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应立足现实

2024-08-21

在校大学生应立足现实(精选6篇)

1.在校大学生应立足现实 篇一

立足于现实主义,践行大学梦

最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立足当下国情,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践行伟大中国梦。”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需要“践行”大学梦,重点放在“践行”,就是要求我们活在当下,立足于现实主义,根据社会需求和现实条件的变化,适时改变策略,确保理想的现实性。号召立足于现实主义,就是要求用现实主义的思想方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是值得大学生提倡和珍视的。由于当下社会节奏变快,许多大学生内心浮躁,心比天高,总爱空谈理想主义,而不敢直面现实。试想,当下中国的大学生中到底缺乏的是梦想家,还是实干家? 众所周知,大学是学生向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过程,此时大学生应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因为大学生不得不开始面对就业,考研,成家等诸多现实话题。正如电影《青春派》中所说:“一开始我们每个人拥有许多理想,只不过太多理想被无情的现实磨灭的一无所有,到了最后才发现,其实我们的未来就在当下”。

然而现实主义要求人们以一种冷静的眼光看待现实,思考寻求改善自己的生存处境的方法。大学生立足于现实主义,可以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方式进行思考,更好的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的根据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提升自身的各种能力去适应社会,使之不被残酷的现实所淘汰,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大学时期鲁迅立足现实主义,弃医从文用笔杆挺起了中国的脊梁;大学时期俞敏洪立足现实主义,分析时局潜心攻破英语,缔造了新东方的辉煌;大学时期陈欧立足现实主义,看清当下市场谱写了聚美优品的新篇章。由此可见大学生立足现实主义的重要性极大。

理想是高于现实却又基于现实的,我们应记得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应脚踏实地。因为没有现实的支撑,理想难以实现。就像高飞的风筝如果没有结实的线系牢,它怎能飞高?大学生只有立足于现实主义,才能使“大学梦”助力“中国梦”,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陈俊吉 国际经贸学院 贸易经济二班 ***

2.在校大学生应立足现实 篇二

郊区基建尚存薄弱环节

上海市建管委介绍, 近年来, 随着城市建设重心转移, 郊区建设投资比重逐渐上升。在“十二五”前三年, 全市重大工程投资3361亿元, 其中2364亿元用于郊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设施, 占总投资70.3%。

自2008年以来, 上海市共开通67条农村“最后一公里”道路, 对420个经济薄弱村的村内道路危桥实施改造, 对5800多公里的村级公路实施改建。农村公路现已达8242公里, 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65.7%。在“十二五”期间, 上海市计划完成4800座农村危桥和4000公里经济薄弱村村内道路改造。

上海市政协委员王育表示, 经过多年努力, 上海市农村基础设施虽有很大改善, 但离市区、特别是“外环内的680平方公里”仍有差距, “比如, 现在我们在农村开车, 还是不太敢走不熟悉的路, 怕走进死胡同, 倒车倒不出来。”他提出, 在水平和档次方面, 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跟上。

公共资源短期内均等化不现实

在公共服务领域, 不少优质教育、卫生、公交资源已落户郊区, 例如, 根据要求, 上海市每个郊区要至少配置一所三级公立综合医院, 现已有8家医院进入运行。

对此, 上海市政协委员吴申耀提醒, 在公共服务水平上, 城市和农村不可能完全一样, 如果一味地想在短期内实现“均等”, 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 比如, 在推行村村通公交的过程中, 某些农村地区, 虽然通了巴士, 但乘客寥寥无几, 甚至出现了“一人公交”, 为此只能降低运能, 拉长发车间隔, 如此乘客更少了。他认为,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 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不能急于求成、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

对此, 有与会者提出, 在公共服务上, 当务之急是消除远郊、近郊之间的差距, 和中心城区持平应是长远目标。

撤制镇仍受困历史遗留问题

目前, 上海市城乡存在差距、城镇发展不均衡, 主要原因是新市镇、撤制镇和村庄缺乏有力的财政支持和政策聚焦, 导致城镇发展滞后、迟缓。

上海市政协常委徐凤建称, 在本市郊区, 部分自然镇合并成大镇, 一些被撤的镇, 由于资源放空, 老百姓办事也很不方便。“我们要总结这些教训, 才能继续推进城镇化建设。”

此外, 根据上海市“1966”城乡规划体系, 通过合理配置公建和市政设施, 适度归并分散的自然村, 建成600个左右中心村。然而时至今日, 规划的600个中心村尚未有效实施。

3.在校大学生应立足现实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 促进发展

一、促进语言发展,提高学习能力

1、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

过去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一统天下,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种硬式的教学方法不但调动不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使学生感到厌倦。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构建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鼓励学生自主运用语言。曾听过一位老师的《草船借箭》一课,上课后,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怎样学习比较好?”学生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理解;有的说,分成故事片段:受命造箭、准备工作、借箭成功几个片段来学习;还有的说,从周瑜最后说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这句话中受到启发,从课文中找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内容,再把课文融会贯通地理解”。学生们的纷纷见解,正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体现。

2、强化语言训练,在运用中形成技能。

语言文字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工具,它的发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升华。例如,《草船借箭》中有这样几句话:“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攻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①用上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看谁能说出来;②用第三人称转述,把这段话变换称谓表述出来。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注重情感的发展,为育人打下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发展,就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吸收教学材料的思想内涵,进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1、在培养情感的过程中渗透做人的道理。

俗话说:“要想做学问,首先要做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育人呢?教师要通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来完成这个任务。每一篇课文都有时代背景,写作目的,其共同特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应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而影响人、教育人。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文章,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精读、揣摩、体会,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和掌握做人的原则。

2、抓关键促情感。

情感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导火索。古人云:“情者文之经也”“有情动而辞发”。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部分或感人片段,进行深入引导。例如:“《我们也要当红军》一课,让学生体会一下两个贫穷农民儿子要当红军的急切心情。为了增加语气,语序做了颠倒,让学生试着用别的方式来要求毛主席也同意你们当红军。在学习《丰碑》一课时,随着情感的推进,同学们都对军需处长肃然起敬,再让学生体会军需处长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就很好理解了。”

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要以课文为依据,并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达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效果。

三、以思维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它必须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灵活多变的思维活动的基础之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入手:

首先,思维要顺畅。所谓的思维顺畅,就是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敏捷、思想要活跃。只有这样小学语文课堂才会变得充满童趣,从而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来完成思维顺畅的培养。

其次,要有独创的思维。独创的思维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产生的与众不同的见解,或者是利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去解决问题时所发现的事物间的联系等。例如,《司马光》一课中,到水中救人,不如让水流出来救人;《詹天佑》一课,采取中部凿井法能不能提高工期?《曹冲称象》中没有大秤,更没有人提得起这么重的大象,而采用求异思维的方法,这都是独创思维的表现。思维的独创实际上就是创新思维。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问题,勇于发现事物中的奥秘,进而形成自身独到的见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良好发展。

第三,思维要灵活。灵活的思维就是要推翻学生墨守成规的学习态度,大力提倡学习利用新方法、新思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这样的文章,例如,《田忌赛马》以弱胜强就是思维灵活的表现。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的,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完《美丽的公鸡》一课后,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大公鸡改正自己错误以后啄木鸟、蜜蜂、青蛙会怎样对待它?会以什么样的态度跟它说话?”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自由挥洒的写作平台,让学生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加上自己的想象大胆地写出来。写作中,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写作顺序。其次,想象作文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发展,因此,教师要多安排一些想象作文。

4.。。在校现实表现情况 篇四

xx同学,男,身份证号。。。,中共党员。。学院研究生院。。届全日制非定向培养,外科学硕士毕业生,学号。。。

该生思想积极进步,不断进取,爱祖国,爱集体,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方针,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在校期间,该同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包括计划生育制度,从未参与过任何邪教、反组织活动。该生学习刻苦认真,临床工作中刻苦严谨,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在生活中,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人际关系良好,学习之余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集体荣誉感强。

无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5.放眼发展破瓶颈,立足现实补短板 篇五

吉家庄中学校史简介

吉家庄中学是1956年建校的一所国办初级中学,从1979年首届择优录取初中新生,到1997年开始划片招生,历时近二十年。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按照教育局的布署和安排,我校先后完成了对王庄子乡中、常宁林中、黄梅乡中和吉家庄镇中的合并。二〇〇七年吉中与吉家庄镇中合并,我带着教育局的重托,带着全镇百姓的厚望到吉中担任校长。虽在一个镇内,但对很多情况知之甚少,了解不深,为此,利用暑假我带领新组建的一班人深入周边群众中进行调研,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倾听退休老教师的教导,结合我镇和我校的实情,从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群众满意度以及学校文化几个方面进行教育诊断,通过诊断,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解难题,破瓶颈,率先打造文化引领阵地

一所学校的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取决于一个领导班子的文化,取决于一个领导班子的治校理念和发展眼光。我校情况特殊,五校合并,人员复杂,诸多因素制约着学校发展。原来积淀的文化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为此,必须创建一种健康向上,开拓实干的文化氛围,从而引领各项工作在良好的轨道上运行。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带着任务组织班子全体成员和部分骨干教师先后到承德市黄土梁中学、北京市牛栏山中学和市内几所学校进行了考察和学习,现场交流了办学经验和发展之路。回校后,开展了“吉中的现在和将来”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找到了差距,形成了共识

第一,我们重新确立了“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校训,并对其进行了解读:“自强不息”是论有作为的人,应该向自然一样,自我追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追求卓越”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的境界追求,卓越之道在于超越过去,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超越意识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创新精神。

“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校训,是让吉中人明白:从中读出的应是一种出之有神,服之有威的圣道和人道;悟出的应是一份鲲鹏振翼扶摇万里的气魄和高远,是一种敢于作脊梁的恢宏志向,是一种绝云气,负青天的超越勇气,更是一种谋发展,树品牌的非凡智慧

为更好的将校训让每位吉中人铭记心中,我们将校训编入校歌中,让每位吉中人在学唱校歌中理解校训内涵。让大家在学唱校歌中受到启示,得到鼓舞。

第二、积极营造转作风,讲奉献,谋发展的氛围。

二〇〇七年合校后,遵循领导干部举着旗子向前走的工作思路,要求领导干部发挥自己的特长深入一线听课,兼课。副校长及两处人员担任语文、数学、化学、历史等学科的教学。“校本课程”----礼仪,都由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不计报酬,保持各项措施的落实,无论是日常教学的常规检查,还是周末的教学质量检测,领导干部全程参与,认真对待,确保各项工作的时间性和实效性。通过几年的真抓实干,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已得到了师生的赞许。

第三,改变评价体系,敦促良好教风的形成。

为形成良好的教风,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我们实行了“4、3、2、1”的评价体系。即:每学期从师德和教学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评价。4为学生评价,教导处和政教处设计相关内容采用问卷形式以班组为单位对每位教师进行评价,权重为40%。3为教研组长、年级主任以上的领导干部对教师从上述两方面进行评价,权重为30%。2为互评,每个班组教师从以上两方面进行互评,权重为20%。1为自我评价,要求写出反思,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权重为10%.这样的评价方式在不断实践中不断改进,对形成健康向上,服务于学生的良好校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抓好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学风

几年来,我们认为,学生管理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为此,从新生入学开始,从养成教育抓起,开展多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终生受益的奠基教育,始终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群主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紧紧围绕养成教育开展以军训为主的入学教育,开展“全员导师制”、“班主任寄语”、“每日宣誓”等系列教育活动。除此而外,注重日常的点滴教育,坚持上好校本课程,初一重点是礼仪教育,初二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第五,让人性化的管理,成为教师心中的暖风

为让教师有一个良好的心情和心态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从二〇〇七年始,老师因病因事,我们不仅没有扣除工资,相反,组织相关人员尽其力进行帮助和慰问,暖了教师心,激发了教学情,无论是临近退休的一线教师,还是刚参加工作的特岗教师,我们一视同仁,人性化管理在学校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的教师周转房建成后,可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前些年,我们只注重了妇女教师的身体状况,忽略了男教师,从去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为男教职工体检一次,让教师的体检常态化。

二、重现实,补短板,培养青年教师。

我校地理位置偏僻,距县城较远,近年家住县城到我校任教的教师较多,教师流动较大,培养青年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几年到我校任教的特岗教师近40人,从小学调入的9人,教学一线的教师大部分为年轻教师。我们从实际出发,克服重重困难,竭力想法培养他们,使其在专业水平上尽快提高,尽快成为教师中的骨干。为此,我们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制定了“一、二、三、四”培养计划,即:让每位青年教师明确发展目标,一年成型,二年成,三年成才,四年成名。

2、承包到人,到组,建立帮扶制度。从备课,上课,辅导等各个环节均有教师或领导帮助指导。

3、经常反思,不断交流,要求青年教师落实四个环节:跟踪听课,对比写出教学反思,征求帮扶意见,课堂教学再实践。通过反复的学习实践,不少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中的学科带头人,有的在县内或市内已崭露头角。

4、开展各种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坚持围绕专业发展这一主旨,利用日常的教研时间,集体备课时间和寒暑假教师培训学习时间,开展了“阳光课堂点滴体会”,“我的教学心得”,“我的教育故事”等活动。

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推广“阳光课堂”,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由于地域原因,我校成熟教师流动频繁,三年来,我校进入特岗老师39人,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如何使他们尽快成长,成了制约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走传统“传、帮、带”的老路,已是时不我待。为此,我们下决心走出了一条课程改革之路。

三年多来,我们始终把课堂教学改革做为全校教学研究的目标,既有整体的宏观要求,也有个体的主体发挥。在教学研究中,我们澄清了关于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以及“以生为本”与“教师教学中心”之间的关系等,有效地推动着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在改革进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学科、同一学科不同教学资源、不同教师在理解应用中,用唯一的教学模式有僵化的感觉,因而我们允许老师们在操作中在坚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三个基本课堂形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个性风格。到2011年冬,我们把“三个基本形态+个性教学风格”做为我校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定名为“阳光课堂”。

在教学活动中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是阳光课堂的核心价值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齐步走”,但希望所有的学生都“向前进”。通过阳光课堂的实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合作交流的现代意识,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其要义就是“三个基本形态+个性教学风格”。

“三个基本形态”是指构成课堂的三种基本要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而不是指教学活动的三个环节。它们可以交互穿插、合理运用,三种形态可以存在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其实这三种形态体现的是三个教学基本理念,即“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自然延续”、“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个性风格”,是相对于构成课堂的三种基本形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学科,不同教学资源、不同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教学风格。

三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其成效已在我校得到了显现。

1、教学质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课堂教学的改革,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效率、效果、效益都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意志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教育教学效果都会得到提升。近年来,吉家庄中学中考优秀率逐年提高,中考优秀学生从2009年起分别为35人、41人、58人、73人。非毕业年级标准化质量分析绝大多数科目在向上发展。从全县同类学校的后列进入了第一梯队。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我校被评为“蔚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被评为市级“蔚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今年高中提前班招生又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可以说是课堂教学改革使吉家庄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在校学生巩固率逐年提升

这种“以生为本” 的教学思想,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学生学习的显在能力和潜在能力,尤其是“我能学”和“我要学”的的心理变化,使学生的厌学情绪得到了抑制,在校学生巩固率得以逐年提升。

3、教师专业发展得到长足进步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78人,其中2008年后调入21人,特岗教师28人,占三分之二强。三年来,青年教师尤其是特岗教师,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全新的课程之路。目前我校已有大批青年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毕业年级青年教师从超过半数。在一年多来的四次片际教学教学竞赛中我校参赛青年教师获三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去年冬天,只有三年教龄的贺俊春老师代表蔚县参加市数学教学竞赛获一等奖,其教学方式得到市数学教研员王春丽老师的高度评价。

4、社会效益日益明显,学校办学效果得到了周边群众的认可。今年5月10日,“蔚县初中高效课堂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学校的好评。

四、破解难题,今年实现学校顺利搬迁 新建吉家庄中学2007年开始征地建设,2008年建楼,到2010年各种手续完成不到20%,做为“半拉子”工程被教育部通报、讪纪委督办。2011年开春,我接管工程,当时真是困难丛丛,几次想打退堂鼓,但温局长总给我以鼓励和支持。

在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2011年完成了教学楼的内外装修及部分水、暧、电安装工程,完成了餐厅伙房工程,锅炉暖气管道安装工程,上下水、强弱电配套工程,门房及校园与公路连接工程。其中大部分为工程队先干活,今年才拨付工程款,补办工程手续。其工作难度只有经历者才能体会个中甘苦。

2012年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和帮助下,得到了国士局、发改局、住建局、县计委的大力支持,补办了现已开工和完工项目的各种手续。经有关部门对工程手续的检查得到了好评。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积极谋划准备各种教学设备,陆续采购学生课桌橙1400套、办公桌椅95套、学生双层床560套、学生衣柜120节,56座理化生实验台4套.,可放4万余册图书的图书架36组以及可供1000人就餐的学生餐桌,使我校的各种设施焕然一新。

经领导的关心和与各方协商,今年4月1日,我校实现初步搬迁,新学年开始全部入住新校区。最近,县政协领导在局领导的陪同下到我校视察工作,给予了训诫的评价。市教育局李满山工到我校视察时说“市督办工程成了放心工程”,并鼓励我们力争进入全市城外三甲行列。

艰辛的探索,不懈的努力,终于换回了较满意的回报;教学成绩连续五年走在了全县的前列。高中预科班人数逐年增加且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时报到入学,中考升入西合营中学的人数年年有升,为我县的高中教育做出了吉中应做的一点贡献。县教育局2009年年终考核学校领导班子,在教职工大会上教育局毕局长,肯定了我们的成绩。镇政府为我们开了庆功会并颁发了1万元奖金。

七、八年级教学成绩位居全县前列,二〇一二年荣获张家口市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双项奖。

6.立足地域特色 创设现实情境 篇六

一、立足地域特色激趣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导入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生动有趣的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它对完成全课的教学内容起着引领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时,一定要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导语,使导语妙趣横生,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

笔者在讲解文化生活第六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用山丹方言导入:有一种动作引诱,叫示晃;有一种肠胃不适,叫挖闹;有一种溺爱娇纵,叫惯性;有一种怕担责任,叫怯阵;有一种吝啬小气,叫舍皮;有一种言行多余的人,叫淡打拉;有一种不知道,叫也不拟设。

学生分别用普通话和山丹方言读,既感到亲切,又觉得妙趣横生,从中感受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激动,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导入为课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精选本地教学素材,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

政治课本中有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明白。我们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且能发人深省的案例。一个有趣的案例,往往就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

笔者在讲解文化生活第六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选择了山丹的小吃作为素材:羊肉卷子、拉条子;鸡肉卷子、揪片子;青稞面搓搓、米黄子,糖花、油果子名气大;剪鱼子、拨鱼子、搓鱼子、糍鱼子;黑面做的油转转,曲里拐弯十八盘;吃了羊拨拉发洋财,保你财运滚滚来。

让学生在山丹美食中慢慢品味文化的不同,细细回味文化的魅力,在探究造成区域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时就显得比较容易了。

三、巧设活动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凡应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空间,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操作、表述,多角度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以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

进行独立学习活动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生动有趣,如静思、阅读、对话、讨论、争辩、练习、实验、设计、表演、游戏等。在讲述高一经济生活第八课《国家财政》时,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本课的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国家的财政部长,谈谈国家的各项财政收入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各小組分别阐述自己的计划。课堂趣味性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既对本课的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以及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

四、适时激励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多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学生,多给学生表扬或鼓励。有时候教师的激励或表扬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激励能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感,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笔者上课时就充分利用了激励性的评价方法,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多给他们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原来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现在能主动地举手,有时候还能争着抢着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总之,教师应立足地域特色,创设现实情境,挖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在乐中学,教师在乐中教,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第一讲自我介绍下一篇:河南名景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