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和励志教育

2024-07-07

感恩和励志教育(14篇)

1.感恩和励志教育 篇一

《感恩励志教育》观后感

今天晚上,我有幸观看了邹教授的《感恩励志教育》讲座。这是我看过众多精彩讲座中最令人震撼的一次,也是让我彻底征服的一次,不是因为演讲者的口才多好,也不是因为演讲的文字多么华丽。而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一种对爱的呼唤,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内心。讲座共分为两个部分,‘ 爱父母’和‘爱老师’。

爱父母,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不仅包含着子女对父母的情感,更是一种责任。‘你爱你的父母吗?’也许所有人都会回爱,但当邹教授问‘你是怎么爱你父母?’时在场所有人都噤了声。爱不是口头上的承诺,爱需要你用实际的行动去证明,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如果孝道不足,文凭越高,社会危害就越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爱,但我们却天真的认为父母对我们的好是天经地义的,我们从没想过要报答他们,也没想过在他们工作疲劳时递上一杯热茶,更没亲口对他们说过‘我爱你’三个字。当听到小男孩思念过世的母亲而数星星时,当听到小女孩的母亲为烧伤的女儿忍痛割皮时,我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因为这时让我想起了我高一那年,我要求父母给我买一个手机,但因为那年正遇上旱灾,田里收成不好,再加上家里有三个孩子要上学,负担太重,父母就没答应给我买。我一下子就恼火了,大声地跟父母吵了一架,晚饭也没吃就睡觉去了。现在想起来,自己当时是多么年幼无知,也对自己当时的行为感到深深地懊悔,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不会再跟父母吵架,我要好好的照顾他们,孝敬他们。因为我懂得了‘树

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

爱老师,老师是我们人生的启蒙者,也是我们的第二个父母。是老师教我们读书写字,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老师一起度过,是他们周末不休息帮我们复习,是他们深夜里挑灯为我们备课。老师是园丁,老师是蜡烛,老师更是粉笔。爱老师,尊敬老师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的责任。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

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

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

无论是老师,还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需要感恩。

2.感恩和励志教育 篇二

当今社会, 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很多不懂感恩、漠视恩情的现象, 不尊重师长、无故旷课、故意扰乱课堂秩序;从贫困地区出来的学生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亲属, 不认真学习, 盲目地与别人攀比, 只追求物质享受;把国家、社会、他人的帮助认为是应该的, 不按时或者不偿还国家助学贷款, 对社会没有责任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不考虑集体的利益, 自私自利等。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 对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及原因分析

1. 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在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绝大多数人在家里娇生惯养, 父母为他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 有求必应, 使得他们无法亲身感受和体会到别人的辛苦, 把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与此同时, 家长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只看重子女的学习成绩, 把成绩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 忽视了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 使得他们的思想产生偏差。“啃老族”就是一种感恩教育缺失的现象, 一些高校毕业生, 好高骛远、挑三拣四, 毕业后一切生活全靠父母供给, 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 不但没有心存感恩, 甚至还嫌弃自己的父母没有能力为自己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

2. 学校对学生培养教育失衡, 削弱了感恩教育。

目前, 我国很多高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能力培养, 注重自己学校的就业率, 忽略了大学生的情感教育, 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出现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现象。很多高校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明确的教育大纲和考评机制。与此同时, 一些教育工作者缺乏职业道德观念, 失去了学生的信任, 甚至使学生出现仇恨教师的心理。很多高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采用急功近利的方式, 没有根据学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急功近利在当今社会有很大的市场, 许多人都利字当头, 做事以利为目的, 把自己的行为市场经济化, 用“等价交换”进行衡量, 奉行有回报才有付出的想法, 给大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尤其是近几年层出不穷出现的“扶老人事件”, 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这一现象直接使大学生对从小接受的“助人为乐”思想产生怀疑, 这就产生了关于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讨论, 使得大家在做好事之前都要犹豫再三。现在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很强, 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 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形态发生改变, 道德教育缺失。尤其是一些报纸杂志, 采取极其不负责的态度, 宣传一些与感恩精神相违背的思想, 为社会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造成了负面的作用, 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策略和途径

1. 家庭。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要积极发挥对子女进行感恩教育的作用, 在满足子女物质条件的同时也要加强精神文明的教育。在子女幼儿时期要加强感恩意识, 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要说一声“谢谢”, 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在子女进入大学后, 更要注重子女的感恩教育, 大学是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父母在为子女提供物质条件的同时也要向子女表示自己的辛苦, 让子女心存感恩之情。同时也要让子女亲身体会自己的辛苦, 让他们分担一些家务事如拖地、做饭等, 只有亲自经历才能知道其中的艰辛, 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感恩意识是根深蒂固的。父母的言传身教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懂得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恩, 并有报恩的行动, 父母的这种行为有助于子女形成感恩意识并付诸行动。

2. 学校。

学校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 大学时期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时期, 学校要充分认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可以为感恩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施平台, 促进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学校首先要保证宣传媒体能够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发挥正面的积极的宣传作用, 在校园范围内营造一个浓厚的感恩氛围, 通过学校的报纸、广播、出版刊物和校园网络, 对不懂得感恩、漠视恩情、忘恩负义等现象要进行无情的揭露和严肃的批评, 对于一些感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人要给予高度的表扬和赞赏, 积极努力促进校园内“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健康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其次, 学校有众多的社团组织, 学校可以组织社团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 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宣传活动, 让同学们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 感谢老师的培养和栽培。同时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让同学们各抒己见, 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加强感恩教育的方法, 并开展课外理论学习活动, 切实加强感恩教育。再次, 高校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向学生传授积极的正面的道德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 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 言传身教把感恩教育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动中。

3. 社会。

良好的社会感恩环境, 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品质。政府作为社会环境的主体,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首先要借助社会舆论, 倡导感恩。政府要监督舆论机构, 对与感恩教育相关的事件, 要弘扬感恩情感, 贬斥忘恩负义的行为, 引导大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积极实行感恩行为。其次, 政府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 保障感恩, 对社会上出现的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正面形象要给与一定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 使得社会上形成惩恶扬善的环境, 这有助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深入开展, 并对感恩教育的成果有积极的作用。

4. 自己。

大学生作为感恩教育的受教者, 要秉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对待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不只是形式教育, 要付诸日常行为中。在家里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帮助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够承担的事务, 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在学校要团结同学, 感谢同学给予自己的帮助, 同时也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尊敬师长, 感谢教师的教导之恩;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感恩后勤人员为学校干净环境的付出。在社会中要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重。

四、结论

感恩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和品质操守。尤其是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主人, 感恩意识在其身上不仅不应该缺失, 还应该得到传承与发扬。

本文针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 提出了“家庭—学校—社会—自己”四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 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途径, 促进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培养, 使大学生形成感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黄正福.感恩教育——大学生的德育必修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7, (7) .

[2]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论谈, 2006, (1) .

[3]徐晓冰.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创新之路[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5) .

[4]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与可能[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3.浅谈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 篇三

于是在这届班主任的工作初,我便对学生采取了大量的感恩教育活动。从写感恩主题的作文到看感恩教育纪实片,确实当时对学生的触动相当大。可我总感觉这个效应对学生的影响太短暂,心想也许是感恩教育的频率还不够,就继续加强!可就在前几天,月考过后我答应学生放一场电影轻松一下。这时有好几个学生提到:老师别再给我们放感恩教育的了!我一听心里猛的一怔,仔细回忆一下我放的次数也不是很多啊,为什么學生会有这么大的抵触情绪呢?我开始反思这个问题,难道是感恩教育落实的很到位了吗?还是应该给他们添加些其他营养。也是天天说感恩谁都会反感。

添加什么营养呢?忽然我想起了前几天在某本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说的是日本的青少年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明确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了,并且从那时起就着手准备,为自己的理想开始拼搏奋斗。可是看看现在我们国家十三四的孩子,有这种想法和行动的有多少。对,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试试。

首先在接下来的班会上,我让全班同学写了篇我的理想,大家也挺有兴致。很快就写好了,课下我在办公室认真的读了起来。越读越有劲,很多同学写得都很棒。有的理想比较宏远,立志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也有的很朴实,长大找个好工作,挣钱报答父母……等等!

看到孩子们的一个个纯真的的梦,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我觉得自己应该好好的去呵护它们,帮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接着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讲了一个主题理想与坚持。谈到了理想的实现与学习知识的关系,理想的实现更重在坚持。一个远大的理想是有自己无数个小小的理想目标的实现逐步完成的,比如有个同学想长大了进NBA打球,我说你先慢慢的让自己的球技在咱们校首屈一指。也有几个同学的目标是清华大学,我坚定的说这是很有可能得事情,那就先努力两年后考上我们市一高。然后又提到了很多明星名人在自己的坚持下最终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

其实我也深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社会的认知逐渐成熟之后。他们的理想也许会或多或少的改变些,但不管怎样,现在坚持了,把知识基础打好了,就算理想有了少许的变化,对他们也是很有益的!

4.91教育资助 感恩励志 篇四

2018年5月21日,依据教导处工作安排,结合本班实际,我们在九(1)班教室成功举办了以“教育资助 感恩励志”为主题的班会,参与本次活动的有班主任老师和全班40名学生,班会过程如下:

一、活动主题:“资助教育 感恩励志”

二、活动目的:此活动是为了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普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知识,让全班学生全面了解各项学生资助政策,掌握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性等各项资助项目的申报条件和申请程序。

三、活动意义:使国家资助政策深入学生心中,确保国家资助政策顺利实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引导他们在获得资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懂得感恩,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对国家和社会有所回报。

1、开场白:

主持人:为进一步提高大家对国家中学生资助政策,普及资知识,今天,九年级一班举行以“资助教育 感恩励志”为主题题的班会活动。

有人说,风雨中挺立才是真正的英雄。各位同学们,我们感谢国家助学政策给我们撑起的一片碧蓝天空,它赋予我们的是成长中的无私和求学路上的感恩。

有人说,重生是为了脱离地狱,而拨开云天见天日的今天就是我们的天堂,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来报答,国家乃至学校给予我们的资助之恩,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让这个世界充满无私,充满帮助。

2、接下来我问你答,进入本次班会重要环节:

四、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知识问答:

(1)、问题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学杂费吗? 杨花同学答:免学杂费。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

(2)问题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教材费吗?

王富强同学答: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费教科书资金,国家规定课程由中央全额承担,地方课程由地方承担。同时国家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正版学生字典,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3)、问题三:国家对寄宿制学生有哪些资助政策?

张佳乐同学答:寄宿生生活补助。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可以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4)、问题四:你了解国家的营养改善计划吗?

卢选兵同学答:营养改善计划。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为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补助形式为向学生提供等值优质食品,不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800元。各地因地制宜开展营养餐地方试点。

(5)、问题五:寄宿生生活补助基本申请条件?

张洋阳同学答:(1)、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简朴。

十、最后总结:

主持人:我们出身贫寒,但是我们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喜欢探索?? 我们来自农村,家徒四壁但是我们从不抱怨,反而热爱贫穷?? 我们求学路上,追寻梦想,追求自强,寻找希望的灯塔?我们怀揣着感激,拼命让自己自强,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请班主任为此次班会做闭幕词:

5.感恩励志教育报告1 篇五

为了提升师生们的道德素养,建设和谐校园,让广大同学学会知恩图报,不忘国家之恩、社会之恩、养育之恩,使同学们在感恩中励志、发奋。2011年10月11日上午,我校有幸邀请了“感恩教育报告团”青年演讲家杨团结老师到我校为师生、家长朋友作“感恩教育”报告。全校师生、家长朋友等600余人聆听了报告。

杨团结老师通过“心灵对话,现场互动”的方式,从自身的经历开始,从人性的本质出发,以治心扶志为本,借助音乐和环境氛围,用他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心语引领大家重温过去,反思自己,又以情理交融、催人奋进的激励,点燃同学们心中的激情。他要求同学们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要忘了培养自己的祖国,不要忘了养育自己的父母,不要忘了教授自己知识的老师,不要忘了那些关心自己和帮助自己的人。许多同学情不自禁地自发走上主席台,诉说了自己对父母、对老师、对给予自己关心和支持的人无尽的爱,有的已泣不成声。很多同学都表示,自己一定会珍惜这份心灵深处的感动,用行动实现知恩图报。许多同学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感情,深情地喊出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老师,我爱你们,谢谢你们!”等朴实而感人的心声。

6.中学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二、参与对象 全体学生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要相互结合,有机进行。要充分挖掘传统节假日的内涵,精心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学生“知恩”、“感恩”、“施恩”、“报恩”,做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各班级要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征文比赛、社会实践活动、感恩歌谣传唱、感恩美文欣赏等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主题教育。我校将以识恩·明志——感恩·立志——报恩·壮志为序列,结合传统节日教育,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1、“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清明节主题教育。(时间:4月17号前上交)4月6日带初一学生去扬州烈士陵园扫墓。“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征文评比活动,以“祭先人,感养育之恩;忆先烈,励报国之志;颂先贤,行求知之路”为主题,纪念清明节传统节日,开展感恩·励志教育。

2、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纪念日教育活动。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和各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纪念日教育内涵,向学生介绍和宣传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的由来,加强民俗文化宣传,普及民族传统节日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从而树立革命理想,积极投身于学习和为社会服务的活动之中。

3、“让我感动的瞬间”征文比赛。(时间:5月15号前上交)各班级要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和教师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和校园体验活动,通过为家庭、学校生活服务,感受师长工作,捕捉令人感动的瞬间,撰写亲身感受,明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理,养成爱劳动、会自理、乐学习的品质。

4、“我让(父母或老师等)露笑脸“故事征集活动。(时间:6月12号前)各班级要组织学生走进家庭、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组织学生讲述知恩、感恩、报恩的故事,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真情行动,感恩你我,回报社会。

7.感恩和励志教育 篇七

然而, 当下我们的很多队员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受到长辈们的精心呵护和特别关爱, 习惯了享受别人给予他们的无微不至、不求回报的关爱。在他们的心目中, 这些都是他们理所当然应得的。因此, 稍不顺心就顶撞家长、怨恨他人, 甚至离家、逃学;对老师的帮助、教育不耐烦、不接受, 情绪对立;同学间为一丁点小事, 就怨天尤人、摩擦不断。究其原因, 没有良好的心态, 不懂得感恩, 是问题的根源。

那么, 怎样才能有效进行感恩教育呢?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 未能引起灵魂深处的变革, 它就不能称之为教育。”确实, 最有效的教育是触动灵魂深处的教育。因此, 我尝试利用中队课的平台, 组织了系列化的感恩教育活动, 叩击孩子们的灵魂,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敲打队员的灵魂

中队课, 不仅是中队辅导员教育队员的阵地, 也是队员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通过交流沟通, 可以增进队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影响, 实现对队员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针对中队里的打架和骂人事件, 我组织开展了“论打架”的主题中队课, 课前让每位队员深入思考, 从多个角度讨论打架。在中队课中, 队员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 队员从打架的起因分析到打架的危害, 并谈到如何避免打架。认识到“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有矛盾, 大家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聊聊, 或者找同学或老师作为中间人进行沟通,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在中队课中, 我设计了几个生活场景:

A.昌盛生病了, 添添陪伴着挂瓶, 读文章。

B.做作业时, 晨晨的铅笔没了, 同桌飞飞马上借了一支给他。

C.早上起床, 张远发现牙膏没有了, 琪琪马上把自己的拿给他用。

D.嘉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 瑶瑶中午坐在旁边陪他一起完成。

这些普通而熟悉的生活场景每天都发生在队员身边, 队员们沉思:是呀, 平时怎么发现不了这些平凡的事中透着同学对自己的那份恩情呢?真的, 有多少身边的事情值得感谢, 而我们却没有感受到或者不屑说出来!这些场景的出现, 深深敲打了队员的灵魂, 他们纷纷说出了久违的感谢之语, 也是肺腑之语。感恩活动, 解开了心结, 感受了情谊, 促进了和谐。

这就是感恩, 如风之于树,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二、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感动队员的灵魂

队员的健康成长, 离不开老师的关爱和教育。怎样让队员知道老师的爱其实蕴藏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次批评中, 知晓老师的教诲之恩呢?我让中队队员每天记录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队管理以及老师为队员的隐形付出。通过一周的记录, 然后布置队员用调查表的方式去采访其他的老师, 让老师谈谈他最开心和最难受的事是什么。一切就绪后, 便组织了以“老师最开心和最难受的事”为主题的中队课。

第一环节是把中队每天记录的情况用PPT形式播放出来, 星期一:朱老师今天感冒, 因此早读时声音很沙哑, 但她坚持领着大家读英语单词。早读结束后, 她把英语成绩比较落后的几个同学请到楼上办公室去读。今天, 傅老师发火了, 因为有几个同学的默写很差, 事后, 让这几位同学重新默写, 直至默写通过为止……一件件发生在队员身边的事重现在眼前, 很多队员看着, 默然深思。第二环节是让队员猜猜老师最开心和最难受的事会是什么, 然后公布调查结果。第三环节是谈谈老师为你做了什么。由于有前面两个环节的铺垫, 很多队员顿悟到了老师对自己生活上的点滴照顾, 教学中的一喜一怒, 都随着他们时时刻刻的变化而改变着, 这是一种生命的联动。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句叮咛, 是如此生动地反映在中队课上。当队员踊跃地把这些平凡的事说出口时, 我觉得感动已然触动了队员的灵魂。

这就是感恩, 如风之于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三、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震撼队员的灵魂

队员的成长路上, 离不开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起早贪黑的养育、不辞辛劳的教育。父母这些发自内心的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的爱, 往往让队员身在其中却不知爱在何方。不知爱, 怎会知恩、感恩?因此, 让队员理解养育恩、明白父母心, 才能触及他们的心灵, 让他们懂得感恩。为此, 我要求每一次放假都让队员记录放假几天中父母的点点滴滴。我设计了《父母的爱在何方》的中队课, 收集了一些家长创业前的生活照片, 并邀请了几个家长到中队课中谈谈他们走过的艰辛历程。很多队员并不知道父母创业前以及创业时的艰辛。当添添的父母出示20年前怀揣2000元到义乌, 住在只有10平方米并堆满货物的出租房的照片时, 想到当时的艰辛、困难, 说到动情处, 家长都忍不住潸然泪下。是呀, 哪个家长没有艰辛创业的故事啊!哪个家长不是为了孩子啊!家长的现身说法, 孩子们是有感觉的, 这是对他们灵魂的一次震撼。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 发现很多队员一下子长大了, 学习也有了动力, 渐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能主动与父母沟通、分担家务、知道节约。

懂得爱、理解爱, 并能反哺爱, 这就是感恩, 如风之于心灵,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四、大爱无痕———叩击队员的灵魂

一首好歌, 能催人奋进;一幅好画, 能陶冶情操;一句格言, 能净化心灵;一篇好文章, 能叩击心门, 使人终身受益。古往今来, 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 都蕴含在平凡普通的生活中, 通过文字的形式散发出他们持久而永恒的魅力。《寻找爱的足迹》的中队课, 课前让队员通过各种途径选择自己认为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无私的爱的文章。队员找来了大量关于汶川地震的文章……我把这些文章张贴在教室中, 让队员课余欣赏、阅读, 在中队课上说说你对哪篇文章最为感动, 如果是你, 也会这么做吗?虽然, 这只是一些文章, 但我相信, 在某一个情景、某一个瞬间, 刻录在队员灵魂深处的感动会在不经意间叩击着他们的灵魂, 会在潜意识中影响和指导着队员的行为。

通过这一系列主题明确、设计完整、以“感恩”为主题的中队课, 队员们在不经意间暗开了心窗, 悄启了心门, 默指了心路;队员们渐渐懂得了人与人之间, 什么是理解与宽容、什么是互助与合作、什么是感动与回报……这就是爱!懂得爱才能享受爱, 才能反哺爱!

8.感恩和励志教育 篇八

42岁的杨明远硕士毕业,在沂蒙山区一所大学任教,妻子李玲是一所中学的老师。夫妻俩工作努力,都是单位的先进工作者,但15岁的儿子杨浩成了他们的心病。

杨浩两岁的时候,杨明远忙于教学改革,早早把杨浩送进了幼儿园;上小学时,李玲又到外地进修,杨浩被送进了寄宿学校。忙于事业的夫妻俩和儿子交流不多。随着杨浩进入青春期,杨明远发现,儿子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沉溺其中,成绩直线下滑。他和妻子这才紧张起来,多次苦口婆心地与儿子沟通交流,但任凭他们怎么劝说,儿子始终无动于衷。

2008年10月,杨明远的父亲要来城里住些日子,杨明远让杨浩跟他一起去车站接爷爷,正在网络游戏里忙得热火朝天的杨浩头也不抬地说:“这么大的人了。自己打车来就是,我不去!”杨明远强压着心头的怒火:“你忘,了小时候爷爷多疼你啊!你不去接他,他会失望的。”杨浩极不耐烦地说:“真是麻烦,我没空。”

杨明远只好一个人去车站接回父亲。多年不见孙子,爷爷进门就想抱抱杨浩,扬浩却不耐烦地冲爷爷发牢骚:“我正在‘练级’呢,别烦我好不好?”弄得爷爷很是尴尬。

为了好好招待父亲,杨明远和李玲买来很多吃的用的,杨浩对此颇有微词。一个月后,父亲要走了,杨明远买了一大堆礼物,让父亲带回家分给亲友。杨浩见了,当着爷爷的面质问父亲:“为什么要买那么多东西?你又不是大款!我让你买个学习机你都不买,现在咋这么舍得花钱了?”看见父亲面露尴尬,杨明远忙制止杨浩:“爷爷是我的父亲,孝敬他是我应该做的。”没想到杨浩很不理解地摇了摇头:“爷爷是成年人,应该自食其力,不该不劳而获。”杨明远有些哭笑不得。更让杨明远难堪的是,爷爷出门时跟杨浩说再见,杨浩竟像没听见一样,眼皮也没抬一下。

带着万分的歉疚,杨明远送走了父亲。

回家的路上,他一直在想:儿子为什么如此冷漠?他意识到,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他决定帮助儿子改变。

杨明远去请教做心理咨询师的同事。咨询师告诉他,孩子的成长需要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只有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才能开拓视野,拓宽知识,促进情商的发展。要想提高杨浩的情商,让杨浩从一个感情淡漠、内向自闭的孩子变成一个懂得感恩、积极向上的孩子,就得给他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

咨询师的话,让杨明远茅塞顿开。是啊,自己和妻子整天忙于工作,与儿子疏于交流,难怪儿子的情商发育与年龄不相符。这时,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小山村的大家庭,祖孙三代、十几口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充满了亲情,至今让他怀念。这不正是杨浩欠缺的吗?

于是,他和妻子商量,趁着寒假、将杨浩送到乡下父母那儿,让他在充满着亲情氛围的环境中学习为人处世,在民风淳朴的乡村提高儿子的情商。同样为儿子犯怂的李玲答应了。

回山村进行情商教育

2009年1月,杨明远带着杨浩回到了家乡。临行前,怕迷恋网络游戏的杨浩不肯跟他走,杨明远跟杨浩做了一番轻松的谈话。他向扬浩介绍了家乡的风俗人情和独具风味的小吃,以及他小时候与父母、小伙伴之间的趣事。这些闻所未闻的故事,勾起了杨浩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他跟着爸爸上路了。

在村头一下车,杨浩就看到爷爷奶奶、叔叔婶子、大爷大娘,还有和他年龄相仿的堂兄弟、堂姐妹十几口人早已等在那里。亲人的热情,让杨浩手足无措。杨明远不失时机地教育儿子:“乡下的农活很忙的,年前大棚里的蔬菜要上市,花棚里的花卉要管理,田里是离不开人的。但这么多亲人,却放下手头的事情,来接我们,这是因为他们和我们之间有割舍不断的亲情,而这种亲情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最珍贵的感情……”

为了招待远道而来的儿孙,爷爷和奶奶邀请了家中所有的亲戚一起吃晚饭。十几个人围在一张大桌子上一边吃饭一边说笑,这让习惯了分餐的杨浩觉得很不卫生,面对满桌丰盛的菜肴他很少动筷。吃完晚饭,亲友们散去后,杨浩提起包对父亲说:“爸爸,我有点累了,咱们去宾馆吧。”爷爷在一旁乐了:“到家了还去什么宾馆?这孩子真是的,就在家睡吧,这样我还能和你们爷儿俩说说话呢。”看着奶奶给他们铺得干干净净,厚厚实实的床铺,杨浩没再说什么。

第二天吃过早饭,杨明远要带杨浩去亲成家串门。杨浩感到很奇怪:“昨晚不是都见过了吗?”杨明远告诉儿子:“回来T就要去每个亲戚家串串,这是礼节,也是感情需要。”

这么多的礼数让杨浩心里很别扭,觉得纯属多此一举,他甚至想马上拉着爸爸回城。到了大爷家,他看到堂兄堂妹和村上的小伙伴聚在这里,说说笑笑,非常热闹。见杨浩来了、伙伴们都好奇地问他城里的学习和生活。这下,杨浩有了兴趣,滔滔不绝地从生活讲到网络、讲到网络游戏。小伙伴们都听得入神,夸杨浩见识多,学问高。他们的夸奖,让杨浩有些害羞,但更多的是开心。接着,小伙伴们也给杨浩讲他们的生活趣事:春天看漫山遍野的花,夏天到后山上摘果子,秋天在地头烤玉米,冬天在河上滑冰……听着听着,杨浩对他们无拘无束的生活充满了神往。那天,他们聊到很晚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第二天,没等杨明远叫,杨浩就主动地问爸爸,今天去谁家串门?几天下来,杨浩不但跟一帮小伙伴打成了一片,还变得懂礼貌了,见了长辈,就亲热地打招呼。

用爱填满空虚的心

接下来的日子,杨明远有意识地带杨浩跟爷爷去田里转转。杨浩看到爷爷和爸爸像变魔法似的,把一片田地整理得平平整整,把地头上的树的枯枝砍得整整齐齐。在塑料大棚里,杨浩看到爷爷种的各种蔬菜是那么旺盛,果实累累,尝一口,感觉非常新鲜可口。他的心变得充实起来,同时他也了解到农民耕作种田是那么辛苦和不易,他开始有些崇拜爷爷了。

之后,杨浩经常自觉地为爷爷奶奶做事情,去田地割草喂兔子,到厨房里帮奶奶拿葱剥蒜,与爷爷奶奶有说不完的话。

儿子的变化,杨明远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要知道,以前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杨浩,就是看到油瓶倒了也不会伸手去扶。

一天,爷爷和奶奶带着杨浩去赶集。在集上,杨浩看到一些与他同龄甚至比他还小的孩子在卖一些农副产品,他不解地问:“这些孩子是因为不喜欢上学,才来集上卖东西吗?”爷爷苦笑着告诉他,这些孩子家里穷,上不起学。杨浩听了半天没有说话,过了一会、他忽然掏出身上的零花钱,放在一个卖菜的小女孩手里,转身跑了。

回到家里,杨浩的眼里充满忧伤。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现在才知道自己是多么不懂事。与那些上不起学、在集上卖东西讨生活的孩子相比,我是多么幸福。而我却沉浸在网络游戏中,荒废了学业,还伤了爸爸、妈妈的心。”

从那以后,杨浩见到那些行乞者和那些上不起学、在田里劳动或在集上卖东西的孩子,心里就非常难过。以前他觉得乞讨的人是不劳而获的、可耻的,但现在,他明白生活有时是无奈的,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

2009年1月28日,杨浩一大早就去找村里的小伙伴玩,到傍晚还没回来,可把一家人急坏了。他们发动所有的亲友分头去找。天黑了,杨洁的大爷才在村头一个废弃的小草屋里找到了杨浩。

急匆匆赶来的杨明远看到,在堆满破烂的小草屋里,杨浩正和一个年龄相仿的小男孩玩跳棋。见到爸爸,杨浩高兴地做着介绍:“这是我刚认识的朋友,他叫小林。小林,这是我爸。”说完,他养杨明远拉到厘外,悄声地说:“爸爸,小林的爸妈都没了,他上不起学,靠捡破烂生活。我看他怪可怜的,今天给他买了些吃的东西送过来、玩起来忘了时间,对不起啊老爸。”

见儿子这么说,杨明远说:“既然这样,不如邀请小林去我们家里玩吧。”

扬浩高兴得跳起来,带着小林回到爷爷家。爷爷和奶奶也十分怜惜小林,给他剪了头发,杨浩拿出自己干净的衣服给他换上。看着小林焕然一新像变了一个人,杨浩在一旁嘿嘿直乐。

饭后,扬浩小声地和爸爸商量:能不能拿出一些钱,资助小林上学?他宁愿不要每个月的零花钱。见杨浩这么有爱心,杨明远欣喜万分,满口答应了儿子的请求,还承诺每年拿出一部分钱资助村小学,让更多上不起学的孩子有学上。

2009年2月底,杨浩接到妈妈的电话,说学校要开学了,让他们快回去。放下电话,杨浩扑到爷爷怀里,哽咽着说:“爷爷,我想留在乡下陪你,我不想走。”

爷爷抚摸着杨浩的头,慈爱地说:“好孙子,乡下的教育条件、生活条件都不好,爷爷不能这么自私地将你留下。你回去好好学习,以后每年假期都让爸妈带你回来看看爷爷奶奶就行了。”杨浩这才开心地笑了。

9.励志感恩教育心得体会 篇九

“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感恩老师,是他们给了我们知识;感恩朋友,是他们给了我们友谊;感恩挫折,是它们让我们成长”,说的多好啊,我认为这就是人生的一个写照,如果没有这一切,那么我们就不会成长,也许人们就不会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而我,我还要感谢我的爱人,是他给了我幸福的家;感谢孩子,是他们给了我欢乐,让我感受到为人母的喜悦与忧愁。所以,我要感谢上苍给我的这一切,能让我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在自己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长大,则能体会的更加深刻,幸而,我很早以前就悟到了这个道理,无论是自己的父母还是爱人的父母,都好好的对待他们,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如果自己都对父母不好,那孩子呢?他们一定会看着你,学你的样,等你变老的时候,会同样待之。我想,父母一定要带好头,要告诉他们赡养老人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力量是无形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要对孩子负责。

与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全面发展,各方面都能很优秀,但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会上,朱老师让孩子们打开心扉,向父母们及老师们说出心里话,为自己今后的表现做个表态,改正自己从前犯下的错,能上台的孩子都非常的有勇气,说明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我的孩子却做不到,她有些胆小,我多么希望孩子能勇敢的面对自己,把自己的不足都能补足。我想,这不单单是孩子的问题,做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这样他们才不会变得畏畏缩缩。也许我们还欠孩子一个拥抱,也许这个拥抱能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也许我们很少与孩子沟通,当我们心情不好而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只会一味的冲着孩子发火,这样只能打击孩子,伤了他们的自尊,久而久之孩子会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我,偶尔也会这样,现在想想,这是万万要不得的,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而需要更多的关爱与耐心。另外,一定要多与孩子沟通,无论任何一方出现错误,都要学会道歉,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

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励志感恩教育心得体会(二)

伴随着第一声叫声,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得到过许许多多的关心与帮助,虽然我们都不能一一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想到这句话,就会让我想起生我养我的父母来了。感恩父母,是他们把我带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回忆起小时候是父母用手牵引着我们,让我们学会走路,学会奔跑,每当我们遇到失败与困难的时候总是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们身后鼓励我们,让我们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头上已经是长起了白发、眼角也长起了皱纹,但是我们何曾认真想过父母的哪一根头发不是为我们而白?哪一丝皱纹不是为我们所生?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淡。然而,认为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是我们应得的,可以尽情的享受。我们何尝想过感恩父母呢?在今天,我终于明白了父母的恩情我们无以回报,从今以后,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珍惜我们身边的一切,我们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以自己成绩的优越与进步作为对父母的回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当想到这一句话。就会令我想起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您—老师来了。感恩老师,在那次感恩教育活动中,当与老师拥抱的那一瞬间,我们似乎想到了什么:老师啊!你犹如一位辛勤的园丁日日夜夜为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所操劳着,在早上您一早就回来教导我们要好好珍惜早上的时间,然而在办公室里就有上百个作业本等待老师您的批改。在中午,当我们在看电视、在玩耍时,老师您却在批改作业。在深夜里家家户户都熄灭了灯进入梦乡时,唯有您的屋里是亮着灯的,在那灯光下是您老师一直拿着笔不放为明天备课,想到这儿我们不禁流下了眼泪,在流下真挚的眼泪的同时我们知道错了,我们没有明白您苦心孤诣是为了谁,您辛苦的付出是为了谁,花朵以它馥郁的芳香作为对大自然的回报,那我们就以学习上的进步向您表示感谢吧!

感恩有你,感恩有我,正因为有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正因为有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正因为有感恩,我们才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励志感恩教育心得体会(三)

三大步励志教育已经推行了一年多的时间了,可以发现,一年多以来绝大多数的学生的确有了变化,有的甚至变化非常的明显,可以说是有了质的飞跃。

正像xx同学的一片成长记录中写得:“本周收获不少,每天都会为了在成功记录表上留下美好的回忆而去规范自己的言行,找些有意义的事情做,它激励我的成长”。所以每天的成长记录对于那些想上进的同学来说的确是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结合这四周以来的工作经验,我觉得要想更好的推进励志教育有几个问题是必须要注意的。

1、导师对学生的成功记录必须及时检查,这样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督促效果,尤其对于那些本来就想偷懒的学生来说,不能对他们放任自流。在成功记录表上写评语的时候,应多写一些实质性的有指导意义的内容,给学生指明方向,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而不是简单的签上自己的名字而已。这样学生每天都会很期待看到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这对学生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2、班主任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周末我班一个学生拿着自己的成长记录给他母亲看,因为他感觉最近他变了很多,进步了很多,本来是想让母亲多鼓励一下自己,结果没想到母亲却说,你给我看这些东西没有用,我最想看到的的是你的考试成绩能有很大大进步。结果学生就很失望,刚刚积累起来的自信一下子被打击了不小。

我觉得这里面的问题就在于家长不理解这次励志教育的意义,而且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与我们有些差别,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我觉得与家长及时做好沟通与交流至关重要。

3、对于那些不太配合的同学我采取了一些不寻常规的做法。比如我班有两个同学,一个叫xx,一个叫xx。这两个同学的特点是都很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太懒,经常是上课睡觉,自习课说笑,作业不做,甚至在上学期末两人相约去网吧上通宵,三大步励志教育刚刚开始的时候两人并不太配合,像xx第一周的时候一片成长记录都没写,并不是因为他每天的表现都很差、没有可写的东西,相反,开学以来进步还是比较大的,我分析,不写的原因一个是因为懒,在一个就是不够自信,认为自己做的很差。所以我在第一个周末的时候,趁学生放学回家的空隙把一周来该生的表现认真的填写上,然后偷偷的观察该生的反应,果不其然,周一的时候该生第一次交上了他的成长记录本,并且写了一句话,觉得愧对老师。

对于xx的教育,我则是让他去认真阅读其他同学的成长记录本,看看别的同学在最近一段时间的进步,并且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要求他给其他同学写上批语,我发现,他写批语的时候非常的认真,写得也很好,接着,我又让他仔细阅读了北大清华成功学子的心路历程,从别人的成功道路上寻找经验足迹,甚至对于很好的文章我要求他能够复述下来,通过一上午的努力,段**同学做了深刻的反思和检讨,他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是在混日子,这样下去没什么好的结果。

10.一年级感恩励志教育活动 篇十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明确感恩的含义、意义,学会识恩、知恩,并孝敬父母。

方法:以互动活动、讨论等形式开展。

活动前准备:感恩父母的事例,收集并准备感恩励志故事 教学过程

学会感恩,学会做人(以一首《感恩的心》作为开场音乐。)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一、理解父母,学会感恩,歌颂母爱父爱

很久以前有一棵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到树旁玩耍。他爬到树顶,吃苹果,在树荫里打盹„„他爱这棵树,树也爱和他一起玩。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男孩长大了。他不再到树旁玩耍了。

一天,男孩回到树旁,看起来很悲伤。“来和我玩吧!”树说。“我不再是小孩了,我不会再到树下玩耍了。”男孩答到,“我想要玩具,我需要钱来买。很遗憾,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采摘我的所有苹果拿去卖。这样你就有钱了。”男孩很兴奋。他摘掉树上所有的苹果,然后高兴地离开了。自从那以后男孩没有回来。树很伤心。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非常兴奋。“来和我玩吧。”树说。“我没有时间玩。我得为我的家庭工作。我们需要一个房子来遮风挡雨,你能帮我吗?”很遗憾,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建房。“因此,男孩砍下所有的树枝,高高兴兴地离开了。看到他高兴,树也很高兴。但是,自从那时起男孩没再出现,树有孤独,伤心起来。突然,在一个夏日,男孩回到树旁,树很高兴。“来和我玩吧!”树说“我很伤心,我开始老了。我想去航海放松自己。你能不能给我一条船?” “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你就能航海了,你会高兴的。”于是,男孩砍倒树干去造船。他航海去了,很长一段时间未露面。许多年后男孩终于回来了。“很遗憾,我的孩子,我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你了。没有苹果给你„„”树说。“我没有牙齿啃。” 男孩答到。“没有树干供你爬。”“现在我老了,爬不上去了。” 男孩说。“我真的想把一切都给你„„我唯一剩下的东西是快要死去的树墩。” 树含着眼泪说。“现在,我不需要什么东西,只需要一个地方来休息。经过了这些年我太累了。”男孩答到。“太好了!老树墩就是倚着休息的最好地方。过来,和我一起坐下休息吧。” 男孩坐下了,树很高兴,含泪而笑„„

这是一个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故事。那棵树就像我们的父母。我们小的时候,喜欢和爸爸妈妈玩„„长大后,便离开他们,只有在我们需要父母亲,或是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才会回去找他们。尽管如此,父母却总是有求必应,为了我们的幸福,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你也许觉得那个男孩很残忍,但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

二、诉说父母之爱,父母辛苦知多少?

组织形式:请同学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进行讲述。

三、说出你对父母的感谢和祝福

组织形式:请同学举手进行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谢和祝福。

四、作业:

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活动,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11.感恩和励志教育 篇十一

第一步:“感恩体验”总动员

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 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 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 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 感念父母之恩, 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 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 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 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

第二步:感恩体验“10分钟”

从上学期开始在晨会课上每周2天, 利用10分钟时间讲一个感恩故事, 吟10首感恩诗歌, 排练手语歌《世上只有妈妈好》《白发亲娘》《感恩的心》《母亲》《常回家看看》《爱的奉献》《烛光里的妈妈》, 推介30篇感恩美文, 讲40句感恩之言的活动, 把感恩教育推到一个高度, 达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的效果。开始从最简单的三字经的故事说起, 从为母亲暖床的小黄香, 到乌鸦反哺等动物故事, 使学生明白, 不光是人有感恩孝心, 连动物都有。所以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学会感恩, 让学生懂得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才会是快乐的人。如果总是觉得别人都对不起自己, 这样自己心情不好, 别人也不快乐。

第三步:感恩教育“争笑脸”

我校根据聋哑儿童心理特点, 在低年段建立“星星换笑脸”评价制度, 引导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进行感恩体验活动, 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并通过每周学生自评或老师、家长、小组协助评等方式, 评出每个学生在校、在家获得“文明星、智力星、责任星、合作星、勤劳星、孝敬星、环保星、快乐星”等八个项目得星情况, 每获五星就可换一张小笑脸, 每学期获五张小笑脸的可被评为“特校之星”, 获得一张大笑脸印制的奖状。无论哪个孩子, 都能在争笑脸的活动中收获到成功的快乐。一个学生代表了一个家庭, 这一活动深受家长的欢迎。许多家长来信、来访都谈到了自己的孩子在争笑脸活动中取得的飞跃进步。

第四步:感恩教育“多沟通”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显示了我国有源远流长的感恩情怀与传统。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 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少学生认为“用父母的钱天经地义”, 父母、亲人对他们的呵护与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残疾是父母造成的, 觉得父母亏欠了他们。他们又和父母无法沟通, 所以我们要努力搭建孩子和父母沟通的桥梁。通过开展“感恩回报”教育主题队会、黑板报等形式, 使学生知道父母养育之恩;通过开展对话, 试着让学生知道, 对于他们的残疾, 父母有多难过, 多愧疚, 多无奈, 从而使孩子和父母能互相理解, 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第五步:感恩体验且收获

我校组织的感恩教育活动, 首先从算一笔感恩账、举行一次感恩征文、参加一次感恩活动、举行感恩演讲等着手。

首先, 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展为父母多做事, 对父母多说知心话, 为父母过生日, 给父母送礼物, 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 帮父母做饭洗衣等活动, 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学生从“感恩父母”系列活动中体会到了父母把自己养大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自己一定要从小好好学习, 听从父母的教诲。学习之余要多关心父母, 要用优异的成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其次, 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 如给老师写一封信、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等, 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学生从“感恩老师”系列活动中体会到了老师培养学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 听从老师的教诲, 尊敬老师, 以优异的成绩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

第三, 参与“感恩社会, 回报社会”教育。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服务社区活动”“德育基地活动”“劳技基地活动”等形式, 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我们学校每年五月的助残日都会举行活动, 邀请社会各界参加, 学生目睹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 学校这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教育学生心存感激。

一位朋友给我发的感恩节短信, 我一直舍不得删去:“雁过无痕, 叶落无声, 美丽是些具体而实在的东西, 无处不在的守候, 感激这个世界的美丽, 感激你的存在, 感激我们的相识, 感恩节快乐。”有了感恩的心, 才会发现美。

摘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校以“感恩自强、快乐成长”为基点, 形成了“在体验中学会感恩, 在感恩中快乐成长”的特色体系。通过感恩体验, 使学生完成情感-行动-实践-回报等一系列活动, 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12.感恩和励志教育 篇十二

心存感恩,励志成才(德育励志教育主题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把所有学生培养成才,但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人。把学生培养成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我们学校是一所晋升三星刚刚三年的普通高中,现有46个教学班,2170名学生。学生基础差,中考全县前1500名学生,我们没有一个;学生的品德、素养、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良莠不齐,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此,我校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确立了“人格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学习自主”的育人目标,结合学生实际,适时地开展以励志教育为中心的系列德育活动,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努力,实行成人成才的目标。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德育教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育体系逐渐完善,励志教育特色突出,对教学起到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2008年,我校本科达线205人,其中文化20人,体育5人,艺术180人,超额完成县局下达的目标任务。今年刚刚结束的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我校过关率达95.6%,达A的同学有278人科次,达A率10.6%,3名同学达4A,另有13人达3A。1班、13班、14班学生全部过关。政治科目过关率达100%,化学达99.6%(达A率19%),地理达99.5%(达A率21%),物理达98.7%,生物达97.3%,历史达96.9%,信息达99.7%。这两年,我校先后获得了市教学质量奖、市先进育人单位、市安全先进单位,市法制教育基地、市德育先进单位,健康健康促进市级金牌等荣誉称号。我们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德育教育,系统的励志教育功不可没。下面,我就我校开展的励志教育的具体做法和思考,作简要汇报:

一、不断实施成功心理暗示

众所周知,心理暗示法是成功教育的有效方法,而老师的话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生虽然不像小学生那样认为老师的话都是圣旨,但是对老师的说教基本上是认同的。因此,我们把成功心理暗示法引入励志教育,要求老师不断对学生进行成功暗示。我们要求老师每天必须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鼓励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老师对学生不能说 “你不行”,要说“你行,你一定行。”“通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过努力你一定能不断进步。”“三年后,我觉得你肯定能考上学校”之类鼓励性的话语。老师向学生灌输积极的信息,学生心里就会产生积极的反应,不断的成功暗示,久而久之,就会定格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影响,即使学生真的不行,他也会认为我行,从而树立起一种强大的自信力,进而付出努力,学习成绩也会逐渐提高。好的成绩又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心情与新的动力,成功心理暗示的良性循环也就逐渐形成了。

高三(10)班主任嵇道鑫老师在实施成功心理暗示方面做得很成功。他对那些好玩、心里不稳定的学生进行“特殊”的关爱,经常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在毅力、智慧、交际等方面的优点,然后慢慢迁移到学习上来,从而使全班学生树立起了走向成功的信心。他们班的班会学生自己开,学生学习激情空前高涨,成绩逐渐稳定上升,是高三的样板班级。高一(9)班主任高文娟老师,经常向学生灌输“你能行”的信息,不但讲述伟人如何在困难中走向成功的生动故事,而且结合身边在挫折中成才的真实人事,对学生进行成功心理暗示。她的班级学习氛围异常浓厚,在高一年级表现非常出色。

二、大力渲染信念目标追求

没有信念和目标追求的学生,就好比是大海上一只没有航向的小船,随风飘荡,最终的命运可想而知。刚来二中的学生,大多数没有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明确的目标追求,总觉得低人一等,很自卑。家长把他们送来,也没真正希望他们能上本科,有的只希望上一个大专,甚至混个高中毕业就满意了。因此,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意识都很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新学期初,我们就打出迎接新生的横幅标语“善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到一种受重视、被信任、有希望、有前途的感觉。对于新生,学校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其从自卑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上高中的目的,以及三年后的目标,让原本毫无目标的学生,在踏入校门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做上大学的梦。我们通过两种办法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一是学生在班主任的帮助下,选定一所目标高校,集中张榜公布。这样一来,每一个学生从高一开始,就明确了目标,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目标高校,了解录取分数,分析自己的差距,似乎自己已经成为了目标高校的一名准学生,心理暗示和目标引导作用是相当大的。二是,学校在校园内努力营造励志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潜能。这些标语随处可见,如三栋教学楼分别悬挂了大幅标语,高一楼:泛游学海,竞逐群雄,放飞心中梦想;勇攀书山,甘洒汗水,尽现青春风采。高二楼:壮志凌云,书学子豪情,欲登蟾宫折桂;云帆直挂,展卷帙才华,誓取金榜提名。高三楼:十载寒窗,全力以赴,苦战三四五,六月扬眉酬壮志;百日冲刺,争分夺秒,笑迎七八九,一朝提名报春晖。教学楼楼梯入口处的标语有:高一:全力推进课堂模式改革、全力打造全优课堂;成功来自坚持,执着创造奇迹;高二:撒下勤奋的种子、收获金色人生;改变内存就改变未来,改变头脑就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改变人生;高三: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一切;有信心才能成功,有梦想才能有作为。德育主题月横幅标语有:高一楼:明礼彰显人格魅力,诚信铸就精彩人生。高二楼:恩师引航修行养德,会考获胜励志成才。高三楼:把美好留给母校,把美德留给自己。西围墙书写了“学会生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学校总目标。

三、庄严宣誓,提升自律品格

从山东省的经验可以看出,宣誓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律品格,励志功能显著。我们要求各班在每次班会课前,全体学生举起右手,在班长的带领下进行庄严宣誓。誓词如“我非常聪明,我潜力无穷,我要在老师的教导下,刻苦学习……”每天早上7:10分也要宣誓,誓词各班不统一,例如“一个人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我们在一起,但很快也将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誓词庄重、严肃,通过宣誓,增加了学生的紧迫感。每天大课间跑操时,各班一边跑一边喊口号,如“我努力、我奋斗、我成功,脚踏实地、奋力拼搏、敢立壮志、誓夺第一”等等。很多学生说,跑操有利于健康,宣誓则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当遇到困难苦恼时,喊一喊就会遣散我们的烦恼,心里就会变得明亮了。宣誓还可以提醒我们抓紧时间,增强紧迫性,每当贪玩松懈时,一喊起口号,心里就会惭愧,自然会约束自己。当然,我们的宣誓活动,也是由不庄重到渐渐严肃转变的,我们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要求老师加以管理和监督,先从形式上做起来,再追求学生从内心里主动、自发宣誓,这种宣誓就成了一种心灵的洗礼,一种庄严的承诺,就会增加了学习的紧迫感以及精力的收入,自律品格就会不断提升。

四、积极引导,培养坚韧意志

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没有屡败屡战的勇气是不行的。对于我校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家常便饭。如何使他们坚持奋斗,坚持学习,是励志教育中最难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每次升旗,都要精心安排催人奋进的讲话,目的是培养坚韧的意志。一个学期,精心安排,力求中心突出。以本学期为例:开学第一次由周校长提出本学期的要达到的目标要求,确立目标追求,要求每位学生也确定自己的学期目标。期中考试、竞赛抽考等大型考试后,请优秀学生谈学习方法,学习标兵谈自己学习经历。每个月都有不同的主题要求,但始终围绕励志教育进行,重点突出意志教育、挫折教育。今天上午我们还做了“纪念5.12汶川地震,培养坚强性格,珍惜幸福人生”的国旗下话题,学生很有触动。此外,我们还组织“20公里远足”活动,锻炼学生,培养坚持到底的精神。

在每次国旗下讲话后,德育处还会安排一些获奖班级、学生的颁奖仪式,鼓励做得好的班级和学生,树立榜样和典型,形成一种积极的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导向。

五、注重细节,抓好习惯养成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励志教育离不开习惯养成这个重要内容。养成教育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事情怎么做,使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锻炼时间,形成良好习惯。鉴于高一新生缺乏习惯养成的特点,我校狠抓高一新生的养成教育,强化一抓三年工作。入学伊始,我们就在军训时就做好相关工作,白天训练,晚上学习校纪校规,办军训通报,写军训感悟,谈未来三年规划,为入学后安心学习打下基础。高一学生养成了良好习惯,高二高三就轻松多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校的习惯养成教育分教学和德育两块,无论教学还是德育,我们都重抓细节。起床、跑操、上课、午休、就餐、洗漱、晚就寝,学校都要求学生真正进入状态,譬如跑操各班必须迅速跑到指定地点,步伐整齐,口号响亮、午休晚、就寝铃声一响就必须上床,这些要求虽然有强制要求,但一旦养成习惯,就会受益终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既要有制度,更要有监督,学校领导从周一到周日,从三课到两睡,从课堂到宿舍,从正课到自习,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督查,每日一份通报,指出整改环节。目前我校常规教育做得比较好,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六、邀请大学生现身说法,激发成功欲望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新生入学伊始,我们都要举行大学生返校报告会。大学生们的真实事迹,让新生了解到大学生与之相同的经历与心态。从学哥学姐那里,新生看到了将来考入大学校园的一抹灿烂霞光。中考成绩只有512分的丁磊,通过努力,去年以331分考入辽宁工程大学一本;杨闯,中考只有412分,但他没有灰心,在老师的鼓舞下,他满怀信心,经过拼搏也考入本科院校;唐志顺,来二中时成绩也很差,经过拼搏,终于考入苏大美术系。在三月份,他主动跟我们学校联系,回校给学弟学妹做了一场报告,谈了自己是如何在二中拼搏了三年,如何从一位差生一步步考入大学殿堂的经历。通过这种形式的报告会,学生很容易找到走向成功的心理参照与动力支撑,高考也不再是一个可怕的怪物,而是一种文化升值与增强信心、励人心志的精神乐园。

七、举办十八岁成人仪式,开展责任教育

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责任感,即使是高中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他们缺乏对自我的责任,更缺乏对他人、集体、社会的责任。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有的高中生把读书当成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自己是为了父母才读书。读书缺乏自觉性、主动性,要在家长和老师的逼迫、监督之下,才勉强做好。抱有这种思想的学生在我们学校还不少。从表面上看,这些学生似乎也承担完成父母、老师任务的责任,但实质上,这是对责任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责任是自我完善、自我成长,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求学是他们实现自我成长的途径。很多学生基本上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即求学是一种对自己的责任。如果学生能够清楚地明确求学是自己的责任,那么他们对自己的目标追求就会更强烈。因此,我们把责任教育当成励志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来抓。为了增进对学生的责任教育,我们抓住“五四”青年节的机会,举行了大型的以“成人、责任、进取、感恩”为主题的十八岁成人仪式,我们邀请了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肖军、团县委副书记郑宏恩参加仪式。王部长,郑书记,校领导都作了重要讲话,激励同学们立志成才,记住责任,努力学习,感恩社会,团委书记侍中花还带领全体同学进行了庄严宣誓。学生代表的发言表达了他们对责任的承诺,最后全体学生在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会后,我们把横幅拉在综合楼前,以此提醒学生,时刻记住自己的承诺。

八、开展“美好”“美德”教育,弘扬感恩精神

现在的学生大多以自己为中心,很少去想别人为自己的付出,更把父母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是“感恩”教育缺失的特征。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是一个合格的高中生的必备品质。只有心存感恩、心存美好、心存美德,才会更好地承担责任,才会更自觉地追求目标,才会更迫切地渴望成功。我校每年都让学生写亲情作文,通过作文形式来体会父母的不易和对自己恩情。我们让学生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教育学生表达感恩,立志刻9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苦学习,宣誓用成绩来报答亲人。此外,我们还开展感恩主题班会、读感恩、办感恩日报、放感恩歌曲,通过多种形式弘扬感恩精神。学校还在教室悬挂以孝为主题的壁画,借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五月份,我校高三年级开展“把美好留给母校,把美德留给自己”主题活动,高二年级开展“恩师引航修行养德,会考获胜励志成才”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励学生为感恩而努力学习。

13.感恩励志教育,势在必行 篇十三

今天,雷峰小学的家长们在操场陪同自己的孩子一起享用了一场心灵大餐,著名教育专家杜斌老师主讲的“感恩励志报告会”,有近4000名师生和家长认真聆听,感触颇深。许多孩子感动得抱着家长痛苦流涕。

感恩报告会上著名教育专家杜斌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故事诠释了感恩的真谛。他发自肺腑的真情演讲,使得在场学生和家长无不动容。随后,全体学生和家长一同起立,齐声向在场的老师们鼓掌致谢。一些学生还主动跑上去拥抱自己的老师和家长,以此表达敬意和谢意。我也陷入了沉思。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物质极度丰富的年代,不缺吃不缺喝,缺的是感恩的心。如果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只知索取不知奉献,踏入社会之后,与人相处就会很困难,又何谈奉献社会,报效祖国?像那个留学日本的80后海归汪某,在浦东国际机场一下飞机就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刺向前来接机的母亲,只因为自己的学费问题。据介绍,顾女士的儿子汪某已经留学日本五年,每年花费都要几十万元。因为教育开销太大,不少学费都是向亲朋好友借的。“我姐姐花了很多钱和精力培养儿子,自己却省吃俭用过得很简朴。”顾某的妹妹说。母亲含辛茹苦,逆子拔刀相向,类似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个案。一桩桩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我们不能不反思目前国内的家庭教育问题。

那么,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呢?如何利用一切机会对孩子进行感

恩教育?我个人认为,家长可以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生活、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参与“我给祖国拜个年”活动等,让孩子在具体活动中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开展“今天我当家”和“爸妈单位一日游”活动,让孩子实实在在去体验生活的不易。让孩子认认真真去参与父母一天的工作,让孩子了解父母社会角色的同时,去感悟父母的辛劳和压力,从而更加理解和感恩父母。

综合实践活动能打开孩子的思维。通过让孩子进行社会调查、访贫问苦、打工、参与公益活动等,增加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理解,感恩这一切带给他们心灵的成长。

在中国传统文化逐步缺失的今天,家长让孩子去搜集资料,了解春节的来历,特别是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述他们和春节有关的故事,可以使孩子在历史的回溯中,体会到今天的美好。让孩子自己策划“我给祖国拜个年”活动,用中国最传统的跪拜之礼去答谢亲人,让感恩教育融入孩子的生活之中。

感恩教育,要从小事做起。

感恩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长期从事感恩训练的杜斌,建议家长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假期家长带孩子去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吃饭,给长辈买礼物,并感谢长辈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在言传身教中让孩子体会。

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刷碗、拖地等,对孩子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体会到为父母分担家务的乐趣和成就

感。

家长和孩子共同观看具有亲子教育意义的影片,比如《小孩不笨》等,和孩子一同去看新出生的婴儿,和孩子一同做些数学题:父母每天要给婴儿换几次尿布?喂几次奶?夜里要醒来多少次?婴儿每天要哭多少次?据了解,婴儿每天尿20~30次,大便3~8次,一天要吃7~12次奶,夜里要醒来5次以上。通过这些答案,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劳。

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以感恩励志为主题的特训营。在特训营里,专业老师会设计丰富有效的活动来让孩子体验。比如,让孩子带上一个10公斤的哑铃来模拟孕妇体重增加时的状况,让孩子给洋娃娃换衣服来体会做父母的艰辛,在音乐、灯光的背景下做感恩励志冥想等。

无疑,这次报告会是一堂生动的人生哲理课,不仅教育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激发学生回报社会的公民责任感,也对学生自我转变、确定人生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4.高校感恩教育探析 篇十四

1.1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在社会转型时期,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冲击着高校的大学生们,导致当今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坐享其成,对父母不敬不孝。现今出现的“啃老族”现状集中反映了我们当代部分青年对父母予取予求,对他们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2)麻木不仁,获得救助不懂得感恩回报。在高校贫困资助中,众多大学生“不争优秀争贫困”,对国家助学视为理所当然。(3)牢骚满腹,经常抱怨社会不公平。(4)环保意识不强,缺乏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1.2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

感恩意识缺失不仅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我们的家庭、社会都要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负责。(1)家庭教育观偏颇。当今社会竞争力较为激烈,家长高度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才艺培养,却忽视了“德”的教育。造成现在的部分独生子女养成了自私自利、麻木不仁的不正常现象。(2)学校教育过于功利性。当升学率挂帅时,素质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在初等教育中严重缺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应在首位,而实际却降至了末位。(3)社会环境的功利化误导。社会转型浪潮下,人的求利心理导致部分人群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利益,不同地区、行业等在资源分配上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使一些人在接受社会或个人援助时,也会产生一种“心安理得”、“受之无愧”的心理。(4)缺乏社会成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一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最为关注的国家大事为:就业(47.17%),教育改革(44.78%),祖国统一(29.82%);有81.17%的大学生选择“公私兼顾”的人生价值观;42.5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又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只有17.97%的同学坚持不作弊。

2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开展感恩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良好品性和与人为善、宽容豁达的胸襟气度。

(2)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社会学角度讲,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帮助与支持、离不开周围环境,并从中吸取有利因素来促进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任何个体在接受恩惠以后都必须对此予以感激和回报。感恩是一个人起码的社会责任与道德禀赋。感恩社会,才会回报社会,担负起社会责任。

(3)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纽带。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以使学生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减少抱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3 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感恩观

(1)正确的感恩意识。真正的感恩是“大爱天下”。目前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感恩意识是把“报恩”限制于回报施恩人,这是一种狭隘的感恩观。西方的慈善观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感恩的对象应是社会,而不仅仅是某个具体的“施恩人”。从受恩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坚定,用真心去回报社会,才是真正的感恩行为。

(2)正确的感恩方式。感恩要在己所能及和社会法律道德许可的范围内,不能因为对某些人的感谢而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公众的利益。

(3)正确的施恩心态。感恩者和“被恩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我们对别人施以援手的目的是帮助他人追逐和实现他们自己的理想价值和人生幸福,而不是从中索取回报,获得利益。

3 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环境

3.1 感恩教育的具体内容

(1)感恩的对象应该是父母、师长、朋友、社会与祖国和自然。(2)感恩实践:感恩必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体现。

3.2 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环境

(1)在学科教育中挖掘感恩资源。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大学的思想政治、语文、音乐等学科教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充分运用现有的教材,挖掘文本中隐性的感恩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进行提示和讲解,从而达到在学科教育中有机地、不露痕迹地进行渗透“感恩”思想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下,学生自然受到了学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双重营养。

(2)促进感恩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发展。感恩思想的形成和教育都是复杂的,感恩也是建立在双方平等地位基础上的,具有反复性和易变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使目标前功尽弃。感恩教育和学生的心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要对学生实感恩方面的教育以完善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品质。通过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培养感恩意识;通过感恩教育也有助于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对待世界、人生和自身价值的观念。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和感受到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才会将感恩化作行动,实践于生活中,才会因感恩而快乐。

(3)利用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感恩教育的载体,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培养学生感恩品质中的作用。实践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通过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感恩品质。如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并加强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思,在实践中找到青春的价值,感悟到感恩的责任。感恩教育不能坐而论道,高等学校教育者必须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感恩品质。“通过对所做工作的回报可以使大学生体会到,这种回报不是外在的负担,更不是讨价还价的交易,而是对社会的爱的一种表达和善的回报。”

(4)在助学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助学金、各种助学性质的奖学金等,使得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能享受到助学恩惠。经济困难学生只要相关证明齐全,就可以获得无偿相助。而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重经济资助轻思想教育的倾向。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国家助学贷款、为争讨资助款与同学闹矛盾、对获得资助存在理所当然的心理等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将助学工作和感恩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十分必要。

摘要:感恩是人类的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象较为严重,高校感恩教育必须结合课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学生资助等方面平行开展,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感恩,感恩观

参考文献

[1]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孔子研究,2005:93.

[2]任莉,程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实证分析及对策思考.法制与社会,2010(7):165.

上一篇:工作组贫困户慰问简报下一篇:关于失败是成功之母故事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