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2024-08-13

信息论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精选15篇)

1.信息论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篇一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邵阳县七里山学校

陈玉琴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已走进我们的校园,要实现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都需要信息化的全面支撑。教育信息化成为当今学校发展的主题,也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其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媒体作用也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用此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信息化教学模式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学的特点,才能胜任信息化教学,始终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思想为引领。

一、以教育信息化领航学校规划——着眼学生未来成长

“和谐”是文化之魂,“和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培养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这是学校在长期发展积淀中形成的教育哲学,也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表述。怎样让学校发展规划与时俱进、体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这是我们在不断思考的问题。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谐”的培养目标,就意味着学生要具备适应力、沟通力、创新力。而这一切都需要在信息化的视角下理解教育,让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力引擎。所以,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我们既把教育信息化做为一种发展路径,也做为一种发展理念,通过构建评价数据库及泛在的学习环境,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反馈、自我调整,使教育信息化真正运用到学生个体。

二、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课堂变革——提升学生学习力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就是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我们以“提升学生学习力”为课堂改革的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做了如下探索: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内容,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我们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环境中实施课堂教学,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同时还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声音动画、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获得能力。

例如我们的数学老师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讲解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通过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转变来的,老师从网上下载了课件,制作了圆柱体沿着半径等分成若干等份,通过动画的手段重新组合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学生看了屏幕的演示后,清楚地了解到圆柱体与长方体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多媒体在这节课中的使用大大摒弃了传统教具带来的不便,让学生观察从圆柱体变成近似长方体的全过程,不仅如此,还可以反复播放,这也方便了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突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得这堂课生动有趣。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方式,着眼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的深度广泛应用,将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使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使学生成为主体。

网络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环境,其巨大的资源容量对于求知欲正浓的学生而言,实在是魅力无限,这种魅力往往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对课本知识进行主动延伸、拓展,从而锻炼了资料查找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筛选能力以及信息加工、利用、交流能力,并进一步服务于课本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摸索尝试在一定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1)任务型学习

在“班班通”实施初期,我们目标定位于让学生围绕学科通过网络完成一些自主学习任务。例如:语文老师在上《琥珀》一文时,课前让学生上网搜集有关资料,了解琥珀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并把搜集的资料存放在自己的QQ邮箱或拷入U盘中;课中让学生借助电子白板上网打开邮箱或插入U盘,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同时穿插演示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琥珀的形成,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理解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课后延伸,学生利用搜集的图片和文章,进行排版和粘贴,制作成电脑小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一举两得呀。

(2)项目式学习

任务学习毕竟是浅层次的,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的层次,学校探索了一些项目式学习。例如:以《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有多大》为学习项目,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电池的种类,组成电池的有害物质,它是如何进入环境的,通过哪些途径形成污染,常规处理方法有哪些缺点,国外是如何治理的,我们能否借鉴国外的经验等。然后在中、高年级开展主题中队会,学生把针对此学习项目的资料通过教室的电子白板展示出来,并做出详细的讲解。同时,学校还把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放在校园网上,让师生共同评价。

(3)研究性学习

我们也积极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每个组研究一个发展阶段。学校向这些研究性小组开放了多媒体教室,他们可以随时进入查阅所需要的资料。网络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增长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这样的网络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计算机水平要求比较高,因此指导老师研究前期就根据学生计算机的实际水平,进行合理分组,选择了一个以强带弱的网络研究性学习方式,既考虑了学生兴趣需要,也照顾了能力、水平差异。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学业质量监控机制,让教师更会教、学生更会学。

积极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及时反馈、个别诊断的功能,主要有点是教师借助辅助系统自动批改和错题统计功能,迅速发现不足,掌握学情,为及时弥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三、以教育信息化整合资源——给学生一所“超时空”的学校

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各种教育资源的组织与运用。教育信息化手段能够更高效、创新地整合各种资源,打破学校的围墙,使教育变得开放和现代。

每一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同年,学校升级改造原有的“班班通”平台,建设班班通提升工程,为所有在校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及高效的授课环境;2013年,学校又利用“班班通”平台,扩展了教师备课功能,增加了学生学习和家长辅导的功能,基于这样的资源建设背景和条件。

1、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过程的选择者

现在的学生已经不能和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相比,他们时刻受着各种各样信息的影响和导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建立学习邮箱,将作业套餐发至邮箱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性完成作业,分层、弹性作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得到很好体现。还有的班级利用网络平台,创设“文心园”,学生选择出自己认为较好日记、作文、随笔发表到这个平台上,其他学生可以进行选择性的点评、互动。

2、让每一个家长都成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

教育信息化已与家校联系紧密结合,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工作。学校通过“校信通”将每周开展的活动告知全体家长,让每位家长都成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老师们利用“校信通”和家长沟通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有些班级还组建班级QQ群,设置公共邮箱,还有些班级开辟视频窗口和互动性专栏、论坛,综合运用网络、短信等手段,及时给家长答疑解惑,共同商讨班级活动,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并组织家长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线下实践活动。

3、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教育资源的建设者

近年来,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加快,为了把控硬件与软件、建设与应用的平衡,资源建设问题和设备使用问题结合起来,动员全体教师共参与,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建设一个独具特色的校本资源库。通过校本资源库的建设过程,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并借此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一举三得。为了使教师资源库建设步入正轨,我们学校还特别制定了校本资源库建设制度。每位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案例、备课资料、学科题库、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等,存储在学校网站的资源库中,按照目录提示进行存储。资源库管理人员对教师存储的信息资料进行管理。同时,学校还经常组织教师借助录播教室、微格教学等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研究,学校还通过网络一起观课、议课,探讨班级管理经验。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技能,丰富了老师们的课余时间。

教育信息化之路,使学校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做最好的自己,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学生发展的未来诉求。使得“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有了实现的平台。但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想有机结合并且深入发展下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及多种必要的条件。我们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知信息技术是一门功能强大、包罗万象的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当有度并有效的得到应用,让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羽翼。同时,教师和学生不应被信息技术多彩的外衣所迷惑,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我们较好地学习教学内容服务的。我们应当将其雕琢成一柄利器,去掉繁芜的表象和扰乱思绪的东西,精选那些补充丰富和再现教学内容的东西,让信息技术完美的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去。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教育的未来助力,为学生的明天助力!

2.信息论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篇二

关键词:信息理论基础,教学方法,成绩考核

一、引言

“信息理论基础”是国内外众多大学为本科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之一, 主要论述了信息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来研究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理中的一般规律的学科[1], 涉及了大量的数学知识, 覆盖了理工科学生所学的大部分数学知识, 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以及数值分析。这些知识本身就比较复杂、抽象, 同时还涉及通信方面的一些专业知识, 理论性很强。因此, 即使是通信专业的本科生, 接受起来也感觉困难,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抽象而枯燥。另外, 信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信息, 发展到今天都没有形成一个很完整的系统的概念, 不同的研究学派对信息的本质及定义有不同的意见和认识[2]。所以对于学生来说, “信息理论基础”中的很多概念难以建立。而且, “信息理论基础”中的理论, 由于其独特的思维, 学生不能灵活地应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科生的教育宗旨要求我们必须找到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方式, 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分析解决问题的本科生。为此, 针对在现有的40学时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教学的方法、手段和课程评价方式等进行了恰当的改革和实践, 在“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二、教学方法

1. 设置问题

“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教授起来很枯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要在适当的地方进行提问, 即设置问题, 比如, 度量信息的目的是什么, 香农熵和平均互信息在通信系统中各自的意义是什么, 信源压缩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进行限失真信源编码, 制定译码规则的目的等问题, 让学生积极思考, 查阅资料以求解答, 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等学生思考后, 教师再进行讲解, 加深学生的理解, 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感觉枯燥。

2. 强化概念弱化公式推导

“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理论、概念很难理解, 公式的推导涉及很深的数学知识, 学生常常感觉很枯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工科学生的特点, 对学生强化概念的理解, 讲述理论的物理含义, 让学生明确该理论如何得来, 解决什么问题, 避免枯燥的公式推导。例如, 学生理解信息理论的无失真信源变长编码定理有一定困难。那么在课堂上, 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该定理的物理含义, 即该定理告诉我们编码能达到的理论极限是原始信源的熵, 它的实质是对离散信源进行适当变换, 使变化后的码符号信源 (作为信道的输入信源) 尽可能等概分布, 使每个码符号平均含的信息量最大, 从而使信道的信息传输率R达到信道容量C, 实现信源与信道的统计匹配。然后帮助学生明确存在性与必然性的区别, 告诉学生该定理是存在性定理, 对定理不予证明。实践证明, 弱化公式推导, 强化概念、理论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 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启发式教学

信息论中理论很多,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从理论的来源出发, 引入了启发式教学。比如, 为什么用不确定度的变化度量信息, 学生很难理解 (这是本课程的基础) , 笔者从通信的前后出发, 引导学生明确经过通信, 获得了信息, 同时不确定性发生了变化, 之后启发学生信息的大小是否就可以用不确定度的变化量来度量, 然后导出信息度量的公式。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在信息理论基础课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 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4. 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主要通过师生相互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 同时让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用武之地。例如, 在讲解编码之前, 让同学们讨论, 在通信中, 如果要传输的信息量过大, 该怎么办?如果在传输中遇到干扰, 该怎么办?如果遇到有人截取我们的信息又怎么办?通过讨论, 学生们进一步明白了压缩冗余信息、增加信道编码以及密码学的目的。实践证明, 有目的的讨论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理论以及所学知识可以用到何处的有效办法。

5. 学生参与出题

学生参与出题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最深刻方法。学生只有反复推敲基本原理、概念, 才可能设计出恰当的题目。为此, 开学初, 笔者就给学生布置出题的任务, 要求每个学生课程结束后提交一道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综合题, 每个学生出题内容不得相同, 不得抄袭书本内容, 但可以适当模仿, 同时提供题目的解题思路和答案。通过实践发现, 该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性, 很多学生为了设计出一道有分量的题目, 把信息论中的概念、理论反复研究, 结果透彻地理解了信息理论基础的精髓, 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成绩考核方式

笔者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 将考核方法分为阶段测试、学生出题和期末考试三部分。该考核方式采用了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成绩考核方式, 降低了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更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阶段测试由三次测试构成。由于信息的度量是整个课程的核心, 为此本章进行一次成绩为10分的测试;解决通信系统中信息传输问题基础的信源与信道的基本理论, 即第三章和第四章, 这部分设置一次成绩为5分的测试;第五章和第六章讲解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 它们是解决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问题的关键, 设置一次成绩为5分的测试。为了考查学生对概念、细节是否掌握, 在每个模块的教学完成后, 及时安排随堂测试, 允许不及格的学生补测一次。这种安排充分考虑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评价, 同时也起到督促学生上课的目的。

学生出题部分占10分, 依据出题的质量以及解题思路的明晰程度给予相应的成绩。该部分的设置能够很好地激励学生认真研究信息理论的相关知识, 出题的质量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成绩为70分, 由于“信息理论基础”课程是通信的数学理论, 理论性很强, 所以必须进行期末考试, 通常采用闭卷考试, 题型为综合题型, 其主要的目的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试。

上述成绩考核方法, 通过加大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 结合综合能力的培养, 更好地发挥其评价、促教促学功能, 真正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总之, 笔者在“信息理论基础”的教学实践中, 从课程和工科学生的特点出发, 通过设置问题、强化概念弱化公式推导、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学生参与出题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并且对相应的成绩考核方法进行研究, 加大了过程性评价给予学生该课程的成绩, 以确保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实践证明, 笔者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方法, 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得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荫清.信息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6.

3.信息化测评的基础理论思考 篇三

最近,我为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的研究生们讲授“信息化测度的理论与方法”专业课时,有一节课涉及基础理论问题,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此的思考,抛砖引玉。信息化测评的四层结构。

为方便量化测度,我们可以把信息化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以上是系统)和环境,由里向外分成四层结构:最里面一层是生产力层,是信息技术测度,包括基础设施、IcT和信息资源等测评对象,对应就绪测度;向外第二层是生产关系层,对应的是应用、能力和效率测度,包括业务与管理上的测度对象;再向外第三层是生产方式层,对应效能(动态效率)测度,涵盖流程再造、组织和制度(上层建筑)、转型方面的测度对象;最外面一层是环境层,对应价值网络、利益相关者、变革挑战、创新与响应等方面。

进一步归纳,前三层属于系统,第三层的边界就是组织(政府或企业)边界;后一层是环境。信息化是现代化中环境挑战与系统应战的互动发展过程,IBM称其为“跨越变革鸿沟”。这四层结构,可以将信息化在现代化上的基本特征大致涵盖。

信息化测评的基础理论演进

回顾国内外信息化测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各种测评方法流派正好是按由里到外的四层结构发展演进的。最早流行的是就绪型的测评方法,该类方法受到联合国以及APEc等国际组织的青睐,其特点是聚焦在基础设施和技术上,反映了信息化的生产力主导阶段人们对技术的敏感和偏好,但在投入上缺乏成本意识;接着流行的是应用型的测评方法,它包括应用测度、效率测度和(窄义)能力测度,将信息化视为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把效率作为信息化效益的主要内容,融入了成本意识,但不能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当前流行的是效能型的测评方法,它成功突破了上一阶段不能测度转型的理论和方法盲区,适应了生产方式转变的要求,但局限是固守企业或政府边界,仅从系统内部思考问题;下一代的测评方法,则将开始从价值网络、生态和灵智(Smart)角度,打破组织边界测度信息化常规。

信息化测评背后的理论基础

尽管多数信息化指标的设计者不承认自己受基础理论左右,但他们的设计思想总是逃不出历史上某个学派的思考范围。理解这一点对于从理性上识别出各种方法的优点和时代局限非常重要。

一就绪型指标的理论基础。与就绪型指标对应的基础理论是新古典增长理论。该指标特征是把技术作为要素(而不是生产力),用计量物质资产的方法计量其投入产出,同时把企业(或政府)当作一个黑箱加以封装,其代表是索洛悖论。就绪型指标专注于技术层面测度信息化,具有只看产出,不计投入成本的缺点。造成这种局限的认识根源,是新古典主义不承认生产力概念,因此不能识别出信息生产力条件下规模经济和报酬递增的不同实践。这导致测评中出现了“投入越多得分越高”这种“浪费型”信息化指标设计,在实践中助长了不讲核算的形象工程。对应在公共部门信息化中,与韦伯官僚制理论只讲产出,不讲成本的大政府策略如出一辙。该指标深层理念是“大就是好”、投入“越多越好”,可归入不讲效益的信息化。

二应用型指标的基础理论。应用型指标的突出特征,是通过测度技术与业务结合(即所谓应用),联系成本来考虑投入,把效率置于方案的中心。它不再强调投入越多越好,而要问投入用了没有,有用没用,在这一点上超越了“新古典”型方案。它一般是在组织预算压力下产生的选择,其所对应的基础理论是新古典的一个分支——公共选择理论,即通常所称小政府理论。不过,应用型指标的局限,正如公共选择理论的局限一样,是无法区分生产方式的新旧,在实践中表现出“唯应用”论倾向,经常以“用”变掩盖“体”变,导致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式信息化,典型的困惑是“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究其实质,与新古典理论一样,还是不承认规模经济和报酬递增。从计量角度看,应用型指标属于一种静态效率分析,忽视了效率的变化率的斜率状态,容易出现“将冰箱当鞋柜使用”(用ICT所短而非所长)的效果。

三效能型指标的基础理论。最支持效能型指标的基础理论是新增长理论(又称新经济增长论、内生增长论),斯蒂格里茨、罗默和克鲁格曼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构成这一理论中坚。新增长理论突破了索洛悖论所赖以存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天花板,将生产方式转变,以计量规模经济和报酬递增的形式,纳入到测评视野。其突出优点是对新旧生产方式在临界条件前后效率性质的变化可以准确把握,通俗说就是有助于把握信息化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在“当先烈”与“赶不上趟”之间,进行信息化时机权衡。对中远集运信息化的测评是一个该类理论的经典范例。然而,现阶段内生增长理论也有自己的理论天花板,这就是刻意回避了对范围经济(小批量多品种经济)的计量,因此可以说它只走到了计量报酬递增的半途。

4.信息论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篇四

“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

空间信息网络是以空间平台(如同步卫星或中、低轨道卫星、平流层气球和有人或无人驾驶飞机等)为载体,实时获取、传输和处理空间信息的网络系统。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在服务远洋航行、应急救援、导航定位、航空运输、航天测控等重大应用的同时,向下可支持对地观测的高动态、宽带实时传输,向上可支持深空探测的超远程、大时延可靠传输,从而将人类科学、文化、生产活动拓展至空间、远洋、乃至深空,是全球范围的研究热点。空间信息网络的发展,受频谱和轨道等资源的限制,难以通过增加空间节点数量和提高节点能力来扩大时空覆盖范围。为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信息网络全域覆盖能力有限、网络扩展和协同应用能力弱的问题,亟需开展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新理论、新方法探索,有力支持空间信息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科学目标是:瞄准信息网络科学的学科发展前沿,针对空间信息网络大时空跨度网络体系结构、动态网络环境下的高速信息传输、稀疏观测数据的连续反演与高时效应用等基础性的重大挑战,研究大尺度时空约束下空间网络及空间信息传输处理等机理,重点突破动态网络容量优化、高速信息传输及多维数据融合应用等技术难题,通过传输网络化、处理智

能化和应用体系化等方法,将网络资源动态聚合到局部时空区域,解决空间信息网络在大覆盖范围、高动态断续条件下空间信息的时空连续性支持问题,为提升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快速响应和空间信息的时空连续支撑能力,实现我国空间网络理论与技术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并有效支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导航、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专项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同时,通过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培养空间信息网络理论与技术领域领军人才及优秀科研群体。

二、核心科学问题

本重大研究计划面向网络理论与空间信息科学发展前沿,瞄准空间网络体系结构、动态网络信息传输理论、空间信息表征与时空融合处理等重大基础科学理论,围绕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专项发展需求,重点解决以下三个核心科学问题:

(一)空间信息网络模型与高效组网机理。

空间节点高动态运动、网络时空行为复杂,业务需求随任务变化,要求空间网络可重构,能力可伸缩。其难点在于常规网络基于静态拓扑可采用图模型与优化理论,而空间网络涉及多种异构动态变化的节点连接,必须发展动态图模型与优化理论。需要重点研究:大时空尺度下的网络结构模型、可扩展的异质异构组网关键技术、空间动态网络容量理论,实现空间节点高效组网,涉及数学、宇航与通信等学科。

(二)空间动态网络高速传输理论与方法。

空间节点和链路动态变化且稀疏分布,导致多点到多点的信-2-

息传输容量随网络拓扑的时变空变而发生变化,高动态时变网络给传统信息传输理论带来巨大的挑战,致使大时空跨度下实时端到端传输容量优化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突出难题。需重点研究:时变网络的信息传输理论、空间信息网络资源感知与优化调度、高动态时变网络的智能协同方法等,涉及通信、数学与空间物理等学科。

(三)空间信息稀疏表征与融合处理。

多维、多尺度空间信息的获取、处理、网络化共享与应用服务的核心问题是链路传输与处理瓶颈,一方面涉及空间信息的特征提取与稀疏表征;另一方面,由于多维信息尺度不同、时空基准存在差异,离散时空采样的融合处理将面临信息时空特性深层次精准表征等基础问题。为此需重点研究:空间信息网络的时空基准与统一表征、多维信息的时空同化与融合处理、空间信息的快速提取与知识发现等,涉及遥感/地学、信息、计算机等学科。

三、2014年度重点资助领域和研究方向

2014年度围绕本重大研究计划的三个基本科学问题,进一步深入网络体系架构与空间网络理论研究,重点布署空间组网、传输与信息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加强网络化场景下空间信息获取、传输与处理的应用研究,开展基于现有空间设施的集成演示方法的综合论证。拟资助如下领域的“重点支持项目”及与其相关的“培育项目”。

(一)空间信息网络模型与高效组网机理。1.重点支持项目的研究方向(共2项)

(1)天空地一体化导航增强动态自组网模型及应用模式

围绕卫星导航及其多源导航增强融合发展的重大需求,研究以北斗导航卫星星座、通信卫星、临近空间浮空器、无人机、地面伪卫星等为时空参考源,导航网与空间通信信息网融合的天空地一体化导航增强动态自组网络架构;研究导航增强自组网的节点动态感知与网络自愈机制,提出导航增强网络动态自组模型,评估自组网在节点和结构变化下的导航增强功能与性能;探索导航通信融合实现多源多层导航增强的方法和应用模式;开展天空地一体化导航增强动态自组网仿真验证。

考核目标:完成天空地一体化导航增强自组网模型设计,提出自组网导航通信融合方法,完成仿真论证。

(2)面向集成演示的系统设计与试验方法

围绕航天测控、应急救援、对地观测、航空运输等重大需求,开展空间信息网络系统综合集成的方案设计与试验方法探索,重点围绕空间信息网络的测控、通信、数传等典型业务,集成空间信息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高速传输、在轨处理等研究方向上全部或者部分的新理论与新技术,设计能够等效反应真实空间信息网络的最小试验验证原型系统环境,探索以高轨卫星为骨干节点的空间信息网络关键技术验证方法,分析集成环境与试验方法的约束条件和等效性,提出试验数据分析处理和试验结论判定机制。

考核目标:完成最小规模集成演示系统设计,提出基于高轨卫星的空间信息网络关键技术试验验证方法,完成试验验证方案设计。

2.培育项目的研究方向(共6项)(1)空间信息网络体系架构顶层设计(2)空间信息网络业务特征与流量分析理论

(3)星际互联网络模型、架构与协议

(4)空间信息网络光/电路/分组混合交换理论与机制(5)空间信息网络任务规划与资源调度(6)空间信息网络安全体系与关键技术

(二)空间动态网络高速传输理论与方法。1.重点支持项目的研究方向(共2项)(1)空间网络超高速通信理论与互联方法

针对未来空间组网的高速互联需求,探索基于同步卫星、中低轨卫星、平流层平台等网络结构下的传输组织与容量优化方法,研究星际、星地长距离的可靠传输新机制与在轨通信处理新方法,开展技术途径论证与关键技术演示验证,为未来高效构建空间高速网络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考核指标:支持星间、星地传输,适应星载环境,单链路传输最高速率不低于10Gbps,提出系统设计方案与关键指标。

(2)空间多波束动态形成方法与高能效传输机理 针对中低轨卫星、飞机、地面用户等多用户快速灵活接入需求,研究空间电磁波能量覆盖强度、覆盖广度与动态多用户信息支持能力的关系机理,探索相关定量关系;结合分布式星群和/或动态波束有源天线阵列等前沿理论和技术研究,发展空间多波束动态形成与高能效传输的新机理、新方法,开展关键技术演示验证,为支持未来多用户的组网与高速及大容量通信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考核目标:支持基于卫星、平流层平台的大容量、快速响应、多用户接入需求,提出相关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演示方案。

2.培育项目的研究方向(共8项)

(1)空间动态网络的传输容量及优化方法

(2)空间高能量效率、高频谱效率的新型编码调制理论(3)面向动态连接的激光相控通信机理与全光组网方法(4)空间太赫兹/毫米波等新型空间高速通信技术(5)空天高动态用户多址接入、切换与传输理论与方法(6)面向宽带移动通信的平流层大容量用户接入技术(7)针对遥感大容量信息回传的分布式协作传输与协议模型

(8)高密度短突发航空空地数据宽带传输技术

(三)空间信息稀疏表征与融合处理。1.重点支持项目的研究方向(共3项)

(1)空间分布式SAR高精度干涉成像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针对卫星编队组网信息获取,研究空间分布式SAR高精度干涉成像基础理论,包括干涉SAR成像的基本条件,卫星编队队形设计理论与优化技术,高精度干涉成像对卫星编队队形控制与测量的精度要求,以及对传感器定轨、定姿、平台稳定性和相位测量误差与控制精度要求;突破空间分布式SAR高精度干涉成像的关键技术,包括星间激光测距,高精度定轨定姿,分布式干涉SAR高精度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

考核目标:构建卫星编队干涉成像的队形设计与参数优化的仿真系统,提出分布式干涉SAR成像对卫星编队队形控制与测量的精度指标,以及对传感器定轨、定姿、平台稳定性和相位测量误差与控制的精度指标。

(2)星载多源遥感数据在轨变化检测与典型目标提取的关键理论与方法

针对星载高分辨率宽覆盖多传感器信息量大导致现有方法无法及时下传信息问题,以及目标稀疏性和变化有限性特点,研究星载多源遥感数据在轨变化检测与典型目标提取的关键理论与方法,重点突破星载多维空间信息获取的各类传感器在轨高精度几何定标和精确配准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多载荷数据时空基准的精确统一,在此基础上,研究多维空间数据在轨融合、变化检测和典型目标提取技术,为星载高分辨率宽覆盖多传感器的典型目标实时提取与传输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目标:多种传感器在轨精确几何定标,两次定标误差小于0.3像元;多源影像在轨配准精度小于0.3像元;在轨目标变化检测与信息提取的类型不小于5类,可靠性大于90%。

(3)任务驱动的遥感数据星地协同高效处理机制与方法 针对高分辨率宽覆盖遥感影像数据量大,星上数据存储、处理与传输能力受限的情况,研究面向任务的星地协同高效处理机制与方法,包括星上数据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星上数据智能压缩、典型目标的自动检测等算法优化,以及针对不同需求的星地协同处理机制与任务驱动方法;同时开展星上高性能/高可靠/可扩展/可重构的通用信息处理平台架构及构建技术研究;为空间信息在轨获取、处理与实时应用提供关键理论和技术支撑。

考核目标:建立任务驱动的遥感数据星地协同处理机制,实现典型任务的星地协同处理,处理效率提升1倍以上;研究在轨信息处理原理样机,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特征。

2.培育项目的研究方向(共7项)(1)空间平台震颤对成像的影响及补偿方法(2)时敏目标天/空在线检测与识别

(3)基于特征的图像感知压缩方法(4)基于相对论的精密时空基准研究(5)基于序列图像的在轨导航定位方法

(6)基于星相机恒星影像的对天空中三角测量方法(7)基于北斗、陀螺、星敏及星相机等技术的高精度组合定轨定姿方法

四、2014年度资助计划

2014年度本重大研究计划资助经费约4700万元。资助培育项目约21项,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15年1月-2017年12月”,平均资助强度为100万元/项;资助重点支持项目约7项,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15年1月-2018年12月”,平均资助强度为400万元/项。

五、遴选项目原则

(一)遴选基本原则。

为确保实现总体目标,本重大研究计划要求:

1.申请人具备空间信息网络相关研究经历,依托单位具备开展空间信息网络研究基础和相关研究支撑条件;

2.研究内容符合指南要求,围绕空间信息网络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与重大研究计划总体目标紧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3.申请书中应当有明确的科学问题、核心成果检验的具体方法和相关成果的应用前景。

(二)优先资助原则。

1.鼓励开展前沿领域探索性研究,优先支持具有原创性的空间信息网络新概念、新理论、新体系、新方法研究;

2.鼓励多学科实质性交叉合作研究,特别是地球、数理和信息等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注重理论与实验的有机结合;

3.鼓励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吸收海外优秀科学家参与研究。

六、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工作站内从事研究、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第十条第二款所列的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科技人员推荐的科学技术人员均不得申请。

(二)限项规定。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或参与申请本次发布的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与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专项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和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

已达到3项的,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本次发布的重大研究计

划项目。

处于评审阶段(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的申请,计入本限项申请规定范围之内。

2.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上一年度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本年度不得再申请该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不符合项目指南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本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只接收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

3.根据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申请人可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

申请书的报告正文应当按照重大研究计划正文提纲撰写。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研究计划相关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研究基础”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将相关领域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协调的综合“项目群”。申请书须具有明确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应论述与项目指南最接近的科学问题的关系,以及对解决核心科学问题和实现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

4.培育项目的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5年1月-2017年12月”;重点支持项目的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5年1-10-

月-2018年12月”;

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5.为实现重大研究计划总体科学目标和多学科集成,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

6.本重大研究计划采用在线撰写申请书方式,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向依托单位索取用户名和密码,登录ISIS系统,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2)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下载并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

(3)申请人应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7.本重大研究计划申请报送日期为2014年4月21至25日16时。由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负责接收申请书(联系电话:010-62328591)。

8.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具体要求如下:

(1)依托单位应在自然科学基金委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4月25日16时)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并统一报送经单位签

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一份)及要求报送的纸质附件材料。

(2)依托单位报送纸质申请材料时,还应包括本单位公函和申请项目清单。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3)依托单位提交电子申请书时,应通过ISIS系统对申请书逐项确认。

(4)依托单位可将纸质申请书直接报送或邮寄至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101房间,邮编100085)。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速递方式邮寄,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材料”。请勿使用邮政包裹,以免延误申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

5.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推荐) 篇五

2、二次大战期间协助赵元任先生在美国哈佛大学主持“军队特别训练课程中文部”,用听说法进行汉语教学工作的邓懿先生.3、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是北京语言学校的前身。

4、钟梫《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一文中特别提到了“精讲多练”和“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性原则,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的直接性原则,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学以致用原则,以及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阶段侧重等主要的教学原则。

5、王力先生与1984年题词: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

6、论述第二语言教学与母语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均为语言教学

不同点:母语教学是在具备一定交际能力的基础之上,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品质、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第二语言教学是从零起点开始,于是基础教学就成为重点阶段。为了达到短时间尽快掌握目的语的目的,第二语言教学就必然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就必须强调所传授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并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运用汉语交际能力为根本目标。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就是把汉语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即母语文教学明显区分开来。

7、第二语言与外语从有无目的和学习环境进行区分。第二语言是指在使用该语言环境下学习目的语;外语是指不在其使用环境下学习该语言。

8、语法大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语言结构为基础,按照语法项目的难易程度编排教学内容。

9、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是语法翻译法。

10、名词解释: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①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教学。②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法教学法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③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④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联系手段和测评手段。⑤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11、听说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主张对活的语言(口语)进行仔细的描写分析、不同语言间进行结构对比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其心理学理论基础是把人和动物的行为都纳入到刺激-反应轨道中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12、听说法重视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

13、团体语言学习法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柯伦,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14、全身反应法(简称TPR),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主要用于美国移民儿童的英语教育。

15、暗示法/为了把学习者从错误的暗示惯性中解放出来,正确的暗示主要采用两种手段:威信和稚化。

16、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原则可以概括为“五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系统性。

17、教材选用的针对性特点是:①学习者的年龄、国别、文化程度。②学习者学习的目的不同。③学习者的学习起点不同。④学习时限不同。

18、《汉语教科书》是新中国第一部对外教材。

19、简述汉语教科书?

①是新中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邓懿等编写,于1958年出版。主要体现了我国结构法教材的特点。②教学内容以语法为纲,以词汇、语法为中心,重视系统的语言知识的教授,采用演绎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语法知识。③这套教材的最大功绩在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从汉语作为沐浴的教学中分离出来。20、1980年出版的《基础汉语课本》由李元培、任远、赵淑华等编著,代表了80年代以前我国对外汉语基础教材的最高水平。

21、《实用汉语课本》由刘珣、邓恩明、刘社会等编著,是第一套贯彻结构、情景与功能相结合原则的教材。

22、语言测试按用途分学能测试、成绩测试、水平测试、诊断测试。

23、学能测试又称潜能测试或性向测试。目的在于了解受试者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和素质。

24、成绩测试又称课程测试,是一门课程或课型的测试。如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都属于这一类。

25、水平测试又称能力测试。如我国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英语水平考试(EPT)、美国的托福考试等。

26、诊断测试是指学校中的小考、小测验等。

27、语言测试的信度又称可靠性,从测试的稳定性、测试的等值性、测试的内部一致性三方面进行测试。

28、教案设计!!!!!!

29、成人通过两种方式学习语言,一种是习得,类似于儿童学习母语;另一种是学习的方式。30、学习与习得的区别:①习得是一种潜意识行为,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的目的性明确的行为。②习得一般是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下进行;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③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的主要注意点在语言形式上,有意识的系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经常忽略了语言的意义。④习得的方法主要靠自然语言环境下的语言交际活动,没有大纲和教材;学习是在指导下通过模仿和练习来理解语言的规则。⑤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的效果一般都很好;学习一般花费的时间比较少,但学习效果不佳。⑥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31、名词解释:语言习得机制①是指存在于人类大脑中负责语言习得一种特殊机制,这一特殊脱离了累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甚至跟智力没有没有直接关系,在12岁以前发挥作用。②语言习得机制包括普遍语法和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

32、对比分析假说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母语)的干扰。

33、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形成的一宗既不同于母语也有别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向目的语过度的动态语言系统。

34、塞林克把中介语产生的原因归纳为语言迁徙、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徙、学习者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五个方面。

35、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主要产生的现象名称为僵化或化石化现象。

36、习得与学习假说是克拉申输入理论的基础,强调听力对语言习得最为重要。

37、情感过滤假说也成屏蔽效应假说。第二语言课堂学习总是输入大于吸收。由于情感对输入的信息起了过滤作用,成为情感过滤。

38、沃德霍把对比分析假说分为强势和弱势两种。强势是以事前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对比分析为基础来预测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可能产生的错误。

39、偏误的分类包括语内偏误和语际偏误。

40、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指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段,很多学者认为是青春期开始以前的这段时间。

41、名词解释: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音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包括回避、简化、语言转换、母语目的语化、母语直译(将母语直接翻译成目的语)、语义替代、描述(迂回表达)、造词、重使用交际套语、利用交际环境、等待、体势语、使用其他语言、求助对方。

42、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是人们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即认知方式。认知方式存在个体差异。①长度理性和场依存性。场独立性是易于从整体中发现个别的认知方式,善于剖析十五和问题,把部分和整体区别开来。②审慎型和冲动型③歧义容忍度

43、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分类影响最大的是由兰伯特和加德纳提出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所谓融合型动机是指为了跟目的语社团直接进行交际,与目的语文化有更多的接触、甚至想进一步融合入到第二语言社团中成为其中一员。工具型动机是指把第二语言用作工具的实际目的,如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寻找工作、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等。

44、农耕型文化把人际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作为理想目标。

45、名词解释:三纲①董仲舒提出的三纲说②是指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阳居主导地位,阴属从属地位。君臣父子夫妇都成了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天的旨意了。③实质上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礼治秩序总纲。④本质:三纲是一种身份取向,五常把仁义礼智信用以调适咋身份取向条件下的各种人际关系的永恒道德规范。总体而言三纲五常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学说和礼治思想的发展。

46、儒家讲求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君师合一的理论体系,也就是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的基本架构。

47、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首先正名,其次是主张统治者立信。

48、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

49、早在汉景帝时代,人们从孔子旧宅的壁缝里发现了用篆文书写的《尚书》、《周官》(即《周礼》)、《论语》等书;研究这些古文经学的人就形成了古文经学派。50、理学四大家:张载、周敦颐、程硕、程浩。

51、清代顾炎武最重要的两部著作是《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病书》。

52、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

53、《诗经》作品按乐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地方乐调,雅指周王朝统治地区的乐调,颂指祭祀音乐。

54、《诗经》的艺术表现形式为赋比兴三种。赋是直接铺陈和描写客观事实,比是以客观事物比喻诗人的思想情感,兴是用声音、意义等类比关系引发诗歌内容。

55、屈原的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56、《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57、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58、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

59、中国最早的茶叶专著是唐代陆羽的《茶经》。

60、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皖湘。四大菜系:鲁川淮粤。

61、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曾经领先世界长达一千多年,而没有产生出近代的自然科学?或者说,近代的自然科学革命为什么没有诞生在中国,却发生在伽利略时代的欧洲?

6.信息论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篇六

《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第一章是全书的理论基础,是总纲。也是比较枯燥而且不容易讲解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目前国内外网络营销的概念和内容体系相差较大,但影响力都不够广泛,这为全面理解网络营销概念及内容带来了很大困难。不过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中对网络营销概念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二,在没有对一些网络营销概念进行解释之前,就不得不使用有关概念,如搜索引擎注册、电子邮件营销等等,对于初次接触这些概念的学习者会觉得陌生;第三,《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这本教材中提出的网络营销理论,并不是从其他现有文章、书籍中摘编的,作为全书理论基础的所有内容都是根据作者多年来的网络营销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来的,因此带有很浓的实践性特色(比如网络营销八项职能、网络营销信息传递原理、网络营销交互性的实质,以及网络营销信息传递原则等)。这些理论由于提出的时间不长,而且没有用大量的篇幅来进行解释,因此理解起来本身也有难度。

为此,有必要进一步说明如下问题:

1、对于网络营销概念及其他相关理论

关于书中对网络营销的定义,我想说明的是,个人认为这个定义并不是很完美的,因此在一些讲座中我甚至说,如何定义网络营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了解网络营销具有哪些作用(也就是书中讲的网络营销的职能),以及了解如何才能实现网络营销的职能(也就是网络营销的方法)。网络营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实践方法为主的阶段,真正的网络营销理论还远远不够系统,网络营销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网络营销实践。

正是这种状况决定了目前过多讲解网络营销理论是没有意义的,一些空洞的“理论”不仅对正确认识网络营销没有多大价值,如果完全遵从那些所谓的理论,可能更加无法了解什么是网络营销了,因此本书中没有援引任何一种其他书籍中汇编的“网络营销理论”,比如“4C”、“软营销理论”、“直复营销理论”等,当然并不是否定这些理论,只是感觉这些理论无法直接用于指导网络营销实践,无法应用于可操作性很强的.网络营销活动。

2、网络营销核心思想的思考

根据我做过的一些网络营销讲座和网络营销培训的体会,要用很短的时间解释清楚网络营销到底是什么、网络营销包含那些内容、网络营销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网络营销的目标等问题相当不容易,尤其对于网络营销的初学者。因此,我的体会是,在介绍了网络营销的概念、职能和内容体系之后,我再进一步总结一下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这样便于对网络营销有进一步的认识。

对于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由于目前的理解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并没有将有关内容出现在书中,通常是在做讲座时我会提出这个问题,并且仅介绍一些不太成熟的思路。

书中用较多的内容介绍了网络营销体系、网络营销的职能及其关系,如果进一步问,研究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这些内容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解决企业营销中的什么问题?这才是网络营销的根本问题所在。我对网络营销基本思想的理解是:通过互联网手段更好地实现各项网络营销的职能,为最终增加企业销售、提升品牌价值、提高整体竞争力而提供支持,也就是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营环境。

3、网络营销信息传递原理的理解

《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第2版首次提出网络营销信息传递模型和网络营销信息传递原理,我个人觉得这个模型对于网络营销实践的解释还是比较理想的,不过在讲课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其中之一是,网络营销强调有效的信息传递,那么是不是网络营销就是研究如何传递营销信息?我想,网络营销的内容肯定不应只是研究传递信息的问题,但由于本教材是网络营销的基础内容,因此并没有覆盖和解决网络营销的所有问题,比如网络营销从信息传递到最终取得收益和持久的竞争力,这之间还有很长的距离,其中还有多个环节,需要与企业整体战略而不仅仅是营销策略相结合才能实现。

因此,网络营销信息传递当然不是网络营销的全部,只是现阶段对于网络营销的系统研究只达到了这样的层次,基本上属于网络营销的战术层面(而不是战略层次),这是基础网络营销所关注的重点,也就是为什么本书的网络营销体系中以网络营销方法为主。

对于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的五项原则的实际意义,我认为:仅仅了解“网络营销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互联网手段有效地传递网络营销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和合理应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才能实现传递网络营销信息的目的,网络营销方法很多,这些方法看起来是很零散的,通过网络营销信息传递原则,可以检验网络营销方法是不是有效,也可以为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4、对于第一章部分内容的讲课顺序和取舍

在本书前言“对使用本书的建议”中已经说明:

“读者甚至可以先跳过第1章的内容直接进入网络营销方法体系和实践应用的内容。由于本书的网络营销理论研究和内容体系构建都是在对网络营销实践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书中有关网络营销方法体系和实践应用是主要内容,当读者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之后,如果回过头来再重新阅读第1章的内容,对网络营销内容体系的关联性和系统性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在实际授课中,一开始总是会介绍一些概念和理论,我的想法是,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第一章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如果认为有必要,可以将第4节“网络营销信息传递及一般原则” 以及第5节“网络营销环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有关内容穿插到网络营销方法体系之后讲解,甚至可以在全书内容之后再讲解这些内容,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容易。如果

以网络营销实用方法教学为主,甚至可以略去这些理论部分的内容。第一章中,最重要的是第3节中“网络营销的职能”部分,只要理解了这些内容,然后开始进行网络营销方法体系的教学是完全可以的。

7.信息论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篇七

夏佩尔认为, 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在于获得那些当下被证明是成功的并摆脱了具体的怀疑理由的信念, 并把这类信念构成供研究的领域, 这种构成作用越来越成为科学求知的特征, 当今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靠这些信念来确定, 这个过程形成了科学研究的领域。但是并非任何背景信息都能用来形成科学的进程, 存在着决定这种用法的条件, 它们产生于科学的探索过程中, 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因此科学事业是一个根据它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信念构建的过程。

一、成功性

一个信念之所以被人本当做背景信息来使用, 首先在于这个信念是成功的, 何以说一个信念是成功的?或者说一个信念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夏佩尔认为科学自身会回答这个问题, 成功的标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化的, 人们不能预设的提出这样的标准, 成功标准只能由科学决定, 在科学实践的发展过程中, 在相应的领域内科学自发的规定本领域问题的解答标准, 对于什么是成功的理论科学史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 从科学的历史上看成功的理论会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对于成功的理论的看法也是科学哲学中各个哲学流派的争论焦点之一, 但是大部分观点都把理论是否成功的标准建立在一个外在的哲学理论之上, 其实当我们苦思冥想的寻找成功的标准的时候, 往往发现这种标准是如此的难以捉摸, 无论提出什么样的外在标准, 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被科学的发展所否定, 其实成功的理论就摆在我们面前, 而大部分人却没有注意它, 成功的标准就在我们的信念中, 这些标准的变化有许多不同方式, 所以我们无法假定一个超验的、不变的标准。而科学本身严格的规定了成功的标准, 在科学中产生了成功标准的抽象原则例如:“只注意那些针对具体信念的怀疑”或“旨在实行科学推理的内在化”, 而且也产生了一些比较具体的原则, 诸如“力图依据运动的物质解释一切现象”或“力图用可重正化的局部规范和不变的场论, 建立对基本粒子和力的解释”, 而且成功的标准也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化, 并且各个领域各自有自己的成功标准, 在一个领域中成功的标准在其他领域中也不一定是成功的。所以夏佩尔认为成功标准只能由科学中的各个领域做出相应的回答, 总的来说, 夏佩尔认为成功的标准是变化的, 相对于不同的科学领域, 相对于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成功标准, 人们不应该主观的设定这些标准, 只有在科学实践中由科学来认定什么样的信念是成功的。科学建立在其成功的信念基础上, 但是成功的信念不一定会参与到科学的发展中, 因为有时一个信念虽然成功, 但仍然有具体的理由假定它不可能是真的, 夏佩尔把这类信念称为理想化信念, 一般而言理想化信念不能作为背景信息, 但在实际科学研究中, 有些情况下在某些尚未发展成熟的科学部门, 没有上述成功的背景信息, 人们还是会选择使用这些理想化信念。

二、无具体的怀疑性

夏佩尔所说的具体的怀疑是相对于普遍的绝对怀疑的观点而言的, 他反对那种普遍的怀疑, 在科学中我们可以找到各种理由去怀疑科学信念的任何方面, “因为任何一个组成科学信念的理由都有反命题, 这些反命题都可以被人们当成怀疑的理由, 但是这种普遍的怀疑就像我们怀疑自己是否生活在梦中, 它们对于我们的生活毫无用处, 同样这样的怀疑在科学中也是没有作用的”在实践中, 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怀疑论的怀疑会使人误入歧途, 在科学研究的探索中, 怀疑可能产生, 但怀疑的可能性本身不应当成为怀疑任何命题的理由, 产生怀疑的可能性不能使我们拒绝使用我们所能依靠的信念, 因为除了我们已经获得的成功信念之外我们没有别的可以信赖的方法提供选择。

夏佩尔对科学中的具体怀疑规定了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可以怀疑信念与其他已知的成功信念和其他领域的相容性, 即怀疑信念是否与已知的成功信念是否相容, 是否可以解释其他领域的问题。第二种具体的怀疑是怀疑这个信念的实体部分而不是这个信念的概念工具, 第三种是怀疑信念是否是前后一致的, 第四种是怀疑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否是清晰的, 他认为如果一个信念克服了这四点就摆脱了具体的、令人信服的怀疑。同时夏佩尔认为应该把理论的完备性与正确性区别开来, 上述的具体怀疑保证的是理论的完备性, 但并不是说一个完备的理论一定是正确的, 一个理论的完备只是就其自身而言, 但并不排除其他完备的理论与其竞争, 正确与否的评判标准是由科学中的各个领域凭借实践来决定的, 并且随着科学实践的深入而变化的。哲学所应该做的是提供一个理论完备性的标准, 理论的正确性标准应该交给科学实践予以证明。但是一个不完备的理论在一些情况下一定是不正确的, 例如一个理论如果与其他已被承认的理论不相容, 或是理论内部自相矛盾, 那么这个理论一定是不正确的。所以夏佩尔所指的具体的怀疑是对理论本身的怀疑, 是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怀疑, 除此以外的怀疑对于科学发展而言并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即使是摆脱了具体的怀疑的信念也不保证是正确的。

三、相关性

所谓的相关性, 是指信念要与域和域的主要问题相关, 相关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它是科学与非科学逐渐分化的问题, 科学的发展就在于种种的相关关系被发现、确立、明朗化, 一个学科是否具有这种明确的关系也是这个学科是否成熟的标志, 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明确各种关系, 并且把一些不相关因素排除在外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科学与非科学区分的过程, 例如开普勒旨在建立宇宙中的数学关系, 在他看来行星绕轨道运行的速度、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都与他的研究相关, 而且在一个人诞生时行星的角度对这个人后来命运的影响也与他的研究相关。后人在继承了开普勒的数学思想来研究天体运行, 但是同时人们发现行星的角度与人的命运并不相关, 至此人们把它排除到了科学之外。从科学发展史的研究成果上看, 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确立了各类事物的相关性同时把一些不相关的信念排除出了科学。

夏佩尔认为只有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的信念才能成为背景信息, 也只有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信念才可以作为人们探索科学时所依靠的理由, 才能构成科学发展的基础。

摘要:知识与获取知识的方法是密切相关的, 夏佩尔认为人们通过之前的知识作为其背景信息构成充分的理由从而为获得新知识提供基础。之前人们通常假设科学方法是一组抽象的和不变的规则, 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方法独立运用这个方法就可以获得知识, 而且这种方法一经发现就只是应用于产生知识, 它本身不根据这些知识而改变, 事实证明这种理论并不存在, 背景信息是夏佩尔科学哲学理论的中心概念, 总的来说背景信息是一种信念, 这种信念是由各种知识组合而成的, 而背景信息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8.试论高中史料教学的理论基础 篇八

提到“人文”,人们首先会想到14~17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实,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提出人文的概念都要远远早于文艺复兴。在中国最早提出“人文”一词是在《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如果说“天文”是指自然科学,“人文”则属于社会科学,“化成天下”就是“教化天下”。中国古代的人文教化一方面是强调内心修炼,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或技能。而在西方,古希腊的人文观则是指修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判断力等理想的人性。目前,学术界一般把人文素养界定于两个层次,一是指掌握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社会学科基础知识的程度,二是指依靠这些社会学科的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自由、自觉批判及超越精神,对人生意义与价值判断的思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包括对知识、科学、真理的重视和追求,对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价值的渴望与呼唤,对人的关注、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期盼,对生死、幸福、信仰、生存意义和社会终极价值取向问题的反思。它是以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范式,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人文知识性的东西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层次上,才能彰显其应有的价值。

二、探寻

其实,中国古代文化并不缺乏人文精神。儒家的“仁者爱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社会人际关系,“民贵君轻”主张施行仁政,“君在德民”反对苛政,反对虐民,“制天命而用之”意为掌握自然规律而造福人类;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主张爱一切人,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任人唯贤;道家的“法乎自然”,反对“窃国者侯,窃钩者诛”的不平等现象;法家的“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哪一样不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到了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曾将西方启蒙思想作为“批判的武器”拿来用,形成了近代思想解放的三次潮流:维新派以开国会、定宪法、君主立宪进行改良;革命派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宣传民主革命的思想;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科学的旗帜进行大张旗鼓的张扬,由于民族资本主义本身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厚土壤,人文精神始终未能得到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以“武器的批判”对不合理的旧制度进行改造,但由于它所批判的正是依赖人文主义起家的资产阶级思想,阶级斗争的冰冷学说在很大程度上遮掩了人文主义的脉脉温情,人文精神作为小资产阶级情调而被长期疏远,从而导致中国近现代人文精神的缺失。

三、呼唤

时代呼唤人文精神,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呼唤人文精神。教育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对加强人文教育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将“人文与科学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将“人文与社会”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更是明确界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课程”。

四、对策

那么,历史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呢?现就笔者的体会谈一点粗浅认识。

1.转变教师观念,增强人文教育的意识

现代的教学已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一种良性互动,教师不仅仅是教书,使学生成才,更重要的是育人,使学生成为健全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紧紧抓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要素。情感,不仅是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将以上要素有机地渗透到历史课程的内容中去,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其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深挖历史教材,挖掘其涵盖的人文因素

历史学科本身包含了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的人物,包含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也包含了许多音乐、绘画、服饰、建筑等人文学科的内容,这些都值得我们加以整理挖掘。新课程标准除了将历史分为必修的三个模块以外,为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促进个性发展,还提供了六个选修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有的可以使学生更全面正确地理解各种文明文化,认识历史,陶冶情操,认识人类智慧力量的伟大,产生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感,体验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树立宽大包容的情怀;有的可以使学生在人类进步与人类鲜血的鲜明对比中,深刻认识两者的关系,产生珍惜生命、不屈抗争的情怀和气节,产生对人类生命应有的敬畏感;有的可以使学生从人类文化遗产中汲取优秀的文化成果,获取丰富的精神价值,增强文学艺术修养,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集体观念、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等。

3.立足历史学科,辐射相关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文理相通,文理互补,文理相长”的教学思想,大胆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解历史知识的地理因素、政治因素,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素材,突破历史知识的思维定式,让历史知识鲜活起来。如笔者在讲述中国古代史西周部分时,为克服教材中沉闷呆板的叙述,就大量引用《诗经》的相关素材,用“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来体会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用“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来体验奴隶制度下的压迫剥削;用“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来认识奴隶的反抗斗争;用“逝将去汝,适彼乐土”来讲述西周的分封制度;用“王与兴师,修我戈矛”来感受当时的讨伐战争;用“氓之嗤嗤,抱布贸丝”遥想当时商业的繁荣。直到下课,一些学生还在吟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体味西周的爱情生活和民俗风情。这对于学生全面了解西周社会风貌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学生中大力开展人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定会完成人文精神的回归,实现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接轨。

9.我国法学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论文 篇九

内容摘要:案例教学法的现存问题的根源在于理论基础研究的不深入甚至缺位。结合法学学科特质来分析案例教学的自身优势,案例教学无疑是法学学科特质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案例教学 学科特质 自身优势 理论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教学最早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为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夫·兰德尔所创立。问世以来,案例教学业已成为在法学教育的主要方法。就我国而言,实践中几乎没有不采用该方法的教师,理论上也呈现方兴未艾的学术探究。但这并不能表明案例教学已至善而止,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面临模式、素材以及手段等的困惑,在理论上关于目标、价值与前景等的莫衷一是。这些概括实践与理论的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理论基础研究的不深入甚至缺位。故拟对法学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展开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二、我国法学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案例教学自身的优势特点是其成为法学教学方法的内在因素。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体设定角色与情节的情境式教学方式,它借助案例来重现或者模拟现实情景,启发学习者围绕有关专业问题进行思索,能够获取问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基本操作程序以及技能。它具有以下特点:

1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法学教育效果的取得无法跳出此一规则导引。我国法律渊源是高度抽象的制定法,面对冷冰冰的法律条文,学生很难直接获得学习的动力,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如果将冰冷、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实践结合起来,解决实践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无疑会极大激发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具体设定角色与情节的情境式教学”并且“重现或者模拟现实情景”,就是将理论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就笔者经验,行政法学中存在大量与实践联系密切的实例,笔者将其引入课堂,通过提问学生、安排讨论以及深入讲解,学生往往能对身边不经意的事情有了新的认识,于是产生浓厚学习兴趣。

2 减轻鼓与学的难度。

法学理论由于源远流长、众说纷纭等原因显得晦涩诘奥,学生囿于知识结构无法迅速感受到理论带来的愉悦;法律条文就其制定过程而言显然具有高度抽象概括的本质,与现实相去较远。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讲授都存在问题信息传输与接收的难题。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形成这样的后果: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费劲,效果却不好。

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把晦涩的理论与冰冷的法条融入生动的情景模拟之中,学生饶有兴趣地积极思考,可以达致教与学均收到良好效益。例如,在介绍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分类时,笔者将几种情形设置成案例供学生思考,学生基本掌握了该分类方法。

3 启发式互动参与。

首先,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性教学。传统法学教学采取“灌输”式讲授,基本上是老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含义、特征以及法律规范等内容,学生埋头做笔记,理解和运用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适时地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认真予以思考,自己寻找并获得答案,这就能够把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次,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互动性教学。案例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引导。在对案例讨论过程中,同学与同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均进行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调动已有知识,进行探讨、辩论,以此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以及优势互补。在充分互动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点评,突出教学重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参与性教学。传统的法学教学中,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实行案例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可以就案例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就案例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讨论案例教学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均可自由讨论、辩论,双方都可以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这样,各种观点、理由及其论据得到充分表述,使大家对相应问题认识越来越清晰、理解越来越深刻,从而加强对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的理解。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参与意识强,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这不仅向学生阐明了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而且极大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采取案例教学是法学学科特质的`必然要求。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学科。美国著名大法官霍尔姆斯振聋发聩地告诉我们:“法律不是逻辑的结果,而是经验的积累。”仅以行政法为例足以说明问题:

余凌云教授在认真梳理和分析作为两大法系代表国家的英国、法国法院发展行政法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一个行政法学界简直是耳熟能详而基本认同的结论,即“行政法基本上是发轫于法院的判例”。

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自1990年以来采取“电话答复”、“复函”、“答复”、“批复”、“通知”、“解释”、“规定”、“意见”等方式解决行政诉讼中的实务问题,该文件总计近180个。这些文件对于我国行政法的发展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此外,最高人民法院还采取公布典型案例方式推广其理念,这也极大的丰富了行政法学的发展动力,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一案,就在行政主体资格、行政诉讼被告资格以及行政行为程序规则等方面有所突破。

因此,行政法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判例,其它部门法亦如此。故能得出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学科的结论。

只要我们承认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学科,法学教育者就不应当忽视案例在法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具体案例的法律推理过程中,找出法官所发现或者公布的法律原则和规则,方才满足学科本质要求。如果忽视这一规律,法学教育就与法学的学科特质背道而驰。

所以,法学的学科特质决定了通过案例教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采取案例教学是法学教育方法的核心选择。

众所周知,教学方法一般被理解为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它是法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法学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法学教育的质量,甚至直接决定建设法治国家的成败。

我国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制定法,高度概括、抽象和晦涩,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加难以理解。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讲授法的重要性,教学设计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主要形式,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不足之处是在这种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的确具有一定的优势。案例教学是把案例作为认识、反思和剖析现行法律制度和理论中介,训练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就会提高,可以较低的成本弥补学生实践能力的相对不足。而且,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怀疑精神,使得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结合霍姆斯大法官的名言,法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基本任务是: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实务技能的基础上,分析、判断和解决社会实践中引起法律纠纷的种种问题与现象,学会用法律的思维去思考、分析并解决法律纠纷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并且能够开展基本的实务操作。相应的,法学教育理应使他们“具有像律师那样驾驭、运用法律资源的能力”。为此,在法学教育中采取案例教学方法就成为核心选择。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应该成为法学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

10.浅谈小提琴演奏的基础教学理论 篇十

关键词:持琴姿势 运弓技巧 小提琴演奏教学

一、持琴的姿势与方法

一些年轻学生上台演奏时,由于心理上的紧张因素,会突然觉得找不到合适的持琴位置。因此,初学时要想找到正确的位置,首先将左手置于右胸前(或用指尖搭在右肩上)。其次,把琴放在左面锁骨上,用左下颌贴住腮托,将琴夹住,这是琴的主要支持点。注意不要耸肩,也不要让头歪向左侧。琴头向左偏转约45°角,琴头要平,琴面向右侧稍倾斜。通过这一途径很容易找到持琴的正确位置,然后再用肩垫(也可以做一个小棉垫或海绵,用橡皮筋将其固定在小提琴背板的右下角),此时便能很自然地找到正确的持琴位置。使用肩垫对夹琴的牢固是有作用的(但肩垫的薄厚要因人的脖子长短而定,有些人甚至不需要用到肩垫),持琴的另一个支持点是左手的大拇指与食指根,左手应成一圆形的姿势执琴,使指尖能自然而易于下按至弦上。在初学拉空弦时,用左手掌托住琴身即可,是整个左手臂处于放松状态。

持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耸肩夹琴。耸肩夹琴会造成肩膀和整个手臂的紧张。其实,只要在向下移把的瞬间,用锁骨钩住腮托,移好把位,就能保证琴仍托在手中,无须一直耸起肩来把琴夹住。持琴要做到四个不:不要太高,不要太低,不要太正(面对身体),不要太侧(往左)。持琴时手指位置太高,也就是说琴颈没有放在左手食指的指根关节上,而是放到虎口里去,指板和指根线持平了。按指时手指都会倒,即按弦时手指的第一关节往前倒向指尖前面去了,而且琴颈和虎口之间没有空隙,移把位也不方便。2.手腕凸出、手肘往外。手腕凸出来,会使得3、4指按指时,把手指送到弦上。这是由于不是指根起落,而是用手掌晃动,这样按指就没有弹性了。这和手心朝天,手腕凹进去一样,会使力气滞留在手腕上,造成腕部紧张,不能顺畅地流通到指尖上去,手指间像鸭蹼一样牵连着,分不开。而手肘太往外,小指根就低于指板,小指不能弯弯地站在指板上了。总之,左手的食指指根是平的,而不是凸出的,应该与左手的手腕及小臂保持直线。这样每个手指都能放松、弯弯地站在指板上。另外,大拇指与食指形成v形,分别放于琴颈两侧,此时拇指应该是自然伸直的放松状态,而初学者会出现拇指与琴颈平行的状态,这是由于左手紧张导致的。

二、持弓的姿势与练习

如何持弓是决定能否拉好小提琴的关键之一,持弓的姿势实际上与右手臂自然下垂时手的状态是基本相似的,右手五个手指在弓子上,各司其职。大拇指和中指是持弓的基础,食指是在拉重音、顿弓、颤音的音头等要加强力度时起作用的,无名指可调节弓子的方向,小指起平衡弓子的作用,是杠杆作用的支点。五个手指各有用处,但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手平衡、放松地搭在弓杆上,弓子搭在弦上,就能拉出厚实、柔美的声音了。

五个手指在弓杆上的位置具体要求:1.大拇指是自然弯曲并且稍倾斜地放在弓杆下方马尾库的凸起处,不要顶在马尾库上,手指前部,也就是按弦时指出的有肉垫的部位接触弓杆。2.食指的第一关节与第二关节的中间部分放在弓杆上。3.中指与大拇指相对,中指的指尖关节(第一关节)和中间关节(第二关节)的弯曲处与大拇指尖相对,放在弓杆上,它与弯曲的拇指形成一个环状,4.无名指自然放在弓杆上,基本同中指并列。5.小指也要自然弯曲,轻轻地放在弓杆上。食指与小指与中间两个指头稍分开些,不要井拢。当弓运行到弓根位置时,手腕向运弓的方向送出去,小指起到平衡的作用。这便形成了正确的持弓姿势,正确的持弓姿势应当为所有的手指都放松,手指、手腕关节都能够活动自如,各手指的关节在运弓时要有伸缩变化,靠近弓根要弯曲些,靠近弓尖要伸长些。

三、运弓的技巧

运弓在小提琴演奏中起关键性作用,因此要特别重视运弓的练习和掌握一些相关技巧,运弓时全身要放松。在运弓中,弓杆要向琴头方向倾斜,以保证弓毛与琴弦的充分摩擦。从肩部到手指,用自然的力量去运弓。这中间,手腕要保持一定的弹性。换弦的时候要用大臂的运动,也就是说用肩关节的运动来调整演奏哪一根弦。当运弓一开始,声音就应是十分松弛、平静的。很多演奏者往往浪费四分之一弓后才发出优美的声音,这是不对的,应当用弓毛触弦即发出丰满响亮的声音,弓子过分靠近琴码拉出的声音嘈杂、刺耳:弓子过分靠近指板拉出的声音暗淡、虚弱。当弓子拉在指板边缘与琴码中间时,发音才最为好听。当然,以上弓子与弦的接触点都是指初学时的一般发音,在初学小提琴的时候,运功的均匀、稳定是很重要的,这就意味着在运弓的过程中要保持弓与弦接触点不变。

四、结语

11.现代中学数学开放教学的理论基础 篇十一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理念;开放教学

一、开放式教学理念的起源

所谓开放式教学,就是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思维空间。开放式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吸取了现代教学理论成果,主要是源自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还有斯皮罗(Spiro)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理论模型都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局限于教学内容上,而应注意学习者的心态(即情感与动机)变化。教育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共享学习历程、人生体验;培养乐观积极、满足时代需求的心理健康的人。

二、数学开放式教学理念分析

19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绝对真理的知识体系。随着非欧几何的诞生,人们发现数学不过是形式的符号体系、公理和规则的集合,再加上由公理和規则演绎出的定理。后来,歌德尔定理的面世,使人们大为惊讶:数学体系是多么复杂,以至于证明其相容性是不可能的。于是,人们把数学看成是一系列对运算符号的定,一旦建立了约定和相应规则,那么就有了体系和结构。也就是说,规则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应被学习者再发现或再建构,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实体或抽象的规律的集合。

人本主义的思想是开放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心理学必须关心人的尊严;心理学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主观性、意愿和观点,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心理学家应该研究人的价值、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等。与此相应,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所以学习论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终于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开放。

人本主义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最重要,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育者必须关注学习者的情感、需要、价值观,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情感融洽的学习开放。

数学不是静止的、二元的,而是建立在人类活动基础上的。所以,数学学习包括有意义的主动操作,包括在数学环境中结合数学对象的建构性工作。数学学习必须帮助学生发展更有力的思考方法和思考工具,包括深刻的反省和对思维模式的理解。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创设学生相应的学习开放,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观念,理解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目前,数学界对学校数学的一个普遍的看法是: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而不是大家的数学,是学生在生活与活动中产生的数学,是学生“街头数学”的继续和延伸。对教师和学校来说,数学是一门学科,但就学生而言,数学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数学社会学研究已经表明,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环境的一个体系。学生认识的起点往往不是逻辑公理,而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事例。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具备他们感兴趣的实际背景-熟悉的现实生活、有趣的数学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

总之,数学是一种开放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开放观的一个最重要的属性就是群体性。学生学习数学就是学习数学文化,孤立的、机械模仿式、灌输记忆式的学习是无法让学生提高数学文化素养的。学生只有在群体中,在教师创设的特定开放中,通过自己探索、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才能够学到真正的数学,提高数学素质。以上观点告诉我们,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开放,提供全面、清晰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开放中,自己开动脑筋,学习、掌握数学知识,领悟数学的魅力,感受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叶柱.数学教学新视界探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荷兰)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的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12.主动学习理论与基础英语教学 篇十二

1“主动学习”的概念

所谓“主动学习” (Active Learning) 又称为积极学习, 其实质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目标, 让学生通过“积极地学习”达到自己去听、去看、去做、去理解, 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

主动学习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原则由来已久。不少教育家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 从不同角度认识到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作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时就注意用提问和反驳来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寻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 “你把思考的事情全替他做完了, 你还要他做什么呢?学生所真正需要的不在知识本身, 而是自己寻求知识的方法。”皮亚杰一阵见血地指出:“传统教育方法与新的教育方法的对立乃是被动性与主动性的对立。”

我国倡导的启发式教育法, 也强调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论语》中就论述了这种方法:“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界结合外国的教育经验和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和发展这种启发式的方法, 出现了“引导发现法”、“探究教学法”、“学导法”等有益的探索。

虽然古今中外在教学法中使用的名称不同, 但内涵却是一致的。主动学习就是主张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通过教师有准备的启发和利用有意义的学习材料, 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及积极思考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头脑, 不断探讨如何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2 运用主动学习理论教授基础英语

高职高专学校的基础英语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阅读, 翻译和写作技能。为此, 运用主动学习理论高效教学, 有利于学生高质量地达到大纲要求。

2.1 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

(1)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智力状况、性格特征、个人爱好等有所了解, 上课提问, 选择补充材料、组织教学、斟酌课堂教学方法和开展课外活动。

(2) 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和学习方法, 学习中的重要困难作一了解, 以便因材施教。教师也应正确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正确地予以表扬、推广, 不正确的予以纠正, 不得指责, 挫伤学生的自尊性。

2.2 研究教材, 探索积极学习的教学途径

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提高教学质量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通读研究。

2.2.1 熔听力理论与策略, 教学实践和实际操练于一炉教学听力

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 有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听力往往是众多学生的薄弱环节, 光靠课上训练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听力教学应重视课内和课外的结合, 课内应重视听力理论 (如听的心理过程) 、听力策略 (如怎样听辨对话中的数字和计算、提供与请求、职业与身份、原因和结果、态度与反应, 地点与方向、比较与选择、计划与行动、内涵与推理等, 怎样使学生集中精力, 主动地听, 适当地边听、边记、边看、边做题等) 的介绍并适量地进行教学实践。课外应让学生多在有指导的大量的听力材料与练习中操练听力, 内外有机结合。

2.2.2 以情景教学方法教学语法结构

情景指语言交际的环境, 情景的特点可部分地反映于语境。情景教学法 (Situation Teaching Method) 较为灵活多样, 即可模拟交际场面, 通过学生的视听感官在头脑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像, 从而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 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及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在情景教学中, 教师扮演了“先行组织者”的角色, 通过“设置情景”为学生架起“认知桥梁”, 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使用学到的词汇、句型、语言表达法, 把枯燥乏味的语法结构变为有意义的活的语言, 实现顺向迁移。在经常不断的听说训练中, 巩固扩大了所学语言知识, 提高了语言使用的熟练度, 反过来又实现逆向迁移, 这样使语言教学实现螺旋形阶梯的攀升。

2.2.3 借助配对与小组活动教学口语, 操练语言功能与语法结构

在基础阶段, 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巧都有限, 教师作为帮助和指导者的作用不可忽视, 这也是主动学习的要旨。配对活动 (pair work) 与小组活动 (group work) 既可用作大班学习的补偿练习, 或作为增加学生“说”的机会的手段, 又可以克服那种单一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 为学生训练运用技能提供了情景氛围。

精心组织的配对活动和小组活动是促进课堂交际的有效手段。与教师指导性的课堂相比, 它更能促使学生巩固应掌握的语法结构和语言功能, 提高口语水平, 增强了学习兴趣, 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积极学习。

2.2.4 整体教学“阅读理解”

整体教学的总模式是把语言看作一个整体, 研究整体的结构、模式和功能, 分析、综合整体的层次。

1) 介绍有效的阅读方法, 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不仅要教会具体课文的实体信息, 而且要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技术及整体认知技能。如激活背景知识、计时快速阅读、略读、浏览、彻底阅读、主题句与首尾段落集中读、不同层次自问自答题、正误判断并给依据等均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2) 引导学生循着预习—粗读—精读的顺序, 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借此提高阅读能力。首先,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要求对文章内容粗线条的了解, 能完成课文后的阅读理解题, 能根据上下文猜出生词。

3) 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段教学, 其目的在于了解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及使学生掌握重点词语和语言点的用法。词汇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的联系去认识词语的差异, 尽量借助已学词语讲解新词和难词,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扩大词语的使用范围。

4) 语法、结构分析应为理解句意和篇章服务。

5) 重视文章朗读, 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逐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2.5 以格式、段落的写法及其组织指导为主教学写作

学生多写多练, 教师多改多评, 重在实践, 辅以技巧。

3 注重成功教育, 适当地给予鼓励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愿望。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证明, 学生的成就感与学习成绩有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学有所成, 形成良性循环。

首先, 要为学生创设取得成功的机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边学边用, 使其在运用中体会到学有所成的快乐。

第二, 适时、适当、真切地鼓励学生的进步与成功。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哪怕是取得很小的成功或微弱的进步, 都应给予真切地鼓励。同时, 对于学生的“中继语”应以恰如其分的方式处理, 不苛对待。

此外,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适当地运用英语歌曲、格言、诗歌等辅助手段, 日常多用英语与学生交谈, 积极开展英语课餐活动, 使学生处于一种英文氛围, 很自然地实践英语, 兴趣盎然地积极学习英语。

摘要:外语的教与学涉及的问题很复杂, 面临的挑战也很严峻。面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高职高专学生, 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配合和高效地完成教学活动, 一直是高校教师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主动学习,基础英语教学,高职高专学生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2.

13.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 篇十三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辨证论治的概念。

2.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内涵。

第二单元 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要点: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2.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4.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要点:

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五行的特性。

2.五行的生克乘侮。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4.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第四单元 五脏

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要点:

1.心的生理功能。

2.肺的生理功能。

3.脾的生理功能。

4.肝的生理功能。

5.肾的生理功能。

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肺的关系。

2.心与脾的关系。

3.心与肝的关系。

4.心与肾的关系。

5.肺与脾的关系。

6.肺与肝的关系。

7.肺与肾的关系。

8.肝与脾的关系。

9.肝与肾的关系。

10.脾与肾的关系。

细目三:五脏与五志、五液、五体、五官九窍的联系

要点:

1.五脏与五志的联系。

2.五脏与五液的联系。

3.五脏与五体的联系。

4.五脏与五官九窍的联系。

5.五脏外华。

第五单元 六腑

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要点:

1.胆的生理功能。

2.胃的分部名称和生理功能。

3.小肠的生理功能。

4.大肠的生理功能。

5.膀胱的生理功能。

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细目二: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小肠的关系。

2.肺与大肠的关系。

3.脾与胃的关系。

4.肝与胆的关系。

5.肾与膀胱的关系。

第六单元 奇恒之腑

细目一:脑

要点:

1.脑的生理功能。

2.脑与五脏的关系。

细目二;女子胞

要点: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14.信息论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篇十四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英语口语教学

语言教学重要目的之一是让学习者掌握并能使用所学语言进行自如交流的能力.建构主义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建构英语口语交际和语用能力.

作 者:雷亮华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外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刊 名:平原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INGYUAN UNIVERSITY年,卷(期):25(3)分类号:H319.3关键词: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15.信息论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篇十五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有利手段[1]。但多年来, 化学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实验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 实验成了理论知识的验证, 有的课程理论与实验严重脱节。这种“重理论, 轻实验”的教学模式,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 打破实验的附属性地位, 真正让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一起构成高等化学教育完整的教学体系, 是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理论与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

理论与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 它们本应有机结合, 密不可分。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使其长期成为两个独立的教学环节。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借助实验来帮助学生对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亦不能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对理论的理解并回答教师的问题。理论水平与动手能力不能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2]。

(二) 教学模式单一, 学生主动性差。

传统实验教学实行课前预习-课堂实验-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和教师评阅的三段式教学, 教师从试剂配制、仪器准备与调试等一手包办;学生只是“照方抓药”,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和步骤去做实验。这种按部就班的实验内容和模式, 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三) 实验设备不足, 教学方法落后。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 学科不断发展, 课程科目逐渐增多, 专业结构调整频繁, 由于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和仪器设备价格的逐渐攀升, 要及时新建或改造实验室, 均存在经费缺乏的瓶颈。从而导致大多学校的教学设备严重不足且陈旧落后。

随着计算机普及和虚拟实验技术的不断成熟, 以前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可以在课堂上或机房采用“以软代硬”的方式完成部分实验, 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化的实施提供了契机。

二、理论与实验教学一体化的初步尝试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化的形式应灵活多样, 富有创新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日益普及和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不断增强, 客观上为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可能。

(一) 充分科学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充分科学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实现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扩大课堂信息量,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影像或计算机仿真实验的多媒体投影, 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 比较注重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 而性质实验正在逐步减少。为弥补这一不足, 我们将一些重点性质实验拍摄成录像并转换成插件, 在教学时播放, 用直观的实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关化合物的性质。特别是有机化合物鉴别, 效果很好, 如Lucas试剂鉴别伯、仲、叔醇的反应, Hinsberg实验鉴别胺的反应, 2, 4-二硝基苯肼鉴定羰基化合物反应等[3], 采用这种方式既可避免因性质实验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 又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实践证明, 只要充分科学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寻找一体化教学的结合点, 就可以实现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完美结合。

(二) 微型化学实验, 联系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纽带。

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操作简单、安全环保、兼有趣味性和启迪性等特点。我们认为它的概念应该延伸, 应把“微型化学实验”定义为:由教师主导、师生共同设计, 所用化学药品尽可能少, 所用仪器设备简单, 具有良好启迪性、开拓性的“学生实验”。它不是课堂演示实验, 比大型学生实验更具灵活性和机动性, 它应是理论教学的一部分, 是理论教学中教师用实验处理难点、重点的教学形式。

微型化学实验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良好载体, 是联系基础化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纽带。通过微型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可以把理论教学很好地同实验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特点。这样化学理论教学就可以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做出有力支撑, 两者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重任[4]。

(三) 开辟第二课堂, 培养学生科研意识。

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 组织学生成立兴趣活动小组, 指导学生参与教师所担负的科研课题研究, 完成一些相对简单的任务;通过课题的设计与研究实践, 使学生将零散的理论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中, 学习了解一些常规实验中涉及不到的知识和内容, 加深他们对课程的理解, 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样能使学生扩大知识面, 培养他们参与实践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

三、建议

基础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融会贯通、有机结合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合理使用的关系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实际上也为这种融合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一体化, 应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教改工程。必须从人、时、空全方位进行考虑和调整, 不断提高和完善。建议加强实验室建设,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更新实验教学手段,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搞好师资队伍建设, 要求教师有较熟练实践技能, 更要具有理论、实践结合的教材分析和过程组合的能力和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传虎.分析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一体化的探索[J].皖西学院学报, 2004, 20 (5) :50-51.

[2]傅晓林.电类课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化初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2, 2 (1) :89-91.

[3]胡逢恺, 李长江.多媒体应用于有机化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黄山学院学报, 2004, (6) 6:74-76.

[4]靳月琴, 宋建荣, 杨金香等.医用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的初步尝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5, 7 (5) :530-532.

上一篇:学前班保育随笔简短下一篇:团员先进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