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_k_h》教学设计(情境引导)(精选11篇)
1.《g_k_h》教学设计(情境引导) 篇一
《g k h》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的:
1.学习g、k、h的读音及写法和以其为声母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
2.学习带有g、k、h声母的音节词,学会拼读三音节
3.学习“瓜、果、禾、火”字音、字义。
教学重点:学习g、k、h的读音及两拼音节、三拼音节。
教学难点:学习带g、k、h声母的三拼音节、学习“瓜、果、禾、火”四个生字。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回顾复习
二、情景导入,分析动画。
1.带入情景,分析。
2.熟记口诀。
三、学习声母的读音。
1.出示图片“g”,声母g,读得轻而短,老师带读,学生自己读,小组开火车读,正音。
2.出示卡片“k”、“h”,指导。
3.游戏巩固摘果子
四、学习声母g、k、h的形。
1.你有好办法记住声母g、k、h吗?交流后小结。
2.指导书写(g、k、h逐个进行)
①引导学习笔顺图,用手指书空;
②在书上描红;
③交流观察所得: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④游戏:“进小屋”,师范写,指名学生演板;
⑤书上再描红并书写一个。
五、练读g、k、h与单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的拼读。
1.学习音节ga、ge、gu的拼读。
①观察g—e—ge,了解这个音节的组成,学生自己再进行拼读。
②出示音节ga、gu,让学生自己拼读音节,与同桌交流。
③指名学生演板:ga、ge、gu的四声。
④分小组练习其四声,分小组展示自学结果。
2.学习“ka、ke、ku,ha、he、hu”及四声。(小组学、自学)
六、练读二拼音节的音节词。
1.练读书中词:gēge,kělâ,báhã
2.游戏:“聊天室”,边聊天,边读与g、k、h相关的二拼音节词。
七、书写练习。
一、复习
1.复习声母g、k、h。
2.复习音节:ga、ge、gu,ka、ke、ku,ha、he、hu。
3.复习音节词:gēge,kělâ,báhã
二、学习三拼音节拼读方法。
1.出示g—u—a→gua。
①口诀:声轻介快韵母响;
②介绍介母;
③范读、指读、齐读;
④同桌互练,检查。
2.练习拼读guo、kua、hua、kuo、huo
三、练习音节词。
1.练读书中词:guǒpí、kuàbù、huāduǒ;
2.检查。
四、识字:
1.学习“瓜”。
①看图说图意;
②读拼音识字;
③师领读。
2.学习“果、卡、禾、花、火”,方法同上。
3.复习巩固“瓜、果、禾、火”。
2.《g_k_h》教学设计(情境引导) 篇二
探索性实验是基于教学情境的实验形式, 探究性实验由于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学生主动探究能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启发他们对现象和测定数据进行分析, 经过抽象概括、总结和归纳,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以形成化学概念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培养学生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关键是改变教师的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定势实验学习模式. 其目的就是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播实验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学习形式,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渠道获取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 并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实验的探索活动获得自身体验, 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以此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设计习惯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化学实践能力与素质. 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指导思想.
二、化学实验中教学情景的创设
教学情境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作用于学习主体, 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 对于化学教学与学习来说, 就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环境中, 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化学教学过程. 无论情境的外在形式还是情境内容都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 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 进行学习. 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教师, 那么化学教学就必须把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位. 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呢? 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 化学教学情景的展示.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的智力活动的进行与发展必须经历由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认知活动的转化过程. 化学教学过程就是要促使学生由外部的、物质的、展开的活动向内部的、压缩的活动转化.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 应充分运用形象化的素材, 揭示化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发现过程, 展示内在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思维轨迹清晰可见.这既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 也反映了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认知规律. 在化学实验中, 利用教学情景的展示, 引导学生通过对教学情景的启发去构建新的化学知识的认识, 可以启发学生对化学实验中的现象去思考, 去认识, 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2. 创设演示实验情境. 对初三学生来说, 《化学》是启蒙学科,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 我在课堂上认真设计了这样几个趣味实验. ( 1) “烧不坏的手帕”, ( 2) “雨落叶出红花开”, ( 3) “空瓶生烟”等奇景,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快乐.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 而学生是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活动的主体. 建构主义认为: 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 这样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
3. 创设化学语言情境.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和工具.在教学中, 语言情境可得到最广泛实效的应用. 如果化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具有戏剧语言的生动, 相声语言般的幽默, 演讲语言的激情, 军事语言的果断, 并且在课堂教学中, 语言表达精练简洁、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诙谐幽默, 还能借助诗歌、谚语、比喻、歌词、笑话、故事等活跃课堂气氛, 则可将化学教学的语言激活. 在这样的前提下, 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例如, 在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时, 可用口诀: 按序标价, 交叉下拉. 遇偶约简, 勿忘检查. 解决问题方便且准确率高.
化学课堂教学中, 构建教学情境要依据学生实际, 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 将情境构建实践于教学中, 使学生的求知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 从而强化其求知兴趣, 进而转化为探求更多新知识的动机. 同时, 我们通过教学情景的创建, 优化了课堂教学, 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使课堂更“和谐”.
总之, 教学情境的构建与实践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情”与“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强化, 使他们为求知而乐, 为探索而兴奋和激动, 这就为他们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
摘要:新课程实施后, 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中小学的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化学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做好探究性实验也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创设化学实验中教学情景, 引导学生做好探究性的化学实验.
关键词:情景,化学实验,探究性
参考文献
[1]唐小灵.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J].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 2011 (43) .
[2]杨伯农.浅议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理化生科研, 2009 (83) .
3.《g_k_h》教学设计(情境引导) 篇三
一、唤起内在需求,增强主体意识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人与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使学习的内容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1.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身边数学也具挑战性。学习的最好的刺激就是学生对所学习材料的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给与学生解决和实践的机会,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统计》,教者创设情境时就可结合操场上正在举行的“男女生套圈对抗赛”(课件播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套圈的问题情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依然在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整节课就是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下进行教学的,学生乐于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
2.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有趣操作也具思维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倡导“操作”的学习方式。创设有效操作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操作,以及如何操作,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实现头脑指挥手动,思维与操作结伴而行。这样,有效的显性操作活动必然为学生带来内隐的自主建构,真正实现高效的自主学习。
3.取之于生活,用之于课堂,游戏活动也具学科性。《实验教育学》一书中指出“通过游戏进行的教学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典范,因为这种教学合乎自然”,因为“游戏本身是一种本能驱力的表现”。所以,乐于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同时也是其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教师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不仅使数学趣味横生,而且最大可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创设外在条件,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适宜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1.浑然一体的师生关系——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学活动,从本质上看,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现代教育呼吁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切实做到关爱、信任、尊重每一位学生,真正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乐于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
2.恰得其所的时间、空间——自主学习的保证。《新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还有很多教师不敢放,更舍不得放,所以在课堂学中多次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的课堂发言断断续续时,思维正在酝酿时,有些教师会抢着说,以教师的发言代替了学生的发言,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思维,学生的主体性何以体现?因此,教师要找准自己指导者的位置,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善于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恰得其所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数学思维。
3.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由于环境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过程、方式结果可能不尽相同。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发挥学习的互动作用。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要探究长方形的特征,可以用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时,学生思想的交汇与碰撞会让人惊喜不断:如要证明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除了借助三角尺逐个比,更有同学想到可以把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这样长方形的4个角重叠在一起,只需要比一次。课堂教学的实践启示我们,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4.推陈出新的评价方式——维系自主学习的热情。为了保持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有用信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的鼓励性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效维系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的水平。教师的评价要多元化。不仅评价思维成果,而且评价思维过程、思维方法;既有批判性评价,又有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不同的评价;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评价老师。
4.《g_k_h》教学设计(情境引导) 篇四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一文中指出:“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 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 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 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 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 (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 , 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与此同时, 教师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 (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 。”马赫穆托夫的这段理论概括, 与我们对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在客观上是相吻合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其教学形式是教师和学生互相合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 学生不仅能掌握科学结论, 还能掌握获得这些结论的途径和过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也指出, 认知冲突是人的原有图式与新感受到的事件或客体之间对立性矛盾的反映。学生学习新的概念或规律时, 试图以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 当不能解释某些新现象时就发生认知冲突。因此, 问题教学法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认知冲突, 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 通过科学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从而完善其认知结构。《物理课程标准》也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物理课程标准》, 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 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也就是说, 科学探究应强调探究过程, 通过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 让学生通过探究过程去学习, 进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培养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这比探究的结果更为重要。
基于上述理论, 在问题教学法的模式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程序如下图所示:
当学生面对一个物理问题情境时, 总是先在他们已有和能够达到的认知状态中, 猜测或搜索出一些概念、规律、方法或进行实验, 尝试在问题的目标和条件之间寻找联系。若新问题较为简单, 则已有的认知完全可以将新问题同化, 直接形成规律;若新问题较为复杂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原有的认知不能完全同化, 则必须重新组织若干已有的认知进行信息加工、科学探究, 这一活动就是顺应。经过同化和顺应之后,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再从新认知出发解决新的问题, 若问题解决, 则形成的规律被强化;若问题不能解决, 则重新进行信息加工, 产生新的顺应状态, 直到规律形成。这种循环往复, 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 挑起学生的知识性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主探究意识, 逐步完成其对新知识的建构, 并使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地丰富、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探究思维品质。现以苏教版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探究教学为例, 讨论问题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二、《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2) 学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依据实验事实, 分析、探索、归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培养其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 注重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2.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设计如图所示
3.具体教学流程
(1) 温故知新, 开门见山巧设问。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变阻器, 知道了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工作原理、接线方法以及铭牌的物理意义, 请思考:
问题1:如下图所示,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 使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吗? (先分组讨论, 然后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检验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学生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再通过交流, 得出改变电路中电流的两种方法:一是保持电源电压不变, 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二是保持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 改变干电池的节数 (电源电压) 。随后, 学生在原有的认知上发散思维, 得出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另一种方法。
问题2:上述实验中, 你有何发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当电源电压增大或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时, 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变大。这说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都会影响导体中电流的强弱, 进而提出问题: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电阻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是否遵循某种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上述探究教学情境, 使学生从已有认知中发现问题, 这比在现成的问题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具有创造性, 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 大胆猜想, 一针见血现主题。
问题3: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作出猜想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学生交流:
猜想1:当电阻不变时, 电流可能与电压成正比, 依据是电源电压增大时, 电路中电流增大。
猜想2:当电压不变时, 电流可能与电阻成反比, 依据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时, 电路中电流减小。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上述问题情境, 让学生经历猜想与假设的过程, 体会应根据经验和已有的认知对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 而不是随便猜想。同时, 使学生认识到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 设计实验, 思维碰撞出火花。
问题4:为了验证上述猜想, 应怎样设计实验呢?你能确定该实验的思想方法和具体的实验计划吗?
学生交流:通过《电阻》的学习, 已经知道在物理学中, 一个物理量往往受到两个或多个因素影响, 为了研究这个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 可以固定其他的一些因素, 只改变一个因素, 依次进行实验研究, 这就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因此, 本实验可以先让电阻不变, 看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情况, 再让电压不变, 看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情况。
问题5: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你能自主选择器材, 设计实验电路, 拟定实验方案吗?
学生交流讨论会设计出如下电路:
学生设计电路时, 首先想到用灯泡作为研究对象, 因为在这之前的几次实验中他们用得最多的电器就是灯泡, 对电阻的认识却不够深入, 这是学生的经验, 也是学生的起点。但是, 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 必须保持电阻不变。灯泡的亮度变化会引起温度变化, 从而使其电阻发生变化。故引导学生选择定值电阻来进行实验, 设计电路图如下:
这是由于学生对“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能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这一作用的认识不够, 所以采用“改变干电池节数”的方法来改变电压。分别记录几次电流和电压值, 然后分析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和经验, 用灯泡作研究对象, 但灯泡的电阻变化, 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于是教师引导学生重新组织若干已有的认知进行信息加工, 形成顺应。经过同化和顺应之后, 形成新的物理认知。
问题6:利用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当使用一节或两节干电池时, 电压表的量程应选0~3V;当使用三节干电池时, 电压表的量程应选0~15V。而电流表的量程却无法直接选定, 只能采用“快速试触法”来确定。并且电压的选择不能“随心所欲”, 不具有普遍性。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电路必须经过几次连接才能完成多次测量, 记录多组电流、电压值, 因电流、电压值没有有效控制, 学生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时有一定的困难, 实验时遇到了实实在在的麻烦。教师随后引导学生修正方案,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问题7:如何将上述实验方案优化?
学生交流讨论会设计出如下电路:
在对电路进行修正的基础上, 保持电源电压不变, 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 来改变R1两端的电压。此方案既能完成实验探究, 又能弥补原方案的许多不足, 使探究方案更趋于科学、合理。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批判性地考察他人的观点, 并通过群体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 内化为个体的智慧, 拓展个体知识视野。这个过程中, 无论是潜力生还是优秀生, 都可以品尝到愉快体验并实现自我导向。由此可见, 学生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 不是简单的在教师指导下的推演, 而是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冲突时不断质疑、不断修正、多元化的理解下共同同化和顺应的结果。
(4) 精选例题, 有效强化新认知。
问题8:如何理解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具有同一性, 即I、U、R是对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而言的。
学生交流:在应用欧姆定律公式I=U/R时, R为某一导体的电阻, U必须是这一导体R两端的电压, I必须是通过这一导体R的电流, 三者不能混淆。上图中,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移动前后, R1、R2、R总中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如下表所示:
表中U1、U2分别为R1、R2两端的电压, U为电源电压, I、I′为滑片滑动前后电路中的电流。表中每一列对应于某一导体, 每一行对应于某一时刻。不同时刻电源电压U和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不变。
问题9:修正后的实验方案中, 为什么可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学生交流:滑动变阻器改变了整个电路中的电流, 当然也改变了定值电阻中的电流, 由公式U=IR得出电阻不变时其两端的电压会改变。
问题10: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上相似这一点, 把电阻R说成跟电压U成正比, 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 所以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公式R=U/I只是用U与I的比值来表示电阻的大小罢了, 和用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来表示密度是一样的道理。
设计意图:问题8、问题9和问题10安排在得出欧姆定律的结论之后, 意在从欧姆定律出发解决新的问题, 进一步强化欧姆定律的内涵, 将欧姆定律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本节课的“问题教学法”模式以问题探究为主线, 渗透科学探究方法, 营造了一个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宽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陈立其.用问题教学法突破“交流电有效值”的概念教学难点[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9 (6) .
5.《g_k_h》教学设计(情境引导) 篇五
[摘 要]以情境教学为载体,突出自由、和谐、民主,一方面,能体现学生课程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激活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潜能;另一方面,能优化课程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认知体验和学习使用英语,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英语 情境 课程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46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面向全体学生,以任务型教学原则鼓励学生在富有情境和趣味化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情境引导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以尊重差异为基础创设自由和谐情境
让学生鲜活的个性和生命活力在英语课堂上绽放,不仅体现了生本主义教学理念,更能够使得学生在和谐的课堂学习情境中表现出他们应有的天真和烂漫。从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出发,注重建立与他们学习差异相关的课堂情境,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和积极性。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注重他们理解能力差异、性格差异等,为他们提供具有自主、自由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亲切和谐的情境中主动表达和积极交流。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学习认知体验,多让他们通过表达来呈现自己的思维情感;多鼓励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中不断拓宽自身的思维,让他们能更为自由快乐地表达和交流。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差异为他们设计相应的思考引导题目,让学生有话可说。
这样的尊重能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激情更为高涨,积极主动参与课程互动交流。例如,在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I like dogs》的“story time”教学中,教师可设计“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Why”等话题,引导学生主动交流。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准备各种道具来模拟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引导学生就“What do you find from your favourite animal”和“An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my favourite animal”来进行自由交流,让学生在表达中说出自己的认知体验。这样自由和谐的学习情境,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激活自身潜能,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以合作探究为核心营造团结互助情境
英语课程教学倡导以任务型原则为指导,活化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语言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在交流表达过程中不断形成团结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认知感悟。
教师围绕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感知,更能够使他们在彼此互动交流过程中促进知识技能不断内化生成。围绕课程知识要点来进行合作探究,应在为学生搭建合理学习小组基础上,注重突出学生的学习目标追求,为他们设计具有层次性、发展性的学习任务。发挥学优生的传帮带作用,建议他们确定一定的帮扶同学,引导他们在相互指导和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认知感悟,形成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
这样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宽松自主学习情境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认知潜能。例如,在《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的“Story time”要求学生围绕“Which sport do you like best”来进行同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增强认知感悟。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围绕“Do you know how do we play basketball”和“What do you learn from playing basketball”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以此来激活学生英语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增强认知感悟。
三、以平等交流为补充创设平等信任情境
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理应体现平等和信任。传统的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观学习发展需要,多以灌输来强制学生接受语言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激情和兴趣,还容易使得学生厌恶英语学习。造成上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让学生不敢靠近教师,形成一种害怕畏难学习心理。教师不妨多换位思考,走进学生中,做他们的好朋友,让学生能够主动大胆表达,愿意接近教师,形成亲师信道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运用和善的设问、追问等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和谐的情境中主动表达和积极交流。教师要多包容学生,用鼓励代替呵斥,多为学生点燃希望的火花。教师要多表扬学生,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语言和眼神中看到信任和尊重,使得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和教师交流探究。这样的平等对话,不仅体现了教师的和蔼友善,更能够容易让学生对教师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构建和谐学习情境来活跃课堂教学环境氛围,不仅能够更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更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动力。教师借助情境引导来丰富教学人文内涵,让学生在愉悦学习环境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6.创设情境 引导合作 实施评价 篇六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合理、科学的学习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贴近学生生活创设情境
备课时,教师要做好相关前测,如“就本节课而言,学生已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例、经验可以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进行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等。教学中,可通过描述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故事或事件,把要解决的问题隐含其中,为学生设置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也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身边的数学,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还可让数学回归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但要注意的是,创设情境是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的。
2.以丰富数学活动创设情境
要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每个学生都喜欢的学习内容,就需要让学生在游戏、演示、模拟、表演等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如教师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的体验,也可以在数学游戏中帮助学生巩固新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诸如“搭积木”“分花片”等数学实践活动,参与一些数学小调查、小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中逐渐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3.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针对小学生注意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由抽象到形象、平面到立体的转化,使多媒体技术成为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学习范围的另一把金钥匙。如教学“七巧板”一课时,我收集资料制作网络课件《七彩的梦》,并结合实物和学具,引导学生了解其来历、制作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探究,成功地为学生自主建构新知提供了可能。
二、引导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看到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认识;能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合作的力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1.把握合作契机,明确合作要求
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一个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让学生合作探究的必要。对于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不需安排合作学习,那些学生不能独立解决且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学生小组合作前先要明确各组员及组长的责任,分工要明确,如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都由不同的学生负责,使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
2.加强方法指导,引导有效交流
首先,和学生明确讨论的主题,防止偏题。其次,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认真倾听、勇于修正的学习品质,使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实际上是一个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合作交流时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只有认真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观点联系起来才会有所发现、创新乃至创造;当自己的意见与别人有分歧时,既要敢于坚持,又要勇于纠正,教师在这其中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提高学生合作的效果。
三、实施合理评价,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评价既是教学质量的反馈,又是教学调控的依据。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激励、导向的功能,引导学生以健康心态、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以自信、欣赏的眼光看世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赏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正面评价,强化激励功能
教学中,我们要针对性地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态度、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等方面,积极评价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有价值的行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困生,教师要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并提出努力的方向。此外,教师在指出学生不足时要委婉,不能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多方面认可学生,既关注学生个体自身的努力,又关注学生个体的心智成长,使每个学生为自己的进步欢呼。
2.多元评价,促进和谐发展
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可以是教师、家长,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如做完作业,教师要引导学生问问自己“我今天做作业认真吗”“审题细心吗”“准确率高吗”等,也可引导学生对同学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深化所学知识。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此外,家长的评价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延伸与补充。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可设置优秀作业展;可用图形加评语的形式进行作业评价;可用口头表扬加表扬信的形式进行阶段性评价;可以建立电子化评价档案进行过程性评价;还可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引导学生记录自己学习数学的过程。
总之,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合作、实施评价等途径,使学生更好地获得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 篇七
建构主义者认为, 任何知识都有其赖以产生意义的背景, 知识是一种工具, 要理解并灵活运用某一知识, 就应知道知识的适用范围, 也就是应当理解知识赖以产生意义的背景, 即情境, 因而人的认知也必然只有情境性, 认知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完成, 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过程,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知识, 就应该为其创设相应的活动情境。
创设活动情境式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 产生学习的需要, 并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互动、交流, 即合作学习, 凭借自已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 完成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总之, 创设活动情境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 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创设活动情境有两个重要的设计原则:第一, 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个情境来设计, 所谓的活动情境应该是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或个案研究;第二, 活动情境设计要考虑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 创设情境, 激发求知欲, 让数学课“兴趣化”。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说明了学习兴趣是促进学习的动力。因此,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 创设不同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
二、教学过程中的策略
(一) 创设质疑情境, 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1) 批判性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 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 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其思维更具有挑战性。它要求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 打破传统、经验束缚和影响, 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 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向教材挑战, 善于质疑的精神, 正确引导学生抓住矛盾分析问题并给予点拨,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进一步。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 敢于批驳前人的观点, 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展示。
(2) 探究性质疑
遇事好问, 勇于探索固然重要, 但不能以此为目的, 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 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 永不满足, 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 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好奇是少年的心理特点, 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 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 这是创造性的具体表现, 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 敢于发问, 会使课堂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二) 创设交流情境, 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 中学生有好交往, 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 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 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 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 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创设多种形式, 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
(1) 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
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 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 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 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 思维由集中而发散, 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式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 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 思路开阔, 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 持久性的迁移效果, 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 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 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 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在小组中, 学生们往往有不同的意见, 争论非常激烈。通过分析、比较、优选, 同学们发现了最佳的思维方法, 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2) 突破难点时动手合作
在教学中, 尤其在教学的重难点处, 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 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 同学间相互弥补、借签, 相互启发、拨动, 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 往往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 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 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 是创造教育的开始, 手脑双全, 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 找出规律, 提炼方法。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 相互融合, 难点也就迎刃而解。的确, 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 得到的还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 那就会产生新的, 有更多丰富内容的思想。
8.创设实验情境引导探究创新 篇八
关键词:激发,引导,学会,发展,探究创新
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 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 是指有创见的一种思维形式, 是产生新想法, 发现新事物的能力, 而新想法的产生和新事物的发现过程, 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因此, 创新思维总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那么, 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创新, 使学生明白“我要做什么?我会怎么做?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本人略谈以下几点:
1 改进实验方法, 探寻新的途径, 激发探究创新
探究创新精神是学生进行各项创新活动的基础, 有了探究创新意识, 才有探究创新能力。在科学教学中, 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 一般都不局限于一种方法, 教师如能为学生创设提供探索其他方法的机会和条件, 有意引导学生去探索, 寻求不同的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定能使学生的思路开阔, 探究创新意识增强。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 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将红磷点燃后再伸入集气瓶, 立即塞紧瓶塞, 待红磷火焰熄灭并冷却后, 打开弹簧夹, 观察水被吸入的多少。这样, 尽管动作很快, 仍然可能使装置内空气逸出, 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实验失败。于是我问学生:“你们是否有更好的实验方法?”有学生提出:“老师, 用放大镜来聚焦, 使红磷点燃。这样, 实验装置始终密封, 空气没有逃逸出。”这时, 有的同学赞同, 也有同学对可行性表示怀疑。于是, 我提议试一试。结果, 非常成功, 不仅实验结果准确, 而且操作方便。学生为自己能够改进实验并获得成功而自豪。通过这些实验方法的改进, 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 而且能唤起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 激励学生去探究, 去创新。
2 观察实验现象, 进行合理猜想, 引导探究创新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科学是从猜想开始的, 没有猜想, 就不可能有创造的意向, 便不可能进行创造, 只有想象和大胆的猜想, 才能产生假说, 才能激励创造。因此,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 有意识、有计划的引导学生科学猜想, 是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最佳途径。例如: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时, 我做演示实验:将石块用细线挂在弹簧秤下, 缓慢进入水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并问:“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1:石块浸入水中后, 弹簧秤的示数变小;学生2:我发现石块越往下沉, 弹簧秤示数越小;学生3:我发现石块开始浸入时, 弹簧秤示数变小, 可后来就不变了。······我及时表扬了学生的善于观察, 并引导学生分析弹簧秤示数改变是由于石块所受浮力大小改变引起的。然后, 我又趁势抛出一个问题:“那么,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思考后产生很多猜想。猜想A: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重量有关, 因为石块比木块重, 石块在水中下沉, 木块则漂在水面上;猜想B:浮力大小可能与浸入的深度有关, 因为我发现石块浸入越深, 弹簧秤读数越小;猜想C:我觉得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的体积有关, 因为从上面的实验发现, 随着石块不断浸入水中的过程, 开始时弹簧秤示数不断减小, 后来弹簧秤示数不变;猜想D:可能与实验中水的多少有关;猜想E: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学生的猜想虽然不一定正确, 但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猜想的提出就是学生直觉思维的结果, 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想就是一种发散思维的训练, 通过思考各种猜想提出的依据, 则是训练逻辑思维的过程。
3 引导设计实验, 体验探究过程, 学会探究创新
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有效途径。学生根据问题要求自行设计实验, 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聪明才智, 尝试科学实验探索的方法, 增强科学研究的创造意识, 而且, 学生学过的知识可以在实验设计中得到综合应用, 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如:在《大气压强》教学时, 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 (玻璃管, 吸管, 塑料杯, 针筒, 玻璃板, 牛奶, 吸盘挂钩等) 设计实验, 动手操作, 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并展示交流。学生设计的方案之多令我惊讶, 有:a.塑料杯装水, 盖上纸板, 倒过来, 纸板不会掉下来;b.用吸管吸牛奶, 吸完后牛奶包装盒变瘪;c.吸盘挂钩能吸附在玻璃板上;d.针筒能吸进水, 并且吸进水后不会流出来;e.用嘴贴着塑料杯吸气, 塑料杯能吸附着不掉下来;f.两个吸盘挂钩相互挤压后再拉开很费力······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亲自操作实验, 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而且有助于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4 创设实验情境, 引导质疑问难, 发展探究创新
“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 常有思考, 多提问题, 才有探究创新。在教学过程中, 巧妙地设置疑问, 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 从而激励学生去探究创新。例如:“大气压的存在”教学中, 有个演示实验-覆杯实验:在玻璃杯里盛满水, 在杯口覆盖一张纸, 将杯子倒转过来, 将手移开, 制片不下落。实验现象的出乎意料令学生惊叹不已, 给学生有深刻印象。然而实验过后, 我问学生:“关于这个实验,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的质疑很多。学生1: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学生2:是水把纸片吸住, 还是大气压把纸片给压住了呢?学生3:如果把瓶口朝向其他不同方向, 现象将会怎样?······针对学生的种种质疑, 我组织学生重点讨论问题2和问题3, 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 有学生提议:“老师, 把这个装置放入真空环境中, 观察纸片是否落下, 就知道是否大气把它给压住了。”全班同学赞同, 并跃跃欲试。于是我提供大玻璃罩和抽气机等器材, 组织学生上台实际操作。一会儿, 纸片在抽气后的大玻璃罩中落下, 学生释疑:原来大气真的有压强, 把纸片给压住了。学生还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由于实验是学生主动参与设计的, 目的明确, 实验后学生无论是对实验所揭示的结论, 还是实验的设计思想均留下了深刻认识。实验情境的再设计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在实验中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愉悦感, 还可以促使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 通过改进实验方法, 引导学生猜想和质疑探究, 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学生在质疑中发现问题, 在探究中提出问题, 并独立解决问题,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使学生逐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2]王耀村.初中科学教学案例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6.[2]王耀村.初中科学教学案例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6.
9.巧设问题情境 引导探究学习 篇九
一、类比联想型问题情境
创设类比联想型问题情境,使学生对要学知识与以学知识进行类比联想,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产生猜想式探究学习.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乘方”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小学时我们知道a+a+a+…+a(一共有n个a相加)可以简写成n×a来表示,那么a×a×a×…×a这样n个a相乘,请同学们猜一猜,可采用怎样的简便方式书写呢?同学们对此问题会进行积极的思考、猜想,甚至争论。
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一个多样化思维的空间以及创新的土壤。
二、故事典故型问题情境
故事典故型问题情境就是利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讲解坐标系(平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躺在床上静静的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的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象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兴致已经调动起来了。
三、数学活动型问题情境
在教学时,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动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实践、创新,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截一个几何体”教学时,让学生拿出事先切好的正方体形状的萝卜,然后让同学们用一个平面(小刀)去截这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学生兴趣很高,纷纷动手操作。很多学生不但能截出三角形、四边形,还能截出五边形、六边形,但不能截出七边形。并且电脑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引入新课自然,而且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思维。
这样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而且还可以培养其合作学习和自觉研究的习惯。
四、实际应用型问题情境
从社会热点、市场经济、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等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中获取材料,创设应用型问题情境,可引导学生进行建模式探究学习,改变应用题教学脱离时代、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的现状,改变一例一题一练的重技能训练状态,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建模能力。
例如,在“不等式的应用”一节教学中,可给出一题:某学校计划购置一批电脑,甲、乙两公司报价每台均为a 元,甲公司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台以上,从第11台开始按报价的70%计算,乙公司的优惠条件是每台均按报价的85%计算。如果甲、乙两公司电脑的品牌、质量和售后服务完全相同,你选择哪家公司购货?许多学生参与了讨论。学生之间的思维不断发生碰撞,对选择向甲公司购货还是向乙公司购货进行了深入分析,将问题构建成不同的数学模型,再通过数学问题解决了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趣味游戏型问题情境
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根据某些需要适当的以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的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的探究学习。这样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
例如,在进行“概率”教学时,教师可出示一个思考题: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中的“百宝箱”互动环节是一种竟猜游戏,其规则如下:在20个商标中,有5个商标的背面注明一定金额奖金,其余商标的背面是一张苦脸,若翻到它就不得奖。参加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的机会,某观众前两次翻牌均得到若干奖金,如果翻过的牌不能再翻,那么这位观众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为多少?
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深受大家喜爱,李咏是学生熟悉的主持人之一。问题提出后,让学生进行几分钟的自行探究后,交流各自的探究成果,学生一个接着一个纷纷展示自己的结果,经过讨论,探究,再继续探究,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样的问题情境既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10.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小学数学 篇十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突破,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形成分数这个概念有一定难度,但是这个分数概念对以后的知识运用和掌握又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认知规律和已知的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可以感知、可以接受、可以理解的东西。这不但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让他们明白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可以解决生活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我这里只有一块月饼了,你和你同桌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一人一半,不多不少。
师:是的,一人一半,不多不少,就是平均分开,才算公平。可是,不是1个月饼,不是2个月饼,平均分的一半月饼怎样用数字表示呢?
(老师黑板演示,并且用语言进行描述,一个月饼2个人平均分,每人所得的月饼那就是。)
师:同学们,如果月饼多分给同桌一点点,就一点点,还能不能用平均表示呢?
生:不能。
新课程改革,数学学科最大的进步就是教学生活化,老师要努力从生活中寻找突破口,始终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精心设计课堂,进行教学活动,把学生引入生活的情境之中,达成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实践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数学新课程标准上明确指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是简单地凭借老师灌输和学生记忆,必须通过学生们开动脑筋,动手来进行实践,实践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情境能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课本上已有数学结论的局面,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兴趣,调动了学生创造的热情。这种情境式也正好契合了“孩子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教育原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动手参与的课堂空间,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教学平移、旋转的知识,在上课之前教师让学生动手在硬纸片上画出若干个方格,再准备适当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做一个圆形表的模型,通过动手操作,然后让学生观察表针的旋转特点。教师引导:把甲乙两个正方形,相距2格分别放在固定的格子里,让后把甲向左移动5格,乙向右移动5个格。同学互相交流。同时,学生们动手画一画图形的移动,教师指导,先确定图形几个关键的点,再画出对应的点,再连接平移后的点。整个过程就是学生们动手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
课本上获得的认识总归是表面化、不深刻的,小学生要想理解抽象知识,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生活实践中的体验。老师就应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把学生们带入实践的情境之中,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全面发展。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感知
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的辅助手段,已被广泛地认可和使用,它有着传统“凭借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模式不可具有的优势。尤其是一些抽象的,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面对思维处于形象阶段的小学生,老师根据他们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们的有意注意,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为了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除了同学们动手实践操作外,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地演示,把学生们引入空间移动的情境之中。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老师的ppt演示同时进行,通过操作鼠标,让各种图形在格子中上下、左右平移,演示旋转现象,从而在动态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平移旋转的知识要点。同时老师搜集大量视频和图片利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进一步巩固平移、旋转方面的知识。
多媒体图、文、影像,解决了数学概念枯燥乏味的难题,创设合适的情境,把抽象变成直观,把静态变成动态,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但是在多媒体应用中,教师切记流于形式,满课堂的花架子,知识要落到实处。所以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恰当应用。
11.《g_k_h》教学设计(情境引导) 篇十一
【关键词】 生活情境 智障孩子 学习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8-073-01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素材和学生身边的事例激活学生的思维,加强他们的语言积累,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课程资源,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尤其是农村乡镇的智障孩子,虽然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客观事物,有的还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由于农村乡镇的语言环境使然,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具有这种认知水平的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他们学习语言,使他们会说、乐说、善说。
一、回忆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会说
智障孩子对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兴趣浓厚,识记能力强。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才能让其在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中学习新知。如在学习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果园里》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作者家的果园种有苹果树和梨树,你家的果园种有什么呢?”简单的一句话,勾起了学生对家乡的回忆,家中果园的一切浮现在眼前,那愉快的生活情景浮动在学生心头,于是学生一个个踊跃地举起右手。有的说:“我家果园种有杨桃。”有的说:“我家果园种有沙糖桔,鲜美而极甜,无渣。”有的说:“我家果园种有贡柑,清甜香蜜、皮很薄核很少,果肉很脆,化渣。”……
二、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乐说
由于智障孩子的生活面不宽,有些课文中的情景,学生并没有观察过,这并不是他们所熟知的,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教具、影像资料等媒体手段或在课堂中再现生活情境,为学生创设或展现一种现实生活的情景引导学生乐意开口说。如在语言训练课中,为了实现智障孩子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训练,如:竞赛、模拟表演等形式。语言训练课上笔者为了训练学生买东西和卖东西的口语交际,在课堂上模拟设计了商场购物的情节:
师:老师当买东西的小顾客,谁来当店铺卖东西的服务员?
(一个学生上来充当服务员)
师:请问,有《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本书吗?
生:对不起,这本书已经卖完了。不过,这里有本《喜羊羊和灰太狼》也挺好看,你喜欢不?
师:嗯,请您拿过来给我看一看。
(接过一本书,老师翻看)
师:请问这本书多少钱呢?我想要一本。
生:八元六角。
师:好,给您钱。
生:好的,请把书拿好。欢迎下次再来。
师:阿姨再见!
生:小朋友再见!
活动中,通过师生问答、师生表演等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讲话,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交际的方式。上述实录中教师扮演买者,学生充当卖者——书店阿姨,进行现场“买卖”,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愿说、乐说。通过师生交流,不仅让学生学会怎样卖东西,还要让学生注意交际态度,做个有礼貌的小顾客。
三、利用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善说
近日,笔者听了我校一堂二年级的识字课,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达成这堂课的学习目标,老师在孕育铺垫的环节中,展示了这样一个片断:
师:我知道小朋友们平时很会学习,给自己家中的家具上都取了名字。哪位小朋友给大家展示展示?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中的小纸条:“我来!我来!……”
原来纸条上都是家具名称的拼音,什么“电视”“沙发”“洗衣机”“冰箱”“空调”“镰刀”“锄头”“铁锨”……农村家庭中的家具、农活用具,应有尽有。接着,老师将本课所要学习的字的拼音写在黑板上,引出了要学习的生字……
课后,我与执教教师交流得知,她要求学生平时注意商场、街道、家里……等各种生活场所中的不认识的东西,并请教弄清它们的名称,回家后在卡片上用拼音写出它们的名字,积累起来。如果是家具,还可以贴在家具上面,平时多读读,记记。
又如在口语交际“接待客人”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家里来客人时,父母是怎样招待的,有哪些做得好,哪些不是很好。到别人家里做客,别人是怎么招待你的,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再想想当父母不在家时,来了客人,你该怎么招待。学生通过引导,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可见,教师要教会学生平时就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学生不仅积累了词语,还养成了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会起到收益无穷的默化作用。
【《g_k_h》教学设计(情境引导)】推荐阅读:
历史教学情境设计07-03
高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08-05
基于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申洁讲座07-09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鸟是树的花朵简单引导教学设计07-31
课堂教学情境教学08-12
优美教学情境08-21
生物问题情境教学06-20
情境教学思品07-15
音乐情境教学论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