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共11篇)(共11篇)
1.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篇一
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实施对教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课堂教学案例论文,欢迎阅读。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又是衡量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
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里·D·鲍里奇基的《有效教学方法》(2002年江苏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对“有效教学”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其基本论述的内容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余文森教授也认为:“课堂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因此笔者的理解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应该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了没有什么收获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目前,在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种 “无效”和“低效”——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研究并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 “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本文试图结合笔者以及其他的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片段,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的角度,提出几个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策略一: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率的课堂思考
[课堂教学片段一]
时间:2007年10月25日上午第三节课。
地点:初一七班教室。
教学内容:这是我上的一节学校的公开课,课题是《你是我的辞典》。
本课的教学已经接近尾声。整堂课的教学是比较自然、流畅的——这也是我始终追求的一种课堂教学的理想。
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圈划、批注以及交流讨论,课文中父亲的形象已经清晰。下面就很自然地引出原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
师:“你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课文中的父爱?”
学生的回答可以是自己最直接的感受。如,有学生起来说:“无私的父爱”
等。突然有一个学生起来说:“我认为这是一种十全十美的父爱。”
当时,我的心中并不十分认同这位学生的观点。于是就追问:“为什么呢?”
学生就又说了一番理由。但我认为还是缺乏说服力。此时,最直接的做法是教师可以明确指出这位学生的理解是偏颇的。然而我却不太习惯这种方式,因为我个人觉得这种方式太生硬。因此,我就这样处理了:
师:读了这篇文章,大家觉得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沉默、思考。但没有人发言。
师:我读了课文后,却发现文中有一个情节与父亲的“美好”形象不太符合。请大家再仔细找一找。
学生看书。片刻一生举手。我请他回答:“文中的女儿将要上大学了。父亲却告诉女儿由于家庭困难,无力再供她上学了。按照父亲一贯的形象,照理父亲应该全力支持女儿上大学的。所以这一情节似乎出乎常理。”
于是又引发了关于父亲形象的另一次讨论——父亲到底是十全十美的吗?最后我没有自己直接说出我的理解。但我觉得,通过这次讨论,学生应该会多了一次深思和新的理解。特别是这位认为“十全十美的父亲”的学生,至少他知道了课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与他原先的理解产生了背离。这可以让他自己进一步去研究文本。
[思考和认识]
关于这次课堂教学的处理,我的思路如下:尽量不要去生硬地否定学生的思考。即使这种思考还存在着某些不太合理的因素,教师应采取一些能引发学生自己进一步思考、质疑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修正自己的理解。因为,自己理解、思考的肯定比别人或教师告诉的效果好。
由此,进一步认识到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化”?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张华教授写的《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一文中说道:“如果非把‘效率’概念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话,其内涵与工业生产适得其反:决不是单位时间里向越多的人‘传授’了越多的知识就越有效,而是关注了更多的人的独特性、生成了更多的事先无法预测的精彩观念和美好体验,才在教育上是‘有效的’。”(《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6期)
就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在我执教的那节课上,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理解、观点、结论等往往比教师的直接告之更有效率。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化”,其实从另外一种层面上,是应该去追求课堂上学生思考、理解的“有效化”。
策略二:设计合理而有效的课堂教学环节
从一次备课说起吧。
六年级(上)语文新教材有一篇课文《海底奇光》,它是节选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课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
教学参考上分析:
㈠课文“节选的是‘鹦鹉螺号’在海底的一段奇遇。旅游者在海底见识了由海洋微小生物发出的光线汇聚而成的奇异光芒,令人叫绝。”
㈡“文章介绍‘鹦鹉螺号’停航整修时所见的一次奇特的海底景观——‘海底奇光’的出现、形成、变化的过程。”
可见,教材及教学参考都认为“奇光”发生的位置出现在“海底”。
然而细读课文,我却发现了问题——课文第1节:“鹦鹉螺号好象在海平面以下仅几米的地方入睡了。”第4节:“鹦鹉螺号正漂浮在磷光闪闪的水层中……”第6节:“鹦鹉螺号在这光亮的海水中飘荡了好几小时。”最后一节:“鹦鹉螺号位于海平面以下几米的地方……”所有的证据都在印证我的理解,“海底奇光”的出现位置应该在“海中”而不是在“海底”。由此推知,教材里编者所加的题目《海底奇光》应改为《海里奇光》更符合原文的本意。教学参考的分析当然也是错误的。
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质疑、解决呢?因此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增加了一个“质疑”的环节。
[课堂教学片段二]
在课堂教学时,对整篇进行了必要的讨论理解之后,我适时提出了问题:
“关于课文,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沉默,思考……
教师点拨:“课题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
学生看书、思考……
片刻,好几个学生举手。
请一位学生发言:“课文里写的奇光是发生在海里的,而不是课题所说的在海底。所以课题拟得不恰当。”
教师追问:“请说说你的依据?”学生很快地从课文中找出了几处证据,还有其他学生的补充。
[思考和认识]
我想:这节课应该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一种印象。那是因为他们依靠自己的眼睛和思考发现了书上的问题。这可以使他们开始意识到:并不是印到书上的文字就都是正确无误的。要学会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发现问题,形成独立的见解。
学生的质疑意识需要教师的培养。而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语文的课堂教学。在恰当的教学时机和教学情景中,通过教师的适时提问、引导、点拨,再经过学生自己的深度思考,就能让学生对文本中的问题及疏漏进行一些有效的质疑。这种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质疑内容的更有效的思考、讨论、交流,从而达成对文本的更深层次的解读和理解。
策略三:恰当、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片段三]
时间:2007年12月25日上午第一节课。
地点:上海浦东模范中学初一(3)班教室。
教学内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在引导学生圈划、感悟、交流罗布泊曾经是仙湖的文字后,我请一名声音甜美的女生来朗读文章第八节,请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大屏幕,相机出示与课文内容文字相匹配的多媒体图片。
然后,我问:“听、看了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这里的景色,并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思考,并不断由学生举起手来。
生(甲):“我觉得这里的景色就是我梦想的世外桃源,我向往那里,真想去那……”
生(乙):“这简直就是仙境,我惊叹,赞美!”
……
当文章深入分析,探究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被删除的文章的结尾部分: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月牙泉,写青海湖的目的是什么?”
立刻有学生举手,略显激动地说:“文中第25节写道‘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文中第27节也写道‘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这些句子都说明作者痛恨人类的破坏行为,对人类的这种破坏行为的批判。”
师:“你很有正义感,难道作者只是批判人们的行为吗?”
下面小声地议论起来。既而,有学生起来补充道:“告诉人们要停止破坏,保护未被破坏的资源。”
又有一学生道:“告诉人们不要为一己私利,肆意破坏资源,要考虑到未来的人类发展。”
……
在学生们的相互补充中课堂教学完成了,我觉得我收获了很多,我的学生们也收获了很多。
[思考和认识]
《上海市中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中在教学建议中有如下阐述:“应充分、有效地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交流,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是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脱离了课堂教学的重点。我也曾听过一些课,有些教师,收集了大量的图片,供学生观赏,于是语文课就变成了美术课、图片欣赏课。但我觉得,语文的课堂教学还是应让学生沉下心来,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阅读、品味,让学生自己感受、再现文字描摩的美好意境。
应该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而不是滥用。一个比较成熟的语文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机,恰如其分地使用适合教学思路的多媒体工具,以达成帮助学生思考,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如上面的课堂教学片段三,教师的两次使用多媒体工具都是目的很明确的。其一,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罗布泊的美丽;其二,是为了启发学生深入的领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
应该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而不是乱用。怎样理解多媒体的使用是有效的?笔者认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是否能帮助、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维,从而最终完成课堂教学的重点或必要的教学任务。
策略四: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课堂提问
余映潮: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板块式教学思路”和“主问题教学手法”的创造者。著有《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怎样学语文》、《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听余映潮老师讲课》等书。
所谓“主问题教学手法”,即是余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更集中、更深入的思考、讨论、探究。笔者觉得,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课堂提问。故引此为例。
[课堂教学片段四]
余老师在完成指导学生解题和朗读全文之后,即板书:朗读 ;说“理解”的话。
着提出要求:“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并以“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太阳不肯回家去”示例。
生按照句式要求发言:“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女孩子可以穿花裙子。”“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男孩子可以跳入水池去游泳。”“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有个借口,放下该做的工作。”“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在绝望中超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踊跃发言,每说一句“好在……”教师均作一次点评。
接着,余老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
学生继续发言:“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吃西瓜。”“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买冰棍吃。”“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去游泳。”“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在家吹空调。”……
教师总结:“好多好多的好处,同学们都有很多话要说。你们看,通过说‘理解’的话,咱们把课文读懂了。”
[思考和认识]
本节课,余老师教学的是课文《夏天也是好天气》。其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朗读——说“理解”的话。余老师的“主问题”是:“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哪里?”他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分两个层次说“理解”的话。首先,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话;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话。这个教学主问题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还启发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种课堂提问才是真正具有针对性的,因此才是更有效的。
从上所见,笔者进一步思考和认识到:这种“主问题”才是真正的“具有针对性及有效性的课堂提问”。有些教师习惯于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灌,而这种“主问题”恰恰是对现在许多课堂教学中出现随意的、简单的、习惯性提问的最好的示范——“针对性、有效性的课堂提问”应该是课堂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从课文的整体进行思考、理解和品味,也能够让课堂讨论和探究从更深的层次进入。正是因为“主问题”设计是“少而精的关键问题”,所以使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内容更简洁,教学环节更简单,因此也就更能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更有效地达成教学任务。
用一个或几个关键问题来带动全篇文章阅读的教学非常适合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具有重要的教改意义。因为“主问题”的有效性在于能让学生相对充分地占有课堂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能尽量使学生在课堂形成一次或几次更有针对性深层次的阅读活动,教师在课堂上也变为调控、点拨为主,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思考、探究、讨论、交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样,学生能够在大量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这是课堂教学提问的一种非常好的“有效性策略”。
结束语:上述思考和认识,仅仅是笔者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及观摩、学习其他自认为切合自己教学观点的课例之后,非常粗略地提炼出的几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笔者想强调的是:这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浅层次的思考和认识,肯定会有许多的不成熟,我们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实践及其他的学习中进行完善,也期待同行的指正和商榷。
2.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篇二
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 讨论培养了学生听说能力, 讨论提高了学生在语文课堂园的想象力、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笔者在几年的听评课教研活动中, 切身感受到师生课堂合作中的问题发散讨论, 为师生迸发的心灵火花叫好。下面笔者举几个例子。
案例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课例:
师启发:如果董存瑞不“舍身”能炸碉堡吗?想想看。
(学生一片嗡嗡讨论声)
生1:可以用一根木棍顶住炸药包。
生2:可以把炸药包绑在椽子上呢!
生3:可以用钉子先钉着再把炸药包挂上去。
……
师: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办法, 那为什么董存瑞仍然要“舍身”呢?
学生再读片短, 教师点拨
(评析:这一讨论, 学生从而认识到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 董存瑞只有“舍身”才能炸碉堡, 扫清障碍减少伤亡。从而体会董存瑞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教学设计中的情感目标轻快达到。)
案例二:《凡卡》教学片断:
生问:凡卡家里很穷, 没上过学, 他怎么会写信呢?
(生小组合作讨论, 发表意见)
生1:凡卡跟阿迈娜放羊时一起自学的。
生2:凡卡是跟随财主的儿子到学堂偷学的。
生3:凡卡压根儿就没有文化, 是作者为了体现写作目的虚构的。
(评析:看似无关的问题, 慎待学生“钻牛角尖”, 答案不唯一, 教师在合作讨论中, 让学生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尽情地发挥。)
案例三:“伤”字识字教学
师:怎样记住“伤”字字形呢?
生1:伤是左右结构的形声字, 有两个人, 一个站着, 一个躺着;
生2:站着的人给躺着的人出力, 这个人是个伤员!
(评析:一个看似简单的观察讨论, 不但让学生记住了字形、字义, 而且学会了识字, 形成了能力, 对于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 只要稍加点拨, 学生就能很容易掌握。)
案例四:《飞夺泸定桥》教学片断
师:敌人看到了这边火把, 就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到:“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请同学们再读这段话, 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从中体会到了红军战士十分机智。当时情况那么紧急, 红军战士在那么危急的时刻想出这个办法, 避免了和敌人交战, 可见红军很机智。
生2:红军战士必须在仅剩的20多个小时里步行到100公里外的泸定桥, 如果和敌人交战的话, 即使胜了, 也要花去不少时间, 从而赶不到泸定桥。所以在当时, 用这个方法是最好的。
生3:老师我有意见。 (师:很意外的) 请讲。
我在电视上看到敌人称红军是“共匪”“红匪”。当时红军战士是假装的敌人的同伙。而“我们的战士高声答道, 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这很容易被敌人识破。最好改成“我们的战士高声答到:“是碰上红匪撤下来的”。这样不容易被敌人识破。虽然书上说“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 也许是敌人太大意, 太笨了。
大家讨论后, 都觉得这位学生说得有道理。
(评析:不迷信, 不唯师, 不唯上, 书上也有疏忽的地方呢?)
案例五:《小猴子下山》片断:
师:学习《小猴子下山》后, 同学们一定要做事专心不要……
生 (打断) :我觉得小猴子身上有着永不满足的上进精神, 追求意识!
(评析:玉米——桃子——西瓜——兔子, 一个比一个新鲜, 一个比一个有吸引力, 学生如小猴子一样永远充满着好奇心, 求知的心永远不会满足!)
案例六:《乌鸦和狐狸》片断:
师:学了这篇寓言, 同学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1:狐狸太狡猾, 一次次使乌鸦上当。不要学狡猾要做诚实的人。
生2:也不要学乌鸦爱听奉承话, 骄傲忘形, 所以上了狐狸的当。
生3:乌鸦不够谦虚, 虚伪爱听奉承话, 结果……
生4:乌鸦太愚蠢, 狐狸太狡猾。“狡猾”也有褒义的色彩。狐狸聪明机灵可爱, 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是智慧的象征!
(评析:这样七嘴八舌的讨论, 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分析分析问题, 获得的知识面超出了教师预先的设计, 事办而功倍。)
案例七:《龟兔赛跑》读后讨论
师:读了这篇童话, 同学们应吸取哪些教训?
生1:乌龟虽慢, 但顽强有毅力, 持之以恒, 目标专一, 不达目标不罢休, 要学乌龟契而不舍的精神;
生2:也要学兔子走时欢快活蹦乱跳, 边走边休息, 花力气少而达到目的地, 而乌龟要花多大力气呐!
生3:小白兔机灵。下次比赛, 赢的肯定是小白兔呢!
生4:老师不也喜欢象小白兔一样的学生吗?将来成才的肯定是小白兔。
……
给学生讨论的空间、说话的权利、思维的自由, 尊重学生, 不刁难学生的“钻牛角尖”, 为学生创新灵性的言行而喝彩, 在课堂上往往会冒出许多出人意料的创见, 有的似乎与学习内容关系不很密切, 甚至有悖于课例设计所要阐述的道理。但都是学生积极思维闪现出的灵感火花。教师要善于倾听, 及时捕捉闪光点, 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造性的人才, 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要给学生讨论的空间、说话的权利、思维的自由, 充分尊重学生, 不刁难学生的“钻牛角尖”。把问题带进课堂, 让讨论与合作走进课堂。讨论活跃了学生课堂气氛, 讨论培养了学生听说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初探 篇三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剖析的目的是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小结,他的最终目的是使小学语文教学实现最优化。所谓最优化,就是教学投入少,而又能达到高效率,使全班学生的语文进修都能达到优良水平。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我认为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必需做到以下几点:
1、安身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正如《新纲要》所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安身于学生的成长,为他们的终身进修、糊口和工作奠基基本”。成长什么?学生的成长应是德、智、体、美周全的成长。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周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惟道德教育和科学思惟体例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缔造力,培育爱美的情趣,成长健康的个性,养成精采的意志品质。”这段话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对小学语文素质的周全归纳综合。语文素质虽然首要指语文能力,但语文能力还与思惟、思维、激情、文化常识、进修习惯等品质慎密亲密相关。所以说,语文素质也就是做人的素质。所以经由过程语文教学促进儿童周全协调的成长不仅是需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2、浮现学语文和学做人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教语文、学语文,也要教做人、学做人。其实学语文和学做人二者是统一的。经由过程语文课学生既学语文、又学做人,是由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抉择的,是由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使命抉择的,也是由语文教学内容所抉择的。小学语文所载负的内容是极其丰硕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使命,就是要周全成长学生的语文素质,小学语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课文中人物喜怒哀乐的激情表达,揭示了作品的思惟内在,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其思惟激情很自然地会发生转变,会慢慢懂得做人应该坚持什么、进修什么、否决什么。往往一篇文章所反映的辉煌形象或悦耳情节或美妙景色,会在学生的人格形成中起巨年夜浸染,会在其生平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是促使其成长的巨年夜动力。只要学生对作品说话有透辟的感悟,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惟激情的陶冶;学生也只有感应感染到说话的思惟激情,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说话。二者是密不成分的。
小学语文教学历来正视文道统一,但对学语文和学做人的统一还不是那么明晰,经由过程学语文也学做人,比语文教学的思惟性要求更高。语文教学的思惟性多限于思惟熟悉的提高,而“做人”的内在首要默示在步履上。要肄业生在进修语文过程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不仅要提高思惟熟悉、丰硕激情,而且要形成精采的行为习惯。就是不仅在于“知”,而且要利于“行”。不外这不能立竿见影,而要日久天长地陶冶、堆集。学语文和学做人二者是必然统一的,但不是自然能够实现的,更不是把语文课变为思品课就能完成的。必需明晰小学语文教学的根基使命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是以在贯彻该事理时,必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根基使命统一各项使命。
4.语文教学案例 篇四
课前准备
1.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课文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涉及的文章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及民间艺术妙趣横生。包括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萧乾的《吆喝》,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等。
介于课文特点,本单元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文章本身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朗读,并品味文中重要的句子,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加强仿写训练。
2)培养学生的自学潜力,学会自己动手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体验。
3)充分体现新课标“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利用当地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是语文教学更鲜活,更搞笑生动。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2.资料搜集:
1)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龙舟节、粽包节等。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并有小端阳(五月初五)和大端阳之分(五月十五)。
2)端午节的起源,普遍说法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另也有说是纪念替父雪耻的伍子胥、安贫守节的介子推等。
3)端午节的礼俗、食俗。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因此自古就有段无避恶去毒的礼俗。如悬挂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和龙船花;驱除蛇蝎等五毒;饮用雄黄酒、朱砂酒、菖蒲酒;小儿挂香袋、系五彩丝;赛龙舟;吃咸鸭蛋,吃粽子等。都取避邪之意。
案例分析
学生第一次系统的接触类似资料的文章,而且学生的朗读用心性不太容易调动的起来,因此在涉及本案例时,我就注重了课前的准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学生对于历史典故和民俗故事会有比较浓的兴趣,而且自己搜集资料也会更有成就感,因此以次作为导入,介绍相关的民风民俗,让学生更快地进入主角。
教案的设计也是注重学生的自主性,真正落实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教师范读声情并茂的引导学生进入主角,再由学生自由朗读找出相关的精彩段落进行交流,最后分析完文章思路后全班齐度,逐步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
5.语文教学反思案例 篇五
一、在情感共鸣中学习语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例如《怀念母亲》一课,作者通过介绍自己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亲“同样怀着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和对祖**亲不变的爱意。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设计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导语:“你喜欢自己的母亲吗?谁能列举一件小事谈一谈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简短的一句话,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学生纷纷发言。正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简单的交流中,学生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正是基于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学生才渐渐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对理解课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正是基于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学生才渐渐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对理解课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不到一年的语文教学,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验。是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课堂上,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还结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尽量领悟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总之,我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回顾我听过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及自己短
短的语文教学经历,特别是在整体批阅了学生的第一篇作文之后,我真正地意识到:小学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只有学生把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品味、描写中,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因此,我不断鼓励我的学生坚持观察周围的一切,要养成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好习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我想信,久而久之,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演变成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丰富资源。总之,我期盼着:我的语文课堂会变成孩子们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理想舞台。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2
(一)因势利导迁移应用
四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他们有热情,也显得任性、容易冲动。有时他们会在桌面上、厕所里涂写,几句小诗、一行话语,好象像以此表达对学校的留念,更多的学生早在第一学期就忙着写临别赠言。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情感契机,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实践证明:积极疏导,把他们的心语得以外化,由此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是有效的路径。恰逢学校欢庆百年的盛事,校园面貌有了大改观,组织学生为新砌的花坛写温馨的宣传用语,为新建的大楼内部选择格言警句、写凡人小语,为校园电视台积极撰稿。在练笔、讨论、推敲中学生乐而不疲,尊师爱校、友爱同学的美好情操得到提升。例如,为了给学校的百年纪念石碑起个悦耳的名称。
(二)融会贯通,以一当十
三年级语文教学如果仅凭几十篇课文的精讲深挖、设计无数的练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的确,课文只是个例子,应由一篇文章的阅读触及其余,启发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灵活、高效地学,有趣有味地学。
(三)开发课程熏陶情感
在实际课堂中,特别是五年级语文教学中,难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如果我们基于以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必然会摒弃。学校广播电视台对五年级的这一活动进行了全场摄像在全校播出了。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同学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同学们觉得毕业前的学校生活是紧张有序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们的习作里、日记中有生动的记录;在他们的影集里、校园网里有珍贵的镜头;还有的以诗与画的形式、书信的方式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是没有预设的、水到渠成的语文学习活动。
我想,这是在问老师,又不仅仅是,我们该认真反思反思教学中的一些行为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探讨实施决非上几节公开课、写几篇文章、出几份试卷所能含涵盖的,我想,它的积极实施是体现在每个教学进程中的,五年级的师生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应共享一片艳阳天。
实践证明,在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课堂里、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五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会喜获“双赢”,他们的情感会得到升华,语文学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现。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3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年轻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谈谈对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让孩子们站起来,跟我一起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课文。孩子们跟着我做。反复几次,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有的跑到前面跟我一起做,一起背,有的手舞足蹈,背得开心极了。当你看见孩子们学得快乐极了,玩得开心极了,你会幸福无比,感到教学的真正乐趣其实就在这里。“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导致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
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南极光》后,引领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自然科学.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把作者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的桂林山水,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6.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篇六
我在教学阅读短文《程门立雪》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你觉得杨时是一个怎样的人?”许多同学都理解的是杨时“立雪”的行为,这一行为说明他是一个尊敬老师、求知好学的人。可是,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却说:“我觉得杨时有些傻!”顿时,课堂上议论声一片。孩子的理由是,杨时“立雪”,万一冻坏了身子,不但自己难受,还会影响他的学习,那老师就得给他单独补课,老师的休息时间就没有了,从这点说,他也没有尊敬老师。
这个学生不同于“标准答案”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的回答虽然与文章本身要表达的意思、思想有所不同,但他的理解、联想也是根据文章本身所隐含的内容而展开的,合情合理,还体现了一丝人情味,怎能用“标准答案”将其否定掉呢?于是我说:“你能为杨时的身体健康着想,是个细心的孩子。我想,要是杨时听了你的这番话,肯定会衷心地谢谢你的!让我们为班里的这个细心体贴的同学鼓掌!我觉得这样一个小小的鼓励,充分尊重了学生,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对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形成很有益处。
7.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篇七
一、教学设问:“满堂问”、“满堂答”、“情境失靶”
案例一:新授历史文学名篇苏洵的《六国论》,课堂开篇有如下教学片段:
师:本文的作者是谁?
生(齐):苏洵。
师:此人被列入什么?
生(齐):唐宋八大家。
师:他的两个儿子是谁?
生(齐):苏轼和苏辙。
在此课教学进程中,还经常出现“作者的论证合乎逻辑吗?”“老师说得对不对?”等要求同学们齐声回答的问题。
评析:课堂教学一般都会有师生之间的“一问与一答”的设问形式,这种设问的特点是能集聚人气,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基础知识,集中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满堂问”、“满堂答”。
教学设问是教师驾驭课堂和引导学生思维的主要工具,它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有人说:“没有教学设问就没有课堂教学。”也有人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设问的“艺术性”,避免“满堂问”、“满堂答”的现象呢?
1. 教学设问要能启发学生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在此设问(提出问题)?因为我们认为学生可能出现思维误区,通过设问来达到“解惑”的目的。因此,设问一定要“有疑而问”,也就是设问要设在学生思维“卡壳的地方”。如以上案例中的“满堂问”、“满堂答”教学设问从课堂的表象来看很热闹,但对一个高中生而言这些设问是多余的,很容易让学生形成认知上“边际效应递减”,更谈不上启发学生思考和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品质。如何让教学设问更具有启发性呢?“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是进行设问设计的基本原则。为此首先要让学生“跳”起来,设问要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吸引力,并且能够进行师—生、生—生互动的话题。在设计教学设问时常会出现两个极端倾向,一是难度太大,学生“怎么跳也够不着”,此类设问抛向课堂如同石沉大海,课堂成了“一堂言”———教师自问自答;另一个极端是如以上案例中的教学设问难度太小,学生“躺着也够得着”,这种设问过多会引起学生思维上的惰性。
2. 教学设问要围绕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情境。
根据人的发展一般规律,教学情境的设定要与人的知识结构和年龄发展相一致,因为教学情境对人的思维具有导向功能和暗示功能,能制约人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因此,教学设问设定的情境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它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外壳和实施工具,如案例中的设问在文学常识方面下功夫,教学情境偏离了教学目标,这就是所谓的“情境失靶”现象。另外,本案例中“此人被列入什么?”这一设问是具有歧意的情境设定,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避免。
3. 教学设问是动态生成的。
我们在进行教学设问的设计时只能是粗线条的,在课堂进程中的具体的、细节的设计则是动态生成的,是“因地制宜”的,不同的学生甚至不同的地点和时间教学设问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教学“艺术”和“巧妙”就体现在教师恰当的教学设问的设计。
二、教学情感设计:媚俗、哗众取宠
案例二:《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一次公开课中授课老师花了近10分钟的时间讲述诗歌作者的情感史并作了个人较为偏激的点评。
评析: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恰当的教学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有些教师为了用独特的教学情感来活跃课堂气氛,使用一些媚俗的话题、语言、表情和动作设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研讨时认为:“这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改目标,一切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难道能激发学生热情的东西我们就都得讲或都可以讲?如果我们为学生营造的教学“情感土壤”违背了语文教学应具有的高雅、规范、正气的基本要求,那“知识的种子”就可能给汉语言教学甚至学生的品德成长带来不良的结果。
教学情感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为学生创造的一种符合教学内容、符合社会规范课堂教学氛围,它具有很强的再创造性和独特性,它是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的情感纽带。精心情感设计能让课堂教学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和“勤思乐学”的效果,它是我们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案例中教学情感设计应在引导学生深刻领悟诗歌的优美的语言和悠远的意境,不能把课堂当成“奇闻秘史大讲堂”,否则不仅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而且背离语文教学的主旨。如《林黛玉进贾府》,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装模作样地大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曲调,课堂气氛是令人捧腹的,但小说此回的情境基调是“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因此案例中情感设计也是与教学内容相背离的。所以语文课堂情感设计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协调,与学生年龄和生活阅历相一致,情感设计如果仅仅为了逗学生一笑,那是在追求表面的活跃气氛,这种笑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愉悦的笑,只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肤浅、无味。一般而言,语言活泼幽默的文章,可恰当地使用一些谐语和夸张的动作与表情来形成生动的教学情感,如《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师可以自己或让学生表演别利科夫的语言和神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作者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极大的讽刺。相反,一些语言庄重、内容深刻的文章,我们则应更多地指导学生与课文语言表达意境共鸣,形成一种凝重的教学氛围,如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授时,更应让学生更深刻地思考这篇悼词对表达方法和语言的准确性。
三、教学管理:放任自流、各行其是
案例三:教学《为了忘却的纪念》,老师花了两分钟的时间导入新课,然后就是发给学生一份课堂同步练习让他们互助协作完成,此后近35分钟里学生们相互讨论,叫嚷声、笑骂声不绝于耳,老师则像久经沙场的将军一样镇定自若地逡巡于学生之间,下课前近10分钟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
评析: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多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课堂效率总是不尽如人意,但利于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现代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数不少的教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一味强调学生自己读、自己做、自己领悟。于是语文课就变成了在课堂练习指引下的群众运动:自由讨论、自由阅读、自由欣赏。这似乎很符合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优点似乎发挥到极致,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但是教学进程的无序化不可能带来教学效果最大化,首先,学生学习的自律性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课堂中每位学生都融入了学习进程吗?他们学习的进度和效果是我们所预期的吗?因此现代教学改革特别强调培养高效课堂这一目标绝非“放羊式”教学方式能实现的。
四、教学呈现:滥用多媒体课件
案例四:教学《赤壁赋》,老师运用课件形成向学生呈现了几乎所有的教学意图,如在一张幻灯片上就写着“大家一起朗读此文10分钟”,有一张写着“大家一起默写此文倒数第二自然段”。
评析: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服务中学语文教学目前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如在本案例中,老师把多媒体课件作为他的备课笔记的翻录,整个教学进程完全被课件所左右,这种课件还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吗?纯粹是对资源和学生课堂时间的浪费。在当今的公开课中,没有课件的教学几乎没有,好像没有课件就不“现代化”,不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其实我们应该认清课件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有时根本没有必要使用。
8.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篇八
要研究案例教学,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教学案例。关于“教学案例”概念的界定,不同的专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中国案例研究会会长余凯成教授认为:所谓教学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问题,以事实作素材,而编写的某一特定情景的描述。著名学者张民杰教授提出:教学案例就是以叙述形式呈现出来的真实事件,其中包含着事件中的人物、情节、困境或问题,并且可以作为分析、讨论、做决定、问题解决等的基础。托尔(A.R.Towl)则认为教学案例具有多重性: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
以上解释尽管各不相同,但综合分析,可得出教学案例的几个基本特点:1、真实性;2、典型性;3、针对性。
据此,笔者认同张英华、凌培全教授在《案例教学法创新研究与应用——三维动态实践案例教学法暨案例集》中对案例教学法的解释: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专业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
二、案例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背景
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从中可以看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中职学生的持续性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日常教学中,语文却被大多数学生视为“鸡肋”。尽管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语文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和对专业学习的意义,但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并不是很高,在上课过程中感受到的愉悦度也不高。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即时效果”,机械地“听”、“写”很难激发其思维和记忆,更别说调动相关知识结构了,这样的语文课势必变得索然无味。
从教师角度看,许多教师对中职的教学定位较模糊。有的教师单纯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在教学中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对文章进行词、句的解说,划分段落、详解文章立意,力求面面俱到。有的教师过分重视“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使语文课成为了专业预备课,丧失了语文原有的怡情、悦性之美,使得语文课的“语文之美”荡然无存。
而案例教学作为动态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所教专业的专业要求和相关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以课文切入点为基础,寻找典型事例,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有效避免中职语文课堂容易出现的封闭性和狭隘性,激发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的积极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教学可以兼具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要素。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成为中职语文教学设计中的亮点。
三、案例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堂的实施——以《古代建筑艺术的精英—塔》为例
(一)确定教学目标
朱迪思.H.舒尔曼曾说过:“运用案例开展一堂令人激动的讨论课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然而问题在于这样的一堂课是否能促进学生学习,而不是仅仅等同于闲聊。”这就需要在选择案例之前先定教学目标,确定课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中职的语文教学目标往往被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但在实际落实中往往困难重重。在案例教学中,可以尝试将教学目标主要确定在“主题思想、语言特点”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两个具体目标即可。故根据文章内容,本文在目标设置上,以“了解中国古塔,体会民族精神”为最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将说明方法等常规知识穿插其中。
(二)选择典型案例
张民杰教授提出:“案例的类型有多种划分方法,如依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实例取向和反省取向的案例,依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可分为特定主题案例和特定学习对象案例,以案例的真实程度可分为真实案例、匿名案例和虚构案例。”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对所选案例的特质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所授课文的内容及教学目标相符合的典型案例。比如在讲授说明文时,由于说明文内容的严谨性及语言的规范性,教师应运用以“接受、获取、遵照而取得”为主要特点的实例取向案例。而对于小说、戏剧等开放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可以运用反省取向的案例,因为反省取向案例具有“多元观点分析问题"的特点,发挥空间更广,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活跃度。
如:在《古代建筑艺术的精英—塔》的授课过程中,笔者选择了两个实例作为教学案例:
案例A:据传2013年下半年苏州将在金鸡湖湖西,东方之门的旁边建一座“金鸡塔”。设计图显示,它的总高度将超过700米,成为苏州城市形象的新地标——中国第一高楼。
案例B:2012年12月11日,位于重庆渝中区观音岩的菩提金刚塔,启动修复工程,预计半年后竣工。因畅销网络小说《失踪的上清寺》中介绍塔中藏宝,近年有上百人前往寻宝造成破坏。专家昨日揭秘,金刚塔其实是实心石塔,内中并无宝藏。
分析:《古代建筑艺术的精英—塔》是一篇严谨的说明文,文章对中国古塔的来源、形制、分布、数量作了准确而详尽的说明,凸显了中国古塔先进的、施工技术、完美的建筑结构及造诣很深的艺术表现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在备课时,考虑到教师如果常规授课,从说明方法及分析词句入手,可能会使学生兴趣索然,因此选择了案例教学方式。并根据文章内容,将“了解中国古塔,体会民族精神”作为本文最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将说明方法等常规知识穿插其中。
关于中国古塔的文字材料非常多,而选择这两则案例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二是材料的典型性,三是具有多元性。首先,案例A涉及到中国古塔的定义。案例B背后体现的是中国古塔的构成和人文含义。其次,尽管两个案例所阐述的角度不同,但代表的都是人们对中国古塔知识的缺失,通过对比能够很好地促使学生对中国古塔和古建筑进行了解和分析。第三,学生从这两则材料中可以挖掘出不同的观点。特别是案例B,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三)加工案例
寻找教学案例仅仅是第一步,教学案例最终要为文本服务,即能够穿插于文本,成为运用于教学的教学内容,这便需要案例加工。
在案例加工中,应该注意几点。首先,是符合教学目标,找到案例后需要进行“瘦身”,将不必要的、和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删除;其次,对于案例形式的呈现,是用启发式、讨论式还是评述式等方式,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来决定;再次,案例不可过长,但应形象生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如不止一个案例,应当安排好案例的出场顺序,避免环节混乱、虎头蛇尾现象。
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上课时,笔者将案例A作了以下处理:
近来,各大网站疯传江苏省苏州市将建中国第一高楼,总高700米。地点在美丽的金鸡湖湖西。因为在金鸡湖边,所以取名为 “金鸡塔”!
提问:
1、你认为苏州将即将兴建的“第一高楼”命名为“金鸡塔”是否合适?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说明。
2、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作何设计?请用300字左右来阐释你的设计及设计原因。
分析:本案例运用于文秘专业学生,采用了课堂讨论形式。问题1涉及到文中关于塔的定义。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很快就可发现命名的不适当之处。问题2涉及到塔的形制。如果是700米的高塔,应设计为哪种塔的形式,能否具有南方地区塔的特征,所用材质应该是什么,这些内容课文中都有体现。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而言,快速浏览文章与流畅书写说明性文字是他们必须具有的技能。两个看似宽泛的问题,不仅提升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
在梳理完课文内容之后,为了增加学生对中国古建筑的关注,引发内心情感,我对案例B作了以下处理:
上世纪30年代,重庆第一任市长潘文华扩城迁坟,有人传言“修路挖坟,破棺露骨,冒犯神灵”,百姓人心惶惶。于是,潘文华根据佛经上说法,建造一座“使死者超度、生者永得安宁、消灾避难”的金刚塔。但这样一座用来“消灾避难”的塔却在近年被人多次破坏挖掘。原因在于一本名叫《失踪的上清寺》的书,书中称此塔埋有宝藏,于是引起人们争相“寻宝”,又因管理人员较少,保护不力,导致塔身伤痕累累。
提问:
1、为什么那么多人会相信小说中的内容去“寻宝”?
2、如果是你,你会那样做吗?请大胆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及理由。
3、你认为金刚塔渗透着哪些文化?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古塔?
分析:较之案例A的问题,案例B的问题难度有所提升,并且更倾向于口头表达。问题1中涉及到古塔的构造和建筑习俗,需要学生对于中国古塔有深入的了解。问题2涉及到学生的历史观和人文观,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使他们产生思想的碰撞,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文背后的民族意义。问题3是针对以上两个问题的总结归纳。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讨论分析,结论自然水到渠成。
(四)修改案例
案例教学结束之后,要对案例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修改,使其能够更加完善地运用到将来的授课中。这可以从多个方面思考:比如问题是否太宽泛?如何提问才能保证学生在预设轨道上思考?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分担了多少时间的课堂角色?学生分组能否更加科学一些?如何与职业技能的训练更加紧密一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提升案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在日后使用的过程中更加高效。
四、案例教学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其一案例教学法具有操作灵活性、多元启发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如何掌控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上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其二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班级人数和适用内容的要求上存在着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和对学生的评价效果。
其三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上的运用并不广泛,相关研究较少,需在学生中进行相关调查,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研究案例教学,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之,对于笔者而言,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仍处于初探阶段,还需增强教学实践,不断尝试将案例教学运用于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并重点研究如何掌控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克服案例教学法在应用上的局限等问题,使自己的案例教学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希望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为进一步运用案例教学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注释:
[1]朱迪思.H.舒尔曼,郭庭瑾主译.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
[2]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9.高一语文教学案例 篇九
王娜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 存储卡 《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
教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放录音、正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
多音字:会稽(kuài jī)感慨系之(xì)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四、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五、品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揭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归纳总结一词多义。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1.选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要求学生摘录写景句,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理解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学生尝试背诵。
2.齐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心境的变迁。
朗读语调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要读出慨叹语气,重读“痛”。
理清背诵思路: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
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3.选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
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4.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三、探究性阅读训练
思考: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四、小结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五、词语解难
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5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
[板书设计]
写景状物
记会
畅叙幽情
欣于所遇,及其既倦
兰亭集序 慨叹 向之所欲,已为陈迹 死生亦大矣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昔人兴感,若合一契
明意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延伸阅读]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教师可把《兰亭诗》打印分发给学生。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
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
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
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修
例句出处释义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修建、修造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治理、整治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修订、修改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长
②期
例句出处释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期限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大铁椎传》约定时限
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征敛无期,求索无厌《吕氏春秋》限度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察今》期望、企求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jī)满、周,一周年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至、及
③致
例句出处释义
皖师欲结欢于宁南,致敬亭于幕府《柳敬亭传》送、送达
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贾生列传》表示、表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到达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获得、得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招致、引来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致使、使得
专心致志成语极、尽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情趣、情致
④临
例句出处释义
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岳阳楼记》面对、迎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面对、引申阅读
居高临下成语从高处往低处看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将要
⑤次
例句出处释义
1.贤能不待次而举《荀子·王制》等次
2.陈胜吴广皆次而行《陈涉世家》按次序
3.凡用兵之法„„全军位上,破军次之《孙子兵法》在排列上次一等
4.师退,次于召陵《左传·僖公》临时驻扎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陈涉世家》行军途中的驻地
10.语文课堂词语教学案例赏析 篇十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太多的新理念、新教法占据了阅读教学大量的空间,导致词语教学常被忽略,成了阅读教学的“软肋”。尤其是公开课的教学,词语教学更是难得一见。其实,扎实的词语教学,才能积累词语,强化语感;才能训练思维,丰富情感;才能使阅读教学更加扎实。
【案例一】《生命的林子》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生命的林子》,这节课,我们先听写几个词语,看看大家会不会写了。(学生拿出本子听写)晨钟暮鼓 香客如流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喧喧嚷嚷 高僧济济
师:请大家对照大屏幕校对一下,如果有错误,就请你在本子上订正一遍,注意把字写正确。(生校对,订正)
师:请大家读读这些词语,边读边想,你能发现些什么?
生1:这六个词语都是描写法门寺的。
生2:我发现有很多高僧聚焦在法门寺里。
生3:我发现法门寺名气很大,每天从早到晚有许多烧香拜佛的人来到这里。
师:据我所知,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浑厚,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名气确实很大。
生:我觉得,法门寺名气太大,能人太多,在这里想成名是很难的。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用心去体会这名满天下的法门寺。
赏析:用所学的新词去领会文章主旨,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好策略。在此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朗读表现自己的体悟,读出了作者在语言文字中所承载的思想、意蕴,领会了内涵。
【案例二】《搭石》
生:我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都查字典了吗?
生:查了。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绰”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出示:绰:A宽;不狭窄。B不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符合哪种解释?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生:我好像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象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生: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觉到了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就像一幅画一样。请你再读读这两个词语。(生读)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谁能把大家也带进画里呢?(指生)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真美!这既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一首清丽的小诗。请看――
(将课文的句子变成诗的形式。音乐起,学生齐读。)
赏析:在教学中,教师找准了语言训练点,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概念化的理解上是远远不够的。有效的词语教学应让学生联系文本语境,理解新词在文本中的意思,使词语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接着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词语的张力,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情感,把“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个词所体会到的、想象到的表现出来,再现画面的意境美,使词语更富人文内涵,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和谐发展。
【案例三】教学“究竟”一词。
师:看第一段,“究竟”在书上哪句话里出现?
生:他飞了过去想问个究竟。(师板书:问个究竟)
师:“究竟”是什么意思?
生:明白、结果。
师:这里的“究竟”是当“结果”讲。谁来用它造个句子?
生:姐姐的成绩一直很好,可是这次考试考了60分,妈妈把她找来问个究竟。
师(板书:看个究竟):谁来用“看个究竟”再来造一下句子?
生:家里来了一群人,我连忙迎上去想看个究竟。
师:(板书:探个究竟)谁再来用这个词语造个句子?
生:听说百慕大三角洲非常神奇,我想去探个究竟。
出示例句:1.小明把家里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红领巾,他自言自语地说:“红领巾究竟放到哪里去了?难道会丢了吗?”2.咱们这里的橘树究竟有多少棵?谁也说不清楚。
师:“究竟”在这里表示疑问,谁能用它来造个句子?
生:天黑了,小明还没有回来吃饭,他究竟到哪里去了?
师:我写两个词,“恐龙”“外星人”,请大家用上“究竟”写几个句子,一个表示疑问,一个表示结果;或者又表示疑问,又表示结果。
……
赏析:理解是基础,运用是根本。在本课例中,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究竟”的意思,再创设多种运用语言的环境,把理解的词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运用,现学现用,巧妙地把理解和运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11.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篇十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以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重要途径。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清楚认识到,唤起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学习,形成有效教学的关键条件。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教学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有方,寓教于乐,“开窍”有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那么,如何使课堂教学散发吸引力?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呢?
一、故事激趣,引导古诗文学习
古诗文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学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状况是古诗文的教学停留在朗读背诵、解释词句层面上,缺少
深度。
【案例】 《赠汪伦》导入
课一开始,老师将古诗的由来娓娓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李白为什么要送给汪伦这首诗呢?有这样一首古诗,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仰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自己只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后来,汪伦写了这样一封信:“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楼。”李白闻此立刻高高兴兴赶来。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楼”。汪伦微笑着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李白和汪伦一见如故,便留下来住了好几天,汪伦对李白盛情款待,两人相见恨晚。分别时,汪伦踏歌相送,使李白十分感动,立刻铺纸研墨,写了这首千古送别诗。
绝大多数学生都爱听故事,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真情投入,拓展诗歌学习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自觉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个充满激情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
【案例】 《四个太阳》片段
师:我想小朋友也一定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吧,你想画个怎样的太阳,送给谁呢?为什么要送给他呢?
[课件出示:我想画个( )的太阳,送给( ),让( )]
生:我想画个快乐的太阳,送给大家,让人们永远快乐。
生:我想画个香香的太阳,送给秋天,让秋天永远是香香的。
生:我想画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北极,让冰雪融化,沙漠变成绿洲。
生:我想画个凉快的太阳,送给非洲,让那里的小朋友也能感受清凉。
生:我想画个红红的太阳,送给花儿,让花儿更加鲜艳美丽。
……
师:小朋友们的心愿非常美好。老师从这些心愿中,看出了你们心中装满了爱。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能绚丽多彩;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人间才充满了温情。
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加入新的信息,扩大教学容量,拓展思维,课内外适度拓展延伸能让我们聆听到孩子们的心声,能引导学生品出字里行间的精妙,品出文字背后更深的东西。
三、角色换位,故事身临其境
儿童专注阅读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其情绪随着角色不同境遇而起伏变化,或喜或悲。教师在教儿童故事一类的课文时,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以一颗未泯的童心换位思考,全方位挖掘文本的文学价值,并利用与文本相关的信息,营造情景,是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案例】 《从现在开始》教学片段
师:小动物们,今天我狮子大王召集你们来,是因为我年纪大了,想找个动物继承我的王位。你们谁能胜任“万兽之王”啊?
生:我来当,我来当!(个个热情高涨)
师: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大王。
(课件出示:看图体会猫头鹰的神气)
师:你能学学猫头鹰当“万兽之王”时的神气样子,来读读猫头鹰的话吗?
(生边演边读,拍着胸脯,读得神气十足。)
师:小动物们,你们听了猫头鹰的话,有什么烦恼?和你的同桌说说。
(生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师:一个星期下来,天天熬夜,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三更半夜出来找吃的,冷得要命,我都三天没吃东西,快饿死了!
生2:黑夜里我都不能喝同伴们玩游戏,一点意思都没有。
生3:猫头鹰,你可害苦我了,我白天睡不着,晚上又不敢出来,都长黑眼圈了!
……
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使学生在情感驱动下,获得独有创意的感受,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词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当然,以上几点思考只是笔者个人的肤浅观点。曾经听过这样一种说法,“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也不能例外。任何一堂课,哪怕是千锤百炼的示范课,当我们课后静静反思时,总会觉得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和遗憾。然而,正是在不断找寻策略、解决不足、弥补遗憾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飞跃。
参考文献:
张庆著.我的小学语文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语文课堂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12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融合教学案例08-26
朗读——语文课堂的靓丽风景 教学案例分析10-04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与案例研讨的培训小结07-10
走进语文课堂08-25
语文课堂三重10-28
语文课堂朗读01-13
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10-25
小学语文课堂设计07-11
小学语文精彩课堂08-15
语文课堂学习总结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