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的本质(精选13篇)
1.论自由的本质 篇一
基于商业经营和市场营销的品牌产品设计在自由竞争时代的核心效能主要体现在三力上,即原创力、体验力、感知力,这三种力量既能为消费群创造其实际所需,又能满足其在消费过程中的惬意感受,而且会在从物质深入到情感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一种依赖和习惯,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产品印刻过程,而传播与沟通只是在这种印迹的基础上来加深和强化其认知,以逐渐提醒和辅助巩固其专业形象,这也是自由竞争时代与以往市场消费时期在经营和营销上最大的差别。没有这种产品设计中的三力体现,企业及品牌的持续发展很难成功。
产品原创力的重要来源在于洞察与想象。对市场的洞察必须立足三个层面,一是社会潮流的覆盖与影响。苹果和HTC能够洞悉消费市场中智能手机的潜在能量,并从社会化生活中窥视娱乐时代的爆炸性到来。二是消费观念和动机的嬗变与延展。商品消费不再是产品实用功能的简单满足,而是立足于互动性的娱乐享受与生活方式的刷新与更迭,这种喷薄欲出的消费时尚观使品牌产品需要重新审视原有单纯的产品模式,真正从整合的层面来创意全新的复合型产品模式。Kinetic公司的VAC创伤治疗产品,苹果的产品系列,松下微波炉等都是原创复合型产品的典型。三是小众市场的大未来。能执着于小众市场的企业及品牌本身就意味着在阶段性主流市场中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能在一定的过渡时期之后形成市场的主流,
当年智能手机还只有1千万台的规模时,开发成本又高,诺基亚根本无意于此,而HTC却坚守这种小得可怜的小众市场,通过几年时间的过渡,HTC就完成了惊喜的跳跃。在中国陶瓷市场,曾经仿古瓷砖也是一个品牌和产品数量甚为廖廖的小众市场,马可波罗却倾力转入,充分发挥原创技艺,而后一跃而成仿古瓷砖的领军品牌,并把原来的小众市场推向主流的大市场。同样,兴辉陶瓷觊觎曾经十来年不愠不火的玻化砖小众市场,成立伊始,便以全球独创的魔术师布料“兴辉石”玻化砖产品一鸣惊人,一举成为行业焦点,推出的大地红岩系列,把玻化砖的仿石材效果推到极度仿真的境地,至此各大知名陶企纷纷效仿,推动了玻化砖立体时代的到来,玻化砖市场的主流地位赫然确立。
想像对于原创力的形成同样至关重要,它需要把准确的市场洞察以创意形式形成惊人的产品力。因此,基于产品力的想像既是对商业经营和市场营销思想的沉淀和深化,又是对产品非凡表现力的独特构思和完美展示。兴辉陶瓷的产品想像是对玻化砖在仿真石材领域的极度精湛的表现,以此来把石材的天然美化效果移植于家居及建筑装饰生活中,而东鹏陶瓷却意欲把大自然风景刻印在装饰生活中,这种想像把自然和谐之美的思想与产品在品质生活表现上的无尽意蕴契合得浑然一体。然而有了充分的市场洞察与想像的产品原创力不一定能保证品牌产品的惊人成功,几年前五谷道场关于非油炸更健康的产品原创,宝洁润妍洗发水关于黑发亮发的产品原创等失败的例子足以警醒我们。
2.论自由的本质 篇二
1 风俗习惯、禁忌:道德?法律?
从法律的起源说起:原始社会的各种风俗习惯、禁忌, 马克思认为那是道德的起源, 其实不然, 那应该是简陋的法律, 原因很简单:它缺少道德的自觉自律性, 同时它身上有着法律所特有的最明显的特点——由强制力保证实施。
1.1 从风俗习惯的形成看
通常, 我们最初被告知的原始社会是这个样子的:人人平等, 共享生活资料, 尤其喜欢强调所有人平均分配, 经常还拿老人举例子, 以此来说明原始社会的道德,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中国很多地方就有这样一种规矩:弃老。比如在湖北郧县等地就有大量弃老洞的存在和弃老传说, 在武当山周边也发现了大量掩藏于灌木草丛之中可容一人大小的窑洞, 这些窑洞是古时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的, 称为“寄死窑”。弃老的习俗不仅仅是中国特色, 在世界上很多地区也都有弃老的习俗。而有些原始部落表现的则比较极端, 达尔文在南美洲火地岛的考察中发现, 当地的原始社会土著居民在冬天缺乏食物的时候时, 总是先吃掉老年妇女然后吃掉狗, 理由是“狗可以捕水獭, 而老太婆却不能”。
根据有关资料推断, 造成弃老习俗的原因大概有三:首先由于原始社会时生产力水平低下、食物缺乏是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没有剩余产品养活精疲力竭的老人;其次当时社会处于蒙昧状态, 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很少, 老人丧失向大自然索取现成食物的健康体魄后便成了集体的累赘;同时当时人类以氏族为单位, 群居野外的生活方式, 造成了供养老人的困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基本上就有了供养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的足够食物, 同时, 由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知识和经验逐渐汇集在老人身上, 体力衰竭、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人能以其丰富智慧和经验积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于是出现了由“老人无用”的旧观念到“家有老, 是个宝”的社会意识的转变。大量“寄死窑”后来被废弃而成为遗迹。
这一切都说明原始社会时一切的规矩都是出于实用, 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为了部落能存活下去, 弃老也好, 杀老也好, 养老也好, 都是出于这个目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从这点上来说, 原始社会根本不存在道德的作用。而原始社会的法律是为了维护整个氏族部落的利益, 为了保证一切人的生存, 在这种情况下, 遵守法律就是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就是好的, 善的;违背法律就是损害所有人的利益, 就是不好的, 就是恶的。就这样, 原始社会的道德由原始社会的法律产生。
1.2 从禁忌的形成和表现看
对于原始社会, 一般人都认为原始人会自觉的遵守氏族内部的各种禁忌。其实这是一种不全面的看法, 是一种假象。人们只看到原始人在自觉地遵守氏族内部的各种禁忌, 但却没有想过, 在形成这种效果之前的几万年, 甚至十几万年里, 多少代人不断地“试错”, 用生命的代价去总结经验最后才形成禁忌, 多少人因不断触犯禁忌而被处死, 最终才形成了原始人会自觉遵守氏族内部的各种禁忌的状况, 它的形成和实行是要靠强制力保证的。
一般来说, 对触犯禁忌者本身最常用的处置办法是献祭和忏悔, 严重者则实行鞭打、罚款甚或驱除村寨、处于死刑。如在埃及王朝形成之前, 埃及人将鳄鱼、山羊等被敬为图腾动物, 凡有杀害者, 概处死刑;在南非有个野兔部落, 倘若有人误食了野兔肉, 无论他是一般部民, 还是酋长、显贵, 都要按照禁规敲掉他的若干颗牙齿。在我国纳西族, 虎被认为是自己的祖先, 如猎人打死了虎, 轻者要受到鞭笞, 重者要罚款, 有的还要坐水牢。
这些禁忌大多明确而有具体的处罚措施, 凡是违背这些禁忌的, 轻者是献祭和忏悔 (类似罚款和警告处分) , 罚做苦役 (类似拘役) , 重则被处以酷刑, 甚至处死。也只有在这种明确的具体的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禁忌的不断影响作用下, 原始人才学会遵守禁忌, 才会生存发展。如此强制力, 如此效果, 是道德所永远不具有的。所以说禁忌应该是法律而不是道德, 这也就说明原始社会同样存在法律, 同样需要法律, 并不是只有阶级社会才需要法律。
2 法律的本质作用
在原始社会时, 法律基本上都是维护全体成员或者说是整个氏族部落的利益, 维持人类社会秩序, 保证氏族部落的延续。进入阶级社会后, 法律的内容有了变化, 一部分内容是维护全体成员的利益, 体现维持人类社会存在所需要的原则;另一部分内容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如古巴比伦《汉莫拉比法典》规定:杀死他人的奴隶如同损坏他人物品一样, 不负刑事责任;奴隶主可以任意处于自己的奴隶;在日本, 武士也有权利随意杀死不向自己行礼的平民。马克思看到了这一点, 并认为这一方面就是法律的本质作用。问题就在于这二者到底哪个才是法律的本质作用呢?维护社会基本秩序还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马克思哲学认为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也就是说本质必须始终存在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之中, 在某些特殊环境下, 其他的非本质属性可以暂时的发生改变或者抛弃但是本质却不能变。从这儿我想到了刘邦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这三条可以言尽法律的本质作用。说刘邦是为了缓和矛盾也好, 收买人心也好, 不可否认的是这三条最简单的法律只是为了维护了人类社会, 一个正常、稳定的人类社会的而存在的最基本的秩序。这说明了维护社会基本秩序才是法律的最本质的作用, 至于维护阶级统治利益那是属于在满足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前提下的更高一级的作用。而且无数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 如果有统治者违背这两种作用的主次顺序, 那么无论是什么民族、什么朝代、什么社会, 都必将产生推翻这种统治阶级的暴力革命。
3 马克思主义法学突出阶级性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法学在纵向上没看到原始社会中这种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所起的作用, 而将其与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割裂开来, 没有看到其一脉相承的联系;横向上只看到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 没看到其维持人类社会基本秩序的本质作用, 可以说犯了自已一直所批判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没有坚持联系的观点, 没有彻底贯彻唯物辩证法, 只把法律看成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阶级斗争的工具”。这种观点会否定法律的合理性, 忽视法律应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而这种错误并不是偶然的, 因为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 还是后来的列宁, 毛泽东, 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都是阶级矛盾阶级冲突最激烈的时代和社会环境, 阶级矛盾是他们所处社会的主要矛盾, 因此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很明显受到了那种特定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特别重视阶级性, 强调阶级矛盾。历史证明这种理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增强了人民的反抗意识, 同时在镇压反革命,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这正是这一理论的价值体现。
但是由于过分夸大阶级性, 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法律的科学性, 它破坏了“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的原则, 不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 同时为一部分人搞特权、凌架于法律之上提供了借口。由于阶级性造成的司法实践的缺陷, 法律为阶级性左右, 不具有稳定性, 也使人们怀疑法, 这些都不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普法工作的进行。“自由和民主、博爱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 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这个模式放在这里也很合适:“法律不是阶级社会的专利, 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参考文献
[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 1981.
[2]张中秋.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3]阿图尔.考夫曼.法律哲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3.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市场经济 篇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依靠政策调整的房地产市场,其实并非是市场之手在发挥作用。
自去年各种货币市场基金借助互联网渠道,变身为方便用户存取的各种“宝”之后,银行的存款虽然“家”没变,但是因为绕了“宝”这个圈,由活期0.35%的利率变为6%以上的利率,银行业的苦衷有口难辩。
以余额宝上线时间(2013年6月13日)为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5月底,我国公募基金中货币基金数量为73只,规模共计5640.54亿元,而截至2014年3月底,我国公募基金中共有货币基金110只,10个月增加37只,货币基金规模共计14577.92亿元,增加8937.38亿元,规模为去年5月底的2.58倍。
被动了奶酪的银行开始集体抵制“宝”们,呼吁央行限制“宝”的规模,征收存款保证金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监管当局没有出手封杀,反而对新生事物采取一种扶植、容忍的态度,发展到一定时期因势利导,才建立制度、进行规范。
有一种观点认为:“宝”的存在,其实是加速了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正是因为银行有了“钱荒”之痛,才上浮了存款的利率,希望能够把存款直接留在银行账户,也正因此推升了短期的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的上升也才让银行不愿涉足个人房贷生意。
在余额宝诞生之时,可能很少有人能一下想到以上的一连串连锁反应,但是市场之手发挥作用之后,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的市场经济,市场之手让效率提高,一切竞争胜败皆由市场而定,由消费者选择。
4.论委托理财的信托本质 篇四
委托理财“委托”一词属于合同法上的委托还是信托法上的委托存有争议,不少学者笼统地采用“委托抑或信托”的二元论主张。本文以委托合同遭遇的尴尬和委托理财信托本质的释明为基础,对委托理财的“二元论”做出反思。在对此提出质问的基础上提出“信托”才是委托理财真正的本意,主张信托一元论。
委托理财作为当前新型的投资方式,已逐渐为大众所认知。严格地讲,委托理财并非严格的法律概念,而是金融实务界约定俗成的一种称谓,因而学界对此概念的理解并不统一。依照某一较多采用的观点,委托理财,是指“委托人将资金或证券等金融性资产委托给受托人,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由受托人管理、投资于证券等金融市场并按期支付给委托人一定比例收益的资产管理活动。”[1]人们所说的“受人之托,代为理财”指的就是委托理财。委托一词,可见于合同法和信托法上的规定,前者指委托合同,后者指向信托,那么委托理财的本意到底是合同式委托,还是信托式委托,抑或两者兼备,需要法律上的释明。现实中委托理财名目众多,地方法院于纠纷处理中争议大、结果不统一,关键在于委托理财的定性并不明确。因而有必要对委托理财的性质加以认定,以有效规范之。
一、“委托”理财性质辨析
委托理财出现至今,其模式有过变迁。传统的委托理财表现为:首先,委托方将资金存入以自己名义开立的证券资金帐户,并把帐户的操作权授权给受托方;其次,受托方在另一特定帐户中存入约定数量的资金或股票,并将该帐户作为委托方资金的担保;再次,受托方对委托方承诺保证收益,即“保底条款”的约定。而当前面向大众、日益普及的委托理财,则是信托投资公司的信托投资计划、商业银行的集合性个人委托贷款、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保险公司的分红保险等,受托方以独立帐户募集和管理委托资金,并将集合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股票、基金、债券、期货等金融工具抑或其组合,从而实现增值或其它特定目的。两相比较,传统模式以委托人名义开立账户,当前模式则由受托人开立独立账户。在性质上前者与委托合同相近,后者则接近信托。于是,学界不少观点认为,委托理财可为委托也可为信托。[2]然而,事实是否如此?
(一)委托理财以委托合同定性的尴尬
在合同法上,委托合同指一方委托他方处理事务,他方允诺处理事务的合同。其法律特征有:(1)以为他人处理事务为目的;(2)合同的订立以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前提;(3)诺成、不要式合同;(4)一般无偿,但若有特别约定时,从其约定。从委托合同的法律特征看,传统委托理财符合委托合同的前两个特征,即出于对受托方专业理财能力信任,将本人的资金委托专业理财人员投资、管理。然而委托合同遭遇了适用的尴尬,无法全然适用于委托理财:
1.委托理财的受托人通过管理、投资该受托财产,提供了专业服务,作为对价双方通常在合同中约定一定比例的收益或管理费,并且往往不承担将财产委托给他人处理造成的委托风险损失。这种约定显然不符合合同法上委托合同的本旨。
2.委托理财的委托人必须交付资金或证券,且双方订立书面合同,而委托合同诺成、不要 式的特征使它无须以物之交付或义务履行为前提。两者在成立要件上的不一致很明显。
3.在委托理财活动中,通常存在第三方监管或担保合同履行,形成特殊的三元主体,法律关系也因此相当复杂,而“委托合同一般不涉及第三方,只有在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指令从事委托事务造成第三方损失时,才发生委托人与第三方之间的赔偿法律关系。”[3]
由此可见,两者于法律关系层面也颇为不同。
综上可见,即便是传统的委托理财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以委托合同定性遇到的诸多尴尬,一定程度上表明委托合同无法满足金融领域委托理财的需要。在委托理财中,金融投资、理财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需符合职业性、专业性的高标准,出于吸引投资、减少其他不特定因素的考虑而约定保底条款是特殊的现象,为降低投资中人为风险因素配有金融监管带有经济法的理念,这些是日常生活事务委托的合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二)委托理财信托本质的释明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传统的委托理财方式,虽然委托方以自己名义开立资金账户,但是将该资金账户的操作权授权给受托方所指定的操作员时,资金的占有、使用、处分权能已经实际转移给受托方,该受托方具有实际的所有权,对于委托方而言,只是在名义享有所有权。这符合英美信托法中信托财产所有权的二元结构。[4]当前大众化的委托理财中,则由投资公司等专业理财组织采用自行开立独立账户的方式募集资金,掌握财产的管理、适用权,信托二元结构更为显见。
当然不少人否认信托说,笔者在列出其理由的同时一一加以分析指正:
理由一:委托理财需要通过双方签订协议形成合同关系,有协议就必然有对价,而信托并非协商的结果,信托的受益人通常是一位无偿受让人,不需支付任何对价便可强制实施。然而,信托没有对价,作为原因行为的信托合同却是有对价的,即转让所有权。该说法并未区分对待两者。当委托理财被定性为信托时,如同信托区分于信托合同,委托理财也可区分于作为原因行为的委托理财合同,这样的法技术处理是说得通的。此外,信托受益人也可以是委托人自己,从受益人的角度看确属无偿,而从委托人的角度看则是有偿的。一味地说无偿多少有失偏颇。
理由二:委托合同可适用撤销或变更的法律规定,而信托一经设立,就不能撤销甚至变更,委托人不能与受托人协商变更受益人的受益权。但是,考察国内外的信托立法,我国《信托法》规定了“信托的变更和终止”,美国《统一信托法》有“1.1.4.信托的设立、有效性、变更和终止”、“1.1.6.可撤销信托”,明确指出信托可以由委托方或其继承人变更,此说法与立法事实不符。
理由三:对于信托财产,受托人至少拥有名义上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而在大多数委托理财协议中,受托人受到委托人的监控、服从其指示,并未取得该项资金或证券的完全所有权,因此受托人的受托管理权仍来源于委托人的授权,对外仍然是委托人的代理人的身份,与信托关系相去甚远。而且,当前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将委托理财认定为信托。但是,该说并未注意到,当前大多数的委托理财已经是由证券公司自行决定交易,实际上掌握着资金或证券账户的控制、处分权,而且,越来越多的信托投资公司采用自行开立独立账户的方式募集资金、组合投资,掌握更大的自主权,成为时下主流的方式。而且,该说的理论基础是大陆法系的民法物权理论,对委托理财做出的解释也着实与英美法上的信托制度不符。此外,法律未明确将委托理财纳入信托法,并不能否认其已然具有的信托属性,从当前主流委托理财模式中可见出其信托的本性。
当然,也有不少学说主张委托理财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新型的财产管理制度,它属于《合同法》目前尚未规范的无名合同,兼有委托、信托、行纪、融资等类似合同的部分特征。[5]
然而,依据尹田教授《法国现代合同法》的观点,当前法国的无名合同已有向“有名化”发展的趋向,那么我们是继续停留于无名合同的“原始状态”,还是为委托理财寻找法律上的“有名”化呢?
二、由性质辨析引出的思考
(一)“信托说”的再思考
当前,合同法上的合同类型不能完全契合委托理财的本性。倘若非要生硬地冠之以“无名合同”,实属法律的无奈、落后之举,也不免存有合同法“霸王规范”之嫌。上述否定“信托说”的见解存在诸多纰漏之处,而且笔者注意到主张委托理财是独立法律关系的学者也有将来支持信托说的想法:“将来,在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再在立法上将其纳入信托、基金等理财制度中一并规范,从而使规范的委托理财活动赋予其应有法律地位,在证券市场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6]
对此,我们可做此二点理解:其一,该说表明,坚持独立法律关系说抑或无名合同说只不过是在未找到合适定性之前的折中举措,最后走向信托说是一种必然趋势。其二,该说提出法制“不成熟”的观点,显然是将法律调整的能力与法律制度的定性混淆了。即便如此,随着《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等信托法规的相继出台,当前信托调整委托理财的法制条件日益成熟,法制“不成熟”的说法于理于据都站不住脚。
(二)“二元论”的现实考量
学界不少主张“二元论”的观点认为,委托理财有委托和信托两种形式,以“资产是否转移”和“交易中使用的投资人名义”作为区分标准。其理论依据便是2001年由中国证监会出台的《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通知》(于2003年失效)。该规定的第四条第(二)项规定:“受托人必须与委托人签订受托投资管理合同,以委托人的名义设置股票账户和资金账户,并通过委托人的账户进行受托投资管理。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受托人可设置专门账户对委托人的资产进行管理。”
而从所搜集到的资料尤其是调研报告来看,当时委托理财的名目繁多,委托理财合同通常被冠以“委托理财协议”、“委托投资管理协议”、“委托管理协议”、“资产管理协议”、“合作投资协议”等名称。针对此现象,司法界自2003年以来采取从双方当事人的合同约定事项出发,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判断其性质,再通过法律的有关规定分别处理。
是否是一种历史的机缘巧合,在一个部门通知被废止的同时,司法界对委托理财采取了“分类处理”的做法呢?从为委托理财定性的角度看,这样的做法无疑为委托理财增添了混乱局面,虽然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司法正义。而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该通知的废止也意味着委托理财二元论的“垮台”。当前,我们是应当坚持过去“通知”的做法,还是重新认定委托理财的性质呢?
随着实践的发展,以委托人名义设立委托理财的模式将越来越少,尤其是证券市场内的委托理财,由投资银行作为管理人,以独立帐户募集和管理委托资金,通过资金的汇聚实行投资越来越成为主要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中国证监会《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通知》的失效,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与此同时,信托法制日益健全、完善,我们对委托理财的性质也应重新定位。虽然委托合同模式不见得不好,但终将不适应委托理财的发展,显示不出信托理财汇聚资财、集合投资的功能,无法成为信托公司、投资公司亲睐的委托理财模式。因而,委托理财在模式选择上正在并终将走向信托。
三、委托理财的信托本性
走出“二元论”,依信托“一元论”定性委托理财,使委托理财回归信托本性,应当说委托理财制度必然、明智的选择。笔者在此重申:
1.委托理财是出于对受托人专有理财技能的信任,将自己的资金存入银行专户,无论是本人名义还是受托人名义,此时该财产已经从委托人的财产中独立出来,成为为特定目的而存在的财产(Unit)。受托人对此类财产具有控制和使用的权利,有信托法上的“法律所有权即实际所有权”属性,具备信托的特征。
2.不少学者指出,信托具有“导管功能”,将金融创新中出现的一些较为模糊地法律关系囊括其中,既可使其避免无法可依的尴尬,又可防止使新生法律关系被认定为违反一些限制性、禁止性规定而落入无效的境地。然而,笔者认为,委托理财信托化不止于此。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委托理财于法律定性上遇到依委托合同定性而产生的尴尬,民法学理论中的无名合同之说业已不符合合同“有名化”之趋势。相反,若将之归入信托,一方面信托三元主体结构契合委托理财中复杂法律关系的要求,另一方面,信托制度本是为保障受益人利益所设计的制度,能极大程度地满足委托理财投资者的需求。
5.论档案的本质和核心论文 篇五
一、档案历史联系综述
(1)档案历史联系的界定
档案整理物质结构的演变规律表明,档案历史联系的整理是档案整理的本质与核心。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指档案在产生与处理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内部相互关系;换言之,档案的形成与完善被特定规律所约束,因此具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和表征特点,但是某些档案因形成特点相同而存在客观的必然联系,称之为档案历史联系。于此,阐述档案历史联系的界定如下:第一是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与社会实践息息相关,即表现档案历史联系产生于档案文件形成与完善过程中,而档案的形成与完善则来自社会实践的相应行为;第二是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具有客观存在性,即表现因社会实践而产生的档案文件内部的相互关系是真实存在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发生转移;第三是档案是文件转换的产物,档案具备文件形成与完善的特点,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来源于源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2)档案历史联系的特征
主、客观统一性是档案历史联系的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如下:其一是档案历史联系的客观特征来源于其源文件的客观特征,即档案历史联系来源于社会实践中文件的历史关系,具有客观存在性;其二是档案历史联系源于文件却高于文件,表现为人类思维意识对客观实践的主观抽象,具有主观描述性。因此,档案历史联系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并因档案整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而存在差异,比如某些历史联系是客观实践的真实描述,而某些历史联系则是歪曲虚假的反映,所以,档案整理员应经客观实践和主观意识的统一,将客观历史联系搜集、处理,加工、提炼使历史联系成为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体,付诸于特定的物质载体,固化或物化为具体的物质形态以记录档案历史联系。
档案的本质在于记录历史的真实性,历史联系性档案整理即为利用档案记录历史的过程,历史联系的档案整理更易于形成历史记录。因此,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四维度架构是档案历史联系的特征之二,主要表现为:哲学维度的历史具有清晰的严谨性、发散性和推理性,因此解析定义历史由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组成的四维度架构,并将社会实践的践行者界定为主体,将社会实践的被践行者界定为客体,以对应时间为载体,将档案历史联系界定为由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四维度架构,使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与哲学维度的历史一一对应。
二、档案整理的核心与本质:历史联系性整理
(1)历史联系思想的产生
档案整理的核心和本质是档案历史联系性的整理,回顾近现代档案整理实践,档案整理的历史联系思想产生如下:民国初期因社会生产力和认知局限性,并未形成完整的档案学分类理论,只是单纯的借鉴“杜威十进制”分类法,机械地束缚并破坏档案间的历史联系,不能真实地按照档案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但是,部分有识之士指出档案整理与图书管理的本质区别:档案形成于特定的历史实践,是社会实践系统性和积累性的历史产物,其分类应源于历史并尊重历史,必须“特有要则”;于此,档案整理尝试以档案自身形成与特点为基准,按照档案间历史联系进行分类,例如1933年文献馆明清档案整理原则即为:分析研究与档案产生密切相关的文书程序、档案术语、职官衙署等因素,有机选择具备特有本质与形成关系的文件实体,并选择不同的分类方案以体现历史联系的层面性。总之,历史联系思想的产生初期,主要体现了档案四维度特征中的来源联系,使档案整理部分的体现历史联系的客观结果,最终按照时间、内容、形式等要素分类排列,虽然未上升至一定的理论高度,但是仍然为历史联系思想的后续研究提供经验和奠定基础。
(2)历史联系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历史联系思想的发展与完善主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来源原则”和“全宗理论”在档案整理领域中的运用;第二阶段是电子档案的元数据整理在档案实践的应用。“来源原则”是档案学理论的基石,指按照档案来源或形成进行整理与分类的原则,其特点是断定档案来源差异并保持原有整理次序;“全宗理论”是档案学的最高原则,指将来源相同的档案作为统一整体进行保存与整理。但是,不论是“来源”还是“全宗”,其本质均为档案整理的历史联系而且均来自档案整理实践,尊重档案的自然存在和固有形成的历史联系,强调并维护历史联系档案的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以历史联系为载体,在特定的统一的原则下,辨析来源、时间、内容、形式等诸方面因素,为历史联系档案整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
另外,电子档案的元数据整理产生于电子文件依赖性、易逝性、易变性、不确定性等特征下,意在真实完整的描述电子文件形成的条件、内容、架构和过程,并为计算网络系统提供自动变细、分析、分解、提取、归纳的数据信息,将其内容特征、文件形成、处理利用等过程用元数据记录,具备真实性、时效性、完整性和高价值性。元数据整理电子档案的本质也是历史联系性整理,通过整理元数据集记录档案间历史联系并对应和还原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反映电子档案记录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与形成背景。
三、历史联系整理技术:”虚拟整理”技术
(1)“虚拟整理”技术综述
“虚拟整理”指与文件实体排列顺序无关,以符号或符号的语法逻辑为载体,单纯记录并解释档案间历史联系的一种整理技术。“虚拟整理”技术的结果是形成档案历史联系记录,揭示并固化档案历史联系,合理真实的表达档案物质实体本质构成部分。”虚拟整理“技术优于“实体整理”技术表现于其不仅实现档案历史联系的多为整理,而且实现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不同载体档案等档案整理实践环境下的统一,换言之,“虚拟整理”技术能以计算机网络系统或者计算机整理软件为载体,通过对档案文件材料中不同原则下历史特征的多维排序,以不破坏实体排列为准则,全面、真实记录实体记录中所不能表现的档案历史联系。“虚拟整理”技术应完善为以人工干预为主,以计算机模拟为辅助的全新档案整理技术,人为处理、描述、记录档案的历史联系性,保证档案历史联系的可检索功能。
(2)“虚拟整理”技术的使用意义
“虚拟整理”技术具备多向历史联系记录、丰富档案整理实践意义及理论等特点,现将“虚拟整理”技术详细阐述如下:其一是摆脱非历史联系因素对档案整理的影响,即摆腿档案实体排列顺序的历史联系记录,注重档案文件与社会实践过程的一一对应,使档案历史联系性整理免受保管期限、密级、载体种类等非历史因素的影响;其二是完善档案整理的实践原则,“来源原则”不是档案学的至善原则,也并非历史性原则,而“虚拟整理”技术能实现档案整理从“来源原则”向历史性原则的过渡,使历史性原则真实完整的包容“来源原则”以保证历史性原则的适用性;其三是档案整理实践重心偏向信息整理,即档案实体管理向以档案历史联系整理为核心和本质的档案信息整理便宜,“虚拟整理”技术作为其过程的加速器和助推器,保证此过程的稳定与合理。
四、小结
6.论公允价值的本质及现实运用论文 篇六
【摘要】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根本原因开始,着重探讨了公允价值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允价值涵盖的范围做出了界定。同时,本文也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优点及其现实运用难点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公允价值 本质 范围 现实运用
一、公允价值的本质
1、公允价值计量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要探求公允价值的本质,首先就必须考察其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计量属性是随其计量对象内涵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因此从根本上说,公允价值是计量属性随资产内涵发展演变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众所周知,资产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都倾向于从成本的角度来理解和界定资产,当时的资产一般都是指通过实际交换行为所取得的实际资产或通过一定的薄记规则而形成的账户借方余额(CAP,1953)。这种计量对象的成本特性体现在计量属性上就是成本计量模式的建立及广泛运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所处的具体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会计学界不断创新并开始大量吸收经济学的概念精神。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产的定义几乎完全摒弃了原有重视成本的倾向,无一例外的强调资产的未来服务潜能,即未来经济利益。
由此就产生一个新的,即计量属性必须体现出计量对象“未来经济利益”这一根本属性。而无论是历史成本或其改良模式(重置成本、现行成本)都无法很好的体现计量对象这一根本属性,也就无法解决资产面向过去(或现在)的定量(资产计量)与其面向未来的定性(资产定义)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会计理论界及实务界都进行大量艰苦卓绝的与尝试,公允价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公允价值的本质
世界各国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有很多,其中,国际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双方在当前交易中自愿购买或出售的价格”。可见,这两个定义都将公允价值界定为“公平自愿的交易价格”。因此,我国有学者认为,公允价值的本质就是交易价格。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观点,必须指出的是,定义不同于本质,定义的方式可以是阐述本质也可以是描述表象,所以,由定义推断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交易价格的推断过程是不严谨的,也是没有理论依据的。同理,一些学者提出“公允价值的本质是效用价值”(陈敏,)的论断也是以表象代替本质的本末倒置的做法。那么,公允价值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的本质就是真实可靠的使用价值。
第一,公允价值中“价值”的本质是指使用价值。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任何商品都具有且仅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基本属性。其中,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从会计计量的角度来看,价值是与成本相联系的,其量的规定性取决于必要劳动时间,在时间上则属于现在或历史的范畴。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与财富相联系的,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其时间范畴既包括过去,更强调现在和未来,其量的规定则取决于人们对其有用性的量度。在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对卖方而言体现为交换价值并具体量化为由价值所决定的交换价格,对买方而言则意味着存在于物品本身之中的有用性。对于企业资产而言,这种有用性就体现在人们对其获取未来经济利益能力的判断与估计。因此,显而易见,公允价值中的“价值”无论从“量”的范畴或“时间”范畴考察,指的都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公允价值的本质属性。
第二,公允价值中 “公允”的本质是指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在对公允价值定义的描述中强调的都是“知情、公平交易和自愿交易”。“知情”意味着信息公开,而“公平交易、自愿交易”则往往是与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描述的都是一种理想的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就是指资本市场的强势有效性。而强势检验的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的本质特征就是真实可靠性。因此,无论是“知情”还是“公平交易、自愿交易”体现的都是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换言之,真实可靠性是公允价值的又一个本质属性。
3、公允价值的范围
在明确公允价值本质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对公允价值的范围做出探讨和界定。从时间角度来看,计量可分为过去、现在及未来三种时间界区;从对资产估价的立场来看,计量又可分为流入价格、流出价格及预计收益三种方式;由此形成的资产计价的可能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未来重置价值、现行市价、预期脱手价值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六种。我国有学者认为,“公允价值是价值的直接计量(现值)和间接计量(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短期可变现净值)的总称”(谢诗芬,2005)。笔者认为,这种大公允价值论是有待商榷的,由公允价值的内涵所决定的外延并不足以涵盖所有的计量属性。
第一,代表流入价格的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及未来重置价值是从实际(或虚拟)交易的耗费角度来衡量资产的计量属性,与公允价值以未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计量属性不符,因此不应将其划入公允价值的范围。第二,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使用价值,因此,应该严格区分企业对于不同类型资产的持有用途,从而来界定与之适应的公允价值范围。笔者认为,对于存货(无论原材料或产成品,都可以认为其持有的最终目的是出售)和以投机为持有目的的投资,与流出价格相关的现行市价和预期脱手价值属于公允价值的范围,但其量的确定必须来自于活跃市场。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权益性投资,从理论上来说,与流出价格相关的现行市价和预期脱手价值不能代表其公允价值;但从实务操作来说,现行市价和预期脱手价值不失为其公允价值良好的替代。第三,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不一定就代表公允价值,只有公允的(真实可靠)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才是公允价值概念所涵盖的范围。
二、公允价值的现实运用
1、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优点
一方面,如前所述,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使用价值,其侧重点在于对资产使用的未来利益的`衡量。因此,公允价值的概念从上完美的解决了资产定义中定性与定量的时间维度统一性的难题,从而为财务从成本核心向价值核心的转变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会计工作者认识到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就是提供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即能够导致决策差别的相关信息。无疑,不同类型的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是有区别的,但人们已达成的共识是面向未来的预测信息要比面向过去的信息对决策更有用,其信息含量更高。也就是说,具体到计量属性,面向未来的公允价值要比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更有用于决策。因此,公允价值是“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黄世忠,),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吴水澎,)。
2、公允价值现实运用的难点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考察,概括出最基本的两点:相关性和可靠性。其既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描述,也是对会计计量的基本要求和制约,偏废任何一方的会计信息都是低质量的,是无用的。笔者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两个方面本身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正是公允价值现实运用难点的根本所在。
一方面,会计信息要满足决策相关性要求,就要求会计计量应尽可能的将所有现实及未来收益的因素完全涵盖。其中既包括资产的预期未来收益,也包括目前广泛讨论的对企业未来收益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人力资源及物价变动等因素。在这个不断扩大的会计计量范围中,会计人员的主观估计与判断不可避免且日益重要。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真实性和中立性的特征,具体体现就在于会计信息的可验证性,即知识结构大致相同的不同专业人员对同一客体的计量结果应大致相同。这就要求在会计计量过程中与个体差异(主要指知识结构、对待风险的态度等)相联系的主观估计与判断应尽可能的减少。因此,笔者认为,在现时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加强势必导致其可靠性的削弱,反之亦然。因此,会计计量属性必须也只能在会计信息两项基本质量特征的制约下选择和发展,公允价值计量现实运用的难点和关键点都在于对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有效调和程度。
第一,公允价值中的“价值”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特征。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也正是在于其建立在未来经济利益基础上的决策相关性。但与此同时,要准确公允价值,就必须准确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其中涉及的因素至少包括预期未来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及折现率。无疑,对上述三项因素的确定都需要会计人员大量的主观估计和判断。
第二,公允价值中的“公允”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特征。这就意味着对于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的预计必须可验证,否则就可能陷入“以特定主体评价代替市场评价”(卢永华、杨小军,)的困境,不仅使其计量的性存疑,更易导致资本市场的混乱。
此外,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整体中的各部分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以单项资产为计量对象所得到的公允价值并不能代表会计主体的整体公允价值,但若以会计主体整体作为计量对象,其理论依据及实务操作都存在更大的难题。由此,笔者认为,倘若不能从现值技术和会计处理程序的角度解决会计主体整合生产而对其分离计量的矛盾,公允价值的决策相关性也是有待商榷的。
因此,尽管公允价值从其本质上说具有严密完整的理论基础,“体现了会计发展的客观,代表着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谢诗芬,2005),但对其的现实运用仍存在相当大的难度,需要广大会计工作者进一步的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
2、《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葛家澍 刘峰 财政经济出版社
3、《会计理论》,魏明海 龚凯颂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谢诗芬 戴子礼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5)
7.论艺术的本质 篇七
然而情感虽然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特性, 却不能概括为艺术的本质。如果创作主题单纯化, 片面化的发泄情感, 把情感神圣化, 是不能真正把握艺术的。因为这样缺乏理性。艺术不仅仅是主体情感的反应, 还包括客观自然对其作用的结果。古今中外也有不少理论家, 美学家从主客体关系入手, 提出不少有价值的理论。例如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理念论”, 后来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摹仿论”, 以及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的“巫术论”。
在现代艺术崛起之后, 艺术理论界从艺术的本体角度的研究蔚然成风。英国艺术批评家贝尔开创了“有意味的形式论”, 还有从物质媒介的角度出发的“媒介论”以及“情感符号论”。
上述关于艺术本质属性的各种学说, 都从一定角度揭示了艺术的某一侧面, 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是他们各执一面, 并没有从艺术的全局角度考察艺术, 都略显偏颇。这些学说无疑丰富了艺术理论的内容, 对认识艺术及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在艺术的本质属性问题上, 我们还是要从这三个方面来理解, 即艺术的社会性, 审美性, 认识性。
一、艺术的社会性
首先,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属性。人是艺术的创作主体, 而人存在于社会之中, 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艺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决定了艺术作品必然被打上社会的烙印,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 受社会发展的影响。
记得在中学时, 学习过范仲淹的一篇文章——《岳阳楼记》。细心品味, 你会发现无论现在的教科书怎样改革, 怎样推陈出新, 这篇文章在中学教科书中的地位却一直没有动摇过。如果说《金刚经》是佛学的经典, 《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 那么《岳阳楼记》可堪称为是儒家的一篇经典。“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样的文字表达了一种强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担当, 深深的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范仲淹官场失意之时创作出来的, 他提倡改革却得不到朝廷的支持, 在这种社会现实下, 他怀着满腔热血创作出了这样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可见不朽的文学艺术创作也离不开社会的刺激, 它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映。正如古希腊登峰造极的雕刻艺术, 表面上看是对人体健美的歌颂。但在现实中它反映的是当时城邦之间的战争。战争需要训练出身体强壮有力的人民。在古希腊规定获得三次冠军的体育运动员, 要为其雕刻裸体雕像, 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所以当时的运动员从来都是赤裸上阵。正是这种深刻的社会需求促进了古希腊裸体艺术的蓬勃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还体现在物质媒介的发展上。比如毛笔书法艺术的减退与电脑, 网络的出现不无关系。新兴的网络设计, CG动画设计在近些年的壮大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艺术的审美性
审美性是艺术本质最核心的属性, 美是艺术的最集中体现。关于美, 艺术自产生之日起就没有与美脱离过关系。从空间上看, 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对美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中华民族以红色为吉祥色, 凡喜庆的事情皆披红布紫, 又以白色, 黑色为丧葬颜色。西方的民族却恰好相反, 他们认为红色是恐怖的, 不祥之色, 白色才是纯洁美好的象征。从时间上看, 不同时代, 不同阶层的人类在不同时期对于美的认识也影响着艺术创作。因为审美过程实质上是艺术创作者与艺术接受者在思想和情感上的相互交流。如人们对人体美的认识变化就影响着她在艺术中的发展。在远古时期, 有大量以人体为艺术形象的作品, 这源自于原始的生殖崇拜。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不加遮掩的身体变得羞于见人, 人们开始排斥对人体的公开描绘。然而真正的文明应当尊重人性, 随着社会思想的开化, 法国浪漫主义画家马奈将日常生活中的女性身体搬上画布, 使人体美再次走进人们的审美视野。
三、艺术的认识性
除了艺术的社会性与审美性, 艺术的认识属性也是极为重要的。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人类认识世界, 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 理论方式 (即哲学和科学) , 艺术方式, 宗教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也就是说艺术是人类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路径, 因为艺术认识的内容要求真实客观地反映世界和生活。
罗中立的作品《父亲》曾给我很深的触动。这幅油画使我对我们的劳动人民有了一颗永远虔诚、尊敬的心, 对我们的劳动人民有了全新的认识。在看到画中父亲形象的那一刻, 便有一阵辛酸涌上心头。画中描绘的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形象, 头上包裹着白布, 皮肤黝黑, 嘴唇干裂的起了皮。他的眼神飘渺, 看向远方, 仿佛在期待着农田的丰收。干枯的双手捧着一个盛有茶水的破瓷碗。在他的身后是一片金黄的麦田, 那是他辛勤劳作的成果。看到这里总让我想起在农村老家的奶奶, 她一辈子辛勤劳苦, 操心子女操心家庭, 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回老家看望她, 老家的天气很冷, 她看到我哆哆嗦嗦的样子就牵起我的手握在自己的手心里, 顿时一股暖流从手心传递到心头, 看着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 我也不自觉的笑了。再回过头来看看这幅画, 这位老父亲的形象象征着亿万劳动人民, 使我们认识了我们劳动人民的尊严, 唤起了我们对亲人的爱。他给我们带来的不止是一个艺术形象, 还有一份对我们的劳动人民的认识、一份大爱、一颗感恩的心。
通过以上论述, 我们知道, 艺术极强的探索性, 综合性和实践性也脱离不了其本质属性的三个方面, 即社会性。审美性, 认识性。然而我认为对艺术的本质追求并不是为了给予艺术一个定义, 而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艺术, 认识艺术, 体味艺术内在的美。
摘要:艺术具有多重属性, 站在不同层次, 不同角度来分析, 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从史前艺术算起,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对于艺术的见解都有其独到之处。然而艺术的根本属性离不开三个方面, 即社会性, 审美性, 认识性。
8.论中国画的本质 篇八
关键词:儒释道、天人合一、因心造景、感情之产物
中国画之所以被称作中国画,首先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宇宙观是它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人类的精神文明受不同的宇宙观制约。依照不同的宇宙观而产生不同的民族精神,产生不同的审美观和不同的艺术观,创造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这是民族艺术发生发展的生命线。
画即是道:中国画论认为艺与道有着本来的联系,所谓“艺即是道,道即是艺”,而“画亦艺也”,故画即是道,亦称“画道”。画家能“澄怀味象”、“含道映物”、“与道同机”,其画可达到极高的境界。
中国画的哲学核心是道,画即是道,体现着中国画特有的本质,也是中国画意境美的内在依据。
中国历来有儒家,道家,佛家及诸子百家之说,对于绘画各自有其影响。孔子讲现实,老子讲超越,佛家讲过去和未来,比较起来,中国画受老庄哲学观念的影响较大,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主张无为而治,也就是让大家自由发展的意思。
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哲学观念,即《易经》的宇宙观: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一切物体可以说是一种“气积”。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积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伏羲画八卦,即是以最简单的线条结构表示宇宙万象的变化节奏,后来成为中国山水、花鸟画的基本境界;老庄思想以及禅宗思想也不外乎于静观寂照中,求返于自己深心的心灵节奏,以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
画为心物溶冶之结晶:生活是绘画创作的源泉,因此,中国画家历来坚持师法造化。学画最好以“造化为师”,故写马必以马为师,画鸡必以鸡为师,细察其状貌、动作、神态,务扼其要,不尚琐细。
生活为宽广复杂变动不息之海洋。然流有主从,主流为时代脉搏,泛舟当随主流。然主从非截然割裂,主中有从,从中有主,善识水径者当明其联系也。
凡物之形态动静神情姿态,若不能活现于心中,则不足以言画。
画者观生活如赏花,才能使观画者如赏生活。人不留心着,画者当留心,人不为可观者,画者当观之,然后才能以画唤起人心。
生活不仅供养艺术之原料,是创作之源泉,思想之燃料,更当是陶冶自身之熔炉。画者不经过生活之锤炼,岂能去锤炼艺术。
在中国画论中,有“应物象形”、“以形写神”、“以色貌色”之说,但并非纯客观的如实描写,而是根据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取舍和夸张。明•徐渭,清•石涛、郑板桥等人,都强调绘画中的艺术形象必须“似与不似”,以“不似之似”为真似,塑造出比现实生活更美的艺术典型。
画乃感情之产物:艺术就是感情(《罗丹艺术论》),绘画失去了感情的表现,则不成其为绘画矣。
书与画皆为“心画”,即由心现——心灵的表现,性情的流露,或者说,因心造景。
艺术为感情之流露,为人格之表现,作者平日须培养良好的的风骨和情操,如徒研技巧,即落下乘。
谈到艺术便谈到感情。艺术根本是感情的产物,人类如果没有感情,自己也用不到什么艺术;换言之,艺术如果对于感情不发生任何力量,此种艺术已不成为艺术。
人类为求知识的满足,所以有哲学之类的科目;为求意志的满足,所以有政治之类的方法;为求感情的充实,故与文哲政法之外,又有艺术。艺术一方面创造者得以自满其感情之欲,一方面以其作品为一切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之助。
艺术是感情的产物,有艺术而后感情得以安慰!
艺术是表现,不是涂脂抹粉。时代里的一切情节的变化,接触到我的感官里,有了感觉后,有意识,随即发生影响。倘若看见什么东西,随手画出来的还是那东西,只能叫“摄录”,同照相一样。“艺术表现”必得经过灵魂的酝酿,智力的综合,表现出来,成为一种新境界,这才叫“艺术表现”的目的。
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搢绅韦布》)。说明中国画不只是简单的复制,去迎合社会,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精神和感情融入到画中,画以舒心意。
中国画的本质始终强调的是所表现事物的“神”,“韵”,“气”,也就是其本形之外的特质,这种特质其实是人对自然万物的一种综合反映,是人将自己对生命现象的“认知”附加在“物”上,通过对“物”与“知”的某一点“构同”加以表现。在表现的时候,一切与此无关的东西都要舍弃,而且所表现的事物往往是被夸张了的~,物的某一些特点甚至是完全变形的,通过“变”达到强化的效果,让观者从中体悟其“天机”。
寻常之物见真性,这才是中国画的本质,也是中国画数千年的灵魂!
中国画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艺术生命力来自区别于其他绘画的本质特征。它通过儒释道及诸子百家丰富思想观念的灵活运用,逐步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并通过诗、书、画、印的综合形式,表现出中国画的独特本质。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画论》周积寅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年
【2】《道与书画》李德仁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3】《论感情》——中国画探讨之一
9.论自由的本质 篇九
试论环境道德建设的本质与实现途径
环境道德建设的本质是人类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问题.要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需要在思想层面上创设环境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在现实层面上以实际行动开展环境道德建设.
作 者:蒙本曼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刊 名:华章英文刊名:MAGNIFICENT WRITING年,卷(期):“”(11)分类号:B82关键词:环境道德 环境意识 道德建设 可持续发展
10.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资本战略 篇十
基于可持续发展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在阐述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原理:资本组合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论述21世纪可持续发展中的.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战略以及资本的替代战略与互补战略.
作 者:赵永江 苗长虹 王庆生 作者单位:赵永江,王庆生(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河南,郑州,450052)
苗长虹(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中国河南,开封,475001)
刊 名:经济地理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ECONOMIC GEOGRAPHY 年,卷(期): 23(2) 分类号:X2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本质 资本战略
11.论信息化的社会本质(上) 篇十一
第二次现代化真正的挑战在于:现代化的重心,正从为人民服务转向为人人服务。换一种说法,这叫“以人为本”。将前苏联的解体放在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的冲突中看,其社会实质就在于:“人民”抽象肯定苏维埃,“人人”却具体反对苏维埃,于是一个“盛世”中的世界老二,谈笑间灰飞烟灭了。在为人民服务的水平随着GNP的增长与世界距离迅速缩小的同时,为人人服务的水平与世界的距离却进一步扩大,这个问题将成为新一轮现代化中被淘汰国家最大的问题。
信息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是:在工业化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以信息化为人人服务为主导,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在GNP达到世界第一后遇到发展的瓶颈。
“理性缺位”的现代化
在上一轮现代化中,从1840年到1895年,中国在现代化战略上犯了两个重大错误,一是把农业化与工业化理解为同一次现代化,二是把社会现代化理解为技术现代化。前者表现为中体西用论,后者表现为洋务运动。中体西用论的逻辑,建立在两次现代化是一次现代化的假设之上,认为农业化社会的逻辑可以一以贯之到工业化社会,把工业化社会当作另一种农业化社会来看待。而洋务运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只从基础设施、工业资源、工业产业、工业技术、工业人才、工业法规(“工业化六要素”)这些客体特征方面把握现代化,而没有从人的本质这个主体特征来把握现代化。
归结到一点,就是清代末期的统治者没有认清工业化的社会本质在于把自然社会意义上的“人人”,转变为社会化意义上的“人民”。这里的“人民”是类人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中,它既可能被资本的人格化代表所代表(如资本主义),也可能被劳动的人格化代表所代表(如社会主义)。不管哪种情况,在工业化国家中,类人代表人的本质力量即社会化力量。而自然经济条件下所谓的人民,只是聚不成社会化的“人人”而已。农业国基于土地,“人人”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工业国基于机器,“人民”处于社会化状态。竞争起来,自然是优胜劣汰。
现代化的社会本质问题,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主人,才有条件得到定论;至于是不是两次现代化的问题,直到提出“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才得到定论。经过一百年动荡,工业化才最终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如果我们只是形式化地汲取清朝在工业化冲击下灭亡的教训,以为下一轮现代化也是比类人的力量,那就错了。在新一轮现代化中,此“人民”与彼“人民”在“民富国强”程度差不多的条件下竞争,比的是“人人”的力量。这个“人人”,已不是农业社会那个一盘散沙式的“人人”,而是螺旋式地上升到比工业化更高阶段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人”。如果说类人的力量可以用GNP表示,那就是有钱没有钱、强大不强大,而人人的力量则主要表现在GNH上,即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可以说,下一轮现代化竞争的社会本质,就是“民富国强”之国与“幸福快乐”之国的较量。我们现在强调“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人人为本,就是提高人人的幸福水平。下一轮现代化竞争的主导价值是幸福快乐,而民富国强只是基础价值。基础不牢,当然无从主导;但只有基础,没有主导方向,国家软实力也无从体现。
3月2日和3月3日,《参考消息》连续以《幸福指数挑战GDP》和《幸福指数: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新标准》为题,报道了有关国际趋势。在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与普林斯顿大学的艾伦·克鲁格将于2006年起编制国民幸福指数,“使它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一样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在英国,2002年内阁公布的“生活满意度”文件,认为“国家有理由进行干预,以提高国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在日本,人们提出了GNC,即国民幸福总值,这个概念在其它国家,包括联合国,一般用GNH来表示。世界各国的做法正向我们显示出一种趋势。我们的邻国不丹也顺应国际潮流,毅然在国家统计中率先废除GNP,代之以GNH。在这一轮现代化中,在核心价值的认知上,中国如果不及时跟上世界潮流的话,将可能落后世界一代。
从这个角度来说,前苏联的失败与清朝的失败,性质是一样的,都比错了所在时代的现代化主导价值。清朝是在世界潮流趋向比富强时,去比温饱;而前苏联是在世界潮流趋于比幸福时,去比富强。结果,清朝在农业化的粮食生产成为世界第一时彻底崩溃;而前苏联在工业化的导弹成为世界第一时彻底崩溃。这就是现代化中的理性缺位,即核心主导价值的认知缺失造成的后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时代潮流变化给国家竞争带来的影响,睁开眼睛看世界,在制订信息化战略时,尤其不能比错了东西。信息化要以人为本,以人人之人为本,为全面建设小康、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而奋斗。
在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现代化中,我国以整体GNP为标志的为人民服务水平与世界的距离极大地缩小了;但在2000年到2050年下一轮现代化的50年中,我国以人均GNP(或GNH)为标志的为人人服务的水平,与世界的平均水平仍然差距很大。工业化完成后,人民的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从全世界看只占整个需求的百分之三四十,也就是说地球这个社会体用百分之三四十的资源,就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这种世界平均水平下,国与国的竞争焦点,日益转向更高层次的人人需求满足之争。在未来的竞争中,如果一国用百分之七八十的资源,只能解决人民吃饭穿衣出行住房的问题,而无力让人人满意幸福,它在面对另一个只用百分之二三十资源解决衣食住行问题、把百分之七八十资源用来让人人满意幸福的国家时,就会处于竞争的劣势。一遇风波,人人不满意的国家就会不堪一击。
12.论“行知文化”的本质特征 篇十二
行知文化是作为教育中最重要的文化, 可以从广义和狭义进行解释。从广义上说, 行知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做”的要素和“识”的要素两个方面。“做”是人在生活、工作中的实践和在业内业余、课内课外的体验、训练中体现的文化观和文化成果;“识”是人对文化的理解、认识和感悟以及用于指导“做”的文化意识和观念。从狭义上说, 行知文化的基本要素特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及其文化现象。我们这里的行知文化即是从狭义上讲的。本文就行知文化的本质特征做如下阐述:
一、生活。
以“生活教育”为特色的行知文化的本质特征, 首先是生活的。传统教育的优点在于重视教学活动, 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 重视通过考试来激励儿童刻苦学习和进取向上。但是传统的正规教育只有少数儿童有机会享受, 优胜劣汰, 能够通过教育而成功只是凤毛麟角, 绝大多数的儿童是被排斥在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的。从中国传统社会的生存条件来看, 这样的教育观念似乎也是天经地义的。孩子读书的目的就是要熟读和精通古典经书内容, 通过残酷的科举考试来进入仕途。而且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也只有进入仕途, 才能保证全家比较体面的生活和安全的生存。科举考试的功过也在于此, 它既保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但同时也限制社会的发展和民众文化程度的提高, 同时极大地损害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 传统教育是教育与生活分离,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尖刻批判中国传统的教育之道为:“先生是教死书, 死教书, 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 死读书, 读书死。”
行知文化的生活性, 集中体现在生活教育本质特征的三句话上, 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处处是生活, 处处便是教育。陶行知在1927年5月15日给试验乡村师范全体同学的信中说:实际生活是我们的真正指南针, 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就不致迷路。
二、行动。
这是以“生活教育”为特色的行知文化的第二个本质特征。陶行知行动的重要性, 他提出“行动是老子, 知识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在陶先生看来, 创造是由行动来生发思想的, 有了思想就能创造新的价值, 这新价值就是创造的最终目的。陶知行原名陶文浚, 因信仰王阳明“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的“知行合一”学说, 而取名“知行”。然而,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 陶行知逐渐发现了王阳明学说脱离社会实际, 疏远广大民众的内在痼疾。于是, 在1927年, 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的观点, 遂又改名为陶行知。这不是“行”和“知”两个字的简单换位, 它反映了思想上对行知认识的一种飞跃。于是他用事实真理颠破了王阳明先生的“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成就了他自己的教育理论“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他一生都在“行”和“知”上下功夫, 而且用大量的活生生的例子来证明行动的极其重要性。
陶行知在《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一文中说:“高谈阔论不能救国。只有实际的救国的行动才能把将亡的国救回来, 但不能盲行盲动。我们所需要的是有理论的行动、有组织的行动、有计划的行动、有纪律的行动。所谓理论、组织、计划、纪律, 又不是校长、训育主任为行政便利弄出来的那一套, 乃是民族解放运动所决定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在行动上接受民族解放的理论、组织、计划、纪律。为教育而教育, 不许行动的教育, 乃是加重国难的教育, 而不是解决国难的教育。”
陶行知在《创造的教育》一文中指出:“行动的教育, 要从小的时候就干起。要解放小孩子的自由, 让他做有意思的活动, 开展他们的天才。……行动的教育, 应当从小就要干起, 因为小孩子还没有斫失他们行动的本能, 小小的孩子就是将来小小的科学家。……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 有知识才能创造, 有创造才能有热烈的兴趣。”
“行动的”也就是“做”或实践。离开了行动、实践, 什么也没有。行动是我们的引路人, 是我们的导师, 是我们获得知识、走向成功的起点。1931年8月, 陶行知提出“做是发明, 是创造, 是实验, 是建设, 是生产, 是破坏, 是奋斗, 是探寻生路”。“‘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 (一) 行动; (二) 思想; (三) 新价值之产生”。
三、求真。
这是以“生活教育”为特色的行知文化的第三个本质特征。无论是陶行知先生的国难教育、大众教育、民主教育, 还是他的创造教育、生活教育, 始终追求的是一种“真人教育”。“真人”是陶行知的培养目标。“真人”读书不是为了文凭, 而是学会做人。“真人”读书不是为了分数, 而是为了学人生的道理。因此陶行知强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廓清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虚假伪善的尘垢, 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应该追求真知和真理;都应该做有真本领、手脑并用的人。他认为立志为老百姓造福、为整个人类谋利益的人, 就能做到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这是“做人中人”最根本的道理。
陶行知认为, 要引导新一代“学做真人”就要实行全面培养, 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其中包含三种要素: (一) 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 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 要做一个八十岁的青年, 可以担负很重要的责任, 别做一个十八岁的老翁。 (二) 要有独立的思想, 要能虚心, 要思想透彻, 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三) 要有独立的职业, 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 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这三个要素, 实际涉及了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在知识教育上, 不仅要有书本知识, 而且要有灵活的思想方法和实际本领, 他强调为学的方法不在读死书, 而“全要研究”, 无论准备从事何种职业, 都要会手脑并用, “学农的人要有科学的脑筋和农夫的手;学工的人, 也要有科学的脑筋和工人的手。这样他才可以学得好。”才可以有独立的职业, 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 “求真”、“做真人”既是我们师德教育的根基, 也是学生成长的根基。学陶师陶理应把“求真”、“做真人”贯彻到全部生活的、行动的过程中去。
四、奉献。
这是以“生活教育”为特色的行知文化的第四个本质特征。“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陶行知关于奉献的名言。陶行知的一生就是奉献的一生, 在生活中奉献, 在求真中奉献, 在行动中奉献, 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大众的教育事业。
陶行知的“爱满天下”同样也是奉献精神的体现。他用毕生精力去研究教育的真谛尤其是中国教育的出路和发展, 去创办晓庄师范、育才学校、山海工学团和社会大学, 实践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前进。
这是以“生活教育”为特色的行知文化的第五个本质特征。陶行知在《谈生活教育》中对生活教育理论做了概括:“从定义上说,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无论生活在什么年代、什么环境下的人们, 无不向往美好而幸福的生活。正是发自人类内心深处的这种原动力, 才促使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生活的前进性, 源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成于人们对生活的创造。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之物质》一文中, 提出的生活有六大特质, 即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他说:“我们承认自古以来便有生活即有教育。但同在一个社会里, 有的人是过着前进的生活, 有的人过着落后的生活。我们要用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 要大家一起来过前进的生活, 受前进的教育。前进的意识要通过生活才算是教人真正的向前去。”
陶行知在《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一文中具体讲明了什么是前进, 他说:
“什么是前进?”
“反日是前进。”
“反封建是前进。”
“反个人主义是前进。”
“为大众谋幸福是前进。”
“教大众觉悟是前进。”
“教大众联合起来是前进。”
“和大众站在一条战线上争取解放是前进。”
“追求真理是前进;固执成见是落伍。”
“行动是前进;空谈是落伍。”
“斗争是前进;妥协是落伍。”
“创造是前进;改良是落伍。”
“把握现实是前进;幻想是落伍。”
“世界观的 (改造) 是前进;狭隘的国家主义是落伍。”
“运用矛盾以发展的是前进;坐待高潮之来到的是落伍。”
“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是前进;唱妹妹我爱你是落伍。”
陶行知要求先生同学和工友们做到“每天四问”: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陶行知还认为“生活教育”是“与时俱进”的, “要随时随地的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些活的学生, 养成活的人生”。抗战时期, 陶行知提出:“拿抗战的生活来克服妥协的生活”。抗战胜利后生活教育陶行知提出“教人做主人, 做自己的主人, 做国家的主人, 做世界的主人”。
13.论自由的本质 篇十三
本质主义研究范式的主要思想基础源于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以了解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的教育思想。人们在他的《教育过程》中首先发现了“科目结构”(Structure of the discipline)这一术语。布鲁纳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结构主义心理学应用于中学课程改革,提出了颇有创见的教育思想。在此理论的基础上,6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的本质论以美国艺术教育家艾斯纳(ElliotW.Eisner)和格内尔(W.D.Greer)为代表。其中布鲁纳观念的实践者美国艺术教育家巴肯(M.Barken)起到了重要作用,巴肯在寻找艺术课程发展要素与科学知识相同的结构形式的实践中,试图在艺术家与科学家之间建立平衡。他认为艺术有权成为科目,作为科目的艺术教育包括画室学习、艺术批评和艺术史,这也是艾斯纳所提出的四种艺术领域知识均衡论的理论基础,艾斯纳在巴肯的思想理论基础上,把艺术知识分为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史和美学。布鲁纳和巴肯两人的理论都对艾斯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科目中心的基础上,艾斯纳提出了本质主义艺术教育范式,对当代西方艺术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艺术教育的本质主义研究范式特点
本质主义研究范式强调艺术教育的本质性价值,倡导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艺术只有成为独立的学科才能保住在学校教育中的合法地位。西方掀起了以学科为指导,以课程革新为中心的教改运动。西方艺术教育范式从重视“自我表现”和“创造性”转向帮助学生独立从事艺术学科结构的探讨,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艺术,从而使本质主义艺术教育观有所发展。
本质主义者认为:“艺术最重要的贡献正是那些只有艺术本身才能做出的,而且任何一项将艺术首先作为其它目的服务工具的教育计划是在冲淡艺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剥夺儿童从艺术中所受的益处。”
(1)艺术不应屈尊服务于其他目的,艺术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得到了重视和提高。W·迪文·格内尔的观点与艾斯纳相近,格内尔倡导DBAE大纲,并在《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将美术作为一种学科的研究方法》一文中首次使用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The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的术语,这一流行的教育思想简称DBAE。它实际来源于60年代出现的教育观念,却揉进了巴肯、艾斯纳在60年代提出的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史教学思想。本质主义研究范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艺术教育方法论,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这些思想当时除了在学术杂志上有所宣传外,并没有应用到教学中。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保罗·盖蒂信托公司出资成立盖蒂艺术教育中心,盖蒂艺术教育中心在60年代以学科为中心的理论基础上,提倡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即DBAE),推行正规系统的艺术教育,帮助学校在实践中发展充实本质主义艺术教育思想。
DBAE有三个主要特征:
1、学习领域涵括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和艺术创作四个方面。
2、教学内容由简至繁作螺旋式递进。
3、严格的书面课程设计,实施系统化教学。
DBAE具有严谨的课程中心导向。它不仅重视形象的制作,更重视对形象的理解。它要求把创作、欣赏、理解和评价几方面统合于同一教学单元,体现在总课程中,进行系统化、连贯性的教学。在DBAE的学习领域中,艺术创作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制作,学习技巧和组织等;艺术批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发展他们对形象的分析、演绎及判断能力;艺术史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对作品、作者、时间、人文背景的认识,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了解;美学则是让学生通过对美的本质、美的经验、艺术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等探讨,加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建立理论学习的基础。DBAE的做法起到努力调节并可以帮助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了解他们的世界,拥有成功生活技能,具有生活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2)。
三、西方艺术教育本质主义研究范式理论的反思
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本质主义研究范式是融合了艺术教育中的实用主义与本质主义两方面的观点,并将艾斯纳的本质主义方法论整合起来,从文化视角范畴讲,属于文化艺术教育研究范式,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艺术教育理念的产生。
本质主义研究范式对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是强调一种均衡的综合艺术课程。本质主义研究范式中的DBAE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全球文化教育的融合。DBAE课程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成为艺术学科的专家,而是让人们从事与艺术有关系的相关活动,如人类学家,文化历史学家,收藏家,民俗学家都可以从艺术中得到信息源和相关的文化讯息。20世纪80年代,艺术教育中的本质主义研究范式已经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取得重要的地位,到了20世纪90年代,本质主义研究范式取得显著的发展。西方学校教育中的艺术课程从过去的边缘学科逐渐走到中心学科,艺术教育研究范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DBAE为我们提供广阔的构想前景:“无限地艺术权力是长期维持人的生命和帮助我们大家更好的体验人类生活状况是未来学校教育的特征。”本质主义研究范式突破了西方主智主义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化,有利于艺术教育向文化学、传播学等多元化拓展。由于本质主义研究范式以严格的课程中心为导向,有严谨的课程设计,并规定学生在创作、批评、艺术史及美学四个领域内进行螺旋递进式的学习。因此,就导致学者们提出疑问,这样的教育是否会过于貌似其他学科而丧失艺术课的独特性?是否会过于严格而导致僵化和枯燥?笔者认为本质主义研究范式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但忽略了对自发性表现的启发,忽略了美术学科本身的基础学习,对美感经验及创造性发展的强调亦显不足。本质主义研究范式有一项任务:努力改变学校的艺术教育,努力提高视觉生活并让艺术教育适用于每一个学生。
综上所述,我国的艺术教育正处于转型期,本质主义艺术教育研究范式正是当前我国艺术教育改革进程中最需要的经验,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良好的建设性意见,为我国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严谨、成熟的美术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质主义研究范式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艺术教育学科体系,但是一种方法论过于孤立,我们仍需要探求并建立艺术教育综合方法论,我国的艺术教育研究范式应该以艺术学科为中心,多种教育方法相结合的综合课程范式。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艺术教育有着巨大的发展机会。
注释:
(1)[美]艾略特·W·艾斯纳: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9期。
【论自由的本质】推荐阅读:
论自由与繁荣09-03
《论自由》读书报告09-14
四个全面的本质07-03
作文教学本质的回归07-04
意识的本质学案11-14
小人物的本质作文08-16
透过表象看本质的例子08-27
人的本质是社会需要10-22
生命的本质初中优秀作文08-02
本质的同义词是什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