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异步教学法(精选7篇)
1.动态异步教学法 篇一
合理分层 异步推进 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 --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报告(网友来稿)
无为县赫店初中 实验教师:丁少国 执笔:汪先武
一、前言:
为大面积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我校语文学科作为县级教改试点学科,从9月开始实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1910月,该课题被立为县教研室确定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课题组的子课题,为使该课题的研究能深入地进行下去,通过省级验收并进行大面积推广。现就三年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二、实验内容和目的:
(一)实验内容
l、运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基本模式(即“四阶六步”,“四阶”指: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读演练阶段,运用迁移阶段;“六步”指:指导预习一同步教学一组织讨论一异步训练一课堂小结一课后练习)进行教学;2、运用“异步推进教学法”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实施异步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如。
4、搞好课内外辅导,对潜能生实施转化,力求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实验目的
l、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潜能,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革除传统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齐步走” “填鸭式”教学弊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2、尊重学生间存在的智力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异步推进,整体驱动,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三、实验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三个面向”的教育教学思想,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二)理论依据
以课题设计者盛书山同志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再探》、《三探》为理论依据。
四、实验的方法和条件:
方法:采取比较实验法。担任实验班的教师采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组织教学;对照班的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条件:精心选择两名教师分别担任实验班和对照班语文教学。这两位教师学历相同,工作经验都丰富,工作责任心相当。其次,学校从初一年级开始实验,并根据小学毕业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合理分配编班,分班时两组学生数及综合摸底考试成绩表:表一:编班摸底考试成绩
类型
分数
及
人数
班级
人
数
均
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各分数段及人数分布情况
85以上 80
84 75
79 70
74 65
69 60
64 55
59 50
54 45
49 40
44 40以下
实验班 56 65.3 83.5 34 3 5 7 9 10 8 7 4 2 1
对照班 56 65.2 84.0 32 3 4 8 8 12 7 8 3 2 1
五、实验的措施与步骤:
l、合理划线分组,定出异步推进的层次。
实验前,充分了解学生,可通过观察、交往、调查、考试和民主的自我鉴定的方式,采取以学生自愿为主,教师辅之以审核和微调,进行合理分层。分层前,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使学生真正认识分层的目的,了解分层的必要性,防止由分层而产生负面影响.分层后,又逐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作些调整,合理地进行升降,保持动态平衡,让他们始终
处于最佳的层次之中.一般可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差、中、优分成A、B、C三个层次,人数比例大致以2:4:2为宜.
学生层次划分后,再按A、B、C--个层次人数的比例,兼顾性格互补,性别搭配的方式合理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比如我校实验班有学生56人,A层次和C层次的学生各14人,全班分成7个小组,每组A、c层次的学生各二人,其余4人为B层次的,C层次的学生为组长,负责辅导A层次的学生和帮助B层次的学生解难释疑.这样既便于互帮互学,又能使学生的能力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
2、针对学生层次,设制异步推进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备课时针对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目标是在保证全体学生合格的基础上,让各类学生既能“吃到”、“吃了”,也能“吃饱”,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同时留有余地,充分考虑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制订向高层次过渡的递进目标。这样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到层,细化到人,有利于增强各类学生
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成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3、实行因材施教,以单元教学为框架,灵活选择教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单元教学为框架,具体采用异步推进教学法,在课堂教学的每一阶段,都尽可能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收获.教学时,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分层指导、设疑解难、引导提问、讨论小结的方法,使优生学得充实,潜能生经过努力也能消化得了。对A层次的学生应多关注一分,厚爱一层。每一阶段的要求,难度小一点、问
题可简单点,采取一些“低起点、小台阶、快步走”的教育原则,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和B、C层学生的牵带下,克服困难,拾级而上。而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放开走,设计的问题可灵活一些,难度大一点,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4、设计等级化作业,采用形式多样的批改方式.
为了调“众生”口味,使各层次学生都有题可做。在作业的设计中,根据教材的弹性、大纲的最基本要求、各层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量体裁衣”,设计等级化作业.对A层次的学生,练习作业难度可降低,并给予必要的提示,铺设坡度,切实减轻潜能生的学业负担,增强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并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纠错补漏。对于C层次的学生则可根据
教材的内容,设计要求较高,难度效大的选做题,让他们完成,培养他们综.合地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B层次介于两者之间,并鼓励他们选做C层作业。作业批改,形式多样,如面批、小组内互改、小组集体批改等等,评分可采取等级制、百分制、更要用评语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学生作业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要予以肯定,对见解独特、作业态度认真、正确率高的作业等,可加鼓励性评语,对出现了错误的作业,暂不评分,待学生订正后再重新评分,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5、采用异步测试,实施异步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是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学生。然后通过考分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等级,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分层评价采用个体差异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层次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总分为100分的试卷中,60分为基础题,40分为层次题。基础题为各层次学生必做题,层次题指选做题,难易程度不一.各层次学生可做相应的题目,难易度不同,但各小题分值相同。这样使低层次的学生也能享受得“高分”的喜悦,同时也不会把优生考“骄”。对A、B层学生若选做高一层的题目,采用降低优秀等次的办法.如A层学生做A层题目,85分以上为优秀,做B层题目,80分以上为优秀,做C层题目75分以上为优秀;B层的学生做B层题目85分以上为优秀,做C层题目,80分以上为优秀,做A层题目,90分以上为优秀.依此类推.这样有利于调动各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向高一层次发展.在加大考试改
革力度的同时,我们还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综合考查,精心设计表格(《语文平时学习成绩记录卡》、《“双基”考核各类成绩评析表》、《语文学期成绩评价表》)其中对作文、口头表达训练,根据中考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纳入综合评价.这样一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评价环境,给每个学生都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发挥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功能.
6、关心爱护潜能生,进行有针对性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各层次学生在原有层次上得到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另1是对中差学生,教师在课堂要利用学生练习时间,进行有针对性地疏导:在课外给予必要的辅导,适当地“开小灶”,尽量缩小差距,最终达到A层逐步解体,B、C层学生扩大,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个目标.
六、实验取得的成效:
经过98-的研究探索,实验取得了初步成效。
l、构建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
(1)在相对的综合性和绝对的针对性的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对学生合理分层.综合性原则就是面向班集体,根据学生已有的语文水平和能力、智商和情商,甚至于家庭情况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来综合分析,以权衡划分出A、B,C(差、中、优)三层。但是,综合性原则有它相对的一面。拿语文水平和能力来说,它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两大方面.而语文基础知
识呈现多点化特征,语文基础本技能又包括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再细分,据大纲可知,听说读写又包括48个能力训练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综合状况最好的C层学生不一定时时最好,处处最优;反之,综合状况最差的A层学生也不是点点滴滴最差,方方面面最劣。有些学生虽然擅长理性分析,却拙于感性朗读;而有些学生虽然强于口头表达,侃侃而谈,却弱于静坐默想,缀文成篇。至于在读音、写字等方面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差异更显得丰富复杂。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这说明给学生划线分层还应该考虑到划线分层之绝对的针对性。
针对性原则是面向学生个体的,就是说对学生个体而言,又可以将其自身的各种能力划分层次.教师心目中不仅仅要有“集体”意义上的层的概念,不仅要有棋盘上的“楚河汉界”,而且要有“个体”意义上的层的意识,要意识到“车马炮”的能力各有千秋.在异步推进的具体操作上,特别是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提问时,我们既考虑到综合性原则下的A、B、C三大层
次的特点,又注意到三个层次中的每个学生在各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上长短优劣状况.这样就能做到整体异步推进,又能做到让个体扬其长,补其短.比如学生甲,根据综合性原则,被划分为A层。但是他在“说话”方面却表现很好,能说普通话,语音清晰,意思明白,态度自然,胆大气壮。这样,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把他当作A层学生看待.我们根据针对性原则,适当地考虑在某个教学环节上把他划为C层或B层.而学生乙,综合状况为C层,却在口头回答时,羞答答,怯生生,胆小气短,吞吞吐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将其划入A层。
(2)教学目标分层,注重与学生分层的对接。异步推进教学目标的课文(或课时)教学目标应是依据大纲教学要求的总目标、年级教学要求的阶段目标和单元整体教学的单元目标来设计,此外,教学目标还应该分层设计。分层设计时,我们既结合教材内容,又很好地与学生分层对接.一般来说,课文前和教参上都有关于该课的重点和难点的提示与阐释.但这只是编者的
看法,作为一般的参考意见把它拿来作为该课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可以的,不过,不能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因为编者毕竟与学生互不见面,这种重难点的提示与阐释总带有一定的猜测成分,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具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重点和难点,进而确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上述的对学生分层理应成为教学目标分层的又一个重要依据,我们力争做到教学目标的
分层与学生分层的对接.
(3)理清异步推进课堂教学中的“线”。异步推进课堂教学中的“线”,就是“四阶六步”的教学程序.
“四阶”指的是课堂教学的“引读”、“启读”、“研读”、“运用”四个阶段。“六步”指的是①指导预习②同步教学③组织讨论④异步训练⑤课堂小结⑥课后练习等六个步骤。“指导预习”属于“引读”阶段,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目标预习并
落实检查. “同步教学”属于“启读”阶段,启发学生完成大纲和教材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实施“保底教学”,“组织讨论” “异步训练”“课堂小结”则属于“研读”阶段,教师要根据异步目标实施异步推进教学。我们已经把性格、能力具有互补性的学生、成绩好中差C、B、A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各组内在异步目标下,对教师设计的由
浅入深、有梯度的问题先进行个别学习,并把个别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合作学习小组内共同讨论,合作解决。如果仍解决不了,教师则给予指导解决。这一阶段各组中的三层学生是处于异步同举状态之中,各层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是不同的;但是同时也是处于以“优”带动“中”,进而带动“差”的状况。各层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点上均有所前进,能取得异步
共振共进的效果,“保底”与“培优”均能得以落实.最后的一个步骤“课后练习”属于“运用”阶段,为巩固教学成果而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或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各自达“标”,品尝达标的成功快乐,获得必要的信心,激发求知的内在驱动力。
(4)设计层进性的问题,运作合作学习小组。
①问题设计遵循层进性的原则。课堂提出一组问题的深浅难易程度要以占大多数的中等生可接受为基本原则,浅易问题面对A层学生,深难问题面向C层学生,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均有事可做.②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把班级分割成若干“块”。建立合作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异步课堂教学的一张王牌。打好这张牌,就能很好地实施“异步推进教学法”。我们将实验的班集体切割成7个学习小组,让每组C A、B、C层次的学生按照2:4:2比例搭配.一个一个的小组在课堂上便呈现出
“块”状特色,在每块合作学习小组中,面对教师提出的一组问题,A层学生在思考解决中,步子慢,花费时间长,而c层学生则在迅速解决浅易问题之后,便开始攻克深且难问题。B层学生介乎其间。等到C层学生解决了最后的问题,AB层学生也已经分别解决了浅易和深浅难易适中的问题,都品尝到了成功的甘甜.他们又开始满怀信心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正在各自的下一
个问题上逗留.这个时候,C层学生也不是无事可做,他们将利用时问或对刚才的某个问题再次进行深度上的开掘探究或者从广度上的联系、类比、发散.他们的活动可以说是既“拔出了萝卜”又“带出了”;或利用时间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对AB层学生当起了“小老师”,在“教”之中,让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更明晰,掌握更牢固,运用更自如。如此,A层学生经过个别努力,
更经过Bc层学生帮助带动或教师的点拔,对深且难的问题也会有所领悟,基本上能够跟上趟儿,能够做到“一个萝卜一个坑”式的把握.由于多数问题是面向B层学生的,所以他们理解、掌握、运用的速度和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这样每块小组中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异步”状态中,异步同举,异步共振,异步共进,都会在过去的基点上向前迈开大步!同时,合作学生小组
能造成民主、活跃、轻松的学习气氛,这一点特别有利于A层差生。他们消除了学习上的畏难心理,感到学习不紧张,因为他们在攻克较深较难问题时,常常能在集体力量的帮助和启发下获得认知,取得成功。
2、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突出了创新教育。
(1)赏识涂鸦,欢迎怪论--教师以爱来呵护各层学生创新的幼芽。创新教育是以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基础的。没有个性的发展而只是强迫学生就范于某种唯一性,那是无所谓创新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把学生分为ABC(差、中、优)三层,各层学生在学习中均呈现出鲜明的特性,他们的个性化思考与教师的、教参的标准化解释会不完全相同。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处理了学生的“非标准化”。A层学生是最容易在回答问题中“涂鸦”,对他们不够准确到位的回答,我们从不恨铁不成钢的大泼冷
水,而是细心诱导他们虽然不够清晰流畅却已经活动开来的思维。相对来说,C层学生对事物和问题常常语破天惊,大发“怪论”,如《背影》中的父爱只是一种溺爱,不足称道,等等。我们在常规备课中未曾料到的,冷不丁地碰上.但是我们并不给予一声棒喝,斥之为“怪论”,或者不予理会。相反,我们表示欢迎,因为那常是打破定势的创造思维活动。我们也不一味地简单说好,而由此弓l领一次讨论,在讨论中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明确他们的认识,或者允许他们保留不同意见。
B层学生介于AC层之间,他们解决问题常常四平八稳,没有很大的偏颇,不过缺少一点新意.教师之爱,自然也有他们的一份。
除了自己热爱学生以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各层学生个性之间融洽合作。合作小组是一个集体,要创造出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民主、平等的环境.在这样一个没有冷言冷语、冷眼冷遇的环境里,ABC三层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突破自我,发展个性,培养各自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找准穴位,勤于点击-_教师要以智来激活各层学生的创新思维.异步推进教学中,不但要尊重学生个性,以爱来呵护创新的幼芽,还要发展学生个性,以智来点燃创新的火花。ABC层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差别,我们分析了各层学生特性来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①对思维活动比较滞后的A层学生,侧重于联系生活,或联系旧知,诱发其联想和想象,活跃其形象思维,来让他们努力寻找事物之间的新关系,发现新知.这样,就能在展拓想象力的基础上,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②B层学生,比较沉稳拘谨,他们甘于静观客观存在的事物,乐于识记现成的某种结果。他们的思考和发言常常力图指向“唯一的正确”,无意于“旁逸斜出”,不愿“越雷池半步”,因此,我们侧重训练其发散思维。
一种训练方法是选择有多种结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教范仲淹《岳阳搂记》,我让学生对文中第三四段写的文字分别拟定小标题,要求尽量与他人的不一样。教鲁迅(《孔乙己》,我让学生展开想象,为小说情节再续结局.
另一种训练方法是置换法,即再找一个好的字、词、句、段来代替一向被奉为经典的原文,如教议论文,置换其中的事实论据。又如教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结尾“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让学生自己想个比喻来代替“一片紫色的阴影”。结果学生说了很多,如“一张阴郁的脸”、“一颗沉重的头颅”、“一只黑色的怪兽”、
“一丛衰草”等,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景,同样烘托了人物沮丧心情。
当然这些比喻,也许不及作者高明,却能让学生尤其是B层学生不再拘守现成的,让他们有了一个信念:我也能创造!
③C层学生喜欢求新冒尖,不过常不免局限于思维定势,依然顺着旧路走,新意难出。我们注重诱发和培养C层学生去打破思维定势,开启求异思维、创新思维。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着力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要在定论前怀疑起来.我们并不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引人现成的答案中,让学生在定论前毕恭毕敬,不敢质疑,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积极地培养他们求异思维能力,养成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
其次,要于熟悉处陌生起来.因为熟悉,就不再思考;因为不再思考,就没有新的发现.我们善于把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起来,在看似无疑处设疑,让学生在翻新的事物面前很有兴趣地重新思考,从而不仅获得新知,而且培养了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教鲁迅的《藤野先生》其中一句tt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其中的“但”是人人皆知的一个词,然而,我们一旦让这个词陌生起来,让学生思索它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
了起来,C层学生更是在品读之后,认识到这里的“但”并不表示转折关系,而是含蓄地表现了鲁迅对清国留学生的嘲讽之情。
3、改革单一的评价模式,科学的设计评价标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出“基础题+层次题”的异步测试卷,还摸索出“抑客观题,倡主观题”路子.客观题(选择题、填空题)一般只能考查学生的思维结果,而不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这对于AB层学生,尤其是对A层学生来说颇为不利,他们原本在思考的.速度和质量上就有欠缺,万一思考了,却没有与“标准答案”一样的结果,便一点收
获、一点成绩也没有了,无法获得必要的激励。比如某道客观题标准答案为A。而他们在思考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发生了一点点偏差,最终选择了B。于是他们会自感白白地思考了一回,一失足顿成千古恨!而对于C层及部分B层学生来说,客观题简直象镣铐一样束缚了他们的手脚,让他们无法自由地展现自己的独创性的见解,甚至因为见解的独特而在“选A选B”上无所适从,直
至失分。
客观题唯一答案的做法,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它会导致语文教学的机械化,学生思维的僵化,一切失去灵气和活气。所以,在设计等级化作业(测试卷)时,应该除却客观题之弊,而以主观题为主。以主观题为主,其目的垂于鼓励A层学生尽力地思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鼓励其他层学生独辟蹊径思考,有话尽管说!其结果是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的.
做一些主观题时,A层学生的思考即便没有正确的结果,得不到满分,但我们可以根据其思维活动所能达到的高度,给予相应的评分,只要他们在原先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都得到我们的肯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一份收获都会给A层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和动力。C层及部分B层学生主观题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有话尽管说,大展身手,充分表现自我.教师在评判时
一定要注重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当他们有崭新的思路、有独创的见解,只要是言之有理有据,即便是与“标准答案”不一致,我们也要视其思维的质量给他们以一定的分数,甚至是不仅给予满分,而且还应另外给他们附加分.这些附加分是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褒扬,反过来又会更加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形成了良性循环。
4、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由于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是针对有差异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不仅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而且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三年六学期期末考试,实验班学生语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而且各层学生的成绩都有一定程度上升。
表二:初一年级成绩对照
类型
分数
人数
班级
人
数 权系
数
W
均
分
最
高
分
最低分 各分数段及人数分布情况
85
以
上 80
84 75
79 70
74 65
69 60
64 55
59 50
54 45
49 40
44 40
以
下
初一年级 实验班平时 56 0.3 61.5 89 49 1 2 1 4 6 8 21 10 3
上学期 56 0.3 67.3 93 32 8 3 3 10 10 6 8 2 2 2 2
下学期 56 0.4 63.4 84 33 2 9 5 8 8 13 4 3 2 2
总成绩 56 1.0 64.0 88 38 3 2 5 6 9 7 14 5 3 1 1
对照班平时 56 0.3 61.9 85 49 1 1 1 6 8 11 15 11 2
上学期 56 0.3 67.6 83 37 8 8 4 4 6 8 5 5 2 2 4
下学期 56 0.4 56.6 83 30 6 3 1 1 6 11 6 9 9 4
总成绩 56 1.0 61.5 84 38 3 5 3 3 5 8 10 7 5 4 3
表三:赫店初中初二年级成绩对照
类型
分数
人
班级
人
数 权系
数
W
均
分
最
高
分
最低分 各分数段及人数分布情况
85
以
上 80
84 75
79 70
74 65
69 60
64 55
59 50
54 45
49 40
44 40
以
下
初二年级 实验班平时 56 0.3 62.7 89 47 1 2 1 23 0 2 16 11
上学期 56 0.3 69.9 96 38 8 6 3 12 6 4 7 3 2 2 1
下学期 56 0.4 67.2 90 37 1 2 9 12 10 9 4 3 1 2 2
总成绩 56 1.0 66.7 92 40 3 3 5 15 6 5 9 5 1 2 1
对照班平时 56 0.3 62.5 85 51 1 1 1 6 8 13 15 11
上学期 56 0.3 66.9 85 34 2 6 4 7 5 7 9 3 2 2 2
下学期 56 0.4 64.5 86 37 1 9 3 4 9 3 5 2 4 4 6
总成绩 56 1.0 61.5 84 38 1 5 3 4 4 8 12 7 4 4 2
表四:赫店初中初三年级成绩对照
类型
分数
人数
班级
人
数 权系
数
W
均
分
最
高
分
最低分 各分数段及人数分布情况 备注
85
以
上 80
84 75
79 70
74 65
69 60
64 55
59 50
54 45
49 40
44 40
以
下
初三年级 实验班平时 56 0.3 65.2 95 41 10 2 2 4 7 6 8 4 7 6
上学期 56 0.3 71.1 92 50 11 2 4 10 10 6 8 4 1
下学期 56 0.4 74.6 94 52 10 3 3 10 11 7 8 3 1
总成绩 56 1.0 70.7 94 49 10 2 3 8 10 6 8 4 3 2
对照班平时 56 0.3 62.7 89 45 2 4 1 3 15 5 6 12 7 1
上学期 56 0.3 66.8 90 45 5 4 9 4 8 9 4 6 5 2
下学期 56 0.4 68.2 90 46 4 6 8 4 8 7 6 5 6 2
总成绩 56 1.0 66.1 90 45 4 5 6 4 10 7 5 7 6 2
5、促进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
科学的教育离不开教育的科研。走科研兴教之路应该是教育适应新世纪挑战的最佳选择。几年来,由于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参与教改的教师得到了回报,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积极性.过去我们认为,教育科研只能是少数高等院校和部分专业科研机构的专利,普教战线的教师只能排斥在外。教改实验使我们意识到中、小学教师有必要也有能力参加到教育科研
中来,教师是教育的实际工作者,最了解教育对象,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处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地位。只有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形成的教育理论才具有教强的生命力。
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不仅是事业的需要,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三年来,我们在研究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教改实践,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先后有三篇教育科研论文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教改还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有一人次获得县中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6、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由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应试教育中的老毛病--过重的课业负担得以切实减轻,有利于减负的落实。
7、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心理上的包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在原有的基线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对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8、增强了学生的亲师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改中,我们关心爱护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对A层学生尤其呵护,所以增进了师生的情谊让学生们亲师信道,反过来更有利于学生端正语文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对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教改实验的思考:
l.“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少、慢、差、费的毛病。前些年有人竟然用“误尽苍生”, “屠宰场”来指斥语文教学.各地语文专家纷纷探寻语文教学出路,提出了各种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不尽完善。值此,我县盛书山老师提出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疑难。它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其主要表现如下:
①本教学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分析了多种教学法,他们只是侧重于教材教法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的研究.而本教学法,既注重与教材、教法的联系,又注重对学生智商、情商、家庭
和社会关系的综合考虑,将教学目标的分层和学生的分层很好的对接在一起。
②本教学法在理论上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独为一体,自成强劲优势。本教学法具有开放性品质,吸收其他各教学流派的理论长处,如点拨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
③在理论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不仅注重传授知识,而且注重激发情感,培养能力。
④在实践中,增强了教师的参与科研的意识,促进了农村初中语文教改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2.“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使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本教学法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注意不能伤害A层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分层要兼顾综合性和针对性的原则.
②在分组时,要注重层次搭配,性格互补,性别兼顾.人数不宜过多,多了不便于正常开展活动,过少了不宜开发集体的智慧。
③分层目标的设定,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分层要很好的对接.
④想方设法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向高层次目标迈进。
⑤在研究和实践中,不能固步自封,应该开放性的吸收其他各种理论的精华.
附录:有关参考资料(略)
作者邮箱: sssjgl@126.com
2.动态异步教学法 篇二
电网互联为一体,而电网的调度和控制却是分散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多控制中心之间分解协调计算研究的必要性。文献[1]提出了包括同步迭代、异步迭代和实时跟踪等值等几种分解协调的计算模式。文献[2-3]采用具有自适应预处理能力的Jacobian-Free Newton-GMRES(m)方法构建互联系统分布式潮流算法,减少协调计算中的交换信息,属于同步迭代模式。文献[4]最早提出了动态潮流计算模型在电网仿真中的应用。文献[5]对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TS)中动态潮流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文献[6-7]提出基于异步迭代模式的分布式动态潮流(ADDPF)算法,该算法以子系统本地潮流计算作为内层迭代,按照外网等值修正的思想构造关于边界状态量的不动点迭代格式,通过不断修正子系统外边界节点等值注入作为外层迭代来统一全网潮流解。该算法将动态潮流应用到分布式计算当中,能够更准确地计算系统不平衡功率在子系统各发电机节点之间的分配。文献[8]在ADDPF算法基础上,提出以高压直流(HVDC)线路为联络线的交直流互联系统ADDPF算法。但现有的分布式潮流算法普遍没有考虑频率变化对互联系统潮流分布的影响。
本文在文献[6-8]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系统计及频率变化后,基于异步迭代的ADDPF算法,以更准确地计算不平衡功率在各子系统发电机和负荷节点之间的分配,实现对系统频率的仿真,进一步完善分布式EMS/DTS中ADDPF的计算。
1 算法概述
在DTS中,考虑频率变化的动态潮流通常用于模拟发电机或负荷出力变化后引起的系统频率波动,而非故障后的暂态仿真。此时,系统频率变化较为缓慢,仿真时,通常假定全系统频率一致缓慢变化,且由于系统网损变化不大,可在发电机单元采用小步长进行频率仿真,达到一定时段后(大步长)再与网络单元进行数据交换,修改发电机和负荷的功率注入。采用大、小步长进行频率仿真可节省计算量。
在计及频率变化的ADDPF算法中,协调层—子系统、发电机单元—网络单元双层次模型见图1。
在协调层—子系统模型中,将协调层置于上级调度中心,各子系统以实际物理联络线进行划分,如图1中实线方框与箭头所示。在初始化阶段,各子系统将发电机和负荷信息送至协调层,在协调层建立发电机单元模型;网络单元包含用于实现本地计算的各子系统和用于实现协调计算的网络单元协调层部分。发电机单元—网络单元模型是根据其功能建立的,如图1中虚线椭圆和箭头所示。
网络单元通过内、外迭代实现ADDPF计算。求得系统不平衡功率Pacc,并将其送至发电机单元。发电机单元根据系统有功频率特性和发电机、负荷频率静特性,采用改进欧拉法,进行一定时段内的定步长(小步长)的求解,仿真系统频率变化,修正发电机有功出力PGi和负荷PLi,发电机单元计算完成后(即达到发电机单元与网络单元进行数据交换的大步长时段),将PGi和PLi送至网络单元。网络单元与发电机单元交替求解,实现不平衡功率Pacc在全网各发电机节点和负荷节点之间的分配,如图2所示,从而实现计及频率变化、基于异步迭代模式的ADDPF计算。图中,Pacc,k为子系统k的不平衡功率。
2 算法原理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发电机的启停和出力的改变、负荷的增减及其他干扰,系统中会出现不平衡功率,即加速功率Pacc:
式中:Ploss为网络损耗。
加速功率的存在引起系统频率的变化,各发电机将按各自的频率响应特性改变出力,而负荷也会根据负荷频率静特性改变负载,从而分担这一加速功率。在这种频率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网络单元的有功功率是平衡的,只是发电单元的机械输入功率与发电机输出到电网的电磁功率不平衡。
算法分为网络单元计算与发电机单元计算2个部分。网络单元的计算又可分为网络单元子系统部分、网络单元协调层部分。
2.1 网络单元计算
在ADDPF计算过程中,网络单元的有功功率是平衡的,属于稳态潮流。网络单元通过内、外层迭代,实现各个控制中心之间的分解协调计算。
网络单元外层迭代采用文献[6-7]提出的构造关于边界节点状态量的不动点迭代格式:
式中:xB(k+1)和xB(k+1)(*)分别为本系统和其他子系统中相同边界节点状态量;为不同子系统中相同边界节点合并后的状态量;ξ1和ξ2为合并参数;为其他子系统中外边界节点的等值注入功率;为其他子系统中之间的映射关系;珟为其他子系统中外边界节点上的功率注入方程;B为边界节点集合;BE为外边界节点集合。
通过不断修正边界节点电压xB并将其在子系统间交换来间接修正边界节点注入功率SBE。最终可以在子系统本地获得全网一致的计算效果,此迭代为外层迭代。
网络单元内层迭代求解即子系统本地潮流计算。当系统发生扰动时,通过系统潮流计算,求得系统加速功率Pacc,Pacc按发电机惯性常数分配到各发电机节点。节点i的有功注入功率:
式中:对非发电机节点,xi=0;对发电机节点,xi=Mi/∑Mi,Mi为发电机i的惯性时间常数。
牛顿法求解时的功率偏差方程可记为:
式(4)中增加了一个变量Pacc,要求解此方程,需额外增加一个方程,对于参考节点,V1和θ1已知,所以有:
联立方程式(4)和式(5)可实现本地潮流计算。将其写成矩阵形式,参照PQ分解法,进行泰勒展开,略去高次项,求解式(6)可得子系统k的不平衡功率变化量:
修正不平衡功率Pacc:
式中:m为内层迭代计数。
子系统k将不平衡功率送至网络单元协调层部分,计算全网不平衡功率:
网络单元将Pacc送至发电机单元进行发电机单元计算。网络单元的数据交互模式如图3所示。
2.2 发电机单元计算
发电机单元计算在协调层实现。在初始化阶段,子系统将发电机和负荷信息送至协调层,在协调层统一建模。在发电机单元,采用改进欧拉法,求解系统有功频率特性方程和发电机调节特性时域表达式。通过交替求解系统频率差Δf和发电机出力变化量ΔPGi、负荷变化量ΔPLi,从而求得一定时间内系统频率变化,修正注入到网络单元的电磁功率。
考虑负荷静特性的系统有功—频率特性关系式如下:
式中:Δfsys为系统频率变化量;Kpf为负荷的有功频率调节系数。
发电机单元求解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采用改进欧拉法求解式(10),计算系统频率变化Δf。
步骤2:修正发电机出力,求PGi。
考虑调速器时延环节的发电机调频特性如下:
式中:KGi为发电机频率调节系数;TGi为发电机调速系统时间常数。
采用改进欧拉法求解式(12),可得到ΔPGi。
修正发电机出力:
式中:l为发电机单元求解的时步数。
步骤3:修正负荷,求PLi。
步骤4:修正Pacc。
返回步骤1,进行下一步长求解。通过多步求解,可得到一定时间内系统频率变化情况,修正发电机出力和负荷,得到并将送至网络单元,进行网络单元计算。
通过网络单元与发电机单元之间多次交替求解(交替求解数据交互模式如图4所示),最终实现计及频率变化、基于异步迭代模式的ADDPF计算。
3 计算流程
算法的计算流程如图5所示。
当系统发生扰动后,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1:子系统将发电机节点和负荷节点信息送至协调层的发电机单元,形成发电机单元模型,完成发电机单元初始化。
步骤2:在异步迭代初始化阶段,各子系统进行内网等值,将等值信息送至协调层。网络单元协调层部分综合各子网信息,搭建全网等值模型,进行外网等值。子系统获取外边界信息后,计算合并参数。
步骤3:在异步迭代阶段,子系统向网络单元协调层部分发送边界节点电压相角、系统不平衡功率及收敛标志。网络单元协调层部分接收子系统计算出的边界节点电压相角、系统不平衡功率及收敛标志,并将它们分别放入其他子系统对应的输入缓冲区,子系统取回相应信息。
步骤4:判断子系统收敛性。若不满足所有子系统收敛的条件,进入步骤5。若所有子系统收敛,则在网络单元协调层部分计算全网不平衡功率Pacc,判断Pacc是否满足精度要求。若不满足,进行发电机单元计算,修正发电机出力和负荷,各子系统获取对应信息后,继续步骤5;若Pacc满足精度要求,计算结束。
步骤5:子系统分别计算合并后的边界状态量及修正后的外边界节点注入功率。进行动态潮流计算,计算完成后返回步骤3。
4 算例分析
以IEEE 118节点扩展系统[7]划分为3个互联子系统(S1,S2,S3)为例,分别针对下面3种典型扰动,说明计及频率变化、基于异步迭代的ADDPF算法的计算效果:(1)S1支路65-38开断;(2)S2发电机节点10出力减少150 MW;(3)S3负荷节点97增加200 MW。设置发电机单元仿真步长为0.01s,交替求解的大步长为5s。
3种情况下,系统频率变化如图6所示。扰动3比扰动1对频率的影响更为严重,系统频率振荡更突出,系统频率重新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较长,系统有功功率不足导致的频率降低现象更为明显。从图6中可看出,该算法能够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下对系统频率进行较为准确的仿真。
系统不平衡功率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3种情况相比较,扰动3所引起的不平衡功率最大,扰动2与扰动1次之。通过多次交替求解,可以实现Pacc在发电机节点和负荷节点之间的分配。
以扰动1下S1支路65-38开断为例,取第1次交替求解过程中网络单元计算为对象,测试异步迭代效果,每一轮外层迭代时只选取2个子系统参与计算,结果见图8。
图8中,最大电压差指扰动情况下ADDPF计算所得节点电压幅值与全网动态潮流计算结果的最大差值。
由于支路开断发生在子系统S1内,节点38是S2的外边界节点,所以S2潮流受开断的影响较大,在没有进行异步迭代之前,S1内的支路开断扰动不能很好反映在S2本地的潮流计算中,所以扰动2的曲线反映出S2的潮流误差最大。开始异步迭代时,这个误差还会传递到S1和S3中,使扰动1和3的曲线在第1个异步迭代步略有上升。
5 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及频率变化、基于异步迭代模式的ADDPF算法。它考虑了频率变化对不平衡功率分配的影响,可在分布式DTS仿真中使动态潮流的计算更为准确;采用异步迭代模式保证了子系统计算的独立性,适于多控制中心之间的分布式计算。该算法可以对互联系统的频率进行较为合理的仿真,在分布式DTS/EMS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ZHANG Boming,ZHANG Haibo,SUN Hongbin.Interaction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multiple control centres:developmentand practice[C]//Proceedings of CIGRE,August 28-September1,2006,Paris,France.
[2]陈颖,沈沉,梅生伟,等.基于改进Jacobian-Free Newton-GMRES(m)的电力系统分布式潮流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9):5-8.CHEN Ying,SHEN Chen,MEI Shengwei,et al.Distributedpower flow calculation based on an improved Jacobian-FreeNewton-GMRES(m)method[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Systems,2006,30(9):5-8.
[3]CHEN Ying,SHEN Chen.A Jacobian-free Newton-GMRES(m)method with adaptive preconditioner and itsapplication for power flow calculations[J].IEEE Trans onPower Systems,2006,21(3):1096-1103.
[4]RAMANATHAN R,RAMCHANDANI H,SACKETT S A.Dynamic load flow technique for power system simulators[J].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1986,1(3):25-30.
[5]袁启海,薛巍,王心丰,等.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中动态潮流的改进及完善[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3(23):20-22.YUAN Qihai,XUE Wei,WANG Xinfeng,et al.Theimprovement of dynamic power flow calculation in dispatchertraining simulator(DTS)system[J].Automation of ElectricPower Systems,1999,23(23):20-22.
[6]张海波,张伯明,孙宏斌.基于异步迭代的多区域互联系统动态潮流分解协调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24):1-5.ZHANG Haibo,ZHANG Boming,SUN Hongbin.Adecomposition and coordination dynamic power flow calculationfor multi-area interconnected system based on asynchronousiteration[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3,27(24):1-5.
[7]张海波,张伯明,孙宏斌.分布式潮流计算异步迭代模式的补充和改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2):12-16.ZHANG Haibo,ZHANG Boming,SUN Hongbin.Supplementand improvement of asynchronous iteration mode for distributedpower flow between multi-control-centers[J].Automation of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7,31(2):12-16.
3.高中历史“异步”教学法研究 篇三
【关键词】高中历史 “异步”教学法 课堂效率
“异步”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这样的形式下才能够发挥自己的实力,也可以在这种教学形势下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让学习得到全面发展,也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教师的话语和要求,学生都必须严格完成,学生根本无法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而在现今的“异步”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变化,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人,而教师只是一名引导者。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不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去指挥课堂的教学,去传输学生自己的真实想法。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把教学的权利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讲解清楚这样几个问题: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明清君主加强的影响、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学生先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这个课题后就可以准备来讲课了。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回顾历史知识,并且用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学生也通过这个过程对历史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之后的深刻了解奠定基础。
教师还可以在习题讲解课上把教学的权利交给学生来掌握,例如在做历史选择题时,一个题目常常会有不同的答案被学生选出来,教师可以让持有不同答案的学生来进行题目的讲解,说明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答案、自己如何去理解题目的意思。学生在讲解时就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想,而这个环节就充分体现出“异步”教学法的意义,使得学生掌握课堂,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越来越自如,为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教师积极争做课堂的“旁听者”
教师虽然是教学课堂的引导者,但学生发展地位的不断提高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削弱了许多,但这也代表着教学的进步。所以教师不妨在课堂上争做“旁听者”,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历史感想,并且让学生从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历史思路,并且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传播到课堂的其他同学耳边,这样也就推动了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让课堂的氛围也更加活跃。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并说明自己对这些人物和思想的看法,以及对当时环境所起到的作用有哪些。在学生讲述这些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作为“旁听者”来仔细聆听学生们对历史的见解,更可以从学生的口中学到自己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内容,这种形式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氛围,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为主的愚昧形式,让学生有更加充足的思维发挥空间来进行相关的历史解读,使得自己的历史观有逐渐进步发展。
教师作为“旁听者”的形式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表现。传统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必须要符合标准的形式,即教师问题的回答只能有一个,学生的观点是不能予以采纳的。而“异步”教学法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教师在提问时,学生可以反驳教师的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解说给出一定的答案。教师只需要认真耐心地去听学生的讲解,尊重学生的想法,即便有错误也要保证在听完学生陈述后再来进行纠正。所以“旁听者”不只是听学生讲解问题,更是一种职业道德行为,也是“异步”教学法所提倡的理念。
三、消除师生之间的等级观念
4.动态异步教学法 篇四
无为县教育局教研室 盛书山
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问”是“进”的开始,是“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历来十分同行们提出的问题。在此,我想汇报一下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仅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模式重要吗?有人认为新课程,讲究的新理念,对方法是不讲究的,尤其是对教学模式是持否定态度的。现在花力气进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模式的研究有必要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特定的功能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王慧《中学教学模式和方法》河北教育出版社,1月版)它可以推动实践的发展,又可以不断丰富理论。可现在不少人对教学模式的鄙视和反感已经到了十分极端的地步。一谈及模式就想到了“模式化”,只看到它“束缚”的一面,而看不到它“规范”、“引导”的一面,任何一种好的教学理念,最终还要靠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落实。有人把教学模式比作“紧箍咒”,但要知道“紧箍咒”并没有影响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相反,如果没有“紧箍咒”,孙悟空保护唐僧到西天取得真经是不可想象的。好的教学模式就象铁轨和公路一样,它可以引导火车和汽车向既定方向行驶。人们决不会责怪它们限制了机车的自由,使之不能在田野里奔驰。同样,如果教学没有模式,不讲究教学方法,无为而治,无法可循,任何好的教学理念和经验都难以落到实处,都会被时间冲刷得毫无痕迹。无数教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模式的成果,在热闹一阵子之后,很快就会在课堂上消逝得无影无踪。大家不要怕模式,在我们的社会中,模式无处不在,什么社会模式、经营模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生活模式、市场 游戏规则等等,不一而足。 模式是习惯和规律的反映。避开规律搞标新立异,今天玩这个花招,明天玩那个花招,是注定要失败的。新课程呼唤与之相适应教学模式,需要具体的教学模式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而忌空谈、盲动,误人子弟。
国外对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步很早,成果较多。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一些教学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在批判借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国外的教学模式否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适合我国特点的教学模式。这些都是我国教学改革的具体成果,我们都要珍视。张富老师说得好:“成功的教学都不是使用单一的方法,往往是综合方法的动态合成。”教学模式不同于单一的方法,它是多种方法的有机组合,被人们称之为“大教学方法”、“系统教学方法”或“科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有法”,多种方法的动态呈现就是人们常说的“教无定法”。教学模式概念的提出和深入研究,对揭示教学活动的本质,指导教学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有助于建立各种教学要素之间的稳定联系,把握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第二有助于指导教学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并能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改成果表达为具体的教学形式,转化为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缺少这一环节,理论就难以在实践中扎根。同时,教学模式还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更为直接具体的操作程序,使教学实际工作者便于理解、掌握、模仿和操作,也可以为听课者提供评价的依据。因此,教学模式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轻视和否定教学模式,或把“模式”与“模式化”混为一谈,是极其有害的,也是极其错误的。有人担心模式多了,会“满天飞”。但实际上真正能被大家广泛接受的教学模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而且是太少了。不要担心他人一味地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影响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般人运用模式,都要经历学习、消化、吸收、运用和再创造这样一个过程,大家都知道自己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是不会毫不思考地、不顾实际地生搬硬套的。但少数人就是始终怀疑他人生搬硬套。只要大家这样问一下:我生搬硬套过吗?你生搬硬套过吗?他生搬硬套过吗?大家肯定会说:没有,也不可能。
(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模式会导致“模式化”吗?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组织教学理论的简约表达形式, 具有简约性、再现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在构建本模式时,一开始就注意绕开“模式化”的泥潭。首先,我们的模式不是“固定的模式”,是不能“套用”的。“四阶六步”中的每“阶”每“步”既是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又是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也是一种综合、可变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完整地运用“四阶六步”,而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使用者必须形成拆开、交叠、变序使用的能力。一节课全部使用某一“阶”某一“步”,或某几“阶”某几“步”也未尝不可。我们还可以把它开发成多种课型。其次,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可以有效地防止“模式化”。其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分别是:“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和“面向全体,着眼全面,突出主体,注重过程,强调合作,鼓励创新”。我们都知道教学模式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是围绕学生学习展开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课堂生成,灵活应变。第三,作为教师都有主观能动性,都有“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教师是不会、也不可能机械地套用模式,陷入“模式化”(或曰“程式化”)泥潭的。至于个别不动脑筋地“照葫芦画瓢”,工作不负责任的,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这并不是模式的错。他有模式教不好书,无模式就不会教书。
(三)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可以“包打天下”吗?是不可以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北京大学陆俭明先生说得好:“在科学和教学领域里,任何一个正确的理论和方法,都不能‘包打天下’,都不可能放之四海、放之古今而皆准,都有它的局限性。‘局限性’不等于‘缺点’。局限性是说,任何理论与方法,都只能解释一定范围内的现象,解决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因此,无论在科学或教学中,都应该提倡多元论。”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道理。但是作为本课题的实验教师必须以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为实验“因子”,他们必须以此作为“自变量”,必须要排除其他“无关变量”,这样“因变量”才是可信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实验教师只能以此“包打天下”。因此,我们开专题研讨会时,关于本教法的教学,自然是最集中的话题;其“实验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自然要运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这并不意味着,凡参加我们研讨活动的老师(非实验教师)都要用这种教法。更不是反对他们学习和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
(四)运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模式,为什么要学习、研究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人还说:“每一种教学法的诞生,常常伴随着对其他方法的否定”。而我们不但没有否定过任何一种教学方法,而且还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首先,教学模式,本来就是多种教学方法的动态组合,在不同课型,不同情境中所使用的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因此,作为实验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当教学需要时,呼之即来,使自己教学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其次,进行中学语文异步教学法实验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许多优秀的教改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我们一直爱不释手,或因其操作性不强,或因其与农村教学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很难在农村推广更难在农村学校扎根。我们以本模式为载体对它们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成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系统中的有效因子。虽然它们在进入新的“系统”之后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某一种教学方法了,但在运用之前,必须学习、研究、掌握和占有它们。
(五)给学生分层烦琐复杂,还会伤害学生自尊心吗?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应该是了解的,一般都能随口对学生家长说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出甲乙丙丁。教师通过“听其言”,“观其行”,“省其私”,掌握学生的态度、意志、智力等方面情况;通过测验、作业提问和观察讨论等方法掌握学生现有的“水平”,特别是差生认识上的缺陷和学习上的困难等,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并非难事。同时,划分层次只是教师心中的事,它主要直接体现在备课的教案上,只是隐性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需要在教学时给学生点名标号。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说一点也不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处的层次,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必然有所“暴露”。但是,班内划分层次是动态的,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随时调整学生层次和学习目标,及时表扬达成学习目标的学生,使语文教学在异步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可使学生在得到成功的评价中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六)为什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与其他“公开教学”中的“好课”有相似之处?首先,“好课”是人人追求的,不论用什么教学方法,目的都是要使自己上的课成为“好课”。“好课”与“好课”相比虽然各具特色和风格,但形成“好课”的各种要素及其体现的倾向,应该是相同或相似的,应该是有共性的。其次,语文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大家不论用什么方法,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规律,规律性的东西,是任何人也不能违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的许多“因子”,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继承,别人总结的教学方法我们也要学习和借鉴。我们不能以为运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一切都是全新的,与传统的、其他的教学方法就完全不同。这样的“天外来客”其实是不存在的,也不应该存在。教学是一门科学,必须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决不能刻意标新立异;教学又是一项日复一日、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方便实用,操作性强的方法,才有生命力。今年七月中旬,教育部在山东泰安市举行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湖南省选送的一节研究课,这节课是与会者公认的一节好课,即雷俐老师上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其教学过程与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四阶六步”不谋而合。我们远隔千里,素不相识,是巧合吗?我以为这节或者是施教者妙手偶得,或者是专家与施教者合作的结晶,总之反映了他们的教学理想。而我们也在不断追求,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将好课的一般规律构建成了具体的,容易操作、容易被推而广之的教学模式。
5.动态异步教学法 篇五
无为县旭光初中 肖晓
一,前言:
我校“异步推进教学法”的研究于年9月向县教研室中报的课题,属“中学语文异步推教学法的子课题.经过实验组教师两年时间的研究与实验.形成了“异步推进作文教学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效.一改过去陈腐的作文教学模式:即指导、写作、批改、讲评的“一刀切”.表现为题目教师出.提纲教师拟,文章教师批,优劣教师评。教师“扶着走”、“一言堂”,根本不看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性和动态性.学生对作文视为苦差事.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我们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作文能力结构及初中生作文能力发展规律为依据,以“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四阶”、“六步”模式为指导,大胆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异步拟题”、“异步指导”、“异步训练”,“异步批改”、“异步评价”的“五异”作文教学法,并在全校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可行性的研究.
二、实验目的:
l、运用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法旨在让每个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探索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3.验证“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一“四阶”、“六步”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四阶”即“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读演练阶段”和“运用迁移阶段”;“六步”即:指导预习一同步教学一分组太论一异步训练一课堂小结一课外练习)
三、实验概况:
1.实验时间:1999年9月~200l年4月。
2,实验对象:,初一两个班,其中(一)班为实验班(人数52人). (二)班为对照班(人数50人,跟踪测验对比。
3、实验方法与结果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两班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情况。见表1、表2。
6.动态异步教学法 篇六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目标
1、课题的提出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期,在统一时间、统一进度、统一标准的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的情感、意志、能力、智力等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差异越来越明显,学习成绩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依据孔子的“因材施教”、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巴班斯基的“优化教学分组教学思想”、赞可夫的“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等理论,运用自主、合作、探索的基本教学策略,构建分层异步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更充分地发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优化发展。解决“班级集体统一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间的矛盾”,从而找到一条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新路,更好的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更充分地发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优化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目前农村小学数学的现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实施“分层异步”教学,在新课程全面推进的今天,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的针对性、紧迫性和前瞻性。
2、研究目标
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总结分层异步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② 建立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③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④促进课题组成员的素质提高,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型师资队伍。
二、教科研领域研究现状
早在九十年代初期,我国教育学者黎世法就倡导,依据学生在能力、学习方法、兴趣、习惯、个性等方面的差异提供不同的教学活动或补救措施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异步教学)。1992年,江苏溧阳市燕山小学在异步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首先开始进行分层异步教学的研究。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分层异步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分层异步教学的却寥寥无几。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依据的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巴班斯基的“优化教学分组教学思想”、赞可夫的“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等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切实可行的分层异步的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个人资质、学力、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确定学生分层方案。
②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及该班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目标体系。
③ 根据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小学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形成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分层异步的课堂教学模式。
④ 根据各层次学生达到目标及发展情况,建立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2、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价值只有在学生主体参与探究活动中才能体现。
2、循序渐进原则:以课题实验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进展为依据,循序渐进,绝不急于求成。
3、独立性原则: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独立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发展自我,充分表现自我,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生动活泼的思维活动。
4、科学性原则:实验研究的方法与过程的选择,要遵循科学规律,要适应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深入浅出,采用符合实际、科学的方法实施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实验课、研究论文、书面研究成果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预计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1、准备阶段:2009.5-2009.9
确定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培训、分工,搜集相关研究信息,掌握外界研究动态。
2、实施阶段:2009.10-2011.2
实施研究计划,组织活动设计、公开教学,撰写阶段总结和论文。编辑成果集。
3、结题阶段:2011.3-2011.5
撰写结题报告,整理课题组资料,进行结题鉴定。
八、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及专长
本课题由汪永贞、吴晏老师主持,并有6名志愿参加研究的一线教师。本课题第一负责人汪永贞老师,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研指导工作,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所撰写的论文曾获省一等奖,设计的课例曾获全国三等奖。
本课题第二负责人吴晏老师,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多次参加镇教改实验并进行公开课示范。曾获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二、三等奖,所撰写的论文曾获得滁州市二等奖和市一、二、三等奖。
其他参研人员都是上进心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教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线教师。
九、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课题本身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新课程的推广中又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2、学校有一支上进心强、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扎实的数学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3、学校图书室、互联网能为本课题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动态提供了保证。
7.动态异步教学法 篇七
按照异步教学“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生学习→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的六步原则,根据课文《伟大的悲剧》内容,笔者设计了“异步教学学习指导方案”。
《伟大的悲剧》异步教学学习指导方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的含义,了解文章大意。
(二)学习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内容。
二、学习时间:本课分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
三、自学作业题及方法提示
(一)必做题
1.请你小声朗读或默读课文:(1)给课文标上段序。(2)利用工具书并结合课文注解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并写在课本上。(3)画出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并通过对学、群学、请教老师和运用参考资料的方法来解决。
2.填空:文章主要人物是由 率领的 国探险队,共 人;他们的对手是 国的 率领的探险队。这次竞争的结果是 国的探险队赢了,比对手早到了 个月。
3.查字典找出“伟大”和“悲剧”分别是什么意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来概括。)
4.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个句子或段落?(提示:主旨句往往出现在文章首尾的抒情或议论部分。)
(二)选做题
1.斯科特一行做了哪些事让你激动难忘,为什么?(提示: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用以表现“伟大的悲剧”中的“伟大”?)
2.斯科特一行在探险中遇到了哪些不幸的遭遇?(用以表现“伟大的悲剧”的“悲”。)
以上教学设计方案大致体现了异步教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必做题中的第3题的第一问:查字典找出“伟大”和“悲剧”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在查字典时,发现“伟大”有几种解释,少数学生不知道该用哪种解释,于是就由“独学”变成“对学”或“群学”,体现了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明了学情”则体现在学生自学、对学或群学的过程中,包括老师的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集体指导。如必做题第3题的第二问:要求学生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来概括文章内容。学生普遍不明白怎样把记叙文的六要素组合起来,老师“明了”这一“学情”后,在让学生进行“研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集体指导”:“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或者“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了。这样一来,学生能较快地学会并掌握概括文意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把握“易讲难引”(容易的知识讲解,难度大的知识引导)的原则,并做到个性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分类指导、大多数的问题集体指导。
本节课是异步教学法的展示课,因此,设计的“必做题”比较浅显,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异步教学”的操作模式;“选做题”是第一课时的延伸,设计问题时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
一节课的最后5分钟为“强化小结”时间,简短的5分钟是为了保证前面的大部分时间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六步学习”,老师也可以进行三种形式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将本节课的“强化小结”分成两部分:一是检验学生做题的正确率,给重点问题一个参考答案,一般提问“必做题”里的重点问题,如本节课必做题中的第3题和第4题;二是设计问题,如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从学到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思想感悟等方面进行概括。)
在本次异步教学展示课上,有的学生小结了自己的收获:“我学会了自学,还学会了与同学之间的对学、群学,这些方法对学习很有用。”
(责编 欧孔群)
【动态异步教学法】推荐阅读:
中学作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10-18
地理教学中异步教学法的应用论文01-15
异步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10-08
关于异步达标的思考12-20
实验教案 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控制07-0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维护毕业论文09-1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说课稿10-08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实验报告06-26
电力论文-三相异步电动机节能的技术分析07-25
高校动态教学08-03