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站服务承诺(精选12篇)
1.社会工作站服务承诺 篇一
为切实转变林业系统行风,进一步增强“执政为民、求真务实、诚实守信”意识,着力打造一支廉洁高效、作风优良的林业队伍,我们向社会郑重承诺:
一、依法行政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决定,严格规范行政审批事项。除市政府清理后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外,不自行增设任何审批项目。
二、便民高效
1、林业证费办理进入林业服务大厅。按规定审批办理木材运输、野生动植物运输、植物检疫、林权等证件。对手续齐全的,每份木材运输放行证在20分钟内办理完毕;每份植物检疫证在15分钟内办理完毕;每份林权证半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每份证的收费8分钟内办理完毕。
2、执法人员对简易程序的木材案件当场由2人在一小时内执行完毕,对一般程序木材案件自立案之日起15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各木材检查站对手续齐全、货证相符的木材运输车辆登记后立即放行。
3、申请人提出的木材采伐许可、林地使用、山林流转申请,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已受理木材采伐许可、林地使用申请的,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已受理山林流转申请的,7日内评估完毕,30日内组织公开拍卖。
4、认真做好营造林工作。基层上报的营造林作业设计7日内给予审批;造林结束后30日内完成造林验收,造林资金到位后7日内拨付。
5、热情接待和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对情况简单的信件二个月内调查处理完毕;对情况复杂的信件三个月内调查处理完毕,并将调查结果以适当方式告知信访者。
三、公开透明
放行办、木材检查站、林业工作站实行“四公开”制度,即公开上岗人员身份、公开木材及其制品折算标准、公开收费法规依据、公开林业行政处罚权限及处理结果。林业执法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四、公平公正
各林业工作站要公正、公平、公开做好年度采伐计划指标落实。在上级年度计划指标下达后15日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乡、镇政府提交落实到村、户。及时提供有关采伐、设计、核实等服务,接到林业生产单位采伐申请报告后15日内组织完成有关设计或核实工作,及时上报审批。
五、严格审批
对符合条件的申报,立即审批。对不符合条件,超额超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申报,一律不批。
六、接受监督
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对行政相对人所申请的事项不按规定办理或拖延办理的,引起行政相对人不满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视情节轻重分别按《国家公*员法》和《上饶市林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给予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相应的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本承诺由市林业局效能监察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实施。
2.社会工作站服务承诺 篇二
实现科研院所后勤社会化,不但使后勤工作更加规范化,管理人员结构更趋合理,而且因在后勤服务中引进了竞争机制,后勤人员工作主动性会极大提高,后勤保障得到加强,能为科研工作者创造出一个更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后勤社会化后,为解决科研院所后勤临时工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意义。
1. 消除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
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其发展可以追溯到计划经济时代,在这个时期产生的管理体制难免会打上这个时期的烙印,即管理体制的封闭性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当时却客观上起到了稳定职工队伍,促进科研院所发展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转变也使得科研院所的后勤服务工作的模式的弊端显露,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社会化”模式,这就要求科研院所的后勤管理部门也要积极融入到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以推动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化,消除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使得科研院所的后勤服务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科研院所发展的需要。
2.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前我国处在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发展的时期,市场配置经济的能力日益显著,因此科研院所要积极利用市场的竞争机制来为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提供保障。我们知道,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后勤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后勤管理体制的弊端明显,若是继续沿用,那么无疑会给后勤管理的发展带来隐患。基于此,科研院所的后勤服务发展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融入到市场竞争中,这样才能清晰的看到自身的缺陷,有利于后勤服务模式适时向社会化的方向转变,提高服务的质量。
二、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社会化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物业基础条件差
一般而言,科研院所的物业在规模上并不大,大多数都在几万平米以下,这样一来,要对后勤物业进行社会化发展,其发展空间的确显得狭小了一些,想取得规模效益的难度是很大的。除此之外,科研院所的物业建筑还存在结构复杂、陈旧的特点,这样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维修资金,加大了成本的支出。
2. 人员管理难度大
在对科研院所后勤服务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势必会分流出一部分人员来,这部分人员进入新组建的社会化的物业公司中工作,但是人员的管理难度却增大了。这是由于分流出来的人员基本上都属于单位的正式职工,他们会有与生俱来的有优越感,但是这种优越感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却是存在矛盾的。除此之外,正式单位职工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缺乏培训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科研院所物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3. 历史遗留问题多
在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社会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比如社会化物业进驻时相关工程图纸、资料、文件及配套设备使用说明等不能按物业管理规范及时移交或残缺不全;工程在保修期内涉及到的维修问题各方推诿扯皮,无法做到及时进行维修,后勤物业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三、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社会化及社会化服务的措施
1. 创新共建思路,践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理念
推行科研院所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要充分考虑科研院所的特殊性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科研院所后勤服务社会化不能简单地照搬市场经济模式,而要以“服务科研保障生产、服务职工保障生活、服务院区保障和谐”为主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兼顾经济效益。
对于科研院所后勤服务能够实现服务外包的项目,应积极推进专业化管理,加强合作与监管,采用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理顺科研院所与外包服务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终形成“专业管理团队负责运营管理,行使日常管理权、经营权;科研院所负责监督管理,拥有资产产权、收益权”的共建运营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后勤服务管理质量和水平,促进科研院所各项工作协同发展。
2. 完善服务模式,优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机制
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是一个单位后勤服务保障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有了好的服务体系才能提高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服务体系的效能。
科研院所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推行关键在于理顺运行机制,后勤部门的职能要逐渐实现由服务向管理的转变,即从服务为主到服务、监管并重再到监管为主的三步转变。进一步提升后勤核心治理能力,优化服务管理机制,实现对受托方的有效监督和科学管理,最终实现工作重心向国有资产监管、服务项目招标、服务质量评估等宏观层面的转移,为科研院所后勤服务管理社会化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3. 强化人才战略,提升后勤服务社会化软实力
第一,狠抓后勤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训教育,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一方面,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走进来,通过专业理论的讲授完善后勤人员现代管理方面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创造条件组织后勤人员走出去,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再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总结制定出一套符合当前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制度。
第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挖掘科研院所内部优势资源与招聘社会专业人才相结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拓宽选拔任用渠道,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走上管理岗位,激励后勤人员在科研院所后勤服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树林,詹丽香,黄普乐.农业科研院所行政后勤管理创新与发展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3):30-32.
3.检察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 篇三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大局意识,以全新理念服从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检察机关作为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千方百计把服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理念,坚持履行职责与服务大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就是要在执法中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为宗旨,紧紧围绕发展履行职责,把握服务的方向、转变服务的方式、破解服务的难题,提高服务的效果,办案想到稳定,执法想到发展,努力促进检察机关公正、文明执法。
二、办理一批精品案件,强化质量意识,提升执法公信力
办案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办案质量不高,就谈不上公正执法,就会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开展办理一批精品案件活动,激励干警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效果意识和精品意识,更加自觉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侦查水平、破案能力、侦查监督水平、公诉能力,突出强化办案的效率、质量和效果,把更多的案件办成精品案件、优质案件,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确立质量理念,要明确和重申“一要坚决,二要慎重,三要搞准”的原则和各项办案纪律,克服单纯追诉、先入为主的执法理念,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执行实体法与执行程序法并重,使每一起案件都做到结果上正确、实体上正义、程序上合法,社会反映良好,大力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三、编织一个情报信息网,立足检察职能,拓展服务渠道
加强对职务犯罪和普通刑事犯罪的犯罪特点、发案原因、发案地域等情况的调研,探索职务犯罪和普通刑事犯罪的规律性、普遍性,完善打击和预防犯罪措施,构筑一个覆盖面宽、反映灵敏的情报信息网络。有效查办和預防职务犯罪、有效掌控社情民意,突出刑事犯罪打防效果,夯实情报信息基础。通过采取与行政执法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机制、建立重点行业或重点部门信息档案、在职务犯罪易发部门建立稳定信息渠道等措施,建立职务犯罪情报信息网络。职务犯罪预防网络在县委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领导下,采取建立职务犯罪预防教育基地、健全发案单位或重点单位的预防工作制度、建立行业受贿犯罪档案、积极推行行业预防、个案预防等措施,建立一套有效的职务犯罪预防网络。采取建立健全不捕、不诉回访考察制度;建立不捕、不诉档案;建立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基地;建立重点民事行政申诉、信访档案;建立监外执行人员档案及考察制度等措施,建立刑事犯罪预防网络,以强化未成年人犯罪、民转刑案件、两劳人员再犯罪等刑事犯罪防控效果。通过与公安机关、村社治保调解组织、村(居)委会等单位建立健全联系、协调机制,建立多发性犯罪案件档案,建立社会治安热点难点、矛盾纠纷易发点、涉检涉法信访突出点综合档案等措施,及时掌控社情民意,有效提升侦查监督水平,为社会治安稳定提供有用资料。
四、建立一套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服务体系,抓牢服务和改善民生的着力点
为维护社会稳定首先要严厉打击侵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刑事犯罪案件,保护人民群众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及各项民主政治权利。通过履行侦查监督职责、公诉职责,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依法及时、准确、有力地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从重从快打击包括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在内的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增加群众的安全感。
强查重防,强化职务犯罪查办工作,重视职务犯罪预防体系建设,完善检察侦查和预防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地方反腐倡廉建设、服务地方新农村建设工作体系。围绕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突出查办教育、就业、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征地拆迁、抢险救灾、移民补偿、安全生产等民生领域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促进党和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工作中,要做到“两个注重”,即:注重查办社会反响强烈的大要案件;注重查办与民生密切相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加大办案力度,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建立主动性对口联系机制,以“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开展预防教育。借助固定阵地开展规模化、长期化的预防教育。与职务犯罪的多发、易发部门建立针对性长效联系机制,积极提出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与重点工程、民生工程项目建立前瞻性介入机制,有效防止工程各环节可能发生的职务犯罪。与发案单位、部门建立及时性个案预防机制,及时在发案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警示教育,切实做到打击一人、挽救一片、教育一方。
五、完善一系列数字化考评机制,深化检察改革、不断创新检察工作机制
完善办案工作机制。继续探索侦查一体化和自侦案件提前介入,建成比较成熟的机制。完善捕后跟踪监督机制、不捕说理机制等一系列办案机制。建立自侦案件不起诉、撤案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案件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以干警执法档案建设为抓手,在完善案件质量评查和案件质量责任追究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日常性工作,确保案件质量整体水平得到大的提升。完善案件办理流程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举报线索管理、职务犯罪侦查、公诉、侦查监督等各项业务工作规则和业务工作流程图,汇编成册,实现对检察业务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完善以“一岗双责”为核心,以人事制度、管理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后勤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评机制,实现量化考评工作由模糊型向数字型转变。将案件质量考评、队伍建设考评、调研信息宣传考评、创新创优工作落实等融入其中,重点突出对创新创优工作成效的考核,形成一套相互关联的考核体系,促进创新创优,争先工作的有效开展。
六、推出一期检察文化建设公报,以文化建设促检察工作发展
近年来,沾益县人民检察院十分重视检察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育检”战略,提出了“快乐奉献,向学习化、智能化、节约化、人性化、规范化检察院迈进”的总体思路。沾益县人民检察院今年推出一期反映检察文化建设成果的公报。
经过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富有“沾益”特色的文化体系。通过大力开展文化建设,不断挖掘干警的潜在动力,在干警中树立“以检为家、尽职尽责、公正廉明”的快乐奉献意识,从而不断推动基层院建设,促进了检察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七、健全一套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人才兴检战略
4.社会服务工作总结 篇四
一、社会服务工作
1、20xx年新春佳节,XX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主委李加武及班子成员,带着长安大学党委统战部的问候和礼品,带着XX学社陕西省委的慰问信,带着XX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全体社员的关切和问候,陆续拜访近30位XX老前辈(70岁以上)
2、为了做好中共中央赋予XX学社中央对陕西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发掘陕西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典型,深入查找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XX学社中央来陕开展民主监督工作提供素材资料,应XX学社陕西省委要求,XX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在长安大学党委统战部的支持下,组成了以李加武主委、卢林枫副主委带队12人的调研队,调研队于20xx年7月18日-23日赴陕西省米脂县开展为期六天的脱贫攻坚工作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工作。
此次调研,共有效走访4镇7村的316户,其中,贫困户168户,脱贫户37户、非贫困户111 户,总计回收有效问卷316份。同时,及时召开调研队全体会议,对这些综合性的原始资料逐项进行分析、梳理、讨论、归纳,对较集中反映的问题统计和汇总。汇总报告已经上报XX省委。
4、20xx年7月27日,在社省委社会服务部负责人闫建华的带领下,XX学社陕西省委、长安大学助力石泉县经济振兴、发展座谈会在长安大学举行。参加座谈会的有XX学社长安大委员会主委李加武,XX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副主委陶兰晶、卢林枫,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市政院院长胡建荣,XX学社陕西省青工委委员孙永昌,会议指出进一步加强石泉县与XX学社及长安大学的长期合作,助力石泉扶贫事业,推动石泉经济快速发展。
5、20xx年9月16日,由XX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与XX学社西安市碑林区工委联合举办的“我的未来我做主——职业规划之阳光心态”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开讲。XX学社陕西省委常委、XX学社长安大委员会主委李加武,XX学社西安市委常委、碑林区工委闫清阁莅临现场。XX学社友谊支社社员连晓春作为咨询师与大家分享阳光心态,280余名新生聆听讲座。
6、20xx年9月20日,由XX学社陕西省委“陕西XX论坛”、中共长安大学党委统战部、长安大学文传学院、XX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题为“美好青春你做主”的讲座,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举行。讲座由陶兰晶副主委主持,XX学社社员、陕西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刘晓英副主任和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防制所李翔副主任医师为同学们做了《大学生健康知识》和《美好青春你做主》的讲座。出席本次讲座的还有XX学社陕西省委参政议政部部长曹增武,中共长安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刘家乡,XX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刘滨、赵虹等。
7、20xx年11月4日-5日,为了积极响应XX学社中央把我社建设为“思想上坚定,履职上坚实,组织上坚强”的号召,增进XX学社陕西省各基层的交流与合作,扩大社会服务工作范围,由XX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发起和组织,XX学社宝鸡市委、XX学社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支社、西安医学院支社、XX学社西北电力设计院支社、XX学社陕西医药卫生委员会、陕西龙翔电器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服务社会——宝鸡义诊及音乐普及教育活动,在宝鸡进行。
义诊过程中,XX学社陕西省委副主委李敏、XX学社陕西省委常委,长安大学委员会主委李加武、参政议政部部长曹增武、社会服务部负责人闫建华、XX学社宝鸡市委主委车爽、副主委兼秘书长李晓敏、等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慰问社员,鼓励医疗卫生界社员发挥XX学社的优良传统和专业特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活动由副主委陶兰晶主持,第四支社陈建卫、侯二文、熊虎等社员作为专家参加义诊,刘滨、赵虹,孙永昌参加此次活动。
二、社员捐款
1、李加武、潘爱芳、陶兰晶向XX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捐款奖金20xx元。
2、孙永昌向XX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捐款论文稿费3680元。
3、20xx年1月13日,XX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第四支社社员程桂菊同志个人向XX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捐款5000元。
5.社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五
09年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项民政事业顺利推进,这一年来我中心共办理:
一、民政办
1、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由于县城总体规划我镇的失地农户逐日增加,截止2009年11月25日我镇共新增失地农户1344户,3964人,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990278元。为推进城镇低保顺利办理我办抽调专人到县指挥部与各相关单位联合办公,同时开展并做好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复查。
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全年共办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902户,2780人,每季度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25340元,同时开展并做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复查。
3、农村、城镇医疗救助
今年我办为各类生病住院人员共办理农村医疗救助326人,发放救助金503550元,城镇医疗救助98人,发放救助金358880元。
4、农村重建及“特殊党费”
上半年我办登记造册发放全镇20个村农房重建第三次补助资金户数2656户,发放农房重建补助资金17827000元;“特殊
党费”共登记造册2605户,共发放“特殊党费”援助农房重建资金8515000元。
5、困难救助
全年我办为“三孤”、特困家庭解决物资和资金。为保障“三孤”人员安全越冬共发放棉衣被各30套。
6、老年工作
下半年我办根据县民政局老龄委要求,对我镇所辖的23个村(居)委会年满5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清理登记,登记情况已上报县民政局老龄委,同时上报10位高龄老人。
7、村务公开
对23个村(居)委会发放村务公开条例,20个村“特殊党费”公示名单,对20个村委会活动室发放餐饮工具。
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根据我镇实际情况与23个村(居)委会签订环境卫生清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长效机制,奖惩结合,与环境卫生清理经费挂钩。全年全镇共修建垃圾焚烧池110口,清理沟渠200余次,清理顽固死角200余处,焚烧垃圾约150余吨,出动各类人员共50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余份,基本上达到了村容整洁、庭院干净、堆放整齐的要求,群众的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意识有所提升。
通过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在镇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我中心全年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
6.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承诺书 篇六
黎城县民政局:
(社会组织名称)将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按照《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和《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要求,支持开展党建工作。经商全体发起人,我们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走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之路。
二、支持配合在本组织内及时建立党组织并开展党的工作。如暂不能单独建立党组织,支持通过联合建立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等方式,在本组织开展党的工作。
三、支持配合在本组织内发展党员,支持党员参加党的活动,保障党员的合法权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支持配合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上级党组织查处本组织违纪党员。
五、为党组织在本组织内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经费和人员支持。
特此承诺。
(社会组织名称)
拟任主要负责人签字:
拟任法定代表人签字:
7.社会工作站服务承诺 篇七
一、确定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决定实践教学导向,合理和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强调社会服务为导向,将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必须明确社会工作的社会服务本质,明确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目标。
在明确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目标过程中,井冈山大学主要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在实践教学目标中明确社会服务理念,强化社会工作师生的专业社会服务意识和自觉性,旨在为实践教学提供依据和引导。第二,在实践教学目标中明确社会服务参与,保证所有的社会工作学生在校内外督导的指导下,都有机会且必须真实地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将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落实于社会服务行动。第三,在实践教学目标中明确社会服务能力,保证社会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充分认识社会服务内涵,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获得社会服务职业素质。第四,在实践教学目标中明确社会服务效果,保证社会工作师生在实践教学中开展的社会服务能有效地解决和改善服务对象的问题,避免实践教学中的社会服务形式化和走过场。
二、设置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直接体现着实践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也是支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有力保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强调社会服务为导向,需将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专门设置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内容。
在设置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内容过程中,井冈山大学主要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将社会服务理念融入到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内容中,让社会工作学生通过实践教学逐渐建立起社会服务的意识,培养社会工作学生社会服务的专业理念,并从内心认同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服务的专业。第二,将社会服务需求融入到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内容中,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估社会实际需求,针对需求制定社会服务计划,策划社会服务方案,锻炼学生对社会服务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第三,将社会服务能力融入到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内容中,通过服务社会,让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社会服务中,锻炼并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第四,将具体的社会服务环节融入到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课堂上的社会工作知识运用到实际社会服务中,通过真实社会服务场景加深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理解,在实际的社会服务中体会社会工作的价值。第五,将社会服务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融入到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社会服务的锻炼,结合社会服务的工作任务,培养作为社会服务人才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向就业自然过渡。
三、构建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校-政-机构”联合实践教学模式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中的社会服务涉及到方方面面,单纯依靠高校自身是无法实现的。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必须要密切联系社会工作行业,充分整合高校、社会工作行业主管部门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实现学校、政府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联合实践教学。
井冈山大学自2005年开始招收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在构建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校-政-机构”联合实践教学模式过程中,井冈山大学注重社会工作学生的培养与社会工作行业相结合,密切联系省市县各级民政部门和省内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寻求各级社会工作行业主管部门与各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开展“校-政-机构”联合实践教学。各级民政部门主要提供社会服务政策支持、社会服务项目和实践教学指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主要参与设计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方案、提供实践教学必要条件、共同设计并承接实施社会服务项目、参与督导实践教学、参与实践教学评价。
四、承接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要落到实处,必须依托于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通过承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才能保证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情感,提升学生社会服务素养,培养学生社会服务能力。
2013年以来,在各级政府部门和与我校联合开展实践教学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积极承接来自民政部、江西省各级民政部门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15项。通过承接各类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程参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设计、申报、实施和评估行动全过程,增强了社会服务意识和精神,获得了解决社会服务中实际问题的素养,提升了运用专业知识参与社会服务的实务能力,也为社会服务的具体对象提供了专业的社会服务,增强了专业自信心、专业认同度和专业使命感。
五、构建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旨在全面了解和跟踪实践教学过程及成效,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强化对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和反馈引导。通过实践教学效果评价起到以评促管、以评促改的作用,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保证实践教学有效性。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强调以社会服务为导向,需将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形成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对社会服务的评价。
在构建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探索过程中,井冈山大学主要尝试从评价主体、方式和内容等方面着手:第一,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学生实践教学效果的主体由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指导实践教学的校内外督导、实践教学基地的负责人、接受社会服务的对象、社会服务所在地的社区负责人等组成,多主体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能有效保证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第二,评价形式多样化。实践教学评价主要采取现场调研与现场巡视检查、查看实践教学日志与实践教学督导日志、小组研讨、访谈接受社会服务的对象、校内外督导定期沟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践教学评价形式多样化,能有效保证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第三,评价内容多重化。主要考察学生在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是否形成和内化了社会服务理念和情感,学生能否在国家政策、法律和法规范围内,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伦理,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开展社会服务,提供的社会服务是否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央组织部,民政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sw.mca.gov.cn/article/zcwj/201304/20130400441038.shtml,2011.
[2]中央组织部、教育部、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fvfg/shgz/201204/20120400302330.shtml,2012.
8.社会工作站服务承诺 篇八
档案是政府的坚实后盾
近几年来,衡水市政府下大力气整合城市建设,在拆迁改造中,衡水市国家档案馆积极配合建设服务,建立了土地征用档案信息数据库,充分发挥档案馆职能,协助市政府拆迁办,化解了多起政府与企业及群众之间的矛盾。2005年为更好的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衡水湖,市政府对衡水湖国家一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重新规划。但在运作期间,对京大路以西、衡水湖以东一千五百亩的土地归属权与附近村民产生了争议。为此衡水市国家档案馆工作人员为管委会和村民提供了当年开挖衡水湖时的施工图纸及当时施工时的详细资料,包括土地范围、统计数字及财政拨款使用情况等近百份档案资料,这些资料明确地说明了土地的归属权为政府所有。档案馆提供的资料为政府重新规划衡水湖打通了阻力,避免了与百姓的纠纷,挽回经济损失高达7500万元。这项工作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表扬,同时档案工作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
档案是退休职工的守护神
面对近年来,因知青、企业改制职工为解决退休、工龄接续、有毒有害岗位的工龄折算等问题,查阅上山下乡知青档案、招工、转正定级、职工名册、特殊工种、破产文件等档案,我馆建立了的民生档案信息数据库,为市民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服务。许多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档案馆,却如愿查到证明身份的档案,很快地办理了养老退休手续,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
2008年临近春节的一天上午,衡水市国家档案馆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来电话的是一位北京的同志,他的语速非常快,显得很着急。从谈话中我们工作人员了解到他叫李丰永,现为北京市某厂工人,今年他按国家规定应当办理退休,但劳动部门在审核其档案时,发现其1976年至1980年期间在衡水下乡时的工作经历无从考证,办理不了退休。为此老人家很“上火”,在多方查找无果的情况下,他想到了衡水市国家档案馆,于是就有了刚才的一幕。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细心的查找下,终于在知青档案中找到了他1976年的下乡知青表;在计划委员会的全宗中找到了1977年分配到衡水专区棉纺厂上班的招工表及在劳动局全宗中找到了1980年他从衡水调回北京市密云县液压机厂的调令,至此李丰永同志1976至1980年的工作经历就全部完整地查到了。之后,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将证明材料转给了远在北京市的李丰永同志,为其办理退休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在随后的回访中我们了解到,李丰永同志已经顺利的办理完了退休手续,并对衡水市国家档案馆表示感谢。
档案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
城市记忆是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城市记忆传承着一个地方的一段历史、一种人文精神,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保护城市记忆,就是保护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是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为迎接2012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衡水市政府在衡水湖畔筹建了衡水规划展馆,展馆内容包括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变迁印迹、城市规划沿革等方面,其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查找起来繁琐。我馆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从尘封的625卷(册)档案资料中共整理出文字档案资料221卷,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及名人照片档案资料26张,图书类资料18册。不仅丰富了展馆内容,记录了衡水的风土人情及历史风貌,也为在国内乃至世界上更好的宣传衡水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此展馆将永久的树立在衡水湖畔,成为衡水湖旅游中的一大特色,档案馆也将继续跟踪服务为其填充新的血液。
档案是编史修志的基础依据
档案资料是编史修志的基础,没有档案资料作为历史的依据,编史修志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编史修志也能促进档案工作。编修工作利用档案范围广、数量大、时间长,不仅可以使档案资料得到全面系统的利用,也是对档案工作的一次大检查,并能促进和改善档案基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近几年我市馆先后为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办发行的《人与生物圈》、衡水市政府编辑的《辉煌十年》大型画册、衡水市科技局牵头编纂发行出版的《衡水市科学技术发展史稿》、《衡水大事记》、《党校校史》、《衡水日报建报五十年》以及司法局等单位编书提供档案资料12545卷,为编史修志提供了真实准确、内容详实的档案资料。
档案是大学生的参谋和帮手
9.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汇报 篇九
我镇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和需求,按照“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统一管理”的管理原则,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与综治办、计生办、司法所、社保所等相关科室紧密联系,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服务中心的受理范围包括:全程代理群众需要办理的有关证明和事项,提供社会救助、医疗补助、涉农补贴发放等基本服务,接待、协调群众来访和调解社会纠纷,广泛征集民情民意,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服务,接受群众投诉和检举揭发,开展行政行为效能监察等。
百姓办事实现了一站式办理,解决百姓办事面临的找人难、路程远、手续多等诸多困境,促进行政办事效率的提高,实现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等基本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我镇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着眼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建设村级社会管理服务站的决策,构建为民服务体系,增强村级组织为民服务功能,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我镇现有25个行政村,已实现村级社会管理服务站建设全覆盖。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整合农村建设的公共资源,挖掘农村党员教育活动场所等自身优势,服务站集中设置村警务室、广播室、文体活动室等村级服务设施,同时保证每村都配有信息员、文化协管员、养老助残员。治安巡逻员等,协助村书记以及相关负责人员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农村群众社会治安、卫生健康、文化娱乐、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二、我镇存在问题
1.客观原因, 在外务工、上学人员较多,村内留守多为农民,文化程度、素质水平不高,不能认识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村级社会管理服务较为空白;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不够, 基础设施较差,导致乡镇建设和村级建设发展不协调,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充分。
2.主观原因,基层的一些领导干部对工作管理不够重视,把社会建设工作仅仅看做是经济工作,是硬指标, 而对村级社会建设工作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其次是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全面,对工作宣传力度不强,部门之间协调存在问题,导致工作分工存在不明确的现象。
三、完善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将任务分解,责任落实到具体人,确保工作的专项负责,不留空白。同时,把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与绩效评定、选拔使用挂钩。
2.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能力。党委、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都要按照责任分工,加强工作统筹、加强组织协调、加强督促检查。同
时要加大对推进社会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确保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0.社会工作站服务承诺 篇十
费梅苹
2012-11-5 16:53:33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2009年3期
【英文标题】Scheme Design of Social Work for Social Reconstruction of Post-Catastrophe
【作者简介】费梅苹,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华东理工大学第一批服务队副领队。(上海 200237)
【内容提要】灾后社会工作的方案策划对于地震灾区社会重建十分重要。本文以都江堰市勤俭人家安置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案例,从介入背景、项目设计和专业反思三方面对灾后社会重建中社会工作服务的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Program desig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social work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ety in the post-earthquake community.The paper takes the social work services in a temporary community in Dujiangyan as an example, and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design of social work projects.Some professional issues about the social work in post-earthquake are analyzed finally.【关 键 词】社会重建/社会工作服务/方案设计reconstruction of society/service of social work/program design
社会工作的价值使命是促进社会成员的能力提升和社会资源体系的支持合作,促进社会福利和公正。社会工作服务蕴含的“恢复和发展人的社会功能”的目标、“助人自助”的理念、“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以及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特有的价值观、专业理论和方法,可以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开展灾后社会重建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手法,也是回应和缓解安置社区中各类民生问题和社区建设问题的有效专业基础。
灾后社会重建工作需要依托具体的项目方案,方案设计在其中显得特别重要。一般来说,社会工作服务方案设计包括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两个部分。方案设计包括厘定服务需求、理论分析、确定服务目的、形成服务方案的过程;设计结果则主要指所形成的服务方案。本文以社会工作服务方案设计的程序逻辑模式为理论基础,以四川省都江堰市勤俭人家安置社区6月25日至7月15日期间开展的社会工作项目为案例,从介入背景、方案设计和专业反思等三个部分,对灾后社会重建中社会工作服务的方案设计进行简单说明。
一、社会工作服务的介入背景
都江堰市在四川大地震中受灾较为严重。截至2008年6月2日,都江堰市总人口为710000人,受灾人口为622100人,受灾人口占总人口的87.62%。原有社区因房屋受损而被破坏,居民遭受了巨大灾害,原有的社区关系、邻里关系、家庭关系均遭重创,整个城市面临重建。
勤俭人家安置点地处都江堰市经济开发区内,总安置规模12000人左右,是都江堰市乃至四川省最大的城市灾后居民集中安置社区。按照都江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颁布的受灾居民集中安置点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勤俭人家安置社区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管委会—党支部—居委会—居民小组构成安置社区层次较为分明的四级社区管理体系。党支部统筹社区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居委会及其下属的居民小组成为安置社区最基本的行政管理单元;管委会通过党支部向居委会和居民组长下达各项工作要求;每个居民也在居民组长和居委会的组织带领下接受或参与安置社区的活动。安置社区内政府和居民间的官民关系体现在管委会、党支部、居委会、居民组长与居民的互动之中。
随着居民入住等基本问题的解决,安置社区内的一些生活矛盾逐渐显现,主要分为三类问题:第一,由于生活设施简陋易损、物业管理缺位而导致的居民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问题。比如,如何开展公共厨房、公共浴室、公共厕所的维护维修和保洁;如何保证水电等的正常供应;如何及时处理房屋漏水和道路积水。第二,由于居民自身灾后生活适应能力和抗逆能力尚未恢复,居民关系疏离等而导致的社区关系重建问题。比如,居民彼此间的生疏和互不相识,对生活困难的焦虑担忧和无助感,对政府的依赖和抱怨,对安置社区的陌生和难以适应。第三,由于安置社区管理系统尚未完善导致管理工作缺乏秩序、管理能力低弱,社区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比如,居委会组织管理架构尚未健全;安置社区建设和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各类社区服务组织尚未成立;管委会干部、居委会主任、居民组长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不强、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
在问题凸显的同时,安置社区也有很多资源可以开发。安置社区居民和社区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在经历地震磨难后表现出了对生命的珍惜、对社会的感恩、对家园重建的渴望,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是安置社区建设工作得以依靠的最大优势资源。如何激发和提升社区组织及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动力和能力成为安置社区各项工作的重点。社会工作服务注重社会关系的恢复和重建,强调建立和谐社区关系,建立相互支持的社区网络,倡导个体潜能的激发和社会功能改善的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可以为解决安置社区居民生活问题和安置社区管理系统工作效能不足问题提供新的专业视角。
二、社会工作服务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般来说,社会工作服务方案设计为设计理念、设计框架、设计过程等各类影响因素所决定。
从方案设计理念来看,社会工作服务方案设计可分为理性决策模式、渐进理论模式、混合扫描模式、交流计划模式等四种(Gilbert & Specht,1977)。前三种模式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是由专家界定问题,注重社会问题取向,透过问题分析—诊断—方案设计的过程决定服务方案。第四种模式则从服务对象个人的需要出发,强调个人需求取向,注重服务对象的参与,工作者主要是透过服务对象的参与,激发他们反观自己的需要,从而自行界定问题和自行策划程序(邱天助,1980)。设计者对方案设计的认知和理念不同,其方案设计的过程及结果就呈现出不同特点。
从方案设计框架来看,程序逻辑模式因其提供了“协助活动推行者以逻辑分析其活动资源投放及成效要求是否平衡”的简单概念而广受社会服务界的认同和接受(陈锦棠,2006)。该模式倡导服务活动与其服务成效的逻辑关系,提出从资源投放、活动/服务、服务成效、处境分析、假设/理论基础、外在环境、逻辑联系等方面来考虑社会服务方案设计的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资源用得其所,成效达之有理”是社会服务方案设计理应追求的目标。该模式给方案设计过程提供了理论与实务整合、需求与资源整合、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整合、服务活动与服务成效整合的完整的逻辑框架。
设计过程通常包括发现问题、成立项目工作组、评估需要、确定目标、制订方案等基本步骤。当服务对象或者某一社区社会问题凸显的时候,方案工作组的成立就非常重要,它可以承担策划、协调和推行的功能(张兆球、苏国安、陈锦汗,1999)。评估需要是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首先,工作组必须确定目标对象,了解目标对象的特性和问题,经过资料收集、分析和需求评估,完成方案目标制订。之后,工作组即进入制定方案阶段。
方案设计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服务机构宗旨、服务对象需要、资源情况等是影响服务方案设计的最主要的因素(张兆球、苏国安、陈锦汗,1999)。下文将结合都江堰市勤俭人家社区重建服务的实际需要,对影响服务方案设计的诸多因素作详细分析。
三、勤俭人家社会工作服务的方案设计
从勤俭人家安置社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工作的方案设计分为两类,第一是面向居民需求的专业服务项目设计,第二是以改善安置社区管理系统工作效能为目的的专业服务项目设计。前者以社区居民为服务目标系统,后者则以社区管理组织系统,以及从事社区建设的管理系统工作人员作为服务目标系统。本文主要以“安置社区居委会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学习会”服务项目为例,分析影响服务方案设计的各个因素,同时结合该服务项目计划书对社会工作服务方案设计的过程及结果展开讨论。
自2008年6月25日上海社工服务团华东理工大学服务队第一批社会工作者入驻勤俭人家后,服务队成员首先开展了家访、座谈会、资料查阅等各类社会调查,形成了对安置社区问题、现状及服务需求的基本判断,服务队认为在各类专业服务开展过程中,提升社区居委会工作能力对于解决社区问题,回应居民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举行居委会干部座谈会以及与管委会主任协商沟通的基础上,服务队设计了“安置社区居委会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学习会”服务项目。在该服务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工作者充分考虑了方案设计的各类影响因素,分述如下:
第一,服务宗旨。勤俭人家安置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主要由上海社工服务团进驻安置社区开展灾后重建专业服务。服务团的服务宗旨是以恢复和重建安置社区的各类社会关系,提升社区及居民社会重建能力为基本内容。在这一服务宗旨下,服务方案的设计必须以社区建设、社会关系重建、社区管理能力提升为主要目的内容。
第二,服务对象需求。至2008年6月底,勤俭人家居民入住安置社区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社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已经成为安置社区稳定有序的重要措施和保证。从社区已经建立的组织架构来看,居委会是安置社区管理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该管理体系仍然存在着居委会制度设置不全、居委会管理功能不全和管理人员缺位等问题。居委会主任的工作能力成为解决安置社区居民事务、推动安置社区管理工作的重要制约因素。大多数居委会干部对管理社区的方法和技能有十分强烈的学习需求,彼此之间渴望理解、帮助和相互支持。这些需求成为社会工作服务方案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基础。
在以服务对象需求为依据进行活动策划时,服务对象的能力和参与动机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能力包括服务对象的生理和心理水平、对专注力的持久度、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张兆球、苏国安、陈锦汗,1999)。社工要针对服务对象现有能力的承受程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设计。而勤俭人家安置社区居委会主任们对于解决问题的迫切程度、焦虑紧张的情绪,以及渴望获得支持、愿意投入安置社区建设等现实状态,也成为整个服务方案程序设计所予以考虑的主要因素。
第三,资源条件。任何服务都离不开资源。这里的资源包括人、财、物等各种物质性资源以及权力、关系等非物质性资源。人力主要包括社工专业知识、工作员数量等,也包括服务实施中是否可以邀请到足够的专业人士提供专业帮助。物力和财力是制约服务的重要因素,机构的经费数量、资金募集可能性等都会制约服务的开展。勤俭人家安置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在物质资源上是比较缺乏的,非物质性资源配置成为服务得以实施的较为重要的手段。由于社工服务队与安置社区管委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在行政支持、服务场地提供方面获得了良好保证。同时,服务参与者强烈的参与动机,服务项目中工作者和参与者双方对解决安置社区居民及社区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成服务方案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资源条件。
第四,理论基础。社会工作服务是以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运用为基础的,如认知改变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社区管理和社区发展理论等,都是安置社区居委会主任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策划中可以参考的理论基础。理论既能帮助社工掌握服务设计的主要方向,也能为服务方案的具体安排提供逻辑框架。
第五,服务对象的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目标是实现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而服务活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载体。从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出发,社工带动和鼓励服务对象参与服务设计的具体过程,从他们对自身需要的了解和反省,相互沟通和交流,接纳不同意见,共识的达成等多方面广泛参与,必定会对服务对象的能力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社工通过促进和协助,实现服务对象对服务项目设计过程的参与,是服务设计本身要实现的目的之一。
在上述各项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勤俭人家安置社区社会工作站于2008年7月7日设计了以下服务方案:
都江堰市勤俭人家居委会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学习会计划书
(2008年7月7日)
(一)理据
勤俭人家居民入住安置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社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已经成为安置社区稳定有序的重要措施和保证。
从目前已经建立的组织架构来看,居委会是安置社区管理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还存在着居委会制度设置不全、居委会管理功能不全和管理人员缺位等问题。目前居委会的工作主要依托居委会主任和居民组长具体开展,居委会主任的工作能力成为解决安置社区居民事务、推动安置社区管理工作的重要制约因素。
为了更好地明确居委会工作职责,发挥居委会主任开展工作的潜能,建立居委会主任的工作支持网络,我们计划举办居委会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学习会,以体验式、互动式的小组活动方式帮助居委会主任尽快和更好地提升工作能力,建立工作支持。
(二)目标
总目标:提升居委会主任的社区事务管理能力,建立居委会主任的工作支持网络。
具体目标:(1)梳理居委会工作思路,建立社区管理的基本理念;(2)掌握社区工作方案设计技巧;(3)探讨调动居民组长工作动力的策略;(4)探讨提升居民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的策略;(5)研究整合安置社区各类资源的路径。
(三)服务项目程序
(四)所需资源
白板、纸张、张贴工具、笔、纪念品
(五)评估方法
1、评估范围
(1)个人层面:组员的改变
(2)小组层面:小组的改变
(3)环境层面:社区的改变
2、评估方法
(1)前后测量
(2)组员的评估(每节次组员的评估、整个服务项目结束后的评估)
上述勤俭人家居委会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学习会计划书包含了方案设计的理念、项目目标、服务项目的程序安排、资源投入计划、项目成效评估工作等方面的要素,这些是服务方案的基本构成要素(张兆球、苏国安、陈锦汗,1999;甘炳光等,1997)。
第一,服务项目的理念。开展任何层面的服务项目,工作者首先需要确定服务理念。服务理念来自于工作者对于服务对象需求的专业判断。工作者首先要完成服务对象的需要评估,确定目标对象,了解目标对象的特性和问题。在本案例中,安置社区居委会主任是本项目的目标对象,他们的个人特质和背景、工作状态、服务需求、参与服务项目的动机等是工作者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其次,工作者的专业判断来自工作者专业能力的综合运用,以及工作者对于服务项目预期成效的把握,在此,理论基础、工作者的专业信念对于形成专业判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案例中,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理念、系统化问题解决策略、居民自我服务与管理能力提升策略、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关系调和等理论知识及工作理念,均是形成本项服务理念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专业基础。
第二,服务项目的目标。服务项目的目标可以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指希望能达到的比较长远的结果(Brody,1993;Dignan & Carr,1992),其陈述一般是比较概括的;具体目标则指出工作员期望于服务项目完成后的指定时间内要达到什么改变(Brody,1993)。具体目标是基于对问题的清楚解释,是总目标的具体体现。具体目标是可达到的。在订立具体目标时,要切合实际,既考虑到人力物力的情况,又考虑到服务对象的实际能力,真正使活动达到应有的效果。具体目标是可量度的。订立具体目标时,应尽可能地制定明确的指标,以便对活动效果开展评估。具体目标是有时限的。目标的陈述中,应明确预计在多少时间内可达致效果,这样便于对服务进程有所控制。具体目标之间是有关联的。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体现,各具体目标之间要形成相互连接的逻辑关系,以使整个服务过程按照一定的逻辑安排逐步推进(张兆球、苏国安、陈锦汗,1999)。
在本案例中,项目总目标为提升居委会主任的社区事务管理能力,建立居委会主任的工作支持网络。具体目标是协助居委会主任梳理居委会工作思路,建立社区管理的基本理念;掌握社区工作方案设计技巧;探讨调动居民组长工作动力的策略;探讨提升居民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整合安置社区各类资源的路径。从总体上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间是相互契合的,目标的厘定,与居委会主任的需求和面临困难的表现也是能对应的。具体目标的实现,对于提升居委会主任的社区管理能力有直接的作用。不足的是具体目标的时限和量度要求并没有能达致。但目标对于成效的实现,以及目标与服务项目程序安排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本项计划书中是清楚显现的。
第三,服务程序设计。该服务项目以小组工作方法的运用为前提。通过发动居委会主任的积极投入和参与,开展小组成员之间良性互动,激发小组动力来实现居委会主任管理能力提升,以及相互支持工作网络建设两个主要目标。同时该项目把团队动力建设、系统化问题解决策略、社区工作方法、社会服务方案设计程序等作为培训过程中的知识点融入在培训过程中,并以体验式学习法作为程序设计的主要逻辑基础。体验式学习法认为,学习过程可以包括亲身体验、观察反省、总结领会、积极尝试等阶段,这些阶段是不断循环往复的。经过体验式学习过程,服务对象可以实现明显的能力提升和改变(何洁云、谢万恒,2002)。根据该学习理论的基本要求,本案例中,在亲身体验阶段,社工通过两个层面来安排小组活动内容。第一是请居委会主任在小组介绍本人担任勤俭人家安置社区居委会主任以来的工作经历和主要困惑,谈体会、谈感受、谈经验、谈不足;第二是安排居委会主任参与“居民自我管理弄堂会”,通过亲身参与获得体验,并开始思考工作实施方案。在观察反省阶段,社工充分运用小组动力,协助居委会主任学会分析问题类型、认识自我认知局限、相互探讨原有的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形成对原有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局限的反思和醒觉。社工在组织居委会主任参观体验“居民自我管理弄堂会”之后,立即开展研讨交流,以期形成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和设计。在总结领会阶段,社工组织居委会主任反复研讨工作思路、社区管理理念、问题解决策略,讨论如何带领居民组长开展社区工作,如何激发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潜能,如何整合各种社区资源等,并就居委会主任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策略达成共识,形成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方案。在积极尝试阶段,社工以回家作业的形式布置居委会主任完成“我的居委会工作思路”、“开一个居民组长会议”、“激发居民自我管理行动方案”等各项作业,有的作业要求以书面形式递交并作小组交流,有的作业必须通过实践完成并在小组内现场报告,有的是形成服务方案。通过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每个居委会主任把习得的内容积极尝试,边学边干,收效颇大。
从整个服务项目程序设计来看,小组工作方法、相关知识点、体验式学习法的运用,以及整个安置社区已有的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基础,共同构成居委会主任管理能力提升服务项目的专业基础和知识资源。
第四,服务初步成效。在服务项目方案设计中,工作者设计了三个层面的成效评估计划,分别从居委会主任个人、整个项目、安置社区整体工作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成效评估的方案。从该案例的实际成效来看,参加了该服务项目的22位勤俭人家安置社区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他们边学边实践边反思研讨,其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提升的成效在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即已显现,有的组员理清了工作思路,有的学会了动员居民自我服务和管理的方法,有的学会了建立与居民组长的合作协商工作机制,有的在小组中抒发了不良情绪,获得了项目支持,大家在共同思考如何整合社区资源、立足社区关系改善开展居委会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工作指引和居委会工作策略。大家都对该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该项目对于促进安置社区管委会与居委会、居民组长、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建构各管理系统间的互动关系,建立管理层与居民间的沟通互动关系起到了明显成效。
经过5次密集型的活动开展,社工与居委会主任共同形成了几点心得体会:居委会主任是社区工作的策划者;居民组长是社区工作的骨干力量;居民是社区历史的创造者;居委会主任要善于带领和培训居民组长;居民组长要在居委会主任的领导下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搭建平台;居委会主任、居民组长、居民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是居委会工作成功的基本保证。
以上几点心得体会,对居委会主任的角色、居委会主任可以形成的工作网络、如何带领居民组长和居民开展社区工作、谁是社区工作的核心力量、如何形成安置社区的沟通交流机制都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并得到了全体居委会主任的认同。这不仅体现了居委会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学习会的项目成效,也为勤俭人家安置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思路。
四、方案设计的专业反思
在灾后社会重建工作中,社会工作服务方案应该如何设计?服务项目是否能够回应灾后居民需求,是否符合安置重建工作需要?
从上文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我们发现,在方案设计的基本理念上,社会工作者可以选择社会问题取向和个人需求取向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这种专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合作参与方式可以暂时称为“专业主导下的服务需求满足型”方案设计模式。该模式强调满足服务对象需求过程中的专业主导作用,既符合社区重建工作开展之初的现实状况,也可以使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专业方法和技能,成为灾后社会重建的重要专业基础而发挥作用,并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服务对象的基本利益。
在服务方案内容的选择上,笔者认为以安置社区各类社会关系为目标而开展的专业服务,如建立社区组织、开展社区照顾和社区教育、优化社区管理、举办社区活动等等,对于社会重建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功能,在服务方案选择上应优先考虑。这类服务关注社区功能的开发和培育、社区关系的改善、社区组织运作效能的改善、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提升。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介入于社区管理系统建设中,通过健全社区组织、提升社区管理系统的运作功能,发挥组织效能和管理效能来达致对居民问题的解决,通过重建社区关系来构建有效的社区功能。无论对于社区还是居民个人,社会功能的恢复和改善都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这也是社会工作通过嵌入行政体系实现专业化运作的有效路径。在方案具体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以首先开展各类提高社区管理工作系统运作效率,提高社区基层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专业服务工作;其次,通过建立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基层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专业服务项目工作组,来共同开展各类社区服务。这既可以缓解和回应社区居民及社区建设本身的问题和需求,也可以培养一批具有社会工作理念和掌握一定社会工作方法的基层社区管理工作人员,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重建的专业功效。
在服务方案的专业方法选择方面,笔者认为小组工作方法对于实现社会重建是十分有效的。对于一个社会关系尚未建立的社区来说,社工运用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可以有选择地把有相同背景和相同需要的居民组织起来,围绕共同关注的话题,在一个安全、开放和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相互认识、促进相互沟通、建立共同目标、形成共同约定。这样的专业方法,可以较快地实现问题解决和关系改善的两层目标,即实现小组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的同时完成,它对于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搭建社区关系的核心联结、改善各类社区关系、增进各类关系之间的协商合作、形成社区建设的互助系统和共责机制是非常有效的,是保障社会工作者通过改善社会关系来实现问题解决和居民社会功能恢复的有效专业手法。
在服务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还必须关注服务结果和服务过程设计的有效结合。服务结果体现专业服务的成效,但服务过程中的专业程序设计可以协助服务对象在工作者的引导下,不断反省自己的工作局限、处理不良情绪、习得新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技能。本文的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的关系上,首先确立过程目标为先的原则;在小组初期,首先营造小组正向关系,然后再利用小组关系去协助组员面对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这个服务程序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策略可以成为服务方案设计中过程和结果有效结合的良好经验加以总结。
【参考文献】
11.社会工作站服务承诺 篇十一
摘 要 武汉将对离休人员的管理方式作何调整,有关人士表示将持保守思路,至于对关闭、破产企业离休人员的安置会否引起整个离休人员管理模式的调整,依然不得而知。养老设施捉襟见肘据有关部门统计,武汉市政府承办或由社会力量办的养老院,里面入住的以退休人员居多。如武汉市老人院入住的643位老人中,退休的孤寡老人占65%强,主要靠政府助养;一些社会力量办的养老院,退休人员也占相当比例。
关键词 管理 企业退休人员 组织 目标
为加快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现提出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工作目标是: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市委办〔2004〕6号)文件要求,2004年,目标六个老城区要在档案移交、管理内容、服务经费、组织保障等方面加以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真正实现企业退休人员交由街道(乡镇)和社区管理服务;汉口、武昌区和有条件的县(市)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移交街道(乡镇)和社区管理,要达到90%左右。2005年底前,全市基本实现企业退休人员街道(乡镇)和社区管理服务,基本建立起规章制度完善、服务程序规范、服务内容丰富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盛继芳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计委、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民政局、市经委、市贸易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体育局、市信息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老龄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局。
各区、县(市)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区、县(市)党委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可以比照市委市政府领导小组配置,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辖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领导。
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各项工作。
三、管理機构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应按照“两级政府”(市、区县两级)、“三级管理”(市、区县、街道三级)、“四级服务”(市、区县、街道、社区)的管理模式,共同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市、区两级成立专职管理部门:
1.成立市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在原市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基础上,组建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隶属市劳动保障局领导。所需人员编制由市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划转。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具体实施;负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移交工作的业务指导;负责服务经费的日常管理;负责市企业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的管理及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全市性活动。
2.各区设立企业退休人员服务中心。为区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负责辖区内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具体工作。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站、室具体承担本街道(乡镇)、社区的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四、明确各单位、部门工作职责
1.街道(乡镇)、社区要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领导下,搞好企业退休人员进社区的接收工作。按照有关规定,与企业签订移交协议,对接收的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关系认真验收,并将企业退休人员人事关系转入社区。加强退休人员档案入库管理,做好基本信息的登记工作,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台帐,并录入计算机,健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数据库。同时,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服务。
2.企业单位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好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关系移交工作,对移交的人事档案进行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做到材料齐全、完整。同时,做好有关经费的筹集缴纳工作。加强与退休人员所在街道(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的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移交工作。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医疗费及有关福利待遇等,继续由原渠道支付;统筹外项目未实行代发的继续由企业支付。不得以社会化管理为由随意减少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企业现有的用于退休人员活动的场所、设施,要继续发挥作用。
3.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研究制订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企业和街道(乡镇)、社区做好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工作,负责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经费的管理核拨,加强对街道(乡镇)和社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申请核准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
12.社会工作站服务承诺 篇十二
1“三社联动”概述
“三社联动”是指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工作为核心,以社会组织为枢纽,从社区发展、居民的需求和自身的优势出发而进行协同与合作,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能动机制。(1)“三社联动”中的“三社”分别指社区、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等三个不同的方面。其中,社区指以居民委员会或街道办事处为代表的政府组织;社会工作泛指拥有专业知识的社工机构或者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泛指社会公益或慈善组织。
传统的基层管理以社区居委会为主导,管理过程简单而且形式单一,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行政性(2)。另外,片面注重居民在生理和安全上的需求,容易忽略居民的主观感受和被尊重的需求等问题,也是传统基层管理的弊端之一。近年来,以公益为主旨的社会组织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整合,从而形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三社”在联动之前,社会治理力量基本处于分散的状态,各种力量未能得到最优化的配置。
民政部和财政部于2013年联合下发的《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联动服务机制。这是政府部门首次以政策的形式确立了“三社联动”的行政性基础。政策的出台,对于整合社会优势资源、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基层管理等方面,具有典型的前瞻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2 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概述
沈阳市铁西区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乐和社工中心或中心)是由沈阳化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发起的民办非企业公益服务组织。自机构成立以来,秉承着助人自助的理念,开展了多项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其中以“敲敲的爱”“时尚银发”和“长者故事会”等为代表的为老服务项目,于2016年获得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除此之外,中心还开展了留守儿童和亲子类公益服务项目,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乐和社工中心于2013年成立以来,分别在沈阳市铁西区七路街道第一城社区、沈阳市铁西区艳粉街道永善社区和沈阳市铁西区大青街道孤家子社区等三地开展了为老服务项目,长期为这三个社区提供服务。作为公益服务类机构,中心本身集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两种因素于一身。中心以专业服务为基础,坚持以政府机构为主导,协同社区居委会与社会组织一起打造“三社联动”新模式,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
3 社会工作在“三社联动”中的优势作用
3.1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社会工作为社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对社区成员社会化、社会参与等方面发挥作用。虽然社会工作机构不直接参与行政管理的过程,但在培养居民骨干和为居委会策划管理方案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社联动”为民间公益性组织进入基层社区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社区管理由原来的政府机构一元化管理模式,变成了由政府为主导、多方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与居民零距离联系的服务方式,使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与政府机构的管理咨询中,社会工作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区中弱势群体乃至整个社区的诉求。而历史亦证明,基层社会管理越是能考虑最底层群众的呼声,其管理水平就越高,民主程度也就越高。
乐和社工中心在社区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传统的街道办事处或者居民委员会进行的是刚性管理,其管理过程是自上而下的。乐和社工中心主张更加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方式,提倡自下而上的管理过程。这样,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以社会组织为代表所倡导的社区柔性管理方式,与以居民委员会和街道办事处为代表所实施的社区刚性管理方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2 项目实施主体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已经明确提到,推动服务供给方式多元化,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社区服务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实行以项目为载体,向居民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1)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根据居民的需求制定出详细的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然后交由机构相关项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从项目的最初策划到最终成果验收,社会工作都发挥着项目实施主体的作用。
乐和社工中心集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两元素于一身,既有专业优势,又有人力资源优势,为服务项目中社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保障。中心一直坚持项目化运作机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散实施”的行动原则。在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和服务所在社区的帮助下,目前已经开展了至少四项稳定且长期的服务项目。每个项目都采取独立运作的方式,并定期向社区居委会以及乐和社工中心汇报最新进展。
3.3 整合优势资源,填补职能空缺
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优势在于其行政性的权威上面,在社区开展服务项目之初,除了需要社区居委会的批准外,居委会的推荐也最能让居民接受。如果社工机构贸然入驻社区,反而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要想取信于民,社工机构脱离不了居委会作为社区第一管理人的支持。等到逐渐被居民接纳并且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时,社工机构又成了连接政府与民众的通道。了解民意、反映民情、将矛盾化解在社区基层成了社工机构的责任,(2)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在职能之外的服务空缺。
社会工作机构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社会组织,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知识的有用性。社会工作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和学科,只有将专业助人的知识用于服务大众,才能使理论知识得以提升和专业得以发展。社会工作发挥作用的载体就是社会组织。当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完全交融时,才会形成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这种融合的社会组织为“三社联动”提供人才和部分资金保障,也可以作为“三社联动”人力和物力的“储备池”。
乐和社工中心将服务地点定位于社区,融合了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的双重优势,形成一个以高校为依托的专业服务团队。该中心也与其他爱心公益组织合作,以弥补自身在拓展服务上的不足。整个组织既可以做到以自己为中心的系统内循环,又可以与其他组织或系统相互协调。这样,在防止了组织故步自封的同时,也整合其他可供利用的资源。
3.4 创新服务方式,打造更加人性化的社区
强制性是权力产生作用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保证,(3)而居民委员会拥有管理基层事务的权力后,就很难摆脱因行政属性带来的强制性。由于居委会往往身担数职,不免会用过于简单或者粗暴的方式来提高服务效率。社工机构之所以能够在社区里从一个不被人理解的群体到被居民接纳并主动接受服务的公益组织,正是因为他们更懂得如何使人们在接受服务的同时,能够避免强制性给人带来的不愉快体验。社工机构正好可以弥补社区居民委员会在服务提供过程中缺少人情味的不足,满足居民渴望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乐和社工中心目前开展的为老服务项目在服务对象选择上都遵循老年人自愿参加的原则、社区领导推荐和社工主动联系的方式,这样既保证服务对象能有自主选择的自由又使项目的覆盖群众更加科学与合理。在服务对象需求的分类上,项目设计根据具有相同需求的老年人群体设计了小组工作的方法,为他们提供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对于部分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项目会专门设计一些个案工作的方法,比如通过定期居家探访的形式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或者排解其心理上的孤独。为了使居民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舒心,中心成员必须接受严格的培训,服务过程始终要以服务对象的学识水平、家庭背景等为依据来开展,以确保服务过程的人性化。
3.5 搭建教育平台,共同提高服务实践意识
教育应以人为本,人才是社区服务最为宝贵的资源。“三社联动”中的“三社”应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协作的有机体。基于“三社联动”中三个角色不同的定位,社会工作要求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使服务过程规范化和制度化是社会工作的应有之义。社会工作机构拥有专业服务知识,而且其知识结构能够得到不断更新,在服务的通用过程理论中具有优势。因此,社会工作机构可以为“三社”搭建一个共有的教育或培训平台,促使“三社”共同提高服务实践意识,使知识共享成为可能。
乐和社工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经开展了若干期社区服务培训项目。在提高所在社区行政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和规范公益服务方式等方面,培训项目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更为可贵的是,参与培训的人员在提高工作技能的同时,也转变了原有的服务理念,其服务思想由被动变为主动。中心下一步计划是开展更多政府和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的培训计划,使自身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利用。
摘要:“三社联动”是指通过三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体相互合作与联动发展,从而发挥创新社会治理、提高服务品质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作用。文章以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例,从优势视角出发,探索社会工作作为“三社联动”的核心,在社会治理、项目管理、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和平台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三社联动,社会工作,社工机构,社区
参考文献
[1]王思斌.如何理解“三社”联动[J].中国社会工作,2015(13).
[2]王思斌.优势主导的“三社”联动[J].中国社会工作,2015(25).
【社会工作站服务承诺】推荐阅读:
社会工作服务站章程09-05
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计划06-08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方案基本框架10-22
特殊困难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11-11
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总结09-30
流动人口人性化服务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2012年)08-11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09-09
社会工作后勤工作07-09
社会保险服务承诺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