心灵的选择”突出心灵的斗争过程;04年“买镜”跟“镜子”的话题又不一样,侧重在“买”,选择的过程;“对手与敌手”人生需要对手,而不需要敌手,而要化敌为友。“磨刀不误砍材功”慢看轻读,效率高,答题准。

(七)抓住灵感促写作

做题前看看作文题,暗示自己“这个题目太好了”,带着作文题目去做题,前面的一些题目可能激发写作的灵感。灵感稍纵即逝,我们要随时抓住它的尾巴。这里写的一些内容有些句子像“精耕细作颗粒归仓”“科学用好答题卡”等就是我在运动场上跑步时窜出来的。去年毕业的一个学生到我家玩谈起高考时,说到作文写的挺顺的,就是因为做前面题时想到好的题材,心里很轻松,写作文时心里挺高兴的,发挥良好。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把大脑里出现的影子及时抓住。比如写开头时可能想到好的事例好的结尾,赶紧抓住灵感的尾巴,迅速写到演草纸上,否则转瞬即逝。

(八)做好检查稳结束

在考试中,主动安排时间自查答卷是保证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防漏补遗,去伪存真的过程,尤其是考生采用灵活的答题顺序,更应该与最后检查结合起来,因为你跳跃式往返答题过程中很可能遗漏题,通过检查可弥补这种答题策略的漏洞。检查过程的第一次工作是看有无遗漏或没有做的题目,发现之后,应迅速完成。

对各类题型的作答过程和结果,有时间要全面复查一遍,时间不够则重点检查。

选择题的检查主要是查看有无遗漏,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项目。但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作出的选择。对简答题和作文的检查,主要改正错字和病句,补充遗漏的内容,删去错误的观点。另外,检查的内容还应包括考生情况登录表的检查,擦净答题纸上的零散痕迹或标记(避免计算机把它们当成答案处理)。

4.心理学考试 篇四

课堂上学生扔纸飞机,如何处理?

冷处理:收了纸飞机,继续讲课,课后批评处理。同学想引起老师的注意,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价值等,老师要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制止不良行为,杀一儆百。

一、天性和教养(遗传与环境)在发展中并非对立的,而是相互结合的(1)在发展的不同领域,遗传和环境的相对作用各不相同。

·一些领域主要受大脑系统主导,这些系统是由基因控

制的,如深度知觉、语音辨别能力先天具有,只需环境刺激

即可发展;

(2)遗传天性或许使儿童对于某些特定环境的影响更敏感。

(3)当处于两极条件而不是中等条件(一般的环境条件)时,环境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4)在某个特定的年龄,某些环境经验可能会产生更大的作用。

(5)儿童并非消极接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相反,他们作出选择,挑出他们已经理解的知识和事件,修正不能理解的知识和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不断地发展对人对事的看法,不断积累和提炼。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量变和质变)如,由走——跑,身体的长高

三、普遍性和多样性(差异性)如,所有儿童都能学会坐、爬、走、跑,且具有相同的顺序,但儿童在力量、敏捷性和耐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四、发展的外因与内因(主动性与被动性)

把儿童看成是主动的个体,必须要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重视鼓励和表扬,重视开发儿童的“优势领域”,充分发挥儿童自身的积性和主动性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的人格发展理论

儿童早期:基本自主感——羞耻感:孩子的需要或行为: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及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和限制。如果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支持及尊重,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觉得自己对世界有一份影响力。如果家长未能满足孩子需要,反而受到批评嘲笑,则会产生害羞或惭愧的感觉。长大后可能出现的个性特征: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不相信自己的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倚靠别人的人;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经常做出不恰当的道歉。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学前期:基本主动感—内疚感。任务:发展良心,获得性别角色。孩子的需要或行为: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注意行事;发展出主动性。若家长满足孩子需要,给予积极支持,孩子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情绪,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如果不能满足孩子需要,或不予支持,对孩子的新尝试进行惩罚,孩子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或停止主动性或偷偷去尝试。长大后可能出现的个性特征:害怕犯错,感到无助及内疚,只懂得安慰别人,回避风险,隐瞒错误。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对感情关系上负过分的责任;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学龄期:基本的勤奋感—自卑感。孩子的需要或行为: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此阶段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使孩子感受到自己与他人有同样的能力,孩子会因鼓励而变得有活力。如果孩子常常受到严厉批评,或被忽略,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或不会自觉做事,会产生不配做某事或不及别人的感觉。长大后可能出现的个性特征:避免参与任何竞争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觉得不安全、不如别人;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凡事要求完美;经常拖延及耽搁;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青年期:自我同一感——同一感混乱。孩子的需要或行为:找出他自己怎样去适合这个世界,接受自己身体生理上的变化, 界定自己对异性以及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找出人生应该怎么过。在此阶段满足孩子需要,容许他去探索自己的梦想、感觉、改变想法及尝试新的方向,他会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如果不支持、不引导他去探索,而只是过早强迫他进入某一角色,他会形成反叛的个性或变成一个毫无主见的人。

评价:

1、把儿童作为整体进行研究;

2、以辩证思想看待儿童的发展,发展是有阶段的,每一阶段都有冲突和矛盾,发展有两种可能,或解决矛盾或不能解决,发展也不是一次完成…

3、重视教育的作用,父母、同伴、教师、社会等的教育;

4、仍未能摆脱本能说的影响;

5、描述了人格发展各阶段中社会要求与自我的冲突。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正强化:增加愉快刺激而增强行为。—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增加或者刺激强度的增加,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负强化:减少厌恶刺激而增强行为。—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消除或者刺激强度的降低(厌恶刺激),导致了行为的增强。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加强行为的过程

几种强化:直接强化: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替代强化:学习者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赞扬或惩罚而产生增强或削弱(抑制)同样行为的倾向。自我强化: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自我强化依存于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

第三节 青少年期的一般发展特点

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身体生理的过渡;心理的过渡;社会性的过渡

一、青少年期的生理特征——生理发育高峰

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矛盾性: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其他领域,更多依赖于环境的支持,如传统的课程领域(阅读等)、富有挑战性的艺术和体育方面的高超技艺的发展„

1.生理和性成熟带来的新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2.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3.自我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4.自我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1.反抗性一依赖性 青少年情感状态和行为

2.闭锁性与开放性 3.勇敢和怯懦 4.高傲和自卑 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1.高敏感性2.情绪波动3.行动倾向:冲动行为 反社会行为4.行为抑制,可能出现退缩行为 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1.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肤浅、缺乏深刻性)2.自主独立,表现欲强

3.对权威的认知发生变化

4.同伴影响力增强5.价值观多元化

第二讲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与智力开发

第一节

一、青少年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少年期-初中生:

形象思维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从初二开始开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起作用。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在高中阶段,辩证逻辑思维的迅速发展。两种思维形式的发展和成熟,是青少年思维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一)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具有五方面的特征)1.通过假设进行思维

2.思维具有预计性3.思维形式化 1.抽象与具体获得较高的统一

(三)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期和成熟期

1.各种思维成分基本趋于稳定状态,基本上到达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水平。2.个体思维水平,包括思维类型(形象型、抽象型和中间型),趋于基本上定型。

3.成熟前思维发展变化的可塑性大,成熟后可塑性小,与其成年期的思维水平基本上保持一致,尽管也有一些进步。

三、思维品质的矛盾性

1.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日益明显2.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3.思维中的自我中心再度出现

四、两性思维差异发展的年龄特征

1.学龄前男女思维差异不明显,从幼儿期开始显现差异,女孩略优于男孩,但是不明显。

2.从小一到初一,男女两性思维差异逐步明显。3.初二以后,青少年出现明显的具有两性特色的思维优异发展的差异。

第一,形式逻辑思维发展水平比辩证逻辑发展水平的性别差异明显。在形式逻辑内部的推理能力上,演绎推理比归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智力发展速度的差异:(1)智力早出(早慧)(2)智力晚出(大器晚成)(3)一般发展 智力的性别差异

从年龄阶段看:婴儿期:几乎无差异 幼儿期:女孩性略优于男孩

小学-女生青春期(10-13):差异明显,女生优于男生

1.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3.培养元认知技能 4.因材施教,发掘潜力

在教育实践中如何促进青少年智力发展?

5.给学生提供机会练习智力技能

智力强化训练(反应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等)

思维训练(逆向思维、纵深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逻辑思维、综合思维)

青少年的智力开发

从男生青春期(13-15-20岁:男生后来居上,逐渐优于女生,且越加显著。

20以后男生女生差异逐渐减弱。智力的结构差异:

(1)一般智力的差异:如知觉、表象、记忆、思维(2)特殊智力的差异:如音乐、运动等 纳推理明显。

第二,性别差异并不显示思维发展上的男优女劣,而是各有其发展特色。推理能力男生优于女生;而逻辑发展运用能力女生优于男生。第三,在形式逻辑思维的推理能力上,男生得分的离散型大于女生,表明其思维发展呈两极型;女生思维发展则较均衡。

4.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的明显化。5.思维能跳出旧框框,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 2.辩证思维获得明显的发展 青年早期-高中生:

形象思维已完全发展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进入成熟期。高二年级,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于成熟。

(二)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是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地位

第二节 青少年的智力发展

案例分析

小东是个初中二年级学生,智力正常,小学时成绩还可以,属中等水平,但自初一下学期后成绩开始下滑,初二时更明显。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是应付老师和父母。每次试卷和作业发下来,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老师批评他,他无所谓。小东爱看电视,爱玩电脑游戏,每天匆匆忙忙做完作业就想看电视或者玩游戏。父母均为某企业职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对孩子读书期望较高,一直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

第三讲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第一节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觉察。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征

内心世界日益丰富,更多地进行内省关于“我”的问题;

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一方面认为自己正确难以接受他人意见,另一方面,感到别人总是在评论自己、挑剔自己,容易感到压抑孤独且神经过敏。青少年的自我评价的发展

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进入青春期,青少年逐渐摆脱成人评价的影响,产生独立评价的倾向。另一个特点是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自我评价的抽象性、原则性和批判性及稳定性随年级增高而进一步发展。青少年自我体验的发展

1.成人感——是指青少年感到逐渐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角色,要求独立、得到尊重的体验和态度。2.自尊感——是社会评价与个人自尊需要(自我尊重与社会尊重)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青少年的自尊感的体验容易走极端,或沾沾自喜或自暴自弃。

3.从闭锁性到自卑感:随着闭锁性的发展,青少年到了高中时期容易出现自卑感。

自卑感:是一种轻视自己、不相信自己,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自我体验。此种体验萌芽于少年期,容易产生于青年初期。自卑的人常常有着强烈的防卫心理,如伪装、转嫁、回避、和自暴自弃等。青少年自我控制的发展

1.自我控制随年龄增大不断增强。

2.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着较大差别:初中生的自我控制是初步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够。一方面,他们的思想方法开始转为内部归因为主,另一方面,他们会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与形象。高中生开始较稳定而持久地控制自己。高中生对主观自我和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思考,促进了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如何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概念?

(1)在学业、社会交往和体育任务中激励成功(简单含糊的“你很聪明”意义不大)。

(2)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进步而不是别人表现怎样上。(应减少竞争,避免不恰当的比较)(3)给予建设性和鼓励性的反馈。(恰当的批评也是必须的)(4)要考虑性别差异 如何提高青少年的自尊?

(1)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优点:“优点轰炸”

(2)进行归因训练:鼓励学生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以外的其他因素

(3)建立自信与合理解释: “我能行”“你可以做到”与“做不好,也不意 味着我很差”(4)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与接纳:安全的人际关系可以创造归属感与掌控感(高自尊的特征)自我意识与青少年心理异常

(一)逆反心理: 成因有三点:

一是由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容易使他们产生固执偏见; 二是由于家长、教师对他们所犯的错误处理不当使矛盾激化; 三是父母粗暴的管教方式

(二)蔑视纪律和规范 逃学与离家出走的成因:

惩罚过分严厉,挫伤了情感与自尊; 一些社会团伙的诱惑学生的个性心理:娇惯、任性、敏感、易激怒且责任心差反社会人格成因:

由于在集体中感到孤立,多余,无用,受侮辱,而自暴自弃。用消极的方式与人交往,在街头闲逛、吸烟、酗酒消磨时光 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反抗父母到相互尊重 2.自我意识的成分分化:“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3.强烈关心自己个性的成长:关心自己个性的优缺点 4.自我评价逐渐成熟:逐渐能够独立评价,逐渐达到主客观统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1.通过认识他人(同伴群体)来认识自我。

5.有较强的自尊心 6.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教育措施:

首先,理解、关心、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改变胡涂观念; 其次,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 耐心、灵活、对症下药

(三)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是一种病态人格,有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两种类型。反社会人格者缺乏道德情感,缺少内疚,没有同情心,对别人的痛苦漠不关心。

反社会人格教育:首先要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断绝不良的人际交往;其次要加强他们的文化学习,养成良好的品德;另外,学校、社会、家庭要积极配合,共同关心和帮助他们

2.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学习正确归因)来认识自我。3.通过自我观察(与他人评价结合)来认识自我(I-ME)。

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着个性的发展,以上三个方面的途径是密切联系的,在自我教育中,应该把三个方面获得的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取得最大的成效。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首先写出10条你喜欢自己的理由,其次写出你的10个不足,最后写出如何改进自己的不足。对待那些无法弥补的短处,我们要学会:

1、自我解嘲 ;

2、代偿;

3、跳出个人心理活动的小圈子,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和自己的短处;

4、学会改变评价自己的标准,第二节 青少年的人格发展

影响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因素 四种典型气质的在心理行为上表现:

胆汁质:情绪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强;但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多血质: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强;其弱点就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黏液质: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忍耐性高、外柔内刚;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其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

第四讲 青少年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与辅导

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情绪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情绪的功能

1.适应功能:婴儿饿了就哭,获得大人照顾

2.动机功能:积极情绪对活动具有增力作用,相反具有减力作用 紧张和应激

紧张是在压力状态下的一种情绪体验。

适度的紧张对身心具有积极的作用。长期过度紧张有损身心健康。应激是出乎意料的情况下引起的情绪状态。应激状态下的身心反应:

积极反应:急中生智、超常发挥消极反应:过度紧张、束手无策 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情绪表现方式上由外在冲动性向内隐文饰性转变。情绪持续时间增长,出现心境化趋势

情绪体验的内容更丰富,理解能力更强。对别人情绪表现出较高洞察力,社会情绪展现主导地位。情绪的结构更加复杂,表情认知能力得到很大发展。心境的变化

由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心理整合的持续性和统一性环节出现了暂时的混乱,因而出现了一系列消极心理。(一般认为一个人要到25岁以后才能达到心态的稳定和平衡)

1.烦恼突然增多(公众形象困扰、亲子关系、同伴关系)2.孤独3.压抑 人际关系(情感)的两极性 1.对父母的矛盾情感:孝顺与顶撞

2.在朋友关系中:友情与孤独、亲切与冷漠、参与和旁观 反抗情绪

A.心理性断乳(独立意识)受到阻碍:成人过分关心 B.自主性被忽视,感受到被妨碍:仍然被成人支配 C.人格的展示受到阻碍 自卑感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过多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体验,是一种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自卑的极端表现形式是自暴自弃。焦虑抑郁

D.当成人欲强迫其接受某种观点时他们拒绝盲目接受。

3.组织功能:考试时不兴奋或过于兴奋不利个体水平的发挥。4.信号功能:微笑表赞赏,点头表同意

制力强;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挂断。

气质与职业

胆汁质的人适合:导游、野外勘探、推销员、监督员等。适应热闹烦杂的工作环境,面对长期安坐细心检查的工作很难适应。

多血质的人适合:外交人员、管理人员、驾驶员、社会服务、医生、律师、运动员、冒险家、新闻记者、演员、侦探、公安干警等。不适合做过细的工作和单调机械的工作。粘液质的人适合:外科医生、法官、管理人员、出纳员、保育员、会计、播音员等。

抑郁质的人适合:校对员、计算机编程及录入、排版检查员、化验员、雕刻工作者、刺绣工作者、库管员、机要秘书等。我们不能以自己的优势或成功的方面去讥笑别人,也不能由于自己不足或失败而感到自卑。

第五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与辅导

青少年的异性交往 中学生早恋现象分析

早恋是青少年性心理的外化,是一个极不确定的概念,属于社会历史范畴;把早恋界说为“不到恋爱年龄而进行的恋爱”,属于一种不适时的失控行为。习惯上以下述两个标准作为参照:一是生活自立程度,二是与法定最低婚龄相差的程度。青少年学生早恋的影响因素

1.孤独2.挫折感3.空虚与迷茫4.摹仿5.好奇6.从众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分析维度:亲密性、反应性和冲突性 青少年的亲子关系:

初三女孩向母亲下宣战书:没有自由宁可当小偷

第六讲青少年性意识、性别角色的发展与教育

性别角色是指一定社会文化对男人或女人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男孩或女孩获得性别角色认同和关于他所生活的社会认为的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过程就是性别化。性别角色差异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1.遗传基因2.性激素3.大脑

性别角色的形成和获得实际上就是在个体生物学基础上的社会化过程:出生前的期待—出生后的区别对待—角色认同

(二)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

(三)教育因素:

1、家庭教育

2、学校教育

3、社会教育(大众传媒)

性别的双性化结论: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很多情况下能做得更好些,因为他们既具有女性气质又具有男性气质。其实,两性气质的区分仅是相对的,从本质上说,它们并存于每个人身上。一个刚强的男人也可以具有内在温柔,一个温柔的女人也可以具有内在的刚强。一个人越是蕴含异性气质,在人性上就越丰富,在人格上就越完美。为什么中学生必须进行性教育?不教育行不行?性教育的内容你认为有哪些?怎么进行? 青春期教育应注意的其他几个问题

首先要认识到青少年手淫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性心理活动的外部行为表现。要克服这个习惯,关键在于兴趣的转移。性安全教育

建议设立3道“防火墙”:不要越轨;学会保护自己身体(避孕与预防艾滋病); 一旦怀孕必须马上做人流,不能耽误。性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和家庭中推行性教育时步履维艰;2.性教育对象局限;3.教育内容过于狭窄。性教育的误区:

(1)性教育观念上的误区:“无师自通论”、“诱发论”、“封闭保险论”(2)性教育对象上的误区(3)性教育内容上的误区

第七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不仅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而且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 1.积极的自我观念 2.对现实有正确的知觉能力 3.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另外一种说法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稳定乐观 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标准 1.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心理健康“灰色区”概念(第三状态或亚健康状态)。3.偶尔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心理不健康。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乐于学习,目标明确

2.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情绪

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判断的常见问题

一是对学生交往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是把一些道德的标准、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合。影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三)社会环境

(四)学校教育

(五)个体心理因素 我国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3.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4.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充满自信 5.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3.意志品质健全 4.行为协调适度

5.人际关系和谐 6.人格完整独立

4.良好的人际关系

5.能冷静面对现在,吸取过去经验,策划未来 6.能真实地感受自己的情绪,能恰当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一)学习障碍:1.厌学2.考试焦虑3.学业不良

品行问题的原因遗传因素对反社会行为的影响贯穿一生;低水平的皮层唤醒和自主反应似乎在早期发病的品行障碍中起中心作用;社会-认知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二)人际交往障碍:

1.与教师的交往障碍——中学生总是希望被老师关注、理解,支持、平等对待

2.与同学的交往障碍——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

3.与父母的交往障碍——专制式、放纵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孩子孤僻、冷漠、专横等不良性格。同时家庭的种种伤痕,也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三)情绪障碍:

1.焦虑症。这是一种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心害怕、心跳加快、手足发抖,并常伴有睡眠障碍。

2.强迫症。这是一种包括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的情绪心理障碍。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思考的问题。而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地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如果不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3.恐怖症。这是一种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或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物或情景的恐惧)、广场恐怖症(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的社交恐怖症较为多见。

4.抑郁症。这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显著特征的情绪障碍。其主要表现为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并伴有疲劳、食欲不振、失眠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

(四)人格障碍

(五)青春期心理障碍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学习心理指导;人格发展教育;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 矫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

1、角色扮演法

2、信心训练法:焦虑倾向严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卑感,凡事缺乏自信,常给自己以消极的“自我预言”。如果用

“我能行”代替“我不行”规劝自己,就会打破恶性循环,重新建立起自信心。

3、合理宣泄法

4、注意转移法

5、灵活幽默法

6、换位思考法

5.心理学考试总结 篇五

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成功概率在的,因为这种任务对他们能力最富有挑战性。

3.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表情去了解学生的学习以便获得反馈信息,这体现的是偶情绪的性功能。

5.视觉的适应现象中,暗适应是指视觉感受性提高了。

6.“人逢喜事精神爽”表现的事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并具有渲染性的情绪,即_ 心境___。

7.古代最著名的气质学说是由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特提出的体液说。

8.心理学中通常是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方面来衡量发散思维的质量。

9.在认识上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过程叫__抽象__。

10.在生活中,通常所说的“随大流”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11.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起的兴趣叫做间接兴趣。

12.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选择题和判断题,是考察学生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_再认或回忆__能力。

1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14.林黛玉看见花也伤情,也落泪,这是不良的___心境___表现。

15.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叫做抑制。

16.心理学中通常是才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方面来衡量发散思维的质量。

17.古代最著名的气质学说是有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特提出的、体液说。

18.一般把智商低于

19.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创造了用智商来度量智力的方法。

20.“情人眼里出西施”和“一好百美,一坏百丑”的现象体现了印象形成中的晕轮效应。

判断

1.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你给我一打儿童,在由我做主的环境中,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甚至乞丐或小偷。错

2.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创造的。对

3.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唯我、自我、超我。错

4.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前摄抑制。错

5.下图反映的是知觉的整体性。对

6.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错

7.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了。对

8.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唯我、自我和超我。错

9.1.1879年 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错

10.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对

简答

一、心理学研究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又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二、简述情商包括哪些内容?

情商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情商包括:1是认识自身的情绪。时时处处能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情绪状态,只有正确地了解情绪,才能主宰生活。2是妥善管理情绪。在对情绪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能把情绪保持在适度、适时、适所的状态。3是自我激励。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陷入怎样的困境,总能鼓动自己振作精神,奋发向上,始终保持高度热忱、乐观的驱动力。凡能自我激励的人做任何事成功率都比较高。4是认知他人的情绪。会从细微处觉察识别他人的情绪,善解人意。5是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充分掌握这项能力的人会有好人缘,在复杂的群体中能与人和谐相处,被人推崇,常可称为领导者。

三、什么是心里发展?心理发展的特点?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心理发展的特点: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体现出的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2发展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心理发展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远近律和大小律。3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系统发展和起始达到成熟的时间不同,相同的系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每个人发展的优势速度、高度是千差万别的。5发展的关键期,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印象形成中的主要心里效应和偏差?

1首因效应。是指交往双方在初次交往时,所获得的最初信息对双方以后交往的影响。首因即最先的印象,也即生活中所说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本身显然是有偏差的。如果盲目相信第一印象并以此来评价和取舍人,难免失误。2近因效应,近因就是人们根据最近获得信息所形成的有关他们的印象,即新近印象。近因效应就是指新近印象对人际认知和总体印象的形成产生了强烈影响作用。3晕轮效应,指当人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还会把这种印象推及扩展到该人其他特征的认知上去。在人际认知中一旦产生晕轮效应,一个人的某个优点或缺点就会被放大,就会遮蔽住这个人其他的特点,偏见也就因此而生。4刻板效应,是人与人交往时,对某一类人的共同特征所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到对这一类人中某一个个体的认知和评价。它使人的认识僵化和停滞化,这势必要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阻碍人们开拓新的视野。

五、马斯特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基本观点:1生理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个体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2安全需要,安全的需要是指个体对人身安全,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也称为社交需要。4尊重的需要。5求知的需要,也称为认知和理解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六、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1问题情境。是指发生问题所处的客观情境。2动机水平3思维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对解决情境类似或相同的课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变化了的情境或新的课题,则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4原型启发,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因受到

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的现象叫做原型启发。5功能固着的影响,功能固着阻碍新思维的进行,影响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6个性特点。总之,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们不是孤立存在地起作用,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综合地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七、简述情绪的功能?

1信号性功能,是指人的表情在人们交往过程中所起到的信号作用。2动力性功能,是指情绪对人的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在高涨的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会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力达预定没标,在俯落情绪状态下,个体则缺乏冲动和拼劲,稍遇阻力,便畏缩不前,半途而废。3感染性功能,是指个体的某种情绪具有他人的情绪施予影响的效能。情绪的感染性功能充分说明,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会以情动情,情景交融,引发人们对认知过程的集中注意或分散注意,从而影响认知的效率。

分析

1(1).气质类型;(2)本人类型,优缺点

胆汁质(发脾气)

多血质(灵活)

黏液质(平衡,稳定)

抑郁质(消极)

★2.(1)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它既具有一半思维的特点,但又不同于一般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首先,创造性思维往往以创造活动作为其产生的基础。其次,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它既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的环境,从家庭到学校、社会,如果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创造环境,就会时时处处激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重视个性培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些诸如科技小组、兴趣小组、文艺小组等实践活动,有助于创造性个性的形成。

三、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青少年的求知欲、好奇心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产生好奇并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求知欲又称认识兴趣,它是好奇心的升华,是人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心理状态。

四、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创造活动过程是由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又由集中思维再到发散思维多次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发散思维更能体现思维的创造性,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

五、鼓励直觉思维,在教育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应鼓励学生进行近似合理的猜想、假设;鼓励对问题答案进行迅速回答并尊重学生提出任何幼稚甚至荒唐的问题。

六、改变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往往强调学生循规蹈矩,死记书本知识,考试得高分,顺利地升入高一级学校。

3.(1)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印象形成中的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指当人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还会把这种印象推及扩展到该人其他特征的认知上去。

(2)认知偏差;怎样消除?(自己发挥)

论述

一、遗忘的规律是什么?影响遗忘的因素?

先快后慢。因素:1时间因素,遗忘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遵循“先快后慢”的规律。2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3学习程度,过度学习的材料能避免遗忘。4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如记忆一篇课文,一般总是开头和结尾容易记住。5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有一定的影响。

二、联系实际论述家庭环境对儿童的人格发展影响?

儿童出生后,最早接触到的世界是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最早受教育的场所。家庭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的结构类型,经济条件,家庭的气氛,家庭子女的多少,父母的教养方式等。都会对儿童的人格形式起着作用。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影响儿童的人格形成起着作用。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不同阶层人群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等彼此不同,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要求和教养方式也不尽相同。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儿童不同的教养方式使儿童逐渐具有了不同特征。1权威型教养方式2放纵型教养方式3民主型教养方式。

三、联系实际谈谈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6.学习技巧及考试心理 篇六

巩固记忆法,顾名思义,当然就是让我们及时复习。人学习到的知识总是会遗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忘掉的知识会越来越多,记忆中的知识会越来越模糊,所以不复习是不行的。其实复习不必占用多少时间,复习一节课学习的知识,只需要利用下课三十秒的时间回忆一下。复习一天的知识,只需要三分钟左右…还需要自己准备一个遗忘本,及时记录下来自己遗忘的东西。

习惯记忆法,是最适合我们小学生使用的。几位老师还自己制作了一张地图,这张地图,既非中国地图,也非世界地图,而是数学知识地图。这上面记录着我们一学期要学的知识,根据习惯记忆法的特点,只要把它挂在孩子间里,那么他(她)每天都会看到这张“地图”,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她)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记下上面所记录的知识,这招很灵吧?

其实这些学习方法就算完全掌握了,如果自己没有毅力与信心,还是没有用,所以说学习关键还要靠自己。

有些同学虽然很聪明,但是不喜欢学习,上课不听讲,回家也不复习。这样是永远不可能学习好的。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一天让孩子学这学那,孩子除了吃饭睡觉,一点休息时间也没有,孩子根本消化不了这些知识,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快乐,而在失去快乐的同时,也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甚至害怕学习,这样到头来,不但没有帮他,反而还害了他。有一句话叫物极必反,就是这个意思。

7.心理测评考试 篇七

一、能力本位:申论立足的根本

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测试方式, 申论的命题非常准确、科学, 它是在充分吸收策论、基础写作和公文写作优点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目标的科学的测评方式。

申论, 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 有别于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策论形式。始于西汉初年的策论作为一种选拔考试的方法, 当时被称为“策试”。策试写作要求所论的事理要紧密联系时下重要的事务, 能够深刻反映政务需要, 并反映对政务管理的深刻理解, 能够提出匡时补弊的独到见解, 语言要准确、肯定, 切忌模棱两可。申论考试则是在吸收了对策试按用人需要选拔和不拘泥于固定问题的合理考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可以使应试者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来发挥自身的学识。这种考试没有体式上的严格限定, 考什么, 怎么考, 用什么问题写作, 写什么的问题等诸方面都不再实行一刀切, 而是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充分考虑用人的实际需要, 更容易测试出应试者的综合能力。

申论, 作为一种测试考生写作水平的考试, 与基础写作相比又有所不同。一般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定题目展开论述, 侧重考核考生的文字功底。考生可以凭自己的好恶去立论选材, 尽情放言宏论张扬个性。因此, 作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写作水平, 即纸上谈兵的能力, 而无法全面考查应试者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则不仅限于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查, 更侧重于考查应试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 能让考生充分发挥自己各个方面的潜能。从历年考试大纲规定及实际出题情况来看, 申论考试为考生提供了一系列反映实际问题的特定文字材料, 要求考生仔细阅读这些材料, 概括出它们反映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实际方案, 最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和论证。“申论”的写作, 避开了传统“作文”中那些未必适合于公务员的考查因素, 突出考查了公务员必须的能力。

同样, 与机关应用文相比, 申论也有其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要求。机关应用文的考核主要要求考生掌握机关应用文每一文种的概念、作用、种类、特点、结构、规范、格式和写法, 测试时主要以客观性试题和公文的制作格式为主。申论不限于考查对公文种类的梳理、分析和归纳, 也不停留于对公文制作格式的要求, 而是侧重于考查应试者从国家公务员的身份出发, 根据具体材料反映的社会问题, 制作常用的党政公文和事务性文书, 让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方面的特长, 与当今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结合得更加紧密。

写作考试基本上已形成固定的模式, 通常难以真实地表现出考生的实际能力。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机关工作人员更需要具备搜集、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测试是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能力测试, 主要考查考生的实际能力是否符合公务员职位要求。例如: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法制司的一个职位要求:“起草、审核、修改法规草案、行政法规草案及其他政府的法规。”农业部办公厅信访处的一个职位要求:“负责分管地区农村群众及农业系统职工来信来访工作、重要案件的调查研究;建立、整理保管分管地区来信来访档案及本处行政后勤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一个职位的资格条件:“中共党员, 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熟悉党的基本理论, 有独立研究能力和较强的文字能力, 能熟练操作微机。”全国总工会的一个职位的资格条件:“本科以上学历, 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能力强。”从以上所列举的职位要求来看, 熟悉党的基本理论, 起草、审核、修改法规, 调查研究, 收集信息, 独立研究和较强的文字能力等, 均是对考生的普遍要求。申论考试, 以能力为本位的考试要求, 使其取代了其他的选拔考试形式, 得以在全国被推广和广泛应用。

二、能力测试:申论命题的内核

申论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国家公务员, 作为一种能力测试, 它主要考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十分注重对考生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素质的测评。申论考试, 要求应试者在对大量的文字材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能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善于从小事情着手洞察大问题, 从而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取舍, 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整个过程分为阅读材料、概括内容、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进行论述五个环节, 分别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为反映这一要求, 申论所给定背景材料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 涉及范围及其广泛, 内容多为人民所熟知, 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已有定论, 也有一些问题尚无听闻或存在争议, 要求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断, 并做出结论。三农问题、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和谐问题、安全生产问题、诚信问题等, 都可以作为申论考试的选题范围。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选材为例, 2000年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 2001年是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2002年是网络安全问题, 2003年是安全生产问题, 2004年是汽车工业的发展与交通堵塞问题, 2005年是三农 (农村、农业、农民) 问题, 2006年是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问题, 2007年是土地资源问题, 2008年是怒江水电站开发问题, 2009年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粮食安全问题, 2010年是海洋污染与保护问题, 2011年是黄河文化 (省部级) 以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地市级) , 2012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省部级) 和安全防范问题 (地市级) 。地方公务员的录用考试, 曾经把教育乱收费、医疗垃圾的二次污染、农民工权益保障、政府采购、建设节约型社会、公安经费、微博反腐、国民素质、民族文化保护、陕南移民、新农村建设等问题作为考试的选材等。这些内容涉及的方面很多, 但都与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

虽然申论测试的材料很广泛, 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 但测试考查的目标是明确的, 针对性很强, 即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的这些能力主要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概括、论述体现出来, 从所提出的方案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体现处理。因此, 要求考生认真地阅读给定资料, 仔细梳理出材料中预设的环境和条件, 在充分把握资料内容和本质的基础上, 抓住重点, 条分缕析, 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回答和论证问题。

语言表达能力是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表现, 是借助于语言文字将应试者的思想、意见和看法等表达出来的能力。没有语言表达能力, 即使前面三种能力再强, 也无法让阅卷者了解和知晓。所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将应试者的思维活动过程再现出来。逻辑清楚、层次分明、用语准确、结构严谨, 能够深入浅出说明问题, 能够及时中肯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是对应试者的文字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 对这种能力要求始终贯穿在整个申论试卷的回答中。

三、时政热点:能力测评的平台

申论考试离不开时政热点、焦点问题, 申论所给的资料比较贴近现实生活, 一切都是社会热点或者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 体现出及时性、社会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国家公务员或想成为国家公务员的应试者, 应当关心国家大事和老百姓的生活, 时政热点理所当然应该在自己关注的视线内, 应该是自己常常思考的主要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 时政热点是申论考试的“母体”和“载体”, 是测查应试者能力的平台。

综观历年时政热点在申论考试中的运用情况, 可以总结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时政热点应用范围广, 关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以时政问题为依托 (或明或暗) , 考查不同学科及内部的相关知识, 使各科知识能力水乳交融, 综合运用;三是时政热点体现以民为本, 结合我国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设置题目要求, 持续热点的问题考得较多。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应当关注时政热点问题。一般来说, 申论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百姓关注之事。

体现国家意志, 被老百姓普遍关注, 事关人类社会发展的大事和热点。例如, “三农”问题, 特别是减轻农民负担, 提高农民收入、保证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人口与计划生育、人口老龄化、民族素质全面提高的问题;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问题;廉政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问题;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问题;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等。2004年湖南的申论考试就是根据“公车现象”设计出题, 这既关系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也涉及了廉政建设问题。2011年浙江的申论试题紧紧围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命题, 2012年河北等16省联考的申论试题则紧扣人与动物的关系立意, 表达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主题, 这些既关涉国家发展, 关涉社会的和谐, 也关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 积久难解之点。

多年来一直被关注的持续性热点, 热点取材的时间周期性要长些。有关考试命题专家指出一年的热点不是热点, 多年的热点才是热点。我们不仅要关注一年内与人民生活结合紧密的时政热点, 更应关注那些长效的、事关生存环境和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西部大开发, “三农”问题, 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经济结构调整, 科学理论的指导, 党的建设, 对外开放的国策, 国家统一与国家主权等是多年一直持续的热点问题, 在申论中是“常考点”, 只是在每年的申论中考试切入的角度有所变化。这些热点要多关注, 要注意这些持续性热点在一年中的具体体现, 即时事背景。例如, 2005年4月, 广东省《申论》考试给出了影响全国的“苏丹红”事件, 以及2004年查处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案件, 要求考生写一篇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对策和策论, 这一话题在2012年中央的省部级申论试题中又出现了相关的材料和相似的作答要求。2011年北京申论考试继2000年中央考查了城市规划与经济建设问题之后, 时隔十年又考查了城市规划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积久难解的棘手的社会问题。

3. 顺应历史之势。

生活中, 那些鼓舞人心、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市政热点, 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社会保障等是应试者应该倍加关注的。申论考试是选拔公务员, 这决定了考试本身应当弘扬正气、鞭笞邪恶, 具有正面引导作用。所以, 关注时政热点应更多的关注正面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热点;不尽如人意的热点, 也比较从正方向进行思考, 要明确我们应站在什么样的正确立场上来看待这些热点。例如, 2011年, 重庆市优秀大学生选调的申论考试给出的是关于转基因作物安全的材料, 要求考生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给出具体的解决意见。2012年重庆村官考试的申论试题又选取“微博问政”为切入点, 要求考生思考如何让“谣言, 止于公开”。同年, 上海的申论考试直接选取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两个角度作为申论的命题角度,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大形势。

4. 统帅热点之点。

很多热点问题共同反映了具有普遍规律性的东西, 我们可以将这些时政热点进行整合、归类, 以一个典型的热点来统帅众多的热点。这种能容纳、统帅其他热点的热点应该是关注的重点。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就是典型的热点, 它能统帅很多时政热点。譬如十七大报告精神整合时政热点可以概括为经济建设: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民主政治:提高选任用人公信度;文化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社会建设:建立基本的医疗卫生制度;科学发展:建立节约型友好性社会等多个专题。比如自从2011年10月25日,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以来, 文化领域的诸多问题一度成为申论考试选取的热点主题。公民道德建设题材, 在近一年申论考试中多次出现, 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就从公民道德入手, 提到政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如何将看似很“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 是从政府角度对公民道德问题的新诠释;北京也考查了“物质时代的精神家园”。

生活中热点很多, 申论考试要求应试者平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分析和归纳, 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以便在考场中能够得心应手的正确答题, 展现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办事水平。

总之, 公务员考试总目的是为国家选拔人才, 具体落实到申论考试, 就是检测考生关注社会、洞悉社会的能力, 检测其分析概括、提炼加工的能力, 检测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行政管理等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检测其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和文字表达的能力。这种考试方法集中了科举考试、基础写作和应用写作的优点, 吸收了各种写作考试的做法, 成为了目前全国选拔人才的一种科学方式, 这也成为了申论考试得以立足和生存的根本所在。

摘要:2000年,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增加了《申论》这一新的考试科目, 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经过第一次考试, 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 总结了考试各个环节的工作经验, 将《申论》列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正式科目, 作为2001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必考科目, 并在2002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参加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沿用至今。现在, 《申论》考试已经在全国所有省市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推广和采用。

8.考试成瘾的孩子有心理问题 篇八

立立今年13岁,上初中一年级,成绩在全年级数一数二。提到这孩子,亲戚邻居都竖大拇指。经常有家长向我请教:你是怎么培养立立的?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呢?

其实,立立小时候也很贪玩,拿起书本就喊头疼。小学一、二年级时,每次考试都是60多分。二年级下学期时,立立在玩具城看中一款变形金刚,我灵机一动,告诉他:“如果你期末考试语文、数学都得90分以上,我们就给你买。”有了动力,立立果然开始努力,期末考试,他语文得了92分,数学得了91分。我们非常高兴,不仅给他买了变形金刚,还带他到肯德基吃了一顿。

我们从奖励教育中尝到了甜头,从那以后,不管立立提什么要求,我们都会提条件:你要成绩好,我们就满足你。立立也很争气,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我们也说话算数,绝对兑现诺言。

可是,三年级下学期的一次单元测验,立立语文只考了73分。我非常生气,将他狠狠地训了一顿,并罚他双休日不准出去玩。星期天下午,立立趁我们不注意溜到门口,被他爸发现了,立立说他早就和同学约好去打乒乓球,他不能不讲信用。他爸一句话就将他吼回去了:“你必须为你糟糕的成绩付出代价。”

立立四年级的时候,我和他爸感情出现一些问题。在一次亲友聚会上,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大吵起来,他爸大声嚷着:“过不惯就离!离了省心!”立立听到,马上跑过来,抱住他爸爸的腰,说:“爸爸,你们千万别离婚!我不想变成没爹没妈的孩子。”在场的亲友也纷纷劝他:“你看立立多懂事啊,看在孩子的份上,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立立这么聪明,以后一定有出息,你们可不能耽误了孩子啊!”他爸找台阶下:“立立,你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答应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清华、北大。”立立重重地点头。

为了让立立安心学习,我把他的起居饮食照顾得无微不至,能代劳的都代劳了,尽量节省他的时间。立立也主动放弃了围棋、乒乓球等兴趣爱好,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五年级开始,立立基本上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但是,他好像并不满足,要拿到全校第一、全市第一。我们也一直鼓励他要再接再厉。有一次,他考试成绩排全班第一,全校第五,他很难过,直捶自己的脑袋,说自己太笨了、太粗心了,而且将自己关在书房一整天,不吃也不喝。

升入初中后,立立的学习劲头更足了,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凌晨两点,早晨六点又起床背英语单词。我们提醒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能因为学习搞垮了身体,他不听,仍然挑灯夜战。我们只好偷偷将电闸关了,立立竟然大吵大闹,说是要到马路上去学习,如果不看书,他就睡不着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立立竟然迷恋上了考试,一听说要考试,他就像打了兴奋剂似的,立刻亢奋起来,甚至整夜看书做题,不肯合一会儿眼。他还特别留心搜集各类竞赛的信息,只要听说哪儿有学科竞赛,他都会去参加。只要几天不考试,他就会烦躁不安,整天念叨:“咋没有考试呢?咋还不考试呢?”整个人就像霜打了的茄子似的。

立立为我们挣足了面子,按说我该偷着乐才是。但看着孩子对考试近乎痴迷的样子,我心里却老是不踏实: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喜欢玩,立立对其他活动没有任何兴趣,只对考试上瘾,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到底好不好呢?

心理分析:

1、“考试成瘾”是心理病症

很多家长都混淆了“学习上瘾”与“考试成瘾”的概念。学习上瘾,享受的是掌握知识的快乐,什么时候学、学什么、怎样学,孩子自主决定并享受其中。而考试成瘾者,其快乐往往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他们所追求的,不是知识带来的快乐,而是家人、老师等外人的奖励和认可,他们是被动地学,顶着压力学。不少“考试成瘾”的孩子往往都被冠以“聪明、懂事、爱学习”的帽子而备受推崇,对孩子成长非常有害。

家长可能会困惑:我们鼓励孩子爱学习难道还有错吗?这当然没错,但问题是,家长不恰当的引导会导致孩子舍本求末。比如,立立的父母完全以考试成绩来奖罚孩子,考得好,就满足其要求,考得不好,就进行惩罚,久而久之,立立也将考试当作了满足自己要求、实现自己意愿的惟一途径。刚开始,考试没考好,还只是父母对他惩罚,后来,这种惩罚就转化成了他的自我行为:闭门思过、绝食。

另外,立立“考试成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动力:为了家庭的幸福。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婚姻的忠实守护者,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来维护父母的关系。但立立的爸爸却利用了孩子的这种心理,让立立当着众多亲友的面作出承诺。言下之意就是:你好好学习我们就不离婚。孩子弱小的肩膀承担不了保卫家庭的重任。

考试成瘾的孩子从短期来看,会有很大的收获。但从长远看,会发展成偏执型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症。

2、正确引导孩子爱学习

首先,家长对学习考试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家长爱拿孩子炫耀:我家小龙这次考试又得了100分;我家琴琴年年都是学习标兵。这看似在比孩子,其实是在比大人。家长的这种攀比心理也会传递给孩子,孩子也会在同学中进行攀比,以分数论成败。这样就给了孩子一种无形的压力。

第二,不要过度奖励“好成绩”。对于孩子而言,考试成绩好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奖励,会带给他内在的喜悦,这种喜悦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但是,如果频繁给予物质奖励,孩子的学习动机会因此变得不单纯。

第三,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孩子如果没有更多的兴趣爱好,就会把成绩当作惟一的精神支柱,这很危险。当然,如果将爱好当作任务来强迫孩子,那爱好也会成为一种压力。迷恋钢琴考级、拿起画笔就躁狂等等也是和“考试成瘾”差不多的心理病态。

上一篇: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安排下一篇:小班新生家长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