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2024-07-26

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精选15篇)

1.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篇一

应当确立经济伦理的生态理念

由一种生态世界观出发,我们看到,当前经济伦理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是要确立经济伦理的生态理念,并由此寻求经济伦理的重新奠基.确立经济伦理的生态理念,核心乃是确立“尊重自然的经济体系”的`规范性定律,最终目标是要完成经济伦理观的转变,走出现代性经济伦理困境.

作 者:田海平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6 刊 名: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2(4) 分类号:B82-05 关键词:经济伦理   生态理念   生态学   现代性  

 

2.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篇二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伦理,经济与生态,伦理重塑

追溯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经济发展模式也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阶段渐转变为考虑资源及环境因素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循环经济是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制造(remanufactur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4R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手段,使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1]。

循环经济是对现代工业发展的状况、后果及前景进行反思之后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其不仅涉及资源和环境,也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2,3,4]。循环经济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伦理,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的和谐发展,结合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和困境,从政府、企业和公众(消费者)的角度进行系统化的生态伦理重构。

1 我国推广循环经济的背景

环境污染及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推广循环经济势在必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提高的同时引发了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不协调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5,6,7]。据综合世界银行、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的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另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是“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能源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矿石资源等已经逐渐成为制造业的发展瓶颈。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的最优途径之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的过程进行,既没有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过程进行,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

我国具有丰富的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为开展循环经济提供了物质保证。以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例,200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4 957万辆(不含低速汽车),机床保有量达700多万台,14种主要型号的工程机械保有量达290万台,其中大量装备在达到报废标准后将被淘汰,新增的退役装备还在大量增加。这些废旧产品中绝大部分零部件具有重复利用价值,构成了丰富的、更优质的“地上矿藏”。

发展循环经济,符合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重大需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目标。2010年10月,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2 循环经济中蕴含的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又称为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 Ethics),从实践来讨论人的道德行为,是一种环境道德[2,8]。用生态伦理来思考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要求我们所要关心的不仅仅是人类自身,还要赋予非生命物质以道德上的关怀,是一种深层上的哲学反思,更是一场哲学上的革命[8]。

生态伦理学是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此生态伦理学对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9]。目前典型的生态伦理思潮包括“人类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而循环经济所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超越了以上生态伦理观的范畴,体现了生态伦理观的整合与提升。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从而决定了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伦理观念与传统生态伦理的根本区别。传统的经济模式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的过程,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生态伦理主要考虑的是“减量化”(Reduce),即减少资源的利用和废弃物的产生,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目的。传统的经济模式中,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是相互独立的,对资源的利用是一次性的、不充分的,因此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生态伦理学仍属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范畴。循环经济模式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过程,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资源与产品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密切联系:循环经济环境下,产品可以看作是“赋予了使用价值的资源”,废弃物被看作是“可利用、可再生的资源”,而再制造可以看作是“对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失去的使用价值的恢复和补充”。总之,循环经济模式遵循物质、能量的传递、转换与损耗规律,系统地考虑产品与资源的关系,这与传统经济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循环经济背景下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体现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伦理,这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统一的伦理,不是单纯的“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单纯的“生命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循环经济背景下生态伦理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生态系统,而经济形式和生态系统更密切的作用与联系决定了需要重新认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伦理的道德目标是遵循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中物质、能量、使用价值传递、转换、损耗规律基础上,保证三者的健康、和谐发展,体现了系统层面上的公正理念。

循环经济背景下生态伦理的公正理念把人类视域建立在“经济——社会——生态”的三维坐标上,以最小化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经济社会进步为目标,运用公正理论协调各种利益主体在生态问题上的利益关系。生态伦理观念的整合与提升,在关注生态道德中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的同时,又关注其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它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在遵循相关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承认“生态位”的存在。提倡废弃物“再资源化”,减少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大系统”的平衡。

3 循环经济背景下重塑生态伦理的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事业,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要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形成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提倡文明消费。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执行主体——政府、企业和公众,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

2.1 政府层面,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政策、法律制度

政府作为政策、制度和法律的供给者,行为的示范者,同时也是产品的主要消费者,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公共管理与服务,以推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促进绿色消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目前已建立相对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共同的经验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借鉴国外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制定鼓励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投资、税收、价格、外贸等相关经济政策,用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和完善循环经济实施中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激励、处罚机制。

我国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的显示,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十一五”期间,政府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如《中国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对循环经济加以引导与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等部门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以带动循环经济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2009年11月,国家工信部启动了包括工程机械、矿采机械、机床、船舶、再制造产业集聚区等在内的8大领域35家企业参加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2.2 企业层面,培养环境意识,兼顾环境责任

企业层面重塑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伦理,首先需要企业从根本上认识对循环经济背景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从而调动主动推进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属于过程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在消费和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强度,使各种物质和能量各尽所能;“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或产品而达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目的。循环经济是有时空概念的经济,通过物质、能量的有效、合理循环,既达到了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也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利益。 循环经济落实在企业的具体生产实践过程中,需要形成全面、系统的生态意识。生产过程中,需要意识到节约材料和能源对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主动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在产品上,需要意识到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再制造及再利用的多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生态及经济价值的影响;在服务上,需要将产品回收、再制造等环境因素纳入到所提供的服务中。

2.3 公众层面,提高生态意识与行为能力,形成消费绿色产品的良好氛围

公众层面重构生态伦理,首先需要培养循环经济背景下公众的生态意识。循环经济背景下公众的生态意识,无论是生态忧患意识还是生态价值、生态责任意识,都根源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这一社会存在,以及对循环经济模式的认可。近30年来,循环经济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学术界以及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其关键技术得到了突破式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的产品质量能够如新品一样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从客观上保证了公众对循环经济模式的认可。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意识虽然是一种软实力,却有着极其强大的推动力,同相关的经济、科技问题同样重要,循环经济背景下公众正确的生态道德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自觉的约束作用,从而大大减轻各种“他律”形式约束人的行为时所付出的成本与代价。

由于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品和服务只有被最终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倡导绿色消费是构建循环经济最重要的环节。为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观念,需要广泛开展绿色消费教育,把绿色消费及环保知识纳入基础教育授课范围,工艺广告、新闻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也需要加强绿色消费意识的宣传。只有引导绿色消费成为公众的主流消费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拉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公众除了需要培养生态意识外,也需要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中。一方面需要自觉遵守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法规;另一方面主动购买生产资源消耗少、产生废物少、环境污染程度低的产品,积极消费再制造产品;另外,当产品经历一个生命周期后有义务协助企业回收等。

综上所述,与传统经济模式不同,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及资源、生态的系统工程,其蕴含着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公正的理念,深刻理解“4R”体系蕴含的生态意蕴是重构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伦理的基础。循环经济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主体,政府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构建平台和环境;培养企业循环经济背景下主动的生态意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而公众的生态意识及绿色消费观念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徐滨士.再制造与循环经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3

[2]孙万国,焦君红.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6):2409-2412

[3]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BA MINTEER,JP COLLINS.Ecological ethics:Building a newtoolkit for ecologists and biodiversity managers[J].Conservation Bi-ology,2005,19(6):1803-1812

[5]路甬祥.走向绿色和智能制造:中国制造发展之路[J].中国机械工程,2010,21(4):379-399

[6]H KAEBERNICK,S KARA,M SUN.Sustainable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by considering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J].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03,19(6):461-468

[7]G SELIGER,HJ KIM,S KERNBAUM,ETC.Approaches to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2008,1(1):58-77

[8]王玉玲.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意蕴[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73-275

3.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篇三

[关键词] 美国生态文学 非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 生态经济

一、美国生态文学发展概述

“生态文学”是20世纪新出现的一种文学类别。是以生态环境为题材,具有鲜明的优患意识和现实的批判性。生态文学产生的背景是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在全球的兴盛与发展。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瑞秋·卡森发表了长篇文学性的科普作品《寂静的春天》,标志着生态文学的正式诞生。自此以后,以环境生态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兴旺发达起来。

18世纪~19世纪,伴随着倡导回归自然的哲学思潮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西方文明史的第一个生态思想繁荣时期到来了。回归自然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甚至一度成为主流思想。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堪称浪漫主义时代最伟大的生态文学家。在梭罗看来,人的发展绝不是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占有,而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是人格的提升,是在与自然越来越和谐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和谐。这种发展观影响了美国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梭罗启蒙了美国人感知大地的思想。美国生态批评家哈罗德·弗罗姆在《从超越到退化》一文中,从工业革命与技术的角度历史性地追溯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工业革命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自然观,影响了人们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设想。在他看来,技术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幻觉,即人类在控制着地球。这让人类忽略这样一种事实:“人类不可战胜的头脑必须依靠自然的供养系统”。

二、 美国生态文学表现出了强烈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在美国生态文学史上,居功至伟的人物首推约翰·缪尔和阿尔多·利奥波德。1894 年,《加利福尼亚的山》问世,1902 年,《我们的国家公园》出版发行。缪尔文笔优美、博闻强记,吸引了现代读者的视线。利奥波德是一位林业生态学家。1949 年,《沙乡年鉴》面世,作者在书中用尚且不为人熟知的生态视角,展现荒野之美。利奥波德强调,“土地伦理学仅仅把社区的疆界扩大,旨在囊括土壤、河流、植物,还有动物,或者说,全部的土地”,绝非是要制止利用或改造自然,其对自然的利用是建立在肯定“其生存权”的基础之上。因此,该书堪称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作者通过反思人文主义的狭隘视野,批判了自然保护运动中的功利思想,主张迥异于美国传统的征服精神的土地伦理意识。《沙乡年鉴》意识超前,思想深刻,不愧为绿色圣经。

三、环境伦理学的内涵

环境伦理学,又称生态伦理学,是从20世纪中后期逐步兴起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是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哲学、伦理学相互交融、相互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发展很快的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环境伦理学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研究和探索,把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生态环境领域,从而为人类保护地球家园,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价值导向和科学的理论指导。经过半个世纪左右的发展,环境伦理学的内容丰富多彩、百家争鸣,其中有四个主要流派影响最大,分别是强调动物解放和权利的动物福利论、以所有生命为尊重对象的生物中心主义、将道德范围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中心主义以及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做出改良、强调人类整体利益和终极利益的弱人类中心主义,其中的前三种观点被统称为非人类中心主义。

四、生态文学、环境伦理与生态经济

1.生态文学、生态伦理的经济功能

生态伦理把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由原有的人类的范围扩大到非人类生命或整个自然界,是一种新的伦理思想。生态伦理的宗旨是调节生态系统中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但最终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人们的福利,实现人类的发展。因此,生态伦理与经济发展在维护人类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是统一的。因此,生态伦理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生态文学、生态伦理促进了生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在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生态经济,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伦理倡导与资源环境和谐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从而将经济活动、生态环境和伦理关怀融为一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从美国生态文学、环境伦理到生态经济,反映了人类生态伦理观念和经济观念的巨大变革。从人与自然的视角,会发现人类在面对自然时处于尴尬的境地。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热爱自然,希望能与自然长久地和谐相处下去,但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时候却由于可能是人类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属于人类精神世界或纯粹是出于占有欲而做出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而最终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上处于最关键的地位,人类应建立起一套符合生态伦理学要求的人地关系道德准则和完善的环境法律,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以及正确的经济行为方式,使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生态困惑得到最终的解决。也使人类能够在这美丽的自然界中与自然永久地和谐相处下去。

参考文献:

[1]刘玉:美国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1)

[2]邓世彬:二元对立自然观的悖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3)

[3]侯斌:人类的窘境[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刘限王春年:环境伦理学一门新兴交叉性学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篇四

一、教材梳理:

(一)知识结构:总体小康的成就

全面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总体小康的特点

建设全面小康的目标

小康

社会的经

济指方面的目标

标经济建设的目标工业和经济体制目标

缩小三大差别目标

人民生命方面的目标

(二)知识要点:

1、我国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明显提高。千百年来始终困扰中国人的从此得到解决。人们的消费结构,已经从消费,过渡到消费,部分向比较迈进。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大大增强。我国终于告别了的时代,多少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变为现实。

2、虽然我国人民生活已经在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是的、的、发展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需要长期的。

(三)、解疑释难: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活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均800美元)。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目标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

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3)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小康社会和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问题探究:

探究1:2006年2月11日,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自豪的向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汇报:“对照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去年年底苏州已经基本完成各项考核任务。”苏州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做法是,在目标定位上,“快中求好,好中求优”;在路径选择上,“扬长避短,整体推进”;在工作方法上,“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在组织保障上,“全市一盘棋,凝成一股劲”。

到2005年底,苏州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已经达到54143元,比省均目标高1.3倍。城市化水平达到6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比省均目标值低1.7%;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6276元,比省均目标值高2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93元,比省目标值高11%;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2.5%,比省目标值高2.5%.(1)总体小康的特征和表现是什么?

特征: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表现: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

(2)全面小康的目标是怎么样的?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是什么?

三大区别:(1)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

(3)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三、联系实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6项指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目标确定的原则,建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的16项指标,经济方面4项指标。

到2020年,城市化率从现在的36%提高到55%以上,城市容量7亿到7.5亿人口,信息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到全球前15名行列,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占有面积不得超过国土总面积的2%,恩格尔系数不超过35%,基尼系数35%-40%,人文发展指数不

低于80%,城乡二元结构指数1.80以下.人均预期寿命76岁,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0年,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平均达到25%,科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

四、检测反馈:

《诗经.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

C、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D、殷实的小康社会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②人民生活同步富裕③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区别有()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②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是我们的近期目标,而全面小康则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C、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中的重要内容。这一目标的提出

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②是由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所决定

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④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相一致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6、(不定项)全面小康的标志之一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5%.2000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46%,预计到2010年下降到40%,2020年前后下降到35%左右.上述材料说明

A、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下降趋势

B、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

C、城乡居民的消费以享受性消费为主

D、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7、简答题:

简述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答案略)

辨析: 我国已达到小康水平。

参考答案:

① 小康水平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② 我国目前达到的是总体小康水平,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但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刚刚迈进小康社会门槛,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水平

③ 在本世纪头20年,我们将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篇五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知道全面小康社会化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4.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复习提 问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复习旧课 引 入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 “我国三步走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 引出课题,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讲 授 新

课第十课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板书)探究活动:(课本p85页)

结合你个人的感受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认为我们的家乡近几年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发表感受。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①揭阳沿江路 ②揭阳站前大道 ③揭普高速公路 ④揭阳华侨高级中学

教师引导:结合探究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5页内容,并联系图片思考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状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思考

教师点拨: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富裕型服务类消费迈进。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2007年中国的gdp世界排名

提问:结合课本p86第一段内容,说明图片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2)宏观表现: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1.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板书)

①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板书)②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板书)多媒体课件展示:

材料一:2007年我国的人均gdp 世界排名 图片:①水污染、环境破坏

②山区的失学儿童

③贫困儿童

材料二:东南部地区经济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探究活动:以上材料说明了小康社会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

这说明总体小康社会的第三个表现: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1.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板书)

①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板书)②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板书)

③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板书)

因此,本世纪初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我们必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2.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板书)

党在十七大对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板书)1.新要求的具体内容(板书)①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板书)亮点一: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

十六大报告表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探究活动:

算一算:2000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约为800美元,如果翻两番,是多少? 想一想:要实现202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翻,关键是做好哪方面的工作? 亮点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探究活动:由学生课收集资料,说明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人大代表谈技术创新 亮点三:新农村建设 多媒体课件展示:华西村图片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板书)亮点四: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亮点五: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探究活动:由学生课收集资料,谈对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认识 ③建设生态文明(板书)亮点六:生态文明

探究活动:由学生课收集资料,说明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性 2.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板书)

辨一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否等同于全面同步建设小康社会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板书)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探究活动: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有哪些方面?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

区 别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标 准低标准,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较高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全面程度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不全面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 民主权利、生活环境改善等,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程度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较大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

从本探究活动切入新课,让学生从家乡的变化,谈自己的亲身感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了解总体小康社会的微观表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使学生了解gdp 的含义,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运用图片、说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引导学生了解总体小康的宏观表现。运用材料、图片说明小康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所处总体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从而引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对比十六大表述与十七大的新要求。

首先引导学生明白翻两番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三是让学生更深刻感受我国经济发展的美好未来,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播放视频材料,引述代表评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新要求。引导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探究活动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加深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新要求的理解。课堂小结和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小康社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小康社会的现状和发展的前景与目标,通过学习明确了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则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更注重精神、文化、环境质量等全面的小康,一个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大为缩小的小康。课堂练习:

6.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篇六

12年前,我出生在一个拥有着绿水青山的小山村里。小时候,常听奶奶说:“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青山就是我们生活的希望,我们要好好保护它。”我在记忆中描绘着那时的画面:从屋子里向外眺望,远方层层叠叠的绿,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屋后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仿佛唱着歌,带着几片落花潺潺地流向前方。从我懂事起,就经常跟着爸爸妈妈到山上去“打扫”林木。一边听着鸟儿的鸣叫,一边听着泉水的叮咚。绕过一条树荫遮蔽的小道,看着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山里的空气是那么清新,深吸一口气,迎着母亲的叫唤,一蹦一跳地下山……

后来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我就寄住在外婆家了,屋后的山林再也没人打理了。

时光似白驹过隙。几年以后,偶尔回到老家,那片山林面目全非,绿水青山已不见踪影。山上的树木已被“劈”成了平地,清澈的小溪变得浑浊不清,水面漂浮着垃圾,臭味扑鼻而来,甚至能听见鸟儿哀鸣。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爬到山顶俯瞰家乡,猛然发现村子周围的工厂数不胜数,那一根根大烟囱里喷发出滚滚浓烟,蔚蓝的天空像盖上了一张漆黑的抹布,虽然从前两边开满野花的山间小路都被换成了柏油路,方便人们出行,可我的心情却高兴不起来。

没多久,乡亲们响应中央号召:共建美丽乡村,还我们从前的碧水蓝天。乡亲们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这之后,“美丽乡村建设”让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的乡村又美丽起来了,到处都是美丽繁茂的景象,柏油路的两旁栽满了正茁壮成长的樟树,樟树的四周铺满绿油油的草皮,并且村子随处可见争奇斗艳的花儿。微风吹来,空气中弥漫着花香。我漫步家乡,仿佛又回到从前,不,是比从前更美好。

7.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篇七

生态环境在概念上不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而生态环境则指建立在一定的依依相存的生态关系上的系统整体,强调的是系统性,整体性。换言之,某个生态部分被破坏就意味着生态环境整体的破坏。所以说,生态社会是一个全面协调和谐的社会,这与全面的和谐的小康社会是不谋而合的,生态社会是整个社会有机体内部的和谐秩序的表现。

一、全面“生态”观在党的发展思想中的“一脉相承”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在“两个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则直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而党的十八大将其写进了党章,明确了其战略地位。

二、“生态社会”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里的生态不应仅仅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去理解,而且应理解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党的建设与发展和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性指导思想。在这个意义上,生态就是科学发展。

为回应十八大以来新的时代命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那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技术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进行生态技术、方法的创新。生态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要求系统的各部门之间要协调发展,也不仅是城乡发展,城市与人和谐发展的问题。我国积极在国际区间内寻求区域合作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合作,以促进绿色增长和绿色世界的建设与进步,这就要求建设、绿色开放、共享的生态发展系统,在多渠道、多边积极开展环境技术方面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并做好普法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升,与全世界人民共同应对生态问题。

事实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用生态思想统领党的建设与领导,就能保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领导和科学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优化党的建设理论和决策,并更大程度实现党员干部队伍的优化配置和纯洁性建设。“生态社会”也因此将是一个涵盖和党和国家的生活方方面面的社会。

三、生态选择,全面小康社会宏伟进程中的正确抉择

坚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建设有序和谐的自然系统;四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生态文明机制。”不难看出,生态发展是解决当前中国发展道路上诸多问题的根本思路。作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本身就包含着生态发展的思想。在小康社会建设中,资源极大浪费与缺乏,环境的恶化与不断破坏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做出争取的选择。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重要一环,农村问题也是解决全国性问题的关键。深刻看来,解决好农村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才是实现农民群众增产增收的根本途径。目前,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并不同步,相对来说,农村是工业化负面的一片净土。以最小的生态代价实现最大的农业利益是现在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最为重要的课题。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大约5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一批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力争到下个世纪中叶,使全国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三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从目前来看,距离这个总体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国家非常广泛地建设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并尽可能地退耕还林,但是土地荒漠化仍呈非常明显扩大趋势。其次,城市扩建与周边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焦点是土地问题。其他如城市内涝问题特别突出,尤其在今年。但是依然有可喜的变化,城市绿化种植面积的数据是上升的,人们的生态意识也有所增强。

四、“美丽中国”目标如何实现———十八大以来生态社会建设的途径与方式

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当前生态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新一任总书记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的家园。他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当前的生态文明和生态社会的建设,应该进一步延续和发展十八大报告给出来的思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除此之外,我们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发展思路:

首先,坚持城乡协调、绿色发展。党在各个时期给出了不同阶段的生态文明与生态社会建设的方法与途径。十八大之前的胡锦涛同志所领导的党中央集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强调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主要还是经济方面,因此,发展的对象主要还是城市。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度,上海、广州等城市都进入了巨型城市的行列,新兴城市也在不断建设与发展当中。但生态文明与生态社会建设,必须强调城市的绿色发展,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因为在本质上城市是农村生活功能的放大与程度的加深,城市本身也是自然系统的一个部分。正如习近平所指出,城市的发展必须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农村建设也要尽可能地在保留原有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不能照搬旧的城市建设方案,要注意保持乡村生活特点,在此前提下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寻找、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由政府提供生态产品,将生态环境纳入基本公共产品范畴。近两年出现的大面积雾霾天气以及城市内涝,导致城市居民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极其不满。客观上讲,城乡空气质量、水源质量等这些基本的环境质量,都是政府应该对居民进行提供并保证安全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当前各种社会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问题的出现,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理应纳入但并没有将其纳入基本公共产品范畴。对地方政府而言,良好的社会生态是其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必须把生态基本产品保障和提供纳入其财政支持、扶助的考量因素。习近平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再次,让生态富国惠及群众。在生态社会建设中,培养生态意识的重中之重是培养群众的生态意识。广大劳动群众是生产、生活的主体,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实现真正为全面的系统的、从上到下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关乎增收,提高生活水平的经济利益问题是群众关注的根本点,所以生态经济必须切实与增加广大劳动群众脱贫致富广泛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建设生态社会不仅是群众的目标,更是群众的动力,使其契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宏伟目标。

摘要:生态发展是党的绿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十八大以来新的发展阶段,生态选择应该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始终。生态社会是整个社会有机体内部的和谐秩序的表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

8.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篇八

关键词:生态旅游;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1]“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 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旅游,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视野的影响下,不断突破创新,正形成生态旅游发展特有的新常态。

一、解放思想,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加快突破

2015年12月随意以“生态旅游”为关键词在百度上搜索,得到 1640万余条结果。而在中国知网上以“生态旅游”为主题进行检索的到各类期刊记录1217943条。与此前,2012 年12月有研究者在百度上搜索同一关键词得出的 253 万余条结果以及在中国知网上以同一主题进行搜索,得到各类文献记录 30384 条相比。如此数倍增加的数据,可以显见:生态旅游的关注度仍然有增无减,生态旅游的研究文献也逐步丰富。综其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生态旅游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生态旅游内容取向不断加深

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此前大多学者,拘泥于把侧重点放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样传统的三段式的研究中,而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生态旅游的研究内容,逐步转向内涵的逻辑思辨,系统化的整体思维探究生态旅游的本质及其规律。深入分析生态旅游主体和客体的互动作用,把握多要素联动博弈的关系,为生态旅游的持续性提供方法依据。研究者对生态旅游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呈现跨越式发展,渗透对自然景观的负责任的态度和人文景观的关怀取向,内容研究突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对策研究重点基于自然生态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根基,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基于社会关系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影响因素,考虑生态旅游保护区内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平衡。

(二)生态旅游学科领域不断拓展

生态旅游作为一门跨领域较多的学科,此前研究多借鉴生态学、旅游学、资源学、环保学等领域相近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旅游开发与生态、社会的矛盾加深,生态旅游也涉及到了文学、美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跨领域学科。涉及内容丰富、范围之广。紧跟科技步伐及互联网+的政策效应,科学技术运用于生态旅游的研究成为其发展的助推器,互联的推广效应,更让生态科技成为新亮点。

(三)生态旅游研究区域不断拓宽

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区域集中于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而随着生态旅游的内涵不断扩展,全国各地都发展起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示范点,特别是自然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也另辟蹊径发展人文景观生态旅游。由此,生态旅游研究的区域可以横跨祖国的大江南北。

(四)生态旅游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

从生态旅游的学科领域不难看出,生态旅游研究是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范畴的,因此在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 实验方法、抽样调查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方法大胆地突破。数理统计方法、 图象数据分析处理、数学建摸方法等,在生态旅游研究中充分运用,加上卫星云图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的技术支持,生态旅游研究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定会取得质的飞跃。

二、深化改革,生态旅游法律制度不断完善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全方位目标内涵的指引下。我国法律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深化改革的步调引导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改革和更新,促使社会由法制走向“法治”的深入转变。为实现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发展,在基础零散的法律条例的规定下,生态旅游法律制度更加趋向从综合性全局性出发,从生态旅游的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保护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全局的生态旅游构建。

最初,从单纯经营性的旅游活动转变为有度有量的合理开发,如《风景名胜区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举一个详细的条例,就像《草原法》第15条规定,在草原上开展经营性旅游活动,应当符合有关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并事先征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方可办理有关手续。在草原上开展经营性旅游活动,不得侵犯草原所有者、使用者和承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得破坏草原植被。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以经济效益为重的开发模式,而更加符合生态旅游内涵发展的要求。在这样长期的制度保障下,生态旅游谋求着制度创新。2015年12月国务院通过《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现其重要自然资源全民共享。在坚持保护为主的基础上、突出生态保护,创新体制机制,扩大社会参与。

生态旅游运行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在制度运行管理层面,所涉及到的行政管理部门较多。在实施、运行的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机构职能重叠或管理职能空白地方,近年来政府机构职能的清理和重组,规划的有效协调,让生态旅游的治理水平有了提高。在此基础上监督力度加大,一些违反生态旅游制度的行为,得到了及时的处理,公民对政府生态建设工作监督强化。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着按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类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而作为建设生态旅游主体的政府,在处理近年来生态旅游利益矛盾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显见:近年来在生态旅游的规定更加科学、实用,关于生态旅游的法律文件的数量不仅增加到一定基数,而且民主化程度有了较大地提升。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题中之义。在相关法律制度订立前,通过民意调查,实地调研广泛收集民意,制度法律的制定着重于发挥当地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审核意见(2006)规定了“在依法加强保护的同时,坚持社区共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使当地社区居民从保护中受益,实现自然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解决了居民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经济问题,更加能够打造政民共建生态旅游的新局面。

三、以人为本,生态旅游教育逐渐普及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教育在生态旅游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生态教育大致分为学校教育和大众教育两类。学校教育尤其是在我国基础教育当中生态教育通过灵活多樣的形式被广泛普及。将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相关知识通过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讲授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动植物观赏游、文化体验游,植树节活动等活动,将生态教育搬到了课堂外,搬到了科技馆,科普基地,野生动植物馆。这类活动不仅体现了生动性、趣味性,还体现知识性、参与性的特点。从倡导要敬畏生命,反对无故伤害生命,保护地球,到承担保护环境的道德责任,再到在代际之间持续使用资源和环境,代内之间主动承担生态保护的权利和义务;都灌注着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从小就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优秀的道德品质。

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大众教育成为新的生态旅游教育的发展模式。大众教育的主体多元化,旅游区内旅游管理规划部门、旅游企业、导游等相关主体的介入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就如导游在带队游览时,通过直接有说服力的讲解教育,有效地劝说旅游中不文明的行为。让环境保护观念,生态旅游发展价值,文明和谐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方法多元化,运用更加特色鲜明、通俗易懂广泛的宣传教育,使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由浅到深、由点到面、 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充分考虑简明性,易懂性,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如用各国语言写成的提示标牌 、传统生动的导游图、高科技柜式机器的多媒体导航,并根据不同年龄层次,来设计各年龄层次都能接受的生态旅游教育产品。还有一些更加个性的设计如在多媒体语音导航旁配备手语,使聋哑人也能清晰明白,从而使生态旅游教育的群体扩大化了。同时主流媒体的公益广告,网络平台的宣传,固定的公益广告牌给大众的无时无刻的条件刺激,通过更加全面的宣传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游保护的知识的传播,让大众无时无刻不体会到生态旅游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紧缺性,人类文化遗产的宝贵性。而现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随着生态旅游教育有条不紊地进行,通过知识理念的熏陶,也让更多大众投入到生态旅游的自觉保护与建设中。

四、科学发展,生态旅游规划助推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不仅是生态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更是生态旅游规划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生态旅游规划为生态旅游的发展谋划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思路。在发展的过程中少不了科学原则的指引和方法的规划,并且在其中体现科学发展的内涵要求。

(一)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生态旅游体现协调性原则,协调是为了调整在生态旅游发展的各方利益关系。根本上是要保证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协调共进,那么就需要从社会、 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的共同效益去考虑,使得他们相辅相成,相互协调。注重经济集约式发展,环境有效保护,社会和谐进步。经济发展不能超过环境的承载力、生态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上保障后代也能延续使用、生态旅游开发与其附属产品之间协调发展,生态旅游建设与当地居民与生态旅游共生的发展。同时生态旅游规划也体现生态性原则,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是不损害生态效益的过程。为保持生态旅游产品的长期的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的规划过程中,生态旅游强调对开发对象的保护,明确反映出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要求。

(二)生态旅游规划的方法

生态旅游规划是一个涉及到多行业,多领域的综合系统,为了促使它们围绕旅游形成相互配合的整体, 提高旅游系统的集群、组合效率就需要合理的规划。当前生态旅游规划的方式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并且是系统的。规划前对经济、环境、社会指标的评估并确立合理的目标,对旅游市场的定位、生态资源的评价、 生态旅游环境规划、基础与服务设施规划等内容进行的调研、数据收集分析整理,方案实施民意调查,规划的实施的效果的检验并及时调整。

目前,旅游规划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整体法:局部和整体的综合,把旅游规划融入进地区的规划发展中,融入到国家,乃至国际共建中。综合法:生态旅游的发展不是某一主体的事,而是所有利益相关方协调的作用。因此,在现阶段的规划中,越来越倾向于更加合理地收集和分析资源数据,制定战略和决策,将系统论引入旅游规划,并充分运用动态、发展规划理论,从而构建更加持续的生态旅游发展图景。

从“小康"到今天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推进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实践总结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经逐步酝酿、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它集中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紧迫性。其中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的“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观念引导,方法指导,而且也以永续发展为目标,提供人们美好生活追求的途径。在旅游建设中,更在生态旅游发展中,使利益主体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美丽中国构建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王晓敏.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3).9-12

[4]梁虞 吴小平.浅谈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J]. 法制与经济,2012(2).53-54

[4]陈洁 王力峰 章昌平. 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大 众 科 技 ,2012(3)78-80

[6]赵 怀 琼 杜 方 明.论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教育[J].皖西学 院 学 报 2014(2)

[7]卢学爽 王力峰.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综述[J].能源与环境[J],2013(9)

[8]周凤翠.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商 业 视 角[J]

9.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篇九

于“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建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进行了专门阐述,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主要是考虑,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是关键所在。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是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是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二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一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二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加强城镇化管理。

(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一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七、深入实施科教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之一,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又一次阶段性的定位和认识。,“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二河南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在构建中原经济区在实施国家整个经济战略,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河南省既是中部的中部,也是中国的中部,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十二五”期间,整体的发展主题应该是“战略转型、结构调整、科学发展”三个方面,构建中原经济区,就要围绕这个主题来调整河南的产业结构,除此之外还应该培育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总目标和建设中原经

济区的战略构想,“十二五”期间,我省要把建设中原经济区作为总体战略,力争到2020年,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十二五”期间,我省的发展目标是: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重点开发区域快速发展,中原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进一步提升,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8%,达到中部崛起规划确定的目标;自主创新能力要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城乡居民收入与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综合考虑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将发展目标确定为“五新”,即:争创粮食生产新优势,构筑“三化”协调新格局,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推动转型发展新进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成就 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河南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我省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必须认清形势,科学应对。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助外力、提升发展层次;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加重视推进城镇化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力度,有利于我们充分挖掘潜力、拓展发展空间;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经济正处于调整转型的重要阶段,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同时,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各地竞相加快发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我省发展压力明显加大。

从自身发展看,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劳动力供给充裕、素质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内在动力不断释放,有利于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和实施,使我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更加明晰、地位更加重要,区位、市场、资源、人力、农业、文化等优势进一步凸显,全省上下思想统一、精神振奋,有利于更好发挥优势、汇聚强大发展合力。同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人均发展水平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变。特别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产业层次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加快转型任务艰巨;就业压力大,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缺口大,社会矛盾较多,改善民生任务艰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经济开放度低,深化改革开放任务艰巨。

综合判断,今后五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应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适应发展大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由之路,对于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既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攻坚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准确把握形势、发挥自身优势,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强化支撑体系,加快建设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开放创新、和谐繁荣的中原经济区,努力成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传承区。

二、坚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河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必须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较快的速度必须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处理好保持发展速度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系。认真贯彻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建立健全有利于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消费投资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三、加快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主要支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相结合,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相结合,增创制造业新优势与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相结合,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强化战略基础产业,增强产业集聚区载体功能,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城镇化滞后是我省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症结所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矛盾的聚焦点。必须把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加快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构筑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五级城乡体系,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五、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事关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大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为重点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六、坚持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决定性因素。深入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南,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七、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八、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发展的软实力和支撑力文化是我省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独特优势,努力形成优势彰显、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文化发展新局面,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中原建设民生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幸福安康。坚持着眼根本利益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统一,创新社会管理与提升公共服务相结合,着力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十、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10.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篇十

《荒野求生之深海狂鲨的复仇行动》这本书讲述了贝克在被采访后,被阿尔伯伯的朋友史蒂文邀请乘坐海轮号的演讲,途中遇到了詹姆斯和艾比。船出了故障。船长法瑞尔让手下去修理,可手下后来却不见了。船下沉了,贝克在逃生时,看到了重伤的史蒂文,到了甲板上,发现只剩下一艘救生艇,艇上坐着詹姆斯和艾比。贝克和他们一起漂流到了一座小岛,贝克想方设法在这个岛上活了下来。虽然史蒂文受伤太重死了。但这却被路莫斯抓了起来,但是最后贝克和法瑞尔还是跑出了路莫斯。

我觉得路莫斯非常可恶,他们总是,隐瞒世人破坏环境,还要把这种东西用来研发他们想要的科技。虽然我们世界上没有路莫斯这种疯狂的公司,但我们的环境正在被我们一点一点地侵蚀掉,我晚上出来散步,我往越黑的地方走,感觉空气就越来越热,我走进了一条小巷里,发现这里随处可见垃圾,扔在水里的把清澈见底的小溪变成了“黑臭溪”,扔在地上的,就开始污染空气,原本新鲜的空气,变得热而臭。还有工业垃圾,拆掉房子的垃圾一个个堆得像小山那么高,还有广告牌落到地上,也没人处理。最近,我家对面要建一个小公园,噪音大得我都做不了作业了。每天回到家迎接我的不是爸爸妈妈的话语,而是噼里啪啦的电钻声。我觉得我最近的听力都下降了。环境问题还影响气候,全球变暖了。如果全球变得过热,那这就会使小行星撞上地球,北南极支离破碎,这会使北极熊灭绝,那人类最终也会和北极熊一样,接受大自然的惩罚。就像书中描写的一样,遭到疯狂的报复。

11.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篇十一

张高丽表示,“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中国将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有度有序利用自然。二是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对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建设安全、清洁、低碳、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三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四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打造国家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五是健全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严格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和政绩考核制度,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六是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承担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中国愿意与相关各方一道,共同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全面、均衡、有力度的新协议,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张高丽表示,国合会是推动中国环境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窗口、桥梁和双向平台。中国政府支持国合会长期发展的态度是一贯的,希望国合会发挥人才资源丰富、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优势,面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要,努力打造环境与发展领域的高端国际智库,为促进中国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2.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篇十二

诚信指诚信∶ 以真诚之心, 行信义之事。

诚信, 分开来说的话: 诚, 真实, 诚恳; 信, 信任, 证据。所以说, 诚信, 是诚实无欺, 信守诺言, 言行相符, 表里如一。中国的诚信文化由来以久, 自古就有“一诺千金”的古训, 要求“君子坦荡荡”, 闪现古代人诚信的光辉。而在经济交往中, 就有“童叟无欺”的古训。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在, 诚信都作为一个道德要求, 作为一个人做人的准则, 无论在经济交往中还是在生活中, 诚信都是非常重要的。诚信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尤为重要, 它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是一个国家, 一个企业, 一个个体经营者安身立命的根本, 闪现着伦理的光辉。

二、诚信促使经济效率的提高

诚信作为伦理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 在经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高。中国的很多百年企业都是本着诚信经营的理念, 才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恢宏的篇章。同仁堂药店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仁堂药店的宗旨是一向是做良心药, 做好药。使百年老店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诚信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还在于商品的交换中。现在的商品交换仍然是先付款后提货。如果零售商没有大量的资金用于周转, 生产商也把不敢让先提货后付款, 这无疑使生产商的货品大量的囤积, 经济和商品流通不畅。如果人们诚信, 建立诚信机制, 就可以大大促进经济。

三、诚信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企业作为经济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宗族血缘为主的关系网, 如果不讲信用, 很容易在大家庭里传播开来, 不能立足, 而对陌生人则没有过多的要求。因此, 在中国社会里是个熟人社会。中国改革开放20 多年来, 这种只用亲人、熟人的模式, 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纵观我国企业, 私企一般是任人唯亲的企业, 在老一辈的企业中, 第一代创业者的老去而涉及到接班, 中国的企业不是选最有才干的人, 而是用自己的亲人为接班对象。在《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 有详细的阐述, 列举了许多国家的例子。在美国, 很多企业都走过了职业经理人的路程, 很多并不是只相信自己的亲人, 而是有一套自己完善的企业选拔制度。在欧洲, 很多百年企业, 高端奢侈品企业, 它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品牌享誉全球。纵观中国的企业, 大部分企业没有品牌效应, 缺少这种享誉全球的大品牌。中国企业大部分就是小企业, 而且认真研究发现, 在一些重要的岗位上很多都是自己的亲人。雇佣职业经理人的很少, 很多都是亲力亲为, 事事过问。这种模式到底给中国的企业造成什么影响? 中国企业在发展初期, 任用亲人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大家心往一处使, 很容易出效率。中国的企业在创业初期这种模式很容易获得成功。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规模越来越大, 越来越需要专业的人才和高素质有能力的管理人员。有的亲戚可能无法胜任大的企业管理, 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弊端。最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破产。还有一点很严重的是中国的企业大部分让自己的子女接班。中国老一辈的企业到了接班的高峰期, 上至中国首富, 下至各个企业。大部分企业的接班人都是自己的子女和亲人。可是这种做法, 如果孩子的才能卓越, 尚且可以守住家业, 使家族企业得以传承和发展。而如果自己的孩子无法胜任这个管理者的位置, 或者能力平庸, 那么很有可能使自己辛辛苦苦创办了大半辈子的企业毁于一旦。王安电脑公司的兴衰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使中国无法形成像欧洲, 美国, 日本那样的享誉全球的百年企业, 几百年的企业, 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高端的品牌。中国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 而且在第二代很难传到第三代。这给中国的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障碍。要克服这种障碍, 就要慢慢克服这种不信任的伦理道德思想。

四、建立诚信体制

在社会主义转型期, 中国的这种诚信问题尤其严重, 所以我们要建立诚信体制, 例如个人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政府信用体系。大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信用记录, 这样的信用会伴随你的一生, 而且是可以查看的。这样, 大家都会很珍惜自己的信用, 社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可以看他的信用记录, 这样可以慢慢的向只信任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向信任陌生人过渡。在建立企业信用体系中, 也可以遵循这个规律。在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建立诚信体制, 如果有欺诈, 拖欠工资等, 大家都可以通过这个企业诚信系统看到。这样在与企业进行业务合作和交往中, 大家可以通过这个进行选择。如果全社会都看重这种信用体系, 那么不诚信的企业就无法立足。要建立政府诚信体系, 政府的各项活动要透明, 这样大家可以监督和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3.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篇十三

关于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科技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加快科技进步,增强我县科技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明确目标,大力加强科技创新。

(一)总体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清醒地认识到实施这一重大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组织领导,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环境,努力提升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力度。要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产业化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五年的努力,使长阳达到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标准。

(二)主要目标。到****年,基本形成县域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体系框架,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科技贡献率达到50%,对农业和工业的贡献率达到55%;县级科技三项经费占县财政决算支出的1%,科普经费达到10万元,高新企业研发经费达到销售收入的3%以上;培植科技骨干企业10家,培育省以上知名品牌2—3个;培育良种繁育基地10个,选育新品种2个,引进名特优品种20个;建设市级技术中心5个,建设科技信息服务站30个;实用技术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培养学科带头人、科技型企业家、行业优秀科技人才、高素质科技管理人才和高层次科技中介人才,总人数达到2万人。-1-

二、突出重点,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三)突破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以我县特色药材木瓜、栀果等为原料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建造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一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创新型企业,力争在生物医药工程技术、新医药设计与筛选技术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完成木瓜蛋白酶、齐礅果酸、栀子藏红花素、皂甙、蓝色素等活性成分提取的中试投产,开发嫩肉粉、啤酒澄清剂、保健品等产品,形成2—3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企业,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实体。

(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战略升级。围绕更新产品、提高质量、节能降耗,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农产品加工项目的申报力度,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科技开发,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加快高效环保专用鱼饲料的研究和清江鱼系列开发,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群。做好清江早茶和精制茶加工研发,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抓好以淀粉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研发,打造知名品牌。加大其他中药材、蔬菜、野生果蔬植物等多种生物资源的加工研究开发。

(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大力开发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依靠科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拉动六大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种业基地的扶持力度,集中力量,利用专项高起点、高标准建造一个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和地方品种选育推广、新成果引进应用的科技型基地,加快半高山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品种选择和试验示范推广,构建我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平台。扶持县域资源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性强的基地和企业,建造林特种苗、作物种子、种畜、种禽、种鱼等种子种苗研究生产基地和农业技术的高新示范基地。

三、健全机制,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六)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加快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阵地、以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以产业科技人员为主体、以多层次投入为保障、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究和开发投入,把技术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作为政策扶持的先决条件。强化企业研发创新机构建设,重点骨干企业,都应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精干科学的技术研发组织。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其拓展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加强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保护企业科技创新成果。

(七)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增设必备设施,开通科技互联网,科技110热线电话,科技短信平台,建设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总站、分站、站点,形成“三网合一,三站贯通”的构架,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网络信息服务、专家在线服务、现场培训服务”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成农业实用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推介、农村政策法规、龙头加工型企业推介、农民生活服务等五大信息体系和科技人才、农业标准、农业资源、专利技术、科技成果等五大数据库的建设。依托并充分挖掘利用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组建“农业专家服务团”和“农村科技信息员”,完成农业科技服务、指导和咨询。

(八)积极推进县、院、企科技合作。巩固已有县院科技合作成果,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科技合作力度,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创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或科技开发基地,切实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每年至少召开两次院、县、企联系会议,开展两次以上较大规模的科技与企业对接洽谈推介交流活动,积极依托大专院校的科技资源、科技成果,建设一批产品开发中试基地,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技术支撑和产品研发成果。

(九)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提高知识产权创新、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

制环境。落实《*****县专利资助奖励办法》,加大专利申请资助和授权专利资助的力度。政府、企业及中介组织共同为专利发明人加快专利技术转化提供条件。切实保障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权益,落实好技术要素与分配的有关政策。

四、完善政策,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十)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认真落实中央规定,切实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县级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十一五”期间,县级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要达到1%以上。

(十一)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在确保科技三项经费投入的基础上,政府每年投入100万作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本着“成熟一个扶持一个”的原则,按照专家论证,部门评审,政府审核的程序,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进行关键设备更新和产品开发,及招商引资企业进行核心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中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支持县院科技合作中前沿科技的研发,对被列入国家、省、市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配套扶持。

(十二)落实国家税收激励政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

(十三)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金融机构对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融资,应给予重点支持。对有效益、有还贷能力的自主创新产品出口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要优先安排,对资信好的自主创新产品出口企业可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

(十四)实施扶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科技主管部门会同综合经济部门按程序组织对自主创新产品进行认定,并向社会公告。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在获得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范围内,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实行动态管理。凡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应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

五、制定措施,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十五)强化科技人才的“内培外引”工作。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抓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每年选送10名专业人才到大专院校、企业、科研机构进修,每年举办1期科技人才培训班,加强对各行各业科技人才的培训。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函授进修等形式进行继续教育,提高科技素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做好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高新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具有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引进重点行业急需的人才。

(十六)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科技人员按岗定酬、以绩付酬、绩效挂钩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的积极性。健全和完善“科技进步奖”、“发明创造专利奖”,设立“突出贡献奖”,由县委、政府定期对优秀人才进行奖励,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发给一定数额奖金,并与政绩、职称和分配挂钩。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下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对优秀基层科技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优先提拔使用,优先评定职称。

(十七)加大科普力度,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继续开展好科技活动周和科技节、科普展教、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实现科普活动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健全完善科普工作网络,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以县科协为中心,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为主体,协(学)会等为依托,以学校、企业和科普自愿者为基础的科普网络,不断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科普经费要达到人均0.2元的要求。

六、加强领导,切实保障科技创新。

(十八)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科技、抓发展必须抓创新的观念,真正把科技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研究和提出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措施,切实抓好落实。各级领导要带头学科学,及时了解科技前沿问题,把握科技发展形势,用科学思想武装头脑,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经常研究、及时解决科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大力推进科技事业发展。

(十九)形成合力。科技工作是一项涉及各行业、各领域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打破部门、地区、产学研之间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相互封闭的格局,统筹好分布在各行业、各领域、各层次的科技资源,推进信息情报、科技人员等科技资源的共享共用。科技、农业、林业、畜牧水产、水利、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大力提倡团结协作、协同攻关的精神,发挥部门优势,群策群力,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机制灵活、资源共享、密切协作的科技创新合力。

14.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篇十四

――瑞安市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3-11-08

[摘要]本文以瑞安市为例,探讨了新型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65.1%。城市空间拓展有力,中心城区“北接、南跨、东扩、西延”取得新突破。2012年全市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88.1%,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6.7%,户籍口径的非农人口比重达到18.9%。但在城镇化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以人为核心,切实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

(三)以园区建设为依托,加快集约开发;

(四)以新城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市场化运作;

(五)以新兴产业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中经评论·北京)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新型城市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市化建设的质量内涵。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市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以城镇化为突破口,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提升,是瑞安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瑞安市城镇化现状

(一)城镇体系已基本形成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实现与温州主城区“公交一体化”和“村村通公交”目标,市内形成了40分钟交通圈和10分钟上高速的便捷交通网,公路、公交、给水、供电、排污、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至2012年末,公路里程达到1826.79公里;有17条公交线208辆公交车,客运班车通村率达90.11%;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39辆;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69.6线;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92%;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99.8%;主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22.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83%。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经过2011年新一轮的乡镇区划调整,全市形成了五镇十街的行政新格局,“三线联动、接轨温州”深化推进,瑞祥新区、玉海文化游览区、塘下中心区等重点区块开发有力推进,城市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温州南翼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巩固。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65.1%。城市空间拓展有力,中心城区“北接、南跨、东扩、西延”取得新突破,滨海新城作为现代化大城市的拓展板块,前期规划研究正在稳步推进,其中丁山二期围垦工程基本完成,开发建设条件日趋成熟,初步形成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

(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时期,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11.3%的速度递增,2010年GDP达到457.2亿元,2012年增加到559.32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以年均16.8%和17.5%的速度递增,2010年达到60.2和32.7亿元,2012年分别增加到72亿元和40.65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以10.7%和11.1%的速度年均递增,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达到3126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38元,2012年分别增加到38988元和15987元。综合实力的提升,有效地加快了城市化速度。2012年全市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88.1%,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6.7%,户籍口径的非农人口比重达到18.9%。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居住在城镇的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算的城市化水平达到65.1%,比2000年五普的38.5%提高了26.6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户籍制度问题

目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进城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城里人诸多的福利和保障,并大大增加了他们落户城市的成本,并使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目前我市就有50多万外来流动人口,这么一个庞大的人群,在房价这么高的瑞安,居住成了很大的-个问题。此外,像医疗社保、子女入学等问题也困扰着进城的农民工。正因为如此,进城农民工对所在城镇普遍缺乏认同感,由此形成了举世罕见的“候鸟式”就业大军。可见,现行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阻碍当前城镇化步伐的重要屏障。

(二)现行的土地制度问题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只是允许土地在使用权或经营权的范围内变化,不能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即农村土地仍然属于集体所有。农民不能私自改变承包土地的用途,也不能在土地上包括自家宅基地上盖房出售。由于土地所有权的缺位,农民更不可能按照市场规则买卖土地。只有当建设需要的时候,必须由政府部门先行征地,进行一级开发后再通过招拍挂出售给开发商。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除了能获得一定的拆迁征地补偿金外,基本上与土地市场的高溢价无缘。这样的土地制度导致一方面,大大减弱了农民进城的“推力”。随着土地稀缺程度的加深和土地价值的上升,农村户口开始变得具有越来越大的“含金量”。其结果,城镇化最大的难题,已经不是农民“能不能”进城的问题,而是他们“愿不愿意”进城的问题。另一方面,现行的土地制度还会降低城镇化的质量,剥夺农民应有的土地增值收益,激发社会矛盾。由于现行的土地所有权都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对自己使用的土地缺乏有效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在土地被征用时无法获得应有的土地转让收益,致使大量的土地溢价流入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腰包,也导致一些城中村拆迁改造时拆迁户和政府直接对立冲突。

(三)城镇化对环境的破坏问题

如果城镇化只是为了圈地卖钱,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而不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一味地提高开发强度,不仅会带来环境问题,也会带来资源安全问题。城镇化使得人口过度向城市集中,城市变成了一片钢筋水泥,生态受到破坏,资源被透支。我市外来人口大多租住在老城区或城乡结合部,由于他们的素质相对较低,对这些地方的河道、绿地造成很大的破坏,违章建筑乱建,生活垃圾乱倒。像年初被曝光的我市仙降河道污染段,就是外来人口聚居的一个地方,河面上大多就是河道两岸居民乱丢的生活垃圾。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以人为核心,切实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新型城镇化要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利益,不能牺牲农业和粮食,不能牺牲生态和环境,农民有权作出进城还是留村的选择。如果进城,要有相应的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制度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如果留村,也要有相应的制度确保他们的政策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即使是已经进城的农民,也要有一个过渡期,保留他们在农村的土地,便于平稳完成起步阶段的过渡。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推进新型城镇化,才能有效防止各种尖锐矛盾。

(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

随着新一轮的区划调整,我市五镇十街的格局已经形成,镇街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旧村改造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房集聚建设正在推开,农村的居住环境也在不断美化,社区化、网格化管理模式使得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以前去城里才能办成的事。我市山区的丰富旅游资源也为当地发展三产,吸纳劳动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建设美丽乡村,前景十分看好。

(三)以园区建设为依托,加快集约开发

城镇化的巨大推动力之一是工业化。我市目前的问题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园区分散发展,遍地开花,缺乏统一的规范和集约发展。建议以现有相对已具规模的瑞安经济开发区和北工业园区为依托,统一规划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地进行统一开发。这样做能够节约土地,形成规模,资源共享,避免浪费,集约土地,集约资源,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大企业、大财团落户瑞安。要按照产业结构的分工,统一建设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

(四)以新城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市场化运作

依托安阳中心区、塘下北市区、滨海新区等中心区建设,推进城镇化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就要求拓宽融资渠道,树立经营城镇的观念,引入市场运行机制。用土地使用权置换资金,如建广场,周围的土地升值,可以给投资者建商场;文化体育设施可由政府统一规划设计,投资者建设,建成以后的使用权归投资者;城镇的基础设施建成以后,如何管理,也要充分地运用市场机制。

(五)以新兴产业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着眼于提升现代化大城市服务功能,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优化服务业发展体制和环境,努力形成高增值、强带动、宽辐射、广就业的服务经济体系。一是依托温福铁路站场、瑞安港区、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强化路港联动和陆海联运,以江南现代物流集聚区为重点,推进物流信息系统联网,构筑辐射较广、功能较强、流通便捷、配套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二是加快建设瑞安科技创新园、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扶持汽车及配件、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行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培育一批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企业。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我市历史悠久,既有历史人文资源,又有自然生态资源,依靠旅游休闲产业拉动城市化进程值得期待,如林洋的江南水乡、高楼的绿道建设、以铜盘岛为中心的海岛休闲旅游等。

15.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 篇十五

一、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占国家经济总量的一半左右, 而县域人口则超过全国总人口的70%, 土地占总面积的约90%。但长期以来,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成为阻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的短板。“市强县弱”格局逐渐固化, 甚至面临着人才大量流失、发展后劲不足的危机。但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看到, 危机里孕育着希望, “短板”之处也正是我们推进跨越发展的潜力所在。事实上, 县域经济在扩大内需、推进城镇化等很多方面, 还有巨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五年, 我们更应该着力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 尤其要补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使县域更好地发挥以城带乡、扶贫攻坚桥头堡的作用。

二、当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市强县弱”格局固化, 甚至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发展后劲不足, 主要表现在:

1.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资源少、质量不高”的尴尬局面

市内优质公共资源集中在市区, 而广阔的县域则处于相对薄弱状态。以泰安市为例, 市区集中了山东农大、山东科大、泰山学院和泰山医学院等众多高校, 还有市中心医院、解放军八十八医院、泰安市中医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 而各县 (市、区) 则没有高校入驻, 教育医疗水平也远不及市直学校医院。

2.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吸引力趋弱, 越来越难以吸引到人才并留住人才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但相当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将就业地锁定在一线或二线城市。在“人往高处走”的传统观念影响下, 很多出身县域的高校毕业生以留在大中城市就业为荣, 县域发展吸引力趋弱, 尤其是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比较匮乏。一些县域普遍反映“出去的不回来, 外面的引不来”, 优秀拔尖人才匮乏, 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2)

3. 县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边缘化地位

县域往往会成为承接落后产能和产业的“高地”, 成为被发达地市淘汰的高污染行业的“接盘侠”, 特别容易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这些是我们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要做好提前统筹规划, 才能少走弯路, 充分挖掘发展潜力, 变劣势为优势, 使县域成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支撑点。

三、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原因

1. 市管县体制逐渐固化, 弊端显现, 形成“市挤县”“市压县”的局面

省直管县还是市管县,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过程中, 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实质上是市县发展的优先地位问题, 是区域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下, 优先推进了城市的发展, 县域发展相对滞后。 (3) 关于市管县体制的弊端, 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减少行政层级, 逐渐取消地级市, 推进省直管县, 全国许多省市也在做省直管县的有益探索, 比如河北将62个产粮大县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 浙江则将经济管理权限能放就放, 而在湖北, 除恩施自治州和市辖区外, 赋予全省所有县 (市) 政府享受地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笔者认为, 当前形势下, 短期内取消地级市是不现实的, 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 逐步实现扩权强县, 并努力实现各县 (市、区) 均衡发展的目标。

2. 资源配置权力掌握在地级市的手中, 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

市区聚集着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众多最优资源, 而广阔的县域则处于弱势地位, 面临着资源少、质量不高的尴尬局面, 发展较为缓慢。

3. 市区和县域巨大的发展差距, 使县域愈加难以留住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 是地区发展的第一要素。在“人往高处走”的传统观念作用下, 大批优质人才流失, 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日趋薄弱。

四、关于强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们只有短短5年的时间。我们必须增强时不我待的现实紧迫感, 敢于拿出超常思维, 大刀阔斧推进改革, 实现跨越发展。我们要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彻底扭转“市强县弱”的局面, 使“县城和市区一样好”真正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才算实现了全面的小康。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 推进市级分权, 实现“实权到县”

我国历来是政治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 长期以来, 县政府只相当于市政府一个组成部门, 这种局面加剧了市县不平衡发展, 正是造成“市强县弱”的根源。要推进“实权到县”, 我们必须从政策法律层面, 明确赋予各县副厅级规格。只有如此, 才能更好推进市区优质资源“下沉”到县。同时, 我们要加强省直管力度, 明确市委副书记均由各县 (市、区) 书记兼任, 市政府副市长均由各县 (市、区) 政府一把手兼任, 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市挤县”、“市压县”的局面。

2. 推进市直机关、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下沉”到县

长期以来, 市区成为地级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中心, 聚集了全市最优资源, 而广大的县域则面临资源少、质量不高的困扰和尴尬。要推进市县协调均衡发展, 就必须推进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及市直机关、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走向县域, “下嫁”县城, 这种带动发展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比如济宁的曲阜师大、济宁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坐落于县级曲阜市, 对曲阜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效应明显, 潍坊市将市委党校搬迁至昌乐县, 济南在长清、章丘建设大学城, 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但笔者认为, 这只是杯水车薪, 还远远不够。只有当各县的优质资源总和略多于市区, 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资源分配严重失衡的局面, 推进“人才下沉”才不是一句空话。

3. 建设区间铁路网, 使市区和县城交通更加通畅

火车是最安全、最便捷的出行方式, 当前, 我国许多县城都没有火车站, 以泰安市为例, 新泰、肥城、宁阳、东平的城区都没有火车站, 县城到市区只能依靠单一的公路运输。无论是居民出行还是货物运输, 便捷度和运输效率都大打折扣。笔者认为, 建设市内区间铁路网不失为一种创举。在每个县或县级市的城区建设火车站, 充分利用现有铁路线, 将每个县或县级市的城区接入铁路网。每天一早一晚各对开一次市区到各县县城的客运专列, 主要服务于上班族上下班。如此一来, 市区和县城之间的人员往来将更加频繁,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得到极大改变。另外, 一些处于交通要道的县城火车站可以接入全国铁路网, 开通县城到省城的客运列车, 必将更大释放县域发展活力。

此外, 市区到各县县城的公路建设也要跟上, 努力建设高标准的市区—县城快速公路 (国道或省道) , 努力畅通市区—县城交通的“最后一公里”, 使市区—县城的公路交通更加畅通无阻。只有铁路、公路建设双管齐下, 推进市区—县城一体化建设才不是梦想。

4. 全力推进市区—县城一体化建设, 一体化发展

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 着眼于区域统筹、一体发展, 确立“大交通、大生态、大融合”的发展战略。统一规划、统一配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资源, 着力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县域。另外, 我们不应把县城定义为市区的卫星城, 而应该通过优质资源下沉配置、完善铁路、公路运输网络等手段使县城市区化, 逐步变成市区的一部分, 并逐步带动铁路、公路沿线乡镇城市化。优质资源下沉和县城市区化必将逐渐扭转人们的观念, 大大增强县域发展的吸引力, 使县城能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真正成为以城带乡、扶贫攻坚的桥头堡。

5.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做出亮点、做出特色, 不走寻常路

在决胜全面小康的特殊时期, 我们更要有特殊政策。比如在财政上, 我们可以逐步加强省直管力度。在县城建设上, 我们要在增强吸引力上下功夫, 在凸显文化特色、打造宜居城市上做文章, 提前做好统筹规划, 全力承接好市级优质资源入驻。同时, 要有大手笔, 推进万达广场、贵和、银座等高业态商业实体入驻县城, 使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

6. 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指出:“县域经济至少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以县城为中心, 乡镇为纽带, 农村为腹地的一种经济, 覆盖的是全农村, 或者是全范围;第二个特点, 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县域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连接点, 我们必须下大力气着力抓好农地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重点工作, 着力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搞活县域经济, 以推进县域“四化”同步发展来完成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陈文胜.中国县域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历史演进[J].中国发展观察, 2014 (6) :30-31.

[2]福建省委政研室调研组.相对滞后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福建理论学习, 2011 (5) :18-22.

上一篇:百佳巾帼明星先进事迹下一篇:有关选择的话题演讲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