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评价实施方案

2024-07-06

中外合作办学评价实施方案(共13篇)

1.中外合作办学评价实施方案 篇一

附件1

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

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56号)“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发展”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意见》(教外办学[2013]91号)“建设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的要求,决定2015-2020年实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现就“建设工程”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

通过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学院和优势学科专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建设高水平示范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高水平,即通过实施“建设工程”,大幅度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自身能力建设,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与同层次的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建成的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教学质量达到或超过引进高校的水平,并在世界同领域具有先进性和竞争力;示范性,即对相关专业或专业群、以及其他非中外合作办学学科专业建设形成辐射和借鉴作用,逐步扩大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应用范围,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到2020年,建成若干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50个本科及以上层次、50个高职高专层次中外合作办学示范专业,以及一批示范课程。引进30种“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20%的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衔接。支持各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更高层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高端引领。支持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展成为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促进本科及以上层次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向国际先进水平发展。推动中外高校优势学科、重点发展专业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坚持分类指导。“985工程”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科研机构开展高层次、宽领域、多模式的合作与交流。“211工程”及其他重点建设高校以优势学科、重点专业和科技平台(成果)为基础广泛开展高质量国际合作与交流。一般本科院校适应新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举办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急需的创新性科技应用型合作办学项目。高职院校积极引进外方强势专业、优秀教师和工程师、先进仪器设备和管理经验等,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鼓励中外合作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训课程,主动衔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着力推进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共建职教国际合作交流联盟平台。3.坚持特色办学。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力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鼓励机制创新和特色办学。只要符合国家法律规定,有利于有效引进和吸收世界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优化和改进学科专业、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的办学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在维护双方利益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都可以尝试。通过实施“建设工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层次类型更加优化、学科专业分布更加合理、合作模式更加丰富、特色更加明显、质量水平更加提升。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推进作用更加明显,推动江苏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国家和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高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结构等方面改革,利用中外双方共同设计、制订的培养方案,科学评估和选用具有先进性的教材,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在每个合作专业外方教师境内教授专业核心课程6-8门的基础上,促进所引进学科专业的本土化建设,共同开发一批高质量课程、编写一批高水平教材。高等职业教育以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为切入点,推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的改革。

(二)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把握国际化创新创优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趋势和方向,符合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着力造就一大批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鼓励探索交叉、边缘、空白学科专业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合作交流,积极推进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推动大学生海外学习计划的实施,为学生出国学习提供更多机会。

(三)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着力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一方面支持高校围绕优势学科、重点专业建设的目标与需要,引进一批业务水平高、学术造诣深、能带领本学科专业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杰出人才。另一方面加强本土教师的国际化培养,以中长期访学或专业团队的形式选送教师赴外方合作高校学习进修,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协助外教讲授专业课程,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使一批学科专业达到或超过外方高校学术实力,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四)促进管理机制创新

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改革,促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高校应将国际合作交流情况纳入院系考核范围。促进监督考核机制、学术制度和学术文化建设等。促进招生制度改革,扩大部分国家和省示范高职院校将中外合作办学列入提前自主单招计划试点范围。

(五)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优化中外合作办学资源配置,形成一批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团队和教学成果。注重将引进项目的成熟经验迁移到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推动优质课程教材资源开放共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向本校学生开放课程,逐步扩大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应用范围。推动每所本科院校至少建设1个全外语教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动高校整体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推动构建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对外开放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本科院校与主要发达国家互通互认专业课程比例达60%以上。

(六)打造国际交流综合平台

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平台,推进中外教师和学生的广泛交流,在扩大全英文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建设留学生教育平台和非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接受国际教育平台。服务于“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和江苏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以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机构和项目为基础,探索与国外高校、与企业境外办学等多种形式教育输出。推动有条件的机构和项目进行国际认证。同时与“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协同创新”等工程实施相互配合,培育组建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提升江苏省高校整体办学水平、重点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

三、实施步骤

(一)实施时间与方式

1.2015年至2020年,按照分期建设的原则逐步推进“建设工程”。各机构和项目依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现有基础,加强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分阶段、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进行中期检查,项目结束进行标志性成果报告验收。

2.分培育期、成长期、验收期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15年至2017年,培育期。分三批遴选机构、项目和课程作为培育点。2015年下半年开展首批培育点的遴选,2016年下半年遴选第二批培育点,2017年下半年遴选第三批培育点。

第二阶段为2017年至2019年,成长期。通过中期检查的机构、项目和课程,正式列为“建设工程”。2017年上半年首批培育点中期检查,2018年上半年第二批培育点中期检查,2019年上半年第三批培育点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为2018年至2020年,验收期。通过专家评审、考察,正式完成“建设工程”。2018年下半年首批验收,2019年下半年第二批验收,2020年下半年第三批验收。

(二)申报范围

由高校自主申报参加“建设工程”。

1.培育点优先立项条件:所有经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机构和项目均可申报列为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培育点。

2.其他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并在有效期内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并提供《最新一届学生培养方案课程信息一览表》(附件5),也可申请列为培育点立项:

(1)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合作,举办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2)与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有关的机构、项目,已至少连续招收三届中外合作办学学生。

(3)与国家和省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协同创新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工程有关的机构、项目,已至少连续招收三届中外合作办学学生。

(4)正在参加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的机构和项目。(5)已有至少一届毕业生,2016、2017年即将参加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的机构和项目。

3.示范课程培育点不单独申报。每个申请立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每个专业可自选2-4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列为示范课程培育点;每个申请立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自选2-4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列为示范课程培育点。

4.所有机构、项目和课程立项须经专家评审提出意见,并由省教育厅审核研究、批准立项。

(三)申报基本要求

1.《任务书》的制定将采取开放式自主选定指标(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方式。各申报单位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特点,机构自主制定不少于6个量化指标,项目自主制定不少于4个量化指标,在《江苏高校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建设工程机构(项目)任务书》(附件3、4)中将这些指标的目前水平、中期水平和预期目标明确列出。

2.示范课程应充分体现创新性,由中方或中外双方共同授课,主讲教师为中方教师,采用全英文或以英文为主进行教授,有自编或修订版本的教材,有可共享的课件,教学成果可以辐射其他学科专业、高校。

3.由专家进行评审,考察《任务书》各项指标的合理性、可行性。通过评审的将向社会公示一周,方可确认列入培育、正式的江苏高校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建设工程。指标完成情况将成为考核建设工程是否完成的重要依据。

四、组织管理

(一)协调管理

1.成立领导小组,省教育厅分管领导任组长,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

2.在领导小组指导下,充分发挥专家对建设工程实施的学术指导、专业咨询与科学评价作用。

3.设计多维度科学评价体系,将国际化指标列入评价高校水平的考核指标。建设工程实施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有效衔接,与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有效衔接,与国家有关重点学科、专业、课程、实验室等建设、管理、评价要求有效衔接,与我省有关人才、教育、科技、文化等重要工程或项目有效衔接,与本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基础能力建设有效衔接,争取与国际通行的学科专业评价标准和建设管理规则有效衔接。

(二)责任保障

1.依托高校为责任单位,分管校(院)长为第一责任人,成立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参加的建设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具体组织推进实施工作。

2.高校要将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职能机构和管理队伍;不断增加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的经费投入。

3.实施以《任务书》为依据,明确目标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分解建设任务,强化推进措施,落实实施责任。

(三)政策保障

1.相关高校要对培育点建设给予经费支持。

2.优先推荐“建设工程”机构和项目培育点的教师参加国家留学基金、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和江苏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等公派留学计划。

(四)全程监管

在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验收等环节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公正、规范管理、严格程序。努力使“建设工程”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精品工程。

2.中外合作办学评价实施方案 篇二

纵观国内外, 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对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很少, 系统的研究更少。因此, 构建一套适合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不仅可以充实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内容, 还对政府和民间开展的评估工作以及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日常工作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本文研究对象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 即高等教育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

一、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外合作办学有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形式。从中我们可以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教育机构和外国教育机构;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必须是合作办学, 既不是合资办学, 也不允许外国教育机构、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单独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对象是中国公民, 而不是主要招收外国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学生;教育教学的地点主要在中国境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都应当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考虑到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 国家规定,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包含中国教育机构采取与相应层次和类别的外国教育机构共同制订教育教学计划, 颁发中国学历、学位证书或者外国学历、学位证书, 在中国境外实施部分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依法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但中国教育机构没有实质性引进外国教育资源, 仅以互认学分的方式与外国教育机构开展的学生交流活动, 不纳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以管理[2]。

二、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指的是依法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对计划内招收的学生实施的国内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非学历教育指的是依法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对计划外招收的学生实施的教育,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培训证书或者结业证书。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结构体系包括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中外合作大学) 、高校内部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非独立设置) 和高校内部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一) 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中外合作大学)

有人把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称为“中外合作大学”, 它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它的办学机制和民办教育一样, 其筹备前期各项费用及运行过程中各项支出均由合作双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 具有独立的校园, 独立进行招生, 独立实施教学组织和管理, 独立颁发学历证书, 独立进行财务核算,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到目前为止, 教育部仅批准了5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二) 高校中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非独立设置)

它是设置在中方合作大学内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不具有法人资格, 是学校的二级机构, 行政上接受学校的管理, 政策及业务上接受政府教育部门的管理。一级大学作为法人代表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然后由它具体实施合作办学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普遍以这种形式存在。

(三) 高校中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它是设置在中方合作大学二级机构内的一个项目。一级大学或由一级大学授权二级机构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然后由专门的或兼职的项目团队负责实施合作办学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从办学内容上来讲, 它与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高校中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基本一样, 但从规范性、受重视程度、管理人员专业性等方面来说, 一定比不上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高校中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三、国际上对跨境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

2003年11月, 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与挪威教育部共同举办的第二次教育服务贸易国际论坛上, “跨境教育”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2004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和OECD共同起草了一份《高等教育跨境提供质量保障纲要 (草案) 》, 提出希望建立跨境高等教育提供质量的国际框架体系。200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OECD联合制定了《保障跨境高等教育质量的指导方针》, 目标是提供保障跨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国际框架, 以适应日益增加的学生、教师、专业人员、办学项目和办学者跨国界交流的需要。它旨在支持和鼓励国际合作, 提高对保障跨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保护学生和其他有关各方免受办学质量低下或违规办学者之害, 鼓励能够满足人文、社会、经济和文化需要的高质量跨国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指导方针向政府以及教师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办学者、学生团体、质量保障和资质认定机构、学生认证机构以及专业团体提出了行动建议[3]。

2006年, 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署 (AUQA) 发表“Quality Audit and Assurance for 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阐述澳大利亚高校跨境教育质量评价方法, 共有如下17个评价指标:基本价值判断、合作伙伴和代理商、合同或协议、质量控制、治理、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发展、课程、市场营销及推广、入学标准、语言、教学、审核标准、学术支持、田园支持、研究、社区联系和评审[4]。

2009年7月, 教育部决定对依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实施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以及实施境外学士学位以上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评估指标体系有9项一级指标, 即办学宗旨、管理体系、资金资产管理、管理质量、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培养质量、社会效益、办学特色;21项二级指标, 即机构定位、办学思路、管理机构、管理队伍、资产管理、资金管理、招生和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督、文凭证书管理、师资评聘、师资状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状况、教学设施建设、毕业成果质量鉴定、学生满意度、社会评价、办学单位内部效益、办学单位外部效益、办学特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指标体系有8项一级指标, 即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项目管理、培养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组织、培养质量、社会效益、办学特色;22项二级指标, 即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管理机构、资金管理、招生和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监督、文凭证书管理、政策环境、教学设施、师资评聘、师资状况、师资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文件及教学档案、毕业成果质量鉴定、学生满意度、社会评价、办学单位内部效益、办学单位外部效益、办学特色。

四、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的原则集中体现了进行中外合作办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是中外合作办学评价规律的反映, 是人们在中外合作办学评价实践中升华的理性认识。中外合作办学评价的原则既具有客观性, 又蕴含主观意志。一方面, 中外合作办学评价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人们不能超越客观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 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价原则又必须体现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评价的意志, 体现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思想[5]。在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也称为整体性原则, 它要求把决策对象视为一个系统, 以系统整体目标的优化为准绳, 协调系统中各分系统的相互关系, 使系统完整、平衡。因此, 在决策时, 应该将各个小系统的特性放到大系统的整体中去权衡, 以整体系统的总目标来协调各个小系统的目标[6]。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的目的是鼓励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引导各高校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 培养国家急需的国际化专门人才, 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此同时, 它涉及高校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培养层次、教学管理、培养成果等小系统,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中, 应充分考虑和权衡整体目标与这些小系统的关系。

(二)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是个模糊界限, 定量则是有清晰的数据分析问题。如果只有量, 没有界, 则无法定性。如果只有定性, 而无定量, 则难以断定发展趋势。在制定中外合作办学评价指标体系时, 应尽可能采用定量指标, 但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某些因素难以量化, 只能用定性指标加以描述, 因此, 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设置评价指标。

(三) 完备性原则

完备性意味着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量既必要又充分, 是由若干指标构成的一个指标的完备群。从理论上讲, 多一个指标会造成信息的重叠和浪费, 少一个指标会造成信息的不充分。每一个指标最好能够反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的某一个层面, n个指标相互独立, 构成n维空间, 空间中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某一个状态[7]。

(四) 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静态评价是指对被评价对象已经达到的水平或已经具备的条件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在评价时不考虑评价对象今后的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只是考察评价对象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现实状态, 它有助于进行横向比较, 便于看清评价对象是否达到某种标准。动态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发展状态的评价, 它在评价时注意评价对象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 重在纵向比较, 便于看清评价对象的变化过程, 从而发现其发展的规律。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各有所长, 又各有所短, 如果仅用静态评价或动态评价都不能很好地完成评价任务[8]。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是否促进本校学科发展, 是否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是否填补国家对急需专业人才的空白等, 均需要时间的检验。因此, 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 既要有体现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发展现状的指标, 又要有体现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发展趋势的指标。

(五) 通用可比性原则

通用可比性指的是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对象间的比较, 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指同一对象这个时期与另一个时期做比较。横向比较指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 找出共同点, 按共同点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要遵守通用可比性原则, 找出不同办学类型的共性, 提炼出评价指标, 同时保证指标在不同时期对同一对象可以做比较。

五、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 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必然有一定的区别。领导认识、教学条件和教学运行是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三大因素。领导认识决定了办学理念和战略方向, 是实施办学的关键因素;教学条件指的是实施办学的硬件, 如场地建设、图书资料、多媒体设施等, 是实施办学的基础;教学运行指的是办学的软件, 如培养计划、教材、师资、教学管理等, 是实施办学的核心因素。

基于相关概念和评价理论的研究, 围绕国家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以及通知等精神, 借鉴其他教育形式评价指标体系, 参照国内外跨境教育质量评价理论研究成果和各国正在实施的跨境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遵循中外合作办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结合笔者多年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经验, 建立了一套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领导重视与认识、办学条件、教学运行、办学效果。领导重视与认识包括3个二级指标和6个三级指标:管理机构 (机构设置) 、办学经费投入 (前期投入、学费使用) 、办学理念 (培养对象及目标、办学层次及规模、办学思路) ;办学条件包括3个二级指标和7个三级指标:管理队伍 (管理人员学历结构及学术水平、管理人员背景及工作经验) 、教学设施 (教室及多媒体设备、图书资料) 、信息化管理 (网络学习资源、教学软件、教学教务平台) ;教学运行包括4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 、教材 (国外优秀原版教材的比例、自编教材比例、其他教材选用合理性) 、师资队伍 (师资评聘、师资状况、师资进修、教学方式) 、质量监控 (招生和学籍管理、学风建设、教学督导机构设立与运行、相关方问题反馈及跟进解决机制) ;办学效果包括3个二级指标及10个三级指标:学生评价 (学生满意度、学生毕业时掌握的技能) 、学校内外部效益 (引进教育资源与国家目标一致性、带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情况、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元化情况) 、社会评价 (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评价、家长评价、媒体评价) 。

(一) 领导重视与认识

领导重视程度与认识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至关重要。设置了3个二级指标, 即管理机构、办学经费投入、办学理念;6个三级指标, 即机构设置、前期投入、学费使用、培养对象及目标、办学层次及规模、办学思路。中外合作办学是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还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如是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表明学校更加重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学费收入是否全部用于中外合作办学事务中, 其中用于教学投入、员工工资福利、教育发展基金的比例分别为多少。办学理念是学校领导基于“办怎么样的中外合作办学”和“怎样办好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 主要评估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对象、培养对象、培养层次、培养目标、开办专业、合作模式、办学思路等。

(二) 办学条件

设置了3个二级指标, 即管理队伍、教学设施、信息化管理;7个三级指标, 即管理人员学历结构及学术水平、管理人员背景及工作经验、教室及多媒体设备、图书资料、网络学习资源、教学软件、教学教务平台。评估管理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以判断管理团队的管理专业水平。教学设施指的是教学基础设施基本情况。信息化管理主要考察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方便性、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教学软件优化教学效果情况等。

(三) 教学运行

教学运行, 也称教学管理, 包括计划管理、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档案管理, 它的任务是制订教学工作计划, 明确教学工作目标, 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运转;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系统, 明确职责范围, 发挥管理机构及人员的作用;加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管理;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促进教学工作改革;深入教学第一线, 加强检查指导, 及时总结经验, 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务行政管理工作。设置了4个二级指标, 即培养计划、教材、师资队伍、质量监控;12个三级指标, 即培养方案、国外优秀原版教材的比例、自编教材比例、其他教材选用合理性、师资评聘、师资状况 (含师生比、外教情况) 、师资进修、教学方式 (含授课语言) 、招生和学籍管理、学风建设、教学督导机构设立与运行、相关方问题反馈及跟进解决机制。

(四) 办学效果

办学效果是领导重视与认识、办学条件、教学运行等多种要素作用的结果,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出的人才是否国家紧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二是通过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 是否促进了我国高校学科发展, 推动了教学改革和多元化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应用。设置了3个二级指标, 即学生评价、学校内外部效益、社会评价;10个三级指标, 即学生满意度、学生毕业时掌握的技能、引进教育资源与国家目标一致性、带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情况、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元化情况、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评价、家长评价、媒体评价。

摘要:近年来, 中外合作办学被大众广泛认识, 已成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由于真正发展的时间短, 管理存在一定缺位等因素, 中外合作办学存在各类违规办学、办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开展切实有效的评估并将信息公之于众, 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利益, 是中外合作办学当前工作的重要议题。开展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三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情况[EB/OL].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ort/1007.

[3]百度文库.保障跨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指导方针[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3b327b7b31b765ce05081420.html.

[4]黄建如, 张存玉.澳大利亚质量保障署的跨国高等教育质量审核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 2010 (8) :81-84.

[5]肖玉梅.现代成人教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6]百度百科.系统性原则[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25101.htm, fr=aladdin.

[7]殷永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评价体系建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 (4) :23-26.

3.中外合作办学评价实施方案 篇三

摘 要:

依托中美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外教全英文授课的专业课程,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探索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20402

1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全英专业课程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必要性

纵观以往国内学者对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外语语言教学之中,几乎没有涉及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由外教全英文授课的专业课程的中外籍教师合作教学的研究。本文以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为依托进行研究。山东科技大学与美国克拉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按照中美共同设置的培养方案,共设置课程48门,引进美方课程19门,占课程门数的39.58%;核心课程22门,引进专业核心课程17门,占核心课程门数的77.28%。这意味着国际贸易的各类型的专业课程,例如: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等聘請外籍教师全英文授课。专业课程的全英授课不同于单纯的语言类课程,其不仅是英文的教授,更是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传授与培养。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加大,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外教往往会受制于学生英语水平的限制而降低教学难度、缩减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如果退化为单纯的商务英语课程会严重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能够保证专业课教学目标的要求,有必要开展中外教师合作教学。

2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实践与效果

2.1 合作教学的实践

六种基本的合作教学模式包括:(1)一个教/一个观察;(2)一个教/一个巡视;(3)站点教学;(4)平行教学;(5)交替教学;(6)团队教学。诸多学者对这些模式进行了长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Cook & Friend,1995; Fenty & McDuffie-Landrum,2011; Forbes & Billet,2012)。

从合作教师的相对地位看,在这六种基本模式中合作教师处于平等地位的包括第(3)、(4)、(6)种,而第(1)、(2)、(5)种合作教学模式体现的是合作教师一主一次的不平等地位。从合作教学的侧重点来看,模式(1)、(2)、(6)更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工合作,这些模式也涉及课前准备中的讨论与合作;模式(3)、(4)、(5)合作教师并不同时出现在同一课堂上,更强调在课前准备中基于授课内容的划分和课后的合作评估。从合作教学的深度来看,模式(6)、(2)、(5)涉及到合作教学的不同环节,其合作的深度很大,而(1)、(3)、(4)合作深度较浅。

合作办学中全英专业课的教学,为了不使学生过度依赖中教,失去全英授课的意义,在实践中,更多的采取了由外教处于主导地位的(1)、(2)、(5)这三种模式的组合。本文仅以“国际贸易理论”之一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课程为例,阐述其不同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在不同届的学生中,开展了以下不同合作教学模式组合的实践。

形式一:中教铺垫+外教主讲+中教随机听课辅导+外教独立评估。在外教全英授课前,由中教将基本的概念与重点理论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给学生进行概括式的讲解;此后,由外教全英授课,此过程中由中教随机听课,观察教学状况,与外教交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学习状况,解答疑问。课程成绩由外教独立给出。

形式二:外教主讲+中教随机听课+中教全程课后辅导+外教独立评估。外教全英教授全部课程,此过程中由中教随机听课,观察教学状况,发挥辅助与中介的作用。中教每周进行一次双语辅导课。辅导课内容以外教讲授的内容为主,并作适当扩展。为了防止学生过分依赖中教,辅导课以答疑的方式进行,课前学生分小组将问题发到中教邮箱,中教针对学生问题进行解答。课程成绩由外教独立给出。

形式三:外教主讲+中教全程听课+中教全程课后辅导+中外教共同评估。外教全英授课,此过程中由中教全程听课,课堂上辅助外教做好相应的教学工作,课间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随时与外教沟通并协助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教每周进行一次双语辅导。辅导课内容以外教讲授的内容为主,以答疑的方式进行,中教针对学生问题进行解答,并对提问情况做详细记录。中教对外教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作详细记录。课程成绩由中外教共同给定,中教根据辅导课出勤、问答与作业完成情况给出10%的成绩。

2.2 合作教学的效果

三种形式的中外教合作教学为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仅以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三届学生的最终成绩进行比较。这三届学生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2、2013与2014级学生,分别采用三种形式的合作教学,这三届学生的均为本科二批学生,英语水平与学习能力差异不大。此门课程的外教与中方助教均固定不变。

这三种形式均呈现出外教主导、中教辅助的特点,合作的内容与层次逐步加深。第一种形式与第二、三种的主要区别在于中教在外教开课前集中铺垫教学,而后两种是中教在外教开课后跟随辅导。第三种与前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是,中教全程听课,参与外教课堂教学活动,辅导课程涉及更多的合作内容,参与成绩评定。从三届学生的成绩来看,第三种合作教学的形式效果最佳,而第一种效果最差。对比形式一与形式三,随着合作教学深度的加大,特别是配合外教的中教辅导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平均成绩起到了比较显著的作用,平均成绩从61提高到69。可以看出采用这种外教主讲在前、中教辅导在后的交替教学,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大大降低了不及格率,从31%降低到无不及格的情况;优秀率也由2.9%增加到8%,有适度幅度的增加。对比形式二与形式三,中教全程参与外教的教学过程与成绩评定,增加外教与中教、中教与学生的交流渠道与时间,加大合作力度,也对教学效果也产生了促进作用,学生平均成绩增加了2.5分,不及格率大幅度下降,优秀率也有适度提升。由此可见,合作教学深度的增加对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较差且有意愿努力提高的同学起到了显著的帮助作用。从极值分数来看,这三种教学模式的差异性不是特别大。这说明对于英语水平高且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和英语和学习水平都很差且无任何学习动力的同学,合作教学的作用不显著。

3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合作教学的广度、深度与细化程度不够。

从现有开展合作教学的课程来看,合作教学更多体现授课环节的合作教学,而课前准备与课后评估环节的合作还较少涉及。也正是因为没有进行整个教学过程的广泛合作,合作的深度也很难拓展。体现在不能在课堂上展开更有效的分工配合,不能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与选择更有效的合作模式。

第二,合作教学模式的组合灵活性与创新性不足。

随着合作教学广度与深度的扩展,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也在不断的上升。合作教学效果最优化体现在收益减去成本的最大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需要统一的合作教学的模式。对现有的合作教学模式,还缺乏对不同水平学生、针对不同课程特点乃是不同授课内容的灵活而有效的合作教学模式组合与创新,墨守成规的现象比较严重。

第三,合作教学缺乏制度保证。

现阶段的合作教学还在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的情况下进行。外教与中方助教会由于双方意愿不同,合作的形式、领域、内容和深度各有不同;中外教师合作的随意性较大,取得的效果各不相同,缺乏合作渠道的制度安排,也缺少对合作教学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制约了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效果的显现。

4 优化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大合作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与细化程度不够。

展开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评估直至信息反馈的全程细化合作。中外教师需要按照课程大纲,对教材的选取、授课内容的安排、授课形式与合作教学模式的选择做详尽的探讨,进行明确的分工。在课堂上对分工安排做出有效的呈现。课后,中外教师需要对成绩评定、教学情况与改进方案做共同的探讨。

第二,加大合作教学模式组合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对于重要性与难度越大的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例如: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这需要在6种基本的合作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多种组合与创新。对于重要性与难度较小的课程,则需要减少合作教学模式的复杂组合,只要够用即可。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适用于不同的合作教学模式。难度较大而理论性较强的部分,需要更深入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利用经济学模型来分析贸易的福利效应时,可以采用团队教学模式,课堂上由中外教师轮流讲解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对于简单概念由外教独立讲授,中教可以在课堂观察,或根本不需要中教出现在课堂中,也不需要进行额外辅导。

第三,加强合作教学的制度建设。

首先,进行合作渠道的制度建设。在交流时间与方式上,设立开课前的中外教师研讨会议,课程进行中的定期中外教师联合备课,课程结束后的中外教师交流与改进研讨会议。在交流地点上,可以设立中外教师研讨办公室,或在教研室为外教配备办公设备,鼓励中外教联合办公。其次,建立合作教学效果评估机制。在合作教学期中和结束后,對合作教学进展和效果进行评估。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专家评估、合作教师互评、学生对教师评估等多方结合的方式,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Bauwens,J,Hourcade,J.J.Cooperative Teaching:Pictures of Possibilities[J].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1997,33(2):8185.

[2]Friend,M,Reising,M.Co-teaching:An overview of the past,glimpse at the present,and considerations for the future[J].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1993,(4):37.

[3]Randa G. Keeley.Measurements of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Co-teaching Models[J].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2015,4(1):215.

[4]孙静.基于ESP教学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3,(11):127128.

[5]王永.中国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研究:综述与展望(1992—2013)——基于CNKI的文献篇名计量研究[J].中国外语,2014,(11):7076.

4.小组合作学习捆绑评价的实施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预习前置---情境导入--目标呈现--自主合作--教师点拨--反馈矫正--课堂检测--课外作业”课堂教学模式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搭建了提高效率的平台,怎样使合作学习更有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捆绑评价”的实施方案。

二、明确职责

1、班主任负责各学习小组的划分、组长的选用、组员序号的排列。学习委员负责安排组长统计每天、每周的评价结果,做到周评月总。

2、各小组组长负责督促组员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确保组员不掉队。课上合作学习时,组长主持,讨论分析问题,组长汇总组内同学的观点、学习成果,并决定小组发言人,积极展示集体学习成果,向老师提出本小组的疑难问题。

3、教师提问时,做到各组机会均等、难度相当,提问学生水平相当,尽可能平衡提问几率。

4、教师评价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情况,评价小组发言、汇报、展示以及测试情况,评价小组学习纪律,量化得分,评价要公平、公正、公开。

三、评价细则

1、课堂评价:

⑴.展示讲解环节时,要从书写是否整齐、语言是否流畅、讲解是否准确、衔接是否自然、拓展是否恰当、形式是否多样方面进行评价,每人次按2分计。

⑵、课堂结束时,根据各小组参与人数给小组加分。

2、作业评价:

全体小组成员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作业,给小组加5分;书写整齐,错误少,另给小组加3分。如有不按时交作业者或完成不认真者,按人次分别给小组减分2分/人科。

3、卫生评价:

各小组管辖区域有杂物以及卫生扫除不合格扣除小组1-2分。如果本星期有流动红旗者,给相应值日的组加5分。该项有卫生委员具体负责。

4、纪律评价:

本组在本周内有违纪现象按照学校扣分要求相应对本组扣除相应分值。本扣分有对应的班委负责。

5、学习成绩:

以期中、期末考试为依据,计算各小组均分,小组名次每进步一名或者与第一名的差距平均分缩小做多者每组加20,依次减分加入。均分与上次考试持平不加分。降低依次减分处理。

四、表彰奖励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讲评时间总结表扬当天的优胜小组、优秀小组长,总分前5名的组各得一个红色★;每周评出班级的优胜小组,总分前3名的组各得一个红色★;每月小结一次,根据得★多少评选出前3名小组,各得一个红色★。

2、期中和期末各表彰一次,各班根据各小组得★多少,评选出4个优秀合作候选小组,再评出期中或期末小组总成绩均分进步较大的4个小组,两项均名列前4名的小组为优秀合作小组,组长是优秀小组长,年终奖励。

3、根据各小组单科总成绩均分,评选出各学科单科第一名小组。

4、成绩的运用:按照合作小组得分最后按五个等次。所有得分最后折算为100分。一等100分,二等95分三等90分四等85分五等80分,将加入学科总分进行排名。

5、加分:如参加国家省市区学校的科技以及各类比赛按照学校得分方式

五、保障措施

1、全体老师高度重视,积极投身到实践中,积累经验,定期交流。

5.海大中外合作办学 篇五

留学英国3+1本科项目

一、项目介绍

(一)项目背景

为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内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促进中英两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在英国苏格兰政府和英国文化委员会(BC)的支持下,经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认证,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等多家机构的支持下,中国留学服务中心(CSCSE)与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共同将英国高等教育文凭(HND)项目引入中国。项目为广大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了在国内接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的机会,为学生和家长节省了昂贵的留学费用。

SQA HND项目具有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先进的教学理念、学术与职业相结合的课程特色,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承认。现有20所国内大学共计开设商科、计算机、旅游酒店管理、物流、工程等5大类15个专业的课程,到目前为止有超过1万人参加SQA HND课程的学习。学生获此证书相当于完成了英国大学前两年的课程,同时也具备了相当的英语水平和所学专业的职业资格。中国学生在国内获得该证书后,达到国外大学要求,可以进入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爱尔兰、法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多所大学留学。部分项目优秀学生已经在牛津大学、华威大学等世界名校攻读硕士学位。

(二)项目特色

课程教材:成套使用英国原版教材;

教学模式:采用小班、互动式授课模式,英语教学;

师资组成:海归教师为主、辅以外教进行双语授课;

多国留学:项目学生在国内获得该证书后,达到有国外大学要求,可以进入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爱尔兰、法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多所大学留学;

奖学金制:项目学生成绩优异者可获得由主办单位颁发的学习奖学金以及由国外大学提供的在英学习期间奖学金;

就业指导:聘请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总监和经理担任项目学生就业指导导师,为项目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职业证书:成绩合格者获得:

1.SQA-HND证书

2.中国国家职业资格高级证书。3.中国海洋大学成人大专证书。

项目学生成绩合格获得SQA HND证书的同时,核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部分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即中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级(高级)。若学生有意报名中国海洋大学成人大专,持HND证书也可获得成人大专证书。

项目注册:项目学生在国内期间,分别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和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进行注册。

二、开设专业

专业1 :物流管理(非制造业)Supply Chain Management(Non-manufactory)专业2 :人力资源管理 Business with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专业3:国际市场营销Business with Marketing 专业4:计算机软件开发Software Development 专业5:行政与信息管理 Business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专业6:观光旅游 Travel & Tourism 专业7:酒店管理 HND Hospitality 专业8:国际贸易Global Trade & Business 专业9:会计 Business with Accounting 专业10:金融 Financial Services

三、学制:

国内3年学业设计方案

第1年:国际预科课程,强化英语

第2-3年:CSCSE-SQA HND项目专业课程

注:项目学生取得SQA HND证书并达到国外大学入学要求后,可出国留学申请大学本科第二或第三年课程。

四、招生对象及报考要求 应往届高中毕业生

报名者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一寸免冠彩照2张、高考成绩证明。

五、报名时间

入学报名时间:即日起至8月30日(额满为止)

六、录取原则

已获得高中毕业证,高考成绩达到400分以上的,英语单科成绩90分以上,免试入学;其他条件者须参加学院组织的入学考试,成绩合格者予以录取。

七、收费标准

在海大学费:2.5万人民币/年

CSCSE-SQA HND项目学籍注册费及证书费:按照SQA收费标准(一次性)住宿费、卧具、体检、保险、军训费等参照学校相应收费标准执行 教材及讲义费:每人每年1000元(多退少补)

八、联系方式

6.中外合作办学申报须知附件 篇六

福建省中外合作办学申报须知

一、申办主体:

中方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和外国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为合作办学的申办合作方,由中方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二、申办主体资格:

1.有正确的办学宗旨;

2.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熟悉业务的管理人员;

3.有合格的教师;

4.有符合办学需要的教学场所、图书和教学设备及生活设施等必要条件;

5.有必要的开办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6.有一定的连续办学经验,且没有违规办学和行政处罚记录。

三、申办的依据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国务院第372号令)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

四、申报材料的具体名称及写作要求:

1、申请筹备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申请表(含MDB电子文档)

(2)合作协议(中英文对照)

(3)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

(4)属捐赠性质的校产需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所捐赠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办法及相关有效证明

(5)不低于中外合作办学者资金投入百分之十五的启动资金到位证明

(6)中外合作办学者法人资格证明

(7)颁发学历证书样本

2、完成筹备设立申请正式设立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正式设立申请书

(2)筹备设立批准书

(3)筹备设立情况报告

(4)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章程,首届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5)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资产的有效证明文件

(6)校长或主要行政负责人、教师、财会人员的资格证明

文件

(7)教学场地使用证明和简图。办学场地和各项设施条件需不低于各级同类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

3、申请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请表(含MDB电子文档)

(2)合作协议(中英文对照)

(3)中外合作办学者法人资格证明

(4)验资证明(有资产、资金投入的)

(5)捐赠资产协议及相关证明(有捐赠的)

(6)外国教育机构已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还应当提交院审批机关或者其委托的社会中介组织的评估报告。

(7)外方教育机构资信证明。指由所在国公证处或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出具的有关境外教育机构的教育资质证明。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章程(非独立设置的合作项目无须提供)内容应主要包括合作办学机构的名称、办学地址;办学宗旨;办学内容、范围、形式和规模;办学各方的投入方式、数量和时限;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理(董)事会(联合管理委员会)的设置程序、职责、与学校的权利与义务;学校校长(主要负责人)的产生、任职资格、职责;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经费的来源、使用、管理和监督;学校员工的聘用和人事管理;学校的合作期限、变更、解散、终止和清算的程序;本章程的更

改和其它说明性条款;其它重要事项等。

合作双方签署的合作意向书或合作协议(中外文本),其内容主要包括合作双方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姓名;合作宗旨与原则;合作内容与方式;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理(董)事会(联合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职责和议事规则;协议的期限、修改、延续、中断、终止程序;违约责任等。

7.国内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回顾 篇七

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至今, 经历了从小到大, 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在此, 笔者回顾总结了中外合作办学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并继续发展的历程。

(一) 合作外方总体水平稳步上升。

从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来看, 主要是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 影响合作办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合作外方教育资源水平。世界上许多高等教育发达国家, 是以合作外方教育机构的资质来衡量合作外方的教育资源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刚兴起的时候, 那些进入国内市场, 被批准合作办学的国外教育机构办学资质参差不齐。通过调查发现, 来华进行合作办学的国外二、三流大学很多, 一流大学相当少。

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999年以来连续扩招, 国内高等教育供给扩大了, 但是高等教育资源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及教育发展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仍然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 中外合作办学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国内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但当时国内大学对外学术交流比较少, 造成国内大学对国外大学的办学情况不甚了解, 容易引进一些办学资质不高的国外大学;同样, 国外大学对国内大学的办学情况也比较陌生, 国外一流的大学不敢贸然来华合作办学。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入发展, 中外大学之间学术交流日渐频繁, 政府提高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准入门槛, 国内合作方加强了对国外教育机构的鉴别。因此, 国外合作方的总体办学水平稳步上升。虽然不排除有些国外院校来华合作办学是为了扩大生源和影响力, 从而获得经济上的高额回报, 但从整体来看, 大多数国外院校来华合作办学的目的是增进学术交流、加强双方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的合作。为了保证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促进其更好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应抓好准入关, 做好对国外院校的资质审查;国内院校也应选择那些在专业上能优势互补、或强强联手的国外院校进行合作, 只有这样, 才能使双方的合作项目做大、做强。

(二) 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的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也经历了从小到大, 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早期, 规模较小, 有些项目甚至根本没有形成规模。办学硬件方面, 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硬件设施缺乏, 如缺乏独立的实验室等。办学软件方面, 突出体现在课程、师资队伍等方面。有两种课程引进的倾向:首先是教材全盘引进, 没有经过本土化过程, 教学内容和培养计划不适合以我国高等教育消费者为主体的中外合作办学;其次是引进缺乏实质性, 也就是说引进的东西只不过是改造国内同类同层次院校的培养计划, 与合作办学的初衷不一致。更为突出的是师资队伍问题, 专职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 而且外籍教师比例较低。

究其原因主要是, 外方对合作办学的投入不足。虽然本期双方合作很好, 外方担心在下一期的合作中得不到中方的支持及通不过中方政府部门的审批, 所以外方不愿在前期投入太多。现在,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蓬勃发展, 规模日益壮大, 合作外方对长期合作办学充满信心, 各项与教学有关的软硬件都配备到位。最能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特征的是教材和师资, 教材的引进已形成完备的体系, 学生使用的教材基本符合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标准;专职教师队伍趋于稳定, 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在逐步增加, 外籍教师的比例得到显著提高, 多数中外合作办学已初步建立起体现合作办学特征的教学管理体系。为了使中外合作办学更好地发展, 中外合作双方应共同努力, 积极为合作办学创造更好的条件, 彼此都应尽最大可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 把合作办学建设好, 努力创建优质中外合作办学品牌。

(三) 专业设置趋向合理, 科技含量得到重视。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发展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 对于引进国内急需、国外先进性的课程和教材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予以鼓励。教育部也多次强调, 中外合作办学要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 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但从学科整体布局来看, 中外合作办学开设了较多投资成本较低的专业, 如外语、经济、工商管理、外贸等, 我们急需合作的农业、医学、工程、生命科学等领域, 则专业设置不多。上海市2004年数据显示, “合作项目高科技和尖端学科领域的合作不多, 约80%左右的专业集中在文科领域”。[1]根据近年来上海发布的人才需求来看, 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 需要重点发展新材料、能源环保和生物医药等行业, 因此要大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以前较少设置这方面专业的原因在于:第一, 中外合作办学太过“功利”, 设置的专业都是一些投资成本小, 回报率高的专业。第二,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 如优秀师资缺乏, 教学设备缺失, 导致无法开设那些国内急需的课程。第三, 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监管比较薄弱, 缺乏对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现在, 为了减少专业设置的盲目性, 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适应当地未来发展需求的专业, 努力做到毕业生适销对路。与此同时, 中外合作办学也加强了对新开设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训, 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设备, 完善了对人才的培养工作。另外, 国家在政策上也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引导, 做好对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方向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这两部法规文件政策导向的核心是要求中外合作办学必须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之后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再次强调中外合作办学“坚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能力建设的政策导向”, 进一步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政策基础。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 要重点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和优质教育管理资源。

对于一国的教育而言, 其优秀的文化通过课程予以传递, 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会在课程中得到反映与体现。课程资源是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 引进教育资源的关键在于课程。优质课程资源与优秀教师、优质教育品牌等其他要素是紧密相连的。真正优秀的教师应体现为开设或开发优质课程的教师, 真正优质的教育品牌应表现为优质的课程品牌, 教学设施等硬件要素的引进也是为课程教学服务的。另外, 课程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学习与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有益成果与成功经验对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大有裨益。因此, 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对优质课程资源的引进。

优质教育管理资源的引进是非常重要的。优质教育管理资源包括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与教育管理制度。我国同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教育管理的差距。就我国的教育改革而言, 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因此, 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 要重点关注对优质教育管理资源的引进。

三、综述

总体来看, 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的教育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加入WTO之后, 随着国内大学参与跨国高等教育交流机会的增加, 国内大学迫切希望与高水平的国外大学进行合作, 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 从而优化国内教育资源, 带动本校相关专业的发展。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 国内院校在考察国外院校的同时, 国外高水平的院校也在考察中国的高等教育市场, 慎重找寻合作办学的伙伴。刚建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规模普遍偏小,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任何事物都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只要牢固树立“质量是办学生命”的理念, 就一定能够创立优质的中外合作办学品牌, 并发展壮大。至于专业的新科技含量较低, 这一问题已经有所扭转。随着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的扩大, 专业也要逐步调整并丰富起来, 不少合作办学机构已经意识到合作办学要与时俱进, 他们不再满足于现状, 合作双方正在逐步提高合作程度、档次和水平。另外,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的支持, 所以合作办学首先要立足当地, 开设当地发展需要的专业, 培养大批急需人才, 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优秀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不仅能促进国内合作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 而且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国际化战略视野的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到今天来之不易, 经过市场的检验, 优胜劣汰, 对于那些优质的中外合作办学品牌, 要靠中外双方共同维护, 促进其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今后可在政府的牵头下, 引进一些在各层次和领域比较有名的国外院校, 如在学术研究领域, 可引入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国外名校与国内名校合作办学, 共同在双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合作研究, 并加强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在技术应用领域, 可引入国外相应的专业院校, 双方加强在技术应用领域的合作, 共同培养技能操作型人才, 这也是目前我国急需的人才。

只要政府、社会、中外合作双方共同重视合作办学, 合作双方牢固树立“质量是办学生命”的理念, 中外合作办学就一定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兴德.关于加快发展上海教育服务业的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11) .

[2]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政策评2006[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8.中外合作办学评价实施方案 篇八

喇培康介绍了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情况。韩国奥空动画首席制作人金贤镐以《波鲁鲁冰雪大冒险》为例,探讨了中韩合作空间与前景;上海美影厂厂长钱建平则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特点以及取得的成就,并呼吁海内外动画人与美影厂共同努力,使新一代的影院水墨动画片能够早日诞生;香港博善广识公司总经理蔡仲梁以《麦兜》为例,对两地动画电影的差异与融合进行了探讨;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甄超凡在会上分享了好莱坞动画片在国内发行的经验;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公司运营总裁刘蔓仪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对中国动画电影的突破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则就动画电影人才的培养发表了看法。

要提高动画电影编剧水平

喇培康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局长

中国动画电影正在成为整个产业中的重要力量。2012年共有33部国产动画电影获得了公映许可证,创造了4.7亿元票房,涌现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动画品牌。今年寒假,《喜羊羊与灰太狼5》《洛克王国2》《芭拉拉小魔仙》等均赢得了观众和市场的认可。今年六一档期,三部国产动画电影贡献了当日票房的近一半。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档《我爱灰太狼2》《塞尔号3》《昆塔:盒子总动员》《终极大冒险》等国产动画电影吸引了大量观众,累计票房超过2亿元,成为市场上的一大亮点。与前几年《喜羊羊与灰太郎》一枝独秀的局面相比,近年来众多动画电影相继热映,标志着动画电影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

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动画电影在创作生产、营销模式等许多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一部优秀的动画影片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通过典型的人物和丰富的细节编织成引人入胜的故事。讲好故事是动画影片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要提高国产动画影片的编剧水平,深刻认识动画电影内容为王的本质。一个好的故事应当借助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手段方能大放异彩,方能赢得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信任是国际合作基础

金贤镐 韩国奥空动画公司首席制作人

小企鹅“波鲁鲁”是韩国奥空公司打造的经典卡通形象。这个品牌已有十年之久,在韩国及世界各地广受欢迎。以此为基础,我们与中国电影企业合作推出的动画电影《波鲁鲁冰雪大冒险》已经发行到全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奥空公司在动漫电影制作方面跟中国是首次合作,相互沟通以及文化的融合还有业务的衔接和协调等方面确实面临比较多的问题。国际合作有风险,包括签定协议、语言障碍、外派人员等,而双方合作的关键就是相互信任。

在动画电影制作中,合作双方交换的数据信息量非常庞大,包括通过邮件、视频、电话等沟通。为此,韩国方面曾向厦门工作室派出了复核监督人员来解决这些问题。中韩方面达成深度合作计划时,距离影片上映只有8个月,时间非常紧迫。虽然有过担心和焦虑,但最终影片还是顺利完成,保持了质量上的统一,并在世界各地上映。《波鲁鲁冰雪大冒险》为中韩动画界的合作做出了典范,我们希望继续合作,尽快推出影片的续集。

激活经典动画形象

钱建平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

美影厂所创作的一大批经典动画影片,比如《哪吒闹海》《金猴降妖》《小蝌蚪找妈妈》《阿凡提》等,形成了中国动画学派的辉煌群像。长期以来,美影厂坚持民族风格动画片创作的路线,努力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民风中汲取养分,无论是绘画技法、风格、制作技术,还是色彩、音乐、音效等,从中国画、工笔画、水彩画以及民间的剪纸、折纸、泥塑、年画、窗花、门神等领域提取元素,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学派。

此外,取材于古典名著、神话、传说、成语,用简单生动美妙的故事表达一个基本的道理,这些故事大多集中于表达真善美,嘲讽或者批判假丑恶,从动画的特性出发,有特别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像这样简单而又经典的故事从今天商业市场的角度来看,依然具备强大的类型片元素。现在,我们正在从这段辉煌中去寻找今天动画发展的创新经验,思路和方法。中国学派始终是美影厂发展的动力。目前我们确定十大项目,将首先将打造好孙悟空、黑猫警长、阿凡提、葫芦兄弟、我为歌狂、大耳朵图图六大动画电影系列。丰富的题材具有影响力的动画形象,加上新的技术和表现力,激活后的美影经典动画形象将继续在中国的动画领域中凸现自己的实力,满足观众的需求。

应重视故事和情感

蔡仲梁 香港博善广识有限公司总经理

《麦兜》系列电影中,有浓郁的人文关怀,麦兜的风格非常原创和独特。作为出品方,我們坚持和追求电影在商业及艺术方面的平衡。过去20年,从出版到电影,从港片到与内地合拍,动画电影在不断拓展和成长,无论地域上的扩展还是故事题材方面的扩展。很多人会问我,《麦兜》大电影到底是给大人看,还是给小孩子看?其实,好的影片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观众需求。我们应致力于打造这样的影片,虽然我们用很多本土的东西做题材背景,但是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是我们的共同语言。合拍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包括两地合拍和中外合拍,因为有了更大的平台之后,整个题材甚至人才,包括在整个市场上的策划到融资的过程,都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品牌形象需要维护和拓展

nlc202309051108

刘蔓仪 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营运总裁

《喜羊羊与灰太狼》从2004年开始筹划创作,2005年开始登上电视屏幕,迄今电视动画片已经突破了1000集,“喜羊羊”已经陪伴了大家八年,在这八年里《喜羊羊与灰太狼》和众多的中国原创动漫同业赶上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喜羊羊”的成功鼓舞了中国的动漫产业,开创了动画从电视小荧屏走向电影大银幕的发展模式,激发了更多的中国原创动画电影诞生。

在当前国内的市场环境中做好一部动画作品首先要有一个更高更全面的视角,不能简单将其看成是单个项目来运作,尤其要处理好内容、成本与营销之间的关系。做好内容讲好故事是作品的核心竞争力,有效控制成本与制作进度则是成败的关键,对市场精准调研,精准的资源整合联动营销为动画电影插上腾飞的翅膀。这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从品牌经营的角度出发,做好动漫电影品牌形象的维护管理,做到市场的升级与细分,对目标人群做精准的定位和营销。

续集是提高影片认知度的重要手段

甄超凡 美国沃特迪士尼大中华地区高级发行副总裁

与真人大电影相比,动画电影没有明星效应,认知度很难推广。而宣传推广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一部迪士尼动画电影,其实在北美上映前的一年就知道大概的档期,就会有一个很周详的推广计划,会在不同时间以不同手段把电影的信息带给观众。但是进口动画电影在国内这样做比较困难。因为进口分账大片档期确立一般需要5到8周时间。在这之前,进口动画电影的经营推广手段很有限。在5—8周时间内要把知名度、认知度提高上到在国外上映之前的水平很难。此外,进口动画电影的主题跟文化背景等有时不能被中国观众所熟知,认知度将再打一个折扣。克服认知度是赢得市场最关键的问题,而续集是解决认知度的一个重要手段。除了续集以外,通过合拍途径,加进中国元素,甚至以中国题材为基础也可以提升认知度。此外,也可以在本地化宣传方面加强力度,包括邀请明星配音,利用明星的影响力来带动影片宣传。

团队与合作环境都很重要

乔·阿圭勒 东方梦工厂首席创意官及影视制作总负责人

对梦工厂来说,家庭电影意味着打造高质量的娱乐,这些娱乐能够让家庭里面的年轻人和老年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乐趣。东方梦工厂希望做到这一点——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以及中国的故事带出来,能在取悦中国观众的同时也能让世界其他地方的观众从中找到乐趣。在动画行业中,创意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市场的竞争力非常重要。而一部动画电影不仅仅只有导演、制片人,每一名员工都需要对最终的产品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应该有一种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去了解这个电影的共同目标。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提升影片的质量。尤其在促进中国的动画电影发展过程当中,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环境。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能让员工有一种安全感,在这个环境中艺术家能够畅所欲言,而且他们能够非常自由地对自己的项目做出贡献。

为初学者营造合适的产业环境

孙立军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

作为一名动画学院的教师,一定要明白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影片,如果老师不了解和关注市場,培养的学生或生产的产品一定滞销。学动画的学生除了要有理想,还深爱这个事业,因为做动画是件苦差事。我们设计了一个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入学的时候就明确自己未来的目标,这样他们在学习中就由被动变成主动。此外,给他们营造了一个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整体,比如在大三的时候就让他们来策划选题、编故事、设计美术风格、进行市场预期,去慢慢适应当前的产业环境。

9.旅游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建设报告 篇九

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

旅游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建设报告

随着全球化走向深入,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合作办学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就我校来说,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不但可以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使教职员工具有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和视野,也可以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改善课程结构等,给学生提供接受国外先进高等教育的机会,提升学校在地方区域内的知名度。

为加大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力度,吸收更多国际职教先进经验,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选择,2011年9月,我校与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签署了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联合办学协议书,为本专业学生出国深造乃至就业提供了机遇与平台。按照协议,赴智源教育学院留学的学生前三年在我校就读,取得我校合格毕业的基本条件并满足智源教育学院其它就读条件之后,根据个人意愿并由我校择优推荐,第四年进入智源教育学院完成大专课程进修,成绩合格后由智源教育学院颁发大专毕业证书并推荐至国外相关行业就业。该项工作将于2013年下半年正式启动。

同时为深化两校合作,充分整合双方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借鉴吸收先进办学理念,为本次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及本校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动力,智源教育学院同时表示愿意为我校提供

教师培训业务,并提供一切培训师资、培训环境和培训条件。我校国示校建设领导小组旅游专业建设领导李言奎、肖险峰两位同志于2012年6月19日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进行了为期10天的“NYP办学理念与院校管理”培训,并顺利取得了结业证书;2013年7月12至16日,专业带头人陈晴老师赴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培训学习,引进了新加坡智源教育学校先进的课程体系理念、职业教育先进思想,从而指导旅游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并与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签订了《师资培训意向性协议书》。

小结:

通过两年示范校建设,旅游专业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与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充分整合了双方的教育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师资和优秀的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人员,加强了我校师资的培养,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出国留学与就业的机会,更好的满足了广大家长希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成为乐山区域中职类学校首家与国外职业教育学院签订联合办学的学校,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旅游专业部

10.深圳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流程 篇十

一、注册及在线申请

点击链接http://renzheng.cscse.edu.cn/Login.aspx,进入中国留学网“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系统”,注册个人账户。(请注意界面如下,中国留学网是本次认证的唯一入口,不要进入百度上其他代理机构的网站)

注册成功后新建一个申请,按照以下流程完成申请:

在“申请类型”中选择“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

在“申请信息”,按照港澳通行证或护照上的出入境记录,如实填写境外学习时间。按照中外合作办学的规定,境外学习时长不能超过六个月。

递交材料验证机构选择”深圳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

二、在线支付认证费用:信息填写完毕后,用银联卡在线支付385元费用(360元认证费+25元快递费)

三、递交认证材料

1、递交材料地址:深圳人才园服务大厅(深南大道8005号,竹子林地铁站B1出口附近)

2、办公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45

3、联系电话:88123601

4、认证材料清单:请按下面链接说明准备材料

http://,具体如下:

 一张二寸(或小二寸)证件照片  国内大学颁发的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  国(境)外大学颁发的MBA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  国(境)外大学提供的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 国(境)外大学的学位证和成绩单的翻译件;(服务大厅内提供现场翻译,实际只用翻译成绩单;学位证是中英文双语,不用翻译)

 本人有效护照/户口薄的身份页,原件及复印件(用于查验出生地信息,该信息应与申请表上填写的一致);

 国内大学开具的学习经历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 授权声明,所有内容均需由申请者亲笔填写,不能电脑上填写后再手写签名。 如委托他人代理递交认证申请材料,代理人需提供《代理递交认证申请材料委托书》和代理人有效身份证件

 建议带上有当时学习时的出入境记录的港澳通行证或护照,以备递交材料时核实。

4、现场办理流程:

(1)进入服务大厅后,左手边有一排桌子,是提供复印和翻译的地方。成绩单一页150元(因盖章的翻译件会被收走,如需留一份以备日后使用,另加50元可提供第二份盖章的翻译件),翻译大概需要45分钟-1个小时。(2)在大厅进门处取号

(3)等待叫号,到指定窗口递交材料

(4)办理过程中,办事员会打印网上申请,请申请人核对信息并签名;如果此次认证申请时间超过了两年,该机构不能承诺认证完成时间,需要申请人签名同意;微信扫描柜台上的二维码,填写认证信息(内容和网上申请基本一样);如需核实出入境记录,可提供港澳通行证,也可能会按照办事员要求手写一份出入境学习的情况说明,说明境外学习的时间、地点。

(5)如缺少材料,办事员会打印一份清单,明确告知需再提供哪些材料。

建议:进门先取号,然后提交翻译,等待翻译结果期间先提交一次材料,如缺材料,可在等待翻译期间取材料,以节约时间。中途询问翻译进度,预计好时间提前取号,减少等待时间。

四、查询认证进度

可登陆申请认证的链接http://renzheng.cscse.edu.cn/进行进度查询。如有材料需要补充,工作人员会用88123601的固定电话通知。

五、领取认证结果

11.中外合作办学评价实施方案 篇十一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非常新的办学模式,旨在通过引进国外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中西合璧,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国际型人才。对于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且还在探索中前进的高职院校来说,中外合作办学成为了提升其教育水准的一条有效途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同美国卡普兰大学合作的中美会计项目从2011年9月开始至今招生已有2届共4个班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特点比较突出,学风方面表现出的问题日益增多。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风建设,已经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美会计125班学生学风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在学风建设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学风状况调查

1.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班会学生发言总结、个别学生交流等多种形式,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调查以无记名作答的方式,内容涉及学习目的、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我评价、班级评价等几个方面,共16个小题。调查对象包括中美会计125班全体47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47份,有效率为100%。

2.调查结果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汇总,可以得出以下调查结果。第一,6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有28%的学生则是仅仅希望得到一张文凭。第二,有91%的学生能做到按时完成作业,但只有40%的学生能认真听课。而自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学生则不到20%。第三,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有43%的学生选择与同学讨论,另有38%的学生选择自己慢慢琢磨。但也有15%的学生不想尝试着去解决。第四,在问到目前影响其学习的最大阻碍时,有57%的学生认为是学习方法与习惯,有23%的学生认为是学习基础。第五,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只有在好的班级环境下才能认真学习,另有19%的学生认为只有在老师的监督下才能认真学习。只有9%的学生可以不受环境影响,在什么环境下都能认真学习。第六,有77%的学生早晚自习大部分时间都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第七,有26%的学生认为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跟纪律十分相关,有57%的学生认为部分相关,也有17%的学生认为不相关或不知道。第八,70%的学生课后花最多时间做的事是上网。

二、影响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

1.学生学习基础和自觉性较差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招收的学生录取成绩多数较低,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和自觉性较差,学习能力不强。他们当中大部分选择中外合作项目的原因并不是为了锻炼英语或者想出国,而是迫于高考成绩不理想的无奈。这部分学生往往认为自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遇到学习困难容易逃避,引发抵触学习的心理。有些学生由于受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对待所学专业,进大学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考试能过就行,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慢慢养成了懒散松懈的学习习惯。

2.合作办学学习压力较大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由于受到中外双方课程设置的影响,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课程面广、量大,学生学习压力较重。此外,外教所承担的专业课程完全使用全英文教学,学生不到四级的英语能力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加上外教不懂中文,师生在沟通上存在语言障碍,导致学生容易产生焦虑的不良情绪。学生一旦在某个环节没有跟上,就会失去学习信心,自暴自弃。

3.学生家庭经济环境较好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收费较高,绝大多数的学生家庭都比较优越。在良好经济条件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大多对吃、穿、住等方面的生活水平要求较高,并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生活能力较差。这些学生家庭从事个体经营的居多,父母长期忙于经商等事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加上多为独生子女,导致不少学生只考虑自己,没有组织纪律观念,以自我为中心。在集体生活中,缺乏相互协调能力,与同学相处时很少顾及他人感受,不懂得换位思考。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拥有较好的社会资源,认为找工作就是“凭关系”,甚至有的学生在没有进入大学以前父母就已经为其安排好了毕业以后的出入。这就造成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不重视学习或学习动力不足,认为学习好与不好对其没有太大的影响。

4.中西方文化差距

在合作办学中,中外双方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差异存在分歧。一方面,国内高校采取的是“严进宽出”。不管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课程考核都尽量不会为难学生,只要基本过得去,就会让其毕业。另一方面,国外高校采取的是“宽进严出”,学生淘汰率相当高。他们认为不管学生过去的学习如何,进入一所学校想获得其学位,就必须达到这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合作双方的要求差距会让学生产生困惑,并很难确立学习目标。此外,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采用“灌输式”,学生对此比较适应。而国外教学提倡“探索式”,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高职学生来说,一时很难适应。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制度管理是学校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制定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学风现状。但是要使学生更好地改变目前的学习状况和态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高职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周围学习氛围浓厚,容易激发他们向上进取的风气,如果周围环境厌学现象严重,学生就会跟风学样,纷纷无视班规校规。中外合作办学高职层次的学生虽然学习能力和基础较差,但学生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在音乐、舞蹈、绘画、体育、编导、主持等方面的特长比较突出。让学生组织主题性班级活动,如自编、自导、自演的全英文表演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发挥其特长,让学生找到自信和目标,从而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主题性班级活动可以培养大家的团队意识,使同学之间形成“家文化”的氛围,在无形当中增强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逐渐减少如旷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等破坏集体荣誉的行为。

2.实行学生自我管理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虽然班级的建设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干部团队,但是只有让班级每一位成员都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才能使一个班级更团结,更上进。班级管理可以通过让全体学生每天轮流值日的方法,值日同学负责对上课的考勤及早晚自习的管理,对旷课及迟到早退人员进行记录并及时报告班主任。对违纪现象进行惩罚,赏罚分明,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和约束能力,使大家树立起“班级学风建设人人有责”的观念。在这种方式下,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的班级学风氛围。

3.善于利用网络平台

借助网络可以克服老师和学生之间时间上和空间上存在的障碍,确保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延续性和连贯性。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70%的学生课后花最多时间做的事便是上网,可见他们对网络这种交流平台的可接受程度非常高。网络是反映学生思想的一个重要窗口,从QQ上,微博上可以捕捉到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从而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疏导。通过网络而非面对面交流,学生通常更没有思想负担,愿意同老师进行心灵对话,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老师“在线”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有温馨感和归宿感,也会同样达到增强集体荣誉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过失破坏集体荣誉的目的。

四、结论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对于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国际交流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项目建立的时间尚短,在管理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抓住学生的特点,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积极开辟学风建设新途径,通过不断努力,中外合作办学的学风必定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12.中外合作办学品牌建设的思考 篇十二

近些年来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飞速发展, 一系列的问题随之出现, 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教学主体等方面。任何问题都有其原因, 通过对这些问题追根溯源的研究和分析发现, 缺乏品牌意识是其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对于中外合作办学进行创建品牌仅有几家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提出, 而且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本文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于中外合作办学创建品牌的基本要素进行了分类和计算研究, 得出教师和学生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并根据这一结论给出创建中外合作办学品牌的一些建议。

1 中外合作办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90年代以来,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开始发展,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 截至2012年, 我国经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高达500多个, 遍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而且合作办学的层次也逐步地得到了提高, 涉及的专业领域范围也有所扩大。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肯定成绩的同时, 也要看到问题的存在。

1.1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1.1.1 教学主体存在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对教师要求比较高, 目前能够真正符合中外合作办学要求的教师数量比较少;学生基础良莠不齐, 两极分化, 学生层次差距较大, 管理难度大, 而且教材多为原版英文教材,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目标、方法不明确, 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差。

1.1.2 教学过程没有创新, 教学模式单一

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没有体现, 双语教学的运用比较死板, 沿袭传统的“老师教学——学生学习”模式, 一味地灌输式教育。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动力, 出现迷茫现象, 学习缺乏兴趣主要是课堂授课模式没有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

1.1.3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设置不完善

存在高校上课的通病, 老师讲完课就走人, 不会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授课进度和难度。没有对学生课堂知识的接受程度进行调查了解, 也就没有及时的反馈, 起不到期望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重视, 没有完善其评价体系或者根本没有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反馈。

1.2 原因分析

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发现, 问题很多, 且存在时间长, 导致问题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外合作办学一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没有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 没有看到中外合作办学的远景, 没有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换句话说就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缺乏品牌意识。没有从长远的意义上抓住其发展的要领, 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随着现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有一些院校的合作办学项目或者是机构提出了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品牌建设的构想, 例如江南大学的莱姆顿学院、湖南大学的美雅国际教育学院等, 这些构想虽然提出了口号但是没有很好的贯彻下去。未来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离不开品牌的建设。好的发展目标加上贯彻到底的执行力是成功的保证。

2 创建中外合作办学品牌的关键要素分析

2.1 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合作办学品牌建设关键要素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为AHP) , 最早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迪 (Satty) 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决策方法。具体内容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因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不同层次, 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1.1 通过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品牌建设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

使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问题、进行决策时, 要把问题条理化, 层次化, 构造一个层次分明的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下, 目标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解成为元素组成部分, 这些元素又按照其属性及关系分成若干层次, 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的元素起支配作用。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情况, 可把这些层次分为三类:第一, 目标决策层。它是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 就是中外合作办学品牌建设这个终极目标。第二, 准则控制层。包含为实现该目标所涉及的所有要素, 可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涉及的主体分为学校方面、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和社会方面。第三, 包括各主体所要考虑的细化的小指标。

2.1.2 根据元素的重要程度, 构造两两比较矩阵

层次结构反映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但是准则层中的各准则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相同, 在决策者的心目中, 它们应该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2.1.3 比较元素的计算和相对排序, 并进行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A对应于最大特征值λmax的特征向量W, 经过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元素对应于上一层次某一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 这一过程即可得到元素的相对排序。

2.1.4 各层次对于系统总排序权重的计算, 并进行排序

总排序权重必须自上而下地将单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

2.2 关键要素的筛选过程

2.2.1 构建指标体系

通过对学校管理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基于对品牌建设理论的借鉴, 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特点, 分析找出对中外合作办学有影响的因素, 并把它们分为四个方面: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再对这四个方面进行细化每一个都细化出若干个小因素, 如表1所示:

2.2.2 构造两两判断矩阵并计算特征向量和特征值

根据表2, 确定中外合作办学品牌建设指标体系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 建立两两判断矩阵如表3、表4、表5、表6、表7。

通过计算得到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W=[0.1173, 0.4079, 0.4079, 0.0669]Tλmax=4.258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即计算C.I.和C.R.:

C.I.=λmax-n/n-1=4.258-4/3=0.086

C.R.=C.I./R.I.=0.086/0.89=0.096<0.1

说明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其中R.I.根据表8得出:

通过计算得到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W= (0.1998, 0.1415, 01642, 0.4925) T

λmax=4.08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即计算C.I.和C.R.:

C.I.=λmax-n/n-1=4.08-4/3=0.0267

C.R.=C.I./R.I.=0.0267/0.89=0.0296<0.1

说明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通过计算得到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W= (0.0832, 0.3989, 0.3572, 0.1607) T

λmax=4.1652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即计算C.I.和C.R.:

C.I.=λmax-n/n-1=4.1652-4/3=0.0551

C.R.=C.I./R.I.=0.0551/0.89=0.0612<0.1

说明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通过计算得到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W= (0.133, 0.504, 0.25, 0.113) T

λmax=4.177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即计算C.I.和C.R.:

C.I.=λmax-n/n-1=0.177/3=0.059

C.R.=C.I./R.I.=0.059/0.89=0.066<0.1

说明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通过计算得到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W= (0.25, 0.513, 0.136, 0.1) T

λmax=4.116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即计算C.I.和C.R.:

C.I.=λmax-n/n-1=0.116/3=0.0387

C.R.=C.I./R.I.=0.0387/0.89=0.043<0.1

说明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下面计算各指标相对于中外合作办学品牌建设这个总目标的比重并进行排序, 见表9。

2.3 结论

根据表9可以看出, 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对品牌建设的影响比重最大, 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只有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教学目标, 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国际型、综合型的人才, 才能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目标, 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建设添砖加瓦, 早日打造出“品牌学生”、“品牌教师”, 最后形成“品牌效应”。

3 创建中外合作办学品牌的建议

3.1 培育品牌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直接消费者, 是对中外合作办学管理进行认知的载体, 对学校品牌的建设有着直接的发言权, 因此, 他们自身也是品牌的一部分, 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品牌本身也是一种强化。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学生应该从自身寻找出自己发展前进的方法。学生应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就是让自己成为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才, 能在国际化的发展大潮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才呢?很简单, 一方面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 要有创新思维, 打破原来那种一味地接受灌输式教育的学习方法, 对于自己的专业课学习要有自己的想法, 敢于质疑, 敢于向老师发问, 只有经过自己消化吸收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 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不仅会学习, 也要具有很强沟通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真正的成为名符其实的“品牌学生”。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独树一帜。

外因方面, 学校为培育“品牌学生”所做的支持工作表现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包括硬件设施和校园环境。硬件设施就是教学设施, 为学生配备良好的教学设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 可以使学生的课堂形式多样化;配备专门的语音室, 让学生加强英语的学习。校园环境方面, 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请一些外教参加, 让学生多跟外教交流, 成为课堂外的好朋友, 可以消除学生的顾虑, 让学生主动张嘴去说, 更多地去运用所学的知识, 另外可以了解国外的文化、历史, 培养多种思维方式。

3.2 培养品牌教师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认为, 大学之大, 不在大楼, 而在大师。同样, 名校之名, 贵在名师, 正是优秀的教师群体托起了学校的内涵发展[1]。

教师首先具备中外合作办学要求的基本能力, 能够进行双语教学, 从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课堂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灵活多变的课程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 专业课程采取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让学生自己做课件, 并利用相关案例加以说明, 自己上讲台讲一下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然后老师在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指正和补充, 进行师生互动式的教学。这样学生既能深刻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 又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演讲能力。

其次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 拓展他们的思维, 培养学生主动寻找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使学生真正地接触社会实际、开拓思路, 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专业知识由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成有趣的学习内容。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品牌”, 成为学生中有口皆碑的“品牌教师”。在自身能力方面, 不断要求进步和进修的机会, 加强外语的学习和自身专业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 不断与时俱进, 掌握专业的前沿信息。

当然, “品牌教师”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创造的良好条件和机会。学校应当重视对双语教师的培训。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外语培训, 提高他们的外语应用能力, 为出国进修做准备, 多为教师创造出国进修的机会, 鼓励教师出国, 学校可以专门设立一个专项资金, 制定教师的人才培训计划, 定期地把青年教师送出国去, 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 更新教师陈旧的知识结构, 增强他们对西方文化和教育制度的了解、对合作方教学情况的了解, 学习国外课堂教学模式, 把握世界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 获取最新学术信息等。鼓励教师开展学术研讨会, 为学术研讨会创造条件, 通过不同类型教师的学术、教学经验等方面交流和学习, 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使之逐渐成长为国际化教师。

学校就是一个综合体, 把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联系起来, 为“品牌学生”和“品牌教师”的培育和培养提供最大的便利。

3.3 社会大众的监督和认可

另外, 社会大众对中外合作办学品牌建设的一个监督和认可也是中外合作办学进行品牌建设一个依据和方向。中外合作办学品牌的口碑还是在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那里, 品牌学生就是他们的目标。只有培育出被社会大众所认可的品牌学生, 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也就打响了。

总而言之, 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主体长时间的共同努力, 才能创造一个响亮的“品牌”。因此, 任何一个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都不能懈怠, 需要相互支持, 相互学习, 共同创造一个个的社会精英品牌, 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使我国的教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参考文献

[1]陈放.品牌学[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2.

[2]黄海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品牌经营和管理[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3]陈放, 谢宏.品牌策划[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0.

[4]冯晨昱.对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1 (1) .

[5]者贵昌.中国高校:教育品牌建设评价模型的设计与探讨[J].高教论坛, 2010 (4) .

13.中外合作办学评价实施方案 篇十三

对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学合作问题的探讨

中外合作办学是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必然产物.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既满足人们渴望接受国外高水平教育的需求,又避免到国外学习需承受的巨大经济压力;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使我们直接在中国的.环境下与世界教育发达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确立了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加快了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提高了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并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但在如何与国外高校在教学上真正有效的合作这个问题上一直值得大家探讨.笔者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中德国际学院工作,从事与德国梅泽堡应用科技大学的2+2合作项目.本文想以该学院的具体做法为例,就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学合作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作 者:李帆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中德国际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84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教学合作   问题  

上一篇:外贸单证实践报告下一篇:学习委员个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