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初中英语教学

2024-10-15

浙江初中英语教学(精选8篇)

1.浙江初中英语教学 篇一

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明确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第2条把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了解汉语言文字特点对学生能力形成的影响,培养整体阅读的能力,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大量语文材料,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3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应该积极提倡。

第4条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建设多元开放的语文课程,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第5条把握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基本组成的教学形式,了解单元教学内容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课前全面研究本单元教学内容,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以及每篇课文甚至每堂课的教学重点,制定单元教学计划。

第6条根据不同课型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教学模式。阅读课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这两类课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应有较大区别。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也应根据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不同体裁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第7条把握教材以课文为最小构成单位的特点,了解课文的载体作用,研究课文特点,确立明晰、具体、恰当、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认识文本教学多元解读特点,突出重点,抓准难点,适度取舍教学内容。

第8条通过检查预习、课堂观察、当堂检测等途径,把握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阅读与表达能力,确定教学起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疑惑点,准备教学问题与情境设计,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9条营造平等、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有助于师生对话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创设的情境应具有主题性、开放性、生成性,使探究具有广度和深度。

第10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用规范、得体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注意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语言活动过程中自然渗透人文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第11条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文本内容和深层含义设计开放性的拓展迁移,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有效拓展迁移应立足文本,与文本内容形成有机的联系,应注意合理性、实效性、多样性,具有学科特色。

第12条阅读教学要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朗读与默读并重,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

读。

第13条古诗文学习的重点是诵读积累,同时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感受意境。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背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优秀诗文推荐篇目。

第14条作文教学先要让学生敢于表达,再慢慢让学生善于表达。注意与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有机衔接,放手让学生独立写作,尽量少干预,不说教。要关注学生写作的投入状态,尊重学生作文的语言个性,必要时给予指导和督促。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小作文尽可能当堂完成。

第15条习作要有适当频率和数量要求。每两周写一篇大作文,每周至少写一篇随笔。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和读后感。阅读教学中要经常随机进行读写结合练习。

第16条综合性学习要十分突出活动的自主性。活动内容要由学生自己选择,活动方案要由学生自行设计,活动过程要由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成果要由学生自己展示和交流。教师在活动中主要发挥引导和协调的作用。

第17条综合性学习要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要引导学生组建活动小组,帮助每个学生能在小组内找到自己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活动过程要突出探究性,包括明确问题、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等。

三、作业与评价

第18条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即时作出评价。对学生正确的回答,能及时给予肯定并适当引导促进提升;对错误或偏离语文学习的表现或不够全面的回答,能给予引导和点拨;对极具个性化的回答,能给予鼓励,并探究其是否合理。

第19条对学生的评价要有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课堂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等多种方式进行。

第20条布置作业应目的明确,精心选题,能根据学生实际,分层次布置,有较强的针对性,起到巩固和反馈的作用。作业的布置中可以设置定量的合作探究类的作业项目,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提高作业的质量。

第21条教师必须认真及时地批改相关作业,指出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不足,并认真记录,及时总结。对让学生互评互改的作业,教师应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在全班及时交流。

第22条单元检测、期末检测要针对本单元、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训练重点,试题中阅读材料的难度与要求应略低于课文。不考语法、修辞等静态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第23条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过程,也要重成果。过程评价主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表现能力;成果呈现要多样化,如研究报告、小报、辩论会、展览等。活动中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四、教学资源

第24条积极参与建设书香校园,设立班级图书角,指导班级读书会。语文老师要率先成为文学作品的阅读者,主动为学生推荐读物,鼓励学生读原著。经常为学生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同、结构相似、难度相近的阅读材料。

第25条优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生活,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活动,扩大视野,积

累素材,引导学生自主作文。结合课外活动和其他学科教学,开发口语交际资源,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和社会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第26条指导学生从大自然中、校园社区里、电影电视和课外阅读中寻找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并自主开展活动,得出系统性的解决结果,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2.浙江初中英语教学 篇二

一、学会等待, 让思维起点落到最近发展区前沿

“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学建议”第8条要求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做到: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习的影响,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方法基础, 并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来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但在一些科学课堂上, 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的“圆满”, 担心时间被耽误而完不成教学任务, 总是把学生的提问、思考、解答, 当成“过关节目”, 没有留出时间让学生去思考, 更不会在学生思维起点和最近发展区之间去创设情境、搭建平台、耐心等待、寻求突破, 于是产生了许多有问无答、师问师答的单向教学现象。

如曾有过一节公开课《神奇的激素》, 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教师用多媒体给出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示意图 (如图1) 和文字介绍后, 没有给学生足够长的时间看课件, 就抛出了问题:“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同样为了节省时间, 该教师没有给出足够长的时间, 让学生思考这一问题就让他们来回答, 于是出现了无人举手的情况。教师又重复了一遍问题, 看看还是没有动静, 又加上了“有没有同学回答”。这时虽有个别学生站起来回答, 却没有答到点上。看到这种情况, 教师脱口而出“难道没有人能回答上吗”, 学生显得甚是慌乱……

这种尴尬情景的出现缘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基础缺乏了解、思维起点过高、问题与目标之间联系较少等。该现象启示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应在问题群到目标群的过程中搭桥牵线,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会等待:引课需要等待, 知识迁移需要等待, 回答问题需要等待, 课件展示需要等待,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需要等待……没有等待就没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 没有等待也达不成我们预设的目标, 没有等待更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点落到其最近发展区的前沿。因此, 教师必须学会等待, 学会用心去等待, 用笑容去等待, 用期待的眼神去等待。等待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等待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发展变化, 等待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提高, 等待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学习自信心的树立, 等待学生的思维起点落到最近发展区前沿。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激发, 学习成效才能得到提升。

二、学会分享, 让科学思维在探究质疑中不断发展

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 学习成果需要在不断地探究质疑中获得, 探究质疑能促进学生的学, 也能促进教师的教。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要学会分享学习成果, 在分享学习成果中学会探究和质疑, 在探究质疑中发展科学思维。

“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学建议”第17条指出:注重科学探究教学, 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筛选出对学生的发展有意义而学生又有能力进行探究的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兴趣实验和其他科学探究活动, 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在合作、交流和分享中发展科学思维。如在学习了《长度的测量》一节后, 教师可组织一次教学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 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 让外面的世界成为学生结出学习硕果的新课堂。教师可在适当引导和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后, 要求每个学生或学习小组去社区测量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建筑物高度 (工具不限) 。教师也可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 并用赞许的目光看待学生的创意, 在实践中学会分享, 不要因为学生没按“教师的思路出牌”就“发威”, 从而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 学生的各种想法才会出现。在实践活动完成后, 教师可组织一次活动成果汇报会, 让学生边讨论、边交流、边提高, 在交流中分享快乐、发展思维。

三、学会选择, 让目标借助适宜方法有效达成

“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学建议”第10条中提出:设计科学的教法、学法, 精心安排教学程序, 体现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教师必须精心准备教学活动, 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学会选择, 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时机、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知识积累、有较高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 选择一种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 要根据科学知识的来源学会选择合理的情境,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选择正确的评价方式,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从而使科学教学变为学生的活动体验, 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中都能展现才能。

如在《水的压强》这节课的教学中, 教师事先准备了气球、玻璃管、橡皮膜、饮料瓶、锥子、压强计、烧杯等器材, 要求学生挑选各自喜欢的器材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要求每个合作小组设计出最简洁的方案,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 并得出结论。在这一活动中, 教师选择了开放的教学方式, 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 学会了根据设计方案来选取所需的器具。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开发了学生的多元智能, 使预定的学习目标在“宽松选择”的氛围中得以达成。

又如在《地球的自转》一课教学中,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 先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NBA现场比赛和国内同步转播所处的当地时间不同, 引出“为什么在同一时间地球的不同地点会有昼和夜之分”这一问题, 紧接着和学生一道利用地球仪、手电筒做“白昼和夜晚产生”的模拟实验。这时, 若采用讲授法讲解并演示“地球自转实验”就会显得无趣, 学生也不易理解。于是, 教师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 让学生猜想“地球的自转方向”, 然后再和学生共同完成模拟实验“地球按不同方向转动时, 太阳光直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和时间变化”, 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地球自西向东转动产生了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可见, 合适的教学方法选择, 对于引导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学生在探究方法的选择中可以体会到科学学习的乐趣, 进而达成学习的目标。

四、学会合作, 让学习潜能在交流互动中得到激发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都有一种交往性动机。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 学习者通过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全面, 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合作和分享。课堂教学中多种对话方式的开展, 有利于增强师与生个体间、师与生群体间、生生个体间、生生群体间的交流与合作, 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和试题的深入理解与把握, 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 满足他们情感之间相互接纳、融合的需要, 获得成功的欢乐, 展示发展的潜能。“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学建议”第19条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对各种结论进行交流和讨论, 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表达机会, 培养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 尊重别人的探究成果”。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 从过去单纯注重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转变为现在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学会跟同事的合作, 共同交流、探讨各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更应学会与学生合作, 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营造一个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激发。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过程,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必须参与科学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合作学习中, 学生能对教材的内容加以消化整理, 对自学思考题积极思考, 从而使自己对科学问题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 达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这节内容的教学, 教师安排学生先回家获取当地第二天的天气预报, 并上网或查阅其他资料了解这些天气预报用语的含义。在第二天上课时, 教师让学生先上讲台讲当地当天的天气状况, 解释天气预报的用语含义, 自己则坐在下面和其他学生一起细心倾听, 只在适当时候与学生一起提一些问题, 并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同时对能多提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 当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或解决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这样, 每个学生在课前和课中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了学习交流之中, 既满足了他们想要参与的欲望, 又使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增长了才干。

五、学会评价, 让情感在活动体验中得到升华

“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学建议”第29条强调:科学学习的评价应采用观察与面谈、实践活动、书面测试、个人成长记录等方法, 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科学素养的全貌。同时, 第30、31、32条对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既要重视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也要重视对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的评价, 且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相异的方法, 使评价手段成为促进学生学习、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如《水的利用和保护》的教学, 教师首先提出“珍惜生命之水”这一主题, 并呈现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旱灾的情景, 让学生对旱灾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同时, 通过开展读一本相关书籍、参观一座自来水厂、调查一个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了解市民夏天用水情况等形式, 让学生观察水、感受水、发现水, 最后达到知水、爱水的思想境界。教师还要求学生把研究活动的经历和获得的信息, 以及对水的认识和感受写成小论文或小报告, 作为这次活动的研究成果在校内展示, 并进行评比, 对优秀的探究成果进行奖励和在“探究成果汇报会”上交流。这样, 通过活动和交流, 学生对“水”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这是学生在自我探索和发现、自我感受与评价中形成的, 是最直接的、最深刻的、最有效的, 也是最牢固的、学生将终身受用的东西。

又如《空气污染与保护》《保护土壤》等一些内容的教学, 也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延伸和拓展。在教师提出相应的活动要求后, 学生成立探究小组, 走出校园, 走进社会, 走进大自然, 去探索发现去感受与体会, 从而领悟到科学的内涵, 提升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观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有感 篇三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

湖北省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提出了“主问题”阅读教学手段。“主问题”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减少过去课堂上“连问”、“追问”和“碎问”过多的现象,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活动中,充分而主动地与文本、同学和老师进行对话,形成互动、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使之对课文内容进行更集中深入有效的思考和探究。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内容清晰了、学习环节也简单了。

(一)找到牵动全身的“发”。

主问题的设计要深,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找到牵动全身的“发”呢?

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丽水钟老师和衢州的郑老师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抓住了“壮”。问学生从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关键词是哪个词?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雄壮”?真的只在表现辛弃疾的“雄壮”吗?

2.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金华张老师执教《杨修之死》,问学生预习后你对杨修怎么评价?文中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惇是怎样评价杨修的?学生找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杨修“真知”曹操文中表现在哪里?杨修“真知”曹操吗?真知……思索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通过“真知”这一突破口展开了对文本的阅读,对人物命运的思索。

3.要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 杭外黄老师的《孤独之旅》抓住“诗意”探索文本。她先把文中的一段文字改写成诗的形式,让学生朗读。当学生读得全情投入时,黄老师说:“其实这不是一首诗,而是文中的一段话。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段落,你把觉得最有诗意的语段找出来,读一读。”从品读诗意的语言到用诗意的语言写作。抓住曹文轩的小说的语言特色入手,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4.从作者的作品风格入手设计主问题。这种设计适合那些主题深刻,理解较难的文章。可以借助作者本身要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或他人对他作品的评价为突破口设计主问题。如当初我在执教《孔乙己》时,抓住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展开对文本的理解。明白可怜之人孔乙己既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也是一位不懂思变、不求上进的人,是社会的腐朽物。不能一味地同情,立体式地看待人物,加深对文本地理解。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有利于达到高效目的。

(二)牵“发”动“全身”。

我们找到了牵动全身的“发”,那又如何动“全身”呢?

省级优质课就做了很好的解答:有整体感又要有节奏感。整体感:课堂是一个整体,不能让它支离破碎,缺乏联系。要任务集中,脉络清晰。有了主问题的设计,教师的课就有了主题,线索,教师往往可以把握住课的整体感。所以我想多说一下节奏感。

节奏本是音乐上的用语。歌曲演绎要有轻重缓急,高亢低沉。引之用于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不能做平面滑行,而要由浅入深式地探究。并要形成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韵味无穷的效果。“文似看山不喜平”语文课教学就应如一篇美文:享受中又能引起思索。

杭州李老师在节奏感的把握我认为是非常到位的。《香菱学诗》中通过文本看到人物的内心是教学的难点。上课伊始,李老师以原著题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与文章的题目对比。领悟原著题目表明了香菱学诗的态度“苦”,文中哪里道出了苦?香菱自己觉得苦吗?透过香菱的笑,觉得她以苦为乐,学诗到了痴迷的程度。“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可改为“慕雅女雅集痴吟诗”。如此痴迷人人欣赏吗?引入对香菱的身世、死因的了解。再读“笑”,慕雅女雅集吟苦诗啊。苦吟诗——痴吟诗——吟苦诗,学生、课堂都在随之笑、悲。学生起初读描写香菱笑的语句,笑逐颜开;再读香菱的笑,感同身受,脸色凝重,声音低沉。

课堂有起有伏,教师很好的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掌控全局,把握节奏。在教学设计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抽象的原则设计。对知识点的安排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对教材内容的解析披文入情,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体悟情感。此外,教材的处理也立足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以一篇课文走进香菱的内心,以《香菱学诗》开启了阅读《红楼梦》的一扇窗。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西方教育理论上,有一种木桶理论,就是说人的成长发展像木桶盛水,往往受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限制。一个人的知识必须尽可能的全面。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道理很简单,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读书不仅可以丰厚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读书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是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每个学生对文本都有自己的见解,有些还颇有思想性。可总归有些零碎,缺少体系。理解上也往往会存在局限性,就事论事,只绕着文本,缺少思考问题的深度。所以教师对文本必须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才能做好引导的作用。

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乡村教师的课,非常赞叹。问这位教师:“你备课用了多少时间?”老师说:“我用一辈子时间备课,如果说是这节课的直接备课时间是15分钟。”这个故事很好的体现了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让年龄与学识成正比。不要在吃老本,不要让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掏空自己。

听课后常有老师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究竟何处不同呢?就是教师们在教学中体现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营造出了浓浓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一个气场。教师不再是“授业、解惑”,还在馨香中“传道”。

三、春风化雨点“心灯”。

(一)春风化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润心灵,却要做到无声无息,适时而来。教师有自己的水平见解,又怎么让学生也深有同感引起共鸣呢?

学生理解有迹可循。教师们很好地立足文本,激发思维。老师的思路源自文本,学生的理解也出自文本。不会对教师的理解感到高深莫测,而把自己拒之门外。文本是形成师生“对话的”依据,也是平台。每堂课都能听到老师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文中有证据吗?”“把这个词圈起来。”“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这样可以吗?”把学生的眼光拉回到文本。品味语言,概括内容,体会情感。使学生站在与作者同一纬度上,把情融入在文本中。琅琅书声萦绕课堂,老师范读,学生自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导朗读。读全文,读段落,读句子,读字词。读中悟情,以情促读。不再是以繁华掩盖空虚,以形式替代内容。

适时补充加助理解。对文本的解读不能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要掘地三尺深挖、深探。但也不能止步于文本,缺少教学的延伸拓展。就需要根据课文的重点,教学的难点,适时适度地引入课外材料。有时把它放在作者的著作中整体理解,有时把它放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加助理解。学生临场的各种反应,都成了教师素质的展示平台。杭州的李老师提到香菱的死,学生中有人说是扶正后难产而死;有人说是被薛蟠的正室夏金桂害死的……李老师没有以权威的姿态介入而是引入了曹雪芹的判词:

“根并莲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学生通过对第三句拆字诗的理解,明白是被夏金桂害死的。对学生没有以简单的对错去定论,在课外资料中自己领悟。

衢州的郑老师在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在体会题目的“壮”时讲了辛弃疾弱冠之年率50骑直闯5万之众的敌营,将叛贼张安国当众处置。然后鼓动万余名士兵反正,长驱渡淮,奔向南方。往事中理解辛弃疾当年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壮”又以《鹧鸪天》和临死前大喊:“杀贼!”“杀贼!”理解辛弃疾空有壮志却华发早生的“难酬”。课外材料的引入自然营造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无需多讲,早已入情。适时、适度的课外材料引入何尝不是教师能力的体现。教师的满腹诗书此时化作春雨,在无声无息中学生在受到了熏陶,得到了提升,激发了思维。

四、点燃心灯。

用言语感染学生。语文课堂不应是平淡冷漠的,而应该是充满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内容所决定的,教师的教学语言如同讲演一般,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而要让自己情感为之所动,惟一的办法就是投入,投入地去讲,因课文内容而喜而悲,因文章情感而情绪化,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外化为语言、表情、眼神,以及肢体的动作,置身其中,融入课堂,全身心去演绎教学的内容,倘能如此,学生怎么会不受感染呢?衢州郑老师在教授《破阵子》时,辛弃疾的壮志难酬透过她或低沉,或高亢的语言;或振奋,或忧郁的表情;丰富的肢体语言最形象地表现出来。使我们如临其中见证他的人生历程,触摸他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听课老师都被感染了。

印象最深的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朗读式结尾。打破了以往一贯的课堂总结模式,教无定法,适合就是好方法。优质课评比中的结尾,就有推波助澜,意味深远的作用。师生的情感再次碰击,思维在延伸,火花在闪烁。

利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应用多媒体,这当然不是稀奇事。以往课件就像教案本,教师就在读教案。教师被课件牵制着,思维也凝滞了。早就设计好的答案也套住了学生的思维。可这次多媒体成了一个助手,教师没有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设计以文本为基础,色调、字体、版式都用心良苦。杭州李老师大篇的采用魏碑体,来加重香菱不幸的身世。丽水钟老师的课件从头到尾六张片子,黑底白字,凸显词的悲壮。杭外黄老师用黑白底色承载了杜小康的成长之旅。课件中适时响起的合适音乐,使课堂中洋溢着和作品相吻的气氛。学生在配乐中,很快地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提高了朗读水平,加深了情感理解。

务实而不失活泼,丰富而不失深邃。师生在这里碰撞,擦出火花,照亮课堂,也感染了我这位观者。猛然发现自己已在师生共同营造的氛围中了,度过了或喜或悲的两天。

4.浙江初中英语教学 篇四

一 课前播放《鸟与梦飞行》的片尾曲《to be by your side》营造氛围。中文歌词: 《鸟与梦飞行》片尾曲 《to be by your side 》 飞跃大海,飞跃大洋 掠过黑色树梢的森林 穿过了山谷但我仍然不敢呼吸为了回到你的身旁 飞过变换的沙漠和平原 越过笼罩着光辉的山脉 穿过肆虐的狂风和暴雨 为了回到你的身旁

(上课铃响)师:这是一只多情的大雁在歌唱着回来的声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叫做—— 生齐答: 《大雁归来》。

师:请你读一读这个课题,告诉我你读到这个题目时是怎样的心情。生:很高兴。师:为什么?

生:因为大雁来了,春天就来了。生:很盼望。师:为什么?

生:大雁来了,大地充满生机。

师:今天有一个人要带我们去迎接大雁归来。他,是个很特别的人,特别在哪里呢?我们拿出老师发的资料《利奥波德和<沙乡年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 5 段。生: “他,会在七月的凌晨三点半起床,像地主一样巡视大地和他的“佃农”,在四、五月的 每一个晚上到树林空地上观赏鹬(yù)炫技的空中求偶舞蹈,也会在雪融时追踪一只自冬眠乍醒而大胆跑出洞穴去探险的臭鼬(yòu);他会注意草原上普遍为人所忽视而自生自灭的所有野花的生日,也会在八月经常随兴到沙洲上看河流作画;更谨记着每年雁归来的时刻,并年年替他农场里的山雀上脚环;而他过早地离开他所热爱的土地是为了扑灭邻居农场的大火 „„” 师:通过这一段文字,你感受到这是个怎么样的人? 生:是个特别热爱大自然的人。生:有爱心的人。师:这样的一个人,他是用怎样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 阅读全文,看看“我”是用什么样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读课文时请大家做好下面几件事: 给各段标上序号; 圈点出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 看看 “我” 是用怎么样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文章的哪一句话最能表达“我”对大雁归来的感受? 生:(读课文)生:是用喜爱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最能体现我的感受的句子是“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 3 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师:为什么你觉得这一句最能概括作者的感受呢? 生:因为大雁来了,春天就来了,心情很愉快。

生:我觉得是“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 3 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 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这句话最能表达出赞美之情。师: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生:(齐读)

师:(板书“野性的诗歌”)我们往往把怎么样的事物比作“诗歌”? 生:美好的事物。师: “野性”又是什么意思?

生:是和关在动物园里不一样的,是在大自然里的。生:是自由自在的。生:是无拘无束的。生:是天然的。

师:文中哪些段落或句子让你感受到大雁归来是自由的,美好的,是一首”野性的诗歌”? 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先自主品读,写上批注,然后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可以先说一说,交流交流。

生:第 4 段,“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师:你的感受? 生:我觉得写得很亲切。师:具体是哪些词让你觉得特别亲切?

生: “低语”,它把沙滩当成“久别的朋友”,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师:你能想象一下它在低语什么吗? 生:我的朋友,我又回来了!师:沙滩会怎么说?

生:我很想念你,我的朋友。师:(点头、微笑)

生: “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这 一句也是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大雁的友好活泼。它把 “水洼” “池塘” 和 当作朋友来 “问好”。

生: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师:为什么说“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生:因为大雁来了,春天就来了,天气就温暖了,冬天就过去了。师:哦,大雁带来春天,带来温暖。

生: “在我们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这里把大雁的动作姿态描绘得很美。” 师:具体是哪些词语?

生: “盘旋”“扇动”“滑翔”、、师:我们把着些词圈点出来。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师:哦,为什么呢?生:因为这句话很有感情,能看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师:你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好吗?

生:(读)师:这个句子该怎么读?重音在哪里? 生: “又”

师:对,还要注意什么?

生: “回来了”可以读得慢一点,深情一点。师:我们来试一试。生:(读)

师:这个语段真是太美了。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其它同学闭上眼睛听,想一想在你的面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我们给它起个名,好吗? 生:好 生:(读语段)

师:在你眼前出现的是什么画面? 生齐声:大雁归来图 师:你还读到了什么图?

生:第 6 段,“每次出发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师:说说。

生:它们像人一样,有“辩论”,有“争论”,写得很有趣。

师:你知道它们为什么而“辩论”吗?生:它们在为到哪个玉米地里去而辩论。师:有道理。那它们为什么而“争论”呢? 生:它们在争谁找的食物多一些。生:它们在争哪些食物好吃。

生:它们在争派谁把食物带回去。

师:(微笑,点头)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这里作者仅仅把它们当作鸟来写吗?生:不,把它们当做人来写了,表现了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师:对啊,爱融化在字里行间了!我们一齐把这个语段朗读一下,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悟。生:(齐读)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 “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 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这里用比喻的方法写鸟的动作,写它们快速降 落的样子,很形象。

师:下面的鸟为什么“欢呼”啊? 生:它们等待的食物来了,它们特别高兴。生: “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望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这里用“喧闹” “一群一群”的,写 地很热闹。

生: “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用了拟人手法,它们一边吃还一边交 谈,很温馨。

师:这个语段所描述的是什么画面,我们也起个名吧。生:大雁寻食图。师:这个“寻”字不太雅,我们换一个。生:(大家异口同声)大雁觅食图。师:很好!生:

我觉得第 9 段很有趣,“突然间,刺耳的雁叫声出现了,并且带着一阵急促的混乱的回声。有翅膀在水上的拍打声,有蹼的划动而发出来的声音,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所发出的呼叫声。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师:分享一下你的感受。生:他们是一个集体,很热闹。它们还会争吵,辩论。生:它们队伍里有也有领导。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 “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师:这是一幅怎么样的图画? 生:大雁集会图。

师:通过刚才的品读,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我对大雁的感情是? 生:喜爱。

师:我爱大雁,我爱大雁的什么,仅仅是爱它的外形,它的鸣叫? 生异口同声:不是!师:那是什么?

生:爱它的活泼可爱。

生:爱它的坚定执著,第“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 生:爱它的热情友好,“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渲嚷着发出邀请。”

生:爱它的团结,第 11 小节,“大雁的这种联合观念„„”。生:爱它的重感情,比如“孤雁”,因为失去了亲人而忧郁鸣叫。生:„„

师:这么美好的大雁“我”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 生:在沙乡。

师:你怎么知道这个名字? 生:从老师发的资料。

师:为什么 3 月的沙乡会成为鸟的天堂? 生:这里有沙滩。生:有河流,有玉米粒 生:有“我”这样的爱鸟者。生:还有松林。

师:那你知道沙乡原来是一个怎样的? 生:是一个沙子农场。

生:是一个“被现代文明榨取殆尽又被抛弃的沙子农场”。师: “我”在这里做了什么?你从资料中获取了那些信息? 生:在这里,他带领家人每年种上上千棵的松树„„

生:在这里,他积极地行动着,渴望恢复沙场的生态平衡„„

师:是啊,他不仅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他还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者。他的一生都在为土地奔走呼号,人们称他为威斯康星河畔的大地守护神。师: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我”、沙乡、大雁三者之间的关系,你用哪个词?生:和谐。师:是啊,大地、河流、动物、植物、人,我们共同谱写了一曲“野性的诗歌”,创造了一 个和谐的家园。这体现了作者的一种理念,请大家再次阅读老师刚才发的资料《利奥波得和〈沙乡年鉴〉,告诉我什么理念?》 生:是“大地共同体”。

师:很好,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吗?

生:就是说大地上的一切,包括土壤、河流、山川、动物、植物和人,都是平等的。生:它要人们放弃征服者的角色。师:智利·米彻斯特有一句诗“大地应该是个女人的模样,一切生物依偎在她宽阔的怀抱。” 这句诗可以作为这个理念的注解。他不但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一个积极的行动者,他还是一个深沉的思想者。

师:我们再来看课文。是不是在任何时候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欢快地鸣叫,尽情发挥它们的“野性”?

生:不是的,第三小节写“11 月南飞的大雁”是“一声不吭”的,因为“大雁知道,从黎 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还有第四段写道: “三月的 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

师:是啊,三月的大雁能自由地飞翔,欢快地鸣叫,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休战时刻”。

生:老师,秋雁觅食时是“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利捡拾玉米粒。”悠闲的很。

生:我有不同意见,这里的“时而”是因为它们不敢在一个地方呆久,怕被猎人发现,是一种紧张状态。

生:第四段大雁刚回来时“试探性”也写出了紧张。

生:还有孤雁,它们不断鸣叫,而且声调忧郁,因为它们失去了亲人,成了“单身”。

师:它们可能失去了—— 生:可能失去了妻子。

师:哦,可能是失去了妻子的鳏夫。

生:还可能是失去丈夫的寡妇,失去父母的孤儿,失去孩子的父母。

师:是啊,难怪它们要不断悲鸣,它们是在呼唤自己的亲人啊。利奥波得曾经在《沙乡年鉴》 里这样表述: “孤雁是冬季狩猎中的幸存者,现在正徒劳地寻找着它们的亲属。这样,我就可以毫无顾忌地为这些孤独的鸣叫者悲哀伤痛了。” 师:利奥波得用文字表达着、呼吁着,雅克.贝汉用镜头表达着、思索着。(播放《鸟与梦飞行》视频(时间:2 分 28 秒 内容:在迁徙途中,大雁在空中美丽而诗意地飞翔,音乐和画面唯美动人,但猎人的枪口正对着它们,“砰”„„)生:(观看 惊叹)师:罪恶的枪声让我们回到了残酷的现实。请大家再看一则来自 2009 年 03 月 19 日 12:43 央视《东方时空》的新闻,你也可以登陆 http://,标题叫“鄱阳湖卖天鹅肉 疯狂捕捉一夜杀五百只”(用幻灯片展示图片和资料,内容简介:人们用天网和毒药大肆捕 杀天鹅,卖给附近的餐馆。触目惊心!)师: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每年冬天有成千上万的天鹅到此栖息„„一位村民对这镜头忧心忡忡地问:这样下去,天鹅还会回到这里吗?只怕我们再也看不到天鹅了!师:结合这则材料,请大家想一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大雁归来》,把它改成《大雁》不是更简洁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谁能解利奥波德的心语?

生:用“归来”表达作者的企盼,希望人们能保护大雁,保护野生动物 生:呼吁人们放弃征服者的角色,和动物和谐相处 „„

5.浙江温州特产的说明文初中 篇五

雁荡山种茶,自有一番来历。相传开出始祖诺讵那居龙湫时,一日忽遇一老翁,对诺讵那说:“感谢神师恩德,使我得以安居。”诺讵那问:“为何感恩?”老翁说:“恩师居于龙湫,日常用水,倾于山地,勿流溪间,保全山泉洁净。为报答恩师,特赐茶树一株,保你终生受用。”诺讵那又问:“贵人尊姓,家居何方?愿日后相见。”老翁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若要相见,就在明晨。”诺讵那一觉醒来,原是一梦。第二天清晨,诺讵那走出家门,站在龙湫背上,向四周细看,但见龙湫上端,龙头哗哗吐水,远处山边,有龙尾隐约摆摇,一瞬间,不复再见,方才大悟,老翁原是老龙化身。当他回得家来,竟见庭院之中有一株大茶树,枝叶茂盛。此后,正如老翁所言,日采日发,终年饮之不尽。从此,雁荡山有了茶树繁殖。

雁荡山的茶叶,远在明代已被列为贡品。据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乐清县志》记载:“近山多有茶,唯雁山龙湫背清明采者极佳。”《雁山志》中也说:“浙东多茶品,而雁山者称最,每春清明日采摘芽茶进贡,一旗一枪,而白色者曰明茶,谷雨日采者曰雨茶,此上品也。”明代冯时可把雁荡山之茶,与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以及香鱼,共列为雁荡山五种珍品。

雁荡毛峰产于雁荡山的龙湫背、斗蟀室洞以及雁湖岗等海拔800米的高山上,其中尤以龙湫背所产者为佳。龙湫背为南北向的山谷,北面有高山屏障,山谷两岸多为冲积灰壤,土层深厚肥沃,茶树终年在云雾阴蔽下生长,承受云雾滋润,芽叶肥壮,长势甚好,另有一些茶树,生长在悬岩隙缝之间,相传古代有山僧训练猿猴攀登悬岩绝壁采茶,所采茶叶称为“猴茶”。

雁荡毛峰除鲜叶品质优越以外,加工特点有三:一是讲究鲜叶原料;二是加工精细;三是成茶贮存保藏得法。茶叶在清明、谷雨间采摘,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采回后,先经摊放,再在平锅内用双手杀青,投叶量约0.5公斤,当锅中有水汽蒸腾时,一人从旁用扇子扇去;杀青至适度后,移入大圆匾中轻轻搓揉,然后初烘,初烘叶要经过摊凉,最后复烘干燥。烘干后,去除片末,及时装箱密封,不使走气失色。其品质特点是,外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芽毫隐藏;汤色浅绿明净;香气高雅;滋味甘醇;叶底嫩匀成朵。在品饮时,一闻浓香扑鼻,再闻香气芬芳,三闻茶香犹存;滋味头泡浓郁,二泡醇爽,三泡仍有感人茶韵。

雁荡山茶佳,水亦佳,“雁荡茶,龙湫泉”自古闻名,清代陈朝酆曾用龙湫水沏雁荡茶,顿觉其味无穷,旋即赋诗一首,其诗曰:“雁山峰顶露芽鲜;合与龙湫水共煎,相国当年饶雅兴,愿从此处种茶田”。不负诗人雅意,这里现在已发展新茶园数百亩,其中斗室洞、龙湫背等产区,已广种茶树,香飘满山。

雁荡山为我国东南的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游览雁荡名胜,品饮雁荡名茶,二者兼美,其乐无穷。

6.浙江初中英语教学 篇六

zjjsks】

欢迎来到浙江教师资格网:

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秋天

【教材分析】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单元第四课,属于“关注自然”单元,我准备用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本单元选取的都是一些文情并茂的优美诗文,易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诗不长,仅三节.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教学目标】

依据本单元本课的特点,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虑,预设本文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进行语言积累;能力目标: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几点,我预设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教法学法】

1、教学的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地址:杭州市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三楼 教师微信号:zjjsks

官方微信:【

zjjsks】

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所以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健康的情感.2、学情分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这节课中,我尽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的目标.3、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激发兴趣法(引秋),问题导引法(品秋),讨论质疑法(品秋),诵读法(诵秋).主要以出示秋天的风景图片,使用相关的课件来辅助教学.4、学法

我认为教师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在指导过程中,要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按“引秋——读秋——品秋——写秋”进行教学.其中我把教学的重点突出在“品秋”环节;在“写秋”环节中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一)引秋

教师给学生们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请学生说说看了图片,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出示课题)设计意图:轻松的心情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二)读秋

本环节以读为主,使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秋”有个总体印象.地址:杭州市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三楼 教师微信号:zjjsks

官方微信:【

zjjsks】

1、初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2、教师范读,学生划出朗读节奏,分辨朗读语气,语调.3、学生自读与赛读,并在学生中互评,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2014下半年浙江教师资格笔试备考专题:http://zj.zgjsks.com/zg/2014jszg_bs/?wt.mc_id=bk11904)设计意图:这样就能使学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能够掌握精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素养中注意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质中的兴趣与情感得以提升,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三)品秋

在此环节中,学生组成小组,主要围绕教师给出的三个问题讨论,质疑,探究全诗.①找出每节诗的点睛之句.②诗中刻画了几幅图景,请分别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板书.)③这首诗创造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归结出诗文的特点并板书出来.)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辅助引导为辅,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实际上也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在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检测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的归纳,整合能力,并使之得以提高.把学生对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高度.请学生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并把它描绘出来.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课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描绘的图景,了解到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程度,若学生理解有不足之处,教师可以自己头脑中的图景加以引导.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使学生感悟到诗的意境美,以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四)写秋

地址:杭州市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三楼 教师微信号:zjjsks

官方微信:【

zjjsks】

这个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情感态度两方面的语文素养.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并给大家展示出来.设计意图:注重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一种关注自然,体验自然和发现美的习惯.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2,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可掌握一种理解记忆的方法.在朗读以及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达到了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3,布置作业:查找描写秋天的诗歌,名句.设计意图:在积累字词句篇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筛选,查找资料的能力.更多浙江教师招聘公告及备考资料尽在中公浙江教师考试网

7.浙江初中英语教学 篇七

一、研究概述

在浙江省教育厅统一安排下, 浙江省于2008年10月正式启动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 全省12所高校的18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 浙江师范大学有174名大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其中6名学生是信息技术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在顶岗实习支教的过程中, 发现农村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确实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 针对农村中学生的信息素养问题, 信息技术顶岗实习支教小组做了关于农村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 并且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 调查对象

衢州农村地区的580名中学生。

(二) 调查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同时, 与部分农村中学生进行座谈, 并采取上课、观摩的形式对部分农村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

1. 问卷调查法

为了调查农村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 实习小组制定了“中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素养的定义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 该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模块, 根据每个模块的重要程度, 对其调查的情况设置不同的比重。

(1) 信息意识与情感模块:信息意识主要指学生是否敢用和想用信息技术两个方面, 信息情感主要指对于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和兴趣[2]。该模块占整个问卷比重的16.8%。

(2) 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学生应该具备的和已经具备的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可以整体把握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情况。所以, 这部分在整个调查问卷中占很大的比重, 为37.9%。

(3) 信息伦理道德修养模块:该模块主要调查学生是否会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有不良的道德行为, 是否拥有很强的道德意识, 该模块占整个问卷比重的21.5%。

(4) 信息基础设施模块:这个模块主要了解农村初中学校已经具备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情况以及这些设备是否已经投入使用。该模块占23.8%。

本次调查共发放580份问卷, 调查的地区覆盖了衢州的80%农村初中学校。经过统计, 共收回有效问卷532份, 占问卷总数的91.7%。

2. 座谈法

为了进一步了解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顶岗支教实习小组每个成员都分别和所在的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进行了座谈, 了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和疑惑。

3. 观察法

信息技术教学论专业的顶岗支教实习小组成员被分别派到了衢州地区各个农村中学, 深入到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第一线, 了解学校的硬件配置, 亲自到课堂讲授, 对课堂教学现场情况有了确切的考察。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问卷设置的模块, 分别从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信息意识与情感

从表1可以看出, 84.5%的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程, 88.5%的学生喜欢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 87.3%的学生喜欢上网, 91.4%的学生喜欢接受新鲜的前沿的技术, 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学生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大的热情。48.3%的同学喜欢主动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51.7%的同学不喜欢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表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具有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综合表明,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很大的积极性, 好奇心。

(二) 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从表2可以看出, 农村中学生经常上网的人数较少, 上网查资料的、制作网页的、了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人数较少, 还不具备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从表3可以看出,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上网的时候经常聊天和打游戏 (分别占到83.2%和54.3%) , 但仍有一部分同学会看网页、查资料、学习办公 (Office) 软件, 但是所占比例不大, 了解和使用电子商务的更是寥寥无几, 这说明学生们利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的途径比较单一, 还没有认识到网络无穷无尽的资源, 没有做到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三) 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从表4可以看出, 在是否会在网络里骗人、骂人这个项目里, 选择“会”和“偶尔”的同学比例分别占到23.3%和40.3%,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上网时出现了不道德的骂人、骗人的行为, 在是否会尊重个人隐私和是否会尊重信息产权项目里, 选择“偶尔”和“不会”的较多,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缺乏对信息伦理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还不具备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没有形成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意识, 是非观念比较淡薄。

(四) 硬件设施

学校的相关硬件设施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重要物质保障。

从表5的数据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学校拥有计算机, 并且数量在100台左右, 但是, 据到各个农村中学里顶岗支教实习的教师反应, 学校虽然有很多计算机, 但是学生实际能够使用的只有50台左右, 很多班级人数都在50人以上, 有的达到70人, 上课时并不能满足人手一台计算机, 并且大部分的配置比较落后, 一般都是128M的内存, 网速相当慢, 当上课时出现网络不顺畅的时候, 经常会出现学生砸键盘、摔鼠标、敲计算机的现象, 整个课堂的局面无法控制。

三、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 学校硬件设施有待提高

虽然计算机的数量较多, 但是学生实际使用的较少, 还不能够满足人手一台;课时安排较少, 计算机配置已经落伍, 一般都是128M的内存, 计算机的硬件设施有待更新和升级。

(二) 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

据了解, 许多教师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奖励和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 当学生语、数、外科目考试成绩较好时, 就奖励他们上信息技术课程;当学生在语、数、外课堂出现违纪行为时, 就把学生每周仅有的一次上信息技术课的权力给剥夺了。有的学校甚至经常存在语、数、外学科教师占用信息技术课的现象, 使原本课时安排不多的信息技术课形同虚设。而且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信息技术课与高考关系不大, 大都抱有玩乐的态度, 在学生的眼里信息技术课堂就是“玩游戏”的课堂。

(三) 课堂教学忽视信息素养的培养

由于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或者是教育技术专业出身, 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了只讲“技术”不讲素养的教学方式, 没有接受过素养培训的过程, 也就没有素养教学的理念和意识。

四、提高农村初中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

(一) 开放的信息技术环境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

要努力为学生建设一个开放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和信息技术生活环境[3], 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就是要建设一个强大的信息资源库, 可以采用教师收集、师生创作、网络下载、名师讲堂等多种形式来充实这个用于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库。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就是要完善学校的功能室和电教设备, 比如:计算机室、语音室、教学演播室、校园电视台、电子阅览室等, 并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和升级电教设备。信息技术生活环境就是指那些功能室和电教设备 (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等) 全天24小时开放, 学生能够随时利用这些设备来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先导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其一, 实践学习。学校可以定期选派信息技术教师到城市或者发达地区的重点中学进行学习, 了解其它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流程, 借鉴其它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然后结合自己学校的情况完善信息素养教育。

其二, 专业培训。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注意知识的更新, 定期接受一些专业培训, 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其三, 科研能力。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和科研型的信息技术教师,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和参与者, 应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深化自身的信息意识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等, 教师应具有辨别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 健康信息与污秽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不同教学信息的选择和利用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信息伦理道德观的形成。

(三) 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保障

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

首先, 增加课时。从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时增加到每周两节课时, 增多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

其次, 改变教师观念。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不要占用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相应地信息技术教师也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 重视教学过程中信息素养的教学设计。

再次, 及时更新和升级学校的电教设备。很多学校的计算机配置还是几年前的配置, 内存是128M的很多。这需要学校加大经济投入为教与学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总之, 学校的重视是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保障。

(四) 在信息技术教材中加入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如今网上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十分突出, 而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4], 加强青少年信息伦理道德建设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落实到学校教育的课程中, 信息技术课程是和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所以, 信息技术教材和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设计里都应该有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 调整信息技术课的结构层次, 使信息技术课从纯粹“技术”层次提升到“素养”的层次。

(五) 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措施

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信息技术兴趣活动。例如:课件比赛, 内容可以涉及安全、环保、健康等, 由于课件的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素材, 那么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又如:网页制作比赛, 每个学生都围绕同一个主题制作网页, 主题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爱国等思想, 教师在评比学生的电子作品时应该趁机对所涉及的主题进行正面的、健康的教育,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且也渗透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钱柳松.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方案的实践与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6) .

[2]钟启泉.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3]陈琼.提高小学师生信息素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1) .

8.新高考背景下浙江地理教学新变化 篇八

关键词 生物教材  二次开发  组织流程  策略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由此拉开了高考改革的序幕。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上海、浙江将成为高考考试招生试点地区。9月19号,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对外公布。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关注。地理学科作为高考科目之一,也必然受到改革浪潮的冲击,为顺应新的高考改革要求,2014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也作出了一定的调整。

一、教学对象的变化

在高考改革前,地理作为一门高考必考科目,是文科综合的重要组成科目之一。业界有这么一句公认的话:“得物理者,得理综;得地理者,得文综”。管中窥豹,足可见地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在新公布的高考方案中,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这七门课中任意选取三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这个重大的调整,势必给地理老师的教学带来重大影响。根据学校的摸底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选考科目报名人数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政治、信息技术。由此可以预见的是,地理教学的对象势必会有一定数量的减少。地理老师有可能开启“导师制”模式,即一个地理老师带几个或十几个选考地理学生。地理教学的对象势必会有一定数量的减少。当前,不同的学校选考地理的人数比例也不一样。地理教学对象多少因校而异。

二、教材的变化

地理教材仍然沿用湘教版必修和选修课本。《地理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和《地理学科指导意见(2014版)》(简称12版、14版)均分为上、下两篇,按模块编写,各模块又以章节为单位。从上篇必修模块来看,二者的教学章节完全一致,包括三本必修书本《地理Ⅰ》、《地理Ⅱ》和《地理Ⅲ》。但是,从下篇选修模块来看,12版有四个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旅游地理》、《城乡规划》,14版包括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和选修Ⅵ《环境保护》两个模块。而从实际操作来看,12版是由教育厅从四个选修模块抽取两个模块作为1B模块(18选6自选模块)的构成内容,针对全体高考考生,而14版则是明确将此两个模块作为高考选考的加试内容,只面向地理选考考生。

三、教学课时的变化

1.必修模块

12版和14版指导意见中高中地理学科必修学分的三个模块均为《地理Ⅰ》、《地理Ⅱ》和《地理Ⅲ》,共6个学分,108课时。但是,具体到每一章内容时,课时有所调整,详见表1(见下页)。

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第一,三本必修的总课时数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是36课时;第二,图中带★部分为变动较大地方,主要是《地理Ⅰ》第一章和《地理Ⅲ》第二章,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断,这两部分教学要求也必定有所调整。

2.选修模块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由于14版只包含两个选修模块,且只面向地理选考生,而12版本包括四个模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挑两个模块作为当年高考的1B模块(18选6自主模块)的两个组成部分,且面向全体高考考生。关于选修模块的具体差异,详见表2。

表2  12版和14版选修模块课时数量对比表

注:上述表格中0课时为选学,不做考试要求。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如下结论:地理Ⅴ《自然灾害与防治》是有小变化的,主要集中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虽然总课时数不变,但是不同章节的课时安排略微有所调整。

四、教学要求的变化

1.教学要求的具体变化

12版的教学要求以节为单位,分为“基本要求”、“发展要求”、“说明”三部分,提出学生学习中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帮助教室把握教学尺度。其中,“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学习中必须达到的要求;“发展要求”是部分学生在学习后可以达到的较高要求;“说明”是对教学深度和广度的界定。

14版的教学要求具体描述如下,上篇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分“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及“说明”,其中,“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模块学习应达到的要求,为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题的范围;“发展要求”则是部分学生模块学习能达到的较高要求,列入高考选考加试题的考试范围;“说明”是对教学深度和广度的界定。而下篇限定性选修模块按章节提出地理科学相应选修模块的教学要求和说明,并提出指导性建议,供教师参考。其教学要求列入高考选考加试题的范围。

从上述的12、14版对教学要求的表述来看,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点。首先,12版、14版的基本要求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而关于发展要求的表述则差异较大,12版将发展要求列为部分学生(文科生)的学习要求,属于高考范围,14版发展要求直接列为高考加试题范围。其次,14版明确将选修模块列为选考加试范围。最后,针对每一章节的具体教学要求也是存在不少差别的,详见表3、4、5。

表3  12、14版教学指导意见关于各章节教学要求

差异对比表(地理Ⅰ)

(注:“√”表示要求一致,“×”表示要求不一致)

从表3我们可以得知:

第一章变动最大的在第三节,将12版所有的5个基本要求变为14版的发展要求,列为选考范围;12版各节均有1条发展要求,14版则均已删除。

第二章第一节将12版的发展要求“能绘制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直接变成14版的第四条基本要求,第二节没有任何变动,第三节9条基本要求中8条是一致的,12版第7条“理解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变动为14版“理解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对世界气候类型的影响”;12版的1条发展要求是“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移动对气候的影响”,而14版两条发展要求是“运用天气形势图,分析常见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和“分析某地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第三章唯一的变动在于12版比14版在第一节多了两条发展要求“能依据有关信息,读环境变迁与生物进化的关系进行论证和探讨”和“能恰当地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有关案例”。

第四章基本保持不变,唯一的变动在于第一节发展要求由12版“能根据所学知识,对典型的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作出正确分析”改为14版“结合实例,分析聚落对交通线路分布于地形的关系”。此外,12版第三节比14版多了1条发展要求。

表4   12、14版教学指导意见关于各章节教学要求

差异对比表(地理Ⅱ)

(注:“√”表示要求一致,“×”表示要求不一致)

从表4可知:

第一章基本保持不变,唯一区别在于12版第二节多了1条发展要求。

第二章的主要变动在于:第一,14版第一节多了两条发展要求“结合城镇的空间布局特点,分析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和“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第二,12版第二节多了一条发展要求。

第三章的唯一区别在于第一节,12版多了一条基本要求“理解区位条件变化对产业活动布局的影响”和一条发展要求“用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原理,分析某地区产业的地域差异和空间集聚概念”。

第四章最大的区别就是第一节和第四节均把12版的发展要求变成14版的基本要求,第一节发展要求“能结合实例,简要说明某一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改为14版第四条基本要求;第四节发展要求“能够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分析、评价实际案例”改为14版第四条基本要求。

表5  12、14版教学指导意见关于各章节教学要求

差异对比表(地理Ⅲ)

(注:“√”表示要求一致,“×”表示要求不一致)

从表5可知:

第一章的唯一区别在于第一节和第五节关于发展要求的描述,12版和14版是不一样的。首先,第一节12版“学会认识大洲的一般方法”,而14版“阐述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学会认识大洲的一般方法”;其次,第五节12版“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的影响”,而14版“理解区域合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的区别主要是两点:第一,第三节内容发展要求的描述略有差异,12版的描述是“能借鉴和运用田纳西河流域整治的经验,对某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而14版的描述改为“结合实例,对某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二,第六节内容在14版直接归为选学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第三章的唯一变化在于14版第三节多了一条基本要求“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新时代”。

2.教学要求的变化特点分析

(1)发展要求和基本要求互换,教学难度转换。关于发展要求和基本要求互换主要体现以下三处:①地理Ⅰ第三节将12版的5条基本要求换成14版的发展要求;②地理Ⅰ第二章第一节将12版的发展要求“能绘制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直接变成14版的第四条基本要求;③地理Ⅱ第四章第一节和第四节均把12版的发展要求变成14版的基本要求,第一节发展要求“能结合实例,简要说明某一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改为14版第四条基本要求;第四节发展要求“能够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分析、评价实际案例”改为14版第四条基本要求。从上述三处来看,有的内容将12版发展要求转化为14版的基本要求难度增加,有的内容将12版基本要求转化为14版的发展要求难度降低。

(2)新增要求,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侧重应用能力,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新增加的内容更多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注重学以致用,体现时代性。例如,地理Ⅰ第二章新增加的发展要求“运用天气形势图,分析常见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更加侧重于应用,而地理Ⅲ第三章第一节新增的基本要求“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新时代”,则体现了时代性。

(3)发展要求数量减少,基本要求数量基本持平,基本要求难度略有增加,总体难度下降。

根据上述对三本必修教材的分析,整理出表6,加以论证。

从表6来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就发展要求而言,14版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的发展要求相比于12版均有下降的趋势,而三本必修书本的发展要求的总量由42条减少为34条,有的要求直接删除,有的发展要求则直接放入了基本要求。第二,从基本要求来看,三册必修书本的基本要求从12版132条到14版的127条基本持平,但是由于有些章节直接把12版中的发展要求纳入到14版的基本要求,因此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本要求(全体学生)的学习难度。然后,从全局来看,由于将12版地球运动的5条基本要求转化为新增加的发展要求,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地球运动的一些基本特征为后续的学习打基础、做铺垫即可,整体难度是有所下降的。

五、教学内容的变化

从对教学要求的分析来看,学生的学业负担有所减轻。教学内容的减少是相对而言的,对于全体学生而言,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量减少,主要表现在:第一,地理Ⅰ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不作为学考要求,只作为选考加试题范围;第二,地理Ⅲ第二章第六届《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作为选学内容,不作考试要求。新的高考已经正式拉开序幕,对于2017届考生而言,适应新的考试要求是当前的迫切工作。

经过对12版和14班的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对比来看,浙江地理教学要求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对象(学生)数量有所减少;第二,教材基本保持不变,选考地理考试范围新增选修内容,考试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扩大;第三,教学课时总体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具体章节有所调整;第四,对全体学生而言,部分章节基本要求提升难度,但总体难度下降,且教学要求更加侧重于应用,需要提升应用能力,关注地理新发展;第五,对全体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有所减少。

上一篇:语文课作文心得感悟下一篇:别了,鹦鹉高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