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创新实验室工作站

2024-06-09

小学创新实验室工作站(精选15篇)

1.小学创新实验室工作站 篇一

中心小学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进入创新实验室的学生,不大声喧哗,保持实验室内安静。

二、未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不能擅动仪器,以免损坏仪器。

三、不乱丢果皮纸屑,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

四、实验室内的物品要轻拿轻放,不得随意破坏,如有损坏要按价赔偿。

五、严禁不了解仪器性能、使用方法者随意使用精密仪器。

六、实验前,应先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在准备工作就绪后再开始实验。如有问题,应立即向实验室管理员报告。

七、实验时,必须听从管理员的指导,做到操作正确、步骤科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切忌草率从事。

八、实验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和问题,应及时请示管理员协助解决。

九、爱护仪器、设备、材料,一切仪器、材料未经实验管理员同意不得带出实验室。

十、实验结束后,必须认真清理实验器材并摆放整齐,搞好清洁卫生,关好电源,放好桌椅,经实验管理员验收后,方能离开实验室。如遇意外事故,应沉着、镇静,及时报告管理员、妥善处理。

十一、安全第一,学生不得玩弄桌上的电源插座、电线以免触电。

十二、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对室内有易燃品、易爆品、腐蚀性物品等更应加强管理,严格按实验规程操作。

十三、实验室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使用,待故障排除后再使用。

十四、禁止用实验室电脑上网聊QQ以及打游戏、看电视等于学习无关的事。

中心小学 2017.9

2.小学创新实验室工作站 篇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尘埃落定, 伴随着改革所带来的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和新要求都在随着教改的深入而不断的生成、发展、成熟。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环节备受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的关注, 新课改将小学《自然》改为小学《科学》更是一个重要的佐证, 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把小学科学课程性质定位为启蒙课程, 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重点, 提出科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手、脑结合, 采用探究方法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 更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 核心是要学生认识科学, 这些大方向决定着科学教材必须要体现课改精神、落实课改理念, 而承载着探究重要途径的科学实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 随着苏教版科学教材的出炉, 使用, 出现了许多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一味强调与国际接轨, 搬用西方科学教育模式, 为达到一教学目标而牵强附会, 实验教学项目的选择, 实验过程的处理中深层次矛盾也逐步显现。每学期的苏教版科学教材都会进行一次中等幅度的修订, 说明了我省的科学教材体系结构始终还没有找到一种更准确、更合理的与学生年龄特征、心理认知能力相结合具有前瞻性、可领性的实验内容框架, 进入了一条半明半暗、难以看清课改理念的弯胡同, 面广量大点杂, 导致教师进退两难, 学生学解两困脱节窘境。如小学三年级“观察水”一课, 在研究了水的基本特征之后, 还涉及到毛细现象、水的表面张力并用木炭、石子、黄沙过滤水可取可行但脱离三年级学生实际的实验操作水准要求的超标式实验项目。五年级介绍平面镜, 涉及到哈哈镜等学生日常生活几乎绝迹的过时 (但仍有科学研究价值) 内容。对于五年级《昼夜变化的成因》, 课本选择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大哲学家的公元前500多年的哲学思潮让信息化时代五年级学生来领悟, 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辨别能力, 与其当时的环境得出的结论的正确性和可比性都有较大的落差, 造成误导、误解。而作为原《自然》传统教学经典的定、动滑轮的组合成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重要的知识点却已完全删去, 一个与现实生活应用紧密相联的实验项目就挥之而去。种种迹象、现象都表明, 我省苏教版科学教材中的实验项目和所提供的配套仪器依然没有摆脱那种靠简单拼装验证规律或在教师指导学生操作过程中束缚学生思维的传统实验模式。俗话说:内行看门道, 外行看热闹, 建立一种具有探究性、开放性、质疑性、挑战性, 实验教学框架体系, 拉近实验与小学生的距离, 拉近实验与生活的距离, 拉近实验与未来发展的距离, 做到改进与教材同步、创新与教材同行、观念与教材同新, 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的优质科学实验教学资源, 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效率, 尤其是在基于网络时代信息化的条件之下, 多媒体环境中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新思路、新模式、新特征。

(二)

如何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不惟书, 不惟上, 只求探真理, 积极探索多种可行的解决实验教学中合理方案, 既要在前人的研究的成果基础上的继续, 更要与目前科学教学改革领域大趋势的新发展相结合, 将科学技术、心理学研究、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及教学资源库等问题融合在一起的综合研究, 对科学实验教学规范管理和适度调控, 注重科学教学内容实验项目的有机选择、实验教学方法的合理融合、实验教学设计的结构整合, 从而达到对整个小学科学实验的精确监控、精位实施、精点达标的一个转换, 优化教学程序、洁化教学项目, 更为下一轮的苏教版科学教材的修订和完善、科学实验项目的选取准备资料, 其主旨是为创造性而改、为创新性而教, 重在以科学教育理论作为支撑, 用小学科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作为验证, 寻求用承载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渠道的科学实验, 让学生更能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处理实验信息, 表达和交流, 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将浅显的科学概念定理、原理和观察、比较、分类等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让学生会看、会玩、会做、会谈、会创。突破教材论, 倡导教材的“创生”、“开放”及教师的“自由”、学生的“自主”, 其目标必须给予更多的开发、改进、创新空间, 留有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二是强调应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促进其整体、全面可持续发展, 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最终目标是降低实验难度, 放缓实验坡度, 提高实验效度,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了解科学探究历程, 形成科学技能, 激发创新潜能, 尽可能为学生设计适合其发展的学习方式, 使个体的潜能在实验情境中充分发挥出来, 为学生创造出多种多样展现潜能的情境。实验项目的改进与创新要重视学生的发展, 特别是个性化发展, 要求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位置, 并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实验教学必然重视实验项目的选择, 实验内容的合理, 实验设计的科学, 都要体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标志的学习方式, 体现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精神实质, 形成和谐共振。

(三)

在科学课程标准指引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开设的各类演示性实验、分组性实验、自主性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等狭义的科学实验内涵, 主要指定对象是小学科学实验 (教学) 。改进与创新主要包含两个要义:一是对科学教材中已提供的科学实验项目、科学实验仪器提供、科学实验流程的安排表述的不科学性, 给学生带来操作的不可易性进行适度的改进, 降低学生学习的门槛, 更能方便快捷的达到教学目标;二是对为达到同一教学目标而进行实验项目的选择、实验仪器的配置、实验操作流程的改进, 达到合理、准确、方便、快捷、验证实验结果, 又能体现出手脑结合、益心培智、融合探究情趣、注重技能训练的多套实验器材, 寻求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 以动态的、辩证的观点分析小学科学教材中的成败得失, 将所有实验项目进行验证性理解、体验式分析、特征型探索、创造性改进、创新型升级, 实现科学实验内容的规范化、科学实验项目的可选化、科学实验渠道的多途化、科学实验结论的精确化, 更好地服务于小学科学教学。

(四)

3.小学创新实验室工作站 篇三

【关键词】农村小学;实验课堂;创新教学

1 我国农村小学实验课堂的教学现状

实验课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必要途径。然而,就我国农村小学实验课堂现状而言,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束缚,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知识积累的欠缺,使得农村小学实验教学仍停滞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起不到其教学创新的真正目的,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人才观的提出。在这里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发展现状加以主要阐述。第一,实验教学意识淡薄。受到应试教育残留思想的影响,一些农村小学并没有把实验课程看作学生们的必修课,而是片面的注重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尽管一些学校在课表上设置了实验课程,也会无故取消。或者仅仅在学校面临领导检查时,才会开设实验课程应付检查,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教学宗旨。因此,实验课程意识的淡薄,对实验课堂认识的严重偏差,是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农村小学实验教学整体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始终未能得到良好培养的主体限制因素。第二,实验资金投入远远低于实际教学需要。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使得实验室建设及实验设备的引进少之又少。另一方面,为了减少教学投资,一些学校大大缩减了教师的招聘力度,而是让一些教师同时兼任几个学科。因此,很多农村小学的实验课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分出来的,或者长期不进行实验课程教师的引进,然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的更新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教师知识的固守老化及其科学素养的缺乏也成为了实验课程的实际教学宗旨不能得到根本实现的重要原因。第三,学生实验基础知识的不足。一方面,学生缺乏实验基础,且动手能力较差,面对教师的讲解时往往无从听起,即使想好好学习也是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实验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鲜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加之兴奋的心情使得其在实验课程中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而是会对身边的仪器或设备感兴趣,其精神集中点已经完全忽略论文教师的实验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说现阶段农村小学实验课堂教学仍存在很多弊端亟待改进。

2 关于农村小学实验课堂创新教学策略的初探

2.1树立科学的实验教学观念

第一,教师应科学认识到实验课堂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完全取缔“副科”这一概念,并将其教学与新课标下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展其认识的范围。第二,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制定时也应考虑到农村生活的环境,尽量将学生生活环境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一方面以贴近学生身边的事物进行教学,增进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距离感,使实验教学不再以一门远距离的科学而存在,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实验课程的独特魅力,调动其实验学习的主观积极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不断培养其观察、分析与探究事物的能力。第三,教师也可根据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进行课外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指引下自发的提出问题,如,学生看到一棵大树的年轮,就想到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现象,或者看到种子在一夜间萌芽,继而生长,最后开花结果,这些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些正是利用了农村生活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开放的自然环境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们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热情。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将农村小学实验课堂教学与新课标结合起来,同时依托我国农村环境的自然与纯净,进行实验观念的重新树立,对于新时期的农村小学实验教学尤为重要。

2.2全面增强实验教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

单一的理论说教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能力及基本素养的培训。一方面,知识的快速更新要求教师不断的充电才能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并保证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教师只有通过日常的科学培训,增强其实验知识的积累,紧随知识时代发展步伐,才能做到正确的引导学生实验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实验教学的实施还在于对学生创新、实践及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有这些基本能力,并不断引导其学生进行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还应对自身综合素质加以培养,确保实验课堂在规范的引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2.3巩固学生实验基础知识与实验学习基本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针对学生的力不从心、无从学起状况,教师一方面要增大实验教学的频率,对其实验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另一方面,在对实验进行讲解时,要做到充分的引导,将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引领至实验的内容上来,切忌让学生对实验的学习仅停留于单纯的现象表层而忽略了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如,在做“氧气能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让其亲自动手得出结论,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要做到对学生实验操作方法的规范性指引,让学生们享受实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自身观察得到实验结论,这一学习过程的体会远比空洞的理论教学要来的有意义得多。

3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的落后、教师教学基本素质的欠缺及其学生实验基础知识的薄弱,我国农村小学实验教学效率始终得不到很好的提升,为了缓解这一现状,有必要树立科学的实验教学观念、全面增强实验教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巩固学生实验基础知识与实验学习基本能力的培养,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农村小学实验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性提升。

参考文献:

[1] 袁强.浅谈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3(12).

[2] 黄勇.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初探 [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02).

[3] 张灿.农村小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教师. 2013(02).

[4] 李自明.如何提升农村科学实验教学实效[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22)

4.延安创新实验小学招聘教师公告 篇四

延安创新实验小学是一所依托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创办的民办学校,随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需面向社会招聘优秀教师若干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招聘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择优 招聘范围: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招聘职数: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各科老师。招聘条件: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等相关证件。

2、年龄在33岁以下,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年龄可适当放宽。

3、热爱教育工作,师德高尚,有钻研和吃苦精神,能开拓发掘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灵活教学。

4、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灵活,富有亲和力,有责任心,能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

5、有团队意识,团结同志,善于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招聘步骤:

1、报名:7月1日——7月16日:在创新实验小学三楼教导处报名。需带本人简历、身份证、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各项奖励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资格审查:7月16日,根据审查情况,电话通知面试人员。

3、才艺展示:在延安创新实验小学进行招聘活动。展示内容为面试演讲、才艺展示(吹、拉、弹、唱、跳、讲、画任选一项或几项)、基本功展示(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所需工具自备)。当天晚上10点前电话通知试讲教师。(时间待定)

4、在延安创新实验小学召开试讲教师会议,确定讲课顺序、抽试讲课题。

5、试讲:现场抽课,备课时间90分钟,每节课授课时间20分钟。

附:评分标准:

1、获奖情况:5%

2、面试演讲:10%

3、才艺展示:10%

4、基本功展示:15%

5、上课:60% 联系电话: ***

0911-2668891

***

5.小学创新实验室工作站 篇五

××农村寄宿制小学

我校地处农村偏远山区,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一直以来,我校在校的寄宿学生都是全镇最多的,留守儿童也是最多的最多的,他们也最缺乏亲人的关心和照顾,因为父母不在自己的身边,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在学校过独立地生活,这其中离不开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们对他们自主能力的培养,以及到学校后,老师们帮助寄宿小学生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我校在开展“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实验项目过程中涌现的特色工作中最能体现我校特色的一项工作汇报如下: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我校开展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寄宿制小学,通过调查了解,留守孩子占了很大的部分,尤其是五年级班,有29名学生,留守儿童就有20人,他们的实际监护人一般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少数的孩子临时监护人是亲戚。隔代抚养或临时监护,能顺利地解决学生周末的生活,但少了一份必要的亲情、缺了一份无可替代的心灵抚慰,学习上没有及时的家庭辅导和监督,周一到周五他们只能在学校。每学期有大约四次的家长关心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家长会,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因为每次开家长会,到会率不足80%,来的不是上了年纪的留守老人,就是文盲家庭主妇。

由此,我校老师们深深地感到,留守子女的学习已成问题,孩子的父母因外出务工让他们的学业辅导出现新的、长期的危机,没有父母的关心和了解下的孩子们的学习总有一天会瘫痪的。老师最好的合作者—家长,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孩子远远的,让孩子的心理留下这样的印象“反正我学好学坏他们都不关心”,多么可怕啊!孩子没有了最基本的奋斗目标和心灵安慰,因为他们不知到努力学习给谁看!

难道让学生“买单”?不,不行!他们是又一代新人,只有让老师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自觉学习、能自主学习——为个体的持续发展注入活水。这是农村教育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更是我校教育教学能够长期健康发张的重大问

题,时不我待。

2、我校教师积极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迫在眉睫。

从我校的长期健康发展趋势来看,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各种各样的适合我校校情的学习策略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倡导提高我校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我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任务。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3、我校开展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工作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近年来,自主学习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教育学领域,研究者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重点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侧重于考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因素,以及自主学习发生、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已取得长足的进展,许多教育和心理学派都从自已的角度对自主学习问题作过深入的理论探讨,并开发了一些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新世纪的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学会学习,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未来世界的激烈竞争中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仍然是教育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方面国内外仁人志上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发表了若干争鸣,其中有影响的,可就系统地阐明,指导同行,特别是一线教师怎样恰到好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做法太少。仅仅是从理论涉及到了在新形势下,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就如何在农村小学生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途径、模式,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因此,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4、我校教师队伍今后努力的方向。

(1)教师通过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去“生产”知识,发展能力。重视“个体”的尝试学习过程,允许每个人按自己的认知方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在个性化的活动中得到 2

发展。

(2)教师通过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探索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教学模式,变传统的个体学习为自主发展学习,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教师通过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5、今后我校努力的方向和将继续开展的工作。

(1)利用网络资源,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理论、新课改理念和机遇我校的校情甚至班级情况融入教学常规工作中,通过教师多项成功的教学经验信息交流开阔教师的眼界、借此之机培养出具有符合班级真实情况的学习能力提高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的手、脑、口多种感官并用,共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变被动地接受结论为主动地获取知识,使学生真正地感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学习的主人;

(3)构建新的、科学的、可推广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6.小学创新实验室工作站 篇六

(2013-2014第二学期)

一、活动宗旨

认真落实区科技教育工作计划,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夯实基础、创新思维、提高能力,坚持发展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科技教育活动,通过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让科技创新的种子扎根于素质教育沃土,唤醒每个孩子的科学潜能,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行为。举办科技节,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主要工作

1、常规科普教育工作:

(1)校园科技氛围的更新及布置工作(宣传栏、网站等)。

(2)根据区活动安排,做好科技科技辅导参加培训的学习工作。

(2)组织学生读一本科普书籍。

(3)结合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科学教育的素材。开展好科学、美术、综合实践、社会、劳技、计算机等各学科的科学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态度、品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4)通过邀请科技教育专家来校做辅导报告,帮助全体师生丰富信息及有关理论。同时为班级、为教师提供一批有参考价值的书籍和报刊。

2、特色科普重点工作:

(1)采取班级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年级科技活动班,校级科技兴趣团体,三级活动策略,有统一活动也有各年级、班级的个性活动。活动积极组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认真训练,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的选择合适的项目开展活动,不断提高获奖的数量与层次。同时选拔科技之星参加校外科技实践活动。

(2)以“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环保节日为教育切入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教育。

(3)并将四、五月份定为学校的科技活动月,在第六周举行启动仪式,在活动月中开展系列活动。

A一至六年级各班开展一次“实践、创新、发展”的主题班会活动。

B四至六年级各班组织开展一次主题为“实践、创新、发展”的科学小报制作比赛。

C一至六年级各班开展一次以“实践、创新、发展,”为内容的科学幻想绘画比赛。

D三至六年级各班开展一次“小发明、小创造、小能手”的科技制作比赛。

E三至六年级各班开展一次“实践、创新、发展”的电脑创新制作

三、活动安排

2月——3月

1、建立科技辅导基本信息档案,并上报区教育局

2、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科技教育工作计划

3、积极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科技辅导员培训班

4、读一本科普书籍

5、以3.12植树节契机,开展“行动起来,争做添绿小使者”活动 4月——5月

1、积极参加区教育局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并开展主题教育。

2、纪念4.22地球日主题活动

3、开展科技活动月系列活动。

4、组织全校性的成果大展示。

6月

1、“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

7.小学创新实验室工作站 篇七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本科生培养,创新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探索多种培养方式, 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加强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贯彻和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1]。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 实验室是高校实践教学的主战场[2], 因此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 积极申报省 (部) 级甚至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国高校科研力量工作的主流方向。高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高校特色、优势明显学科为载体的科研工作平台, 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

重点实验室的定位是专业领域的前沿研究, 其培养对象大多是硕士和博士, 因此其与本科生教学工作历来有所脱节[4]。同时, 高校重点实验室大多存在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长时间闲置的问题[5], 因此, 如何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也是高校重点实验室自身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积极参与本科人才培养工作, 在本科生实践能力提升和创新意识培养中取得良好效果是众多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6,7,8,9,10,11]。地方院校, 由于存在实验条件和经费不足的情况, 在发挥重点实验室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农业院校而言, 目前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缺少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现状, 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12]。丰富实践教学是农业院校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13]。

安徽农业大学作为地方农业院校, 在特色鲜明的“大别山”发展道路的指引下, 科研和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现已成为安徽省与农业部共建院校之一。近年来, 学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和省 (部) 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建设发展过程中, 充分意识到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共享、开放服务本科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服务创新实践等环节加大了探索力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在生态学、环境保护、农药学等学科的建设过程中, 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积累, 建成了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合肥) 、农业部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合肥) 、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 (部) 级重点实验室平台。学院在本科生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通过实施重点实验室人员担任本科生导师, 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及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等一系列举措, 有效服务于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实现了科研与教学并重的良好局面。

1 重点实验室在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作用

重点实验室依托农药学、生态学等优势学科, 在国家财力支持和学校重视下, 现已建成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合肥) 、农业部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合肥) 、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 (部) 级重点实验室平台。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突破2 000万元, 拥有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等先进分析仪器和前处理设备若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 实验室主任由本单位成员构成, 具有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 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格, 实验室下设农药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个研究团队, 各团队均由该领域内资深教授 (专家) 领队, 由本研究领域的教授或博士3~5人组成。

重点实验室注重创新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 特别是高水平的研发专家及有全国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的引进, 以人才建设带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先后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美国欧道明大学、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著名研究机构引入讲席教授4人, 形成了人才梯度合理、研究人员学历高、学术研究氛围浓厚的研究队伍。

2 重点实验室参与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实践和探索

2.1 实验室人员担任本科生导师

教学科研人员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 (辅导员) 一直是我校本科生培养的特色模式, 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导师的人格和学术魅力不仅能够在课堂展现, 更能在朝夕相处的日常接触中影响学生, 既起到传授知识的效果, 更为学生学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提供了重要途径。根据《安徽农业大学党政领导干部兼任本科生辅导员、学业导师工作实施办法》, 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团队负责人, 教授学者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 长期担任学生学业导师, 有些从新生入学时便担任专业辅导员, 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 解答学生学业上的疑惑, 引导学习优秀和精力充沛的大学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 利用实验室平台, 提供各种科学研究实践和实训机会。实验室客座教授还利用在校时间为本科生开展各种学术型讲座, 启发本科生投身科研的激情, 如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李庆孝教授为本科生开讲《农药学进展》及《美国大学生 (研究生) 学习状况》, 以更加国际化和专业化的视角阐述当下中国大学生要放眼世界, 敢于创新的紧迫性和现实性。

2.2 指导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毕业论文 (设计)

大学以教学为根本,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发展目标和动力。重点实验室充分意识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引导本科生学习方法的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4], 围绕安徽省或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技术需求, 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 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近年来, 学生在实验室开展了农药在农作物上残留消解规律, 重金属在植物体内传输机理研究, 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技术, 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转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潜水湖泊新兴污染物调查与评价, 生物入侵及生态防治工程等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探索, 以学生团队为研究主体, 以国家 (学校) 资助和导师科研经费赞助相结合的方式, 申请获批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 (BFR) 项目40余项, 安徽省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0余项, 充分吸纳近200名本科生直接参与到创新实验活动中, 在本科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选题环节, 实验室研究人员充分利用手中在研项目设置适合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题目, 采取结合科研的方式激发学生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 通过选题、开题和下达任务书等一系列环节引导本科生从事科研工作, 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把好最后一关。

2.3 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

在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资助额度和覆盖程度有限的局面下, 实验室通过“导师—研究生—本科生”梯度指导作用, 在完成国家86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课题执行过程中, 建立目标引导和考核制, 激励学有余力且富有探索精神的本科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 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科研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热情。同时, 在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选题环节, 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以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吸纳优秀同学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活动中, 本科生不仅能够深入田间地头等科研一线进行样品采集和野外考察等工作, 更能在实验室开展更加深入的化验、分析及数据统计工作,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2.4 拓展学生实习、实训教学渠道

实践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巩固、运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最有效的手段[6]。学院现有农科、理科和工科3类5个本科专业, 在大三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后, 针对各专业的培养方案, 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然而, 随着专业扩招和实践环节的不断加大, 校内现有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等资源逐渐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同时实践的内容也难以做出灵活的调整,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培养的力度和效果。重点实验室作为安徽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环境保护的有生力量, 从2008年成立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至今的多年发展过程中, 先后与省内外科研单位、政府职能部门和大型企业建设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形成了与安徽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多家高水平食品、环境等领域检测机构的合作共建关系。因此, 通过校内外单位共建、挂牌设立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 极大拓展了本科生实践教学的平台, 丰富了本科生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的内容。针对“学术型”和“工程技术型”等不同的培养目标, 学生自由选择到科研院所、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环境监测站、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态环境保护站、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公司等科研机构或工程技术单位实习, 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同时也为学生就业和深造提供了更多的良机。

3 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本科生创新培养工作以来, 学生创新意识不断得到提升, 创新方式和成效也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近年来, 先后有多名大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大赛并获佳绩, 2013年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科技大赛, “大麦秸秆与马尾松枯落叶混合制作猪饲料的开发研究”作品获得“科技理念奖”优秀奖, 一名同学凭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实践和创新活动获得“安徽省十佳大学生”提名奖。2014年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青山生态修复有限责任公司”以“活性污泥修复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服务”为核心, 凭借良好的创意和较强的实用性而获得安徽省金奖和全国三等奖, 一名同学获得环境保护类别“安徽省十佳大学生”称号。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也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rd Material、环境工程、激光生物学报、食品科学、安全与环境学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得到发表。同时, 近2年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中, 我院学生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和丰富的实践经历, 先后有10余人成功获得面试就读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科学院、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国内外重点大学的机会, 再次展现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学生创新性培养工作取得的成绩。

4 思考与展望

地方农业院校的重点实验室, 在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 还需要更深入的开展探索, 在创新途径的改革、机制的保障以及平台的服务等方面提供更多举措。首先, 在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资助额度和覆盖度有限的局面下, 以重点实验室名义, 面向学习优秀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本科生设立一定额度的创新研究项目, 提供研究资金和平台, 同时鼓励年轻教师在此过程中担当研究导师, 为本科生走科研创新发展道路开好头、带好路。以项目管理模式开展本科生创新培养工作, 规范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行为, 督促本科创新活动取得实质成效, 同时也便于总结和推广相关经验。其次, 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不应仅停留在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方面, 在学生实践的活动过程中, 需要有牢固的机制为保障, 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对此, 可参照课堂理论教学的学生评教基制, 对在学生创新实践过程中被学生评价为引导正确, 指导及时, 服务到位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和进修等环节给予政策倾斜。另外, 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 离不开实验室平台, 如何开放实验室、如何有效管理实验室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学院—教师—学生三级负责制[11]的做法值得借鉴, 核心工作是要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 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要充分体现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获得指导教师的授权下, 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以便形成学与管的良好互动。

5 结语

8.小学创新实验室工作站 篇八

关键词:实验;创新;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50-01

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改革现在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课程结构中的学科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我教学小学《科学》课实验方面的实践活动,我谈谈自己的浅显认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综合实践活动非常普遍的活动课程,每一个实验都广泛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社会以及劳动与技术等方方面面科学知识,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就具体的实验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我从以下几点谈谈:

一、选择结构材料标准具有求异性

实验器材的选择,既要能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所要学习的概念、规律,具有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使他们有能力通过动手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具有可接受性;还要具有从多种途径去进行支配的求异性。在形成概念需要的基础上,努力使材料之间具有多种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构往往来源于学生的身边。因此,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精心地设计、选择和组织,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实践探究活动中,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讲《导体和绝缘体》时,要求学生运用电池、电珠、电键组装成串联和并联电路,并认识两种电路的性能。我认为这些材料学生身边到处可见,不如让学生自带材料进行实验。我在课前要求同学们准备电池、电珠、开关、导线。上课前,我检查材料时,惊奇地发现:人人都准备了电池、电珠、开关、导线,但在开关上却大不相同,有的是从实验室借来的开关,有的是用两个“按扣”代替开关,有的是用2片铜片做成的开关,还有的是用2个回形针代替开关。在固定导线上有的是用透明胶,有的是用纸卷成筒,用棉线捆……。这一切不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灵活思维的体现吗?方法虽“土”,却迸发学生创造的火花。

二、指导实验过程,方法具有多样性

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主体。当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后,是否乐意主动地参与实验操作,是否能顺利的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这就要看选择的实验方法是否多样化。只有按教材要求,多考虑几种不同形式的实验方法,学生才会越学越新鲜,越兴奋,同时也能调动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同一实验,方法多样化。即在同一个实验中,鼓励学生改进操作方法。在改进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四年级有关《磨擦产生电》一课的“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实验中,要求把橡胶棒吊在铁架台上,操作中发现吊起的橡胶棒有些摆动,于是,我鼓励学生能否借助“磁铁性质实验”的方法来改进吊橡胶棒的方法。学生通过回忆思考:有的继续悬吊,但缩短绳子;有的改用支架悬放;有的用两支圆形铅笔平行评论在桌面当轮子,铅笔上放胶棒。不管那种方法,都能达到实验目的,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创造能力。

2、同等实验方法多样化。即同一课要解决几个问题,设计了几个实验,对这样的实验必须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如《物体传声》一课,教材中要求同时解决三个问题:①声音在固体中传播;②声音在液体中传播;③声音在气体中传播。对这三个同等实验我采用三种形式进行引导。

(1)分组合作实践,获得固体传声的结论。我让每个学生把耳朵贴紧桌面,用手轻挠桌底,静听挠的声音;接着我让每组派一个人轻挠桌脚,其余人把耳朵贴紧桌面静听挠的声音;最后我在教室一个角落轻敲水泥地面,学生把耳朵紧贴桌面静听敲击声。三次实践,学生很容易得出固体是可以传声的结论。

(2)独立设计实验,解决液体传声。固体可以传声,液体能不能传声呢?我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金属棒、石块、水槽、水、闹钟、电子表)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学生沿着这样线索思考着:现有材料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声哪些物体可以不露出水面发声听物体在水中是否发声,必须耳朵紧贴液面(水槽壁)。于是,用石块在水中碰击发声,用闹钟在水中发声,用电子表在水中发声,耳贴水槽壁听等实验油然而生,液体可以传声的结论水到渠成。

(3)教师演示实验,分析推理得出空气可以传声。在知道固体、液体可以传声后,我在纸屏中心吊一个小球,在离纸屏0.3m左右的地方敲小鼓,每敲一次小鼓,纸屏上的小球就跳跃一次。为什么小球跳跃?我引导学生推理:鼓锤一敲鼓皮振动,振动在鼓和纸屏间的空气中传播产生声波,声波又推动纸屏,使纸屏产生振动,引起小球跳跃。通过以上的分析,得了空气传声的结论。

三、发现实验现象,观察具有多向性

寻求发现是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发现实验现象离不开观察:观察要认真、仔细、准确、系统;观察要全方位,具有多向性。对问题善于提出多种不同的设想,沿着不同的设想去寻找多种不同的发现。不要去猜测和人云亦云,坚持自己的主见,是培养创造精神的主要基础。例如:在讲《水蒸气的凝结》时,我引导学生做“白雾”形成实验。要求学生假想“白雾”是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再分析在实验装置中,哪些地方接受酒精灯的热,哪些地方是具备冷的环境,观察冷环境的地方有没有“白雾”形成。实验中,我发现大部分小组都是试管内的水慢慢地向上冒气泡,试管口外逐渐有“白雾”产生,当水沸腾时,试管口外“白雾”较多。只有一个组持有不同见解:水受热后开始向上冒泡,试管口内开始有“白雾”,当水沸腾后,“白雾”产生的部位渐渐外移到管口外约3cm处。这就是一个创造性发现。在汇报观察结果时,我鼓励该小组同学大胆地说出自己不同的发现,并鼓励其他组再次实验,结果都与之相同。

参考文献:

9.小学创新实验室工作站 篇九

工作简报

总第 96 期

2015第14期

延安创新实验小学

2015年6月15日

年年蟾宫折桂

岁岁小考辉煌

十载风雨同舟辛勤耕耘,十年铸就名校培育英才!仲夏时节,兰芝芬芳,桃李争荣,在全校师生欢庆10周年之际,捷报再传!我校六年级同学在激动人心的西安5.30考试中,再次所向披靡,力持头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

在校349名毕业生中,165名同学参加西安5.30小升初考试,录取人次达151人次,102名同学分别被西安名校录取,升学率达92%。其中刘家瑜、田家骅、段晨路、冯天漪、刘胜尤、刘菁、折彦良、付子豪、李浩易、张倩楠等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工大附中、西铁一中、高新一中、陕师大附中、交大附中等各大名校录取!谨此,学校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表示祝贺!向辛勤耕耘的毕业班老师表示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校工作的各级领导、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校在毕业班的教师配备上,挑选精兵强将,担任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抓细节,重过程,促管理。”力争使学校的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都能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毕业班全体教师合影

校领导为毕业班学业测评成绩优异的同学颁奖

毕业班学业测评获奖者合影

毕业班教师贺延莉率领六年级井可、冯天漪、刘紫漪、田泉林四位同学代表延安市参加陕西省汉字听写大赛。

在陕西省汉字听写大赛决赛现场,毕业班冯天漪等同学沉着应战!决赛中选手们稳定发挥,以270分的好成绩与代表西安市参赛的西工大附小角逐冠亚军,斩获亚军。

少代会代表六5班高典同学,载誉归来,绘声绘色地为全校师生做专题报告。

毕业班全体师生赴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系参观学习

毕业班全体师生以学习延安精神为目的,观看大型红色历史歌舞剧《延安保育院》,感受人间大爱、共倡延安精神。

毕业班全体师生在延安新城举行“相约新城,放飞梦想”风筝比赛。

毕业班全体师生开展“红领巾学雷锋

让我们的城市更洁净”主题实践活动,对校园及校园周边的环境卫生进行彻底地打扫。

毕业班全体师生外出野炊,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野外生存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十年办学路,延安创新实验小学一步步坚定而幸福地走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成就了一届又一届小考辉煌!梦想不断延伸,脚步依旧执着。面对成绩,创新人倍感欣慰,但不骄傲;展望未来,创新人步履坚定,昂首阔步,一路向前走去,谱写创新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延安创新实验小学

10.小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十

实验室工作总结

教师:田家星 时间:2013、1、10

本学年度,在学校领导的检查、督促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校实验室管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增添了一些有用的仪器,切实保证了实验教学的开展,提高了科学课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1、通过教研组组织科学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学习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确保实验老师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好每件仪器,确保了实验的开出率和成功率。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并同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能够严格按照实验制度,整理好实验仪器,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使实验室经常处于开放、正常的使用状态。

2、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让学生的实验质量有所提高,我们科学教师就认真钻研教材、大纲,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学习自然教学改革的动向,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此外,我们科学老师互相听课,虚心学习先进经验,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充分利用仪器室的仪器,因为这些仪器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进行操作,但是在操作过程上,由于有些仪器的经常使用,难免会出现各种误差及损坏,因此我们的科学指导教师就及时对仪器进行修理,排除一些故障,使仪器的作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对于一些没有配备的实验仪器,我们进行了自制简易用的仪器来代替,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总结学生的实验情况,让学生充分动手实验或设计实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比较多的科学知识,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及实验设想充分了解,并及时将这些活动内容写下来,做好记录。

5、各个科学教师按照实验目录要求进行实验,器材不足的主要用简易的自制教具完成,使得本期。实验开出率达95/100以上

11.小学创新实验室工作站 篇十一

创新能力针对小学生来说就是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探究新方法、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科学实验导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和课堂转型中展现的一大亮点,也是摆在我们科学导学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低、中、高段的实验导学中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尤为重要。

一、创新思想的种子在低段萌发

低段(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实验”的学习,对“什么是实验?”“怎么做实验?”“如何操作?”都十分陌生,但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和“好动”习惯是做好科学实验的动力。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学生的实验操作应以“模仿”为主,因此教师在“帮”着走的同时,努力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潜能。首先,应以“琴纳和牛痘的故事”“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等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艰难历程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不怕失败的坚强意志来感染、熏陶学生。其次,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实验活动或游戏过程中善于捕捉学生的每一个创新细节,无论是材料的选择应用上,还是实验、活动的操作过程中,只要发现有一丁点创新,都要随时给予鼓励,让其敢于创新的勇气得到充分发挥。

二、创新思维的激活在中段训练

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由“引导性探究”上升为“指导性探究”,因此教师在“扶”着走的同时,分阶段分层次地适度放开,逐渐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力求在每个实验探究的活动中巧设创新思维的综合训练,为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打好坚实的基础。如在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的实验中,由于在“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刚接触对比实验,应以“扶”为主;但现在学生对对比实验的探究模式、方法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因此,这个实验可采取由“扶”逐渐到“放”的方式进行。

三、创新能力的形成在高段促进

1.注重已学知识的拓展与应用,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根本

拓展与应用就是让学生把课堂上已经学到的科学知识尽可能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释更多的现象,探究更多的问题,灵活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如,小学生都喜欢在课间打乒乓,经常被路过的同学踩瘪乒乓球,那么,“你能使踩瘪了的乒乓球变圆吗?”每个实验小组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分别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各小组用实验来验证。在动手、动脑实验中让全班同学体验到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以及取得创新成就的快乐感。

2.开放性的实验导学模式,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

开放性的实验导学模式表现在实验内容的重组、活动的组织与导学方法、探究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应给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机会,使得课堂的实验导学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需要。如,“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实验,一是教师应先让学生观察环形山的图片(多媒体播放图片最好),各实验小组思考、分析“环形山可能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再讨论出各种各样的猜测,并在全班进行交流。二是让各实验小组把课前准备好的实验材料、用具拿出来进行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研究,教师巡视点拨。三是当各实验小组汇报完实验结果后,教师应即兴提问:“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你认为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效果最好?”再一次将学生的思考、分析、讨论推向高潮。这样开放性的实验导学模式,不仅磨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尽情地发挥,还能让各有差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動,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

巧设生动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除按教材上的要求开展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一些小制作、小发明,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采取评比、比赛和竞赛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动力,更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注重在应用上下功夫。如,学校科技活动组可在每年的下期开展(3-6年级学生)科创作品制作大赛,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科创作品名称、使用方法、功能效果及用途等向前来参观的同学介绍。通过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但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增长了科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爱好,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快速形成。

12.小学创新实验室工作站 篇十二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创新能力

当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巨大变革, 整个社会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要求每一个人都具有良好的创造性,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实际。实践证明, 基础教育对于人的创造性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课程由于其特点决定了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创新教育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旨对此类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创新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创新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期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效果最为明显。由于语文教学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 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能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 当前有很多学校和教师对小学高年级创新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以致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主要表现在学校对创新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缺少学校开展创新工作硬性要求, 以致无法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教师忽视创新教育;学生不了解创新教育, 缺少教师的传授和讲解, 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创新教育, 也谈不上在学习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创新教育手段单一化

虽然有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具体工作中认识到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也有针对性地探索和实践了创新教育, 但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呈现出单一化的局面, 降低了创新教育的效果。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况,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教师对创新教育的理解不够。部分教师由于没有系统学习和深入钻研创新教育, 以致无法全面了解创新教育的内涵和手段, 在具体工作中的表现显得捉襟见肘;第二, 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由于我国全面开展创新教育的时间不长, 教师对创新教育的经验积累也较少。加之缺乏对教师的相关培训, 导致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工作中开展创新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第三, 围绕创新教育的投入较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开展创新教育需要一定的资源基础, 比如说相关的教学设备、教具、场所等。很多学校对此投入不足, 相当多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以口授式的方式来开展创新教育, 大大降低了创新教育的效果。

(三) 创新教育缺少机制建设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 但在我国小学教育中仍然普遍存在“唯学生分数说话”这一现实, 这与缺少相应的创新教育机制是截然分不开的。具体到各个学校, 同样缺少创新教育工作机制, 导致教师在具体工作中不想、也不愿意开展创新教育。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智力和知识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果这一时期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那么中学阶段, 乃至大学阶段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会步履维艰。从学校的角度来说, 缺少创新教育机制建设, 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错误的导向。

(四) 对学生的激励不足

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思想萌芽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 对各种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感, 如果在这一阶段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创新教学过程中, 没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 同时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对这些需求给予满足, 导致学生创新动力不足现象的出现, 具体表现在:首先, 教师没有充分鼓励学生创新。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所流露出的创新意识、表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展现出的创新能力, 教师没有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 学生就得不到相应的认可, 时间长了, 创新的兴趣也就不再浓厚。其次, 学校缺少创新奖励。由于部分学校对创新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不能为学生提供诸如创新活动、创新大赛等类似活动, 学生无法参与到集体创新活动当中去, 即使参加也不能获得相应的认可, 营造整体创新的氛围也就无从谈起。

二、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创新教育的对策建议

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创新教育途径很多, 办法也很纷杂, 本文就上述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如下的建议:

(一) 构建创新环境, 营造创新氛围

小学高年级语文创新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离不开相应环境氛围的支持。从微观的角度来说, 一方面, 学校要应在创新教育的氛围。学校要在全校范围内, 特别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开展创新教育宣传和引导, 鼓励教师开展创新教育, 鼓励学生展现创新才能。另一方面,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创新氛围。在整个班级范围内,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 采取多样化创新方式, 让小学高年级学生了解和认识创新的内容和意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特别要发挥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引导学生变化思维角度、思维方式, 支持学生大量阅读, 鼓励学生采取个性化的语言、加入个人观点的作文方式, 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 提高教师素质, 发挥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的作用实质上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同样缺少不了教师主导性创新作用的发挥。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那么则无法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 要积极提高教师素质,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 要积极地位教师进修、培训提供机会和支持, 鼓励教师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教师更要积极地学习创新知识, 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创新教育方法, 来有效地提高创新教学效果。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创新素质依赖于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创新意识, 这需要教师具有打破陈规、不拘一格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方式, 第二个层面是实践层面, 也就是将创新意识真正运用到具体工作当中去, 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特性来实施创新教育。

(三) 采取激励手段, 强化创新效果

13.小学科学实验室工作计划 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主要任务、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科学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科学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013至2014学第一学期

实验仪器室工作计划

万先祥

14.小学科学实验室工作计划 篇十四

实验室工作计划

拟写人:杨正奎 2010年8月28日

杓可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实验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基本情况

本校共有教师17人,其中女教师2人;共有8个班级400余学生上科学实验课,任科学教师6人;目前实验室的实验器具尚有欠缺,故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困难,严重制约了本校该科目的教学质量。

三、主要任务及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在实验药品的运用中,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四、具体工作措施

1、成立实验室领导小组:组长张洁,副组长杨正奎,成员为全体科学教师。做到加强领导,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实验管理员须拟写工作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认真填写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相关表格。

3、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4、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事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5、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科学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6、开学及时收取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分组实验记录》。

7、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8、材料归档:

(1)实验管理员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达相应要求。

9、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10、其他相关工作

(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2)如有不足之处,工作中及时调节与补充,使之日臻完善。

15.小学创新实验室工作站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创新

小学是学生接受正式教育的初始阶段, 也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培养良好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 在工作中既要按时按量地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 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 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可以说, 班主任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及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 以及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班主任更要认识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 努力在学生、各科教师、家长三方之间搭建稳固的桥梁, 处理好管理工作中不同目标的价值取向, 创造一个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学习氛围融洽的班集体。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和工作内容

在教育工作者中, 班主任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特征的特殊群体, 相较于普通科任教师, 班主任的教学任务更复杂和繁重, 工作内容也更丰富。其管理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第一, 作为某一学科的教师, 负责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惑, 在工作中认真地完成各项学校规定的教学教学任务, 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课业, 掌握准确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 锻炼学生的思考质疑能力。

第二, 作为班集体的管理者和领导者, 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班级内部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 规范学生的行为和习惯, 使学生具有自律的意识和自立的能力;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拓宽学生的视野, 为学生提供健康愉悦的学习环境。

第三, 作为学生思想启蒙者之一, 要重视对于学生在思想道德、品格修养上的教育, 树立正面的榜样形象, 以优秀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以积极的态度鼓舞学生, 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与工作创新策略

1. 将关爱作为工作的基础, 形成和谐的师生相处模式。

在以往的工作中,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总是高高在上、不容侵犯的威严形象, 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 在学习中渴望关心与爱护, 但班主任若长期以来都保持这样的形象, 就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压迫, 阻断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通道。因此, 为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班主任应当以关爱为一切教学管理的基础, 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 以平等亲切的姿态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相处模式, 班主任不仅要成为学生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 还要成为学生可以亲近、玩耍、信任的伙伴。

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 会向班主任求助。这时班主任要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还要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难题, 并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当学生由于畏惧不敢发出求助时, 老师要主动地与学生接触, 以开朗的态度接打开学生紧闭的心扉, 让学生将内心的苦闷倾诉给自己听, 并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处境, 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此外, 在日常生活中, 班主任要主动与同学对周围发生的事件进行讨论, 交流意见, 以便融入学生, 打破师生的界限。例如, 可以询问学生周末有没有去公园玩, 与学生探讨公园里哪一个景点的风景最漂亮, 或是与学生讨论附近的小吃店哪一家的风味最正宗等, 拉近与学生的关系。

2. 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消除权威管理的负面影响。

小学生的心灵是非常纯洁和干净的, 不容许有半点污染;同时, 他们的心灵是相对脆弱的, 一不小心就会对他们造成伤害。因此,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尽全力消除各类不公平现象, 做到诚实守信, 维护学生纯洁而美好的心灵, 使他们以善意、真诚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

首先, 班主任要保证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从前的教学中, 班主任按照学习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 在教学中为了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 进而因材施教, 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但不可将这一套应用于其他方面的管理。当老师发现有学生犯了错误, 要依据制定好的班级规章制度进行惩罚, 不可以因为学生的性别、亲疏、学习成绩的好坏或是家庭背景而忽视他的错误, 规范学生的行为和观念。同理, 若答应学生在其学习进步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就不能反悔, 树立诚信为本的榜样, 督促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2]。

其次, 要学会包容学生的缺点, 发现学生的优点。“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成年人尚且如此, 更何况小学生?班级里每一位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缺点, 班主任要合理地看待学生的缺点, 以宽容的态度帮助学生弥补自身的不足。另外, 还要善于挖掘学生的特长和优势, 鼓励学生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例如, 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 导致其对学习失去信心, 因此在课上不认真听课而是在课本里画画。班主任通过没收上来的画册发现这名学生在美术上比较有天赋, 这时首先肯定学生的绘画能力, 鼓励学生往美术生的方向发展, 告诉家长在课外着重注意在美术上对学生进行培养, 然后向学生解释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在完成基础的技能学习后, 再进行绘画创造。

以上这两点的实施要求班主任将保护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心和前提, 运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 妥善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 才能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3]。

3. 有意识地培养优秀的班干部, 为班级管理补充新鲜血液。

在班级管理中, 优秀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4]:其一, 班主任虽然是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成年人, 但是看问题的角度难免偶尔会产生偏颇, 在管理思维上容易僵化, 走入死胡同, 而班干部虽然是资历尚浅的儿童, 但是经过集思广益, 也有可能帮助班主任转换看待问题的视角, 进而产生新的管理思路, 给班集体带来焕然一新的面貌;其二,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 教学任务较为繁重, 如果在班干部的帮助下处理班级内的大小事务, 对班集体进行统筹规划, 不仅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 还有利于班级整体管理质量的提升;其三, 班干部作为联系同学与教师的纽带, 需要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及自主思考的能力, 班主任在小学阶段就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些能力的培养, 可以强化学生的自律性、自觉性, 将会对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有益的影响,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除了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能力和道德观念上的培养之外, 还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因此,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素质教育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但在传统教育中, 时常将学生禁锢于窄小的课堂之中, 不但抑制小学生天真、活跃的思维, 在长久的学习压力下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5]。鉴于此, 班主任要为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增长学生的见识, 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小学时期, 班主任可开展的课外活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探究性活动, 旨在为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如举办“废物利用”手工比赛, 让学生运用废品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等。第二类为教学实践活动, 是由教材知识点延伸出来的教学活动。

总之, 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肩负起全面教育学生的责任, 采用多种多样的有效管理手段, 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品格道德的塑造、身心的健康发展, 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将小学班级管理落到实处, 引导学生逐步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刘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新校园旬刊, 2015 (1) :201-201.

[2]柳淑琴.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发展[J].亚太教育, 2015 (25) :206-206.

[3]黄丽云.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语文学刊, 2012 (22) :116-117.

[4]王慧慧.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学周刊, 2016, 24 (24) .

上一篇:辞职报告怀孕下一篇:和谐寝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