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

2024-11-22

谈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精选17篇)

1.谈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 篇一

大学生法治观念分析

法治是指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法治建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却并不完全尽如人意,由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更有恶性事件的偶尔发生便可略窥一二。

通过对周围同学的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查阅我发现同学们普遍认为法律是非常重要的,提高自身法治意识对自身是非常有益的,他们希望获得法律的知识技能,认为于人于己都有好处。绝大部分同学表示自己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法律途径,大多数情况下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虽然同学们普遍认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同学们课余研习法律的时间不多,获取法律知识的热情不是很高,对法治的理解也不够全面具体。这里面有学校知识结构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原因;有社会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影响的原因;当然也有学生本身价值取向和和责任意识不强的原因。

大学生法治观念还存在对对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知悉不清的问题。他们虽然普遍认同法治的重要性,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寄予厚望,坚信法治社会一定能够实现,也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好的建议,比如认为法治社会建设最先要解决的就是司法腐败,党和政府在建设法治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法治观念培养、法律知识的普及在法治社会中也不可忽视。但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知道不多,具体行动更是知之甚少。

大学生是社会上知识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承载着未来社会建设的重任,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与否关系着法治建设的推进进程、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着他们在未来社会中能否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所以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教育尤为重要。针对这些情况提出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如下建议:一是加强学校法治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充实公共课教育中的法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引导,满足学生对法律知识渴求的期待,充分体现学校在法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加强网络法治观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在学生自我学习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的载体及宣传功能,加强法治观念的教育及普及;三是加强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扼杀大学生犯罪的萌芽;四是坚定不移的反腐败,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使广大学生深刻认识我们国家反腐败的决心与力度,增强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增强其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虽然大学生的法治观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一路走来的成就与进步也是我们于目共睹的。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将得到稳步的提升。

2.谈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 篇二

一、创设情境激趣, 建立空间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迫切愿望是学生克服一切学习困难的内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大多可以联系生活的实际, 注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置悬念, 诱发学生学习欲望, 促进学生思考。如, 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课时, 在和学生简单回顾了体积单位的知识后, 我神秘地取出一个由马铃薯切成的长方体, 对学生说:“刚才我们回顾了计量物体体积的一般方法, 现在大家来估计一下, 老师手里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有多大呢?”学生来了兴致, 纷纷猜测, 猜测的结果当然差别很大。我又适时地说:“老师告诉大家, 这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 宽是3厘米, 高是2厘米, 大家再猜猜!”学生在这些信息帮助下, 猜的结果接近了一些, 也有的学生提出要看看这个长方体大概包括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 就会知道它的体积有多大。结合学生的想法, 我在全体学生面前展示了一下“厨艺”, 把这个长方体切成每块都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共计48块, 刚才猜对的学生更是一片欢呼, 学生兴致开始高涨起来了。这时, 我不失时机的和学生说:“刚才我们用切的方法看到那个长方体中包含48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 也不太方便, 关键是一些长方体是分不开的, 看来我们还需要找到计量长方体体积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这中猜一猜、切一切的情境抓住了学生喜欢猜测和挑战的年龄特点, 在猜测、观察和交流中, 使学生自然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感受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 既激发了学生情趣, 更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二、联系生活实际, 感知空间观念

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缩短文本感知与学生个体认识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发现数学问题, 理解数学规律, 感悟数学思维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 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 我们搜集了很多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上课伊始, 教师一边拿出一些物体一边让学生说出物体名称并引导说出几何名称:如, 牙膏盒———长方体, 魔方———正方体, 茶叶罐———圆柱体, 乒乓球———球体等等。学生学习《三角形》一课中, 我拿着他们平时玩过的三角形纸片, 问:“这是什么形状?””你还见过哪些三角形?”这时学生马上会说他们自己用的三角板, 脖子上戴的红领巾, 住房的屋顶架等等。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 直接而有效。

三、动手操作实践, 培养空间观念

借助操作进行比较、分析与综合, 从而抽象出事物本质, 获得对概念、法则及关系的理解, 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 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 其实是学生多种感官协同的活动, 是促进知识内化的过程, 通过操作活动, 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 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因此, 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从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 通过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等操作活动, 或者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想象等途径, 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使学生获得清晰、深刻的空间表象, 再逐步抽象出几何形体的特征, 从而发展空间观念。如, 教学“对称图形”一课时, 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各样的图形,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激发起学习兴趣, 然后再画对称图形, 剪对称图形, 找对称轴, 画对称轴等等,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这样“做数学”的过程中, 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了空中观念。

四、培养想像能力, 发展空间观念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要概括世界的一切。”空间想象能力是在丰富的空间感知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想象能力, 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依赖于空间感知, 只有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有了充分的认识, 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虚实结合, 有意识地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如,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中, 为了更加清晰学生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我有顺序地把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贴在黑板上, 然后在下面摆上1平方米的正方形, 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三种面积单位的大小, 并闭上眼睛想一想不同的面积单位, 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就会对每个面积单位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 在区别比较中更有助于正确表象的形成。在教学中, 教师要按照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 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原型, 让学生按照一定目的, 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 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形体丰富的感性经验, 并让他们通过分析、比较, 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 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3.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 篇三

1 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就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法治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将对法治的尊重和信仰内化于大学生的心中,增强他们对法治深切而热烈的信念,引导他们从法治的角度去认识社会和体验人生。运用法治思维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合格的公民。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知法犯法案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由于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对法律权威的尊崇。

2 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是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保证

邓小平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对于大学生来说,法治观念的养成,可以促进他们提高对事物的认知与评价水平,增强他们自觉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的意识。大学生是即将走入社会的公民,他们的法治观念的强弱不仅影响自身的生存,更会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拥有良好法治观念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就有对法律自觉的认同、信任,做一个自觉遵守法纪、维护法律尊严的合格公民,就能以法律为准绳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关系,用法治思维调整和限制自己,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快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 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法治的推进依赖于法律条文的严谨缜密和法律实施中的一视同仁,更取决于法治观念被每个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而法治的建立与推进离不开法治观念的塑造与传播。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建设未来的主力军,其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直接关系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作为担负未来国家建设发展神圣使命的大学生,有什么样的法治观念,就会表现什么样的学法、知法、崇法及守法行为。不管他们今后在哪个领域工作或具体从事什么工作,具备较强法治观念的大学生就会将法律作为世俗政策的工具,而且还作为生活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使国家的法治化进程更稳步、快速而持续。

二 现实关切:大学生法治观念现状不尽如人意

1 奉行权力至尊,人治思想较浓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一直奉行权力至上,强调人情关系,这一流弊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他们对权力者的侵权行为深表不满、极为痛恨,疾呼权力者的权力要加以监督和限制,可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往往信奉“权力大于法”“关系大于法”“人情大于法”,而不信奉“法律至上”,缺乏对法律的认同感、信任感和依归感,专制思想、特权情结、人情文化在学生身上打上深深烙印,他们不习惯或不愿意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而寄希望于某些权力发挥作用,一般最先想到就是托关系、找门子、拉人情、拼背景,希望学校领导出面协调,或双方私了。如学生干部体制等级森严,有的学生干部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有的学生以在学校谋得一官半职有治人的权力而沾沾自喜;有的在就业过程中想方设法托关系找门路;有的喊出“我爸是李刚”。这都是法治观念缺失、人治思想作怪的生动表现。

2 强调自身利益,责任意识淡化

当今大学生权利意识逐渐增强,但也存在过于强调维护自我权利,而不尊重、不维护他人合法权利的现象。他们强烈要求获得个人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却消极回避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他们要求国家、社会、他人为其实现权利提供条件和加以保障,而在行使权利过程中,却不考虑或较少考虑是否对国家、社会、他人造成危害。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有些同学往往是个人利益至上,为维护其所谓个人权利而不惜侵害集体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对于自己应当承担的义务模糊不清或有意回避。有的面对身边同学或好友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时,往往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意隐瞒包庇。还有的为了谋取自身利益,不惜侵害国家、社会、他人的利益,甚至违法犯罪。

3 注重个人自由,秩序观念淡薄

现在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论家庭条件如何,多少都有些被娇惯,注重个性张扬,比较自我。不少学生在法治观念和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在法律选择上带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在法律运用上存在着明显的自我保护倾向。有的把法律当做是针对别人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注意以法律来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希望对别人进行法治,对自己实行自由,甚至认为学习法律就是学会如何钻法律的空子。有的在口头上讲法治的重要,但对学校的校纪校规存有逆反心理甚至置之不理,认为这些制度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对迟到、旷课、考试舞弊等现象见怪不怪。有的对法纪教育漫不经心,认为只要不杀人、放火,法律又能奈我何。有的当要求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往往过于强调手续的简便和效率的快捷,而对应当遵循的程序不以为然,把公平、正义置之脑后。还有的人对助学贷款有意违约不还,为了评优评奖拉拢选票,为了当学生干部请客吃饭等现象,也都是无视公共秩序的行为。

三 路径选择:让法治观念扎根于大学生的心田

1 以深化法制教育改革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

有意识的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主要途径。目前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合二为一,实际上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普法教育或法律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也只是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领会法治的内在精神,更没有将法治作为一种价值追求、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事实上,了解和熟悉法律知识,并不等于就能预防和远离犯罪行为,更不等于就具备了自觉的法治观念。因此,一要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在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注意发挥其它媒介和载体的重要作用。要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律知识教学体系,多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大学生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模拟法庭、旁听案件审判、参观监狱等实践活动,将知识化、社会化和生活化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法律实施的公平正义,领悟法律的价值和权威,树立对法治及其前途的信心。二要培养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培养法治观念的关键是确立法律信仰。“讲清楚一定的法律知识或规则是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背景和基础,是必要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知识是讲不完的,目的是要树立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在教学内容上应将理解法治的价值、法治的精神作为教学的重点,培育学生认可法律、亲近法律、信赖法律的积极情感,使大学生法律知识内化上升为法律信仰。三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科学的法治观念强调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反对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的特权公民。要引导学生在主张自己权利的同时,承认、尊重他人的权利,理性平衡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进而塑造积极的、有责任的公民品格,自觉以法治思维对待和处理各种关系。

2 以建设校园法治文化涵养大学生法治观念

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取决于他们对发生在校园的有关人与事的体验与感受。大学生如果时刻以法律公民的角色置身于学校的“法律生态”之中,受到大学校园法治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就更容易引起其主体意识的觉醒而产生对法治文化的追求。因此,一要营造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校园人文环境,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拥有充分的思考、判断、选择的空间,引导学生形成民主平等、权力制约、权利保障的价值理念,而这些恰恰与法治观念不谋而合。二要营造法治校园的宣传氛围。要通过校园网络、广播、报纸、宣传橱窗以及各种新媒体,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化为载体、以法律法规为内容,用人性化、艺术化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宣示依法治校的勇气和决心,以校园文化的特殊渗透力和影响力,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创设浓郁的氛围和坚实的平台。三要营造有规必依的管理氛围。有规必依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形成对制度的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要加强校规、校纪教育,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要依规处理,营造守规光荣、违纪可耻的浓厚氛围,促进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

3 以合法规范的管理行为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

法治的运行本身具有教育意义,同样,高校管理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将对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一要将法治观念渗透到学校规章制度中。要进一步完善校纪校规,特别是要注重依法制定学校管理章程。因为学校章程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大学行为的总规范,实际上也是法的治理模式、法的精神和法律条规在大学教育中的延伸和具体化。同时,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程序、内容要符合法治的原则和精神,让学生深切认识法律所具有的公平正义的价值,使制度和法律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二要促进管理教育行为的法治化。学生管理法治化是强化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手段。学校依法依规的管理行为、依法治校的鲜活实践和“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是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对制度、法律的认同感、信任感和依赖感,进而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和对法治的忠实信奉。三要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在管理过程中,不得以管理教育为借口,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要扩大大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鼓励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涉及对学生的奖励或惩处时,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尤其在涉及对学生的不利评价时,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并确保申诉等救济制度的畅通实施,让学生深刻体会权利的程序性和处理结果的公正性,在对合法权利的充分尊重和法治精神的彰显中,塑造和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马振清.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公民法治观念与法治能力培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5).

4.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篇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空间观念做了较为明确的表述,“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这使我们对空间观念的含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师在几何知识教学中要注意促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下面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激活生活经验,建立空间观念

学生很早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如玩各种积木或玩具,已经积累了较多关于形状感知方面的生活经验,只不过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机会、能力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发现。这些表象和经验正是学生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心中明白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就能更好地把握教学起点。案例一:《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片断

学生会有这样的经验:把两个大小不一样的东西装入同一个容器中,大的东西会将容器塞的满满的,而小的容器就会留有比较大的空间。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就可以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经验: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书包(都比较满)塞到抽屉里,然后用自己的双手摸摸抽屉,你有什么感觉?

生1:抽屉被书包塞满了。

生2:抽屉里空的部分很少。

师:其实大家的意思都是觉得抽屉很挤了,是吧?这是为什么呢?

生1:因为抽屉本来是空的,书包放进去,就没多少地方是空的了。

师:你的意思也就是说书包占了抽屉里大部分的空间。

师:那现在请你们把书包拿出来,再把文具盒放进去,这时候你又是什么感觉? 生1:抽屉里比刚才书包放进去空多了。

生2:抽屉没那么挤。

生3:抽屉里还能放很多东西。

师:为什么文具盒放进去你会觉得很空呢?

生:因为文具盒很小。

生:因为文具盒比书包小,它在抽屉里所占的空间小。

„„

通过这样两次的比较,然后联系生活中类似的情形,进一步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本案例中“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感受抽屉里的空间,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对体积的理解有了更准确的把握。

二、引导有序观察,培养空间观念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空间与图形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直觉观察。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实际观察,从而让他们积累感性的认识,逐步获得有关表象,从视觉上去感知空间观念。案例二:《上下、前后》教学片断

师:现在的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瞧。

(播放①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②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

生:红绿灯。

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次,看谁能又快又准地发现画面中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 生1:红灯在上面

生2:红灯在黄、绿灯的上面

生3:绿灯在下面

„„

对于一年级这样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观察更容易为学生所认识和理解,也容易使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案例三:《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片断

师:昨天老师布置让你们找一些长方体的物品,有没有找到?

生1:我找到的是礼品盒和牙膏盒。

生2:我带来的是这个长方体的音乐盒。

师:同学们找到的长方体物品真多啊!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你组内的长方体物体进行观察,找一找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

学生在观察、交流中逐步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建立起“长方体”的概念。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参与实际观察,从而让他们积累感性的认识,逐步获得有关于几何形体的表象。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找出事物的本质。这样的日积月累,使空间形式在学生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学生即使离开了实物、模型,也能进行空间形式的思考。

三、加强操作感知,深化空间观念

皮亚杰曾说,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实践操作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直观形象,易于激发学生兴趣,便于构建概念表象,有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不要错过每一次可以让学生动手的机会,以采用学生喜爱的“剪一剪、画一画、量一量”等实际操作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使他们的空间观念得到培养。

1.剪一剪

案例四:《厘米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每人利用自己带的剪刀和老师发的吸管。你试着不用尺子量,能剪下1厘米长的吸管吗? 学生操作。

师:剪完后的同学,用尺子量一下剪下来的部分,看看是不是1厘米,如果相差大的同学,就再剪一次,看第二次能不能剪的更准确一些。

„„

二年级的小朋友对1厘米的长度比较模糊。由于认知水平的不同,学生的剪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况。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一次或多次的剪,比较明确地建起1厘米长度的表象。

2.量一量

案例五:《米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74厘米,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是1米呢?谁能上来指一指,并贴上标签。

(请2个学生指、贴、说)

师:刚才同学们的估计到底准确不准确呢,我们该怎么办?

生:用米尺量一量

请一学生上来量

师: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1:注意0刻度要贴着地面,这样才准确。

生2:老师人要站直。

师:刚才两位同学中第二位同学估计的比较准确,只差了一点;第一位同学差的多了一些,应该是到老师的腰部这里。现在你们想知道自己身上哪儿到地面是1米吗?

生:想。

师:在量之前先听清要求:组长做好分工,第一个人站直当模特,第二个人负责测量,第三人负责监督,看看量的方法是否准确,第四个人在量出的部位贴上标签。

„„

学生对于一米到底有多长心里并不是很有数,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巧妙地设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1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进行多次量一量,既培养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又让学生对1米的长度有了更深的认识,建立起初步的表象。

3.画一画

案例六:《画垂线与平行线》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生作画并展示交流

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先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作为长,然后利用画垂线的方法作出两条2厘米长的线段做为宽,最后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连接起来。

„„

学生以前画长方形的时候,往往凭的是感觉,对如何确保它的四个角都为90度并不清楚,但有了这次画的经验,学生掌握了正确的画法,进一步认识了垂线、平行线、长方形的特征,形成清晰的表象。

除了以上三种之外,还有“折一折、摆一摆、比一比、摸一摸”等操作方法,也能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当然在教学中这些操作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具体地教学活动中,它们相互依存,有机地整合。只不过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在教学中不要错过每一次可以让学生动手的机会。但是要注意一定要有明确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及时引导,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使它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在操作中对数学知识的感知最强烈,形成的表象也最深刻,这样他们的空间观念会更易于形成和巩固。

四、放飞丰富想象,升华空间观念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观察和操作的能力之外,还要让学生培养学生丰富的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是在丰富的空间感知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升华。

案例七:《直线、射线和角》教学片断

笔者将准备好的手电筒射向墙面

师:这是射线吗?

生1:不是,因为它有两个端点,是线段。

生2:射到外面就是射线了。

生3:不一定,如果这光线被挡住了,那就不是了。光应该没有被东西挡住。

师:大家讲的都很有道理。让我们闭上眼睛来想象一下,假如我们站在一个无比空旷的地方,手电筒打亮,它的光照射出去,朝着一个方向无限延展,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条光线看做是一条射线。

射线的概念是很抽象的,学生比较难以理解。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给予学

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突破,得到了升华。

想象能力需要长期训练,让学生养成一种能够自觉地将实物抽象出图形,并在头脑中清晰地显示图形的框架,能将这些图形进行拼摆、组合、加工的能力。例如:在用切拼法推导圆面积公式时,需要想象“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与长方形”,从而借助长方形与圆的关系得出圆面积公式。因此,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进行这样的练习,必然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漫谈大众法治观念的树立 篇五

西北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自由、公平、正义这些曾为我国法律人所奢望的理念,随着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已不再成为西方社会的专利。作为非法律人的普通大众已不再满足于法律人的所谓“悲悯”,他们自觉抑或自发地寻求着自己所认为的正义。笔者以为,正义就像火车站一样,火车要到达某一站,则必须要有一个安全的轨道,缺少这样的轨道,火车就会中途脱轨或无法到达目的站点。实现正义就必须要有这样一个“轨道”,即全社会的法治观念。我们姑且认为,我们的执法、司法者的法治观念是相对先进的,这时我们所思考和期望提高的即为普通大众的法治观念。笔者认为,大众法治观念的发展进程应该是从迷惘到相对迷惘与觉醒并存,再到树立起真正的法治观念。

大众对法律的迷惘。新中国建立后,中央大力号召和发展的法制建设并未能使得普通大众的法制观念有很大的提高。受传统的“无为”思想影响,“无讼”、“息讼”仍被看作传统美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广泛存在,加上普通大众受文化水平所限和各地普法力度不够,普通大众对法律依然处于极度迷惘的心理状态之下,老百姓极易对法律产生恐惧感,法律成了“大盖帽”、“被告席”、“牢房”和“刑场”等的代名词。这些都亟待老百姓的自我觉醒。

相对迷惘与自我觉醒并存。当老百姓对法律处于无知或迷惘之时,我们的政府应当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引导,因为我们已经不再处于“法律秘密主义”的时代,而且政府也有责任让老百姓知晓法律规定,更有责任引导老百姓运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但笔者以为,老百姓自我觉醒的作用比什么都要突出。一方面,文化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权利保护意识增强,人们不再止步于“忍气吞声”,正义一定要伸张。另一方面,广泛交流使得纠纷的不断涌现成为必然,同时也促使人们寻求一种恰当的纠纷处理方式。传统的自力救济方式如斗殴与私下和解或为社会禁止的手段或非最佳方法,这时就激发了人们寻求更佳方法的欲望。积极寻求的最佳纠纷处理方式——法律手段。当老百姓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开始逐步地把纠纷送至国家的相关部门处理,但由于案件总是涉及到两方甚至多方利益,这时就不可能满足各方要求,于是乎,各地就出现了许多通过自学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的事例,同时成为某个方面“法律专家”的普通老百姓也增多了。多年的法治建设使得民事案件的审理出现了新的景象:被告席不再“恐怖”;被告不再“暴跳如雷”;粗鲁的“骂街”转变为“带有港台电视剧中案件审理的法律术语”。这些都反映了法治观念的新“变化”,然而未来的法治并不要求每一位当事人都成为一名法律专家,所以大众以自身法律知识参与诉讼的形式仍然属于一种较为落后的法治观念。所有这一切预示着,树立真正的法治观念已成为必需。

所谓“与时俱进”,普通大众的法治观念在新时期也应当有更大的发展。展望未来,笔者以为,基于社会分工的客观情况,我们不应强求每一个人都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因为对于某一位当事人来说,他一生可能只离一次婚或只被撞断一次腿,亦即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一般一生只打一次官司,这时他们只需要有权利保护意识,并知道法律手段是最佳的权利保护方法,这时如果还学会了说一句——“有事请找我的律师”,我们就可以说我们的老百姓已经树立起了真正的法治观念。

【作者简介】余茂玉(1979—),男,西北政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方向研究。

原文载于《大江晚报》(安徽芜湖)2004年1月1日“镜湖星月”专栏,本文有增删。

6.树立法治观念教案 篇六

第2框 树立法治观念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2、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用法维权的关系。

3、明确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的正确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教学重点】

明确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用法维权的关系。

【教学构思】

教师遵循学生知情意行的认知发展规律,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课本的案例进行了串联,通过具体生动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结合学案导学,中考点击,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依法治国方阵。通过方阵游行中“依法治国,和谐发展”的口号,复习“依法治国对存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引入“依法治国对公民提出什么要求?”导入第二框课题。(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探究新知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一、预习检测:是什么?(公民树立什么样的法治观念?)

含义: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就是要守法,以及用法。

二、时事感悟:为什么?(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展示2009年中国十大法制人物,分析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1)公民素质角度: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2)依法治国角度:增强公民树立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3)社会稳定角度: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4)社会主义法制角度: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代表回答,同时引导学生对应相关问题在课本中做出标记。)

三、案例探究:怎么做?(公民应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第一目:公民必须懂法

(一)案例导知

1、展示案例一:小明平时对学习缺乏兴趣,乃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时常违反校纪校规,多次旷课到无业青年马某家去赌博,欠下大量赌债无力偿还。后向同学们敲诈,受到严肃处理。

问(1)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准备帮助小明提高哪些法律知识?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①未成年不得参与赌博;②未成年应该努力学习,遵守校纪校规;③赌债不具有法律效力等。(2)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提示:公民必须学法懂法。

过渡:那么公民如何才能做到懂法呢?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确,主要通过国家开展法治宣传和公民自觉学法,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

2、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找得快:

(1)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谁?其中重点对象有哪些?(2)为什么要将青少年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3)“五五普法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青少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有哪些意义呢?(从自身和国家两个角度)(设计思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目:公民必须守法

(二)案例导意

1、展示案例二:在一天放学途中,小明被不法少年勒索了十几块钱。初中刚毕业的表哥听了小明的诉说,便认定是某中学学生干的。于是,他也敲诈了该中学的几个学生,为小明补上了损失。

阅读案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法少年、小明表哥及小明三人行为的不当之处。

学生分析,教师点拨归纳:不法少年勒索他人钱财,是违法行为,该受到法律制裁;小明表哥以同样的手段违法,错上加错;小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不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对表哥的违法行为不制止,是违法的。三人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公民必须守法

2、知识链接: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及作用

(1)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体现人民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2)作用:它既是公民权利的体现和保障,又是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第三目:勇于用法维权

(三)案例导行

1、误区导航: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并分析小明和小林的观点。

小明:在我国,已形成了保护未成年的法律体系及四大保护领域,我们青少年一定能健康长大。

小林:只要公民不做违法的事情,就是法治观念强的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所学知识分析并归纳。

(1)小明的观点是片面的。未成年的合法权益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殊保护,但未成年人要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小林的观点是片面的。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公民不做违法的事情,只是严格遵守了法律,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还必须勇于用法维权。

2、漫画赏析

星期六,小明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到商场买了一 双运动鞋,可只穿了一天,鞋子就坏掉了„„(1)请阅读漫画,讨论并分析请你分析下小明 爸爸妈妈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教师归纳:

小明爸爸:行为实质是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行为后果是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自己也触犯法律。

小明妈妈:行为实质是忍气吞声,息事宁人,行为后果是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会带来进一步的侵权行为。启迪思维:

(2)你认为小明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提示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要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教材,走出教材。学会从教材中找到所学的知识点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自己生活联系,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联系,由理导思、导行。)【总结升华】

教师寄语: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有毒的药不能吃,违法的事不能做;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7.谈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 篇七

化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 综合性强以及分析程度极深的教学学科, 囊括到的知识体系众多且知识点繁杂, 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全面性。所以, 要想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好化学具有一定的困难性, 想要时间短时间内起效果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此, 教师要想在真正意义上教好化学, 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学好化学, 就要建立一定的化学体系, 而这种化学体系的形成需要化学的基本观念做指引, 使之贯穿于整个化学体系当中。在化学当中, 核心的知识观念则为物质的特性以及变化, 也就是说, 要以物质为中心, 形成一定的化学思维以及意识, 能够在脑中形成基本的物质世界, 并主动通过一系列化学公式等媒介来进行深度理解, 这样学生学习到任何阶段或者范围的化学知识时, 都能够有效的打开思路,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培养, 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性, 提高其分析思考能力, 最终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二、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方法

1. 重视化学基本观念培养, 尽早进行教学规划

从化学基本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作用性中可以看出, 化学是一门繁多冗杂、综合性强的学科, 并且每个知识点都会涉及到很深的细节分析。因此, 要建立完整的化学基本观念, 不能依靠临阵磨枪, 而是要有对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培养意识, 了解化学基本观念对学生的阶段学习的重要性, 从初始阶段就进行化学基本观念教学的培养, 尽早的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基本的化学观念。为了使教学效果能够更加明显且有效, 教师就要秉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将基本观念缓慢的渗透到每个阶段的化学知识点当中去, 使学生能够更加顺利的将知识点和化学基本观念结合在一起,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化学观念更好的理解细节化的知识点, 还能够通过逐渐增多的知识点来加强对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度, 可谓是一箭双雕。但是教师在初中化学初步教学中要注意, 尽量避免学生对化学基本观念有硬性理解的可能性发生, 比如说对每个化学公式有着统一标准的答案, 比如说记住教师的相关回答却没有自己的想法。这两种现象的形成只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僵化。所以, 教师要注重这方面的问题,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话语引导方法, 使学生联想到现实生活当中的例子, 比如当讲到强酸强碱可溶时, 教师可以提到柿子是强酸性的水果, 葡萄是强碱性的水果, 那么两者的果汁是可以溶合在一起的。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就会将知识与其所经历过的现实生活当中的实例结合在一起, 这样能够提高现下知识的理解与分析效率, 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知识与现实的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趣味性, 使学生明白了化学在自己生活当中的重要作用, 进而对化学有了强烈学习的欲望。总之, 要通过化学基本观念形成与化学知识之间的互相影响与促进, 使学生能够不断的在化学知识的领域中攀升。

2. 加强情景式化学教学, 促进趣味活动开展

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 情景式教学方法是最普遍采用的有效方式之一。情景式教学, 就是能够将学科知识与现实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在一起, 通过两者的有效结合, 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 情景式教学方式对于化学教学也是一样的, 也可以在化学课堂上展开, 比如在进行镁这种物质的化学教学当中, 如果教师只是单一的用语言进行灌输, 例如镁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三种现象, 既发出耀眼的白光, 放出热量, 生成白色粉末。再单列出一个公式, 2Mg+O2点燃2Mg O, 那么结果只会使学生的理解与学习更加的僵化, 且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如果运用情景式的化学教学, 教师首先在前面通过化学管瓶等设施来进行镁的物质反应实验, 让学生亲眼看到过程的实施, 再自己动手进行一遍, 那么不仅会增加学生对这种物质反应的印象, 还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将自己的思想与外界相连接, 由内到外的进行体验与总结, 使思维更加外在, 并学会以观察的眼观看化学领域以及身边的世界, 进而积极影响着其他生活价值的产生。

三、结语

随着教学领域不断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化学作为影响未来生活与科技的重要学科也必然会进行更深入的体系改革, 想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化学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 就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 也就是要重视对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培养, 尽早进行教学规划, 使学生提前接触到化学基本观念,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加强情景式化学教学, 促进趣味活动的开展, 通过多次的相关设备采用, 来进行实践操作, 进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 加深知识印象, 提高学习热情。但是化学基本观念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要秉持耐心且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量改变质, 相信最终一定会实现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杜明成.基于化学基本观念构建的教科书设计[J].化学教育.2007 (10) .

[2]陈晓燕.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策略探究[J].理科爱好者, 2010 (2) .

8.浅谈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篇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78-0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中称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换言之,数学的教育就应该包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空间形式的探究两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比较、演绎推理和模仿应用等手段去教学数量关系,却不能用严格的逻辑推理去理解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因此,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不好考、也不好教成了教师们一致公认的看法。但毋庸置疑的是良好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空间与图形的教材编排

新教材的修订没有按照欧几里得几何的公理体系为主线去编排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而是以“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与证明”四条线索展开,并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将这部分内容均衡地分布在不同学段,逐段递进。在素材选取上也是现实的和有挑战意味的,始终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如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在图形认识和变换方面选择拼积木的情景,从积木中归类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积累对这些图形特征的表象认识。儿童对搭积木的游戏深有感触,在玩中认识图形特征,发展初步的立体空间观念。这样,三维的图形为下一学期的简单平面图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长度和角之后,三年级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四、五年级学会用一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去推导另一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如由长方形的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由平行四边形的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尽管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不同的,但探究的过程却是异曲同工的,都需要学生经历充分的观察、比较、猜测、操作、验证和应用的过程。

二、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

数学来源于现实,用于现实。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如在教学“方位”时,对学生已经能轻松辨认的前、后简单交流即可,而对左、右,却要多进行实际观察、比较和辨析,抓住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如果对四个“方位”进行平均辨析,势必造成课堂组织的混乱,而有选择性地去比较、观察左、右,却能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已经会的不讲;还不太明白的要讲;讲了也不会的就不讲。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校长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就准确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课始他分别设计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两个车位,要求我们对它们的面积的大小进行比较。这样的问题源于生活,因为实际生活中我们就有选择购买两种车位的可能。将这两个图形放在一起,学生很容易就将两者的面积计算方法联系在一起了,课堂在“长乘宽”和“底乘高”两种猜测声中进入探究的高潮。而这样的高潮恰恰是华校长意识到学生对长方形面积的认识经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潜下心来钻研教材、低下身来了解学生。

三、合理运用教学模型和教学手段

我们知道,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自己亲自动手做过的。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发挥实物模型的作用,指导学生观察、制作、测量一些具体的实物模型,使抽象的空间图形很具体、很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教学中比较体积和面积概念时,就可以随即利用身边的课桌和纸片这两个实物。知道课桌摆在那里,我们不可以从它“身”中穿过去,因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而纸片(忽略厚度)摆在地上,展现给我们的是纸面的大小,我们可以从它的“身”上踏过。因为它占有的空间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它值得关注的仅是面积的大小。在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方面,计算机是一个很有效的辅助工具,其为空间图形的教学掀起了一场教学革命。计算机和相关的软件已经使许多过去难以解决的几何问题变得容易解决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

诚然,空间观念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把空间观念和数量关系看作同等重要,再从细微处着手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9.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篇九

导入新课:

案例:谁有权制定法律。有一个典型案例,说的是某村有一公共果园,常有村民饲养的牲畜进入果园吃树叶和果实。村委会为此召开村民大会,提出今后若再有此类事件发生,村委会有权任意处置这些牲畜。村民大会当场举手表决,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这一规定。有一天,村民孙某的两只山羊再次进入果园吃树叶和果实时被守护人打死。孙某遂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并声明表决时自己并未举手同意这一规定。本案中村委会的行为不是立法活动,村民大会通过的规定不是法律,不是法的表现形式,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而,孙某有权依法获得赔偿。这需要我们了解什么是法律的特征和创制? 讲授新课: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一是制定,二是认可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从法律体现的意志来看

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

—— 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应,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对外方面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

(一)法律制定

(二)法律遵守

(三)法律执行

(四)法律适用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 :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

(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五)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六)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七)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案例讨论:香港城市大学的“考试门”

2006年9月,陈静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从家乡武汉前往香港,在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修读博士因担心自己考试不能通过,将1万元港币放进老师戴晖辉的信箱内,继而用电邮向戴晖辉索取试题及答案。戴老师在数学系系主任陪同下向廉政公署报案,并配合廉政公署将陈静拘捕。12月14日,香港九龙城裁判法院以行贿罪判处其入狱6个月,1万元贿款同时被充公。据了解,此案是香港学界首起有人因“买试题”被判入狱的案件。

此案一出,在我国内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赞同戴晖辉老师的做法,有人质疑。而戴晖辉老师表达了他的观点:“作为教授,我把正义性看得很重,一定要维护香港法律和城市大学学术氛围的正义性”。

思考: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西方社会的“法、理、情”的社会,中国传统的“情、理、法”的社会

思考: 如何养成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

“旁敲侧击”:“考试门”事件也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中国法治化进程中,不仅仅需要党和政府的努力,我们每一个公民也都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怎样的法治观念呢?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根本保证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思考:怎样看待“法外开恩、刀下留人”?

2002年5月26日晚9时许,绍兴轻纺科技中心原总经理徐建平与其妻丁遐(公司董事长)因琐事发生争吵,徐建平将妻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抛入消防蓄水池内。2003年4月4日,绍兴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徐建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判令徐建平赔偿丁遐父母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补助费等经济损失3万元。

“节外生枝”

一审判决前后,近200人其中多是知识阶层人士,他们以徐是一位对轻纺科技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为由,上书法院请求从轻判决。

说明:徐建平,拥有10多项国家专利以及其他方面的大量科研成果(在关押期间完成3项与纺织行业有关的实用新型技术。)

此举曾引起社会各界对“能人犯罪”可不可以从轻发落、准其“戴罪立功”的问题的争论。

浙江省高级法院2003年12月15日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核准对徐建平的死刑判决。12月26日,绍兴市中院依照省高院院长签发的命令,对徐建平以注射方式执行死刑。在我国,无论是法律的遵守,还是法律的适用,都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五、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1、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

2、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1)、讲法律(2)、讲证据(3)、讲程序(4)、讲法理

(四)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1)、法律权威

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

(2)、法律权威的来源

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

2、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遵纪守法,为法治中国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布置作业: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0.谈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 篇十

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根据省司法厅、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的部署要求,县司法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增强群众观念、强化法治意识、整顿纪律作风”为主题的集中教育活动。现结合我县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全县司法行政部门坚持不懈地抓队伍教育管理,培养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队伍,特别是开展创先争优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全县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改观、执法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个别人员身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身素质不高、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淡薄、特权思想严重、纪律松弛涣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全县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加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纪律作风建设、执法能力建设,确保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这次集中教育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以警示教育、正面教育、思想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的原则,引导广大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查找整改在执法思想、执法行为、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和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通过集中学习教育,使我县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自觉把“公平正义”作为工作的生命线,进一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队伍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努力使司法行政队伍在政治上、思想上有新提高,组织纪律上有新加强,执法服务作风上有新改进,工作业绩上有新成效,群众观念、职业素养、执法能力、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社会各界对政法综治维稳工作的满意度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公信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法治环境和服务环境。

三、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

这次集中教育活动,9月开始,11月下旬结束。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分“集中学习、查摆整改、建章立制”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9月份)。各科室处所要按照要求层层动员部署,统一思想,增强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开展好五项教育。

一是群众观点教育。积极组织县局机关干部、法律服务人员、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为弱势群体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帮助,提高法律援助大厅援助质量,为受援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创新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管理机制,突出重点人员稳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开展体察民情民意、体验群众疾苦等活动,教育引导全体人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从思想深处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

二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全面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全面提升机关效能和队伍整体形象。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效能和整体形象。要教育引导广大干警牢固树立、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特别是要在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上下功夫,使干警在头脑中始终绷紧遵纪守法和严格执法这根弦,做遵纪守法的表率。

三是反特权思想教育。要深刻剖析近年来发生的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政法干警职务犯罪和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引导广大干警自觉克服特权思想和衙门作风,不断加强职业素质。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依法履行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把加强对法律服务工作的监督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实抓好,确保司法行政队伍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四是纪律作风教育。结合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廉洁从政从业各项规定,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确保队伍的纯洁性,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服务队伍。要组织广大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中央政法委“四个一律”规定以及“五条禁令”等与本职业、本岗位密切相关的纪律条规,教育全体人员严守纪律,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重点加强对全县法律服务队伍的监管,严格落实“xx终身制、xx监督制和xx追究制”,进一步完善“xx预警”制度,切实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杜绝违规违纪现象。

五是职业道德教育。要教育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维护良好形象,保持高尚的人格尊严,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和品行,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侵蚀,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特别是加强对法律服务工作的监管,严格执行《xx县司法局关于加强对xx工作监督管理的办法》,规范法律服务机构以及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提高广大从业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强化法律服务人员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意识,树立和维护法律工作者的形象和信誉,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法律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二阶段:查摆整改(10月份)。在此阶段,针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要落实整改责任,建立相关制度,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限,狠抓落实。要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深入查找自身在思想上、工作作风上、执法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努力方向。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强化法治意识,努力提高执法能力、执业水平。要建立和落实整改工作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认真进行整改,将整改措施进行细化和量化,责任到人,务求实效。要建立健全检查考核制度,加强调度和督查,确保整改工作的实效。要整改结果要在适当范围内以适当形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阶段:建章立制(11月份)。各科室处所要结合集中教育活动,分析总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集中教育活动中查找整改的突出问题要进行认真梳理、分析总结,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执法服务规范化建设。要大力加强执法服务监督,严格执法服务过错责任追究;明确执法服务责任,加强对工作环节的管理,深化执法服务质量考评;建立健全明晰的执法服务制度,进一步细化各类执法服务标准。通过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使广大干警进一步强化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改正在少数干警中存在的群众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松散、欺压刁难群众等问题;进一步适应当前执法服务环境的新变化,创新执法服务理念,改进执法服务方式,完善执法服务规范,加强执法服务管理。以纪律作风的切实转变,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树立和保持司法行政机关的良好形象。加强警用车辆管理,切实提高司法行政人员的社会形象。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对突发事件早报告、早掌握,快速稳妥处理,及时化解,避免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这次集中教育活动作为加强群众观念、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高司法行政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局党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集中教育、带头查摆整改,为广大干警做出表率。县局将加强检查督导,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对违纪人员实行“零容忍”,严肃查处。

要把集中教育活动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把集中教育落实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要经常排查队伍中存在的纪律作风问题,定期分析队伍现状,对每一名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对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要有事必查,查实必办,办必从严,决不姑息。通过三个月的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使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广大干警执法思想进一步端正,执法作风进一步转变,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

11.例谈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空间观念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75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等,从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学生学会观察、比较、想象及创新与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一、激活生活经验,培养空间观念

小学生从小就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积累了许多关于物体形状之类的空间观念,但这只是他们对空间观念的表象认识,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缩短教材与学生个体认识之间的距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如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时,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体积的意义并对空间观念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我提出问题:“同学们,当你把书包里面的书和书包里的东西全放到抽屉里面时是什么感觉?”学生答:“抽屉被填满了。”我继续说:“现在请大家把书包及抽屉里所有的物品都拿出来,你发现了什么?”“抽屉里空了许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因为文具盒没有书包及那些书本占的空间大。”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的感性认识,真切感受到了“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物体的体积”。

从这个教学课例可以看出,“体积”对于学生来说,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正因为教师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无需动手动脑就知道哪些体积大些,哪些体积小些,从而使学生对体积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二、加强操作感知,培养空间观念

皮亚杰曾说,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直观形象,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如教学“垂线与平行线”时,虽然学生也学过画长方形、正方形,但是,多数学生在画垂线时更多凭的是直觉,并没有对所画垂线在空间上所处的位置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就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使用三角板和直尺的作图工具的使用上,在学生具体操作之前,我让学生先弄清楚是过直线上一点作垂线还是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然后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按照正确的方法来画垂线。这样一来,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垂线的正确画法,而且对垂线在直线上所处的位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了这种空间观念,此时,再让学生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由上述教学课例可以看出,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方面,教师只有重视对学生操作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学生才能对图形的认识有一个空间感知和把握,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巧妙的方法,进而使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断得到发展。

三、借助丰富想象,培养空间观念

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象力是无穷的,要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借助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建构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如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在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中建立空间观念,并从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并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但这些只是学生对圆柱的直观形象认识,怎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我把想象引入了课堂教学:向学生出示一面长方形的小旗,然后让学生闭目想象一下,如果沿着这条长方形小旗的一边旋转一圈,所围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这个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形成的是圆柱的哪个部分?学生在头脑中就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圆柱轮廓形象,空间观念逐渐形成。

从上述教学课例可以看出,正是借助了想象,学生才对圆柱有了一个形象的感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出恰当的想象情境,让学生养成自觉在头脑中将实物抽象为图形、框架,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形体的丰富感性体验。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亲历实践操作的整个过程,合理想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上,这几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教学方式,以使得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断得到培养和提升。

12.培养大学生法治人格的思考 篇十二

一 人格与大学生法治人格

人格教育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与竞争的日趋激烈, 以及让人越来越背负不起且愈加严重的生活压力等都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高度的科技文化水平, 还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稳定而健全的人格。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也必须及时转变教育观念, 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 增加人格教育方面的内容, 进一步完善人格培养方式, 有效地发挥人格培养作用。

人格是人社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以及在社会各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商和智商的综合, 并体现为主体在直接或间接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表现的政治素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知识修养、审美趣味及心理健康等状态。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都曾对人格进行过专门的论述, 但归根结底, 人格应是个体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主体特质,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主体所具有的各种文化、道德修养、审美情趣、行为选择等同社会实践要求相吻合, 也是主体所追求的社会价值的体现以及社会对主体所进行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之一。因此, 完善的个体人格不仅包含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意识倾向的完善, 还包括了个体智力、意志力、知识结构和道德行为理性的培养等多种因素的完善, 是个体积极调整自我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并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积极的评价的表现, 体现着一个优良社会公民所追求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需要学生全面而辩证地理解理论与现实、自我与他人、人生与社会等关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全方位调动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 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完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结合起来, 培养其理性认知和社会实践能力, 促进其情商与智商有机融合的综合智力的发展。

原理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统帅课程, 更应义不容辞地完成这项任务。这就需要有效发挥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渠道作用, 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法治观, 塑造学生健全稳定的法治人格——个体能够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认识法治与现实, 自觉地、理性地参与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 理性地对待社会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自觉地促进社会的进步。这些正与现代法治人格所需要的理性批判精神和宽怀、宽容等精神品质相契合, 能正确指导大学生合理地处理个人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的关系, 增强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应有的时代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为促进国家法制社会的建设、大学生顺利实现人的社会化奠定坚实的实践理性。

二 在原理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实践探索

1. 确立大学生法治人格培养的理念

树立培养大学生法治人格的理念, 首先应明确人格培养在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地位, 把人格培养和知识教育、素质提升以及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把知识体系的传播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不能理解为单纯的知识教育, 也不能理解为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 而应该是思想政治素养与人文素质的有机培育, 其中包括法治观教育在内的法制观念教育、法律思维教育、法律素养教育, 民主与自由教育,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教育等。

2. 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深化大学生法治人格教育

第一, 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为主线, 奠定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基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实践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 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就是实践的。人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拓展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并通过积极有效的实践实现并提升了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人的实践过程本身就是不断超越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必然从实质而言是各种事物自身的规律, 自由不是绝对的, 自由是相对于必然而言的, 它不是对必然的违背, 而是对必然的遵从, 只有遵循必然才能走向真正的自由。对这个理论的正确理解与把握, 有助于大学生合理合法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充分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言行控制在道德与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才能获得个人成长中需要的道德支持与法律保障, 也才能真正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 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重点, 培养大学生健全、稳定的法治人格。

(1) 真理与价值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真理”自古以来就是整个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事物。崇尚真理、热爱真理也是当今大学生普遍具有的正确价值取向。而现实生活中, 许多大学生却以自己不道德的行为践踏着真理。大学生中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求职材料作假等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真理的崇尚与热爱只停留在了口头上, 而没有真正理解对真理的维护是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才能实现的。在教学中, 我们通过对“日心说与地心说的斗争”等典型案例的回顾, 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真理只有通过与谬误的残酷斗争, 甚至有人为此付出鲜血与生命的代价才能诞生。正是无数前人对真理苦苦的探索与不懈的追求, 我们才能在真理之光的照耀下勇敢前行, 作为后来人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并弘扬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勇敢而伟大的精神,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真理。具有法治人格的公民不仅积极追求和捍卫自身的权利, 同时勇于承担自己行为的相应后果, 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为此, 教学中结合见到老人摔倒不敢搀扶、“小悦悦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自觉担当起作为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

一个社会, 如果很多的社会问题都要靠法律来解决, 那只能意味着这个社会的落后与退步, 而只有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靠道德的调整就能解决, 则意味着这个社会的上升与进步。而大学生对真理与价值理论的正确理解, 正确价值观的选择, 则有助于大大推进整个国家法治化的进程。

(2) 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 用法治思维对待个人利益。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 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与活动。而人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则是对客观规律的遵循。随着现代社会的深入发展, 大学生自身的利益追求越来越多样化, 然而其政治诉求却表现冷淡, 大学生对民主法制建设的参与热情整体不足, 甚至是麻木冷漠, 而公民对民主法制建设的积极参与是实现法治的必备要件, 也是衡量其是否具有法治人格的基本指标。大学生在追求及实现自身利益时往往表现出极具功利性的一面, 表现得“为达目的, 不择手段”, 信奉“有权就有一切”, 臣服于社会的人治习惯潜规则。这些现象说明大学生还没有形成对法律公正的普遍尊崇与信仰, 更没有内化为稳定的法治人格。我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 告知学生任何事物在其运动中都会表现出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引导学生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相关法律知识, 自觉拿起法律武器才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政治民主权利。

(3) 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是为了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而认识世界不是目的, 改造世界才是目的。现实生活中, 一些大学生触犯法律, 原因不在于法律知识的缺乏, 而是抱着侥幸心理知法犯法, 甚至利用对法律的了解钻法律的空子, 借以规避法律的惩罚, 这不仅是对法律的践踏, 更是对法律的藐视。这不仅从根本上违背了“知行统一”的哲学价值, 更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的形成。法律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公民主体的法治人格状况。具有健全法治人格的公民在知行上是统一的, 在作出一定决策前能依法预测后果, 据此作出合法选择并付诸实施, 不断反复以至形成。通过“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哲学理论教育, 让大学生明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既要认识改造客观世界, 又要认识改造主观世界, 尤其改造主观世界包括改造人类自身的认知能力, 核心是改造世界观, 即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人们只有把正确的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即内化, 才能做出一致的行为选择。大学生只有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规范, 并将这些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 变成自己意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才能使之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量。并在这些正确意识的指导下, 逐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由低层次的“法律要我这么做”的被动状态上升为高层次的“我要这么做”的主动状态, 由自发的“我在这么做”上升为自觉的“我应这么做”, 这将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的养成。

3. 注重言传身教, 以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化学生

教师自身人格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格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境界、理想追求、理论水平甚至言行举止, 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作为教师, 除了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 还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感染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 更要做学生的益友。对学生要有一颗大爱之心, 教育的本质是赏识, 赏识的本质就是爱;以高尚的操守、正直的品格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学术之风引导学生如何做学问。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客观的评价学生, 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激发自己的主体意识与潜能, 不断反思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健全人格。

总之,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宗旨, 于原理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人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相信, 这种无处不在的教育, 能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途径, 有助于大学生健全而稳定的法治人格的养成。

摘要:根据培养大学生公民人格素质的需要,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 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教育, 培养大学生科学正确、全面辩证的法治观, 在塑造大学生健全、稳定的法治人格的基础上, 着力提高他们的现代法治素质, 这既是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需, 也是现代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人格,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13.谈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 篇十三

几何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图形、理解几何知识,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教学策略。听了范存丽的专题讲座,我认为应该着重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密切联系生活,建立空间观念

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不脱离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小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少的数学表象,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习数学。把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作为素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反映身边数学,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趣,引发学习欲望。

2、注意引导观察,形成空间观念

观察是学生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活动。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离不开观察活动,因此,组织多种多样的观察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观察,使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几何形体的表象,形成空间观念。如学习“圆柱体体的认识”时,让学生观察一些实物的表面,亲自动手摸一摸、分一分、摆一摆,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反映、形成表象,让学生对概念有个清晰和正确的理解。

3、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正确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和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物体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许多分析器官协同参与活动,形成和巩固空间观念。小学生的思维是具有一定具体性和形象性的,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过程,获得具体的描述性结论,初步形成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理解能力。

4、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14.谈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 篇十四

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育才学校 张丽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在数学课中,空间观念的培养一直是一个让数学老师头疼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比如挂图、幻灯片等,呈现给学生的都只能是平面的表象。准备实物让学生观察,又由于条件的限制,个数毕竟非常有限。而现代技术教育手段的普及使多媒体在课堂得以大量运用,为数学老师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一、利用网络资源,大量增加各种图形的表象。

互联网的出现,在各行各业中都引起了一场非常大的改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样可以利用网络优势,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无形变为有形,使有限变为无限。如在一年级第一次接触到平面图形时,学生头脑中的表象非常有限,教师可以在课前就从网上搜索到大量的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资料,其中既要有生活中象这些图形的.物品,也要有为什么要把这些物品制作成这样形状的原因。学生可以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和议一议,在头脑中获得对这些图形大量的表象积累后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就远比单纯让学生看几副图效果要好的多,通过网络搜索及资源共享,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很愉快。再比如在五年级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学生对三角形的稳定性很难理解。虽然以往老师也可以通过制作教具和学具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但效果总是不太理想。有了网络,可以让学生看到大量有关生活中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如:自行车的三角架,屋顶的三角横梁,甚至桌子坏了钉上的三角木条,学生表象增加了,知识的理解才能有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空间观念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二、通过制作简单动画,让静止的图形动起来。

几何图形的教学很多内容都是要在动态中来理解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始终只是在平面上,无法让图形动起来就无法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变化过程。而通过一些软件制作简单的动画,可以让静态的图形动起来,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如:四年级《角的分类》这一内容中有这样一个知识点--------周角。周角的定义是一条射线饶它的端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轨迹。这是非常抽象的一个概念,四年级的小学生怎么也不可能凭空想象出来。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制作出一个放慢了的射线旋转的动画。通过颜色的变化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这条射线的运动轨迹。这样一来不用老师再多讲述,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就能理解周角的概念。由于制作比较精致漂亮,学生非常喜欢,学习的兴趣也非常浓厚。再比如:在二年级教学角的认识时有一个这样的知识点:角的大小与两边画的长短没有关系。学生无法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于电脑动画帮助学生获得。先画一个原始的角,然后用不一样的颜色让边延长,延长的过程用非常慢的速度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确看到边无论是延长还是缩短,角张开的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这一现象。通过动态演示,学生很轻松就理解了这一知识难点。

三、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公式的推导过程。

[1][2]下一页

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有许多公式的推导,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推导,圆周长公式的推导等等。这些公式的得出都借助于图形的拼摆,剪贴。如果仅仅只用到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让学生生动直观的看到这些过程。如果借助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如电脑课件就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在五年级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就制作了一系列的灯片。让学生看到动态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电脑课件的演示,既可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目的,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减轻了教师课堂上的工作量。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对数学课堂的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教学手段都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在拥有许多优势的同时也有一些弊端,不能完全让电脑代替老师。教师仍然要在课堂上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中遨游。

15.谈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 篇十五

关键词:审计文化,独立,法治

1 独立之精神

独立精神是审计机构及其成员必须具备的一种行为原则, 是审计文化中最能反映本行业特性的文化要素之一。独立精神之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由审计独特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审计是一种起监督和证明作用的管理控制活动。为了达到客观而有效的监督管理目的, 审计必须独立于经济责任受托人和经济责任委托人, 以公正的立场来组织审计行为。可以说, 独立性是审计行业的特色, 独立精神是审计行为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如果审计独立性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 则必然削弱审计的权威性和重要性, 从而易使审计工作流于单纯的查错纠弊式的例行监督, 呈现出人浮于事的疲软状态, 最终不可避免地沦入恶性循环。

审计的独立性体现在体制和精神两方面。体制上的独立是指审计在机构设置、行为组织、人员安排、经费等方面所拥有的独立性, 它是显而易见的、表面化的, 也是审计独立性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然而, 体制上的独立并不意味着审计被赋予了真正的独立性, 只有具备精神上的独立性, 审计独立性才能完全得到实现。精神上的独立性指的是存在于审计人员思想意识中、氤氲于审计行为中的一种独立信念, 它是审计独立性的灵魂。换而言之, 审计是否能够拥有真正的独立性, 取决于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是否养成独立之精神。

这种独立精神在审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审计人员不应该唯唯诺诺、怕得罪人, 也不应该见风使舵、失去原则, 更不应该为了自身的得失而歪曲或隐瞒事实。他们应该勇于坚持真理, 敢于指出问题, 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客观而公正地实施审计项目。

就中国审计行业的现状来看, 其独立性尚处弱势, 有待提升的空间很大。造成中国审计独立性较弱的原因不一而足, 最为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管理体制上的原因, 另一个是传统文化环境的影响。

从政府管理体制来说, 中国现行的审计体制采用了行政审计模式, 即审计机构隶属于政府, 政府制约着审计的机构设置、人事安排和财物资源。很显然, 在这样的审计体制模式中, 审计工作势必或多或少受控于政府或上级机关, 审计机构行使监督的职能将大打折扣, 审计独立性从而被削弱。当然, 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发展, 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 众所周知, 在所有的改革中, 体制方面的改革最为艰深漫长, 需要细致而耐心地考证、摸索和实践, 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 中国审计的百分百独立性既不可能自行获得, 也不可能今天想明天就实现, 而是要依赖于国情的变化发展、循序渐进地达成。

影响中国审计独立性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庸”思想, 它所倡导的“过犹不及”、不偏不倚的有节制的人生态度被误读, 旁生出了某些负面意义, 形成了“和事老”、“和稀泥”式的庸常而消极的社会风气。“中庸”的这种负面影响多少也渗透到了审计文化之中, 左右着审计人员本应具有的超然态度, 从而直接动摇了审计的独立性。

2 法治之观念

审计是一项监督管理制度。制度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是建立和维护一个合理而平稳的国家和社会秩序, 作为秩序的维护者, 制度首先需要获得公众的认同, 并且保有一定的威严感和权威性。审计制度亦不例外。那么, 制度的认同感和威严感如何获得并保有, 答案是, 首先必须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支撑。具体而言, 就是需要做到有法可依以及有法必依。

法律法规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有利己的本能和需要, 并且倾向于产生利己行为。经济学将这种状态下的人称为“理性人”, 并且认为, 社会是在“理性人”之间的互动中产生并发展的。然而, 如果纯任“理性人”凭着利己的本能行事, 社会的混乱将无法想象, 因此, 人的利己本能和行为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某些行为规范的限制。能够约束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既包括道德准则, 也包括法律法规, 而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约束力最显著的, 就是法律法规。

一旦有了法律法规, 一个社会中的任何人、任何团体都必须严格遵守, 只有这样, 人或团体的行为才有可能得到基本的认同。对于审计而言, 道理是一样的。审计不仅要谨守国家法律, 还要以行业规则为行为依据, 依法审计, 依法设定各方的职责和权限, 依法保证各方的适度利益, 依法进行评价奖惩。只有合法、公正、客观的行为, 才能有助于规范审计自身的行为, 使审计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 使审计的过程和结果呈现出一定的科学性, 从而就可以使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 使各方利益得到平衡, 使整个社会得以在安定有序的氛围中科学而协调地发展。

对于审计而言, 有法必依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审计人员应该以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为行为准绳, 客观、公正、严格地行使职权, 依法对被审对象进行或褒或贬的处理。二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对他人进行审计的同时, 也应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避免假公济私、徇私舞弊的行为。无论是审计过程中的依法行为, 还是审计人员对自身约束和规范, 二者都需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时刻保持着警醒的法治观念、形成优良的执法习惯, 这样, 才有可能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的干扰, 避免各种外部因素的不良影响, 才有可能安全而有效地进行审计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法治观念是审计的基本理念之一, 因此也必然是审计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俊.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审计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审计学院, 2015.

[2]彭瑜.审计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 2012.

16.谈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 篇十六

【课堂再现】

一、教师进行简单的课前谈话后,即开始新课教学

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将围绕一个关键词展开,这个关键词就是“想象”(大屏幕展示“想象”)。

二、教师引导“线动成面”

师提出想象1:线段a做什么运动?会形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

问题一抛出,学生便纷纷开动脑筋,迅速得出三种方式:

(1)平移:可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2)旋转:圆、扇形;(3)围:三角形、梯形。

三、教师引导“面动成体”

师提出想象2:平移这些(以上图形)平面图形,会形成怎样的立体图形?

在教师的引领、课件的展示下,动态为学生展示平移后出现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直柱体图形。

四、教师引导、建构知识网络

师:把这些立体图形放在一起,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直柱体的特征。并通过教师的课件展示,迅速得出直柱体共用的公式:

公式1:V=sh

(1)师在多媒体上通过图形运动的方式让学生想象公式的由来。

(2)讲练结合,即时练习:

师:计算刚才得出的不同类型的直柱体的体积。

公式2:S侧=Ch

(1)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展示直柱体侧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学生观察。

(2)随即进行相对应的侧面积计算练习。

五、课堂拓展

师提出想象3:这些平面图形沿轴旋转后,会形成怎样的立体图形?

师提问:形成的后四个图形与之前的立体图形一样吗?(进而拓展出非直柱体的立体图形)

【课后感悟】

一、动静结合,还原几何图形的形成规律

皮亚杰研究表明:动态表象是学生数理——逻辑经验生成的源泉,静态表象只能产生物理经验,而空间观念不仅仅是一种印象,更是一种思考、一种逻辑、一种内在的把握,所以说几何动态是几何观念形成的源泉。在图形的复习一课中,教师想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和侧面积,他打破常规,并没有让学生直接说出这些图形的公式,而是先出示一条线段,引导学生想象,利用课件形象展示出通过平移、旋转、围等方式得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扇形、梯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再由这些平面图形通过向后平移、重叠等方式得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这样的设计,遵循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几何形成规律,注重了几何知识的动态生成,并利用这一条主线,将本节课要复习的几何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避免了花费大量精力为追求动态而动态,却不注重知识系统结构的华而不实的做法。借助课件的力量,将静态的几何图形教学变得生动,并富有想象力,让学生形成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为初中、高中的几何知识学习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虚实相间,形成几何图形的网络体系

观察是知识获取的渠道,想象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丰富的情境中观察获取感性知识,形成表象,再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想象,把点、线、面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几何图形的知识网络,这样才能叩开空间观念的大门。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推进,把握点—线—面—体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把一个个知识点不断编织在一起,形成系统的结构,从而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三、融会贯通,让课堂充满神秘,精彩不断

在现在的几何教学内容编排中,每册安排一个内容,这样几何知识学习就会出现断档的现象,教师对几何图形的基本生成方法缺乏必要的了解,只是一味地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讲解,不能将教材前后知识连接起来,在复习时也只能是昔日往事的再现,复习课就变得索然无味。而在“图形的复习”这节课中,在“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教学环节中,展示了“平移、旋转、围”三种不同的方式;在教学直柱体的通用体积公式时,展示了“由平面图形一层层叠加”的运动方式;在教学直柱体侧面积通用公式时,用到动态的“剪”的方式;同时,在直柱体教学完成后,拓展了非直柱体的几何体形成过程。将平移、旋转等运动方式与线、面、体静态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多种几何图形生成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在图形神奇的变换中对本节课的知识充满了期待,课堂上精彩不断。

动静结合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帮助学生解决空间思维上的困难,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虚实相间,顺利完成平面向立体的过渡,让学生的想象力更上一层楼;融会贯通,把枯燥的几何知识变得神秘而富有生机。三者结合,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快乐中建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芹.浅议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6(1).

17.谈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 篇十七

摘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我们知道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实际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本文试图根据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探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新课标

中学生

体育兴趣

培养

终身体育

前言

在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人们的社会竞争意识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越来越激烈,个人实力决定了人的生存质量的好坏,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体育评价转变、从“阶段性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此如何提高人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势必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新课标带来的教改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同行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加以参考和指正。

1、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

1.1指导思想的更新: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标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体系,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突出健康是唯一目标。

1.2体育意识的更新: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体育意识:由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由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体育教师要了解学校体育不单纯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了解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前提。

1.3知识结构的更新:当今社会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系统知识结构包括:“多媒体”知识是结构的综合,它不仅是教师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通基础知识是结构的基础,它既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学科专业知识是结构的重心,它制约着教学、训练、科研、保健能力的高低;教育学科理论知识是熟练地驾驭教材,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有力保障。有了这类知识,教师才能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提高。

1.4体育能力的更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要随之不断提高和更新,要由过去侧重掌握运动技术向知识结构合理化、并具备较高运动能力的“智能型”过渡。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学会改进自我健身的能力,因此体育教师更应不断学习和扩大本学科知识面及体育边缘学科的知识面,融洽贯通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以获得更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1.5教师行为的更新:新时期体育教师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且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的机会,并经常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认为教师在期望上有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

2、了解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

2.1广泛性:学生进入高中后,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范围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对课外体育活动及班级、校际、校外之间的各种比赛很感兴趣。

2.2选择性: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如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像球类、武术等;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像艺术体操、舞蹈、跳绳等。

2.3深刻性: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渐对一些较为复杂、具有一定技巧性动作产生兴趣,学习时,他们不再满足于掌握动作要领,更希望了解动作的原理。

2.4连续性:许多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小学、初中阶段便有了,到了高中阶段,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他们的兴趣变得更加深刻而稳定,这种稳定正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不可忽缺重要环节。

3、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3.1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束缚着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学生上体育课往往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

3.2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

其一由于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淡漠,可以说学生就没有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想法;其二由于应试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被占用,想玩不会玩;其三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往往受情绪影响而淡薄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3.3教师因素

传统教育是“师本教育”,其核心是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再加上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有些体育老师甚至不仅吝于给学生微笑,而且经常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于是,学生的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这样被泯灭了,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

4、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必须去服从。

4.1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平稳、有分寸,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丧失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4.2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新课标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而强化其激励、发展、创新功能,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表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在第一时间给予首肯,会激发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4.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高中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不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此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4.4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4.5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4.6利用竞赛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

4.7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4.8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类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压抑的机能,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息灭。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学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要善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没有兴趣,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孔子亦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语.雍也)”一句话,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

总之,体育具有别的学科和别的事物所不具有的乐趣,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要如痴如狂地从事体育运动的现象了。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必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因此体育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劳动。

上一篇:水与水蒸气教学设计下一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愿者协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