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2024-07-12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精选8篇)

1.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篇一

引言

有学者说,生活的一大乐趣就在于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刻将要发生什么;而我通过这次认知实习,才明白:也许学习的一大乐趣就在于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明天将要学到多少有多大价值的东西。此次之行的路线一定下来,就恨不得马上就踏上出发的列车了。我想: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些未知的进步空间吸引着我们一路向前吧。在我看来,所谓的魅力,就是如此简单。现在回想起来,杭州西湖艳绝天下的波光潋滟、苏州园林悠远意长的绿绿葱葱、上海高楼气压人心的嚣张气势,无不给我狭隘的眼界充了一次又一次的强电,将以前自己对建筑的认识提升到另一个全新的高度。现在的我全身都像拥有了一股新鲜的力量,给以后自己更深入的学习、体会这门学科予以坚实的后盾。

28日,盼望许久的认知实习如期而至,我们终于踏上了出发的列车。经过一夜颠簸,次日清晨,火车在杭州东站停住了。

没错,这就是我们的第一站。

乍到杭州

6月29日

杭州,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座整洁的、干净的富有现代感的城市,而西湖作为他的形象代言人也是最适合地。他就像是华美的大家闺秀,尽管它的城市规模并不具备大上海那样国际都市的条件,但西湖边上游玩驻足的人却一点也不比外滩那边的人少。西湖只可以杭州有,这是别的城市再怎么模仿造园也无法企及地。西湖的景致足以让人忘记身心的不满足,当你漫步于西湖岸边,倚靠在断桥上,任凭风吹乱头发,你哪里还会记得身体的疲惫,早已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中了。白娘娘的故事似乎已开始上演了…

试问,还有哪个能像杭州西湖这样令你浮想联翩?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那些湖水中倒影的景致,就连最普通的一棵树也会变成我相机里面跳跃预试的精灵。那一株株垂柳栽在哪里都没这里有韵味,那远处的宝塔夕阳中显得有些残旧了,我幻想着当年白娘子被关在雷锋塔里的情景,那份感动和情长不自觉就涌上心头了。

我们去时正值夏天,用苏轼的句子描述我眼前的美景,最好不过了。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月30日

游览完西湖后,我以为杭州看点所剩无几。内心的激动渐渐平复下来了,可是杭州带给我的岂能就是感动呢?是的,还有震撼!绝对震撼!

“建筑都是对比而知的!”老师不停地在跟我们重复。

一路上我们看着、听着、拍着、震撼着…

杭州火车站大气而不失细腻。把大屋顶、斗拱这些传统的元素加以提炼融入其中,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符号了。熊老师要求我们不能光看,还要把交通流线记下来,最好是自己回去之后默写出来,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习。

像火车站这种类型的公共建筑,流线是相当重要的。杭州火车站底层有巨大的架空空间,有许多车辆就从这下面经过,一些服务性的商业门面也在底层。比如旅行社,银行什么的。一个大气的楼梯直接通向二层的主入口,杭州站三个字醒目的立在上方。由主入口进去便是售票大厅。

车子开到杭州工业新区,花园小区、新式的住宅楼设计新颖,现在住宅设计讲究的是特色,不仅要住的舒服,环境宜人,在建筑形式上比以前也要注重多了,各个房地产公司是各出奇招,打出自己的招牌。虽然在车上只是匆匆一瞥,便可看出商家花心思作的文章了。

最让人为之一惊的是ut斯达康的厂房,这个纯玻璃幕墙的厂房长度起码有200米,造价绝对不低,这不魁是大城市的架势。

2.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篇二

对于土木专业类学生来说, 在大学四年中, 需要掌握的知识太多。特别是难度很大的三大力学, 从理论力学到材料力学再到结构力学, 难度逐渐提升, 课程相当难学, 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个枯燥无味且困难重重的过程。所以, 大多数土木类学生都会有较为艰难的学习经历, 甚至会有放弃的念头。怎样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使其有更高的兴趣和积极性, 是每个土建类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而提升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便是让学生更为广泛地了解建筑的美妙之处, 所以应该在大学第一年多配合建筑的认识学习。这里所指的认知, 并非在课本上或课堂上进行以图片的形式学习, 而是到实地察看。对每一种建筑有最直观的接触, 才能对建筑设计的风格及结构有个初步的概念。学生心中对建筑的向往越多, 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会潜意识地越高。

加大建筑认知学习是一项有效的教学行为, 值得重视。笔者带领学生参观了各种建筑, 包括木建筑、砌体结构等传统的建筑类型。现代建筑大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且逐渐复杂, 其中以广州塔最为绚丽夺目。现将认知建筑的过程, 进行如下总结。

2 各类建筑的认知学习总结

2.1 木结构

木结构在我国古代是常见的建筑形式, 现在保存下来的最大木建筑群是北京的故宫。在故宫博物馆, 随处可见木结构建筑, 如图1所示是故宫的太和殿。大木柱和屋梁, 起着支撑整个建筑的作用, 类似于如今的框架结构体系。黄色的琉璃瓦, 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辉煌, 无时无刻不散发着独特的气魄。漂亮丰富的梁上彩画, 二龙戏珠的图案极为尊贵, 屋顶四角的脊兽、镂空大气的木窗等无不彰显着皇家建筑的恢弘磅礴。

古代大面积地使用木结构, 是因为当时的森林资源较为丰富, 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原料。而当时的运输工具缺乏, 如果要建设如石建筑的类型, 就需要花费更大的人力和物力, 木结构相对来说比较轻盈, 且构件连接处采用榫卯, 具有一定的柔性, 在自然灾害比如地震作用下不会很快破坏。然而遗憾的是, 木结构不能受太潮湿的环境以及虫蛀等伤害, 每隔一段时间需要修复或者重建, 是其不可避免的缺陷。现存的故宫建筑群, 其实大部分都是经过人工修整的。

2.2 砌体结构

我国古代的砌体结构以佛塔或公修建筑为主, 比如浩大的作为防御功能的长城。清末引入了大量的国外砌体建筑形式, 比如广州的圣心大教堂就是典型的国外哥特式风格, 厚重的石墙, 衬托出教堂的肃穆, 高耸的尖顶石塔, 彰显异国建筑的风格。图2所示是广州圣心大教堂的侧面, 可以明显看到门上有尖肋拱顶, 与另一种常出现在教堂的圆拱顶有鲜明的比较。首先, 从结构上分析, 同样的跨度下, 尖拱可形成的矢高要比圆拱高, 更为实用;其次从造型上看, 尖拱的形态有“上升”的视觉效果, 使人在进入时不会觉得太过压抑有更轻松明亮的感觉;最后, 尖肋拱与尖角屋顶相互辉映, 使整个建筑有了自己独特的尖形风格, 这就是哥特式建筑很典型的一个特征。当然广州圣心大教堂还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特点, 比如窗户的彩色玻璃上, 绘制的是有关宗教的故事, 代入感很强, 五颜六色的玻璃将透进的光线变得更为柔和亲切, 改变了教堂太过高大所造成的沉闷感觉。

过去的砌体建筑主要切割石头作为基础材料, 石材抗压强度很大, 会导致建筑的重量过大, 基础必须足够牢固才能支撑上部结构。此后砖块的大量生产, 使得如今的砌体建筑并不像以前那样笨重。生产砖块的方式可用烧结或蒸压, 以往砖的原料以黏土为主, 由于大量的黏土来自农田,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所以现在不再生产黏土砖。而是选用其他原料, 比如混凝土砖, 采用石子和水泥为主要原料制成, 也有利用工业废渣、陶粒等轻型材料, 制成自重更为轻盈的砖体。砖的尺寸可根据需要制造, 以前砖石的尺寸较小, 所以砌筑墙体时需一块块垒砌上去, 耗费大量的劳力财力。现在为了加快施工速度, 尺寸会有所增加, 做成实际需要的大板块形式, 到现场工地直接拼装即可[1]。

建筑自重减轻, 除了降低造价成本, 最重要的是可砌筑的高度大幅度提升。若是砖块制成一定的孔隙率, 重量会进一步减轻, 但开孔率超过一半的砖承重很弱, 一般不建议用作承重墙, 可以采用其他措施进行改善, 比如在多孔砖中引入钢筋, 让其组合承重形成组合结构, 钢筋不仅提升抗压能力, 更重要地是增大抗拉强度, 此项能力的增加非常重要。因为砌体的抗压很好, 但抗拉是非常差的, 而随着楼层不断升高, 风力的影响会成为主导因素。侧向风力作用下, 砌体结构很可能因为侧向位移太大而倒塌。但加入钢筋后, 其除了承担竖向荷载, 还能承担大部分的水平荷载, 减弱风力的影响。

2.3 精彩纷呈的各种建筑

如今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 早已不再拘泥于木材或砌体结构。钢筋和混凝土的很好结合, 有了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等的各种支撑体系以及框架核心筒等超高层建筑。

除了结构上的突破, 建筑在造型上更多地寻求创新, 比如鸟巢, 其像鸟类巢穴的样貌为世人震惊, 没想到建筑还可以这样的形态面世。广州的“小蛮腰”, 更是突破了以往电视塔的常用造型。中心为大体积的混凝土核心筒形成骨架, 又以一定倾斜角度的钢管混凝土柱子作为支撑, 形成纤纤细腰的雏形, 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环形钢管起拉结作用, 类似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箍筋, 但在纤细的腰身部分, 环形钢管需加密以便更为牢靠。

如今的建筑不仅在结构造型上求新, 更注重了节能环保。自从玻璃幕墙兴起, 大多数的公用建筑会使用玻璃代替墙体, 以便取得更好的采光和视野。但是玻璃有个极不好的特性, 就是保温隔热能力弱, 在夏天时容易引入外界的热量, 在冬季的时候又会将室内的热量散发出去, 最后造成室内夏天过热冬季过冷的不良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一些更为实用节能的玻璃被研发, 比如双层中空玻璃, 设置两层玻璃间夹有一定厚度的惰性气体, 使得材料的导热系数大幅度降低, 避免热量的传递。理论上, 惰性气体层厚度越大, 导热系数越小, 但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不仅造价成本会提高, 且隔热能力增加不会太明显, 也会影响空间利用率, 所以中空玻璃的间层厚度选择9~20 mm比较适宜。将中空玻璃间的气体抽掉, 形成一道真空层, 导热系数会进一步降低。另外, 还可以选择在玻璃面层涂膜, 隔断光线中热量较高的红外线及有伤害的紫外线, 只允许一定波段的光线进入, 保证采光的前提下又做到保温隔热[2]。

除了节能玻璃的引用, 还有各种保温隔热材料被大量应用到建筑中。陶粒混凝土砖由于其密度小, 隔热吸声能力好而受到广泛地青睐。聚苯乙烯板等材料, 被直接应用到外墙上, 形成一道隔热层, 还能保护承重墙体少受日晒雨淋的直接破坏, 且不占用内部的空间, 利用率较高。需要注意的是, 湿度会增大材料的导热系数, 所以保温材料用于室外时一定要注意防潮。材料受潮后导热系数的增大主要是因为空隙中水, 原本干燥状态下, 孔隙中的空气导热能力很弱, 一旦被水取代, 水便成为导热的主要媒介, 引起热量的传递, 最终使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降低。

如今的建筑已不仅仅只是人类居住的处所, 它以更独特的外观增添一个城市的精彩, 以更牢靠的结构体系加大建筑的安全。它并不止步于建筑形态和结构上的创新, 更注重内涵, 渗入了节能环保的可持续措施, 使得建筑更受人期待。

3 结论

过往, 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大多来自于课堂。但纸上得来终觉浅, 若需真正地了解各种建筑并牢记于心中, 现场实地认知无疑是最好的方法。笔者带领的学生, 每次认识建筑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热切地盼望有更多次地出外见识。所以, 加大建筑认知学习, 更有利于学生。

1) 土建类课程难度大, 需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可考虑在课程中加大认知建筑的部分, 但认知建筑不是仅拘泥于图片或视频的教学, 而应该将学生带出去, 亲临其境地感受各种建筑的魅力。

2) 建筑的结构形式, 经历过各种形态, 从最初的木建筑到如今的钢筋混凝土的庞然大物, 建筑不仅在造型上寻求突破, 更是走上了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ID:003488]

摘要:加大对建筑的认知学习,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建筑的魅力, 能提升其对课程的兴趣。通过接触不同的建筑类型, 包括具有历史感的木建筑群, 带着典型国外哥特式风格的教堂, 以及当今造型新奇的广州塔等, 学生在直观亲临各种结构后, 不仅能加深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更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木结构,砌体,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1]刘立新.砌体结构[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3.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篇三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认知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1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房屋建筑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猎方面广泛,且过程复杂,同时也具有建设周期长、整体感强、体积庞大以及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特点。所以,在质量管理上,建筑施工的质量也比其他工业产品的质量管理要困难、复杂的多。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

1.1 施工质量容易受到影响

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最终质量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设计方案、建筑材料、施工器材、地质面貌、地形限制、气候等自然因素、施工单位、施工方法、操作技术、施工管理、投资成本、建筑周期等都是可能对建筑项目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的因素。

1.2 施工质量不稳定

建筑施工项目于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有着天壤之别的差异,建筑施工项目没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和生产环境,也没有完善的生产技术和检测技术,更没有系统的生产设备,又容易受到诸多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容易发生变异。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细微的变化、操作方法上细微的变化、建筑设备正常的老化及磨损、施工环境细微的变动等因素都会引起建筑工程偶然的变异;而建筑材料的品牌或规格的出入、施工方法欠妥、操作流程擅自变更、仪器失灵或故障、施工设备精确度异常等因素则会引起建筑工程质量系统性的变异,甚至引发工程质量事故。

1.3 终检具有局限性

建筑项目的质量问题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会显现出来,而建筑项目也无法像一般工业产品一样进行拆卸或解体以检测质量;即使落成后的项目存在问题,也无法像一般工业产品一样退换。建筑工程完工以后的终检是无法进行项目内部质量检测的,自然也不会发现隐藏的质量问题。

二、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2.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管理,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主装备不断先进,技术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更显重要。

三、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应坚持的原则

1.人力资源短缺,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众多,如此大规模的工程所需的人力资源甚是庞大管理人员作为施工协调者,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前合格、优秀的建筑管理者是供不应求。管理者频繁的跳槽,一方面形成管理者对薪酬要求持续增高,另一方面也使得管理者陷入不稳定、空值的局面。此外,当今很多大学、高职院校开设与建筑有关的学科,并大肆招收学生,虽然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人力资源,但是一方面参差不齐的教学成果也为建筑行业人力资源的培养带来了一定压力;在当今社会,施工者以农民工为主。农民工数量虽然庞大,然而文化水平、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只能盲目、单调的接受命令来完成工作,甚至出现不接受管理者指令、胡乱闹事的恶劣现二、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2.施工信息管理落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在具体的建筑施工监理工作中,大量的监理信息还是采用人工手写、人工传递的方式,这也极易造成信息书写不规范、信息传递效率低等情况的发生。现在,虽然存在一些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企业和人员正在探索将信息技术与具体的监理工作相结合,但是在实现信息技术和监理工作的最佳结合上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很多关键性的难题还没有被破解。

3.施工安全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施有效的安会教育,安全意识资薄。很多生产经营单位只顾生产经营不顾安全的现象还很严重。有的企业新进职工不经培训就安排上岗。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事故率不断上升。

4.施工过程坚持服务原则。满足人民的要求是建筑工程建设的目的。总的来说,建筑行业包含服务功能,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建筑单位应该以“服务至上”为施工原则。在建筑管理之中,从客户的感受出发,遵循“服务至上”的原則,维护客户的切身感受和利益。建筑管理需要与客户进行真诚的沟通,将客户的利益、需求切切实实的落到实处。

四、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一些措施

1.明确各项管理的职责,注重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1.1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

1.2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健全技术责任制和各级技术管理机构,明确各级人员的职、权、责。

1.3通过技术管理,研究探索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1.4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在建筑施工中,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所以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工人、技术人员的作用和才干。工作重点主要以下几点:①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②注重人才的培养。③实行经济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加大对技术业务人员的培养,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结束语

加大对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研究力度是当今我国建筑工程最迫切的任务,它涉及公司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自然环境影响、生产周期长因素多等特点,造成了质量管理难度的加大。我们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国际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建立公司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在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质量管理是核心,只有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注重影响施工质量方面的各种主要问题,才能造出更多更好的的优质工程。因此,加大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研究不仅关系建筑行业经济效益提高,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柴黎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7期

[2] 付立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7期

4.建筑学认知实习报告 篇四

南京,苏州与上海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大三的暑假,我们开始了与以往美术实习不同性质的认知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们切身了解建筑的好机会,作为建筑学的学生,理应对世界的各种建筑有一些了解,虽然不能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是总是要通过其他的途径进行了解。作为建筑师,开拓眼界尤为重要。此次建筑参观实习使我扩大了视野,了解了建筑设计发展动态,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古建筑,体验城市形态,感受城市建筑的尺度,可谓受益匪浅。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在此文中,我重点对四类建筑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分别为纪念性建筑,展览建筑,教育建筑主要针对建筑系馆,还有商业建筑。

商业建筑之上海新天地与南京1912 一.上海新天地

1.地理位置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卢湾区的太平桥地区,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毗邻高雅繁华的淮海中路及黄陂南路地铁站和南北东西高架路的交汇点。2.空间形制

新天地的核心空间是一条南北向长条形广场,被正中东西向的兴业路分为南里北里两个部分,北里由多幢石库门老建筑组成,并结合了现代化的建筑,以展现新天地的国际元素。南里则在拆除部分旧建筑的基础上新建了一栋总建筑面积67888平方米的购物,娱乐,休闲中心。3.空间特色

新天地保留并改建石库门而形成传统里弄空间之变体,把新的生命力注入这些旧建筑,以符合时代需求,在整体规划上保留北部地块大部分石库门建筑,穿插部分现代建筑。南部地块则以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建筑为主,配合少量石库门建筑,并由一条步行街串起南北两个地块,整个新天地区域的核心即是串联南北地块的步行广场,通过这个条形空间,原有狭窄私密的传统里弄空间被部分地敞开,形成了区域的公共活动中心,公共性较强的零售商业和饭店沿此布置,在步行广场的周边则保留了旧的城市肌理。

4.设计手法

环境元素新旧相容而非相融,在建筑改造上,针对经营场所的需要和功能,对原有的住宅建筑,如修枝剪叶般作出有条理地改动,拔去几幢房后,曾淹没于弄堂内一座漂亮的荷兰式建筑便跃然而出,拆去违章建筑,市区不多见的弄堂公馆开始重见天日,这样,被保留下来的旧建筑各呈特色,彷佛一座座历史建筑陈列馆,仍旧是石库门,外部空间依旧是青砖步行道,红青相间的清水砖墙,厚重的乌漆大门,雕着巴洛克风格卷涡状山花的门楣,仿佛时光倒流,重回当年,而一步跨进室内,却是又一番景象,原先的户隔墙被全部打通,呈现宽敞的空间。5.巧用材料

保留下来的石库门由于历史较长,加之过度使用,缺乏保养,早已面目全非,部分必须重建,石库门建筑的清水砖墙是基本特点之一,为了强调历史感,设计保留原有的砖瓦作为建材,一个旧字,其代价远远超过了新砖新瓦。在建筑细部和新老交接处大量使用具有现代性的材料和手法,为怀旧的环境气氛注入了时代的气息,大至建筑综合体的整片玻璃幕墙,小至街头的路灯都可以感受到现代的设计手法,而非简单的恢复或者延续旧的环境,如街道的铺地,材料使用了拆房所得的旧砖,但是与花岗岩和水泥板块相配而形成全新的构图,新天地在旧城更新中对环境设计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新天地大都是以一种忠实保存城市传统文化的角色示人,可谓是有创意地解决了旧城改造的经济和人文效益的矛盾。

作为一个大型的示范性旧城中心区公共空间开发项目,新天地的设计成功地运用了地区原有的特征符号,赋予其全新的功能和空间秩序,从而塑造了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新环境,新天地从根本上说是新的!可以说它是用旧建筑的瓶装了新城市活动的酒,更可以说它是用新的环境设计观念的瓶装了旧城市环境元素的酒。

二.南京1912街区

1.历史地理与空间形态

南京1912街区紧邻的长江路是南京的明国建筑文化一条街,沿路分别有人民大会堂,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市图书馆,总统府,梅园新村等等,除了在建筑风格上与新天地有明显差异之外,还在于南京的1912是在原有零散的明国建筑基础上,通过设计建造新明国建筑群,将新旧两类建筑巧妙的安排在一个社区里面,并使之以L型的分布状态紧紧围绕在总统府周围,由 21 幢民国风格建筑及“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洋”4 个街心广场组成,而新天地是完全利用原有建筑形成的院落格局,翻新改造,基本是修旧如旧,整新如旧,两个街区一个是新建,一个是改造。

由于南京1912的大部分建筑需要重新设计,设计中采取了折衷主义的手法来复建新民国建筑,具体来讲就是带有民国符号的现代建筑。2.材料运用

青砖作为建筑传统回归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在这里青砖被当作为艺中特殊的设计语言来增加亮点,大胆尝试,采用了各种手段,有拼花,45度斜砌,镂空等等,尤其窗户的结合部都有着非常出彩的设计。

上海新天地的青砖采用的是英国式的沏法,局部用红砖点缀,新天地是用色,而1912则是用形。4.空间结构

上海的旧式弄堂相对狭窄的空间组合,复杂的建筑结构诸多缺点在这里成了设计师发挥想象的有利之处,这些打破平衡的节奏感正符合现代建筑的某些特点,也符合现代人口味的空间组合。比如说设计中将两栋距离很近的楼用玻璃盒子连接起来,或是讲里弄的部分路段与其接近的建筑围合在一起,形成建筑的内院,非常巧妙,但是由于南京1912的很多新民国建筑是后来设计建造,已经极大的满足了现在功能的使用需要,这种新天地的大胆做法并不多。

相对于新天地狭窄曲折的弄堂,南京1912的接到就宽阔不少,行走路线也相对明确,而且在新明国建筑设计时,就已经有意识的在新建筑和老建筑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带,围合出了几个空间节点,而且设计者特意设计了一个高18米的塔钟使之成为整个街区的制高点,为L型的街区创造了视觉中心。

3.建筑形式

屋顶:到了民国时期,开始讲究中西合璧,对传统建筑的坡屋顶进行改良,因此,在1912的新民国建筑设计中,大量采用了坡屋顶,作为两层的低矮建筑,除了造型的需要外,更有保温以及排水等功效,同时顶部加以老虎窗,更丰富了顶部造型。

阳台:这里的阳台同时出现在上海的石库门建筑和南京的民国建筑,与现代意义上的阳台有明显的区别,这种西式小阳台是传统建筑在于西方建筑慢慢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无论从外形到装饰,亦或是方位朝向都与我国的传统建筑是有区别的。

青灰色的墙体是南京1912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及色系,红色墙体是南京1912最原始的建筑及色系,原滋原味,起到点睛之笔。无论尖形屋顶还是弧形的门窗,都有着中西文化的合璧,建筑物之间用透明玻璃廊桥相互连接,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玻璃、钢构、青灰砖及红砖都是南京1912的主要建筑材料,在中西文化的结合之下产生的现代时尚元素,古朴典雅的民国建筑、五光十色的异国情调,烟灰色调为主的老式洋房里,包裹的是最前卫的摩登生活,英式小楼和小阳台也是南京1912典型的建筑风格,从图上分析,整个商业体是“L”型,其动线成井字或着田字型双动线,主动线围绕整个建筑群外部,次动线围绕整个建筑群内部,简单明了。

展览建筑之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与宁波博物馆

一.上海博物馆

1.总体介绍

上海博物馆地下一层半地上五层高度,市政府办公大楼与广场使北面显得重要,南面正对延安路也显得重要,东西面又遥对空旷绿地仍显得重要,而且屋面的第五个立面同样十分重要,都是环境空间的视觉中心。2.体型特征

设计的四周能见的方体基座与圆形放射的全方位体型相结合,形成鲜明的体型特征,四个方向的高耸拱门方圆相间又使建筑轮廓创造特别 个性,设计还考虑东西两翼的延伸,来增加延安路,上面宽,强化南北轴线的方向性,使之达到不凡气势。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展示了一种天地均衡之美,上下五千年时空循环升华之力。‘天圆地方’组合,创造了圆形放射与方形基座和谐交融的新颖造型,带来了特有的空间轮廓,给人以回眸历史、追寻文化的联想,引发人们对形象与技术碰撞后产生的建筑文化魅力的关注、憧憬。” 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3.建筑与景观

考虑到同广场空间成片绿化空间的融合,设计方形的台阶式建筑,逐步 上收,其四周平台绿化,把广场东西的绿化引伸向上,直至博物馆建筑屋顶上的绿化,形成绿化中心点。建筑与空间按功能要求,巧妙地采用室内室外空间有机组合,下部大而上部逐步减少的建筑构成来创造 建筑与广场的空间尺度关系,使人具有亲切感、层次感。

方圆的自然交融还可产生丰富艺术气息的过渡空间,达到远观有鲜明的建筑轮廓,近观有空间序律。结合下沉式广场与出入口的不同标高台阶,空间 更为活跃建筑与广场、车道博物馆同人民大道、人民广场”字形相嵌。

设计在北面组织平交与下沉的立体组合使人流达到方便安全,并以平台踏步、绿化花坛、雕塑小品,作导向与对景,还利用广场的开阔对人 流疏散起缓冲作用,按陈列展览的不同功能分别出入口,南面以延安路开拓绿化广场,以人车分流的立交,组织人流与车流分别出入。同 时均考虑残疾人进出之通道。

二.宁波博物馆

1.建筑风格

宁波博物馆采用的是新乡土主义风格,这种建筑理念是在对建筑非人性倾向的反对中诞生的。它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和设计模式,而是在设计中尽量使用地方材料和做法;同时要符合现代生活,用现代技术,有时代感。

宁波博物馆的建筑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对建筑的设计,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程建筑。深层的人文思考随处可见。在空间中营建时间的感觉,获得同环境的更高层次的和谐,营造出这样一个东西参半,向往传统的江南建筑。2.设计理念

一般来说,对传统文化的回归、继承有两个思路。一个是从地方的建筑形式上出发,照搬或是符号化地出现在现代建筑上。还有一种是从建筑的内涵出发,去研究传统建筑形式所形成的原因,从这些内在原因出发选取为我所用的内涵。宁波博物馆建筑反映出这种设计理念的一些痕迹,即在新乡土主义风格中体现对传统的时代解读。

宁波博物馆建筑本身承载了宁波丰富的文化信息。远看它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一座灰房子,很平和。走近它,看到的是一幢“半山半房”的建筑。主体三层,局部五层。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两层以上,建筑开裂,微微倾斜,演变成抽象的山体。这些山体以这一地区低矮丘陵地貌为特征,避免过度设计。这种形体的变化使建筑整体成微微向南滑动的态势。一抹水域横贯主入口大通道,并向北环绕在建筑外围,蕴涵宁波历史从渡口到江口再到港口的发展轨迹。而在建筑内部,两层以上为一个高低起伏的公共活动平台。从建筑整体分裂出五个单体,营造出宁波历史文化街区的氛围和园林建筑一步一景的意味,集展示、休闲、观光于一体,实现博物馆文化与建筑文化的有机结合。3.形体材料

宁波博物馆采用简洁的长方形集中式平面布置,就现代博物馆功能需要而言,这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组织形式。宁波博物馆的外墙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

外立面的开窗法以及装饰性外墙采用浙东地区瓦片墙和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瓦片墙的面积约占整个博物馆外墙的一半。立面外墙面整体垂直中又各具微妙倾斜.其中垂直处采用“瓦片墙”,倾斜处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这些旧砖瓦来自宁波周边地区,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存留下来的,相当于把宁波历史砌进了博物馆。主要有青砖、龙骨砖、瓦,甚至还有打碎的缸片。年代多为明清至民国期间,甚至有部分是汉晋时期的古砖。这与博物馆本身“收集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

这样一个新建造体系接续了“循环建造”的中国传统.因为这类砖、瓦、陶片都是自然材料,是“活的”,为建筑产生了一种和谐沉静的气氛。这些旧建筑材料如果不回收,并被创造性地再使用,就不能体现它们特殊的价值。瓦片墙只是博物馆的一道装饰性外墙,使建筑在达到特殊的地域文化意味的同时,获得更佳的节能效果。这个颇具特色的瓦片墙是工匠一片片堆砌起来的,清水混凝土墙最后选用了江南随处可见的毛竹。因为,毛竹在中国承载了很多的人文色彩。竹是江南很有特色的植物,它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如果采用大理石等材料,成本将会非常高。它们将记忆收存和资源节约合二为一了。就像中国园林的建造,宁波博物馆特殊的材料做法使它已经变成了有生命的环境。十年后,当“瓦爿墙”布满青苔,甚至长出几簇灌木,它就真正融入了历史。

三.苏州博物馆

1.设计背景

由于选址的特殊性,贝幸铭在做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时,提出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新馆的设计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局部二层,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新馆成功融入了历史街区,也给古城老区带来了新的活力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设计对环境极为重视,没有造成冲突,而是在和谐中寻找中国建筑特别是苏州建筑的现代之路。2.区位环境

苏州博物馆新馆毗邻的拙政园,忠王府,狮子林等传统园林建筑,贝聿铭在设计中吸取了传统园林造园手法,传统园林追求自然山水,形神兼得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空间环境意趣,园景模仿自然,布局灵活多变,因此,在设计中把叠石,理水,树木以及周围环境上的成景,借景条件作为重要因素考虑了进去,这一点成为新馆最大的特色,也是和其他地方的博物馆不同之处。3.整体布局

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汇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

新馆布局上延续了江南院落式的布局方式,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空间关系。

4.建筑材料

虽然形式布局上都是借鉴了江南院落组合,但在建造之时,建材的选用并没有用传统的木料,而是用钢和玻璃取而代之,新馆与江南传统民居十分统一,苏州传统的建筑是青瓦屋顶,但贝幸铭选择了意相近形相远的灰色花岗石,在下雨的时候,灰色花岗石便会便成黑色,如此,未取当地一物则苏州古典建筑中的黑,白,灰全有了。5.造型艺术

苏州博物馆新馆里到处可见三角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几何构成,贝聿铭在设计建筑时,将坡顶设计成几何形体,在形式上继承了传统古建的斜屋顶,又突破了传统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不足。

新馆建筑空间的造型是群体建筑,在整个新馆的中央大厅和西廊的展厅处,各有两处突出的方形建筑,以适当的高度出现,并且通道直接通向博物馆的各个展厅,主体建筑是由复杂的几何形体组成,主体建筑顶部则是现代建筑中常出现的方盒子,方盒子像雕塑一样穿插在主体建筑之上,建筑主体之间的穿插使得本来就有高度差异的个体以适当的比列关系融洽成一个整体,其中,三角形是贝聿铭设计中最常见的,也是他最喜爱的一种形体,因为三角形给人以稳定,刚直的感觉,在新馆里,我们仍能在大厅中看到两个倒三角形,比如在检票入口的建筑屋顶部有所运用,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新馆的形式给人以简洁,抽象,有力度,符合现代主义提倡的简化性。

苏州博物馆新馆外观呈几何形,极具有现代特征,并且从苏州博物馆新馆向外看去,便会发现新馆坡度与远处苏州民居的屋顶坡度是一致的,贝幸铭从苏州地域性元素提取一部分,并与巨大的三角形,矩形等几何形式组合在一起,给人强烈的几何雕塑外形,这种现代主义建筑几何雕塑的外形,干扰了人们对苏州传统建筑的印象"中国的建筑是融合的,感性的,柔性的,而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外形上给人的感观是单纯,机械,理性而刚性的。6.空间环境

庭院以水池为中心,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使人感到开朗宁静,与传统假山处理不同的是,新馆的假山的处理是现代式的抽象手法,并没有用古典园林中的太湖石,而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头排成一排堆在水边,自然形态为美,与几何图案式!简洁的现代庭院相人在造园中,形成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的效果,贝聿铭设计这片石景,同样取意于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他用水阻隔人与石,就是不让人在石边留影而破坏了石的尺度感和整体的气氛,同时营造出一种,隐喻的意境,只是与传统园林中的假山有所不同的是,游人不能参与其中,只可远观,而不可裹玩矣。

新馆的庭院可以说是在整个博物馆中最吸引人!最出彩的地方,在这个庭院中,无论游客站在哪个角度,都能够一览无余观看到整个庭院空间形态的变化,先是被南面一组现代建筑群整体几何形体和错落有致的轮廓线所吸引,灰色花岗岩的屋顶在天空衬托下呈现出现代建筑构造的风韵,北面舒缓的苏州传统建筑形体及天际线,很显然地形成了比较,水,是组成园林的要素,中国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古人认为水为园林的血液,水在新馆中的运用主要在庭院内的大面积水景与室内莲花池水景,再加上水中浮萍,营造出天地无限景的意境,水中有莲,有鱼,有盆景,处理手法虽然现代,但从中也可看出传统园林造园常用的元素,新馆庭院中的水面属于静态的。7.景观节点

桥在园林中的作用除了实用之外,最重要的是起到了连接作用,桥可连接风景点,点缀风景,增加园林情趣和意境美,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的桥,也是精心安排的,直线和折线的交叉,放置在庭院的中心,虽然采用的是平桥,通过折线的形式,也能感受到曲桥的曲折宛转,蜿蜒在水上,加上石栏低矮,给人感觉简洁轻快,与其说是人在桥上走,到不如说是人在水上走,同时,桥把水面隔成一大一小水面,使大的水面更加大,小的水面更加悠远。

苏州园林中亭最多,素以亭多著称,有园必有亭的说法,由于亭的形态多样,极为丰富,可谓古代建筑中美的一个符号,作为现代主义的庭院这种符号当然是不能缺失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的亭也是别出心裁,双层玻璃顶并覆盖木饰贴面格栅,结构柱上放置照明灯具亭悬于水面,北可观石与桥,东则有建筑与松梅,南则于建筑大堂的亲水平台以及建筑立面互为对景,西侧则有竹林做背景,这样以亭为中心,营造出另一番意境,也是对中国传统园林造园的一种解构与重组。

8.新馆庭院对传统园林的借鉴与创新

传统园林追求自然山水的意趣,园景模仿自然,布局灵活多变,因此,在选址上总把自然的山,水,树以及周围环境上的成景,借景条件作为首要因素考虑进去,在自然山水上加以改造整理,结合建筑,假山,花木构成园景,古代匠师们运用他们长期积累下的造园手法,在咫尺山林内再现了室外桃源的美景,达到了小中见大,以少胜多,闹中取静令人陶醉的效果,这一点仍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提供了借鉴,贝聿铭从苏州的地域性文化中提取到的只是一些地域性符号,色调以粉墙黛瓦为主,进入馆内取自古画景观图式的庭院山水布局,八角塔身内部造型的展室,巨大的漏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叠石,与几何形体相互组合,这种象征手法是装饰性的,从处于建筑的雕塑性外表,实质上还是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处理手法。

设计是需要借鉴,同时也需要创新,对传统的借鉴,可以使得我们在历史中找到我们的坐标,找到我们的回忆,但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模仿与复制传统,我们只能迷失在历史当中,设计本身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新馆的建成,在引起广泛的同时,必然也会引发更多专业评论而带来更多的启示,9.内部空间环境

使得空间变的丰富,空间的形式往往与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功能许的条件下,适当的做一些空间的变化,可以破除空间本身的单调,从而借助相互之间的对比使得空间丰富而多变。

比例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形状都可以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空间形状结合着功能和精神的要求可以给人特殊的感受,例如,贯穿西侧展区的走廊是一个相对细长的空间,由于纵向的方向感比较强烈,可以使人产生深远的感觉,这种空间形状可以引诱人们怀着一种期待和寻求的情绪,空间愈细长,期待和寻求的情绪愈强烈,在其它的展区空间中,除了矩形的空间,还有一些其他形状的空间,这些空间也会因为其形状不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如中间高四周低的展厅空间,一般给人以向心,内聚的感觉,而八边形的展厅形成环状空间,给人一种向导感,诱导人们沿着空间轴线的方向前进,设计师在空间的中心位置放置了一个展品,更加加强了这种感觉,此外,这种简约的设计风格保证了空间应用的效率, 展示作为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展示设计不能仅仅限于有限空间的追求,空间内各部分的比例尺度与我们是密切相关的,尺寸与人体尺度之间有恰当的配合将是最基本的要求,满足了这个要求,人们才能感觉到展示空间的舒适,新馆空间设计的艺术性使得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增加了艺术性的感受。10.空间序列组合

平面布局上对传统园林的借鉴,直接导致空间的序列组合也与传统园林相近,新馆内部空间的布局采用了传统园林中常用的欲扬先抑的手法,实际上就是用空间大小的对比手法,这种手法是苏州传统园林最为常见的形式。

在通往主体空间的前部,有意识的安排一个极小或极低的空间,通过这种空间时,人的视线被极度压缩;但走到高大的主体空间时,豁然开朗,从而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振奋,比如,从门厅在进入展区时,要经过一条狭长的走道,走到尽头,便是一个较开敞的公共空间连接着两侧的展厅,再往里走,穿过狭窄的通道,又可见一较大空间的展区,如此二三,为空间增添了许多趣味。

新馆的内部空间,并非完全是矩形,也有八角形的展区,不同形状的空间之间也形成了对比,虽然不如前一种方式对比强烈,但通过这种对比使得单调的空间得以变。

苏州园林的布局方式对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内部空间形式上,序列组合上都具有启示的意义,平面布局是关系到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性的问题,表现在建筑的布局上,主要体现在不用传统的中轴对称的规则布局,完全按照功能的需求,穿插不同形式的空间,苏州博物馆新馆,其空间组成比较复杂,就整体来看似乎很难找到一条明确的观赏路线。

我们可以把它划分成为几个相关联的子序列,其入口部分为一个序列形式,中央大厅部分基本呈环形序列形式特点,西部展厅部分则兼有串联和中心辐射两种序列形式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馆的布局是借鉴了传统园林的一种综合式空间序列形式,从苏州博物馆新馆平面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博物馆的展示空间都是划分成几何形,以矩形和八边形为主,每个主题展厅都是一个矩形,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较大的八边形展示空间。

纪念性建筑之南京中山陵与大屠杀纪念馆

一.中山陵

1.群体布局

中山陵的总体布局、空间尺度吸取我国古代陵墓建筑的特点而又有所创新 ,因地制宜地采用了沿中轴线次序展开、均衡对称的格局。中轴线上 ,博爱坊、神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 ,形成一系列收放结合、大小不

一、连续渐进的空间场所 ,创造出一个个引人注目的中心 ,有肃穆、崇敬、奋发的空间序列。2.设计手法

(1)传统意境的营造及礼制的运用

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中轴线,把孤立而尺度不大的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贯穿其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整个空间形态形似一座钟,暗示着中山陵是一座警钟,告诫世人要警钟长鸣。

(2)建筑造型和细部设计的运用

整个中山陵的建筑、小品全部都是中国传统建筑构件的运用,例如牌坊、墓门、碑坊等;色彩也是用的传统的素色,体现出淡雅和庄严的氛围。比如祭堂,祭堂现在通常称灵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

(3)传统建筑材料的重视

虽然利用的是国外的技术,但是显露在外面的全是传统建筑材料,例如牌坊、墓门、碑亭、祭堂、墓室、墓塘、屋面,这些“木构件”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和塑造的。(4)在传统元素应用上的创新

将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譬如在它的牌楼后面,种植了大片的草皮和大量的雪松,以一种开放的感觉代替传统中国陵墓前石人、石马带给人的局促感,从而更加接近自然、接近群众。

二.大屠杀纪念馆

1.总体构思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馆着意表达的情感变化是:从战前压抑与紧张的不安定的气氛到荒凉悲戚凝重而压抑的气氛再到长时间压抑后爆发的愤怒最后对和平的向往。老馆营造的是“荒凉悲戚凝重”的氛围,新馆扩建后有效把老馆表达的情感连贯在一起。

在总体构思上,新馆是要通过不同的建筑形体设计、整体环境安排来体现“战争、杀戮、和平”三个概念。纪念馆的平面布局映现“和平之舟”,象征和平;立面形体设计成两把“折断的军刀”,隐寓正义战胜邪恶;“铸剑为犁”的纪念碑作为尾声,表达了中国人民祈求和平的良好愿望。2.造型设计

大屠杀纪念馆各个区域部分的造型,主要运用体块的组合、错位和墙体来塑造。在设计中采用了三棱椎、长方体等简洁的几何形体,并在表面赋以坚硬的花岗岩,以示稳固永久。体块主要运用在纪念馆的入口、新馆史料陈列厅及西侧馆藏交流区。

纪念馆入口部分以黑色花岗岩饰面的长长的三棱椎体块配合十几米高的《家破人亡》雕塑展现,突出于周围环境。史料陈列厅地上部分造型为斜插入地面的三棱椎,入口正面形式为长方形,门厅部分为玻璃幕墙。斜屋面成阶梯形,面层采用花岗岩、级配碎石和草皮间隔铺装方式,屋面可站立人群,形成了倾斜状集会广场。

馆藏交流区形体为多个长方体,干挂蘑菇石饰面。“墙”作为一种建筑元素,被纪念馆大量运用。老馆以浮雕墙为主,如劫难、屠杀、祭奠等浮雕墙,外观色彩为石材本色,体量均不大,与老馆建筑规模及色调相协调。新馆纪念馆以墙为载体,配以文字、裂痕、浮雕等装饰手法来表现,如和平广场设计了刻有“V”字的“胜利墙体”。这些墙体通过围合,组织了一种限定的“界”。老馆采用残缺的、破损的墙体围合遮挡,形成有序的空间。新馆则采用方整有力的墙体围合,在入口广场,所建纪念馆屋顶的两侧和纪念公园的水体旁,都设计了长长的清水混凝土墙体,使用墙体围合来隔开城市喧闹,较好地创造了宁静肃穆的环境。3.空间布局

纪念馆的总体布局主要围绕主题中的情感变化来安排。共分为三个功能区域:东面为入口大型集会广场和新馆,主要功能是集会和历史资料的展出;中间为纪念馆老馆(万人坑展览馆)、祭场及冥思厅,主要功能为对遗址的纪念与哀悼;西面是和平公园,主要功能是表现和平的美好,对和平的向往。

布局的安排采用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布局形式,特别是老馆非直线式的流线使悼念者缓步行进。新馆运用半开场—封闭—开场的三个空间组合,其中与外部环境相对隔绝的空间为悲愤与和平悼念气氛的创造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新馆巧妙结合地上地下空间,由地上延伸到地下,上下共三层,其中地面一层,地下二层。

展馆地上部分为尖刀造型,东端最高处离地面18米。地下斜型的展馆设计增大了地下展览馆的空间,营造出不平常的氛围。参观流线从地上到地下再回到地上,由下层空间走向抬高空间,空间序列由低向高,象征从屈辱走向胜利、由战争走向和平。4.设计主题

在纪念性的表达方式上,纪念馆采用了象征手法,主要体现在广场的设计上。老馆的广场,营造了沉重、压抑、凄惨、悲愤的氛围,广场周边一线青草表达生与死的鲜明对比。

新馆的入口集会广场地面材料采用的是灰色碎石渣,材料上摈弃老馆所用的鹅卵石,设计者的目的在于改变老馆广场上不能行走的缺憾,让行走的人们聆听历史的声音。

教育建筑之同济与湖大建筑系馆

一.同济大学文远楼、明成楼与 C 楼 文远楼

文远楼三层框架结构建筑,从平面布局到立面处理,从空间组织到结构形式,都大胆而成功地运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观念和方法。(1)不对称的体量设计

文远楼的整体方案从平面布局到整体形态塑造,完全是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经典体现。非对称的功能平面原则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平面按功能灵活布置,立面为不对称设计。大空间位于两端,中间为教室、办公等小空间。靠近入口处为阶梯教室,以利于疏散,在主立面上开窗,直接反映教室地面起坡情况。

外部体量组合灵活,体量的纵横虚实处理得当。以大面积的玻璃窗来显示无承重墙的框架结构,用简洁平整的立面来突出玻璃、钢材与混凝土的材料特点等等。几何长方体的组合叠加,暗示了建筑的功能分区。三围反透视的体量,使建筑不再有古典建筑的对称里面,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体量与空间的塑造。(2)内部空间简洁

内廊式布局文远楼建筑内部流线简洁流畅,走廊、楼梯宽阔,并在细节处施以装饰。建筑内部由中间的走廊串连起各功能空间,是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做法。(3)简洁又不失传统特色的装饰

通风孔的图案取自中国的勾片栏杆,壁柱顶端的纹饰如传统云纹,反复使用的小方块母题,像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头。它不单纯是一座现代主义建筑,也积极探索了如何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问题。2 明成楼

明称楼建于 1985 年,主要由戴复东设计。明成楼体量雄浑,外面饰有废铁屑与陶土烧制成的深红色面砖,也被大家称之为红楼。(1)不对称的体量设计

平面看上去基本对称,但由于主入口并不是对称放置的,造成了空间中心的偏移。依据不同的内容及活动进行组织布局。以进厅为主核心,东面是三层教师行政用房,围绕着一个次核心———多功能厅布置办公用房;西面是两体段四层教室及教学辅助用房,两体段中间底层为图书馆,二层为中庭,中庭西部为阶梯教室兼会场。形体上高低错落,变化有致。(2)丰富的室内空间营造三个围合的内院

明成楼的图案是围合式主题的平面布置基础上的变异。中心消遣的建筑体量是明成楼的突破。建筑的平面由于地形的限制,布置成了三个围合的空间,中间是进入门厅后围合的露天内院;西边是教室、图书馆和报告厅围合成通高的钟庭;东边是周边布局设计的办公区,在一层围合成一个展览空间,屋顶开启天窗。三个围合的空间处理手法截然不同,体量上的对比以及空间标高的不同,使得室内空间非常丰富。

明成楼在空间格局上形成在建筑长向的序列空间,但建筑师却把交通流线垂直于序列空间设置,有意打破建筑的空间序列。在功能上建筑分为两个区域,一是教学区,另一个是办公区,由两个围合庭院组成。互相呼应的围合空间在体量上的对比以及空间标高的不同,导致了平面中心对称性的消解。这种手法与鲁道夫设计的建筑系馆非常相似。三维反透视的手法运用在了入口空间的处理。与文远楼有异曲同工之处是入口空间的中心偏离,由于有体量高矮的对比,形成了非对称的透视效果,使入口给人以侧面进入的感觉。(3)设计别致的楼梯

楼梯从主体中分离出来,使其可通达屋面,做成整体体块的装饰件,这一点在 C楼的设计中有所延续,只是明成楼的楼梯在端部采用了 1/4 圆处理,显得与众不同。(4)寓意深远的“钟庭”

图书馆屋顶上的大台阶是整个学院的核心,可以用作各种用途、方式和规格的交流,并有一个寓意“兼收并蓄”的名字:“钟庭”,以示“大同”。明成楼浑厚的体积感加上深色的面砖,让人看了就会联想到柯布的昌迪加尔的粗野主义的手法,在入口大厅屋顶设计,也会让人联想到朗香教堂的蜷曲屋顶。3 C楼

C 楼由青年建筑师张斌、周蔚设计,主要为教研、展览之用,内部也有咖啡厅、书店和设计院。它偏在校园一角,在二楼与明成楼相连,前面有一个下沉广场,主入口通过一个拱桥进入。

(1)空间分化的组织逻辑

“三明治”式的摩登造型作为主体部分的研究工作单元布满南侧三至七层的所有楼面,是一个静态匀质系统,只有阳台和窗户的组合,才产生稍许凸凹变化。中间是贯穿东西的连廊系统。连廊北侧是一个动态穿插的复杂系统:

导师工作,机动工作单元,楼梯服务单元被作为两个大小、质感、构成各不相同的异质单元“接插”在不同的高度上;之间被三个流动的叠加虚空所包裹。(2)光线成为建筑的主导

居中贯穿东西的连廊系统C 楼的核心是居中贯穿东西的连廊系统,它是一个多孔的系统,其中包含了一部贯穿所有工作楼面的直跑楼梯,以及一系列上下贯通的光井,充足的有些肆意的天光和连续弥漫的空间,使它成为所有师生的交往场所———一个充满不连续情节的随机空间,它容纳了所有的可能性。(3)丰富的公共交流空间

中庭北侧连续叠加的室内下沉榕树园、三层的竹园及屋顶室外桦树园,丰富了内部空间,同时虚实的套叠,使得建筑成为整个环境的过滤器,而且创造了充足的公共交流空间。(4)形体表现弱于材质表现

夺人眼球的新颖材料建筑材料的多元化也是 C楼的特色之一,为了达到空间从不透明到透明的不同变化,建筑内部使用了大量的钢材与玻璃,支撑结构部分主要为清水素混凝土面,给人以工厂的冰冷感,暗示着这是一个生产建筑师的流水线。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商业性质浓郁的中国现代风格,就是这样的流水线教育的产物。而各单元的外皮分别使用了透明平板玻璃、半透明 U 型玻璃,抛光不锈钢板等工业化材料。建筑师过于追求材料带来的空间的透明与半透明,使材料成了建筑的主角,而违背了密斯追求材料的纯粹性、突出空间的主题性的原则。

二.湖大建筑系馆

1.群体布局

主要包括层次性、整体性及延续性,该建筑是由法学院和建筑系共同组成的一个群体建筑。法学院主要强调功能使用, 外形趋于严谨, 面积控制得很严,建筑系则主要以体现丰富的空间为主, 强调提供足够的场所引导学生思考, 增进师生交流。虽然二者性格截然不同, 但是强调建筑群的整体性以及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则是该建筑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

首先, 该建筑属于校园内的一个子层次,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体现出自身与校园内部文脉的联系,其次, 建筑群本身也具有层次, 并且二者间保持了形式上的延续与完整。在群体建筑的设计中, 不仅仅是形式上某个符号的复制, 空间的联系与形式上的连接更是设计的重点。法学院东面与建筑系馆西面间距特别小, 廊桥建立了形体的联系。法学院的底层为架空车库, 中部三层采用退后的阳台, 形成一种虚的吸纳感;建筑系馆平面西侧逐步后退, 于是这条通道逐渐被打开。二者在 5层同时考虑了空中花园, 减少了建筑的压迫感。从整体上看, 把厚重的两个实体通过界面复合处理, 形成了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的咬合关系, 从形态上加强了二者的群体联系。2.形体特色

设计者通过对立方体的切割与复合的处理手法来强化建筑的形象特征, 实现形体上的凹与凸, 空间上的实与虚, 并借助流动的影象、变化的光影、穿插的形体来塑造多维的空间。以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和交通体系,空间体系作为建筑的焦点, 保证公共空间与交往空间。功能用房则多以灵活轻质隔断处理。室内空间过渡自然, 没有明显的界线。

建筑由单一同质形态衍生出多种教与学的可能性, 通过内与外的一致, 塑造一个厚朴的本源空间形态。这种同质性包括不同公共空间形态的一致, 也包括室内外材质的一致, 并通过单一同质形态为学生提供了思辩的场所。建筑的北向为学校主干道路,平时嘈杂喧嚣, 通过北面的整体实墙可以构筑强制性的心理及视觉屏障, 进而营造出一种过渡场所,由整体实墙面刻意分离与界定, 中空部分吸纳人流。建筑的边庭之外, 形体的凹口恰好形成了一个天井式空间, 成为公共空间的点睛之笔。3.材料取用

外墙材料对一个建筑的性格和气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材料选择合理能给人以震撼力的效果。该建筑另一出彩之处便是立面材料的使用。之所以选择水刷石, 这是源于维特鲁威的坚固之说, 人们都渴望坚固庇护的本能。

在校园内, 有数千棵香樟与红枫, 形态优美,而建筑采用湘江中的石子为材料, 运用水刷石这种传统工艺为外墙, 正是对周围环境肌理的一种反映, 并给人以坚固稳重的感觉。广场的铺地也采用水刷石, 真正做到建筑与大地的结合, 仿佛建筑是从土地中突然长出来的。外墙的石子具有奇妙的漫反射效果,在不同季节、天气和阳光角度下可以表现不同的色泽和感觉。4.建筑元素

(1)墙

墙可以承载光影,通过墙的阻隔、分割与围合,可以阻断外界的喧嚣与繁杂。由于基地南北面宽不大,而东西面相对较宽,考虑北向为学校主通路,喧嚣异常,通过北面的整体实墙可以构筑人为的心理及视觉屏障,同时营造一种过渡场所由整体实墙面刻意分离与界定,中空部分吸纳人流。(2)桥

桥是人类技术与艺术的结晶。东立面为面迎湘江的主立面,在空中庭院上配以引桥,南北贯穿,花园中植上桂花树,形成视觉焦点。在桥上行走,重点在于过程的感知,强化了空间序列,达到心理舒缓的目的。(3)交流场所

由于工部大楼以通用大空间为主,转化为建筑系馆后,如何避免简单的廊道空间而创造更适合交流的内。在设计中没有框囿于传统的功能分区,而是通过对建筑系师生的心理行为调查分析,认识到建筑系馆内部很多功能空间存在着复合性,建筑系馆是教与学的核心,学生与老师都渴望交流与沟通。

在设计中综合运用边庭、小中庭、空中连桥等组织功能空间,以实现“功能异化” ,如研究室、讨论室、评图室与空中庭院在视觉、交通上融合,使活动与空间一体化。边庭 可以过渡内与外,巧借外景,聚散人流,展厅与休闲交流边庭融为一体,使之成为立方体的呼吸器。而且建筑系馆的内庭是视觉与交通的双重中心,结合边庭与观光电梯共同营造流动的空间,并激活场所。

设计初始,我们探究最多的就是建筑系馆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是为满足普通教学科研用房的种种功能之叠加,还是设计成一个向学生展示各种流行元素的容器亦或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激发思维的场所,最终我们认 为由单一同质形态衍生 出多种教与学的可能性才是设计建筑系馆的目的。

相比于同济建筑的独霸性,再相比于交大建筑与艺术系的共享性,湖大建筑系更是与众不同,它与法学教学楼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组建筑群体,别有一番韵味。

经过这次的认知实习,看了这么多建筑,在对同类建筑之间的差异化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同时对不同建筑之间的共同点也学到了些许,应该是不虚此行吧,此文重点对以上四类建筑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或深或浅,亦算一些自己的认识吧。

参考文献

[1]商业空间设计 刘利剑、周海涛、张健、等 [2]贝聿铭全集 林兵、贝聿铭、卡特•怀斯曼、陈大卫[3]草图建筑 齐康 [4]博物馆建筑设计 邹瑚莹 [5]创意改变城市 充满活力的上海新天地 杨宝祥 成志军 [6]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空间环境研究 马远 [7]上海博物馆新馆设计 邢同和 [8][1]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计分析 王娟芬 [9]建筑系馆设计研究 张蕾 [10]有室之用_湖南大学建筑系馆 魏春雨

5.建筑认知实习 篇五

一实习目的:

1、扩大对国内城市建设历史与现况成就的了解,掌握城市与建筑设计新的焦点问题及

其在城市与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发展动态。

2、根据毕业设计任务要求,考察同类项目的建设发展与技术动态,搜集相关技术资料,为毕业设计做好资料准备工作。

3、加强并进一步实践科学的调研方法,具备从事建筑设计资料收集的工作能力。二实习方式:

通过集体组织参观学习目标城市,全面调研城市环境特色、历史文化的体现利用及其风景名胜区建筑布局方式与形体艺术的处理特点,重点可放在城市历史文化环境与现代城市经济文化生活有机结合的调查体会与城市文化环境与场所精神、自然环境条件利用的体验记录上。

实习时间:2012年2月27日—3月4日

实习地点:苏州市各建筑区

实习步骤: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准备好出行物品,制定出行路线,搜集有关材料。

2、通过网络等途径初步了解各建筑区基本情况及交通路线。

二、开展实习活动

三、后期总结工作

收集并整理资料,对个建筑区实习认知情况分析并定稿。

6.建筑施工现场认知实习报告 篇六

系部:土木工程系

班级:09级工程管理(2)班 姓名:庞璐

学号:12009030608

5这学期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新建的图书馆施工工地,通过参观了图书馆的大体施工,使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本专业的概貌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增强了我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虽然我们专业的建筑施工实习很短暂,这个实习不仅是建造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同时也让我巩固和深入理解了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这次实习,旨在让我们实地去观察建筑材料及各项建筑工程在实际中的实施开展,好让同学们在实习中弄清楚自己在上课中无法弄清的问题。

到现场后,我们看到了成堆摆放的模板,跳板,钢筋。工人们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受力筋,主梁和次梁也不相同,受力筋和架立筋之间用箍筋绑扎。实习时主要针对钢筋,绑扎可分为梁柱板的钢筋绑扎等。其中柱绑扎只是初步定位,检查时主要注意的是钢筋型号,直径,间距以及根数,还要注意扎丝的直径,相对较粗直径的钢筋的绑扎应该用较粗的扎丝绑扎。在柱筋成形后,就可以开始布置主次梁的钢筋。由于钢筋数目繁多,要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

图书馆后面有一块较大较平整的场地是用来堆放钢筋及其他材料的,根据图书馆大体的结构是框架加剪力墙。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了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这样就减少了工作中的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接下来值得一说的是工地现场的安全问题,近年来,建筑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同时,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现在,施工现场的文明程度较之以往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应该看到,现在还有很多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有许多危险源没有真正受控。在工地里随时都有可能被砖块什么东西砸到,所以在去工地现场之前,指导老师就说了许多安全事项,包括每人务必带头盔。在工地里面走路不仅要看上还要看下,看上是防止被东西砸伤,看下是避免踩到铁钉之类的东西,在工地现场,到处都是带铁钉的模板。

在建设施工安全方面,国家及地方主管部门抓得格外严格。除进行经济处罚外,出现人身伤亡事故的施工项目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所有相关人员都要受到行政处罚,有关单位还会遭受降低企业资格等级的处罚。可还是有不可预料的“灾害”发生,如吊车工操作不当身亡;某工地在进行吊运过程中,吊物下落把一名正在操作搅拌机的施工人员头部打裂,当场死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再次说明:“施工安全重于泰山”。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改进是一个建筑企业长盛不衰的最核心的要素。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一些难度和要求精度都比较高的工作他们没有让我们做,比如像全站仪定位轴线之类的操作,我们所做的就是帮忙扶下棱镜,然后了解定位轴线的意义。在定位轴线没有问题之后再按照图纸以轴线为标准放边线时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最常见的就是钢筋挡着,一些剪力墙、柱子的边线无法弹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造成:第一,在地下第三层承台定上位定位柱子和地梁等时工程线拉的不够紧,或是工程线被承台上钢筋摩擦阻力或绊筋丝挂住影响工程线的直线度;第二,拉钢卷尺时测量出现较大误差。在技术问题方面还有怎样控制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梁的配筋问题、柱子的垂直度等等很多问题都需要现场做技术指导。

这次实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接触到了许多之前不曾了解的东西。许多知识都是以前在书本上所学不到的。通过这次实习,我增强了实践能力,离开了书本,切身来到工地才真正感受到实习的必要性,也使我认识到基础知识的不扎实。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我们这个专业很有探索发展的余地。实习中我看到了建筑材料的不必要浪费,这一方面与工人的节约意识有关,一方面也与监管人员的统筹管理有关,如果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那么或许可以产生更多的经济利益。另外,施工现场内外堆放着一些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的堆放既不美观又污染环境,能否将这些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也是我们可研究的一个问题。总之,目前,我认为很多工程在施工管理中海存在很多不足,我也希望自己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探索出更多更好更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工作后将其运用进去,做出优良的工程。

7.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篇七

《建筑制图》是研究用投影方法绘制建筑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作图问题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锻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对几何形体的空间认识、对制图规范的学习与掌握以及图纸绘制方法的掌握和工程图纸的识图与绘制关系的处理, 并能够独立绘制完成一系列建筑图纸。然而, 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 画法几何作为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不但对教师来说是难教、难出成果, 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更是难懂、难学的部分;而在建筑制图理论基础部分, 学生对建筑及建筑装饰本身也缺乏了解, 这些问题导致了传统《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并没有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也没有从本门课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那么基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能够指导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学、习题为主体, 以板书或多媒体为授课形式, 以教师为主体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成为《建筑制图》课程教学的主要环节。然而,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接受能力与程度不同, 教师亦不能因材施教单独指导, 致使学生在这门强调实践与应用的课程中无法得到均衡的能力训练, 达不到教学目标。所以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能够优化考评方式

传统《建筑制图》课程考评方式以《建筑制图》习题集、抄绘建筑工程图纸及闭卷考试为主。这种考评方式存在着对理论知识的侧重而学生能力的训练,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优化《建筑制图》课程的考评方式能够使考评目的更加趋向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能够突出专业教学特色

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 课程教学要为后续的人体工程学、AUTO CAD、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等课程提供知识积累, 同时为日后毕业设计及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突出专业化教学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 以适应企业单位的需求。

二、传统环艺专业《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弊端与教学目的的不可达性

当前, 不少优化《建筑制图》课程教学的建议被提出, 包括改进教学手段, 加入多媒体教学;调整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学习等方法, 虽然在一定范围内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但依然没有改变《建筑制图》是一门对教师来说是难教、难出成果, 对学生来说是难懂、难学的课程。试想, 作为行业规范不能出一点差错的图纸交流语言, 学生学过这门课后有多少能考一百分, 又有多少不合格的呢。如果《建筑制图》课程继续这样下去, 学校培养的学生将一无是处。应当通过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达到教学目的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教学质量提升较慢

1.目前, 《建筑制图》教学依然停留在教材与习题模式上, 而没有真正的依据所教授的层次、专业、班级特点、教学目的等进行授课。

2.教师在《建筑制图》教学讲课当中的满堂灌情况依然严重, 学生吸收能力差。这种情况下必然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实际应用能力。例如, 《建筑制图》中建筑基础知识的内容知识点多而分散, 并且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各类符号、标注等不得不分类讲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将其视为整体, 反而各类符号标注不知道应用于哪类图纸中。

3.建筑制图课程是由画法几何和制图基础两部分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不相同, 画法几何理论体系复杂、难懂, 特别强调对空间想象能力的锻炼;而制图基础所教的内容多而繁杂, 如果不在实践中应用则很难掌握。而学习的主体是艺术生, 逻辑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弱, 在学习过程中更是吃力, 这些因素使课程教学质量很难大幅度提升。

(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僵化

由于教学形式的固定, 教师授课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 而学生也一直是被动者。长期的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进入一种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 越来越不爱听课, 越来越听不懂这种恶性循环中。遇到习题或考试只会做固定题目而不能举一反三, 活学活用。

(三) 考评方式的不科学

目前, 建筑制图的考评方式主要为习题集作业绘制、建筑图纸抄绘与闭卷考试, 这三种考评方式都难以突出学习本门课程的应用能力。由于形式的限定, 考试前背题, 盲目的抄绘图纸不能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有任何进步。

(四) 教材与所学专业脱节

目前, 市场上针对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制图教材相对较少。由于专业教材的缺失, 在教学的选用上, 不论是“十二五”规划教材还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基本都是选用土木工程类适用教材。其理论复杂, 难度高, 习题不对口等情况十分严重。首先, 环境艺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专业, 其专业性质本身与土木类和工程类专业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制图》教材应更多的体现与之相关的建筑装饰图纸, 而不是一直沿用土木类建筑制图的教材范本去研究给排水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等。其次, 土木类建筑制图教材和习题集的范例也多选用机械类制图教材的范例, 图形抽象、与专业缺乏关联性, 学生对此类图形接触少、兴趣小, 难以想象其空间立体图形。

三、环艺专业《建筑制图》课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改革方向

(一) 注重认知能力——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在学习《建筑制图》课程时应从认知过程开始就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改变传统的“讲-听-学”模式,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在听课过程中就参与相关的能力训练。例如, 在讲授诸多分类复杂的标高标注时, 给学生几张无任何标注的平、立、剖面图, 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图选择对应的标高标注。这样以学生为主导, 以锻炼能力为目的教学能够避免学生只会记不会应用的情况。

(二) 深化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 尽量对学生学习思维能力进行深挖掘, 真正做到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主导。例如, 在做画法几何时点、线、面、体三面正投影的习题时, 很多学生思维能力弱, 空间形体想象不出来或者懒得去想, 通常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时, 学生对本门课程所学内容毫无兴趣, 也无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格外重要。例如, 如果学生实在难以想象出来某一空间图形时, 准备一块橡皮或者橡皮泥, 一个方形空心模具和一把小刀, 根据给出的已知图自己动手去制作出这种立体图形, 一些在学习三面正投影图吃力的同学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来解决难题, 不再被动的等老师来讲答案或抄袭其他同学答案。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 不仅能够将实践引入课堂增加学生动手的能力, 更能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加强应用能力——针对性实践教学

增强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提升实践能力。《建筑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然而在实践环节只一味的增强对学生应用能力没有提升的环节上, 依然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建筑制图》课程中的建筑制图基础而言, 抄绘建筑图纸这种练习不但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绘图规范, 反而让学生误认为学到了很多知识。针对性实践教学应当在学生有一定的建筑工程制图基础理论知识, 了解各类图纸注意事项后, 省略建筑工程图纸抄绘训练而安排学生对小型建筑进行实地测量、记录数据后直接进行建筑工程图纸 (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装饰图) 的绘制。学生在建筑工程图纸绘制时会遇到不同的制图规范问题, 他们会根据自己遇到不同的问题主动询问老师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所遇到的制图规范问题。这种针对性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直接、形象的理解。针对性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建筑制图规范的应用,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的层面来探讨环艺专业《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在结合传统建筑制图教学的弊端和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下, 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契机, 从根本去研究环艺专业《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引起对本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本文的写作目的就基本达到。

参考文献

[1].莫正波, 宋琦.建筑制图[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8

[2].夏万爽.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5

8.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篇八

【关键词】护生;标准预防;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34-02

标准预防( Standar d Pr ecaut ions) 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于1995 年提出, 1996 年在全美实施[1]。2009 年4月我国卫生部颁布卫生行业标准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正式将“标准预防”作为术语引入并定义为: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2]。由于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自身技能的欠缺,以及对自身防护的认识,因此对于2010年12月对临床实习中期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我院进入外科片实习的护生200人,其中男8人,女142人。年龄21~ 24(22.5±0.8)岁。学历:本科60人,大专110人,中专30人。进院体检无疾病史。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内容包括标准预防的概念,标准预防的特点,

标准预防的措施,洗手原则,各类引流液、引流瓶的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及输液管的处理,锐器伤上报程序,防止针刺伤措施。

2 结果

2.1 200名护生对标准预防的概念知道的有136人,标准预防的特点知道的有64人,标准预防的措施知道的有52人,洗手原则知道的85人,各类引流液、引流瓶的处理知道的有72人,使用后的注射器及输液管的处理知道的有104人,锐器伤上报程序知道的有90人,防止针刺伤措施知道的有110人。其余的是部分知道或不知道的人。

3 讨论

3.1 从调查发现护生对标准预防知识理解深度不够,护生对标准预防有一定了

解。卫生部医政司护理处处长郭燕红[3]呼吁广大护士要深入学习,在为患者实施治疗性、照顾性工作中,要掌握并遵循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原则,保障患者的安全。由于课时或其他因素的限制, 护生虽然了解了一些标准预防知识, 但深度不够, 尤其是对临床工作中的具体预防措施掌握欠佳。有学者提议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 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独立开设《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课程[4]。

3.2 护生对洗手知识了解欠全面,而护理人员是医务人员中一个重要的群体, 自身感染的危险性大, 而且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标准预防, 不仅能保护广大护理人员的健康, 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由于医院感染带来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参考标准[5]。

3.3 护生对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认知有待提高,并强调手套使用在标准预防中的重要性。手套是标准预防环节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尤其接触患者创面、黏膜而有可能被脓液或渗出物等污染时, 均应戴一次性手套。接触同一患者的污染部位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操作完毕立即摘下手套, 在接触清洁物品和其他患者之前要用肥皂洗手。本人建议科室对实习护生应定期进行防护知识教育,提问,更正他们的错误思想, 教给他们真正的自我防护与标准预防的知识。其次, 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应进行监督, 促使他們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手套, 保护自己同时也保护患者。

3.4 提病房带教老师的素质,带教老师应自觉执行各项标准预防措施,如按要求戴手套、使用利器盒、针套帽回套、医疗垃圾分类放置等。加强带教老师的个人素质,会对护生标准预防措施的自觉执行起到促进作用, 从而提高护生标准预防措施的执行率。因此,提高带教老师的标准预防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防护氛围是影响实习护生养成良好防护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Bolyard E A, Tablan O C,Williams W W, et al. Guideline for infectio n control in healthcare personnel[ J] . Am J Infect Control 1998,26(3) :289-35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S]. 2009.

[3] 郭燕红. 护士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护理管理, 2008,1(8): 15-17.

[4] 茅一萍, 任玲, 皇甫立军,等. 开设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课程的必要性与设想[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19( 7) : 19-20.

上一篇:校园春游作文700字下一篇:学风建设活动整改阶段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