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券商风险防范与控制(11篇)
1.我国券商风险防范与控制 篇一
论文关键词:房地产 财务风险 防范 控制
论文摘要:房地产是我国80年代中期后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然而其企业资产负债率也远远高于其它行业,财务风险也高于其他行业。为此,深入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风险,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有助于帮助我国房地产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再上新的台阶。
众所周知,房地产企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与其它施工企业或建设单位有着质的区别,是集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经营销售、配套管理及服务为一体的行业,具有生产周期长、投资额度大、市场风险大、政策调控风险大的独特特点,资本密集性程度较高。虽然目前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已由单一的项目公司向集团化运作模式转变,整体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房地产行业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仍是值得关注与重视的一个关键点。为此,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我国房地产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提出几点个人的建议。
1 财务风险定义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
2 房地产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2.1 充分市场调研,在投资风险决策过程中保持稳健性原则,以有效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
提高管理者的投资风险管理意识,在投资决策中要在收益和风险中,保持谨慎原则,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以此来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许多破产后企业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由于管理者没有充分调研市场,或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稳健性原则保持不够,过于乐观,以至于当项目与预期出现一定偏差时,企业资金就处于紧缺状态,财务风险也紧随发生。为此,本文认为,由于房地产行业投资金额较大,回收周期较长,资金投入后调整难度较大的特点,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前,必须充分了解城市规划信息、周边土地供应及使用情况、周边房地产开发供应情况及市场需求信息,同时在投资决策中需要克服盲目乐观主义,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要在收益、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寻求最佳组合。
2.2 做好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工作
企业筹资风险的产生一般由内因及外因导致的。内因有很多种,可能是不当筹资方式,或是企业盲目投资,使企业负债规模过大,也有可能是企业的负债结构不合理等;外因则更多,或因市场行情的不确定因素;或是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等 发生变动等,都将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而这些因素对于资金需求庞大的房地产企业来讲,其财务风险所受到的影响则更是不言而喻。为此,本文认为,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防范与控制筹资风险的产生:
一是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改变融资模式。房地产企业需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企业的资本负债,做到债务适度,并合理安排长短期资金。在国家现有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情况下,需将单纯依赖银行开发贷款的筹资模式,向以银行开发贷款为主,信托融资、股权债权定向私募、销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多元化组合的方式转变,以确保项目资金充裕,不至于出现资金链断裂。
二是建立滚动预算机制,尤其加强现金流量的预算编制和管理,对企业财务进行预警分析。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各种现金用于支出。因此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揭示企业现金余缺,使管理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尤其是房地产行业,资金需求量大,现金流量预算的准确编制更为重要。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房地产企业应根据项目开发及销售计划,采用稳健性原则,将各部门具体目标进行汇总,将未来预期收益、销售收现、项目付现支出、投资计划及融资计划量化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机制,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状况,并以月、季、半年及1年为周期,进行滚动预算编制,及时反映项目现金流量的变动状况。并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现金流量预算把关,出现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进行收支平衡。
2.3 加大经营管理力度,避免财务风险潜藏在于企业内部
一是加强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与其经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主要包括办公人员的职权与职责、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各项业务的分析与评估、内部管理体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等。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每一项经济业务活动要有两个或以上的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控制环节,在资产处置、资金调度、销售结算、提供担保和对外投资等方面,明确决策人员和执行人员及会计人员、经办人员与保管人员之间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因此,加强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规范与科学,将有利于对企业财务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降低经营风险。
二是加强与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建立目标成本体系。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运营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的盈利与收益,一旦企业失去盈利与收益时,企业很有可能面临着亏损和破产,这对于房地产企业更是如此,它的影响远在于其它几个方面。当前,我国的房地产的发展正处于如日中天的时候,竞争也异常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加强成本管理,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建设整个过程之中,企业应根据目前市场成本状态,合理预计未来成本走势,合理预测编制项目目标成本,并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根据材料、人工价格变化等因素,适时修正目标成本,用以指导项目决策。
三是建立项目动态投资测算模型,及时反映项目预期收益变化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撑依据。本文认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根据项目开发进度及动态成本更新数据,结合项目销售预测,按季滚动编制项目收益及现金流量预测,及时反映企业成本、销售价格对企业收益影响,并及时反映项目资金余缺,为决策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数据和资料,也有利于对项目实施进行很好的监控与分析,给企业的财务风险再加上一道保险。
3 结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与其它行业相比,其所潜在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其它行业,更需要企业管理者严谨甚微,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认真对待每一项目,对项目进行全过程进行动态投资测算分析,加强企业的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及筹资风险的管理,防范与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与发展,确保企业的健康、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 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风险与控制[J].现代经济.,09.
[2]袁斌. 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3.
[3]钱剑. 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0,02.
[4]唐红真. 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法[J].企业经济.,06.
[5]任书芳,高树岭,张行贵. 当前房地产企业财务现状及管理建议[J].时代金融.,04.
2.我国券商风险防范与控制 篇二
个人住房贷款是在银行传统业务基础上发展壮大的,是银行的业务特色和一个重要品牌,目前约占全国70%的市场份额,是其信贷资产中涉及面最广、质量最好的品种之一。目前各商业银行争相开办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纷纷提出更加优惠的政策、更优质快捷的服务,争夺分享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的一杯羹。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前景和空间十分乐观和广阔。
1.1 个人住房贷款与公司贷款业务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住房贷款期限最长达30年,利率低,手续简便,不存在转贷、贷新还旧的问题,客户负担费用少,银行综合经营成本低;公司贷款一般则在5年以下,利率高,经常办理转贷、贷新还旧,每转一次,都要支付相应的评估、保险、抵押登记、公证等费用,手续烦琐,客户支出的费用大,银行从经办部门到审批部门,都要投入相应的人力和资源,综合经营成本高。
个人住房贷款涉及面广,风险分散且风险程度相对较小,社会效应大,有利于扩大银行辐射影响和广泛吸收存款,也有利于调整信贷资产结构,给银行带来稳定的客户群体和长期稳定的效益;公司贷款的风险则相对集中,一旦出现风险,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惨重。
1.2 国家实施了新的个人住房分配政策
从2000年开始,国家实施新的个人住房分配政策,正式停止福利分房,实行货币化分配。这一政策将对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业务产生深远影响,国家鼓励个人买房和建房,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可以刺激房地产消费市场,扩大内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银行信贷政策。
1.3—段时期内,个人住房贷款将是个人贷款业务的龙头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解决,对贷款需求很少,但银行对此争夺十分激烈;一般的中小企业由于其经营管理、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因此,传统贷款业务有面临萎缩的趋势。目前个人贷款业务如耐用品消费贷款、信用卡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助学贷款、旅游贷款、个人住房贷款、装修贷款、综合消费贷款等纷纷出台,发展势头迅猛,社会效应大。所有这些,在目前和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个人住房贷款是个人贷款业务的龙头;谁抓住了这个龙头,谁就占领了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的制高点。
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存在的风险
按照金融学有关理论,风险就是指某种资产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或概率。由于个人房贷持续期较长(最长30年),在理论上其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更大。一般而言,个人房贷业务会存在以下风险。
一是信用风险,即借款人在还款期内由于失业或者收入锐减而不能按期足额偿还月供的情况;二是流动性风险,由于银行资金过度集中投放于期限较长的个人房贷业务,造成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三是操作风险,由于存在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情况;四是利率风险,由于利率的变化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情况;五是市场风险,由于整个房地产市场大幅下降,房产价格贬值造成银行损失的情况;六是政策风险,由于有关房地产市场或个人房贷业务相关政策的出台而使商业银行的个人房贷业务受到影响的情况。
2.1 信用风险,不良违约增加,投资用途贷款潜藏较大风险
目前我国的个人信息管理状况,使得商业银行很难进行准确的风险判断。一方面,国外的金融危机已经逐步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进而引起借款人在工作、收入等因素的不良变化,导致不能按期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记录增加,有可能出现违约导致放弃所购房屋,从而给银行利益带来损失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借款人还可能故意欺诈,通过伪造的个人收入资料骗取银行的贷款,从而产生道德风险。其中个人信用风险又分为:一是购房者由于收入水平下降,无力偿还贷款。值得指出的是,个人住房贷款属于中长期信贷,其还款期限通常要持续20~30年,(2007年我国个人房贷平均贷款年限最短的西部地区14.9年),在这段时间中个人资信状况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信用缺失以及个人支付能力下降的情况很容易发生,往往就可能转换为银行的贷款风险。考虑到当前个人住房贷款的申请者主要是当前收入水平波动较大的、收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白领阶层,这种中长期内的风险尤其值得关注。二是购房者由于投资方式失败的原因拖欠贷款,购房者对市场的估计不足,进行了购房投资,采取以租养贷等投资方式的失败,造成无力偿还贷款。这种情况所占比例不小,随着房地产的降温,房屋租赁市场的低迷,所占比例将会越来越大。
2.2 流动性风险,个人房贷引发的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并不明显,但局部值得关注
商业银行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个缺口应当控制在一定的比率范围之内,对这个缺口进行管理,就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根据国际经验,个人住房贷款比重接近或达到20%时,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和中长期贷款比例的约束才会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截至2007年年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个人房贷业务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只接近10%。并且值得一提的是,20%的警戒线是针对房地产市场较为成熟的国际大城市而言,对于像我国房地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这一占比在短期内超过20%也不会出现太大风险。但对于一些资产规模较小、资产种类较为单一的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实际上已经开始要关注到流动性问题。
2.3 操作风险,普遍存在,应引起银行高度关注
由于缺乏必要的相关法律约束,再加上各大商业银行之间激烈的竞争,银行的信贷部门常常为了扩大其业务范围,竞相放松贷前审查和贷后检查工作,对借款人的收入证明等贷款要素放松审查,收入证明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从而留下贷款风险漏洞;按照“贷款三查”的要求,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后应对借款人及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可现实上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银行贷款检查流于形式。很多借款人出现居住地址、工作单位发生变动,甚至某个共同借款人突然意外死亡的情况,银行也一无所知,其中隐藏的风险之大可想而知。还有外部欺诈造成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商利用“假按揭”的形式骗取银行资金。
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个人房贷风险较低只是相对而言,在房市的不同阶段,个人房贷风险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个人房贷业务的快速发展终会给我国的商业银行积累巨大的风险隐患。
3 防范和控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风险的措施
要防范和控制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房贷业务上面临的风险,首先,颁布通过房地产市场相关管理部门充分协商制定的《房地产管理条例》,从法律高度规范、约束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其次,在充分调研市场及听取各家银行的意见及建议的基础上,由银监会出台各家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禁忌,制定严格的从业机构和人员准入、退出、奖惩条例,切实加强监管,规范银行个人房贷业务市场无序的竞争。再者,商业银行管理层必须改变思想认识。正如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个人房贷业务同样如此。从一个侧面来讲,个人房贷属于符合我国持续的产业政策的配套金融产品,属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和利润增长点,银行绝不可错过发展的良好时机;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个人房贷并非无风险资产,目前情况下面临的系列风险不容忽视。对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面对困境,正视重视风险,多想对策。除此之外,加快推进以下方面的革新。
3.1 加大金融改革,稳妥引进新的金融商品
尽快导入资产证券化和房地产投资信托,这些也是发达国家通常用来提高银行的资金流动性,降低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以及作为处理房地产危机的金融工具。
3.2 推进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为了化解个人住房贷款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采取市场化的手段转移风险,推进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首先,逐步推行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建立,即房地产抵押债权转让市场,房地产贷款由贷款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创造出来以后,再转售给其他投资者,或者以抵押贷款为担保、发行抵押贷款债券的市场。通过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衔接,提高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一方面,银行通过发行抵押贷款债券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满足个人信贷需求;另一方面,贷款的额度与债券发行量相匹配,分散了流动性风险。在此基础上,住房贷款的证券化应当提上日程。
3.3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
按照要求制定了商业性房地产贷款管理的实施细则,建立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控制政策。根据房地产贷款的专业特征,按照申请的受理、审核、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操作规程,明确了权责和考核标准,并强化贷款操作过程的监督管理。
3.4 推广全面实施个人住房贷款保证保险制度
将贷款风险转移给专业保险公司。提高贷款行为的安全保障,选择高资质的保险公司,投保房屋财产险,以保障贷款抵押物的安全,增强贷款的信用度,保证资金安全贷放。
风险并不可怕,只要你去了解它,熟悉它,掌握它,那它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围绕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各类风险也是如此,只要你有信心,有决心,有智慧,早行动,从完善制度建设,严密内控监督,严格制度落实,加强奖罚措施力度,防范和控制风险是水到渠成的事。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各类风险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以及分析,在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给出了各种防范和控制的政策措施对症下药,旨在促进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能够更快、更安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帆,赵晓,江慧琴.亚洲金融风暴后的中国[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赵其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张小霞.现代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张吉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张吉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6]郑向居.银行风险管理师必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7]刘晓勇.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于学军(主编).银行业发展与监管探索(Ⅱ)——来自一线的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9]应红.中国住房金融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我国券商风险防范与控制 篇三
【关键词】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内部控制 防范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产生原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环境、运行特点以及内部控制状况等因素, 可以把操作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风险防范体系不完善
(1)内控制度建设尚不完备。一是内控体系不健全。二是内控制度的整体性不够。对所属分支机构控制不力,对决策管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督。由此操作风险才呈现出从总行到分支行递增的趋势。
(2) 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在操作风险防范过程中,相对于风险识别与评估、信息沟通,制度执行的激励功能较强。我国很多商业银行走入了操作风险防范的误区——操作风险防范就是制度建设,许多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没有制度或制度本身有问题, 而是由于在具体执行中出现了偏差。
2. 操作风险管理落后
(1)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缺乏以科学手段合理计量操作风险的手段和措施,操作风险量化模型开发停留在较低层次,给有效管理带来难度。在不可量化思想的支配下, 很难想象银行会致力于操
(2)缺乏强效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银行内部对员工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尤其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缺乏现代的全面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形成相互制约。
(3)错误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
(4)银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及公司培训流于形式易于产生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既包括显规则下产生的道德风险, 如贪污、受贿等, 也包括潜规则下产生的道德风险, 如为追求部门利益、短期利益而发生的违规操作等。员工培训方面,有的银行部门搞岗前培训工作只求数量形式,不求质量效果。培训内容注重理论,忽视具体操作,新业务开发超前,而培训工作滞后。
3.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缺陷,会使内控体系出现漏洞,产生风险损失在所难免。
(1)风险管理职责分散,没有风险核心管理机构。
不同类型操作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负责, 缺乏统一的协调部门, 使得银行系统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 高层管理者更是无法知晓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整体状况。
(2)基层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管理职能缺失。
商业银行分支行制的组织形式不利于监管。该体制下的直线管理职能削弱了内部控制的力度和有效性,各层次权责不清,缺乏相互制衡、权责明晰和相互独立的管理.
(3)内部审计部门权威性不强。
我国很多银行几乎都将内部审计部门作为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但在权限上又与其他部室平行设置, 独立性不强。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
1.內部控制的含义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明确指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工程和机制。
2.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根据操作风险的定义,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三项因素,均是商业银行内部管理问题:外部事件对商业银行经营的消极影响,也要在银行内部管理存在相应缺陷的前提下才能产生作用,即通常所说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近年来,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我国银行业处于操作风险的高发期, 而传统的风险控制体系远远不能适应操作风险防范的需要。虽然是在三大风险之末,但是我们看到操作风险自然有其独特性,它是银行业唯一内部风险。因此,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必须从银行内部控制入手,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操作风险防范体系中,内部控制是现实性机制和首要策略。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控制操作风险的关键手段,是确保商业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内因。为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这为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
(二)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和产生原因,我们可得出相应的对策。同时考虑到潜在的隐患,对于操作风险防范,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
1.完善银行内部控制,控制银行内生风险。
(1)合理完善操作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在授信、资金业务、存款机柜台业务、中间业务、会计业务、计算信息系统六个方面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2)建立有效的内部信息交流制度和报告制度
操作风险委员会应要求各专业部门及时将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上报风险管理委员会,以便统筹安排全行的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3)加强信息系统的管理,完善风险监督预警与风险防范控制机制
一是进一步推广和加强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和同业信息资源的利用,赋予风险管理委员会各种查询信息的权利,通过数据查询,及时掌握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二是加快研制、完善预防操作风险预警系统,对操作风险实施动态管理。
(4)完善内部监督检查办法,有效建立内部控制改进体系
一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加强对关键部门关键环节的检查,对容易导致事故、案件和造成资产损失的薄弱环节、部门和岗位进行重点监控。二是承担操作风险的各业务部门、各岗位员工必须定期对涉及该岗位的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审核审计部门定期对文件化的内控体系进行评审。
2. 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操作风险的治本之策。积极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之间的权力划分和权力制衡机制,通过对高级管理层权力制衡,抑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发生。
3. 切实改进操作风险管理方法
一是改变传统经验管理模式,引入经济资本科学衡量模式,结合使用自上而下方法和自下而上方法。适时制定内部操作风险量化标准。二是建立健全操作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厉吉斌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2.刘良灿、张同建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防范的影响研究 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3)
3.袁德磊, 赵定涛. 基于媒体报道的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损失分布研究[ J] . 国际金融研究, 2007( 2 ) : 22-29.
4.王丹珊. 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比较[ J]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 ( 7 ): 39-43.
5.张同健, 张成虎.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J]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6 ): 77-82.
6.陈广山, 张同健, 严明燕. 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控制的功能支持[ J] . 改革与战略, 2009 ( 6 ): 73-75.
4.税收风险防范与纳税成本控制 篇四
一、税负分析 1999年 突破1万亿元 2010年近八万亿元 税种多 税率高
消费者:纳税人 企业:收税人 税务局:数钱人 银行:存钱人 财政局:花钱人 消费者:受益人
二、税收风险分析
(一)少缴税
1、非主观故意。
2、主观故意。
个体户——中小企业—达到规模—上市公司 生意人——商人——企业家——资本家——慈善家 生存 发财 发展 家族 人类 分析:侥幸。(1)查不出来;(2)搞定。
风险之二:多缴税
第一,权益放弃。如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认证期不得抵扣。财产损失未按规定审批。税收优惠不知道。第二,税收安排。茅山牌野生苦瓜茶 公司分立 农厂——茶厂
税务安排:集团组织架构安排、公司股权结构安排、业务流程安排、交易结构安排。
花生米——————花生油+花生粕
春季客户联谊会
活动期间,共赠送数码相机180万元。作: 借:营业外支出-馈赠180万元 贷:银行存款180万元
凭证:商场开出的增值税普通发票。
三、税务管理
目标:降低税负 防范风险
《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国税发[2009]90号)完善制度: 业务流程: 岗位职责
财务总监:税务筹划、企业内控、资本运作、报表分析
税务顾问:事前决策、日常咨询
税务部:参与公司决策、设计操作方案(税务安排)、审核经济合同(税务安排、条款规范)、开展纳税自查、税务稽查论证、协调纳税争议、组织税务培训、集中税务咨询、指导纳税申报、税务审批、税务备案事项,定期(按月)收集、整理、更新、解读、传递税法,税收统计分析、税收风险评估、加强发票管理、税务档案管理、关注税制改革、完善税务管理制度、绩效考评与奖励、其他涉税工作。
集团公司——税务顾问
财务总监
税务部(经理)
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税务师事务所 办税员 办税员 办税员
第二讲 税务稽查风险防范与沟通技巧
要求: 事实清楚 依据充分 程序合法 处理适当
一、事实认定
应纳税额的大小是由生产经营情况决定的。经济合同、账簿凭证是生产经营情况的载体(证据)。合同条款的不规范、会计差错,都会导致税务人员错误地认定事实,从而错误地适用税法,导致多征、错征。案例:某企业将股权的增资款,首先计入资本公积,办理股本变更后,将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房屋认购协议 订金 诚意金意向金
租赁合同:
租期一年,月租金1万元,前2个月免租。租赁一年,年租金10万元。支付日期:从第3个月起,每月支付1万元。每月确认损益10/12个月。
股权转让业务: 鉴于:
1、甲公司持有M100%,出资额2000万元,账面价值亦为2000万元。
2、基准日,M公司欠甲公司债务800万元。甲将M100%转让给乙公司,约定:
1、转让价格为4000万元
2、甲公司承诺:放弃M公司债权800万元。请思考:三方分录?
鉴于:
3、甲公司持有M100%,出资额2000万元,账面价值亦为2000万元。
4、基准日,甲公司对M公司债权800万元。甲将M100%、债权一并转让给乙公司,约定:
3、股权转让价格为3200万元
4、债权原价转让800万元。请思考:三方分录?
鉴于:
1、甲公司持有M100%,出资额2000万元,账面价值亦为2000万元。
2、基准日,甲公司欠M公司债务800万元。甲将M100%转让给乙公司,约定:
3、转让价格为4000万元
4、乙公司、M公司共同承诺:受让后,M公司免除甲公司债务800万元。请思考:三方分录?
改为:股权转让价4800万元,支付方式:4000万元现金支付,剩余800万元由乙方代甲方偿还M公司债务。
相关法律主体的会计分录
二、税法依据
1、谁主张谁举证
沟通方法:先肯定,再反问。
2、政策执行时效
案例:财税[2006]162号:土地出让合同按照“产权转移书据”计征印花税。该文件没有注明执行日期。文件于2006年11月27日颁布。
税务机关依据该文件要求某房地产企业2004年、2005年与国土局签订的出让合同,补交印花税。:原国税发1991155号:土地出让合同,不属于印花税暂行条例列举的征税合同,不征印花税。
(1)查询此文件之后,是否有新的文件?(2)文件执行起始时间:
A. 如果税法(广义:法律、法规、规章、复函)已注明执行日期,从其规定。
B. 如果税法没有注明执行日期,区别情况处理: 对已颁布税法的解释,其执行时间与被解释的文件一致;如果对已颁布税法的修订,从该文件颁布之日(含本日)起执行。C. 新法不得溯及既往(实体从旧原则)。
3、精准理解税法
穿透:立法精神、出台背景、执行时间、新旧衔接、税法与会计差异、相关法律法规、案例分析(举例说明)。
方法:查找有无补充规定(通常是函复); 建议主管税务机关书面请示总局,答复后执行。还要注意请示书面材料由纳税人起草,税务机关修改,以免税务机关断章取义。
例:
集团(老板个人持100%)
子公司甲 子公司乙。。。(集团75%、美国25%)(集团75%、香港25%)
生产衬衫 生产西服
借:其他应收款-老板2800 贷:银行存款2800
次年地税稽查:财税[2003]158号:个人股东向公司借款到纳税末不归还,又不用于本公司经营,视同分配,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计征个税。
例:新疆某企业享受从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三年。该公司将第一年的亏损安排到第四年弥补。“先亏先补,连续计算不间断”。
例: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34条: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外的费用,从开始生产经营的次月起,在不短于五年的期限内分期摊销。
有人发现税法未强调平均摊销。
120万元。第一年摊1199999,第2-5年 1元
4、严密逻辑推理
税务处理决定书:贵公司2010年8月第234号凭证营业外支出科目列支向甲公司支付违约金30万元,向职工张某支付工伤赔偿15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第二条、第二十一条之规定,应调增所得额45万元。
三、账务调整
四、法律责任
(一)纳税义务
1、多缴税款。征管法第51条:三年内发现多缴税款可以退还。
2、少缴税款。
(1)漏税。只补不罚,过期不补。
征管法第52条:因税务机关的责任导致纳税人不缴或少缴税款,在三年内追征,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纳税人因计算错误等原因(是指非主观故意的计算公式运用错误或者出现了明显的笔误)少缴税款,在三年内追征,最长五年。
征管法实施细则第98条:因税务代理人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代理,导致纳税人少缴税款,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及滞纳金,并对税务代理人处以少缴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2)避税(黄灯)。只补不罚,不加收滞纳金,从08年1月1日,关联交易转让定价被补交所得税的,从税款所属次年6月1日起,按照基准利率加收利息。如果纳税人不配合税务机关定价调整,税务机关有权按照税法规定的方法核定价格,并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再加5个百分点。此利息不得在税前扣除。母公司25%——全资子公司15%——客户 税务机关应补25%,还是10%? 答案:补税率差10%。
《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002号)第30条:只要总体上国家税收没有减少,原则上不作调整。
企业所得税法特别纳税调整一章“纳税人采取一切不符合商业目的的安排,导致不缴、少缴、递延纳税,税务机关都有权合理调整。”为了防止税务人员滥用税法,侵害纳税人权益,必须报经国家税务总局反避税处函复后执行。转让定价:关联交易
转移定价:独立交易。——对转、互转、前后转、交叉转。
(3)偷税。既补又罚,过期不罚。
征管法第52条:税务机关有权无限期追征所偷税款和滞纳金,但超过五年不再处罚(征管法第86条)
(二)扣缴义务。
1、扣缴金额
2、扣缴时间
3、缴纳地点。重庆某集团收购香港A公司持有三亚M公司100%股权。A公司应纳税款由重庆某集团代扣代缴。
4、法律责任:征管法第69条:未按规定扣缴,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并对扣缴义务处以50%以上3倍以下罚款。
国税函[2004]1199号:向纳税人追缴税款时,既不对纳税人,也不对扣缴义务人加收滞纳金。
(三)其他责任。。。。。。。。
五、文书签字
10000万元
六、税务档案
第三讲 企业所得税难点与沟通技巧
一、权责发生制(普遍性与特殊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除另有规定者外,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另有规定,必须有明确的税法依据。
1、某企业2010年9月管理费用列支一笔当期咨询费30万元,作:
借:管理费用-咨询费30万元 贷:预提费用-**事务所30万元 附件:合同、发票。
2011年6月税务检查时,上述款项仍未支付。稽查局: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可以扣除,上述款项没有支付,因此不得扣除。
请思考:可以扣除吗?如何沟通?
2、年末计入成本费用尚未支付的利息、水电费能否扣除? :可以。
3、提而未交的营业税、房产税能否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实际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允许按规定扣除。
4、高尔夫球场销售会籍卡,每张30万元,服务期30年。
一次性确认所得,还是30年平均确认? 营业税是一次性缴纳,还是分期缴纳? 借:银行存款30万元 贷:递延收益30万元
借:预付账款——预付税金30*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30*5% 年末: 借:递延收益 贷:主营业务收入
同时,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预付账款-预付税金。
所得税按30年平均缴纳,与会计处理一致,不作纳税调整。——国税函[2008]875号
4、水、电、气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一次性“开户费”。是一次性确认所得,还是分期? :一次性确认所得。(国税函[2008]875)
5、南宁某矿业公司收到地方政府财政补助3000万元。政府会议纪要:该款专用于矿井维护。公司按照剩余的开采期10年平均确认损益。请思考:一次性确认所得?还是分10年平均确认所得?
:国税函[2009]18号: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按10年平均确认所得。
6、甲公司向乙公司借款1000万元,借款期三年,自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年利率6%。合同约定:借款期满一次性还本付息1180万元。乙公司会计及税务处理如下:(1)会计:每年确认利息收入60万元
(2)计算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8条: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应收利息的日期确认。
(3)纳税调整方法:第1、2年利息收入分别调减60万元。第3年调增120万元。
7、股权转让业务
07年签订转让合同,收取30%价款 08年收取70%价款
09年元月办理股权变更登记。请思考:股权转让计税收入确认? 答案:国税函[2010]79号:股东变更之日。
二、追溯调整原则(权责发生制)
由于定期减免税、税率调整、弥补亏损期限等政策性因素,要求准确计算每一所得额(收入额、扣除额),不得提前或滞后。这是反避税原则的要求,也是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对以前所得额计算错误,都需采取追溯调整办法。
1、甲公司2004-2005年免征企业所得税,2006-2008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004年申报所得1000万元,已享受所得税优惠330万元。2010年7月税务检查发现2004年隐瞒收入200万元至今没有入账。请思考:是否补税?是否罚款?
:国税发[1997]191号:免税查补税款,不补税。减半,查补税款,按减半补税。征管法第86条:超过五年不再处罚
2、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暂估结转固定资产,并从次月起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后,调整固定资产原价。
会计:不调整已提折旧,采取未来适用法,在剩余年限内继续计提折旧。
税法:财税[2004]215号:采取追溯调整法,即重新计算原所属折旧,涉及应补退税款的,按规定处理。
3、甲公司2007发生财产损失300万元,已作营业外支出处理,年终30个工作日报税务机关审批财产损失,由于证据不足,暂未获得审批,企业主动作纳税调增处理。直至2010年3月,方才取得税务审批,允许在税前扣除。请思考:如何处理? 答案:重新计算07年所得额,按规定办理退税或抵顶当期(2010年)应纳所得税。如果07年亏损,08年所得相应调整,并按规定办理退税等手续。——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5号公告、国税函[2009]772号。
三、配比原则
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所得额,而不是收入额,所得额是必须扣除成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弥补亏损后的差额。征管法第35条:收入准确、成本不准确,税务机关应当核定征收。
国税发[2008]30号:应纳税额=收入额*核定利润率*税率
查补税款=流失税款;不得“以补代罚”,对纳税人的违法行为,按规定处罚,但不得改变计算税款的方法。
1、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能否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扣除的基数? :可以。
2、税务机关查增的会计利润,能否作为计算公益性捐赠扣除的基数?
:可以。
3、税务机关查增的应纳税所得额,能否先弥补所属及以前亏损后,再计算补交税款?
:可以。——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20号公告。
3、某商贸企业采取账外经营(部分业务进销不入账)偷逃税款被查。请思考:查补账外收入,同时,账外的成本(能够提供合法凭据)能否扣除?账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没有超过180天能否认证抵扣? ——国税函[2005]763号
4、某混凝土生产企业,年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所有原材料均为个体运输户提供,均未取得发票,企业只记载收入和往来。无其他任何核算。申报税费时,根据估计数编写财务报告。
四、客观性原则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允许按规定扣除。
“实际发生”是指各项经济交易必须真实,不得弄虚作假。真实的经济交易必须取得合法的凭据(证据),即原始凭证。包括经济合同、汇款单据、入库单、个人身份证复件、法院判决书或裁定书、律师调解书、评估报告等等,其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应当取得发票的,还必须取得发票。
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88号)等文件规定:未按规定取得合法凭据不得在税前扣除。
1、合法凭据是指发票吗? 合法的凭据≠发票。
第一,合法的凭据范围大于发票; 第二,并非所有支出都需要发票。
2、哪些支出必须取得发票?哪些支出不需取得发票?
(1)向国内单位或个人支付的款项,凡属于增值税或营业税征税范围(无论征税,还是免税),都必须取得发票。反之不需要发票。
(2)向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组织支付的款项,开具财政票据。
(3)向国外的单位或个人支付的款项,应取得收款收据。
常见不需要发票的例子:
向员工支付的工资薪金、工伤赔偿、法定补偿金;不构成价外费用的违约金;房地产企业向居民支付的遮光费;捐赠支出;土地出让金;税费;统借统还利息支出;股权(股票)受让款;接受投资的房屋、土地使用权或其他无形资产;以合并、分立方式取得的非现金资产等等。
请思考:向职工个人支付的集资利息是否取得发票?
企业购买旧设备?
农民个人将自已种植的树木转让给本公司?
3、发票开具时间和地点是如何规定的? 北京甲公司(债务人)向上海乙公司(债权人)借款1000万元,时间三年,年利率6%,合同约定,在第三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1180万元。请思考:发票应当何时何地开具?
发票开具时间: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实际收到利息与合同约定的应收利息日期孰先原则确定。本例,在第三年末一次性开具。
请思考:甲公司第一年、第二年列支的利息既没有支付,也没有发票,能否扣除?
发票开具地点:营业税纳税地点——上海。
4、发票开具的金额是指实际交易的金额,还是流转税计税依据?
旅游公司的营业额是指旅游公司向旅游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为旅游者发生的住宿费、交通费、门票等成本。
外购不动产再转让,按照售价扣除买价后的差额,作为营业额。
开票的金额是指实际交易的金额,即应收价款。
5、应取得未取得发票,如何纳税调整?以后取得补开发票,如何处理?
:汇算清缴期满之前,纳税允许扣除的金额,应当取得发票却没有取得发票的,必须作纳税调增处理。汇缴期满的当年或以后又取得补开发票的,不得直接调减收到发票的所得,而应当采取追溯调整办法,重新计算原所属的扣除额、所得额、所得税,涉及应退税款,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办理退税,或者抵顶当期应纳所得税额。
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税法要求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必须取得发票,目的是加强上游企业税收的管理,如果上游企业不开发票,有可能隐瞒收入,偷逃流转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应取得未取得发票,调增所得。取得补开发票,再追溯调整。
该项纳税调整,既不是永久性差异,也不是时间性差异,不会产生递延税款。企业应作备查登记。
以后取得发票,涉及应退税款的,作: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损益调整
凭证:发票、税务机关审核确认资料。应退税款抵本年应纳税额的,在预缴本年所得税时,作为本年已交数填写。
第二,应取得未取得发票,是指应当在本开具的发票(注意开票时间)。
第三,应取得未取得发票,如果是已经扣除的金额,才需纳税调整,反之,也不作纳税调整。
例如,在建工程(合同约定:先支付定金,再按照形象进度支付工程款,按规定,收到定金、合同约定的应收工程款日期开具发票)成本中应取得未取得发票的金额,由于没有计提折旧,因此也不用作纳税调整。
第四,为什么要追溯调整,而不能简化处理,直接调减收到发票的所得?
:这是权责发生制(实施条例第九条)的要求,也是反避税要求。如企业不得将免税期间的发票,在应税期间调减所得。
第五,依据征管法第51条:缴纳税款之后三年内发现多缴税款,可以申请退还。
因此追溯三年。超过税款所属期三年,一律不再退还。
第六,发票截止日是12月31日,还是次年5月31日?
:5月31日。
6、未取得发票,应当调增未调增处理,被税务机关检查,税务机关应当如何处理(直接调增所得?还是要求补开发票?)补税后又取得补开的发票怎么办?
:在税务处理决定书下发之前取得补开发票的,不作纳税调整,税务机关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未按规定取得发票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7、发票开具不规范(瑕疵)怎么办?
五、税法优先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纳税人采用的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一致的,必须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例:投资性物业采取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会计上不提折旧,计算所得税时是否允许调减折旧?
:允许调减折旧。
固定资产(房屋)会计上选择按30年计提折旧。计算所得税时,纳税人可以选择按20年折旧,前20年调减,后10年调增。第一年税法折旧年限一旦选择,不得改变(即使会计估计变更)。
注意:有些收入、成本的确认,税法没有规定的,视同所得税处理与会计处理一致(国税函[2010]148号)。
例如,外商投资企业减资,因汇率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是不征企业所得税的。
六、合理性原则
第一,凡税法规定了具体扣除比例的,从其规定;凡没有明确扣除比例的,则全额扣除。前提是与生产经营有关。
第二,各项支出应当符合经营常规,对不符合经营常规的支出,税务机关应当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调查。
七、准确性
允许扣除的金额必须准确,不得估计。(1)除税法明确允许扣除的准备(如金融企业的贷款损失准备)外,未明确的准备一律不得扣除。如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均不得扣除。
(2)除税法特别规定外,预计负债不得扣除(因为还没有实际发生,则金额是估计的)。
(3)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定的项目、计提基数、计提比例),计提的专用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可以扣除。——特别规定。
第四讲 增值税政策解析与操作
一、征税范围
难点:增值税与营业税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
1、外购货物对外销售,并提供建筑业、服务业劳务,全额缴纳增值税。
例:甲企业外购设备销售给乙企业,甲企业筹划在合同中划分为设备价款和技术服务价款,然后将技术服务费开具营业税发票,缴纳营业税。
请思考:此方案,行否? :不行。
必须由另一家关联的企业与客户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2、自产货物并提供建筑业劳务,如果能够取得施工资质证书,税法允许征税,其中,货款缴纳增值税,施工费缴纳营业税。
为了规避定价的合理性,纳税人通常在异地成立安装公司。
2、财税[1999]273号:技术转让免征营业税。手续:将省科技厅技术认定书报税务机关备案(国税函[2004]825号)。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如果与技术转让费开在同一张发票上,均可享受免征营业税,另开发票的,不得享受。
以设备为载体的技术转让,必须分别开票,设备价款缴纳增值税,技术转让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定价必须合理,否则税务机关有权合理调整。
难点二:兼营
兼营增值税和营业税业务,如果同时向一个客户提供属于混合销售业务。
特殊规定:国税发[1996]202号:宾馆、餐饮企业兼营增值税业务,除非另成立分公司,否则一律缴纳营业税,不征增值税。
二、征收方式
(一)销项-进项
(二)简易征收办法(1)小规模纳税人
(2)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特定产品(3)销售08年12月31日之前购买的旧设备
(4)旧货经营(指购进旧货再出售)单位经营旧货 注意:
第一,自然人销售货物不得办理一般纳税人。第二,不经营发生增值税业务的企业,即使销售额达到标准,可以不办理一般纳税人。
如房地产企业销售多余的钢材
第三,即使是个体户,凡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也必须办理。化整为零,可以有效解决标准问题。
第四,小规模划转为一般纳税人,期末存货最好为零(提前销售或退货)。
第五,因为小规模纳税人是不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因此一般纳税人销售给小规模纳税人,应注意下列问题:
(1)运输费用应则小规模纳税人承担。一般纳税人收回代垫运费,不属于价外费用,不征增值税。运输公司将发票抬头开给小规模纳税人。
(2)成立培训(考试)、营销策划公司,采取“二对一”模式,可以分解为增值税收入和营业税收入。
三、计税依据
(一)销项税
1、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1)代垫运费不属于价外费用。
(2)终止交易,销售方收到的违约金,不属于价外费用
(3)销售方收到的货款延期利息,属于价外费用,缴纳增值税17%(或13%),如果与客户签订借款协议,可以应收账款转入其他应收款,从而利息收入缴纳5%的营业税。
不过,如果是关联方就不用这样操作了。(4)销项税的筹划:
第一,通过税收优惠筹划。例如生产农机是缴纳13%,财税[2001]113号:批发、零售农机免征增值税。因此,成立农机销售公司,由生产企业销售给农机销售公司再销售给客户,可以节省一道增值税。
第二,通过成立关联公司将某些服务,由混合销售全部缴纳增值税,转化为营业税。注意客户的性质。
第三,销售方发生的咨询费、运费、指导服务费、安装费等成本费用(营业税发票),如果能否客户承担,可以减轻税负。
2、视同销售业务
凡所有权转移,均需视同销售。
自产产品如果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虽然所有权没有转移,也需视同销售。(如自产钢材用于本企业建厂房)。
无偿赠送视同销售。买一赠
一、买五送
一、捆绑销售不属于无偿赠送。注意操作方法。
案例:“好立方” 董事长:陈建华 主业:食品包装
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几家包装厂,年销售总额20余亿元。
2年前,第二创新——新品牌“好立方”——连锁超市。
特色:超市是可移动的——废旧集装箱改装
地点:不在城、镇,而在村!
问题:
解决方案:
(二)进项税
1. 所有外购的货物(包括工程物资、礼品)都需要取得专用发票,实际领用时,如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再计算进项转出。
2. 存货发生了非常损失需转出进项税。实施细则第16条: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丢失、被盗、以及变质失效损失。
(1)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不再转出进项税。
(2)生产过程中合理的损耗,无需转出进项税。(3)运输过程中产品变质、损坏,属于管理不善,需转出进项税。
(4)食品、保健品、药品因为供过于求,超过保质期,而报废,不属于非常损失。
(5)商品减值(跌价),应当提取减值准备,不属于非常损失。
(6)超市每月都会盘盈、盘亏,通常是商品串号,属于会计差错,应当盈亏相抵,然后作为损失,并转出。(7)原材料损失,通常不考虑原材料成本中的运费7%、人工等,直接转出进项税17%。对于农产品需换算,应转出=原材料/(1-13%)*13%。
产成品发生非常损失,应转出外购部分的进项税。
应转出=产成品成本*物耗率*综合扣除率
物耗率=(产成品成本-人员工资等)/产成品成本*100% 综合扣除率=(原材料1*税率1+原材料2*税率2。)/(原材料1+原材料2+。。)
原材料发生非常损失,原材料成本300万元,税率17%。残值含税销售收入为25万元。请计算应转出?
应转出=损失额*税率=[300-25/(1+17%)/(1+10%)]*17%
3、兼营征免税产品、营业税收入,对征免税、营业税业务共同耗用的外购项目,其进项税划分不清,按照比例计算转出。
操作技巧:。。
思考题:原材料用于产品研发:
(1)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2)不视同销售,但需转出进项税(3)既不视同销售,也不转出进项税 答案:(3)
思考题:公司将产品发放给员工:(1)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2)转出进项税
(3)既不视同销售,也不转出进项税
答案:(1)。注意:如果原材料用于发放给职工,进项税转出。
思考题:公司将生产的饮料用于本单位招待客人:
(4)
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5)转出进项税
(6)既不视同销售,也不转出进项税
答案:自产产品用于个人消费,视同销售。如果是外购,则进项税不得抵扣。
思考题:公司将生产的饮料用于赠送给本单位客人:(7)
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8)转出进项税
(9)既不视同销售,也不转出进项税
答案:外购或自产产品用于无偿赠送,视同销售。
思考题:发动机生产厂家将产品用作本公司固定资产使用。是否视同销售?
:否。
思考题:钢材生产厂家,将产品用于本公司建造办公楼,是否视同销售?
:是
思考题:
甲公司有A、B两种产品,均对外销售。其中,A产品继续加工成为B产品,且B产品免征增值税。A直接对外销售,需缴纳增值税。
A用于连续生产免税B,是视同销售,还是转出外购原材料、水电等进项税? 答案:转出。
筹划:
四、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总公司将产品划拨到分公司用于销售,总公司、分公司分别缴纳增值税。
总公司划拨到分公司的货物,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如何规定的?
(1)按照具体结算方式判断(2)发货的当天 答案:(2)。
第五讲 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 年薪60万元。
每月发放5万元,税率30%。改为:
每月发3万元,一次性奖金24万元 36万元税率为25%,24万元税率为20%。
二、劳务报酬
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5.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篇五
冯克红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企业的状况,认真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重点在对其防范与控制的措施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些外部环境,主要有:
(1)经济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及企业自身机制对筹资和投资的影响;(2)金融市场因素,主要是指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变化;(3)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如政治是否稳定、有关法律如何变化等。这些因素不是企业自身所能够控制的,所以企业一定要学会适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否则,很可能就会给企业带来巨额亏损。
(二)内部原因
1.在筹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风险水平和企业的总体负债能力。企业的不同筹资组合将直接影响筹资成本的高低和筹资风险的大小。企业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但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时,这种杠杆作用会起到相反作用,使整个企业也蒙受损失。
2.盲目投资,加大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企望通过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事实上,过分追求规模经济有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并使财务风险加大。
3.企业管理的缺陷,放大了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1)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没有对财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企业中,许多财务人员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人员的风险概念狭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2)财务决策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决策失误经常发生。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决策及经验决策的现象。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一)把握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首先,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对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等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二)加强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提高管理层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思想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管理层重视,并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控制财务风险才有保障。(1)建立风险责任制。企业主管领导对单位经营风险要负总责,注重风险管理,重点把握重大财务收支决策。(2)发挥总会计师的监控作用,防范财务风险。总会计师作为第一管理者的参谋和助手,财务管理是总会计师的重要职责。(3)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作用。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控制贷款和担保规模。(4)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察约束机制,认真审查签证制度,经济合同须经合同管理部门和法律咨询单位审查签证后,才能加盖合同章。
(三)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1)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首先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2)企业的流动资金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必须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认真研究和分析资金周转水平,以及各种资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固定资产和库存储备的规模进行科学定位,以确保企业良好的资产流动性。(3)在决定企业重要的投资事项时,应组织生产技术、市场营销、法律顾问及投资专家等有关人员进行评估论证,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以降低风险,减少投资失误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一步增强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运用大量的概率分析,风险决策法等,以顺利进行财务决策,使其有效的应对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1)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当三者中的任何一项失衡,都会引起企业危机,所以,我们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2)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设计一套科学的财务预警指标和标准值,结合利用财务信息化软件自动报警提示,提醒和督促财务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它在给企业带来威胁和压力的同时也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此,企业要对财务风险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要有监测风险的机制及化解风险的本领,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宁。财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J].冶金财会,2010(3)。
[2]林芳,勒永新。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规避对策[J].财政金融,2011(02)。
6.我国券商风险防范与控制 篇六
—秦都农商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范与控制经验介绍
“设绳墨而取曲直,立规矩以为方圆”。合规不仅是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更是我们秦都农商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近年来,我们从规章制度、员工守则、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党风廉正、违规处罚、行为排查、思想教育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在风险防范和合规建设、尤其是柜面操作风险防范与控制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起来,就是做到道德教育到位、制度执行到位、监督管理到位和榜样作用到位“四个到位”。
一、强化合规意识,加强道德教育。
“思考方式决定行为和成就。”近年来,秦都农商银行高度重视员工合规意识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合规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秦都农商银行每一个员工的血液中,渗透到每个岗位、每个业务操作环节中,促使所有员工在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时能够遵循法律、规则和标准。合规不是一日之功,违规却可能是一念之差,因此我行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员工的自我管束能力。一是强化法纪意识。我行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法律意识;用现实的案例教育身边的人,使员工将法纪规范熔铸在自己思想中。二是强化奉献意识。引导员工加强自身修养,学会心理调控,不盲目与人攀比,防微杜渐,面对各种诱惑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引导每个员工珍爱集体荣誉,关心集体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共同荣誉,增强集体观念。三是强化自觉意识。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运用各种社会规范指导和检点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循规蹈矩。四是坚持流程。流程制是解决合规经营、防范资金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实践证明,人制代替流程制往往隐藏着较大的道德风险隐患,流程制的监督保障更能够为稳健经营提供强有力的督查制约。
二、培养良好习惯,提高执行能力。
随着柜面业务的日趋多元化和科技革新,秦都农商银行从风险防控实际出发,制定完善各项业务规章制度以及柜面业务操作流程,建立了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问责制,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引导员工增强利用制度自我保护意识,由“要我执行制度”转变为“我要执行制度”,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形成制度制约。对违规违章操作的责任人,加大违规处罚力度,保证制度执行严肃性,警示全行、震慑违规人员,有效解决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屡查屡犯的问题。二是不断创新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对实践证明仍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必须坚持;对于不适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及时进行全面检查梳理,制定出合规经营程序以及合规手册、员工行为准则等合规指南,为全行员工恰当执行法律、规则和准则提供指导。三是培养员工良好习惯,坚持按照操作流程处理每一笔业务,把习惯性的合规操作工作嵌入各项业务活动之中,让合规的习惯动作成为习惯的合规操作。四是正确处理好合规经营与业务发展的辨证关系,只有合规经营,业务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在合规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平台上达到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益的合规。
我行代理的低保、高领补贴等批量代发业务较多,为了保障客户权益,初次使用必须本人持身份证或相关有效证件重置密码。今年三月份,一位客户拿着农村低保的存折来我行办理取款业务,但是却不知道密码,他说反正都是政府里发的补贴,是国家白给的钱,要求我行员工告诉他。我行员工从合规角度出发,耐心向他解释“不能为客户代办业务”的有关规定。但是,这位客户仍然坚持取款,并扬言不办理就要投诉。虽然心存委屈,但我行员工依然坚守制度规定。事后,当有客户因丢失存折前来办理挂失手续的时候,我行员工才发现,这个存折账号正是先前那位客户想要冒领的。正是因为我行员工严格执行柜面操作相关规定,才为客户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也为自己、为单位规避了风险。
三、完善绩效考核,建立监督机制。
一直以来,我行不断完善体现业务发展与合理管理并重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风险防范的长效监督机制。一是将合规经营落实情况考核纳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衡量各支行工作绩效的指标之一,使其和领导业绩、员工收入紧密挂钩。二是建立奖罚并重的专项考核激励机制。对合规工作做得好或对举报、抵制违规有贡献者给予保护、表扬或奖励;对履行工作职责中仅有微小偏差或偶然失误、且未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免责或从轻处理;对存在或隐瞒违规问题、造成不良后果者,要按照规定给予处罚,追究责任。三是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重视他们的意见,给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他们提出改善业务操作、防范风险的合理化建议,凡是员工自己提出来且受到重视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的建议,员工自然会铭记在心,自觉执行。四是召开合规质询会,最大程度发挥监督效能。今年来,为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依法合规经营。我行每季度就序时稽核中发现的违规行为及问题,召开违规行为质询会。就业务、风险、财务、电子银行等业务涉及存在问题的责任人召开质询会。质询会采取人人过关的形式,相关责任人对存在问题逐一答询,剖析问题原因,明确纠改时间,并对今后如何规范操作进行表态。总行管理部门就存在问题的风险点及后果进行详细深入分析,并对相关制度及操作要求进行讲解,要求各支行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降低操作风险。
四、抓好典型教育,树立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面典型是旗帜,可以启迪心灵,引路导航;反面典型是警钟,可以敲山震虎,以之为鉴。一是我行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给下属员工做出合规操作的良好示范。合规从高层做起,从一把手做起,口头要时时讲合规,行为要时刻体现合规,给广大员工做出合规经营的良好示范,只有各级管理人员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才能保证合规经营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合规经营才能在银行经营中发挥作用。二是我行通过业务知识竞赛、业务技能比赛、优质文明服务明星竞选等活动,树立优秀员工典型,在全辖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把竞赛活动作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提高员工队伍业务水平,推动员工队伍素质建设。三是案件警示教育是有力震慑犯罪潜在行为的最有效手段,通过透视发生的各类案例,抓住典型,经常组织员工学习案件的警示教育,特别是案件的量刑、给家庭带来的危害和处理人的力度,达到警钟常鸣、防患未然的目的。
古人讲:“时移则势异,势异则情变,情变而法不同。” 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行与时俱进,进一步创新内控方式的同时,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努力实现将合规从文字变成意识、从意识变成行为、从行为变成习惯这一目标。“万金手中过,合规心中留”,这是秦都农商银行对一线柜面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秦都农商银行始终践行的社会承诺。
7.银行会计风险控制与防范 篇七
一、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成因
(一) 缺乏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
严格地说, 即使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如果有比较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 仍可以将银行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但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管理模式仍有一些欠缺。有的银行以不遵守金融法规和制度为前提的竞争行为, 宏观监管缺乏有效性, 表现为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状态, 难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二) 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
我国的经济环境已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市场化进程中, 市场经济所常见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 如, 市场存在着不公平竞争、市场的约束机制缺乏等等。而目前我国社会平均利润率尚未形成, 金融机构的账面投资回报又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涌入, 在缺乏健全的市场准入标准情况下, 银行的风险日趋增大。
(三) 会计制度执行不严格
有的金融机构虽然建立了各项制度, 但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有章不循、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的现象。有的应由会计主管审批的重大事项, 主管人员并未对其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而只是在形式上盖章了事;有的虽然建立了事后监督制度, 但流于形式, 事后监督员只是对传票的要素进行简单地审查, 并未真正起到对每笔会计账务处理全过程的事后监督作用, 从而导致案件已经发生而很长时间发现不了, 给国家资金造成重大损失。
(四) 基层行管理不到位, 违规操作现象严重
近年来, 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 各行网点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存款上, 往往以存款论英雄, 用存款指标的考核代替管理, 导致基层网点建设严重落后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 基层网点风险防范意识差, 为了拉存款而置有关制度于不顾, 违章操作问题相当突出, 直接导致了风险的发生。
(五) 银行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银行新业务的不断发展, 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有的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风险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部分基层网点存在着自己“说了算”等问题, 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 违规操作、违章行为时有发生。
(六) 内部稽核不力
在实际工作中, 会计工作的稽核缺乏实效性, 稽核制度有名无实, 流于形式。稽核工作往往是稽核人员敷衍了事, 在有关凭证和账簿上盖个章, 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会计风险, 没有起到稽核工作的实质作用。
二、有效防范和控制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 进一步改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1.真实核算资产质量。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规定, 银行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标准。以推行五级分类为契机, 加强检查与监督, 使金融机构能真实地反映其信贷质量, 对其他资产的核算, 按照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孰低原则进行计量。同时, 按照各类资产的实际风险, 提高提取呆、坏账准备的比率, 适当放宽呆、坏账核销条件, 以体现金融企业的高风险性。
2. 改进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在目前实际分类折旧的基础上, 特别对电子机具等技术更新快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法。
3. 适当降低金融机构的税负水平。虽然财政部、税务总局对降低金融企业营业税做出规定, 但目前与国内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行业的营业税率3%相比, 同第三产业营业税负担相比, 金融业仍是最高的。因此, 需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的税负水平。
4.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应充分考虑金融创新、金融新业务加速发展的趋势, 制定规范金融新业务的相关会计标准及规定, 使金融会计制度建设具有超前性, 防范金融新业务的会计风险。
(二) 加强银行会计核算体系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会计核算必须严格遵守银行会计制度及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 必须遵循真实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谨慎性四项基本原则。正确使用会计科目, 遵守记账规则, 准确反映表内表外业务;密押、印章、凭证、账表的管理, 联行印押必须分管, 并建立交接登记制度;各种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均要设簿登记, 表外核算, 专人保管;严格执行会计业务操作规程, 以真实、有效的凭证为依据进行账务处理;合理合规地列支各项费用及税金, 正确反映各项收入, 确保会计核算期间数据的真实、完整。
(三) 构建高效的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
1. 实现内控制度资源的优化配制。
要按银行业务运作方式, 建立起相应的内控责任机制, 如岗位经济责任控制机制、稽核部门的日常监督机制、权力制衡机制、财务监测机制等。机制的建立是否科学合理, 关键是要树立三个观念, 第一是内部控制的设计要从以防止银行业务人员工作差错为主转变为以银行风险防范为出发点;第二是树立系统的、全局的观念, 将内部控制建设成各项制度、措施有机联结, 既相对稳定, 又能随环境、目标的变化做相应调整的有机整体;第三是树立信息安全观念, 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加快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 已成为内部控制有效与否至为关键的一环。
2. 运行过程中的监控。
(1) 事前控制。主要包括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制定及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反馈。有效的风险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利率风险率、资产收益率、贷款收息率、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备付率、流动成本比率等, 分别从市场风险、资产状况、资本情况、流动性状况等方面反映银行面临的风险状况。
(2) 事中控制。主要指对银行经营的稳健性进行动态监控。银行管理部门应具备风险防范意识, 制定考核指标做到利润与稳健经营并重, 要将风险指标作为主要的责任指标之一落实到各个责任部门。考核部门可根据各种指标、数据间的相互对应关系, 根据指标值与警戒值的对比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反馈信息, 敦促、监督各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修正措施。
(3) 事后控制。指通过完善各种现场、非现场的财务检查制度, 对银行稳健经营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复核检查。例如, 考核各单位有关控制银行风险责任指标的完成情况, 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四) 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一支高素质会计队伍
1. 各级银行的领导要认真学习金融法规以及会计基本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 做到懂法、懂规章, 按法按规章办事。
2. 建立一支政治过硬, 业务精良, 纪律严明的会计队伍, 将专业对口的人员充实到会计岗位。
3. 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的意识与能力。
4. 完善激励制度, 建立一套权责明确、奖罚分明的考核评价体系, 切实把会计管理绩效与物质利益激励紧密结合起来。
8.军队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篇八
关键词:军队审计;风险控制
控制与防范军队审计风险的措施,我们把它归纳为强化风险意识、理顺管理体制、整顿经济环境和加强制度建设这四个方面。下面具体阐述:
(一)强化风险意识
风险,是靠人控制的。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就有什么样的控制行为。因此,我们把强化风险意识,作为控制与防范军队审计风险的首要措施。古人讲:“读书好,种田好,学好都好;读书难,种田难,知难不难”。一样的道理,审计有风险,知险不险。只要我们从思想上强化风险意识,时刻绷紧“控制盒防范审计风险”这根弦,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办法一定比风险多,我们就一定能够 找出办法来,应对审计风险。
强化风险意识,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更不能只喊口号,一定要有相应的措施加以落实。比如:在筹划审计工作时,要把控制审计风险作为重要内容,安排审计计划时,要安排出时间来,专门进行審计风险调查;在审计工作准备阶段,要对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进行专门的测试和评估,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查清楚潜在的审计风险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在审计工作实施阶段,要根据对审计风险水平的测试与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风险加以防范;在审计处理处罚阶段,要特别注意防止因为处理处罚不当而带来的过度风险。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强化风险意识,不要上下一般粗,也不要左右一般齐,一定要突出重点。我认为,当前,应当重点抓好军事斗争准备项目审计、国防科研事业费审计、装备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出包工程审计等这些领域的风险防范工作。从实践的情况看,在这些领域中最容易发生审计风险的是领导干部经济审计和出包工程审计。比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它就要防范审计风险的重点领域。 为什么它是防范的重点领域了?因为它把审计的结果人格化了。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能力,和廉洁自律的状况进行考核,审计结果,与干部的褒贬奖惩和进退去留密切相关。如果没有问题,我们说成有问题,这就是埋没了好干部;如果有问题,我们没有发现,就等于为带病提拔的干部“背书”。因此,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仅高层重视,基层关注,特别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尤其计较,是一种十分敏感的审计,风险很大。一褒一贬,事关声誉,事关前途。人们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其风险指数就越高,凡是人们高度重视的审计内容,就容易发生审计风险。因此,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必须强化风险意识,采取一切积极的手段,努力的防范和控制军队审计风险。
(二)理顺管理机制
体制,就是体系制度。人们在研究社会改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体制改革。因为组织体系和组织制度,是一切社会组织赖以生存和运转的基础。人们在遇到社会问题的时候,首先就要从体制方面去寻找应对的措施。因此,我们在寻找应对军队审计风险的措施时,当然要从体制上想办法, 从体制上找对策,理顺管理体制,最核心的问题是要保证军队审计的独立性。首先,组织要独立,必须做到与被审计单位没有隶属关系,独立于审计对象之外;其次,人员要独立,做到审计人员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再次,工作要独立,做到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依法独立开展工作,其他部门人员不得干扰和干涉;最后,经费要独立,做到审计部门必须的经费,纳入军费预算,依法实施保障。目前看来,这些问题都还有些差距,关系不畅通,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容易受到体制内各种关系的约束和牵制,组织上、工作上独立不起来,经费上也有些依赖,很难独立地实施审计,容易引起审计风险。所以,我们必须在理顺体制上下功夫,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审计人员能够不受干扰地、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规避审计风险。
关于理顺审计体制的问题,有两点我们必须强调:第一,体制改革问题,是一个顶层设计和顶层决策的问题,它是由中央军委和总部机关决定的,不是普通的审计人员可以左右的。但是,进行一些必要的研究和探讨还是可以的。应该说,这几年,经过全军上下的研讨和呼吁,审计的独立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第二,体制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因素是人。因此,在理顺审计管理体制的同时,必须要强调审计人员在思想上,人格上的独立。我们必须把审计人员思想、人格的独立性与体制上的独立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理顺管理体制的目的。
(三)整顿经济环境
这里所说的整顿经济环境,就是要整顿军事经济环境。愿意有两个,第一,当前军事经济环境确实存在问题,确实需要整顿。审计的时间表明,当前的审计风险和潜在的审计风险,基本上都是由于军事经济领域内,内部控制制度不严、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经济运行失序,或者是故意徇私舞弊所带来的。如果不加以整顿,无论是预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装备审计、基建审计,还是其他类型的审计,都要面临、甚至还会发生巨大的审计风险。因此,必须加以整顿。第二,这是军队审计基本职能的必然要求。军队审计与地方审计不同。服务部队、服务打赢是它的基本职能。审计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因此,军队审计形成了一个传统的原则叫做“一审、二帮、三促进”,就是要通过审计帮助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改进工作,促进军事经济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帮助被审计单位整顿经济秩序,是审计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通过,整顿经济秩序,又可以控制盒防范审计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整顿经济秩序,也是应对军队审计风险的重要对策。
(四)加强制度建设
实践表明,要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最可靠、有效的办法,就是依托制度进行管理。过去,我们在审计制度建设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审计期望值的提高,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带来了新的风险,需要新的制度加以调整和规范,以规避新的审计风险。因此,加强制度建设,是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措施。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抓好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现行制度的贯彻和落实两个方面的工作。1、在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重点是要抓好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交叉呼声制度、设计处理处罚制度和审计结果运用制度等制度的建设。其中,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针对设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监督制度,是一个审计部门自我管理的制度,也是军队审计基础建设的的重要内容;交叉互审制度是针对一些敏感的、受到较大干扰的项目,所建立的审计制度。即在共同的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组织下,甲地的审计人员审查异地的审计项目,异地的审计人员审计丙地的审计项目,依次类推,循环交叉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审计结论更加真实可靠。
审计处理处罚制度是一个老制度,虽然出台多年,但应用这个制度进行处理处罚的案例及其少见,可以说,这个制度没有实用价值。比如:其中规定的罚款,及其罚款标准等,过去无法执行,与现行的情况更是离差很大,需要重新进行调整。
9.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特点与风险 篇九
近年来,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综合性券商的业务支柱之一,但其中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和弊病。目前,券商接受委托资产管理的规模据估计可能超过600亿元。
委托理财找老大
据金网统计,在去年资产管理业务的高峰时期,截至10月,共有247家上市公司委托了130多家公司进行理财业务,涉及金额超过了200亿元。其中,券商的市场份额占到一半左右,共有39家券商接受了131家上市公司的委托业务,涉及金额110多亿元。在前20家受托金额最大的公司中,有券商14家
从这些公开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到,目前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是大券商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一般而言,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较大,信誉好、资金运作水平高的券商容易得到委托者的青睐。统计资料显示,受托资金规模的前五名国泰君安、南方、国通、海通和兴业证券的受托规模占了券商总受托规模的44.92%。
二是多数委托理财协议是年底和年初前后签署的,这意味着每到年底券商都将面临兑付高峰。从去年10月的数据看,上市公司委托理财期限在一年左右的合同共有59起,占委托合同总量的43.70%;期限在6个月的合同有17起,占12.5%。多数合同都在去年底到期。因此,每到年底股市就存在较大的抽资压力,这也是1993年以来每年年底大多无行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来自核心客户。在券商接受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业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两者在以往存在着深入的业务关系或其他关系,可以认为券商委托资产管理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其核心客户。券商通过委托理财业务实际上加强了与上市公司的这种核心客户关系。
全员亏损无法避免
从到20上半年,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得到迅速扩张,也为券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然而,去年下半年开始股市经历了深幅调整,到今年1月在短短7个月里跌幅达到了40%,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也由此遭受重创,面临巨额亏损,市场上甚至一度传言一些券商到了破产的边缘。据业内人士估计,年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全员亏损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亏损总额在20%以上。
与此相应,资产管理的委托方也面临着无法收回投资收益甚至本金的风险,上市公司不能如期收回委托理财资金的消息频见报端。为应对这一局面,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不少上市公司提前终止了与券商签订的委托理财合同,而更多的公司则采用延期合同的方式来回避这一风险,如收回一半本金和全部利润,剩余资金继续委托,或者收回利润,本金继续委托。因此,今年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会出现大幅萎缩。但是,由于很多委托合同都是在去年上半年市场处于点以上时签订的,因此今后两年,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压力依然沉重。可以说,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券商资产管理业务都要为医治2001年的创伤而付出代价。
灰色地带风险多
2001年的股市大调整使券商资产管理业务面临困境,而这一业务发展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现象和问题也集中暴露出来:
首先便是相关政策法规的缺位,非市场风险难以把握。虽然去年11月2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通知》,对受托人、委托人的资格、权利和义务,资产管理业务运作与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但《投资基金法》和《资产委托管理业务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正在讨论制定的过程中,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仍然存在许多“灰色”地带。
其次,市场容量和结构存在缺陷,投资品种单调,使资产管理业务难以规避市场风险。
第三,市场缺乏有利于资产管理业务健康发展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群体,违规操作的风险巨大。券商目前资产管理业务的合同期大多为半年或一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券商难以制定出稳健、周密的投资计划。而为了获得承诺的高额回报,券商不可避免地出现哄抬股价、勾结操纵和做庄等违规行为。
第四,回报方式的不规范使券商资产管理业务面临支付风险。目前的券商资产管理业务以固定回报型和保底分成型为主,其中尤以固定回报型受到委托方的青睐。在牛市时这种杠杆效应为券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一旦市场走熊,原先没有被注意的风险便开始暴露出来,甚至达到券商难以控制的地步。
最后,业务发展的不规范使券商资产管理业务面临“内部人”控制风险。
前十位券商接受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状况
排序 证券公司 委托理财家数 资金总量(万元)
1 国泰君安证券 20 227300
2 南方证券 11 95000
3 国通证券 4 85000
4 海通证券 10 66318
5 兴业证券 5 63000
6 国信证券 5 57500
7 西南证券 5 50600
8 银河证券 5 50000
9 申银万国证券 49442.5
10 长城证券 3 38800
10.我国券商风险防范与控制 篇十
【摘 要】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如何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对于各类财务风险的有效应对和治理,这是影响房地产企业自身健康发展和一个关键的基础性保障。因此,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突显出来,企业应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本文在总结当前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基础上,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根据风险的成因提出构建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原因;对策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财务风险一直是企业本身经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风险类别之一,其对于企业自身的正常生产经营有直接影响。做好对于相关风险的控制和应对,可以有效确保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和生存能力。面对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应该进行科学、客观地分析,并且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内涵。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指的是,房地产企业运行过程中,各个需要使用资金的项目,由于受到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运作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收入同预期收益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偏差,从而导致企业面临一定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力度,房地产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房地产企业是否能够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国民经济的整体进步紧密相连。即使在部分情况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现状,但是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同该行业发展投资和负债率高、资金周转缓慢等特点具有紧密的联系。与此同时,国家相?P部门为了推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近年来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专门针对房地产企业的相关调控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二、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1.筹资风险
房地产企业平稳运营的关键就是资金,资金筹资的方式不同和资金的来源不同,都会对企业产生相应的风险。公司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必须做到风险与成本之间相权衡。对收益和风险权衡之后才能使公司的资本结构得到优化。筹资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风险:
(1)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金融资产的变动而导致的资本成本的变动。
(2)再融资风险:指企业再次融资的不确定性或者因为企业自身筹资结构的不合理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为金融工具品种的变动以及融资方式的变动等带来的风险。
(3)财务杠杆风险:对企业筹资风险进行评价的一个指标是财务杠杆(负债/权益),财务杠杆越大,股本收益率越大,与此同时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
(4)汇率风险:简而言之就是汇率变动给企业对外业务活动造成的风险。
(5)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对一个项目投入资金之后,因为受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等的变化而影响到企业的预期收益的风险。房地产企业投资项目最为显著的几个特点就是投资规模巨大,开发周期长,变现能力在初期比较弱,除了这几个自身特点之外还会面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容易受到国家投资、财税、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企业所投资的项目规模越大,那么所面临的的管理风险,销售风险,运营风险就越大。较大的投资项目往往需要一年或者十几年的时间来计划和实施,投资数额巨大、时间跨度长导致未来报酬极大地不确定性,因此存在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企业的资金运动受供、产、销等环节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的资金运动迟缓,运营困难,企业价值下降的风险。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能力不能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提升和调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40年的发展,现在的市场已经进入到供大于求的状态,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行业升级加快。市场不断变化就要求企业必须提升自己相应的经营能力,如果一再的墨守成规,没有好好的风险市场行情的变化,建造出符合大众预期状态的建筑物,设计品质更高,质量更好的房地产产品,采用过时的产业模式和营销模式,不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有效亚索成本,那么企业将面临客户流失,市场萎缩,经营资金枯竭的风险。此外还有因为企业间大量互保而导致的保证风险,由于货币市场波动带来的利率风险和资本流动风险,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引起的纳税风险,以及不能做到对投资人承诺过的利润分配风险。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房地产企业普遍缺乏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仍然以粗放型管理为主
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其难以消除,因此企业只能通过采取措施来加以管控降低。但是在实践中,很多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层对于企业资金的管理仍然是粗放型的,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控部门和人员,同时也没有建立自上而下完整的财务风险识别管控体系和制度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监测,这样就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缺乏风险意识的管理环境,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
2.没有建立合理的资金筹集结构
合理的资金筹集结构既能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同时也能合理减少企业偿债能力等财务风险的发生,从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风险分析可以发现,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筹集结构存在问题,即负债整体规模过大和短期债务在整体负债规模中占比较高:一方面是由于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因此充足的资金是其正常经营发展的关键,但是在实践中有很多企业对于负债规模缺乏整体的认识,负债率明显偏高,这既造成资金使用成本高,又给企业后期带来了较高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是负债中短期负债占比较高,更加剧了企业的短期偿债的风险。
四、现阶段加强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1.筹资方面
针对房地产企业筹资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企业应从资本结构优化以及适度负债的角度出发来展开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单一的融资渠道是我国房地产企业运行过程中筹资的主要特点,通常以银行贷款的方式为主,因此拥有极高的资产负债率。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深入落实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其中包括调整贷款利率等措施,这更加剧了房地产企业在筹资方面的难度,导致企业运行中面临极大的财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从自身发展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权益性融资比例的增加,在综合应用公司委托、信托融资、合作开发等融资模式的基础上,降低债务融资比例,促使自身的资本结构得以改善,最终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2.投资方面
实施多元化经营、实现投资结构优化是房地产企业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途径之一。投资风险高是房地产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因此,房地产企业经营者在制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详细、全面、精确的分析投资对象,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研究,确保投资价值。同时,房地产企业在展开投资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一种房产或一个区域,而是应当通过跨区域房产投资的方式,对写字楼、商业楼等多种建筑进行投资,实现投资结构的优化,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散。
3.资金运营方面
房地产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加大日常资金管理力度,促进资金利用率的提升,能够更加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回收期长、开发时间长等是房地产的投资的主要特点,这就导致房地产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大量资金会处于长期被占用的状态,形成了较低的资金周转率。因此企业应加大资金运行管理力度,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一方面,企业应合理安排日常资金的支出。对企业运行各个环节需要使用的资金进行全面统计,通过合理调整提升资金周转效率;另一方面,准确评估房地产企业顾客的信用情况,只有在保证良好信用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赊销,高效展开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将坏账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积极主动的回收应收账款。最后,房地产企业运行过程中,应对意外损失准备金进行建立,为企业更加有效的规避各种财务风险,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1.医院负债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探讨 篇十一
摘 要 负债风险控制是医院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从医院负债风险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如何影响负债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从政府、医院、金融结构三个方面提出防范和控制医院负债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负债风险 影响因素 控制
一 医院负债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医院负债风险指的是医院由于举债所带来的影响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按照医院负债风险的情况,负债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于利息负担过重而导致医院的经营和盈利有所下降;二是由于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而导致医院资金链断裂,从而使医院陷入财务困境当中,不利于医院的自身发展。医院进行举债,主要是依据财务杠杆原来来进行的,当机构息税前资产收益率高于贷款资金利率时,通过举债经营有利于医院发展;反之,负债带来经营风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负债风险更直接的是由医院息税前资产收益率与借贷资金利率差额的不确定性所致其净资产收益率变动而引起的。
医院负债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及相关卫生、金融政策环境,主要影响医院负债融资的外部环境。医疗卫生市场的需求具有刚性的特点从而使其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比较小,目前我国非营利性医院大多为政府办公立医院,因此相关卫生、医药产业及金融政策的导向和变化,会对其负债融资和经营风险产生较大影响。第二是医院运营能力和经营状况,主要通过医院经营风险对偿债风险的反作用而产生影响。如医院的资产结构、现金流量、资金调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盈利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医院获得及使用偿债资金的能力,进而影响到医院的负债风险。第三是利率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负债风险,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医院的融资成本,因银行贷款带来的医院负债,利息负担是导致其风险的最直接因素之一。第四是负债规模及结构,规模和结构对负债风险影响比较大,规模不仅影响到医院的盈利能力,而且对净资产的收益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医院可以主动去改变负债规模和结构,以使其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二、医院负债风险控制和防范的必要性
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看,医院进行负债进行是符合逻辑的。医院自身发展需要很多资金注入,仅仅依靠政府的投资是不行的,医院要不断的更新医疗设备和提高医疗技术,就必须依靠充足的资金做保障,因此举债成为医院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近些年来,近年来随着医疗机构负债规模逐年扩大,资产负债率迅速上升,从而导致部分医院由于债务负担过重而陷入财务困境,加之近来同为公共服务机构的高校屡屡爆出“破产门”危机,使得政府部门和社会对医院负债经营行为予以了普遍关注。
一方面,医院是我国在建设小康社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对实现小康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医院必须要安全、高效的进行运转,而医院负债风险控制作为一种措施将在保证医院正常发展的发挥总要作用。目前我国很多医院仍是公立医院,加强负债风险控制,对维护资产增值和保值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卫生总费用不断上涨是个普遍问题,因此无论是医疗市场化还是进行全民公费医疗,负债都将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需要认识到的是,过度的负债经营确实不利于医院长远的发展和进步,过度负债可能导致医院进行逐利行为的选择以及利用供给诱导需求等,从而进一步导致卫生资源浪费及卫生总费用过快增长。因而加强医院负债风险控制对于规范医疗机构经营行为,合理卫生资源配置及抑制卫生总费用过快增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医院负债风险控制和防范的策略
加强医院负债风险控制,应该从政府、医院以及金融机构三个方面入手,主要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政府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政府要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医疗债券市场建立,这样不但有助于降低医院融资成本,更有利于拓宽医院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债券融资在起到丰富医院债权融资方式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利率互换技术应用,以降低医院因利率变动而导致负债风险。新医改方案提出“鼓励社会资本依法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背景下,债券融资方式不失为一大选择。因此加快医疗债券市场建设及发展,鼓励医院进行债券融资,一方面有利于非营利性医院社会融资途径的打开,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和防范医院负债风险。其次应加强国家宏观管理,抑制政府代理失效,避免医院过度负债,在加强政府宏观监控医院过度负债的问题上,卫生行政部门可借鉴教育部门监管高校过度负债问题所积累的经验。要建立医院银行贷款审批制度,科学规划负债规模及结构,力求贷款资本成本率最低。要设计激励问责双向行为规范制度,促进医院管理者科学开展负债经营。未经批准擅自向银行贷款及投资项目因非自然因素出现重大损失的,将追究医院及相关人员责任。要鼓励医院后勤社会化,不允许医院进行资产抵押贷款及为下属单位提供贷款担保。最后要建立医院贷款控制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系统,对区域医疗机构负债规模进行宏观掌控与评估,并引导医院树立风险意识,根据自身情况,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开展自我评估。可以在探索相关法律框架下,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效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双方互利共赢,共同致力于降低医院负债经营财务风险。
(二)医院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医院方面应对负债风险建立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和控制机制具体来说:第一是建立负债风险是事前控制,要遵守国家关于医院负债筹资的各种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完善关于负债风险的组织,规避法律风险。另外还要在医院负债项目确立前,要充分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负债规划,在保证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合理的负债规划,有效降低医院的融资成本,以保证医院不受到负债融资的影响。医院要结合自身达的状况,做好优选融资方式的选择、规划负债期限结构以及提高融资效率,优化负债资金结构组合等三个方面的功过,通过合理安排筹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融资成本以及风险的发生。第二是医院要建立负债风险的事中控制,要建立有关财务预警模型,对医院负债状况进行按月、季度、年等时间划分来进行动态监控,通过检测医院相关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指标,来及时调整医院的资本和负债结构,降低负债风险。第三医院应建立负债风险的事后控制机制,要积极推行有关医院资金使用的问责制,减少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资金浪费现象。要通过设立设立“偿债基金”类目及专用帐户,为按时还款提供切实的资金保障。
(三)金融机构应采取的措施
为了做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医院的贷款风险,金融机构首先应认真的落实和贯彻相关部门的规定,做好授信工作,发挥银行的外部监督和控制能力,强化对医院的贷款的管理。其次金融结构贷款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即比较偏好贷款给城市医院而非县级医院,由此导致了医院负债规模出现了比较明显的 “马太效应”,综合实力越强、设备越先进的医院越容易获得贷款;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我国医疗机构的资源“集聚”状况十分明显。金融机构的客户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卫生资源在医院等级及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因此,对于医院负债问题,金融机构应该用长远的眼光进行贷款客户的选择,要防止对城市医院的过度放贷,避免恶性竞争,从而助长医院超规模的发展。另一方面应该给予县级医院以资金支持,这不仅是一个贷款用户的选择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民生、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卫玲.新疆公立医院负债经营财务风险评价研究.新疆医科大学.2008.
【我国券商风险防范与控制】推荐阅读:
我国P2P网贷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对策07-21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风险09-16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11-02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09-09
信托风险及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研究风险规避问题09-05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潜在风险分析及对策思考09-15
当代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控制缕析论文07-27
银联调查报告: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较低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