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8篇)
1.演讲稿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 篇一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一、哲学基础
1.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理念论。
(1)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被人们感觉到的经验事物和现象世界则是不真实的,不属于存在的范畴。
(2)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而现象世界变动不居,只是理念世界的某种歪曲的摹本和虚幻的影子。(3)理念只能被某种高超的智慧所把握,真正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因为理念是事物的形式和本质,它规定了事物的基础和原则,是纷繁复杂的现象界的稳定标准和范型。
理念论应用于政治领域就是城邦理念,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而政治学的任务就是对城邦理念的认识和把握。
(1)既然万物皆有其理念,那么政治也不可能例外。如同具体事物有其理念存在一样,城邦也有其理念;它不仅是现实的城邦的原形,而且是真正完善的城邦。
(2)人们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城邦,而哲学家所需要认识的则是城邦的理念,也就是关于城邦的真理。现实的城邦离开这一理念越遥远,其政治便越腐败、越堕落。
(3)城邦理念不存于现实之中,但现实的城邦是对城邦理念的模仿。
(4)人们只有通过了解城邦的理念,并且使现实的城邦尽可能地接近于它,人们的生活才有可能达到永福的佳境.2.柏拉图的认识论为回忆说。
(1)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经在理念世界居住过,灵魂本身已包含对理念的认识;但当灵魂进入肉体的时候,灵魂忘记了理念,肉体是引诱人堕落的元凶;
(2)学习就是回忆,通过学习(触媒)把忘记的理念回忆起来;通过不断回忆,对理念的回忆;(3)回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灵魂试图挣脱肉体的束缚,不断实现自己的自由。(洞穴喻:我们的认识就像洞穴中的奴隶,不断地提升自己。太阳光:最高的真理; 具体事物:非纯粹理念; 木偶:理念的象征;
木偶的影子:对象征的象征。)
二、社会分工论(正义城邦论)1.社会分工的必要性
(1)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是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具体的表现为:它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城邦,是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或者达到了和谐的城邦。
(2)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也是理想国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
(3)社会分工是国家产生的基础,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分工互助,就达到了和谐,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2.社会分工的主要内容
国家的职能:生产、保卫、统治。三种价值与社会等级。1)生产者阶层:提供物质性财富。经济 2)护卫者阶层:军人战士。军事
3)统治者等级:由军人中选出并精心训练而成哲学家。
三个等级的关系:区分明确,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不能僭越,从而实现城邦的正义。
3.社会分工的合理性论证(1)从个人灵魂划分来进行论证
个人灵魂与城邦精神的要素同构性。
个人灵魂三要素:理性、意志、欲望。理性在价值上无疑属最高层次,欲望属最低层次。
社会的三阶层代表了人灵魂的三个方面,统治者代表理性,卫国者代表意志,劳动者代表了欲望。(2)以传统四美德进行论证
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是四主德,与灵魂的三个方面相对应,在行为中表现为三种德性:智慧、勇敢、节制。
统治者以理性统治国家,美德体现为智慧,只有哲学家才是智慧的最高代表;卫国者以意志保卫国家,美德表现为勇敢;节制不体现在城邦的某一个具体的等级中,而体现在各个等级的相互关系中,各等级都明白谁是天生的统治者,谁是天生的被统治者,谐调一致就是节制,社会三阶层各司其职就实现了城邦的正义。
(3)借用神话来论证
城邦的所有成员都是一土所生,相互之间亲如兄弟,但是,上天在铸造他们时,在有些人身上掺入了黄金,因而这些人是最高贵的,是统治者;在有些人身上掺人了白银,他们次之,是辅助者即军人;在另外一些人身上掺入了铜铁,他们便成为生产者。
三、哲学家治国论
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结构,哲学家应居于等级结构的最顶端,垄断城邦的全部政治权利,其它两个等级则排斥在城邦政治权力之外。哲学王是这个理想城邦最完备、最崇高的统治者。
1.为什么要让哲学家管理国家?
(1)哲学家能够使城邦公民保持良好的品德。(伦理关怀)(2)哲学家能够认识城邦理念。(认识论)
(3)哲学家是爱智的人,他们的智慧、品德、知识、权力,足以建立理想国。
2.如何培养哲学家?
优生:男女的结合被视为公共问题而非单纯的私人问题。通过有统治者操纵的一种巧妙的抽签办法将适当女子分配给适当男子。他们生育的子女不属于他们个人所有,对于“劣种”要将其秘密消灭,合格者立即抱到公共场所,由国家抚养和教育。
优育: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培养成合格的军人和哲学家,也只有依赖哲学家的教化手段,才能重新塑造人性,培养出优秀的公民,教育为“唯一重大的问题”。3.哲学家改造社会的措施
(1)统一意志,推行专制主义的教育制度。哲学家要制定出教育规划,审定教育内容,控制一切教育手段,使之服务于城邦的政治目的。
(2)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哲学家要极力防止不同等级的人相互混杂,如劳动者等级的人成了统治者或军人,军人僭越了哲学家的职责等。
(3)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共产制”,第一、第二等级不得有私产,也不许经商,生活由第三等级供养,实行共餐制度;第三等级可以有私产,可以经商,但得供养第一、二等级。有权力者无私产,有私产者无权力。
废除家庭,在第一、二等级中实行“共妻”制:在同辈中无近亲关系的男女有性的自由;生子是妇女的天职;小孩不知其父,也不知其母,都是国家的,由国家管理和教育。
四、政体思想
1.《理想国》中的政体思想
(1)划分标准:执政者的人数,政体的内在精神和原则。(2)种类:非现实的理想政体,哲学家执政的贤人政治——智慧;
现实中的政体分类,荣誉政体(荣誉)、寡头政体(财富)、平民政体(自由)、僭主政体(专制)。(3)政体的人格化分析。公民的习惯倾向、品性决定着政体的精神和原则。政体有其内在精神。
荣誉政体:以争强好胜和贪图荣誉为特点。寡头政体:以财产的多少分配政治权力。平民政体:官员通过抽签决定。僭主政体:为所欲为。(4)政体向堕落方向嬗变。
贤人政体(从理论上讲,非适当婚配、血统混杂而失去其纯洁性而堕落)—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
(5)激烈批判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在平民政体下,人们崇尚自由和平等,结果导致自由泛滥,平等走向极端,人们便不能忍受任何约束,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极端的平等带来极端的奴役,平民政体必然演变成僭主政体。在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下,独裁者取得权力,凭暴力建立了专制统治,在僭主身上,节制的美德已经扫除干净,而代之以疯狂。2.《 政治家篇》中的政体分类
(1)划分标准: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好坏。
(2)种类:一人统治的:王制、僭主制;少数人统治的:贵族制(贤人政治)、寡头制;多数人统治的:共和(民主)制、平民制。
五、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在法律篇中,制度设计作出了修正,思想变化的原因:(1)承认理想国中的设计是一种理论模型,无法实现。(2)三次西西里的冒险失败,哲学王思想破灭。
(3)雅典民主制的恢复与政治稳定,重估民主、法治的价值。(4)斯巴达军事社会的荣誉政体的危机。主要观点上的变化:
(1)强调法律的作用,主张法治——从现实角度上。(2)主张实行混合政体和有限的民主。
(3)从对经济与社会改革的极端主义向温和改良的回头。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一、权力政治观
1、不重书本重实际,从人们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研究政治问题,只是历史上的经验,重视研究古今人类经验中相似的东西,认为历史事件先后相似的原因,在于人的天性。
2、人性恶论:一旦有了适宜的机会,人心就会自然堕落。追求权力和财富是人最基本的欲望。
3、国家和政体的产生:人性之恶和人的需要而产生了国家,国家是人创造的一种保障安全、维持和平的工具。因此,国家和政体的目的是确保国家和统治者利益的至高无上和完整。
4、主张政治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
依靠军队和法律,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用铁的手腕来加强统治。
君臣、父子、地主与雇工也都是利益关系。从人都是为了“利”的观点出发,他根本反对用仁、义等说教来治国,而主张通过赏、罚两种手段。
二、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
1.政体思想 :认为政体循环论,主张混合政体,肯定了共和制的优越性,但他认为不适合于当时的意大利,意大利只能实行君主制。
2.君主制是挽救意大利的临时措施,权宜之计,但不是最好的政体,国家统一后,应实行共和制。(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之后才建立共和)
三、君主统治方法
1.让人畏惧是最可靠的统治术,比让人爱戴更可靠。
2.政治不受道德约束:政治高于道德,应当从政治的角度看待个人道德,政治斗争不能束缚于道德,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摒弃道德,政治是目的,道德是手段,只要目的适当,可以不择手段,。
3.效法狐狸与狮子,君主学会同时扮演狮子和狐狸两种角色,就是既要凶猛,又要狡猾,也就是善于采取经力和欺骗相结合的方法。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一、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1、人性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自我保存。由于人的自私本性,人人只顾自己的保全,只顾自己的利益,因而,当人们同时想占有某物而不能共有或分享时,则必然成为仇敌。
2、在自然状态下,人类具有同等的自然权利,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是自由的,每个人运用自己的权利以保全自己的本性,即具有保全生命的自由。但由于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彼此争夺结果是,自然状态成为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3、自然状态这种人人自危的战争状态有违人类自我保全的原则,所以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条款,即“自然法则”,共10条。其第一法则是:寻求和平、信守和平,只有在不能得到和平时,才有用战争来保卫自身生存的自然权利。从这条自然法则出发,又引发出第二条自然法则:每个人都应当放弃自然人对一切事物的权利要求,每个人必须满足他人相当于自己让他人对自己的具有的自然权利。
4、社会契约:只要自然状态继续存在,人的理性无法有效制约激情,“自然法则”就不能有效地得到实施。因此,需要一种外在力量的约束,以确保和平及实施自然法。于是人们就缔结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其全部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由一些人组成的议会,把众人的意志变成一个人的意志。也就是说,指定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担当起他们的人格,集合在一个人格里的人群就是国家,承担着这个人格的人,叫做元首,拥有主权。伟大的“利维坦”就这样诞生了。
5、国家权力是被“授予”的。国家作为所有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它的合法性并非来自别处,而恰恰是来自“授权人”本身,国家的权力是“被授予的”,国家根据授权行事其实是根据所有具有这种权力的人的委托或准许而行事。总之,国家是一种强制性权力,但它又是一种公共性权力,它产生于人类和平与自我保护的需要。
6、国家的本质: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叫做国家,国家的本质就是主权者。
二、主权学说与政体理论
1、主权至上而范围广泛
主权范围,包括立法、决定和平与战争、统帅军队、任免官吏、征税、审判、授勋等各项权力。
主权者至高无上,对臣民执有生杀大权,而人民则只能对主权者表示绝对的服从,不能有任何抵抗。因为:(1)在缔结契约时,人们把自己的一切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格——国家,而主权者即国家元首就不是订立契约的一方,因此他不受契约也不受法律的制约,是集全部权力于一身的人。
(2)已经按约建立国家的人,必须受信约束缚而承认主权者的行为与裁断;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也不能将自己的人格从主权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或另一个集体上。
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主权者不能将其权力的任何部分授予或转让给他人。主权是一个总体,不可分割,因为权分则国分,“国分则国将不国”。因此,他反对分权。
2、政体理论: 分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认为君主制是所有国家类型中最佳的。
三、人民的自由与主权者的义务
1、人民的自由:
(1)臣民有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
(2)在法律末加规定的一切行为中,去做自己的理性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的自由。
2、主权者义务:(1)保卫人民的安全;(2)服从自然法。
具体义务:(1)保护好自己的权力;(2)确定和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权;(3)依据法律和平等原则统治。
洛克政治思想
一、对政治思想的清理和总结
1、批判保皇派的君权神授和父权论
2、倡导政教分离
3、系统阐释信仰自由
4反思霍布斯的绝对主义的君主专制
二、政府的起源和目的
1.自然状态: 洛克对人性持乐观态度,自然状态不是“永久的战争状态”,而是“和平、善意和互相的帮助的状态”。
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私有财产权。
(1)生命权:人的生命并非为人自己所创造,而是得之于上帝,所以一方面个人自己没有权利处置,另一方面别人也同样无权加以处置。此外,生命权不仅仅指生存权,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对人身的支配权。(2)自由权最为根本:自由在任何情况下都意味着人们除法律之外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利,不论在自然状态之下还是在国家之中,都是如此。
(3)财产权:洛克最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大自然是上帝平等地赋予每一个人的,但要把这平等地属于每一个人的东西的一部分据为已有,那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劳动。同时,这种权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相互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占有必须以同时也允许别人占有为前提。2.社会契约论
(1)自然状态的缺陷与建立国家的必要性:虽然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们都拥有完整的自然权利,但自然状态有缺陷。第一,人们所享受的自然权利没有稳定的保障,常常面临着受他人侵犯的危险。第二,是自然权利一旦被侵犯,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案件中成为适用自然法的法官(司法权)。人都有超越理性的激情,这种自己当自己法官的做法显然有违自然公正原则。因此,自然状态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便和不公正。(2)建立国家的目的:人们为了克服自然状态下的这些不便而需要建立国家。也就是说,建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状态下偶尔出现的不稳定,是为了建立某种公正的稳定的执行自然法的机构,从而使自然法的原则得到完美的现实。换言之,人们所以建立政府是为了获得比在自然状态下更多的东西而不是相反。(3)契约过程:由于自然状态有缺陷,最终会导致人们的自然权利得不到保障,于是有理性的人们便以同意或默许的方式让渡部分权利,缔结契约,组成政治社会。人们在订立契约时,让渡给国家的只是自然法所给予的那种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即裁判权。被授予权力的人也是契约的参加者,受到契约内容的制约,按照社会全体人员的委托行使他们的权力。3.有限政府
人们在订立契约时让渡的只是保护自己的权利,至于生命、自由、私有财产权等自然权利,不但没有转让,而应受到国家的保护;执政者也是签约的一方,因而必须忠实地履行契约,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按大多数人的意志行事。如果执政者违背了社会契约,侵犯或者不能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志时,人们就可以反抗他,推翻他的统治。
三、法治与分权:从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下的两种自由出发,洛克论证了法律的存在与自由的共容。立法权的四个原则:目的原则、方式原则、财产原则、归属原则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立法权是指导如何运用国家的力量以保障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 执行权是负责执行被制定的和继续有效的法律的权力;
对外权是负责决定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同国外进行一切事务的权力。立法权与执行权应分开行使。
就执行权与对外权的关系来看,洛克认为两者可以联合在一起。
总结: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不是“永久的战争状态”,而是“和平、善意和互相的帮助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按自然法行事,自由而平等,享有同等的自然权利,即生命权、自由权和私有财产权。但自然状态也有缺陷,为了终止自然状态中存在的混乱与无序,人们于是订立契约,成立国家。
人们在订立契约时,让渡给政治国家的不过是实施自然法的权利(司法权),即保护人们自然权利的权利。至于生命、自由、私有财产权等自然权利,不但没有转让,而应受到国家的保护;执政者也是签约的一方,必须忠实地履行契约,按大多数人的意志行事。如果执政者违背了社会契约,侵犯或者不能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志时,人们就可以反抗他,推翻他的统治。
有限政府:(1)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们为了安全而转让的部分权利。(2)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3)政府必须守法。
洛克清理了霍布斯等人君主专制的理论,改进了霍布斯的自然法和契约论,并在此基础上以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的方式论证了自由、法治、分权等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据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对后来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洛克的思想通过孟德斯坞等人传到法国、美国等国家,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思考题
霍布斯与洛克思想的异同点
相同点:时代背景、国家起源、自然法、自然权利等
不同点: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主权学说、政体理论、政府目的、法治观念、分权主张、革命权问题、哲学立场等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一、法的精神
1、法是什么?首先,法是广义的法,是一种必然关系。其次,法源自理性,表现为理性。最后,法遵循规律,是规律的反映。
2、法的精神:由于法总是表现为国家之法,因此法就会与国家的自然状态(如气候、土地以及人民的生活方式)、与国家的制度架构(如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的程度)、与居民的人文传统(如居民的宗教、性格、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与法的自身体系(如法律与法律、法律渊源、立法者的目的以及赖以建立的事物的秩序)发生各式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是“法的精神”。
3、地理环境决定论:在这众多的关系中,有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法律史上,从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角度来探索法的精神,孟德斯鸠是第一人。孟德斯鸠非常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作用,甚至认为这种作用具有决定性。
他认为:在拥有广阔平原的亚洲不能不实行专制。“因为如果奴役的统治不是极端严酷的话,便要迅速形成一种割据的局面,这和地理的性质是不能相容的。”
孟德斯鸠认为,炎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人们懦弱而不能维持自己的自由;相反,贫瘠的土地和寒冷的气候能磨炼人的意志和性格,使人勇敢、坚强而一心捍卫自由。
法律与地域或气候密切相关,人的性格、嗜好、心理、生理特点的形成与人所处的环境或气候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不同环境的居民有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立法者的责任就是在认真研究分析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法律,使其精华得到发扬光大,糟粕得到抑制或摒弃。
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以及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地理环境影响政治法律制度的建立,影响法律的运作和实施,影响法律的权威和功能,影响人们遵法、守法的文化传统、文化心态和文化心理结构。
二、政体理论
1、每种政体都由两个概念加以界定,即即政体的性质和政体的原则。
2、政体性质:
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
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性情领导一切。根据是由全体人民还是一部分人掌权将共和政体分为:民主共和政体和贵族共和政体。
因此确定政体性质的标准有两个因素:第一,最高权力掌握在多少人手中;第二,行使这种最高权力的方式是什么。
同是由一个人掌权的政体,在君主政体下,掌握最高权力的这个人是按照既定的法律治理国家的,而在专制政体下他可以不凭借法律,不按规章行事。
3、政体原则:使政体运动的人类感情 民主制的原则是品德。贵族制的原则是节制。君主制的原则是荣誉。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
4、政体原则腐化的原因:
民主制:追求权力和财富的极端平等。贵族制:专横、不守法律。君主制:专制。
三、分权学说
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基于他的政治自由思想,政治自由是孟德斯鸠政治思想的主要目标。
1、孟德斯鸠认为,自由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哲学的自由,一种是政治的自由。
哲学的自由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可以行使自己的意志;而政治自由又分为两个方面,即与政制相关联的自由和与公民相关联的自由。
与政制相关联的自由:孟德斯鸠认为,政治自由就是要有安全的论断,体现为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因此,必须有政府,在政府的保护下,公民免除惧怕心理。
与公民相关联的自由:孟德斯鸠强调的是守法。自由是做法律不限制的事情,当人们能够做法律限制的事情的时候,自由就不会存在。
2、孟德斯鸠认为,政治自由的获得只有在国家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因此,政府权力必须分散。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包含了两个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是分权,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个组成部分;第二部分是制衡,他认为,三种政府权力之间应该彼此制约,以达到一种均衡。
(1)立法权是制定、修正或废止法律的权力,它又可以分为创制权和反对权。前者指制定和修改法令的权力,后者指取消法律的权力。他认为,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立法权应该归人民集体享有,但是,人民直接参加立法活动会有诸多不便,他建议采取代议制。
(2)行政权是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的权力,它既包括领导军队、维护公共安全等对内权力,同时也包括宣战、媾和、派遣或接受使节、防御侵略竿对外权力。为了提高国家处理事务的效率,孟德斯鸠主张行政权应掌握在国王手中。
(3)司法权是裁决私入纷争、惩罚犯罪的权力,主要涉及到审判、调节纠纷等权力。司法权由法院行使,其成员选自人民,存续期视需要而定。司法权依据法律被动地行使,只有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才能行使司法权,奉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孟德斯鸠认为,被告人与法官处于平等的地位,他甚至可以依据法律选择法官。
为保证政治自由,孟德斯鸠认为,三项权力应该分开行使、不能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手中,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同时取得了三种权力,那么,一切便都完了。
3、以权力制约权力:三种权力的划分并不是孟德斯鸠分权理论的核心内容,他对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
贡献在于他还提出了权力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思想。(1)立法机关内部的制衡:贵族院(世袭)、平民院(选举)。(2)行政机关可以对立法机关行使否决权。
(3)立法机关监督行政机关执行情况,并有权对其违法行为提出弹劾。(4)司法机关对于立法和行政机关的行为享有违宪监督权。
意义:三权分立的目的就是要限制国王的无限权力。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参加政权的愿望。三权分立学说对美国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及后世资产阶级各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卢梭的政治思想
一、平等思想
1、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在他看来,在实现个人自由,离不开平等,因为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
卢梭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描述了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评估了私有制、国家、法律等要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卢梭看来,人类的不平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生的不平等,这是由自然力造成的,如身体与智能方面的差别;另一种是后天的不平等,这是由社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包括政治上和精神上的不平等。
2、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的产生: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状态下存在着一种真实的平等,人们之间即便存在着自然的不平等,但这一不平等的影响几乎为零。人类自我完善的能力使生产不断发展,但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类却越来越走向不平等。
卢梭将人类不平等产生的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
最初是贫富差别,它导致了法律和所有权的确立;继而是强弱差别,它导致了社会阶级的产生和官职的设立;最后是主人与奴隶的分殊,它的结果是人民的合法权力被专制的权力所替代,最终导致了社会动荡不安,生灵普遍涂炭。一切社会不平等和罪恶的根源,归根到底都产生于私有财产。
3、主张财产尽可能地接近平等。
二、社会契约论与国家学说
《社会契约论》所要解决的问题:人是自由的,人如果丧失了自由,结果会是人将不人;然而,人类又不可能在自然状态下生活下去,人类必然过渡到国家状态,在国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结成了紧密的关系,在这种状态下,如何才能保持从前那么多的自由?
自然状态:自然人天性善良,他们都具有两种天赋的感情,即自爱心与怜悯心;他们也享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即自由与平等,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自然人之间很少有交往,各自的需要又易于满足,他们是独立而自由的。因此,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们只有年龄、体质的不同而存在的自由不平等,而无财产、政治上不平等,他们快乐地、幸福、自由地生活着。
过渡到社会状态的必然:人类有一种自我完善的能力,为人类进入社会状态提供了可能性。各种客观条件的综合作用则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这些客观条件包括获取食物等方面的困难,自然状态难以长久保持。由于个人独立生活非常艰难,生存斗争的需要使先前离群索居的个人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而生活在一起,以便人们能够以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1、社会契约:现实中的文明和国家让人失去了自由,为了保证自由,必须借助社会契约建立一个新的共同体。
在缔结社会契约时,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全部权利完全转让给集体;由于每个结合者也同样这样做,他就可以从集体那里获得自己所让渡出的同等权利,实际上他没有失去任何权利,还可以以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由于人民就是主权者,不会损害全体成员和任何个别的人。
在订立契约时,人们之间平等地服从实际上是没有服从,因为通过契约,他们又从别人那里重新平等地获得所付出的东西,因此而实现了个人的自由。相互服从即等于自由。
在自然状态下,人的自由来自于没有任何约束,在社会状态下,人的自由来源于一种普遍的约束。
对于个体而言,卢梭的社会契约意味着个人权力的全部的、彻底的转让,即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个人以道德的自由、社会的自由代替了天然的自由,而且获得了法律面前的平等。
对国家而言,通过社会契约,它获得了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如果有人不服从公意,全体可以迫使它服从,“迫使他自由”。
2、公意理论:为解决在国家状态下个人自由与服从之间的一致性,卢梭提出了公意理论。
什么是公意?“国家全体成员的经常意志就是公意。”
(1)公意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共同利益。
(2)公意享有最高的权威。
(3)公意不同于众意、私意和团体意志。教材第189页。
但是,在一切问题上求取一致是不可能的,所以卢梭表示多数人的决定也可以构成公意。也就是说,多数可以强迫少数,让他自由。多数人暴政。
卢梭认为,一个进入社会的人不同于自然状态的人,必须有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他的自由不再是服从生理的冲动,而是对于理性的依从。
卢梭既要保持国家整体的权威,又要坚持个人不可剥夺的自由平等权利。在他的公意理论中,虽然强调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但他更关注个人与整体的同一性,更提倡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对整体的服从。
卢梭的理论在吸纳自由主义因子的同时又兼具集体主义的倾向,他时而被尊奉为民主自由的先锋人物而备受推祟,时而被作为极权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而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卢梭契约论思想同时拥有破坏与建设的双重特性。
三、人民主权学说
卢梭以“人民是主权者”为基点,以“主权在民”、“公意”、人民立法、直接民主等理论为核心,对主权学说做了全新的阐释,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并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学说。
1、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公意的本质决定了主权的特征。
2、单个个人通过社会契约将自己的全部权利让渡给集体,从而形成了公意。正因为形成了公意,普通的人才成为公民,才获得在社会中的自由。
3、主权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由人民直接行使。
4、主权是绝对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
5、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6、人民主权是不可被代表的。
法国政治思想家贡斯当(1767-1830)指出,卢梭理论中代表“公意”的主权者是一个“抽象存在”,主权者是由无一例外的所有人组成,但是,一旦主权者行使其拥有的权力时,主权者不可能亲自行使主权,他必须委托出去,结果使得那种以全体的名义行使的权力,必然由单独的个人或极少数所支配。他认为如果没有精确的定义,人民主权理论的胜利可能成为人民的灾难,人民主权原则也有可能被误用来论证某种暴政。
2.演讲稿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 篇二
1.1 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结合
从历史性角度来看, 政治思想与其他的社会意识一样, 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政治思想总是深藏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的现实之中。这要求我们要把政治思想放到产生这一思想的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国家中去考察, 注意到特定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培育出了这样或那样的政治思想, 而这种思想又是如何反映到当时的历史现实和对历史进程有何影响。但同时还应该注意政治思想发展的自身逻辑。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除了受自身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外, 还必定以前人的思想成果作为材料, 与前人有一定的学术渊源。这要求我们既要审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家都提出了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与前人有什么继承性, 又要分析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这些政治思想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1.2 交叉性与渗透性相结合
政治思想史作为政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与哲学、历史学、法学等学科有密切的关系, 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为其提供了学术支撑, 推动了政治思想研究的发展。
政治学为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源泉, 为其提供了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地;哲学为政治思想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大部分的思想家同时又是大哲学家, 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 康德、黑格尔等,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哲学观是苏格拉底的贤人政治观的理论基础;历史学为政治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个宽厚的时代背景和问题领域, 它要求政治思想的研究必须在历史的范畴内实事求是;政治思想史还与法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些共同的内容展开了研究, 相互印证, 如古罗马的法权政治观、自然法理论、近代的国际法理论。
1.3 内容多与系统性强相结合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 代表着西方政治思想家对政治价值的不懈追求, 对政治现象的终极认识以及对政治理想的精心设计。[1]研究内容是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学家主要政治思想和观点为学习内容。载体是一个个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政治思想家, 他们属于不同的时代、国度, 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性格;他们所思考的政治问题和提供的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的方案各不相同: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国家与政府的性质、民族主义的宗教改革、政治制度框架设计、理想的政府形式等等, 涉及的内容是多层次、多维度的。
虽然,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内容复杂, 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些核心的概念, 如自由、正义、平等、法治、理性等理论, 这些理论对于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至关重要。各知识环节扣得比较紧密, 必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政治理论体系的形成。如在学习政治理性主义理论部分时, 必须从古希腊的传统思维出发阐述, 分析在不同阶段不同代表人物的理性思想理论, 最终有体系性地掌握政治理性主义。
2《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2.1 教学内容应突出特点
第一, 梳理教材, 要抓住“一个中心”。当前国内众多教材版本中有代表性的是徐大同和马啸原的著作。徐大同编著的教材是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纵向梳理;马啸原的著作是按专题进行解读。从时间的跨度来看经历了几千年;从涉及的人物和理论来看, 是对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进行概括。在一个短短的学期内如何把握教材众多繁杂的内容?这需要授课老师把握住整个政治思想史的主题, 提炼出整个课程的中心思想。纵观国内外学术界, 关于西方政治学说史的主题, 基本上有两种分析框架。一是强调国家问题, 二是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2]。
第二, 教学内容的讲授必须树立科学看待问题的思路。对各种政治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 才能对各种政治思想做出切合实际的具有说服力的科学评价。
第三, 注重历史与现代的统一, 避免空洞的说教和枯燥无味。任何一种有影响的政治学说, 总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 对人类的政治文明和进步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所以在讲授的过程中, 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评判历史上每一种政治思想、历史贡献与历史地位。但是, 作为现代人来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 自然不能抛开现代的观点, 从历史中去寻找解决当代问题的智慧。历史上哪些政治思想对于启发我们的政治思维是有益的, 我们就应当合理汲取, 古为今用。
2.2 采用多元化的、以激发学生学习乐趣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2.2.1 启发式教学
“思维的全过程有赖于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努力。”[3]启发式的讲授是要学生独立去思考。《西方政治思想史》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阐述与评论两大方面。理论的阐述要做到简明扼要、准确生动、学理透彻, 然后留出时间让同学们思考这一理论对当时政治发展的影响及整个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影响或作用, 再列举大量的应用实例, 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观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和头脑去认识、鉴别、评论。
2.2.2 分组学习, 跨时空虚拟对话
探究性学习与协作学习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方法。《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同一种理论如自然法理论、国家起源理论、权利观理论, 在不同时代、不同思想家那里表述不同, 有些理论在当时是进步、革命, 但时过境迁却被摒弃。对于这些理论的学习可以在每一个教学时段里, 从已授内容中选拔一个可供讨论的、开放性的问题,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 跨越时光的隧道由学生和思想家们进行隔空对话, 围绕待定的主题, 由学生代表不同思想家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行解答、探讨和争论。
2.2.3 比较式教学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很多知识点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对比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可以将这些内容进行详略安排, 具有发展性或延续性的知识进行比较, 抓住重点, 分析异同。如:比较分析古希腊的平等理论学说与斯多葛学派的平等理论的差异;相似的内容, 可以让学生通过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后进行类推, 如启蒙时代的自然法理论, 只需要重点讲解自然法的方法论上革命性意义, 有关自然法内容的知识, 通过和古代自然法内容比较进行类推, 发现规律, 触类旁通, 减少记忆内容, 增加理解内容。
2.3 广泛采用多媒体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不受时间, 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中, 可借助多媒体的图片、音像的形象功能, 让单调平面的理论课程生动活泼。如涉及到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物生平时,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背景信息, 这有利于吸引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内容。另外,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利用一些形象的表格、模型以及图形向学生生动地展示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逻辑结构等。
2.4 注重实践性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对学生一个学期学习成果的检验。目前对《西方政治思想史》考核的方式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 以考核记忆为主。但是大部分政治学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会成为中学政治课教师,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理论是他们未来教学的政治课程的理论渊源, 所以我们不仅是考核他对理论的理解与记忆, 还要考核他运用理论的能力。考核的方式除了笔试之外, 应该增加实践性考核的内容。可具体可选出与中学政治课新课改相关的内容, 如国家理论、主权理论等内容交给学生做成教案, 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站在讲台上当“老师”, 同学讲完后由学生组成的评委小组进行点评, 并给出成绩, 最后由教师对整个的活动进行评述。要想上好这点内容, 学生必定要做许多的准备工作, 了解如何做教案、教学的技巧、大量查阅的相关资料、理清所讲内容的逻辑关系等, 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锤炼了学生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桂琳.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当代[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2.
[2]浦兴祖.西方政治学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10.
3.浅谈西方政治制度之思想文化基础 篇三
关键词:西方民主政治 中国社会主义特色 政治制度
1、西方政治制度思想基础
1.1以人为中心哲学思考是民主政治思想的起源
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再到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1],古希腊的哲人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逐渐把思考的对象从自然现象转向思考城邦政治和社会关系,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拥有自己的理性。人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参与城邦的治理,政治不仅仅是贵族们的特权,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是政治的动物。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西方的自由民主政治家一般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国家和法律的产生。”[2]罗马著名的法学家、政治家西塞罗提出,既然人类都有理性,既然理性是人类共同具有的特征,人类就应當是平等的,至少在法律面前应当是人人平等的。[3]
1.2古希腊、罗马的思想家关于国家-公民政治关系的描述
伯利克里对雅典的城邦政治的性质和特征作过经典的阐述:“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里。”亚里士多德的著名观点——“人是政治的动物”。[4]他认为人类应该要根据自己的本性以及需求组成政治社团才能生存。根据柏拉图对于城邦的定义,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国家-公民关系的见解。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集很多人居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它城邦。”[5]从以上古希腊的执政官和哲学家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契约论并不是卢梭后来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是具有其思想的源头的。罗马的伊壁鸠鲁则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契约”的观点。他认为公正是国家和法律存在的基础,也是公民幸福、安全的基础。西塞罗提出了具有罗马法学政治特色的国家-人民协定关系,他说:“共和国是人民的事情,人民并不是以任何方式相互联系的任何人的集团,而是集合到一处的相当数量的这样一些人,他们因有关法律和权利的一个共同的协定以及参与互利行动的愿望而结合在一起。”[6]
1.2.1卢梭等思想家的社会契约思想
严格意义上,社会契约论的创立者应该是法国人卢梭,他于1762年出版了《社会契约论》,但是18世纪的思想家们也有很多有关国家-公民契约关系的论述。因此,关于国家-公民契约关系的思想应该是一个体系。卢梭的社会契约可以叙述为“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的人身及全部力量共同置于总意志的最高指导之下,而我们以法人的资格把每个成员理解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结社行为产生一个道德的、集合的团体,该团体在被动的场合称为国家。”[7]洛克为了反对当时的神权政治论,认为“民政政治是契约的结果,而不是神权确立的。”“根据洛克的契约论,政府为契约的一方,如果不履行契约中的义务,可以有正当的理由反对它。”[7]
2、限制国家权力的滥用的思想源泉
限制国家权力被滥用,最初的目的是在于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抵御外侮。在古希腊的哲学家看来,僭主政制或者寡头政制就是少数人对于国家权力的滥用,会使民众和国家遭遇巨大的灾难。苏格拉底反对僭主和富豪的统治,认为他们违反人民意志和国家法律进行统治,柏拉图认为少数富人统治的寡头政制下,富人贪得无厌,穷人走投无路,社会动荡不安。同时他认为僭主政制是最坏的政体,柏拉图说:“他(僭主)采用暴力对付他的父亲——人民……僭主是杀父之徒,是老人的凶恶的照料者”。 [5]
2.1保障私权——限制公权思想的发展
随着封建主义的逐渐崩溃和资本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资产阶级对于个人财产和个人其他权利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作为资产阶级的拥护者,18世纪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在限制公权力滥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保护私权的主张。而这个主张的理论基础便是“天赋人权论”。与当代西方的民主政治精神最相近的是洛克关于天赋人权的论述。洛克提出,自然法即理性,赋予人类某些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天赋的、不可转让的、不可抛弃的。而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是财产权。[3]洛克说:“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8]他认为没有经过人民的同意就进行征税侵犯了人民的私有财产权,是不能容许的。
2.2限制公权滥用的创举——分权制衡
最早提出分权制衡论的是英国的思想家洛克,在其著作《政府论》中提出了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享有这些权力的分别为议会和国王,洛克主张立法权有议会享有,而国王则享有执行权和对外权。洛克认为在一切良好组织得良好的政府中,立法部门和行政部门是分离的,立法部门被看成是善良的,而行政部门则通常是恶劣的。[7]但是洛克这样的分权依然将国家大部分的权力给了国王,而且洛克认为国王原则上应该按照议会的立法去执行,但是在行使执行权的过程中由于特殊的情况,国王可以享有特权,只要不是超越公民福利的范围,他说:“人民不去限制那些并未逾越公共福利界限的君主或统治者的特权,因为特权 不外是在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谋求公共福利的权力而已。”这说明洛克具有与其他英国资产阶级相同的妥协性以及其个人崇尚的君主立宪思想。这样的分权相对于后来进一步发展的法国的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具有不彻底性。
了解和分析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基础有利于我国的现代民主政治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吸收西方政治制度的精华,毕竟毕竟“现代政治发展的民主取向在当代中国政治语境和政治话语系统中获得了无可辩驳的正当性。”[9]
参考文献:
[1]古希腊罗马哲学[M].商务印书馆,1982:128
[2]李凤斌.试论西方政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基础[J].阴山学刊,2005(6):89
[3]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7,27,271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81:3
[5]柏拉图.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58
[6]西塞罗.论国家[M].商务印书馆,1986:207
[7]罗素.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2006: 392-432,
[8]洛克.政府论[M].商务印书馆,1983:77
4.《西方政治思想史》读后感 篇四
读完《西方政治思想史,》,我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亚里士多德(约前384年—前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当我们谈到古希腊哲学时,有三个连贯的人物我们不得不提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三人一起创立了今天的西方哲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与康德、穆勒的伦理学被西方思想家们并称为古典哲学伦理学的三大体系。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综合前人伦理思想的成果,运用经验和理性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人类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和奴隶制社会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建立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幸福论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伦理学经典著作之一,亦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中心模式。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说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幸福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心是关于幸福和实现幸福的条件问题。他的全集里包括三部保存下来的论著,即:十卷本的《尼各马科伦理学》、七卷本的《优台谟伦理学》和两卷本的《大伦理学》。这三部伦理学著作里,每部伦理学著作都对德性概念进行了分析看,对不同类型的德性进行了分类。其中有一类是道德德性,另一类是理智德性。
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昔日辉煌的希腊城邦由于相互的征伐、内部的党争以及执政者的本身的腐败堕落走到了了历史的尽头,再加上北方的马其顿的军事入侵希腊城邦时代上了一个句号,作为形体的和表现物的城虽然没有了,但是其作为人类史上的光辉时代的精神确是后人的思想源泉和制度蓝本,而作为这种精神的载体和人类理性的成果的代表之一,就是亚氏在希腊末期所著的《政治学》,其对后世的影响无需多述,因为今天的大都政治主流价值就是源自它。
本人在此主要谈谈这本书的内容和自己读完它后的感想,作为一个生活在城邦时代的著名学者,更是作为一个在城邦中生活的公民,受其实际生活和生存的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一个城邦的范围内表达作者的思想和以此作为作者考虑各种问题的基础,还有受其当时的观念的影响所有的问题的讨论都是在一个公民的角度来讨论,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作者首先通过分析法和追溯法描述的是城邦的本质、城邦目的和形成。亚里士多德的在论证城邦的本质的时候使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城邦的构成因素并在“公民”这个要素上广泛的论述,在公民构成的城邦里,亚是对“公民”的定义是:“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物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和今天以年龄分界不同,而这部分的人民参加和决定是城邦的最高权利和最重要的事情,这种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的人组成的就是城邦,所以城邦的本质就是一个民主的制度下的公民组成的共同体。关于城邦的目的和形成作者是在把人类社会要达到三种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这中间良好的道德即灵魂的善事本质性的,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的关键,而这三种的“善”的实现只有城邦能做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或者说是“人是政治的动物”而这个人类共同体的城邦就是为了达到“至善”的目的“ 城邦是最崇高,最有权威,并包含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以,城邦追求的是至善。”其形成的过程首先,世间有着必须存在的结合体,他们一旦分离便不可能存在。即男人与女人,是为着繁衍、类的延续而必须结合在一起。而天生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也是为了保存而建立了联合体(能够运筹帷幄的人天生就适于作统治者和主人,那些能够用身体去劳作的人是被统治者,而且是天生的奴隶,所以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这样两种结合体在一起,首先必然形成家庭。由此得出家庭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接着,一个家庭通过繁衍,就形成村落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早的城邦由国王治理。而高级的村落就是由多个家庭为着比生活必需品更多的东西而联合形成的最后,多个村落为了美好生活联合形成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乎自足时,城邦就形成了,“如果早期的共同体形式是自然的,那么城邦也是自然的,因为这就是它们的目的。事物的本性(自然)就是目的“得出了城邦就是一个自然地形成的!“因为一个国家常常比家庭更需要金钱,更需要获得金钱的妙方,所以有些政治家致全力于理财。所以讨论的是各种政体,包括现实的政体和过去未来的政体等,亚氏对政体的定义:“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此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同时订立城邦即全体个分子所祈求的目的。”划分也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政体,一种是政体是只顾及统治者目的还是全城公民的目的地化为: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另一种是按照掌握最高权力的统治者人数的多寡划分:一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统治、还有以上两个标准综合起来划分:君主制政体 贵族政体 共和政体这三个把城邦的公共利益作为执政的目标的正宗政体、另外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这三个把执政者的利益作为执政的主要的变态政体。尽管亚氏讨论和论述各种政体,但是他自己没有认为那个一定就是最好的,反而倒是觉得都是有问题的,最主要的是你怎么在都是有问题的前提下通过坚持“中庸”的原则选择问题最少最适合你城邦的政体才是最好的!
从批判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同时对于柏拉图的”整体幸福”提出不同的认识认为幸福应该是全体人或大多数的幸福而不应该排斥一些人 如工匠 庶民 卫士等的世俗幸福。再他到理想城邦的建设离不开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培养有教养的公民和治国人才,而且要发展个人的天性,使年轻一代得到发展,为将来的美好生活作准备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的,他主张顺应灵魂的三个部分,对人进行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的教育。首先关于体育,他认为体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身体健康、具有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在三个方面的教育中,体育应放在首先的位臵,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参加战争和过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他主张对儿童的体育训练应该适度,因为过度的训练和不足的训练都会损坏儿童的健康。因此他反对斯巴达式的操练,主张“在体育训练中应把高贵的东西,而不是什么兽性的东西,放在第一位”。他还认为,为了儿童的健康,不仅要进行体育训练,还要注意适当的饮食。关于德育,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的美德。当人的各种天赋职能都得到满足,并能在理性的支配和领导下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展时,人就是一个有美德的人。或者说,当一个人的感情、欲望为理性所控制时,人就产生美德。
他还认为,美德的特性就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就既是中间的,又是最好的,而这乃是美德所具有的”。例如在莽撞与怯懦之间有勇敢,在吝啬与浪费之间有慷慨,在怕羞与无耻之间有谦虚,等等,其中勇敢、慷慨、谦虚就是“中庸之道”,就是美德。他认为,为了培养美德,不仅要认识美德的意义,而且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是说要通过实践来进行道德教育。他认为,音乐和绘画在培养美德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样亚里士多德把美育和德育联系起来了。关于智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理性灵魂”。他主张年轻一代要学习广泛的知识。他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有用不仅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而且是为了使人善于利用闲暇。为此,他提出了“自由教育”(“文雅教育”)的理论;他认为,如果单纯追求有用,就不能形成高尚自由的心灵。这个与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历史颇像,就是一种不为功力 实用的原则的自然发展状态的追求。
亚里士多德很重视道德教育,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反映了中等奴隶主的利益和道德要求,是古希腊伦理思想的高峰。他总结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结果,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为:(1)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2)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辞学);(3)创造的科学,即诗学。到了12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开始兴起,他的著作被翻译成了各种欧洲文字,形成了中世纪后期的经院哲学。这种哲学后来成为了早期近代哲学家例如伽利略和笛卡尔所批驳的对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对我来说,作者在这本书中进行关于“善”“快乐”“幸福”等部分的讨论时,对这些东西的下定义的方法很有借鉴性。亚里士多德他会先列举出诸多与这个品质相似的品质出来,然后分别进行区分。通过区分比较,来使得要讨论的概念的定义明朗化。或者通俗一点儿说,就是通过讨论一个东西不是什么,而去它是什么的方法
这本书对于我们生活是有切实的帮助的。人怎么才能幸福的生活呢?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一种实践活动,不是一种品质。按我们现在的话讲,幸福在于人生的过程,不是一种结果。具体怎样去做呢?他认为,我们应当按照自己的性情去做事。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禀赋与天性。我们应当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自己有天赋可以做好的事情,然后去做。当然,还有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我们需要知道并尽力去做到---这也是这本书的着力点。如果要获得幸福,从总体上讲,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在自己理智之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情始终主宰着自身,那么无法通向幸福的道路。其次,概括的说,就是应当适度的生活。这个适度比较难以解释清楚,但是以直觉看来,这本儿书中讨论的适度是一个多维的。如果把它量化到坐标轴上,至少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的坐标来衡量适度,适度就是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去做事。这里还有一个很启发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在谈到适度的时候,列出了一个德性表。比如温和是一种德性,温和的不及是麻木,过度是愠怒。但是在麻木与愠怒两者间,也有一个是相比另一个更不好的德性。假设麻木与愠怒更不好,那么我们就应当使自己的行为偏向愠怒,而这样我们就能更靠近适度了。至于怎么判断两种德性那种更不好呢?一般的来讲,人最容易获得的那种品性是更不好的。假如人更容易变得麻木而不是愠怒,那么人就可以更加愠怒一点儿,而不是麻木。这样,他就近似达到适度了。
5.演讲稿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 篇五
摩根索指出,政治,是追逐权力的斗争。无论政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权力总是它的直接目标。吕亚力曾说过:欲彻底了解和评估政治上的重要大事的现象,必须基于对政治思想史的正确认识。一本良好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是国内读者迫切需要的。因此,作为一个政治专业的研究生,必须要具有通晓中外政治思想的能力以及开阔的视野,作为初级读物,我选择了徐大同主持编著的《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为专研国际政治学的开端。整整一个学年,静下心来浅读了一下徐大同老师主编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系列。读的过程中遇到很多不懂,借着查阅其它资料,对于这一套书有了浅显的认识,第一部分:前人研究成果、内容及观点
本书是以西方二千五百年来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为主题,加以活泼流畅的阐释。它是一部见解和写法都与众不同的政治思想史,上起古希腊,中经近代国家的演变,美国的启蒙运动,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自由主义激起的各种反动„„一应俱全,蔚为大观。它激荡着思想的声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使读者在思考挑战的刺激中,洋溢着捧卷玩味的乐趣。本文将从《中外政治思想史》这五卷书分别描述的不同的时期中简单陈述每历史阶段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对每一个时期内政治制度的理解与感悟。
第一卷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时间跨度大约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476年,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安提丰、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芝诺、克吕西波、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波利比阿,潘尼提乌、波塞东、卢克莱修、西塞罗、塞内卡、爱比克泰德、奥勒留、查士丁尼等。
第二卷:对西方中世纪(5―15世纪)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重点介绍了教父和奥古斯丁、格拉修斯、罗马法学家和布拉克顿、索尔兹伯里的约翰、阿奎那、埃吉狄厄斯、巴黎的约翰、但丁、萨索菲那多的巴托鲁斯、布鲁尼、马西略、奥康的威廉、库萨的尼古拉、福特斯库等人的政治思想。
第三卷分15-16世纪、17世纪、18世纪三个历史时段,重点介绍了马基雅维利、路德、加尔文、布丹、阿尔色修斯、格劳秀斯、胡克、弥尔顿、哈林顿、雷布斯、斯宾诺莎、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潘恩、杰斐逊、休谟、柏克、康德等人的政治思想。
第四卷:19世纪至二战,依据资本主义发展的型态分为两编,主要研究了19世纪初至二战西方政治思想的演变,重点介绍了边沁、詹姆斯・密尔、洪堡、贡斯当、托克维尔、黑格尔、孔德、斯宾塞、狄骥、约翰・密尔、马克思・恩格斯、格林、霍布豪斯、博赞克特、霍布森、罗素、威尔逊、古德诺、杜威、尼采、莫斯卡等人的政治思想。
第五卷主要研究了二战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和演变,重点介绍了波普尔、阿伦特、达尔、罗尔斯、哈耶克、奥克肖特、伯林、弗里德曼、诺齐克、阿隆、萨托利、沃格林、贝尔、尼斯比特、麦金太尔、马尔库塞、弗罗姆、萨特、列斐伏尔、阿尔都塞、哈贝马斯、利奥塔、福柯、德兹勒、罗蒂、马利坦、奥尔森、布坎南、李普塞特、达伦多夫、伊斯顿、阿尔蒙德、派伊、英格尔哈特、亨廷顿等人的政治思想。
这里以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为脉络,而不完全以书本的体系,总结了我对于读完这本书多获得的整体感知。不过很明显,我这里不可能把任何一个人的思想能说得清楚,也只能凭我的一点理解断章取义了。
1、柏拉图(古希腊),主要著作:《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
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哲学家)、辅助者(军人)和生产者,如果一个城邦中的统治者拥有智慧、军人勇敢、生产者懂得节制,且各个等级各司其职、分工互助,这个城邦就实现了正义。由“哲学王”治国是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一个根本。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他也赞同“美德即知识”,所以,能把握“理念”和事物本质的哲学家不仅拥有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也必然拥有完美的德性。只有让这样一个哲学家治理城邦,且让他拥有绝对的最高权力,才能把城邦治理得好。在理想国里面,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强盛,就必须消灭私心,必须消灭私有制和家庭。
2、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主要著作:《政治学》、《雅典政制》、《尼各马可伦理学》、《修辞学》
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有意识地将人类知识区分为不同的学科领域,使政治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这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政治学的开山鼻祖”。(P59)他的目的论认为,所有事物都有一定的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家庭组成村社,村社组成城邦,所以,作为最高最广的组织,城邦的目的是“至善”。没有城邦,村社和家庭以至个人都失去了意义,就像种子只有成长为大树才有它的意义一样。由此,他有一句名言:“人类自然是走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P52)也有人译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它将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这三种政体都服务于城邦的公共利益,它们的反面分别是: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这三种政体只为掌权者的私利服务。在他设计的理想城邦中,他提倡一种有限制的私有制,并认为奴隶制是城邦的基础;根据他的中庸思想,他认为城邦由中产阶级掌权比较好,因为他们相对于富人和穷人都会不那么怀有强烈的偏见;另外,他非常强调法律的作用,认为普遍的正义就是守法。
3、斯多葛派(又称画廊学派)(古希腊)
斯多葛派开创了西方的自然法传统,他们认为,宇宙是受一种普遍法则支配的统一整体,这种法则或者说理性就是自然法。作为整个宇宙的一部分,人的本性与自然法是一致的,服从自然法就是服从自己的本性,或者说,人与上帝具有共同的理性。由此,他们极力推崇人内在的精神自由,认为这种自由与人的外在境遇无关,只要人“按自然生活”,服从自然的理性(也就是他自己的本性),他就是自由的。所以,“恶人无论有多少财富,多大权力,他也处于受奴役的状态;而有德行的人即使一贫如洗,身陷囹圄,也仍是自由人。”(P67)根据他们的自然法思想,他们认为所有人都是从神那里流溢出来的一部分,是神的儿女,相互间是平等的。
4、西塞罗(古罗马),主要著作:《论共和国》、《论法律》
西塞罗对国家有一个著名的定义:“国家乃是人民之事业。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P74)在政体理论上,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由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结合而形成的适中的混合政体,这种政体结合三者的优点而能避免各自的不足,因此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不易败坏。关于法的理论,他承袭了自然法的思想,认为自然法具有高于一切人类立法的权威,是判断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是衡量人类立法和人类行为的准则,那不符合自然法的法律不是真正的法律。(P76)他认为所有人都具有共同的理性,都是自然而平等的。
5、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中世纪),主要著作:《反异教大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诠释》、《神学大全》、《论君主政治》
阿圭那试图调和理性和信仰的矛盾,引进理性和经验的因素来证明神学理论。他将人的理性看作上帝的创造物,但是人本身靠理性是无法认识上帝的,而只有靠上帝的启示,所以理性应服从信仰。而且由于国家是人的理性的产物,而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所以从根本上说国家是上帝的产物。由此,他论证了教权高于俗权,罗马教皇有权感化、限制以至废黜暴君。他把法分为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永恒法是上帝的理性,是整个宇宙的规则;自然法是上帝理性在人类理性中的体现;而人法即为国家的法律;神法却教会法、《圣经》。他论证说,人们依靠理性(自然法)并不能认识上帝,而必须借助神法的指导。
6、马斯雅维利(意大利),主要著作:《君主论》、《论提图·李维的前十卷》、《论战争的艺术》、《佛罗伦萨史》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马斯雅维利是第一个用权力政治观来解释政治、注重统治术的思想家。他曾说过:“谁打算预见未来,就必须研究过去,因为人类历史事件总是和过去时代的事件相似。情况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人的所作所为,一直是,而且将来也是由于人类相同的种种冲动的刺激,所以必然产生相同的结果。”(P127)由此,他依据历史,观念人性,解释政治。他的人性观总体上倾向于性恶论,由此提出一句名言:君主应该“像狮子一样的勇猛,狐狸一样的狡猾”。
7、让·布丹(法国),主要著作:《国家论六卷》
布丹是近代主权学说的创始人,它把主权定义为“超乎于公民和臣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他认为主权有和永久的性质,绝对性是指它的至高无上、不受限制和不可分割。
8、胡果·格劳秀斯(荷兰),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法》
格劳秀斯是国际法的奠基人,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近代最早将几何学的演绎方法引入法学与政治学的思想家。他坚持认为自然法不依从于上帝,而是以人类本性为基础。导源于人类理性的,是自然法,导源于意志的,是人类法和神法。人类法又分为民法、国内法和国际法等。在他看来,自然法比神法更具有合理性、永恒性和普遍性。他的主权学说不仅认为对内最高,还强调主权的对外独立。关于国际法理论,他认为自然法是国际法的基础,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应该按自然法的原则处理国家间的关系。而且他认为,国际法的最终目的是寻求和平,并明确区分了正义和非正义战争。
9、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荷兰),主要著作:《神学政治论》、《伦理学》
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的哲学家,他主张哲学应该摆脱宗教的控制,认为哲学应该增加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他从人的本性出发演绎出他的政治原则。“自我保存”就是人的共同本性,每个人都爱他自己。根据这一原则,他推导出了他的社会契约论。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为了避免同类之间的损伤,人们才建立了社会,而社会的基础依据一个定律,即人们任何一个情感非借一个相反的较强的情感不能克服,一个人因为害怕一个较大的祸害,可以不做损害他人的事。(P173)因此,国家要有统治一切人的最大权威,才能保护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但是他也认为国家的权威也以增进人民的福利为限。斯宾诺莎非常自由,认为“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不过他着重论述的是思想自由,认为允许自由思辨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但是他同样强调行动守法。他的结论就是:“思想自由,行动守法。”
10、托马斯·霍布斯(英国),主要著作:《利维坦》、《论物体》、《论人》
霍布斯将物质的物体看作是世界的唯一存在,认为一切物体都按照一种必然的因果规律运动着。(P194)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欲望是无限的。在自然状态中,由于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们由于利益上的竞争、对他人可能伤害自己的猜忌、对名誉的追求会导致人们相互之间残酷的争斗,最终形成人对人就像狼对狼一样的战争状态。这样,人们为了摆脱这种“自然状态”,都约定把自己的全部权力交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从而组成国家。他认为人们交出权力之后就不能收回也不能背叛,主权者是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且不能分割的,但要受契约宗旨的限制:即人们达成契约的目的是为了保存生命。霍布斯认为,除了法律限制以外,个人享有一切行为的自由,并将经济生活的自由看作是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1、约翰·洛克(英国),主要著作:《论宗教宽容》、《政府论》上下篇、《人类理解论》、《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阐述的唯物论的经验论是他研究社会政治问题的理论基础,他认为理性是人自身的产物,是以经验为基础的理智的认识。洛克从父权方面对君权作了批判;支持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的原则。他认为公民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是自然权利,其中财产权是其它权利的基础。政府的目的就是作为一个公正的裁判者,维护公民的自然权利。他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利: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利,但不能超出公共福利的限度。为了防止出现政府专制的问题,他还提出了政府解体和革命的思想。
12、孟德斯鸠(法国),主要著作:《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使用历史的方法,力图以事实为根据,探寻社会、国家和法律制度的存在规律。对法的精神的阐述是他政治和法律思想的基点,所谓法的精神,就是一个国家的法律、政体、自然环境、土地、气候、生活方式、宗教、贸易、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的综合,它归依于理性。在他看来,只要掌握了法的精神,就能制定出合乎理性的法律,从而建立起理想的政治制度。在法的精神中,他特别强调政体和政体原则的作用,认为一国政体最终决定了该国法律的性质,只有一个好的政体才能有好的法律制度。他认为,民主制的原则是品德,贵族制的原则是以政治品德为基础的节制,君主制的原则是荣誉,而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
他还论述了自由的问题。它把自由分为民事自由和公共自由两个方面,认为政府应该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财产自由和信仰自由。他否认道德可以保证权力用于正当的目的,“一切有权力的人都易于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P238)。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他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国王、法院执掌,三权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
13、让·雅克·卢梭(法国),主要著作:《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论政治经济学》、《新爱洛伊丝》、《爱弥尔》、《社会契约论》、《让·雅克反对卢梭》、《忏悔录》
卢梭认为,人们生而平等,现实中的不平等都是由社会造成的。在原始自然状态下各孤立而平等的人由于私有制的确立而产生了富与穷的分野;随后国家和社会把保障私有制和确认不平等的法律固化,并产生了政府和官吏,由此确立了强与弱的分野;随着政府腐化堕落为专制政权,暴君把一切个人都变成最盲目地服从的奴隶,从而确立了主人与奴隶的分野。不平等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建立起来的,而私有制是社会的万恶之源。但是卢梭并不赞成取消私有制,而是主张财产占有上尽可能地接近平等,并认为在社会中财产权是公民权中最神圣的权利。他认为人们根据契约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构成他们生存要素的财产、自由和生命”,如果人们建立了一个“人民主权”的国家,个人就会“以更大的力量来保存自己的所有”(P245)。
卢梭是近代西方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人民主权说的人。他认为主权实质上由公意构成,且人民必须直接行使主权。法律是国家的唯一动力,是主权者意志的体现,是公意的行为。任何个人的命令都不能构成法律,人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人民主权的国家,其法律和权威具有最普遍的意义,是人民的呼声,因而总是最公正的。他认为人们服从法律就是在服从正义,“服从自己本人”,也就是自由,由此,他的公共意志理论把自由与服从统一了起来。
14、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法国),主要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回忆录》、《旧制度与大革命》
民主思想是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他通过对法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同美国政治制度的比较,指出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他一般将民主看作是“平等的趋势”。民主政府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民主法制经常是残缺不全的,民主常常在选择受托执政的人员方面犯错误,民主为“多数的暴政”埋下了种子。
关于革命的思想,他认为革命只是设法实现历史上已经准备好的东西,并建立一种新的合适的社会秩序,“使政治状况适应社会状况,使事实适应思想,使法律适应风尚”(P350)。但是,革命的破坏性也很明显。它会破坏旧制度中好的东西,旧制度死亡了,万劫不复;新的忧虑形成了,令人坐立不安,“法国大革命成为千秋万代既敬仰又恐惧的对象”。
15、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英国),主要著作:《论自由》、《代议制政府》、《功利主义》
密尔是功利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把趋乐避苦视为人的行为的唯一动机,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看作根本的道德标准。他认为“功利主义者判断行为的标准不是行动者本身的幸福而是公众的幸福,行动者必须和客观而仁爱的旁观者一样,采取不偏不倚的立场”(P376),从而减少了功利主义的极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色彩。
密尔的自由理论也被称为“群已权界”论,因为他把划分个人与社会之间权力的界限作为他自由问题的关键。他认为每个人的自由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动力,要保障个人自由,不仅要防止政府的暴虐,还要防御习俗、多数的舆论、得势的意见等所赞成的社会的暴虐(P377)。由此,他提出了自由的两个基本条件:个人对不涉及他人的行为拥有完全的自由;个人必须对伤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负责。密尔特别论述了思想言论自由,认为它不仅是反对腐败和暴政的重要保证,还是认识和获得真理的重要途径。他还认为,个性自由有助于人类智力活动和道德取舍能力的提高,是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并认为社会“进步的唯一可靠而永久的根源还是自由,因为一有自由,有多少个人就可能有多少独立的进步中心”(P379),而习俗的专业和个性的丧失会压抑个人的革新和首创精神。由此,他把评价政府好坏的标准描述为两个:一是看它“促进社会普遍的精神上的进步的程度”;二是看它“将现有道德的、智力的和积极的价值组织起来,以便对公共事务发挥最大效果所达到的完善程度”(P382)。在他看来,任何政府所能具有的最重要的优点就是促进人民本身的美德和智慧。理想的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最高支配权力属于社会整个集体的那种政府,在较大的国度(面积和人口超过一个小市镇)里,就是代议制政府。
第二部分:对中外政治思想史的感悟
古希腊罗马时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遗产,特别是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政治观、观察政治的独特视角,以及解释政治的基本立足点;.从神命政治观、自然政治观、人本政治观到伦理政治观,是一条大致的线索;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人政治学的学科体系,标志着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发展到了巅峰。希腊化时期,政治思想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主要是出现了伊壁鸠鲁派和斯多葛派的对立。古罗马的思想家们延续了前人的思维模式,也创生了自己的共和主义思想,政治思想最终走向神事和人事的二元化。历经千年的中世纪政治思想是近代政治思想的直接源头,它包括从罗马帝国时代到中世纪末期的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罗马法学家的政治思想,早期日耳曼人的民主法治观念,中世纪中后期的封建主义契约思想和政思想,中世纪晚期民族国家思想的萌芽和新兴的城市市民政治思想等。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是政教关系,表现为教权派与王权派的斗争。基督教的二元主义政治观和日耳曼人的民主法治思想是两条主线。书中将政治思想的发展融入中世纪的经济、政治、宗教、政教关系以及思想文化的变革进程中进行考察,既有对著名政治哲学家宏大理论体系的评介,也包含对广泛渗透于宗教信仰和宗教生活、政治制度和政治斗争、社会关系甚至行为礼仪中的政治观念的精心提炼和分析,展现了中世纪政治思想复杂多元的面貌和不断创新变革、推陈出新的特点。政治理论的世俗化和现代是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突出特点:西方近代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权利政治观取代神学政治观成为这一时期普遍的政治观,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论成为论证新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路径,自由主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潮;同时资本主义发展所引发的各种复杂尖锐的矛盾,又造成了各种思想流派之间激烈较量。欧洲北美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道路,又使各国政治思想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以英美革命和法国革命两种范式为背景形成了以洛克与卢梭为代表的“宪政民主”与“激进民主”两种思想传统。对资产阶段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思想的继承、批判和超越是这一时期各种政治思想的主题;自由主义在这一时期活跃始终,确立了其在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主流地位,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非理性主义、法西斯主义等政治思想也十分活跃,政治思想更趋多元化;马克思主义则提出了研究政治现象的阶级分析的方法,以此探究国家的本质,开启了人类政治观念的伟大变革;政治思想更趋于实际,对政治制度和社会问题的阐释从“应然”走向“突然”,突出的表现是实证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实用主义、行为主义的不断发展。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各种政治思潮异彩纷呈,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借鉴和渗透;同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类意识形态成为冲突的焦点。二战后,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两大思潮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多数欧美国家的政治实践,推动了西方福利国家的建设。但福利国家政策造成的新问题,促使了西方福利国家的建设。但福利国家政策造成的新问题,促使了新左翼激进主义的崛起和新左派运动的爆发。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危机,引发了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并且导致了生态主义、女权主义等新兴思潮的涌现。进入80年代后,新保守主义盛行,左翼思潮受挫,互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但90年代后期,社会主义运动开始复兴,奉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民主主义再度兴起。
第三部分:当前国际局势及中国与大国博弈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继续深入发展。在此情况下,国际形势的变化动向,以及我国国际处境的好坏,对我国正致力的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及时了解和认清国际形势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能使我们更好审视判断我国当前面临的整体环境,更好地理解我国加快改革调整的总体方针政策。
一、世界经济温和复苏,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未根本解决 去年以来,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复苏势头,总体上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目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恢复情况都好于预期。但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走上正轨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
1、世界经济复苏很不均衡。
2、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
3、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兴未艾,但引发危机的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4、各国需要加紧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力量对比变化推动着国际体系的演变,大国关系的调整更显复杂 经过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国际力量板块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地位下滑,中国、印度、巴西等一批新兴国家加速兴起,新旧力量的相互挤压,推动大国关系的调整呈现更加复杂的态势。09以来,各大国的高层会晤、互访非常频繁,就当前国际重大问题及各方的利益关切展开对话、沟通。
三、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国际安全形势更显复杂 当前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总体上仍然保持缓和态势,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也在继续交织发展,给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带来新的挑战。虽然目前大国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因民族、宗教、恐怖主义、核扩散、陆海边界、能源、粮食、互联网纠纷、气候灾害等所引发的问题明显增加,且扩散效应更加突出,成为考验各国应对能力的重大挑战。
四、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持续上升,全方位外交活跃世界舞台。
面对我国国际地位变化和国际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以更主动的姿态展开全方位外交,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积极开展峰会外交,扩大我国的影响力和发言权。国际峰会的高规格、权威性,既是各国直接表达自己声音的最佳场所,也是有效处理问题和发挥影响力的极好机会。“世博外交”、“亚运外交”成为新的重要平台,促进中外相互理解与信任,展示我国开放包容、热情友好的形象。与大国的关系出现问题,往往产生损害到发展和安全的严重后果。去年以来,中美关系的压力明显加大,复杂性的一面进一步显现。面对中美关系事端频发的不稳定状态,我国在正视现实,承认中美结构性分岐长期存在的基础上,为化解纷争展开了高层战略对话和协商,敦促美方切实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排除两国关系的干扰,维持了中美关系大局的稳定。中俄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不断深化,在能源、安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同时还保持了中欧关系平稳发展势头,加强双方在国际金融改革、全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合作。同时还保持了中欧关系平稳发展势头,加强双方在国际金融改革、全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合作。巩固和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增进政治互信,改善民意基础。深化同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此外,通过推进多边区域合作还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政治上的互信。金融危机后,我国不仅积极推动国际经济重建和国际体系的调整,我们还本着建设性的态度参与伊核、朝核问题会谈,支持周边国家政府稳定国内政局的努力,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在防核扩散、能源、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主动与国际社会展开合作。中国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既从自身做起,也积极承担国际义务,发挥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综评
哲学与政治学学院
国际政治
6.演讲稿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 篇六
肖卫 1000016927 摘要: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契约论》于1762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这本书是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从他未能完稿的《政治制度论》中采择的一部分整理而成的。他在本书中阐述了社会契约、主权及其权利和政府等内容。
关键词:社会契约 权利 自由平等 利益
人是生而自由和平等的,国家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即“社会契约”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使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最好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国。本书出版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夕,指导了法国和美国的革命,对于推动历史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一卷: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
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卢梭认为我们未尝不可以将家庭当作政治社会的原始模型,将父子关系比作原始社会中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不过重要的是,“人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会转让自己的自由的”。卢梭批判了格老秀斯和霍布斯的观点,格老秀斯和霍布斯都主张君主专制,认为人类一切权利都应该服务于统治者。亚里士多德所认为“人根本不是天然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奴隶,另一些人天生是统治者”。卢梭反对这种理论,认为这些只是一种君主的理论。第二卷:主权及其权利
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不可以转让,不可分割。主权由共同利益所决定和约束,借着法律而行动。法律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公意的行为。虽然公意总是对的,但是它并非总是能做出明智的判断,因此也并非总能找到共同利益之所在,于是立法者的存在就是必要的。然而立法者本身并没有权力,他们只是指导者,只有主权者才有权立法。
公意在卢梭的政治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社会契约论、主权理论和法律理论等都与之密切相关。为了突出公意,卢梭还进一步严格地区分了公意和众意: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基于公意产生的。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集合体才能体现人民最高的共同意志。第三卷:政府及其运作形式
卢梭认为人们为了自存才不得不让度自己的权利从而组成国家的,所以国家的产生是基于公意的。所以国家的立法权属于也只能属于人民,主权在民。卢梭还认为政府的产生,并不是契约的内容或契约本身的目的而只是手段。政府和主权者往往被人混淆,其实政府只不过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政府就是在臣民与主权者之间所建立的中间体,它的职能就是使二者相互适应,它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护社会的以及政治的自由。第四卷:几种社会制度
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选举模式,如人民大会、保民官、独裁、监察官等,历史上的共和国古罗马、古希腊,特别是斯巴达,教导了我们这些形式的价值。卢梭重点阐述了宗教对于政治社会的作用。宗教是国家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在公民的生活中占主要地位。每个公民都应该有一个宗教,宗教可以使他们热爱自己的责任,这件事却是对国家很有重要关系的。卢梭认为,公民宗教的教条应该简单,条款很少,词句精确,无需解说和注释。我们应该宽容一切能够宽容其他宗教的宗教,只要他们的教条一点都不违反公民的义务。
启发与思考
《社会契约论》一书的思想和观念是多重的,有时呈现极为矛盾的形式。就其逻辑方式而言,卢梭原本提倡注重实际中的现实政治事实,注重人类合法性之历史,但他事实上依据观念进行抽象的逻辑推论,依靠假设来弥补事实的不足,借以融贯整体,使论证的逻辑过程“严谨缜密”。社会契约论、公意、主权等概念都是理想性的范畴,有幻想的性质和成分。卢梭的总体性运思是哲理性的,是政治哲学、道德哲学,而非实证的政治学。本书的理论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这也是书中一些观点出现谬误的根源。
一、卢梭认为公民将权利转让给国家,由法律确定公民的权利,这是不符合“法不禁则归民”的权利归属原则的。
二、卢梭主张小国,认为大国无法实现民主制度。而且幅员辽阔使行政的杠杆过长,体制就会不堪重负。卢梭有生之年并没有看到美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在考虑地域距离对于体制的影响时没有充分考虑科技的进步可以使杠杆缩短。
三、在探讨制度的因地制宜问题上,卢梭的观点绝对化,借用很多臆想的逻辑,甚至引用阿冉松的认为贸易不能给国家带来任何好处的观点,可见其对于经济学知识的缺乏。
四、卢梭对于宗教与政治社会的关系的论证陷入了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了宗教的作用,甚至认为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有一种宗教,这不仅忽视了唯物主义者的存在,事实上也是在干涉公民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与他全书都在论证的“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是悖逆的。
五、卢梭在书中过分强调公共利益,而忽视了个人之权益。卢梭深深地意识到当时社会各种弊端和压迫正是由于私有制造成的,为了消灭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制度,卢梭过分地强调了公益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完全把自己纳入到共同体中去,并且消灭自己的个性,这样这个社会才是完美的。因此,他同时也抹杀了个性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对我国宪政建设的启示
社会契约的实质就是解决国家权力来源合法性基础。在现代民主政治国家,政府及其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的直接或间接授权,人民与政府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政府享有并行使职权的前提是缔约一方当事人即公民的同意,而不能由政府单方面决定。政府行使其职权的范围不得超出缔约双方的约定,即国家宪法、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同时,政府必须承担不履行法定义务、滥用权力等违约行为的法律责任。因此,法律是人民与政府达成的契约文本。政府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就是履行其与人民的契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地方政府也正面临日益严重的信用危机,存在不同程度的信用缺失,侵蚀着党和政府的合法性。为此,我们要在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上,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
第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社会契约思想的实践,由于该制度在我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逐步完善它,加强其救济和监督制度,确保其实施。建立服务性的透明政府,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第二、充分发挥听证制度的作用。让有关利害关系人直接参与到与他们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的讨论,而不是使听证制度成为政府决策合法化自编自导的戏剧。让人民得到尊重,并能平衡他们的利益诉求,使他们愿意在实践中配合政府的决策、司法机关的裁决,遵守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在体现人民主权的基础上,保证政府决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达的是公意而不是众意。我国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非常不完善的。制度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得到贯彻。只有落实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现县乡两级代表的直接选举,保证选举的公正和透明,才能保证政权体现的是公意而不是众意,也就是个人利益。
第四、重新解释我国政府与公民的契约。按照社会契约论,国家或者法律的产生,乃是基于人民的合意。到了21世纪,和政府建立这个契约的群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公民群体并没有参与社会契约的制订过程。我们应该从新的角度解释社会契约,也就是论证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政府仅仅依靠权力掌控国家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弥补对自身合法性缺乏信心的方式不是长久之策。政府需要落实公民权力,与公民建立新的契约以获得政权的合法性。否则,目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未经其同意而由政府擅自加于公民的。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所主张的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观念成为很多革命的理论基础和政权合法性的理论来源。国家是自由的人们以平等的资格订立契约而产生的,人们只是把自然权利转让给整个社会而不是奉献给任何人,因此人民在国家中是自由的,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主权者拥有立法权,行政权服从于立法权,这使得国家政权的基础必须建立在人民的同意基础上。《社会契约论》中提出的权力制约、公民意识、法治国家等观念成为民主发展的理论基础。卢梭所提倡的理论和观念,即使放在今天也仍然光彩夺目。
7.演讲稿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 篇七
关键词:西方政治哲学思想,陈独秀,五四自由主义民主观
伴随着文艺复兴而兴起的西方自由主义推动了西方现代国家的兴起, 中国五四自由主义民主理念借鉴了法国卢梭的自由主义民主理念和美国杜威的实验主义等西方政治哲学的思想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四自由主义者对民主的含义理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权”、“平等”;二是“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 学术上之破除迷信, 思想自由。”1对于前者来说, 主要借鉴了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在他自己的论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中都重点论述了人类的平等问题。他认为要实现人类自由必须以实现平等为基础。应该使人尽量的平等, 特别是财产的平等, 只有人民与主权者的统一才能建立真正的国家主权, 社会契约的宗旨是“要寻找一种结合的方式, 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 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的自由。”2
如何借鉴西方的民主制度并且又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摆在五四自由主义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以卢梭为代表的法国式的民主主要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正好契合了五四自由主义者的心理。
陈独秀对法兰西式民主大为赞扬, 不断学习法文, 翻译了许多法国激进民主主义论著, 于1915年在《新青年》撰文《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 指示出那一时期新知识界对西方民主要坚持的选择方向。在《新青年》同期刊载高一涵的论文《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 与此同时, 他更是鼓励青年人吸取卢梭的“天然自由”精神, “欲政府不侵我民权, 必自具庄严尊重之风。”3五四自由主义者把民主理解为人权与平等, 正确理解出民主最初的含义, 这对于当时深受压迫的不平等与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权利的中国青年产生了很大的惊醒作用。
对于第二种含义, 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理念是与独立的人格和法律保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洛克认为, 政府权力的存在就是保护个人私有财产, 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实行法治。这样, 政府的权力才能受到限制, 人民的自由、生命、财产权利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孟德斯鸠则把重点放在关注言论自由方面, 将它作为政治自由最重要的标志。“要享受自由的活, 要保全自由的话, 也应该使每一人能够想什么就说什么。”4
以上是从“民主”的表面含义来理解的, 而民主的本质则是一种社会制度。“民主”在五四自由主义者那里有时被界定为代议制制度, 即杜威在五四时期宣扬的“民治主义”, 该制度被认为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1919年5月, 杜威在中国的“五大演讲”引起了轰动。《每周评论》刊发了他的《美国之民治的发展》, 受其影响, 五四自由主义者对民主的理解也开始转化。在其演讲中, 杜威对“民主”重新解释, 超越了传统自由主义对民主的认知, 将民治主义分为政治、民权、社会和经济四个方面的民治主义。杜威在其北大演讲《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中, 指出, 自由主义本质是增进自由、平等, 而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法国大革命却与之相反——增进不平等。种种劳动界的不平等不是由于不自由而恰恰相反是太自由的原因而导致的。所以应该干涉自由, 给自由一种限定范围, 以保证自由与平等并存。
鉴于杜威影响, 陈独秀在1919年11月发表了《实行民治的基础》, 它是以杜威的民治理论为基础, 对民主观念和民主制度进行重新阐释。他认为, 民治主义的原意是只是与专制主义是相对立的政治单方面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 其含义也逐渐得到了发展, 逐步由政府的民治主义扩展到社会、经济、道德、文学、思想等各方面的民治主义。这种“民治”式的民主观念与反对君主制度的民主相比, 内容更为复杂丰富, 其核心意义在于“经济平等”和“多数支配”。
从严复引进西方自由主义以来, 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西方自由主义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五四自由主义者没有“尊孔复古”, 而是吹响战斗的号角, 直接宣扬西方的自由主义民主, 唤醒了中国人的觉悟, 实现了民族解放。他们引进西方自由主义理念的政治哲学思想宣扬其民主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五四自由主义的民主观也为资产阶级民主向社会主义民主转化准备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新青年.第二卷第4号, 1916年12月1日
[2] .[法]卢梭著, 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第23页
[3] .袁伟时: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120页
8.演讲稿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 篇八
【关键词】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比较 启示
作为人类社会一项普遍的社会活动,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等名义下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世界各国之间在广泛地开展经济、科技、文化方面交流的同时,不仅没有淡化思想政治教育,反而更加重视,积极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强化本国的意识形态。面对着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大背景和强调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国内环境,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传统的知识、经验和理论已远远不够。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规律和共同本质的认识,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对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我国与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可借鉴性比较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模式的比较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呈现多样化的状况,除了理论的灌输之外,还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和环境熏陶感染教育,实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综合。而从总体上看,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隐蔽性更为突出。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强调“隐蔽性”和“渗透性”,它们往往在公民教育、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等五花八门的名称下做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们的思想教育一再声称不谈政治或淡化政治,而冠之以“人类美德”“社会责任心”“自由社会的公民”等中性词语,表面上很少有政治性成分,但实际上是把政治性以隐蔽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美国大学的德育教育表面上只强调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守法精神和健全人格,并且积极进取的公民,其实质就是为了使学生遵守法律和忠于美国制度,是社会政治制度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政治性的要求以隐蔽的形式表现为爱国精神和守法精神。除了说理外,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大量的环境熏陶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其政治制度。隐性渗透式的教育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国家的建设成就,寓教于乐、于文、于游等,如:美国的爱国教育就是力图激发生活在这个国家中的人特别是青年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从而为这个国家而奋斗。而这种教育主要是通过美国的成就教育和西方文明史教育实现的,实际上它主要表现为极其重视历史教育。美国的小学讲历史故事,中学讲历史事实,大学讲历史理论。大学必须开三门理论课:美国经济发展史、美国政治制度发展史和美国外交发展史。美国有一法律规定,美国的中学生有三门或以上功课不及格才不能毕业,但如果历史课仅一科不及格就不能毕业。这种爱国主义教育其实不只是道德意义的公民教育,而更重要的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的愉悦性、知识性、多样性和潜隐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特别注重传统的灌输方法,主要是向人们灌输社会主导思想意识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这种理念的灌输在手段上缺乏灵活性。国家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机构,在各级教育机构设立专门的课程,通过专门的人员,划出专门的教育时间,对各类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中,特别注重对青少年的正面教育,这种教育往往都要经过周密的计划、组织和安排。正面的、统一的显性教育可以调节所有社会机构的德育作用,合理利用德育资源,从整体上抵制消极因素的副作用,推行统一的民族价值观,促进学校德育时代化,培养忠诚于民族的人才。这种显性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优势,也恰恰是不足所在,容易引起教育对象逆反和厌烦的心理,不利于教育对象自我和自觉教育能力的培养。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教育模式的比较
思想政治教育从道德观念的建立到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视培养人们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认知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以及意志、独立自主精神和平衡人际关系的协作态度的形成。一般按照“设置场景——引导角色进入——体验选择”的模式进行,通过把教育对象置于一定的情境,帮助他们掌握认识的方法,提高处理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稳固其思想的基本思维模式,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判断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不仅会掌握学到的知识和规范,而且具有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如自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各国普遍开设劳动课,规定和安排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参与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宗教仪式和政治活动。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轻理论,重行为;轻说理,重管理”。一方面把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通过课堂教学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更强调课外活动,如:通过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咨询活动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鼓励学生个人申请、组建和参加学术、文化、宗教、政治等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就有六百多个供学生活动的俱乐部、学会和协会。美国的学校同时把走出校门、投入社会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活动和服务性活动,如保护环境、参加竞选、反对战争、保护民族利益、扶贫救困、扶老助残、公益性义务服务等。美国大多数学生都自愿参加这些活动。为保证活动的连续性、实效性和制度化,有些州还通过专门法案,并拨专款进行支持和推行。政府同时建立了跨学校、跨地区的联盟,指导、协调社会实践活动,为活动创造外部条件,提供服务。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重视“认知”和“情感”,而且十分注意“行为养成”,校内外活动互补互动、相辅相成,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课堂上对理论内容的灌输,很少考虑教育对象的实践能力,也很少关注教育对象的行为养成,虽有教育对象的实践参与活动,但一般都流于形式,并未能真正将国家的主流思想意识渗透到教育对象的心中。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反而造成了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化模式的比较
西方各国在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各学科之间,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相互配合,强调政治社会化,形成一个辐射全社会的全方位的思想教育网。
首先,在西方学校中,从专业课程、课外活动到管理服务都承载着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在一些西方国家中没有专设思想政治课,但设有许多相关的科目,而且很注意在各学科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如: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要求上心理课,理工农医等工科学生最少也要修一年社会科学的课程。美国的高校要求每一门主修专业都应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学习和研究,激发学生去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学生在每门专业课学习中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很多专业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职业道德考试。
其次,西方国家除学校、家庭外,还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有: 宗教的力量,通过宗教将西方国家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神圣化,把民众的宗教信仰转化为对政府的顺从;社区和社会工作体系,特别是志愿者服务的开展;中介组织和社团,这是联系社会个体和社会成员的桥梁;政党活动;大众传媒,包括电影、电视、广播、电脑网络等,宣传官方的政治道德信息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去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其它方面,包括科研机构,企业文化,还有在美、法、德等国家的“国家服务体系”中的民事服务部门等。
再次,注重营造环境,形成合力。在校内完善制度,优化风气,加强校报、广播、影视、网络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等;在校外普遍设立纪念馆、博物馆、弘扬民族精神风貌和宣传道德理念的标志物,以及举办具有暗示效果的活动等。如美国南北战场的遗址在告诫人们要珍惜和平,航天博物馆等地方也在灌输美国的价值观。这种环境和场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着“美国精神”,许多学生正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接受了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和综合性使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割离式的,主要由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承担,即使是学生教育中有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参与,但往往缺乏协调性,难以形成合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班主任和政治课老师的事,并且政治课老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而只是充当知识的灌输者和应试能手的培养者。学校没有注意环境的熏陶,社会则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完全推向学校,没有很好地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导致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和内容上的分层模式的比较
西方许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都是分层次的,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这样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美国以《独立宣言》、《解放宣言》和《宪法》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人的社会化全过程的内容,并且用法律的形式加以强化,用渗透式的方法使之认同、接受。宣扬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的同时,把“做一个好公民”始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极其重视社会规范和社会责任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理想的升华具有牢固的基点。道德教育主要在中小学阶段进行,大学阶段则主要以知识性教育为载体,通过大量开设各种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他们所提倡的价值观。另外,即使是同一教育主题,根据人的认识发展不同阶段,其内容和形式亦是既相衔接又相区别的,如爱国主义教育,小学阶段讲故事,做游戏,中学阶段讲历史,参观博物馆、白宫,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到大学阶段讲理论。这样,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人生观便由浅入深渗透到人们的脑子中,并不断加以强化,最终达到根深蒂固。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调向学生灌输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用共产主义理想来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在目标、内容上没有层次性,不论什么年龄段,什么文化水平的教育对象一律以此来要求,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教育对象内在要求产生错位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目中无人”,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空洞的灌输和运动式的口号宣传上,出现了“理想高尚,行为失范”等道德悖论。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目标上应当有层次性,要确定适当的自由度,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形成大众化的核心和基础层面,并遵循“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原理,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层次。在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树立远大理想与信念的同时,也要把理想落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中,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人们树立爱国心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负责,为最高层次的共产主义理想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
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传统基础上,逐步向综合化发展,形成多元趋势,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在这种模式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将综合化作为一种主要发展趋势
所谓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就其内容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同其他任何一门新兴科学一样,是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其既突破和超越自身学科,又要不断吸收和运用哲学、管理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社会学、教育学、人才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以促进理论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保持生机和活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再是单一的党的方针、政策和任务等,还有那些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在内的涉及人的素质、人的实践能力、判断能力等相关内容。就其方法来说,多种多样的新旧方法相综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系统。我国的传统教育法仍然是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同时应大量运用隐蔽性的教育方法,并且根据目前网络广泛普及的现实,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方法。就其途径而论,一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去,与各种管理,如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及各项社会管理实现一体化,这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一体化将有力地克服过去传统教育分工的局限,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和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向业务、经济领域的渗透,与各种管理、服务相结合,使它们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齐抓共管,在学校教育的同时,多层次发展,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渗透式教育作为当下的应有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面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发生的巨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问题日益凸显,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诸多弊端。因此,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渗透式教育应成为当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相比,渗透式教育主要有隐蔽性、间接性、渐进性和广泛性等特征,而渗透式教育的主要方法又有环境教育法、媒体教育法、活动教育法和管理教育法等诸种。环境对人的个性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会对人的思想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成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社会环境的大课堂无时无刻不在教育着人们。而文化则是一个重要载体,它是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长期积淀的成果,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人们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熏陶、感染,改变行为,提高思想觉悟。通过创造扶正祛邪、除恶扬善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加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设施建设,利用传媒社会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影响大、适时、快捷、效果好等优势,唱响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鞭挞社会丑恶现象,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形成合力,帮助教育对象实现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结合。同时,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之中,如企业文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较好地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从而使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另外,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理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终极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在这一点上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了高度的契合。因此,良好的管理是上述渗透性教育方式得以良性开展的前提,其本身也是最好的教育载体。有必要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们的种种要求加以条文化、规范化、制度化,寓教育于政策、制度、纪律等各项管理之中。
(三)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性化,把“以人为本”作为中心理念
当今的社会,人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思想教育以及全部教育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为了禁锢人和束缚人,而应是以教育对象为本,帮助他们构筑精神支柱,创造条件促进他们的人格提升和全面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不再是单纯的管理和控制,而是人性的唤醒和个性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以人为本,根据教育对象的整体需求,在尊重他们个性自由发展的前提下,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以及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亲和力和独立人格;在方法上强调以引导启诱、正面说服和奖励表扬为主。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是灌输客体,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将社会的要求转化为教育对象的自我要求,并内化为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正是教育的人性化,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新功效。
【参考文献】
[1]马奇柯.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4):77-80.
[2]郭耀红,张磊.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前进,2005(04):45-46.
[3]邵建防,罗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4(08):125-126.
[4]房广顺.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启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06):1-6.
【演讲稿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推荐阅读:
关于解放思想的演讲稿:解放思想我先行08-19
政治课演讲稿10-13
解放思想超越梦想演讲稿07-12
原创:“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获奖演讲稿10-27
新时期党员思想行为规范演讲稿06-16
做有思想的行动者演讲稿07-27
社会主义思想演讲09-03
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演讲09-14
演讲稿《解放思想 创新工作 从我做起》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