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的知识点

2025-01-29

口腔护理的知识点(共13篇)

1.口腔护理的知识点 篇一

1.何为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麦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溃疡成周期性反复发生,医学上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可数年或一年发病一次,也可以一个月发病一次,甚至新旧病变交替出现。

2.为什么嘴里老起溃疡? 嘴里经常溃疡与身体其它部位的病有关系吗?

如果一个人的口腔里老是反复出现米粒至黄豆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而且每个溃疡经过1-2 个星期自己就好了,我们就说他得了“复发性口腔溃疡”。该病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精神因素如紧张、消化系统疾病如大便干燥、内分泌因素如月经来潮还有免疫功能失调以及遗传因素等。得了“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很痛苦的,但这种溃疡是良性的,不会转变成癌。

有些病人除了口腔粘膜经常溃疡外,还同时有外生殖器和眼睛的损害,这种病叫作“白塞氏综合征”。外生殖器溃疡形态和口腔溃疡相似,过l-2周自己能好。眼睛可能有结膜溃疡等。此外,皮肤常有脓包型改变,如疖子,打针以后的针眼起脓包;关节酸痛发炎;严重时可影响神经系统。

3.什么样的口腔溃疡会癌变?

口腔粘膜溃疡有的会癌变,它常发生在老年病人身上。这种溃疡的直径一般常在l厘米以上,象一个“火山口”,边缘隆起,不齐整,中央凹陷,凹陷的表面有颗粒状的小疙瘩,在溃疡的周围和基底都可摸到硬块。患区早期疼痛不明显,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发现后应立即诊治。

4.口腔溃疡该如何治疗?

因为口腔溃疡发生的病因较复杂,不能统一而论,临床治疗要根据不同的诱因,有针对性的治疗,才能获得好的疗效。如:解除精神紧张的压力、镇静、安眠、戒烟、酒等;有消化道疾患的要治疗相应的疾病,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对于溃疡局部,可采用局部涂擦止痛,消炎,促进愈合的药物。如:鱼肝油糊剂,强的松糊剂,养阴生肌散,溃疡膏等,或者在进食前局部涂擦局麻药,以减轻疼痛。

5.如何预防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身体素质有关,因此要想完全避免其发生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尽量避免诱发因素,仍可降低发生率。

具体措施是 :

1、 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

2、 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避免事情和着急。

3、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 注意生活规律性和营养均衡性,养成一定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2.口腔护理的知识点 篇二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主要针对解决临床牙体缺损、牙体缺失、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疾患的学科。各种类型的缺损或缺失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美观、发音和咀嚼等生理功能。尤其是前牙的缺损和缺失, 如果长期得不到修复, 常常会引起患者心理改变, 对生活、工作、社交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对容貌美的追求也日益增强, 口腔美学知识与修复体的完美结合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突显出重要的作用。

1 口腔美学知识与口腔修复学的关系

在口腔修复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口腔美学知识的传递包括2个层面的知识。

第一是口腔基础知识, 其中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知识。例如牙体牙根的形态特点, 横合曲线、纵合曲线的特点, 颌骨的特点, 面部三等分, “三庭五眼”, 面部黄金比例等。学生重点掌握牙齿美学和颌面部美学的特点基本知识, 了解人体的面部美。

第二是口腔美学知识, 口腔修复学这门学科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临床知识, 还要教会他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在口腔美学知识和口腔解剖生理学和口腔修复学知识的基础上, 具备创造美的能力。美容牙科学的基础理论、科学实验、临床实践中都蕴涵着美学思想和美学原理[1]。

2 美学知识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

前牙美容修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甚至很多患者就诊的主诉就是为了改善前牙的美观。前牙美学缺陷多种多样, 主要有四环素牙、氟斑牙等牙齿颜色不良, 龋病、外伤、磨耗等牙体硬组织缺损, 过小牙、畸形牙等牙齿形态发育不良, 倾斜牙、扭转牙、错位牙等牙齿排列不良, 露龈笑、牙龈退缩、牙龈曲线不良等牙龈美学不良。

在进行前牙的修复前要参照患者的具体情况, 患者的面型、面色, 下颌骨的形态, 唇系带的位置等, 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等前牙的大小、形态、颜色与患者面部特征相协调。固定义齿的修复过程中, 基牙的设计与后牙不同, 例如颈部肩台的位置和形态。针对于畸形牙、扭转牙等的挤压设计要充考虑美学效果, 达到浑然一体的美感。

3 美学知识在义齿比色中的应用

学生在实验课上可模拟操作, 同学之间相互间观察不同牙位、不同性别的牙齿色彩的差异、长期居住地不同的同学牙色的差异等。熟悉天然牙颜色的变化规律, 同一牙位上的彩度、明度、色相都有所不同。学生还要求掌握基本的视觉原理和色彩学原理, 其中包括色彩学的基本理论、色彩三要素、色彩的心理特点、天然牙的色彩、视觉的基本原理、视错觉在美容牙科中的作用、前牙审美的视觉规律和义齿形式美的视觉特征等[2]。

学生掌握天然牙色彩的基本特点后, 可利用比色板练习义齿的比色。比色前的注意事项, 包括在晴朗的天气, 明亮的窗前, 要使用自然光, 不能使用日光灯及头灯;患者最好面部无化妆;患者口腔清洁;同一牙位牙色不同, 色彩梯度不同。对于某些特殊色彩的牙齿可以个性比色。

4 美学知识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在口腔修复学中的应用。例如全口义齿的修复, 要遵循生物力学原则, 使牙齿及牙列能够很好地恢复原有位置关系和形态特点, 行使很好的咀嚼功能;我们追求的还有以假乱真的美学效果, 成为具有美感的人工修复体, 整齐的牙列, 丰满的面型, 对称和均衡的容貌, 从美学角度改善人的容貌, 将人们追求美好容貌的愿望变为现实。

全口义齿的人工牙选择也应参照人的面型、牙弓的形体, 体现出患者的个性, 达到功能和美观兼顾的要求。学生选择人工牙时应注重区分, 避免千篇一律, 应符合形态美。例如患者的面型是长形, 选择人工牙也应选择长圆形人工牙, 如果患者的面型是圆形, 可选择短圆形人工牙。排列前牙时, 还要注意中切牙与唇舌系带的位置关系, 尖牙对唇面部丰满度的恢复;后牙的排列要遵循牙列的对称性、横牙合曲线及补偿曲线的重建, 第一磨牙的位置关系。传统的排牙法是千篇一律地将左右同名牙按照严格的标难对称排列, 没有遵从口腔美学的特性, 比较死板, 不自然。美学义齿排牙能体现患者的个性、年龄、性别的差异。一些患者天然牙弓时存在部分规则状态或微小缺陷, 例如个别的扭转或者上颌两中切牙有缝隙, 在进行全口无牙合的义齿排列时也可以模拟患者原先的天然牙列, 使人工牙列形似真牙的自然、个性、平衡。在全口义齿的排列人工牙的过程中, 教授口腔美学知识, 可使学生不拘泥于书本知识, 个性化排牙, 建立良好的咀嚼功能和达到良好的美观效果。

5 结语

口腔美学知识对于口腔修复学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是一种高素质的形态体现。现代口腔修复学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有牙体组织的恢复, 更多地会强调对患者整体的影响, 包括面容的恢复, 心理的安慰和恢复, 加强口腔美学知识的教育, 增强学生的艺术细胞, 使他们不单纯的只是医生、技师, 更多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 具有美感的艺术家型的医生和技师。当口腔学生缺乏艺术修养, 审美意识和能力低, 口腔修复学这门课是掌握不到精髓之处的。因此, 在口腔修复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全面应用口腔美学知识是相当有必要的,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心理和专业的审美能力, 能够为患者提供美的咨询和服务, 成为现代化的复合型口腔医生。

参考文献

[1]刘斌钰.口腔医学本科生在修复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2008 (1) :88-89.

3.口腔护理的知识点 篇三

【关键词】 新生儿;口腔护理;一般;简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29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33-01

新生儿是一特殊群体,口腔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唾液分泌量少,口腔黏膜干燥,均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1]。新生儿抵抗力弱,当机体患病或长期应用抗生素时,易引起口腔的炎症[2]。为了预防口腔炎症,增加患儿舒适的舒适度,为住院新生儿进行口腔护理。若擦拭方法不正确,用力过大,擦拭时间过长,可造成口腔黏膜的损伤,引起患儿过多的不适。采用一般口腔护理方法操作时间长致使患儿恶心、哭闹时间长,使用棉签个数多。简化口腔护理方法可明显增加新生儿的舒适度,减少患儿恶心,缩短患儿哭闹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本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48例足月新生儿,其中男患儿91例,女患儿57例,年龄为生后10分钟-28天,平均年龄11.4天,住院天数为9.3天,原发病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腹泻、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无其他特殊感染和鹅口疮,患儿均使用抗生素治疗。

1.2 方法

1.2.1 分组 148例住院足月新生儿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为单数床号74例,采用简化口腔护理方法。对照组为双数床号74例,采用一般口腔护理方法。

1.2.2 口腔护理液 148例新生儿均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

1.2.3 口腔护理方法 每天常规6:00、18:00喂奶后1小时各做口腔护理1次。实验组74例采用简化后口腔护理方法,用棉签擦拭口唇-两侧颊部-牙龈-舌面-硬腭,每个部位1个棉签,擦拭一遍,共使用5个棉签。对照组74例采用一般口腔护理方法,棉签擦拭口唇-颊部-牙龈-舌面-硬腭-舌下,每个部位1个棉签,在重复一遍[3],共使用10个棉签。操作时观察口腔黏膜情况、患儿反应、记录操作时间、患儿哭闹时间及使用棉签个数。

1.2.4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建立数据库,数据结果用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74例新生儿使用简化口腔护理方法,有1例发生鹅口疮。对照组74例新生儿使用一般口腔护理方法,1例发生鹅口疮。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兩组操作时间、患儿哭闹时间及使用棉签个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新生儿口腔护理的目的是去除口腔异味和残留物质,保持患儿舒适,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4]。然而,新生儿口腔较小,黏膜柔嫩,血管丰富[5],在口腔护理时,若用力不当或擦拭时间长,易损伤黏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再加上抗生素的使用,更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

寻找好的口腔护理方法,即能达到口腔护理的目的,又可减少操作的负作用。

一般口腔护理方法虽然可以达到口腔护理的目的,有效的预防了口腔感染,但其操作时间长,新生儿不会配合,加上操作时的不适恶心呕吐等增加了患儿的哭闹时间,同时重复操作浪费财物。在进行口腔护理时整个操作过程所需时间,患儿哭闹时间及使用的棉签个数,统计学有明显的差异(P<0.05)。

综上所述,使用一般口腔护理方法和简化后的护理方法都可以有效地预防新生儿鹅口疮的发生。但简化后的护理方法,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儿恶心哭闹等不适,同时也减少了操作中的耗材数量。

可见简化后的口腔护理方法节省人力,物力适合在临床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圣楣,陈慧金.朱建幸等新生儿医学[M].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81.

[2] 吴圣楣,陈慧金.朱建幸等新生儿医学[M].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82.

[3] 余艳丽,李继东.口腔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口腔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使用护理杂志,2009,25(12):31-32.

[4] 吴本清.新生儿危重症监护诊疗与护理[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47.

4.口腔科普知识:口腔溃疡巧预防 篇四

复发性口疮性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又称复发性口疮(recurrent aphthae),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溃疡类疾病,病因复杂,多与免疫、遗传、系统性疾病、感染、环境(心理、生活、工作、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在人群中患病率一般认为超过10%,可以发生于男女老幼,以中青年最多见。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自限性,可以自愈,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舌部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黏膜。不少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溃疡面积增大,数目增多,疼痛加重,愈合期延长,间隔期缩短等,影响进食和说话。

那么,如何预防复发性口腔溃疡呢?1保持口腔清洁

做到早晚刷牙,一年保证两次口腔检查,若有口腔疾患,积极治疗。

2摄食健康,营养全面

不偏食,不挑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核桃,杏仁等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保持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充足。

3口腔黏膜避免创伤性刺激

少食坚硬、过烫食物如油炸、膨化食品。

4对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大便秘结、便秘,口腔有异味时

及时调理肠道,保证大便通畅。

5生活规律

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提高睡眠质量,不熬夜。

6中医认为浊毒内蕴、脾胃积热等病理变化

热邪、浊邪上犯,熏蒸于口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所以要及时通过口服药物或者饮食,遵循化浊解毒,健脾和胃法全面调理。

5.口腔基础知识:龋齿的治疗与预防 篇五

治疗方法有:磨除法、药物疗法、再矿物化法、充填法以及修复法。一般均需要采用充填法(即补牙)或修复法。

对釉质浅层龋,可用氟化物或硝酸银类药物方法,再矿化法治疗,在窝沟处用窝沟封闭治疗或预防性充填。

对已有牙体缺损的浅龋,中龋,进行充填治疗。深龋应垫底后填充。

冠破坏较大者,视病情以嵌体或全冠修复。

预防来源:考试大

1、培养正确刷牙习惯,三岁起即开始刷牙,饭后刷牙、睡前刷牙。

2、多食蔬菜及纤维性食物,加强自洁作用,少吃甜食,特别是睡前不进食粘性甜食。

3、定期检查口腔,及时纠正不良的牙位。

6.口腔知识-专业书籍 篇六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你不学口腔知识,你也out了,所以我把这个口腔的资料发上来,给大家去看下。都是免费的,喜欢就下了。http://u.115.com/file/f2f8ed2fac 中华口腔科学++口内++修复卷 http://u.115.com/file/f26b63e3ea 中华口腔科学-口外正畸卷.http://u.115.com/file/f2bfe0cd52 袖珍诊疗彩色图谱系列+口腔病理学 http://u.115.com/file/f2218441ae 实用口腔解剖学图谱

http://u.115.com/file/f21c9138e1 口腔科特色治疗技术++(大图)+ http://u.115.com/file/f282b4ad81 口腔疾病的生物学诊断与治疗 http://u.115.com/file/f2f0b4abea 口腔医师进修必读

http://u.115.com/file/f22826f403 Fundamentals+of+Esthetic+Implant+Dentist http://u.115.com/file/f2d5e61477 口腔科学第3版

http://u.115.com/file/f27cc24ac6 解读化验单—化验结果600问 http://u.115.com/file/f2f0b4abe4 口腔医师进修必读

http://u.115.com/file/f2f3728ea1 口腔生物力学

http://u.115.com/file/f2b78e4016 口腔流行病学

http://u.115.com/file/f25e337a98 实用临床核医学(第二版).http://u.115.com/file/f21881e45e 美,从牙开始

http://u.115.com/file/f2bb7ba4fa 牙合学理论与临床实践_ http://u.115.com/file/f2e03dd82 疑难口腔病

http://u.115.com/file/f21a9f70c1 临床口腔预防医学

http://u.115.com/file/f29a911107 漂亮牙齿--一辈子的健康

http://u.115.com/file/f29689e2d5 英汉对照口腔临床英语会话集 http://u.115.com/file/f2964b5aec 临床医师速成手册·口腔疾病 http://u.115.com/file/f29cfca6f1 实用门诊医师手册

http://u.115.com/file/f28d5059fc 老年口腔医学

http://u.115.com/file/f2b1a667d6 人体断面解剖学彩色图谱和CT、MRI应用 http://u.115.com/file/f263c8b509 牙科临床规范化操作图谱

http://u.115.com/file/f21e532c72 口腔临床新技术新疗法

http://u.115.com/file/f2bb7b7141 牙合学理论与临床实践

http://u.115.com/file/f2dde83366 口腔解剖学彩色图谱

http://u.115.com/file/f2c4b9d2e 危重急症的诊断与治疗__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科学

http://u.115.com/file/f0dd8ed027 口腔修复的磁附着固位技术 http://u.115.com/file/f0b9d42199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 http://u.115.com/file/f0dd8e8483 口腔修复的磁附着固位技术 http://u.115.com/file/f07c83b09d 部分活动义齿技术-设计与制作 http://u.115.com/file/f021b00cca 总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上册 http://u.115.com/file/f04e83c3a1 临床全口义齿复诊学_郭天文2009 http://u.115.com/file/f0164a79f5 McCracken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学 http://u.115.com/file/f0318c78d8 无牙颌患者的治疗

http://u.115.com/file/f010066f64 附着体义齿

http://u.115.com/file/f04e01e312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学_2009 http://u.115.com/file/f0ccaa983f 国际牙科名著系列—全口义齿原理与实践:塑 http://u.115.com/file/f028405ef3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_ http://u.115.com/file/f0f2f1d385 活动义齿修复 http://u.115.com/file/f0a34a21ae 冠内冠外精密附着体_姚江武 http://u.115.com/file/f0f8172d13 总义齿的?接触:五种不同?型的设计要点 http://u.115.com/file/f06981d905 复制义齿+(pnw彩

http://u.115.com/file/f0ce388862 总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下册

http://u.115.com/file/f02a1b3887 牙科修复材料学(第11版).http://u.115.com/file/f01600dd2d 牙体预备的基本原则

http://u.115.com/file/f08f97ec69 现代口腔烤瓷修复术

http://u.115.com/file/f094f08a07 口腔修复学理论与实践

http://u.115.com/file/f04749d74f 口腔固定修复的临床设计

http://u.115.com/file/f07909f4da 实用口腔粘接修复技术

http://u.115.com/file/f058e1c2f7 现代固定修复学__赵云凤主编 http://u.115.com/file/f0ccd591eb 牙科全瓷修复技术

http://u.115.com/file/f0dd8ac452 口腔修复的磁附着固位技术 http://u.115.com/file/f0182c5a8 前牙美学修复及全瓷修复体设计 http://u.115.com/file/f0f5f349ae 前牙瓷粘结性仿生修复

http://u.115.com/file/f094f099bf 口腔修复学理论与实践

http://u.115.com/file/f05f95286f 固定义齿修复学精要__第3版 http://u.115.com/file/f01e7e0aa4 实用补牙技术

http://u.115.com/file/f0c9d02dc 一次性根管治疗学

http://u.115.com/file/f0c5ea61e 牙髓病治疗技术图解

http://u.115.com/file/f0f8f27f22 现代牙髓病学-边专_樊明文 http://u.115.com/file/f053d6e54e 根管外科临床图谱

http://u.115.com/file/f058f9961e 实用口腔粘接修复技术

http://u.115.com/file/f09871d51 牙髓治疗失败的临床对策

http://u.115.com/file/f08f475c91 龋病学:疾病及其临床处

http://u.115.com/file/f05682965e 北京大学医学教材+牙体牙髓病学 http://u.115.com/file/f02941f789 根尖周病治疗学

http://u.115.com/file/f0d0cb2140 现代根管治疗学

http://u.115.com/file/f04867c8e1 实用牙髓病诊疗学

http://u.115.com/file/f0fae7aeae 实用根管治疗学(口腔临床要点快速掌握系列 http://u.115.com/file/f01471cd9d 根管治疗图谱

http://u.115.com/file/f0c7be8295 现代口腔内科学诊疗手册

http://u.115.com/file/f07540543d 牙体修复学新进展++第一卷++现代临床操作 http://u.115.com/file/f01c216592 牙髓病学_第五版

http://u.115.com/file/f0198ae1a 实用龋病学

http://u.115.com/file/f099a184c7 根管治疗学

http://u.115.com/file/f0b931e38d 树脂修复经典案例_樊明文2009 http://u.115.com/file/f09cb75887 根管治疗学:牙髓之路

http://u.115.com/file/f0171efd5d 北京大学医学教材+儿童口腔医学 http://u.115.com/file/f0ed631c88 牙周外科学临床图谱

http://u.115.com/file/f01a9d02e6 口腔黏膜皮肤病学

http://u.115.com/file/f0eea10ae4 口腔粘膜病诊断学彩色图谱 http://u.115.com/file/f034387761 儿童口腔科诊疗必修技术

http://u.115.com/file/f05d4fc59a 重度牙周炎治疗临床指南

http://u.115.com/file/f078df7584 家庭育儿顾问-儿童口腔常见病问答 http://u.115.com/file/f032e1227e 口腔粘膜病诊断学

http://u.115.com/file/f0135d6df6 临床儿童口腔科学

http://u.115.com/file/f0bcfe9d1b 牙周非手术治疗

http://u.115.com/file/f0fe8c986b 中西医结合口腔粘膜病学 http://u.115.com/file/f270fabfd3 口腔颌面部常见症状鉴别诊断手册_姜宝岐,徐欣2008 http://u.115.com/file/f243d8415e 口腔局部麻醉手册

http://u.115.com/file/f28242102d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4版

http://u.115.com/file/f277ce5c15 颞下颌关节病的基础与临床(第二版).http://u.115.com/file/f2218847fa 唇腭裂修复外科学_石冰2004 http://u.115.com/file/f27b94c0d0 口腔颌面外科查房手册_胡勤刚2004 http://u.115.com/file/f277c4aa4e 颞下颌关节病的基础与临床(第二版).http://u.115.com/file/f27dcecbdc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现代诊断与治疗 http://u.115.com/file/f2eec4f83 口腔颌面及颈部临床解剖学图谱_ http://u.115.com/file/f2a3ed8c13 实用口腔局部麻醉学

http://u.115.com/file/f2706872ed 实用口腔颌面外科查房、会诊 http://u.115.com/file/f2b04ee533 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http://u.115.com/file/f2db788cf8 实用口腔颌面X线诊断学 http://u.115.com/file/f28cabb8cf 现代颌面损(战)伤救治技术 http://u.115.com/file/f2ebd238ed 牙外伤的治疗设计

http://u.115.com/file/f2cad237c 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 http://u.115.com/file/f22d4a08ff 北京大学医学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 http://u.115.com/file/f2fed5f8e9 现代口腔颌面外科麻醉

http://u.115.com/file/f295bbe7aa 现代颌学

http://u.115.com/file/f231cf5a92 口腔外科彩色图谱

http://u.115.com/file/f2b98a9a62 牙齿外伤手册

http://u.115.com/file/f27c450099 口腔小手术图解:基础与实践 http://u.115.com/file/f23989118a 颌面外科手术与技巧_ http://u.115.com/file/f24a805832 口腔小手术指导

http://u.115.com/file/f21a20a0bc 口腔外科小手术操作指南

http://u.115.com/file/f23b3669cc 外科手术规范化操作与配合:口腔颌面外科分册_毛立民2007 http://u.115.com/file/f2276c5bcf 实用手术图解全书__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图解 http://u.115.com/file/f23a814399 口腔颌面肿瘤手术彩色图谱 http://u.115.com/file/f2ed6ff827 正颌外科手术学

http://u.115.com/file/f253cd4592 根管外科临床图谱

http://u.115.com/file/f2fc0a1462 实用拔牙学

http://u.115.com/file/f2877ea3a3 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临床指南 http://u.115.com/file/f2f9178e12 阻生牙拔除术

http://u.115.com/file/f2469333f 复杂牙拔除技术_吴煜农2007 http://u.115.com/file/f2fd176964 口腔种植学临床操作指南 http://u.115.com/file/f29f32dbcf 现代口腔种植学

http://u.115.com/file/f266f98949 牙种植学的负荷方案:牙列缺损的负荷方案 http://u.115.com/file/f21af580a2 牙种植技术_艺术与科学

http://u.115.com/file/f29f292ca5 现代口腔种植学

http://u.115.com/file/f24ffa7640 口腔种植学临床技术图谱 http://u.115.com/file/f2ef5f00ab 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技术

http://u.115.com/file/f223efb37c 口腔种植学临床实践

http://u.115.com/file/f24c87229f 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口腔种植临床指南_单颗牙缺失的种植修复 http://u.115.com/file/f2c24c1de0 种植义齿学

http://u.115.com/file/f2fdbf39d2 拔牙位点种植-各种治疗方案

正畸

http://u.115.com/file/f2fece8e9f 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非拥挤错牙合的正畸治 http://u.115.com/file/f250461315 现代口腔正畸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http://u.115.com/file/f2733bbdaa

系统化正畸技术.pdf http://u.115.com/file/f2bbfae5de 牙颌畸形的正畸早期矫治

http://u.115.com/file/f2bd5729f4平直弓丝矫治技术

http://u.115.com/file/f2c8cc7ad4 实用口腔正畸临床应用技术图谱_武广增 http://u.115.com/file/f2569e1f25 牙颌面畸形功能矫形

http://u.115.com/file/f2102a8f07 亚历山大矫治技术病例精粹:英汉对 http://u.115.com/file/f21d15b579 正畸微种植体支抗:临床应用指南 http://u.115.com/file/f2fe9045a2 正畸临床推磨牙远移技术(段银钟)http://u.115.com/file/f2c894000a 正畸学专业术语大全

http://u.115.com/file/f2db53ada4 隐形口腔正畸治疗_当代舌侧正畸学的新概念 http://u.115.com/file/f2145e83f7 正畸学荟萃:与正畸相关的口腔其他学科问题 http://u.115.com/file/f2e3466c38 正畸临床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 http://u.115.com/file/f2d046809f 正畸疑难病例解析(彩色大图)http://u.115.com/file/f22d5c409d 口腔正畸临床技术大全

http://u.115.com/file/f29f3842f5 口腔正畸病例集

http://u.115.com/file/f2db7185e2 口腔正畸功能矫形治疗学 http://u.115.com/file/f2828fafcf 口腔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临床指南 http://u.115.com/file/f2d96545d5 口腔正畸早期治疗学

http://u.115.com/file/f22edbcdd0 临床正畸拓展牙弓方法与技巧 http://u.115.com/file/f29eaed9bd 口腔正畸诊断与矫治计划

http://u.115.com/file/f2a5b69134 口腔正畸新进展__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技术 http://u.115.com/file/f2af56b44d 隐形正畸临床体会

http://u.115.com/file/f26d0f8180 实用口腔固定正畸学

http://u.115.com/file/f2a9949bcf 口腔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

http://u.115.com/file/f26731d6e8 口腔正畸学

http://u.115.com/file/f21d159444 正畸微种植体支抗:临床应用指南 http://u.115.com/file/f23eaf80a5 “妙”矫治技术病例精粹

http://u.115.com/file/f2d7d7a8fe 开业医师用口腔正畸学 应用篇 http://u.115.com/file/f210c1c3a 开业医师用口腔正畸学 循序渐进篇 http://u.115.com/file/f2a2b52d61 开业医师用口腔正畸学 基础篇 http://u.115.com/file/f2e0363016 Tweed-Merrifield_标准方丝弓矫治理论与实用技术 http://u.115.com/file/f257746886 多曲唇弓矫治技术 http://u.115.com/file/f26a328aeb 基于呼吸及口周肌功能的正畸临床治疗 http://u.115.com/file/f2cc033ebe 北京大学医学教材++口腔正畸学 http://u.115.com/file/f21607a80b 定向力矫治技术图谱

http://u.115.com/file/f24356780f 当代口腔正畸学+(彩色大图)

美学

http://u.115.com/file/f2dcd5aed0 口腔颌面美容修复学

http://u.115.com/file/f2bd0e2632 口腔审美学

http://u.115.com/file/f246506f9e 口腔美学比色

http://u.115.com/file/f2ebe6dabb 全牙列漂白

http://u.115.com/file/f22374f89b 塑造甜美笑容的艺术_口腔多学科综合美学治疗 http://u.115.com/file/f2ff770ad2 口腔美学修复临床实战

http://u.115.com/file/f25d80809b 美容整形外科学++(第三版)

经营沟通管理类

http://u.115.com/file/f2a8efcba7 口腔精解图谱 多图片高清晰画册 http://u.115.com/file/f237cb01cc 口腔医学数码摄影

http://u.115.com/file/f237cb01cc 口腔医学数码摄影 http://u.115.com/file/f212a2622 彬宾_诊所营业额_第一讲

http://u.115.com/file/f2b3bfb446 电子医患沟通(动漫版)

http://u.115.com/file/f2ef240360 口腔医疗人力资源

http://u.115.com/file/f2b5c4efe9 口腔医疗市场拓展

http://u.115.com/file/f26f15a453 口腔医学信息学

http://u.115.com/file/f2bff0a0f6 口腔医疗国外现状

http://u.115.com/file/f23694c4a5 临床医患沟通与交流技巧

http://u.115.com/file/f28e230276 口腔诊所病人管理

http://u.115.com/file/f2951df3b6 建筑室内细部设计__03__牙科医院空间 http://u.115.com/file/f247ee724 口腔诊所空间设计

http://u.115.com/file/f2ee02f42b 口腔医院诊所经营管理学导论 http://u.115.com/file/f257993599 口腔诊所开设和经营管理

http://u.115.com/file/f2e947894a 《医患沟通奥秘》

只有上半本 http://u.115.com/file/f2e2d5987b 齿科医院流程管理

http://u.115.com/file/f27af96222 诊所开业准备

http://u.115.com/file/f24bc9bc37 医疗和口腔诊所空间设计手册 http://u.115.com/file/f2fab9c9dc 牙科诊所管理策略与方法

习题集

http://u.115.com/file/f21528affb 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教材__口腔颌面外科学 http://u.115.com/file/f25678803a 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教材__口腔修复学 http://u.115.com/file/f2534dbd2a 口腔颌面外科学学习指南

http://u.115.com/file/f2c824618e 口腔基础医学学习指南

http://u.115.com/file/f22a2a0261 口腔修复学学习指南

http://u.115.com/file/f2c628572f

口腔内科学学习指南

http://u.115.com/file/f21396e8bd

口腔正畸学学习指南

http://u.115.com/file/f2b2ff8386 口腔执业医师应试习题集(2010北大出版社)http://u.115.com/file/f212dbe430 2010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

口腔内科

http://u.115.com/file/f01e7e0aa4 实用补牙技术

http://u.115.com/file/f0c9d02dc 一次性根管治疗学

http://u.115.com/file/f0c5ea61e 牙髓病治疗技术图解

http://u.115.com/file/f0f8f27f22 现代牙髓病学-边专_樊明文 http://u.115.com/file/f053d6e54e 根管外科临床图谱

http://u.115.com/file/f058f9961e 实用口腔粘接修复技术

http://u.115.com/file/f09871d51 牙髓治疗失败的临床对策

http://u.115.com/file/f08f475c91 龋病学:疾病及其临床处

http://u.115.com/file/f05682965e 北京大学医学教材+牙体牙髓病学 http://u.115.com/file/f02941f789 根尖周病治疗学

http://u.115.com/file/f0d0cb2140 现代根管治疗学

http://u.115.com/file/f04867c8e1 实用牙髓病诊疗学

http://u.115.com/file/f0fae7aeae 实用根管治疗学(口腔临床要点快速掌握系列 http://u.115.com/file/f01471cd9d 根管治疗图谱

http://u.115.com/file/f0c7be8295 现代口腔内科学诊疗手册

http://u.115.com/file/f07540543d 牙体修复学新进展++第一卷++现代临床操作 http://u.115.com/file/f01c216592 牙髓病学_第五版

http://u.115.com/file/f0198ae1a 实用龋病学

http://u.115.com/file/f099a184c7 根管治疗学

http://u.115.com/file/f0b931e38d 树脂修复经典案例_樊明文2009 http://u.115.com/file/f09cb75887 根管治疗学:牙髓之路

http://u.115.com/file/f0171efd5d

北京大学医学教材+儿童口腔医学 http://u.115.com/file/f0ed631c88 牙周外科学临床图谱

http://u.115.com/file/f01a9d02e6 口腔黏膜皮肤病学

http://u.115.com/file/f0eea10ae4 口腔粘膜病诊断学彩色图谱 http://u.115.com/file/f034387761 儿童口腔科诊疗必修技术

http://u.115.com/file/f05d4fc59a 重度牙周炎治疗临床指南

http://u.115.com/file/f078df7584 家庭育儿顾问-儿童口腔常见病问答 http://u.115.com/file/f032e1227e 口腔粘膜病诊断学

http://u.115.com/file/f0135d6df6 临床儿童口腔科学

http://u.115.com/file/f0bcfe9d1b 牙周非手术治疗

7.口腔护理的知识点 篇七

关键词:口腔门诊患者,口腔保健,口腔疾病,知识调查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 牙齿健康是指牙齿、牙周组织、口腔相邻部分及颌面部均无组织结构与功能异常。并制订出口腔健康标准:牙齿清洁, 无龋洞, 无痛疼感, 牙龈颜色正常, 无出血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口腔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 健全的口腔功能及没有口腔疾病。本研究选取2007年1月1日—2009年月12月31日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口腔患者400例, 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口腔保健知识, 再对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拟为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作贡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1日—2009年月12月31日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口腔患者400例, 其中男性患者为240例, 女性患者为160例, 年龄18~66岁, 平均年龄为 (32.55±10.55) 岁, 大学或以上学历患者160例, 其他240例。

1.2 试验方法

对4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口腔保健知识, 再对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部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取P=0.05为检验标准, 当P<0.05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0例患者中, 平均得分为 (63.45±11.53) 分。男性患者平均得分为 (60.55±10.65) 分, 女性患者平均得分为 (62.89±11.08) 分, 两组比较,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受过大学教育的患者平均得分为 (78.66±13.54) 分, 未受过大学教育的患者平均得分为 (71.05±11.22) 分, 两组比较,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见表1。

(分)

注:两组比较, P>0.05。

(分)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口腔保健知识。通过对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 患者基础口腔保健知识欠佳, 男女无差别, 但教育程度与口腔保健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推荐的鼓漱方法:咬牙, 口内如物, 用两腮和舌做动作, 反复几十次, 漱口时口内多生唾液, 等唾液满口时, 再分几次慢慢下咽, 初时可能津液不多, 久自然增加。运舌对防治老年性口腔粘膜病, 舌体萎缩有效, 能刺激涎液分泌增加, 滋润胃肠, 有助于脾胃功能, 并能防止口苦口臭。需先进行牙周洁治术, 一种是在刷牙时进行, 将刷毛压于牙龈上, 牙龈受压暂时缺血, 当刷毛放松时局部血管扩张充血, 反复数次, 使血液循环改善, 增强抵抗力;另一种是用食指作牙龈按摩, 漱口后将干净的右手食指置于牙龈粘膜上, 由牙根向牙冠作上下和沿牙龈水平作前后方向的揉按, 依次按摩上下、左右的内外侧牙龈约数分钟。通过按摩牙龈, 增加牙龈组织血液循环, 有助组织的代谢, 提高牙周组织对外界损伤的抵抗力, 能减少牙周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蒋旭, 蒙龙江, 王燕.103例口腔科患者口腔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J].贵州医药, 2005, 29 (11) :1042-1043.

8.口腔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八

口腔科包括牙体牙髓病、拔牙、口腔修复等。其治疗是一项精确细致的工作,不仅需要良好的技术,也需要良好的器械、材料,且疗程较长。在治疗过程中,有一些无法避免的机体反应和并发症。特别是拔牙手术中常用锤子、凿子、挺子等等一些特殊器械,易给患者增加心理负担和产生焦虑情绪。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有娴熟的技术,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我科门诊于2011~2012年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叙述患者心理护理。

1 临床资料

患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其中,男190例,女150例,年龄在4~85岁。治疗方法主要有充填治疗、根管治疗及阻生牙拔出等。

2 心理需求

(1)医技高超,环境优美。(2)低收费,高质量的服务。(3)治疗时希望家属陪同身旁,得到亲情关怀和支持,希望医护人员能尽心尽力的呵护,给予帮助、同情和理解。(4)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口腔护理和保健知识。

3 心理护理

3.1 治疗前的心理护理

首先为患者提供方便,舒适的就医环境。护士满面笑容的热情接待患者,给人以温馨的感觉,使患者消除紧张的情绪。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病情及病因(1),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要求,讲明治疗的必要性,不同材料的优缺点,治疗全过程所需要的费用及疗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推荐不同的材料,实事求是的讲明手术的相对性、局限性,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值,避免出现治疗后医生满意而患者不满意的情况。拔牙须讲明拔牙的目的和必要性、麻醉、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还应交代手术所需要的费用及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术中可能使用的锤击、劈凿的目的,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一些不适的感觉,因而患者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必须以亲切的语言,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患者了解医护人员对他的工作是认真负责的,从而产生安全感使患者放心,能够愉快地配合医生顺利进行治疗。

3.2 治疗中的心理护理

临床发现85%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主要是害怕疼痛。可以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出现的一些轻微不适是正常现象,鼓励患者要坚强,或讲一些其他轻松话题,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对于过于紧张,年老体弱者,儿童允许家属陪护,耐心解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由于每个人的痛阈值不同,不能横向比较,说一些伤害病人自尊心的话,对于儿童,要多表扬,鼓励。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尽量采取局麻,进行无痛治疗。为防止意外发生,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脉搏、血压,轻声告知治疗进程,随时提醒放松的方法,使医、护、患配合默契,顺利完成治疗。

3.3 治疗后的心理护理

患者治疗结束后,交代注意事项,稳定病人情绪。根据治疗进程,告知患者下次复诊时间,在预备根管或根充后可能出现应急反应,是正常现象。拔牙后要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止血棉纱应于术后30 min~1 h吐出;术后当天不要漱口刷牙,不要用患侧咀嚼,不要吃过热的食物,以免破坏患处伤口的血凝块,引起出血感染;术后24 h内睡液中混有少量血色为正常现象;按时服用抗生素药物等等。牙髓治疗后的牙齿抗折断能力减低,容易劈裂,所以治疗后,嘱患者避免咀嚼硬物,最好行全冠修复。教给病人以正确的刷牙方法及口腔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做口腔检查,洗牙、防止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以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认真解答患者提问,使患者放心,愉快地离开诊室。 

4 讨论

通过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患者不仅顺利的接受治疗而且加深了对医护工作的理解和谅解,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将过去的单纯护理疾病转变为对病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全方位的护理,调动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护理疗效。将过去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使门诊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新的护理模式的转变,适应形势,转变观念,主动服务,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9.口腔的护理 篇九

根据1995年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估计,80岁以上的中国人,拥有20颗恒牙的人数可能仅为35%—40%。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预防儿童科主任冯希平教授教了我们几招保护牙齿的方法。让人出现牙列缺损、失牙的主要原因是牙周病、龋病。而预防这些疾病是一个循序、长期的过程。

婴幼儿期乳牙也防龋

在哺乳后,家长手指上缠上干净纱布,擦洗牙龈、腭部、牙面。并给孩子喂温开水,冲洗口腔内残留的食物。也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以免产生奶瓶龋。1岁后改成口杯,3岁后在父母的协助下学习刷牙。保证孩子的合理营养,培养咀嚼能力。多让孩子吃富含钙磷等的豆制品、牛奶等。乳牙列极为重要,不要有轻视、忽视的倾向。

儿童期注意防龋措施

这个时期是混合牙列期,为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保持终身口腔健康打下牢固基础。作为家长,要和学校老师等一起,教会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知识,让他形成终身受益的口腔习惯。注意预防龋齿,及时带孩子看口腔科医生,对于牙齿上一些较深的牙面窝沟,如果医生认为符合适应证,科采取窝沟封

青少年矫正牙列不齐

恒牙虽然已经萌出,但牙根还没有完全形成,而且牙齿也没有完全矿化。六龄牙的保护极为重要。如果孩子牙列不齐,又不注意口腔卫生。容易产生青少年龈炎等。这一时期也是牙列不齐进行矫正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要注意的就是早期诊断、治疗,定期口腔检查。

中年期吸烟易致牙周病

人到中年,牙龈逐渐退缩,根面显露,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产生了负面影响。邻面、根面、牙颈部容易发生龋,也不容易察觉。还要注意牙周间隙和食物嵌塞,纠正不恰当的刷牙和剔牙习惯,以免导致牙周损伤。同时也要避免牙本质过敏、楔状缺损。尤其要注意的是戒烟戒酒。

冯教授强调,吸烟的人患上牙周疾病的危险高于不吸烟的人。这是因为,吸烟的人牙齿表面牙结石增多,这些牙结石堆积在牙龈附近,持续地损伤牙龈组织,使得牙龈产生炎症,时间一长,会使牙槽骨吸收加快,牙齿容易脱落。而且吸烟时间越长,牙周疾病就越严重。

吸烟除了造成人体生理上的痛苦之外,还能影响人们正常的社会交往。吸烟的人常常有一口黄黑色的牙齿。长期吸烟的人,还会有浓浓的口臭。

老年期晚上刷牙更重要

要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餐后漱口。特别是晚上临睡前,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再加上食物残渣存留时间长,所以晚上刷牙更重要。少吃甜食,睡前不要吃糖果、糕点。每天叩齿,按摩牙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牙周组织的功能和抵抗力,保持牙齿的稳固。及时治疗牙病,维持牙齿的正常功能。缺损的牙列也要及时修复,否则就会加重其它牙齿的负担,长久下去,难于负担这么繁重的咀嚼压力,最终松动。如果戴有义齿(假牙),更要注意口腔卫生,因为义齿与基牙之间容易引起菌斑附着,所以餐后和夜间需保持口腔和义齿的清洁。

牙膏换着用好

经常因为吸烟或喝浓茶容易形成烟斑、茶渍的,可以选用摩擦值偏高的牙膏。刷牙时因牙龈有炎症容易出血的,可选用含抗菌剂或含中药的牙膏。因龋齿、牙磨损及牙根暴露导致牙本质过敏,碰到冷热常会感到酸痛,可选用含脱敏药物的牙膏。千万不要认为光靠牙膏就可以刷掉牙周病。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不然会使口腔中菌群的比例失调,反而影响效果。还要注意:不要一下子买好多牙膏,因为牙膏有效期一般在3—5年内,如发现牙膏变色、膏体分解,一定不能使用。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茶叶中不仅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C等微量元素,还含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物,其中单宁具有抗菌杀菌作用。氟化物则可以提高牙齿表面珐琅质的硬度,增加牙齿对龋病的抵抗力。

近年来,从事口腔预防的科学家从茶叶中提取出一种多酚类化合物———茶多酚,这种化合物能有效抑制口腔中变形链球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牙线有助清洁

除了牙签外,还有什么能用来保持牙齿邻接面的卫生呢?医学专家推荐我们使用牙线。正确地使用牙线,不但能有效保持牙齿邻接面的清洁,而且也有效清除那些嵌塞在邻接面的食物,又不损伤牙龈。如果再和刷牙结合起来,就能很好保持口腔的清洁、健康。

正确刷牙有道

如何才算正确刷牙?佳洁士电动牙刷的研咳嗽备嫠吣悖菏紫却友莱莸耐獠嗝嫠⑵穑45度冲向牙龈和牙齿相连处,上下轻轻颤动或转圈清理牙面。刷上牙和下牙内面,仍然是上下轻轻颤动或转圈移动。清理上、下牙内侧,用牙刷头上下刷。刷牙齿的咬牙合面,认真清理沟、窝处。最后轻轻刷舌头,清理舌苔,减少口臭。每天早晚刷牙2次,每次2—3分钟。刷牙时也不要用力过大。

保持口腔清新的食物

水 适量喝水能让牙龈保持湿润,刺激分泌唾液。吃完东西后喝水,顺道带走残留口中的食物残渣,不让细菌得到养分,借机作怪而损害牙齿。饮法:每个人一天需要喝6~8杯水,尤其吃过东西之后,如果无法立刻刷牙,切记喝一杯水来清洗口腔,减少一些蛀牙机会。

薄荷 薄荷叶里含有单帖烯类化合物,可经由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在呼吸时感觉气味清新。吃法:吃完一顿大鱼大肉之后,喝一杯不加糖的薄荷茶,可以去腻、缓解腹胀感;如果你苦恼于满嘴的葱、蒜辛味而不敢开口交谈,建议嚼2~3片新鲜薄荷叶或者荷兰芹(parsley),都有助于去除这些令人尴尬的气味。

香菇 菇类在近几年不但成了提升免疫力的热门食物,自以来的一些研究还发现,它对保护牙齿也有帮助。原因是香菇里所含的香菇多醣体(lentinan)可以抑制口中的细菌制造牙菌斑。吃法:菇类带有独特的风味而且热量又低,不论煮汤、清炒或凉拌都很可口。每周吃2~3次各种菇类,是简单又不花大钱的保健方法。

芭乐/香蕉热带水果含高维C可维护牙龈健康。如严重缺乏则牙龈会变得脆弱,容易罹患疾病,出现牙龈肿胀、流血、牙齿松动或脱落等症状。

乳酪钙及磷酸盐可以平衡口中的酸碱值,避免口腔处于有利细菌活动的酸性环境,造成蛀牙;经常食用能增加齿面钙质,有助于强化及重建珐琅质,使牙齿更为坚固。吃法:首先,将乳酪片置于吐司上,再放上擦干水分的西红柿;依个人口味,适量挤上少许黄芥末酱及洒上少许黑胡椒;然后用另一片吐司将材料夹起来。以锡箔纸将吐司整个包好,放进预热的烤箱,烤8~10分钟即可。

芥末品尝日本料理的生鱼片或是握寿司,都要配上那呛得人眼泪鼻涕直流的芥末,主要目的为了杀菌。吃法:除了搭配生鱼片食用,也可以将一小匙芥末加上少许酱油调匀,做为水煮海鲜类的沾酱;或者将等比例的芥末、蜂蜜及水拌匀,淋在花枝、虾仁上做凉拌酱,能中和海鲜的腥味。

绿茶 绿茶含有大量的氟和牙齿中的磷灰石结合,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儿茶素能够减少造成蛀牙的变形链球菌,同时可除去难闻口气。吃法:视个人喜好,一天喝2~5杯绿茶,建议在用完餐或吃了甜点之后饮用。另外,绿茶里含有咖啡因,所以孕妇应该限量饮用。 芹菜 纤维粗就像扫把,扫掉牙齿上的部分食物残渣,另外愈是费劲咀嚼就愈能刺激分泌唾液,平衡口腔内的酸碱值,达到自然的抗菌效果。吃法:将芹菜、小黄瓜和胡萝卜切成条状,一嘴馋就抓来嚼一嚼,按摩一下牙龈,顺道补充一天的蔬菜量。

10.口腔护理的知识点 篇十

进入冠周袋内的食物残渣,特别适宜于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上牙齿对龈瓣的压力和刺激,龈瓣就常常发炎化脓,这种现象医学上称它为冠周炎。

冠周炎多发生在18岁到30岁左右的青少年。发病时,先有后牙疼痛,不敢咬食物。医生检查时,可看到冠周袋的周围粘膜组织红肿,袋内可压出脓性分泌物。冠周炎如果局限于一定范围内,可形成冠周脓肿,在下颌角的面部出现肿胀,病人张口受限。冠周炎如不及时治疗,细菌毒素可扩散到全身症状。

11.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 篇十一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50例进行镇痛、抗感染、切开引流、清除病灶、增强机体抵抗力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脓肿切开引流40例,切口愈合良好。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使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口腔黏膜受损症状缓解或消失。患者情绪稳定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颜面、颌周及口咽区化脓性炎症的总称。感染累及潜在筋膜间隙内结构,初期表现为蜂窝织炎,故又称为颌面部蜂窝织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亦可波及相邻的几个间隙,形成弥散性蜂窝织炎或脓肿[1]。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应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全身支持疗法、对症治疗、脓肿形成后即应切开引流。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50例,均经颌面部CT证实。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7~72岁,平均38岁,病程7~30 d,平均12d。牙源性感染35例,腺源性感染10例,损伤性感染2例,血源性感染1例。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均显著升高,12.5~20×109/L,中性粒细胞占74~93%。颌面部间隙感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厌氧菌等引起腐败坏死性感染。全部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找到敏感抗生素。

1.2 方法 局部注意保持清洁、制动,避免不良刺激,以防感染扩散。切开排脓、清除病灶。脓肿切开引流术应做到低位引流、美观和不造成脓肿扩散。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脓肿切开引流40例,切口愈合良好。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颌面部感染疾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换药治疗的疾病,其治疗时间长、见效慢,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常常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感染突然发生,患者没有心理准备,易产生焦虑及烦躁,另外患者对于反复检查和治疗,对疾病治疗缺乏信心;长期的治疗造成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另外患者对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产生种种担忧;反复地换药、疗效不明显,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等。而心理护理对感染术后患者尤为重要,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2]。因此,心理护理在临床上愈来愈受到重视。向患者解释颌面部间隙感染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以及该疾病治疗的时间。教会患者增强自身抵抗力战胜疾病的方法。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2.2 基础护理 感染较轻者应适当休息,严重感染的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静养,尽量少说话,减少局部活动,避免不良刺激。病人因高热,脱水进食困难及唾液分泌减少均可引起口腔炎或腮腺炎,故应保持口腔清洁,按病情需要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3次。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半流食或全流食,补充必要的营养、水分、电解质和各种维生素,保证电解质的平衡,张口受限者,采取吸管进食。高热者按高热护理,休克者按休克常规护理,如出现呼吸困难,或有窒息症状时,应及早行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通畅,再行局部切开引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认真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以预防继发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2.3 术前常规准备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异常。询问患者病史:有无药物或其他过敏史、患者有无全身疾病等。必要时术前进行麻醉药物或抗生素等药物过敏皮试试验。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拍片、血常规检查、血糖等。对于舌下间隙感染、咽旁间隙感染、下颌下间隙感染、颏下间隙感染、口底多间隙感染患者术前应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和负压引流装置。局部麻醉手术者,按局部麻醉手术术前准备[3]。护士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治疗体位。检查患者口腔黏膜及口腔情况、有无假牙等,并协助患者用漱口液漱口,消毒术区,并准备麻醉药物。整好灯管保证光源集中在手术视野。

2.4 术后护理

2.4.1 全麻术后护理 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患者神志意识观察,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床挡保护防坠床,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4.2 体位护理 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全麻清醒后半坐卧位,术后第1天后可以下床活动。活动能力应当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循序渐进,对于年老或体弱患者应当根据本人情况进行活动。

2.4.3 呼吸道管理及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有效抽吸呼吸道内分泌物,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患者口底、舌体肿胀程度以及舌体动度,必要时舌体上缝一针,用线将舌头拉出来,以防患者呼吸困难或窒息。

2.4.4 伤口观察及护理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肿胀度等。

2.4.5 管道观察及護理 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颜色;观察创口引流条或引流管是否松落;每日更换引流条或引流管,观察引流物的颜色、形状和量;引流条或引流管拔出时间:根据伤口分泌物的颜色、形状和量决定。

3 健康宣教

向患者介绍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特点及重要性,使其认识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危害性。全麻清醒后6小时后,即可用代金管进流质饮食。介绍颌面部间隙感染脓肿切开术后的注意事项。出院后3个月复查。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如口腔卫生、进食方式、局部创口的自我保护、预防感染的措施等。感染控制后,嘱患者及时处理病灶牙,对不能保留的患牙应尽早拔除。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5-146.

[2] 张士灵.462例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分析,上海口腔医学,2000,9(1):55.

[3] 向亚会,吕菊红,王瑞萍.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康复护理[J].现代护理,2003,9(4):313.

12.口腔护理的知识点 篇十二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和ICU 2006年1月-2011年12月经口气管插管114例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7例。两组均使用大剂量抗生素, 插管时间≤7d。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插管前口腔状况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口腔冲洗法, 对照组采用口腔擦拭法。实验组在进行口腔护理时将患者床头抬高30°, 评估气管插管气囊是否饱满, 患者头部略偏向一侧, 铺巾, 用20ml注射器从对侧口角将甲硝唑注入患者口中, 从低处用吸痰管吸出, 每次注入10~20ml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清晰止, 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随脏随换;对照组采用口腔擦拭法, 两组每天均口腔护理2次。

1.3 观察指标

两组于插管后第1天和第3天行口腔护理前做咽拭子培养和口腔状况评估1次。咽拭子采样为口腔两侧颊黏膜, 口腔状况评估内容为有无口腔异味和黏膜溃烂破损。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插管后第1天在口腔异味、黏膜溃烂破损和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插管后第3天在口腔异味、黏膜溃烂破损和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1、2。

3讨论

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 口腔处于开放状态, 唾液量和唾液中的IgA的改变, 使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 引起大量的细菌在口腔内繁殖[4]。因此, 口腔分解糖产生酸的作用增强, 引起口腔感染产生口臭, 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5]。口腔冲洗时冲洗液与口腔充分接触, 增加了冲洗液的药物效果及口腔的湿润程度, 因此在改善口腔状况和降低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方面明显优于口腔擦拭。表1、2显示两组在插管后第1天口腔状况和咽拭子培养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而在插管后第3天口腔状况和咽拭子培养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完全可以用口腔冲洗代替口腔擦拭。

行气管插管后, 口腔中牙垫和插管占据了大部空间, 使常规口腔护理不能达到满意效果, 并存在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 如插管移位、脱出、开口器损伤口腔等。因此,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行口腔擦拭时需要两名护士协作完成, 以增加操作的安全性[6]。口腔冲洗法不需要去除插管的固定胶布, 可明显减少插管移位和脱出的危险, 而且可独立完成操作, 节省了护理人力资源。口腔冲洗前要检查气管插管的气管压力, 确保气道密闭, 防止冲洗液流入气管, 冲洗时取床头抬高30°, 头偏向一侧, 从高处注入冲洗液, 从低处吸出, 压力要适中, 充分吸引冲洗液避免积聚, 同时要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对清醒患者要做好宣教工作以取得配合。根据患者口腔状况选用和配制适当的口腔冲洗液, 如生理盐水、甲硝唑、洗必泰溶液等;还可以增加冲洗的次数, 以保证患者口腔卫生。

摘要:目的:观察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行口腔冲洗和口腔擦拭两种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和ICU2006年1月-2011年12月经口气管插管11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口腔擦拭法, 实验组采用口腔冲洗法。比较两组口腔护理的效果 (包括口腔异味、黏膜溃烂破损和咽拭子培养阳性率) 。结果:两组插管后第1天在口腔异味、黏膜溃烂破损和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插管后第3天在口腔异味、黏膜溃烂破损和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P<0.05, P<0.01) 。结论:口腔冲洗应用于口腔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较好, 在口腔异味、黏膜溃烂破损和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口腔擦拭法, 并能明显提高护理安全性, 减少操作难度。

关键词:气管插管,口腔护理

参考文献

[1]王荣梅, 尚少梅, 张海燕.通过口腔护理改善口腔卫生的效果评价 (J) .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7) :666.

[2]朱蕾, 钮善福.机械通气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343-346, 310-311.

[3]徐颖鹤, 吴晓梁, 方强.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清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J) .中国急救医学, 2005, 25 (5) :322.

[4]邓洁, 郑修霞.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现状 (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8) :623.

[5]刘正, 主编.口腔生物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34-135.

13.口腔护理的知识点 篇十三

①不适于研究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含量; ②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 ③选择研究对象时易发生选择偏倚; ④获取既往信息时易发生回忆偏倚; ⑤易发生混杂偏倚;

⑥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因而不能直接分析相对危险度。3.队列研究

(1)队列研究概念: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2)队列研究的用途:检验病因假设和描述疾病的自然史。(3)研究对象的选择

1)暴露组的选择:要求暴露组的研究对象应暴露于研究因素并可提供可靠的暴露和结局的信息。如可根据情况选择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或有组织的团体。若研究需要,暴露组还可分成不同暴露水平的亚组。

2)对照组的选择:队列研究的对照组应是暴露组来源的人群中非暴露者的全部或其随机样本。除研究因素之外,其他与结局有关的因素在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间皆应均衡可比。可有内对照、外对照、总人口对照和多重对照等形式。

(4)样本含量的估计: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使用的样本含量估计公式一样,但队列研究比较的是结局的发生率,因而P0和P1分别为非暴露组和暴露组结局的发生率。

(5)队列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队列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是暴露因素导致疾病的强度---发病率,包括累积发病率和发病密度。估计暴露与发病的关联强度一般用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人群归因危险度以及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等。另外,当用全人口发病(死亡)率作比较时,可计算标准化发病(死亡)比。

(6)队列研究时的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①研究结局是亲自观察获得,一般较可靠;②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较强;③可计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能直接估计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强度;④一次调查可观察多种结局。

2)局限性:①不宜用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②观察时间长,易发生失访偏倚;③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④设计的要求高,实施复杂;⑤在随访过程中,未知变量引入人群,或人群中已知变量的变化等,都可使结局受到影响,使分析复杂化。

四、实验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基本特征、分类;临床试验的概念及设计 1.实验流行病学概念:是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实验因素,对照组不给予该因素,然后前瞻性地随访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别的程度,从而判断实验因素的效果。

2.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①要施加干预措施;②是前瞻性观察;③必须有平行对照;④随机分组。

3.实验流行病学分类:分为现场试验和临床试验两类。现场试验还分为社区试验和个体试验。当一项实验研究缺少前瞻性观察、平行对照、随机分组三个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时就称为类实验或准实验。

4.临床试验的概念及设计

1)临床试验定义:是将临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某临床干预措施,对照组不给该措施,通过比较各组效应的差别判断临床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2)临床试验类型:可分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期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历史对照临床试验、自身对照临床试验、交叉设计对照。

3)研究对象的确定需考虑:①研究对象的诊断标准;②研究对象的代表性;③研究对象的入选和排除条件;④医学伦理学问题;⑤样本含量的估计。

4)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随机分组的目的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以使比较组间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即两组具备充分的可比性。常用的随机化分组的方法有:简单随机分组、区组随机化、分层随机分组。

5)对照组:有空白对照、安慰剂对照、标准疗法对照,以及不同给药剂量、不同疗程、不同给药途径相互对照。

6)资料收集过程的要求:盲法观察(单盲、双盲、三盲),规范观察方法,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7)常用的分析指标:有效率、治愈率、生存率。

偏倚控制及病因推断

一、流行病学研究的偏倚:概念;选择性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偏倚的控制方法

1.偏倚的概念

(1)偏倚是指在研究或推论过程中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偏倚属于系统误差,可以由研究设计的失误、资料获取的失真或分析推断不当所引起,从而错误地估计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2)偏倚的控制是流行病学研究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多数的偏倚可以在研究设计和实施这两个阶段得以控制,有些偏倚,像混杂偏倚也可以在资料分析阶段进行控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易出现且对观察结果有较大影响的偏倚可以分为选择性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三类。

2.选择性偏倚

是指由于研究对象的确定、诊断、选择等方法不正确,使被选入的研究对象与目标人群的重要特征具有系统的差异,使得从样本得到的结果推及总体时出现了系统的偏离。常见的选择性偏倚有:①入院率偏倚;②检出症候偏倚;③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又称奈曼偏倚;④无应答偏倚;⑤易感性偏倚;⑥时间效应偏倚;⑦领先时间偏倚。

3.信息偏倚

又称观察偏倚、测量偏倚,是指研究过程中进行信息收集时产生的系统误差。测量方法的缺陷,诊断标准不明确或资料的缺失遗漏等都是信息偏倚的来源。常见的信息偏倚有:①诊断怀疑偏倚;②暴露怀疑偏倚;③回忆偏倚;④报告偏倚;⑤测量偏倚;⑥错误分类偏倚。

4.混杂偏倚

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既与疾病有关联,又与研究因素有联系的其他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的联系,从而部分或全部地歪曲了两者间真实联系的现象。引起混杂的因素称为混杂因子。混杂因子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它必须与所研究的疾病的发生有关,是该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②必须与所研究的因素有关;③必须不是研究因素与疾病病因链上的中间环节或中间步骤。对混杂偏倚的识别可以根据混杂偏倚产生的机制,结合专业知识,并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判断。

5.偏倚的控制方法

(1)研究设计阶段的偏倚控制措施:

通过周密、严谨的科研设计,保证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同时要严格掌握好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于实验研究,要严格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把可能发生的各种偏倚降低到最低限度。选择偏倚只有在设计阶段才能控制,而且一旦发生就无法消除,因此设计阶

段应当充分收集资料了解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选择偏倚的来源,并加以避免。

设计阶段信息偏倚主要来自于制定调查表时,因此在研究设计阶段应对各种暴露因素做出严格、客观、可操作的定义,并力求指标的定量化。对于疾病要有统一明确的诊断标准。对各种检测仪器和试剂要有统一的标准。在研究设计时,为了控制潜在的混杂偏倚,可以通过限制、配比、随机化、分层抽样等方法来选择研究对象。

(2)研究实施阶段的偏倚控制方法

研究实施阶段发生的偏倚主要是信息偏倚。由于信息偏倚的来源渠道很多,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如向研究对象解释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对收集资料的人员统一培训和考核;定期检查资料的质量,并设立资料质量控制程序等。

(3)资料分析阶段的偏倚控制措施

在资料分析阶段主要是控制混杂,可采用分层分析、标化、多因素分析方法等。

二、病因及其推断:病因的概念、类型,病因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因果关系判断标准 1.病因的概念:一个疾病的病因是指在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事件、条件、特征或者是这些要素的综合。疾病是由来自环境和宿主本身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所致。来自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生态环境,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以及生物群落。②理化环境,指气象因素、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以及热、空气、水等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

③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水平、政治、文化教育、人口、居住条件、工作环境、生活习惯、社会交往、精神压力等方面。

宿主因素包括: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2.病因的类型

①必需的而且是充分的; ②必需,但不充分; ③充分,但不是必需; ④既不充分,也不是必需。充分=只要……就会 必需=只有……才

3.病因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实验医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病因,可分为四个阶段:总结现象、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和病因推导。因素与疾病关联的形式有:虚假的关联、间接的关联、因果联系。

4.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①关联的强度;②关联的重复性;③关联的特异性;④关联的时间性;⑤剂量反应关系;⑥关联的合理性;⑦实验证据;⑧相似性。

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

一、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的概念、目的、应用原则及区别 1.筛检与筛检试验概念、目的与应用原则

(1)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在健康的人群中,发现那些表面健康,但可疑有病或有缺陷的人。筛检所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称为筛检试验。

(2)筛检的目的:

①早期发现可疑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实现疾病的二级预防。②发现高危人群,以便实施相应的干预,降低人群的发病率,实现疾病的第一级预防。③了解疾病自然史。④进行疾病监测。

上一篇:酒吧发展与对策分析下一篇:幼儿必备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