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的故事:刘禹锡的佛缘

2024-09-20

古代名人的故事:刘禹锡的佛缘(精选4篇)

1.古代名人的故事:刘禹锡的佛缘 篇一

我与《金刚经》的佛缘

发心持诵《金刚经》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些为富不仁的豪门显贵也以此警惕自己,立誓戒杀放生,行善积德。

我与《金刚经》是有缘的。早在四十多年前,我独自陪伴我的外婆在一座庵堂里生活,我见她每天清晨端坐在佛堂中,手捻佛珠,两眼专注着面前那本黄色的线装书,嘴里老是在咕噜咕噜地念着。我就问她念的是什么,她告诉我,念的是《金刚经》。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佛教里有个《金刚经》。但当时的我却是将《金刚经》连同佛教一道,一并视为迷信。

三十年后,我开始学佛,这时我几乎是本能的想到《金刚经》。但那个时候这种书还不容易买到。一次我到省城去开会,听说我地的一位在省城挂职的干部,买有这本经书。我当晚就赶去他的住地,叫他带我去买。他一说天太晚,二说天下雨,到第二天再说,但经不住我一再的.坚持,他只得带我去书店。书是在一家极小的私人书店中买的,算是有缘,我们去时小老板正准备关门。

当晚,我如饥似渴地读完了这本经。但合上书之时我有一种失望之感,我认为经书道理说得不多,但文字极为罗嗦,重复来重复去,也不知最后到底说些什么,读经之前糊涂,读经之后还是糊涂。在后来的几天里,我一直在思考这是为什么。一部在佛教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金刚经》,怎么到了我手里却全然无味。后来我得出一个比较冷静的结论:问题不在经,在我的自身。《金刚经》问世两千多年来,不知度化了多少人,佛教史上也不知有多少人从中获得智慧,这是铁的事实,肯定是我没有读进去。从此,我强迫自己去读,读不懂也要读,觉得经罗嗦也要读。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天天读经的习惯。一天,当读至“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 ” 时,我顿感心中犹是一股电流穿过,哄的一下周身一麻,禁不住泪流满面。当时的我顿觉自己无明深重,忏悔自己愚痴,佛在经中将佛法真谛说得如此分明,我不仅不理解,反而视经语言罗嗦,文字繁琐,实为大大的惭愧。打这以后,我天天读《金刚经》,无论是出差还是外出旅游,我都要将经书带在身边,天天诵读。后来我觉得带着一本书不是很方便,就干脆将经文全背诵下来,日日跏趺坐,在心中诵读。

我深知《金刚经》是说无上之法,是直指佛法真谛;用《金刚经》之理观察娑婆世界,无有不通;用《金刚经》之义透视一切众生,无不通达见底;以《金刚经》之法指导修持,更是利益万千,功德不可说。但因自己佛缘浅薄,慧根不利,资粮不足,当处无我之时心生恐惧,而生退转。每每想到此时此境,心中顿生惭愧。《金刚经》为旨,通达佛义 “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也无非法相 ......” 到那时自有一番殊胜之境。

以金刚经为旨进行修持,这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一是要靠与身俱有的根器支持;二是要靠自身今生正信进取。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这方面居家学佛人更为艰辛,因没有一个学佛的大环境,没有专门的修持时间,也没有明人指导,一切都需要自身时常保持清醒的意识,处于尘世而不染,出于污泥而自清。世间的道理也告诉我们,付出得多就收获得多。荷花之所以能出于污泥而不染,艳丽夺目,就是因为它汲取了污泥中的养分,以促进自己的生长,居家学佛道理也是如此。

生命是难得的,是多世的因缘所至,一期生命的了结非常短暂,稍稍不留意就 “ 波波度一生 ” (禅宗六祖语),故而学佛人珍惜生命,精进修持,识自本性,是今生一大幸事,万不可大意。

我与《金刚经》的缘份,也是我多年来熟读《金刚经》,并加以思虑所获。但我也知道要体证《金刚经》佛理真谛,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必须要持之以恒地实践修持,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要承受精神与身体的痛苦,这一点丝毫不假。我将这种身心的痛与苦,视为消业。业不消,佛法难证,即便是偶有所得,也会因业力作用,顿时退转,故而更不敢轻意放松自己。

以世间之评说,人生修行是一件苦事,但不修行更苦,而且苦无尽头,苦海无边。我想在今后的修持征途中,必定还有许多磨难。然而我坚信,有《金刚经》指引,有佛光普照,一定能冲破层层魔障,进入无上的光明之道。

拓展阅读:《金刚经》与获得人身

《楗椎经》云:“为示讲法时,击鼓敲楗椎,闻声获解脱,何况去听闻。”甚至旁生听闻佛法亦获得极大利益。如世亲论师的弟子安慧,前世做鸽子时经常听世亲论师背诵《般若经》,死后获得人身,转生王族,依止世亲论师终成为班智达。《极乐愿文》中讲:乃至旁生以上、人类以下,凡是聪明伶俐具有智慧者,都是因往昔听闻过一句以上的佛法而得来。历史上记载了极多旁生听闻佛经、获得人身的公案。

唐朝贞观年,并州石壁寺有位明度法师,平日参禅,喜欢持诵《金刚经》。有一对鸽子生活在殿堂的梁柱上,还孵出两只小鸽子,法师常用剩饭喂养它们,每天念《金刚经》发愿祝祷:“以我诵经的功德力,希望小鸽子脱离痛苦的恶趣,获得人身。”小鸽子逐渐长大。有一天,它们学起飞时,一同掉在地上死了。明度十分感叹,一边念《金刚经》为他们超度,一边将尸体埋葬。十天后明度梦见两个小孩对他说:“我们以宿世的罪业转为鸽子时,每天听师父诵《金刚经》,依此功德力,现在获得人身,在南方距离此地十里某家投生,非常感谢。”做了这样稀有之梦。

十个月以后,明度按所说的地址寻找,果然在某家生了一对孪生兄弟,咕咕噜噜的哭声就像鸽子在叫,他喊一声:“鸽儿!”两个婴儿应声回头。一年以后,鸽子的习气没有了,开始学习人语。

2.古代名人的爱国故事 篇二

故事二:负荆请罪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3.古代名人交友的故事 篇三

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感悟:“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意思是说有的人可以跟他一起学习,未必可以同他一起追求真理。人的思想或品质不同,是很难在一块儿共事的。也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范仲淹与王质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颖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在那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封建社会里,王质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真诚待友,和那些见利忘义之徒相比较,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感悟:“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意思是说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信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患难之中见真情。在坎坷和磨难中,友情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前程。真正的友情所产生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3、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一个诗仙,一个诗圣,是中国诗歌史上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李白自幼聪明过人,饱读诗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一度被称为神童。少年时代,李白仗义豪爽,好剑术,好交友,喜欢结交四方豪雄,执剑游历天下。二十岁时,李白只身出川,开始了遍游天下的旅游生涯。他南到洞庭湘江,东到吴越。广交朋友、拜谒名流,希望能得到引荐一步登上高位以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诗歌理想和政治抱负。在游历途中,李白写下了大量的诗歌,还成就了一门如意婚姻,李白成了前朝宰相的外孙女婿。

公元742年,李白到长安,经由贺知章的推荐,被唐玄宗召见。李白出口成章深得唐玄宗的喜爱,玄宗不仅赏赐了美食,还下诏令他供奉翰林。之后,李白过上了一段诗酒风流的日子。由于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于是他又自请重归山林。

而此时,正是公元744年的草长莺飞的三月,李白带着皇帝赏赐的金子,离开了长安,从此不再奢望仕途,重新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生命历程。

正是杏花满天飞的人间四月天,李白途径洛阳,而此时杜甫也正在洛阳,因了一个机缘巧合,这两位中国诗歌史上的巨擘相识在杜甫的父亲杜闲家中。

杜甫出身名门,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时任奉天令。其时杜甫33岁,正是意气风发之际。他7岁学诗,15岁诗名远扬。除了25岁应试举人时失利之外,还未经历过人生的挫折。

44岁的李白和33岁的杜甫,两个相差十一岁的男人,因为诗歌一见倾心,从此成了忘年交。对于李杜的这一次见面,先贤闻一多先生曾经饱含激情地写道:“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出笔来饱蘸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两个人的相遇,是在夏天。秋天,两人同游了今天的开封、商丘,登吹台琴台,一起渡过黄河,共游王屋山,前去拜谒道士华盖君,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华盖君已经作古。从许多的史料中可以看出,此两位都喜欢通过四处漫游来寻找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他们不仅是诗友还是驴友。在旅途中他们常常“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他们同吃同眠同行,在一起慷慨高歌了几个月。对于这段时光,杜甫曾经这样深情地写道:“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次年,李白和杜甫又结伴把足迹踏遍了齐鲁的山山水水。不久之后,另一位大诗人高适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来。星夜,三位诗人常常一起把酒言欢,畅读诗词,醉了,共卧一塌共盖一被,直睡到东方既白;白日他们携手同行,赏沿途风光,踏歌而行。这次旅行,李白和杜甫感情剧增,情同兄弟。后来,杜甫屡次在诗歌中不胜留恋地提到这次齐鲁之行的点点滴滴。至今,开封禹王台公园内据说还保存有纪念这三位大诗人登台吟诗作画而建的三贤祠。

从杜甫的许多诗词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他对李白的感情,是像兄弟一样的真挚。然而杜甫为什么会佩服李白呢?仔细分析他们两人的性格,杜甫为人老实,规规矩矩,敬圣尊贤,终生不改其志。而李白是何等的狂人,他恣意纵酒,口出狂言,不为亲近所容,为权贵嫉恨,正处在世人皆欲杀的危险境地。可以说,李白和杜甫性情相去甚远,而且自古文人相轻。但是杜甫偏偏能欣赏李白,甚至不惜笔墨,对李白给予高度评价,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一个文人对另一个文人至高的赞美和歌颂了。

李白在当时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了,而杜甫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诗界小辈,但是性格孤傲的李白偏偏能和杜甫投缘,相伴相行,醉酒当歌,形同兄弟,这不能说是一种千古奇缘。

然而他们的交往是那么的短暂,两个人在兖州洒泪作别,李白举起杯中酒,依依不舍却又强作洒脱“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而杜甫却是无限深情地期待着下次的重逢:何时石门路,重在金樽开。然后,他们却再也没有重逢,这成为了他们生命中唯一的一次相遇,也是唯一的一次诀别。

李杜分别之后,各自都踏上了坎坷的人生之路。李白继续着自己的飘零和落魄,而从未尝过人生艰辛的杜甫,也开始进入了风雨飘摇的颠沛流离之中。

虽是各自飘零,思念却一直都在各自心中。尤其是杜甫,留下了大量的对李白的思念之作。如:《赠李白》《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等等。不仅如此,杜甫还时常牵挂着李白的衣食住行,担心着他被贬之后的安全,万水千山,远隔天涯,对李白的这份思念一直追随着杜甫从没间断。直到杜甫晚年,杜甫依旧在日日盼望: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而李白又何尝不是在思念着这份兄弟之情,多年以后,当李白重游齐鲁时,忆往昔思今朝他动情地写下: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孤傲如李白,面对没有杜甫同行的齐鲁之行,忍不住黯然神伤,齐歌鲁酒再也提不起李白的诗兴和酒兴,思友之情如同永不停息的汶河之水,滔滔流淌过来,淹没了这个伟大的诗人。

感悟:李白和杜甫,在中国文化历史上都具有无上的位置,他们深厚的友谊也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曾子所说的“以文会友”就是对这种友谊的描述。

4.有趣的古代名人故事精选 篇四

钱起(722—780)是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应试诗《湘灵鼓瑟》的最末一联“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精辟之句,久为人们所传诵。这一联语的来历据说颇为奇特。据传,钱起尚未登第时,一次独自出远门,夜宿驿舍。半夜醒来,明月照窗,寒风瑟瑟,忽听窗外有吟诗之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低回婉转,反复不已。过了很久,吟哦之声才渐渐消失。钱起虽然觉得诗句佳妙,却不敢开窗寻觅吟诗者的踪影。

十年后,钱起上京应试,考题是《湘灵鼓瑟》。前面几句,他挥笔而就,可就是最后落句久未有成。他便闭目瞑想,忽地想起十年前夜宿驿舍所听到的那两句诗来,放在末尾倒恰恰相合。只不过这是他人所作,一旦用上,便是偷来的句子,万一传扬出去,可丢人了。于是他又另觅佳句,然而想了好些句子,终不如那两句情韵谐美、耐人寻味。眼看交卷时间快到,只得急勿匆地将那两句凑上,别的也就顾不得了。

交卷以后,主考官李时一看,特别欣赏篇末的两句诗,认为钱起很有诗名,便取他为状元。

这一则奇特传闻,看来鬼气森森,十分神秘。如果钱起真的因为这两句诗而得中状元,那倒的确是一桩幸运的机遇了。

【张旭怒训颜真卿】

颜真卿年轻时曾拜在长史张旭门下学习书法。张旭是当时的大书画家,他的字各体兼备,尤擅草书。颜真卿为自己能在这样的名家指导下学习,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并殷切地希望老师把全部本领都传授给他。但是,颜真卿拜师数月,他寄予莫大希望的这位名师,却很少给他讲什么,只是常将自己书写的字和前代名家的字迹给他,要他“倍加工学”,反复揣摩,并叫他多多专心领悟自然万象,从中探求启示。

过了一段时间,颜真卿失望了。他想:我来投师,原本想取得笔法的精微秘窍,找到一条捷径。成天叫我“倍加工学”、“领悟自然”,我又何必来拜门求师?

有一天,他实在想不通,就带着满腹怨气走到张旭跟前,对张旭说:“几个月来,老师尽教小徒‘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早就知晓。我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窍秘诀。请老师传授给我吧!”张旭听了很不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常说,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氏舞剑而得落墨神韵,除了苦学就是师法自然,我没有什么诀窍啊!”张旭的这番话,颜真卿仍以为是推托之词,他一把将张旭的衣角抓住,反复苦求老师告诉他的笔法诀窍。张旭气冲冲地对颜真卿说:“好吧!我告诉你,凡是要一心寻求什么诀窍的人,永远不会有任何成就。”说完,拂袖而去,再也不理他了。

上一篇: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下一篇:城市建设中矛盾纠纷的防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