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的论文

2024-08-29

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的论文(精选18篇)

1.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的论文 篇一

高职学校单亲及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对策研究

高职学校单亲及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对策研究

文/夷淑艳

摘 要:就高职学校单亲及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疏导对策,希望所有的高职学校单亲及离异家庭学生都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关键词: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心理伤害;疏导对策

近年来,高职学校单亲家庭子女的数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单亲及离异家庭子女中涌现出了很多品学兼优者,然而大多数单亲家庭学生的表现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成了教育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难题。怎样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已经成了老师、学校、家庭,甚至于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高职学校单亲及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1.性格方面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生活在单亲及离异家庭里的学生通常会具有如下性格方面的问题:自卑,冲动,易发脾气,生性多疑,敏感,不具自信,叛逆心理特别强等。

2.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生活在单亲及离异家庭里的学生,由于家庭关系失调,没办法正常地模拟社会关系,因此,他们也就没办法正确地学习适应社会的方法,心理便出现了不平衡的情况,甚至表现出特别明显的自我封闭、冷漠、孤僻及厌恶跟人和社会交往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单亲及离异学生的正常生活交往,使他们无法与其他人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同时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

3.人格方面的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对于子女所起到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某些专家曾指出:单亲家庭教育属于一种失衡的教育。通常情况下,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母亲会给予孩子关爱及体贴,而父亲则应教孩子勇敢及坚强。男性属于力量的象征,然而这种力量不但体现在给家庭提供物质保障,起到家庭精神支柱这一基础之上,同时他更应该协调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关心爱护孩子,热情教育子女,让孩子深深体会到父爱的神圣、伟大及温暖,体会到家庭生活的完善及情感的平衡。因此,单亲及离异家庭的教育必将导致孩子人格方面的缺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4.智力方面的问题

对于那些生活在单亲及离异家庭的学生而言,他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是残缺不全的,同时他们还缺乏良好的生活教养及学习指导,再者,家庭的破裂也给他们脆弱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很难摸去的阴影。所有的这些因素集中在一起,便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更有甚者,还可能导致许多学习障碍现象的出现,使他们的心智无法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高职学校单亲及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身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理应根据单亲及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问题表现,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1.高职学校教育工作者理应用爱教育学生

得到教师的呵护及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高职学校教师理应用真挚的爱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单亲及离异家庭的学生。()在学校里,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学生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身旁的一切,他们对教师对待自己的态度特别敏感。如果教师在进行教育时未曾注意到这一点,那么单亲家庭学生的自尊心就很容易受到伤害,随后他们便会产生逆反心理及敌对情绪。为了帮助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好地成长,教师理应跟学生建立平等、信任及尊重的关系。多跟他们谈谈心,和他们进行思想及情感上的交流,极尽所能地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用爱及行动感化他们,教育他们。

2.创建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同时进行个案追踪

身为高职学校教育工作者,教师理应了解及掌握班级内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同时对其家庭状况及单身家庭原因进行了解,创建单亲家庭学生档案。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单亲家庭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家庭情况及行为的了解、跟踪,并且进行详细的记录。学校理应将每个单亲家庭学生教育工作责任到人,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及相关负责人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生活关照、学习辅导及行为矫正。学校更应定期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单亲家庭学生在家中及社会上的表现。

3.开展活动,让单亲家庭学生在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相对于生活在健康家庭中的孩子而言,单亲家庭学生更希望得到他人的注意和尊重。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展现自己的价值。即便是那些没有特长的学生,也可以为他们找到恰当的位置,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比方说让他们为班级同学收发信件,布置联欢会场地等等。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单亲家庭学生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与此同时,他们对生活及社会的信心也得到了培养。

总之,在关注高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势下,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班主任理应肩负起保护及教育单亲家庭学生的重任。以自己的爱心、诚心及耐心,帮助并引领单亲家庭学生摆脱不正常的心态。以自己的理解、包容、信任及亲近让他们同其他学生一样快乐地成长。高职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高校所有的教职员工们理应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刘永林。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Z2)。

[2]杨美莲。浅谈教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J].成功:教育,(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高等师范学校)

2.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的论文 篇二

一、单亲家庭状况简析

虽然都是单亲, 但具体情况“小同大异”:有的跟妈妈, 有的跟爸爸, 也有的跟祖辈;另一类是重组家庭, 尤其是家中还有兄弟姐妹 (无论血缘怎样) , 孩子往往不能协调与家庭新成员的关系, 又唯恐原来的关爱被分割或减少, 因此他们的情况更加特殊。还有一类学生, 虽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单亲, 但在工作中, 我也将他们列入单亲。父母在外打工, 或者忙于工作根本无暇照顾孩子, 长时间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 与孩子难得一见, 这类孩子同样需要老师的关心。我将单亲家庭分为三类, 即二人家庭、老人家庭和多人家庭。因为情况不同, 学生产生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老师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单亲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教育引导。

二人单亲家庭常常处于一种繁忙生活的无奈之中, 他

(她) 们往往一人承担抚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 既当父亲又当母亲, 既要承担起沉重的家务, 又有必需的职业责任, 力不从心, 自然对其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不够。这成为这类单亲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的一个普遍现象。有的父 (母) 亲在离婚之后, 为了抹平家庭破裂给学生造成的创伤, 把全部的情感都施加在学生身上;在吃、穿、玩、花等各方面无一不予以满足, 只要学生开口, 则没有不答应的。有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坏习惯不加以纠正, 甚至对其出现的错误、违法乱纪的言行举止加以庇护。家长的这种亲近方式, 很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老人家庭的情况最大问题是“溺爱”和“放任”。爷爷奶奶大部分只对孩子的温饱尽心尽力, 忽略 (甚至可以说放任) 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和约束, 希望通过“物质”弥补“爱的缺失”, 再加上老人本身缺乏应有的教育观念, 孩子往往连起码的生活能力和常识都不具备。

这两类单亲家庭教育的学生, 往往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很任性, 好胜心强, 一切以自己为中心, 要求其他人围着自己转。受不了一点儿批评, 更承受不了挫折与打击, 表现出极其脆弱的心理状态。

多人家庭的孩子最大的问题来自家庭矛盾, 人员关系的复杂往往使孩子无所适从。如果为人父母者再缺乏家庭协调的方法或手段, 会让孩子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家有儿女》中的重组家庭的教育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成为榜样或者教科书,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不尽如人意的情况随处可见。学生面对“陌生的亲人”, 或者畏惧, 或者逃避, 或者敌视, 因此在他们身上往往表现出两个极端, 要么孤独自闭, 要么剑拔

二、多管齐下, 让孩子感受温暖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 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 更多地关心同样是“花朵”的失亲孩子, 是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句问候, 一丝微笑, 一次鼓励, 一点帮助, 都将成为孩子生活中的阳光和春风。

1. 常与家长沟通

“教育植根于爱”, 爱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只有爱学生的教师, 才可能教育好学生。

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的教育有时比较偏激, 与健全的家庭的教育有很大差异。在与单亲家长、再婚家长沟通的过程中, 班主任应做到文明礼貌, 尊重对方。绝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单亲家长、再婚家长谈话, 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 班主任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不能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不是, 更不能当着学生的面教育家长应该怎样做, 这不仅使家长难堪, 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而且家长一旦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孩子, 极易形成孩子与班主任的对立情绪。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 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 说明利害关系, 既要以礼待人, 更要以理服人。要向家长诚挚地传递这样一个讯息: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 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 二者配合得越默契, 产生的教育合力越大, 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 保持一致性, 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 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 最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 以心换心, 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 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2. 关心学生

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单亲孩子成为问题孩子的主要原因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表现为性格暴躁、孤僻、好斗、逞强, 易发脾气。因此,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实实在在地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予足够的关怀和帮助。班主任一定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关心孩子, 有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物质关怀, 但同时不能伤及其自尊。学校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帮困扶难”的机会, 但是千万不能以施舍者的姿态, 或者以学习成绩作为交换条件, 要让孩子和家长都切实感受到“雪中送炭”般的温暖, 而非“嗟来之食”的无奈。有的孩子需要精神关怀, 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倾诉和倾听。老师要能当好听众, 真心倾听孩子内心世界的烦恼, 适当给予开导和点拨。以朋友兼亲人的身份, 不能“居高临下”。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老师更要付出多倍的耐心和爱心, 因为他们最容易成为“边缘人”。本身家庭有遗憾, 再加上学习成绩不理想, 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 他们往往会被“丢弃”, 老师一方面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不自暴自弃, 努力习得一技之长, 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总之, 只要能站在“爱孩子”的立场, 很多问题解决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3. 利用集体力量

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 献出每位同学的爱, 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鼓励他们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往, 为他们的交往提供条件和方便, 使他们获得来自父母以外的爱的补偿。让他们时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从而逐渐产生对集体的爱, 对同学、老师的爱, 对父母的爱。帮助他们重拾自信, 让他们脸上重现笑容。班主任告知集体:每位学生都不可以歧视和讽刺他 (她) 们;建议班中每位同学都和他 (她) 们做好朋友;建议每位同学在他 (她) 们有困难时帮助他;经常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教会学生“如何寻求帮助”, “如何面对困难”, “如何适应生活的变故”, 等等。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的积累和感悟, 还很不成熟, 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关注单亲孩子的成长, 让他们真正沐浴在“阳光”下, 成为娇艳的花朵。

摘要: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学校中的后进生。本文分析单亲家庭的不同情况, 有针对性地从多方面入手帮助他们, 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获得来自家庭、学校、老师、同学的关爱和温暖。

3.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的论文 篇三

【关键词】单亲家庭;教育引导;了解跟踪;心理疏导;教育合力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129-02

当今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离婚率大幅度上升,导致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大批出现。在这部分学生中,差生比例往往高于完整家庭。一是因为这些学生生活在不完整、非正常的家庭环境中,容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二是家长更易溺爱和放纵孩子,形成一种不正常的家庭教育,学生往往行为习惯较差; 三是由于家庭失去管教,孩子流向社会,受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更易形成不良行为,甚至染上一些恶习。按其表现,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忧郁类:由于自卑,感到抬不起头,喜欢独处,不愿意和同学交往,少言寡语,胆小怕事,整天生活在一个孤独的城堡里,学习成绩往往中等偏下。

第二、散漫类:行为表现为无组织、无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自控能力差,常迟到,旷课,爱说谎话,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学习成绩较差。

第三、多疑类:由于多疑,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常为一些小事和同学争吵,个别的甚至大打出手。学习凭兴趣,成绩时好时坏,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麻木不仁,缺乏集体荣誉感。

第四、霸道类:由祖辈哺养,或溺爱,或缺乏监管、教育能力,择友不良且沾染社会不良习气的单亲家庭学生容易属于这一类型。由于缺少管教,从小养成骄横的习气,事事处理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老师、同学,法纪观念淡薄。个别的由于择友不良,沾染不良习气,容易走上违法乱纪的道理。

如何关心教育单亲家庭的学生,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等职业学校因其入学门槛低等原因,单亲家庭的学生比例高于普通高中。此外,此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和逆反心理增强,也增加了教育引导的难度。怎样结合年龄特点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了解并熟悉其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等。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

(2)多一份关爱和尊重。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他们的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多与他们谈心,了解其思想动态,帮助他打消其自卑的心理,孤独心理。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表扬鼓励。要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引导他们多为集体做好事,让他们在班集体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从而把集体温暖、同学之谊、师生之情巧妙融合在一起,帮助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

(3)耐心细致与严格要求并济。部分单亲家庭学生产生不思进取、破罐破摔心理,导致自由散慢、厌学、逃学等不良行为。要改变这种情况,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工作。首先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家庭变化,认识到父母离婚是迫不得已的事,要学会包容、原谅父母,消除逆反、报复心理。其次是要激发单亲家庭学生的自尊心,磨炼其坚强的意志,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教育时要坚持以正面鼓励为主,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现这类学生有了心理、行为方面的进步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的法码。同时,也一定要严格地教育和要求,对原则问题不能迁就。

要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有了违纪行为决不能迁就,把耐心的思想教育与严肃的纪律处理相结合,引导他们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4)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老师要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定期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从家长那儿获取信息,深入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还应向家长及时提供学生在校的信息,分阶段向家长通报孩子的学习动态,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此外,多和家长平等地沟通,商讨教育孩子方法,鼓励家长克服困难,解除隔阂,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减少单亲带来的负面影响。

4.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案例 篇四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案例

一、事件的背景

我班男生甲,13岁,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在他7岁时,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亮起红灯,家庭矛盾与日俱增,经常争吵不休,大打出手。9岁时,父母之间感情破裂而离婚。甲从小就在家庭矛盾激烈争斗中成长。父母离异后,甲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由于夫妻感情的破裂,心情十分伤感,又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交流。使甲自卑,苦闷。消极悲观的心理,造成甲对家庭无归属感,放学后不想回家,沉迷于游戏,经常逃课,学习成绩极差。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家庭教育,使甲行为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抵触情绪,与同学关系不融洽。我行我素,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与同学发生争吵。离异的家庭使甲心灵受到创伤,离异的家庭造成了甲脾气急躁,情绪易激动,言语粗鲁。

二、事件的主题

资料显示:一个从缺乏民主、缺乏平等、缺乏关爱的家庭走出的孩子,很难从他身上找到责任感、同情心,会造成孩子人格上的缺陷。因此,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成为社会关心的焦点。

社会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的后果是离婚率越来越高,使单亲的孩子越来越多,无形中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诸多的麻烦。教育无小事,细节贵如金!成功的生命教育往往是从教会孩子做每一件小事开始,而不是告诉孩子们一个抽象的道理。生命教育中有许多被忽视的教育细节,影响孩子的一生,也有许多有待开掘的生命教育细节,能在生活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三、事件的过程

我针对他的情况,认真翻阅分析甲家庭情况,又通过与他的谈心和周围同学的了解。尤其是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曾是甲的邻居,对其的家庭比较了解。在全面掌握了甲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家庭生活教育情况后,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甲脾气性格以及目前的表现,与目前的家庭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我首先从指导家庭教育着手,开展对他家庭教育的指导系列工作。

1、培养积极情绪,为开设绿灯作准备。

首先,让学生坦然面对现实,理解单亲家庭是正常的社会现象。记得生态体验之《不要想老虎》,活动中主持老师不停地让大家不要想老虎,最后大家满脑都是老虎。该体验告诉我们过分地强调只能让教育失效。其实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希望老师把他当成普通的孩子来对待,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绝对不过一分也绝对不保留一分。这样的平等会让他觉得自己在老师眼中是班级的一份子,没有被孤立,不特殊。

2、指导创设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

解铃还需系铃人,孩子最初的老师就是父母。单亲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还是有教育的重责,其实老师和学校的教育和关爱起到的作用,针对甲离异的特殊家庭,我认为甲家庭的问题关键在于甲的生父与母亲,只要他们改变了教育方法,为甲创设一个和谐的温暖的家庭环境,一切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于是我多次与甲的生父和母亲进行交流,指出他们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离异家庭造成家庭的缺损,家长的情感,情绪以及感情上失落,会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离异家庭的缺损还导致孩子心灵上的失落和创伤。作为离异的家庭,除了加倍地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外,还必须通过交流沟通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以重新构建新家庭成员之间亲情,这样才能有利于家庭的生存发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我的观点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并达成了共识,决定共同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

通过我的谈话,以一个母亲的爱去关心甲,真诚地与甲交心。母亲之爱给了甲温暖,他和他母亲的关系靠近了。甲的父亲也每星期看望甲一次,并与其交流沟通,这种平等的亲和关系,促进了甲的发展,加深了父母子之间的亲情。

甲的父母亲文化程度都不高。但为了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他们为孩子创设了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为孩子购买学习参考书;增设了写字台、书橱。每星期孩子回家后母亲尽量抽出时间来与孩子交流,检查作业,复习功课,营造共同学习的家庭学习氛围。与甲一起制定了学习目标: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的建立,为甲改变,为家庭改变创造了重要的前提。

3、营造和睦融洽的班级氛围,为她们提供锻炼平台。

作为班主任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同时,我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等方法沟通师生情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我与甲的交谈中,我以倾听的方法让他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矛盾情绪。然后再对甲过激的情绪进行正确指导。

我为了让她感受到学校就是家庭,老师就是父母,同学就是兄妹,创造活动的环境。让她们置身于集体活动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消除她的孤独感。平常的学习生活我们可以有意的让他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任务和参与班级某些决策,培养他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集体责任感,当他尽到自己的力量勇敢承担责任时,及时的给他微笑和鼓励,从而培养他的独立能力,使其了解每一个人都要在社会角色中承担一定的责任,长大后才能自觉地担当起对社会和对家庭应负的责任。甲是我班的文艺委员。

四、事件的结果

一年来,通过我对甲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对甲正确教育引导,使甲本人和家庭状况产生了系列的变化。家长改变了教育方法,母亲无论工作再忙,都能抽出时间来陪伴小孩,进行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上的指导,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的氛围。甲与其父母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变,父母子之情已经建立,家庭亲子关系加深,使家庭充满快乐幸福。家庭成员之间平等、和睦相处,一个温馨的家庭已形成。甲的脾气性格有了明显的改变,性格开朗,与同学之间争吵少了,网吧也不去了,上课专心听讲,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五、事件评析

通过对甲的指导使我体会到:

1、离异后一定要从重建家庭成员亲情的关系着手,为建立一个平等和谐、温馨的家庭教育新环境而共同努力。用对孩子加倍关心和爱去抚平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和家庭缺损。

离异家庭,无论是哪一方承担子女,都要共同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担,不能因为自己是法律上的局外人,孩子最初的老师就是父母。离异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还是有教育的重责,离异家长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育子方法,不然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不良影响。当这些影响反映在孩子学习上时,其实老师和学校的教育和关爱起到的作用,远远不及父母的。这正是验证了中国的古话:解铃还需系铃人。问题起点在父母处,只有父母配合学校的工作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离异家庭的父母一味的采取逃避的态度,只会恶化孩子的情况。

2、教师对单亲家庭的心理教育辅导十分重要。

班级工作如果有牢固的心理基础,很容易收事半功倍之效。德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在心理现象领域内进行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开展心理诊断,能客观地、准确地鉴别问题学生的心理病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家庭,本应是幸福的港湾,本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然而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人们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欲望需求、人际关系极度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发生裂变,走向解体。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心理学家李·索克语),这种心理伤甚至影响一生,心理阴影很难抹去。

5.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 篇五

我是个粗人,没受过高等教育,对一些世事也看不透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说,现在中国的离婚率也荣升到了高速路线。我就不明白了,上代人先结婚后恋爱的婚姻成功率为什么比现代人先恋爱后结婚的成功率要高?不过,事实终究是事实,今天想讨论的问题还是我们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

单亲家庭的孩子成长,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只要你能做到这几点,孩子成长(生理和心理)是没问题的。首先,调整好你的心态,分手是你们的事和孩子没关系,孩子不管跟哪一方生活,都要让他知道,虽然爸爸妈妈分开了,但是都一样爱他,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错失、坏话(其实,错和对都是相对的),让他埋下仇恨的种子;其次,多一些时间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和同龄人交往,培养他的健康心理。现代人物质追求意识非常强烈,但是,你必须明白有些东西是金钱无法换到的,不要为了钱而失去不该失去的东西;第三,告诉孩子:“没有人不会犯错误的,不管你做错了什么事都要告诉我,让我和你一起来面对”切忌不要恶语相加,不要棍棒相向,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最后,虽然这个社会乌烟瘴气,但是,一定要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让孩子遵守“知道的可以不说,但说出来的一定是真话”的原则。

6.给单亲家庭的学生多一份关爱 篇六

昌邑一中英语教研室翟向红

【背景】我2005年大学毕业。刚毕业那年的一段经历,改变了一个学生的命运,也使自己积累了宝贵的育人经验。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跟学生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几节课下来,我发现班里有一个学生跟其他的孩子不太一样,她叫小黎,体貌瘦弱,学习基础倒也不算差,但是上课时总是提不起精神,并且经常走神。从她忧郁的眼光里可以看出,这个孩子肯定有着说不出的苦衷。几次小测验,她考得一次比一次差。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她的成绩将会是一落千丈,后果不堪设想啊„„

【处理方案】经侧面了解,小黎父母离异。有一天下课后我便没有回家,想找这个孩子谈一谈。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让她坐下来。“小黎,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呀?或者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试探着问道。她不说话,把头压得更低了。我接着说道:“能跟老师谈一谈吗?说不定老师能帮上你的忙„„”她开始抽泣起来。“我„„我„„”刚一开口,她的声音又哽咽了,“老师,我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我说:“怎么会呢?哪有爸爸妈妈不爱自己孩子的。”她接着说道:“如果他们爱我的话,他们就不会离婚了,妈妈就不会不要我了„„”

我找来纸巾给她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怎么会呢?傻孩子,这是你自己想多了。爸爸和妈妈现在是分开了。但是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你却是他们永远的心肝宝贝。可能你现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是他们相信你会理解他们的,因为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小黎不再哭了,静静地坐在那里。我继续说道:“你现在最主要好好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这样爸爸妈妈才会以你为荣。现实已经是无法改变了,与其被动地接受,不如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它,你说呢?从明天开始,我想看到一个全新的小黎,一个勇敢乐观,积极向上的小黎„„”

第二天上课时,我提了一个问题让大家回答, 小黎举起手又放下了,很是犹豫。我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示意她能行。她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干净利落。在批改这天的作业时,我在她的本子上写上了这几句话:“我已经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小黎。笑对生活,勇往直前。你能行!”

后来只要有机会我便找她谈心,让她来我的办公室或宿舍一块吃饭,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她一些鼓励和帮助。她遇到问题也总会向我倾诉。渐渐地,她学习进步了,跟同学的交往也多了起来。

小黎终于一点点地摆脱了生活的阴霾,脸上重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08年高考,她顺利考上了省内一所重点师范院校。那一年的教师节,她打来电话:“老师,知道我为什么报考这所学校吗?因为我也想当一名您这样的好老师„„”

【反思】现代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也就造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日渐增加。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少了家庭的氛围和关爱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有的学生已成为一种心理障碍。他们特别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或不良倾向。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更多的去关注这些孩子,不仅是在学习上,在生活中在感情上也要多给他们一些关怀和帮助,使他们成功的迈好人生的关键一步。

昌邑一中

7.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七

一一、用爱心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单亲家庭的学生一般对周围的人存在恐惧或敌对心理, 处处设防。班内曾有一位叫健强的同学, 与父亲生活在一起, 头脑非常聪明, 但讨厌身边所有的人, 对谁都看不顺眼, 逆反心理特别强, 让他写时他乱画, 让他读时他的语调非与其他同学不一样不可。他这样表现时, 老师若是严厉制止他, 他会气鼓鼓地说不上学了, 假如老师处处哄着他, 他会更加肆无忌惮, 随心所欲。面对这样的学生, 我采用“两面真”的教育方法——他表现好时, 真心地疼爱他, 真诚地表扬他;他出现问题时, 我巧妙地批评他, 就事论事, 循序渐进。通过反复的疏导、磨合, 他才渐渐接受了我的教育, 慢慢地成为一名阳光男孩。亲身教育经历使我感受到, 师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 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更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二二、环境是形成健康心理的温床

环境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班级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内在的心理。如教室布置得整洁、干净;教学气氛轻松、和谐, 都会为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创造条件。因为人的心理和情绪会随环境变化。中队长郝率同学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上课经常闭紧嘴巴, 眼睛往下看, 闷头沉思, 整天心事重重的样子。我在课堂上采用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方法, 让多彩有趣的课堂活动占据她的心, 还请她担任组长, 组织同学讨论交流, 长此以往, 渐渐地就培养了她参与班级活动的兴趣。因此, 班级的软环境和硬环境能为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创造外在条件。

三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使其乐观、自信

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孩子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里, 压抑、低落的环境使他们缺乏自信——上课时虽然听懂了也不敢举手回答;写作业时, 一点也不相信自己, 非看一眼别人的, 才能相信自己是对的, 才敢下笔, 而且长期封闭内心。我班学生东凯与父亲生活在一起, 原来经常打人, 或者故意吃零食来发泄自己的内心压力。针对他的情况, 我常常找他谈心, 解开东凯的心里疙瘩, 表扬他有犯错后能主动承认的好品质, 慢慢地, 各科老师开始表扬他有进步了。在班级管理中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及时发现单亲家庭学生的闪光点, 这样就能逐渐培养他们乐观、自信的品格。

四四、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载体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 教师要把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拔河比赛活动, 既能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也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别小看一场比赛, 它既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又可以和谐人际关系。李君同学从小失去母亲, 家境不太好, 体质也比较弱。她不会跳绳, 所以不愿意参加班级的跳绳活动。我以此为切入点, 发动全班同学想办法教她, 当李君能连续跳三个时, 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她鼓起掌来。从那以后, 她开朗了很多, 而且也积极参加了班级举行的树叶贴画、绘画、写字、作文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 不但能使单亲家庭的孩子适应现实环境, 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

五五、责任感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内动力

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会受到父母及长辈的百般疼爱, 长期发展下去, 学生们就会以为自己受到的照顾是天经地义的, 只知道接受爱。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 我认为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通过班会或故事会的形式, 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对家庭、学校、社会都是有责任的, 用朴实、真诚的语言使学生明白自己现阶段的任务。我认为, 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内动力。

8.单亲家庭学生的感恩教育 篇八

一、调节功能

小秀没有父亲,常常独自一个人待着,不喜欢和同学交往,自卑心理比较强。虽然学习成绩还跟得上,但是呈下滑的趋势,由此也造成学习的自信心越来越缺乏。当我看到她终日忧郁的神情时,我知道她太需要帮助了。可是,据了解,她害怕老师知道她的身世。为了帮助她,我假装不知,把她分到同样没有父亲的副班长的学习小组里去。副班长的性格比较开朗,也比较自信,而且善于开导人。在快要开感恩班会之前,我故意向她们透露了班会的部分内容,并表示:“在班会上,可能会请你们组谈谈对父母的心愿,你们可以提前悄悄地把心愿写给老师,以便我向同学介绍你们小组成员的感恩故事。”开始她对我不够信任,害怕我把她的情况公开出来。经过副班长的开导和鼓励,她终于把心愿写下来,交给我,还要求我不要说出她的秘密。她看到妈妈太辛苦了,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爸爸,可以负担沉重的家庭事务。我很快给了她书面回复,充分肯定了她这种想法的纯洁和高尚,证明她比其他同学更加能为含辛茹苦的母亲着想。我没有鄙夷她的想法,她感到很意外。因此,她对我产生了信任。我顺势对她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告诉她像她这么懂事的学生不多,要她放下思想包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她答应了。我在班会课上对小秀的家事只字未提,反而从她的学习表现上大做文章,提出认真学习是感恩父母的最好表现。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她由信任老师,再到信任同学,开始活跃起来,情绪不再那么低落,意志不再消沉,很快,学习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明显提高了。在这个同学身上,我正是用“欲‘感故‘纵、淡化感恩”的方式,开启了她的心扉,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从而调节她的心理、情绪。看上去是淡化感恩,实际却是强化了感恩的功能。

二、启发功能

有些学生,对于感恩的含义是理解到位的,理论上的东西他们懂得不少,道理不用跟他们多讲。他们也比较自觉地报答父母,还时常摘抄一些关于感恩的格言警句。可是当回到家要帮父母做一些实际的事,尤其是比较亲密的举动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很难为情,以致所有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都不起作用了。副班长,学习好,懂事,能干,而且温顺善良,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我注意到她对老师是那么的黏乎,总是喜欢和老师接近,并且惟恐不能帮老师的忙,做事似乎一点都不累,有时候还会对老师真诚地说希望老师多和她说话。可是据说她在家里并没有那么积极地为她母亲分担家务。这让我察觉到了她由于缺乏父爱的孤独感。于是我私下和她谈心,了解她平时帮母亲做什么。她告诉我,母亲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可是她又不知道怎么帮母亲,只有把这个想法用于帮助同学、老师上。她认为,只有读好书,长大能够挣钱帮母亲治病,才叫做帮母亲。我首先表扬了她胸怀大志,然后告诉她,其实要帮母亲完全可以从现在做起,从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做起,包括做饭、洗衣、梳妆打扮等,事无巨细,都是感恩的表现啊。她受到了启发,后来,她能够帮她的母亲做很多事情,整理贴身衣物和被褥等,甚至包括要花最大勇气的一件事——帮母亲洗澡。回到学校后,她常主动向我汇报这个周末回家帮母亲做了什么,

她心中的困惑烟消云散。很庆幸,我又成功地帮助了一位学生。

三、感化功能

有没有对感恩持排斥态度的学生呢?有。比起那些家庭完整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加容易对感恩教育的内容产生抗拒、排斥的心理。比如小坚、小文等同学。由于父母离异,母亲都改嫁了,他们很自然地产生了对父亲的怨恨情绪。在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幸福的时候,在羡慕别人家的天伦之乐的时候,尤其是当老师谈到要报答父母的时候,他们会更加反感,认为是父亲造成母亲的出走,是父亲造成了他们的痛苦。这种思维方式也使得他俩成为班级中最难管理的学生,六年级时就偷偷吸烟,学习一塌糊涂,经常夜不归宿。为了教育、转化他们,我花了很多心思,用了很多办法,可是收效甚微。借助感恩教育的契机,我专门带他们到家里看父亲独自抚养孩子的VCD影片,让他们知道悲剧未必是由父亲单方面造成的,也许父母都有错,而其中一个人舍不得孩子,愿意和孩子同甘共苦,这不是你们的父亲的伟大之处吗?在触动了他们的思想后,我又继续加以引导,帮他们分析父亲的难处,及为了孩子付出的艰辛,教他们体谅父亲,感激父亲。终于,真诚融化了他们内心的坚冰,他们原谅了各自的父亲,检讨了自己过去不理智的行为。后来,小坚告诉我,以前他很恨他父亲酗酒,大骂父亲,自从他亲近父亲、理解父亲后,父亲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今他看到父亲白天耕田太辛苦,为了帮父亲减轻疲劳,他主动帮父亲买酒,让父亲每天晚上适量喝一点,既保健身体,又能尽一份孝心,父子关系相当融洽。

四、激励功能

9.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三个条件 篇九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基本条件:

抚养人的基本素质

因为,单亲家庭和其他家庭一样,家长的思想、文化、身体基本素质是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根本原因。特别在单亲家庭殊事件,处在困难时期时,家长的素质决定了对待问题的心态、看法、能力,更是极大地影响着子女的成长。

2、抚养人的教育思想

家长是以较好的或较差的思想、方法教育子女,使孩子在品德、学习方面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成功的抚养人,显示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如:他们认为,“有许多不懂得自己的孩子,也不让孩子了解自己”,所以明确提出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也要孩子了解父母。

3、抚养人的责任感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成败,责任感是一个基本因素。他们的责任感还表现在困难时期的果断抉择:母爱的天性使母亲们宁肯放弃自己的“幸福”,也要争取孩子的监护权。有的表示:“如果因为有孩子谈不成对象,就是一辈子不结婚,我也要带孩子”。有的说:“事在人为,能否创造一个好环境,就看你负不负责任。”

10.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篇十

单亲家庭中的.学生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人群.本研究通过对成都市区中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筛选出单亲中学生并与双亲中学生比较,试图探讨单亲中学生在特殊家庭环境下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作 者:张志群 郭兰婷 作者单位:张志群(武警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天津,300162)

郭兰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科)

11.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 篇十一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06

近年来,随着家庭离婚率的大幅度上升及父母一方意外死亡等原因,出现了许多单亲家庭孩子,这些孩子在入学后,由于家庭残缺不全,缺少父爱或母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基本脱节,他们在行为养成、学习习惯、遵规守纪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和障碍相对较多且很突出,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迫切需要教育者进行研究,探寻解决的途径、方法和对策。

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存在严重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学校。该校是2011年新建的一所城区小学,在校学生来源比较复杂,全县8个乡镇130多个行政村的学生基本都有,农村学生、进城务工学生占大多数,由于父母离异、父母一方疾病或意外死亡等诸多原因造成许多孩子成为了单亲家庭学生。学校现有27个班,学生1053名,经调查统计,属单亲家庭学生就有67名,占到全校学生的十五分之一,平均每班有2~3个。这些学生普遍存在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无人监管、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既难教又难管理。让班主任、任课教师感到非常头疼。那么,如何做好这些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呢?下面笔者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高度关切,给单亲家庭学生特殊的关爱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单亲家庭孩子作为一个特殊教育对象进行特殊对待,格外关注他们的成长。一方面,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深入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具体家庭状况、家庭教育情况和思想学习状况,建立单亲家庭学生学习成长档案,找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多注意单亲家庭学生在班里的言行举止,及时进行正面引导。由于家庭的破裂会使单亲家庭孩子在心灵上或多或少受到一些伤害,即使班里发生的一些关乎他们的小事,也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微妙的变化,有时他们会变得默默无语,有时又会情绪激昂地和同学大吵起来,对教师提出的一些管理要求也会置之不理,进行无声的对抗。当我们发现单亲学生有这些异常的苗头时,就要主动和他们接触,找他们进行谈心式的问询,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切忌像普通孩子一样进行批评教育,应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特殊关爱。

二、用心营造,为单亲家庭学生创设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

由于单亲家庭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他们幼小的心灵一直渴望被关怀,所以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互相合作又充满竞争的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使单亲家庭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我们班的一女学生朱某,他的父亲不幸因车祸去世了,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家庭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她在学校整天表现的闷闷不乐。了解到她的家庭状况后,我发动班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进行了一场爱心捐助活动,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捐衣物,有的捐文具,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她家的贫困问题,但这些必需的生活学习用品,使她感受到了师生的关爱之心,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和力量,让她从此鼓起了生活与学习的勇气。

三、正确引导,助单亲家庭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家庭不完整,单亲家庭孩子会不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弱势,感觉在班里抬不起头,很“丢面子”,自信心、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无形中产生自卑心理,变得不愿意与同学交往,生怕同学会歧视、嘲笑他们。要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教师需要在班上做好引导工作。一是引导其他同学不另眼看待这些特殊孩子,不歧视、嘲笑他们,在班级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教师可安排一些班干部主动找单亲家庭学生交朋友,和他们一起学习、玩耍,在共同的交往中打开他们的心扉。还要教育其他孩子不能疏远单亲家庭孩子,更不能说一些嘲笑、歧视的话,以避免他们受到更大的伤害。二是引导单亲家庭孩子正确对待家庭的变故,不逃避现实,而勇敢面对,帮助他们树立生活、学习的信心,尤其是在班级活动、小组学习中,鼓励他们大胆参与,积极与同学交流思想、看法,以使他们逐步找回自信,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四、辅导学习,勿让单亲家庭学生在学习上掉队

家庭带来的变故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严重时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教师一旦发现单亲家庭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学习成绩下降,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不让其成为学习上的落伍者。首先,教师要明确指出单亲家庭学生在学习上的明显变化,如书写不认真、作业拖拉不交、抄袭作业等不良学习倾向,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补救,切记不能任其发展下去,一旦形成习惯,再想改正就会困难重重了。其次,教师要加强课后个别辅导,为单亲家庭学生“开小灶”,帮他们补齐知识上的缺陷。单亲家庭学生思想、心理上的变化,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容易开小差,无心专注于学习,对所学知识不能完全消化、吸收,以至于在学习上慢慢与其他同学产生了差距。这时候,教师就要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后辅导,让他们及时消化、吸收课堂学习内容,巩固、强化所学的知识,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而决不能让他们自暴自弃,成为学习上的后进生。

加强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已成为学校、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每位教师都应抱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工作态度,正视单亲家庭学生所产生的各种教育问题,追根溯源,对症下药,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战胜心理阴霾,使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12.单亲家庭大学生教育措施初探 篇十二

2015 年9 月至11 月, 我们对甘肃医学院8 个专业的4 895名大学生进行摸底调查, 显示各专业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共121名。制作并发放调查问卷121 份, 收回有效问卷113 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3.39%。在对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的同时, 对其中的35名单亲家庭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问卷和访谈的内容主要是对家庭的满意度、自我认知、对学习的态度、人际交往、对社会的认知等方面。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以自我为中心

单亲家庭学生相比一般家庭学生而言, 有更多父母间的吵闹、生活成长环境的不好、长期的不幸福经历, 导致他们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 时常有顶撞教师、说脏话、骂同学等无礼行为。另外, 很多家庭破裂, 孩子暂居老人家里, 而老人忽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 只注重物质上的满足, 造成了其狭隘自私的性格, 拒绝与同学分享, 导致与教师、同学的关系紧张。

2.2 任性、对抗性强

单亲家庭的学生从父母那里得不到温暖和关怀, 产生了心理偏位:既然父母都不管自己了, 那么只能自己来寻找快乐了。于是其在家庭以外寻找慰藉, 对一切丧失信心, 对教师失去信任, 不接受教师的教诲, 行为自由、懒散, 不思进取。

2.3 自卑、怯懦

由于父母离异, 单亲家庭的孩子产生了很强烈的失落感, 父母亲重新组建家庭之后, 生活并不是很幸福, 使其产生了恐惧感, 使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出现的矛盾, 表现出蛮横、强硬和粗鲁的行为, 但实际是外强中干, 内心自卑、怯懦, 他们从内心感受到自己不如别人, 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 成绩下降明显。

2.4 精神不集中

从内心来说, 单亲家庭学生长期成长在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中, 内心压力大, 家庭的破裂、关爱的缺失, 使其注意力不在学业上, 不能专心认真地学习, 最终导致成绩下降。

3 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3.1 家庭原因

3.1.1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家长补偿心理过强, 认为因为自身原因导致了家庭的不完整, 因此要对孩子进行补偿, 过分溺爱孩子;有的又走了极端, 坚定地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对待孩子时用粗暴简单的“棍棒式管教”;大部分单亲家庭中的家长迫于生计, 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思教育子女。

3.1.2家庭不良氛围的影响一是部分家长本身文化层次不高, 举止不文明, 思维不够理性;二是个别家长价值观不正确, 行为失当;三是家庭成员间关系冷漠, 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细心呵护和关爱, 导致家庭教育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2 学校原因

3.2.1 教育理念上的偏差特别是在中学阶段, 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 关注升学率, 而对单亲家庭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 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指导, 有的教师和学生甚至歧视单亲家庭的学生。

3.2.2 教育方法上的偏差个别教师对单亲家庭的学生存在偏见, 在教育过程中缺乏耐心, 教育方式简单而粗暴, 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自信。

3.3 社会原因

(1) 当前社会比较浮躁, 而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帮助指导不够, 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 思想观念更加保守落后, 对单亲家庭的学生更是难以接纳。

(2) 政府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缺乏有效干预, 村镇、街道办和负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部门没有对单亲家庭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成长环境给予应有的重视, 形式多、措施少, 收效甚微。

3.4 自身原因

在日常的生活中, 普通大学生有完整的家庭, 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经常打电话关怀问候, 有的还到学校看望。而单亲家庭大学生自认为和普通大学生不一样, 通过以上的细节对比, 他们失落和自卑的心理更加突出。这种消极的心理和行为, 主要是源自对单亲家庭的错误认识, 而这些错误认识又反过来导致了他们的自我否认、自惭形秽和自卑敏感等消极心理。

4 应对措施

4.1 家庭方面

在单亲家庭内部, 要强调家长的自强自立, 不怨天尤人, 要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通过调整心理状态和情绪,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引导家长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 摒弃无原则的溺爱、妥协, 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强意识, 让孩子发现和体验生活中的快乐。在当好孩子朋友的同时, 也要当好孩子的教练员、辅导员和监督员, 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把爱心给孩子。

4.2 学校方面

4.2.1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推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一是高校开设心理课程, 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 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二是设置心理咨询室,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 对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包括单亲家庭大学生,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定期调查, 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保证心理健康。三是强化辅导员、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培训, 掌握学生工作的技巧, 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实践, 帮助单亲家庭大学生树立对生活、学习的信心, 指导他们面对问题, 坚强健康地成长。

4.2.2 搭建平台,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作为一线代课教师, 笔者在平时体会最深刻的一点是, 有些关于情感方面的事情, 学生不愿意与教师交流, 但愿意与关系好的同学诉说, 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单亲家庭大学生, 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 有必要在学生中寻找教师的助手, 如寝室长、班级心理委员, 选择有爱心、有威信的学生担任这些职位, 定期与同学谈心谈话、交流思想、沟通感情, 更多地关注单亲家庭大学生, 与他们交朋友, 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 有问题随时反馈。

4.2.3 取得家长的配合在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教育中, 家长与教师的密切配合和交流沟通很重要, 必不可少。家长和教师在目的上要一致, 把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教育上。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中, 家长和教师应确定共同的教育立场, 用协调一致的教育方法, 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良好互动局面。

4.3 社会方面

4.3.1 强化正面舆论引导电视电影、网络媒体、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要通过正面引导来给单亲家庭大学生树立榜样, 引导他们认识通过拼搏、奋斗而成功的现实事例, 增强单亲家庭大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同时, 媒体要引导单亲家庭大学生正确认识婚姻, 引导他们认识到父母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力, 摒弃自卑、抱怨、怨恨等消极情绪, 帮助他们树立起靠自己、靠拼搏、靠劳动也能有美好未来的信心。

4.3.2 给予政策帮助在家庭结构缺失的同时, 单亲家庭往往面临经济压力。针对这些问题, 各级政府要给予关注, 并在政策上给予帮助, 使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帮助他们平衡心理, 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4.4 自我方面

13.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的论文 篇十三

摘要: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正常、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着不可替代的良好作用。反之,无一个完整稳固家庭的学生,其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最近几年离婚率的上升,校园中单亲家庭子女数量也逐渐上升。我们作为未来的教师,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帮助,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而,我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单亲家庭学生性格的缺陷,其形成的原因以及教师应如何对其进行辅导。

关键词:单亲家庭教师 家长 心理辅导

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在不少单亲家庭中,孩子失去了“家”的庇护,失去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他们变得敏感,叛逆,自卑„„他们不健康的心理使得他们违法犯罪的可能性远超过正常家庭中的孩子。有调查显示现在单亲家庭学生人数已经达到学生总数的17.6%,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未来的教师,我认为我们有必要特别关注这些特别的群体,了解他们异常的心理状况,并及时进行辅导。

一、单亲家庭子女易产生的性格缺陷

1.自卑

自卑是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格缺陷之一。它是由自我评价过低而引起的一种消极的、不适当的自我否定的态度。在活动中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是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父母离异会影响到子女的学习、认知、社会性等方面。若再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他们会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对自己什么都不满意。

2.怯懦

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离异家庭子女易产生形成怯懦性格。它的核心就是害怕,害怕一切。它的基本特征是胆小怕事,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等。破裂家庭的夫妻由于感情纠葛,不仅无力顾及孩子,还给孩子带来不能摆脱的情感负担,使孩子心理上的积极因素被抑制。因此,离异家庭子女多表现为抑郁和退缩。

3.粗暴

易冲动而又意志薄弱的孩子易形成暴躁的性格,其核心是冷酷无情。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成员经常争吵、打闹,极易使孩子产生冷酷、悲戚的心情,并由此导致惊慌、恐惧、心绪不定的情绪,长此下去,就会形成粗暴的性格,离异家庭子女更是如此。

4.孤僻

离异家庭的子女很容易产生性格孤僻,他们自我评价较低,消极的自我情绪体验会使他们形成扭曲的自我形象,既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别人,以至不能接受自己。他们不能自如地与他人交往,对他人采取冷漠的态度。

5.逆反

单亲家庭的孩子主观上感到非常痛苦,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社会适应能力差,依赖性较强,对集体冷漠,与师友感情疏远,容易出现对抗情绪,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以及“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多数时候会出现父离异前家庭条件不错,也很有文化传统,从父母离异后,沾染了不少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与家长的教育背道而弛,厌学,纪律散漫等情况。

二、单亲家庭子女性格产生的原因

1.父母不闻不问或很少过问。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缺一不可。有的单亲家庭子女放到爷爷奶奶家,长时间不和父母见面。有的子女虽然跟父亲或母亲生活,可家长的工作繁忙,很少过问孩子,孩子甚至一连几天都没有时间和家长交流。所以,单亲家庭子女缺乏父爱或母爱,甚至两者都缺乏,即使得到一些也是暂时的,残缺不全的。

2.自卑心理导致孤僻。

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有一种很强的失落感,他们渴望得到父爱或母爱,但又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因此产生自卑心理,长期下去导致性格孤僻。同时,长时间得不到关爱,也使子女失去了少年儿童所应有的天真烂漫,开朗活泼,对许多事物都表现出相当冷漠,不愿与人接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使得他们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性明显低于同龄人。

3.心灵受伤害致使性格脆弱。

父母离异前,很少有不吵闹的。孩子在吵闹中生活,心灵上受到很大的伤害,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温馨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快乐的源泉,也是良好性格形成的温床。而这些离异家庭子女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一个安宁和谐的环境、轻

松愉快的氛围,而且父母离异的冲击,在他们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言说的伤痛。加之这些学生的父母所受的教育程度均不高,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往往缺乏冷静和理智,使孩子终日生活在一个争吵甚至打骂的恶劣环境之中,这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是极度不利的。这可能会造成孩子对社会及人都持有一种怀疑甚至敌视态度,缺乏温情,性格孤僻。

4.被冷落使他们常做出格的事。

单亲家庭子女常做一些出格的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受冷落的感觉,他们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因此他们想做一些出格的事来引起父母、老师的关注。这就是有的单亲家庭子女想犯错误的原因所在。还有的家长或爷爷奶奶,认为父母离婚,欠孩子的较多,当孩子有缺点错误后,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也使他们做事易出格。

三、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用一颗真诚、理解、的爱心关爱学生

亲情是学生最为重要的情感。然而,单亲家庭孩子的亲情总是少之又少,母爱或父爱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他们的情感非常脆弱,因此关爱成了他们的“强心剂”。往往老师一句看似平常的问候,如“天气冷了,有没有多穿件衣服啊”等,会使他们的行为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同时,在教育这些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必须是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是用心灵交换心灵,不歧视,平等相待,多给他们自尊、理解。在教育这些学生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并引导全班形成一个关爱的氛围,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生的尊严,呼唤起向上的决心。

2.抓住机会,用“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赏识,尤其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长期受到歧视,往往自以为很笨,不是升学的料;另一方面,各种荣誉和职务与他们无缘,他们的内心更渴望别人的赞美,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大拇指,一个鼓励的抚摸,就可以让他快活上一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力。欣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欣赏他们在课内外表现出来的善意;欣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欣赏他们每一次的“心灵闪现”和对自己的超越。对于教师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关爱学

生,通过在学校和班级开展手拉手,心连心、送温暖等活动,解决单亲学生的经济困难,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鼓励学生多与他们交往,谈心,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在学习中形成关心和爱护他们的风气。

3.与家长联合共同引导孩子的发展

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不仅靠教师,靠学校,更要靠家长。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努力给他们创设祥和、安宁的生活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和家长的相互沟通,使得父母充分尊重、理解自己的孩子。教师应当在适当的时候给出家长一些建议,例如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乱发脾气。此外,教师应该也倡导社会关心单亲家庭的学生,不歧视,尽自己的一份爱来帮助他们,教育他们。我想如果社会、家庭、学校都能高度地重视,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改变这些孩子的特殊心态,我坚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单亲家庭的学生将会拥有双亲家庭般的温暖,将会拥有一片灿烂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如何培养单亲家庭学生的健康性格》承德市第八中学李森

2.《离异家庭儿童依恋缺失及师生关系的依恋补偿》陶琳瑾

3.《用爱心教育单亲家庭学生》杜祥荣

4.《不信东风唤不回———对来自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教育转化》江苏省东海县白塔初级中学宋加平

14.单亲家庭孩子教育 篇十四

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该如何是好?尤其现代社会离婚率这么高,单亲家庭更是普遍。单亲家庭教育孩子处于被动状态,最主要的是家长主动出击。尤其是单亲母亲在带孩子时候,往往更难。单亲孩子的母亲,可能会特别小心翼翼地带孩子,生怕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和委屈。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会处处小心、时时担心;该严的地方不敢严,该重的话不敢重说。这就会造成孩子性格的懦弱(在外面胆小、怕事)和任性(在家里专由自己来)。因此,我认为您应该首先要保持一种平静而坚毅的心态,一方面要敢于面对现实,在教育孩子时,不急不忧,多想想孩子将来会有的美好前景,从而增强教育孩子的信心和力量;另一方面不能溺爱孩子,该严则严。孩子合理的要求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加以限制,过分的要求更要“狠心”一点。也许这会使您过后感到伤心和自责,会觉得委屈了孩子。但只要想到为了培养孩子从小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勇敢自信、不娇不柔的品质,这样做是必须而唯一的;另外带孩子多和亲朋好友、小伙伴交往,培养他快乐、善交往的好性格。

历史上的金太夫人,也就是胡雪岩的母亲,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寡妇,为什么能把儿子教育的那么出色?我们不得不更加佩服胡雪岩的母亲,而这也正是中**亲了不起的地方。金太夫人没有教胡雪岩弹钢琴,也没有教他学美术,他给胡雪岩的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这正是胡雪岩成功的基础,胡雪岩的母亲从小就跟他讲,到私塾里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吵闹,替人家放牛要好好看管,出去当学徒要听老板的话„„胡雪岩就是在这朴素的耳提面命下,慢慢成长起来的。除了言传之外,胡雪岩的母亲更加注重身教。面对窘困的家境,金太夫人从来没有在胡雪岩面前抱怨父亲早早离世,使得孤儿寡母无人照顾。现在的单亲家庭很多,不少父母整天在孩子面前抱怨另一半,这样的父母本身心理就不健全。同样是单亲家庭,胡雪岩的母亲把他教的这么好,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单身父亲在培养孩子坚毅、勇敢、自信的性格方面,要优于母亲,但也不是绝对的。只要母亲在平时的生活中,如孩子生病、受伤、摔跤、磕破等等方面,能表现出一种处事不惊、沉作冷静的态度,那么,孩子也会坚强地面对,慢慢也会养成坚强的性格。另外根据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教他踢足、骑车、溜冰、游泳、爬山、攀登、下各种棋等等,这些体育活动对孩子进取上向、不畏困难、坚强勇敢的性格培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当然,做母亲的在这些教育活动中,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可以求救于他人的帮助。

心理学家们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学生父母离异引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不引起社会重视。但如 何有效的去解决这一问题呢?单亲家庭的家长,既要当妈妈,又要当爸爸,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我们认为,单亲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二、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中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

三、简单粗暴不可取

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

四、孩子不是唯一的支柱

失去配偶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但如果期望值过高,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

五、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

单亲子女往往需要受到自社会的歧视、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仙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六、注意性别角色教育

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父亲男孩或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与此同时,教师的作用亦是不可忽视的。以“离婚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为课题做过专门研究的北师大儿童心理学研究所在研究中发现,单亲家庭中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在父亲和母亲离异后逐步产生良好适应的重要原因,是学校教师的工作。为此,中小学教师,应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单亲子女的重担。如何妥善有效的完成这一重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有的放矢地保护和教育他们,给他们更多的爱,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校、班级集体的温暖。

1.建立单亲子女档案。了解和掌握各班单亲子女人数,并熟悉掌握其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2.采用一帮一结对子。教师及一部分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主动找他们谈心,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帮助他们打消其自卑的心理,孤独心理。

3.班主任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与单亲子女家长会面。和家长们促膝谈心,讲清情理,往往是因为家庭的具体原因忽视了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对子女放任自流,认为有学校教育,家里就可以不管了,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向家长讲清,教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密切关系。

4.严格合理,培养其自立精神。首先,让他们清楚知道,克服自身弱点,是自强、自立的基础,其次,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再次逐步培养他们自立精神,使他们能自觉自愿的在老师的严格管理和真挚关怀下成长进步,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孩子的重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够帮助并逐步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一句话,单亲子女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懈的努力,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4大点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而在家庭环境的诸因素中,家庭结构的完整尤为重要。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会恶化儿童的教育条件,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离婚率有逐年 升高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单亲家庭的数目愈来愈多。因此,一方面我们呼吁做父母的,要注重加强婚姻生活的和谐和稳固,慎重做出结束婚姻关系的抉择;而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呼吁离婚父母要根据家庭变故的现实,解决好子女的教育问题。

那么,单亲家庭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单亲家庭的父母应向孩子耐心解释造成不完整家庭的原因

现在有不少离异的父母,想避免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不愿和孩子解释离婚的事。但是孩子和其他人的交往中,常常不得不对付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询问。孩子由于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往往不知所措。所以单亲家庭的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年龄等因素,以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平静、真诚、耐心、自信地向他们解释自己离异的原因,求得他们的理解,并教会孩子应付各种有关的询问,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

二、单亲家庭的家长对子女的教养不可不慎,必须注意科学的教养方式

首先,注意不要过度保护。在丧偶或者离异 之后,为父母者常常会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和爱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关怀备至。孩子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必为自己的生活安排 和学业计划操心,一切自有爸爸或妈妈代作主张。日子一久,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增加。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脆弱、依赖,缺乏主见和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茫然不知所措。

其次,切忌期望值太高。缺少了配偶,不少 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在厚望之下的孩子,往往有着过度的压力,心理负担沉重。有些心理素质不佳者,受不了这种压力,便索性走向了反面,来个不思进取,乃至“破罐子破摔”。这种有意无意的行为就是为了让父母降低点希望,使自己能够喘口气。

另一些孩子也许能坚持发奋,不让父母失望,但是长期超负荷地运作,其潜在的心理损伤亦不容忽视。一旦某一天超出了承受极限,便有可能走向崩溃,结果反而更糟。

三、由于社会的宽容度及个人的修养尚未达到相当的水平

单亲子女可能需要承受来自生活、学习环境中的歧视、偏见和嘲弄。不少单亲子女因此在性格上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因此,家长不仅自己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充实生活。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单亲家庭的生活比较单调,孩子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虚与寂寞。为此身为他们的父母,每天再忙,也应抽时间多陪陪孩子。陪孩子聊聊天,一起娱乐一下,或者协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一些难题。此外,还可帮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让孩子把朋友一起请到家中来玩,以弥补亲情的不足,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四、单亲家庭的父母要注意孩子健康人格的教育

在孩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父亲和母亲有着无法互相取代的作用。缺少父爱,孩子就会形成所谓的偏阴人格,即表现得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果断性不强等;而缺少母爱,孩子又会形成所谓的偏阳人格,即表现得孤僻,冷漠,缺乏爱心与同情心,没有安全感,狭隘等。所以对于单亲家庭的父母来说,要特别注意弥补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对缺少父爱的子女,母亲要加强他们的独立、自主、勇敢、果断等方面的人格教育,让他们多看看有关表现男性优秀品质的影视片与书籍,并有意识地带他们多接触一些成熟的、自信的、有责任心的成年男子,如教师、男同事等,以免形成上面

所说的偏阴人格。

此外,还有不容忽视的角色教育的问题。在青少年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单亲家庭中,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以应有的适宜的影响。以保证男孩的阳刚之气和女孩的阴柔之美,以免造成两性角色上的心理与行为的偏差。(本文来源:太平洋亲

子网)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现象及教育对策

崂山区妇联徐乐

由于工作关系,我平常会接触到一些单亲家庭的母亲和孩子,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与正常家庭相比,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在心理、情绪、行为上有明显的差异。虽然这些孩子中也有奋发向上、成绩优良者,但相对来说,单亲家庭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要比正常家庭孩子的比例要大,我特别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关注。

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抑郁孤独、粗暴逆反

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由一方抚养,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乐,特别是重组新家庭之后,某些孩子的孤独感和不融洽感会进一步加剧。这些孩子多数不善言谈,在学校里不爱和同学接触,出现矛盾也不能很好和老师沟通。了解发现,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破损内心变得敏感甚至压抑、焦虑,怀疑老师和同学不喜欢自己。因而他们的朋友很少,和老师也不合作,容易产生粗暴行为甚至攻击性行为。有的孩子因家长无暇顾及其教育,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精神恍惚,完不成作业,而且不听从老师的管理和教育,经常顶撞老师。这些都与其心灵压抑所导致的逆反心理是密切相关的。

2、自卑怯懦、狭隘自私

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他们常常感到不如别人,让人瞧不起,既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父母的离异使他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和信心,原本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开始怀疑一切,远离朋友,封闭自我,学习急剧下滑,甚至有两次企图自杀。面对老师的关心,他说考上大学又能怎么样,反正也没人供他读书,连爸爸妈妈都不管他了,什么都是假的。可见,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来说在感情方面常常是冷漠的,因为在父母长期的争吵中,他们体验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势不两立,感受到的是大人的自私与虚伪。试想,当一个孩子真切地知道,自己最可信赖的父母竟是这样的不可敬、不可靠时,他会对社会、对人生作出怎样的判断,也就难以责怪他的自私与冷漠了。

3、心理偏位、放任对抗 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在家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因而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偏差,于是他们就到家以外的地方去寻求慰藉和放松,进出网吧、录相厅、歌舞厅等就成了家常便饭。在学校里也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经常会、迟到、早退、旷课、打架,扰乱班级秩序等等,个别孩子甚至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行为自由放任。

4、情绪不稳、厌学严重 尽管单亲家庭孩子的类型千差万别,但他们同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情绪不稳、意志力弱、志向低、厌学等。通常会表现为:行为懒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缺乏主动性,不肯用功;自律性差,不遵守课堂纪律;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偏科甚至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等。据调查,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遍反映不能长时间做一件比较枯燥无味的事情,干任何事情都没有毅力和耐性,学习过程中持久性差。

从我所调查和了解的单亲家庭来看,他们的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主要有专制式、放任式和溺爱式三种,其中放任式的教育所占比例最大。专制式教育让家庭更加缺乏温馨,孩子容易变得自卑、孤独、内向;放任式教育使家庭教育无着落,孩子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好管教;溺爱式教育则对孩子百依百顺,只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在思想品德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不知不觉养成了孩子骄横、任性的坏习惯,使孩子的成长出现了片面性。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他们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就容易导致不良后果。那么如何针对这些孩子的心理现象,采取更好的对策,指导和帮助单亲家庭教育培养好她们的子女,让这些孩子也和健全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呢?

1、抓住孩子的心理需求点

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亲情,因此他们最大的需求点就是家庭的温暖、成功的喜悦以及别人的理解和信任。作为老师,应该努力为这些孩子创设亲情的氛围,用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爱怜和温暖,以此来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和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而对他们的家庭教育的指导,则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单亲家庭孩子的父母嘴上都说关心孩子,但却很少和孩子沟通,特别是当他们重组家庭后,往往更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有的父亲或母亲虽然没有再婚,但却因为自己失败的婚姻和生活经历,把更多的期望加诸于孩子身上,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只是粗暴的管教……对于这样的家庭,我们应该更多地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引导他们多与孩子谈心,多和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思想状况,同时还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注意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在校表现。这样才能淡化、消除孩子心中的阴影和烦恼,消除他们与同学、老师之间的隔膜,消除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对立情绪,使他们信赖家长、信赖老师,同时也增强自信,获得成功的机会。

2、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肯定、鼓励和表扬,哪怕是一点点,都能有效地打消他们的自卑感,唤起他们的进取心。对他们,我们尤其应该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温情,少一点冷漠。当他们在课堂上有创造性地见解时,当他们的学习成绩取得进步时,哪怕见解不一定对,或者进步只是一点点,老师也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借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母亲的过分溺爱,养成了蛮不讲理、惹是生非的坏习惯,很多老师看到他就头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班主任老师乘坐同一部车,他连忙给老师让座,老师谢绝了他的好意。但是第二天在课堂上,老师当着全部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充分肯定了他的行为,并且告诉同学们,尊重老师不仅要注重礼貌,而且要听从老师的教导,好好学习。这只是一件小事,可从这以后,老师发现他懂事多了,也很少再违反纪律。抓住这个机会,老师又找到他的母亲,告诉了她孩子在学校里的新变化,同时帮她指出了溺爱孩子的负面作用。母亲非常高兴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不仅改变了过去一味溺爱孩子的做法,还主动和老师交流感受和经验,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从此孩子彻底变了一个样,学习成绩明显进步,逐渐成了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好学生。

3、帮助孩子克服挫折点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一些困难和挫折。对于本身就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来说,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解决困难就显得更为重要。处理得好,苦难和挫折可能会成为他们进步的新起点、前进的新动力;处理得不好,则有可能会变为思想上的下滑点和倒退点。单亲家庭孩子身上的挫折点很多,除了父母离异,在生活、交友等方面也面临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些思想关键点及时进行劝慰和开导,要善于关爱孩子心灵的成长,用真情去打动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温暖,树立自强进取、战胜困难的信心。作为单亲家庭孩子的家长,也更应该多为孩子着想,要把对孩子的影响减少到最小限度,努力为孩子树立一个不怕挫折、积极生活的榜样,帮助孩子培养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

15.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的论文 篇十五

1 单亲家庭大学生在恋爱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沉溺于爱情之中,荒废学业。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家庭的残缺,使得他们更想得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有些单亲大学生在恋爱以后,便期望时时刻刻与恋人在一起,怕失去恋人,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他们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恋爱上,为了爱情可以逃课,从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2)缺乏责任意识,道德沦落。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一些不负责任的父母离婚、再婚从不顾及孩子的成长,很多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内心情感极为脆弱,这些使得孩子在对待自己感情问题上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有些单亲大学生在恋爱时,缺乏道德责任意识,对恋爱不审慎,很少顾及恋爱的责任和义务。有的抱着玩一玩的打算,或只想借此慰藉解闷,改善单调空虚的大学生活。有的甚至频繁地更换恋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些都表明部分单亲大学生责任感淡薄,急需加强教育和引导。

(3)遇到问题缺乏理性思考。由于其家庭的特殊性,使得一些单亲大学生思想上比较脆弱,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愿与人进行倾诉、交流,不善于化解压力,遇事冲动,缺乏理性思考,容易产生消极和极端的情绪。有些单亲大学在恋爱时,爱得死去活来,恋人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其情绪和心理。一旦爱情遇到挫折或被动地失去恋爱关系时,就会和自己较劲,沉浸在无比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有的学生花更多的精力试图弥补破裂的情感,一旦爱情无法挽回,就可能失去理性,走上自残、自杀的道路。

2 加强单亲家庭大学生恋爱教育策略

2.1 积极关注单亲大学生,建立单亲家庭大学生档案

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其家庭的特殊性,使他们在大学阶段很难摆脱家庭残缺的阴影,因此他们心理上的失衡也将长期存在,这些都会为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从新生入学之初辅导员就要建立单亲大学生档案。详细记录其家庭状况、亲子关系、学习情况、人际关系、心理咨询师对其心理现状的分析等等。作为辅导员要经常和单亲家长进行沟通,及时把握其思想、行为的变化,找出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作为高校教育者要积极去关注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要把握好与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沟通的机会,在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时,获取有效信息。同时在交流时要引导单亲大学生去发现自己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发掘自己的潜能,使其找到积极向上成长的动力,从而健康快乐的生活。

2.2 引导单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恋爱观是一个人对于爱情的认识与了解,他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单亲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当,导致学生在恋爱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作为高校教育者,首先要加强单亲大学生的恋爱责任意识教育,让学生理解恋爱不止是浪漫感情的认识与体验,更是一种对自己、对恋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其次引导学生认识爱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生(下转第73页)(上接第66页)活,它是建立在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共同进步的基础上的,只有双方达到真正心灵交流和相知相爱,才能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和发展,才能最终收获爱情的幸福。然后要引导单亲大学生摆正爱情的位置。让学生清楚大学期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的追求上面,这样才能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和爱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加强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单亲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自己和所处的家庭的正确评价,在加上父母离异对自己身心造成的伤害,使部分学生出现自卑、敏感、多疑、焦虑、自闭、抑郁、憎恨等心理问题。单亲学生在感情遇到问题时不愿与家长和同学进行沟通,更不愿意主动和辅导员老师进行交流,只是默默地和自己较劲,久而久之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作为辅导员要对这些学生多一些关爱和帮助,使其愿意和老师交流。同时在班里建立信息员队伍,通过信息员及时了解单亲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恋爱情况,对恋爱出现问题或失恋的同学,要及时和他谈心,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2.4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爱情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子女起着示范引导作用。作为单亲家庭中的父母首先要调整好自己情绪,为孩子创作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用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去影响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情况。作为辅导员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与家庭的关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关怀温暖他们的心灵。同时辅导员要把学生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他们现在生活、学习、恋爱状况。使单亲大学生在学校和家长共同帮助和关爱下,健康成长。

总之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需要高校教育者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找出新的方法。在家校共同努力下,使单亲大学生懂得爱情的真谛,摆正爱情的位置,从而树立健康正确的恋爱观。

摘要:随着单亲大学生的增多,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恋爱问题成为高校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单亲大学生恋爱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策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恋爱观。

关键词:单亲家庭,大学生,恋爱观,教育

参考文献

[1]江燕.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调查.才智,2011(28).

[2]姜丹.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人民论坛,2011(2).

[3]宋歌.从168例咨询个案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教育探索,2011(9):243.

16.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的论文 篇十六

关键词:单亲家庭;班主任工作;问题学生;发现优点;赏识教育;感化

中国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飞速发展,但与之不协调的家庭离异日益增多,很多孩子变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再加上很多单亲的父亲或母亲不懂教育,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以及社会不良诱惑的增多,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校表现不尽如人意。孩子是家庭的产物,父母离异,家庭变化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会造成危害。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会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脾气暴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严重影响情感意志品质的发展。因此,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学生,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做了一下赏识教育的尝试,把教育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担任班主任期间,我班就有五个单亲家庭的学生:有两个和母亲、哥哥一起生活;有一个和爸爸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一个和爸爸后妈一起生活;有一个和妈妈一起生活。学生由于父母离异,缺乏父母的关爱,长期处在压抑、不理解、恐惧、没有安全感中,如何让他们成长为活泼向上的阳光少年,已经成为当代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刚接手这个班级时,我班有一个男孩,名叫刘旭,个子最高,长相很帅,军训时就在同学中称王称霸,因军训时教官管理,临时班主任管得很少,我没太在意。正式接任班主任后,我留意了:两人扫地,他不扫,别人只能自己扫,还不敢说;违反纪律,没人敢反映;上英语课顶撞老师,英语老师和他是同乡,直接把他妈妈请到学校,他妈妈很生气,当着很多老师的面打了他;老师不在时,他一发话,大家都听。我很纳闷,这个学生怎么这么狂妄又在学生中这么有威信?作为班主任,必须下功夫处理好这个问题学生。我通过调查了解,原来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跟着母亲和哥哥一起生活,因哥哥已结婚,他就和母亲单独租房住,母亲忙于生计,很少管他,父亲最多给点零花钱,其它一概不管,因此很放纵,个子又最大,脾气又暴躁,稍不合意就给别人两拳,所以同学都很惧怕他,但不服他。通过两周的了解,我找到了他的优点-----字写得很好,有威信。于是决定从这两方面对他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中央教育科研所的主持和重视下,在著名教育家方明、朱小曼及当代教育家杨端和一批仁人志士直接参与帮助下,著名的家庭教育家、赏识教育倡导者周弘老师全身心致力于赏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普及推广,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的秘方,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

于是我当着全班同学表扬刘旭的字是全班同学写得最好的,确实如此,这样他才不会觉得老师说的是虚假的。劳动委员每天要安排值日生,要把值日生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不光学生知道,老师也要知道(有时便于班级工作管理),利用他在同学中有威信,委任他当劳动委员,每天把值日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督促他们值日生工作。与此同时,找他谈心,让他明白身为班干部,必须自己做好,才能让别人信服。每天做好值日生记录,并且把学生会检查结果也记录下来,我时不时抽查一下。如果同学中有违纪现象,让他及时向我汇报,一同探讨解决办法。他的字寫得好,我还让他写一张张贴在教室外面的班级文化建设栏里,其他班的同学也赞扬他的字写得好,我把我听到的也在班上讲,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正确位置,同学也看到了他为班级作的贡献,真正服了他,在同学中树立了真正的威信,不是刚进校时的称王称霸的位置。慢慢的,他暴躁的脾气也逐渐改了。我把他在班干部中做的好的方面向他妈妈汇报,他妈妈听后也很高兴。让他不但在学校得到赏识,在家庭也得到赏识。他妈妈也抽时间与他沟通,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引导他良性发展。实现了学生的自身和谐,家庭和谐,达到了赏识教育的目的。。

刘旭在同学中不再称王称霸,还学会了关爱他人。我们班初三时换了一位英语老师 (罗老师)罗老师给我讲了一件事。有一天,罗老师出门晚了一点,又没打到出租车,所以在路上走的很匆忙,估计要迟到。突然有一辆出租车停在她身边,在罗老师很惊奇时,刘旭和另一个同学叫“罗老师,快上车”。原来是刘旭和罗老师住同一个地方。他知道第一节课是英语课,上学时看见罗老师可能要迟到,于是他们跑到前面叫了一辆出租车,然后返回来接罗老师去学校,罗老师因此也没迟到,罗老师很感动,知道这件事后我也很感动,这和他刚进校时的我行我素判如两人。在班上大力表扬了他,并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通过这些,让他明白了全班同学、老师都很赏识他。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这么一个单亲家庭的问题学生的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都调动了,也就是说赏识教育对单亲家庭的学生很有感化力。

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用我们真诚的心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长处,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学生,用赏识教育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成长为活泼向上的阳光青年。

17.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 篇十七

主讲:许建华 时间:2005.8.13

重视家庭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当代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是空前的,对孩子教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付出也是极大的。可是,同样是家庭教育,同样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有的父母能够使子女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为家庭也为自我写下光辉的人生篇章,甚至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光点;有的父母却由于教子无方,使子女终生碌碌无为,断送了子女美好的前途,给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阴影,甚至出现家庭悲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怎样顺应孩子的天性,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无疑是孩子否走向成功最重要的一环。

家庭教育如此,学校教育概莫能外。教师如同父母,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方式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换句话说,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罢,如果在教育的问题上不分具体情况,不对症下药,效果会适得其反;相反,如果因人而异,采取适当的可行的方法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方面,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尤为显著。所谓单亲,即离异家庭或父母一方亡故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孤傲、不合群、逆反、脆弱等心理特征,因此教育的难度相对较大,但就意义而言是可想而知的。

案例一:

学生: 李同学(男)

家庭成员:无固定工作的母亲;生重病的外婆;患小儿麻痹症的舅舅

家庭情况:收入很低,居住环境老城厢;家庭成员文化水平低因而对其无法进行指导和教育

该生特征:心事重重,学习不能集中精力,成绩一直位于班级中等水平徘徊,没有大的起色

教育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次找小孩谈话,要他面对困难,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争取拿到学校的奖学金。在生活上,学校的各项活动能减免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为他减轻因家境而感到的压力。作为班主任我平时给予他的是平视的目光和平和的态度,有时。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实践,李同学渐渐地找到了在班级体中的位置。学习上,从预备班到现在他每学期都在进步,上学期期末考试,他考到了年级第6名的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他轻松地融入了班集体,我为他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感到高兴。

案例二:

学生: 张同学(男)

家庭成员:离异的父亲

家庭情况:父亲下岗,收入低微

该生特征:小学里是人人讨厌的差生,早晨迟到一周两三次,作业天天不交或漏交,找到他态度极好,认错很快,但就是没有行动,天天如此,老师普遍反映无法教育的“差生”

教育方法:自从进入我班后,我就把他作为我私下里的重点帮教对象,上门家访,和家长取得联系;陪他做作业,约法三章但收效甚微。针对这种情况,我进一步了解他的过去,知道在小学里老师不把他当“人”看,小孩一点自尊没有,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就努力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及时在班级里进行表扬,慢慢地孩子有了自尊,知道自己的不足。

教育效果:作业按时交了,迟到的次数少了。更让人高兴的是,上学期开学时,在讨论班级教室门由谁来负责开时,张同学第一个举手,愿意担这个责任。我当时真的很惊讶,抱着信任的态度就把每天早上开教室门的任务教给了他,一学期下来他基本能够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他也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越来越多的赞扬声,越来越自信。从他的身上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每个老师对孩子要有信心和耐心,真所谓“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案例三:

学生: 陈同学(女)

家庭成员:母亲病故,父亲为金融业“白领”

家庭情况:家庭条件优越,父亲为其配备了手机、电脑等,每月零花钱上千。用其父亲的话讲,“她失去了母爱,我要在经济上加倍补偿她”

该生特征:预备班时成绩比较差,但听其父亲说小学成绩还可以,初中毕业中考成绩不是很好,勉强进入了我校高中美术特色班学习美术;平时的文化测验成绩也还可以,有点“小聪明”,但每到大考就会头脑发晕,具有“考试焦虑症”;平时花钱大方,很爱打扮,注重自身形象“美”

教育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次单独找她谈心,表扬了她具备的优点和优势,希望她利用一周的时间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谁知她第二天一早就来找我“负荆请罪”,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我用她母亲临终时的话激励她,用她父亲不愿向她说的苦衷劝说她,使她争取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习上,不要“心有旁骛”

教育效果:一段时间后我注意到她上课时不再偷照镜子了,学校要求同学做到的“一日常规”她都能做到,发型、发色“正统”。据其父亲讲上网聊天也少多了,学习的劲头很足。最近一次的考试成绩进步显著,美术专业成绩也开始领先于不少其他同学

18.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误区 篇十八

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家长忙于事业、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性格上的问题,如孤独、烦躁、冷漠、自卑、逆反心理,这是单亲家庭学生典型的情感状态。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误区,希望有所帮助!

一是物质生活环境的改变。

由于单亲家庭的经济收入突然两个人共同承担的责任转移到了一个人的肩上,直接导致物质生活水平的下降,同时文化生活也受到影响。

二是孩子心理和感情的失衡。

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尤其对青少年来说,随着青春期发育,他们在心理上和情绪上都难以经受得起父母离婚所带来的痛苦、挫折和失望,容易造成逆反心理。

三是教育简单粗暴。

有的单亲家长,特别是男方家长性情粗暴,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孩子经常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

四是过分溺爱。

单亲家长总想给孩子“双重”的爱。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形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五是放任不负责任。

夫妻双方出于再婚或生活压力等方面的因素,往往把孩子当“皮球”踢来踢去,不愿履行对子女的教育和抚养义务。也有的单亲家长因忙于工作、交际等、无暇照顾子女,使子女失去应有的教育和关心。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待问题严重时才恍然大悟。

六是不良影响潜移默化。

父母本身形象欠佳或有不良嗜好,如赌博成性、或作风不检点、或脾气暴躁,动辄打人骂人。他们的所作所为,极易成为孩子们消极模仿的对象,从而染上种种恶习。

七是把孩子推给老人,重养轻教。

部分单亲家庭子女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有的隔代老人出于怜爱之心,溺爱孩子,存在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有的还缺少必要、及时的沟通和心理疏导,管教方法简单,不能与时俱进。

八是学校原因。

单亲家庭子女往往是学校中的双差生,这是由于学生心理出现偏差,得不到老师及时的关怀和帮助,使学生的缺点错误更加发展,最终成为“双差生”。有些教师在处理他们的问题时感情用事,简单从事,或息事宁人、或采取惩办主义,甚至赶出教室,赶出学校,使学生情绪产生对立,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

九是社会原因。

上一篇:楼梯地坪漆施工方案下一篇:2022疫情下的责任与担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