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改革设想(精选9篇)
1.高校教学改革设想 篇一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也是危机事件的高危机构,危机事件如果发生将严重威胁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师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文章分析了危机的定义和来源,高校危机事件的成因,提出了危机事件的管理、预防、控制和处理的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危机;管理;校园;控制;机制
一、前言
自九十年代末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校扩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校园规模也随之扩大,各种内部、外部的影响因素也使高校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率较高,在没有完善的应对机制和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发事件可能会迅速造成灾难。如何积极预防可能发生的校园危机事件,使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切实保护师生的安全,是当前高校不能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学校有别于其他行业,是人群密集场所,也是各种危机易发场所。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对高校正常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秩序造成影响,而且还使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受到损害,甚至影响到危机事发高校的稳定、改革和发展。因此,危机管理日益成为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而高校危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从多个层次构建一整套的危机管理应对机制来保障有效的危机管理。
二、危机管理的定义
按照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的定义:“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境”。而心理学词典将危机定义为: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和决定。在危机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们给危机赋予各种各样的定义。处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或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危机的认识、理解便会不同,从而形成了同源不同形的危机管理理论体系。美国学者鲍勇和陈百助认为,危机管理是一门研究为什么会造成的危机会发生,什么样的步骤或方法可以避免这些危机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如何控制危机的发展和消除危机的影响的科学。相比下较为准确精炼的就是海恩思沃斯的定义,他认为:危机管理是一种行动的管理职能,它谋求确认那些可能影响组织的潜在的或萌芽中的各种问题,然后动员并协调该组织的一切资源,从战略上来影响那些问题的发展。
三、校园危机
从学校角度来讲,校园危机可界定为由于某种突发事件的出现和爆发而打破学校原有的平衡状态,超出了学校常态的管理范围,要求学校采取特殊措施加以应对的紧急状态。
学校危机的发生可能是人为原因,也可能是自然原因;可能是内部原因,也可能是外部原因。因此,学校危机的产生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其特点如下:
第一,突发性和紧迫性。学校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它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在爆发之前毫无征兆可言,通常是从一些细小而不为人所注意的事件迅速演变而来的。危机爆发之后,由于其有巨大破坏性,要求管理者在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的情况下,能够迅速的利用当前的有限资源来应对危机事件,以降低危机对学校所造成的损害,具有时间的紧迫性。
第二,不确定性和未知性。由于学校危机事件演变迅速以及周围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事件变化的影响因素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再加上人类的有限理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决定了事态发展的趋势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所以危机的发展过程难以控制,结果也难以预测。
第三,危害性和破坏性。这是学校危机的最根本特征。危机的产生会导致学校脱离正常轨道而陷入危机的非均衡状态,对学校的发展的一定的破坏性。
四、高校危机管理机制
根据校园危机的定义和性质,建设高校危机管理机制总的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机制建设为框架,横向就是建立建全《校园法》、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人员培训,纵向就是从危机决策机制、危机预警机制、危机信息沟通机制、危机恢复评价机制来考虑。通过以上几点的交叉配合、运作顺畅,一个校园危机管理的网络机制就初步建立了。
(一)“横向到边”紧紧相连,互为补充
(1)建立建全《校园法》
1)制定有关校园危机管理的全国性法律
在我国校园危机管理的相关规章还处于空白地带,对学校内成员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只能散见于《憲法》、《民法通则》、《教师法》,这些法律中对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规定也不具体。很多代表已向人大会议案组提交了上百份关于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的议案来解决校园这一特殊场所中发生的暴力事件。所以,在憲法的指导下,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制定有关校园危机管理的全国性法律,使校园危机的管理有法可依,以保障校园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2)通过立法确定高校危机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
目前高校危机事件的处理一般都由校保卫机构具体负责日常的事务,事发时再成立相应的危机应对临时机构。但是校保卫机构只是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法律并没有赋予其保卫人员的执法权,临时成立的危机应对机构其法律地位也未得到法律保障,这就造成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滞后。所以,通过全国性立法工作制定相关法律,明确规定高校危机管理机构的机构设置、职能地位、权力责任以及经费来源等内容,才能确定这些机构的高度权威性,确保在发生突发危机事件时能够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实施救援;保卫人员获得法律赋予的执法权,才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制止扰乱校园秩序的行为。
(2)加大资金投入
在《校园安全法》的框架下,学校应该加大对危机管理的资金投入。在危机管理制度中,校方需要拨出一笔专项资金建立和支持危机管理的组织,使得这个组织正常的运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人员挑选,人员培训,人员协调,人员工作各个方面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为了学校的正常工作,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专项专款是一定要落实好的。
(3)组织人员培训建立高校危机管理小组
组织的人员主要由学校的专门领导小组和学生代表团队组成,如校级领导和学生工作处以及辅导员加上学生会及班级主要负责人。主要的危机管理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具有危机和危机管理意识。
2、能预测随时可能发生的和潜在的危机。
3、理解具体的危机。
当危机出现时,能迅速反应、清晰评估、快速处理和启动学校应急的系统程序。培训的内容可以围绕校园危机管理的多个方面展开。主要培训内容有:沟通者的交织互联;校内沟通计划和对外沟通计划;危机事件管理;对支持性服务的安排;进一步揭示危机的面貌和特征;对危机计划的评价。在无危机状态中演习突发性危机事件,增强危机管理的高效、迅速、准确。
(二)“纵向到底”环环相扣,高效有序
(1)危机决策机制
具备健全的危机管理决策机制,是高校管理成熟与否的标记。因为危机的发生不仅使高校的正常运转受到损害,更重要的是,如危机处理不当,还会使师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高校应加强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建设,设立专门决策部门,深入了解引发高校危机的潜在因素,并随时监察可能出现的危机,研究、制定防范措施。一旦危机发生,能迅速、及时、高效地采取应对措施,协调处理危机引发的各种问题。
(2)危机预防机制
建立高效的危机预防机制是有效预防校园危机的发生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以及使无法预防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的有效手段。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工作方法上不能很好的适应升格后社会环境对学校发展的要求。所以高校在建立预防网络上面,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几个方面来开展有效工作,构建高效的危机预防网络即:构建信息沟通网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建立安全教育管理预防网络。
(3)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危机信息沟通机制是由校内和校外的沟通组成。校内沟通,主要是学校危机管理小组成员之间、学校与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沟通。它是高校组织内部的沟通,它既包括危机管理各部门、危机处理人员之间的信息畅通,也包括所有与危机相关人员(教职工和学生)的信息获取。校内沟通最重要的是及时通报危机事件,凝聚人心,形成一股合力,避免小道消息盛传,稳定情绪,争取师生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共同战胜危机。校外沟通,主要是与上级管理部门、学生家长、新闻媒体的沟通。它是高校组织外部的沟通,它是在危机发生后,高校与外部组织(上级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等)或相关人员(学生家长等)之间的信息互动,一方面向公众披露学校应对危机的态度以及采取的措施,维护高校的形象,另一方面,向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寻求物质和精神的支持,共同应对危机,渡过难关。这样的沟通机制,覆盖面广,可以做到信息的通畅、迅速、全面。
(4)危机恢复评价机制
学校要制定恢复常态管理的决策和计划,做好对危机利益关系人的事后管理。其次就是牢牢抓住这个“化危为机”的关键阶段,要重新审视整个危机管理的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危机已经得到根本控制,需要采取措施缩减危机的破坏程度,尽力把情况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秩序恢复、设施重建、人员安置、心理平复、独立调查和组织变革。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应做到查明危机事件发生原因、查清事件责任、追究事件责任人、整改隐患措施、教育相关人员。做好善后工作。
一、要对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相关预防与处理的全部措施进行系统调查。
二、要对危机事件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三、要对危机事件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综合归类,分别提出整改措施,并做好落实,同时还要组织全体师生总结经验、接受教训。
四、要对相关责任人给予教育和处分。
五、要做好恢复工作,使学校工作尽快步入正轨。
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学校成员可以得到锻炼、积累经验;师生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危机管理制度会更加完善,措施更加得力;学校也可借危机事件塑造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因此,如能很好地处理危机事件,做好危机恢复评价,危机事件也会对学校发展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开展危机恢复管理是学校或个人获得新的发展的前提准备。
五、结束语
危机管理中,高校的危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组织管理,决策下达,信息沟通,措施得当以及善后处理等多个方面的机制建立成功与否,关系着高校危机管理的成与败,关系到高校的声誉、稳定与发展。良好高效的危机管理机制不仅是危机成功处理的基础,还可能给高校带来转“危”为“安”的机遇。因此,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潘东良.学校危机的类型.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8月.[2]平川主编.危机管理,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3]薛澜.危机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4]劳伦斯.巴顿.组织危机管理.符彩霞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5]王楠,吴峰.高职院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信息沟通机制研究.理论导刊,2008年第10期.[6]张秋霞,邵作昌.浅谈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问题.山东电大学报,2006年第3期.[7]解毅.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2.高校教学改革设想 篇二
近年来,普通高校中文院系的文秘专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可喜发展势头,招生人数、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成为一些高校的重点扶持专业,文秘实验室建起来了,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投入进去了,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毫无亮点、表现平平,高投入、高期待换来的却是低产出、低效能。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模式化教学,无论是文学专业、文字学专业还是文秘专业的学生,学校端给他们的都是同一碗汤,但这碗汤是否适合他们每个专业的体质、是否有利于他们各自的成长则并未细细考量。为了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高校的分专业教学势在必行。
分专业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按照学生专业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并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活动。它的特点是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并设计出最符合本专业特点的教学过程。分专业教学思路其实是大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学思想的延伸。《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当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询问相同的问题时,孔子却给出了近乎相反的答案,公西赤询问理由,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孔子根据子路与冉有个性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解答,即是在分“人”教学。分专业教学即是把每个个体的不同上升到院系专业层面的不同,其实质则仍然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一直是中文院系学生的必修科目,这门课程的授课时数虽然一再精减,但仍然居于各门课程之首。在教学过程中,由学校统一确定教材———一般是文学史和作品选配合使用,在教学中以文学史为经,以作品为纬,从先秦到晚清,讲述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文学样貌。如此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却并未给各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他们所需的知识,学生上课也并不积极,该课程实在有如“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在分专业教学思路的主导下,古代文学课程有望贴近专业、构建极富特色的专业性教学课堂,此举将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高校的专业建设中做出极大的贡献。本文将以高校文秘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为例,对之进行深入探讨。
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重新编制教材
各个高校总会在一定的教学周期后修订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但唯独在教材的选定上往往因循一贯。高校通行的古代文学史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袁行霈等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史》[2],作品选则一般采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3],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两部教材已经“占领”高校中文课堂多年。面对这两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材,我们是否反思过:它们真的是高校各专业学生最“好”、最“合适”的教材吗?“合适”并不专指那些观点新颖深刻、材料丰富多样、体系严谨细密、内容包罗万象的教材,而是要看它们是否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符合专业化教学的教材应该根据专业所需进行编写,比如,其要体现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能够提高专业水平、提升专业素质。面对多样化的专业及迥异的培养目标,我们应该打破一本教材“垄断”课堂的现状,提倡大学教学用书的多样化和专业化,使每个专业拥有自己最“合适”的教材。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教材编写是专业教育的第一步,其应该体现出鲜明的专业教学目的,尊重专业差异,贴近专业需求,这样的教材才是最“合适”的。
(二)突出人文素养与办事能力的培养
文秘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秘书,他们需要为领导者提供各种综合辅助服务,比如辅助领导决策、协调沟通各个方面、撰写相关文章、交办会议事项等,成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具体说来,秘书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优秀能力:一是文秘人员应该具有出色的人文素养,二是文秘人员应该具备出色的办事能力。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人文精神与品质,具体到文秘人员,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深厚的爱国情怀、良好的道德情操、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及其他。而文秘人员的办事能力则指: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扎实的文字写作功底等。古代文学与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无尽的宝藏,古代文学教材应该根据这些具体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
爱国情怀,是一个人最深厚最朴素的情感。作为一个文秘人员,若没有了对祖国的热爱,即使具有再优秀的业务能力,也是枉然。因此,在教材中宜选入一些表现爱国情怀的作品,比如许穆夫人的《诗经·鄘风·载驰》、屈原的《离骚》、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陆游的《关山月》、辛弃疾的《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等。学习这些诗篇,教导学生,感受作者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深情,学习他们为了祖国甘愿奉献一切的爱国精神,于忧国忧民、拍案而起中领略他们的大爱有声。
道德情操是文秘人员必须坚守的道德阵地,恪守真理与正义,面对领导与强权要敢于说“不”而不是随波逐流甚至助纣为虐;为了完成任务,要做好付出长期艰辛劳动的心理准备并具有坚持不懈的斗争意志;同时摆正自己服务领导的辅助性位置,不争功、不争名,甘当无名英雄等等。为此,教材中宜选入以下作品:《孟子·滕文公下》,它宣扬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力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宣公二年》,这些作品中有古代著名的良史典范———齐太史与晋董狐,他们真正做到了不畏强权、秉笔直书,被文天祥誉为“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具有无限正气;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理想的奋斗精神,感受先贤们发愤作为成就事业的艰辛;《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三国演义》、《出师表》,在阅读中整体感受诸葛亮为了刘蜀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文秘人员还应该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够欣赏文学之美、情感之美、生命之美,因此,在教材中还应适当选入几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类文章与诗歌及感恩生命、珍视爱情的优秀作品。在教学中可以深入讲授张衡的《归田赋》、陶渊明的《饮酒》、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杜甫的《秋兴》、元稹的《遣悲怀》、归有光的《见村楼记》、袁枚的《祭妹文》等诗文,在学习阅读中细腻体会人之常情、领略文字之妙。
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文秘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语言表达能力既包括在日常公务处理过程中文秘人员语言的准确流畅、清晰深入、生动形象,又包括向上级献言献策时的说话技巧,以及面对他人诘难时的辩论。在前者,需要多加训练,敢说、会说,学习一些说话技巧,语言表达能力自会提高;在后者,古代文学课堂正可以提供众多古代谋士的劝谏技巧、辩论过程,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细加揣摩,学习个中奥妙,达到提高语言技巧的目的。《墨子·非攻》运用大量的比喻、类比方式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司马相如则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获取武帝信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把司马相如借助献赋获取武帝信任并逐步展现政治才华的过程记述得非常详尽。而在把握时机、巧妙劝谏,甚至运用逻辑学知识进行巧妙游说的就非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莫属了,《左传》、《国语》中记载了一个个口若悬河的谋士、一个个精彩迭出的经典案例,张仪、苏秦、甘罗、甘茂、淳于髡等堪为其中的代表,选择其中几场重要的游说过程加以分析,并结合当代逻辑学知识,一定能够增强文秘专业学生的论辩能力。
写作能力是文秘人员的另一项看家本事,中文院系往往开设写作训练课程进行专门辅导,一篇文章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都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当然,我们的“古代文学”课程仍然能够给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甚至补充写作课程的某些不足。陆机的《文赋》诠释了文章的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完全可以借鉴。而古代的优秀公文、书信更是提供了一些成功范例。魏征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直谏之臣,他的奏疏简洁、干练,直指要害,《谏太宗十思书》围绕“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劝谏太宗当“积其德义”,太宗赞其“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堪为奏疏的代表。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本为劝降之信,作者对陈伯之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惋惜对方所为、陈说己方政策,后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乡春色感动之,最终达到劝降的目的。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面对司马光的政治责难则针锋相对、一一驳斥。他首先提出“盖儒者之所争,尤在于名实”这一论证基础,接着以司马光加于他的罪“名”与自己的行事之“实”一一对照,指出罪“名”之妄,从而达到驳人立己的目的,同时,又在回信中流露出不卑不亢的从容气度,分寸拿捏得极好,堪称驳论文典范。对于这些公文、奏疏、书信,如果能够充分把握其论说分寸,了解其论辩关窍,学习其写作技巧,那么学生的公文写作必定多了几分专业色彩。
(三)注重教学活动的专业设计
专业性教学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教师与学生身上,而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性地位的教师自然是重中之重。分专业教学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应该及时转变通识通教的传统教育思维,树立专业育人的新思路,强化课堂的专业教育倾向,从而在分专业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出实绩。
对于古代文学教师来讲,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把古代文学课程从普遍的“中国语言文学”的专业基础课程转变为“秘书方向”的专业辅助性课程。以往的古代文学课是教学中的老大哥,其教学大纲往往表述为以文学作品为核心阐述中国文学史的传承流变,掌握各个时期重要的文学流派和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在多年的通识性教学中,各位教师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专业性教学思路下,古代文学教师要勇于打破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模式,重新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这对于部分教师而言,实存在较大难度。对此,不妨首先让一批具有创造力的年轻教师完成这个转变,专职承担文秘学生的授课任务。年轻教师头脑灵活、思维活跃,接受新思想、转变教学思路也较快,也不必抛弃以往过多的教学经验,教改会进行得比较顺利。
在转变教学思路的同时,还需要教师大力更新知识储备,迅速向秘书学靠拢,增强专业教学及指导能力。年轻教师不妨听一听秘书学课程,学习一些秘书学理论,阅读一些秘书学书籍,与文秘专业的学生深入座谈,真正领会到秘书学专业对“古代文学”课程的需求,尽快地转变教学思路,贴近秘书学所需去设计古代文学教学,争取在教学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贯彻新思路,突出教学新重点,让课堂真正成为文秘学生的古代文学课堂。在教学设计中,不妨从一个出色的文秘人员的标准入手,通过一些古代诗文的学习,让学生明了古代文秘之道,言语得失、文章成败、应变能力、计划谋略,并在讲课中有意识地加入针对性训练、实践性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上文在“教材编写”部分已经涉及此一教学过程,其他又如,在讲到诸子百家时,就要突出纵横家的教学分量,把他们的重要论辩、游说过程一一剖分清楚,以帮助学生掌握其论辩经验,在教学中,也不妨将这些论题交给学生,组织学生间的自由辩论,让他们明了古人辩论的精髓,增强实战经验,同时亦可运用当代辩论知识指出对方辩论之误,以期让学生对论题有更深的认识。在学习魏征的奏疏时,既要学懂、学透文章本身,也要学习其行文之法,不妨让学生用古文重新拟写奏疏,模拟情境,揣摩语句,增强古代汉语的运用能力,学习古代行文的简练通达特色。再如,学习《史记》、《三国演义》等作品时,着重把司马迁、司马相如、诸葛亮、鲁肃、王允等作为文秘人员的形象加以分析,通过其行事、言谈,既看到他们忠于自己主人的一面,又看到各自的处境、遭遇与结局,看其行事的成功之处、品其失败之根由所在,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为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文秘人员打下基础。
(四)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检验教学效果,以督促我们日后的教学改进,也可以用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我们考核学生的重要标准。中文院系多年来,一直是多个专业同考一张试卷,专业定位笼统而模糊,分专业教学则应打破这一惯例,使考试也成为分专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文秘专业,古代文学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自主命题,文秘知识与文秘能力并重。对此,可安排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考查学生的研讨水平、案例分析能力、辩论实战表现、其他秘书实务能力等,给学生进行不同项目的打分,以真正识别出有较高文秘潜能的高水平人才。期末考试的试卷命题也应当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它应当杜绝传统的古代文学史知识的考查,而去呼应最初的教学目标,重点考查古代文秘知识,多些关于文秘专业的论述、分析题目,多些文秘能力的情境测试,少些文学史的机械记诵。在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的共同实施下,教师给出学生一个综合的成绩。
在当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形式下,高校教学必须突破一本教材、一个教案、一套试卷的传统僵化教学模式,大力加强专业性人才培养。专业性人才拥有某项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某项专业特长,走出校门即可服务于社会,这种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高校教育一头连着学校、学生,一头连着市场与就业,一般本科院校应该及时转变培养思路,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当务之急,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在专业性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培养“深度”与“宽度”的关系,专业知识与能力是“深度”培养,而学科通识性教育为“宽度”培养,二者要统筹兼顾,偏向“深度”。
摘要:文章从当前高校文秘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与策略。
关键词:高校,文秘,“古代文学”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义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规范高校本科课堂教学秩序的设想 篇三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而课堂教学则是教学工作的重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因此,明确职责,加强管理,规范课堂教学秩序,显得十分必要。
1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的因素分析
在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中,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因素为师生缺课,师生迟到早退,教师调课,调换教室,教室内电教设备、降温增温设备出现故障,教室的桌椅损坏等,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校出现课堂教学秩序不规范、不正常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部分师生对此重视不够,误认为大学提倡自由风尚,上不上课是学生的自由,不少学生不去上课,老师听之任之,学生靠苦背书、借同学讲义应付考试。二是生活方式不当、作息时间安排不科学使然,不少学生和部分青年教师晚上在网上“活动”往往转钟,早上要么起不了床,要么起的晚不能及时赶到教室。长此以往,不仅养成了难以改变的不良生活习惯,学习成绩追不上去,而且极有可能搞坏自己的身体。三是许多高校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存在误区,辅导员通常对学生的学习关心、指导不够,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不畅,对于破坏课堂教学秩序的行为惩处不力。
2规范课堂教学基本秩序的相关要求
2.1关于师生缺课、师生迟到早退问题
对于学生上课缺课、迟到早退,应由学生管理部门会同任课教师及时进行督促清查,达到一定次数且屡教不改者,任课教师在评定课程成绩时可直接给以不及格认定。对于教师上课缺课、迟到早退,先由所在院系进行教育引导,屡教不改且属于教学责任事故者,依据学校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规定给以惩处。
2.2关于调课
任课教师除了学校教学安排调整、个人参加学术会议或生病外,原则上不得调课。调课需严格按照以下规定程序进行:调课至少一天前,由任课教师向所在教学单位提出申请一式两份,所在教学单位教学负责人审核签字,教学管理部门主管处长批准,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员作出具体调课安排,所在教学单位负责告知学生。教学管理部门、任课教师所在教学单位各留存一份调课申请表。若遇特殊情况需临时调课的教师,可电话告知所在教学单位的教学秘书,由其按以上规定当日补办手续。教学管理部门每日将调课信息在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中予以公布。
2.3关于调换教室
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无法进行的情况下才可以调换教室。提倡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时,教师能够继续开展教学活动,不应由于过分依赖现代教学手段而调换教室。调换教室需按照以下规定程序进行:任课教师先征得教学楼管理员的同意,在原教室黑板上标明调换教室信息,在教学活动结束前后告知所在教学单位的教学秘书,由所在教学单位的教学秘书当日以书面形式报教学管理部门存档备案。同时,各教学楼管理员作好调换教室记录。
2.4关于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维护
学校教室管理或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负责教学楼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修理。学校教室管理或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每日应安排专门人员在教学楼巡查,每周应对所有多媒体教室普查一遍,及时发现设备损坏情况,并告知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楼管理员,尽量避免教师在开启设备后才发现设备故障的情况发生。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应告知教学楼管理员,教学楼管理员及时告知实验室管理或計算机网络管理部门。需要调换教室的由教学楼管理员作出安排。一般设备损坏应当日修理排除,重大设备损坏应在3个工作日内修理排除。
2.5关于教室桌椅、电灯、电扇等设施的维修
后勤部门负责教室桌椅、电灯、电扇等设施的日常维修。每周应对所有教室普查一遍,及时发现设施损坏情况。一般设备施损坏应在当日修理,重大设备损坏应在3个工作日内修理。教学楼管理员负责教室粉笔、黑板擦的配备和供应,每日应对教室巡查一遍,及时查漏补缺。
3规范课堂教学基本秩序的督查
(1)教学管理部门应配合教学督导部门,采取开学、期中、期末普查和平时抽查等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日常督查。其他干部通过课堂听课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监督。
(2)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于当日汇总教学管理部门,由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对调课、调换教室等信息进行核实。
(3)对教师随意缺课、调课、提前下课,以及其他教学责任事故或异常情况,教学管理部门依据学校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对当事人或当事单位提出处理建议,必要时上报学校办公会批准通过。学校组织人事部门按学校决定对当事人或当事单位进行处理。学校财务处按照组织人事部门的处理决定予以相应的经济处罚。
4.高校教学改革设想 篇四
《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应该是根据《苹果里的星星》这个故事改写的,原文记叙的是一个美国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故事。改编了后故事出现了很大的不协调——文中的小男孩称“我”为“大哥哥”,合理地推算,作者应该是十五六,最多十七八,但第四第五两个自然段的议论冷静而深刻,远超一个孩子的阅历。对于教参所说的“充满童真童趣”我是不能苟同的。
这篇课文5个自然段,叙事+议论,这样的结构是比较清晰的,也是值得让孩子初步感受的。把前面4个自然段说成一句话,是对孩子概括能力的训练——训练的要点仍然是抓主要人物,抓人物的主要行为。
如果这篇文章刊载在报纸杂志上,最大的目的应该是消遣式(鸡汤式)的,让普通读者在瞬间领悟到创造力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换一种思维方式而已。但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领悟到这层意思,就不能是主要阅读目的了,只能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附加值。那么,怎么用这篇课文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呢?抓两个词的理解,一个是“循规蹈矩”,一个是“魅力”。
循规蹈矩:循,依照。规,圆规。蹈,踩。矩,曲尺。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规则,借指行为的准则。指拘守规则,不敢稍作变动。准确理解了这个成语后,追问:在这篇课文中循规蹈矩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你看到人们都是怎么切苹果的?讨论: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呢?引导学生思考:看见别人这样做,所以自己也这样做,缺乏了主动思考,这就是盲从。从而深刻理解到“循规蹈矩”这个词中所包含的拘泥于规则的守旧。因为已经习惯了,总沿着一条路走,肯定不会有新的发现。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一句,“魅力”怎样理解?字典中的解释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这个图案为什么有吸引人的力量?因为“鲜为人知”,因为拦腰切苹果的太少了,而能发现“五角星”的人更少,这是许多人都没能发现的,所以有“魅力”;因为这样的切法与众不同,所以有“魅力”。这样的“魅力”直接体现在“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一句中的三个“传”字。回到前面的故事来看,小男孩是非常积极地主动“传”给我的,这是对“魅力”一词最“神”诠释。这说明任何一个创造都是具有“魅力”的,人们都愿意传的,人们天生对它充满了渴望。
“循规蹈矩”的时候太多了,我们要对这个世界永葆好奇,因为你真的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从小对生活和世界保有这样的认识,其实就是拥有了“魅力”。在对“循规蹈矩”和“魅力”这两个词的追问中,希望学生能领悟到这一层。
作者:田小秋
公众号: 时间的流里
5.教学设想 篇五
一、设计理念:
本课讲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和自身的教学特点,“三读、三抓、三落实”这种模式是低年级阅读的基本模式,即:
一、读通课文,抓识读、识写的结合,落实感知大意。
二、读懂课文,抓重点词句的理解,落实入境悟情。
三、读熟课文,抓精妙语言的强化落实积累运用。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是必须保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阅读兴趣摆到重要位置,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的要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要让学生主动接触课题,大胆猜测,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上教学理念。
二、教材分析:
文章记叙了小作者与爸爸妈妈在公园里赏秋菊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深秋季节,各色各样的菊花迎着寒风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色,从中让学生体会菊花不怕冷的品质。把这一个个抽象的方块字化成学生脑海里生动而又可以感知的图像,让其感受菊花的美,并感悟菊花的勇敢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3自然段.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 1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舍不得”,“离去”等.3、激发学生想象走入课文的意境,感受菊花不怕寒冷的高洁品质.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菊花不怕寒冷的高洁品质.四、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课文的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菊花不怕寒冷的高洁品质.五、教学策略:
1、采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以诵读为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生字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读准课文,识记生字
1、秋天到了,公园里的菊花开得可好看啦!这节课,我们和小作者一起去公园看菊花,好不好?大家齐读课题:
8、看菊花
2、小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呢?让我们一起听课文录音。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93页,注意听录音的时候小手指好认真听。
3、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注意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生自由读文,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4、初学生字。
(1)课件出示一组生字。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它,并圈出来记住它,比一比谁记得快,记得牢。(都会读了吗?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做一个小游戏,送生字宝宝回家。
(2)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正迫不及待的想和同学们交朋友,大家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字词都认识了,让我们再读课文,注意做到句句通顺、语气连贯,遇到不明白的字词用铅笔画出来。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自然段读文,师相机正音。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第一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小作者告诉我们他什么时候看的菊花呢?有哪些人?去哪儿?你看,他说话多完整啊!再来读读。
2、谈话: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去公园玩,你的心情怎么样?瞧你说得多开心呀!能不能把这种愉快的心情带到第一自然段中呢?你来试试,带着笑容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我们去公园看菊花啦!出示课件:一朵朵的菊花 你瞧,菊花好看吗?哪儿好看? 你能用学过的成语赞美菊花吗?
2、小作者是怎样赞美菊花的呢? 画面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3.说一说“好看极了”什么意思;再读读看。4.我们来仔细看看菊花都有哪些颜色? 课件出示:黄、白、淡绿、紫红色的菊花。
当这些五颜六色的菊花跃入你眼帘的时候,小朋友是什么感觉呢?
那我们看着图把惊喜的感觉说出来吧!谁愿意来试着读读看。带上动作读。5.菊花可真多呀,让我们来数一数吧。
6.课件出现一组画面,请小朋友们用“朵”数;一朵朵菊花聚在一起,数不过来呀,怎么办呢?别着急,老师送你一个词“丛”,再数;一丛丛的菊花连在了一起,那我们就用“片”了。一片片的菊花,向四处铺开去,公园好象成了花的海洋,多美啊!
7、出示句子:
指导读出层次,齐读。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8.看着这么多,这么美的菊花,人们怎么舍得离去呢?
出示课件:看,观赏菊花的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生怕错过了一朵美丽的菊花。读句子。
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会说些什么呢?
9、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齐读。
10、尝试背诵(师范背,你能学着老师这样吗?)。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
1.人们这么喜爱菊花,仅仅在因为菊花好看吗?
2、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
3、说说还有什么原因?
4、第二自然段里也有写菊花不怕冷的句子呢?找出来读读吧!深秋是什么时候。“迎”是个什么动作,请小朋友表演看看。指名读: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谢”是什么意思? 面对寒冷,许多花都凋谢了,但是菊花却毫不惧怕,他们多么顽强啊!我们来读出菊花不怕冷的精神。指导读好句子。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好“更好看了”。
3.让我们再一起夸夸这美丽的菊花,一起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四、小结全文
五、指导书写,复习巩固
1.找朋友
2.你打算记住这个字?
3.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师板演
5.生描红,临写两个
六、作业
看来我们小朋友对菊花非常感兴趣,不如课后我们自己去找问题答案,比比哪位小朋友对菊花了解得最多。板书:
看 菊 花
6.《离骚》教学设想 篇六
《离骚》是一首极富有变化的诗篇,它把事实的叙述、幽独的抒怀和幻想的描写等交织在一起,波澜壮阔而又结构完美。
第一步营造氛围:
1、结合屈原两次被贬的原因及经过,突现其才华和正直的品格:
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旷世之才,却被小人陷害,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正直的人遭到不幸,同样有深刻的震撼力。突出渲染诗人的才华和正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小人的憎恨,对诗人的景仰和惋惜之情,为与文本对话作好准备。
2、介绍后人凭吊屈原的对联,进一步渲染悲剧气氛,为学习文本蓄势:
向学生介绍后人凭吊屈子的几副对联,如“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等,让学生从对联中概括凭吊者的感情。学生很快从对联中抓住“悲”字,体味到后人的悲叹和惋惜之情。
3、介绍屈子名句,展示诗人情怀:
让学生将课下搜集的屈原的名句拿来互相交流。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等,通过这些名句的介绍、玩味来让学生感受诗人的崇高人格。在营造足了氛围之后,开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第二步披文入情:
首先,采用问题发现法,鼓励学生自主认知。
鼓励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讲给大家听,讲句意,讲自己的感受、理解或句中的情感,目的在于督促学生主动去探讨课文内涵。因为分析对象为自主选择,避免了被动状态。在师生互动的状态中完成对诗句内涵的理解。
其次,整合学生认知,梳理诗人情感。
要求学生找出诗中表现情感的.词,并总结每一种情感针对的对象及产生的原因。内容概括如下:哀——民生多艰 怨──君王不察 悔──相道不察 忧──国运艰难 愤──奸佞当道这一步,就是对学生自主认知的进一步整合。通过这样一个整合,照顾自主认知不主动的一部分同学,也照顾善于课后领悟、复习的同学,同时,让学生更深入地体味诗人的情感,做到以“情”领起,以“情”贯穿。
第三,披文入情,品味人情美。
在整合文本中蕴涵的情感之后,顺势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人情美,将教学深化一步。
这段引导不妨这样设计:“人情美是指融注在诗歌意境中的人的感情所产生的美感,是真挚、纯洁、高尚、无私、诚实、善良的,而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强烈的忧愤、怨恨之情,那么它的人情美是怎么体现的?”这样就由抓文中直接表露的情感深入到思考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高尚情怀,忧愤、怨恨之情不是仅因个人遭遇产生的,更是因为楚国民生的艰难,那一声“长太息”中蕴藉了诗人太多的忧和痛。
第三步沿情寻志:
1、探究人格:
在对诗人的情感加以定位后,继续深入,鉴赏诗中蕴涵的人格美,达到沿情寻志的目的。在此,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屈原‘入则与王图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这样的才华,不被楚怀王重用,何愁找不到重用他的君王,为什么选择汨罗江作为他的归宿?”关键在于诗人的清高、忠心、执著决定了这样一个归宿。清高使他不愿向世俗低头,他不违背为臣的原则,执著的信念,使他对理想不言放弃。在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他选择了汨罗江。
2、追寻理想:
这一步的实施,先引导学生借助文前的阅读提示,学生很快就抓住了“美政”,这时,老师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美政”思想:“圣君贤相”和“民本”。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以情贯穿,以美提升,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将人文精神落到实处。再回味悼念屈子的对联:“湘流应识九歌心”。整个教学用三个课时,重铺垫,重设疑,精心设计导语,注重步步深入,既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感受悲剧色彩,又让学生接受一次心灵的净化。
拓展阅读:离骚的主要内容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同时,它也是我们了解屈原伟大思想与生平的最重要的历史资料。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的德行。这部分也是作者最集中表白自己的心志,感情表达最直接、强烈的段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余虽好修姱以羁兮,……又申之以揽茝”,写自己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而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身!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屈原同周围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也可以看到君主不分贤愚忠奸的昏庸。对此,作者坚定地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竞周容以为度”,写群小对自己的诬陷以及周围风气的败坏。“众女”“时俗”两词,说明当时社会环境一团糟,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尺度可言,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面对如此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作者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忳”和“郁邑”都是忧愁烦闷的意思,两个词连用,表现了作者忧闷之深。清代朱骥在《离骚辨》中说:“此句无限神情,在‘独’字、‘也’字内,盖大夫遥想从前一片婆心,满腔热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这一句是整首诗中最长的诗句,作者似乎将胸中郁积已久的愁闷尽情倾吐出来,震动人心。然而,作者虽然为自己的遭际悲愤万端,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节操,他声明:“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接下来,“鸷鸟之不群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进一步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对自己之所以不见容于朝廷的原因有了清醒的认识后,“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虽然抑郁难平,但情绪趋向平稳,并坚定地表白自己的信念──“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表现作者以前贤为榜样,同时它也透露了作者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说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离骚》里也称引了不少诗史或传说材料,可见作者对历史很熟悉,前世的明君贤臣就是引导他追求进步政治理想的活生生的例子。
痛定思痛,作者对此前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怀疑。他后悔当初没有认清形势,选准道路,那么现在赶紧抽身退出还来得及吧!当然,由进到退是要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和斗争的。“延伫”“步”“止息”等语,让我们看到一位犹疑、彷徨、苦苦思索的诗人形象。“兰皋”“椒丘”的意味,正如唐代吕延济说:“行止依兰椒,不忘芳香以自洁也。”终于,诗人有了一个明确的想法:“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这一句既含有让步,又带着倔强。只求洁身自好,这是碰壁之后的让步;“复修”“初服”,全然不顾自己获咎之由正是自己太“好修”了,这是不计功利得失的倔强。以下“制芰荷以为衣兮,……芳菲菲其弥章”从各方面写自己衣饰的高洁。作者不惮繁复地描述种种衣饰,意在表明他修身之严。读起来,这几句诗给人无限郑重的感觉。最后,作者再次重申自己“独好修以为常”。“独”字表现出作者认定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并甘愿为之付出的自觉态度,带有一点自豪的味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坚信自己,至死不变。
对于这一部分,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⑴ 屈原和楚怀王的矛盾。楚怀王贤愚不分,没有主见,轻易听信周围群小的挑拨。有关诗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⑵ 屈原和群臣(主要指楚国旧贵族)的矛盾。群臣妒忌贤才,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他们投机取巧,毫无原则。有关诗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竞周容以为度。”
⑶ 屈原和楚王、群臣产生矛盾的根源。屈原的“美政”理想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这是导致他在现实中碰壁的根本原因。“举贤授能”就是要任人惟才,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循绳墨而不颇”就是要完善法度,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这极大地触犯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屈原意识到楚国的危险处境,深知楚国只有改革政治,才能富强起来,才能与强秦抗衡。他一心为国家的前途考虑,群臣却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这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楚怀王昏庸浅薄,经不起小人挑拨,不能采纳他的主张,疏远了他。
7.高校网上预约报账的设想与分析 篇七
1 传统报账模式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对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9-12月份来财务处报账的情况进行采样分析,传统的报账模式首先需要报账人将票据整理、粘贴并填写报账单,然后负责人审批签字,报账人拿着单据在报账大厅排队等候,财务工作人员对票据进行分类、审核、复核、制作凭证,最后才进行转账和付款。可以说,在这个一系列的流程当中存在着好多的弊端,以负责人审批签字为例,报账人常常为了找负责人,楼上楼下的跑,如果遇到负责人出差、开会等情况,报账时间将被一拖再拖。报账大厅也常常是人满为患,报账人不得不长时间手持报销单在财务报账大厅内排队等候。按照微观经济学理论,等候将浪费教职工的教学与工作时间,如果每次报账的等候时间为1小时,每位教职工全年平均报账10次,那么一位教职工全年将浪费10小时,如果再按照每位教师每小时授课收益为50元,全校500名教职工全年的报账机会成本就是25万元,这些虽然不是单位的直接收益,但是其潜在的间接经济、社会效应不容小觑。
2 网上预约报账模式的设想
传统的报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在财务报账方面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个网络系统,让教职工、学生利用电脑前的键盘填写单据,通过网络实现财务报账。通过网络预约报账的模式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也可以为报账人节省大量的时间。在构建网上报账系统的过程中主要结合实际报账过程的类型主要要处理三类情况。其一,差旅费的报销;其二,日常开支的报销;其三,科研经费的报销。整个网上预约报账的过程是报账人首先选择报账类型以及报账时间,在网上预先填写报账单据,财务处人员首先预审,审核通过后,批准报账人的报账时间,报账人在网上打印预约凭条,根据预约凭条上的时间到报账大厅报账。
3 网上预约报账的优缺点及改进预想
网上预约报账这种新颖的模式对高校财务工作效率的提升无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一定会存在自身的弊端。
优点:1)网上预约报账突破了传统的报账业务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缺点,经手人可以在任何的地点、任何的时间通过网络在线填写报销信息,在办公时间内将报销单等资料递交至财务处,无须叫号排队等候,经财务人员初步审核票据无误后即可离开,有效节约教职工办理业务的时间。2)通过网上预约报账,有效控制经费的使用情况,减少不必要的往返,财务部门可以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高审核的准确率上。3)教职工可以方便的通过网上报账系统查询报销单的处理情况,跟踪报销单处理进度,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及时处理。
缺点:1)网上预约报账系统虽然实现了无纸化的填写操作,但是在账单的审核部分仍然还是要通过手写签字来确认单据的有效性,教职工在找负责人签字的程序上还是没有简化。2)系统在报账规则的掌握上比较的机械化,还不能够做到“随机应变”。例如在报账的级别和标准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报账标准,系统在审核单据的时候尚不能够根据保障人员的级别动态的调整报账标准。3)报账种类繁多,表格填写复杂,对年纪较大的教职工填写起来比较费劲。
因此针对以上系统的缺点,我们应当在系统的构建当中注意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如通过数字签名的方式,减少领导审批过程中浪费的时间,增加单据的有效性;将系统与人事部门的数据进行对接,动态的设置教职工的报销级别以及标准;
进一步简化网上填写步骤,将系统的界面设计的更加友好,单据的设计与纸质的报销单据尽量保持一致。
4 结束语
8.高校教学改革设想 篇八
【摘 要】本文以普通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的任务和目的为基础,对我国当今音乐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建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一些设想。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主要包括音乐艺术实践、音乐作品鉴赏、音乐基础知识等,音乐素质教育课程应以上几点作为基础进行设置,使教学更加科学、系统化,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构建;设想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教育的质量观、人才观也发生着根本的变化,由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变为综合性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新世纪人才培养、科教兴国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教育改革中重要的内容。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是美育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高水平创造性、高素质的人才进行培养,还可以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进行开发、塑造,是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品格的重要基础。
1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任务和目的
素质原是指人们的身心潜能和先天品性,后指人们在先天的基础上后天获得的能力、气质、人格等可变却稳定的身心条件。音乐素质中包括人们的先天音乐潜能、音乐感、音乐禀赋和人们通过后天学习、感悟所养成的对音乐的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理解能力等,通常所说的音乐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普通高校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广大的在校学生,主要任务和目的是配合国家和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策略,利用音乐技能和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欣赏、理解能力得到提高,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使大学生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方面前进。在发展的实践中,学校应将提高素质、审美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对学生开展音乐活动、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欣赏、理解音乐美的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得到培养。普通高校(非音乐艺术专业)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对专业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这类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为主要目的,和音乐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培养是不同的。所以,对大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居于次要地位,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
2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现状
2.1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心、音乐教研室的教师很少是科班出身,大多数是临时拼凑的,部分音乐教师是校内其他部门具有音乐特长的任教教师,为了落实素质教育,学校将这类人员进行调剂分配,建立音乐教育队伍,负责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虽然这些教师对学生的初期素质教育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
2.2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部分高校的音乐素质课程设置是按照现有教师的个人特长开设的,不是按照音乐素质教育的本身要求和规律设置的。如会唱歌的开设声乐课,会乐器的开设乐器课等,使素质教育课程成为了兴趣班,使课程开设的教育任务无法完成。
2.3对音乐素质教育理论不够重视
由于普通高校对音乐素教育理论的研究不深,对教学探讨力度不足,对音乐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不够重视,为了使音乐素质教育的作用和效果得到提高,需要对这类基本问题进行解决。
3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建构
3.1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内容
3.1.1 音乐艺术实践
音乐艺术实践是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延伸,大学生通过对乐器演奏、舞台表演、歌曲演唱等的学习,使所学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对音乐艺术的喜爱和理解得到加深。音乐艺术实践主要有表演观摩、音乐艺术家演讲、群众性文艺汇演、音乐金币技能学习等。表演观摩和音乐艺术家演讲主要有音乐家艺术讲座演示会、专业艺术团体演出观摩等;群众性文艺汇演主要有公开演出活动、艺术团体汇报演出活动、比赛活动、庆祝活动、联欢活动等;音乐技能学习主要有学生艺术团体训练、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等。
3.1.2音乐作品鉴赏
音乐作品鉴赏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利用对音乐作品赏析和介绍作曲家的生平知识、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使大学生对音乐美进行欣赏、对音乐形象进行掌握、对音乐内涵进行理解、对音乐语言进行领会等实现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音乐作品鉴赏主要有声乐作品鉴赏和器乐作品鉴赏。声乐作品鉴赏主要有赏析我国民族经典声乐作品和西方经典声乐作品、对作品的基本要点和方法进行欣赏、对声乐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器乐作品鉴赏主要有赏析我国民族器乐作品、讲解和播放作品的声像资料、介绍西方经典作品的作曲家生平知识和创作背景、对作品的基本要点和方法进行欣赏、对器乐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
3.1.3 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基础知识是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使大学生从横向和纵向对音乐进行认识和了解。音乐基础知识主要有音乐发展史知识和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音乐发展史知识主要有中国音乐简史和西方音乐简史,中国音乐史主要是对中药人物和代表作的相关知识、重点时期进行介绍,西方音乐史主要是对从巴罗克时期开始到现代乐派的重要作曲家和代表作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有音乐体裁、乐器、乐团、和声、曲式、识谱方法、基础乐理等。
3.1.4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在音乐素质教育内容得到明确后,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问题得到了解决,可以将音乐素质教育内容分为三个方面,按照音乐基础知识的内容,学校可以开设《音乐简史》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进行音乐史知识、基础乐理知识、识谱的講解;按照音乐作品鉴赏的内容,学校可以开设《经典声乐作品赏析》、《民族器乐基础和赏析》、《交响音乐作品赏析》课程,对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鉴赏知识进行讲解;按照音乐艺术实践的内容,学校可以开设民乐、钢琴、声乐等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得到提高。
4讨论
音乐教育是美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普通高校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但是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仍处于薄弱阶段,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完善的教育体系。所以,对于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教师来说,使音乐教育普及工作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开展健康的音乐素质教育工作,使普通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工作质量得到提高,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广大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进行不断的探讨和总结,使之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嫚.论音乐教师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定位[J].金山,2012,(2):53.
[2] 侯捷.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3,(8):234.
9.教学工作计划设想 篇九
教学工作计划设想1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理论指导,以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为核心,通过课题研究和校本研修,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 “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 实施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给学生创造环境,鼓励学生“观察” “操作” “发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我们教师在整个教育 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是共同的“参与者” “学习者”,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
三 现状分析:
(一)社会背景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提升,对教师的理论素养 个人素质及教育教学观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要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要求,必须更新观念 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 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究 积累 更新,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自我分析: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与时俱进,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工作有条理 有计划。虽掌握了一些先进的课改理念和方法,但却不能做到每节课都游刃有余 得心应手,课堂教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除此之外,教育教学理论和高等数学知识急需充电,信息技术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做事不够细致有待于改进,对学生的亲和力有待于加强。
四 发展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
经过努力,在未来的三年中争取成长为有广博的学识和丰厚的底蕴,扎实的基本功兼精湛的教学能力,并具有强烈“爱心”和“责任心”的优秀教师,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具体发展目标:师德方面: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学方面:重温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更新教育理念,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尽快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业务方面: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专题讲座,教研活动,个人自学的形式,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的学习,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加强教师基本功的修炼。其他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五 具体措施: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加强师德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和爱护学生,尽心尽责,教书育人。大量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及相关资料,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教育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灵活驾驭课堂作铺垫;大量阅读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他们在这一阶段的需求,为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作准备,尽最大力量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教。重温新课标,把握小学阶段的教材内容,做好学习笔记;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 教材 教学大纲,明确本学段学习内容以及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并分解到每个单元 每个课时,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认真备课 上课 布置和批改作业 辅导学困生。备课既要备教材教法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又要备学生学情,二者缺一不可。上课要做到有备而来,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 层次性 科学性,作业批改要及时 全面,要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认真拟定辅导学困生计划,使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积极参加区组织的一年一次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开展组内教研活动,并做好记录。继续加强两笔字练习,提高书法水平,陶冶情操。每周上传博文一篇,将自己的教学经历 教学反思 优秀案例和论文 教育教学心得记录下来,一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二可作为教学经验交流的资源。每学期读一些教育教学论著,并做好笔记,一次字数不少于5000字。积极配合教导处的工作,开展好网络教研工作。继续深造,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争取在三年中把自己打造成为学校骨干 区教学能手,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工作计划设想2
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创新精神 促进全面发展
二年(1)班 林丽青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是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它构建了开放的 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本册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本学期执教本册教材计划试拟
一 班上情况分析
本班孩子经过一个学年的教育,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大部分的孩子思维活跃,凡事能举一反三,而且敢于发现 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找答案,这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所以,本学期我在教学上的主要目的是: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
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 想问题,友好相处 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 一课“识字” 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 成语 谚语 三字经 对联 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㈠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生字表㈡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课和课文安排了识字任务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三 教学目的要求政治思想方面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遇事多动脑筋和同学友好相处,关心他人,从小养成环保意识,热爱科学技术。语文知识方面
(一)汉语拼音
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住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350个。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型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 端正 整洁。
5.会使用音序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2.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阅读浅近的童话 寓言 故事传说,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诵读儿歌 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5.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 问号 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6.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万字。
7.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四)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 句号 问号 感叹号。
(五)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传说 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传说,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六)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 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 教学措施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适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字形,并创设多种情境复习巩固生字。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读书,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重视朗读指导,读中悟,读中积累并学会运用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培养,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口语交际教学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学时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展开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入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五 教学进度
月份 周次 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5 1 第一到第三单元课文内容教学;各课前的知识准备;古诗作者介绍准备;语文园地知识准备;课外知识扩充。
十月份 6 国庆放假识字3——第十课教学;十一课——语文园地三教学;识字4——十四课教学。
十一月份 10~14 1 十五课——十七课教学;语文园地四——十八课教学;十九课——语文园地五教学。
十二月份 15 识字6——二十三课教学。二十四课——语文园地六教学。
17~18 1 第七单元教学;识字8——三十二课教学。
一月份 19~20 1 余下课文教学;全文复习;期末考试。
__.9.8
教学工作计划设想3
一 在思想方面。
坚决维护和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做到严于律己。加强学习尤其是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团结,与同事相处融洽,合作愉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
对学生要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和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 耐心 信心 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
在生活工作中要关爱学生,无私奉献。教师师德高尚的重要体现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要注意转变观念,把学生视为平等的教育对象,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 和谐的师生关系。
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
二 在个人教学工作方面。
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因为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向老教师学,向优秀教师学。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我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三 备课方面。
课堂是教师“传道 授业 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快乐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0分钟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信息量多 形式活跃 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注重在课前 课中 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
在工作中,一定做到课前再备课,备教材 备学生,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 充分。课堂上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轻松地学习氛围,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及时反馈,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改进方法。
随着时代的前进,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新课程改革地推行,也开始呼唤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无愧于学生 家长及社会的期望,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丰厚自己的积淀,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总的来说,在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不是计划,而是怎样贯彻和实行自己的计划,而这份计划同时又是我的工作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难免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工作,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
教学工作计划设想4
一 指导思想
1.学写字就是学做人。当代著名书法家沈伊默先生说:“学书亦可养性习勤劬,切莫但作心眼娱”习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的过程。要练好字,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需要长期的钻研和磨练,需要“铁棒磨成针”的“滴水穿石”之功,习字的过程是检验毅力的手段,是磨练意志的途径,字的好坏或多或少的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具有敢于战胜困难 百折不挠 力争上游的精神。同时,写字与美育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先生说过,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感目的“形美”,就是书写的文字之美,这种美既能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又能丰富和调剂我们的文化生活,使我们生活愉快,在艺术享受中受到教育。写字还与修养有密切的关系,“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好比一个人的“仪态”,字写得规范端正,好比人的衣着整洁,作风严谨,面目可亲,是一种文明礼貌,是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2.在写字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为自主性 选择性 创造性。在写字教育中,要通过写字活动激发学生主动练字的动机,尊重学生对字体的选择 练习方法的选择,保护和培养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创造性,保证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乐学求美。
二 学期教学目标
1.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首先,要想写好字就一定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当你坐着写字的时候,身子要正而直,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头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两臂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双脚要自然放平,踏稳,不要交叉或踮脚尖。
(2)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跟写好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2.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
(1)汉字的基本笔画,主要有如下一些:点 弯钩 横钩 横折弯 横 斜钩 横折 横折弯钩 竖 横折提 横撇弯钩 撇 竖提 横折钩 横折折撇 捺 竖折 横折折钩 提 竖弯 撇折 竖折撇 竖钩等。
(2)汉字的笔顺规则,可分为基本规则和补充规则两种:基本规则有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 先横后竖 先撇后捺 先外后里 先外后里再封口。补充规则有先中间后两边 右上或里边的点后写等。
(3)汉字的间架结构,有如下六种: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全包围结构 品字形结构。
(4)汉字的偏旁部首。
3.对小学生的写字提出要求,那就是六个字:“规范 端正 整洁”。
三 采取的措施
1.抓好表率,树立写字标兵,表彰写字能手,定期举行作业展览,请“能手”介绍经验,给予重奖,形成你追我赶,后浪推前浪的局势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把汉字写得正确 工整 美观,可以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对小学生进行写字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 意志毅力 智能素质 审美情操的培养。
2.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的写字指导课,优化写字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做到训练有度,在教学内容上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使学生体验到书写的乐趣,树立信心。
3.重视写字课教学,先讲后练,提示注意点,再让学生去练习,使学生的练习能够有章可循,从而提高写字水平。
4.要做到课堂指导和课后练习相结合;处理好写字与识字的关系;处理好写字教学与课外书法活动的关系。
5.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法兴趣和特长,带动全班同学参与到写字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写字水平。
教学工作计划设想5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以创建市级示范小学为目标,确定本教学工作重点为: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改变教育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质量意识,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推进课程改革,结合新教材内容和我校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灵活扎实地搞好教与学的实践活动,树名师 育优生 建示范校。
二 主要工作。努力实施新课程改革,以课改为核心,牵动学校整体教学改革,提高全员的课改意识,做好课改实施阶段性的总结,争创课改启动实施的示范校。要大兴教学研究之风,认真做好现有科研课题 教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同时,做好已结题实验成果的推广使用工作,组织教师开展立足课堂,面向学生 服务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探索常规教学改革。以满分作文教学 教学能力培养 英语口语交际等为突破口,强化教师落实课程改革的“三维度”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校本培训,加快校本课程的开发进程,培训中做到理论学习与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做到信息技术掌握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发现问题与教学反思相结合。使培训工作制度化 内容化 科学化。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通过学习实践 研讨等形式,不断发现能人,培养能人,鼓励能人,搭建平台,训练培养一批青年教师,使其牢固树立名师意识,打造名师带名校效应。强化质量意识,认真做好阶段性检测,及教学质量分析,逐步规范学生作业,教师批改等常规性工作,探索新课改下的评价改革。在各科教学中注重加强环保教育,以课堂渗透为主,并辅以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加强艺体卫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 具体工作。加强师资培训,转变观念与新课程同行,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在课改新形式下,重视培训,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师发展目标,转变教育思想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树立“为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教”的现代教育理念,增强教师的整体素质。
(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改革内容。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为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把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本,我们要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采用理论联系实际 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每位教师每天自学《走进新课程》一书中的一问,做好读书笔记,每月记一次教育随笔,每节课后记教学随记。并经常交流,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通过开展“拜师带徒,青胜于蓝;互帮互学,齐头并进”活动 群体教研活动 教师基本功达标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以获取先进的教改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抓常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开学初各项计划的制定工作,学期中抓好计划的落实和监督工作,学期末 年末抓好各项工作的总结和评比。
(2)组织各类教学竞赛和抽查,随时随地对每位教师进行听课和教学质量及工作落实情况的抽查,评估其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3)抓住课改实践的主要方面和着力点,在知识技能练习课外作业布置 发散思维训练 质量检测等方面进一步进行有益尝试。英语教学,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与应用的环境。在上学期集体备课教案书写实验的基础上,本学期试行“双轨”教案,促使教师在备课中换位思考,重视学生学的过程的设计。
(4)切实抓好毕业班的各项工作,保证质量,提高素质。
(5)优化课程结构,突出特长培养。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安排计划,开齐开全开满大纲中规定的各学科课程,教师授课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计划,执行课程表不挤 占 挪用音 体 美课时,并根据学科特点,本学年我校继续组织开展特色星期五活动,把每周五下午定为活动课时间,共开设14类26个活动班,学生活动面达100%,让每位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己选择活动班,广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还给学生的自主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本学期期中要求任课教师拟定验收方案,期末进行验收。以课改为重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1)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2)进行课改教学研讨。
一年级教师面对新一轮课改,在教学中会出现困难,本学期将组织一年级教师学习交流会,实践交流会,对一年级新课改实验工作及问题的对策进行研究,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举办课改教学展示会,使即将开始进行课改实验的教师,了解课改进程;让没有参加课改的教师,借鉴课改的教育教学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3)充分发挥教研组教学研究的职能,努力开创教研工作新局面。
围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要求教研组成员都要认真对待,组长按要求定出研究的内容 操作的步骤,上报给教学处。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节教学研讨课,既把自己新的教学方式展现出来,共同发现不足,找出改进的方法,逐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课程建设能力 实施能力和研究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4)根据本校教学实际,本学年我校以满分作文教学 应用题教学作为教研重点,将开展学习研讨 赛讲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改变学生满分作文难,解应用题难的局面。
(5)整理 出版《教海探航》第四集。
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总结自己,找出优缺点,并将可以与他人共享的心得写成论文 案例分析,在全体教师中交流 共同提高。4月整理 出版《教海探航》第四集。加强科研工作,密切联系教学实践,开发校本课程。
(1)加强对课题的指导,深入课题及年级组,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问题的解决。
(2)规范课题研究制度,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重新调整各子课题的进程。各科研课题组要结合各自课题,列出本学期的具体实施计划,包括学习安排 操作步骤 目标达成情况等。
(3)改革教科研学习的方式,变单纯的学专著,学理论为问题讨论 实践展示 反思交流等。
(4)能认真落实本学年的成果展示活动。展示的形式要求如下:
每位科研教师有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笔记(包括摘抄及读书心得)。
每位科研教师撰写一篇切合课题的质量较高的科研论文或总结。
案例2份 公开研究课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