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精选9篇)
1.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 篇一
经过五年奋斗,上海圆满完成国家交给的办好世博会的光荣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四个中心”框架基本形成,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纲要(草案)》根据市委《建议》,立足“十一五”发展基础,把握“十二五”发展形势,提出“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
1、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考虑
上海“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按照中央提出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个率先”,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带动作用和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努力争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四个率先”,是中央对上海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也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我们力求把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努力贯彻六个基本要求,这就是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和管理,必须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十二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率先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纲要(草案)》提出了七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和35项具体指标。一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左右。二是城市创新活力大幅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3%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三是城市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初步形成,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城市文化更加繁荣、更具魅力。四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各类保障性住房新增供应100万套左右,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5%。五是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六是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市场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开放型经济和城市国际化程度达到新水平。七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制度加快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努力使上海成为最安全的大都市之一。提出上述目标的主要考虑是,体现国家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要求,体现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这一根本目的,体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更加重视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更加重视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更加重视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2、“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出了13项主要任务。这里,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三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从七个方面对经济建设进行了部署:
●迈向“四个中心”。以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建设,全面提升经济中心城市的国际地位,为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奠定坚实基础。●构建服务经济时代的产业体系。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服务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提升制造业能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充分发挥上海科技教育资源和人才集中的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完善城市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构筑城乡协调的发展格局。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加快发展重心向郊区转移,以郊区新城建设为重点,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突出信息化领先发展,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在政务、商务、生活等领域的渗透和运用,促进产业智能发展。●建设管理一流的现代都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管理为重,把世博经验转化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安全、整洁、有序、高效、法治的城市现代化管理格局。●营造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着力推进节能减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从三个方面对社会建设进行了部署:
●创造安居乐业的人民生活。着力完善保障民生的制度安排,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整合衔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形成“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提升教育、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和谐有序的社会管理。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发展基层民主,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激发社会活力。加强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注重矛盾源头预防,畅通民意表达和回应渠道,促进矛盾纠纷规范化、制度化解决。●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文化原创能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辐射力,推动商旅文体联动发展,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从三个方面对改革开放进行了部署:
●建设创新开放的新浦东。高举浦东开发开放的旗帜,按照“三个着力”的要求,更好地发挥浦东在改革开放中的先行先试作用、在推进“四个率先”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在建设“四个中心”中的核心功能作用。●争当改革攻坚的排头兵。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营造有利于服务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推进社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率先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合作互利共赢,扎实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竞争合作,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上海“十二五”规划名词部分指标
1、“三港”“三区”:指洋山深水港、外高桥港、浦东空港,以及依托三港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2、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是2009年国务院19号文件明确提出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以“三港”“三区”为主要载体,是国家允许上海率先开展创新突破,加快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航运支持政策和制度环境的一个试验平台。
3、主要地产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为保障城市供应安全,本市自2008年起建立了主要地产农产品有效供给制度。主要地产农产品包括粮食、蔬菜、生猪、家禽、鲜蛋、鲜奶、淡水养殖等产品。该制度明确规定了本市主要地产农产品自给率、生产目标以及必须具备的生产能力。
4、规划工业区块:全市规划工业区块共104个,面积764.1平方公里,分为工业基地、工业园区、城镇工业地块三类,其中工业基地类型的工业区块16个,工业园区类型的工业区块49个,城镇工业地块类型的工业区块39个,三者面积比例为28∶58∶14,显示出本市工业布局以工业园区为主体、工业基地为亮点、城镇工业地块为补充的基本特点。
5、知识竞争力:指获取和配置知识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等各类资本并将其转化为知识经济和社会财富的能力。根据国际有关权威机构提出的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知识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包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金融资本、知识支持、经济产出等方面,并由相关的具体指标组成。
6、合同能源管理:指由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安装、节能量确认等节能服务,并从客户实施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取得回报的一种专业服务方式。
7、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的形象比喻。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就是通过建设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示范性基地,推动报废机电设备、电线电缆等“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
8、“四旁”林:指村旁林、水旁林、路旁林、宅旁林。
9、林业“三防”体系:指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防治。
10、“5+3+1”郊区三级医院:“5”指在嘉定区嘉定新城、宝山区顾村镇、闵行区浦江镇、浦东新区曹路镇、浦东新区南汇新城新建5个三级医院项目;“3”指在崇明县、青浦区、奉贤区扩建升级3个三级医院项目;“1”指金山区区属三级医院迁建金山新城项目。
11、“四议两公开”:指农村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指:党支部会提议、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部分指标解释
1、居民消费率:衡量居民消费总体情况的重要指标,指居民最终消费占支出法生产总值的比率。
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增加值总和。
3、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国家和上海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主要指标,指主要劳动年龄的常住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的比例。
4、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占国内融资总额比重:指在上海证券市场以股票、可转债、企业债券等方式,以及在银行间市场以国债、企业短期融资券等方式,新增融入的资金额占国内融资总额的比例。
5、商品销售总额:指批发和零售业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商品及出口商品的总额。
6、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计算公式为: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外贸商品进出口额)。
7、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指累计新增加的经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不包括外商投资性公司和外资研发中心。
8、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文化创意产业分为文化创意服务业和文化创意相关产业两大部分,其中,文化创意服务业包括媒体业、艺术业、休闲娱乐服务、广告、咨询及会展服务、网络信息业、设计业、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包括文化及创意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
9、百兆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覆盖率:指具备100Mbps宽带接入能力的家庭占全市家庭总数的比例(按照常住人口计算)。
10、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指中心城范围内公共交通出行人次(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出租车)与使用交通工具的出行总人次(不含步行)的比率。
11、各类保障性住房新增供应套(间)数: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动迁安置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新增供应总套(间)数。其中,廉租住房包括实物配租和货币配租的受益家庭户数,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动迁安置房包括筹措的房源套(间)数和新建设的达到预售标准套数。
12、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人数:指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人数和养老机构床位数的总和。
13、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指报告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单位生产总值之比相比基期的下降程度。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本地区消费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净调入电力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之和。
14、工业园区单位土地产值:反映工业园区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化利用水平,计算公式为: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工业园区已建成投产企业用地面积。
15、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指报告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相比基期的下降程度。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16、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减少率:指报告期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与常住人口之比相比基期的下降程度。
1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数量占生活垃圾清运总量的比率。无害化处理指通过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工艺方法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
2.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 篇二
一、上海“十二五”规划建设形势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未来发展转型、建设“四个中心”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在未来城市发展中, 建设主战场将由中心城向郊区转移, 发展方向由侧重建设向强化管理过渡, 服务对象由服务经济建设向服务社会和经济并重转变, 发展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集约型转变。因此, 必须正确分析城市发展转型的战略目标, 实现行业发展转型与城市发展转型的紧密结合, 实现行业低碳和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1. 重点地区发展对轨道交通的要求
上海“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其中, 上海浦东的迪斯尼国际旅游度假区, 中国博览会会展中心暨虹桥综合商务区, 临港新城及重装配工业区、奉贤南桥综合新城等杭州湾沿岸城市群、嘉定汽车城、松江大学城等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地区, 是上海重点发展的重中之重, 是展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成功的重要舞台。这对优化上海“十二五”轨道交通规划发展思路, 谋划以城市快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发展为导向, 进行新一轮的轨道交通建设至关重要。同时, 这也是为了支持上海经济建设实现又好又快, 上海社会服务保障民生重要任务的要求。
2. 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要求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带动客货运输量的增加。预计到2015年,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 300万TEU, 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0.9亿~1.0亿人次, 货邮吞吐量达到500万~550万吨。从现阶段各类运输发展水平来看, 无论是港口货物集疏运还是机场旅客集疏运, 道路运输仍然是主要的方式。预计2015年以前, 海港货物公路集疏运比例仍将维持在50%以上。因此, 仍需在现有海港和空港的公路集疏运系统和管理措施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提升运输管理水平, 促进国际航运中心对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服务。
3.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新目标
2010年5月,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明确提出了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战略定位;提出了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未来上海与长三角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将越来越紧密, 预计到2015年, 上海对外客运吞吐量将由2.7亿人次/年增加到3.0亿~3.3亿人次/年, 对外货物吞吐量将由10.9亿吨/年增加到11.0亿~12.0亿吨/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对区域交通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进一步提升国省干道功能, 大力发展沿江沿海发展轴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长三角社会经济水平和区域一体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目标和任务
1. 规划目标
(1) 2020年远景目标
到2020年, 建成与长三角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相适应、与“四个中心”城市发展功能相匹配、与综合交通体系相协调的道路设施网络和道路管理平台, 巩固市域范围内“15、30、60”畅达性目标。
到2015年, 基本建成“一网一平台”道路主骨架系统, 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巩固和推广举办世博会带来的道路设施管理经验, 基本建成与“四个中心”功能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骨干道路网络, 全面建立依托信息化技术的综合性道路管理平台, 全面实现城市道路和公路管理平台的融合, 以及规划、建设、设施、运行、路政、应急等各子系统平台的资源整合。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交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构筑大浦东及虹桥商务区路网交通体系, 建立适应生态宜居城市的道路交通发展模式, 巩固和推广办博道路设施管理成功经验, 全面提升信息化网格化管理水平倡导科技创新, 实现低碳绿色交通。
(2) 2015年规划目标
2. 主要任务
(1) 轨道交通建设
加快轨道交通2号线虹桥枢纽车站的改造, 基本满足国家会展中心的要求。同时, 加快对相近规划轨道交通线的研究, 适应服务大虹桥的发展需要。加快地铁20号线的建设, 支持迪斯尼和临港新城的发展。加快地铁5号线延伸至南桥的建设, 支持奉贤南桥新城的发展。积极配合铁路部门, 加快沪通铁路、杭州湾铁路等城市快速铁路的建设, 支持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2) 高速公路
加快长三角一体化高速公路建设, 完善高速公路网布局, 继续完善城市快速路系统。建设G40公路、S6公路、S26公路东段、沿江通道浦西段、S26公路入城段 (北青高架) 、S3公路、S7公路 (S20—宝钱公路) 7项, 里程111.0公里;争取实施沿江通道浦东段、G1501同三和北环改建, S7公路 (宝钱公路—沪太路) 和高速公路节点改造等5项, 里程91.1公里;预备S16公路1项, 里程17.3公里。
(3) 快速路网
在既有快速路网的基础上, 围绕“大浦东”和“虹桥商务区”两大城市发展核心, 局部加密快速道路系统;同时针对现有快速路运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继续完善中心城快速路系统, 推进已建快速路节点改造。建设东西通道、北横通道、嘉闵高架北段和南段、北翟路快速路 (中环—S20) 、中环浦东段东段及罗山路节点改造7项, 里程67.9公里;争取实施军工路快速化及快速路节点瓶颈改造2项, 里程4.4公里;深化中心城地下道路规划布局方案和技术标准, 结合中心城旧区改造, 逐步推进中心城地下道路建设。
(4) 其他干线
重点推进郊区新城骨干道路建设, 逐步完善市域地面干道网络。构建新城道路配套骨架体系, 继续完善地面干道网络。
(5) 越江跨河
完善越江跨河通道布局, 适应两岸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快郊区越江设施建设, 建设虹梅南路—金海路越江、沿江通道越江段、辰塔路越江等项目;加密中心城越江通道布局, 建设长江西路、周家嘴路等越江隧道;建设真光路桥、云岭西路桥等苏州河跨河工程, 积极筹备建设昌平路桥。
(6) 大型居住区配套和区与区之间的对接道路
3.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 篇三
(四)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
1.深化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突破性政策
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以功能突破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依托,以区域联动为导向,研究借鉴航运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航运支持政策,提升上海航运服务市场功能,破除制约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障碍,提高我国航运服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争取国家支持,形成新一轮突破性政策。
2.创新国际航运船舶登记制度
依托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探索创新洋山港国际航运船舶登记制度,优化船舶登记流程,降低登记成本,缩短登记周期,集聚中资国际航运船舶。
3.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产业腹地间的联系
有效整合上海综合保税区的各项政策,建立便捷高效的保税货物移动办法;建立覆盖口岸与腹地的保税网络系统,争取尽快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增强区域保税物流联动功能,增进与后向腹地的联系;增强区域保税和非保税物流整合增值功能,推进国内货物在综合保税区内进行保税延展操作;优化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内的港口费收体系,进一步扩大港口向腹地辐射的范围,便利国际物流入区中转。
4.研究财税支持政策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探索研究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内航运企业船舶吨税制,以国际航运企业为龙头,带动上下游服务产业集聚;探索研究有利于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项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推动融资租赁业务功能提升。
5.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
探索研究放宽外资航运金融和航运保险机构经营准入;对航运产业相关基金投资造船、买船、租船等业务给予政策支持;争取注册在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内的邮轮企业参照国际通行规则经营相关业务。
(五)促进邮轮产业发展
1.完善邮轮产业发展协调机制
完善市级层面邮轮产业发展推进协调机制,统筹邮轮产业发展事务,指导区域合作和营销推广,促进上海邮轮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2.鼓励本土邮轮产业发展
借鉴国际邮轮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长江中下游和国内沿海邮轮旅游市场,组建1~2家本土邮轮公司;组建3~5家具备相当业务能力的邮轮专业旅行社,开发邮轮旅游产品,积累从业经验,探索盈利模式;不断提高邮轮旅客通关服务能力和效率,优化随船办理通关手续的工作制度,创造便捷环境吸引更多邮轮停靠上海。
3.推进邮轮港口建设
统筹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吴淞口等邮轮码头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邮轮母港;完善邮轮补给、废物污水处理、口岸联检、海事救助、船舶维护、引航等综合服务功能,健全邮轮码头服务体系。
(六)优化完善集疏运体系
1.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及后续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集装箱吞吐能力;建设临港新城东港区公用码头一期工程和进港航道工程,提高装备企业海路运输能力和上海港汽车滚装运输能力,推动甩挂运输业务发展;加快外高桥、洋山港集装箱支线泊位建设,提高其服务内河支线船舶的水平;研究张华浜港区功能调整,推进外高桥、芦潮港等内河集装箱港区建设。
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实施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宽度全线拓宽工程,实现超大型船舶进出港双向交会无限制;建立支航道维护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长江主航道作用,满足船舶大型化的需要;完善岸线管理体系,优化配置和整合现有岸线资源,促进岸线资源的高效率、高效益使用;推进上海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港口建设,支持港口实施岸基供电等节能减排措施。
2.完善内河航运发展
加快推进黄浦江上游、杭申线、大芦线二期等航道整治工程;建设长湖申线、平申线,开展大浦线、油墩港、苏申内港线、赵家沟东段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储备研究,着力构建连通长三角地区的高等级内河集疏运网络,培育发展内河运输业;完善内河航运信息系统,建设长三角地区内河高等级航道网信息共享平台。
3.完善货运道路网络
加快郊环北部越江通道前期研究,完善外高桥港区对外货运通道布局;完善外高桥地区路网结构,提高陆路集疏运效率;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对接,适当增加出省通道,江苏方向新建、改建崇启高速、崧泽大道、金商公路、外青松公路等干线公路,浙江方向新建、改建大叶公路、朱平公路等干线公路。
4.推进海铁联运发展
建成京沪高速铁路,推进沪通铁路建设,开展沪乍铁路前期工作;完善上海铁路货运服务体系,结合沪通铁路工程,启动外高桥货场建设,调整既有杨行、张庙站功能;结合城市用地功能的调整,取消杨浦等货运站。
5.加强航空枢纽建设
组织实施《“十二五”上海民航发展纲要》,加快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适时进行机场改扩建,完善机场保障功能;建设浦东国际机场第四、第五跑道,满足航空运量和大飞机项目发展需要;加快浦东国际机场设施改造,满足中枢运营需求;改造虹桥国际机场东区设施,进一步提高飞行区安全保障能力;落实国家《调整上海地区空域结构方案》,系统性改善枢纽空域容量;完善上海终端管制中心建设,切实改善空中交通保障能力;重点建设和完善浦东国际机场西货运区和空港保税区相关设施,完成浦东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在机场西货运区规划范围的整体封关,实现区港一体化运作;简化航空口岸国际中转旅客口岸监管查验程序,争取航空口岸扩大免签证国家范围和延长免签证停留时间,增强浦东国际枢纽的中转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航空口岸空运货物电子信息化建设,优化货物通关便利政策和口岸查验单位工作机制,促进货运枢纽建设发展;支持主要基地航空公司加快向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转型,加强航线网络航班波建设,加快发展国际航空运输,加强国际国内航线航班衔接。
nlc202309021422
(七)加强区域合作
1.拓展航运服务业的辐射范围
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面向长三角地区和全国提供高端航运服务,扩大辐射面和服务范围。
2.完善区域港口发展协调机制
依托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与浙江省共同推动洋山港扩区发展,形成互利共赢格局;探索成立长三角地区港航发展促进机构,建立区域港口航运的行政与企业联合协调机制;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长三角地区港航企业联营联合,促进企业在设施建设、航线经营、企业管理等方面相互融合。
3.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协调建立华东机场群、长三角地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群合作发展机制
鼓励和支持主要基地航空公司和上海机场集团在华东机场群、长三角地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群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长三角地区航空运输市场、产品、服务一体化进程,参与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华东机场群、长三角地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群。
4.推进跨区域口岸大通关合作
健全区域大通关合作工作推进机制,着力完善“点对点、城与城”、以项目为抓手、以口岸城市为载体的大通关合作模式;加强上海与内地口岸查验单位之间协作联动,不断拓展区域通关改革的覆盖面;加快推进长三角“陆改水”、陆空联运、海铁联运、保税货物快速移动等口岸物流;积极发展上海与中西部地区海铁联运、江海直达和航空中转联程等。
5.加强港航发展政策合作研究
鼓励区域间研究机构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大问题及政策开展合作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港口、航运发展战略等提供决策支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调保障机制建设
1.加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协调推进力度
进一步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衔接,部署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任务,统筹协调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检查、指导、监督各项工作的开展。
2.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联系
充分利用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部际协调机制,及时向国家有关部委报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进展情况,争取国家支持。
3.加强与国内外地区间的合作交流
加强与兄弟省市的合作交流,推动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共同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共享建设成果;加强与国内外先进港口城市的合作交流,学习和借鉴其发展措施和经验。
(二)优化航运中心发展环境
1.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全力营造有利于航运业发展的法制环境,推进口岸综合管理地方立法;推动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港口经营、船舶服务等方面的法规政策。
2.营造自律有序的航运市场秩序
建立科学的市场监管手段,鼓励行业自律,支持运价备案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有效运行,促进市场有序竞争。
3.研究建立市、区县两级航运发展支持专项资金
由市、区县政府研究建立市、区县两级航运发展支持专项资金,加快推进江海直达船型、航运信息化、船舶交易市场等的发展,鼓励高端航运人才引进和培养,鼓励跨国企业和国内大企业在上海设立营运中心,支持相关国际组织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
4.提升行政服务效率和水平
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简化行政审批环节,为航运要素市场、航运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提供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发挥更大作用。
5.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构建应急处理保障体系,健全危机预警和处置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增强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增强航运相关的救助抢险人力、物力资源储备。
(三)建设国际航运人才高地
1.培养和集聚航运人才
完善航运人才引进制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通过人才奖励措施,引进一批海外高端航运人才;对地区总部企业、高端航运服务企业、国际组织分支机构等落户上海给予政策优惠;完善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海事仲裁、空中交通等高端专业人才。
研究建立上海国际高级航运学院,构筑国际化的开放平台,在职培养航运贸易、航运金融等复合型高端人才和航海、空管、邮轮经营管理等紧缺人才。
2.加强船员市场建设
依托设立在上海的中国船员发展与保障中心的资源优势,打造船员劳务交易平台,面向全国船员,提供船员劳务市场需求信息;提供船员法律咨询服务,保障船员合法权益;提供船员履约培训、业务培训、知识更新等培训信息。
建立船员管理行业协会,依法加强船员管理,提高船员管理水平;建立国家级船员评估中心,提高船员综合素质;设立船员劳动争议专业仲裁委员会,为船员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协助船员维权。
(全文完)
4.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 篇四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动上海率先实现基础教育转型的目标,培养大批适应时代要求、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加快全市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结合本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实际情况,制定《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行动计划》。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学历水平显著提高。全市资源统筹,协调部署,初步形成以区县教师进修院校为主体,师范大学为两翼,其它综合性大学参与的全市教师教育格局;以项目推进方式为主, 实施了培养高端人才的名校长名师培养工作、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主的校本研修等教师教育创新活动,并且开展了新农村教师培训专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十二五”期间,随着上海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推进和人口生育高峰的出现,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将进一步调整,教师队伍的配置需进行结构性调整与补充;面对基础教育发展战略转型带来的挑战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亟需提升和优化。全市教师教育宏观决策需进一步加强引领,体制和机制需进一步改革创新。
一、建设目标
(一)总目标
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教育规划纲要,按照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以“面向全体、高端引领、农村优先、关注新教师”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深化管理制度改革,优化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构建多通道、开放的教师培训体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的现代教师队伍。
(二)具体目标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面对未来5年本市持续人口出生高峰、生源逐年增加的情况,上海自2010年起需每年新增学前专任教师2500人左右,小学教师数量需根据学龄人口高峰迁移做适当储备。到2015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应达到60%以上;小学教师大学本科学历达到75%以上;初中教师大学本科学历达到95%以上,研究生学历占比提高到10%以上;高中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比提高到15%以上。为达成上述目标,应在学科结构和专业标准等方面严格把关,不断提高新进教师的质量,关注紧缺学科的教师培养与补充。
2.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依托全市教师教育资源联盟,构建以“学分银行”为抓手的共享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制度;形成市级规划指导、区县统筹落实、学校为实施主体,向全社会开放的教师培训体系;搭建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培训平台;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和岗位特点,开展在线学习与日常教研密切结合的混合式学习,进行分类、分层培训,建立培训分类管理制度、培训学分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与优化以实践体验性课程为载体,以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校本研修。
3.健全教师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规划统筹与学校自主发展相结合,人事制度管理与教师自主发展相结合的教师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探索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在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建立统一的中 — 2 — 小学教师职务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完善学校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制度;坚持政府主导、区域统筹、分类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构建中小学教师优化配置、激励保障的机制,引导教师合理流动。深化校长职级制度改革,研制校长专业标准,规范对校长的培养、聘任、培训与考核。
二、建设任务
(一)师德建设计划
探索和创新师德培养方式。结合各区县、学校实际,开展以案例征集与分析、主题讨论、实践体验为重要方式的师德培训项目。将育德能力培养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引导教师关爱学生,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积极开展“教师走进经典”品牌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和教书育人水平。
健全和完善师德评价机制。设立“上海市白玉兰教师”荣誉称号,开展“为人、为师、为学”师德建设系列主题活动,评选上海市级教书育人楷模,推出一批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将履行育人职责情况作为考核与评价教师工作、进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内容,并且注意听取学生、家长及相关权益者的意见。
营造和优化师德建设环境。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加强对教师形象的正面宣传和社会舆论引导。建设积极、宽松、民主的校园文化,引导教师在教学团队中分享快乐,激励教师成为有理想、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同时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
建设需求导向与资源共享课程体系。充分了解和引导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重点,建设多维度、多层次、模
— 3 — 块式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课程包括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能、实践体验三大模块,其中市级课程占10%-20%,区县级课程占30%-40%,校本课程占50%。整合市、区县、学校力量开发教师培训课程,形成长效的共建共享机制,为教师提供区内与跨区培训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集中面授与远程培训相结合的高质量、个性化学习机会。
推进教师培训方法创新与体制完善。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和岗位特点进行分类、分层培训,教师培训倡导案例式、任务驱动式、项目研究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学习、送教上门、校本研修、海外研修、指导带教等多种培训形式,支持教师跨地域、跨系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加强对紧缺学科、发展中学校、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和新城新建学校的教师开展专项培训,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式、提升专业水平。
加强校本研修的专业支持与内涵发展。市和区县层面加强对校本研修的课程设计、资源开发、组织实施、监督评价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管理。开展各级各类学校校本研修的成果展示、案例交流、分享经验,促进不同学校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合作。鼓励开发旨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校本培训课程,积累全市共享的校本研修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形式的专业团队对教师发展的影响,营造教师之间合作研修的氛围,引导教师聚焦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课程,改进教学,逐渐形成校内、校际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完善教师培训的统筹管理与质量监督。建立教师培训管理档案,逐步实现教师培训管理的信息化、制度化。教师培训的考核情况将成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建立教师教育学分管理平台,积极探索跨区域、跨系统、跨机构等的学分互认与转换机制,促进 — 4 — 优质培训资源的共享。建立教师培训绩效评估机制,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和使用、培训项目的过程评估,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师培训的过程管理,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完成中职教师新一轮全员培训工作。发挥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课改特色实验学校及专业和学科校际中心组的作用,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对象的多元培训需求,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校本培训备案制,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及校本培训。
(三)教师教育资源联盟与建设计划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师范生实习基地的指导管理与内涵发展。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师范生实习基地的遴选标准和办法,鼓励更多的学校在做好校本研修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进一步规范市和区县两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运行管理,健全年检、随访、奖励、退出等机制,并对其进行跟踪指导与监督。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内涵建设,细化各项教师专业发展及带教师范生的措施,有效促进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开发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完善教师教育机构联盟、师资联盟、课程联盟与信息联盟,集聚培训机构与区县教师进修院校的力量,建立面向全体教师的开放型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最优化的教师教育资源,形成精品培训课程资源库。
加强以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人力资源建设。建立健全全市特级教师讲师团,发挥其在全市教师教育中的经验传授与思想引领作用。发动优秀在职与离退休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及对郊区县学校的指导,以项目任务的方式培训、带教、指导学科教师。建立市级优秀教师资源服务信息平台,让全市优秀教师与市、区县、学校以双向选择的方式
— 5 — 进行合作。在对口帮扶的市区和郊区之间,建立“特聘教师指导团”,承担团队对团队的定点指导和重点带教任务。
(四)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实施第三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以提升专业境界、促进专业成熟为重点,突出“双名工程”对学员培养的精致化程度;严把选拔关口,精选培养对象;基于专业成长,明晰培养定位;关注专业要素,完善培养内容;坚持团队指导,加强基地间交流;注重任务驱动,促进作用发挥。学员所在的区县和学校要积极做好学员培养质量的检验与评估工作,并积极搭建平台以充分发挥学员在本区县、本校的专业引领与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名校长跨省市学习交流。选派优秀的中小学校长参加“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联合培训计划”项目,继续探索校长培养的跨省市学习交流模式,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名校长办学经验交流。总结上海卓越校长培训项目经验,开阔受训校长的专业视野,提升其专业发展能力。
完善校长与教师海外研修项目。进一步完善校长与教师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攻读学位、访问学者以及跟岗学习的运行机制,坚持项目驱动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经验,加强双边培训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加强参训校长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估。与此同时,鼓励校长和教师参加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活动。
搭建东方名师发展平台。为鼓励专家型学科教师的出现,由市教委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启动东方名师人才资助专项计划。
开展中职校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训。依托名师培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企业培训实践基地,以提升创新意识、专业实践能力、课改执行力和教科研能力为重点,通过校企合作、专家引领等方式,开展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训,重点培养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在专业教学领 — 6 — 域中有较高地位的专业带头人。
(五)校长职级制度改革计划
研制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根据《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201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会议的精神,在对全市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体现上海特色的《上海市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凸显不同发展阶段校长的专业内涵特征以及相关要求,规划队伍建设,引领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
深化中小学校长职级改革。在原来试点实行的五级十三等的职级划分基础上,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和校长的任职年限、专业成长规律,进一步修订校长岗位职级。进一步研究与新的校长职级制配套的工资制度与相关待遇、任职资质与遴选标准、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考核与评估,推动校长队伍建设从行政定级向专业评定转型,促进上海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六)培训者队伍建设计划
加强区域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修订上海市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建设水平标准,开展新一轮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工作。各区县应明确教师进修学院校功能定位,统整区域德研、科研、教研、培训、信息技术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进一步推进教师进修院校改革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服务与支撑作用。队伍建设上,聘请一定数量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专家学者、社会相关专业人才以及一线特级或骨干教师作为兼职培训者,构建一支结构合理、运作规范的专兼职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
加强专兼职培训者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上海市教师教育培训者专业
— 7 — 能力标准,重视专兼职培训者的资质,规范高等院校、教师进修院校及其他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对专兼职培训者的选拔与考核。开展培训者培训项目,根据培训专业化的发展需要,有针对地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培训者培训课程,提供针对培训管理者、培训设计者、培训实施者等分类分岗的专业发展培训项目。探索教研员作为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化评聘、流动、退出机制。
深化教师教育创新研究。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着力进行教师教育的本体研究,政策研究,内容、模式、方法、途径研究,评价研究等。着重开展教师教育课程形态、实施方式、过程性评价研究,已有教师教育经验总结以及校本研修推进指导,有效提升全市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重视和加强市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内涵建设。建立完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网,开发系列培训教材、培训课程指南、名校长和名教师网络讲堂等资源。建立10个左右教师企业培训实践基地。探索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与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结对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
(七)教师管理制度改革计划
完善教师资格考试、见习、定期注册制度。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调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提高教师任职条件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新任教师基本素质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实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促进中小学教师持续发展。
推进公办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工作,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构建岗位设置合理、绩效评价 — 8 — 科学的教师考核制度。
改革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建立统一的基础教育教师职务系列。设置正高级职务,制定正高级职务任职条件与标准。研究与完善评聘程序与办法。
(八)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计划
实施郊区新城教师队伍建设专项。探索郊区新城师资的引进、调配等一系列政策性支援措施;严把新教师入口关,开展以文化适应性为重点、针对师资短缺和结构问题的专项建设。
推进教师区域内外有序流动。积极推进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完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优秀教师为发展中学校服务的平台,鼓励优秀教师作为志愿者到农村学校、发展中学校支教,支持离退休后身体健康且仍有能力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发展中学校任教。
加强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民办学校教师的管理与培训。规范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民办学校教师的持证上岗制度。建立教师的培训专项。鼓励公办学校开展结对帮扶。
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评估与监测的路径。鼓励专业机构研制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监测指标与评估工具,逐步建立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预警、诊断、指导机制。通过监测与评估,了解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区域差异,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各区县开展师资队伍自我建设专项计划,进一步促进全市师资水平的整体均衡发展。
实施中职新教师专项培训制度。着重进行职业教育理念、师德素养、岗位核心技能、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发挥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以及高校、行业企业和教科研机构的作用,以顶岗实习、合作项目和专题培训等形式有计划地培养培训新教师。
三、条件保障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各级政府领导下,把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加强领导,充分协调各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督促有关部门积极领导和协调“十二五”行动计划的具体落实。
2.进一步凸显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领导小组宏观统筹全市教师队伍建设的功能,指导和督促“十二五”行动计划的实施。落实项目责任人、方案、经费,推进行动计划的执行。
3.把“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列为区县政府督政项目,对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过程监测与评估。
5.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 篇五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时期,是上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科学制定上海“十二五”规划,对于上海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到二○二○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
(1)“十一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的挑战,把举办上海世博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契机,把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举办了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胜利完成国家交给上海的光荣任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四个中心”框架基本形成,服务全国能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篇章。五年的奋斗和探索,成绩来之不易,世博理念、世博精神和世博经验是推动未来上海转型发展的宝贵财富。
(2)“十二五”时期上海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上海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快速上升,为上海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出现增速减缓,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对上海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国家进一步支持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的重大政策,为上海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上海智力资源较丰富、商务环境较规范、城市开放度较高及世博会后续效应释放,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上海发展仍面临不少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商务成本攀升;传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创新创业活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有待增强;常住人口总量增长较快,人口老龄化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群体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协调难度增大,社会矛盾增加;体制机制瓶颈更加凸显,改革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率先走出一条适合特大城市特点的科学发展新路。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紧紧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个率先”,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和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带动作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努力争当全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坚持科学发展,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对上海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也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继续保持上海发展良好势头,解决前进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四个率先”作为上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力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把创新贯穿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要求,坚持人力资源优先开发和教育优先发展,壮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使城市转型发展真正建立在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的基础上;要切实摆脱习惯思维束缚,不背过去成绩包袱,更新发展理念,实现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重大转变,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基本要求是:
——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城市国际化程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
——必须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把握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全面促进城市信息化,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和水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基础和传统产业,努力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制度安排,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使发展成果更加广泛、更加均衡地惠及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充分发挥郊区在新一轮发展中的战略作用,积极推进新城、新市镇和新农村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必须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依法治市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与维护司法权威有机统一,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形成全社会依法共融、和谐共进的制度环境。
6.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 篇六
为了全面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控制农业面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回顾与评价
(一)“十一五”农村环保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绩
1、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已越来越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我镇从2005年开始,将环保工作列入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议程,制定了环境保护长期规划和年度环境保护工作计划,成立了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安排班子成员专门分管这项工作,并配备了2-3名环保专干,具体负责全镇的环保工作,环保工作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比较到位,形成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
2、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严把项目建设的环境“准入关”,基本上做到了社会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土桥镇座落于我县北部边陲,与娄底、怀化二市接壤,素有三市“金三角”之称,境内山水资源丰富,是我县的旅游、工业、边贸重镇。土桥镇党委、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于2006年制定了全镇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发展“山水经济”,既依托我镇丰富的山水和林木资产,规划有序地发 1 展小水电和林木深加工业,并明确提出任何项目建设首先必须通过全面的、科学的环保评估,凡是对环境有较大影响或破坏的,一律不能落户我镇,做到了“经济发展、环保优先”。“十一五”期间,我镇谢绝落户我镇的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三高企业”7家,关停高污染企业3家,新建企业顺利通过环保评估的10余家,严格把握项目建设的环境“准入关”,大大地优化了全镇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提供了保障。
3、加强环保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环保意识的高低。土桥镇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工作高度重视,在“十一五”期间,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到环保宣传工作上去,定期和不定期的运用电视、宣传车、橱窗、横幅等多种方式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立体式宣传,每年的年初经济工作会议,将环保工作单列予以宣介、发动和部署,并安排专门力量下村、下企业、下学校进行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解释,多层次、多方位、多方式的环保宣传,使全镇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以很大的提高。
4、致力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大大改善了全镇生产、生活及居住环境。土桥镇为了从整体上改善环境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增强我镇的对外知名度,促进招商引资和旅游业的发展,从2008年开始申报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通过两年的不断努力,于2010年10月通过验收,被正式授予“湖南省环境优美乡镇”。
5、城镇环境卫生实行社会化管理,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 镇和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以很大提高。为了确保有专门队伍对城区及重点厂矿企业的环境卫生工作,镇党委、政府在2006年大胆创新,采用城镇环境卫生实行社会化管理,组建了城镇管理执法队,专门负责镇城区和重点厂矿企业的环境卫生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为了促进农村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我镇在“十一五”期间,每年要选择1-2个重点村予以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对6个村开展了专门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大大地改善了上述6个村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并对周边村产生了一定的辅射作用,带动了部分村改善环境卫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6、加大造林和退耕还林工作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使我镇的整体环境得以美化和改善。“十一五”期间,我镇发动村组造林、经营者补林和群众退耕还林共计3万余亩,全镇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5%。
7、引导和扶植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十一五”期间,土桥镇党委、政府极力倡导发展“绿色经济”,共扶植发展无公害天然蔬菜基地2个,有机绿色大棚蔬菜基地4个,特色农家乐6家,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3家,在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部分产品在省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这种“名牌效应”对周边群众起到了一定的宣介和推动作用,使老百姓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认识不断地得以提高,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到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中来。
(二)“十一五”我镇环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的整体环境保护意识依然不高,总认为环境保护工作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这与“全民环保”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农村耕作农业的农药、化肥用量有增无减,对土壤、水质、大气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镇是农业大镇,全镇总人口6.5万,有5万余人生产生活在农村,全镇的耕地面积将近4万亩,农民在耕作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严重危害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长期大量地使用农药耕作,对土壤和大气亦有很大的破坏。农民为了高产,大量使用化肥,从而导致土壤性状恶化、农产品品质下降,环境严重污染。总之,农村农药化肥的用量不断增长对人类生存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3、部分农村饮用水水质不合规定,影响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十一五”期间,镇党委、政府大兴人畜饮水工程,竭力改善全镇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问题,但因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全镇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群众不能用上“放心水”、“安全水”。这部分群众仍然沿用古老的“直取水”方式,解决生产生活用水。由于耕作农作物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其残留物渗透到地下水,使其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再加至“直取水”未经过任何净化、消毒等程序,这直接影响了饮用人群的身心健康。
4、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处理不规范、不科学、不彻底,“脏、乱、差”现象还是比较严重,治理难度很大。“十一五”期间,党委、政府下大力气抓好城区环境卫生状况之余,亦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对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上。前后先后整治了金南等6个村(居),被整治的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对其它村亦起到一定的宣介作用,但因老百姓整体环保意识不强,缺乏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再加至环境保护的投入跟不上来,环保的硬件与软件比较平乏,造成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处理不规范,“脏、乱、差”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给政府环境整治带来很大的难度。
5、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村(居)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农村环保这一块由于起步较晚,国家的投入极其有限,大部分村根本争取不到环保项目的资金,而村级集体经济和当地政府财政收入极其有限,环保财力投入力度不大,农村的生产生活垃圾基本上“自然消化”,大多通过小溪、河流的冲带,这对水质和环境的破坏力极大,自然灾害也随之增多,群众的身心健康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十二五”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一)主要目标与规划指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协调统筹发展,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加大环保投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解决农村 5 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农村环境保障。
2、基本原则:
①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环境保护要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有很多遭到破坏的环境要素,不管花多少代价都无法治理好,所以环境保护要严把“准入关”,经济发展和各类社会事业建设,在初期要充分论证,科学规划,做好环境评估,凡是环评通不过的所有项目与建设,一律不能兴建,切实做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②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原则。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目标,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保环境保护,饮用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③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任何事情要坚持实事求是,要结合当地实际,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生活水平、小城镇规划和居住布局、环境状况等,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依托新农村建设为支撑,推动清洁生产、卫生生活和农村环境保护。
④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机制”的原则。环境保护是一门科学,也是一大科学难题。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充分应用各种科技手段作为支撑,建立适合农村环境保护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大力应用农村环保实用技术,以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村环境管理机制,优化整合各类资金,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多元化投入机制。
⑤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原则。环境保护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落实政府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要真正做到维护农民环境权益,体现环境公平,通过对农村环保的宣传,加强农民环境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
3、主要目标:
①总体目标:到2015年,有效控制我镇农村环境污染的趋势,基本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大的进展,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提高1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10%以上,农村改水、改厕、沼气应用等工作顺利、稳步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沼气池建设提高20%,创建生态示范村5个,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公众环保意识有显著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得到大的改善,为建设“生态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②重点内容与主要任务: a.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确保农产品安全卫生。
综合采取技术、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建立适合农村环境保护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着力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止农民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污水灌溉带来的化学污染和面源污染,切实保证农产品安全卫生。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引导农民轮回种植作物。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以及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节水农业。
b.科学、大力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加大污染整治力度。
“十二五”期间,要积极申报对口扶植资金,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兴建一个日处理能力100吨以上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一个,分片分区域在农村设立小型垃圾收集场6个,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办法集中处理农村生活的生产垃圾。对镇城区以及高洲、黄金井、热泉等人口相对集中、餐饮相对多的地方污水排放要严禁乱排乱放,必须做到“先处理,后排放”。在2012年底要完成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收集场和无害化垃圾处理厂的选址、立项、环评、规划等手续,2013年要正式动工兴建,在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
“十二五”期间,要利用申报省级生态示范村和国家级环境优 美乡镇这一契机,将农村环境保护和环保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或生态厕所建设,着力提供与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科学规划畜禽饲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把农村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推广“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四位一体的能源生态模式,实现人畜粪便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c.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十一五”期间,我镇兴建了部分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镇城区和部分村的饮水问题,但还有三分之一的村庄仍然沿用“自然取水法”,我镇仍然有2万人左右的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甚至部分地方的水源已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十二五”期间,要多方式、多渠道,政府支持、民众参与,极力争取人畜饮水工程项目,通过国家投资、地方配套、群众自筹的办法实施集中供水工程项目,部分海拔较高、人员分散,交通不便,水源相对较远的部分村,政府逐批安排专项资金,发动群众建立蓄水池和水窖,采取净化和消毒技术,达到饮用水标准。
“十二五”期间,要规划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域,制定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到2015年基本上解决全镇人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d.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提高畜禽粪便处理及综合利用。大力推进生态养殖,切实加强养殖业污染防治。政府对分散养 殖户要进行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彻底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对规模养殖户要引导和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大力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e.加大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力度。
以加强工矿企业污染防治监管为重点,大力推广无害、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普及率,倡导耕作使用有机肥,从源头控制土壤污染,强化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对部分土壤污染比较严重的,不适宜种植养殖的土地,依法调整土地用途,提高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对受污染的农田土壤进行逐步、科学地修复。
f.全面开展村庄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
“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实施“以奖促治 ”,加快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重点围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等与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进行整治。坚持“抓点、带线、促面”的方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危害农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要下大力气实施整治,针对个别突出的环境问题要开展专项集中整治,“十二五”期间,至少要完成环境卫生集中整治10个村庄以上,“以点带面”,不断改善全镇人民生产、生活环境。
③规划指标
土桥镇农村环境保护目标指标体系
序号 规划指标内容 10
2015年应达到的水平1 2 3 4 5 6 7 8 9 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 空气整体质量 空气污染指数API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镇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 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镇城区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 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100% 良好 0-100 60% 70% 60% 70% 100% 90% 90% 80% 70% 5% 8 100% 争取2014年创建成功 6 10 卫生厕所普及率 11 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 12 森林覆盖率 13 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 14 发展生态旅游企业(家)15 工矿企业生态治理率 16 申报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 17 创建省级生态示范村(个)④具体目标:
——建设一家日处理能力达100吨的无害化综合垃圾处理厂 ——“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全镇所有村庄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采取上级对口扶植资金和当地政府配套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兴建人畜饮水工程
——创建6个省级生态示范村
——加大环境保护专业队伍建设,申报设立环保所,安排专门力量从事环境保护工作。
——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
——2015年,农村清洁能源使用普及率达80%以上。——继续加工造林、补林力度,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管职责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实施的组织领导,积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推进环境保护行动的实施。政府要成立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安排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政府要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政府的重要议事议程,不断强化环保监管职责,以确保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各项指标得以完成和落实。
2、突出重点,加强保护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以保护和恢复农村生态系统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做到规划与建设并举、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并抓,做好植被保护,坚决遏制人为生态破坏。要加大绿化工作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为 申报和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生态示范村奠定坚实基础。
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要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争取设立乡镇环保所,保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各项资金到位,改建或新建环保设施,从软件与硬件两方面下抓手,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4、强化监测,加强监管
“十二五”期间,要逐步建立相应的农村环境监管体系。通过技术手段,采用专用环保设备,由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至少开展1-2次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本农点及重点区域进行全面的环境监测,监测结果上报上级环保部门并每年在政府政务公开栏公布。同时要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和“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禁止“三高”企业在我镇落户。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环保违规违法行为。
5、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十二五期间”,要将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环境保护基本常识作为宣传工作的重点,充分利用电视、散发宣传资料、办班、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全方面、立体性地广泛深入宣传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开展环境普法教育和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公众环境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
四、“十二五”农村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及投资估算
(一)重点项目:无害化垃圾处理厂
1、项目初拟地址:土桥镇东山团村老园艺场。
2、项目建设内容: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及其附属工程。
3、项目投资估算:800万元。
4、项目设计能力:日处理垃圾100吨。
5、项目资金筹措:国家对口扶持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1、水源地保护项目:建设截污坝/建设防护网/设臵永久性水源地保护警示牌。
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项目: ①设立垃圾收集网点6个。②建小型垃圾中转站3个。③购臵垃圾收集、转运车辆2台。
7.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 篇七
反观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如传统火电项目、传统造纸、水泥已经明显投资额减少, 审批受到国家限制。前后两者相比较不难看出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中国经济社会要有持续发展, 必须要转大弯, 从对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经济的路径依赖中解脱出来, 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同时中国正在弱化传统GDP的概念, 逐步提出“绿色GDP核算”概念。所谓“绿色GDP核算”是指以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 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 通过核算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提供系统的核算数据, 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在建立“绿色GDP核算”中, 环境会计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假如没有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来作为基础, 那么便不能作为一项具有国家层面意义上的指标。
一、“十二五”规划下建立环境会计必要性
(一) 在“十二五”规划背景下国家需要环境会计核算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 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
“十二五”规划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绿色规划。虽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比及“十一五”的20%下降了, 但我们要考虑“十二五”期间中国GDP将以年均7%的目标进行增长, 到“十二五”末中国GDP会是现在的1.4倍左右。所以, 这个目标面临的形势很严峻。具体来说, 首先, 随着前面节能减排工作、产业转型工作的深入开展与落实, 这项任务也到了攻坚阶段, 越发需要各方面的软硬件支持, 而实施环境会计核算无疑会对计划的实施有较大支持。环境会计核算会从会计角度来衡量产业对环境的友好程度, 并以此影响整个产业的业绩, 促使产业内部进行趋向与环境友好型的改善。其次, 利用环境会计核算来助推“十二五”节能环保及产业转型计划属于经济手段, 具有行政手段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因为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核算体系, 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 逐步开征环境的利用补偿费, 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反看“十一五”末期, 有的行业、地方为了达到预定的节能、减排目标, 不顾市场规律, 进行强行的诸如“拉闸限电”的突击节能环保行为。
(二) “十二五”规划背景下中国企业需要建立环境会计
首先,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在追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东芝半导体 (无锡) 有限公司通过环境会计核算, 改变物流及生产方式, 使该公司的CO2排放量2008年度减少288吨, 2009年度减少507吨。让我们看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非两条平行线不可交合, 企业可以从环境效益当中收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次, 施行会计核算有利打击外来“高环境成本”企业, 间接扶持本国企业。一些跨国公司因为本国环境政策较严,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 利用中国大规模招商引资并给予优惠待遇的机会, 将很多高能耗、高污染、规模效益很大的项目放到中国。利用政策优惠及中国法律法规不健全, 以很低的资本获取中国许多资源来牟利, 并对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没有负担对应的责任。假如企业建立了环境会计核算, 那么这一类外资将会重新计算成本, 政府也可以将这类“高环境成本”企业减少优惠甚至做出一些处罚。从而间接达到维护本国企业的目的。最后,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大,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去。而国际上有许多国家要求企业披露出环境会计信息, 这无疑为中国企业设置了一道环境壁垒, 成为阻碍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桎梏。建立了科学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后, 不光有利于企业走出去, 还会在国际上树立中国企业的环保形象, 增加综合竞争力。同时, 这还有力促进中国会计制度与国际先进会计制度的接轨。
二、“十二五”规划下建立环境会计可行性
(一) 从四大会计假设看环境会计可行性
环境会计是一个新兴的会计学分支, 学界对环境会计的定义有很多种。那么既然这是一个会计学分支, 它必然满足四大会计假设而又不拘泥于这四个假设, 只有继承了四大会计假设, 那么环境会计才有开展核算的基础。故笔者在此仅说明传统会计四大假设与环境会计关系。
1. 会计主体假设。
从纯会计专业上来说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单独组织系统的会计核算并编制独立的会计报告的单位。从经济学来说会计主体是指能够控制一定的经济资源, 并对资源的保管和运用承担一定的法律和经济责任的经济组织。现代企业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下, 更加显示出会计主体假设的深远意义。会计主体假设从空间上限定的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通过比较, 传统会计的会计主体假设与环境会计的会计主体假设在原则与设立目标是一致的, 主要不同是增加了对环境的计量, 即原来游离于传统会计之外的环境价值消耗与补偿纳入会计核算范围, 考虑了企业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
2. 持续经营假设。
传统会计认为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正常、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而不考虑企业是否破产清算等, 在此前提下选择会计程序及处理办法, 进行会计核算。该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传统会计持续经营假设着重在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性, 但假如把环境代价考虑进去, 如“环境负债”, 当企业资不抵债时, 也就宣告破产。所以环境会计依然需要持续经营假设, 但应该拓展范围, 不光是效益的持续, 更要是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的可持续。
3. 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是说企业把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相对均匀、较短的会计期间。该假设是对会计工作时间的具体划分。同样, 环境的治理也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期, 在被破坏后不断进行补偿才能被持续利用。这种分期就理应建立在会计分期上, 这不仅解决了企业持续经营与会计信息需求者要求的时效性之间的矛盾, 还使得环境会计信息定期披露, 使社会了解会计主体的外部性影响及将这种外部性内部化的情况。
4. 货币计量假设。
在传统会计中是货币计量假设是说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必须以货币计量为前提, 兼以其他的如实物、工时等计量。该假设在环境会计中依然适用, 建立环境会计就是因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外部不经济性, 建立环境会计的目标就是要把这种外部性内部化, 并且要把这种外部性尽量市场化。市场化就要求把企业外部不经济性以货币形式加以表示, 只不过以货币的计量手段被弱化, 强调多元计量。在环境会计核算当中如“排污费”、“环境补偿费”等等是可以以货币计量的, 但如水污染物排出量、废气排出量就难以用货币计量, 这些可以以附表的形式加以披露, 所以笔者认为货币计量假设在环境会计核算中依然适用。
环境会计是在传统会计基础上的发展与拓延,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物。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 环境会计假设基于传统会计的四大假设, 并有所修订和创新, 以满足宏观及微观利益相关决策的需求, 实现企业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 从中国内部环境看环境会计可行性
1. 政策支持。
中国逐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变为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这表示中国要建立立体的环境保护措施, 从立法、经济、科学技术等手段上进一步保证环保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 中国已经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 辅以环保法令、条例等构筑的法律体系, 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形成每年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惯例, 有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大力进行经济改革, 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 各项配套政策、经济机制已经基本完善。这为自然资源的市场化提供了前提和有利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企业逐步考虑社会、环境效益对其经营决策的影响, 自觉做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来创造效益。这无疑对环境会计的施行创造有利条件。
3. 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
传统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而现代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还要追求环境、社会利益, 实现人力、环境、物质的最优配置。所以一些企业建立了一些创新制度, 如发布企业环境公报、建立环境评价体系等。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发布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串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 为环境会计核算提供了生长土壤。
综上, 笔者认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形势的需要, 环境会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已初具在中国建立环境会计条件, 具备可行性。
摘要:中国2010年GDP已超越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十二五”期间假如再以粗犷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发展, 会导致中国环境资源枯竭, 从而失去发展的持续性。因此, 在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 结合中国产业结构大调整, 就更有必要建立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使用会计方法助推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会计,会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丽, 等.环境会计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及关系的探讨[J].会计之友, 2008, (3) :17-18.
[2]白英防.中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可行性分析[J].事业财会, 2005, (2) :15-16.
[3]张旭丽, 等.论环境会计、环境规制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8) :152-153.
8.接力世博 上海“十二五”新动向 篇八
从中国政府代表在国际展览局代表大会上宣布上海要申办世博会起,十多年间,伴随世博的筹备、开幕、落幕,整个上海完成了一个阶段的成长。
世博大幕落下5天后,上海宣布:迪士尼项目全面启动。
大世博大影响
机构初步估算,本届世博会给上海带来了800亿元的直接旅游收入,对上海全年GDP的贡献值达5%.拉动整个长三角地区投资同比上升约40%至50%,使第三产业在上海GDP中所占比重上升到60%。
在诸多利好因素的影响下,伴随世博会的召开。上海经济在2010年呈现出高速增长。 上海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前3季度,上海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7.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1%。由于世博机遇,上海市消费品市场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除1月份外,其余各月增速均超过1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世博游客大量集中来沪的影响下,上海市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快速增长,前3季度实现零售额501.77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6~9月的单月增速更是超过25%。
临近世博尾声,上海市政府方面传出世博招商外资项目签约12亿美元的重磅消息。
10月14日,世博招商集中签约外资项目20个,投资总额12.334亿美元。项目涉及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其中3家来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此外,此次签约,总部项目多达12个,其中,新设投资性公司8家,新设管理型公司2家,投资性公司增资2家。
上海市统计局最新出炉的1~9月上海利用外资情况的数据也显示,2010年以来,随着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上海市利用外资继续稳定增长。1~9月,合同利用外资113.41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其中第三产业合同利用外资92.86亿美元,占比达81.9%。
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92家.批准外商投资性公司208家,外资研发中心315家,是中国内地吸收外资总部机构数量最多、领域最广泛的城市。
此外,世博会期间上海周边各主要城市旅游人数和收入均呈现出高位增长态势,同时带动航空客运量、外贸进出口、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旅游相关产业出现20%以上的高速增长。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指出,我们在研究上海后世博的经济发展时,一个可以深入延伸的命题是,城市大事件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他强调,城市,往往会因为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而得到迅速发展,或者会出现显著的转折。
事实上,经过数年来漫长的申办和筹备过程,世博会本身所蕴含的精神理念,已经逐渐融入了上海这座城市。在产业转型、交通基建等方面,世博会都带来了很多机遇,极大地改变了上海的城市面貌,甚至改变了市民们的生活方式。
陆雄文说.借助世博会效应,可以加速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产业升级的势能,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城市大事件对城市发展也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如低谷效应、溢出效应等。
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上海市委主委杨健认为,要避免重蹈日本“世博后经济发展减速”的覆辙。就上海而言,世博结束后固定资产投资将缩水,世博旅游效应也将退潮,也可能会进入“后世博经济低潮”。
事实上,在世博结束后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负责人曾表示,“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比今年更严峻,比全国更严峻,可能是1995年来各开局年中最严峻的一年”。
作为一个高度成熟的经济体,“十二五”期间上海面临两大压力。在战略资源角度,上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的重大资源在拓展中面临瓶颈,发展中也受到空间约束,即便在郊区,大部分可用土地也已基本被消耗。上海遇到了“大城市病”这一棘手难题。住房、交通、环境问题,以及城市管理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的现状,都对今后城市管理、社会管理提出新要求。
该负责人表示,预计“十二五”年均GDP增速将放缓至8%左右。
在即将开启的“十二五”中。转型的命题,被推到了经济发展的前沿。俞正声曾表示,“上海的经济转型,就更艰难一些。它涉及到体制、法制和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
迪斯尼接力大世博
世博落幕5天后,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现代服务业项目,全球第六座、也是最大的迪士尼乐园——上海迪士尼乐园宣布全面启动。
乐园及配套设施区域首期开发建设工程预计将在2014年左右完成。
按照之前的设想,迪士尼项目继世博会后,成为拉动上海经济的引擎。
会展产业的一般规律,1元门票收入能够带动8元相关消费,而大型游乐项目的带动效应更大。初步估算.上海迪士尼一旦建成,可带动上海GDP的1%提升,预计将带动总计上万亿的GDP总值;解决5万到15万人的就业岗位;年游客流量将达1000万人;每年至少为上海带来新增游客300万到500万人次;拉动旅游产值的10%。
同时,迪士尼项目与上海“十二五”规划目标相吻合,即建设低碳、消费、民生为导向的服务型经济体。
“迪士尼项目的意义在于,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游乐园项目,而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旅游、文化、动漫、娱乐休闲、商业地产等各个方面。”上海社科院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朱连庆认为,对于上海而言,迪斯尼的重要性与世博是并驾齐驱的。因为迪士尼项目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效应广、辐射能力强等特征,将提振长三角地区的现代服务业。这也是上海十多年对其不放松的重要原因。按照上海市产业转型规划,加强工业和服务业的平衡增长,是上海转型遵循的重要原则。
当下,在上海转型目标“两个中心”尚待土壤丰沃之际.朱连庆认为,未来仍难以摆脱对大项目拉动作用的依赖。以迪斯尼项目为核心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将与虹桥商务区、世博后续开发区共同成为上海“十二五规划”优化市域空间的重要部署。
“每个五年规划都需要具体项目支撑。‘十五’是深水港和相关项目、‘十一五’是世博项目、‘十二五’必然是迪士尼项目。”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指出。
业内人士认为,在世博会闭幕之后,上海的投资和消费效应放缓。上海经济整体发展步入“后工业化阶段”,面临转型考验。
“迪士尼项目将接替‘后世博’时期投资减少的空缺,助上海平稳过渡到‘后世博’的经济增长中”。
“除了迪士尼之后,上海后续还会有其他的大项目作为主力驱动,比如大虹桥项目、世博板块开发等”,朱连庆认为.城市的发展不能只靠大项目投资拉动,仍必须加快转型向内涵发展。“转型是正轨,但需要技术、资金、人才、政策,机制等综合效应全方位配套,相比之下,大项目拉
动投资来得更快,”
“世博结束后,能否依托世博园区规划,以及迪士尼为主的高端服务业在上海聚集,将直接影响J=海经济转型的可持续发展能否成功。”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周振华明确指出。
“十二五”规划大转变
“十二五”期间.上海转型总方向将实现“六个转变”:推动发展理念向以人为本转变;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转变;推动生产生活向绿色低碳转变;推动发展布局向城乡一体转变;推动开放格局向内外并重转变。释放世博效应当作为本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上海提出,要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让有能力、肯努力的人找到就业岗位,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如继续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动迁安置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全市常住人口、城市和农村一体化、各项制度相互衔接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俞正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未来十二五,上海的人几的分布应该从中心区向几个郊区的新城扩散。“而且上班也不要太远,叫做产城结合。像嘉定、松江这些地方,包括宝山和闵行,它们都应该更好地实行产城结合。”
11月8日,在上海九届上海市委十三次全会上,上海市长韩正在作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讨论稿)的说明时也表示,把郊区放在现代化建设更加重要位置,进一步将建设重心转向郊区。
在俞正声眼里,看到的更多的是城市空间布局中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上海目前的城乡二元化、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二元化。俞正声将其归纳为“上海的两个二元化”,并表示这直接关系上海人民生活水平问题。
俞正声表示.“怎样更快地提高农民的收入?一方面是通过培训提高其工资性收入,另外要增加他们财产性收入,包括怎么样鼓励农民,在现有的集体建设用地上,盖一些租赁的房屋。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等。”
“第二个二元化”,就是外来人几的融入上,俞正声认为,不光是文化水平高的,产业工人也要更快、更多地融入上海;上海的户籍政策门还要开得大一点,这样将使上海变得更加和谐。
“上海服务”、“上海智造”、“社会管理”等一系列概念将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着力点。基建、信息化概念,将被新内容取代。首先,上海拟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合,全面建设现代智慧城市。第二,推进交通、水、电、煤等领域的保障管理。社会管理也将被提到同等高度,积极推广世博会期间的城市管理经验,突出城市管理人性化、智能化、网格化、精细化。
下一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初步设想也已成形。上海将把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主攻方向,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突破体制机制瓶颈作为核心环节,着力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海市发改委产业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闸北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就位列其中。在积极推动过程中,上海将通过完善服务业政策措施、鼓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加大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进行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等措施,突破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约束,加快推进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
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要以现代化商务楼字为主要载体,大力建设以金融、航运服务、信息服务、商贸旅游、文化创意、专业服务、会展等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小心城区内外环之间将加快推进“退二进三,重点转型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郊区重点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以各类产业基地、开发区为载体.推动工业向规划确定的工业区块集中。未来的郊区,要节约工业用地,建设以物流、研发、教育、商务等为宅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同时也引导已有的各类产业基地和开发区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
上海将积极吸引中央企业、外省市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参与上海国资调整和国企重组,推动国资从绝对控股向相对控股或参股转变。同时,本市将鼓励本地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投资布局 为拓展本市产业发展空间,宝钢.上汽、华谊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应加快对外投资步伐。逐步将生产制造环节向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转移.通过并购,合作等多种形式。
9.海北州十二五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 篇九
“十二五”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宏观经济环境形势将呈现出新的态势,给未来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更大的不确定因素。在新形势下结合我州实际,从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短期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研究出发,紧紧围绕“生态立州”战略的实施,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充分发挥环境保护部门职能作用。对于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施绿色经济、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海北州“十一五” 环境保护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全州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着力实施“生态立州、农牧稳州、工业富州、科教兴州、旅游活州”战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全州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的情况下,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州辖黄河、湟水流域水质全部达到《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要求;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得到完全控制;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任务全部完成。初步建立了污染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和监管水平有效提 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努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州组织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环青海湖生态环境治理等各项重点工程,改善了祁连山水源涵养环境和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通过加大小流域治理、农牧区、工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增强了我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多措并举
全面推进污染减排
为确保全州“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的实现,根据省政府出台的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明确了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要求,制定了节能减排工作方案,通过加强调度和督查,推进了减排措施的落实。一是工程减排方面。2010年可发挥减排效益的海晏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已建成投运;祁连山酒业有限公司废水治理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内发挥减排作用;唐湖电力公司2X13.5MW机组脱硫设施建设已完成各项前期工作,计划在年内开工建设。二是结构减排方面。先后关停了热电联产小火电机组、电解铝、碳化硅、铁合金、屠宰行业等落后产能企业13家,削减二氧化硫456吨,削减化学需氧量172.9吨。三是管理减排方面。强化了重点污染源达标考核工作,14家重点考核企业达标率在86%以上。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率达100%,基本实现了重点污染源持证排污。积极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提升了重点企业内部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加强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项目建设,州级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项目已全部建成,3家国控企业在线监控设施也已全部安装完成并与州监控平台联网。
(三)突出重点
强化污染防治措施
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思路,加大了重点流域区域的污染防治力度。一是重点流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列入《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的海晏县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运,其余项目稳步推进。二是加强重点行业环境污染整治。集中整治并督促完善了铁合金、有色金属采选等行业的污染治理设施,确保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三是铬渣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原海北化工厂铬渣治理进入拉运处理阶段,被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设备研发与示范项目已纳入国家“863”计划启动实施。
(四)强化监管
严把环保准入关口
一是按照“主动服务、提前介入、源头参与、全程监督”的要求,严把环境准入关。各级环保部门围绕大局,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后,迅速研究落实措施,及时调整改进环评工作,完善审批机制,确保了国家扩大内需项目的建设。二是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采取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必要手段,切实加强对水污染的控制;严格核定排污总量,施行清洁生产,实行排污许可 证制度。通过排污许可证的管理,规范排污者的排污行为,做到依证管理,按证排污,违证处罚,有效发挥减少污染与防治并举的作用。
(五)严格执法
着力改善环境质量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春灌期间防止水污染、高(中)考控噪和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州环境监察部门累计出动1200余人(次),检查企业500余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58家。不断加大后督查力度,对热水、江仓地区煤炭开采和祁连有色金属开采企业等环境违法案件和2006年以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专项整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后督查。二是积极完善排污收费核查机制,大力提高稽查水平。全州排污费征收突破500万元,继2006年跨跃100万元大关之后,再创历史新高。三是加强环境应急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强化对饮用水源地、矿山尾矿库等重点区域和行业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有效防止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首次成功对青海海鑫公司废水实施了应急排险。四是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角度出发,及时受理和严肃查办各类群众环境信访案件,查办率达到100%,有力地保障了群众的环境权益。特别对州委、州政府和省环保厅领导批示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
(六)强化辐射环境监管
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认真开展放射源的摸底排查,基本实现对全州放射源的 动态安全监管。针对原二二一厂填埋坑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与省厅共同开展了应急演练,提高了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同时,组织完成对全州9家单位、14台(套)电磁辐射设备(设施)申报登记工作,为电磁辐射污染源纳入排污申报体系奠定了基础。
(七)狠抓环保能力建设
稳步提升基础工作 全州共争取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及环保能力建设资金700余万元,有力加强了环境规划、污染源普查、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科技、环境信息、环境宣教等基础性工作,推动了环保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污染源普查工作扎实有效,认真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完成了阶段性工作任务,经国家实地核查后,全州普查对象漏报率、普查表指标漏填率、差错率均控制在2%以下,达到国家技术要求。同时,海北州林业环保局被授予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环境监测工作取得新进展,监测能力得到提高。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得到更新和完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和重点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站正在加快建设,环境监测覆盖面增加,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频次加大,应急监测工作有序开展,湟水干流海北金滩考核断面实现水质监测周报。环境监察能力明显增强,环境监察仪器设备得到更新和完善,全州各级环保部门执法装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环境宣教工作扎实有效。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加强环境宣传报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环保主题教育和科普活动,共有6所“绿色学 校”和2个“绿色社区”通过省级命名表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实施项目资金236万元,共有3个行政村环境得到综合整治。
(八)重视环保自身建设
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积极开展环保系统“五大建设”、“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力度,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大力开展行风、“三型机关”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环保系统行政效能进一步增强。
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州环境保护还存在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全州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科技创新能力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仍很突出;二是四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处于起步阶段,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工业集中发展区内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固体废物的集中处理及环境监管已成为发展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三是农村环境问题依然突出。随着全州农牧区经济快速发展,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牧区环境问题将严重制约和谐家园的建设进程。农牧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率低,畜禽养殖业、餐饮业和小型加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农牧区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四是 生态功能逐步退化,超载过牧问题突出。高强度的经济社会活动,对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以及城镇建设、公路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和地表的扰动,导致全州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超载过牧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有效遏制,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五是环保投入尤其是直接用于污水、垃圾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投入不足,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截止目前,全州仅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设计处理能力0.2万吨/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全州5个无害化垃圾处理场不仅无害化处理率低,而且处理标准不高,垃圾围城和二次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六是环保体制机制尚不完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综合决策机制有待健全。部分地区仍存在“重发展轻环保”的现象,环保投入不足,基层环境管理能力较薄弱,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性逐渐显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投诉事件增多,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各地现有的环境监管模式不能适应全州统一发展的要求,在环境管理上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现象,影响了全州环境行政管理的综合效能。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在“十二五”时期重点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形势分析
就现阶段情况而言,当前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带 来的巨量资源消耗、巨大环境压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试验所要求的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海北州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纲要提出:到2015年,全州工业经济实现“两个翻一番、四个重大突破”的发展目标。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翻一番,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达到36.58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以上;实现工业投资总额翻一番,工业投资年均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工业总投资达到140亿元以上。煤生产能力达到776万吨、产量超过600万吨;石棉 10万吨;铜、铅、锌共80万吨(金属量);铁186万吨(矿石量);金 1吨(金属量)。实现四个重大突破。即:实现工业集聚发展的重大突破,重点建设好海晏县红河湾生态工业经济集中发展区、门源县生态工业集中发展区、祁连县生态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青海省热水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四个特色工业集中发展区,成为我州对外开放的窗口、工业富州的载体、企业壮大的平台、经济增长的龙头。实现企业创新的重大突破,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应用上有显著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发展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品牌建设的重大突破,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社会联动的方式,培育更多的自主品 牌,扩大品牌产品的规模和影响力,培育出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
《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规划纲要》提出:海北州四县全部为环青海湖生态旅游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示范区;海晏县为沿湟水河特色农牧业产业化走廊;海晏县、刚察县为沿兰青—青藏铁路城镇发展带和经济大动脉。
省委提出:海北要在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特色旅游业、生态保护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五个方面走在全省牧区的前列。
青海省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以青海湖草原湿地生态环境和祁连山水源涵养为屏障的国家生态安全体系。
这些奋斗目标和要求对全州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任务将更加繁重。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镇污染加剧
预计到2015年全州城镇人口将达到12万,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0%。城镇化进程是一把
“双刃剑”,一方面,城镇化过程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提高了文化、教育与科技发展水平,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与思想观念,促进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污水、垃圾、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产生量持续增加,“热岛效应”加剧,城镇 9 及周边地区资源、环境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以城镇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将不断加剧。
(二)消费水平升级
资源进一步紧缺
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畜禽养殖量、排污量也将随之增大;同时人均住宅面积、汽车保有量均逐年上升,将导致道路拥挤,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增加,交通噪声污染日益严重,能源、土地资源将进一步紧缺。
(三)环保需求提高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根据国家污染减排与“四区两带一线”环保需求,全州COD、二氧化硫的单位GDP排放强度将要在“十一五”基础上削减,加之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新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如氨氮、氮氧化物等也会逐步纳入减排控制范围,全州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四)环保意识增强
环保工作压力增大
随着四县工业集中发展展区的项目建设和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新的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同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控制标准也会进一步严格,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三、“十二五”环境保护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保护生态作为重要责任,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紧紧围绕生态立州战略的实施和跨越式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污染减排,加强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加大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力度,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注重环境保护引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统筹各要素、各领域,兼顾农村与城镇,源头预防和治理修复相结合,长远谋划,总体设计,实现系统集成,提高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2、民生优先。从公众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出发,解决与民生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防范环境风险,促进社会和谐。
3、重点突破。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以城镇和工业集中发展区为重点,科学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
4、分类指导。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和水、气环境容量,严格遵循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落实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分区控制,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推进以环境容量为核算基础的污染物分区总量控制制度,进一步突出目标指标的地区差异性,强化指导性。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区分轻重缓急,分阶段落实环境保护的任务措施,通过加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5、综合推进。强化环境保护的政府意志,力争做到目标、任务与投入、政策的匹配。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综合手段,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以规划任务落地为基础,深化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规划编制、过程评估和实施考核的系统管理。
(三)规划目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基本控制,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城镇污染和工业污染基本解决,饮用水水源不安全因素基本消除,环境状况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相适应,危害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初步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基本控制。
(四)主要目标指标
1、水环境目标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
——湟水河金滩控制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2、大气环境
——城镇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292天/年
3、声环境
——城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5分贝 ——城镇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小于70分贝
4、生态环境
——按照规范化要求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区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5、总量控制及减排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上下达的指标之内,并按要求完成减排指标
6、污染控制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理、放射性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其它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0%。
——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6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
7、环境管理能力指标
——州、县环境监察监测能力达到标准化水平——建制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实现规范监管 ——城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成并正常运行 ——全州环境应急系统完善并正常运行 ——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实现自动在线监控 ——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初步建成
——州、县环境宣教、环境信息、环境科研能力基本满足工作需求
四、“十二五”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
(一)水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
1、优先保障饮用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全州重点城镇饮用水在用、备用和规划水源地保护区全部规范划定,相应保护设施落实并实现规范 14 监管;重点乡镇70%的乡村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完成规范划定,基本落实保护措施和监管监测措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
2、加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各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用并达标排放,全州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污水厂中水回用率和污泥处置基本达到国家要求。
3、严格控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以湟水河流域、黑河流域、大通河流域和青海湖流域为重点水污染防治工作区域,并强化其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至2015年底,根据《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水环境保护要求,省控、国控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实现100%,全面推进企业水污染物达标排放。
4、扎实推进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工作。严格核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禁止无证或超量排放,对超标或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的责令其停产整治。(二)大气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
1、加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继续以“三河一湖”流域等为重点区域,加大对火电、铁合金、煤炭采选、水泥等重点污染行业的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有色金属采选、电力、建材、集中供热等重点行业的工业粉尘、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
2、实施重点城镇大气环境综合整治。以城镇为重点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继续抓好西海镇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的同时,将推广节能环保型采暖锅炉及改造消烟除尘设备等措施。至2015年,城镇清洁能源使用率有所提高。将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纳入环境监管范围。
3、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减排工程为重点,抓好重点工程项目。督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铁合金、碳化硅等落后产能步伐,重点抓好西部矿业唐湖电力分公司2X135MW发电机组的脱硫设施工作,为完成全州州“十二五”二氧化硫减排任务起到重要作用
(三)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的任务
1、全州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投入正常运行并发挥作用。完善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收费标准和办法,建立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实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严格废弃危险化学品的监管。
2、全面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提高县级以上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逐步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和分类收集工作。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利用率达到100%;在优先进行减量化、资源化的基础上,推行垃圾无害化处理。重视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对现行的简易垃圾处理场进行环境综合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消除隐患。
3、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重点控制资源采选、火力发电、铁合金等行业。督促企业综合利用产生的固体废物,提高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尾矿等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产生,减少废物的堆存量。
(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
1、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协调实施好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程规划,配合完成祁连山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规划前期工作并力争项目启动;统筹搞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移民、人工增雨和草地、林地、湿 地、野生动物保护,发展生态畜牧业,减轻天然草场压力,逐步恢复天然植被、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引导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工程建设,促进生态恢复,逐步建立良性循环的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增加水源涵养。
2、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的保护与管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在全州范围内开展物种资源调查和区域性生态环境调查,完成全省生物物种资源调查;逐步开展生物物种资源利用安全评价、野生生物物种救护和繁育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实施青海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开展生物多样性社区共管示范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履约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
3、积极推动全州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生态敏感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潜力,确定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范围、发展方向和环境准入条件,强化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合理产业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对流域区域内环境容量有限、自 然资源供给不足、人口集中而经济相对发达的部分地区,实行优化开发。坚持环境优先,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和产品升级换代,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对热水、江仓等一些环境仍有一定容量、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实行重点开发。坚持科学利用环境承载力,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增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对环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山地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实行限制开发。坚持保护为主,合理选择发展方向,鼓励发展特色产业,逐步恢复生态平衡。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区域,实行禁止开发。坚持强制性保护,依法严格监管,禁止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任何开发建设活动,有效保护生态功能。
(五)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
1、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以奖促会”加快解决突出 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部署,以环境优美乡镇创建为引领,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手段,以《青海省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9-2020年)》为指导,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引导社会共同参与,在重点整治农村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农村环保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包括完善农村环保监管的政策措施,建立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机制,努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
2、继续推进重点整治。继续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抓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估,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制订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措施和环境污染应急防范预案,建立完善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监测制度。抓好农村垃圾固废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的统一收集要覆盖到农业区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普遍建立村庄环境卫生的长效保法机制,巩固村庄整治成果,同时做好农村工业园区和家庭工业的固废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 理,建立和完善多形式、低成本、高效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到2015年力争使全州40%以上建制村庄有污水处理设施。
3、抓好试点示范。在生态农(牧)业试点建设的基础上,推广生态农牧业建设经验,扩大生态农牧业面积和比例和后续产业的培育。大力推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完成海北州有机食品产地布局及发展规划,促进全州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结构转型。重点推动“青藏高原有机(天然)畜产品生产批发基地”国家级有机食品(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优美乡村创建工作,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以畜禽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为重点,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在海北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基础上,完成并实施全州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开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对主要流域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灌溉用水开展系统的水质监测管理,灌溉水质必须达 到农灌标准;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示范,3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5、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强化禁烧监察力度。进一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保护和改善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
(六)核与辐射安全的重点任务
1、切实加强对全州放射源和射线装置辐射安全监管,开展日常执法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放射源与射线装置辐射安全监管数据库,实行动态档案管理。健全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和示踪试验审批,放射源转入与转出、异地使用和回收、贮置、备案等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制度和机制,并组织开展进行现场辐射安全检查和审核验证工作。
2、开展对伴生放射性尾矿治理,做好对伴生放射性污染源监管工作。
3、加强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辐射事故的发生,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
4、按照国家规定的国营二二一厂放射性污染物填埋坑监护方案及国控网核安全预警监测点方案,继续开展每年的各 期监护性监测和日常管护工作,确保填埋坑的安全运行。
5、建立辐射环境监管机构和队伍,加强辐射环境监管和应急能力建设。
6、加强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各级环保部门辐射安全监督人员的培训。
(七)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
1、积极申请国家资金,完善环境基础能力建设 通过积极申请和争取项目的实施,解决各地环境监管能力与工作需求的突出矛盾,特别是环境监测和监察业务用房问题,保障全州生态环境监测和突发环境应急监测,建立全州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完备的监察执法体系,提升环境监测执法能力,确保污染减排目标的实现。
2、积极开拓资金筹措渠道
随着镇场经济的深化,应当善于利用经济手段,培育和引导镇场,促使各种渠道的资金进入环保能力建设事业,特别要注意调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投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等主要渠道。同时,还应积极开拓新的资金筹集渠道。
3、继续加强环境监管体制建设
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是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和环境保护监督执法的基本保障。全面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完善环保机构、提高环保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强环保管理与技术队伍建设。
4、创新环境管理手段
通过加快现行环保管理体制的改革,积极引入镇场机制。在推行镇场化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主要通过制定有关标准和法规,加强对环保投资的调控。研究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环境信息技术。重点研究污染物排放连续自动监测技术,城镇污染源连续监测的监测网络规划和建立以及监测数据高效安全的传输技术,区域环境质量地面自动监测、预报与预警技术,重点研究和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环境应急预警系统和覆盖州、县的二级视频会议系统,以及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服务平台。
五、主要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保障环境保护规划的顺利落实;强化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建立环保政绩考核和政绩追究制度;强化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和多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环保联合执法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整体合力。
(二)制度保障
1、完善环境准入,健全环境审批制度
建立和完善产业准入制度,提高企业准入的环保要求,凡是达不到经济、技术和环境标准的产业在县内立项,一律不能审批。严格遵从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级审批制度,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进入辖区。
2、积极探索,创建新型环境管理机制
“十二五”期间,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海北州环境保护工作特点的新型环境管理机制:
(1)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预测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污染预防措施和发展调整方案,以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2)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大力推进公众对环保管理工作的认识和参与。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和完善重大环境保护工作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和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组织,提高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的水平。对涉及民众环境权益的重大决策和开发建设项目,要实行公示或听证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检举和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社会监督。
(三)资金保障
合理利用环保专项资金,稳定提高政府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支出,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设施镇场化建设运营机制,逐步提高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例。
六、环保重点工程和投资
计划实施49个项目,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建设、污染预防与治理、城镇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
附表
一、海北州“十二五”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项目表 附表
二、海北州“十二五”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项目表 附表
三、海北州“十二五”城镇和工业集中发展区环境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表
附表
【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推荐阅读:
上海市奉贤区环境保护局11-21
上海市建设中学07-22
上海市城镇排水污泥处理处置规划06-11
上海市建设工程建筑渣土承运合同08-29
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章程08-15
上海市建设工程竣工备案实施细则11-14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10-12
上海综合交通规划08-11
上海医院发展规划09-24
上海建工文化建设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